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浮标式氧气吸入器技术报告

浮标式氧气吸入器技术报告

浮标式氧气吸入器技术报告
浮标式氧气吸入器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浮标式氧气吸入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2013.03.18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 1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 ( 2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 )

五、环境条件----------------------------------------------------------------------------------------( 3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5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6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9 ) 十一、结论-------------------------------------------------------------------------------------------( 10 ) 十二、附加说明-------------------------------------------------------------------------------------( 10 )

·1·

·2·

·3·

·4·

·9·

·10·

·11·

渔用浮标定位监视系统

专业经营各类实验仪器、科研仪器设备 渔用浮标定位监视系统 说到浮标,许多钓鱼和航海爱好者可能并不陌生。不过,今天小编要向大家介绍的可不是那种普通的用于标识航道和水域的浮标,而是一款专业的,功能相当强大的渔用浮标定位监视系统。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西班牙MLI溢油跟踪传输浮标/卫星溢油漂流跟踪浮标/溢油跟踪浮标/溢油跟踪传输浮标 Marine Instruments P-109 渔用浮标定位监视系统渔用浮标定位监视系统, 无线电渔用浮标, 渔用定位浮标,GPS渔用浮标,延绳渔业定位浮标 P-109型渔用浮标定位监视系统可满足中上层或底层延绳钓船的需求,对延绳进行监控,(浮标位置,浮标破损检测报警,预计渔船到达浮标的时间)。浮标带双供电系统:太阳能充电电池和备用碱性电池组,确保持续电池寿命。电池可通过天线充电. P-109 渔用浮标定位监视系统操作: 系统配有海面延绳钓渔业和底层延绳渔业应用软件,用户可在船上设置浮标发送加密信息的频率, 频率可设置为5,10或15分钟发送一次。(编程指令通过天线传输)。

专业经营各类实验仪器、科研仪器设备P-109型渔用浮标定位监视系统可在80公里范围内通过无线电发送加密信息至渔船控制室,信息包含浮标GPS位置信息,电池状态和水温。 我们还配备了P-700系统用于船上接收GPS渔用浮标的信息,(船上本身需要有高频接收机。 渔用浮标定位监视系统优势: 监测范围高达80公里。 无通信费用(无线电传输)。 安全:加密的邮件信息。 可监测水温 渔用浮标定位监视系统规格: 发射频率:26-27 MHz 工作温度:0oC至+50oC。 重量:9.3公斤 浮力:4升 尺寸:根据图纸 南京欧熙科贸有限公司专业经营各类实验仪器、科研仪器设备,代理各大国际知名品牌仪器,如日本PREDE全自动太阳光度计、天空成像仪、太阳跟踪系统、德国Lambrecht气象站、风速风向传感器、光照传感器、辐射传感器、美国RSA有氧厌氧呼吸仪/活性污泥呼吸仪/微生物降解呼吸仪/海水淡化呼吸仪、德国HS ENGINEERS电磁海流计、保加利亚milkscope牛奶分析仪、德国Avisoft Bioacoustics动物声谱分析仪、声波录制仪、西班牙Marine InstrumentsMLi卫星追踪表层漂流浮标、法国THALOS渔用浮标、澳大利亚 Next Instruments 近红外谷物分析仪、法国GBX水分活度仪、美国FTC 质构仪、美国National揉混仪/和面仪/酵母活性产气率测定仪、意大利ALVIM生物膜系统等,服务于环境,气象、交通、海洋、食品,生命科学、工业、制药以及商业实验室等

水声定位基本原理与发展趋势

一、水声定位技术简介 自从1912年在美国出现了第一台水声测深仪以后,开始有了水声助航设备。二战中,对水下目标的探测和测量受到了重视,并在战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58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在达波湾建成了三维坐标跟踪水下武器靶场。这种水下定位跟踪技术在六十年代后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鱼雷靶场的主要测试方法。迄今为止,国内外水下武器靶场使用的水下定位跟踪系统有多种类型,按其安装方式可分为固定式跟踪系统、活动式(船载)跟踪系统和轻便式跟踪系统。固定式跟踪系统的水下测量设备大多数固定在海底,其范围大、费用高,只能在固定海区使用;活动式跟踪系统的全部设备都固定安装在活动平台上,试验时随活动平台开往试验海区;轻便式跟踪系统的体积和重量相对较小,可以随时布放和回收,并可通过飞机、车辆和船只从一个试验区运送到另一个试验区。这三种水下定位跟踪系统虽然在结构上有较大差别,但在原理上均是依赖于几何原理的水声学定位方法。根据接收基阵的基线可以将水声定位技术分为三类:长基线(LongBase-Line)、短基线(Short Base-Line)、超短基线(Ultra Short Base-Line)。表1.1列举了这三种水声定位技术的典型基线长度。 目标声源到各个基元间的距离确定目标的位置。短基线水声定位系统的基阵长度一般在几米到几十米的量级,利用目标发出的信号到达接收阵各个基元的时间差,解算目标的方位和距离。超短基线定位系统的基阵长度一般在几个厘米到几十厘米的量级,它与前两种不同,利用各个基元接收信号间的相位差来解算目标的方位和距离。 若按照工作方式来划分,以上三种定位系统都可以选择使用同步信标工作方式或应答器工作方式。采用同步信标工作方式,要求在待测目标或测量船上都安装高精度同步时钟系统,信标按规定的时刻定时发射信号,并据此确定目标位置。应答器工作方式要求在应答和测量船上都安装询问(应答)发射机和接收机。 通常所说的水声定位系统所测得的目标位置统)结合起来进行坐标变换,就能得到水下目标在大地几何坐标中的位置或轨迹。坐标,都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物的位置而言。这个参照物有时就是基阵的载体(通常相对坐标系的某一个轴线和舰船的艏艉线重合),它并不真正给出目标的大地几何坐标位置。然而水声定位系统和其他的导航系统(如近年来获得广泛应用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结合起来进行坐标变换,就能得到水下目标在大地几何坐标中的位置或轨迹。 二、水声定位系统 迄今为止,水下目标定位跟踪的主要手段仍是依赖于几何原理的水声学定位方法。通常用声基线的距离或激发的声学单元的距离来对声学定位系统进行分类。水声定位系统,根据所实施的原理和测量手段不同,又可分为“方位--方位”、“方位--距离”和“距离--距离”三种测量系统。大部分的长基线、短基线系统都属于后者。距离测量水声定位系统是通过测量水下声源所辐射的声信号从发射到接收所经历的时间及声速来确定声源到各接收点的距离,从而实现对目标进行定位的。

