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

2015中国电子银行调查报告

CONTENTS 2015年个人电子银行调查2015年企业电子银行调查电子银行评测 直销银行用户使用行为研究

2015年新增调查内容 ?个人电子银行部分新增的调查内容: ?个人手机银行开发上的热点问题: ?电子银行用户对系统版本、安全认证、首页布局、个性化设置、快捷功能的需求; ?电子银行用户对个人手机银行的网点服务、财务分析、理财投资、小微企业服务、生活服务等模块的功能需求。 ?针对支付、转账、投资理财业务的使用行为和态度的研究. ?企业电子银行部分新增的调查内容: ?企业用户使用企业手机银行的频率、角色、功能,对制单审核模式的偏好研究。 ?分析小微企业网银的三种模式,并以三家银行的小微企业网银为例,对小微企业网银的特色功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本年度调查的对象仍分为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两类。并都采用了电话随机调查方式。 ?为了解个人电子银行用户的使用行为及态度,我们采用了在线样组调查。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定义和范围调查方法 个人用户?13岁及以上常住人口 ?华北、东北、华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七大区, 全国3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电话随机调查 在线样组调查 企业用户?注册时间一年以上的企业,财务部相关人员 ?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大区 电话随机调查

2015年个人电子银行调查

主要使用的渠道 办理的 主要业务 用户比例 2015年,个人网银用户比例为40%,手机银行用户比例为32%,电话银行用户比例为23%,微信银行用户比例为18%。 用户在最近一年内在电子银行渠道办理的业务主要为查询余额/交易明细 网络支付和转账汇款三大业务。用户购买银行渠道投资理财产品的比例为 29%,进行跨行资金归集的比例为8%。 个人电子银行发展状况 个人电子银行发展状况 63%的用户主要使用网上银行,网上银行依旧是主渠道; 手机银行虽然用户比例增长迅猛,但最主要使用比例为26%,并未跟随用户比例同步增长,说明使用深度有待提升; 微信银行功能有限,但最主要使用比例有6%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中国直销银行白皮书

中国直销银行白皮书 本期为第一期,报告正文如下: 国内大部分直销银行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即直销银行1.0 时代。直销银行1.0 是指传统零售银行业务互联网化、用户自助化,该阶段直销银行是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的简单延伸,具有以产品为中心、注重“存投贷支付”产品服务、以零散获客为主等特点。 第一节直销银行1.0 运营模式 考察我国100 多家直销银行,1.0 时代的直销银行主要存在三种运营模式:一是纯自主线上综合平台模式:不设实体机构,仅利用电话银行、互联网营销平台、网上银行和移动银行等电子化渠道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客户开户无需去到实体网点,在互联网上操作就能完成,开户成功后即可享受直销银行金融服务。二是“自主线上综合平台+线下自助门店”模式:采取线上、线下融合互通的方式,线上渠道由互联网综合营销平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多元化电子服务渠道构成;线下渠道则是布放VTM、ATM 和缴费终端等多种自助设备,客户可借助门店的自助设备与银行客服人员进行实时视频对话,并完成开户、开卡等步骤,客户在现场拿到银行卡后即可办理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三是“自主线上综合平台+第三方互联网企业”模式:直销银行通过此模式在线上建设综合平台,同时与有经验的第三方互联网企业形成合作联盟,通过共享大数据信息等方式,对客户和产品进行共同开发。 第二节直销银行1.0 功能服务 从功能服务来看,直销银行1.0主要有金融产品交易、借贷服务和生活服务三大类。在金融产品方面,行业内超过半数直销银行提供银行理财、货币基金和非货币基金等理财产品。其中货币基金占比最高,银行理财排在第二位;部分直销银行还提供保险、贵金属和外汇等理财投资服务。在贷款端,超过半数直销银行部署了贷款功能,各直销银行积极创新该业务,通过提供差异化服务打造自身特色,如平安银行在汽融贷方面提供车贷、车险、延保等一揽子金融产品,南京银行推出“你好E 贷”个人

