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灸学总结的

针灸学总结的

针灸学总结的
针灸学总结的

针灸学

井荥输原经合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联;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涌泉然骨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十二募穴

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取膻中。

十五络穴

肺络列缺偏大肠,脾络公孙胃丰隆;小肠支正心通里,膀胱飞扬肾大钟。

心包内关三焦外,肝络蠡沟胆光明。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

八会穴

脏会章门腑中脘,骨会大杼脉太渊,气会膻中血膈俞,髓筋绝骨阳陵泉。

十六郄穴

肺郄孔最大温溜,脾郄地机胃梁丘,心郄阴郄小养老,膀胱京门肾水泉,

心包郄门焦会宗,胆郄外丘肝中都。阳维系阳交,阴维筑宾居,阳跷走跗阳,阴跷交信毕。下合穴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膀胱委中胆阳陵,三焦下合是委阳。

八脉交会穴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锐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连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背俞穴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十二经脉流注

一肺二大三胃经,四脾五心六小经,七膀八肾九心包,三焦胆肝相连行。

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十二原穴

肺原太渊肾太溪,心包大陵太白脾,心原神门肝太冲,小肠腕骨焦阳池。

膀胱京骨冲阳胃,大肠合谷胆丘墟。

第一单元针灸学发展简史

1《针经》是指:《灵枢》。2针灸学史上,针灸学的第二次大总结的是:《针灸甲乙经》。3针灸学史上,针灸学的第三次大总结的是:《针灸大成》。4杨继洲的著作是:《针灸大成》。5王惟一的著作是:《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第二单元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太阴,少阴.。(内踝上8寸以上是:太阴,厥阴,少阴。

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

阴经从足走腹胸。 3、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交胆肝续。

4⑴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①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

②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④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⑤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⑥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接于大趾外端(大敦)⑵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①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迎香)②手足太阳经交接于目内眦(睛明)③手足少阳经交接于目外眦(瞳子髎)

⑶相互衔接的阴经在胸中交接:①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②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③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5一源三歧:的是: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

6奇经八脉:任脉:阴脉之海。调节全身阴经经气。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阴阳跷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督脉:阳脉之海。

7十五络脉指:十二经脉之别络、任督二脉、脾之大络。十二经脉的别络从本经分出的部位是:位于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沟通背部经气。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十二经别的分布特点: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既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也加强了经脉所属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

8十二经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行于体表,不入内脏。主要作用: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足三阳经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贲(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第三单元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1经络的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第四单元腧穴的分类

1腧穴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2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又称为“经外奇穴”。3)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第五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1腧穴的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睛明治眼疾;2.远治作用,合谷治本经所过出头面疾病;3特殊作用,大椎退热。十四经腧穴分经主治规律

第六单元特定穴

第七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

头面部: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12寸

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3寸

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至后发际正中3寸

眉间(印堂)至后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18寸

前两额发角(头维)之间9寸

耳后两乳突(完骨)之间9寸

胸腹胁肋部: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歧骨)9寸

胸剑联合中点(歧骨)至脐中8寸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5寸

两乳头之间8寸

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缘端(章门)12寸

背腰部:肩峰缘至后正中线8寸

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3寸

上肢部: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9寸

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12寸

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內上踝上缘18寸

胫骨内侧踝下方至内踝尖13寸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19寸

腘横纹至外踝尖16寸

1循经“入下齿”的经脉是:大肠经。2肩髎属于手少阳三焦经,肩贞,肩外俞属于手太阳小肠经。3治疗高血压首选:曲池。4循行至第三趾的是:足阳明胃经。5治疗痛经首选:地机。6善治慢性出血的是:隐白。7“绕肩胛”的是,经穴数目最少:手太阳小肠经。8耳门,听宫,听会属于:三焦经,小肠经,胆经。9既到目外眦又到目内眦的是:手太阳小肠经。10循行至头顶并入络脑的是:足太阳膀胱经。11治疗虚劳诸疾首选:膏肓。急性吐泻,丹毒:委中。12与腰阳关在同一水平的是:大肠俞。13与哑门在同一水平的是:天柱。14起于目内眦的是:足太阳膀胱经。15起于目外眦:足少阳胆经。16次髎主治:痛经。17“贯脊”的是:足少阴肾经。18汗证首选:复溜。19治疗痴呆:大钟。20

第八单元手太阴肺经

一、经脉循行《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二、主治概要肺系疾患,如咳、喘、咯血、咽喉痛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中府(LUl)肺之募穴

【定位】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l肋间隙处。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等肺部病证;肩背痛。

2.尺泽(LU5)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3.孔最(LU6)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肘臂挛痛。

4.列缺(LU7)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食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5.太渊(LU9)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主治】咳嗽、气喘等肺系疾患;无脉症;腕臂痛。

6.鱼际(LUl0)荥穴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小儿疳积。

7.少商(LUll)井穴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咽喉肿痛、鼻衄、热病、昏迷等肺系实热证;癫狂。

第九单元手阳明大肠经、穴

一、经脉循行《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

二、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商阳(LI1)井穴

【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热病、昏迷等热证、急症。

2.合谷(LI4)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牙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3.阳溪(LI5)经穴

【定位】腕背横纹桡侧,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手腕痛;头痛、目赤肿痛、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

4.偏历(LI6)络穴

【定位】屈肘,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主治】耳鸣、鼻衄等五官疾患;手臂酸痛;腹部胀满;水肿。

5.手三里(LI10)

【定位】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主治】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腹痛、腹泻;齿痛、颊肿。

6.曲池(LI11)合穴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证;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7.臂臑(LIl4)

【定位】在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

【主治】肩臂疼痛不遂、颈项拘挛等肩、颈项病证;瘰疬;目疾。

8.肩髃(LI15}

【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等肩、上肢病证;瘾疹。

9.扶突(LIl8)

【定位】在喉结旁约3寸,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

【主治】咽喉肿痛、暴喑等咽喉病证;瘿气、瘰疬;咳嗽、气喘;颈部手术针麻用穴。10.迎香(LI20)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鼻衄、口眼歪斜等局部病证;胆道蛔虫症。

第十单元足阳明胃经、穴

一、经脉循行《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二、主治概要: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承泣(STl)

【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主治】眼睑动、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近视等目疾;口眼歪斜、面肌痉挛。

2.四白(ST2)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

【主治】目赤痛痒、眼睑动、面痛、目翳等目疾;口眼歪斜、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面部病证;头痛、眩晕。

3.地仓(ST4)

【定位】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主治】口眼歪斜、流涎、唇缓不收、齿痛颊肿等局部病证。

4.颊车(ST6)

【定位】在下颌角前上方约l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主治】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眼歪斜等局部病证。

5.下关(ST7)

【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颔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主治】牙关不利、三叉神经痛、齿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证;耳聋、耳鸣、聤耳等耳部疾患。

6.头维(ST8)

【定位】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证。

7.人迎(ST9)

【定位】喉结旁1.5寸,在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之后。

【主治】瘿气、瘰疬;咽喉肿痛;高血压;气喘。

8.粱门(ST21)

【定位】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胃痛、呕吐、食欲不振等胃疾。

9.天枢(ST25)大肠之募穴

【[定位】脐中旁开2寸。

【主治】腹痛、腹胀、便秘、泄泻、痢疾等肠胃病证;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10.水道(ST28)

【定位】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等水液输布排泄失常疾患;疝气;痛经、不孕等妇科疾患。

11.归来(ST29)

【定位】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小腹痛、疝气;痛经、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疾患。

12.伏兔(ST32)

【定位】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底外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

【主治】下肢痿痹、腰痛、膝冷等腰及下肢病证。

13.梁丘(ST34)郄穴

【定位】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主治】急性胃病;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证;乳痈、乳痛等乳疾。

14.足三里(ST36)合穴;胃下合穴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便秘、痢疾等胃肠病证;下肢痿痹证;癫狂等心神病;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15.上巨虚(ST37)大肠下合穴

【定位】在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

【主治】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等胃肠病证;下肢痿痹。

16.条口(ST38)

【定位】上巨虚穴下2寸。

【主治】下肢痿痹,转筋;肩臂痛;脘腹疼痛。

17.下巨虚(ST39)小肠下合穴

【定位】上巨虚穴下3寸。

【主治】腹泻、痢疾、小腹痛等胃肠病;下肢痿痹;乳痈。

18.丰隆(ST40)络穴

【定位】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l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