ARGO剖面浮标技术报告

ARGO剖面浮标技术报告编制:孙朝辉刘增宏童明荣 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项目组 国家海洋局海洋动力过程与卫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二OO三年十月

目录 一、ARGO剖面浮标 (1) (一)ARGO剖面浮标工作原理 (二)ARGO剖面浮标技术性能 二、APEX型剖面浮标检测及布放步骤 (4) (一)浮标的检测 (二)浮标施放步骤 三、PROVOR型剖面浮标检测及布放步骤 (10) (一)浮标的检测 (二)浮标施放步骤 四、结束语 (19) 五、附件 (19) (一)APEX User’s Manual (二)PROVOR User’s Manual (三)ARGO浮标布放记录表

前言 ARGO剖面浮标指用于建立全球海洋实时观测网的一种专用测量设备。它可以在海洋中自由漂移,自动测量海面到2000米水深之间的海水温度、盐度和深度,利用Argos卫星定位和传输观测资料,并可跟踪它的漂移轨迹,获取海水的移动速度和方向。 ARGO剖面浮标是一项海洋高新观测技术。目前国内对这一技术还在开发过程中,国外也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如美国、法国和加拿大)有能力生产。PALACE、APEX、PROVOR和SOLO型的剖面浮标是各国在实施ARGO计划中应用较为广泛的4种颇具代表性的ARGO 浮标,尤以APEX和PROVOR型浮标投放数量最多。 中国ARGO大洋观测网试验选择、引进了2类剖面浮标,即APEX 型和PROVOR型。本报告就上述2类浮标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和检测、施放步骤等作一详细介绍。以供全面建设中国ARGO大洋观测网过程中借鉴。 ARGO大型科学观测试验项目组 二00三年十月于杭州

关于水声被动定位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模板

关于水声被动定位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导读:世界各国都加紧了对被动定位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匹配场声源定位是国际上新兴的水声定位方法。水下GPS技术的设计灵感来自于GPS,该技术可以用于潜艇定位。动目标分析,水声被动定位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关键词:被动定位,匹配场,水下GPS,动目标分析 1.引言声纳按照工作方式一般分为主动声纳 和被动声纳。对于被动声纳,由于它不发射声波,它具有很好的隐蔽性,且具有作用距离远、不容易被发现等优点,在军事领域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加紧了对被动定位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被动定位技术受到广泛的重视。随着水中兵器作用距离和打击精度的提高,对被动声纳的定位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远程定位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出现了多种新型的定位方法。 2.传统被动声纳定位技术及面临的问题 传统的被动定位技术 传统的水声被动定位技术是六十年代研究开发出来的,这类定位技术利用沿不同距离路径传播的水下声脉冲间的时间差或相位差对水面、水中目标进行定位,其典型代表就是三子阵法和球面内插法。三子阵被动测距方法是己经实用化了的被动定位技术,它是六十年代后期出现的噪声测距方法。它利用时延估计技术求出到达三个基阵的相对时延,然后得到目标的方位和距离。但是,三子阵定位方法对水声信道进行了简化,三子阵系统是在同一平面内进行定位的,它不考虑信道声速的垂直分布,也不考虑信道的多途效应。,动目标分析。,动目标分析。不过这种定位方法算法简单,而且对近距离声源定位能达到较高的精度,目前在工程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传统被动声纳定位技术面临的问题 传统被动定位方法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都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远程定位精度不高 传统的被动定位方法,利用球面波或柱面波波前曲率的变化,通过测量各基元的相对时延,估计目标的距离和方位。测距精度与时延估计精度、目标距离、方位、基阵孔径、基阵安装精度等因素有关,其中时延测量精度是关键,然而对于

