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4论中动句的语义表达特点

04论中动句的语义表达特点

04论中动句的语义表达特点
04论中动句的语义表达特点

论中动句的语义表达特点

曹宏

提要本文讨论中动句NP+VP+AP在语义表达方面的特点,包括:1)中动句隐含的施事在语义指称上的任指性特点;2)整个句子所表达的情状类型的状态性特点和命题的通指性特点;3)句首NP在语义指称上的通指性特点;4)中动句的句式意义:“在‘V’‘NP’的时候,‘NP’通常‘AP’”。

关键词中动句语义表达隐含的施事语义指称情状类型句式意义一引言

在国外的语言学文献上,像下列这种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被称为中动结构或中动句(middle construction):

(1)The car drives easily. (2)The book sells quickly.

大概是为了便于对照,国外的汉语研究者也称汉语中的下列句子为中动句:(3)这辆车开起来

...挺顺手的。

...很轻松。(4)这把刀切起来

(5)这种自行车骑起来

...滑溜溜的。

...很费劲。(6)这块料子摸上去

对于汉语中的这种句式,国内的研究还比较零碎。比如,吕叔湘主编(1980)、刘月华主编(1998)和房玉清(2001)在讨论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时,都简单地提到过。王健慈(1997)把这类句子中的“看来、说起来”等称为评判动词,认为它们表示说话人的评判或态度,是一种情态成分。海外的研究,如Sung Kuo-ming(1994)、Ji Xiaoling(1995)等,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并提出了几种说明其句法、语义特点的解释性的理论。为了方便,本文也称这种句子为中动句,记作:NP+VP+AP。

关于汉语中动句的句法构造特点,我们另有专文讨论。本文打算集中讨论汉语中动句“NP+VP+AP”在语义表达(semantic representation)方面的有关特点,内容包括:1)中动词的隐含施事的指称特点;2)整个句子的情状类型特点;3)句首NP的指称特点;4)中动句作为一种独立的句式的句式意义。

二施事隐含及其任指性的语义特点

中动句的特点之一是有中动短语VP。引人注目的是,中动句的施事通常是不出现的,受事不但出现、而且通常在句首作表层结构的主语。下面专门讨论施事的出现与否及其语义表达上的特点。

中动句的施事在句中一般不出现,即是一个隐含的施事(implied agent)。例如①:

(7)那烟显然放的时间长了,抽起来

...十分干呛。(628)

(8)这个原则说起来

...难,在社会风气不正的环境中就更难。(1291)...容易做起来

(9)诗文写得流利,读起来

...顺口。(1645)

(10)这家旅馆看起来

...像一件破烂衣服上完好的扣子。(1658)

在例(7)中,“抽”的施事虽然没有出现,但是因为“抽”这个二价动词的论元结构(argument structure)中必须包含两个论旨角色(thematic role):一个是施事,一个是受事;②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施事是存在的,那就是抽“那烟”的人。只是这种句子中的隐含施事在语义指称上具有任指性(arbitrary referential)的特点,即泛指任意的一个施事者。

在一定的条件下,施事可以通过介词的引导而在状语中出现,构成“在……看起来”、“从……看起来”等形式。例如:

(11)在伊自己也许常常是这样,在我们看起来

...,这却很难以审视了。(361)

(12)可是钱呀,在我们几个中学生看起来

...,真有了不起的重要呵。(526)

从跨语言比较的角度看,英语中动句中也有这种情况。例如:

(13)a. That book read quickly for Mary.

b .No Latin text translates easily for Bill.

Ji(1995:14)引用Zribi-Hertz(1993:588)的观点,称这种现象(即中动句的外部论元[external argument]的状语表达)为视点状语(for-phrases are point-of-view adverbials)。

有时候,施事可以通过使令动词(即生成语法上所谓的“轻动词”,light verb)的引导而在句中出现。例如:

(14)那声音让她听起来

...倒是有了几分复仇的快意。(1647)

(15)这种酒让人喝起来

...就觉得像是在喝白开水一样。

(16)好台词使人读起来

...心情愉快。

(17)这地方在我生活史中占了一个位置,提起来

...真使我又痛苦又快乐。

(952)

(18)其实事情一点也不莫名其妙,很正常,很应该,只是他办起来

...不合适罢了,让他办这件事还不如让他跳芭蕾舞,饰演《天鹅湖》中的王子。

(133)

像例(18)这种让施事“他”直接作主语的句子读上去多少有点不自然,让人产生一种突兀的感觉,倒是下文的使动式表达“让他办这件事……”很好地弥补了上文的不足。

有时候,施事虽然以主语的身份出现;但是,在语义上显然是表示任指的。例如:

(19)有人则认为一个数据流图最多有七个加工,这样人们看起来

...不致因图上加工过多而眼花缭乱。(155)

(20)这些书信,你读起来

...你便觉得他好像是写给你的一样。(1448)

上例中的“人们”和“你”可以指一定的言谈论域(universe of discourse)中的“任何人”,即表示的是一种任指的意义。比如,《现代汉语词典》(2001:1063)对“人们”的解释是:

泛称许多人:草原上的~∣天冷了,~都穿上了冬装

这“泛称许多人”很准确地刻划出“人们”在语义所指上任指性的特征。吕叔湘主编(1980:370)对第三人称代词“你”的第三种用法的释义是:“泛指任何人”。举的例子是:

~要想做好工作,~就得好好学习∣他的苦干精神叫~不得不佩服

因此,例(19)、(20)中的“人们”和“你”都可以省去;换句话说,在语义表达方面,这种有形表达形式(overt form)跟施事隐含的无形表达形式(covert form)差不多。

当然,真正独立出现施事的情况也有,但通常只能出现在中动短语之后的AP中。例如:

(21)这事儿啊,想起来

...我就后怕,有时冷不丁出一身冷汗。(142)

(22)生活史上的大创伤是敌人在炮楼“戳”着的时候,提起来

...,她们就黯然失色,连说不能提了,不能提了。(1067)

像(21)中的“我”,跟中动词“想”的施事指的是同一个实体(entity);(22)

中的“她们”跟中动词“提”的施事既可以指同一个实体、也可以指不同的实体。

综上所述,中动词的施事通常是隐含不出现的;如果要出现,只能通过介词和轻动词的引导,或者包含在AP中,一般不能以主语的身份独立出现。并且,这种隐含的施事在语义指称上具有任指性的特点,即泛指任意的一个施事者。

三中动句所表达的命题的通指性特点

从句子所表达的意义的情状类型(situation type)特点上看,③中动句不是陈述具体事件(event)的,而是描写某种事物的性质(attribute)和状态(state)的;也就是说,在情状类型方面中动句具有状态性(stative)和非事件性(non-eventive)。Ji(1995:8-11)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指出:“非事件性”并不是一个经过严格定义的概念,可以用它指没有任何特定的时间参照的情景;在这个意义上,它可以跟“状态的”(stative)和“通指的(命题)”(generic[proposition])相互替换。英语中动句具有通指性(generic)的特点,即不表达特定的施事,而是表示任意的施事。 Ji(1995:46-7)指出,汉语中动句也是非事件性的,在句法上不允许出现在进行体形式中;因为中动句表示相关主语的一种跟时间无关的属性,所以中动句中不允许有特定时间的表达。她进一步指出,汉语中动句也具有通指性解读(generic reading)。例如:④(23)“奔驰”车开起来很舒服。

[a.对任何人来说,“奔驰”车开起来很舒服。

b.通常的情况是,“奔驰”车开起来很舒服。

c.任何一辆“奔驰”车,开起来很舒服。]

她认为这种通指性解读来自以下三个方面:1)外部论元的通指性解释,如例(23)的语义解释a所示;2)中动句所表达的命题的通指性解释(generic interpretation),如例(23)的语义解释b所示;3)句法主语的通指性解释,如例(23)的语义解释c所示。

我们通过大量语料的调查,发现这三点基本正确。对于第一点,上文已经证明中动句的施事在句中一般不出现,并且这个隐含的施事一般不指某个特定的人,而是可以解释为“对任何人来说”。关于第二点,我们在真实语料中发现:中动句所表达的命题的通指性,有时会用特定的词汇或上下文语境来强调。例如:(24)不管围墙的式样如何,看起来

...总是眼目一新,事了心平。(104)(25)当时的我,是初出茅庐的一个十四岁未满的乡下少年,突然间闯入了

省府的中心,周围万事看起来

...都觉得新异怕人。(1427)

(26)什么事情都是说起来

...容易做起来难。(809)