3-1.20 为什么OKR在中国99.9%的公司行不通

为什么OKR在中国99.9%的公司行不通 一、KPI真的过时了吗? 在我看到的文章中,大多数都认为是“KPI”已经过时,“OKR”时代来了,互联网公司必须要用OKR,真的吗?好像中国的BAT之前都没这个,但一样也发展到了这个量级,华为用的好像一直都是KPI,一样也做到了5200亿的销售额。似乎说OKR是一剂良药,而KPI就是一剂毒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诚然,我们不否认之前的KPI确实整体落地执行的不好,但仔细分析最核心的并不是KPI 的思想,而是落地的过程出了问题,哪几个问题呢? 第一个是KPI指标提取出了问题,绝大多数公司的KPI指标设计的不够精准,提取的不准确,如有的公司HR要考核招聘到达率,这个有什么意义?招聘的本质是找到人,入职,管他是面试了20个人,还是只有一个,只要入职到岗就OK。 第二个是KPI指标的数量出了问题,一般公司都设计了5-8个指标,我接触过的个别公司给分公司总经理、部门经理的年度考核指标设置了30几项,还有50多项的。多的指标一定会让人无法聚焦。 第三个是KPI没有对应绩效奖金,这是最有意思的事情,很多公司把固定工资拆分成了基本公司+绩效工资(一般占20-30%),而获得优秀A,绩效工资*1.5,意味着一个人一个月工资5k,其中绩效工资为1k(按20%计算),优秀的可以发到1.5k,加上基本工资4k,只比原来的多了500块钱。玩命干了一月,领了500元,这本身就不是激励!是讽刺! 第四个是要把每个岗位都弄一堆KPI,从总经理到前台,每个岗位都要考核,都要量化,这样做的结果是把一家公司变成了机器,但却丧失了一个企业发展最核心的基因:创新! 从KPI的本质:设定一个量化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来看,这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是你该如何正确设计,正确使用! 二、OKR是一剂代替“KPI”的良药吗? 据说,OKR诞生于英特尔,后来发展于Google,因为Google业绩的持续NB而发展,在《重新定义公司》中对于OKR也大赞特赞,于是乎从2015年我就开始研究这样的逻辑,研究

“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其内涵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信息通信产业部分,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二是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即传统产业由于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升,其新增产出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数字经济特色鲜明。首先中国的数字经济覆盖面更加广泛,囊括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等多个领域。其次,中国数字经济独有的政府支持和企业创新双驱动模式效果显著,推动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此外,中国数字经济的市场应用较为广泛,民众接受度高于世界其他国家。最后,不同于其他国家只有大企业参与数字经济创新,中国不仅有大企业引领创新,各中小企业的创新参与度也很高,表现活跃。 (摘编自张莉《中国数字经济须正视挑战》)材料二 当下,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不断实现历史性突破,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数字经济大国。同时,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联合国《2019年数字经济报告》显示,中美两国是全球数字经济领跑国家。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产业数字化效能也在不断提升,2018年,产业数字化规模为24.9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7.6%。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崛起,网络零售额、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均位居全球首位。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轨迹。在抗击情过程中,数字经济依托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大型互联网平台优势,不仅为疫情联防联控和复工复产作出贡献,更成为对冲疫情影响、提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让行业、企业、政府、学术界甚至是个人都越来越意识到数字经济的重要性。 (摘编自高晓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材料三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我国传统产业利用数字技术的广度深度不断扩展,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产业组织形态和实体经济形态不断重塑,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但同时,数字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 首先是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当前,数字经济在第三产业中发展较为超前,第一、二产业相对滞后;在东南沿海发达省市数字经济发展较好,而西部省区市在规模和增速上都普遍落后;在消费领域数字经济发展较快,而生产领域技术和资源投入仍然不足,创新、设计、生产制造等核心环节的实质性变革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 其次是融合发展基础仍然薄弱。传统产业利用数字技术的能力不足,信息化投入的试错成本和试错风险超出企业承受能力。新兴产业虽然发展快但体量尚小,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有限。 再次是治理能力和制度建设滞后。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线下线上问题聚合交错,市场运行更加复杂,线下不规范问题在线上被快速复制放大,一些新型经营不规范问题持续涌现。现有监管框架条块化与属地化分割,而数字经济发展跨领域与跨地区特点突出,传统监管已不能适应跨界融合发展需要。还有些新的业务领域存在制度空白,给行业发展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摘编自洪慧民《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4.下列关于“数字经济”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018智慧零售白皮书:零售不死,巨变时代的零售转型工具箱

