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肥料选择与施用方法

论肥料选择与施用方法

论肥料选择与施用方法
论肥料选择与施用方法

论肥料选择与施用方法

摘要:科学施用肥料就是在考虑作物营养需求的基础上,根据作物的种类、土壤的性质等因素,选用安全、质量可靠的肥料,按照作物的按需补给的原则,合理、平衡的施肥方法。本文就是在分析肥料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不同土壤、不同作物对于肥料元素的需求,并结合文献资料,提出科学的施肥方法,希望为广大的农技人员及农民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土壤;肥料;合理选择;科学施用

中图分类号:s1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再加上资源与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战略是各国的必然选择。我国的基础就是农业,对于我国发展循环农业更是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粮食生产的问题,而粮食生产的基础就是土壤肥料,所以科学的使用肥料关系到农业的长远发展[1]。笔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选择这个论题,和大家一起探讨肥料的选择及施用。

1肥料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土壤的营养是作物生长需要的主要来源,而土壤中的养分是衡定肥料效果好坏的标准。所以,肥料是农业循环发展的物质基础。据研究表明:科学施肥能提升农作物产量,据相关粮食部门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提高产量方面,肥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的

各种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各种肥料的正确使用方法 当前肥料种类繁多,新型肥料品种更是令人眼花缭乱,让很多农户感到迷茫,以至于在施肥常常会陷入以下几方面的误区: 第一,肥料用得多,庄稼产出多,造成投入增加。 第二,用旋耕机打地前匆忙撒施肥料,表施现象严重,造成肥料挥发,浪费严重。 第三,有机肥用量下降,有机肥与化肥施用比例失调。重施化肥,少施或不施农家肥的现象很普通,只用地不养地,造成许多土地板结严重,抗旱、保肥、保水能力下降。 第四,在化肥施用上,各作物间极不平衡,经济作物用量大,粮食作物用量少。盲目施肥现象不仅造成化肥浪费严重,同时造成环境和地下水污染。 针对上述不合理施肥现象,在对任何一种作物施肥时,要根据你在什么地上种什么作物,确定施什么肥料。然后再计算出施多少肥,具体什么时期施,以什么方式施肥效果最佳。目的是要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效益。 施用肥料的确定 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养分,包括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养分。无视最小养分而补充其它养分不能提高作物的产量。最小养分即土壤的供给能力最低的那种养分,这就是我们要补给的养分。 施肥时间选择 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有两个关键时期,即植物营养临界期和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植物营养临界期:指在植物生育过程中,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养分要求的绝对量不多,但很敏感,需要迫切。此时如缺乏这种养分,对植物生育的影响极其明显,由此造成的损失,即使以后补施这种养分也很难纠正和弥补。磷的临界期一般在 幼苗期:棉花出苗后10-20天,玉米出苗后一周;氮的临界期稍向后移:小 麦是在分蘖期,棉花是在现蕾初期,玉米是在幼穗分化期。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某一时期植物需要养分的绝对数量最多,吸收速率最快,肥料的作用最大,增产效率最高,这时就是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此时植物生长旺盛,对施肥的反应最为明显。玉米氮素最大效率期在喇叭口到抽穗初期,小麦在拨节到抽穗,棉花则是开花结铃的时期。 作物磷元素的营养临界期出现在作物生长发育早期,而土壤中施入磷肥后,由于磷元素在土壤中和作物体内的移动性较慢。为保证作物苗期对磷元素的需求,磷肥最好以基肥形式施入土壤,以防止作物磷元素的营养临界期出现供应不足。其他营养元素应在该元素的营养临界期少量追肥(此时,如果土壤供应充足时可不追肥),在各营养元素的最大效率期应重点追肥。

有机肥料施用技术

有机肥料施用技术 有机肥料能明显的改良土壤、改善产品质量,减少作物病虫害等优势,不像化肥那样容易伤根死苗。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肥有明显的增产和稳产作用。不施肥处理除土壤全钾以外土壤其他各项养分指标(C、N、P)均有所下降;施用有机肥能显着提高速效P、K养分含量和有机碳及全磷含量。有机肥有以下好处: 1.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有机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状况和生物特性,熟化 土壤,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和缓冲能力,为作物的生长制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2.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各种营养元素,为农作物提供营养。有机肥腐 解后,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供能量和养料,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活性物质等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3.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有机肥含有养分多但相对含量低,释放缓慢,而化肥单位养分含量高,成份少,释放快。两者合理配合施用,相互补充,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还能促进土壤和化肥中矿质养分的溶解。有机肥与化肥相互促进,有利于作物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但过量施用有机肥也会同过量施用化肥一样产生危害,其表现为作物根部吸水困难,易发生烧根黄叶、僵苗不长、叶片畸形等病状,严重后果是作物逐渐萎缩而枯死。正确施用有机肥注意以下几项: 一、充分腐熟发酵后再施用。自然界中的禽畜栏、人畜粪肥及饼粕类等有机 肥必须要充分腐熟发酵后再施用。经过发酵后,一是均衡了有机肥中的酸性,减少了硝酸盐含量,补充了水分,有利与自然界土壤中微生物菌的组合应用;二是发酵后能杀灭原粪肥中寄生虫卵、有害生物病菌等直接给作物和土壤带来的病菌

