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曼昆微观经济学笔记整理(纯手打-禁二传)

曼昆微观经济学笔记整理(纯手打-禁二传)

曼昆微观经济学笔记整理(纯手打-禁二传)
曼昆微观经济学笔记整理(纯手打-禁二传)

菲利普斯曲线

循环流量图

重要概念区分

实证表述/规范表述

绝对优势/比较优势

正常物品/低档物品

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公共资源/俱乐部物品

定额税/累进税/累退税

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经济利润/会计利润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

企业短期停止营业/企业退出

竞争/垄断/垄断竞争

功利主义/自由主义/自由至上主义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如何相互影响】

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市场失灵的两个可能原因:外部性;市场势力

(联系第7章市场效率+第10章外部性)

名解: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某个经济活动小群体)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

1.科学判断的不同

2.价值观的不同

3.感觉与现实

循环流量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和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实证表述:描述性的,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规范表述:规定性的,试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第三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专业化和贸易的好处不是基于绝对优势,而是基于比较优势。

一般规律,对从贸易中获益的双方而言,他们进行贸易的价格在两种机会成本之间。

两个人生产都有效率的前提下,有贸易时,双方的消费都能达到生产可能性边界之外。

绝对优势:一个生产者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之和。

市场供给是个人供给之和。

使需求曲线移动的变量:1收入 2相关物品的价格(替代品、互补品) 3爱好 4预期 5买者的数量6商品性质

使供给曲线移动的变量:1投入品价格 2技术 3预期 4卖者的数量

曲线移动——供给变动需求变动

沿着曲线移动——供给量变动需求量变动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1.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两者都移动。

2.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

3.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配置稀缺资源的机制。价格是信号。价格制度是这只看不见的手用来指挥经济交响乐队的指挥棒。

市场:由某种物品或服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替代品互补品

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给量增加的观点。

供给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均衡: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

均衡价格=市场出清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均衡数量:均衡价格下的供给量与需求量。

过剩短缺

供求定理:认为任何一种物品的价格都会自发调整,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的观点。

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重点)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 价格变动百分比

需求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

1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

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2必需品与奢侈品

必需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奢侈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3市场的定义

狭窄定义的市场的需求弹性往往大于宽泛定义的市场的需求弹性。(容易找到相近的替代品)

4时间范围

物品的需求在长期内更富有弹性。

在价格低而数量高的各点上,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在价格高而数量低的各点上,需求曲线是富有弹性的。

供给价格弹性=供给量变动百分比 / 价格变动百分比

供给弹性沿着曲线变动。企业拥有的工厂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在供给量水平很低时,供给弹性很高,存在未被利用的生产能力,价格的小幅上升使得企业利用闲置的生产能力(厂房和设备)是有

利可图的;随着供给量的增加,企业的生产能力得到完全利用,需要建立新工厂,要使企业承受额外支出,就必须大幅度上升价格,供给变得缺乏弹性。

弹性大,曲线平坦;弹性小,曲线陡峭。

完全有弹性,水平线;完全无弹性,弹性等于0,垂直线。

弹性>1,富有弹性;弹性=1,单位弹性供给;弹性<1,缺乏弹性。

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即需求量容易被价格影响,则称为富有弹性。

总收益:一种物品的买者支付从而卖者得到的量,用该物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来计算。PxQ(图中的矩形面积)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价格上限: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价格下限: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税收归宿:税收负担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

短期与长期中的租金控制:

短期中的租金控制,供需缺乏弹性,陡峭;

长期中的租金控制,供需富有弹性,平坦。

非限制性,均衡;

限制性的价格下限,引起过剩。

限制性的价格上限,引起短缺。

向卖者征税使供给曲线向上移动。

向买者征税使需求曲线向下移动。

1税收抑制了市场活动。

2买者与卖者分摊了税收负担。

3对买者征税和对卖者征税是相同的。无论向谁征税,一旦市场达到新均衡,都是买者和卖者分摊税收负担。

4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当供给比需求富有弹性时,税收负担更多由消费者承担。

反之,税收负担更多由生产者承担。

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福利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福利的一门学问。

支付意愿: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买者的评价-买者支付的量。成本:卖者为了生产一种物品而必须放弃的所有东西的价值。

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卖者得到的量-卖者的成本。

效率: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

平等: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地分配经济成果的性质。

总剩余: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是供给曲线

和需求曲线到均衡数量之间的面积。

需求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边际买者是如果价格再升高一点就首先离开市场的买者。

供给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卖者的支付意愿。边际卖者是如果价格再降低一点就首先离开市场的买者。

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衡量一个市场上的消费者剩余。

用供给曲线衡量生产者剩余:供给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的面积衡量一个市场上的生产者剩余。

市场结果使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达到最大化=均衡的结果是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势力可以使市场无效率,因为它会使价格和数量背离供求均衡。

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税收规模=T=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

无谓损失:市场扭曲(例如税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

拉弗曲线:税收收入先增加然后减少的抛物线图。横轴是税收规模,纵轴是税收收入。

有税收时,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税收收入。

税收引起无谓损失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不能实现某些贸易的好处。

供给和需求的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也就越大。

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

世界价格: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通行的价格。

关税:对进口物品征收

的一种税。(见下图)

