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浮城 叙述

浮城 叙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四单元第11课《古诗三首》类文阅读含答案

类文阅读-11 古诗三首 军城早秋 (唐)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朔云:北方的云。 B.更催:再次催促。 C.骄虏:骄傲的俘虏。 D.莫遣:不要让。 2.“更催飞将追骄虏”的“更”字读音是,意思是。这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 3.用“”画出诗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再改写成现代汉语。 4.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 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担心战争失败的紧张心 情。() (3)全诗表现了边防将帅刚毅果敢的性格和蔑视敌人的豪迈气概。()

【参考答案】 1.C 2.gèng再次再次催促勇敢善战的将士们去追击敌军 3.画出: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昨夜萧瑟的秋风吹入我军驻守的关塞;北方的流云和边疆的明月遍布西山。 4.(1)√(2)×(3)√ 马上作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 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 多是横戈马上行。 1.解释词语。 驱驰: 横戈: 2.“报主情”的“主”指的是。“江花边月笑平生”这句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这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3.诵读这首诗时,语气应该是() A.平静 B.豪迈 C.悲凉 D.喜悦 4.在这首诗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5.查一查戚继光写的其他爱国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策马疾驰。指拿着兵器 2.君主拟人我常年策马疾驰于南方和北方,以报答君主的恩情;南方 江边的花和北方边地的月笑看着我的一生。 3.B 4.在这首诗中,我读出了诗人转战南北,保家卫国的豪情。 5.示例:寄书向知己,不解作家音。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君心。 【参考答案】 1.策马疾驰。指拿着兵器 2.君主拟人我常年策马疾驰于南方和北方,以报答君主的恩情;南方 江边的花和北方边地的月笑看着我的一生。 3.B 4.在这首诗中,我读出了诗人转战南北,保家卫国的豪情。 5.示例:寄书向知己,不解作家音。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君心。

文言文阅读20篇-答案

第一篇: 翠鸟移巢 1.解释加点字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灾难)爱之,恐坠,稍下作巢:(掉落) 2.翻译句子: 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 等到生了孩子,翠鸟十分疼爱它们,怕小鸟掉下去,便在低些的地方筑巢。 3.从文章看,翠鸟爱孩子的结果是:被人偷走了小鸟,由此可知,本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应太过宠爱孩子,会适得其反;考虑事情要全面,不应只想着一个方面。 第二篇:徐孺子 1.解释加点字 尝月下戏:(玩耍)人语之曰:(谈论) 2.翻译句子: 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就如人的眼晴中有眼珠,没有它就一定不能看见东西。 3.这则故事中的徐孺子是个聪明的孩子。 第三篇守株待兔 1.解释加点字 宋人有耕者:(农民)兔走触株:(跑,逃跑)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兔子再也得不到了,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3.请写出“守株待兔”这一成语的意思。 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着“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第四篇:王戎早慧① 1.解释加点字 王戎早慧:(聪明,有才能)七岁尝与诸儿游:(游玩) 2.翻译句子: 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 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压弯了枝条,许多小孩争着跑去摘那些果实 3.王戎是通过什么推理出李子是苦的? 树在道旁而多子

第五篇:文徵明习字 1.解释加点字 日以十本为率:(每天)书遂大进:(书法) 2.翻译句子: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一定要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从来不怕麻烦。因此,他越老,他的书法也更加精妙。 3.根据短文可知,文徵明每天要写多少字? 有同学根据文徵明每天写十本《千字文》而判断每天写一万字,不过我还不能确定“本”字何解。《文言文常用字辞典》上对“本”字是如此解释的: ①草木的根或茎干。引申为“根源”“来源” ②根本、基础的东西。 ③本来的,原来的。 ④根据,掌握。 ⑤自己一边的,如本国;现今的,如本月。 ⑥底本,版本。 ⑦本钱。 ⑧封建社会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⑨量词。株,棵,丛,撮。贾思勰《齐明要术·种薤》:“率七八枝为一本” 根据上下文可知,此“本”作量词,但辞典中的量词条竟没有合适的解释。 第六篇:车胤囊萤夜读① 1.解释加点字: 家贫:(贫穷)夏日捕几十只萤火虫:(捕捉) 2.翻译句子: 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 (车胤)长大后,广博地学习,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当时的人们都赞美他。 3.“车胤囊萤”的故事已被人们用作成语,你知道它的意思吗? 形容在艰苦的环境中勤奋学习 第七篇:自相矛盾 1.解释加点字: 誉之日:(赞美,夸赞)吾盾之坚:(坚固) 2.翻译句子: 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 我的矛的锐利,没有东西可以不被刺破。 3.这个故事可概括为一个成语:自相矛盾