与危害。发酵腐熟人蓄粪便,能够在短时间做到充分彻底腐熟,腐熟的有机肥养分转换率高,腐熟彻底,不会造成二次腐熟烧根烧苗。 二、根据土地土壤情况,适量施用并配合其他肥料。有机肥、化肥配合施用因作物而异,掌握好施肥量,有机肥与化肥各有所长和不足,两者要配合施用。考虑到合理性和可能性,施肥量要因作物而异。对大田作物提倡施用有机肥,一般亩施有机肥1000~3000 公斤;大棚等保护地蔬菜一般为4000~7000公斤。并配合矿物肥、化肥平衡施肥技术,按作物生长期营养需求指导施肥,一般以生物菌肥1-2%、有机质肥50-60%、中微量元素肥10-20%、氮磷钾大量元素肥30-40% 的配合比例最佳。 三、尽量作底肥深耕后施用。改进施肥方法,一是尽量将有机肥深施或盖入 土里,避免地表撒施肥料现象,减少肥料的流失浪费和环境污染;二是作物苗期基肥要深施或早施,尤其是要严格控制作物苗期氮肥的施用量;三是要按作物生长营养需求规律来施肥,一般生长期短的作物可作底肥一次性施入。 四、配合腐殖酸有机肥施用。在现实生产中,土壤中有机质的贫乏就易使作 物发生病菌害、产量低。多施有机质肥,不仅能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而且还能使作物有抗旱、抗早衰和抗病虫害能力。发酵好的有机肥料配合腐殖酸有机肥一起施用,能使土壤具有较好的固氮、解磷、解钾的功能,起到改良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节本、增产、增收的效果。

论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土壤肥料在农业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摘要:对土壤肥料科学在中国传统农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我国土壤资源在现实使用环境中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从土壤肥料学科的观点看,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提高土壤质量、充分发挥化肥的作用,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毫无疑问,土壤肥料在国家农业持续发展中将继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土壤肥料农业持续发展 引言 随着人口、粮食、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粮食生产是农业的根本,粮食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土壤肥料则是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基础,关系到农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1土壤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各种农作物生长繁育的自然基地,土壤具有营养库、养分转化和循环、雨水涵养、生物支撑、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等重要作用。统计资料表明:人类消耗的约80%以上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和大部分的纤维都直接来源自土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人的吃饭和生存问题,必须抓好以土壤资源为基础的粮食生产。从一定程度上讲,土壤资源具有可再生性,是人类宝贵的可更新资源,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是农业生产持续进行的重要保障。土壤肥力(土壤能够全面地、持续地和协调地供给植物以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的能力)是衡量土壤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肥沃的土壤能持续协调地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土壤肥力因素,保持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稳定与提高。因此,土壤肥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许多国家都把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壤退化的综合治理纳入发展农业与整个国家经济计划之中。 1.2肥料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土壤养分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基础,肥料则是土壤养分的主要物质来源。因此,肥料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合

尿素的科学施用方法

尿素的科学施用方法 施用尿素应当遵循十个方面的技术要点,既节约经济成本又能发挥肥料的肥效。(1)、优先考虑主要作物在施用时,应首先考虑种植面积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如小麦、玉米),而对于荞麦等次要作物,则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适当少施或者甚至不施,有针对性地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2)、用作基肥或追肥尿素适合用作基肥和追肥,一般情况下不作种肥用。因为尿素容易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性,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幼苗根系的生长,严重时会使种子失去发芽的能力。(3)、用作秋肥对于旱地,尿素秋施较春施的效果要好得多。据相关试验显示,在相同条件下,秋施可以使尿素当季利用率比春施提高10.8%以上,如果施用尿素时,再配合有机肥和其它化肥的施用,效果还会更好。(4)、用作根外追肥尿素是酰胺态肥料,是有机物,中性,不含副成分,对作物茎叶烧伤很小,尿素分子体积小,易于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尿素本身有吸湿性,容易被叶片吸收,尿素往叶内透入时,引起质壁分离的情况少,即使发生也会很快恢复。所以尿素作根外追肥比其它氮素肥料的效果好。根外喷施尿素的浓度、时间,随作物种类不同而异。一般情况下,每亩每次施用尿素0.5 -2.5公斤;每4-5天一次,2-3次即可。(5)、提前追施尿素施入土壤后,先经土壤微生物作用,水解为碳酸氢铵,方可被作物根系吸收。因此应当提前追施。(6)、深施履土尿素在土壤中分解的最终产物是碳酸铵,碳酸铵很不稳定,在土壤中或土壤表面分解形成游离氨,易挥发损失,所以施用尿素时应当深施履土,履土深度一般10厘米

左右。(7)、尽量雨后施用尿素吸湿性能好,在旱地实施追肥时要尽量安排在雨后,以便肥料迅速溶解,被土壤吸附,同时也可以使部分肥料通过叶片吸收,提高肥效,减少损失。(8)、早晨或傍晚施用和其它氮素肥料一样,尿素的施用时间应在早晨或傍晚,最好是雨后或阴天,切忌在晴天(或中午)气温较高时施用。(9)、配合其它化肥施用尿素属于单元肥料,施用时应和磷肥或其它化肥配合使用,这样既可以满足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同时也能发挥肥料之间的协助作用。(10)、和有机肥料配合施用尿素和有机肥料配合施用是提高尿素肥效的一项有效的措施,可以取长补短,缓急相济,提高肥效,节约化肥,促进微生物活动,改善作物营养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等,从而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农家肥以优质猪粪为最好,一般情况下,尿素与猪粪的比例为1:1.9。 施用尿素四忌:一忌单独施用理想的施用方法是,先施有机肥,然后将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诸肥合理配方施用;二忌与碳铵混用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慢得多。碳铵施入土壤后呈碱性反应,ph值为8.2~8.4。碳铵和尿素混施,会使尿素转化成氨的速度大大减慢,容易造成快活素的流失和挥发损失。因此,尿素与碳铵不宜混用或同时施用;三忌在地表撒施尿素撒施在地表,常温下要经过4~5天转化过程才能被作物吸收,大部分氮素在铵化过程中被挥发掉,利用率只有30%左右,如果在碱性土壤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撒施,氮素的损失

