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桂林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浅析桂林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浅析桂林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浅析桂林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桂林旅游发展情况介绍

桂林旅游发展情况介绍 一、桂林旅游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桂林对旅游产业的定位 旅游是桂林最具比较优势和品牌效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仍具较大发展潜力的支柱型经济产业。旅游消费是最终消费和综合性消费,在社会总需求中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消费对交通、商业、餐饮、文化等产业都有明显的拉动作用,还可以促进国际金融、信息咨询、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桂林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日益体现,综合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已成为富民兴市的支柱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加快发展旅游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就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2009年底,国务院正式确定建设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桂林旅游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下一步,旅游业要发展成为桂林市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二)桂林旅游发展现状 1、从统计数字上看。从2003-2007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5.81%;接待国内外游客年均增长15.97%;入境旅游者年均增长32.99%。桂林继续保持我国入境旅游排头兵位置,成为国内外高知名度旅游目的地。2008年,桂林旅游接连经历了的连续自然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等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在国内外旅游形势极为严峻的局面下,仍实现旅游总收入100.26亿元,同比增长17.25%。与人数增幅相比,收入增幅仍高过人数增幅。2009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为1860.08万人次,同比2008年增长14.33%。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29.03万人次,同比增长3.21%;实现旅游总收入126.92亿元,同比2008年增长26.59%。2010年1-5月份,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772.08万人次,同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研究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研究 什么是生态旅游? 长久以来,大众旅游在中国很多地方主宰着地方旅游的发展趋势。生态旅游作为大众旅游的一种替代,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来。生态旅游和传统的大众旅游有很大的不同。它通过限制游客的数量,控制能源和水的消耗,使得文化之间能够充分的交流,它给游客提供当地自然和文化的历史信息,使旅游者并不仅以金钱的方式来回报社区。生态旅游通过赋予旅游者自主权,由他们自主决定希望开展一种什么样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致力于使游客享受美丽的自然环境和感受当地文化的同时对当地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并尊重当地人的传统,信仰和习俗。 生态旅游的现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开发的方式之一,以每年30 %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被看作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具体体现和实现途径之一。然而,生态旅游并不是万无一失的。生态旅游如果开发利用不当,对环境所造成的威胁甚至大于传统的大众旅游。因为大众旅游的地点大多是在人为开发程度较高的地区,而不是发生在环境敏感的保护区或国家公园。而生态旅游恰恰相反。如何发展成功的生态旅游? 综观世界各地生态旅游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可以发现:对当地居民利益的关注程度以及居民对旅游的参与程度和生态旅游的成功与否关系十分密切 桂林生态旅游现状: 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欣赏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据前不久召开的世界生态旅游大会介绍,生态旅游给全球带来了至少200亿美元的年产值,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桂林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一是拥有巨大的客源市场,且随着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对生态旅游的需求将不断增长;二是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漓江,阳朔,龙胜,资源这些地区集中了桂林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已经成为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 但由于桂林的生态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初级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如:(1)对桂林市内溶洞的大面积开发,许多地区一发现好的溶洞,就匆忙施工开发。开放后又不控制游客人数,过多的游客加速了洞内沉淀物氧化。一些洞口开得过大、过长,加速洞内外空气对流,人们呼出二氧化碳气体破坏了岩溶洞环境的平衡,致使石钟乳已开始退化、变色。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这些溶洞将会过早衰亡。(2)有关部门为了大量揽客,在龙胜核心景区内建造宾馆等与当地风情格格不入的建筑,严重破坏了

桂林旅游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海南、桂林旅游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一、各地旅游工作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1.各地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优先发展 海南三亚、琼海、海口三市和桂林市把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优先发展,成立了旅游发展总公司,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实施国际化旅游战略,旅游产业逐步从观光型为主向休闲度假型为主转变。 一是明确发展战略。三亚市1999 年提出“旅游立市、旅游富市、旅游强市” 发展战略。2004 年以来,又实施旅游产业“转型增效、协调发展”战略。海口市明确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优先发展,确定5 年发展目标。桂林市提出“把桂林建设成为经济更加发达、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文明、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富裕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 的发展思路,制定了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海南省正在争取综合国际旅游试验区(国际旅游岛)的优惠政策,推动海南旅游国际化。海口市相继出台《航空客运市场开发奖励办法》和《海口市旅行社奖励暂行办法》。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1998 年,桂林市先后投入30 多个亿对市内环城水系进行改造,成功开发出“两江四湖”夜游项目。海口市投资2 亿多与张艺谋合作开发了“印象?海南岛”大型实景演出项目。 2.积极打造载体推动休闲度假旅游发展 一是突出品牌打造精品旅游项目。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以佛教文化为主题,建有南海海上观音像和南山寺。同时紧扣“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一名句,推出福寿文化主题。引入“金玉观世音”等产品,更将我市的惠山泥人“大阿福” 作为福文化的重要代表引入景区。并建成“中国长寿泥塑艺术长廊” ,举办“中国民间泥塑艺术展”,将这一主题做大做深。桂林愚自乐园致力于打造世界最大的时尚艺术公园,景区内陈列着47 个国家132位艺术家的200 多件艺术作品,建有专业的艺术创作室。 二是突出特色深入开发旅游产业。桂林市阳朔县利用优美的漓江山水和刘三姐传说,开发了“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琼海市充分利用博鳌论坛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同时着力推出红色娘子军、万泉河和温泉游几大旅游品牌。三亚市在

