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宝宝患外耳炎怎么办-

宝宝患外耳炎怎么办-

宝宝患外耳炎怎么办-
宝宝患外耳炎怎么办-

宝宝患外耳炎怎么办?

*导读:耳疾,就得先对耳朵有初步的认知。您知道外耳和中耳的区分在哪儿吗?简单来说,耳膜以外的地方,称之为外耳;耳道的部分和耳膜以内的地方,则称之为中耳。有了这层认知之后,就可以了解及中耳炎了。宝宝常患的耳疾,首先是外耳炎及中耳炎。看似不怎么严重的疾病,若没有得到父母悉心的照料,也可能酿成大病,严重者还会影响宝宝的听力,所以还是小心为妙!……

Care For Your Baby Ears

耳疾,就得先对耳朵有初步的认知。您知道外耳和中耳的区分在哪儿吗?简单来说,耳膜以外的地方,称之为外耳;耳道的部分和耳膜以内的地方,则称之为中耳。有了这层认知之后,就可以了解及中耳炎了。宝宝常患的耳疾,首先是外耳炎及中耳炎。看似不怎么严重的疾病,若没有得到父母悉心的照料,也可能酿成大病,严重者还会影响宝宝的听力,所以还是小心为妙!

常见耳疾One外耳炎

没事不要乱抠耳朵!您不经意的举动,可能是造成宝宝外耳炎的主要原因!专家认为,孩子为什么容易感染外耳炎,与您日常生活习惯有绝对的关系,因为孩子感染外耳炎,多半是清除耳垢不慎造成的。

抠抠抠外耳炎找上门

耳朵感到瘙痒怎么办?一般人的解决方式为:随手拿起棉花棒,立即展开抠耳朵行动。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念,对小宝宝来说,更有严重的杀伤力,因为宝宝耳道的皮肤相当细嫩,若随手拿取异物往耳里抠,很容易使耳道皮肤破皮、受伤,若脏东西、污水或细菌在此时入侵耳朵,就会导致耳道发炎,即外耳炎的发生。其实宝宝的耳朵若有耳垢形成,除了偶尔听不清楚之外,并不会有严重的影响,所以专家不建议自行使用棉花棒清理,以免耳垢未清除,却弄伤耳道皮肤。若您真的很介意耳朵里的小耳垢,可到耳鼻喉科请医生开立处方签,将耳药水滴入耳内,即可溶解耳垢,很容易就可以将耳朵清理干净。

宝宝患外耳炎怎么办?

如何发现宝宝受外耳炎侵扰?并不难,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外耳炎的临床症状为:耳朵似乎怎么清都不干净,不断有分泌物流出,此时妈咪就得特别留心,检查宝宝的症状,有必要应带孩子到医院儿科或耳鼻喉科诊治,进行清理。

一般来说,外耳炎并不算严重的疾病,仅需使用耳药水,待耳内皮肤再生时,千万不可再强行使用棉花棒清理,免得加重病情。至于预防之道是什么?很简单,少抠为妙。

清耳垢请医生动手

刚出生的宝宝,耳道非常细嫩,经不起您一抠再抠!当宝宝耳内有少许的耳垢堆积时,不要急着自己动手掏,请医生来动手才是最保险的方法。那么何时开始才恰当?专家建议,待宝宝配合度

较高、不害怕、不乱动时,再进行较为合适,也就是说学龄后再动手较恰当。所以下回当您手痒的时候,请忍一忍吧!

此外,许多妈妈会就近带宝宝到美容院清理耳朵,总觉得看起来专业的美容师,可以好好打理宝宝的耳朵,其实这是很不正确的行为!首先外表专业的美容师,其实技术并不如医生的好,其次用具是否消毒干净也令人质疑。所以请您不要自作聪明带宝宝上美容院!