2018智慧零售白皮书:零售不死,巨变时代的零售转型工具箱 摘要:日前,腾讯研究院与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联合发布《构建智慧零售完整图景——2018智慧零售白皮书》。 日前,腾讯研究院与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联合发布《构建智慧零售完整图景——2018智慧零售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智慧零售的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零售活动的生态化,与零售相关的生产设计、 物流仓储、集中采购、场景售卖、服务活动、经营管理、资金流转等所有环节都逐渐融入数据化和智能化 的平台,最终达到零售商效益优化,消费者体验优化,实现万物互联智能决策的自主商业。 以下是《白皮书》的主要内容: 零售是人类最古老的业态之一,伴随人类文明产生。从最早的挑担货郎走村串户贩卖商品,到形成固 定的前店后厂模式,分散的小型零售商崛起。工业革命以后,零售完成百货革命、店铺迅速大型化,紧接 着又出现连锁即总部加分店的模式,超级市场和购物中心相继崛起。这些传统零售业态信奉抢占优势区位、快速开店扩张的经营原则,创造了每年门店数翻倍的黄金10年。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买买买”的习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线下实体零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全行业商品零售额增速连年下滑、人力租金成本大幅上升、关店潮频现。有人认为“零售将死”,这并 不正确,因为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只要有人做生意就必然有零售。 零售现阶段的困局,从更本质的问题上来说明,源于工业革命以来,传统零售企业的粗放模式已无法 匹配新的消费需求。零售需要的是一场变革,一场主动的、自发的、利用科学技术的变革。 而智慧零售并非是互联网公司去“颠覆”零售商,而是零售商出于自身的需求利用好新型工具实现必要 的自我转型与升级。

学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心得体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专家指出,近年来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规模不断扩张、贡献不断增强。 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的背景下,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按照可比口径计算名义增幅达15.6%,北京、上海数字经济GDP占比已超过50%,数字经济在地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数字经济疾步快跑,看点显然更在“数字”之外,反映出不断增强的中国创新能力和创新实力,表明了中国经济活力充沛、增长动能澎湃。 数字经济疾步快跑是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成果。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在关键领域的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实现新的突破、走向世界前沿。数字经济风起云涌,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数据供应链,有力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集成融合,显著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正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

全球态势,持续推进信息化、大数据领域创新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果。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经济转型升级持续注入强动能。数字经济的魅力在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研究显示,2019年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达7.1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数字经济减少信息流动障碍,加速资源要素跨产业、跨区域合理流动,给产业转型、经济转型提供支持。疫情防控期间,网络购物、视频会议、远程医疗、云课堂等新模式层出不穷,数字经济在支撑复工复产、保障就业、提振经济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凸显,也进一步说明了其应用广泛、潜能巨大、前景广阔的优势特点。 数字经济奋楫逐浪,中国巨轮风劲帆满。信息技术、大数据、智慧治理加速向工业、服务业、社会事业等各个领域渗透。助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推陈出新,激发了社会创新活力和发展动能,数字经济站上了新的风口、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有预测认为到2025年规模可达到60万亿元。国家和地方提速、加码布局“新基建”,推动云计算、5G、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与落地,进一步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从短期看有望拉动投资、内需,助力“六稳”“六保”政策落实,加快经济复苏步伐,从长远看可望有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中国直销银行排行榜