关税减少了进口量,并使国内市场向没有贸易时的均衡移动。

【图解】

消费者剩余=A+B面积

生产者剩余=C+G面积

政府收入=E面积=有关税后的进口量x关税规模

市场总剩余=无关税时总剩余-关税的无谓损失

关税的无谓损失=D+F面积

结论:关税减少了贸易的好处。虽然国内生产者的状况变好了,而且政府筹集了收入,但消费者的损失大于这些好处。

【国际贸易的其他好处】

1.增加了物品的多样性。

2.通过规模经济降低了成本。

3.增加了竞争。

4.加强了思想交流。

第十章外部性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正外部性:有利影响。如修复历史建筑、技术研究。

负外部性:不利影响。如狂吠的狗、汽车尾气。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负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正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对负外部性的物品征税和给予有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来使外部性内在化。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1.命令与控制政策:管制

2.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1)矫正税与补贴 2)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

1.社会约束(道德规范)

2.慈善行为

3.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科斯定理: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的观点。

私人经济主体可以解决他们之间的外部性问题。无论最初的权利如何分配,有关各方总可以达成一种协议,在这种协议中,每个人的状况都可以变好,而且,结果是有效率的。但在许多情况下,多方达成协议很难,从而科斯定理并不适用。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排他性:一种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

竞争性: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将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的特性。

【区分】

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消费竞争性的物品。

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消费竞争性的物品。如烟火表演、国防、基础研究(一般性知识)、反贫困

公共资源:有消费竞争性但无排他性的物品。如公有的草地、清洁的空气和水、拥堵的道路、许多动物物种

俱乐部物品:有排他性但无消费竞争性的物品。

搭便车者: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免为此付费的人。

成本——收益分析: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的研究。

公地悲剧:一个说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为什么公共资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的寓言。公地悲剧的产生是因为外部性。

第十二章税制的设计

联邦政府最大的收入来源是个人所得税。家庭的纳税义务(应交多少税)是根据其总收入计算的。对联邦政府来说,几乎与个人所得税同样重要的是工薪税。

联邦政府支出的比例:

煲一锅梨(保障医疗国防利息)

最大的支出:收入保障

第二大支出:医疗项目

第三大支出:国防

第四大支出:净利息

州与地方政府支出的比例

最大的支出:教育

第二大支出:医疗计划

税收引起其他两种成本:

1.当税收扭曲了人们做出的决策引起的无谓损失。

2.纳税人在遵照税法纳税时承担的管理负担。

设计良好的税收政策正是要避免这两种成本或至少使其最小化。

工薪税:企业付给工人的工资征的税收。

转移支付:政府未用于交换物品和服务而进行的支付。

预算赤字: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

预算盈余:政府收入大于政府支出。

平均税率: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总收入。

边际税率:增加1美元收入所支付的额外税收。

定额税:对每个人等量征收的税收。

受益原则:认为人们应该根据他们从政府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来纳税的思想。

支付能力原则:认为应该根据一个人可以承担的负担来对这个人征税的思想。

纵向平等:主张支付能力更强的纳税人应该缴纳更多税收的思想。

横向平等:主张有相似支付能力的纳税人应该缴纳等量税收的思想。

三种税制

比例税:高收入纳税人和低收入纳税人缴纳收入中相同比例的税收。

累退税:高收入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低于低收入纳税人的这一比例。

累进税:高收入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高于低收入纳税人的这一比例。

联邦税收负担中,最低群体税收占收入的百分比为1.0,收入最高的1%则占28.9。

第十三章生产成本(重点)

总收益:企业出售其产品所得到的货币量。

总成本:企业用于生产的投入品的市场价值。

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显性成本: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隐性成本:不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企业供给物品与服务的动机所在)

会计利润=总收益-显性成本

会计利润>经济利润

生产函数: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边际产量递减: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

特性。

(生产函数)

(总成本曲线)

随着工人数量增加,生产函数变得平坦,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

由于边际产量递减,随着产量增加,总成本曲线变得越来越陡峭。

解释曲线(背)

开始当只雇佣少数工人时,工人容易使用到设备。随着工人数量增加,增加的工人不得不与别人共同使用设备,而且在比较拥挤的条件下工作。最后,工作环境非常拥挤,以至于工人开始互相妨碍。因此,当雇佣的工人越来越多时,每个增加的工人对生产物品的贡献也就越来越小了。

固定成本: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租金、薪金。

可变成本: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原材料、多雇佣的薪金。

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因此平均总成本曲线总是在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上方。

ATC平均总成本=总成本/产量

AFC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产量

AVC平均可变成本=可变成本/产量

MC边际成本=总成本变动量/产量变动量

平均总成本曲线是U型的原因(背)

1.开始,平均总成本高是因为固定成本只分摊在少数几单位产品上。

2.平均固定成本的下降幅度大于平均可变成本的增加,平均总成本下降。

3.当达到最低点后,由于边际成本递增的成本越来越大,平均可变成本增加的幅度大于平均固定成

本的下降,于是,平均总成本上升,所以它的曲线是U

型。

边际成本和平均总成本之间的关系:

只要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下降;

只要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上升。

在产量水平较低时,企业经历了边际产量递增,而边际成本曲线下降。最后企业开始经历边际产量递减,而边际成本曲线开始上升。边际产量的先递增与后递减的结合也使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呈现为U型。

共同特征(背)