不同施肥方法的施用效果有何不同

不同施肥方法的施用效果有何不同 施肥方法时将肥料施于土壤中的途径与方式。科学施肥方法的基本要求是:将肥料尽量施于作物根系易于吸收的土层,提高作物对化肥的利用率;选择适当的位置与方式,以减少肥料的固定、挥发和淋失。施肥方法因不同作物、不同施肥时期与肥料性质的不同而不同。最常用的方法有撒施、条施、穴施与放射状施肥、根外施肥。 1 撒施与条施撒施是将肥料用人工或机械均匀撒于田面的方法,属表土施肥,主要满足作物苗期根系分布较浅时的需要。一般未栽种作物的农田施用基肥时,或大田密植的粮食作物追肥时,常用此法。撒施结合土壤耕作措施,可增加土壤与化肥混合的均匀度,有利于作物根系的伸展和早期的吸收。但是,在土壤水分不足,地面干燥或作物种植密度低,又无其他措施使化肥与土壤混合,撒施的肥料易于被雨水或灌溉水冲走,导致挥发损失,也易于被地表杂草幼苗吸收。条施是将肥料成条施用于作物行间土壤的方法,条施比撒施肥料集中,有利于将肥料施到作物根系层,并可与灌溉撒施相结合,更易达到深施的目的。而深施是化肥施用时大力提倡的方法。在多数条件下,条施肥料都需开沟后施入并覆土,有利于提高肥效。在干旱条件或干旱季节,条施肥料结合灌水效果更好。 2 穴施在作物预定种植位置或种植穴内,或在作物生长期内的苗期,按株或在两侧株间开穴施肥称为穴施。穴施一般深度5~10厘米,施后覆土。穴施是一种比条施更能使化肥集中施用的方法。为避免伤害作物根系,一般施用的化肥较少,并与作物根系保持适当的位置和深度,施肥后覆土前结合灌水,化肥施用的效果更好。 3 轮施和放射状施肥轮施和放射状施肥是以作物主茎为圆心,将肥料作轮状或放射状施用。一般这种方法用于多年生木本作物,尤其是果树。这些作物密度低,间隔远,采用条施、撒施、穴施等,很难使化肥与作物根系充分接触,肥料利用率不高。 4 根外追肥这是将化肥喷洒于作物茎叶的施肥方法。根外追肥用量少,肥效快,是一种辅助性的施肥措施。对氮、磷、钾大量元素来说,作物生长后期,根系吸收力弱,可以及时补充养分吸收的不足。对微量元素根外追效果更好。但根外追肥并不能替代土壤追肥,气候状况对根外追肥的效果影响很大。 化肥使用注意事项

肥料施用效果测算方法

肥料施用效果测算方法(试行) 肥料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科学评价肥料施用效果,对于改进施肥技术,提高肥料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评价肥料施用效果的主要方法和指标有肥料利用率、肥料农学效率、肥料偏生产力等。具体测算方法如下: 1、肥料利用率 1.1 定义 肥料利用率(RE )是指施用的肥料养分被作物吸收的百分数,随作物种类、肥料品种、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栽培管理以及施肥技术等因素发生变化而不同,是最常用的一个综合评价指标。肥料利用率包括当季利用率和累计利用率,这里是指当季利用率。 1.2 测算方法 1.2.1 示踪法 示踪法是指将已知养分数量的放射性或稳定性示踪肥料施入土壤,作物成熟后测定作物所吸收的放射性或稳定性同位素养分的数量,计算肥料利用率。 1.2.2 差值法 差值法是施肥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与不施肥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之差与肥料投入量的比值。从农学意义上看,应采用差值法测算氮、磷、钾肥的利用率。计算式如下: %10001?-=F U U RE 式中:RE 为肥料利用率;U 1、U 0分别为施肥区与缺素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单位为公斤/亩;F 为肥料养分(指N 、P 2O 5、K 2O )投入量,单位为公斤/亩。 一般通过田间试验测算氮、磷、钾肥利用率。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2.2.1 布置田间试验 根据本区域土壤类型、种植制度、主要作物等安排田间试验,一般每个县、每种作物安排10-15个试验,具体试验设计如下: 试验设5个处理: 处理1,空白对照; 处理2,无氮区(PK ); 处理3,无磷区(NK ); 处理4,无钾区(NP ); 处理5,氮磷钾区(NPK )。 1.2.2.2 测定作物吸收的养分 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一般是指作物收获期收获取走部分(含果实和茎叶)的养分吸收量。对于根茎类作物,除地上部分外,还应包括地下的块根块茎部分;对于整枝打叉作物,应收集、称量每次整枝打叉的生物量,并计算到总量中。 分别测定田间试验各处理植株样品的茎叶和果实中的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不同试验处理作物养分的吸收量,用“U ”表示。如果没有测定植株样品养分含量,可根据收获的经济产量和形成每公斤经济产量所吸收的养分量计算获得。 1.2.2.3 测算氮、磷、钾肥利用率 氮肥利用率:

复合肥料施用技术

复合肥料施用技术 一、复合肥料的概念 在一种化学肥料中,凡是含有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称为复合肥料。含有两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叫二元复合肥料;含有三种主要营养元素的叫三元复合肥料;含有三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叫多元复合肥料。 复合肥料的有效成分,一般习惯用N——P2O5——K2O相应的百分含量来表示。例如10——10——10是表示N、P2O5、K2O含量各为10%的三元复合肥料,18——46——0表示含N 18%,含P2O546%的氮磷二元复合肥料。 复合肥料按其制造方法可以分为化成复合肥料和混成复合肥料两大类。化成复合肥料是指通过化学方法制成的含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肥料。混成复合肥料是将积压种单质肥料机械混合制成的肥料。 二、复合肥料的优缺点 (一)优点 1、化成复合肥料性质稳定,混成复合肥料可以按照作物、土壤的需要配制成各种比例的氮、磷、钾养分。 2、养分全面,含量高,能同时供应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多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提高施肥增产的效果。 3、副成分少,对土壤性质不良影响较小。 4、物理性状好,便于运输和施用。 5、养分配比多样化,便于选择施用。 6、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开支等。 (二)缺点 1、养分比例是固定的,而不同土壤,不同作物所需养分种类、数量和比例是多样的。因此,复合肥料很难满足各类土壤和作物的要求,往往要配合单质肥料施用,才能得到更好的增产效果。 2、复合肥料中的各种养分施在同一时期、同样深度,不一定适合作物生长的需要。例如,磷肥移动性小,一般是作种肥和基肥施用,有时甚至需要分层施用,而氮、钾肥移动性大,除了作基肥外,还要以一部分作追肥施用。所以,将氮、磷、钾复合肥在同一时期,同样的深度,就不能充分发挥每种营养元素的作用。 (三)、复合肥料的施用原则与技术 (一)、应根据不同土壤类型、作物对养分的供需特点来选择适宜的复合肥品种,也就是说,复合肥的氮、磷、钾等养分比例要与作物、土壤情况相适应,

常用的化肥、有机肥、使用方法、杀虫剂等集锦

常用的化肥、有机肥、使用方法、杀虫剂等集锦 常用的化肥及使用方法 (1)氮肥:常见的肥料有尿素、硫酸铵和硝酸铵等,它们是供给速效氮的主要肥源,是植物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之一。使用时可配制成浓度低于0.1%的溶液,过多则会造成植物脱水死亡。 (2)磷肥:过磷酸钙及磷矿粉是磷的来源之一,有助于花芽分化、能强化植物的根系,并能增加植物的抗寒性。它们的肥效较缓慢,在盆栽培花卉里较少使用,花卉栽培中磷的获得往往是施用复合磷肥。过磷酸钙做追肥时先加水50-100倍,浸泡一昼夜后取上面澄清液浇灌。 (3)钾肥:钾是构成植物的灰分的主要元素,钾可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抗病力,是植物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常用的钾肥有氯化钾和硫酸钾,使用时可配制成浓度低于0.1%的溶液追施。 (4)复合肥:复合肥的种类较多,是指成分中含有氮、磷、钾三要素或其中的二种元素的化学肥料。常见的磷酸二氢钾、俄罗斯复合肥、二铵等,在追施时可配成浓度为0.1|—0.2%的水溶液。最近各肥料厂家还推出了一些花卉专用肥,如观叶花卉专用肥、木本花卉专用肥、草本花卉专用肥、酸性土花卉专用肥、仙人掌类专用肥及盆景专用肥等,在花卉市场有售,按说明使用即可。 (5)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植物发育过程中需用量较少,一般情况下土壤中含有的微量元素足够花卉植物的生长的需要,但有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因缺乏微量元素而表现失绿、斑叶等现象。如花卉缺铁表现为失绿;缺硼表现为顶芽停止生长,植株矮化,叶形变小;缺锌表现为失绿及小叶病等。施用浓度:硼肥叶面喷施浓度为0.1%—0.25%,锌肥喷施浓度为0.05—0.2%,钼肥喷施0.02%—0.05%,铁肥喷施浓度为0.2%—0.5%,锰肥喷施浓度为0.05%—0.1% 常用的有机肥沤制及使用方法 (1)饼肥类:麻酱渣、豆饼、花生饼、棉籽饼、菜籽饼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沤制后属于酸性肥料,比较适合酸性土花卉,干施时肥效缓慢释放,水施时可做为速效性肥料。因此,即可做追肥,又可作基肥,但饼肥不宜在播种时使用,在土壤分解时会产生各种有机酸,对种子发芽以及幼苗生长不利。使用前要充分腐熟,可用密封的缸、罐、瓶等沤制,但用罐及瓶沤制时不能绝对密封,沤制产生的气体可能将罐瓶涨破,以免发生危险。沤制时间2—3个月,依温度高低而定,施用时可将上面的清液兑水20—30倍浇灌,清液取出后还可加水继续沤制。 (2)鸡鸭粪:鸡鸭粪及其它禽类粪便是磷肥的重要来源,同时含氮量也较高,比较适合观果类花卉。使用前也要堆沤,堆沤时间大约二个月时间,宜做基肥及追肥使用。 (3)淘米水:淘米水里含有花卉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磷、氮及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

