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考点大会诊:考点12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

2011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考点大会诊:考点12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

2011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考点大会诊:考点12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
2011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考点大会诊:考点12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

2011届高考三轮复习考点大会诊考点 12 人和动物体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

糖代谢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脂质代谢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营养物质代谢蛋白质代谢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

经典易错题会诊

命题角度一

糖代谢

1.内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

A.丙氨酸 B赖氨酸 C.脂肪酸 D.核苷酸

[考场错解]B

[专家把脉]对转氨基作用不熟悉而误选。赖氨酸为必需氨基酸,而转氨基作用只能生成非必需氨基酸。转氨基作用图,如下:

由图示不难看出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丙酮酸经转氨基作用生成相应的丙氨酸。

[对症下药]A

2.病患者容易出现

A细胞内液增多 B组织液增多 C.体液增多 D.尿量增多

[考场错解]BC

[专家把脉] 对糖尿病的病理原因及特征不清楚而误答。糖尿病患者因尿中含葡萄糖,使尿液渗透压升高,导致尿量增多。

[对症下药]D

专家会诊

1.理解并识记糖代谢途径:

①糖类代谢中,体内直接利用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称血糖,通常维持在80~120 mg/dL;

②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由食物中糖类被消化吸收提供;第二,由肝糖原分解而来;第三,由其他物质(如甘油、氨基酸、乳酸等)在代谢中转化而来;

③血糖的去路也有三条:一是进入细胞氧化分解(以有氧呼吸为主,也包括无氧呼吸)提供能量;二是血糖浓度高于80~120 mg/dL时,在肝脏或肌肉中合成糖原,当超过(160 mg/dL~180 mg/dL)时,部分随尿液排出体外:三是在代谢中转化为其他物质,如脂肪和某些非必需氨基酸。

2.理解血糖的平衡及调节。

3.理解血糖平衡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了解低血糖的治疗方法,理解糖尿病的病因、症状(三多一少)及治疗措施。

考场思维训练

1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 g,然后每隔1 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结果绘成以下曲线,据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A.a、b分别代表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

B.a在1~2 h血糖下降,某些氨基酸合成增加

C.b在1~2 h血糖处于高处,蛋白质分解减少

D b在2 h后下降是由于血糖氧化分解并合成糖原所致

1.AB解析:由图示不难判断b曲线所代表的人应该为糖尿病患者,a曲线所代表的人应

该为正常人,因此正常人可以把多余的糖转化为脂肪或非必需氨基酸,b在两小时后血糖下降,是因为有尿糖现象(糖尿病患者葡萄糖氧化分解出现障碍),正是糖供能出现障碍,所以在1到2小时之间,由于糖的含量未变,因此很可能是蛋白质参与供能,因此蛋白质的含量很可能会下降。

2如下图表示人体某细胞内的部分代谢过程,请回答:

(1)根据细胞中的一些特殊的代谢,可确定它为 (器官)细胞。理由是,

(2)当营养过剩时,如果细胞内磷脂等物质的合成减少或该组织功能不好时,可发生的病变是。某些种类的G不能经③过程获得,这类G称为。

(3)该细胞内有关基因的表达,必须要经过图中[ ]过程才能完成。若该基因在复制过程中增加了一对碱基,这种变化叫。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而图中B物质不是蛋白质。你认为缺少某一基因就不能生成B物质的原因是........................,.....

(4)正常人的血糖含量一般维持在80~120 mg/dL范围内,参与血糖含量调节的主要激素除胰岛素外,还有两种,这两种激素在生理作用上的关系称为协同作用。

2.(1)肝肝糖原可与葡萄糖相互转化及细胞中能合成尿素 (2)脂肪肝必需氨基酸 (3)[5]基因突变该基因能控制生成B物质的酶的合成(4)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解析:根据糖元的分解和合成及尿素产生可确定该细胞为肝细胞,结合有关三大物质代谢及相关激素调节分析答题。

