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社会心理学复习题:

题型:

1、名词解释(4-5*3分)

2、简答(5*8分)

3、论述(2*15分)

4、社会现象分析(18-15分)

第一章(P28思考题1、4、5)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哪些内容?p5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包括个体或群体的心理活动。

研究范围:

(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包括个体社会化和自我意识、态度和态度改变、社会动机、社会认知);

(2)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心理与行为;

(3)群体心理和行为;

(4)社会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2、简述社会心理学各发展阶段的主要内容及特点。P17

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就是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学科形成之长期的思想积累和准备时期,其时间界限是从古希腊开始一直到19世纪中期。

近代以前,人们主要以抽象的思辨和推测的方式来解释社会心理现象,最典型的是西欧的思辨哲学思想,其中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为最大。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哲学阶段提出的人的心理和人性的许多理论假设,都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接受新的研究和论证。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来自现实的社会经验通过对大量经验现象的描述研究,促成了社会心理学在经验论时期的一些重要的初级形态。

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研究普遍运用实验方法研究个体和群体现象,重视实验数据,重视对社会心理现象的定量分析,并强调社会心理学的应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简述社会心理学主要流派的主要特点。P22

(1)精神分析流派

精神分析理论是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基础上形成的心理学思想体系,它以探寻人类内心的动力源,揭示其性质、强度和活动模式为特点,认为包括社会行为在内的人的许多行为,非但不是出于个体的自由意志,反而是由这些动力全权决定的。由于这些动力基本上是无意识的,因此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的真正动机。

(2)社会学系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认知因素、观察学习、自我调节过程以及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认为个人当前的行为时由过去的经历决定的,已有的经验、训练、强化对行为的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从社会认知入手,对人类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多种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总称。

(4)符号互动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社会因素决定的,个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是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

(5)后现代社会心理学思潮

后现代社会心理学反对机械论和实证论,提倡经验论和相对主义。他们认为世界的秩序并不是完全建立在因果规律的基础上,把客观性和试验性等实证原理运用于社会心理的研究本身是荒谬的。

第二章(P51思考题1、3、4、5、6)

1、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包括什么内容?p30

社会化就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接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形成为其生存环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内容:(1)生活技能社会化;(2)行为规范社会化;(3)政治社会化;(4)社会角色社会化。

2、影响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p36

因素:(1)遗传因素,是生物在种族繁衍过程中的基因在上下代之间的传递过程;

(2)文化与环境,包括社会文化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又包括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

(3)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3、什么是社会角色?社会角色分类有哪些?p44

角色是指拥有一定社会身份和地位的个体,为实现社会期望和要求而表现出的一套行为模式。

分类:(1)按照角色获得方式不同,将角色划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2)根据社会期望的明确程度,将角色划分为正式角色和非正式角色;

(3)根据角色表现的显隐状况,将角色划分为活跃性角色和潜隐性角色;

(4)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将角色分为其中类型(0度参与、漫不经心的参与、传统仪式性参与、生物性参与、神经质性深度参与、情迷意乱的参与、精神与外物合一的参与)。

4、什么是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有哪些类型?p48

角色冲突是指同时担任不同角色的个体难以实现相互矛盾的或过多的角色期望而带来的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角色冲突分为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两种类型。角色间冲突指个体同时扮演多个不同角色,无法同时满足这些角色的不同期望而产生的冲突;角色内冲突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色伙伴对同一角色抱有相互矛盾的角色期望而产生的冲突。

5、什么是性别角色?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性别角色是如何获得的。P49

性别角色指一个特定社会中被认为恰当的男性和女性的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

(需自己补充)性别角色的获得:男女两性的角色差异主要是由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的,性别角色行为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社会行为或文化行为,而不是单纯的生理行为。

(1)个体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从一出生就开始了,受父母与同伴的影响;

(2)性别角色是与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相匹配的,男女两性的角色行为是特定文化要求的产物;

(3)性别角色还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变迁而相应地发展。

第三章(P89思考题3、6、7、8、10 +什么是自尊?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在社会知觉中存在哪些偏差?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p59

(1)首因效应,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原因:一是在最初接触陌生人时人们注意力的投入完全充分,此时的印象更鲜明、正强烈;二是对后续信息,人们按照先入为主的最初印象的轨道来解释。

(2)近因效应,指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原因:第一,在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间断的被感知时,起作用的是近因效应;第二,认知者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较明显,在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的作用则更突出;第三,人的个性特点会影响近因效应的产生,心里特质表现为开放、灵活型的,会产生更多的近因效应。