花卉肥料施用方法与技巧

花卉肥料施用方法与技巧 肥料施用方法 基本原则适时、适地,少量多次、勤施、薄施。尤其是粉状化学肥料,加水稀释的倍数要适中,避免肥伤;肥料的施放位置应尽可能埋置盆缘或离根部较远的地方,避免与植株根部直接接触,不伤及根部;室外植物对养分需求量大,光合作用强,需肥量多,而阴暗处植物需肥量小;植株生长快速,生长势强的需肥量多,生长势弱者需肥少;按照规定浓度,精确配制。 施肥方法一般可分为根部施肥和叶面喷施两种。 1.根部施肥,可分为撒施、穴施、条施和环施。撒施:将肥料均匀地撒布于种植区域的土面上,施用方便,但肥料容易流失,利用率低。条施:在条植作物园中,于作物行间挖沟,将肥料施下后覆土。穴施:在植株近旁挖穴,将肥料施入后覆土,此法适用于需肥较多或较集中的植物。环施:适用于多年生果树,沿果树滴水线挖掘约30cm深的沟,施用后覆土。 2.叶面施肥,将肥料溶于水,形成肥料溶液后喷洒于植物叶片上,使用的肥料应是易溶于水、不含有毒物质且不会灼伤叶片。 花卉专用肥:叶面施肥的优点:吸收迅速,及时补充养分;可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提高叶片呼吸效能和酶的活性;避免养分的固定,利用率高,节约肥料;不受基质(土壤)环境、基质(土壤)条件的限制;及时矫正元素的缺乏症状。 花卉专用肥:叶面肥的要求:各元素之间的配比要合理,避免元素之间产生颉颃作用;pH 值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5.5—6.5);缓冲能力要强,施用后要保证不因生理反应而使基质的pH值有较大的变化;EC值较低,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原料的纯度高,不含有害的盐离子(Na+、Cl-、SO42-等);微量元素为螯合态,提高微量元素的吸收效果;氮素来源要多种(铵态氮、硝态氮、尿素态氮),配比要合理,保证植物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 提高肥料利用率 施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但不能盲目施肥,一定要根据不同土壤(介质)条件、不同作物及不同的生育时期有针对性地施肥,否则不但不能促进生长,反而会使植物产生生理障碍,影响正常生长,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施肥措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1.控释肥与水溶性速效肥相结合,缓急相济,保证植物每个生长过程都有充足的养分供给。 2.要严格控制栽培土壤(介质)的酸碱度。根据科学研究得知,大多数营养元素在pH值5.5-6.5之间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有效性高。因此要经常监测、控制土壤(介质)的酸碱度,使营养元素的有效性最高。 3.要根据植物不同的生育时期选择最佳的肥料配方。 花卉专用肥:苗期是植物的营养生长期,是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为使植物能够健康生长,既要提高氮素在肥料中的含量,又要考虑氮、磷、钾均衡配比以及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促进根、茎、叶的生长。如用奥绿肥作基肥,追肥用花多多1号(20-20-20)、花多多10号(30-10-10)进行叶面喷施。 磷素可以促进植物的根部发育和开花,为促进花芽分化,要增加碳水化合物提高碳氮比,建议用花多多2号(10-30-20)或花多多15号(9-45-15)作叶面喷施。 为了使花苞大且多,开花期用花多多2号(10-30-20)喷施。 结果期是植物生长周期的末期,应喷施水溶性速效肥,肥料中要含有较高的磷和钾,同时要补充钙、镁,提高果实的糖度,增强果实抗病力,使果实适应长途运输,延长贮存时间,用花多多23号(15-5-15-5Ca-2Mg)来喷施。 4.根据不同生理特点施用专用肥料,做到“需要什么就补充什么”。专用肥料是肥料生产商

肥料施用效果评价测算方法

肥料施用效果测算方法 肥料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科学评价肥料施用效果,对于改进施肥技术,提高肥料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评价肥料施用效果的主要方法和指标有肥料利用率、肥料农学效率、肥料偏生产力等。具体测算方法如下: 1、肥料利用率 1.1 定义 肥料利用率(RE )是指施用的肥料养分被作物吸收的百分数,随作物种类、肥料品种、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栽培管理以及施肥技术等因素发生变化而不同,是最常用的一个综合评价指标。肥料利用率包括当季利用率和累计利用率,这里是指当季利用率。 1.2 测算方法 1. 2.1 示踪法 示踪法是指将已知养分数量的放射性或稳定性示踪肥料施入土壤,作物成熟后测定作物所吸收的放射性或稳定性同位素养分的数量,计算肥料利用率。 1.2.2 差值法 差值法是施肥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与不施肥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之差与肥料投入量的比值。从农学意义上看,应采用差值法测算氮、磷、钾肥的利用率。计算式如下: % 1000 1?-= F U U RE 式中:RE 为肥料利用率;U 1、U 0分别为施肥区与缺素区作物吸收的养分量,单位为公斤/亩;F 为肥料养分(指N 、P 2O 5、K 2O )投入量,单位为公斤/亩。 一般通过田间试验测算氮、磷、钾肥利用率。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2.2.1 布置田间试验 根据本区域土壤类型、种植制度、主要作物等安排田间试验,一般每个县、每种作物安排10-15个试验,具体试验设计如下: 试验设5个处理: 处理1,空白对照; 处理2,无氮区(PK ); 处理3,无磷区(NK ); 处理4,无钾区(NP ); 处理5,氮磷钾区(NPK )。 1.2.2.2 测定作物吸收的养分 作物吸收的养分量,一般是指作物收获期收获取走部分(含果实和茎叶)的养分吸收量。对于根茎类作物,除地上部分外,还应包括地下的块根块茎部分;对于整枝打叉作物,应收集、称量每次整枝打叉的生物量,并计算到总量中。 分别测定田间试验各处理植株样品的茎叶和果实中的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不同试验处理作物养分的吸收量,用“U ”表示。如果没有测定植株样品养分含量,可根据收获的经济产量和形成每公斤经济产量所吸收的养分量计算获得。 1.2.2.3 测算氮、磷、钾肥利用率 氮肥利用率:

土壤肥料复习资料提纲

土壤肥料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篇 1.土壤的概念: 地球陆地上及浅水域底能够产生绿色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的概念: 土壤能持续不断地供应或协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水分,气,肥料等各种因素及其他条件的能力。 第二章土壤形成与固相组成 1.土壤的物质组成 土壤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种物质组成。 2.土壤固体物质组成及原生矿物和此生矿物的概念 土壤固相物质可分为:有机质和矿物质。 原生矿物:经过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没有改变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的原石成岩矿物。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在风化和成土作用下,新行程的矿物。 3.土壤颗粒根据粒径可分为哪几个粒级? 可分为砂砾,粉粒和黏粒。 4.不同粒级土壤的性质