【主治】头痛、眩晕;癞狂;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19.解溪(ST41)经穴

【定位】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主治】下肢痿痹、踝关节病、足下垂等下肢、踝关节疾患;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

20.内庭(ST44】荥穴

【定位】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

【主治】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热病;吐酸、泄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21.厉兑(ST45)井穴

【定位】第2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主治】齿痛、鼻衄、咽喉肿痛等实热性五官病证;热病;多梦、癫狂等神志疾患。

第十一单元足太阴脾经、穴

一、经脉循行《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二、主治概要: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隐白(SPl)井穴

【定位】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出血证;癫狂、多梦;慢惊风;腹满、暴泄。

2.太白(SP3)输穴;原穴

【定位】第1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

【主治】腹胀、腹痛、泄泻、便秘、胃痛、呕吐等脾胃病证;体重节痛。

3.公孙(SP4)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

【定位】当第l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心烦失眠、发狂等神志病证;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4.三阴交(SP6)

【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难产、阴挺、不孕等妇产科病证;遗精、阳痿、遗尿、水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失眠、多梦、高血压、中风;下肢痿痹;阴虚诸证。

5.地机(SP8)郄穴

【定位】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主治】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小便不利、水肿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6.阴陵泉(SP9)合穴

【定位】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主治】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膝痛。

7.血海(SPl0)

【定位】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闭经等月经病;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

8.大横(SPl5)

【定位】脐中旁开4寸。

【主治】腹胀、腹痛、泄泻、便秘等脾胃病证。

9.大包(SP21)脾之大络

【定位】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

【主治】气喘;胸胁痛;全身疼痛;岔气;四肢无力。

第十二单元手少阴心经、穴

一、经脉循行《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夹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二、主治概要:心、胸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极泉(HTl)

【定位】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

【主治】心痛、心悸等心疾;肩臂疼痛、胁肋疼痛、臂丛神经损伤等痛证;瘰疬;腋臭;上肢针麻用穴。

2.少海(HT3)合穴

【定位】屈肘,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心痛、癔病等心病、神志病;肘臂挛痛、臂麻手颤;头项痛,腋胁部痛;瘰疬。

3.通里(HT5)络穴

【定位】腕横纹上l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心悸、怔忡等心病;舌强不语、暴喑;腕臂痛。

4.阴郄(HT6)郄穴

【定位】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心痛、惊悸等心病;骨蒸盗汗;吐血、衄血等血证。

5.神门(HT7)原穴;输穴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心痛、心烦、惊悸、怔忡、不寐、健忘、痴呆、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证;高血压;胸胁痛。

6.少府(HT8)荥穴

【定位】在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与无名指指端之间。

【主治】心悸、胸痛等心胸病;阴痒、阴痛;痈疡;小指挛痛。

7.少冲(HT9)井穴

【定位】小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心悸、心痛、癫狂、昏迷等心及神志病证;热病;胸胁痛。

第十三单元手太阳小肠经、穴

一、经脉循行《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二、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少泽(SI1)井穴

【定位】小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乳痈、乳汁少等乳疾;昏迷、热病等急症、热证;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证。

2.后溪(SI3)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

【定位】微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瘾等痛证;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

3.腕骨(SI4)原穴

【定位】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主治】指挛腕痛、头项强痛;目翳;黄疸;热病、疟疾。

4.养老(SI6)郄穴

【定位】以手掌面向胸,当尺骨茎突桡侧骨缝凹陷中。

【主治】目视不明;肩、背、肘、臂酸痛。

5.支正(SI7)络穴

【定位】掌心向胸,阳谷穴与小海穴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主治】头痛、项强、肘臂酸痛;热病;癫狂;疣证。

6.肩贞(SI9)

【定位】臂内收,腋后纹头上1寸。

【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瘰疬。

7.天宗(SI11)

【定位】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当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l/3折点处取穴。【主治】肩胛痛、肩背部损伤等局部病证;气喘。

8.颧髎(SIl8)

【定位】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主治】口眼歪斜、眼睑动、齿痛、三叉神经痛等面部病证。

9.听宫【Sll9)

【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齿痛。

第十四单元足太阳膀胱经、穴

一、经脉循行《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颠。其支者,从颠至耳上角;其直者,从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夹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夹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踹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二、主治概要:头面五官病证,项、背、腰、下肢病证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脏腑及相关组织器官病证。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睛明(BLl)

【定位】目内眦角稍内上方凹陷处。

【主治】日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近视、夜盲、色盲等目疾;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心动过速。

2.攒竹(BL2)

【定位】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

【主治】头痛、眉棱骨痛、眼睑动、眼睑下垂、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等眼部病证;呃逆。

3.天柱(BLl0)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O.5寸,旁开l.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主治】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等痹证;鼻塞;癫狂痛;热病。

4.大杼(BLll)八会穴之骨会

【定位】第l胸椎棘突下,旁开l.5寸。

【主治】咳嗽;项强、肩背痛。

5.风门(BLl2)

【定位】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l.5寸。

【主治】感冒、咳嗽、发热、头痛等表证;项强、胸背痛。

6.肺俞(BLl3)肺之背俞穴

【定位】第3胸稚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等肺疾;盗汗、骨蒸潮热等阴虚病证。

7.心俞(BLl5)心之背俞穴

【定位】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l.5寸。

【主治】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等心与神志病变;咳嗽、吐血;盗汗、遗精。

8.膈俞(BLl7)八会穴之血会

【定位】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l.5寸。

【主治】呕吐、呃逆、气喘等上逆之证;贫血;瘾疹、皮肤瘙痒;潮热、盗汗。

9.肝俞(BLl8)肝之背俞穴

【定位】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l.5寸。

【主治】胁痛、黄疽等肝胆疾患;目赤、目视不明、夜盲、迎风流泪等目疾;癫狂痫;脊背痛。

10.胆俞(BLl9)胆之背俞穴

【定位】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l.5寸。

【主治】黄疸、口苦、胁痛等肝胆病证;肺痨、潮热。

11.脾俞(BL20)脾之背俞穴

【定位】第1l胸椎棘突下,旁开l.5寸。

【主治】腹胀、纳呆、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等脾胃肠腑疾患;背痛。

12.胃俞(BL21)胄之背俞穴

【定位】第l2胸椎棘突下,旁开l.5寸。

【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疾。

13.三焦俞(BL22)三焦之背俞穴

【定位】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l.5寸。

【主治】肠鸣、腹胀、腹泻、水肿等脾胃肠腑病证;小便不利、水肿等三焦气化不利病证;腰背强痛。

14.肾俞(BL23)肾之背俞穴

【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l.5寸。

【主治】头晕、耳鸣、耳聋、腰酸痛等肾虚病证;遗尿、遗精、阳痿、早泄、不育等生殖泌尿系疾患;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妇科病证。

15.大肠俞(BL25)大肠之背俞穴

【定位】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l.5寸。

【主治】腰腿痛;腹痛、腹胀、肠呜、泄泻、便秘等胃肠病证。

16.小肠俞(BL27)小肠之背俞穴

【定位】第1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l骶后孔。

【主治】遗精、遗尿、尿衄、尿痛、带下等泌尿生殖系统疾患;腹泻、痢疾;疝气;腰骶痛。

17.膀胱俞(BL28)膀胱之背俞穴

【定位】第2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2骶后孔。

【主治】小便不利、遗尿等膀胱气化功能失调病证;腰骶痛;腹痛、泄泻、便秘。

18.次髎(BL32)

【定位】第2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痛经等妇科病证;小便不利;遗精、阳痿、疝气;腰骶痛、下肢痿痹。

19.承扶(BL36)

【定位】臀横纹的中点。

【主治】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20.委阳(BL39)三焦下合穴

【定位】在腘横纹外侧端,当股二头肌腱的内侧。

【主治】腹满、小便不利;腰脊强痛,腿足挛痛。

21.委中(BL40)合穴;膀胱下合穴

【定位】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主治】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22.膏肓(BL43)

【定位】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咳嗽、气喘、肺痨等肺之虚损证;盗汗、健忘、遗精等虚劳诸疾;肩胛痛。

23.志室(BL52)

【定位】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遗精、阳痿等肾虚病证;小便不利、水肿;腰脊强痛。

24.秩边(BL54)