浮标的种类及技术解析

浮标的种类及技术解析(转) 浮标的种类及技术解析(转)近年来,随着钓鱼运动的深入发展,钓鱼人对钓鱼各项技术和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浮标理论探讨、争议的文章更是层出不穷。这其中不乏大师、名人的精品之作,给了钓鱼人很多有益的指导,但有些纯理论性的探讨总给人深奥且复杂的感觉,有时会让初学者感到很困惑和无所适从。就此,我想能不能换个思路,把浮标理论上的方方面面具体到钓鱼的实践中去,从而正确地认识浮标、了解浮标,进而破解浮标的奥秘,不再为浮标所累。以我钓鱼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对浮标的认识,我认为是完全可以的,这也正是我想在此和大家一起进行交流的真正目的。浮标在钓鱼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通过浮标的各种细微反应,很清楚地了解鱼类吃饵的各种举动,从而钓获它们。正确地了解浮标、读懂浮标的真实语言,在实际钓鱼中达到人标合一的境界,是我们每个钓鱼人的追求,也是钓好鱼的关键所在。一、浮标的作用 若想用好浮标,首先就要对浮标有一定的认知。浮标在钓鱼活动中的实际作用是什么?我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鱼饵在水中的运行速度及在水下的状态,通过浮标 上所表现出的颤动、上升、下顿等信号,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哪些是鱼吸饵进嘴的反应,同时也可大概了解到鱼的大

小和种类等。2.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类型、大小的浮标,结合不同的调标方法钓到生活在不同水层的鱼类。3.我们可以通过不同造型和用途的浮标,在复杂的鱼情下较容易地钓到对象鱼。4.借助浮标自身的浮力大小,在风大或钓远时选用中、大号的浮标,配上较重的铅坠,就能把钩饵很顺利地投到预定钓点。二、浮标的材质想拥有一支或几支高品质的好浮标,就一定要知道如何挑选浮标。这就需要了解制作浮标的材质都有哪些,同时也要了解什么样的材质优,什么样的材质差。用于制作浮标的材质有很多种类,这里就不一一向大家介绍了,我主要说说目前使用最多、也是最为流行的三种材质的浮标。1.芦苇标制作芦苇标所用的上等材质,通常是经过了一年的风干或次年生的芦苇,其纹理美观、截面圆滑,节长的芦苇应该是最好的。用芦苇制作浮标有多种方式,更多的是把芦苇剖成两片或多片,然后再重新粘合,当然也有在实心芦苇杆中间插入一支碳纤棒后,再用刀具全手工削制而成的。如果制标人的手艺高超,涂漆配制技术也很到位,那这种浮标就是难得的精品,这主要表现在浮标自身的重量轻、比重合理、灵敏度高、信号准确。2.孔雀羽标用孔雀羽制作的浮标分为去壳和带壳两种。上等的孔雀羽外皮薄、色泽白、内质紧,可取用的部分也大。一般孔雀羽的浮标采用两片拼成,也有多片拼成的。两片拼成的浮标对孔雀羽的材质要求很高:单片孔雀羽的半径要圆,且两片半

GPS定位系统在军事上的应用

GPS在军事上的应用 收集资料:肖成海、李汉纯 整理资料:黄生平、唐海蛟 审核资料:徐庆 GPS在军事上的应用 GPS是美国国防部开发的星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由绕地球运行的24颗卫星组成,卫星距地面约1.7万公里。 GPS可为全球范围内的飞机、舰船、地面部队、车辆、低轨道航天器,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以及时间数据。其主要任务是使海上舰船、空中飞机、地面用户及目标、近地空间飞行的导弹以及卫星和飞船,实现各种天气条件下连续实时的高精度三维定位和速度测定,还用于大地测量和高精度卫星授时等。是作航空,航海,陆上,导弹的定位用的导航系统。 在信息化时代,GPS已成为高技术战争的重要支持系统。它极大地提高了美军的指挥控制、多军兵种协同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大幅度地提高了武器装备的打击精度和效能。

一、GPS在战场上的应用 在1990年的海湾战 争中,虽然当时GPS系统 还未全面 建成,空间只有部分GPS 卫星在运行,但它在多国 部队多兵种应用,显示了 它的优越性,发挥了很大 的作用。 战争初期,美国装备了 900 套GPS接收机,在战 争中迅速增加,到战争后期装备了5,000 多套。连同它的盟国部队共装备了10,000 多套。直到战争结束还有数千套合同产品还在生产中。 因为当时多国部队是跨国界、跨地区作战,地理环境相当陌生,仅依靠地图是实在有限的,据说正是因为有了手持型GPS的帮助,才使许多美国士兵得以生还。事实证明它最适合单兵及快速反应部队行动,因为它满足快速、灵活、多变的战时环境,功效是传统导航工具无法达到的。目前已成为许多国外士兵的标准装备之一。