桂林旅游分析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旅游营销》 专业旅游营销 班级市0941 姓名Yu小邺 学号090000000 二○一二年十一月

浅析桂林的旅游文化环境 【摘要】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流传了近几十年,众所周知。桂林山水被誉为“童话山水”、“童话世界”的旅游主题,除了少数几个品牌比较切中其文化精神实质之外,其它产品似乎只是大致触及了。对于如何深入发掘桂林,童话山水、童话世界的旅游文化主题的深层内涵和审美实质,对此进行的桂林旅游文化环境的分析中,我认为应当从现代童话动漫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角度,对其“童话山水、童话世界”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做一次认真透彻的梳理和研究。 【关键字】桂林旅游文化文化资源资源现状开发条件 1、桂林文化资源和桂林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桂林自从1980年代正式将旅游作为地方重要的经济产业发展以来,主要着眼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地方历史文化底蕴,相继开发了“三山两洞一条江”、“阳朔西街”、“世外桃源”、“龙脊梯田”、“两江四湖”、“兴安乐满地”和“灵渠古街”等一系列以“童话山水、童话世界”为主题的优势旅游产品和品牌。回顾桂林旅游业所走过的三十多年辉煌历程,总体上看,桂林“童话山水、童话世界”的旅游主题,除了少数几个品牌项目比较切中其文化精神实质之外,其它产品似乎只是大致触及了“童话山水、童话世界”这一文化主题的外在形式表层。对于桂林的文化资源,毋庸置疑,桂林的山水之美,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旅游者的观光,旅游资源的丰富,使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大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产业中,若依旧保持原有的风格,满足不了现代旅游者的需求,所以进一步加大对桂林旅游业资源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百里漓江烟雨”、“三山两洞奇境”、“两江四湖景园”、“碧莲峰里人家”、“龙竹排漂流”等以游山观水为主题的旅游景区和项目,一直是桂林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价值取向。这些景区和项目,主要是靠天吃饭,没有多少文化内涵、缺乏创意思维的旅游资源开发,目前已经明显变得老化而面临更新和淘汰。桂林目前旅游开发是一下几个方向开发:以注重形态忽视神韵的山水文化、就物讲史缺乏情趣的历史文化、风情浓厚韵味渐淡的民俗文化、愚人自娱痴人自乐的主题文化、剧场影视音响朦胧的舞台演绎文化等开发方向。 1、1、桂林文化资源现状 目前桂林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主要体现在文化导向、文化主题定向、文化内容策划、文化形象设计等四个方面。桂林作为国际旅游名城,满城处处皆胜景,除了作为典型的漓江山水,其他景区也各有特色,县级以上景区已达上百处之多。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桂林山水文化与其同类产品雷同。旅游景点真正能带给游客精神上的享受,关键在于景区文化的深度开发,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产品或项目。桂林山水景区在文化的开发方面非常注重内容和项目上的丰富多彩,升级换代,推陈出新,但另一方面对景区的定位意识却不到位,忽视整体形象的设计,或者对其他景区的全盘模仿,缺乏创意。如为表现桂林壮、侗、苗、瑶等多个民族的民俗风情,各个县区纷纷修建了题材相似的民俗文化村,或者景区民俗旅游项目的形式雷同,手段单一,久而久之,使得原本“民俗不俗,俗中有雅“具有观赏性与参与性的各类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对游客不再具有新引力。然而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桂林少数民族多聚族而居,其房屋建筑以干栏型为主,建筑样式却各有不同,壮族的麻栏木楼、瑶族的半边楼、苗族的吊脚楼、

桂林市旅游品牌策划书

桂林市旅游品牌策划书 背景 文化内涵很大程度上未被发掘; 受众对旅游对象的要求日益多元化、深层化; 旅游资源同质化严重,竞争对手崛起。 桂林市不仅是中国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又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期是广西、桂东北的政治、军事中心和重要经济都市。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桂林有了巨大的发展,美丽、古老的桂林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 桂林有奇山、秀水、异洞、美石,它们交相辉映,构成了举世无双的桂林山水,不可替代,古往今来,令人倾倒。然而,在很大程度上,游客们所熟知的都只是桂林山水的自然环境资源的佳处,而对桂林山水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和依托于桂林山水的一系列的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的文化(这些将在下文详细分析)。而另一方面,游客对