常见耳疾Two中耳炎

孩子感冒了,除了发烧、流鼻水、咳嗽等症状外,妈咪还得留心,是否有染上中耳炎的可能。专家指出,中耳炎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疾病之一,需区分是急性中耳炎还是中耳炎合并积液,再依病症进行处理步骤。

呼吸道感染中耳炎主要原因

什么是中耳炎?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由呼吸道感染的疾病,通常是因为耳膜内部发炎所引起。人的耳咽管与咽喉相通,如感冒遭续发性细菌感染后,就会并发中耳炎,即一种由内部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疾病。

家长如何自行判断宝宝罹患中耳炎?当宝宝感冒而有发烧、咳嗽、流鼻水及耳朵疼痛、耳内有大量分泌物、严重流脓等症状时,妈咪就得提高警觉。

而临床上急性中耳炎的诊断,是以耳镜检查的结果,来判断耳膜是否发炎,先决条件是,有否中耳积液及急性感染症状。专家认

为,典型的耳膜变化有:耳膜呈现浑浊、膨出,使用充气式耳镜检查时,活动力不佳等。要澄清一点,若宝宝只是单纯的耳膜发红,则有可能是发烧或大声哭喊所造成,不足以作为中耳炎诊断的唯一依据。

抗生素不得擅自停药

抗生素不是万能,须严格遵守不擅自停药的使用规则,才能有效杀死细菌!国内不少患者服用抗生素时,因未能遵守按时服药和不自行停药,以致药量不足、药效不够,不能完全杀死细菌,使其产生抗药性,最后可能导致无药可医的地步。故使用抗生素一定得按医生指示服药,并且平时不滥用,一经使用,份量绝对要足够。

举例来说,倘若医生开了1周的药量,并指示1日服用4次,患者绝不可擅自减少成1日服用2次,且一定得将1周的剂量服用完毕,千万不可觉得“我好了”而自行停药,以免残留下来的细菌,有机会产生抗药性。

抗生素有效对抗中耳炎

一般来说,治疗中耳炎多采用抗生素,但根据研究显示,抗生素不必在诊断为急性中耳炎时就立即使用,应在72小时后,病情无改善时再使用。但有些专家则认为,两岁以下的幼儿若感染急性中耳炎,仍应使用抗生素治疗较为妥当、安全。

若诊断不是很确定、病童年龄大于3岁、症状轻微无并发症,或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中耳炎,就不一定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如

果孩子以前就接受过抗生素治疗,低于两岁、为复发性或持续性中耳炎,或是已上托儿所的病童,就建议使用抗生素来治疗,有时需合并口服药、打针、全身治疗或是耳膜穿刺术等方式,若只使用耳药水,帮助不大。

目前来说,若是两岁以下的宝宝,使用口服抗生素对抗中耳炎,疗程约为10天;两岁以上且无并发症者,则建议5~7日,但仍需视患者对抗生素治疗的临床反应来调整。

此外,家长的配合度及孩子是否按医嘱服药,如每日服用药物的次数、剂型及味道等,都是影响疗效的因素。故父母绝对要遵守医生的指示。如果宝宝不喜欢药水的味道,或是难以服药,可选用味道较佳的糖浆型药物,或是改以肌肉注射来代替。另外,需注意药物服用完毕后,应再回医院复诊,以确定治疗是否有效?是否需更换药物?或是需更久的疗程?专家提醒家长,治疗一定要彻底,以免留下反复感染,影响听力的后遗症。

中耳积液预防有诀窍

有30~70%的宝宝,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急性中耳炎10~14天后,会产生中耳积液,大部分的积液会在3个月内,自动经人体吸收、消失,对健康无太大的影响,不需过分担心。如果宝宝只有中耳积液,没有其他症状,可建议先采用追踪观察的方式,即每1个月或1个半月,做1次耳镜检查;而在追踪其间,应改善家庭环境,如尽量避免接触环境里的香烟;减少使用安抚奶嘴;不要躺着喂奶或喂母乳等。