水声目标识别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Electronic Technology ? 电子技术 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97 【关键词】水声目标识别 特点 目标识别算法 1 国内外水声目标识别特点及现状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水声目标身份识别在洋经济与军事活动中运用十分广泛。水声目标识别技术通常是利用各类型传感器收集目标信息并对其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比对已有信息库识别目标的类型。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了声纳接收的被动目标辐射噪声、主动目标回波以及其他传感器信息提取目标特征并进行判断。 水声目标识别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文/章业成 水声目标主要包括声音、水流扰动和电磁辐射 等特征信息。不同水声目标的特征信息不同,例如舰艇和海底暗礁无论空间形态还是运动状态都有很大差异,通过差异化比对识别目标种类。 水声目标识别技术在军事上的运用主要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其中以美、英、法等国为代表的军事强国,对水声目标识别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水声目标识别在国内起步较晚,但随着 海洋经济以及军事领域的发展,水声目标识别在国内的发展开始得到重视。多所高校及研究院均对水声目标物的甄别进行了大量探究,与此同时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和前沿科技被吸收到水声目标的识别技术中,无论 是识别灵敏性还是准确度都有了巨幅的提升。 2 水声目标识别的传统识别方法 传统的水声目标识别方法通常包括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通过噪声的不同特性进行识别。螺 旋桨和机械噪声通常可以作为水声目标辐射噪声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研究者根据对不同类舰船的辐射噪声特性差异进行分析,实现水声目标分类; (2)通过水声目标的航行速度、加速度等运动状态及急剧变化等行为,预测出目标的后续行为及目的。此外,还可以通过对水声目标的行为、状态和类型进行分析,寻找出其内在关联,并通过模拟估计上述关联性特征预测目标的真实目的,从而实现目标分门别类; (3)根据不同目标船舰的排水量特征,通过分析不同型号的舰船在运行时,噪声强度与航速和排水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目标分类。 (4)根据目标所装备的主动声纳特征的不同来进行区别,由于不同的目标所装备的声纳型号有所差异,并且不同型号声波发射装置所发射声波的频率、强度等声波参数均不一样。 因此,根据探测目标说配备的主动声纳特征,能够判断出声纳的具体型号,排除掉不同类别的目标特征,减小鉴别难度更便于综合其他手段进行进一步的识别。 会进入区域1,并最终到达倒立平衡位置并相 对静止,起摆结束。2.2 稳摆算法 采用了PID 双闭环的方法,由于速度控制对于角度的控制是一种干扰,所以角度闭环输出减去速度闭环输出作用于电机来控制摆臂,进而控制摆杆倒立,两种控制作用在程序中进行耦合2.3 角度环 2.3.1 算法设计 通过STM32用adc 采集角位移传感器(WDD35D-4导电塑料电位器)的值,由之前学到的PID 控制算法理论可以得出,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与PWM 的值来使倒立摆达到我们所希望的角度。根据所需要的系统要求,只需要让其达到所期望的角度,历史的差值对其影响并不大,所以只需要PD 调节即可完成所需。2.3.2 参数整定 KP :逐渐增大KP 的值,直到出现反向或者低频抖动的情况; KD :微分控制,用来抑制转动惯量(即转动过猛)。2.4 位置环 单纯进行角度环的控制,会稳定一段时间,但是最终会朝一个方向运动下去,因此还必须加上位置环的控制位置环就是尽可能的让转动的轴不要移动。 3 测试方案及结果 3.1 测试方案一 先使摆杆静止使其保持铅锤状态,选择模式一开始同时使用STM32F407调试窗口观察旋转编码器返回的脉冲数计算其角度,看是否达到要求,并测量实际摆杆摆动角度,看是否一致。如表1所示。3.2 测试方案二 先使摆杆静止使其保持铅锤状态,选择模式二开始同时观察实际情况下摆臂控制摆杆的摆动,摆杆是否做圆周摆。如表2所示。3.3 测试方案三 用手将摆杆轻触到165度附近,松手。选择模式三开始计时,观察摆杆能否在极短时间内调整到倒立状态,并观察摆臂摆动角度是否小于90度。如表3所示。 <<上接96页 4 结论 从测试结果反映,整个旋转倒立摆能够完成基本要求,其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摆杆摆动及圆周运动,并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迅速回到正常状态,整个旋转倒立摆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参考文献 [1]佟远,张莎.基于PID 双闭环的 旋转倒立摆控制系统[J].测控技术,2016,35(8):85-88. [2]吴爱国,张小明,张钊.基于Lagrange 方程建模的单级旋转倒立摆控制[J].中国工程科学,2005(10). [3]汤燕.基于STC89C52的简易倒立摆控制 装置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4(20). 作者简介 邓新宇(1998-),男,四川省眉山市人。研究方向为嵌入式软件开发、嵌入式硬件设计。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四川省乐山市 614000

内河助航标志浮标施工组织及方案

临海高等级公路灌河大桥桥区助航标志 施工期侧浮现场组织安装方案 一、工程概述: 1.1概况 临海高等级公路是江苏省沿海地区干线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承山东沿海及环渤海湾地区,南接上海及长三角核心区域,是江苏省沿海地区最临近海岸的一条主干线公路。该项目的建设将江苏沿海地区灌河南北两侧连成整体,有效促进灌河地区与江苏沿海其他地区共同协调发展,完善沿海地区和灌河口地区的综合交通体系,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灌河大桥的建设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水域的通航环境,同时灌河大桥施工期及运营期均对灌河航道有一定的安全影响,根据灌河大桥的通航安全评估及相关部门的要求,在灌河大桥施工期、使用期完善桥区助航标志,确保大桥桥区航道的通航安全。 1.2依据及规范标准 〔1〕、《关于临海高等级公路灌河通道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的批复》(2012-206号)文件; 〔2〕、《临海高等级公路灌河通道施工图纸设计》(2011); 〔3〕、《临海高等级公路灌河大桥GH-1、2标水上施工作业方案》; 〔4〕、《临海高等级公路灌河大桥通航安全评估报告》。