旅游对象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在旅游过程当中能够享受到更为丰富的、更深层次的东西。再者,全国旅游业随改革开放大流蓬勃兴起,竞争对手实力日益增强。这种种因素都要求以桂林山水为主的桂林旅游业不得不寻求长远的发展道路。 目的 挖掘桂林山水的文化、历史内涵; 将桂林山水打造成更易为现代人接受的旅游胜地。 桂林山水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首先要作为旅游资源的新兴部分来进行挖掘,以达到资源的更好利用。另外,应消费者的需求,也要对其文化内涵发掘。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对桂林山水的文化内涵发掘,将桂林打造成更能为人们接受的旅游胜地,并以此达到先竞争对手一步而得到长远发展。 主体分析(介绍)

整体介绍 桂林山水,北起兴安,南到阳朔总共100多公里。由于石灰岩地形发育,地下水潜蚀,地壳变动,以至桂林诸山皆如平地拔起,奇峰罗列,犹如玉笋、翠屏、巨象、驼峰等,形态万千,景色秀丽。山多岩洞,洞内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组成各种景物,奇态异状,琳琅满目。洞景山色,耐人玩赏。有独秀峰、叠彩山、泭波山、象鼻山、南溪山、芦笛岩、七星岩等名胜。漓江是桂林的主要河流,由东北向东南,与西来的阳江相汇合,流水清澈,游鱼可数,像玉带般旋绕城区。桂林至阳朔沿江一带、群山峭拔,绿水萦回,青山浮水,景色清幽,构成长达百里的美丽图画。 除了上面说到的自然景物外,桂林山水自古为迁客骚人所赞颂,形成了其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如韩愈的诗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艺术地描绘了桂林山水。在唐开元年间,张九龄任桂州都督,为桂林山水中的漓江写下了第一首赞颂诗,有“奇峰岌前转,茂树隈中积”句。南宋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称赞:“桂山之奇,宜为天下第一”,而他在桂林的岩洞中就有题刻11件,并创作了65首赞颂桂林山水的诗,全收在《石湖居士诗集》中。南

桂林市旅游资源整合建议文档

桂林市旅游资源整合建议文档 Guilin tourism resources integration proposal documen t

桂林市旅游资源整合建议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发言稿是参加会议者为了在会议或重要活动上表达自己意见、看法或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而事先准备好的文稿。按照用途、性质来划分,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本文档根据会议演讲稿的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桂林旅游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为全国各地的旅游开发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但在新形势下,桂林旅游如何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各级领导和桂林旅游从业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莫书记提出桂林旅游发展要“整合资源配套成龙,错落分工差异经营,形成合力整体成长,创建国际旅游之都”,为桂林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 桂林旅游资源丰富,其景区景点的数量和密集度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在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可供游客游览观光的100多处景区景点中,同类产品较多,规模小的较多,除漓江、象山景区、芦笛景区、七星景区年接待量过百万人次外,其他景区都在几万到几十万人次。从发展的角度看,唯有对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形成规模,创造具有影响力的旅游产品;才能避免散小、重复的旅游产品恶性竞争造成桂林旅游整体利益流失;才能避免散小旅游企业唯利化经营对桂林旅游形象的损害;才能

提升桂林旅游的品牌效应,达到搭建新的融资平台,吸引新的资本投入,做强做大桂林旅游产业的目的。我们认为,资源整合可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整合市区核心旅游资源 城市改造基本完成后,市内形成了“三山两洞”、“两 江四湖”和市区水上游三足鼎立局面。由于资源分割,“两江四湖”只有进行单一形式的夜游,容纳的游客数量有限,形成不了更大的规模;市区水上游经营的实际上是“三山”景点,与“三山”之间产生经营冲突和利益互损在所难免。三个本来相互联系的产品被人为分割、相互竞争,难以形成经营的合力和规模,游客体验不到桂林山水的整体美感,桂林的旅游形象受到严重损害。 对市内核心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就是要打破资源和经营 分割现状,通过资本的形式将“三山两洞”、“两江四湖”和市区水上游这三个产品有机组合起来,并将榕湖饭店纳入其中,引入景观地产,组建统一的大型经营公司,搭建新的招商引资平台。资源整合完成以后,“四湖”和漓江、桃花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贯通,乘车游览“三山两洞”和乘船游览“三山两洞”两种各具特色的游览方式并存成为可能;利用水上穿梭巴士将“三山两洞”和市内其他景点、宾馆、购物休闲场所连接在一