(3)晕论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形成某种印象后,人们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原因:从心理学角度看,晕论效应的形成原因,与我们的知觉特征之一整体性有关。由于知觉的整体性作用,我们知觉客观事物就能迅速而明了,用不着逐一地知觉每个个别属性;部分原因是因为人的有些品质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对某人有了一个核心特征就会自然而然地去补足其他有关联的特征。

2、什么是自我概念?自我概念的主要功能有哪些?p69

自我概念指一个人对他自己的观念和看法,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自我的感知。

功能:(1)自我一致性维持,自我概念第一方面的功能是它保持着内在一致性;

(2)经验解释,一定的经验是由个人的自我概念决定的;

(3)期望定向,自我概念第三方面的功能是它决定着人们的期望。

3、什么是自尊?影响自尊的主要因素是什么?p73

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是个人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自己进行价值评判后获得的自我价值感。

因素:首先,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自尊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学业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学校、家长和社会对一个学生的整体评价,学业成绩的好坏影响学生自尊水平的高低;

再次,个人因素对自尊水平有影响。

4、什么是归因?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结合具体事例,尝试运用不同的归因理论追寻事情的真正原因。P80

所谓归因,指根据所获取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主要内容:(1)朴素心理学家的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业余心理学家,都有一系列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与其原因相联系的观念或理论。

(2)相应推断理论,指由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其内在动机和人格特质,内在动机和人格是外显行为的原因。

(3)凯利的三维理论,人们在归因时会像科学家一样在所有信息中去寻找规律,即寻求决定一种效应是否发生的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行为的原因来自三个方面,即行为者自身、行为所指对象和行为产生时的环境因素,而行为的归因就是要在这三者中找出能够说明

和解释行为的那种因素。

(4)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认为成功、失败的原因包括两个维度:一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二是决定成败的因素是稳定的还是暂时的。

(需自己总结)结合具体事例,尝试运用不同的归因理论追寻事情的真正原因。

5、什么是刻板印象?它是怎么形成的,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p87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形成:刻板印象是类别化的产物。在社会知觉中,人们将信息分门别类的处理。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定的标准将人进行分类,这就是类别化。生活在同一地区或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常常表现出许多相似性,人们在社会知觉中便将这种相似的特点加以归纳,概括到认识中并固定下来,从而形成刻板印象。

作用:积极:①刻板印象本身包含了一定的合理的、真实的成分,它不一定是情绪性的;

②建立在经验之上并基本准确的刻板印象,是处理复杂事情适当而简洁的方法。

消极:①因刻板印象的蒙蔽而无视一群人的个体差异,这样的刻板印象是适应不良、不公平和有潜在危害的;②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很难随现实的变化而变化。

第四章(P107 思考题1、2 +什么是社会动机?成就动机、亲和动机、权力动机内容。(P96-P101))

1、什么是社会动机?如何理解社会动机?p90

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和维持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理解:(1)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2)行为目标是动机的构成要素之一;

(3)动机与行为是联系在一起的;

(4)动机是由多种心理成分组成的;

(5)个体的动机有无意识的成分。

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对社会生活有那些启发?p94

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一是生理需要:即衣食住行等凡是能够满足个体生存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方面的需要。

二是安全需要:即在生理需要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如生活环境安定,有安身之地、有交际场所、有工作地点;生活秩序稳定,有规律的生活、有计划的活动;人际关系可靠、可依、可预测,能够安然相处,无后顾之忧等。

三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即人们对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在所属群体及家庭中获得位置的需要。

四是尊重的需要:即个体对自尊、自重及来自他人尊重的需要。

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个体要求实现自己的聪明才智、理想和抱负的需要。

(需自己总结补充)对生活的启发: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复杂的需要分为五类,并认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有不同的层次,生理需要是第一位的需要,低级的需要满足了才能产生和发展高级的需要。这些观点为揭示人类复杂的需要的普遍规律做出了贡献,成为了国内外许多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3、成就动机、亲和动机、权力动机的内容。P96

(1)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

(2)亲和动机:指个体与他人结群、交往并希望建立协作、友好联系的内在动力与需

要。

(3)权力动机:指影响和控制别人的一种愿望或驱动力。

第五章(P145 思考题1、4、6、7)

1、态度的定义和结构是什么?p110

定义:态度是人们对一定对象的、相对稳定的、具有内在综合结构的心理反应倾向(或心理准备状态)。

结构:(1)态度的要素结构,态度具有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并且彼此相互联系;

(2)态度的立体结构,包括态度的水平结构和态度的垂直结构;