【定位】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小便不利;便秘、痔疾;阴痛。

25.承山(BL57)

【定位】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约在委中与昆仑之间中点。

【主治】腿痛拘急、疼痛;痔疾。

26.飞扬(BL58)络穴

【定位】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外下方l寸处。

【主治】头痛、目眩;腰腿疼痛;痔疾。

27.昆仑(BL60)经穴

【定位】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肿痛等痛证;癫痫;滞产。

28.申脉(BL62)八脉交会穴(通于阳跷脉)

【定位】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证、失眠等神志疾患;腰腿酸痛。

29.束骨(BL65)输穴

【定位】第5跖骨小头的后缘,赤白肉际处。

【主治】头痛、颈强、目眩等头部疾患;腰腿痛;癫狂。

30.至阴(BL67)井穴

【定位】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胎位不正、滞产;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第十五单元足少阴肾经、穴

一、经脉循行《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支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二、主治概要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及咽喉病、舌病,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涌泉(KⅠ1)井穴

【定位】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

【主治】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癫狂痛等急症及神志疾患;头痛、头晕、目眩、失眠;咯血、咽喉肿痛、喉痹等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足心热。

2.然谷(KⅠ2)荥穴

【定位】内踝前下方,足舟骨粗隆下缘凹陷中。

【主治】月经不调、阴挺、阴痒、白浊等妇科病证;遗精、阳痿、小便不利等泌尿生殖系疾患;咯血、咽喉肿痛;消渴;腹泻;小儿脐风、口噤。

3.太溪(KⅠ3)输穴;原穴

【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阳痿等肾虚证;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等阴虚性五官病证;咳嗽、气喘、咯血、胸痛等肺部疾患;消渴、小便频数、便秘;月经不调;腰脊痛,下肢厥冷。

4.大钟(KⅠ4)络穴

【定位】太溪穴下0.5寸稍后,当跟腱内缘处。

【主治】痴呆;癃闭、遗尿、便秘;月经不调;咯血、气喘;腰脊强痛、足跟痛。

5.照海(KⅠ6)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跷脉)

【定位】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主治】失眠、癫痫等精神、神志疾患;咽喉干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疾患;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病证;小便频数、癃闭。

6.复溜(KⅠ7)经穴

【定位】太溪直上2寸,当跟腱的前缘。

【主治】水肿、汗证等津液输布失调疾患;腹胀、腹泻等胃肠疾患;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7.阴谷(KⅠ10)合穴

【定位】屈膝,腘窝内侧,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主治】癫狂;阳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崩漏等泌尿生殖系疾患;膝股内侧痛。

8.肓俞(KⅠ16)

【定位】脐旁0.5寸。

【主治】腹痛、泄泻、便秘等胃肠病证;月经不调;疝气。

第十六单元手厥阴心包经、穴

一、经脉循行《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二、主治概要:心、心包、胸、胃病证,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天池(PC1)

【定位】乳头外侧l寸,当第4肋间隙中。

【主治】咳嗽、痰多、胸闷、气喘、胸痛等肺心病证;乳痈;瘰疬。

2.曲泽(PC3)合穴

【定位】肘微屈,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主治】心悸、善惊等心系病证;胃痛、呕血、呕吐等热性胃病;暑热病;肘臂挛痛。

3.郄门(PC4)郄穴

【定位】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心烦、胸痛等心胸病证;呕血、咳血;疔疮;癫痫。

4.间使(PC5)经穴

【定位】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等心疾;胃痛、呕吐等热性胃病;热病、疟疾;癫狂痫。

5.内关(PC6)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疾;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中风;失眠、

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眩晕症;肘臂挛痛。

6.大陵(PC7)原穴;输穴

【定位】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胸胁满痛;胃痛、呕吐、口臭等胃腑病证;喜笑悲恐、癫狂痫等神志疾患;臂肘挛痛。

7.劳宫(PC8)荥穴

【定位】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之间。简便取穴法:握拳,中指尖下是穴。

【主治】中风昏迷、中暑等急症;心痛、烦闷、癫狂痫等神志疾患;口疮,口臭;鹅掌风。

8.中冲{PC9)井穴

【定位】中指尖端的中央。

【主治】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等急症。

第十七单元手少阳三焦经、穴

一、经脉循行《灵枢·经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二、主治概要:头、目、耳、颊、咽喉病证,胸胁病证,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关冲(SJl)井穴

【定位】无名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舌强等头面五官病证;热病、中暑。

2.中渚(SJ3)输穴

【定位】手背,第4、5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当液门穴后1寸。

【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喉痹、舌强等头面五官病证;热病;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

3.阳池(SJ4)原穴

【定位】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主治】目赤肿痛、耳聋、喉痹等五官病证;消渴、口干;腕痛、肩臂痛。

4.外关(SJ5)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阳维脉)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瘰疬;胁肋痛;上肢痿痹不遂。

5.支沟(SJ6)经穴

【定位】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便秘;耳鸣、耳聋;暴暗;瘰疬;胁肋痛;热病。

6.肩髎(SJl4)

【定位】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时,当肩髃穴后寸许凹陷中。

【主治】肩臂疼痛不举、上肢痿痹。

7.翳风(SJl7)

【定位】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等耳疾;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等面、口病证;瘰疬。

8.角孙(SJ20)

【定位】折耳郭向前,当耳尖直上入发际处。

【主治】头痛、项强;目赤肿痛、目翳;齿痛、颊肿。

9.耳门(SJ21)

【定位】耳屏上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齿痛、颈颌痛。

10.丝竹空(SJ23)

【定位】眉梢的凹陷处。

【主治】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动等头目病证;齿痛。

第十八单元足少阳胆经、穴

一、经脉循行《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二、主治概要: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病,胸胁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瞳子髎(GBl)

【定位】目外眦外侧约0.5寸,眶骨外缘凹陷中。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羞明流泪、内障、目翳等目疾。

2.听会(GB2)

【定位】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齿痛、面痛、口眼歪斜、口噤。

3.完骨(GBl2)

【定位】耳后,乳突后下方凹陷中。

【主治】头痛、颊肿、口眼歪斜、喉痹、齿痛等头面五官病证;颈项强痛;癫痫。

4.阳白(GBl4)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l寸。

【主治】前头痛;目痛、视物模糊、眼睑动等目疾。

5.头临泣(GBl5)

【定位】目正视,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

【主治】头痛;目痛、目眩、流泪、目翳等目疾;鼻塞、鼻渊;小儿惊痫。

6.风池(GB20)

【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主治】中风、癫痫、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内风所致的病证;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肿痛、口眼歪斜等外风所致的病证;颈项强痛。

7.肩井(GB21)

【定位】肩上,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上。

【主治】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难产、乳痈、乳汁不下等妇产科及乳房疾患;瘰疬。

8.日月(GB24)胆之募穴

【定位】乳头直下,第7肋间隙。

【主治】黄疸、胁肋疼痛等肝胆病证;呕吐、吞酸、呃逆等肝胆犯胃病证。

9.带脉(GB26)

【定位】侧腹部,第11肋骨游离端直下平脐处。

【主治】月经不调、经闭、赤白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疝气;腰痛、胁痛。

10.环跳(GB30)

【定位】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l/3与内2/3交点处。

【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风疹。

11.风市(GB31)

【定位】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上7寸。简便取穴法:直立垂手时,中指尖下是穴。

【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及半身不遂等下肢疾患;遍身瘙痒。

12.阳陵泉(GB34)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病证;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小儿惊风。

13.光明(GB37)络穴

【定位】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

【主治】目痛、夜盲、近视、目花等目疾;胸乳胀痛;下肢痿痹。

14.悬钟(GB39)八会穴之髓会

【定位】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主治】痴呆、中风等髓海不足疾患;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

15.丘墟(GB40)原穴

【定位】足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主治】目赤肿痛、目翳等目疾;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外踝肿痛等痛证;足内翻、足下垂。

16.足临泣(GB41)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带脉)

【定位】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足小趾伸肌腱的外侧。

【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胁肋疼痛、足跗肿痛等痛证;月经不调、乳痈;瘰疬。

17.侠溪(GB43)荥穴

【定位】足背,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纹头上凹陷处。

【主治】头痛、耳鸣、耳聋、目痛、眩晕等头面五官病证;胸胁胀痛;足跗肿痛;热病。18.足窍阴(GB44)井穴

【定位】第4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实热病证;喉痹;胸胁痛、足跗肿痛。

第十九单元足厥阴肝经、穴

一、经脉循行《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颠。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