二. 施工期助航标志配布方案: 在施工期桥区航道的通航水域上下游设置4对8只侧面浮标,提示航道过往船只通过施工水域时在安全通航水域内行驶,侧面浮标设置在施工期桥梁航道水域两端。 2.1施工期通航航道水域要求 〔1〕、施工期桥区通航航道最大通航船舶吨位:5000T级; 〔2〕、桥区航道宽带为:168m; 〔3〕、桥区航道施工期通航水域长度为:500m; 〔4〕、满足双向5000T级杂货船通航; 〔5〕、该段通航水域距离GH-1标段临时码头前沿约为78m,距离GH-2标段工作平台前沿约为75m; 2.2配布原则及方案 〔1〕、助航标志符合《内河助航标志》、《内河助航标志的主要外形尺寸》、《内河通航水域桥梁警示标志》的要求和规定; 〔2〕、确保船舶航行安全,型式合理、可靠、经济、实用为原则,符合《航标管理办法》的规定,有利于地方管理部门的维护管理; 〔3〕、浮标设置水深不小于航道维护水深,满足设计船型通行,设置间距满足白天看到船体及夜晚看到相邻两个灯标,确保船只通行安全; 〔4〕、施工期桥区通航船舶吨位在3000-5000T级,提示该水域助航标志及航道通航的航线,确保灌河大桥桥区施工作业区的通航安全; 〔5〕、浮标具体配置工程量及航道要求,在施工期航道通航水域上下游设置4对8只侧面浮标,提示船舶在通过施工水域航道内安全行驶,浮标设置在施工期桥梁通航水域两侧,距安全通航水域距离25m,浮标在该水域设置航道底高程不小于-7.2m。 2.3侧面浮标选型要求及布置方式 〔1〕、本标段采用侧面浮标为10m钢质船形浮标,具体尺寸如下: 总长为:10m; 船宽度为:2.8m; 型深为:1.0m; 设计吃水为:0.30m; 梁拱为:0.05m的通用定型产品。

【WO2019207052A1】一种几何自定位浮标【专利】

( (51)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CA,CH,CL,CN,CO,CR,CU,CZ,DE,DJ,DK,DM,DO, B63B22/16(2006.01)DZ,EC,EE,EG,ES,FI,GB,GD,GE,GH,GM,GT,HN, HR,HU,ID,IL,IN,IR,IS,JO,JP,KE,KG,KH,KN,KP, (21)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Number: KR,KW,KZ,LA,LC,LK,LR,LS,LU,LY,MA,MD,ME, PCT/EP2019/060627 MG,MK,MN,MW,MX,MY,MZ,NA,NG,NI,NO,NZ, (22)International Filing Date:OM,PA,PE,PG,PH,PL,PT,QA,RO,RS,RU,RW,SA, 25April2019(25.04.2019)SC,SD,SE,SG,SK,SL,SM,ST,SV,SY,TH,TJ,TM,TN, TR,TT,TZ,UA,UG,US,UZ,VC,VN,ZA,ZM,ZW. (25)Filing Language:English (84)Designated States(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for every (26)Publication Language:English kind o f regional protection available).ARIPO(BW,GH, (30)Priority Data:GM,KE,LR,LS,MW,MZ,NA,RW,SD,SL,ST,SZ,TZ, 2018059726April2018(26.04.2018)NO UG,ZM,ZW),Eurasian(AM,AZ,BY,KG,KZ,RU,TJ, TM),European(AL,AT,BE,BG,CH,CY,CZ,DE,DK, (71)Applicant:DRONEBUOY AS[NO/NO];0vre Hamrane EE,ES,FI,FR,GB,GR,HR,HU,IE,IS,IT,LT,LU,LV, 5,4152Vestre Amoy(NO).MC,MK,MT,NL,NO,PL,PT,RO,RS,SE,SI,SK,SM, (72)Inventors:LUND,Per;0vre Hamrane5,4152Vestre TR),OAPI(BF,BJ,CF,CG,Cl,CM,GA,GN,GQ,GW, Amoy(NO).BYGDNES,Kjell Tore;Kydnaveien17,4310KM,ML,MR,NE,SN,TD,TG). Hommersak(NO).LUND,Per Gundersen;0vre Hamrane 5,4152Vestre Amoy(NO).Declarations under Rule4.17: —as to the identity o f the inventor(Rule4.17(i)) (74)Agent:ONSAGERS AS;P.O.Box1813Vika,N-0123—as to applicant's entitlement to apply for and be granted a Oslo(NO).patent(Rule 4.17(H)) (81)Designated States(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for every—as to the applicant's entitlement to claim the priority o f the kind o f national protection available):AE,AG,AL,AM,earlier application(Rule4.17(iii)) AO,AT,AU,AZ,BA,BB,BG,BH,BN,BR,BW,BY,BZ,—o f inventorship(Rule4.17(iv)) (54)Title:A GEOGRAPHICAL SELF-POSITIONING BUOY Fig.2c) (57)Abstract:A geographical self-positioning buoy for marking a turning point or other boundary of a vessels sailing course,which turning point or other boundary is a predetermined geographical position.The buoy comprises a hull arranged to be at least partially submerged in a body of water,which hull is arranged with:-a propeller system,-an autonomous self-positioning system connected to the propeller system,-a power source for supply of electric power to the propeller system and the self-positioning system.The buoy is arranged for maneuvering towards said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nd keep station upon a signal from the autonomous self-positioning system.The hull is annular and tube-shaped having an inner center opening,and the propeller system comprises at least two thrusters, each mounted on an underside of said hull. [Continued on next page]