命题角度二

脂质代谢

1.哪种情况容易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①脂肪来源太多②脂蛋白合成快③磷脂合成不足④高糖饮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①

[考场错解]D

[专家把脉]对脂肪代谢及肝脏在脂肪代谢中的作用不清楚而错答,正常情况下,肝细胞能较快合成脂蛋白,脂蛋白可很快运出肝脏转移到皮下、腹膜、肠系膜等处储存,故正常人不易惠脂肝,如果脂肪来源过多或摄入营养中糖类过剩而磷脂合成不足,则脂蛋白合成受阻,脂肪易在肝细胞内积累,以致形成脂肪肝。

[对症下药]B

2.下图为人体内脂质代谢示意图,

①~⑧表示代谢途径。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不可能发生的途径是 (填序号)。

(2)能通过⑥过程合成类固醇激素的主要内分泌腺是,其合成直接受分泌的激素促进。

(3)⑧过程在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4)过度蓄积脂肪导致肥胖。肥胖的直接原因是图中代谢途径存在着的量变关系(用数学式表示)。许多人借助于药物减肥,一种称为二硝基酚的减肥药物,它的作用是使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增加,阻止ATP合成,从而使人的体重减轻。请你对这种药物的安全性作出评价。

[考场错解]略

[专家把脉]本题要求学生学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文字、图表信息,结合脂质的代谢过程,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同时围绕药物减肥的话题,特别对药物安全性问题作出准确的评价。

[对症下药](1)③

(2)性腺垂体促性腺

(3)线粒体

(4)①+②>④+⑥+⑦ 这种药物由于使人体 ATP的合成受阻,会影响人体内正常的能量供应,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对人体不安全

专家会诊

1.掌握脂质代谢的各种途径(下图)。

2.理解脂质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1)肥胖

产生原因:①摄入供能物质多,而消耗供能物质少;②遗传或内分泌失调引起。

治疗措施:控制饮食和加强锻炼,治疗因摄入供能物质过多引起的肥胖。

(2)脂肪肝

产生原因:肝功能不好,或磷脂等合成减少时,脂蛋白合成受阻,造成脂肪在肝脏中堆积。

后果:影响肝细胞功能,长期发展下去,使肝细胞坏死,结缔组织增生,最终造成肝硬化。

防治措施:合理膳食f食用含卵磷脂较多的食物),适当休息和运动。

考场思维训练

1 在减肥和预防肥胖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①加强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②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时间安排不当、长时间观看电视等③控制油腻食物的摄入量,代以大量进食谷物和蛋白质④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减肥药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C解析:人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过程中,糖类和脂肪可以相互转化,蛋白质可以转变成糖类和脂肪,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部分氨基酸。所以,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

③是不正确的做法。

2 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供能不足时,下列物质将首先分解供能的是

A脂肪 B.蛋白质 C.胆固醇 D.维生素

2.A解析:正常情况下,机体代谢所需能量主要由糖类供给,当糖代谢发生障碍,糖供能不足时,方由蛋白质供能。三大营养物质供能顺序是:糖一脂肪一蛋白质。

命题角度三

蛋白质代谢

1.如右图表示人体内氨基酸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过程只能获得必需氨基酸,不能获得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只能在体内合成

B.④过程是氨基转换作用.能形成非必需氨基酸

C.⑤和⑥过程必须经过脱氨基作用才能形成

D.②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③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考场错解]A

[专家把脉]对人体内氨基酸的来源不清楚,非必需氨基酸既可v;t,gk体外摄取,)k,-s1-以在体内合成。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代谢有关问题。要注意区别氨基转换作用和脱氨基作用的不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来源和生成途径。

[对症下药]BCD

2.白质、脂肪和糖类是人体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性食物含有齐全的必需氨基酸 B.儿童和病愈者的膳食应以蛋白质为主 C.三大营养物质是人体内主要能量来源和贮存物质 D.胰岛素缺乏时,可能出现高血脂[考场错解]C[专家把脉]对蛋白质代谢的特点了解不透,三大有机物中糖类和脂肪能够储存,而蛋白质不能储存;动物性食品所含氨基酸的种类要比植物性食品全面;人体胰岛素含量低时可能会导致高血糖或糖尿病;小孩和刚病愈的病人其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