中国直销银行排行榜 自从2014年2月28日民生直销银行上线,并推出'如意宝'产品,由于低风险、收益高,且转进转出灵活的特点,仅仅一个月总申购额便已近200亿元,并累计为客户回馈收益1700万元。这一模式的成功吸引了众多股份制银行跟进,很快国内的直销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兴业、平安银行等先后加入,截止目前国内上线的直销银行已经有36家,并且正在筹建之中的直销银行也不在少数,这些直销银行多数由股份制银行或城商行开办,但也不乏工行这样的国有银行。有预测认为2015年底,直销银行或将增至百家。 直销银行相对实体银行的三大不同点 何谓直销银行?其实这是一种新型的银行运作模式,它的经营模式不以实体网店和物理柜台为基础,不发放实体银行卡,客户主要通过电脑、手机、电话等远程渠道获取银行产品和服务,因没有网点经营费用,直销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存贷款价格及更低的手续费率,降低运营成本,回馈客户是直销银行的核心价值。直销银行是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新模式,具体说来,使用直销银行的客户,业务全流程办理可自助在线完成,客户自己可以掌握业务处理进度。 直销银行模式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北美及欧洲等

发达国家,其作为一支'舶来品',对广大民众来说,仍属于新鲜事物,普及率不高,很多人质疑,当前的'直销银行'是否为重新包装的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的一种营销噱头和一种延伸,和网络上购买银行新发行的金融产品具有相同的原理和操作,并非产业创新。表面上,直销银行与传统银行的线上渠道并无区别,似乎已经实现了直销银行的功能,但二者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模式是否独立方面 直销银行不依赖于实体网点,是脱离了传统银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而电子银行只是实体网点的一个补充渠道,依托的还是实体营业网点。现在人们的使用习惯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形式,而直销银行强调简单化,它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弥补传统银行物理网点的不足。 二、效率与成本方面 直销银行实行完全的互联网运作模式,所有服务和产品都是通过客服电话和互联网方式来完成,体现了电子媒介对于原有银行组织架构的分离;而电子银行业务仅为一种渠道和工具,是传统存贷业务在空间上的拓展,服务于传统银行的各个业务板块,更多是用来充当对庞大实体网点的辅助和补充,并未完全脱离背后的实体网点而独立存在。比如电子银行需要以实体网点为依托,办理银行卡并开通网银服务后,才能进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操作;直销银行则不需要银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中国企业 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CHINESE ENTERPRISE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WHITE PAPER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什么是 数字化转型
从2015年G20大会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大会议题以来,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新经济时代即数字经济时代政府及 产业界关注的重大课题。数字经济意味着数字化已经成 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数字化转型则是各类社会经济实 体进入数字经济的主要途径。