(27)他还有个特别本领是编歌子,不论村里发生件什么事,有个什么特别

人,他都能编一大套,念起来

...特别顺口。(1325)

例(24)-(26)是真接用“总(是)、都(是)”等范围副词来强调整个句子所表示的命题的通指性,例(27)是利用上下文语境来直接地强调整个句子所表示的命题的通指性。

由于中动句是非事件性的,具有通指性,因此,从理论上推测,中动句应该不允许有表示特定的时间、处所的状语,其他类型的状语的出现则不影响句子的合格性和可接受性。例如:

(28)何况我觉得潜意识这种东西,细分析起来

....是挺有趣的。(689)(29)一九四三年同一期间,广西省良丰有埋婢案,桂林有医院职员踢死工友案,青年职员吊打童犯案,偏僻县份有活埋女教师案,福建省

南平有虐杀童养媳案,陕西宝鸡有鸨母戮毙稚妓案,恩施有锥刺棒

打妻子,撒尿迫饮的虐待案,四川成都有经理踢死女工案……这些

私刑案件,如果大家并非健忘的话,一连串想起来

...,真要以为我们

今日是生活在“活地狱”的境域内了。(1026)

(30)最使我感到困难的是文字,……简直读起来

...比天书还难。(1641)在上例中,中动短语之前的状语是表示状态、方式和语气的,它们不影响句子命题的通指性。

但是,我们在真实语料中也找到了不少中动短语前有处所状语、乃至时间状语的句子。

(31)a.十五年前自己的事,在这样地方温习起来

....,使人对于命运感到十分惊异。(1048)

b.十五年前自己的事,在这样地方温习起来

....,总是使人对于命运感到十分惊异。

(32)他们的性命,现在看起来

...,是牢牢拴在了文城的。(192)

(33)我如今说起来

...很好听,是一个留学生,可是想像工人一样享一点家庭的福都不能够,这是多么可怜又多么可恨。(1556)

(34)a.故而刚才伫立岸边看渡船摇晃而去的情景,此刻回想起来

....觉得十分虚幻。(636)

b. 故而刚才伫立岸边看渡船摇晃而去的情景,此刻只要

....总是

..

..回想起来觉得十分虚幻。

(35)a.昨夜的怒火在此刻回想起来

....显得十分虚假。(648)

b. 昨夜的怒火在此刻只要

..显得十分虚假。

....总是

..回想起来

仔细分析起来可以发现,处所状语和时间状语的出现,对句子在命题表达上的通指性影响不大。加为这些处所状语和时间状语限制的是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并不影响后面的AP可以陈述句首的NP在VP的情况下通常会表现出AP所表示的状态。比如,例(31a)、(34a)、(35a)的AP前都可以加上“总是”,从而成为(31b)、(34b)、(35b)。也就是说,中动句所表达的命题的通指性主要体现在:AP所表示的状态对于NP来说,在VP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惯常性(只要V-NP,那么AP就会出现)。

因此,Ji(1995:46)指出的汉语中动句不允许有特定时间的表达,应该修正为:汉语中动句不允许出现在进行体形式中,但不排斥中动短语之前可以有表示特定时间的状语性成分。

四中动句主语在指称上的通指性特点

上文说过,中动句的通指性也可以通过其主语的通指性来体现。从形式构造上看,汉语中动句的主语有光杆名词(bare noun)和名词性词组(full NP)两种形式。当光杆名词作主语时,它在指称上往往是通指性的;也就是说,光杆NP所指的对象是整个一类事物(class)。⑤例如:

(36)桃源石很硬,磨起

..来.很不容易。(20)

(37)鸭嘴是角质,就像指甲,没有神经,刻起来

...不痛。(27)

(38)亮道看起来

...光光明明平平坦坦,却拥挤不堪,争争吵吵,勾心斗角,劳心伤神,甚不消停。(117)

这里的“桃源石”、“鸭嘴”、“亮道”指的是所有的桃源石、鸭嘴、亮道或者其中

任何一个。

这一点显示出,中动句作为一种表示状态的句子(可以简称为描写句),它跟表示动作或事件的句子(可以简称为叙述句)对主语在语义指称上有不同的要求。⑥根据赵元任(1979:46)和朱德熙(1982:96),汉语有一种很强的倾向,即让主语表示已知的、确定的事物(即有定的),而让宾语去表示不确定的事物(即无定的)。⑦因此,句首主语位置上的NP通常作有定的解释、句尾宾语位置上的NP通常作无定的解释。例如:

(39)客人

..

..买来了~买来了气球

..来了~来客人

..了气球

据此,我们也许可以说光杆名词在句首作主语时取有定解释还是通指解释,是叙述句和描写句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别性指标。

名词性词组充当中动句的主语,在指称上又有任指、泛指和定指三种情况。例如:

(40)什么事情都是说起来

...难。(809)

...容易做起来

(41)当时的我,是初出茅庐的一个十四岁未满的乡下少年,突然间闯入了

省府的中心,周围万事看起来

...都觉得新异怕人。(1427)

(42)有的先生虽然看起来

...衣冠齐楚,西服皮鞋,但是皮鞋底下有洞。(38)

(43)这人看起来

...是不会头疼脑热、感冒伤风的,而且不会有什么病能轻易地把他一下子打倒。(47)

(44)这件事说起来

...难,也是,把谁骗了谁没有情绪除了太监。

...容易办起来

(5)

(45)八千岁的米店看起来

...不大,门面也很暗淡。(46)

(46)你老兄的话听起来

...很高妙,其实是无所作为。(104)

(47)他看起来

...很有文化修养。(51)

(48)“她看起来

...岁数很小,”父亲说,“跟你妹妹差不多大”。(127)

例(40)中的“什么”是一种任指性的用法,“表示在所说的范围内无例外”(参看吕叔湘主编,1980:428)。例(41)中的“万事”泛指一切事情。因此,这两句的句首NP在指称上都具有一定的通指性。例(42)中的“有的”是泛指的,指某个范围内部分不确定的个体。这种指称性质跟通指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并不构成矛盾。至于例(43)—(48),句首NP都是有定的(definite),它们的指称特点跟通指性相矛盾,但是这并不影响这些句子整体上的通指性,因为这些中动句的隐含的施事、整个句子所表达的命题仍然是通指性的。

正如§2所说,中动句在语义表达上的通指性来源于隐含施事的通指性,句子所表达的命题的通指性和句首主语的通指性三个方面;于是,符合这些条件越多的句子,其语义表达上的通指性就越强,并且越像典型的中动句。反过来说,这三项中的一项甚至两项违反通指性,都不足以使整个句子失去通指性;但是,如果这三项都违反了通指性,那么整个句子就不会具有通指性,于是这也就不再是合格的中动句了。例如:

(49)a.自行车骑起来很轻松。

b.这辆自行车骑起来很轻松。

c.*自行车骑起来有时很轻松。

d.?自行车骑起来有时很轻松(、有时很费劲)。

e.*这辆自行车骑起来有时很轻松。

f.?这辆自行车骑起来有时很轻松(、有时很费劲)。

g.?自行车我骑起来很轻松。

h. 自行车我骑起来很轻松(、她骑起来很费劲)。

i.?这辆自行车我骑起来很轻松。

j. 这辆自行车我骑起来很轻松(、她骑起来很费劲)。

k.*这辆自行车我骑起来有时很轻松。

l.?这辆自行车我骑起来有时很轻松(、有时很费劲)。

从上面相关例子的比较中可以发现:中动句的通指性对不同的成分的要求是宽严不一的。具体地说:1)对受事主语的通指性要求较弱,所以会有例(43)—(48)这种句首NP都为有定的句子;2)对施事的出现有一定的限制(比如(49g)),除非是句子中有特定的焦点结构,“我”读成重音,构成对比焦点,那么它就像(49h)这种表示对比的句子一样可以接受了);⑧3)对命题的通指性要求最严格,所以在AP前加上表示不确定时间的“有时”都不合格(在对比性焦点结构的句子中会好一些),如果加上“今天、一年前”等特定时间状语句子就更不可接受了。

五中动句的句式意义

中动句在形式上具有“NP+VP+AP”这种构造特点,在意义上具有通指性的情状类型特点。下面,我们通过讨论中动句的语义解释,来概括中动句作为一种独立的句式的比较抽象的句式意义。例如:(括号[]中的是中动句的语义解释)(50)这东西点起来

...味道很呛,人和蚊子都受不了。(34)

[“这东西”有这样一种属性:在“点”它的情况下,它表现出“味

道很呛”这样一种状态。]

(51)麒麟菜是海菜,分很多叉,样子有点像画上的麒麟的角,半透明,嚼.