浅析桂林旅游资源现状和发展前景

浅析桂林旅游资源现状和发展前景目录 摘要 ----------------------------------------------------------------------------------------------- 2 关键词 -------------------------------------------------------------------------------------------- 2 1 桂林旅游业发展概述 ---------------------------------------------------------------------- 2 2 桂林旅游业优势与机遇分析------------------------------------------------------------- 3 2.1 桂林旅游产业历史悠久 -------------------------------------------------- 3 2.2 桂林旅游产业知名度高 -------------------------------------------------- 3 2.3 旅游资源独特且丰富 ---------------------------------------------------- 3 3 桂林旅游业劣势与挑战分析------------------------------------------------------------- 3 3.1环境污染制约发展 ------------------------------------------------------ 3 3.2景区景点低水平重复建设 ------------------------------------------------ 3 3.3桂林市区规划不合理 ---------------------------------------------------- 4 3.4旅游附属产品缺乏特点 -------------------------------------------------- 4

桂林市旅游资源整合建议

桂林市旅游资源整合建议 旅游资源整合建议 桂林旅游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为全国各地的旅游开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但在新形势下,桂林旅游怎么再上一具新台阶,成为各级领导和桂林旅游从业者面临的一具新课题。莫书记提出桂林旅游进展要“整合资源配套成龙,错降分工差异经营,形成合力整体成长,创建国际旅游之都”,为桂林旅游进展指明了方向。 桂林旅游资源丰富,其景区景点的数量和密集度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在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可供游客遨游观光的100多处景区景点中,同类产品较多,规模小的较多,除漓江、象山景区、芦笛景区、七星景区年接待量过百万人次外,其他景区都在几万到几十万人次。从进展的角度看,唯有对资源进行整合,才干形成规模,制造具有妨碍力的旅游产品;才干幸免散小、重复的旅游产品恶性竞争造成桂林旅游整体利益流失;才干幸免散小旅游企业唯利化经营对桂林旅游形象的伤害;才干提升桂林旅游的品牌效应,达到搭建新的融资平台,吸引新的资本投入,做强做大桂林旅游产业的目的。我们认为,资源整合可从四个方面着手。 一、整合市区核心旅游资源 都市改造基本完成后,市内形成了“三山两洞”、“两江四湖”和市区水上游三脚鼎立局面。由于资源分割,“两江四湖”惟独进行单一形式的夜游,容纳的游客数量有限,形成别了更大的规模;市区水上游经营的实际上是“三山”景点,与“三山”之间产生经营冲突和利益互损在所难免。三个本来相互联系的产品被人为分割、相互竞争,难以形成经营的合力和规模,游客体验别到桂林山水的整体美感,桂林的旅游形象受到严峻伤害。 对市内核心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算是要打破资源和经营分割现状,经过资本的形式将“三山两洞”、“两江四湖”和市区水上游这三个产品有机组合起来,并将榕湖饭店纳入其中,引入景观地产,组建统一的大型经营公司,搭建新的招商引资平台。资源整合完成未来,“四湖”和漓江、桃花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贯穿,乘车遨游“三山两洞”和乘船遨游“三山两洞”两种各具特色的遨游方式并存成为可能;利用水上穿梭巴士将“三山两洞”和市内其他景点、宾馆、购物休闲场所连接在一起,真正打造出一具“东方威尼斯”品牌;傲浇?暮?钡ヒ坏囊褂畏绞浇??晃??旌虻挠卫婪绞剑?慰徒哟?芰φ玫郊?蟮奶岣撸婚藕?沟暌云涞乩砦恢糜攀平?晌?星?糜尾?分械闹匾?换罚?晌???蹲收叩囊桓隽恋悖皇星?糜尾?返钠分屎凸鹆致糜蔚钠放平?玫郊?蟮奶嵘??卫兰畚坏奶岣呓?孤糜纹笠档木?眯б婧驼??氖寻娴玫浇洗蟮奶岣摺?span lang=en-us> 对市内核心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要解决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咨询题;要对收益分配进行调整,惟独放弃既得小利益,才干完成大整合、羸得大利益。 二、全面整合漓江旅游资源 漓江是我市重要的优势旅游资源,漓江的经营水平反映了桂林旅游业的进展水平。但是,就如今的经营状况看,漓江真正的资源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一是漓江遨游的航线太多太乱,利益上相互抵消,甚至导致一些游客没有真正体味到漓江的漂亮,对桂林旅游产生宣传上的负面妨碍;二是经营漓江遨游业务的企业多达20多家,品质参差别齐,但价位却一样,服务品质难以提高,优别胜劣别汰;三是现行的漓江经营模式缺乏市场经营主体,无法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经营者谁也别愿花费人力物力主动进行市场营销、拓展客源市场,只能是等客上门,造成漓江遨游人数常年徘徊别前。四是沿江两岸景区景点开辟散乱,核心旅游资源爱护堪忧。 漓江旅游资源的整合,应该包括漓江两岩景点的整合、漓江游船及游船企业的整合、漓江遨游方式的整合等。第一时期,经过股份制的形式对漓江现有的游船进行收购整