1.随着产量增加,边际成本最终会上升。

2.平均总成本曲线总是U型的。

3.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处相交。

短期与长期平均总成本之间的关系

1.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是比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平坦得多的U型曲线。

2.所有短期成本曲线都在成本曲线上或以上。

(企业在长期中有更大的灵活性)

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

规模不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性。

规模收益不变:长期平均总成本在产量变动时保持不变的特性。

平均总成本最低值=有效规模

规模经济:因为较高的产量水平允许在工人中实现专业化,而专业化可以使工人更精通某一项工作。

规模不经济:可能由于任何一个大型组织中固有的协调问题。管理团队变得越庞大,管理者在压低成本方面的效率就越低。

第十四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

特征:

1.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许多卖者。

2.各个卖者提供的物品大体上是相同的。

3.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平均收益=总收益/销售量

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引起的总收益变动。

对所有企业而言,平均收益=物品价格

对竞争企业而言,边际收益=物品价格

对垄断企业而言,边际收益<物品价格

【竞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一般性规律

1.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企业应该增加其产量。

2.如果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企业应该减少其产量。

3.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

时,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正

好相等。

在本质上,由于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决定了企业在任何一种价格时愿意供给的物品数量,因此,边际成本曲线也是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

【企业的短期停止营业决策】

停止营业:由于当前的市场条件而在某个特定时期不生产任何东西的短期决策。(暂停营业的企业依然必须支付固定成本)

退出:离开市场的长期决策。

停止营业标准:

如果生产能得到的收益小于生产的可变成本,企业就停止营业。

即TR

TR/Q

P

物品价格(平均收益)低于生产的平均可变成本,企业就停止营业。

竞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之上的那一部分。

沉没成本:已经发生而且无法挽回的成本。

【企业退出或进入一个市场的长期决策】

如果从生产中得到的总收益小于它的总成本,企业就应退出市场。

即TR

TR/Q

P

如果P>ATC,就进入市场。

竞争企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总成本曲线上的那一部分。

【用竞争企业图形来衡量利润】

利润=TR-TC

利润=(TR/Q-TC/Q)xQ=(P-ATC)xQ

即矩形的面积。

有利润的企业利润=(P-ATC)xQ

有亏损的企业亏损=(ATC-P)xQ

在可以自由进入与退出的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中,企业一定是在其有效规模(平均总成本最低的生产水平)上运营。

【为什么长期供给曲线可能向右上方倾斜】

1.一些用于生产的资源数量可能是有限的。

2.不同企业可能有不同的成本。

由于企业在长期中比在短期中更容易进入和退出市场,所以长期供给曲线一般比短期供给曲线更富有弹性。

第十五章垄断

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垄断企业是价格决定者。

垄断企业:作为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

垄断产生的基本原因是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有3个主要形成原因:

1.垄断资源

2.政府管制

3.生产流程

自然垄断:由于一个企业能以低于两个或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供给一种物品或服务而产生的垄断。

规模经济是垄断产生的一个原因。

垄断者的边际收益总是小于其物品的价格。

当垄断者增加它销售的数量时,这对总收益(PxQ)有两种效应:

1.产量效应:销售的数量增多了,即Q增大,从而可能增加总收益。

2.价格效应:价格下降了,即P降低,从而可能减少总效益。

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

垄断者的利益最大化产量是由边际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对于竞争企业:P=MR=MC 物价=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对于垄断企业:P>MR=MC 物价>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垄断的生产的产量小于社会有效率的产量。

价格歧视:以不同价格向不同顾客出售同一种物品的经营做法。

例子:电影票、飞机票价、折扣券、财务援助、数量折扣

套利:在一个市场上以低价购买一种物品,而在另一个市场上以高价出售,以便从价格差中获利的过程。

【针对垄断的公共政策】

1.努力使垄断行业更有竞争性。如:反托拉斯法

2.管制垄断者的行为。

3.把一些私人垄断企业变为公共企业。

4.不作为

第十六章垄断竞争

寡头: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一种类型。只有少数几个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卖者的市场结构。(详见第17章寡头)

垄断竞争:存在许多出售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

垄断竞争市场的三个特点:

1.许多企业

2.有差别的产品

3.自由进入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长期均衡的两个特点:

1.和垄断市场上一样,价格大于边际成本。

2.和竞争市场上一样,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

企业在垄断竞争之下有过剩生产能力。

【广告和品牌】

广告的批评者:

1.广告是为了操纵人们的爱好。

2.广告抑制了竞争。

广告的辩护者:

1.广告信息可以使顾客更好地选择,提高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

2.广告促进了竞争。

3.广告使新企业更容易进入。

第十七章寡头

博弈论:研究在策略状况下人们如何行为的理论。

双头:只有两个卖者的寡头。

勾结:一个市场上的企业之间就生产的产量或收取的价格达成的协议。

卡特尔:联合起来行事的企业集团。

纳什均衡: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在假定所有其他主体所选策略为既定的情况下选择他们自己最优策略的状态。

当寡头企业单独地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时,它们生产的产量大于垄断但小于竞争的产量水平。寡头价格低于垄断价格,但高于竞争价格(竞争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垄断价格>寡头价格>竞争价格=边际成本

囚徒困境: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时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对一个参与者都为最优的策略。