海洋观测浮标通用技术要求整理试行.doc

精品资料 海洋观测浮标通用技术要求 (试行) 1范围 本要求规定了海洋观测浮标的系统组成、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海洋观测网业务化应用的海洋观测浮标的采购、检验和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B/T 3855 海船牺牲阳极保护阴极设计和安装 GB/T 13972-2010 海洋水文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914 海滨观测规范 HY/T 143-2011 小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 HY/T 142-2011 大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 3 术语和定义 3.1 海洋观测浮标 锚泊在特定海区对该海区的水文、气象等要素进行定点、自动、长期、连续观测并定时发送资料的浮标。 3.2浮标检测仪 一种配备浮标专用检测软件,可对浮标进行工作参数设置及功能检测的设备。 3.3浮标接收岸站 接收海洋观测浮标发送或者通过数据平台中转的测量数据的地面接收设备和设施。 4系统组成 4.1基本组成 海洋观测浮标由浮标体、数据采集器、安全系统、浮标检测仪、传感器、通信系统、供电系统、锚系、 浮标接收岸站(以下简称岸站)九部分组成。 4.2浮标体 为浮标提供浮力支撑,同时也作为仪器搭载平台,由塔架、标体、配重组成。

精品资料 按照设定的工作时序,自动采集、处理、存储观测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时发送到岸站。 4.4安全系统 具有警示、防雷、发现浮标移位、开舱、进水的功能,由雷达反射器、避雷针、卫星定位系统、开舱、进水传感器组成。 4.5浮标检测仪 对浮标进行设置、调试和检测。 4.6传感器 包括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压、水温、盐度、波浪、海流传感器等。 4.7通信系统 采用短波、超短波、蜂窝移动通信或卫星等通信方式,将观测数据传输到岸站,由天线和通讯模块或一体化通讯设备组成。 4.8供电系统 为浮标的长期连续工作提供电源,由太阳能电池板、免维护蓄电池和充放电控制器组成。 4.9锚系 提供稳定的系泊力,使浮标能够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长期系泊定位,由锚链、连接件、锚等组成,根据使用目的、深度和布放海区的不同,有时会用到系留缆、包塑钢丝绳等。 4.10岸站 接收来自海上浮标发送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具有保存、显示、查询、生成报表、报警提示等功能,由配套设施、通信设备、数据处理计算机和专业软件组成。 5技术要求 5.1观测要素、时次、单位和准确度 5.1.1观测要素 观测要素一般包括:风、气压、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水温、盐度、海流、波浪。 其它观测要素可根据需要增加。 5.1.2观测时次 所有观测要素除特殊要求,应一小时观测一次,并在整点前完成观测,各要素采集结束时间应尽量靠近整点。 5.1.3观测单位和测量准确度

溢油跟踪浮标系统

溢油监测跟踪浮标系统方案 一.系统概述 在目前全社会对海洋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的大形势下,各涉海企业和海事监管部门所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如何能够有效解决或者应对溢油污染给环境带来的影响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各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还要依靠建立完善的管理手段,从制度上上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各种各样的溢油事故的发生。 通过装备先进的溢油监测设备和建立有效的应急反应计划,以便溢油发生时,能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经济损失和对环境的危害实现保护海洋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青岛中环测控有限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c59305565.html,)研发的溢油跟踪浮标,当溢油事故发生时,通过向溢油发生海域投放溢油跟踪浮标监测,能准确的了解溢油的漂移扩散方向,漂移扩散速度,及位置信息,为溢油应急行动提供支持。二.系统组成 2.1系统组成介绍 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溢油监测跟踪浮标设备终端(以下简称终端)和监控中心控制系统。 z溢油监测跟踪浮标设备终端 z监控中心控制系统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软件系统:溢油监测跟踪浮标管理系统

★硬件设备:数据库服务器/通讯服务器。 2.2溢油监测跟踪浮标设备 溢油监测跟踪浮标设备是青岛中环测控有限公司(https://www.doczj.com/doc/c59305565.html,)为溢油监测活动研发的一款高端产品,首先通过GPS卫星定位系统,然后可以采用AIS通讯方式把浮标的位置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经过信号分析系统处理后,通过显示设备展示溢油监测浮标的位置,漂移速度,漂移方向等信息,达到溢油监 测跟踪的要求。仪器外观结构如下: 在海上发生溢油事故 使用方式及原理: 的时候,将设备开启投入到水中后,设备会通过