01|02
1.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路径。2010年以来,物联网、云计算、 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在各个行业带来了一道又一道的风口,但是这些技术究竟是如何影响着 我们的客户、企业的运营、企业的商业模式的?如何抓住这些新的机会趁势而上,打造数字经济时代的 新优势? 我们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就是企业借助数字化解决方案,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化、智能 化技术应用于企业,通过规划及实施商业模式转型、管理运营转型,为客户、企业和员工带来全新的数 字化价值提升,不断提升企业数字经济环境下的新型核心竞争能力。 今天的数字化转型是从昨天的互联网转型走来。互联网转型的基本出点是“连接”,数字化转型的基本 出发点是“虚实融合”、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数字化融合正在改变制造、零售、金融、建筑和房地产 等行业,新制造、新零售、新金融、新服务等数字化的新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数字化转型在企业的推行有五种基本类型,根据企业的数字化战略,企业可能选取其中一种或 多种数字化转型战略:
数字化营销转型:“两微一商”(微信、微博和电商)让数字化营销在中国企业中快速普及, 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成为数字化营销的重要创新利器; 数字化运营转型:以ERP为核心,包括CRM及SRM的数字化运营平台成为企业完善管理流 程、实现业务协作、提升决策透明度的重要基础; 数字化产品转型:数字化成为产品的新内核,远程连接、云体验和场景化体验给用户带来全新 的产品体验价值。数字化产品需要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理念,以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 为手段,加快产品创新速度,快速满足产品个性化定制需求; 数字化服务转型: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实现产品远程连接、场景感知、需求预测、 远程诊断、主动服务,传统的响应型、低响应的服务需要加快向主动的、可预知的、实时感 知、快速适应的数字化服务转型。 数字化人才转型:数字化时代,需要实现流程、资产、设备与人员的数字化连接,亟需通过人 员赋能加快人员的数字化连接、协同、分析、决策能力,提升数字化时代人员的自治管理、自 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我提升的能力。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发展数字经济所依托的基础软硬件技术和产业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未来10年,得益于我国政策规划的红利效应、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下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数据资源禀赋效应、中国模式的国际扩散效应,我国数字经济还将迎来飞速发展。 一是政策规划的红利效应。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颁布《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网络安全法》,明确了宽带中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发展战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顶层设计,绘制了今后5到10年信息化发展蓝图,也给全社会释放了积极有利的信号。未来10年,将是信息化政策规划红利充分释放极为关键的重要历史时期。 二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下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当前,信息技术已成为我国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和枢纽。在工业生产领域,信息技术促进生产向协同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设计、工艺、装备、管理、服务全面升级,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不断发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确预判、精益生产、精细管理、精准营销充分发展,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随之获得极大提升;在服务消费领域,平台经济、分享经济、体验经济发展迅速。现代物流、在线金融服务、数据资源支撑等配套电子商务要素不断完善,基于自媒体、网络直播、社交网络、微视频等新型传播手段的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数字经济发展迎来难得历史机遇。 三是数据资源禀赋效应。数据资源,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也是提升信息社会智能水平和运行效率的关键要素,被视为决定未来竞争能力的战略资产。我国拥有大国市场优势,网民数量巨大;网络企业运营能力优秀;本土互联网企业发展迅速;网络媒体、电子政务、网上银行、医疗信息等领域数字化水平较高。这些资源要素禀赋使我国在获取数据、积累数据和开发数据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是中国模式的国际扩散效应。当前,世界经济依旧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深度调整期,我国拥有相对完整的信息产业链和较高的生产能力,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我国网信企业将迎来难得的成长机遇。

中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实践

中国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实践白皮书

目录 前言:关于本白皮书 (3) 1.数字化转型战略:业务导向,数据驱动 (4) 1.1. 业务转型推动数字化转型 (4) 1.2. 数据驱动的运营:目标与路径 (5) 2.数字化基础设施与能力:实现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赋能 (5) 2.1. 拥抱产业物联网,强化数据资产生成与利用 (6) 2.2. 云架构与平台模式: (7) 2.3. 数据分析与AI应用,完成由数据到洞察的转变 (9) 2.4. 技术融合,数字孪生与数字主线赋能端到端智能运营 (10) 3.DPLS业务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优化生态体系的价值创造 (11) 3.1. 优化既有业务运营,提高效率与质量 (12) 3.2. 创新与差异化体验创造客户价值 (14) 3.3. 迈向新的商业模式与运营模式 (15) 4.展望未来 (18) 4.1. 智能化运营走向深入,对企业的运营模式影响深远 (18) 4.2. 变革将成常态,数字化转型成为长期持续的过程 (19) 4.3. 迈向拉动式经济,重构价值创造流程与生态体系 (19) 附录1. 名词与缩略语 (21) 附录2. 参考文献: (22)

前言:关于本白皮书 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践行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的运营水平与竞争力,已经成为 各国企业角力全球市场的重要议题。为此,多国政府推出了鼓励和推动本国企业数 字化转型的相关政策。在国内,旧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企业面临迫切的转型压 力,而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的业务转型,成为中国企业提高运营水平,迈向新增长模 式的重要路径。数字化协会常年关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致力于为已经踏上或即将 开启数字化转型之旅的企业,提供可供借鉴理论框架与实践案例,为中国企业的数 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数月之前,我们发布了?中国数字化白皮书?。作为学会数字化转型系列白皮书的开 篇,对于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环境、转型的必要性及价值,以及数字化转型的 方法与路径等做了探讨。应广大会员要求,我们继续推出其续篇,将聚焦于数字化 转型的先进企业的转型实践,与大家分享。 我们的研究方法:汇集协会内相关领域的专家,首先基于行业内外影响力标准,进 行数字化转型案例企业的提名,然后通过会议讨论和投票模式进行筛选,确定入选 企业。在此基础上,对于相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与实践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将 不同案例企业的成功实践进行汇总,获得跨行业的最佳实践,并结集成册,形成此 篇?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践白皮书?。本白皮书中,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分析 讨论主要涵盖转型战略,数字化基础设施与能力,以及基于数字化产品全生命周期 系统(DPLS)的运营优化与创新,具体结构如图1。 图1. 数字化转型分析模型 后续,我们还将陆续推出一系列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希望借此引发更加广泛的 关于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运营的讨论,并为致力于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提供借鉴。