2、试评述态度的平衡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P122-p124

(1)认知平衡理论:是心理学家海德尔1946年提出来的。特点是:在揭示态度改变的规律时,把人际关系引入了考虑的范围,比较注重人与人在态度上的相互影响。

基本思想是:人们的认知对象范围很广,包括外界的一切事物、人和各种观念,有的有联系,有的没联系,有联系的两个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做单元,单元内的两个对象由于类似、接近而结成的关系叫单元关系。人在与对象发生心理上的联系时,都会对对象产生一定的评价和情感,叫做情感关系。单元关系和情感关系相联系就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和结构。当这种认知结构处于平衡状态时,人们会感到愉快;当认知结构不平衡时,就会感到有压力,心里紧张。为了减少压力,就会存在一种趋向平衡或一致的压力,进而使态度发生改变。

不足:按照全或无的原则来确定三因素的关系,而没有考虑到每一种评价的强度也会影响态度的该改变。

(2)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廷格1957年提出来的。

基本思想是:认知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可以说是某种特定的知识。个人对于有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观念、知识以及事件或环境的态度的总和就称为认知结构。认知单元是认知结构中的基本单位,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许多不同的元素,这些认知元素之间会出现协调、不协调和无关三种情况。而不管任何时间,当个人发现有两个认知不能协调一致时,就会有心理冲突,感到紧张不安,进而就会形成一种内在的动力,促使个体放弃或改变一种认知而迁就另一种认知,借以消除冲突而达到协调一致的心理状态。

该理论的意义在于把复杂的认知关系简化为认知要素之间的协调与不协调关系,具有了较大的灵活性和较广的使用范围。该理论不仅可以解释态度改变的原因,还可以用来帮助人把消极的态度转变为积极的态度。

3、改变态度的方法有哪些?p132

(1)劝说宣传法。借助语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广告等各种传播媒介来传递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

(2)角色扮演法。以角色理论为依据,即个体的行为应与其所承担的角色相一致,应该符合这一角色身份的要求。

(3)团体影响法。通过团体规范和准则来对个体施加影响,从而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

(4)活动参与法。引导人们积极地参与有关活动,能达到转变人们态度的目的。

4、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的某一偏见,分析其原因,并说明如何消除之。P143

(需自己补充)

偏见的消除:(1)消除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代表了偏见的认知成分,它对偏见的形成和保持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消除刻板印象需要拿出大量的新证据证明被偏见的成员并非如刻板印象描述的那样,对象表现出与刻板印象相异的行为会有助于偏见的消除。

(2)群体接触。在某些条件下,对立群体之间的接触能够减少他们存在的偏见。

(3)共同命运和合作奖励。是消除群体间的敌对情绪和偏见的重要途径。

(4)加强群体交往的社会规范。通过制定与原有偏见相抵触的社会规范,并加以一定的强制力,有利于减少偏见。

(5)自我检控与改变认知。偏见本身与认知过程有关,通过对认知过程的检控可以减少偏见。

(6)重新分类。将原来的内群体和外群体划分到一个更大的、更广泛的类别之中,彼此的喜爱程度会上升,坦诚沟通和帮助的行为会增加。

第六章(P171思考题2、4、6、7+“利他”和“侵犯”的名词解释)

1.什么是侵犯、利他?

侵犯是对他人身体或心理造成伤害的有意行为。侵犯可以是身体的伤害,也可以是语言的伤害;可以表现为直接侵犯,也可以表现为间接侵犯。

利他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指行为者不是出于直接满足个人利益的目的,而自愿做出符合社会期望的、给他人带来帮助的行为。

2.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有哪些?P157

⑴宣泄对消除侵犯行为的作用

⑵社会学习理论视角①惩罚与侵犯②示范性侵犯行为③替代性侵犯

⑶移情教育,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也就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过程

3.大众媒介对儿童的侵犯行为有什么样的影响?P155

根据社会学理论,人们尤其是儿童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习得侵犯行为,根据相关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很多研究发现,观看暴力电视会增加观众的侵犯行为。

2.电子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活动近些年逐渐出现暴力化倾向。据安德森的研究,认为玩暴力电子游戏比非暴力电子游戏更容易:(1)提高唤醒水平;(2)引发攻击性思维;(3)唤醒攻击性情绪;(4)诱发攻击性行为;(5)减少亲社会行为。

4.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试加以分析。P162

(一)环境变量

⑴他人在场

他人在场会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社会促进,一种是社会抑制或社会干扰。

⑵环境的不确定性与紧急性

在旁观者认为情况紧急的时候,通常会对当事人施与帮助。当一些因素使得他人难以分辨真实的紧急情况,就会减少利他行为的可能性。

(二)个人特质——利他人格

真正利他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特德行为是自发的、内在的,他们并不把自己看做是英雄或高尚的人,他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很自然的。