[对症下药] B

专家会诊

蛋白质代谢中,一方面要弄清氨基酸的来源和去向:另一方面要注意脱氨基作用和转氨基作用异同点。

1.氨基酸的来源和去向,其变化过程概括如下图所示:

2.氨基转换作用和脱氨基作用

(1)氨基转换作用(转氨基作用)是指氨基酸的氨基被转移到其他化合物上,形成新的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这样能使食物中含量较多的氨基酸变成含量较少的氨基酸。氨基转换作用可用下式表示:

酸+新的酮酸,如:酸+丙酮酸

的过程。以后氨在肝脏中再 (2)脱氨基作用脱氨基作用是指氨基从氨基酸上脱下成为NH

3

进一步形成尿素等,排出体外。

氨基转换和脱氨基两种作用,是动物对氨基酸的两种利用情况。

3.蛋白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1)人体每天要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儿童、少年、孕妇及大病初愈的人食物中更应该含较多的蛋白质)。蛋白质供给不足,会导致婴幼儿、儿童和少年的生长发育迟缓,体重过轻;成年人则容易疲倦,体重下降,肌肉萎缩,浮肿,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形成“大头娃娃”的原因就是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极低造成的。

蛋白质虽然可以转化成脂肪和糖类,但它本身既不能全部由糖类和脂肪转变而来(糖类和脂肪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不能生成必需氨基酸),也不能贮存体内,每天还要消耗一定量的蛋白质。

(2)合理选择搭配食物,满足人体对各种氯基酸(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的需求。

考场思维训练

1 下列有关血浆中氨基酸来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直接从小肠绒毛吸收来的

B由组织蛋白质分解来的

C.由组织细胞不断合成进入血浆

D蛋白质在血液中分解形成的

1.D解析:血浆中的氨基酸可以直接从小肠绒毛吸收肠道内蛋白质分解成的氨基酸;可以由组织细胞内蛋白质分解而来;还可以通过组织细胞内氨基转换作用合成新的氨基酸。血液中没有蛋白质分解所需的酶,蛋白质在血浆中不能分解成氨基酸。

2 下列哪项分别属于脱氨基作用和氨基转换作用的实例

①苏氨酸→丁酮酸+NH

3

②谷氨酸→氨基丁酸+C0

2

③谷氨酸+丙酮酸→酮戊二酸+丙氨酸

④谷氨酸+NH

3→谷氨酰酸+H

2

O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A解析:氨基酸可写成,当脱氨基后,原来的氨基酸将分为两部分:某种有机酸和NH3;当某氨基酸发生氨基转换后,这个氨基酸将变为某种有机酸,同时使其他非氨基酸化合物转变为氨基酸。

命题角度四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之间的关系

1.人体在不同的生理状况下物质代谢会发生相应的变化。①人体在禁食安静条件下,三种物质含量变化如图。据图描述血糖和血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并分析血游离脂肪酸的主要来源。②根据所学血糖来源和去路的知识,写出图中血糖在AB段水平时,血糖的主要来源和去路。③对血糖含量变化起调节作用的激素有、和。

[考场错解]①血糖浓度不变;血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下降;血游离脂肪酸的主要来源为肝糖原的分解。

[专家把脉]图文转换能力较差,不能准确地把图文符号转变为文字符号。作为坐标曲线题,其典型的一个特点就是就情境做答,答案就在曲线所携带的信息中。如Z,k.0-糖曲线中不难发现血糖浓度在进食初期基本不变,随后逐渐下降,然后又基本不变并趋于稳定;同理血游离脂肪酸的变化规律也不难从曲线中直接读出。而血游离脂肪酸的来源则要从课本基础知识着手,脂肪酸来自脂肪的分解。而第②和③问则直接考查了课本基础知识,属于送分的题目,只要对课本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就可轻松做答。