秋天的诗句二年级

秋天的诗句二年级
二年级描写秋天的诗句有哪些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欢迎阅读欣赏! 秋天的诗句精选一 1.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____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2.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____严武《军城早秋》 3.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____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4.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____李白《南轩松》 5.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____杜牧《紫薇花》 6. 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____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7.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杜甫《登高》 8.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____李清 1 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9. 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____李益《上汝州郡楼》 10.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____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1.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____杜甫《客夜》 12.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____李白《乌栖曲》 13.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____王之涣《九日送别》 14.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____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15.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____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16.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____皇甫松《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1/6

17. 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____晏殊《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秋天的诗句精选二 1. 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____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2 2.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澄。____骆宾王《送别》 3.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____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 4.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____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5.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____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6.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 7. 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____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8.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____高适《送魏八》 9. 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____纳兰性德《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10.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____韩琦《九日水阁》 11.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____李白《古风?其五十九》 12. 秋声带叶萧萧落,莫响城头角!____董士锡《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13. 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____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14. 雁风自劲,云气不上凉天。____吴文英《新雁过 3 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15. 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____袁宏道《感事?湘山晴色远微微》 16. 一点残红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____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17.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____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2/6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2016·深圳模拟) 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惩(chěng)罚星宿(xiù)因地制(zhì)宜忍俊不禁(jīn) B . 栈(zhàn)桥附和(hè)根深蒂(dì)固谈笑风生(shēng) C . 诀(jué)别木讷(nè)脍(kuài)炙人口妇儒(rú)皆知 D . 庇(bì)护遒劲(jìn )叱咤(zhà)风云引经剧(jù)典 2. (2分)(2020·宜城模拟)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时间好比无情的巨轮,它能把青春碾碎;时间如同记忆的年轮,它将沧桑历史镌刻。 B . 春暖花开之计,被禁锢在家的人们终于又能来到户外,看到姹紫嫣红的美丽景象。 C . 五道峡景区以洞、林、溪、瀑为景观,以奇、险、雄、幽为特色,它与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民间传说交相辉映。清澈湍急的溪流四季不断,10 多处瀑布蔚为壮观。 D . 疫情期间,各地实行了严格的交通管控,昔日繁华的街道上万人空巷。 3. (2分) (2017八下·西华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法律需要通过惩戒和警示来教育和引导人们。 B . 政府在政务微博上所发布的信息是否准确,是保证政府公信力不受伤害的关键。 C .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环境的高风险,这是不争的事实。 D . 因为被评为“生态宜居城市”,使个旧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4. (2分) (2019八下·营山期末) 关于下面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 所以我从我一生中觉得重要的抉择中,引发出一些话题跟大家来讨论。解说:句中划线的词语都是名词。 B . 一个年轻的画家拜访德国著名的画家阿道夫?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用一会儿工夫,可卖出去却要整整一年?”“请倒过来试试吧” ,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你花一年的功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卖掉它。”解说:该句中标点符号正确。 C .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解说: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河水奔涌而来,迅速坠落的特点。 D . 《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比赛中,被称为“诗坛扫地僧”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受到观众的广泛关注。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国诗词大会》受到关注。”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5.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饺子 ①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

边塞诗鉴赏练习题

边塞诗鉴赏练习题 1.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江苏卷) 征人怨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①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 ②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 2.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2006年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唐德宗贞元六年(790)以后至九世纪中叶,安西和凉州边地尽入吐蕃手中,“丝绸之路”向西一段也为吐蕃所占。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答: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9年全国卷Ⅱ) 军城早秋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