《数字政府白皮书——AI时代的数字政府发展指引》(PPT全文详解)

《数字政府白皮书——AI时代的数字政府发展指引》(PPT 全文详解) 数据观获悉,近日,在“2017互联网+智慧中国年会”——数字政府与互联网+政务服务论坛上,国脉研究院副院长金婧发表了在数字政府领域的研究成果《数字政府白皮书——AI时代的数字政府发展指引》报告,以下为详情(实录系根据现场速记和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金婧:今天我的主题是《AI时代的数字政府发展指引》。最近大家一直在谈论数字政府,那么数字化概念对大家来说已经不陌生了。从1998年美国前副总统艾伯特·戈尔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之后,数字国家、数字城市、数字社区等概念都出来了,世界各国将数字治理提升为国家治理,乃至全球治理的战略层面。通过这样一组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近几年在人工智能、共享经济、公益方面出现了很多值得关注的变化。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实际上也在经历着数字化洗礼、网络化重塑和分权化再造,这种情况下我们政府治理模式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国脉对于数字政府相关研究主要是从基本内涵与表现特征、发展模式与实践案例、评价体系和未来展望这三方面展开的。今天时间有限我就其中观点和要点与大家分享。 一、基本内涵与表现特征

▊信息社会具有一体化、社会联动性高、复杂不确定性的特征,这种背景下需要从三个维度来理解数字政府:○数字政府是一种不断演进的政府形态 在不同的技术条件、需求阶段、社会响应趋势下,其所表现出来的特色、价值和影响等均不一样,本质上,数字政府是在web2.0技术、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不同技术的作用下,不同服务模式的驱动与用户需求的倒逼下,逐渐生成的政府新形态。 ○数字政府是一种数据驱动的组织范式 本质是数据驱动,无论是治理精细化、服务个性化,其背后是对数据价值的挖掘与运营,作为数据驱动的组织,数据作为一种资产、能源和组织灵魂与依归,电子政府、网络政府、智能政府等都是不同的数据价值爆发阶段对数字政府的再 定义。 ○数字政府是一种社会创新的开源平台 数字政府的终极模式是公民社会的成熟与自组织,主动参与政府事务并分担责任贡献力量解决问题,类似于Appstore的应用市场模式将出现,政府以开源平台模式呈现自身能力与资源,为社会创新力量提供二次创新与开发的基础资源。通过数字政府演进路线图可以直观看到以2013年大数据为基点,所有应用、设备、需求都出现爆发式增长和转变,数字化形态也从信息数字化到业务数字化再到组织数字化转变,

数字经济概念与发展体系

数字经济概念与发展体系

前言 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 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 影响,不断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应用潜能全面迸发,数字经济正在经历高速增长、快速创新, 并广泛渗透到其他经济领域,深刻改变世界经济的发展动力、发展 方式,重塑社会治理格局。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2016 年,中国数 字经济规模达到22.6万亿,同比增长18.9%,占GDP比重达到30.3%,数 字经济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数字经济基础部分增势稳定,结构 优化,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融 合部分成为增长主要引擎,面向数字经济的社会治理模式在摸索中 不断创新。数字经济在各行业中的发展出现较大差异,数字经济占 本行业增加值比重呈现出三产高于二产、二产高于一产的典型特征。2016 年,服务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 29.6%,工业中数字 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17.0%,农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6.2%。报告编制了中国数字经济指数(Digital Economy Index,简称 DEI 指数)。DEI 指数表明,数字经济增速显著高于我国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DEI 预警指数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冷热适中”,处于正常运行区间。预计未来我 国数字经济发展将在“正常”区间上部和“趋热”区间下部波动