起来

..脆脆的。(59)

[“麒麟菜”有这样一种属性:在“嚼”它的时候,它呈现出(使人

觉得口感是)“脆脆的”这样一种状态]

(52)那烟显然放的时间长了,抽起来

...十分干呛。(628)

[“那烟”有这样一种属性:在“抽”它的时候,它呈现出(使人觉

得)“十分干呛”这样一种状态]

(53)白巡长已有四十多岁,脸上剃得光光的,看起来

...还很精神。(946)[“白巡长”有这样一种属性:在“看”他的时候,他表现出(使人

觉得他)“很精神”这样一种状态。]

(54)磨去尖顶的法螺壳吹起来

...很响。(1645)

[“磨去尖顶的法螺壳”有这样一种属性:在“吹”它的时候,它呈

现出(声音)“很响”这样一种状态]

(55)肖科平放下酒杯为他解头发,头发缠得很死,解起来

...很费劲,最后她索性把胸针摘下来,放在眼前一点点丝缕有致地扯出。(626)

[“缠得很死”的“头发”有这样一种属性:在“解”它的时候,它

呈现出(使人)“很费劲”的状态。]

(56)(某些尖锐中肯的话)听起来

...使人感到不舒服。(1645)

[“某些尖锐中肯的话”有这样一种属性:在“听”它的时候,它呈

现出“使人感到不舒服”这样一种状态]

(57)食物中夹杂着砂子,嚼起来

...牙齿不舒服。(1645)

[“夹杂着砂子”的“食物”有这样一种属性:在“嚼”它的时候,

它呈现出(使人感到)“牙齿不舒服”这样一种状态]

为了使不同的中动句在语义解释上显示出它们的共同性来,上面的[ ]中给出的语义解释有些显得罗嗦拗口;但是却显示出不同的中动句有基本相同的语义解释。根据这些真实例句语义解释,中动句的句式意义大致可以概括成:中动句的形式构造:NP+VP+AP

中动句的句式意义:NP有这样一种属性,在V - NP的时候,它通常呈现出

AP这样一种状态。

或者,简单地写作:在V NP的时候,NP通常AP。

其中,斜体符号表示某个语言形式的语义所指;比如,NP代表句首名词性成分NP所指的事物,V代表中动词V所指的动作或行为,AP代表句尾的形容词性成分AP所表示的状态。这样,中动句的每一部分的意义,在整个句子的句式意义中都得到了体现;VP中的后附成分“起来”表示起始意义,在中动句中具体化为“在……的时候”一类时间性条件意义。正因为中动句的情况类型具有通指性的特点,于是“在V –NP的时候,通常AP”在意义上也就相当于“(每)当V –NP,就AP”。这就是说,宋国明(1994)所总结的“起来”的第四种用法——条件义:“每当”(相当于英语的whenever),实际上并不是“起来”单独所表示的意义,而是像中动句等具有通指性的情况类型特征的句子的句式意义所赋予的。我们不能把句式所具有的意义简单地归结为其中个别词语(尤其是虚词)。

根据上面的讨论,中动句在形式和意义方面都有一系列鲜明的特点。据此,我们可以把那些形式构造上很像中动句,但语义上不符合中动句的特征的句子排除出中动句。例如:

(58)这狗叫起来好像恶狼一样。

(59)我要骂起来比你们可花式多了。(2)

(60)她跑起来比羚羊还快。(王蒙)

(61)她……走动起来轻得像羽毛。(4)

(62)阳光照上去像黄琉璃似的。(567)

(63)她哭起来尖声尖气。(王朔)

这种句子看上去也是由NP+VP+AP三部分构成的,AP也是描述主语NP的性质或状态的;但是,这种句子却不是中动句。因为这里的句首NP不是中动句的受事论元,所以这种句子不具备中动句的句式意义:“在V NP的时候,NP通常AP”。

六结语

上文利用指称分析、情状类型分析等方法,说明中动句在语义表达方面具有通指性的特点,而这又跟下面这些因素相关:1)中动句的隐含的施事在指称上具有通指性的特点;2)整个句子的情状类型具有通指性的特点;3)句首NP在指称上可以是通指性的、也可以是定指的。最后,指出中动句式“NP+VP+AP”的句式意义是:NP有这样一种属性,在v- NP的时候,它通常呈现出AP这样一种状态。

附注

①例句后面的数字是电子语料的篇号,至于具体的篇名,请看附录中的“篇号 - 篇名对照表”。

②关于论元结构等概念,参见顾阳(1994).

③关于动词短语和句子的情况类型,参看陈平(1988)和顾阳(1999);虽然句子的情况类型可以有好多种分法,但是首先分出动态的行为或事件和静态的状态与事态还是得到普遍认同的。

④下列例子和说明,我们根据Ji(1995:47)的例(35)做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和发挥。

⑤关于名词性成分的指称性问题,参看陈平(1987)、徐烈炯(1995)等著作。

⑥关于叙述句和描写句的区别,参看王惠(1997:216).

⑦关于已知、有定、无定等概念,参看朱德熙(1982:96),陈平(1987),徐烈炯(1995:254)。我们认为名词性成分的有定用法应该理解为说话人预设听话人知道该NP所指的实体是什么。

⑧最新的关于焦点的类型和定义的研究,参看徐烈炯(2001)。但是,还是采纳张伯江、方梅(1996:73、89-90)那种吧焦点分为常规焦点和对比焦点的观点。

参考文献

陈平 1987 《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第2期。

——— 1988 《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

顾阳 1994 《论元结构理论介绍》,《国外语言学》第1期。

——— 1999 《动词的体及体态》,徐烈炯主编《共性与个性——汉语语言学中的争议》,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吕叔湘(主编) 1980 《现代汉语八百句》,商务印刷馆。

宋国明 1997 《句法理论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惠 1997 《从及物性系统看现代汉语句式》,《语言学论丛》第十九辑,商务印刷馆。

王健慈 1997 《汉语评判动词的语义类》,《中国语文》第6期。

徐烈炯 1995 《语义学》,语文出版社。

——— 1999 《名词性成分的指称用法》,徐烈炯主编《共性与个性——汉语语言中的争议》,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主编) 1999 《共性与个性——汉语语言中的争议》,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 2001 《焦点的不同的概念及其在汉语中的表现形式》,《现代中国语研究》3(日本)。

张伯江方梅 1996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词典编辑室编 2001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刷馆。

朱德熙 1982 《语法讲义》,商务印刷馆。

Chao ,Yuen Ren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丁邦新全译本《中国话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吕叔湘译本《汉语口语语

法》,商务印刷馆,1979年。

Ackema , Peter , and Maaike Schoorlemmer 1995 Middle and nonmovement, Linguistic Inquiry 26:173-197.

Fagan , Sarah 1998 The English middle, Linguistic Inquiry 19:181-203.

Gokdberg , E. Adele 1995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rimshaw , Jane 1990 Argument Structure . Cambri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Hale , Kenneth ,and Sameul Jay Keyser 1987 A View from the Middle. MIT.

Ji , Xiaoling 1995 The Middle Construc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 MA thesis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Kong.

Kryser ,Sameul Jay ,and Thomas Roeper 1984 On the middle and ergative construction in English , Linguistic Inquiry 15:381-416.

Stroik , Thomas 1992 Middle and movement , Linguistic Inquiry 23:127-137.

——— 1995 On middle foemation : a repiy to Zribi-Hertz , Linguistic Inquiry26:165-171.

Sung Kuo-ming(宋国明) 1994 Chinese Middle Construction , dieeeration: Case Assignment Under Incorporation , University of Cakifornia at Los Angeles.

Zribi-Hertz ,Anne 1993 On Stroik’s analysis of 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 , Linguistic Inquiry 24:583-589.