青海①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②。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③终不还。 [注释] ①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 ②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③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1)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答: (2)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答: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②。 [注释] ①《梅花落》,曲调名,“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②关山:山名,在今宁夏南部。 1.“雪净胡天牧马还”句所写景物显示了怎样的氛围在全诗中有怎样的作用答: 2.三、四句中将“梅花落”拆用,构成了一种怎样的虚景 答: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①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②,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③,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释] ①受降城:贞观二十年,唐太宗曾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由此得名;一说在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北。 ②回乐烽:回乐县的烽火台,在今宁夏灵武西南。 ③芦管:即芦笛。 1.诗的前两句写景,分别是什么角度来写的给人的共同感受是什么 答: 2.分析诗中是怎样把景色、声音、感情三者融为一体的。 答: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题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词 赏析练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词赏析练习题 阅读题(一) 雨夜读书 [宋]陆游 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 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 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①天何悭? 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②思天山。 [注]①蹭蹬:比喻失意潦倒。②仗下:借指朝堂。 8.首联写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请简要说明。(5分) 9.诗歌里蕴含那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写出一幅幽静的“雨夜读书”图。(2分)深夜,帘雨声淅沥。帘内一灯如豆。陋室灯下,衰老的诗人正沉浸在古书里。(3分) 9.①感叹青春凋零,人生迟暮。诗人对镜自照,见容颜衰老,倍感遗憾。②伤感功名未成,仕途失意。功名原本是像我这样的人的追求,但是人生多艰,上天对我太吝啬。③依然坚守志向,渴望建功。虽然自己像多病的瘦弱的骐骥,但也不想徒列朝堂,而是想去天山边塞建功立业。(每点2分) 阅读题(二)柳梢青·岳阳楼 戴复古① 袖剑飞吟②。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注释:①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字式之,南宋诗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山河破碎风飘絮.,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的时代。②“袖剑飞吟.,据《唐才子传》记载,吕洞宾尝饮岳阳楼,醉后留诗曰:“朝游南浦暮苍梧,袖里青蛇(指剑)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1)词的上片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词人形象请简析。(4分) (2)简析“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4分) 【参考答案】() 阅读题(三) 江村 元末明初金涓 寂寂江村路,轻烟晚自生。远峰晴有色,独树暖无声。 渚鹭行看水,溪鱼卖入城。孤舟人不渡,两岸夕阳明。 【注】金涓,元末明初知名学者和诗人。其一生幽居在野,不应征聘,咏水歌山,传道授业,深为时人与后世钦敬。 (1)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江村之景的?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2)尾联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执竿入城阅读答案

鲁人执竿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 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从出。俄 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 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原出《太平广记》二百六十二卷 原文大意:鲁国有人拿着一根长竿进城。到了城门口,发现竖着拿,城门不够高,进不去;横着拿,城门不够宽,还是进不去。正在着急,有位老人路过道:“我虽然不是圣人,但经过的事无数。这点小事难 不倒我。你只要把长竿锯成两截,不就可以进去了吗?”鲁国人一听,觉得太高明了,就把长竿锯成两 截,高高兴兴进了城。 鲁,周朝一个诸侯国。约在公元前1100年被封,首府在今曲阜。 大名鼎鼎的孔丘,就出生在鲁国。别看现在孔子红得发紫,当时 在鲁国不怎么吃香。题外话就不多讲了,看看这位拿长竿的鲁国人吧。你想啊,搬运长竿,一般都抗在肩上,闭着眼睛也可以进那城门的。 问题是,文中写的是“执长竿”。如果不是这位仁兄双肩得了肩 周炎,那就可以肯定,他担任类似奥运会入场式的执旗手久矣!习