家长需注意,如果经过1个半月的追踪后,中耳积液情形仍未改善,就可考虑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疗及评估听力状况。3个月后若中耳积液仍存在,建议做听力测验,若确定对听力无影响,可以继续观察,或服用抗生素,并配合改善家庭环境来帮助宝宝。但此时如果听力已受损且达20分贝以上,应使用抗生素治疗或是做耳膜切开术放置引流管治疗。如果4~6个月后仍有积液未消,且两耳听力皆丧失达20分贝以上,则两耳均需做耳膜切开放置引流管的动作,并视情况是否需长期服用抗生素。

中西医结合以温中补脾之法治疗婴幼儿腹泻

中西医结合以温中补脾之法治疗婴幼儿腹泻 发表时间:2011-07-27T14:32:48.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7期供稿作者:何晓文1 都良财2 许勇2 [导读] 婴幼儿腹泻,目前仍是威胁患儿生命的一大顽症。我国原有治疗婴幼儿腹泻之法很多,但是都不太理想。 何晓文1 都良财2 许勇2 (1吉林长春市朝阳区湖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30000) (2吉林长春市朝阳区疾病控制中心 130000)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7-0407-02 婴幼儿腹泻,目前仍是威胁患儿生命的一大顽症。我国原有治疗婴幼儿腹泻之法很多,但是都不太理想。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逐渐摸索出引用中药,对患儿早期轻,中度腹泻治疗收到较理想的功效。对重度脱水配合补液、而缩短病程,取得可喜的前景,现对笔者在湖西社区2001年至2010年,以中西医结合治疗100例腹泻患儿进行分析如下: 一临床资料 1.年龄分组(见表1) 表1 300例腹泻患儿年龄分布统计表 年龄 3月以内 3月 7月 1岁 2岁 病例数 45 87 99 48 21 2.临床分型(见表2) 表2 腹泻患儿中西医分型统计表 (1)西医分类:根据临床表现和电解质紊乱程度,分单纯性消化不良和中毒性消化不良二类,腹泻病史超过一周以上为迁延性。中毒性消化不良占71,6%,单纯性消化不良占23%。 (2)中医分型:将婴幼儿腹泻概括分为二型,即实热型和虚寒型。临床多数以虚寒型为多见,约占93%。 3.方剂与治疗方法 基本方剂:藿香、丁香、赤石脂、莲肉、伏龙肝、寒水石。 随证加减:发烧虚寒者加藿香,实热者加青黛,虚寒者加草蔻、伏龙肝、实热者加竹茹、藿香、腹胀者加木香,砂仁,食少浓重者国建曲、焦术,咳嗽者加银杏、乌梅、食欲差者加草蔻、建曲,粘便便中带血者加五倍子、椿皮、抽搐者加钩藤、木瓜,鹅口疮者加青黛、金果榄,目框凹陷者、气息微弱者加黄芪。 以上为水煎一剂频服。或者压面1,5克次/岁,一日三次口服。 4.疗效分析 300例腹泻患儿中有267例就诊用中药治疗,除33例后加用抗菌素及静脉补液外,其余均单纯中药治愈、治愈率为89%。服用中药后,大便恢复正常天数,大便恢复正常标准为:每日大便4次以内,性状为非稀水便。300便患儿中,大便2灰复正常天数为:5天以上内者247例:6一10天者37例,11—5天16例。体温恢复正常天数:以液下体温在3E, 50C—370C为正常体温,300例患儿中有l63例无发烧症状,其佘发烧患儿阝温恢复正常天数为5天以内者102,例:6—10天者2G例,11—15天者9例。 二讨论 婴幼儿腹泻是一种综合症,它是包括以吐泻为主的临床症候群,是一种小儿常见病。小儿如感寒,受暑,伤食等外因而脾胃功能失常,胃气上逆,胃失和降,脾阳湿困,不能运化升清而作泻方中藿香,清热祛暑和胃止吐,丁香,温中健胃、调气行气、可治胃痛、止吐泻。赤石脂,酸收固涩止泻。伏龙肝,收敛止泻。莲肉,健胃养胃。寒水石用于实热型患者,取其清热之效。腹泻患儿虚寒型占93%。治疗多以温中固肠,健睥止泻为主,其中温中固肠药占比例较大,温中药理脏脏功能,而治疗脾胃病重在调理脾胃功能。 三小结 中药治疗婴幼儿腹有一定疗效,特别是散剂,可以节省大量药材及煎药时间,且药量少,无毒付作用,患儿容易服用。效果较理想,而且筒便、无痛苦,易得,值得进一步推广。