(三)利他行为的中介过程

⑴需求觉察和责任意识

一个人是否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首先取决于他对特定情景的认知和归因与判断。

⑵得失的权衡与自我效能感

从决策的角度看,人们会权衡特定行为潜在的收益、风险和付出是否对等,同时还要对个人自我效能的预期进行判断。

⑶心境

好的心境会增加一个人帮助别人的可能性。坏的心境所起的作用更为复杂,对儿童来讲,坏心境会减少他们的利他行为。但是对于成年人,坏的心境也可能增加他们的利他行为。(四)受助者特征

⑴生理特征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到帮助,老人和小孩比成年人更容易得到帮助。

⑵人格特征

我们更愿意帮助那些看起开来善良、友好的人,更愿意帮助那些由于外因不可控的因素陷入困境的人,而不愿意帮助那些由于内在原因面临困境的人。

⑶相似性

人们更倾向于帮助与自己在肤色、地域、群体、社会身份,尤其是政治态度相同的人。

5.如何培养利他行为?P168

(一)移情训练

利他行为受感情的强大影响,一个人的同情心是影响他是否做出利他行为的情感基础。移情训练主要通过引起自身的情绪体验、迁移体验,在情感的支配下自觉表现出利他行为。(二)价值澄清课程

关键在于确定个人珍视而又愿意维护的利他倾向价值观。

(三)行为塑造

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修正不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训练和培养合乎期望的行为,最终塑造出社会期望的利他行为。

行为塑造的方式有两大类:

一类是利用强化原理,对特定的行为直接给予正强化或负强化,运用的强化手段无外乎奖励与惩罚。

第二类是利用社会学习理论,进行榜样教育,向学习者示范良好的道德行为。

(四)品德培养

一方面建立道德禁令,让个体习得道德禁忌,不去做反社会行为;

另一方面增加积极的道德力量,激发更多利他行为。

目前品德培养途径主要在教育体系内通过教育课程实现,在教育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品德培养必须遵循道德发展的规律,要根据道德发展水平和需要提供适合阶段特点的内容和形式。第二,品德教育要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和独立思考,不能把道德概念知识化。只传授外在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记住概念原理,这种教育方式是无效的。第三,教育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注重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培养。

第七章(P195思考题1、2、5+“人际沟通”名词解释和“网络沟通的社会影响”)

1.人际沟通的定义及特点?P172

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即人们彼此之间的各种观念、思想、兴趣、情绪、感情、意向等内容的交流。

人际沟通的特点:

(1)沟通双方均是主体;

(2)沟通双方相互影响;

(3)沟通双方具有大体一致的符号系统;

(4)产生特殊的沟通障碍。

2.人际沟通的障碍有哪些?P176

(1)语言障碍

语言不通是人们相互之间难以沟通的原因之一。

(2)地位障碍

一般人们在接受信息时不仅判断信息本身,而且判断发信人,信息源的层次越高,便越倾向于接受。

(3)文化障碍

中国传统文化比较内隐、含蓄,暗码信息多,有较多的非语言编码,人的思想很少外露,人们在交往中内外有别。并且,中国人人际关系紧密,高承诺,事务处理高度灵活。

西方文化较外显、明了,明码信息量大,有较多的语言编码,人际间反应外露,人际关系不亲密,低承诺,事务处理组织化——强调原则性。

由此来看,文化背景不同会对沟通产生障碍。

(4)个性障碍

个性障碍主要指由于人们不同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所造成的沟通障碍。

(5)环境干扰

环境干扰是导致人际沟通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嘈杂的环境会使信息接收者难以全面、准确地接受信息。

3.如何改善人际沟通效果?P191

(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人际沟通状况

(2)提高沟通的准确性

(3)恰当运用非语言沟通

(4)注意沟通情境的同一性

(5)通过一些技术性训练提高沟通技能

4.网络沟通的社会影响?P188

(一)积极影响:1.有助于沟通者归属感的建立;2有助于沟通者成就感的建立;3.有助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沟通需求;4.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

(二)负面影响:1.网络沟通导致人际关系呈现脆弱性和盲目性;2.网络沟通对现实人格的形成提出挑战;3.网络沟通滋长了叛逆的性格;4.网络沟通造成信任危机和道德沦丧;5.过分依赖网络沟通导致网络交际成瘾。

第八章(P217思考题1、3、5)

1、简述人际关系的特点?P198

⑴个体性

人际关系的本质表现在具体个人的互动过程中。

⑵直接性、可感性

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直接的甚至是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它反映出他人满足其需要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可以切实的感受到它的存在。

⑶情感性

人际关系的基础使人们彼此间的情感活动。人际间的情感倾向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们互相接近或吸引的情感,即联合情感;另一类是使人们互相排斥和反对的情感,即分离的情感。