附录:所引用例句的篇号与篇名对照表

篇号:2 王朔:《一点正经没有》篇号:4 王朔:《痴人》

篇号:5 王朔:《千万别把我当人》篇号:20 汪曾祺:《湘行二记》

篇号:27 汪曾祺:《鸡鸭名家》篇号:34 汪曾祺:《岁寒三友》

篇号:38 汪曾祺:《鸡毛》篇号:46 汪曾祺:《八千岁》

篇号:47 汪曾祺:《小说三篇》篇号:51 汪曾祺:《星期天》

篇号:59 汪曾祺:《茶干》篇号:104 陆文夫:《围墙》

篇号:117 尤凤伟:《石门夜话》篇号:127 朱文:《我爱美元》

篇号:133 王蒙:《夜的眼》篇号:142 《编辑部的故事·侵权之争(下)》篇号:155 郑人杰:《实用软件工程》篇号:192 老舍:《火葬》

篇号:361 陈学昭:《雪泥鸿爪》篇号:526 李健吾:《怀王统照》

篇号:567 梁实秋:《南游杂感》篇号:626 王朔:《无人喝彩》

篇号:628 王朔:《我是你爸爸》篇号:636 余华:《鲜血梅花》

篇号:648 余华:《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篇号:666 王小波:《歌仙》

篇号:689 梁晓声:《表弟》篇号:809 池莉:《太阳出世》

篇号:825 毕淑敏:《女人之约》篇号:844 余秋雨:《青云谱随想》

篇号:946 老舍:《四世同堂》篇号:952 沈从文:《老伴》

篇号:967 沈从文:《苗民问题》篇号:1026 秦牧:《私刑·人市·血的赏玩》篇号:1083 苏青:《拣奶奶》篇号:1048 沈从文:《鸭巢围的夜》

篇号:1067 孙犁:《织席记》篇号:1291 曾鹏飞编著:《技术贸易实务》篇号:1292 老舍:《茶馆》篇号:1325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篇号:1427 郁达夫:《志摩在回忆》篇号:1448 叶灵凤:《可爱的斯提芬逊》

篇号:1556 朱湘:《海外寄霓君》篇号:1641 鲁迅:《二心集》(四篇)

篇号:1645 《现代汉语倒序词典》篇号:1647 徐坤:《热狗》

篇号:1658 老舍:《鼓书艺人》

(曹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100871)

焦英杰/2008122039/汉语言文字学(整理此论文,已经过校对,没有任何错误)

把字句主语的语义角色_陈静

第5卷 第2期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V o l.5 N o.2 J O U R N A LO FG U I Y A N GC O L L E G E 2010年6月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Q u a r t e r l y)J u n.2010 把字句主语的语义角色 陈 静 (贵阳学院中文系,贵州 贵阳 550005) 摘 要:把字句主语语义角色的复杂性反映了动词的语义角色与句式的论元不一致。把字句的语义角色不能完全用施事、必有论元或原型施事这些动词论元概念来概括,而应该用句式义来概括。文章把这个句式论元概括为影响论元。 关键词:把字句;影响论元;句式义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125(2010)02-0019-04 S e m a n t i c R o l e o f S u b j e c t i nB a S e n t e n c e s C H E NJ i n g (C h i n e s e D e p a r t m e n t,G u i y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G u i y a n g G u i z h o u550005,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S e m a n t i c r o l e c o m p l e x i t y o f s u b j e c t i nb a s e n t e n c e s r e f l e c t s t h ei n c o n s i s t e n c yb e t w e e nt h e s e m a n t i c r o l e a n d t h e a r g u m e n t o f t h e s e n t e n c e.T h e s e m a n t i c r o l e o f b a s e n t e n c e s c a n n o t b e t o t a l l y g e n e r a l i z e db y m e a n s o f a g e n t s,n e c- e s s a r y a g e n t s o r p r o t o t y p i c a l a g e n t s b u t b y m e a n s o f s e n t e n c e p a t t e r n m e a n i n g.T h e a r t i c l e r e g a r d s t h e s e n t e n c e m e a n i n g a s i n f l u e n c i n g a r g u m e n t. K e yw o r d s:b as e n t e n c e;i n f l u e n c i n g a r g u m e n t;s e n t e n c e p a t t e r nm e a n i n g 引言 把字句是一种常见句式,前人已经做过许多研究,一般从语法结构、语法意义、语用特点出发。比如,有对“把”的宾语语法性质的研究,存在“宾语说”、“主语说”、和“后结构说”的争议;有对“把”的宾语指称性研究,存在“有定”和“无定”,“确指”和“泛指”的争议;有对把字句动词的研究,比如,具有“处置性”,“非自主动词”,动力性,动词起始变化性,对“把”字宾语影响性的特点,另外有动词价数的研究;有把字句结构类型的分析,此外有把它与相关句式做变换比较研究,比较主语和宾语的施事性和受事性特征;还有把字句来源的研究。[1]在此基础上,又有把字句句式意义的研究,如张伯江把字句语义顺序是按从起因、已知和变化出现的。还有对“把”字宾语语义角色的研究。本文主要是从把字句主语的语义角色出发,分析把字句的特点。 把字句主语语义角色的丰富性 把字句的主语语义角色呈现多样性特征,可以是动词的施事,也可以是动词的其他语义角色,甚至还可以包括不是动词的直接参与角色。 (一)句式的主语为动词的施事论元 这是典型的把字句句式,如: 收稿日期:2010-04-15 作者简介:陈 静(1981-),女,湖南益阳人,贵阳学院中文系助教。

别说句式

“别说”句式的语义预设研究及其应用 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国际学生部简丽 摘要:本文对于复句研究从逻辑形式上进行深层挖掘,把“别说”句式的语义预设逻辑形式化,这样有利于“别说”句式最深层次上的理解。本文进而把“别说”句式语义预设形式化的研究结果进行运用:第一,从语义预设逻辑公式角度比较“别说……就是……也/都……”与“不但……而且……”句式,可操作性较强;第二,运用以上关于“别说”句式逻辑预设的研究结果指导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别说”形式逻辑语义预设对外汉语教学 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留学生对于“别说”复句很难把握,经常和“不但……而且……”发生混淆,教师也很难从理论、形式上对二者加以准确区分。除了留学生学习方法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方面的一些因素之外,“别说”复句本体研究的滞后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作者使用了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处理所的语料检索系统,共统计了176 个“别说”句,根据统计结果我们用“别说……,就是……也/都……”表示“别说”句的基本句式。其他“别说”句变体也在讨论范围之内,且用“别说C (D),就是A也/都B”作为该句式的基本语表格式。以下均用“别说C (D),就是A也/都B”(D项可省略,DB两项意义等同)代表“别说……就是……也/都……”句式进行讨论。 一、“别说C(D),就是A也/都B”的基本逻辑关系 先看两个例子: (1) 别说普通人,就是最出色的气象专家,面对如此庞杂的资料也难以理清头绪。(《人民日报》1994.1)

(2)别说晚上,就连白天我们出租车司机也不敢上街。(《人民日报》2000. 5) 例(1)中 D项省略,CA两项共用一个判断描写项B。CB项表达的意思是 “普通人面对如此庞杂的资料难以理清头绪”,AB项表述的意思是“最出色的气象专家,面对如此庞杂的资料也难以理清头绪”。C、A、B项进入“别说” 句式后表达的逻辑推理是“最出色的气象(A)专家面对如此庞杂的资料难以理清 头绪(B),这种可能性小,普通人的气象知识当然不如最出色的气象专家,所以 普通人(C)面对如此庞杂的资料难以理清头绪(B)的可能性大,如果最出色的气象专家,面对如此庞杂的资料也难以理清头绪,普通人就更可能难以理清头绪”,以此对“别说”后的C项成分“普通人”进行贬抑,对CB(C情况下B发生)的 发生表示“不成问题”“不值一提”。例(2)“白天(A)我们司机不敢上街(B)的 可能性小,晚上(C)我们不敢上街(B)的可能性大,那么白天司机不敢上街,晚上就更不敢上街了。由以上(1)(2)例,我们可以发现“别说C(D),就是A也/都B”句式表达的逻辑关系是CB(D)发生的可能性大,AB发生的可能性小,如果AB发生,CB(D)更应该发生,我们用三段论来表达其推理形式: 前提一:在C项成立的情况下,D(B)项成立的可能性大于在A项成立的情 况下,B项成立的可能性 前提二:在A项成立的情况下B项成立 结论:在C项成立的情况下,D(B)项更应该成立。 这里为了方便讨论,把CB(D)(即C项成立的情况下B(D)项发生)表示为p,AB(A项成立情况下B项发生)表示为q,那么其推理形式相应变为: 前提一: p成立的可能性大于的q成立的可能性 前提二: q成立 结论:p更应该成立