第十八章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投入。

三要素:劳动、土地、资本。

生产要素的需求是派生需求。

生产函数: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劳动力)与该物品产量(物品)之间的关系。

边际产量值: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x该产品的价格。

一个竞争性的、利润最大化企业雇佣的工人数要达到使劳动的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的那一点。对一个竞争性的、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说,边际产量值曲线就是劳动需求曲线。

【引起劳动需求的要素】

1.产品价格

2.技术变革(劳动节约型、劳动扩张型)

3.其他要素的供给

劳动供给曲线:反映了工人如何根据这一机会成本的变动做出劳动——闲暇权衡取舍的决策。

【引起劳动供给曲线】

1.爱好变动

2.可供选择的机会改变

3.一敏

【劳动市场均衡】

竞争性劳动市场上工资如何决定的两个因素:

1.工资会自发调整,使劳动的供求达到平衡。

2.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值。

改变劳动供求的任何事件都必定使均衡工资和边际产量值等量变动,因为这两个量必定总是相等的。

资本: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设备和建筑物。

生产要素之间的联系:改变任何一种生产要素供给的事件会改变所有要素的收入。

第十九章收入与歧视

补偿性工资差别:不同工作的非货币特性所引起的工资差别。

如:煤矿工、夜班工人

人力资本:对人的投资的积累。最重要的一类人力资本是教育。

微观经济学重点难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重点难点总结 总计:151=1.8+2.22+3.23+4.18+5.10+6.9+7.1+8.26+9.11+10.11+12.12 第一章绪论8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之间进行合理配置以满足人们无限需要的一门科学。 1、资源稀缺(有限)性Scarcity——经济学的出发点 2、选择时出现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定义 3、与机会成本概念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定义 4、经济学的组成(定义、研究对象、解决问题、核心理论) 5、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条件——理性人的特征 6、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定义 7、市场界定——市场的范围P9:地理范围、产品范围 8、实际价格与名义价格的定义P12 第二章供需理论和弹性22 1、需求的定义 2、影响需求(需求量)的因素 3、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定义及图示 4、供给的定义 5、影响供给(供给量)的因素 6、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定义及图示 7、市场均衡的定义及均衡变动分析 8、需求价格弹性定义及公式 9、需求价格弧弹性分类及图示 10、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分类及图示 11、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测定:图示分析的结论 1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及图示 1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14、弹性与收益的关系 15、需求收入弹性定义及分类 16、需求交叉弹性定义及分类 17、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及公式、分类

18、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及公式 19、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测定方法(方法同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测定)、分类 20、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21、短期的需求弹性和长期的需求弹性的分析及图示 22、长短期收入弹性的分析及图示 第三章效用论23 1、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定义及公式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 3、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定义及公式 4、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5、马歇尔需求曲线的推导 6、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及计算 7、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定义 8、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9、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法则的内容 10、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 11、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 12、中性商品无差异曲线 13、厌恶品的无差异曲线 14、预算线的定义 15、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及计算应用 16、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推导及计算应用 17、价格效应(PE)=替代效应(SE)+收入效应(IE) 的定义 18、实际(真实)收入不变的含义 Hicks的定义、斯勒茨基的定义 19、正常品、低档品、吉芬商品的(希克斯和斯勒茨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分析及结论对比 20、直接显示偏好的图示分析 21、间接显示偏好的图示分析 22、显示性偏好弱公理(WARP)的内容 23、显示性偏好强公理(SARP)的内容 第四章生产论18

经济学原理笔记整理(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任何一个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理性人最终的选择必然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十章:外部性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如果没有市场失灵,竞争市场的结果是有效率的,即最 大化了总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外部性(是一种市场失灵):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由于自利的买卖者忽略其行为的外部成本或收益,有外部性时,市场结果是没有效率的。政府行为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即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公共政策能够提高效率。 负外部性的例子:空气污染,狗叫,邻居吵闹,噪声污染,二手烟,驾车时打电话对路人不安全 市场均衡,最大化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供给曲线,表示私人成本,卖着直接承担的成本。需求曲线,表示私人价值,对于买者的价值(也就是支付意愿)。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外部成本:对旁观者负外部性影响的价值。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征税=社会成本 当市场参与者必须支付社会成本时,市场均衡=社会均衡。 正外部性的例子:接种预防传染病的疫苗,研究创造知识,教育(减少了犯罪和改善了政府)。存在正外部性时,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私人价值(对买者的直接价值)+外部利益(对于旁观者的价值)。 社会最优数量是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补贴=外部利益 如果存在负外部性,市场生产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征税。 如果存在正外部性,小于。补贴。 技术政策:政府干预经济旨在扶持增进技术的企业。 专利法,技术政策的一种,对个人或公司创造发明的产权予以专利保护。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限制排污,强制使用某项技术。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决策者提供由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激励。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矫正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庇古税。理想的矫正税=外部成本。 对于正外部性的活动,理想的矫正补贴=外部利益。 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使私人激励和社会利益结合,使私人决策者做决策时考虑行为的外部利益和外部成本,使经济向资源配置更有效率的方向移动。 不同企业削减污染成本不同,有效率的结果:减排成本最低的企业减少最多的污染。 污染税是有效率的:减排成本低的企业减少污染,进而减少税收负担;减排成本高的企业更愿意支付税收。 管制是无效率的:需要所有企业都减少一定数量的污染。 矫正性税收对环境更有利:给企业激励,只要减污成本低于税收。而管制没有给企业继续减 排的激励。 汽油税,消除三种负外部性:拥挤,车祸,污染。