表层漂流浮标及其跟踪技术

第16卷 第2期1997年6月 海 洋 技 术 OCEAN T ECHNOLOGY Vol.16,No.2 June,1997表层漂流浮标及其跟踪技术 余立中 山广林 (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天津,300111) 摘 要 漂流浮标是一种小型海洋资料浮标,具有自动采集海洋水文气象数据、自动定位与数据传输 的功能。它可以在海洋中对表层海流进行大尺度测量与描绘,属一次性使用仪器。其体积小,便于 投放,按照不同的使用目的可连续在海上工作几个月到两年。 FZ S3-1型表层漂流浮标在海上进行漂流及跟踪实验,自1995年5月至1996年1月在海上漂流并把采集的数据送回地面接收站。用从A RG OS服务中心索取的资料,描绘了一条连续完整 的流迹曲线。文章详细地论述了试验结果。 A RG OS卫星定位与数据传输系统的建立使漂流浮标有了更大的发展,文章简要地介绍了国 外表层漂流浮标的典型产品,并介绍了漂流浮标的跟踪技术,尤其是利用A RGO S系统定位和传 输数据的技术。 关键词 漂流浮标 跟踪 传输技术 漂流浮标是依照海洋调查、环境监测、气象预报和科学实验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小型海洋资料浮标。可自动连续采集海洋水文气象数据,有定位和传输数据的功能。浮标布放后随被测层海流自由漂移,同时对已设定的各项测量参数连续不停地采集。它依靠固定的卫星通讯网定位并将观测到的各种参数数据传输到地面接收站,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提供给用户。因此,该浮标可在各种海洋调查中对海流走向、流径进行大尺度测量。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投放、不易遭破坏、不受人为限制等特点,可在海洋中连续工作几个月至两年,适用于大面积海域调查、海气相互作用研究、自然灾害和突发性环境污染调查等诸多方面。历年国际大型海洋科学实验表明:漂流浮标对那些缺乏数据海域的气象水文分析和预测非常重要,在海流数值及其变化量的分布,对大洋环流研究则起着更为重要作用。 地球极轨卫星和同步卫星的发射为全球海洋环境监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漂流浮标真正成为海洋水文观测工具是在70年代以后,它利用ARGOS(卫星定位与数据传输)系统定位及传输数据,有较高的可靠性、数据接收率和定位精度。观测项目包揽海表面气象参数、表层水文要素、定深分层水温测量等。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早就将漂流浮标用于海洋大尺度测量上,70年代后期ARGOS系统的收稿日期:1997-03-26

海洋观测浮标通用技术要求-整理(试行)

海洋观测浮标通用技术要求 (试行) 1范围 本要求规定了海洋观测浮标的系统组成、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海洋观测网业务化应用的海洋观测浮标的采购、检验和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CB/T 3855 海船牺牲阳极保护阴极设计和安装 GB/T 13972-2010 海洋水文仪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914 海滨观测规范 HY/T 143-2011 小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 HY/T 142-2011 大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 3术语和定义 3.1海洋观测浮标 锚泊在特定海区对该海区的水文、气象等要素进行定点、自动、长期、连续观测并定时发送资料的浮标。 3.2浮标检测仪 一种配备浮标专用检测软件,可对浮标进行工作参数设置及功能检测的设备。 3.3浮标接收岸站 接收海洋观测浮标发送或者通过数据平台中转的测量数据的地面接收设备和设施。 4系统组成 4.1基本组成 海洋观测浮标由浮标体、数据采集器、安全系统、浮标检测仪、传感器、通信系统、供电系统、锚系、浮标接收岸站(以下简称岸站)九部分组成。 4.2浮标体 为浮标提供浮力支撑,同时也作为仪器搭载平台,由塔架、标体、配重组成。 4.3数据采集器 按照设定的工作时序,自动采集、处理、存储观测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时发送到岸站。

4.4安全系统 具有警示、防雷、发现浮标移位、开舱、进水的功能,由雷达反射器、避雷针、卫星定位系统、开舱、进水传感器组成。 4.5浮标检测仪 对浮标进行设置、调试和检测。 4.6传感器 包括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压、水温、盐度、波浪、海流传感器等。 4.7通信系统 采用短波、超短波、蜂窝移动通信或卫星等通信方式,将观测数据传输到岸站,由天线和通讯模块或一体化通讯设备组成。 4.8供电系统 为浮标的长期连续工作提供电源,由太阳能电池板、免维护蓄电池和充放电控制器组成。 4.9锚系 提供稳定的系泊力,使浮标能够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中长期系泊定位,由锚链、连接件、锚等组成,根据使用目的、深度和布放海区的不同,有时会用到系留缆、包塑钢丝绳等。 4.10岸站 接收来自海上浮标发送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具有保存、显示、查询、生成报表、报警提示等功能,由配套设施、通信设备、数据处理计算机和专业软件组成。 5技术要求 5.1观测要素、时次、单位和准确度 5.1.1观测要素 观测要素一般包括:风、气压、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水温、盐度、海流、波浪。 其它观测要素可根据需要增加。 5.1.2观测时次 所有观测要素除特殊要求,应一小时观测一次,并在整点前完成观测,各要素采集结束时间应尽量靠近整点。 5.1.3观测单位和测量准确度

SZF型波浪浮标技术指标和主要功能

SZF型波浪浮标技术指标和主要功能 一、测量指标及参数 1 测量指标 2 浮标系统技术参数

二、主要功能 1 工作方式 工作方式分为3种:定时测量方式,连续测量方式和检测工作方式。 定时测量方式分为3小时定时测量方式和1小时定时测量方式。 3小时定时测量方式有标准测量和加密测量两种状态。标准测量状态浮标在每天02、05、08、11、14、17、20、23时(北京时)自动进行一次测量,每次测量间隔3h,加密测量状态每次测量间隔1h。每次测量都在整点进行。 标准测量状态方式依据“加密门限值”,浮标自动判别并进行标准测量和加密测量之间的状态转换。以“十分之一大波波高”特征值作为加密门限值的比较参数,当标准测量测得的十分之一大波波高大于等于预置的加密门限值后,浮标自动转换为加密测量状态;当测得的十分之一大波波高小于预置的加密门限值后,浮标自动转换为标准测量状态。加密门限值在浮标布放前由用户预先设置。 1小时定时测量方式,浮标在每天24个整时进行测量。浮标内的传感器在正点前的21分(采样间隔为0.5s)加电,传感器通电后稳定3分钟,工作17分,发射机工作1分,然后传感器被断电,浮标内控制电路进入休眠状态(低功耗),等待下一个测量时次的到来。 连续测量方式是浮标循环地进行“稳定3分、数据采集、发送”过程。采 样间隔为0.5s的数据采集时间为17分,发射时间1分,循环往复,传感器在每次 通电后需稳定3分;采样间隔为0.25s时的数据采集时间为8分