[对症下药]①禁食初期,血糖含量基本不变。随着禁食时间延长,血糖含量下降,之后,保持在较低水平。随着禁食时间延长,血游离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进入血液,导致血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②来源: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去路:氧化分解。③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

2.为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氨基酸的来源可包括图中的①、④、⑤等过程,其中由①获得的氨基酸为,可通过作用形成。

(2)图中过程②受控制,直接以为模板。假设合成的蛋白质由270个氨基酸构成,则最多有种密码子参与了该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编码过程。

(3)二三大营养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时,除释放能量外,还形成相同的代谢终产物。

(4)若链状蛋白质在过程④中彻底水解消耗了310个水分子,则至少可得个氨基酸分子。

(5)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其主要原因是。对于大多数人,若多吃糖类食物且运动少,则容易发胖,其主要原因是。

[考场错解]略

[专家把脉]本题综合考查三大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1)人体内氨基酸的来源包括:①糖类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④自身蛋白质分解;⑤食物中摄取。其中⑤是体内氨基酸的主要来源,同时获得必需氨基酸。(2)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mRNA上有64种组合方式,但只有61种密码子可以参与蛋白质的编码过程。(3)二氧化碳和水是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共同产物。(4)当这个蛋白质只有一条链时,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数目为311个。(5)经消化吸收后的氨基酸,经脱氨基作用可以形成糖类,使患者的血糖升高。糖类吃多了可以在体内转变成脂肪,导致发胖。

[对症下药] (1)非必需氨基酸氨基转换 (2)基因(或DNA) mRNA 61 (3)CO

2和H

2

(4)311(5)因为蛋白质在人体内可转化成糖类,使血糖升高在人体内多余的糖类可转化为脂肪。

专家会诊

在同一细胞内,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糖类和脂质、蛋白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是它们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只有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转化成脂肪,如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糖类在人和动物体内能转化成氨基酸和脂肪,而脂肪在人体内不能转化成氨基酸(脂肪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能够转化成氨基酸)。生物实验和实例也证明:三者之间可以实现转化。如:把酵母菌放在含糖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脂质增加,个别高达干重的40%;北极熊冬眠后发现肥厚脂肪层变薄;用蛋白质饲喂患I型糖尿病的狗,发现有50%可转变成葡萄糖;用蛋白饲料喂动物,发现动物逐渐肥胖等,这些实验表明了三者之间可以实现转化,研究发现三者关系如下图

关系图中①、②、③、④、⑤表示可直接转化,⑨虚线表示可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但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

考场思维训练

如右图表示动物体内糖类、蛋白质和脂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

(1)氨基酸完成②和④需要通过作用。

(2)葡萄糖通过①转变成氨基酸时需要化学元素,这种化学元素可以从氨基酸的作用中获得。

(3)血糖主要来源是。

(4)经过③和④转变成的脂肪大多储存在等处。

(5)一般来说,氨基酸的来源除①以外,还可来自于。

(1)脱氨基作用 (2)氮氨基转换(3)肠道新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和其他物质转化(4)皮下、腹膜、肠系膜 (5)从肠道吸收和自身蛋白质分解

解析:解此题的关键是对糖类、蛋白质、脂质代谢过程的有关知识比较熟练地掌握,而

且能理解这三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氨基酸转化成糖类和脂肪,必须经过脱氨基作用,而其他物质要形成氨基酸,必须经过氨基转换作用。

探究开放题解答

综合问题一

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营养物质代谢

1.研究长跑中运动员体内的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科学家选择年龄、体重相同,身体健康的8名男性运动员,利用等热量A、B两类食物做了两次实验。

实验还测定了糖和脂肪的消耗情况(图2)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1显示,吃B食物后,浓度升高,引起浓度升高。