二、主治概要:肝、胆、脾、胃病证,妇科、少腹、前阴病证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大敦(LRl)井穴

【定位】足大趾外侧趾甲根角旁约0.1寸。

【主治】疝气、少腹痛;遗尿、癃闭、五淋、尿血等泌尿系病证;月经不调、崩漏、阴缩、阴中痛、阴挺等月经病及前阴病证;癫痫、善寐。

2.行间(LR2)荥穴

【定位】足背,当第l、2趾间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主治】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痛、青盲、口歪等肝经风热病证;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阴中痛、疝气;遗尿、癃闭、五淋等泌尿系病证;胸胁满痛。

3.太冲(LR3)输穴;原穴

【定位】足背,第l、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主治】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眼歪斜、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遗尿、癃闭;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4.蠡沟(LR5)络穴

【定位】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睾丸肿痛、遗尿等妇科及前阴病证;疝气;小便不利;足胫疼痛。

5.曲泉(LR8)合穴

【定位】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半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缘凹陷中。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产后腹痛等妇科病证;疝气、阳痿、遗精;小便不利;膝髌肿痛、下肢痿痹。

6.章门(LRl3)脾之募穴;八会穴之脏会

【定位】第11肋游离端下际。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呕吐等胃肠病证;胁痛、黄疸、痞块等肝脾病证。

7.期门(LRl4)肝之募穴

【定位】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胸胁胀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等肝胃病证;奔豚气;乳痈。

第二十单元督脉、穴

一、经脉循行《难经·二十八难》: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输,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二、主治概要: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病证。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长强(DUl)络穴

【定位】跪伏或胸膝位,当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腹泻、痢疾、便血、便秘、痔疮、脱肛等肠腑病证;癫狂痫;腰脊和尾骶部疼痛。

2.腰阳关(DU3)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嵴相平。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病证;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腰骶痛、下肢痿痹。3.命门(DU4)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腰脊强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经闭、不孕等妇科病证;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便频数等男性肾阳不足性病证;小腹冷痛、腹泻。

4.至阳(DU9)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黄疸、胸胁胀满等肝胆病证;咳喘;脊强、腰背疼痛。

5.身柱(DUl2)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两侧肩胛冈高点相平。

【主治】咳嗽、喘息;脊背强痛;癫狂、小儿风痫。

6.大椎(DUl4)

【定位】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热病、疟疾、发热恶寒、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骨蒸潮热;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等神志病证;项强、脊痛;风疹、痤疮。

7.哑门(DUl5)

【定位】第1颈椎下,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暴暗、舌缓不语;癫狂痫、癔病等神志病证;头痛、颈项强痛。

8.风府(DUl6)

【定位】正坐,头微前倾,后正中线上,入后发际上l寸。

【主治】中风、癫狂痫、癔病等内风为患的神志病证;头痛、眩晕、颈项强痛、咽喉肿痛、失音、目痛、鼻衄等内、外风证。

9.百会(DU20)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主治】痴呆、中风、失语、失眠、健忘、癫狂痫汪、癔病等神志病证;头风、头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脱肛、阴挺、胃下垂等气不固摄而致的下陷性病证。

10.上星(DU23)

【定位】囟会穴前l寸或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主治】头痛、目痛、鼻衄、鼻渊等头面部病证;热病、疟疾;癫狂。

11.素髎(DU25)

【定位】鼻尖正中。

【主治】昏厥、惊厥、新生儿窒息、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证;鼻塞、鼻衄、鼻渊等鼻病。

12.水沟(DU26)

【定位】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主治】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证;癔病、癫狂痫、急慢惊风等神志病证;鼻塞、鼻衄、面肿、口眼歪斜、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部病证;闪挫腰痛。

第二十一单元任脉、穴

一、经脉循行《素问·骨空论》: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二、主治概要腹、脘、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病证,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三、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

1.中极(RN3)膀胱之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主治】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泌尿系病证;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证;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尽、带下等妇科病证。

2.关元(RN4)小肠之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主治】中风脱证、虚劳冷惫、赢瘦无力等元气虚损证;少腹疼痛、疝气;腹泻、痢疾、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五淋、尿血、尿闭、尿频等泌尿系病证;遗精、阳痿、早泄、自浊等男科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3.气海(RN6)肓之原穴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主治】虚脱、形体赢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4.神阙(RN8)

【定位】脐窝中央。

【主治】虚脱、中风脱证等元阳暴脱;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等肠腑病证;水肿、小便不利。

5.下脘(RNl0)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2寸。

【主治】腹痛、腹胀、腹泻、呕吐、饮食不化、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证;痞块。

6.建里(RNll)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3寸。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食欲不振等脾胃病证;水肿。

7.中脘(RNl2)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证;黄疸;癫狂、脏躁。

8.上脘(RNl3)

【定位】前正中线上,脐上5寸。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呃逆等胃腑病证;癫痫。

9.膻中(RNl7)心包之募;八会穴之气会

【定位】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或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主治】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等胸中气机不畅的病证;乳少、乳痈、乳癖等乳部疾患。

10.天突(RN22)

【定位】胸骨上窝正中。

【主治】哮喘、咳嗽、胸痛、咽喉肿痛、暴喑等肺系病证;瘿气、梅核气、噎膈等气机不畅病证。

11.廉泉(RN23)

【定位】微仰头,在喉结上方,当舌骨体上缘的凹陷处。

【主治】中风失语、暴喑、吞咽困难、舌缓流涎、舌下肿痛、口舌生疮、喉痹等咽喉口舌病证。

12.承浆(RN24)

【定位】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主治】口眼歪斜、齿龈肿痛、流涎等口部病证;暴喑、癫狂。

第二十二单元常用奇穴

1.四神聪(EX-HNl)

【定位】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主治】中风、头痛、眩晕、失眠、癫痫、狂乱;目疾。

2.印堂(EX-HN3)

【定位】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主治】痴呆、痫证、失眠、健忘;头痛、眩晕;鼻渊、鼻衄;小儿急慢惊风、产后血晕、子痫。

3.太阳(EX-HN5)

【定位】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疾;面瘫。

4.球后(EX-HN7)

【定位】在面部,当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

【主治】目疾。

5.夹承浆

【定位】在面部,承浆穴旁开l寸处。

【主治】齿龈肿痛,口歪。

6.金津、玉液(EX-HNl2、EX-HNl3)

【定位】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左右两侧的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

【主治】口疮、舌强、舌肿;呕吐、消渴。

7.牵正

【定位】在面颊部,耳垂前0.5~l寸处。

【主治】口歪、口疮。

8.翳明(EX-HNl4)

【定位】在项部,当翳风后l寸。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目疾、耳鸣。

9.安眠

【定位】在项部,当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头痛、眩晕、失眠;心悸;癫狂。

10.子宫(EX-CAl)

【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中极旁开3寸。

【主治】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

11.三角灸

【定位】以患者两口角之间的长度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将顶角置于患者脐心,底边呈水平线,两底角处是该穴。

【主治】疝气、腹痛。

12.定喘(EX-B1)

【定位】在背上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主治】哮喘、咳嗽;落枕、肩背痛。

13.夹脊(EX-B2)

【定位】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l7穴,左右共34穴。

【主治】上胸部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患;下胸部穴位治疗胃肠疾患;腰部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患。

14.胃脘下俞(EX-B3)

【定位】在背部,当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胃痛、腹痛、胸胁痛;消渴。

15.腰眼(EX-B7)

【定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主治】腰痛;月经不调、带下;虚劳。

16.四缝(EX-UEl0)

【定位】在第2~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手4穴,左右共8穴。

【主治】小儿疳积;百日咳。

17.十宣(EX-UEll)

【定位】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穴。

【主治】昏迷,晕厥;高热,中暑;癫痫,癔病;小儿惊厥;咽喉肿痛。

18.八邪(EX-UE9)

【定位】在手背侧,微握拳,第l~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

【主治】手指麻木、手背肿痛;烦热、目痛;毒蛇咬伤。

19.外劳宫(落枕穴)(EX-UE8)

【定位】在手背侧,当第2、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处。

【主治】落枕、手臂肿痛;脐风。

20.腰痛点(EX-UE7)