惯成自然,所以拿竿子都用执旗手的标准姿势,90度垂直分毫不差。由此可推论,在公元1100年前,中国就有了类似奥运会的盛举了!意想不到的又一个“中国第一”,骄傲吧。 嘲笑笨人是不道德的,但如果这个笨人还要装得比谁都聪明,那又当别论了。现实中,喜欢不懂装懂,明明蠢得可以,却硬自诩是诸葛亮再世的大有人在,这就有点可悲了。当然,这也包括我自己。文中那位自称不是圣人的“谦虚”老者,自以为是的后果,不过是一根长竿变成两根短竿。如果鲁国人正好需要短竿,就几乎没有损失。而现实中的不学无术者,自作聪明的拍脑袋决策,所造成纳税人的惨重损失,触目惊心啊!这就是这篇短文,其现实意义之所在。

2020年高考语文 三轮冲刺练习 诗歌鉴赏 五(15篇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练习 诗歌鉴赏五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汉武① 刘筠 汉武天台切绛河②,半涵非雾③郁嵯峨④。 桑田欲看他年变,匏子⑤先成此日歌。 夏鼎几迁空象物,秦桥⑥未就已沉波。 相如作赋徒能讽,却助飘飘逸气多。 [注]①宋真宗时,朝中大臣痴迷仙术方士,蛊惑人心,虚呈祥瑞,后宋真宗东封泰山,朝野弥漫着一片虚妄的吉祥喜庆气氛。这首诗就写于此时。 ②绛河:即银河。 ③非雾:指五色祥云。 ④嵯峨:高峻的样子。 ⑤匏子:即瓠子,古地名,亦称瓠子口,在今河南濮阳,曾为黄河决堤处。⑥秦桥:秦始 皇筑跨海求仙的石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颔联用沧海桑田的典故,表明汉武帝修筑天台祈福,但并没有达到目的的历史教训。 B.颈联出句借夏鼎几经变迁已成为历代帝王的空想一事,提醒宋真宗夏鼎已不存在。 C.颈联承颔联转折之势告诫宋真宗要以前王之覆辙为鉴戒,不要因见所谓祥瑞而打算封禅。 D.尾联写司马相如写赋讽喻武帝却没有达到效果,说明诗人的文采不输司马相如。 E.诗歌借古讽今,借汉武帝的事例深刻地讽刺了当时朝廷的弊端与统治者崇信祥瑞的风气。 (2)首联是如何营造迷离缥缈的氛围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太常引·送商参政西行 杨果 一杯聊为送征鞍。落叶满长安。谁料一儒冠,直推上,淮阴将坛. 西风旌旄,斜阳草树,雁影入高寒。且放酒肠宽,道蜀道,而今更难。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杯”句直陈其事,写与朋友举杯相别,表现出二人深厚真挚的情感。 B.“落叶”点明了送行是在秋季,这句体现出萧瑟的氛围,表现了离别之情。 C.“谁料”句,“谁料”有调侃意味,表现作者对朋友的赞美和自己淡淡的失落。 D.“直推”两句,运用韩信的典故,表达了祝贺之情以及对朋友建功立业的期望等。 (2)“西风旌旄,斜阳草树,雁影入高寒”三句写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图景? 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月圆① 【唐】杜甫

小学文言文阅读短文 八篇

文言文成语故事 一、【例文】 1.执竿入城 (截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1执:握,持 2 亦:也 3 计无所出:计,计谋,策略。指想不出办法4俄:不久5老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6 至:来到7非:不是8但:只是9 矣:了10以:用11中截:从中间截断12而:连词,表承接,然后13遂:于是14 之:指竹竿 [翻译]: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道理]做事要善于思考,不要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2.刻舟求剑 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注释】 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 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其--他的,代词。 4.自--从。 5.坠--掉,落。 6.于--在,到。 7.遽--立刻,急忙,马上。 8.契--用刀刻。 9.是--指示代词,这儿。 10.吾--我的。 11.之--结构助词,不译。 12.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13.其--他,代词。14.者--……的地方。 15.求--找。16.之--剑,代词。17.矣--了。 18.而--但是。19.若--像。 20.此--这样。 2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完整word版)高一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小重山·端午[元]舒颉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上阙和下阙作简要分析。(4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注]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⑴这首词中的对比是由哪两个句子领起的?“万岁山前珠翠绕”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⑵词中写了哪些“风尘恶”的景象?(4分) ⑶词的开头写作者登黄鹤楼遥望中原,结尾说“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反映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何变化?(4分)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课外阅读题及答案