存现句动词词义的游移与句式语义研究

第37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7月 Vol.37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Jul. 2015 ──────────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SJD740026),盐城师范学院校级科研项目(11YCKW003) 收稿日期:2015-01-16 作者简介:蔡旭(1977-),女,江苏盐城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 -47- 存现句动词词义的游移与句式语义研究 蔡 旭 (盐城师范学院 文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摘 要:动作动词进入存现句中的句式义与其固有的词汇义不同,动词原有的动作义弱化,转而表示某种存在、出现或消失的状态。存现句的构式义是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某人(或物)。存现句中宾语是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对象,也具有受事性质,因此动词对宾语具有某种支配性。这与述宾结构的原型语义有一定的相似性,只是存现句中动词对宾语的支配性较弱。 关键词:存现句;构式;原型;动词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5)04-0047-04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5.04.012 The Verb Meaning and Semantics of the Existential Sentences CAI Xu (School of Liberal Arts,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Yancheng 224002, China) Abstract: The meaning of the action verb in existential sentence is different from its lexical meaning. Weakening the original action meaning, it expresses a certain state of existence, appearance or disappearance. The construction meaning of the existential sentence is someone (or object) exists, appears or disappears somewhere. NP 2 in the structure is the object of the existence, appearance or disappearance. It is also the patient, and has some dominant, which has some similarity with the prototype semantic of predicate- object structure. But the dominant in existential sentences is weak. Key Words: existential sentence; construction; prototype; verbs 一、什么是存现句 现代汉语存现句是指表示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了某人(或某种事物)的一种句子。一般分为存在句和隐现句两类。存现句的格式为“名词性词语1+动词性词语+名词性词语2”,用公式表示为“NP 1+VP+NP 2”。例如: (1)花瓣上有一只蜜蜂。 (2)马路对面是一条小河。 (3)屋顶上站着一个人。 (4)山上长了一棵树。 (5)他家丢了一只鸡。 (6)门上拉过一个横幅。 (7)对面游过来一条鱼。 存现句由三个部分构成。NP 1是主语,由表示处所的名词性词语充当,VP 表示存在、出现、消失的方式,它的构成是“动词+(着/了/过)”或动词带补语,NP 2 是宾语,即所谓存现宾语,由偏正结构充当,偏正结构的修饰语通常是数量词语。上例中,例(1)—(4)表示某处存在某人(或物),是存在句。例(5)—(7)表示某处出现或消失某人(或物),是隐现句。 二、构式理论 Goldberg 对“构式”所下的定义是:“C 是一个构式,当且仅当C 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且C 的形式(Fi )或意义(Si )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 的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1] 构式被认为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是形式和意义的匹配体。语素、词、短语、句子等都是构式的实例。从句法角度讲,语言中基本的句法结构形成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语义结构和语法形式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每个句法结构本身表示某种独立的意义,而不同的句法结构应有不同的句式意义。

把字句教学

提要: 把字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更是一个时常被教科书忽略的重要内容。 教科书基本上在初级阶段教一些基本的,常见的把字句,到了高年级基本上不再专门教把字句,而基础阶段的把字句教学很少吸收语法学界把字句研究的成果,满足于蜻蜓点水,而且常常把不同语义结构的把字句笼统介绍给学生。这种教学充其量给学生一个模糊的认识。外国学生之所以用不好或者不太敢用把字句,和把字句教学的这种状况有很大关系。 本文讨论把字句教学中的一种练习形式,即英译汉。本文说明在对把字句介绍不系统,不详尽的情况下使用英译汉练习对学生“内化”(internalize)把字句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本文主张把字句的教学应该: 1.语义上分类分级:内容上分类,理解难易上分级 2.句法上设立“把字结构” 为句子主题,动补结构为句子述语的基本句型。把字结构提出的是一个两个事物间的engage 关系,动补结构则对这种engagement 做出交代。 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是建立在这样的语言学习理论上的: 1.人脑中普遍存在语言生成的机制。这种机制的不同参数造成不同语言。这是乔姆斯基的观点。 2.外语习得就是通过各种目标语的输入方式激活学习者头脑中被压抑了的目标语言生成机制。一旦这种机制被激活,学习者就从一个被动走向主动。 一:把字句教学的问题和原因 本人在美国教汉语的过程中感觉美国学生对于汉语的把字句的掌握总是难以做到得心应手。这是因为英语中根本没有相对应的句法结构。汉语把字句的提取宾语的句法形式在英语中常常表现为非提宾的句法形式。由于非提宾的句法形式不属于偏离常规的句法形式,美国学生在英译汉中常常不知道是否需要使用把字句。例如他们常常会把XiaoWang put the book on the table 翻译成“小王放书在桌子上“而不是更为地道的“小王把书放在桌上。“ 外国人学习…把?字句最大的困惑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不能准确把握…把?字句表达的语法意义;第二,不能正确地掌握…把?字句在实现运用时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的限制规则。在教学中我们在…把?字句的结构形式和所表达语义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留学生在语言交际中很少使用…把?字句。这似乎已经成为研究者和教师的共识。” 教科书基本上在初级阶段教一些基本的,常见的把字句,到了高年级基本上不再专门教把字句,而基础阶段的把字句教学很少吸收语法学界把字句研究的成果,满足于蜻蜓点水,而且常常把不同语义结构的把字句笼统介绍给学生。这种教学充其量给学生一个模糊的认识。 这些课本说明把字句教学在对外汉语中: 一,过于原则化,大家都在重复经典语法书的观点; 二,类型有限,也许是由教学大纲限定了。但是高年级课中鲜见对其他把字句的深入学习,我认为这是一个缺陷。三,英译汉练习避难就易。 我在开头说过,外国学生常常会把Xiao Wang put the book onthe table 翻译成“小王放书在桌子上”。即使是讲过语法后还会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即使是强制把字句的规则很清楚的情况下,虽然学生可以按照句型做对一时,也难以做到巩固长久。在英语本族语的语言机制里,没有一条规则使他们能产生这种情况下的强制把字句。刘颂浩(2003)说,虽然把字句的教学是难点,但是这个难点被夸大了。他用本族语习得的的资料说儿童2岁就出现把字句,2.5岁把字句已经巩固。但是这个资料不能说明外族成年人学习把字句一定不太困难。他还引用研究说把字句的难度跟“是…的”句型,比较句,选择问句等难度相当。比较句我不敢说,但是另外两种我在教学中感到也是比较难掌握的。我们的学生到了第三学期一样又出现错误的时候。做宾语的选择问句的错误主要是语言干扰(“我不知道如果我今天下午来”)“是…的”句型跟英语的形式主语强调句型(it 句)差别很大,给学生造成相当困难。把字句比起这两种来,难度还要大一些。 二.把字句教学中英译汉练习的问题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 学习要点:掌握句法结构分析中运用语义关系、语义指向、语义特征三种语义分析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这些分析法解释一些常见的语言现象。 句法结构是句法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统一体。对句法结构不仅要做形式分析,如句法层次分析、句法关系分析、以及句型分析等,还要做种种语义分析。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主要指语义关系、语义指向、语义特征三种分析法。 一、语义关系 (一)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 在句法结构中,词语与词语之间不仅发生种种语法关系,主谓、述补、述宾、偏正、联合等,而且发生种种语义关系。语义关系,语义学中指语言成分所表示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我们所说的语义关系是指动作和动作者、动作和受动者、动作和工具、动作和处所、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等。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⑴吃面条。/削苹果。(句法、语义关系一致。) ⑵我吃完了。/饼干吃完了。/文章写好了。(句法、语义关系不一致) 前者“我”与“吃”是动作者(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后者“饼干”和“吃”是受动者(受事)和动作的关系,结果和动作的关系。 一种句法结构关系,可能包含着多种语义关系,如:修理家具。/挖了一个坑。/来了一个客人。/写毛笔。(述宾关系,受事、结果、施事、工具。)反之,一种语义关系也可能构成多种句法结构关系。 ⑶沙发上坐着一个人。 ⑷那个人坐在沙发上。 ⑸那个人在沙发上坐着。 这几个句法结构的语义关系基本相同,“人”“沙发上”与“坐”之间都是“施事”“处所”与“动作”的关系;但句法结构关系却不一样。 (二)动词和名词语义关系的类别 汉语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句法分析的重点是动词跟名词性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在各种语义关系中,名词性成分担任了一定的语义角色,如“受事、结果、施事、工具”等,这实际上也就是揭示了名词性成分跟动词之间的关系。名词性词语经常担任的语义角色主要有: 1、施事:指动作的发出者(可用介词“被、叫、让、给”引进) 他在看书。/小狗啃完了骨头。/敌人被我们打败了。 2、受事:指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可用介词“把、将”引进)。 小牛吃草。/张三修桌子。/毛把花瓶打碎了。 3、系事:指连系动词联接的对象(?) 我们是教师。/小王成了大学生。 4、与事:指动作行为的间接的承受者(送、还?)(可用介词“给”引进)。 张三还李四一支笔。/我给兰兰送去一些巧克力。 5、结果:指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 编草帽。/烙饼。/做烟斗。/打毛衣。/盖大楼。