【定位】在手背侧,当第2、3掌骨及第4、5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一侧2穴,左右共4穴。

【主治】急性腰扭伤。

21.二白(EX-UE2)

【定位】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的两侧,一侧各1穴,一臂2穴,左右两臂共4穴。

【主治】痔疮、脱肛;前臂痛、胸胁痛。

22.肩前

【定位】在肩部,正座垂臂,当腋前皱襞顶端与肩髃穴连线的中点。

【主治】肩臂痛、肩不能举。

23.百虫窝(EX-LE3)

【定位】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3寸,即血海上l寸。

【主治】风湿痒疹、下部生疮;虫积。

24.鹤顶(EX-LE2)

【定位】在膝上部,髌底的中点上方凹陷处。

【主治】膝痛、足胫无力、下肢瘫痪。

25.膝眼(EX-LE5)

【定位】屈膝,在髌韧带两侧凹陷处。在内侧的称内膝眼,在外侧的称外膝眼。

【主治】膝痛、腿痛;脚气。

26.胆囊(EX-LE6)

【定位】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阳陵泉)直下2寸。

【主治】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胆腑病证;下肢麻痹。

27.阑尾(EX-LE7)

【定位】在小腿前侧上部,当犊鼻下5寸,胫骨前缘旁开l横指。

【主治】急慢性阑尾炎;消化不良;下肢痿痹。

28.八风(EX-LEl0)

【定位】在足背侧,第l~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一足4穴,左右共8穴。

【主治】足跗肿痛、趾痛;毒蛇咬伤;脚气。

第二十三单元毫针刺法

1仰靠坐位适用:头,项,脊背,腰骶部的腧穴。人迎,廉泉,通里。2仰卧位:气海,大包,阳陵泉。

3进针法:1单手进针:多用于较短的毫针。尤其适宜于双穴同时进针。2双手进针:1)指切进针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2)夹持进针法法:适宜于长针进针。3)舒张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4)提捏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3针管进针: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4针刺深度:年老体弱者宜浅刺。形瘦体弱者宜浅刺。阳病宜浅刺。头面,胸背部的腧穴宜浅刺。5风府针刺: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

1)6行针手法:基本手法:提插法和捻转法2)辅助手法:促使得气和加强针A循法:推动气血,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于得气。B弹法:催气、行气C刮法:针刺不得气的时用之可激发经气,若已得气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D摇法: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

河北中医学院中医系针灸学重点总结

河北中医学院中医系针灸学重点总结针灸学 针灸学是一种以中国以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止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及针灸治疗。 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第一章经络总论 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经为直行的主干,络为侧行的分支。 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十五络脉(十四经脉之络、脾之大络)和浮络、孙络等。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经络的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第二章腧穴总论 *腧穴: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穴”是对穴位的统 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 *腧穴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1)十四经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361穴) 2)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又称为“经外奇穴”。 3)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腧穴的主治特点: 1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2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病证的作用。*十四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中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经穴,远治作用尤为突出。 3特殊作用,是指某些腧穴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和相对特异的治疗作用。 主治规律:四肢部经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身部经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特定穴意义: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 分类: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中医考研《针灸学》最完整考点总结七版教材同步完美打印

研究生入学考试《针灸学》考点精要 201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针灸学》考点精要 经络输穴学总结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到,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1、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别部。 2、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3、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由三部分组成:手足、阴阳、脏腑。一阴一阳演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与多少:阴气中太阴最盛,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中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4、十二经脉着,食指;心经与小肠经小指;心包经与三焦经无名指; 胃经与脾经足大趾足小趾; 8、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阳蹻脉、阴阳维脉。 作用为统率联络经络、调节气血盛衰。 9、任脉督脉冲脉同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成为“一源三歧”。 10、十二经别,又称为“别行之正经”。一般从四肢肘膝关节上下的正经分出,分布于胸腹腔和头部其间有“离、合、出、入”的特点——离,即从十二经脉分出;入,即进入胸腹腔;合,即与表里经同行;出,即在头项部出来。手足三阴三阳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11、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去躯干前的任脉络、躯干后的督脉络及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十五络脉”。又有孙络、浮络和血络之分。孙络为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浮络是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血络则是细小的血管。 12、十二经筋,是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起分布范围大体与十二经脉一致。 13、十二皮部六经皮部名称太阳——关枢;阳明——害蜚;少阳——枢持;太阴——关蛰;少阴——枢懦;厥阴——害肩。 14、《灵枢·经脉》指出: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15、经络的作用:沟通华佗夹脊穴、八邪、八风、十宣,四花是胆俞、膈腧四穴。 21、阿是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 22、《灵枢·邪客》: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23、张介宾《类经》: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膝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 24、腧穴的治疗作用有三个特点:临近作用远道作用整体作用。 25、远道作用举例:合谷穴不仅能够治疗上肢病症,而且能治颈部和头面部病症;足三里不仅能治下肢病症,而且能治疗肠胃以及更高部位的疾病。“经络所通,主治所及”。 研究生入学考试《针灸学》考点精要

各家针灸学说总结

流派 1经学派:杨上善,杨玄操,王冰,滑寿,张介宾,马莳,张志聪(内经) 2经穴考订派:王熙,巢元方,杨上善,王焘,王惟一,王执中,朱震亨,滑寿,李时珍,张介宾,李学川 3穴法派:王熙,孙思邈,王执中,张元素,李杲,何若愚,窦默,王好古,王国瑞,徐凤,高武,李梴,杨继洲 4手法派:何若愚,窦默,王国瑞,席弘,刘纯,徐凤,李梴,杨继洲,朱震亨,汪机 5重灸派:张机,葛洪,陈延之,王执中,闻人耆年,刘完素,罗天益,朱震亨,李梴,张介宾,龚居中,吴亦鼎,王焘,庄绰,窦材,许叔微 6重针派:涪翁,甄权,许希,席弘,窦默,刘瑾凌云王国瑞刘纯 7刺络放血:刘完素,张从正,李杲,罗天益,朱震亨,薛己,郭志邃,王世雄,夏云 8针灸药相须派:吴崑,张机,孙思邈,杨上善,王执中,杨继洲,李学川 9外科针灸派:徐梦牟刘涓子,胡元庆(元),汪机,薛己,陈实功,李学川 10内科针灸派:张机许叔微刘完素张元素郭志邃 11急症针灸派秦越人《五十二病方》《内经》葛洪 12痨病针灸唐崔知悌庄绰龚居中 13眼科张璐《内经》《甲乙经》《千金方》《太平圣惠方》 1《甲乙经》晋代皇甫谧现存最早系统针灸学专着最突出:腧穴学理论 成就:a记载349穴分布划线排列经穴发展归经理论补充经穴取法和部位 记载经穴别名首创郄穴理论完善五输穴理论论述交会穴理论b具体记载针灸刺激量首记载灸疮发泡的方法 处方特点a单穴处方多b多提及取具体穴位,较少程某经脉c较少提及用针或用灸,用补或用泻d处方多先述近取穴,后远取穴,前者多 2刘完素放血治疗适应症;a高热不退,以八关大刺(刺十宣出血),退热效果明显b目疾口唇痛,此症多为风热上攻玄府闭塞所致c疮疡,红丝疔一类皮肤病,表现为皮肤红肿热痛,针刺以泻血除热d太阳伤寒证,表现为身热无汗恶寒,针太阳至阴出血e对邪阻血脉,经气不通引起的腰痛及百节疼痛等病症 3经穴数目:a《内经》160个左右b《针灸甲乙经》349 c《铜人腧穴针灸图经》354 d 《针灸大成》359 e《针灸逢源》361 4经穴归经,排列a《甲乙经》分部划线(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b《外台秘要》352穴归属十二经(四肢部经穴向心性排列)c《铜人》354穴归属十四经(十二经向心,任督脉自上而下)d《十四经发挥》354穴归十四经(按经脉循行排列)e《针灸逢源》361归十四经5《帛书经脉》理论a分《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b现存最早经络文献,论述十一经脉循行走向(缺臂厥阴脉的记载;经脉向心性循环为主;无经脉循环流注;主要循行为体表,无属络脏腑)c记载有关病症的灸治方法d论述十一经脉病候(足臂:病候描述简单而原始,阴阳:最早记载“是动病”“所产病”病候记载渐趋详细) 6古代医家刺血:a刘完素:“热宜砭射”“八大关刺”刺十宣出血b张从正:运用(钅非)针多c李杲:三棱针d罗天益:“血实者宜决之”三棱针,砭刺治咽喉肿痛,(火番)针开泄脓液,锐针开泄邪气e朱震亨:三棱针毫针,火针f薛己:碎瓷片g郭志邃:治痧症,银针h王世雄i夏云:三棱针,毫针等,精喉症