类文阅读-12 古诗三首 军城早秋 (唐)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朔云:北方的云。 B.更催:再次催促。 C.骄虏:骄傲的俘虏。 D.莫遣:不要让。 2.“更催飞将追骄虏”的“更”字读音是,意思是。这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 3.用“”画出诗中描写环境的句子,再改写成现代汉语。 4.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担心战争失败的紧张心情。() (3)全诗表现了边防将帅刚毅果敢的性格和蔑视敌人的豪迈气概。()【参考答案】

1.C 2.gèng再次再次催促勇敢善战的将士们去追击敌军 3.画出: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昨夜萧瑟的秋风吹入我军驻守的关塞;北方的流云和边疆的明月遍布西山。 4.(1)√(2)×(3)√ 马上作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 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 多是横戈马上行。 1.解释词语。 驱驰: 横戈: 2.“报主情”的“主”指的是。“江花边月笑平生”这句诗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这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3.诵读这首诗时,语气应该是() A.平静 B.豪迈 C.悲凉 D.喜悦 4.在这首诗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5.查一查戚继光写的其他爱国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策马疾驰。指拿着兵器 2.君主拟人我常年策马疾驰于南方和北方,以报答君主的恩情;南方 江边的花和北方边地的月笑看着我的一生。 3.B 4.在这首诗中,我读出了诗人转战南北,保家卫国的豪情。 5.示例:寄书向知己,不解作家音。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君心。

成语故事文言文1:执竿入城

成语故事文言文1:执竿入城 成语故事文言文1: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翻译: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 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成语故事文言文2: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翻译: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 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 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

蠢可笑了。 成语故事文言文3:叶公好龙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翻译: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 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 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成语故事文言文4: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翻译: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 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麼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边塞诗练习及答案之欧阳家百创编

边塞诗练习答案 欧阳家百(2021.03.07)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案:①早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②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③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补充: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②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① 徐兰 凭山储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二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①更喜欢本诗。 ②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③“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④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比较鉴赏,写出为什么)(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边塞诗练习及答案

边塞诗练习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答案:①早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②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③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补充: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②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① 徐兰

凭山储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二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①更喜欢本诗。 ②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③“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④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比较鉴赏,写出为什么)(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古堡的秘密》阅读答案