浅谈桂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34卷 第1期 J OU RNAL OF GUAN GXI NORMAL UN IV ERSIT Y 1998年3月20日 浅谈桂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蓝 雄 现 摘 要 旅游业是即将到来的21世纪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旅游业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桂林是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级旅游资源,可望建成国际旅游明珠。桂林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注重保护桂林山水风景资源,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 桂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关于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它的实质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的需要。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未来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本文浅谈桂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一、未来社会与旅游业 社会学家和未来学家以全新的视角对未来社会作了多方面的描绘,如果我们从经济活动的角度观察现在,展望未来,就不难发现旅游与旅游业在未来社会中的地位。 (一)旅游与旅游业。 旅游是一种社会活动,而旅游业是专门为这种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从经济关系来看,旅游与旅游业是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是现代市场经济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这种活动,是人们以游乐为目的或辅之以游乐目的的临时性人口流动现象。从经济意义上看,旅游与旅游业是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旅游者从产生旅游动机,并把旅游动机变为旅游行动,按照旅游路线选择适当的交通工具,前往旅游目的地旅游,沿途要住宿、饮食、游览、娱乐、购物等活动,直到返回原来的居住地,这些旅游活动,也是经济活动。因为在这一系列活动过程中,旅游者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并要求社会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实现旅游的目的。这一过程是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和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是旅游消费需求。与此相应,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国家或地区,即东道主,也要进行一系列的经济活动。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消费需求,就要组织游客游览,交通工具要运转,宾馆饭店要营业,旅游景点要开放,娱乐活动要安排,旅游商品要生产和销售等等。旅游东道主的这一系列经济活动,就是 本文于1997年12月13日收到。

桂林旅游文化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桂林旅游文化及其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桂林既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文化底蕴深厚,又是享誉“山水甲天下”的山水旅游名城。经过两千多年的沉淀,桂林旅游文化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旅游文化景观。近几十年来,桂林旅游业欣欣向荣,每年数百万的游客带来的文化与当地文化冲击和融合,使得桂林的旅游文化得到了传播和增添了新的元素。了解桂林丰富的旅游文化、其发展过程及其对桂林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和探讨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旅游与文化融合,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为旅游文化产业,从而形成为一种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关键词:桂林;旅游文化;对策研究 1桂林旅游文化研究 1.1.1旅游文化的界定 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在内的社会现象。旅游文化是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旅游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前者主要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景观文化;后者则增加了旅游业文化和文化传播。旅游文化建设乃是现代旅游业发挥最大效益效能的新型经营管理思路。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旅游正成为一种备受青睐、生机盎然的旅游形式。文化因素对现代旅游活动的影响,将会更加深刻和深远。要加快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就必须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建设。这首先是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 1.1.2旅游历史文化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此外还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抗日战争时期,桂林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化城,众多的爱国作家、艺术家会集在这里,谱写出抗日文化的新篇章。如马君武、李任仁、白鹏飞、李宗仁、白崇禧等一大批出生或长期生活工作在桂林的名人使桂林成为“文化名城”。这些独特的人文景观,为桂林今后开发人文旅游打下了基石。 千百年来,桂林一直是人们旅游观光的宝地。现已形成一个以桂林市为中心,包含周围12个县的风景区。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等。桂林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桂林包含壮、瑶、苗、侗、仫佬、毛南等十多个少数民族。有着众多少数民族的桂林民间节庆活动也特别多,风情浓厚的风俗,已成当地旅游的一大风景线。各民族共同的民间传统节日,如三月三是壮族传统歌节、苗年、禁风节等。此外,桂林市人民政府为提高桂林旅游知名度,吸引游客于1992年始举办山水文化旅游节。

桂林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桂林旅游资源估评 桂林景区专业见习报告 专业:旅游管理班级:09级旅游管理二班 一.专业见习目的: 1)体验旅游的乐趣和从事旅游工作的快乐,以强固专业思想。 2)增加对旅游行业的感性认识,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行业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较为深入的理解。 3)培养实际的工作能力和组织纪律性。 4)加强对管理,计算机和外语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5)培养服务意识。 6)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二. 专业见习内容: 六月二日由湖南中青旅岳阳公司导游带领从湖南省岳阳市出发前往广西省桂林市,中午由导游联系餐馆,在永州吃午餐。下午五点到达桂林,游览了榕湖玻璃桥,日月双塔,夜宿桂林城郊的酒店。