【精品】自制中药散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36例

自制中药散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36例 首席医学网2009年05月30日22:33:12Saturday 医师杂志征稿 普通外科文献 呼吸疾病会议 网站运营 核心期刊征稿 帕金森病 国际神经再生论坛 内蒙中医药 心律失常会 危重病诊治 心血管医师 内科诊疗班 方剂组成原理 亚健康学会 风湿关节炎 作者:赵梅,王洪飞,李淑娟作者单位:解放军蚌埠坦克学院门诊部,安徽蚌埠233050 加入收藏夹 《中华临床医师 杂志》中华医学会 主办,中华医学电 子音像出。.。 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

·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 ·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护理考试在线助手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 [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 议] ·写作技巧|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 ·医学会快讯|《中华普通外科》征稿 【摘要】目的总结自制中药外用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经验。方法对诊断明确的腹泻婴幼儿采用自制中药(五倍子10g、花椒10g、公丁香2g)外用敷脐治疗.结果治疗36例,显效29例,占80。6%;有效6例,占16.7%;无效2例,占5.6%。结论中药外敷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明显,无需服药,注射,且价格低廉,操作简便。 【关键词】腹泻;敷脐;婴幼儿 婴幼儿腹泻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症,以大便次数增多,性状异常,便下稀薄,或带有消化不良物及粘液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重者可并发全身中素症状,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秋冬季节(10~12个月)是发病高峰。我院运用中药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均为诊断明确的门诊婴幼儿腹泻患儿,年龄6个月~2岁,病程1~6d.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有的伴轻度呕吐,少数患儿有低烧,每日大便5~10次,量中等,大便颜色呈黄色或黄绿色稀便或稀水便,伴有不消化食物,并有轻度脱水,大便镜检阴性或有少量白细胞,小便次数减少或小便量减少。 1.2 治疗方法药物组成:五倍子10g,花椒10g,公丁香2g,上药研成细末,过筛。使用方法:取药粉适量,用醋调成糊状备用,患儿脐部清洗干净,把药膏纳入脐孔,用无菌纱布覆盖,再用绷带或胶布固定包扎,稍加压用热水袋敷片刻,24h换药1次.大便次数多、有脱水症状者给予相应的口服补液盐,并指导饮食治疗。 1。3 疗效标准显效:敷脐24h大便次数减少到每日2次或以下,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有效:48~72h大便减少至每日2次或2次以下,大便性状好转;无效:敷脐96h,大便次数仍在每日2次以上或性状无明显改变。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腹泻11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腹泻113例【摘要】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汤配合西药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3例腹泻婴幼儿采用参苓白术汤配合西药治疗,3天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愈率75.22%,总有效率98.23%。结论用参苓白术汤配合西药治疗婴幼儿腹泻有较好治疗作用。 【关键词】婴幼儿腹泻 ; 中西医结合 ; 参苓白术汤 ; 西药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是因为消化功能紊乱,细菌或病毒感染以及喂养不当引起。自2006年3月以来,我们在临床中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婴幼儿腹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3例患儿均为2006年3月~2010年4月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其中男61例,女52例。平均年龄14.9个月,平均病程 2.7天;其中伴中重度脱水者14例,伴电解质紊乱者15例,无贫血者。 1.2 治疗方法 113例患儿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为参苓白术汤:党参、白术各6g,茯苓、扁豆、山药、苡仁各8g,甘草、