[之美,汉语,修辞]论汉语谚语的修辞之美

论汉语谚语的修辞之美 1 前言 人们在谈话和表达想法的时候经常会用到汉语谚语,例如: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是长辈们以他们的经验给我们讲道理而我们却不听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的无奈之语;当我们经历了漂泊,终于回到自己的家里,就会感叹金窝银窝,不如咱家的狗窝。谚语是历史上长期流传,表达民俗,含有深刻社会经验的简练形象的语句。它是人类语言普遍存在的一种熟语形式。谚语中一部分出自典籍或民间性的作品,但大部分是历代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的总结,在民间口耳相传。 谚语内容丰富、运用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有关饮食保健的谚语: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有关行走坐卧的谚语:只要迈开两脚,哪愁千里迢迢有关衣食的谚语:人是衣裳马是鞍有关时令节气的谚语:二月二,三月三,清明寒食过三天有关医药卫生的谚语:伤筋动骨一百天教人勤奋学习的谚语:书到用时方恨少有关农事的谚语就更多了: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等等。 谚语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例如风格美、音乐美、对称美、修辞美等。本文就汉语谚语的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比等,结合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汉语谚语的例子来展示其修辞之美。 语言学家郭绍虞先生在论及汉谚语时说:谚语在民众艺术上所以有留存的余地,与其说由于它的内容幽玄深邃,不如说它形式的奇峭警拔,与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巧妙地遣词造句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接受文化模式、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运用修辞手段,调度语言元素表达对事理的认识和态度,当然也离不开文化模式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汉民族思维能力很强,尤其擅长具象思维,喜欢在万事万物之间发现某种联系,甚至包括非逻辑的联系,进行联想和想象。这样的思维倾向形成汉民族审美观念:就是以形象为美、含蓄为美。比喻、起兴、借代、比拟、象征等修辞手段的运用都表现了汉民族的这种思维模式,所以这些修辞手段在汉谚语中显得特别活跃。 2 汉语谚语修辞之美的表现手法 2.1 精彩的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它能贴切生动地表达抽象复杂的事物,浅显通俗地说明深奥难懂的道理,在谚语中,运用方式多样。有的是明喻,出现本体、喻体和比喻词犹、若、好像、好比、如同、仿佛、一样、一般等等;有的只有本体和喻体,没有比喻词,是暗喻;有的只有喻体而不出现比喻的对象,是借喻;有语句层面的比喻也有意义层面的比喻。比如:①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②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③田是崽,水是娘。④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⑥杀鸡焉用牛刀。 以上运用了比喻手法的谚语中,例①、②是明喻,本体分别是困难和病来、病去,喻体分别是弹簧和山倒、抽丝。比喻词分别用了像和如。例①把困难比作弹簧,告诉我们对待困

“闲着也是闲着”句式的语义及语用价值分析

现 代 汉 语 修 辞 学 系部:文学院 班级:汉语言文学本(二) 学号:114102042032 姓名:冯茹心

“闲着也是闲着”类句式的语法结构、语义及语用分析 什么是?闲着也是闲着?类句式,我们平常都会在什么语境下使用这类句式呢?先看下面几个例子: (1)我对朋友说:?你没事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陪我出去逛街呢?。 (2)妈妈说:?咱们家老房子没人住,空着也是空着,租出去也不错,每月还可以收点租金?。 (3)今天收拾房间,发现柜子里有好多穿不上的旧衣服,妈妈说让我把它扔了,我倒觉得:扔了也是扔了,挺可惜的,捐出去的话还可以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做点好事。 例(1)的?闲着也是闲着?、例(2)的?空着也是空着?和例(3)的?扔了也是扔了?有共同之处:?也是?一词的前后的短语是一样的形式,都是?——?也是?——?句式,而且都是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式,所以,我们可以把?闲着也是闲着?、?空着也是空着?和?扔了也是扔了?归纳为同一种句式。因为在实际生活中?闲着也是闲着?是最为常见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所以我们把这类句式称为?闲着也是闲着?类句式。这类句式不仅在语法结构方面有一些限制,而且有独特的语义和语用价值。下面我们就从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闲着也是闲着?类句式语法结构分析 1、?闲着也是闲着?类句式中的?也是?一词不变,一般是连接的前后同 形成分可以变化,但不能任意变化,一般是单音节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但也不乏有一些双音节动词(睡觉、溜达等等)的情况,但不能是三个或三个音节以上的成分。如: 例(1)我对朋友说:?你没事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陪我出去逛街呢?。 在例(1)中,我们可以说?闲着也是闲着?但不能说成?没事做也是没事做?,虽然这个短句子代入整个句子中读起来似乎也行,但不符合我们平时的说话习惯,无论是书面语还是口语表达中都未见过这样的表述方式。 2、?也是?连接的前后成分可以是单个动词,也可以是动词短语。当?也 是?连接的前半部分如果是单个动词,那么后半部分可以是单个动词也可以说动词短语,但是,当?也是?前面部分为动词短语时,?也是?后面的成分必须和前面保持一致。如: 例(1)我对朋友说:?你没事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陪我出去逛街呢?。这个例子中的?闲着也是闲着?我们把它换成?闲也是闲?或者?闲也是闲着?,这样的话也都可以说得通。但是如果换成?闲着也是闲?就不通顺,并且在意思

谚语研究综述_陈成

M 2013.10谚语研究综述 □陈 成 摘 要:进入21世纪之后,人们开始运用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谚语。研究内容涉及汉语谚语的本体研究、汉语谚语与其他民族谚语(主要是英语)的对比研究和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谚语研究,但缺乏对汉语谚语的社团性的系统研究。 关键词:谚语 汉语谚语 谚语社团 汉语谚语十分丰富, 谚语的定义至少有八九种。据温端政(1985)所讲,谚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谚语只包括以说明事理、传授知识和经验为目的的俗语。温端政在《汉语语汇学》(2005)中进一步把谚语定义为“非二二相乘的表述语”。其要点是:谚语是汉语语汇的组成部分;谚语是表述性的语言单位,这是谚语区别于歇后语和惯用语的主要特征;谚语是非二二相承的表述语,这是谚语区别于表述性成语的形式特征。本文中的谚语指狭义的谚语。 现代的谚语研究始于20世纪上半叶。按照温端政(2000)的观点,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谚语研究 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前,谚语研究的代表人物有郭绍虞、薛诚之等。郭绍虞《谚语的研究》(1921)认为广义谚语太宽泛,首次主张把狭义谚语作为讨论对象。杜同力《关于谚语的报告和说明》(1925)涉及谚语的方方面面,但讨论的问题不够集中,也不够深刻。曹伯韩《谈谚语》、陈以德《从谚语的搜集整理谈到口头语的语汇》和王国栋《谚语的搜集和整理》从谚语的搜集整理中看到某些问题进行研究。王顺德《北夏农谚研究》从地方性谚语这一角度去研究农谚的意义、性质和功用。薛诚之《谚语的探讨》(1936)最先提出谚语是一种语言形式,属于民俗学的范畴。 这一时期的研究观注把谚语同其他容易混淆的语言形式,特别是格言、歇后语、歌谣等进行比较,指出其间的异同;另一个特点是注重口语调查,到人民群众中收集第一手的资料。但这时并未把谚语研究纳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水平。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谚语研究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谚语研究的主要著作有马国凡《谚语的特点》(1960),杨欣安《成语与谚语的区语研究侧重于特点、分类和内容等方面,把谚语作为“熟语”的一种,自觉运用语言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 三、新时期的谚语研究 新时期谚语研究进入鼎盛时期,研究范围广泛。主要著作有武占坤、马国凡《谚语》(1980)、王勤《谚语歇后语概论》(1980)、孙维张《汉语熟语学》(1989)和温端政《谚语》(2000)。在广度上,注重谚语的语用研究,包括谚语的社会功能、语用作用、修辞作用,以及规范化等方面的研究,展现了谚语研究的广阔领域。在深度上,对谚语的性质,除了多方面探讨其内容形式上的特点外,还注意探讨更有概括力的本质特点。另外,谚语语义研究开始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此外郁福敏、郭珊莲《英汉习语对比》(1999)和蒋晶《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2000)从跨文化差异角度对汉、英谚语进行了对比研究。 四、新世纪的谚语研究 新世纪对汉语谚语本体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何学威、陈素萍《论谚语的形式美》(2003)论述了汉语谚语的精悍凝练美、均衡对称美、回环反复美、声律和谐美、多样统一美。罗圣豪《论汉语谚语》(2003)指出由于个人主义的兴起,西方谚语逐渐消亡,而汉语谚语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同时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汉语谚语的历史与定义作了概述。沈怀兴《汉语谚语中意合法的运用》(2004)对几部谚语集子和谚语词典进行考察,发现汉语复句谚语中95%以上是用意合法创造的,并从汉语社会的文化特质、历史变化、汉民族语言习惯、汉语特点等角度分析了其原因。江源源《从系统功能角度解读汉语谚语》(2011)讨论了谚语在“表达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三个方面的独特性。侯璞《谚语的语篇功能》(2012)提出“谚语语篇块”的概念,论述了谚语语篇块的信息结构、内部衔接、内部连贯、篇章分布及语用功能。 理论?综述