《古堡的秘密》阅读答案 古堡的秘密 【美】凯瑟琳·邓莱普 看到旺多姆的那座花园荒芜、百叶窗紧闭、门户紧锁的古堡,我总有一种不祥之感,于是向人打听。人们告诉我说它曾是德·梅里伯爵和伯爵夫人的产业。伯爵很高傲,脾气挺大,而伯爵夫人则很温柔,虔诚又可爱。他们的婚姻关系有那么几年表面上还挺和谐,后来忽然有一天全部搬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在旺多姆见到过他们。 此后不久,德·梅里先生就死在了巴黎,夫人则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幽灵,单独生活在很远的一个庄园里。当我发现我落脚的旅店中的女仆罗莎莉过去曾是伯爵夫人的女仆的时候,就恳求她再告诉我一些详情。在我使尽全副解数进行说服之后,她终于同意了。 罗莎莉讲道,那是一个安静的家庭。德·梅里先生有些傲慢,难伺候,夫人却极为虔诚,并在一切事情上迁就他,甚至在有一年的夏天,她略感不适,而他由于不愿受到任何打扰而搬到楼上的一间卧室里去住的时候,夫人一点也没有抱怨。事实上,她可能正为能够单独占有自己巨大的底层卧室而感到欣慰呢。卧室朝着赏心悦目的花园和河水。她卧室的一头是一个壁炉,另一头是一个大壁橱,里头挂着夫人的衣服。 在夫人患病期间,她的丈夫晚上在城里的俱乐部里打牌或议论政事。当时城里满是西班牙人,他们都是被拿破仑皇帝假释了的战俘,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罗莎莉特别注意到一个年轻漂亮的西班牙贵族,他不大和人们来往,晚上总出去长时间地散步。有一个马童甚至曾经看见他半夜在古堡附近的河里游泳。 德·梅里先生由城里回来后一向都是直接回自己的房间去的,但是在秋天的一个夜晚,他从俱乐部回来得很晚,把提灯放在楼梯脚下,就大步走过拱形的石头甬道到了夫人的房门口。他到门口,就觉得听见了夫人的壁橱门迅速关闭的声音,但是他进门后却看到夫人站在壁炉旁。 “你回来晚了,”她平静地说。恰在此时罗莎莉由大厅里进来了。显然,壁橱的门不是她关上的,罗莎莉看到先生的表情由怀疑转为愤怒,她赶快走出房间,但是逗留在门外,听见他那冰冷的声音。 “夫人,壁橱里有人!” 他的妻子回答得很简单,“没有,先生。” 他大步走向壁橱,但夫人阻止了他。“如果你发现里面没有人,那我们之间的一切就全完了!”她告诉他说。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她。 “好吧,我不打开它。听着:你灵魂的得救和你得到永生的希望对你非常重要,你发誓那里边没有人,我就答应你那扇门将会一直关着。” 他拿起了她的十字架——一个不寻常的乌木镶银的西班牙十字架。夫人毫不犹豫地把手按在它上面平静地说:“我起誓。” “叫你的女仆来,”他命令道。当罗莎莉进来之后他对她说道,“去把泥瓦匠戈仑夫罗叫来。告诉他把他的瓦刀和新马厩里剩下的砖头和泥

(小升初必考)小古文阅读专项训练题四

小学小古文阅读专项练习题四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16分) 王蓝田①性急。尝食鸡子四,以箸(zhù)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乃下地以屐(jI)碾之,又不得。瞋(chēn)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niè)破即吐之。 [注释]①王蓝田:即王述,西晋太原人,袭封蓝由侯。②鸡子:鸡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1)以箸刺之: 。 (2)乃下地以屐齿跟之: 。 瞋甚: 。 (4)啮破即吐之: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可 (1)鸡子于地圆转未止。 (2)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岁 3.短文把王蓝田( )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作者妙用动词“刺、( )、( )、( )、( )、( )”进行典型的动作描写;用“()、( )”进行神态描写,使人如见其状,如闻其声,如睹其人而终得其神,给读者留下极其鲜明而深刻的印象。(5 分) 4.王蓝田这类性格特点的人,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谚语、歇后语或成语?试着写出两个。(3 分) . 。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译文: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那个鲁国人于是依照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

断了。 1.字义解释。 ①执_________ ②亦_________ ③俄有_________ ④至_________ 2.句子翻译。 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寓意多一点)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1.解释加点字。 欲: 。走: 。 负: 。遽.:。 2.本文选自《吕氏春秋》,是末期秦相组织编写的论文集。我们学过的寓言《》就选自这本书。 3.请你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 。 4.成语“”就出自这里。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掩”字的成语。 . 。 四、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对牛弹琴 昔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⑥,即掉⑦尾奋⑧耳,蹀躞⑨而听。 (选自汉·牟容《理惑论》载于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部编中考 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它以难zhē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昭唤它。 (艾青《太阳》节选)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zh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掩冬蛰虫蛹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下面词语中“旷”的意思与“旷场”中“旷”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旷达 B. 旷课 C. 空旷 D. 旷日持久(4)“它”指太阳,诗人惜墨如金,描绘了________,构成了一幅丰富的画面。 【答案】(1)遮;zhé;yǒng (2)昭唤;召唤 (3)C (4)太阳给万物带来的巨大影响 【解析】【分析】(1)“遮”不要写成“庶”,“蛰”不要读成zhí,“蛹”不要读成tǒng。 (2)“召唤”意思是用某种方式或方法把人们唤来,通常口头呼唤某人。“召”指呼唤,用言语叫人来。 (3)“旷场”指空阔的广场,“旷”的意思是空阔。A项,“旷达”指开朗,豁达。多形容人的心胸、性格。旷:开朗,心境阔大;B项,“旷课”指即逃课,又叫翘课,通指学生无缘无故、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去学校上课。旷:荒废;耽误;C项,“空旷”指空荡荡的,视野开阔,无阻挡物。旷:空阔;D项,“旷日持久”指荒废时日,长期拖延。旷:拖延得太久,荒废、耽搁。故选C。 (4)由“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等句子可知,描绘了太阳给万物带来的巨大影响。 故答案为:⑴遮; zhé ;yǒng ⑵昭唤;召唤 ⑶ C ⑷太阳给万物带来的巨大影响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执竿入城阅读及答案