调整。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发展数字经济还面临很多问题与瓶颈,主要是新型生产力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核心技术和设备受制于人,人才和投融资体制还无法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经济主要领域数字化转型仍存在较多障碍,国际化拓展刚刚起步,数字经济市场体系尚不健全,经济治理面临全新挑战,全球竞争和话语权争夺日益激烈。 未来几十年,是数字化改造提升旧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的发展关键期,是全面繁荣数字经济的战略机遇期。发展契机转瞬即逝,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赢得发展先机。我国应准确把握发展大势,明确历史方位和发展方向,加强统筹谋划,借鉴国际经验,发挥大国大市场优势,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动力,深化改革,努力开拓数字经济发展新局面。

优货分享一:漫谈人效

漫谈人效 作者:组织发展导师团 组织发展导师团决定编写“人效”系列的微文,目的是总结工作+完善理论+深化思考+各种期待。因为都在被要求从事与“人效”有关的工作,我们忙碌着、探索着、前行着,也惴惴不安着。团队有时就是有这般的魔力,让我们在一起,把想做的、不是很有勇气/自信做、计划逃避偷懒的挑战,一鼓作气的摆在眼前,大有“XDJM们,喝下这杯酒,豁出去,干一把”的闯劲和麻辣快感。 谈谈我如何学习“人效”,因为不成体系不是权威,所以就漫谈了,避免被打,给脆弱的玻璃心留一万分的余地。 第一步网搜人效是啥 狭义的人效是衡量一个企业发挥人力资源作用状况的计量指标,从计量数值上看可以简单理解为人均产出,即组织的营业总收入与总人数之比。广义的人效有代表性定义,是中国人效提升研究中心提出的“人效是管理人的有效能力,人效能力是能够被发挥出来的价值”,由经济性、管理性及人效心理性三大维度构成管理人效的指标体系。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人效的理解和需求是不同的。在中国经济进行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下,市场竞争正在从过去的人力成本竞争转变到人效的竞争。一边是人员工资普遍上涨,人力成本急剧增加;一边却是招工难,招人才难。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市场情况下,如何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提高劳动效率,成为中国企业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唯有关注人效,提升员工的生产效率,实现劳资双赢,才能够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效是制造业的“黑匣子”。一直以来制造业的管理制度和行为都致力于减少人力的无谓消耗,而忽略了人效的提升,中国制造业低效的秘密便潜伏于此。虽然早有专家指出,“世界工厂”的弊病就在于低效率,但对于一直隐藏在技术、创新、成本等等诸多问题之后的人效还是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以至于今天,它已赫然凸显并成为了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块绊脚石。 关键词 1.中国人效提升研究中心(网上只有新闻没有网页从启信宝APP中查无此公 司)

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18年)

电信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网络软化下的战略选择 (2018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8年7月

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 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 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言
人类历史正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化的浪潮席卷全球。这促 使电信运营商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历程。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是 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技术的创新,其内涵也不断地得到丰富。近期, 网络软化技术的发展再次使得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的内涵得以 扩展。转型从前期主要聚焦于业务层,发展为业务层、网络层和内部 管理运营更加全面的数字化转型,并且,网络软化驱动的数字化转型 成为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部分。
相比其前期单一的做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而言,网络软化使得电 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不再仅停留于业务层转型,更需要展开对企业 内部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层次变革。因为,网络软化使得电信运 营商的业务交付方式发生根本改变,对其核心能力提出了挑战,也从 思维模式、价值理念到人员技能和运营模式等都对电信运营商提出了 全方位的转型要求。如何实现这样的全面转型是电信运营商在整个数 字化浪潮中必须要交出的一份答卷。
本报告聚焦于网络软化进程中电信运营商普遍面临的三大重要 问题,生态位选择、运营组织方式变革和人才队伍转型。报告力图为 电信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给出一些新的方向性和具体性的建议,为政府 推动电信行业升级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网络软化将给业务创新带来极大的灵活性,网络业务的个性化也 将提升客户体验,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从而大幅提升网络价值。