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第六版第六章答案0001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复习题 1 ?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房制定最 高限价。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案。 答: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当价格下限高于市场均衡 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 答: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卖者必然在大量 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给物品。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意的配 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 ?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答: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如果人为的控制价格,往往会 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5?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 答: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 .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 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 答: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地 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 场的意愿。当对某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问题与应用 1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说服了国会实行每张门票40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种政策使听古典音乐 会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答:如果40美元高于门票的市场价格,对市场没有影响,听古典音乐会的人数不会改变。如果40美元的价格上限低于门票市场价格,会有更多的人想购票去听音乐会。但是,在40美元的价格下,古典音乐会的举办者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音乐会门票数量比实行价格上限之前下降,市场上形成了短缺。这种价格控制政策使听音乐会的人少了。 2 ?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 A ?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 答:从图中看,存在奶酪的过剩。 图6—1奶酪市场供求图 B ?农民抱怨价格下限减少了他们的总收益。这种情况可能吗?解释原因。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 一、导论 1、稀缺法则: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而言,任何资源和商品都是稀缺的。 (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没有稀缺性就没有经济学)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失去的最佳选择可得的收益 3、生产的四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1)土地:狭义的土地指土地本身。而广义的土地是指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矿山和河流在内的一切自然资源,因此,土地又可被称为自然资源。 (2)劳动:人类拥有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总和 (3)资本:经人类生产出来的且用于生产其它产品所需的一切厂房、机器设备和工具的总称 (4)企业家才能:组合土地、劳动和资本的能力。企业家必须要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努力创新、承担风险和创造利润。 土地拥有者赚取地税,劳动者赚取工资,资本所有者赚取利息,企业家赚取利润; 4、资源配置:将生产要素按一定比例进行组合、用于生产的活动。 经济学即优化资源配置的科学,生产效率表现为: (1) 给定投入,产出最大;(2) 给定产出,投入最小。 消费效率表现为: (1) 给定货币开支,得到最大满足;(2) 给定满足,货币开支最少 5、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1)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决策者,如居民、厂商经济行为的一门学问。研究消费、生产决策,以及政府政策如何影响生产和消费行为。 (2)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经济视作总体进而研究宏观经济总量的一门学问。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一套理论来解释上述宏观经济变量是如何形成和决定的,并据此通过经济政策,实现经济稳定。 (3)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区别: 前者研究总产出水平和一般物价水平的决定,属于总量分析。后者研究单个商品的均衡价格及其产量的决定,属于个量分析。好比树木和森林的关系。 6、经济学的四大基本问题:生产什么(种类问题)如何生产(方法问题)生产多少(数量问题)为谁生产(分配问题)结果好坏,能否改善(价值判断问题) (1)生产什么是由比较优势决定的(比较优势是指比其它主体更低的机会成本从事某种活动。因此,比较优势的实际是比较成本优势)为达到最大的生产效率,人们通过比较优势进行分工。 (2)如何生产包括由谁、什么资源、什么技术、什么组织形式来生产等问题。市场会激励厂商选择更低成本的方式生产。 (3)生产多少是一个产量决定问题。为了利润最大化,生产要不多不少。 (4)为谁生产是指谁来享有生产出来的商品的问题。换言之,这些商品如何在社会成员中进行分配呢? 7、四种经济体制:传统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 传统经济亦称“惯例型经济”是指生产方式、交换、分配和消费都遵循传统或惯例的一种经济。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等问题由世代相传的某种传统或惯例所决定的。传统经济中的经济活动让位于宗教及文化价值观念,效率不受人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版)

微观经济学重点概念 1. 经济人 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2. 需求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 需求函数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4.供给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6. 均衡价格 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8.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9.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内生变量指一个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10.静态分析 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11.比较静态分析 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12. 动态分析 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间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13. 弹性 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14. 弧弹性 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5. 点弹性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6. 需求的价格弹性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3章)【圣才出品】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绪论 1.1复习笔记 1.微观经济学的主题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经济个体(如消费者、工人、投资者、资源所有者和厂商)的行为,也研究构成市场与行业的消费者和厂商的相互影响。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2)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是现代经济理论的一种主要分析方法,也称为经济数学模型,指用数学形式所表述的经济过程或经济理论结构。现实世界的情况是由各种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构成的,因而非常复杂,只有把次要因素排除在外,才能对经济运行进行严格的分析。运用经济模型,事先做出某些假设,可以排除掉许多次要因素,从而建立起一定的模型,然后通过运用这一模型,可以对错综复杂的现实世界作出简单的描述。 (3)经济理论的局限性 在经济学中,理论的有用性和合理性取决于它是否对其试图解释和预测的一系列现象成功地做出了解释和预测。比如说,厂商并不总是追求其利润的最大化的,因此,厂商理论只在解释厂商某些行为(如资本投资决策的时机)时才获得了有限的成功。尽管如此,这一理论确实解释了有关厂商和行业的行为、成长和演变方面的大量现象,所以它已经成为决策者手中一个重要的工具。