2、简述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P202

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过程。

⑴定向阶段。此阶段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及初步沟通等方面的心理活动。在这个阶段段,人们只有很表层的自我表露。

⑵情感探索阶段。在此阶段,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是还不会涉及私密性的领域。双方的交往还会受到角色规范、社会礼仪等方面的制约。

⑶情感交流阶段。此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双方的信任感、安全感开始建立,彼此有比较深的情感卷入。

⑷稳定交往阶段。此阶段中,彼此在心理相容性方面进一步拓展,已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性领域,自我暴露广泛而深刻。

3、简述亲密关系的特点?P207

⑴相互依赖,双方可以持久的彼此影响,全身心地关注对方。

⑵共同活动,亲密关系的双方来往频繁,他们喜欢经常在一起。

⑶自我与亲密伙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对方成为自己个人心理自我的一部分,双方有很深的情感卷入和高度的相互依赖。

⑷交往动机的转变,由注重交易转变为追求共享。

⑸亲密感,即心理上的密切感,表现为广泛的自我表露,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接纳。

⑹承诺,双方对关系的投入与承担是关系延续的主要因素,双方都会表现出自己是可靠的、负责的、可以信任的。

第九章(P242思考题1、2、3、4)

1.如何理解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现象?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哪些启发?P218

1.社会促进也称为社会助长,指个体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意识到他人的在场而引起的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实验发现,他人在场或者在群体性活动中,会明显促进人们的活动效率。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研究证明,在群体条件的刺激下,对于某些任务的完成,比个体独自作业时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奥尔波特把这种现象称为“社会促进”。

2.社会干扰也称为社会抑制,指个体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意识到他人的在场而引起的活动效率下降的现象。

奥尔波特实验发现,个体在从事活动时,他人在场有时候会促进活动的完成,有时却妨碍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日常生活中,如在写文章或演算复杂的习题,或者是学习一些新东西的时候,他人在场往往容易分心,令人感到拘束或烦躁。所谓“怯场”现象,也是由于他人在场而降低个体活动效率的一种表现。

2.如何理解模仿的概念?模仿是如何发生的?P223

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自愿仿照他人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

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对象,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模仿只能是对于外显行为的模仿,对他人内隐心理则无法进行模仿。模仿过程中,模仿者一般是主动的,在许多场合下是有意识的、自觉的,并且不受外界其他人的控制。

3、什么是暗示?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P226

暗示是指无对抗条件下,人们对接受到的某种信息迅速无批判地加以接受,并依此而作出行为反应的过程。暗示常常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迅速影响,只要求

受暗示者接受现成的信息,并以无批判的接受为基础。它是让人接受某种观念,并按此观念行事,而不是简单的外在行为的变化。

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仅能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还能对人体的生理机能产生影响。

4、什么是从众、服从?其心理机制有哪些?P229

从众指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观念与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从众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现象,“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等均是从众的表现。

服从是指个体由于受他人或者规范的压力,而发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此行为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而被迫发生的。服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社会心理学(订正补充版)

社会心理学重点 1.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的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地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皮革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即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良好期望,一段时间后,这种期望就会成为现实,学生真的如期望的那样获得了良性发展。 态度:基本含义是指适合、适应,是指对行为的主观的或心理的准备状态;在艺术领域中是指雕塑或绘画作品中人物外在的、可见的姿态。 社会知觉:是指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印象:是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以自己旧有的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关于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以下为社会知觉偏差的各种效应,注意了解其实例) 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 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对应,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或最近效应。 晕轮效应:又叫成见效应、光圈效应,即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他/她的其他特质的判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法去估价所有的特点。 预言自动实现效应:在社会心理学中通常称为自我实现的语言。莫顿将这种现象解释为,对一种情景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观念变成了现实。 (注意了解认知启发的实例) 认知启发:是指人在社会认知中喜欢走捷径,并不对关于他人的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抄近路,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必要地信息的现象。 认知启发(注意了解实例)P114 认知启发很容易出现偏差。以下是人们常采用三种启发: 表征性启发:人们根据当前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事件的相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13文秘301班 2013 ~2014 学年第 1 学期)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与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和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和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和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或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2.团体的凝聚力越大,从众行为也越常发生。( ) 3.在面部表情中,微笑是很重要的,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说明了这一点。(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维度是()。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3. 在接受别人对待时,纵使施予者出自善意,但如接受者感到自由受到限制时,也会心生抗拒。这种心态称为()。 A. 出丑效应 B. 心理反感 C. 过度理由效应 D. 认知失调 4.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以()为基础的联系。 A. 情感 B. 认知 C. 利益 D. 兴趣 5. 危机现场中,在场人数愈多时,见义勇为的助人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反而愈少。这种现象称为()。 A. 冒险偏移 B. 谨慎偏移 C. 旁观者效应 D. 社会抑制 6. 研究显示,()因素对亲密关系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A. 社会经济地位 B. 相貌 C. 个人能力 D. 依恋类型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通俗心理学的关键是()。 A.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B.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C.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稳定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D.确定其他人的一致的、一般的心理倾向的能力 2在1966年,布雷姆提出了()。 A.对抗理论 B.去个体化理论 C.个性理论 D.群体压力理论 3群体内聚力与群体绩效间的关系受到()的影响。 A.社会关系 B.群体任务