砂仁各4g。临床加减:伤食腹胀者加山楂、神曲各5g;湿热蕴结,便黄味臭者加黄连、黄芩各4g;久泻形寒肢冷者,加熟附片、干姜3g;腹痛较剧者加木香、元胡各4g;呕吐较甚者加生姜、半夏各3g。以上剂量为2岁左右小儿1日量,根据年龄大小调整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3次服用。西药用氨苄青霉素,剂量50mg/kg.d,分2次静脉注射。蒙脱石散2~4g,分3次口服。根据患儿脱水程度及性质给予口服ORS液或静脉补液,对症处理,3天后观察疗效。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按照中国有关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的标准[1]。痊愈:治疗72小时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好转:治疗72小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小时内粪便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 2.2 治疗结果 113例中,痊愈85例,占75.22%;好转26例,占2 3.01%;无效2例,占1.77%;总有效率98.23%。 3 讨论 小儿腹泻在我国是居第二位的小儿常见多发病,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婴幼儿腹泻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祖国医学认为,腹泻关乎脾胃,《景岳全书.泄泻》曰:

中西医结合治疗156例婴幼儿腹泻的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156例婴幼儿腹泻的探讨 首席医学网2006年01月13日21:08:14 Friday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八届全国帕金森病会 ?期刊社的网站运营专家 ?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 ?全国抗菌药物会 ?国际病毒性肝炎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 ?第五届世界癌症会 ?国际神经科技大会 ?全用药学术会议 ?国际药师论坛 ?基因组活动周 ?第四届抗体大会 ?亚太临床微生物 作者:程志娥 加入收藏夹向本刊在线投稿 《中华临床医师 杂志》中华医学会 主办,中华医学电 子音像出... 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 [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 ·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 ·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

·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 ·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护理考试在线助手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 [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 ·写作技巧|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 ·医学会快讯| 《中华普通外科》征稿 【关键词】腹泻 2001年5月~2005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腹泻15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6例患儿均来自门诊和门诊观察室,年龄最大的为4岁零7个月,最小的75天,男患儿81例,女患儿75例,其中2个半月~1岁半的53例,1岁零7个月~3岁的75例,3岁~4岁零7个月的28例,平均年龄为2岁零3个月,病程短的1天,最长的达65天。大便次数<5次/天56例,5~10次/天87例,>10次/天13例。大便呈黄绿色稀便65例,呈蛋花汤状便87例,黏液脓血便8例,腹痛腹胀139例,肠鸣音亢进135例。实验室检查,大便镜检脂肪球(+~+++)132例,白细胞(+~+++)82例,红细胞(+~++隐血阳性)9例,脓球8例,含不消化食物沉渣128例。 2 病因病机与分型的探讨 2.1 婴幼儿腹泻中医称泄泻,古中医属温病婴幼儿腹泻一般夏秋季发病率较高,在古中医属温病,中医之温病系外感四时之温热之邪所引起的。小儿脏腑脆嫩,藩篱不密,易为外邪所侵,以发热、呕吐、腹泻,最易挟湿化燥伤阴,而出现临床各种病症,且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区性,起病急、变化多、传染性快的特点。从古中医所论之温病实包括了现代医学各种传染病及许多严重感染性疾病。结合夏秋季婴幼儿腹泻其病因主要是病毒(轮状病毒和致病性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等流行病学之特点,本病发病率高峰在每年的5~11月,一旦起病,迅速出现发热、频繁呕吐、腹泻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所以,夏秋季婴幼儿腹泻在中医归为温病范畴。 2.2 从泄泻病因病机辨证对夏秋季腹泻的临床分型 2.2.1 热泻型(热重湿轻)夏秋季节暑气逼人,气候炎热,壅遏肠胃气机,故见粪便为黄色或褐色,味腥臭或恶粪臭的黏液便,甚至有脓性、血性的脓血便,便前便后都有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