六月三日由中青旅桂林公司地陪安排,前往阳朔高田风景区古榕公园,约一,个小时后,前往月亮山拍照留影。中餐由地陪安排在阳朔吃。午饭过后,随即前往桂林景点的精华部分—漓江,游览了自兴坪至九马画山,时间约两个小时。 下午剩余时间自行去西街进行旅游资源调研。晚上仍旧返回桂林市区夜宿。

六月四日上午前往古东森林瀑布,攀爬瀑布,下午自由活动,前往桂林市区进行旅游调研。

六月五日由桂林返回岳阳。 专业见习体会:为期四天的专业见习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这几天的旅途中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 做为全陪应该怎样处理好游客,导游与司机三者之间和睦友好的关系;怎样联系好食宿,科学合理的安排好游览时间使游客得到最大的舒适。 做为地陪怎样更好讲解好地方景点特色以吸引游人的注意,使游客在旅途中得到更好的享受。 在跟随着旅行社导游见习的这几天,了解了桂林目前导游服务的现状。目睹了导游的日常工作的具体操作,了解了地方的风土人情,观赏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美景,可谓收获颇丰。 三. 桂林导游服务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桂林导游队伍现状 1.层次偏低 经调查,在桂林导游队伍中,高中(中专)学历占41.7%,大专以上学历只占48.3%,在旅行社经理队伍中,大专及以下学历者超过73.1%,本科以上只占26.9%。学历偏低这一问题应引起旅游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2.结构不合理 低等级导游人员占导游队伍的绝大多数,为96.3%。中,高,特级导游人员人数尚不到4%,形成了桂林导游队伍等级结构严重不合理。另外,外语类导游的语种结构不合理。从整个桂林旅游市场来看,中文导游人数已基本满足旅游 接待工作的需要,外语导游人数整体数量不足,尤其是一些小语种导游人员还

桂林旅游文化资料

桂林简介 桂林不仅以甲天下的自然山水名闻遐迩,同时也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秀美的漓江及其周围美丽迷人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一格、驰名中外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并有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桂林因“玉桂成林”而得名,而她的历史之悠久又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立的“桂林郡”。 往往是还没有到桂林就被她“山水甲天下”的美名所吸引,总想精心准备一个假期、一份心情去细细体味这里的山水、人情、风俗和悠闲舒适的生活。泛舟漂游在如诗如画的漓江上;月上枝头时到象山欣赏水中映月;徜徉在龙脊梯田中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把自己慵懒地放在阳朔,悠然地放纵思绪,融入到中西文化的交汇中;或者在桂林的小街上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桂林米粉……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她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经45’-109’104’40’,北纬24’18’-25’41’,市辖秀峰、象山、七星、叠彩、雁山五城区和灵川、兴安、全州、临桂、阳朔、平乐、荔浦、龙胜、永福、恭城、资源、灌阳十二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65平方公里。 ·人口和民族桂林市现有总人口476万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壮、回、苗、瑶、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8.5%左右,共有少数民族68万人。 ·自然条件地形条件: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典型岩溶地貌。岩溶峰林地貌是桂林重要旅游资源。气候条件:桂林市地处低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9.3°C。土壤条件:桂林土壤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土层深厚,耕作性好,宜发展水稻、蔬菜、旱地作物和林业。动植物资源:桂林市有1593种动物种类,隶属60目295科。陆栖脊椎动物有云豹、黄腹角稚、穿山甲、果子狸等400多种; 水生物有娃娃鱼、鳗鲡等144种。有包括银杉、银杏在内的高等植物1000多种。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矿产水利:桂林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铅、锌、锡、钨、铝、铌、锰、滑石、重晶石、萤石、花岗岩、石灰石、大理石等40多种。其中17种位于全国前列。桂林境内河流密布,有漓江、湘江、洛青江、浔江、资江5条江,另有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5条,平均总水量403.81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建有亚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头电站——全州天湖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 ·城市建设城市特色:桂林山青水秀文物古迹众多。岩溶地貌发育典型,辖区内洞穴、石峰数以千计。漓江依山流转蜿蜒,是桂林山水的精华。历代都在桂林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如兴安灵渠、恭城文庙、靖江王陵、桂海碑林、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等。市区有文物古迹552处,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21处。这些文物古迹都有很高的文学、历史、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市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功能日益完善。有二级生化污水处理厂4座,处污能力居全国领先地位。自来水厂3座,年供水量达8854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气能力6000吨,用户54666户。公共汽车285辆,运营线路23条。市区道路400公里。人均绿地面积6.1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5、7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9、51%。规划管理:注重山水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重两顶桂冠,促经济发展,保生态环境,跨世纪决策”为指导原则,以“保护山水名城,建设园林城,发展生态城”为发展目标,规划布局合理,形式新颖,形成了富有桂林特色的城市发展基本空间布局模式。 ·交通通讯公路:四通八达的公路直通广西各地和临近省份,国道322、323线穿境而过,其中市境内322线已改造成高等级公路。拥有桂柳高级公路、桂黄一级公路、桂阳二级公路等一批公路网络,实现100%乡镇通车。铁路:铁路北接京广线,南接黔桂、枝柳动脉,湘桂铁路纵贯湘桂走廊,火车可直达国内主要城市。桂林新火车客运站,大厅可容纳1.5万人。航空:桂林两江