C.群体规模 D.群体规范 4领导的应变理论是由()提出来的。 A.菲德勒 B.坎贝尔 C.亚当斯 D.斯托纳 5()把失去控制的概念应用于拥挤。 A.奥尔特曼 B.罗廷 C.谢罗德 D.格林伯格 6.从沟通的方式,可以把沟通分为()。 A.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B.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C.当面沟通与非当面沟通 D.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7.个体偏离群体的程度将受到()的影响。 A.个体本身的特点 B.群体本身特点 C.社会因素 D.信息因素 8.贝克威茨在1965年提出了()理论。 A.侵犯激起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侵犯诱因理论 D.挫折—侵犯理论 9.()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 A.凯利的归因模型 B.自我障碍模型

C.习得无望模型 D.自我服务模型 10.社会规范与角色的区别在于()。 A.社会性 B.普遍性与特殊性 C.社会学观点 D.行为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社会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的标志是()。 A.开始运用实验 B.依靠生活经验 C.从描述现象转向揭示和利用规律 D.不再依赖神秘的观念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 与 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 、 和 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 、 和 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 、 和 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 、 、 或 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 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 为 。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 (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 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 )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 维度是( )。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1.社会层面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3.印象形成: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过程叫印象形成,指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人格特 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4.心理学家阿什最早对印象形成做了最早的研究。在研究中,阿什把人格特性分成中心特 征和边缘特征。结果发现人们对他人的印象形成主要是依照中心特征,边缘特征起的作用不大。 5.个体知觉中的偏差有晕轮效应和正性偏差。 6.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 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体对周围事物有照明作用一样。与其相对的是负晕轮效应。 7.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们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影 响。 8.自我提升: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 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看,自我提升实际上是一种自利偏差。 9.自我确认: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景,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10.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指人们在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事所做的显露。 11.自我知觉障碍: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 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们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12.分类: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的个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 的降至轨道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 13.图式:是指一套由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 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14.Weiner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他 认为内因和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及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其归因理论最引人注目的归隐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因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和认知反应。把成功归因为内部会引起个体的自豪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会引起个体产生羞耻感。 15.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制上,而忽视他们所 处情境的重要性。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1.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是,所以更多的去从内部评价。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 16.侵犯行为:使之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对侵犯的界定要考虑三个方面1.强调 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2.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3.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情绪。 17.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1.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2.降低挫折和学会抑制自己的侵犯行 为。3.替代性攻击和宣泄。4示范非侵犯行为。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18.暴力媒体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原因:去抑制、形成侵犯剧本、认知启动。 19.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20.助人行为:使之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21.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社会生物学、社会进化论、学习理论、社会交换论、移情 与利他主义。 22.影响利他行为与助人相违的因素:一、情境因素1,他人的存在(责任扩散、情景的不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中央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历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中央电大本科《社会心理学》历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说明:试卷号:1295 课程代码:02351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社会工作;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3.归因: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14.社会认知::是指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15.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来实现此期望,这一现象就叫自我实现的预言。 16.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为了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采取的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的倾向。 17.去个性化: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从而做出了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2.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13.社会态度: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14.利他行为: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 15.群体极化:群体决策方向上与个人决策相一致,但比个人决策结果更极端,这就是群体极化。具体表现为:如果人们先前的倾向是冒险的,则群体决策更具有风险性;如果人们先前的倾向是保守的,则群体决策更为谨慎。 16.服从:由于受到外界的压力,个体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与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 13.归因:人们从可能导致自己及他人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14.刻板印象:就是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印象。 1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 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 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 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 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 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 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 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 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 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 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 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 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 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 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 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 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 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 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 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 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 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包括自 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 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 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 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 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 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 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 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 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 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 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 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 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 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 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 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态度 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 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 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 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 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 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 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 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 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 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 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 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 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 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 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 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 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 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 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 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考“社会心理学”填空题及参考答案(1)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和()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心理学与()一起构成心理学两大基础与支柱。分别从()与()来阐明人的心理所依据的基础与基本原理。 3、在年龄和学习能力的研究上,()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4、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 5、社会心理学中常见的调查方法有()和()两种。 6、现代心理学始建于()年,以德国教授()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重要里程碑。 7、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环境有两大类是()和()。 8、()是个体产生一切社会心理现象的前提。 9、个体社会化还有()和重建的问题。 10、自我及自我意识总是与别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特别是表现在一个人的()与()上。 11、自我表现依赖于某种参照点的实验研究是由名叫()的人在()年做的。 12、自我表现往往依赖于某种参照点,在对人关系中,则对方的()与()常常成为你的自我表现的参照点。 13、心理的自我是自我发展的第三阶段,从()开始,个体确立起自我意识。 14、按照动机与活动本身的关系,可把动机分为()与()动机。 15、在需要和需求两个概念中,()是主观的。 16、()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 17、对侵犯行为重要的是学会()和(),发挥自我意识的积极能动作用。 18、知觉的()和()是知觉的两大重要特征。 19、社会认知指对他人表情、()、人与人关心及对()原因的认识。 20、一致性信息、()信息、()信息是三度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时使用的三种信息。 21、1958 年()在《人际关系的心理学》一书中从朴素心理学角度提出归因理论。 22、()和()是影响社会认知的客观因素。 23、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24、态度的一般特征,包括态度的()、态度的()和态度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25、态度的内在特征,包括()和()。 26、针对一个具体事物的态度形成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依从、()和内化。 27、()成分是态度的核心。 28、霍夫兰德提出态度的学习论中,态度学习的主要机制有:()、强化、()。 29、人际冲突的两种主要形式为()和()。 30、在测量人际关系方面,除了社会测量法,前苏联的心理学家还提出了()和()。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B)-新