32秒。 检测工作方式是浮标以0.125s的采样间隔工作,主要用于检测系统的工作状态。检测时间第一次需7分钟(含3分钟传感器稳定时间),之后每次工作时间为4分20秒。 当设置了浮标的工作方式时,接收处理机也处于相应的工作方式。 接收机在接收时次(正点前)提前6分钟打开接收机,准备接收数据。 2 浮标内波浪数据处理 波浪浮标在每次测量结束后,对波高、倾斜角、方位角的采样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波浪特征值最大波高、平均波高、有效波高和十分之一大波波高(HMAX、、HMEAN、H1/3、H1/10)及对应的周期值(TMAX、TMEAN、T1/3、T1/10))和按16个方位角划分的波向出现率。 3 浮标内测量数据传输和存储 每次测量结束后,向接收处理机发送测量的数据。 浮标与接收处理机间采用单向VHF数字通讯时: 浮标向接收处理机传送的数据有:测量时间,波高原始数据(2048点采样值),波浪统计特征值,波向出现率、GPS定位数据及浮标电池电压值。 浮标与接收处理机间采用GSM(FM)短信通讯: 浮标向接收处理机传送的数据有:测量时间,波浪统计特征值,波向出现率、GPS定位数据及浮标电池电压值。 浮标内设有U盘存贮器(USB接口)作为数据存储器。U盘存

水声信号处理中若干研究方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水声信号处理中若干研究方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孙超,杨益新 (西北工业大学声学工程研究所,西安 710072) 1 引言 水声信号处理领域的早期研究成果大多是数学专业出身的科学家完成的,研究工作植根于对声及其特性的物理和数学观察与分析。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近年来,水声信号处理研究领域也伴随着自适应信号处理、传感器阵列,以及检测与估计理论中的进展而发展。同时,对海洋环境中多种现象的物理机理探究,促使水声信号处理领域研究成果逐步得到应用。 水声信号处理涉及广泛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对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进展做过各种形式的综述。典型的有1998年发表于IEEE信号处理杂志的一组题为《水声信号处理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的专稿[1],而国内则于2006年在《物理》杂志发表了一组题为《声纳技术及其应用专题》的文章[2-9]。受时间、篇幅以及作者能力所限,本文将只对水声信号处理研究领域中有限的几个研究方向上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 2 被动定位—匹配场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动定位技术中的重要发展就是在信号处理算法中加入了声传播模型,主要用于估计一个辐射源的距离和深度(以及方位)。这种处理方法称作匹配场处理(Matched Field Processing—MFP)。MFP的核心就是对常规的一维平面波波束形成进行推广,使其能够对海洋中的点声源进行三维定位。一维平面波波束形成只能使基阵在方位上进行扫描,使其在所有可能的源方位上与测量数据进行“匹配”,并寻找其中相关程度最大处的参数值作为目标方位估计。在三维匹配场波束形成中,基阵能够对不同的目标参数(距离、深度、方位)组合进行描述,寻找其与测量数据匹配程度最大的参数值,认为是目标的位置参数估计。 MFP的发展与海洋中声传播建模的进展是并行的。当Clay研究模态传播时,他最早发现了波导模型、基阵和信号处理之间的密切关系[10]。尽管他没有提到信号源定位或层析,但他清楚地建立了模态表示、传播和基阵处理之间的相互关系。Hinich是第一个用垂直阵研究目标定位的人[11]。他推导了模态幅度系数和信号源深度的最大似然方程和克拉美罗界(Cramer Rao Bound—CRB)。因为对噪声使用了零均值高斯噪声模型,他推导的估计器等同于线性化的最小方差估计器。该处理器对多普勒失配较敏感,特别是使用长积分间隔的时候。Bucker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构造了一个二次型检测器,以降低这一敏感度。更重要的是,他使用了现实的环境模型,引入了模糊表面的概念,并证明了波场含有足够的成份来进行反演、定位。Bucker被认为是最早将MFP表示成现在使用的形式的人,他给出的检测因子本质上就是现在所说的“常规MFP”[12]。 在随后的20余年时间里,MFP有了长足发展。Tolstoy于1993年出版的专著[13]以及Baggeroer等人发表在J. Oceanic Eng.上的综述文章[14]对此之前在MFP研究领域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很好的总结与论述。早期的工作集中在浅海水域,主要关心的是各种方法对失配的敏感程度。试验研究主要采用垂直线列阵,工作频率较低,作用距离从几公里至上百公里。在处理方法上,自适应的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Minimum Variance Distortionless Response—MVDR)技术被引入到MFP中,并给出了较之常规线性的MFP处理器(Bartlett处理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