把字句的语义特征

“把字句”的语义分析 孙志景 我们这里所要讲的句式指的是一种比较有特色的动词性谓语句——把字句。把字句是用介词“把”将谓语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提到动词前面的句子,它是现代汉语中很重要、很有特色的句式。其形式是“主语+(把+宾语)+谓词性词语”。 在现代汉语中,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表示对一段话的延续或省略。句子和句子中间有较大停顿。它的结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省略号、或感叹号。 我们这里所要讲的句式指的是一种比较有特色的动词性谓语句——把字句。把字句是用介词“把”将谓语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提到动词前面的句子,它是现代汉语中很重要、很有特色的句式。其形式是“主语+(把+宾语)+ 谓词性词语”。把字句强调的是对某物的处理结果。把字句是一种有特色的句子,那么这种句式到底有什么特点呢?第一,谓语动词大多数是表动作的及物动词,并且在语义上能支配把字后边的词语。及物动词一般后面都可以接宾语。例如:他把书看完了。“看”是及物动词,在语义平面“书”是“看”的受事。当然,这里的“书”可以被“看”所支配。又例如:“我踩到了石头”一句就不能改成了把字句,这里的“踩”对“石头”没有支配能力。第二,谓语动词(特别市单音节词)的后面或前面通常都有一些别的词语。例如:他把作业做完了。动词“做”的后面加了“完了”一词,表示一种结果,作业完成了。同时,又例:我把论文认真地审查了一遍。这个句子中,谓语动词前面加了“认真地”修饰动词,表明一种态度;而谓语动词的后面也加了“一遍”表示一种频率或者一个量。当然,有些谓语动词本身含结果意义,如“采纳、接受、拒绝、说服”等,这类动词如果前面有某些状语,后面可以没有别的词语。例如:董事会已经把她的建议采纳了。“已经”一词表示一种完成的结果,同时 采纳也有一定的结果含义,那么动词后面可以不用加词语。第三,“把”字后面的词语所代表的事物一般是定指的,是上下文出现过或交际双方都知道的。上例中的“作业、话、论文”都是定指的。有时候“把”字后面的词语包含有“一个、几个”之类的词语,但说话人认为所指的对象或范围仍是明确的。例如:我们把一个强大的中国带入了二十一世纪。这里的“中国”这个当然是特指,而后面的“一个”也是特指的,是大家都知道的,所表示的物象是明确的。第四,如果句中有否定副词或助动词,则出现在“把”字前面。例如:他没有把话说清楚。这里的“没有”要放在把字的前面。其实,看到这个特点,我想起了英文中的一个词“think”,跟我们这个把字句的这个否定特点很相似,都是将否定词放在前面。 前面都是在讨论“把”字句一些特点,下面我们就要讲讲把字句的作用。首先,语用表达的需要:强调动作的处置结果。这种把字句有不用把字的相对格式。例如:他推翻了原计划。//他把原计划推翻了。把字句就是把大家的焦点聚焦在句末,聚焦在谓语动词上,是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句意。在这个例子中强调的是已然的处置结果推翻了。又例:我明天可以看完这本书。//我明天可以把这本书看完。这里强调的是未然的处置结果看完。当然,也有一些“把”字句强调动作的致使结果,这种把字句的谓语中心通常是不及物动词或形容词。例如:繁忙的工作把他累垮了。其次,是在使用过程中结构上的需要。同时它们没有其相对格式。这里,有三种情况:第一,动词紧接着补语,不允许宾语将它跟动词隔开,这种情况一般用把字短语。例如:他把自行车放在车棚里。(“放”与“在……”关系密切)。第二,动词带双宾语,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宾语都比较复杂,放在一起累赘拖沓,这种情况一般用“把”字把直接宾语提前。例如:我们把那封最后的通牒式的信退还给了他们。第三,动词后有“为、

现代汉语“使”字句的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使”字句的语义分析 本文结合认知理论对“使”字句的语义结构进行分析,指出“使”字句表层句法结构是致使义深层语义结构的“直接映射”;并对“使”字句的语义特征进行考察,发现绝大部分“使”字句具有[-动态性]、[-自主性]和[+已然性]的特征。 标签:“使”字句“致使” [-动态性] [-自动型] [+已然性] 本文所说的“使”字句是指带有“使”字且表示致使意义的句式,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使”字句是现代汉语中表达“致使”意义的典型句式,语法学界对此看法基本上一致。下面我们将尝试着结合认知理论进一步探讨“使”字句是如何表达“致使”意义的。 程琪龙认为,致使语义结构可以分解为:致使者、致使方式、致使对象及其变化的倾向。致使过程始于致使者,致使者影响致使对象使其变,变化倾向可以有结果,也可以没有结果。那么,“使”字句是如何体现“致使”语义的呢? “她的话使三位老者的心立刻都缩紧。”(老舍《四世同堂》)此例中,主语“她的话”对应于致使语义结构中的“致使者”;宾语“三位老者的心”对应于“致使对象”,在“致使者”的影响下出现某种变化或状态;“老者的心立刻都缩紧”对应于“致使倾向”,表明一种变化。在“使”字句中,我们看不到具体的“致使方式”。谓语动词“使”是一个虚化的动词,它只表示致使者对致使对象施加了某种抽象的影响,并不指出具体的致使方式。这句话中的原因事件可以描述为“她的话对三位老者的心施加影响”,结果事件为“三位老者的心立刻都缩紧”。 从认知语法的观点看,人们在经验结构中所形成的语义范畴,要在语法结构中得到反映。也就是说,句法结构不是任意的,而是具有一定程度的“象似性”。所谓“象似性”就是指“某一语言表达式在外形、长度、复杂性以及构成成分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上平行于这一表达式所编码的概念、经验或交际策略”。①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使”字句的句法结构成分对应于致使情景的构成要素,“使”字句句法成分的序列对应于致使情景要素的序列,原因事件和结果事件的先后顺序对应于人们经验结构中的先后顺序。因此我们可以说,“使”字句表层句法结构是致使义深层语义结构的“直接映射”。 从以上的分析还可以看出,“使”字句因为虚化了致使方式,只是表示致使者对致使对象施加了某种抽象的影响,把焦点放在受影响后的人或事物所表现出的结果或状态,整个句式语义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所以如果我们把“使”字句的句法结构概括成“A使B+C”,那么“使”字句的句式语义可以概括为:因为A的影响,B出现了C所描述的变化、结果或状态。它表达的是一种因果致使关系。 对“使”字句所表现出的语义特征进行考察,我们发现绝大部分“使”字句具有[-动态性]、[-自主性]和[+已然性]的特征。

汉英谚语语言特点相似性的比较

汉英谚语语言特点相似性的比较 08级对外汉语班陈桂平学号2008034103 摘要:谚语来源于生活,是民族历史语言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本文分析了汉英谚语在语音、语法和语义方面的相似之处,有助于对谚语的学习与研究,并能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汉英谚语;语言特点;相似性;比较 谚语是民间广泛流传运用的剪短并含有劝告或借鉴意义的语句。不止是汉语有谚语,英语也有。我们接触到过的,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Practice makes perfect”等,都是为我们熟悉的。谚语本是来源于生活的,它以简洁通俗、生动准确的语言综合概括多种生活现象,科学地总结生产、生活经验,具体形象地说明普遍真理,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哲理,是人类智慧的共同结晶。汉英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谚语。两种谚语在语音、语法和语义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一、汉英谚语的语音对比 谚语之所以能迅速而持久地为民众所接受,其中一个原因是其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使人容易记忆。在这一点上,汉英谚语具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一)重复 英汉两种谚语在语音上有一种相同的表现形式,即重复。重复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包括重复某一个词,也包括重复某一元音,从而达到强调强调的效果。1、词汇的重复 (1)汉语例句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在这条谚语中,汉字“瓜”出现重复,旨在强调“任何的收获都来源于自己的努力”。 (2)英语例句 Diamond cut diamond.(强中自有强中手)。