暨 南 大 学 考 试 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将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填入相应的空格内。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他的不是。甚至会尽量朝他的演讲内容也许包含什么深刻含意方面想,这种认知心理是( )的反映。 A .折扣原则 B .刻板印象 C .仁慈效应 D .晕轮效应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同一认知心理的是( )。 A .情人眼里出西施 B. 爱屋及乌 C. 一叶障目 不见森林 D.先入为主 3.给尊敬的人送礼时,她总是喜欢送自己认为好的东西,这是( )的反映。 A . 投射心理 B.刻板印象 C.晕轮效应 D.心理免疫 4.人们对与某个人最近一次交往形成印象往往特别深刻,这是( )的表现。 A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印象整饰 D . 仁慈效应 5.人们在做出某种决策后,他(她)所放弃的事物的所有优点会被放大,而所选择的事物的优点则容易被忽略,这是典型的( )现象。 A .行为不协调 B.折扣效应 C. 认知不协调 D.认知协调 6.社会心理学中95%的理论贡献都与( )有关。

A.库尔特·勒温B.弗洛伊德C.费斯汀格D.斯金纳 7.一个平时文质彬彬的人做了一件大跌眼镜的事,人们对他的好印象就变得被破坏。这种现象说明()。 A.折扣原则 B.累加模式 C.负面特性对整体印象的影响大于正面特性 D.加权平均模式 8.下列不属于容易产生团队管理的定型思考的是()。 A.领导者为了维护某个观点,即使错误也会文过饰非 B.出现多数人对少数人施加压力的现象 C.领导者先听他人各抒己见,最后表态 D.领导者首先表态,明确自己的立场 9.一个人因为牙齿长得不好看,她笑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抿着嘴巴。这种现象属于()。 A.印象整饰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首因效应 10.北京记者对搭顺风车实地采访发现:如果司机是女性,则无论男女,都同意搭顺风车。如果司机是男士而邀女士塔车,则屡屡遭拒;如有人同行,则女同志愿意搭车。同行人中途下车,搭车女士马上拿出手机,用方言给家人打电话。告知现在何处,所乘陌生车的车牌号。这种现象说明了()的广泛存在。A.刻板印象B.折扣原则C.性别相符D.从众现象 11.下列影响态度形成的社会因素中不合适的是() A.社会大环境 B.家庭背景 C.同伴 D.遗传 12.下列行为中,属于消极的印象整饰行为的是()。 A.口蜜腹剑 B.面试前理个发 C.穿礼服去吃法式餐 D.某教授经常不修边幅 13.下列现象不属于团队内耗产生的原因的是()。 A.内部成员不团结 B.团队有吸引力 C.害怕自己比别人干得多 D.群龙无首 14.在森林中看见一只熊会感到恐惧,而在动物园看见一只关在笼子里的熊就不会产生恐惧感。这说明()对情绪的影响。 A.情境评估 B.事件归因 C.认知网络 D.图式 15.总喜欢将别人的成功归于外因,自己的成功归于内因。这一心理是()的表现。 A.印象偏差 B.态度偏差 C.行为偏差 D. 归因偏差 16.婚姻围城中的人对对方的态度常与婚前的期望有较大反差;女生在购买一件衣服回来后常后悔买回来却不喜欢它。这些现象的共性是()。 A.消除不协调 B.认知不协调 C.欣赏效应 D.阿伦森效应 17.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是()的表现。 A.自控行为 B.自我关注 C.认知失调 D.自我效能