5.土壤质地大致可分为哪几个类型? 砂土、黏土和壤土。 6.不同质地类型的土壤肥力特征(水,肥,气,热的表现) 7.土壤质地的改良措施 (1)客土调节,掺沙掺黏。 (2)增施有机肥料。 8.土壤有机质的概念 存在于土壤中的有机物质。 9.有机质矿质化过程的概念

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为无机物的过程。 10.有机质腐殖化过程的概念 微生物使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形成新的性质更加稳定,结构更加复杂的含氮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11.有机物质的碳氮比对有机质转化的影响 (1)碳氮比>25~30:1 有机质转化以腐殖化为主,矿质化弱,分解时会从土壤中吸收氮素,产生于作物争氮的现象。 (2)碳氮比≤25~30:1 有机质转化以矿质化为主,腐殖化弱,分解时会是释放氮,增加土壤氮的供应。 12.腐殖质的性质 腐殖质属透明胶体,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结构复杂,有特殊的理化性质。吸水吸养能力强。 13.土壤有机质的作用 (1)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 (2)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和缓冲能力。 (3)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4)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 (5)有助于消除土壤污染。 (6)改善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几种常见化肥的科学施用方法

几种常见化肥的科学施用方法 苟佩1 苟洪2 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实践证明:粮食增产的原因有约一半的功劳应该归功于增施化肥。同样是施肥,有点能够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有点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的甚至造成危害,增加了投资,反而还导致了减产。因此,必须根据各种肥料的特性进行科学施用。 一、碳铵 碳酸氢铵简称碳铵,含氮量17%左右。施用方法: 1、深施并立即覆土。碳铵在高温、高湿的情况下易分解,因此,在施用时应深施盖土。碳铵深施覆土可明显地提高增产幅度。 2、切勿与碱性肥料混施。因与草木灰、窑灰钾等碱性肥料混合后,会引起氮的挥发损失,降低肥效。 3、可做追肥、底肥,但不能做种肥,因为碳铵分解时所产生的氨气,会影响种子萌发,如果必需用它做种肥时,应采用“肥料与种子隔开”的施肥方法,而且用量不得超过每亩10斤。 二、尿素 尿素,含氮量44-46%左右。施用方法: 1、提早施用。尿素施入土壤后,以分子的形态存在,这种状态,被土壤吸附、被作物吸收的量都很小,只有被转化成氨态氮才能充分被土壤吸附、被作物吸收,因此,尿素与碳酸氢铵相比,应提前一星期左右施用。 2、深施覆土。为避免尿素转化成氨态氮后营养的大量挥发和流失,尿素应深施覆土。目前,尿素普遍施用深度过浅,是尿素利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凡是偏碱性的土壤,在施用时更应该注意深施覆土。 3、在稻田中施用后不要急于灌水,需隔3-5天,因尿素转化前在土壤中流动性大,施用后急于灌水容易造成随水流失。 4、尿素可做底肥、追肥,但一般不做种肥,因其含氮量高、养分浓厚,且有一定的吸湿性,有

影响种子萌发的危险,如果必需用它做种肥时,应采用“与干土混合均匀,施于离种子稍有距离的地方”的施肥方法。 5、尿素特别适宜用作根外追肥,但要选择在无风的阴天,最好是下午日落时进行,因为那时有露水,叶面湿润,便于作物吸收。 三、过磷酸钙 过磷酸钙,简称为普钙,含P2O5 12%。施用方法: 1、集中施用。磷肥易被土壤固定,形成不易被作物吸收的闭蓄态磷,所以施用效果的关键是:采用窝施、沟施,使磷肥施于根系密集的土层,增加肥料与根系的接触,以利吸收。要尽量避免撒施导致的与土壤结合增大,造成大量的固定而降低利用率。 2、水、旱轮作的两季田,因磷肥在淹水状态下固定的磷肥易被释放成有效磷且肥效发挥缓慢、持久,磷的施用应尽量施在旱作上,也就是小春作物上,大春作物(水稻)不施用也能满足生长要求。 3、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磷肥与有机肥料混合施用,可以减少肥料与土壤的接触,防止磷被固定;同时在有机肥料分解过程中产生多种有机酸,它们对水溶性磷有保护作用。 4、最好做底肥,因其移动性小,用做追施时一般很难将肥料施用到理想的位置,但当磷肥数量充足时,应在用做底肥的基础上,再配合做种肥,效果更好。 四、科学选用氯化钾和硫酸钾 氯化钾含钾为(K2O)50-60%,硫酸钾含钾为(K2O)48-52%,两种钾肥含钾量相差不大,但是,硫酸钾的价格却比氯化钾昂贵,因此,一般情况下,除忌氯作物(如马铃薯、红苕、烟草、甜菜、柑橘、茶树)外,应尽量选用氯化钾。但以下作物应选用硫酸钾: 烟草,施用后可以提高其燃烧性;麻、棉,施用后可以提高纤维品质;果树、蔬菜,施用后则有利于果实和蔬菜产品的贮存;洋葱、韭菜,施用后既能提高产量,又能改进品质(增加香味)。此外,对茶及观赏植物等也应施用硫酸钾。 五、科学施用硼肥和锌肥 在生产中,大家都往往只注重大量元素氮、磷、钾肥的施用,而不注重微量元素硼、锌肥的施用,