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1)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微观经济学既研究实证问题,也研究规范问题。实证问题主要涉及解释和预测,规范问题则研究应该如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都是重要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含义 实证分析是进行经济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特点是它对有关命题的逻辑分析,旨在理解经济过程实际是什么、将会是什么、为什么,而不涉及对结果好坏和是否公平的评价,其中不包含任何价值判断。实证分析既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 规范分析也是经济学分析经济问题的一种方法,它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力求说明“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它回答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做出这种选择,而不做出另一种选择? (3)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关系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区别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①规范分析在研究经济事物的同时树立一个判别标准,以便能对分析结果做出好与坏的判断;而实证分析则只对经济运行过程本身做出描述,并不做出好与坏的判断。 ②二者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规范分析要说明经济事物是否符合既定的价值标准;实证分析则要解决经济“是什么”的问题,要研究经济变量的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并对未来做出预测。 ③规范分析没有客观性,其结论受到价值标准的影响;实证分析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其结论可以接受事实的验证。 尽管有上述区别,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二者之间仍相互联系:规范分析以实证分析为基

曼昆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中文版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复习题 1、由于整个经济的事件产生于许多家庭与许多企业的相互作用,所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必然是相互关联的。当我们研究整个经济时,我们必须考虑个别经济行为者的决策。由于总量只是描述许多个别决策的变量的总和,所以宏观经济理论必然依靠微观经济基础。 2、经济学家是用模型来解释世界,但一个经济学家的模型往往是由符号和方程式构成。经济学家建立模型有助于解释GDP、通货膨胀和失业这类经济变量。这些模型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略去无关的细节而更加明确地集中于重要的联系上。模型有两种变量: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一个模型的目的是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 3、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一种物品或劳务的价格迅速变动使得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即市场走向供求均衡。这种假设称为市场出清。在回答大多数问题时,经济学家用市场出清模型。 持续市场出清的假设并不完全现实。市场要持续出清,价格就必须对供求变动作出迅速调整。但是,实际上许多工资和价格调整缓慢。虽然市场出清模型假设所有工资和价格都是有伸缩性的,但在现实世界中一些工资和价格是粘性的。明显的价格粘性并不一定使市场出清模型无用。首先偷格并不总是呆滞的,最终价格要根据供求的变动而调整。市场出清模型并不能描述每一种情况下的经济,但描述了经济缓慢地趋近了均衡。价格的伸缩性对研究我们在几十年中所观察到的实际GDP增长这类长期问题是一个好的假设。 第二章宏观经济学数据 复习题 1、GDP既衡量经济中所有人的收入,又衡量对经济物品与劳务的总支出。 GDP能同时衡量这两件事,是因为这两个量实际上是相同的:对整个经济来说,收入必定等于支出。这个事实又来自于一个更有基本的事实:由于每一次交易都有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所以,一个买者支出的每一美元必然成为一个卖者的一美元收入。 2、CPI衡量经济中物价总水平。它表示相对于某个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价格的同样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现期价格。 3、劳工统计局把经济中每个人分为三种类型:就业、失业以及不属于劳动力。一 失业率是失业者在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其中劳动力为就业者和失业者之和。一 -I、奥肯定理是指失业与实际GDP之间的这种负相关关系。就业工人有助于生产物品与劳务,而失业工人并非如此。失业率提高必定与实际GDP的减少相关。舆肯定理可以概括为等式:实际GDP变动百分比-3%-2×失业率的变动,印如果失业率保持不变,实际GDP增长3% 左右。这种正常的增长率是由于人口增长、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引起的。失业率每上升一个百分比,实际GDP一般减少2个百分比。一 问题和应用一 1、大量经济统计数字定期公布,包括GDP、失业率、公司收益、消费者物价指数及贸易结余。GDP是一年内所有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失业率是要工作的人中没有工作的人的比例。公司利润是所有制造企业税后会计利润,它暗示公司一般的财务健康情况。消费者物价指数是衡量消费者购买的物品的平均价格,它是通货膨胀的衡量指标。贸易结余是出口物品与进口物品之间的价差。一 2、每个人的增值是生产的物品的价值减去生产该物品所需的原材料的价值。因此,农夫增值是1美元,面粉厂的增值是2美元,面包店的增值是3美元。GDP就是总的增值,即为6 美元,它正好等于最终物品的价值。一 3、妇女与她的男管家结婚,GDP减少量等于男管家的工资。这是由于GDP是衡量经济中所有人