社会心理学(二)非选择题部分考点汇总(考生整理)复习进程

自考社会心理学(二)重要考点整理 说明:该内容是真题2010年10开始至2015年10月中出现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部分知识背诵要点版。另最后补充了最新16年10月考试中一个没有出现过论述题(注:该次考试中没有名词解释的题)。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 群体内聚力:指的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力、成员愿意留在该群体内以及成员间互相交往的程度。 环境应激:指的是环境条件妨碍了人们最佳发挥功能,由此产生了人们对环境的应激反应。 利他行为:是指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助人行为:是指一种为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认知失调: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领域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对地域和物体的独特使用。 侵犯行为:是指直接达到伤害欲以避免的他人的目的的行为。 归因:指的是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做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 习得的无助:是指在多次经历过消极体验之后,再面临同样或类似情境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表现。 遵从:也称从众,由于群体而产生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小群体意识:是群体的一种特定思维方式,指的是为了维持群体表面上的一致,而阻碍了对问题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和行动方案作出实事求是的和准确的评价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服从:是指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中,低权力一方听从高权力一方的明确要求而完成一定行为的现象。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社会知觉:是指我们追求认识和了解他人的心理过程。 自我障碍:指的是行动者制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障碍,这个障碍是行动者在做出实际成绩时所必须遇到的,如果行动者失败了,人们就不会把失败归因于行动者的能力,而归因于外在因素或行动者所不可控的因素。 行为的传染:指榜样的行动减少了阻止个体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内心限制,解除了内心的约束,于是便跟着榜样行动。 印象形成:指我们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对其他人的一个整体印象的过程。 旁观者效应:指在紧急情况下,个体在有他人在场时,出手帮助的可能性降低,援助的几率与旁观者人数成反比。 社会助长:是指有他人在场时,个体的绩效要比单独时完成任务的绩效高。 合作:指两个或更多个个体(或群体、组织)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协调他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 一、单现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B) A、荣格 B、弗洛伊德 C、阿德勒 D、霍妮 2、个体出生到成年社会化初步完成阶段指( D) A基本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基本和预期社会化 3、根据角色存在形式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A) A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B先赋角色、后致角色 C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 D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 4、在人际关系的8种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小的是(D) A竞争型 B合作型 C竞争合作型 D无规则型 5、“望梅止渴”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是(A)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 6、时尚的极端形式是( C ) A时髦 B热 C时狂 D流行 7、从信息传递速度看,以下哪种沟通速度最快( A) A轴型 BY型 C链型 D圆型 8、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的第二阶段是( B )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外化 9、在人际沟通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这种沟通称为( A ) A假相倚 B非对称相倚 C反应性相倚 D彼此相倚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漂亮女孩会不由自主地赋予它们以各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C)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作用 D隐含人格 11、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称为( D) A缺陷补偿 B自我照顾归因 C选择性遗忘 D自我设障 12、米德认为,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D) A角色学习 B角色分析 C角色意识 D角色扮演 13、迁居到异国他乡生活,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这种社会化称为( c ) A发展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主动再社会化 D强制再社会化 14、在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 D) A动态无声的 B静态无声的 C有声的 D类语言 15、阿德勒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属于(A) A 精神分析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社会认知理论 D新精神分析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有( ABCDE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E档案研究法 2、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有( ACD ) A时尚 B时狂 C流言 D集群行为 E群众行为 3、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解释有( ABC ) A挫折—侵犯理论 B随异交往理论 C标签理论 D符号互动理论 E社会认知理论 4、有声的非语言符号称为类语言,它包括( ABCDE ) A笑声 B哭声 C叹气声 D呻吟声 E其他声音变调 5、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包括( AC ) A退化 B投射 C攻击 D抑制 E隔离 三、判断(每题1分,共计5分) 1、“望梅止渴”式的暗示是间接暗示。(×) 2、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准确。(√) 3、女孩更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男孩更多受到环境的影响。(×) 4、人们用来进行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静态无声的非语言符号。(×) 5、实验室实验法比现实实验法的信度高,效度低。(×)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0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