(2)图1显示,长跑中,A、B两组胰岛素浓度差异逐渐,而血糖浓度差异却逐渐,A组血糖浓度相对较高,分析可能是肾上腺素和也参与了对血糖的调节,且作用相对明显,这两种激素之间具有作用。

(3)长跑中?肖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和脂肪。研究表明肾上腺素有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分析图2,A组脂肪消耗量比B组,由此推测A组糖的消耗量相对。

(4)通过检测尿中的尿素量,还可以了解运动负在长跑中代谢的情况。

[解题思路]本题从题型上看属于图表类题目,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类题应找准切入点,即把图表信息与课本基础知识建立联系,如本题中血糖浓度的变化与胰岛素浓度的变化有关;此类题另外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就情境做答,如在第(1)问中,由曲线不难看出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同时胰岛素浓度也升高,同理第(2)和第(3)问也是如此。从涉及的内容上看本题主要考查了三大有机物的代谢及血糖平衡的调节,只要对课本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此题便不难做答。

[解答] (1)血糖胰岛素 (2)减小增大胰高血糖素协同 (3)高减少 (4)蛋白质2.人体内合成蛋白质所需氨基酸的来源不含有

A从肠道吸收而来的 B原有蛋白质分解产生的 C.通过脱氨基作用产生的 D.通过转氨基作用形成的

[解题思路]人体内合成蛋白质所需氨基酸的来源有三条:

(1)由肠道吸收来的氨基酸。

(2)自身组织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

(3)人体内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由此可见,脱氨基作用不能产生氨基酸。它的去向是分解为含氮部分和不含氮部分,含

氮部分转变成尿素,不合氮部分可氧化分解为C0

2和H

2

O,或者转变成糖类和脂肪。

[解答]C

规律总结

此类题既考查了食物的消化及吸收过程,如蛋白质的主要的消化场所及吸收场所均为小

肠;而吸收之后营养物质的利用则又涉及到了三大有机物代谢之间的关系,如供能顺序为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题中所述早餐空腹喝牛奶就是因为糖类供能不足从而使一部分氨基酸参与供能,因而导致营养价值降低。答题时要灵活分析上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准确做答。综合问题二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

1.下表显示黄豆和牛奶若干营养成分的质量,某成年人对此类营养成分的每日需求量也一并列出:

(1)黄豆、牛奶中的有机物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植物的过程。写出该生理过程的反应表达式:。

(2)此成年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过量,而他体内的N元素的平衡是如何做到的? 。

(3)若长期营养过剩,就有可能引起脂肪肝等病症。医生建议某些脂肪肝患者多食用含磷脂较多的食物,请你简要说明理由:。

(4央电视台曝光的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中掺入植物淀粉。

①试简述植物淀粉不能替代牛奶的原因:;

②由于食用该劣质奶粉,婴幼儿出现浮肿的原因;

③可否用斐林试剂检验奶粉中淀粉的存在,为什么? 。

[解题思路] (1)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 (2)成年人每天摄入过量蛋白质(表中所示38 g/i00 g黄豆的蛋白质含量,1 000 g黄豆含蛋白质380 g,而每日需求量为80 g),会导致吸收的氨基酸过多,这些氨基酸会经脱氨基作用被分解或转化成糖类和脂肪,其脱下的氨基转变成尿素经肾脏排出体外,故体内 N素是平衡的。 (3)三大营养物质如果过剩,都会最终转变成脂肪,长期如此,若磷脂摄入不足,会使脂蛋白合成受阻,脂肪就在肝脏中积累,而导致脂肪肝。故多食用含磷脂的食物,可防止脂肪肝的发生。 (4)劣质奶粉因不含蛋白质或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导致婴儿蛋白质摄入不足,长期食用,婴儿将患营养不良症,由于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出现浮肿症状,加上发育不良(智力发育亦低下)而出现所谓的“大头娃娃”。