浅论土壤肥料的施用

浅论土壤肥料的施用 发表时间:2017-05-19T10:26:31.860Z 来源:《教育学》2017年3月总第115期作者:有婧仪 [导读] 化肥比重占30%-40%;进入90年代,有机肥的比重只占40%,而化肥的比重达到60%以上。现就土壤肥料的施用阐述如下。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理工学院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而肥料则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从合理施用有机肥、科学施用化肥、测土配方施肥3个方面论述了土壤肥料的施用,以为培肥土壤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肥料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 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肥料则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从肥料含量上看,在我国占所有耕地60%以上的中低产田中,普遍存在着养分贫瘠的问题,绝大多数耕地缺氮,1/2的耕地缺磷,1/3-2/3的耕地缺钾,还有相当大比例的耕地还同时存在中、微量元素缺乏问题。从肥料的结构上看,20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靠的是有机肥,有机肥料提供的养分比重占95%以上,化肥的比重很少;60年代有机肥的比重占80%,化肥的比重占20%左右;70-80年代有机肥的比重占60%-80%,化肥比重占30%-40%;进入90年代,有机肥的比重只占40%,而化肥的比重达到60%以上。现就土壤肥料的施用阐述如下。 一、合理施用有机肥 有机肥料是农村中利用各种有机物质,就地取材、就地积制的自然肥料的总称,又称农家肥料,根据其来源特性和积制方法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粪尿肥,包括人粪尿,家畜粪尿,厩肥,禽类、海鸟粪以及蚕沙。第二类是堆沤肥,包括堆肥、沤肥、秸秆直接还田利用以及沼气池肥等。第三类是绿肥,包括栽培绿肥和野生绿肥。第四类是杂肥料,包括泥炭及腐殖酸类肥料、油粕类肥料、泥土类肥料等。堆肥是以杂草、垃圾等原料积压而成的,可因地制宜,最好结合春、秋耕地时作底肥。绿肥最好作豆料作物的底肥或追肥,利用根瘤菌固氮作用来提高土壤肥力。猪粪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较多,腐熟的猪粪可施于各种土壤,尤其适用于排灌良好的热潮土壤。牛粪养分含量较低,是典型的凉性肥料,可将牛粪晒干,掺入3%-5%草木灰或磷矿粉、马粪进行堆积,加速分解,提高肥效;最好与热性肥料结合使用,或施在砂壤土和阳坡地。羊粪属于热性肥料,宜和猪粪混施,适用于凉性土壤和阳坡土地。家禽类粪养分含量高,可作种肥和追肥,最适用于蔬菜。人粪尿发酵腐熟后可直接使用,也可以与土壤混成大粪土作追肥用。 二、科学施用化肥 化肥,化学肥料的简称,就是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1种或几种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的肥料。只含有1种可标明含量的营养元素的化肥称为单元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以及次要常量元素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含有氮、磷、钾3种营养元素中的2种或3种,且可标明其含量的化肥,称复合肥料或混合肥料。 1.要避免盲目过量单用、连用化肥。一方面,土壤是化肥的第一载体,用工业化代替生物化,用化学过程削弱生物过程,会使土壤板结,结构破坏,降低生物活性,降低肥力,如氮肥,若未被吸收,会随水流入地下水源,造成地下水污染,甚至污染江河和饮用水;尿素中氧化亚氮大量释放到空气中,会带来温室效应。过量使用化肥会使氧气减少,并使海洋沿岸水域一氧化氮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另一方面,化肥多是无机盐,过量、连施会产生盐类累积,在降水少的地区或干旱年份,特别是温室、大棚在无自然降水和无排水的条件下,会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从而被迫进行大水洗盐或换土,有时还会造成作物受害,从而造成减产;同时也会增加经济成本,降低产出效益。 2.要平衡施肥。首先对土壤进行诊断,对作物的需要进行分析,在掌握土壤供肥和肥料释放相关条件变化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施用肥料的种类、配比和用量,科学施用。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营养,而不同的作物需要的营养也不同,因此要掌握各种作物的需肥特点和需肥规律,因作物、因生长季节合理施肥,做到营养平衡。土壤是作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化肥施入土壤,一部分被作物吸收,一部分被土壤保蓄起来,还有一部分随水流失或变成气体而损失,因而土壤因素是施肥必须考虑的前提,只有在土壤对某一养分供应不足时才需要施肥,而且肥料在施入土壤后会发生一系列变化,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肥料的效果。因此,要对土壤进行科学的诊断,遵循“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施什么”的原则,因土壤缺乏而施肥,因作物需求而施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3.测土配方施肥。所谓测土配方就是国际上通称的平衡施肥。 (1)测土,取土样测定土壤养分含量。(2)配方,经过对土壤的养分诊断,按照作物需要的营养“开出药方,按方配药”。(3)合理施肥,在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 从广义上讲,应当包括农家肥料和化肥,配方施用,因为农家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不仅能补充土壤中含量不足的氮、磷、钾三大元素,而且可以补充各种中、微量元素。实践证明,农家肥料和化肥配合施用,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5%~10%。 参考文献 [1]沈其荣土壤肥料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尚海英祁居仕毛森煜等临泽县土壤肥料质量监测工作现状及建议[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3):35-36。 [3]王宜伦张许谭金芳等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土壤肥料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278-281。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国家科技部

附件5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 试点专项2016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我国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严重,由此引起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的主要原因:一是对不同区域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农药损失规律和高效利用机理缺乏深入的认识,制约了肥料农药限量标准的制订;二是化肥和农药的替代产品研发相对落后,施肥施药装备自主研发能力薄弱,肥料损失大,农药跑冒滴漏严重;三是针对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的技术研发滞后,亟需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应用模式。因此,制定化肥农药施用限量标准,发展肥料有机替代和绿色防控技术,创制新型肥料和农药,研发大型智能精准机具,以及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是我国实现化肥和农药减施增效的关键。 按照201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 —1—