针灸学考试资料总结

针灸学考试资料总结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经,路径,为直行的主干。络,网络,为经脉所分出的小支。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灵枢海论》记载“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 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 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 胸部:距正中线:肾经;2寸,胃经;4寸,脾经;6寸。 腹部:肾经0、5 寸,胃经,2寸。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距正中督脉线1、5寸,3寸。 1头面部手足三阳皆上头“头为诸阳之会”;手足阳明经前额面部;手足少阳经侧头;手太阳经颊部;足太阳经前额后头。 2躯干部手足三阴经和足阳明经胸腹,从内到外依次为:足少阴肾、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手三阳经肩背;足太阳经腰背;足少阳经侧胸侧腹。

3 上肢部手三阴上肢内侧前肺中包后心;手三阳上肢外侧前大中三后小。 4 下肢部足三阳下肢内侧前胃中胆后膀;足三阴下肢内侧 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相互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相互衔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正经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正经走向:手阴脏走手;手阳手走头;足阳头走足;足阴足走胸腹一源三歧:任,督,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任脉行于前正中线,督脉起于后正中线,冲脉并行于肾经。任脉,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阴脉之海。督脉,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阳脉之海。 任督二脉主治的异同:督脉主治神志病、热病和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任脉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和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两者都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神志病,而任脉没有督脉治疗巅顶痛的作用 冲脉,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足阳明等有联系,涵蓄十二经气血,十二经之海,血海。 十四经: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

针灸学 重点穴位,特殊穴位总结

督脉 1. 取穴要点 长强---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 腰阳关---第4腰椎棘突下 命门---第2腰椎棘突下 至阳---第7胸椎棘突下 大椎---第7颈椎棘突下 哑门---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 风府---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百会---两耳尖直上连线的中点,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水沟---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点 2. 主治 腰阳关---虚证实证皆可 命门---虚证为主 至阳---治疗黄疸、呃逆等 大椎---与手足三阳经交会穴,清热解表,治疗感冒,头项强痛配哑门、风府哑门---暴喑配廉泉,注意操作方法(平天柱) 风府---注意操作方法(平风池) 百会---治疗中气下陷,头痛配头维、神庭、印堂、风池,失眠配四神聪 水沟---急救要穴 印堂---疏风解表配迎香 3. 督脉的经脉循行路线(包括交会穴) 任脉 1. 重点穴位 中极(治疗实证、膀胱募) 关元(治疗虚证、小肠募)补元气虚(比较:气海补气虚) 神阙 下脘 中脘(胃募、腑会)关注:配足三里;配丰隆;配上脘、鸠尾(胸三针) 膻中(心包募、气会)关注“宗气” 天突(主要作用:降气)关注具体针刺操作方法 廉泉(口舌生疮、咽喉肿痛) 承浆(流口水)

手太阴肺经 1. 经脉循行(见课件) 2. 重点穴位 中府 尺泽(与太渊比较) 孔最 列缺 太渊 少商 3. 特定穴 五输穴: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 原穴:太渊 络穴:列缺 郄穴:孔最 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任脉) 八会穴:太渊(脉会) 募穴:中府(肺) 手阳明大肠经 1. 经脉循行(见课件) 2. 重点穴位 商阳 合谷(与复溜/太冲/风池等配穴使用的病症) 阳溪 手三里 曲池(三种体位的取穴方法,对于血证的治疗,对于热证的治疗)臂臑 肩髃(两种取穴方法) 迎香 3. 特定穴 五输穴: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 原穴:合谷 络穴:偏历 郄穴:温溜

针灸学 穴位总结

针灸学穴位总结

B 八邪[定位]在手背侧,微握拳,第1至第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主治]①手背肿痛、麻木、毒虫、蛇咬伤。②烦热、目痛。 百会(DU20)交会穴(足太阳、督脉之会)[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癫狂、中风失语、不寐。③脱肛、阴挺。 C 尺泽(LU5)合穴[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胸部胀满。②吐泻。 ③小儿惊风。④肘臂挛痛。 承泣(ST1)交会穴(阳跷、足阳明之会)[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主治]①目赤肿痛、流泪、夜盲、眼睑瞤动。②口眼歪斜。[操作]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下缘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不宜灸。 攒竹(BL2)[定位]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主治]①头痛、眉棱骨痛。②口眼歪斜、目视不明、目赤肿痛、眼睑瞤动、眼睑下垂。 次髎(BL32)[定位]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②遗精、疝气、遗尿。③腰骶痛、下肢痿痹。 承山(BL57)[定位]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主治]①痔疾、便秘。②腰背痛、腿拘急疼痛、脚气。 长强[定位] 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之中点[主治] 泄泻,痢疾,便秘,便血,痔疾,癫狂,痫证,瘈疭,脊强反折,癃淋,阴部湿痒,腰脊尾骶部疼痛 D 地仓(ST4)交会穴(阳跷、手足阳明之会)[定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主治]口歪、流涎。 地机(SP8)郄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主治]①腹痛、泄泻。②月经不调、痛经、遗精。③小便不利、水肿。 胆俞(BL19)背俞穴[定位]在背部,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黄疸、胁痛、呕吐、食不化、口苦。

针灸学笔记整理00859

针灸学笔记 第一部分 一、针灸发展简史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3、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⑴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①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 ②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 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 ④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 ⑤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 ⑥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接于大趾外端(大敦) ⑵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①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迎香) ②手足太阳经交接于目内眦(睛明) ③手足少阳经交接于目外眦(瞳子髎) ⑶相互衔接的阴经在胸中交接: ①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 ②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 ③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4、奇经八脉: 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涩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5、十五络脉:十二经脉、任督二脉、脾之大络。加强表里两经的外部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沟通腹部经气。 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沟通背部经气。 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沟通全身经气。

针灸学考试重点

针灸学考试重点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针灸学考试重点 (考试必备) 整理:机密下载《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魏晋时代的皇甫谧编撰针灸专着《针灸甲乙经》收录349个腧穴。唐朝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绘制“明堂三人图”,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是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北宋王惟一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元代滑伯仁着《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清代李学川 361个腧穴。 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 . 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与六腑相配属的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和交接规律: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 8条,故称~。特点: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表里配合关系。作用: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对十二经脉气血有着蓄 ~。 ~。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分类:十四经穴;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 1、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 2、原穴、络穴(原穴为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络穴为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又称“十五络穴”) 3、郄穴(指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阳跷和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 4、背俞穴、募穴(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又称“俞穴”;募穴为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腹募穴”) 5、下合穴(为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6、八会穴(为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八个腧穴) 7、八脉交会穴(为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想通的八个腧穴, 8、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 的定位方法,又称“指寸法”。分为三种: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横指同身寸(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 进针法:单手进针法;双手进针法(1、指切进针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3、舒张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4、提捏进针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针管进针

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

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得气:是指针刺穴位后产生的经气感应。 3、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4、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关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5、牵涉痛: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痛觉过敏。 海氏带: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的皮肤出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的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或痛觉过敏带。 6、穴位功能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穴位之间在主治和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异。 7、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 时效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的关系。 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痛效果达到可以手术这段时间。(一般在25~40min左右) 9、针刺耐受: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 10、针刺后效应:停止针刺后继续存在的针刺效应 1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它包含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分。 痛阈(或痛反应阈):是指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的最小刺激量。 耐痛阈:是指能耐受疼痛的最大刺激量 12、针刺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方法来预防手术中的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施行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13、吞噬能力:指100个白细胞中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占的比例。 吞噬指数:指100个白细胞中,能够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所吞噬细菌的平均个数。 针灸作用:针灸的镇痛作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控作用和对失调的脏腑器官功能的调整作用。 第一章针灸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一节: 1、穴位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感受刺激、反应病症 2、穴位感受器的特点:(后面要加具体的内容) 1穴位可以感受多种形式的刺激,2穴位对不同形式的刺激有不同的适应性,3穴位对不同形式刺激的感觉阈不同 3、穴位病理反应的表现形式:感觉异常、组织形态改变、生物物理特性改变 5、得气机制:针感的形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通路、脑内通路几个环节。 手下感的实质:穴区肌肉轻微的紧张性收缩。 手下感机制:针刺信息由外周传入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经中枢整合调制后,一方面形成针感,另一方面通过脊髓?-传出系统随躯体神经到达相应支配区穴位下的肌梭,引起梭内肌收缩和肌电发放,以及局部肌纤维收缩,后者经针柄传于施针者指下,从而形成沉紧的手下感