[解答] (1)光合作用 (2)体内过量的氨基酸经脱氨基作

用形成含氮废物,经肾脏排出体外 (3)磷脂是肝脏合成脂蛋白的原料(4)①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进入体内后不能合成人体必需氨基酸②劣质奶粉蛋白质含量低,血浆蛋白少,血浆渗透压低,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增多③不能,淀粉不属于还原性糖2.体内物质代谢以及与人体健康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类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等过程转化为各种蛋白质

B只要控制脂肪的摄入量,人就不会发胖

C.当血糖含量低于45 mg/dL时,脑组织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供给,发生功能障碍

D.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得,而非必需氨基酸只能在体内合成[解题思路] 人体内经氨基转换作用只能形成非必需氨基酸,但是非必需氨基酸也能在人体外合成;减肥时若只控制脂肪的摄入量,而蛋白质摄取过多,则过剩的蛋白质仍然可以转化成脂肪并导致肥胖;当血糖浓度过低时,由于脑组织供能不足,可能会出现休克现象,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

[解答] C

规律总结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1.糖类代谢与人体健康

a.正常情况下,糖的来源和去路相对平衡,保持血糖相对稳定(80~120 mg/dL) b早期低血糖:血糖浓度在50~60 mg/dL C.晚期低血糖:血糖浓度<45 mg/dL

2.脂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a肥胖:供能物质摄入量>供能物质消耗量 b.脂肪肝:脂蛋白合成受阻,脂肪不能从肝排出,:肝细胞死亡,结缔组织增生

3.蛋白质代谢与人体健康

a.维持健康须每天摄入足够量蛋白质 b.儿童、孕妇和大病初愈者需摄入更多蛋白质C.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合理搭配

考点高分解题综合训练

1 下列有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肝糖原在血糖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B.酶和抗体只能在核糖体上合成

C.食物中的激素能被人直接吸收

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

1.A解析:肝糖原是人体肝脏细胞调节血糖稳定的物质,但血糖浓度升高,血糖合成肝糖原贮存,血糖浓度低时,肝糖原分解形成血糖,维持血糖浓度稳定。绝大多数酶和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食物中的激素进入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酶水解而失去效应。血糖调节中,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

2 蛋白质代谢是在多种酶的参与下完成的,使肽键断裂的酶是

A呼吸酶 B.蛋白酶 C.转氨酶 D.脱氨基酶

2.B解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是通过肽键连接的,因此使肽键断裂就是蛋白质水解,因为酶有专一性,只有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肽键断裂);从概念分析,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的氨基转换作用和脱氨基过程中并没有涉及肽键断裂问题;呼吸酶只是催化呼吸过程的酶。

3 三类营养物质氧化时释放能量与耗氧量如下表:

A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耗氧量的多少可能与它们含有元素的比例不同有关

C.体内外蛋白质分解释放能量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分解产物不完全相同

D相同质量时,脂肪贮存能量最多

3.A解析:由表格中数据可知,三类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量是不同的,这是由于三类物质中所含元素差异决定的,所释放的能量也是不同的;脂肪贮存能量最多,蛋白质体外燃烧和体内分解,所释放的能量不相等,这是因为蛋白质代谢有其特殊的终产物——尿素,尿素含有一定的能量。

4 老鼠的肝脏被部分切除后,可以在10~20天内恢复原状,这主要是因为

A老鼠体内氨基酸合成非常迅速

B老鼠体内转氨基作用非常迅速

C.老鼠体内蛋白质合成非常迅速

D.老鼠体内的脂肪合成非常迅速

4.C解析:蛋白质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质,也是细胞最主要的结构物质。

5 由肝糖原转变成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的过程是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①③②① D.④②①③

5.D解析:

6 下列有关糖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直接从小肠腔中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获得葡萄糖

B胰岛、肝脏和肾小管对血糖含量相对稳定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C.多糖在生物体内分解为单糖的过程一定要通过消化作用

D.一个健康人如果进食较多的糖,则他排出的尿液中的葡萄糖的含量必定增多

6.B解析:小肠壁肌细胞只能从周围组织液中吸收C

6H

12

6

7某人持续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下图是运动前、运动中和运动后血糖和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浓度的测定结果。据图分析回答:

(1)运动开始时.血糖下降是由于血糖大量进入细胞,经过分解成,同时合成。

(2)运动过程中,6分钟后血糖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主要直接依赖于分解供应。

(3)运动初期,血液中脂肪酸浓度也下降,表明。

(4)运动6分钟后,随着运动时间的持续,脂肪酸浓度反而上升,其原因是。

7.(1)呼吸作用 C0

2

和水 ATP (2)肝糖原 (3)血液中的脂肪酸可以氧化供能 (4)体内储存的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进入血液。

解析:(1)运动开始后,血糖大量分解供能。 (2)6分钟内由肝糖元维持血糖稳定。 (3)与此同时血脂下降,说明脂肪酸亦可氧化供能。 (4)6分钟后,脂肪酸浓度上升是脂肪分解的结果。

考点小资料

动物三大营养物质的比较

1.主要的相同点:

(1)主要来源相同。动物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均主要来自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2)主要代谢途径相同。三大营养物质在体内均可合成、分解与转变。

(3)都能作为能源物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最终产物均有C0

2和H

2

0。

2.主要的不同点:

(1)糖类和脂肪可在体内贮存,而蛋白质则不能在体内贮存。

(2)糖类和脂肪的代谢终产物只有CO

2和H

2

0,而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除CO

2

和H

2

O外,还

有尿素等含氮废物。

(3)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体内储备能源物质。

特别提醒:三大营养物质作为能源物质进行氧化分解时,是有主次之分和顺序性的。正常情况下用于氧化分解的供能物质是糖类,在糖类供能不足的情况下动用储备能源——脂肪进行氧化分解,只有当糖、脂肪严重供能不足时才由蛋白质供能。

高三生物第三轮复习节点

平顺中学生物学科第三轮复习安排 高三生物备课组 高中生物包括必修Ⅰ、必修Ⅱ、必修Ⅲ及选修Ⅰ、选修Ⅲ,共分五大部分:分子与细胞、遗传与变异、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实践、现代生物技术。其中必考部分共20个考点,69个知识点,选考7个考点,25个知识点。通过前三次考试结果分析,还有部分知识点易失分,部分理解和应用能力不够。从5月2日到25日共有18个课时,现将各部分知识点存在问题、课时分配、采取措施做如下计划: 【考点分类等级】 一分子与细胞 考点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了解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2)掌握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3)掌握糖类脂质的种类和功能 例题1:RNA的功能是() A.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B.运输氨基酸的工具 C.催化某些代谢反应 D.作为基因表达的直接模板 训练指导:RNA病毒是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例如SARS病毒、HIV病毒、流感病毒等(高考考点:核酸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tRNA可以转运氨基酸(高考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某些RNA具有生物催化活性(高考考点:酶的化学本质);mRNA是翻译的直接模板(高考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选ABCD。只有将每一个选项所对应的基础知识