在这条谚语中,单词“diamond”重复两次。旨在强调“在你的同行中还有更强大的对手”。 2、音韵的重复 (1)汉语例句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这句中的“处”和“夫”,重复了韵母u。 (2)英语例句 Learn to creap before you leap.(先学跑,后学走) 这个例句中的“creap”和“ leap”,重复了「i:p」。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无论是汉语谚语还是英语谚语,在语音上都通过重复出现相通的词或者韵律来达到音韵美的效果。 (二)韵律 1、前后押韵 (1)汉语例句 ①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②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在这两条谚语中,两个例句的前后都押韵。①句有相同的韵母「en」,②句有相同的韵母「ao」。 (2)英语例句 ①No pains,no gains.(不劳无获) ②East or west,home is the 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在这两条英语谚语中,两个例句前后的词都押韵。①②句末尾都含有发音相同的单词组合一构成押韵。 3、双句对仗 汉英谚语在句式搭配上有个共同点——双句对仗。这种句式主要是前后两部分,结构整齐对称,音节数目相等,在语感和视觉上都给人美的感受。 (1)汉语例句 ①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与句法语义的动态性-COLIPS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与句法、语义的动态性 (提要) 北京大学陆俭明 §1. 引言 “词语在结构中的句法、语义多功能性”,是指词语在相同的词类序列中,可体现不同的功能,在句法上是如此,在语义上也是如此。 §2. 词语在句法上的多功能现象 1 出租汽车 2 坐这儿两个人 拉车上一把雨伞 3 吃了他三个苹果 修了王家三扇门 4 肝炎,急性好治,慢性难治。 彩色贵,黑白便宜。 5 他比阿Q还阿Q。 很中国 6 高他一个头 大他三岁 词语在句法上的多功能现象,早已为人们所注意,只是没有意识到这是词语在句法上的多功能性的表现。例如过去汉语语法学界说,“出租汽车”既可看作是述宾关系,“出租”是述语,“汽车”是宾语;也可看作是“定-中”偏正关系,“出租”是定语,“汽车”是中心语。 §3. 词语在语义上的多功能现象 1 大衣口子 “大衣扣子”,在语义上我们既可以分析为隶属关系(意思相当于“大衣上的扣子”,扣子是大衣有机的组成部分,个儿有的大,有的小——如袖口上的扣子),也可以分析为类属关系(意思相当于“大衣上专用的扣子”,个儿都是大大的)。 诗人风度 2 芯儿蛀了的 儿子参军的 3 人吃饭*饭吃人 十个人吃一锅饭一锅饭吃十个人 一张床睡两个人两个人睡一张床 两个活儿干四个钟头四个钟头干两个活儿 一条板凳坐三个人三个人坐一条板凳 (A)表示容纳量 (B)表示“每” 4 台上坐着许多人 门上贴着一幅画

§4. “语法的动态性”理论 该用什么理论,该怎样解释上述词语的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我们觉得,可以用郭锐提出的“语法的动态性”理论来进行解释。 “语法的动态性”理论是郭锐(2002)最近提出的,这个理论对解决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很有帮助。什么叫“语法的动态性”呢?郭锐指出,词在句法层面上会产生词汇层面未规定的语法性质,我们把这种语言现象称为“语法的动态性”。先前郭锐(2000)就认为,词语的语法性质应区分为“词汇层面的语法性质”和“句法层面的语法性质”。词语在词汇层面的语法性质,是词语固有的词性,可以在词典中标明;而词语在句法层面的语法性质,是词语在具体使用中产生的,由句法规则控制。词语在上述两个层面的语法性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例如: (1)小王有一撮黄头发。 “小王”、“黄头发”在词汇层面是名词性的,现在在句法层面上,即具体在上面例(1)里,呈现的也是名词的语法性质。但有时会不一致,例如: (2)小王黄头发。 例(2)里的“黄头发”就跟词汇层面的词性不一致,它在上面这个句子里,即在句法层面呈现的是谓词性质。 归纳郭锐(2002)所说的语法动态性的种种表现,我们可以把“语法的动态性”概括为以下两方面的表现: 一、某个词类里的词在句法层面其语法功能发生变化。例如区别词,从词汇层面说,它固有的句法功能是只能作定语或跟助词“的”构成“的”字结构(朱德熙1982);但是,有些成对的区别词,如“急性”、“慢性”等,到了句法层面,在一定条件下(含对比意),可以作主语。例如: (3)肝炎,急性好治,慢性难治。 (4)那柜子,我觉得框式好看。[意味着板式不好看] 二、动词或形容词的论元数(或说“配价数”)发生变化。例如: (5)张三跑了一身汗。 (6)张三高李四一个头。 例(5)里的“跑”,从词汇层面说,它是一价动词,不能带宾语,但在这里增加了一个论元(或说“配价成分”)──“一身汗”。例(6)里的“高”,从词汇层面说,它固有的语法功能是一价形容词,但在比较句里它后面可以带上两个论元──“李四”和“一个头”。换句话说,“跑”由一价动词变成了二价动词;“高”由一价形容词变成了三价形容词。 再如“总共/一共修了王家三扇门”里的“修”和“总共/一共吃(了)他三个苹果”里的“吃”。这里的“修”、“吃”就表现出了语法的动态性——它们原先在词汇层面都是二价动词,后面只能带上一个宾语;而在这里则表现为三价动词,后面带上了两个宾语。但它们跟“给”还是有本质的不同——“给”,从词汇平面说,本来就是三价动词,到句法层面也实现为三价动词;而“修”和“吃”,从词汇平面说,本来是二价动词,只是到了句法层面才呈现为三价动词。 §5. 关于Goldberg 等的“句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 “句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亦称“架构语法”、“框架语法”、“构块式语法”),源于C.J.Fillmore,而真正对句式语法作深入论述的,是Paul Kay(1995)和Adele E.Goldberg (1995)。“句式语法”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句式有独立的语义;一个句子的意义,并不能只根据组成句子的词语的意义、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赋予的意义所能完全推知的,因为句式本

英汉谚语语言文化特色对比分析

一、谚语概述 (一)定义 谚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是群众经验的提炼。他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具有广泛的通俗性、生动的口语化等特点。[1](P101-104)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注英语谚语的定义为:Short well-known saying that states a general truth or gives advice.而虽然现代对有关谚语的研究很广,但在学术上,有关汉语谚语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朱介凡先生在其《中国谚语论》中说:“谚语是风土民性的常言,社会公道的议论,深思众人的经验和智慧,精辟简白,喻说讽劝,雅俗共赏,流传纵横。”而武占坤、马国凡在《谚语》中道:“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的一种现成话。”由武占坤主编的《中国谚语集成·河北卷》中说:“谚语是靠群众口碑流传的艺术魂宝,它虽然只是词组,形式极为短小,但却凝练得像百炼的精金,纯净得如晶莹的钻石,生动得似潺潺的流水,风格质朴,韵味清新,满身泥土香,一派民族气。” 由上文关于英汉谚语定义的界定,可以总结出英汉谚语都具有广泛的流传性,以说知识、讲道理为主,且大都以短句的形式出现。 (二)内容 在内容上,英汉谚语都可以划分为三大类:讽喻、劝民和传播常识。 讽喻谚语是谚语的重要种类。这类谚语产生于政治斗争和社会生活等其它复杂环境中,其内容主要是扶正祛邪、激浊扬清。如: 1)The words of a dying man are good words.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What is near red becomes red;what is near black becomes black.(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不会有不思念马群的马匹,不会有不怀念祖国的壮士。 4)大浪当前,不可抛桨;大敌当前,不能弃抢。 英汉谚语中最主要部分,是劝民谚。这类谚语富有哲理,教人学善,做好事,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德才兼备的人才。如: 1)Failure teaches success.(失败为成功之母。) 2)If one studies very hard when young,he will become a very useful man when old.(幼有所学,老有 英汉谚语语言文化特色对比分析 冯建民许丽红 (烟台南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山东龙口265713) 摘要:谚语是人类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语言表达形式之一,是人民群众用来表达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经验启发和感想的各民族文化的结晶。谚语作为习语的一种,是语言和文化的结晶,它是特定区域的人们对日常生产生活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概括,一般精练短小,但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并且,谚语的特色受到各民族生存环境、生活习惯、民族语言、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英汉谚语;语言对比;文化对比 收稿日期:2009-5-11 作者简介:冯建民(1979~),男,汉族,本科,助教,黑龙江省黑河人,烟台南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许丽红(1982~),女,汉族,本科,助教,吉林省松原人,烟台南山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