直销银行反洗钱管理办法

直销银行业务反洗钱管理办法 第一章基本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直销银行业务反洗钱工作,防范和打击洗钱行为,根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直销银行业务反洗钱,是指我行为了预防通过直销银行交易方式掩饰和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而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防范措施的行为。 直销银行交易是指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直销银行渠道进行给付及资金清算的交易。直销银行交易纳入我行统一的反洗钱监控系统,由系统以客户为单位进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数据筛选并经人工判断后形成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第三条直销银行相关反洗钱工作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为保证直销银行业务反洗钱工作有序开展,应遵循以下业务处理原则: (一)合法审慎原则。各部门应相互协助,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反洗钱工作,审慎地识别可疑交易,不得妨碍反洗钱义务的履行。

(二)保密原则。各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对直销银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相关信息保密,不得违反规定将有关信息泄漏给客户和无关人员。 (三)与司法机关、监管机关等有权部门全面合作原则。各部门应当依法协助、配合司法机关和监管机关打击洗钱行为,按照有关规定协助有权部门办理对有关账户的查询、冻结等事宜。 第五条应当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反洗钱宣传工作,加强工作人员的反洗钱培训,使其掌握有关反洗钱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知晓所承担的反洗钱义务、责任和权利,提高反洗钱意识和工作能力。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六条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是。 第七条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包括: (一)在中国人民银行的统一监管下,负责组织、协调直销银行的反洗钱工作; (二)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审议本行反洗钱相关制度、实施细则、操作流程等; (三)督促各业务部门将反洗钱要求与业务流程操作相结合,审议各业务部门的实施细则、操作流程; (四)督促审计部门对本行反洗钱工作进行评估并督促整改事项的落实; (五)在新产品开发和新的金融服务产品上线前要督促相关部门

应用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布局调整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布局调整 '中国区域 战略与布局调整 一、前言 区域发展战略的贯彻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我国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取得的成就 1、推动着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不断完善 世纪之交,为缩小东西差距,我国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形成了东西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拉开了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序幕。在统筹解决其他“问题”区域的 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完善的区域战略不能够仅仅追求缩小东西经济差距,而是要各区域协调发展,共同驱动,由此,形成了四大区域板块共同驱动的总体发展战略。在贯彻落实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中,又进一步认识到要增强各区域发展活力,而必须结合各自特点进行细化、实化、差异化,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区域和增长极。随着对新时期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定位,我们又拓展和完善了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内涵———实施陆海统筹和主体功能区战略。至此,我们形成了覆盖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陆地到海洋,从宏观到微观,从经济到、生态等方面的全方位、多层次、广领域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各区域优势将进一步得到释放,区域间的协调性必将进一步增强,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的空间基础。 2、保证了中国经济的持久活力 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有力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再是东部地区“一马当先”,而是“万马奔腾”、“协同并进”,不仅传统先行地区进一步焕发青春与活力,尤其是一批地处中西部地区新的增长极陆续涌现,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有效地化解了国际国内不确定性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保持了中国经济活力。如中部地区本文由 联盟 收集整理通过构建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等形成产业和人口高度集聚、充满活力的六大城市群,已经成为了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西部地区通过推动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培育了西部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了周边地区发展。同时,国家还鼓励一地方“先行先试”探索出符合各地实际的新模式。如在上海浦东、重庆、成都、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的基础上,增设了天津滨海、沈阳和山西综改试验区,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试验区。 3、增强了我国各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在区域总体发展战略的演变进程中,“区域发展的状况逐渐发生积极变化。特别是东中西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的差距开始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逐渐增强”,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相对均衡发展的时期。特别是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要发展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据 ,“十一五”期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均在13%以上,比东部地区快0.5~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自2007年首次超过东部地区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连续6年超过东部地区。2013年经济增速继续呈“东慢西快”的格局。东、中、西部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了17.8%,25.8%和24.2%。就各区域占全国GDP的比重来看,中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由2002年的18.8%、17.2%提高到2012年的20.2%、19.8%,提高了1.4~2.6个百分点,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后,中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自2005年起扭转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