曼昆微观经济学笔记整理

菲利普斯曲线 循环流量图 重要概念区分 实证表述/规范表述 绝对优势/比较优势 正常物品/低档物品 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公共资源/俱乐部物品定额税/累进税/累退税 显性成本/隐性成本 经济利润/会计利润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 企业短期停止营业/企业退出 竞争/垄断/垄断竞争 功利主义/自由主义/自由至上主义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如何相互影响】 5.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市场失灵的两个可能原因:外部性;市场势力 (联系第7章市场效率+第10章外部性) 名解: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某个经济活动小群体)对市场价格有显着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 1.科学判断的不同 2.价值观的不同 3.感觉与现实 循环流量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和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实证表述:描述性的,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规范表述:规定性的,试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18章生产要素市场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劳动的需求 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是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劳动、土地和资本是三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企业的生产要素需求是从它向另一个市场供给物品的决策派生出来的。 1.竞争的、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 劳动的价格即工资由劳动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从劳动的需求取决于企业在另一个市场上供给产品的意义上说,劳动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考察劳动需求要作出关于企业的两个假设:(1)企业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上都是竞争的; (2)企业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 2.生产函数与劳动的边际产量 生产函数表示生产中所有的投入量与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关系。理性决策者考虑边际量,可以从生产函数中得出劳动的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量。生产函数表现出边际产量递减的性质,即随着一种投入量的增加,该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 3.边际产量值和劳动需求 (1)边际产量值 为了确定工人对收益的贡献,必须把劳动的边际产量变为边际产量值。边际产量值(value of the marginal product)是指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乘以该产品的市场价格。 由于一个竞争企业的市场价格是不变的,随着工人越来越多,边际产量在递减,所以边际产量值(与边际产量本身一样)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而递减。经济学家有时边际产量值称为企业的边际收益产量:它是企业从多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中得到的额外收益。 (2)边际产量值对劳动需求的决定 如图18-1所示,该图描述了边际产量值如何取决于工人的数量。这条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劳动的边际产量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而递减。该图还包括一条市场工资时的水平线。为了使利润最大化,企业雇用的工人数要达到这两条曲线相交的那一点。低于这个雇用水平,边际产量值大于工资,因此再雇用1个工人会增加利润;高于这个雇用水平,边际产量值低于工资,边际工人是无利可图的。因此,一个竞争性的、利润最大化企业雇用的工人数要达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的那一点。

曼昆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1.Consider the market for DVD movies,TV screens,and ticket at movie theaters. A.对每一对物品,确定它们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 ·DVD 和电视·DVD 和电影票·电视和电影票 As: complements substitutes substitutes B.假设技术进步降低了制造电视机的成本。画一个图说明电视机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动。 As: demand curve 不变supply curve向右移。技术进步降低了制造电视机的成本,使电视机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电视机的需求曲线不变。电视机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价格上升。 C.再画两个图说明电视机市场的变动如何影响DVD 市场和电影票市场。 答:DVD:demand curve不变supply curve向右移。由于电视机和DVD 是互补品,电视机价格的下降使DVD 的需求增加。需求增加引起DVD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Movie tickets:supply curve不变demand curve向左移。由于电视机和电影票是替代品,电视机价格的下降使电影票需求减少。需求的减少使电影票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2.Over the past 20 years,technological advance reduces the cost of computer chips.How do you think this affected the market for computers?For computer software?For typewriters? As: computer : supply curve向右移price 下降 computer software: supply curve向右移price 下降 typewriters : demand curve向左移 3.Consider total cost and total revenue given in the following table: A.计算每种产量时的利润。企业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应该生产多少? 产量01234567 总成本89101113192737 总收益08162432404856 quantity 0 1 2 3 4 5 6 7 Total cost 8 9 10 11 13 19 27 37 Total revenue 0 8 16 24 32 40 48 56 profit -8 -1 6 13 19 21 21 19

微观经济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 二、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 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四、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 五、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需求与需求法则 1.个人需求 个人需求指一个人在某一特定期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条件下,其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各种数量。两个条件:(1)个人具有购买意愿,(2)个人具有支付能力。没有支付能力的购买意愿只是自然需要而不构成需求。 P---商品本身的价格;Pc--互补性商品的价格;Ps--替代性商品的价格; I--个人收人水平; T--个人嗜好;Pe一-个人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通常,在经济学中个人需求可有如下三种表示形式:需求表,需求曲线,需求函数。 2.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指商品自身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里持指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各点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指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也就是说,需求的变化是同一价格下需求量的变化,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3.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指在某一特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内,所有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将购买某种两品的数量。市场需求是由个人需求水平相加而成的o

4.需求法则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降),会导致对该商品至至务的需求量的减少(或增加);也就是说,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与其需求量成反比。但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商品都会满足需求法则,例如:①吉芬商品,如马铃苔; ②炫耀性物品, 二、需求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 (1)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2)需求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需求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面点之间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Ed=-△Qd/△P*P/Q。 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Ed=-dQ/dP*P/Q (3)需求弹性的种类 ①若Ed=o,则称为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无弹性。 ②若0< Ed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归纳.docx

第一章导论 一、选择题(共9个) 1.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是指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利用资源必须考虑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终将被人类消耗光 2.经济物品是指 A.有用的物品 B.数量有限,要花费代价才能得到的物品 C.稀缺的物品 D.数量无限,不用付出代价就能得到的物品 3.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表示 A.生产品最适度水平 B.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和技术水平降低 C.失业或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D.通货膨胀 4.生产可能曲线的基本原理是 A.假定所有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B.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曲线向内移动 D.生产可能曲线上的每一点的产品组合,对该国来说,都是最佳的5.下列那一项最可能导致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 A.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减少 B.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 C.通货膨胀; D.失业 6.经济学中的基本选择包括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怎样生产,何时生产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7.对某个汽车生产企业来说,下列哪一变量是外生变量 A.汽车的年产量