广西桂林导游词(通用3篇)

广西桂林导游词(通用3篇) 广西桂林导游词 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通常会被要求编写导游词,借助导游词可以更好地宣传景点,引导游客观光游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广西桂林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广西桂林导游词1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游桂林的导游,感谢大家给了我这次锻炼的机会,我会尽自己的所有能力为你们讲解的。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这一带的山有个特点,就是在平坦的大地上和江边,一座座拔地而起,突兀森郁,各不相连。 我们在桂林市的中心,这边有一座危峰。它叫独秀峰,奇峰突起,犹如一支擎天大柱,被称为“南天一柱”。 接下来,我带领大家乘着木舟去观赏桂林最美的一条江——漓江。大家能看出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吗?对,漓江的水出奇的静,静得我们根本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有许多美丽的鱼儿在水中游动;漓江的水还特别的绿,绿的简直可以与无暇的翡翠相媲美。 大家请看,这个景点就是“象山水月”,它由象山和水月洞合成。

这个象山又叫象鼻山,因为它酷似一只正在江边饮水的巨象。象鼻山那深入水中的长鼻,与其山体现成了圆圆的洞穴,名“水月洞”。洞面十分光滑。 这是骆驼山,关于它的美丽传说下次告诉您吧。 好,今天我带大家就游览到这,欢迎大家来桂林,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大家多多指教,我们小次再见。拜拜! 广西桂林导游词2 桂林自古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有着被国务院确定的国家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两顶桂冠,被誉为国际旅游明珠。桂林风景秀丽,以漓江风光和喀斯特地貌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之誉,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是桂林城市独具魅力的特色。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西走廊”南端。行政区域总面积27809平方公里。辖5城区和12个县,总人口495.11万。境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四周山地环绕,地势由西向东依次降低,漓江和义江自北向南流经辖区。桂林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有壮、瑶、苗、侗等十多个少数民族。 桂林旅游资源丰富,并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特点和优势:一是山川秀丽独特。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赋予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山水风光,素有“甲天下”的盛誉;二是自然资源和

桂林旅游业发展情况简介

桂林旅游业发展情况简介 2008年02月26日13:50 桂林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旅游组织首推的中国四大旅游目的地城市。“桂林山水甲天下”,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美誉世界,是中国自然风光的典型代表和经典品牌。(标题下) 桂林旅游业1973年在全国率先起步,已走过了三十多年的辉煌历程,接待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克林顿,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等在内的130多位外国国家元首、政要到桂林考察旅游。改革开放以来,桂林旅游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呈现出喜人的态势,每年都有1000多万国内外游客到桂林旅游观光。2005年,接待入境旅游者已首次突破百万人次大关,成为全国第8个能冲破入境游客超100万人次的城市。 这几年,旅游业围绕着市委提出的“两个转变,五个增加”发展战略,按照“整合资源配套成龙、错落分工差异经营、形成合力整体成长”和“建设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的思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适时调整经营方略,克难攻坚,努力拼搏,积极发挥旅游品牌优势,大力提升旅游发展层次和水平,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取得了较大的工作成效,旅游成为桂林最具比较优势和品牌效应、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经济产业。 一、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007年,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均超历史最好水平,旅游总收入85.51亿元,同比增长24.39%;接待国内外游客1530.64万人次,同比增长14.40%,;接待入境旅游者128.60万人次,同比增长16.25%以上。旅游收入比旅游接待人数增幅高出近10个百分点,入境旅游接待将比国内旅游接待增幅高出2.02个百分点。在入境旅游接待中,外国人占63%,台湾游客占28%,港澳游客占9%。 桂林建立了较全的旅游产业规模,全市拥有各类旅游企业30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约为4万人(不含12县)。国际旅行社20家,国内旅行社73家,各种外语及普通话、方言导游9000余名;星级饭店67家,有客房10355间,床位20110张,其中五星级4家,四星级8家,三星级34家,二星级以下21家;社会住宿业约400家,床位50000张;旅游车船企业约80余家,漓江游船225艘,18000个客位,两江四湖游船27艘,1030个客位,各种大中巴旅游车1128辆;景区和休闲购物企业协会在册企业有85家,已开发主要景区50余处,其中国家5A级景区2处、4A级景区11处、3A级景区8处。