针灸学重点总结复习资料

v .. . .. 一.课程学习梳理 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奇经八脉: 督脉:阳脉之海 任脉:阴脉之海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 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 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阳蹻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十五络脉 十二经筋 主要腧穴 1、手太阴肺经 肺系疾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尺泽(合穴):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 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纺上1.5寸主治: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主治:肺系疾患;无脉症;腕臂痛。 鱼际(荥穴) 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折肉际处主治:肺系热性病(失音);小儿疳积。 少商(井穴) 拇指桡侧指甲根解旁0.1寸主治:肺系实热证(热病、昏迷);癫狂。 2、手阳明大肠经 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商阳(井穴) 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主治:齿痛、咽喉肿痛五官疾患;热病、昏迷等热证、急证。 合谷(原穴) 主治:头面五官诸疾;外感;热病;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 手三里 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主治:上肢病证;腹痛、腹泻;齿痛,颊肿。 曲池(合穴) 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五官热性病;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臂臑 曲池与肩髃连线,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主治:肩臂颈病;瘰疬;目疾 迎香 主治:鼻塞,鼻衄,口眼歪斜;胆道蛔虫症。 3、足阳明胃经 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 地仓

针灸学试题及答案1

针灸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C ) A.《灵枢》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大成》 E.《足臂十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B ) A.皇甫谧 B.孙思邈 C.王惟一 D.王焘 E.杨继洲 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D )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E ) A.345 B.453 C. 354 D. 361 E.349 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著是( C )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大成》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 A ) A.《十四经发挥》 B.《黄帝内经》 C.《针灸甲乙经》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C )

A.《黄帝内经》 B.《难经》 C.《帛书》 D.《灵枢》 E.《甲乙经》: 二、双项选择 1.反映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 E ) A.《足臂十一脉灸经》 B.《灵枢》 C.《素问》 D.《难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2.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是( B C ) A.首次绘制彩色针灸挂图 B.设计制作两具针灸铜人 C.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D.著《十四经发挥》 E.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 1.手三阳经下合穴是( C) 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虐、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 2下列穴位中不属郄穴的是( E) A.会宗 B.温溜 C.梁丘 D.附阳 E.大钟 3.下列穴位中不属募穴的是( E) A.章门 B.日月 C.石门 D.关元 E.俞府 4.足厥阴肝经的五输穴,依序排列应该是( B) A.曲泉、中封、太冲、行间、大教 B.太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实验针灸学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 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主要开展针灸理论、针灸作用规律、针灸作用机制和针灸应用技术等相关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针灸学科一个新的分支;也是研究针灸神经生物学机制的重要基础。 2、得气:是指针刺穴位后产生的经气感应。 3、循经感传现象:是指以针刺、低频脉冲电等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酸、麻、重、胀等特殊感觉,从被刺激的穴位开始,沿着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4、经穴-脏腑相关:反映了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一种双向关系,即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5、牵涉痛:是指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痛觉过敏。 海氏带: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的皮肤出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的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或痛觉过敏带。 6、穴位功能特异性:是指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穴位之间在主治和功能作用上所存在的差异。 7、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 时效曲线:用直角坐标图表示针效与时间的关系。 8、针麻诱导期:在实施针麻手术之前,对选定的穴位预先进行一段时间针刺刺激,至镇痛效果达到可以手术这段时间。(一般在25~40min左右) 9、针刺耐受: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 10、针刺后效应:停止针刺后继续存在的针刺效应 1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它包含痛感觉和痛反应两个成分。 痛阈(或痛反应阈):是指从刺激开始到引起疼痛感觉或运动反应的最小刺激量。

中医、针灸学中级(主治医生)考试要点总结

(一) 1、外感头痛 选经:督脉,手太阴,足少阳经穴 主穴:百会列缺太阳风池 配穴: 风寒:风门合谷 风热:大椎曲池 风湿:阴陵泉头维 阳明经痛:印堂攒竹合谷内庭阳白 太阳经痛:天柱后顶后溪申脉 少阳经痛:率谷外关太阳悬颅侠溪 厥阴经痛:四神聪太冲内关百会 2、内伤头痛 (1)实证:选经:足阳明经,足少阳经 主穴:百会头维风池 配穴:阳亢:太冲太溪侠溪 痰浊:阴陵泉丰隆中脘 瘀血:阿是穴血海膈俞内关 (2)虚证:选经:督脉,足阳明经,足少阳经主穴:百会风池足三里 配穴:血虚:三阴交气海脾俞 肾虚:肾俞太溪悬钟 其他耳针枕额脑神门 外感用皮肤针太阳印堂 (一侧头痛反复发作) 太阳率谷悬颅头维风池外关太冲足临泣 3叉神经痛 选经;足太阳。手足阳明 主穴;下关合谷风池内庭太冲 眼疼;攒竹丝竹空阳白外关 上颌;颧髎迎香四白 下颌;承浆颊车翳风 风寒;列缺风池 风热;曲池尺泽 气血瘀太冲三阴交 肝胃火盛行间 阳陵泉 选经:阿是穴,手太阳,足少阳 主穴:阿是穴外劳宫肩井后溪悬钟 配穴风寒:风池风府 气血瘀滞:内关合谷 肩痛:肩髃外关 背痛:秉风天宗 病在督脉太阳经加大椎天柱肩外俞病在少阳经风池外关 耳针;颈 颈椎神门 选经;手足三阳经 主穴;颈夹脊天柱风池曲池外关阿是穴 外邪内侵:风府列缺合谷 气滞血瘀:阴郄膈腧 肝肾不足:肝俞肾俞气海 上肢疼:曲池合谷 上肢或手指麻木:少海手三里 恶心呕吐:中脘内关 头晕头痛 :百会风池 选经:阿是穴,手三阳经 主穴:阿是穴肩髃肩髎肩贞肩前 条口透承山 配穴:手阳明经证:合谷 手太阳经证:后溪 手少阳经证:外关 手太阴经证;尺泽 外邪:合谷风池 气滞血瘀:内关膈俞 气血两虚:足三里气海 主穴阿是穴 手阳明肘上方(肱骨外)曲池手三里 手太阳内下方(肱骨内)阳谷小海 手少阳外部(鹰嘴处) 外关天井 选经:阿是穴足太阳 主穴:阿是穴委中大肠俞 配穴:寒湿:腰阳关 瘀血:膈俞次髎 督脉病:后溪 足太阳经:申脉 肾虚肾输命门 腰骶部次髎腰腧 腰眼腰眼 腰椎腰夹脊 耳针;腰骶椎 肾神门 治法足太阳足少阳 主穴;足少阳腰夹脊环跳阳灵泉悬钟丘墟足太阳腰夹脊委中承山昆仑秩边

针灸学重要知识点

针灸学重要知识点 1、《针经》是指《灵枢》 2、针灸学发展史上,对针灸进行第一次大总结的著作是《内经》 3、针灸学发展史上,对针灸进行第三次大总结的著作是《针灸甲乙经》 4、针灸学发展史上,对针灸进行第三次大总结的著作是《针灸大成》 5、杨继洲的著作是《针灸大成》 6、王惟一的著作是《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7、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目外眦 8、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足大趾内侧 9、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心中 10、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胸中 11、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的交接部位是足大趾外端 12、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的交接部位是足大趾内端 13、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作用的是任脉 14、具有调节六阴经经气作用的是阴维脉 15、任脉别络分布是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腹部 16、督脉别络分布是从长强分出散布于头部 17、手三阴经筋结于贲(胸) 18、手三阳经筋结于角(头) 19、十二经脉的别络从本经分出的部位是肘膝关节以下 20、十二经别从正经别出的部位大多是肘膝关节附近 21、四总穴歌内容: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面口合谷收、头项寻列缺 22、除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外,腧穴主治特点还包括特殊作用 23、足三阴经主治特点是前阴病、妇科病 24、手三阳经主治相同的是咽喉病、热病 25、足三阳经主治相同的是眼病、神志病、热病 26、善于治疗无脉症的腧穴是太渊 27、大肠的募穴所属经脉是胃经 28、循行“入下齿中”的经脉是大肠经 29、经脉循行中,不与目内眦或目外眦发生联系的是手阳明大肠经? 30、常用于治疗瘾疹、瘰疬的是曲池 31、常用于治疗经闭、滞产的穴位是合谷 32、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是合谷 33、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穴是阳溪 34、胃的募穴所属经脉是任脉 35、头维属于足阳明胃经