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精神,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旨在立足我国当前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按照《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聚焦主要粮食作物、大田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任务,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解决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为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专项主要通过化学肥料和农药高效利用机理与限量标准、肥料农药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到2020年,项目区氮肥利用率由33%提高到43%,—2—

安徽农业大学土壤肥力

1、土壤肥力答:简单地说土壤肥力就是土壤供给养分的能力。是指在植物生长期间,土壤能持续不断地、适量地提供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及其他生活条件的能力。 5、土壤缓效钾答:指存在于土壤的层状硅酸盐矿物层间和颗粒边缘,不能被中性盐在短时间内浸提出的钾。 硝化作用指土壤中大部分NH4+通过微生物作用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 2、可持续农业答:可持续农业是一种经过长期之后能增进环境质量、提高农业所依赖的资源贮备、满足人类对基本食物和纤维的需求以及改善农民和整个社会的生活质量的一种农业制度。 3、最小养分定律答: 田间作物产量决定于土壤中最低的养分,只有补充了土壤中的最低养分才能发挥土壤中其他养分的作用,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保护耕作答: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7、潜在饥饿答:指作物的某种元素不能满足需要而又不显出缺素症状时的状况。8、最大利润产量答:来自对最高产量研究数据的经济分析,它比最高产量稍低即投入的最后1个单位增量与收益相抵的那一点。9、养分平衡法答:是以作物与土壤之间养分供求平衡为目的,根据作物需肥量与土壤供肥之差,求得实现计划产量所需肥料量 10、灌溉施肥答:将肥料溶于灌溉水中,随着灌溉水将肥料施入土壤或生长介质。 2、为什么说土壤温度主要由含水量控制水分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导热率和蒸发潜热,土中水分含量又与土壤发射率有关,因此调节土壤水分含量又对土壤温度有较大影响a土色加深地面发射率降低b地表温度下降,地面长波辐射减少c今年地面水汽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因而,白天灌溉地面辐射有所增加,土壤导热率也增大,所以水运用的适宜有增温、降温、保温的作用。 1、为何磷肥的利用率较低?如何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答:(1)磷在土坡中只能移动l~3厘米距离,而且磷在移动过程中极易被土集所固定;(2)作物根部直接接触的土壤也很有限的;(3)作物中的富含磷部位为种子,其用量本来就不大;建议采用水肥一体化施肥,这样可以节约用水和提高磷肥利用率:(1)根据轮作换茬制合理施用磷;(2)根据土壤条件合理施用磷肥;(3):根据磷肥的特性合理施用磷肥;(4)氮、磷肥配合施用。

肥料施用方法

肥料施用方法 基本原则 适时、适地,少量多次、勤施、薄施。尤其是粉状化学肥料,加水稀释的倍数要适中,避免肥伤;肥料的施放位置应尽可能埋置盆缘或离根部较远的地方,避免与植株根部直接接触,不伤及根部;室外植物对养分需求量大,光合作用强,需肥量多,而阴暗处植物需肥量小;植株生长快速,生长势强的需肥量多,生长势弱者需肥少;按照规定浓度,精确配制。 施肥方法 一般可分为根部施肥和叶面喷施两种。 1.根部施肥,可分为撒施、穴施、条施和环施。撒施:将肥料均匀地撒布于种植区域的土面上,施用方便,但肥料容易流失,利用率低。条施:在条植作物园中,于作物行间挖沟,将肥料施下后覆土。穴施:在植株近旁挖穴,将肥料施入后覆土,此法适用于需肥较多或较集中的植物。环施:适用于多年生果树,沿果树滴水线挖掘约30cm深的沟,施用后覆土。 2.叶面施肥,将肥料溶于水,形成肥料溶液后喷洒于植物叶片上,使用的肥料应是易溶于水、不含有毒物质且不会灼伤叶片。 叶面施肥的优点:吸收迅速,及时补充养分;可提高叶片光合作用强度、提高叶片呼吸效能和酶的活性;避免养分的固定,利用率高,节约肥料;不受基质(土壤)环境、基质(土壤)条件的限制;及时矫正元素的缺乏症状。 叶面肥的要求:各元素之间的配比要合理,避免元素之间产生颉颃作用;pH值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5.5—6.5);缓冲能力要强,施用后要保证不因生理反应而使基质的pH值有较大的变化;EC值较低,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原料的纯度高,不含有害的盐离子(Na+、Cl-、SO42-等);微量元素为螯合态,提高微量元素的吸收效果;氮素来源要多种(铵态氮、硝态氮、尿素态氮),配比要合理,保证植物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 提高肥料利用率 施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但不能盲目施肥,一定要根据不同土壤(介质)条件、不同作物及不同的生育时期有针对性地施肥,否则不但不能促进生长,反而会使植物产生生理障碍,影响正常生长,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施肥措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1.控释肥与水溶性速效肥相结合,缓急相济,保证植物每个生长过程都有充足的养分供给。 2.要严格控制栽培土壤(介质)的酸碱度。根据科学研究得知,大多数营养元素在pH 值5.5-6.5之间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有效性高。因此要经常监测、控制土壤(介质)的酸碱度,使营养元素的有效性最高。 3.要根据植物不同的生育时期选择最佳的肥料配方。 苗期是植物的营养生长期,是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为使植物能够健康生长,既要提高氮素在肥料中的含量,又要考虑氮、磷、钾均衡配比以及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促进根、茎、叶的生长。如用奥绿肥作基肥,追肥用花多多1号(20-20-20)、花多多10号(30-10-10)进行叶面喷施。 磷素可以促进植物的根部发育和开花,为促进花芽分化,要增加碳水化合物提高碳氮比,建议用花多多2号(10-30-20)或花多多15号(9-45-15)作叶面喷施。 为了使花苞大且多,开花期用花多多2号(10-30-20)喷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