桂林旅游资源结构和主要旅游产品现状评估

第二章桂林旅游资源结构和主要旅游产品现状评估 桂林旅游业的发展是资源导向性的,桂林旅游资源结构和主要旅游产品现状评估是下一步旅游发展的基础。 2.1.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和空间结构 2.1.1.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和结构 基本类型及数量 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修订稿的分类分级系统,课题组在《桂林市旅游资源普查实录》的资源类型实体基础上,补充了近年来现代人文景观的建设成就,并增加了有关旅游服务景观资源,进而对桂林旅游资源做了分类和统计。截至1999年底,桂林旅游资源类型实体初步统计为1,099处,其中地文景观类231处,占21.0%;生物景观类112处,占10.2%;水文景观类78处,占7.1%;历史遗产类364处,占33.1%;现代人文与抽象人文景观类164处,占15.0%;旅游服务景观类150处,占13.6%。在自然、人文、旅游服务三大景观资源系列中,以山水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为主。 图2-1 桂林旅游资源类型的数量结构 地文景观类。名山、奇特与象形山石、洞穴是桂林地文景观旅游资源的主体。越城岭、猫儿山、都庞岭、海洋山、花山以花岗岩地层为主;尧山、大南山、天平山、驾桥岭以砂岩、页岩地层为主。这些山脉横亘在桂林东北与西北,是南岭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拔一般在1000~1500米,山岭绵延、层峦迭嶂,气势雄伟。猫儿山、真宝顶等山峰,海拔在2000米以上。尧山是灵剑溪的源头,海洋山是湘江的发源地,猫儿山是资江、漓江、浔江的三江策源地,三江共源,流向各异,构成奇观;崇山峻岭的生态环境,呈现亚热带生物的多样性,具有旅游开发意义。其中,猫儿山已辟为旅游、避暑胜地。奇特与象形山石是桂林山水的构景骨架,绝大多数为石灰岩地层所组成。桂林城区的独秀峰、虞山、叠彩山、南溪山、隐山、西山等自唐以来就成为名山名景。漓江两岸的象鼻山、九马画山、螺蛳山、碧崖阁山、净瓶山等,早在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粤西游记》内就有描述。有些山石,如灵川的神象饮水、仙人桥、鲁迅石像,恭城的月亮山等,其形状奇特,或状物拟人,具

准确进行桂林旅游城市形象定位

准确进行桂林旅游城市形象定位 城市公关是一个城市运用信息交流的手段与其相关公众(包括该城市市民、其他城市的市民、旅游者、投资者、媒介、国家政府等)之间取得相互联系、相互适应的一种管理活动。其目的是创造有效的城市舆论环境,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城市形象。桂林在旅游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必然要开展城市公关,塑造桂林旅游形象,提高竞争力。 一、桂林城市形象定位——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 在旅游市场竞争日益白日化的今天,中国许多城市纷纷打出自己的“个性名片”:南京推出国际性历史文化名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无锡——太湖明珠;苏州——大树底下种好碧螺春;上海——国际性大都市。桂林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名城,面临如此激烈的城市竞争,桂林非常有必要进行城市形象的准确定位。 在2006年区域旅游开发国际高峰论坛上,莫永清用“建设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来表述对桂林旅游的定位。桂林市第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努力把桂林建设成为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休闲度假上选之市、居住创业向往之城”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多年来,“山水甲天下”这张名片为桂林旅游赚足了人气,但随着旅游需求的多元化,目的地城市竞争的加剧,桂林旅游能否根据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凸显更为丰富的旅游内涵,使客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进一步提高?就此问题,近年来,桂林各界围绕旅游定位进行了

多次探讨。在听取各界意见并经认真总结后,桂林目前已形成了“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这一新旅游定位。 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囊括“山水”、“文化”、“体验”、“世界”等多重元素,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其深刻含义,如何通过创新发展实现这一目标?这是桂林新旅游定位形成后面临的现实问题。要塑造桂林这一新形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公关策略。 二、塑造桂林旅游新形象公关策略 (一)做好桂林旅游资源的管理。既然我们已经将桂林定位为世界山水文化体验之都,那么我们就要在旅游资源上下功夫,把旅游资源管理好、保护好。 首先,要将桂林的旅游资源保护好。就是要保护好桂林传统文化精髓,保护好来之不易的自然生态环境。要做好保护规划,摸清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家底”,明确保护的对象范围和种类。对桂林民居、民俗、民风、古建筑等物质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对森林、山水、矿产等资源和稀有动物,进行建档保护,并提出更为完整的保护规划。要强化保护意识,把文物和生态的保护理念纳入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着力把桂林打造成山水文化、生态文化保护基地和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有利于文化和生态保护的产业发展,控制和遏制有害于文化、生态资源保护的经营活动。 其次,要将桂林的旅游资源挖掘好。加强对本土文化、生态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弘扬,并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提升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