针灸学心得体会范文

针灸学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针灸的感受 药学102 04xx208 一个学期的针灸学习很快就结束了,其实一直到结束了我才发现,针灸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只怕是以后都没有机会学了,如果选修课可以把相同的学科能多选几次该多好啊。一直觉得针灸很神奇,用几根小针扎几下就好了,也很佩服扎针人的功夫,下手真准啊,还要记那么多的穴位,真不容易。 针灸是中 __一项伟大发明,她之所以吸引人们长达几千年,并能穿透不同文化几起几落,说明她有着神奇的魅力和价值。针灸的历史悠久,据考证,它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度时期,但针刺疗法产生于新石器时代“砭石”的出现;灸法则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学会用火以后。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证,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而广泛的被人们接受。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直是我们中 __骄傲。针灸是学习中医者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能熟练把这门技艺运用到临床,为患者们减轻病痛的折磨。随着中国 __不断推进,针灸在中国这片大地上生根发芽,最终成熟,至今我们还有很多前人留下的

针灸文献,足证针灸学的累累硕果,现今针灸也后继有人,一批又一批的医学生继承和发扬了针灸这一祖国的遗产。本学期的针灸学习已经进入尾声,在学习过程中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我经历了三个不同阶段。 第一阶段是对针灸的好奇与迷惑。虽然针灸很出名,但我以前从没尝试过这种治疗方法,不了解它的疗效和作用原理,甚至对针灸还存在一定的恐惧感。针灸真的能治病、保健吗?它的原理是什么?可是针灸这种 __的治疗方法之所以能延续至今,而且被世界认可,一定具有其积极地作用。针灸还是未来的中医工作者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值得我们中医学生学习和研究。怀着这样的心情,我开始了对针灸的初步学习,也逐渐揭开了针灸的神秘面纱。通过一段时间的初步学习,我进入了对针灸认识的第二阶段,了解与认同。知道了针灸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机理,学习了腧穴的定位和主治,加深了我对针灸的认同。进行了简单的针刺、艾灸、拔罐的手法后,对针灸的恐惧感也 __消失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研究下去的兴趣。 第三阶段是对针灸的熟悉与掌握。对一些针灸方面书籍的浏览使我更加了解针灸。治疗不同病证的穴位配伍及一些经验取穴,让我由衷的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渐渐的欣赏这种起源于中国的古老文化。现在的我已经找到适合自己的针刺方法,并能熟练的掌握补泻手法。

考研针灸学最完整考点总结

经络输穴学总结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到,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1、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别部。 2、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3、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由三部分组成:手足、阴阳、脏腑。一阴一阳演化为三阴三阳,以区分阴阳气的盛衰与多少:阴气中太阴最盛,其次为少阴,再次为厥阴;阳气中最盛为阳明,其次为太阳,再次为少阳。 4、十二经脉着,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5、膀胱一线1.5寸,膀胱二线3寸。 6、阴经为里,属于脏,阳经为表,属于腑。十二经脉间存在着表里相连的关系。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7、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位交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腹部交接。 肺经与大肠经食指;心经与小肠经小指;心包经与三焦经无名指; 胃经与脾经足大趾侧;膀胱经与肾经足小趾; 8、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阳蹻脉、阴阳维脉。 作用为统率联络经络、调节气血盛衰。 9、任脉督脉冲脉同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成为“一源三歧”。 10、十二经别,又称为“别行之正经”。一般从四肢肘膝关节上下的正经分出,分布于胸腹腔和头部其间有“离、合、出、入”的特点——离,即从十二经脉分出;入,即进入胸腹腔;合,即与表里经同行;出,即在头项部出来。手足三阴三阳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组成六对,称为“六合”。 11、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去躯干前的任脉络、躯干后的督脉络及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十五络脉”。又有络、浮络和血络之分。络为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浮络是浮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血络则是细小的血管。 12、十二经筋,是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起分布围大体与十二经脉一致。 13、十二皮部六经皮部名称太阳——关枢;阳明——害蜚;少阳——枢持;太阴——关蛰;少阴——枢懦;厥阴——害肩。 14、《灵枢·经脉》指出: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15、经络的作用:沟通外,网络全身,运行气血,调整阴阳,抗御病邪,反应症候, 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16、《医学入门》:医者不明经络,犹人夜行无烛。业者不可不熟! 17、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18、一般将归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称为“经穴”,未归入十四经的补充穴称“经外奇穴”,还有按压痛点取穴的称“阿是穴”。 19、经穴都有具体的穴名和固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线上,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共361个穴位(依据是学川的《针灸逢源》)。 20、奇穴,一有具体的名称和位置,但未归入十四经中,举例华佗夹脊穴、八邪、八风、十宣,四花是胆俞、膈腧四穴。 21、阿是穴,又称不定穴,天应穴。 22、《灵枢·邪客》: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23、介宾《类经》:凡病邪久留不移者,必于四肢八膝之间有所结聚,故当于节之会处索而刺之。 24、腧穴的治疗作用有三个特点:临近作用远道作用整体作用。 25、远道作用举例:合谷穴不仅能够治疗上肢病症,而且能治颈部和头面部病症;足三里不仅能

针灸学重点笔记

针灸学重点笔记

针灸学重点笔记——康复一班整理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经络的作用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临床的刺激点。 分为:经穴(十二经脉、任脉、督脉上的腧穴),奇穴和阿是穴。(分类及概念)腧穴常见定位法:体表标志定位法;骨度分寸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简便取穴定位法。(各自的概念及骨度分寸法的一些常见骨度分寸) 一夫法:又称横指同身寸。是以食、中、环、小指四指相并,以中指中节近端横纹为标准,四指横度为3寸量取穴位的方法. 得气:进行针刺时,患者所产生的酸、麻、重、胀、疼痛或触电样反应等针感以及医者刺手手下的沉紧等感觉。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太阴,少阴,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腧穴的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睛明治眼疾;2.远治作用,合谷治本经所过出头面疾病;3特殊作用,大椎退热。(各自的概念及应用)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

任督二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分别循行人体的前后正中线。 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五、刺法的概念和分类: 刺法:又称“针法”,是指使用不同的针具,刺入人体的穴位(或一定部位)并施以不同的手法,给与一定的刺激,从而激发经络之气,达到调整阴阳、防治疾病的方法。 六、毫针刺法 1、提插捻转的补泻:(基本操作方法的描述) ①捻转:补,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泻,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大指向后、食指向前。 ②提插:补,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泻,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以上提为主。 2、双手进针的种类:指切进针法,挟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适用范围) 3、晕针表现及定义及预防:是指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恶心欲吐、精神萎倦、四肢厥冷。 4、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

针灸学重点总结

精选文档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 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皇普谧《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杨继洲《针灸大成》 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 6、孙思邈在《千金方》首载阿是穴和指寸法;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 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 8、李学川《针灸逢源》列出361个穴位 9、最早的针具是砭石,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10、四海:髓海,脑(百会,风府);血海冲脉(大杼,上下巨虚);气海膻中(大椎,人迎);水谷之海胃(气冲,足三里)。 第一章经络总论 1、经络: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通路。经脉一上下纵行为主。系经络的主体部分;络脉是从经脉中分出侧行,系经络的细小部分。 2、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十五络脉(十四经脉之络、脾之大络)和浮络、孙络等。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3、经络的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4、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太阴,少阴,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5、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顺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交胆肝续。 6、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⑴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①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 ②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 ③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 ④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 ⑤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 ⑥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接于大趾外端(大敦) ⑵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①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迎香)②手足太阳经交接于目内眦(睛明) ③手足少阳经交接于目外眦(瞳子髎) ⑶相互衔接的阴经在胸中交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