B.生产线的技术水平 C.消费者收入增加 D.企业的人力资本管理 8.下列哪一个变量属于存量() A.国民生产总值 B.年生产能力 C.居民收入 D.固定资产价值 9.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 A.出现于1936年 B.涉及垄断问题 C.代表人物是凯恩斯 D.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判断题(共1个) 1.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三、解释概念(共17个) 1.经济学 2.欲望 3.稀缺性 4.选择 5.机会成本 6.生产可能性曲线 7.经济人假定 8.完全信息 9.个量分析 10总量分析 11.静态分析 12.动态分析 13.实证分析 14.规范分析 15.常量与变量 16.存量与流量 17.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一、选择题(共9个)

曼昆微观经济学答案ch17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WHAT’S NEW IN THE THIRD EDITION: A new summary table has been added that compares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to monopoly and perfect competition. LEARNING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competition among firms that sell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how the outcomes under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under perfect competition compare. the desirability of outcomes in monopolistically competitive markets. the debate over the effects of advertising. the debate over the role of brand names. CONTEXT AND PURPOSE: Chapter 17 is the final chapter in a five-chapter sequence dealing with firm behavior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 Chapters 14 and 15 developed the two extreme forms of market structure —competition and monopoly. The market structure that lies between competition and monopoly is known as imperfect competition. There are two types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 —oligopoly, which was addressed in the previous chapter, and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which is the topic of the current chapter. The analysis in this chapter is again based on the cost curves developed in Chapter 13. The purpose of Chapter 17 is to address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 market structure in which many firms sell products that are similar but not identical. Recall, oligopoly differs from perfect competition because there are only a few sellers in the market.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differs from perfect competition because each of the many sellers offers a somewhat different product. As a result, monopolistically competitive firms face a downward-sloping demand curve while competitive firms face a horizontal demand curve at the market price.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is extremely common.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17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重点整理

1 市场 〃经济学是通过对社会现象建立模型来进行研究的,这种模型能对现实社会作简化的描述。 〃分析过程中,经济学家以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为指导。最优化原理指的是人们总是试图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东西;均衡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进行调整直到供需相等。 〃需求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购买的需求量;供给曲线衡量在不同价格上人们愿意供应的供给量。均衡价格是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研究均衡价格和数量在基础条件变化时如何变化的理论称为比较静态学。〃如果没有方法可使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好一些而又不致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得更差一些,那么,这种经济状况就是帕累托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可用于评估配臵资源的各种方法。 2 预算约束 〃预算集是由消费者按既定价格和收入能负担得起的所有商品束组成的。象征性的假设只有两种商品,但这个假设比它看起来更具有概括性。 〃预算线可记为p1x1+p2x2=m 。它的斜率是-p1/p2 ,纵截距是m/p2 ,横截距是m/p1 〃增加收入使预算线向外移动。提高商品1 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陡峭,提高商品2 的价格使预算线变得平坦。 〃税收、补贴和配给通过改变消费者支付的价格而改变了预算线的斜率和位臵。 3 偏好 〃经济学家假设消费者可以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可能性进行排序,消费者对消费束排序的方式显示了消费者偏好。 〃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描绘各种不同的偏好。〃良性性状偏好是单调的(越多越好)和凸的(平均消费束比端点消费束更受偏好)〃边际替代率(MRS )衡量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解释为消费者为获得更多商品 1 而愿意 放弃的商品2 的数量。 4 效用 〃效用函数仅仅是一种表示或概括偏好排列次序的方法。效用水平的数值并没有实质性的含义。 〃因此,对于一个既定的效用函数来说,它的任何一种单调变换所表示的都是相同的偏好。 〃由公式MRS= A x2/ A x仁-MU1/MU2 ,可以根据效用函数计算出边际替代率(MRS)。 5 选择 〃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是消费者预算集中处在最高无差异曲线上的消费束。〃最优消费束的特征一般由无差异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经典笔记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 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 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 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 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 选择的 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西方经济学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 生产电 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与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直接有关。

曼昆微观经济学课后标准答案

曼昆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

————————————————————————————————作者:————————————————————————————————日期: 2

1.Consider the market for DVD movies,TV screens,and ticket at movie theaters. A.对每一对物品,确定它们是互补品还是替代品 ·DVD 和电视·DVD 和电影票·电视和电影票 As: complements substitutes substitutes B.假设技术进步降低了制造电视机的成本。画一个图说明电视机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动。 As: demand curve 不变supply curve向右移。技术进步降低了制造电视机的成本,使电视机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电视机的需求曲线不变。电视机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价格上升。 C.再画两个图说明电视机市场的变动如何影响DVD 市场和电影票市场。 答:DVD:demand curve不变supply curve向右移。由于电视机和DVD 是互补品,电视机价格的下降使DVD 的需求增加。需求增加引起DVD 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Movie tickets:supply curve不变demand curve向左移。由于电视机和电影票是替代品,电视机价格的下降使电影票需求减少。需求的减少使电影票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2.Over the past 20 years,technological advance reduces the cost of computer chips.How do you think this affected the market for computers?For computer software?For typewriters? As: computer : supply curve向右移price 下降 computer software: supply curve向右移price 下降 typewriters : demand curve向左移 3.Consider total cost and total revenue given in the following table: A.计算每种产量时的利润。企业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应该生产多少? 产量01234567 总成本89101113192737 总收益08162432404856 quantity 0 1 2 3 4 5 6 7 Total cost 8 9 10 11 13 19 27 37 Total revenue 0 8 16 24 32 40 48 56 profit -8 -1 6 13 19 21 21 1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