执竿入城阅读及答案 : 篇一:小学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及答案 2 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一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1)众皆弃去()(2)破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 二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 1.解释下列词语。 A.嬉: B.贾人: 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 三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注释] 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 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 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 2.解释加点的词。(1)妻止之止()(2)遂烹彘也遂()....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 四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①兔走触株走()..②因释其耒而守株释()..③而身为宋国笑身().. ④冀复得兔冀().. 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答:。 五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①以至于斯也斯②从而谢焉谢...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

严武《军城早秋》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严武《军城早秋》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 练附答案 导读:【原诗】: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释】:严武(726年――765年)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生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卒于代宗永泰元年,年四十岁。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严武虽是武夫,亦能诗,全唐诗中录存六首。 【翻译】:汉关刚刚进入秋季,边关的初秋之夜,北风朔朔,阴云冷月。将士们要再接再厉乘胜追击敌人,不要让他们从沙场逃回去。 【赏析】: 广德二年春,严武接替高适,再度出任剑南节度使。 刚一到任,他就狠抓军队的训练,当年秋天,就一鼓作气,击破吐蕃七万余人的精锐部,先后收复了当狗、盐川二城。这首诗就是他击破吐蕃入侵的纪实。 头两句“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开门见山,点出了诗人登城的时令、地点。“昨夜秋风”,是指秋季刚到,从而紧扣诗题中的“早秋”二字。诗人观察入微,从“风”的细微变化中确切地掌握秋天到来的信息,说明了他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人动向的

明察秋毫。对于古代地处中国边疆的游牧民族来说,秋高马肥,秋风一起,就是他们入侵内地的有利季节。因此,“昨夜秋风”一到军城,诗人就深夜难眠,他乘着月光登上城楼,放眼远眺,“朔云”、“边月”、岷山,尽收眼底。边关的初秋之夜,阴云冷月,山野惨白,整个夜景都弥漫着一股沉重的肃杀之气,给人一种无形的压抑感。次句中的一个“满”字,将阴沉肃穆、硝烟密布的战前气氛烘托得更加浓重。总之,头两句是写景,但景中有人、有情,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主将在战斗前夕的宁静中细心观察敏捷思索的心灵侧面。 诗的后两句“更催飞将迫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是主将兼诗人所发布的战斗命令――将士们一定要再接再励,乘胜追击敌人,彻底歼灭他们,不要让敌人一人一马逃回敌营去!“更催”、“莫遣”二词,语势斩截,有振雷走霆之力,表现了主将果断刚毅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必胜信心,洋溢着边防将士保疆卫国的奋发激昂的爱国热情。 这首诗歌大胆地采用了开阖跳跃的笔法来写景抒情,增加了诗的信息容量。前一二句写景,但景中寓情,点明主将已迅速、准确掌握了敌情,从而表明他在军事行动之前,就已经知己知彼,掌握了军事上的主动权,因此,稳操胜券就不是鲁莽匹夫的妄语了。 有如此坚实的思想作铺垫,三四两句的腾跃、抒情,就显得既轻捷,又与上文有内在的承继性,令人感到自然可信、豪气倍增。 【阅读训练】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