和高考考点进行准确对照,完整分析,才能保证相同问题出现在不同场景下的准确作答。 例题2: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种生物学概念或物质,A、B、C、D各项中可能构成如下图关系的是 A.糖类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质代谢、合成代谢 B.核酸、蛋白质、糖类、有机物 C.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分裂生殖、无性生殖 D.基因、DNA、蛋白质、染色体 训练指导:我们可能会列举出大量的选项,其中包括了原题中部分选项,另外还可能涉及到许多其他知识点,但是设置的选项也可能不够科学和严谨。例如:DNA自我复制、转录、翻译、中心法则,中心法则应该改为中心法则及补充;再例如: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应该改为生态系统等。通过类似的训练,能够使我们准确认识重要知识点间的联系,这也是该训练的又一收获。 考点2.细胞的结构 (1)了解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了解多种多样的细胞 (3)掌握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掌握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掌握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例题3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有关细胞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 C.细胞周期的全过程都发生转录,仅间期进行DNA复制 D.控制细胞的一切性状,但受细胞质的调节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说课稿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Ⅰ分子与细胞》中第2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明确糖类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又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了解脂质对生物体和细胞的重要作用,最后说明了蛋白质、糖类、核酸这三类生物大分子都是以单体为单位的多聚体,都是以碳链为骨架,认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等内容。这与前面学习的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等内容密切联系,也是后面学习细胞的结构、功能、代谢、繁殖和遗传进化、血糖平衡的调节等内容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2、3节学习了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这两种生物大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即元素、基本单位、长链、大分子。这样能更好理解单糖、二糖、多糖的区别及多糖的大分子性,从而培养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学完本节课后,学生对生命是物质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能理解生命是建立在碳的基础上。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能力目标 (1)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2)尝试比较分类的学习方法,体验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3)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4)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报纸等媒体手段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2)体会生物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3)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教学难点 (1)多糖的种类。 (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五、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资料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自主探究法:通过设计情境式问题,结合学生实例,引发学生对知识产生认知需求,主动参与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体验。 3、合作交流法:通过讨论——交流——归纳,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设计思路: 1、联系实际生活,设疑层层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学生自学,教师引导,举例说明并归纳糖类的组成元素、种类、分布和作用。 3、引导学生活动:据图探讨单糖、二糖、多糖的转化。 4、联系实际生活设疑,引导学生解决生活疑惑,纠正学生的认知误区。 5、以生活事例导入,教师提问,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讨论并归纳脂质的组成元素、种类、分布及作用。 6、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活动,解决生活疑惑。 7、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评价:如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及习惯。 8、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方法,推断单体与多聚体的关系,通过举例分析理解:“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9、师生共同总结。 八、教学过程

2020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必修全部基础知识归纳清单(重点版)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化 学 元 素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无机物 水 无机盐 有机物 糖类 脂质 蛋白质 核酸(DNA 、RNA ) 是否存在物种的差异性? 各种物质间的转化 化 合 物 细 胞 结构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生 物膜系统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 细胞增殖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细胞工程 植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 细胞全能性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培养 单克隆抗体 动物细胞融合

模块一 细胞 [本模块包括必修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必修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和选修第四章 细胞与细胞工程。] 一、 知识网络(见前页) 二、结论性语句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虽然大体相同,但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2、 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Fe 、Mn 、B 、Zn 、Cu 、Mo 、Cl 、Ni 以上元素除C 、H 、O 外,其他都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共14种。 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4、水的存在形式有两种:自由水和结合水。当自由水的相对比例增大时,细胞代谢会加强;相反,当结合水的相对比例增大时,植物抗性增强。 5、自由水的作用:①细胞内的良好溶剂;②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③参与各种反应;④是各种反应的介质;⑤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6、无机盐的作用:①细胞的重要组成物质;②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③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7、生物组织中各种化合物的鉴定 ①还原糖:还原糖溶液 +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富含脂肪的种子 临时切片 + 苏丹III 染液 水浴加热 制成 镜检

高中生物糖类小专题(精选.)

“糖类”小专题知识归纳 1.糖类的化学组成、种类和结构 (1)化学组成和种类 (2)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的结构简式,可联系的内容有:组成糖类的化学元素,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的化学式和结构简式,蔗糖、麦芽糖、乳糖、淀粉、纤维素、糖元的化学式,单糖、二糖、多糖的分布和功能。 2.几种糖的性质 (1)葡萄糖的化学性质。①还原性,可联系的内容有:银镜反应,用班氏试剂进行尿糖的测定,用斐林试剂进行组织中还原性糖的测定;②能跟酸起酯化反应;③氧化反应,可联系的内容有:动、植物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的比较,厌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兼性厌氧型微生物——酵母菌。 (2)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性质。①蔗糖不具有还原性,而麦芽糖具有还原性,可联系的内容有:还原性糖(还有果糖)与非还原性糖的鉴定;②水解反应,蔗糖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而麦芽糖水解生成两分子葡萄糖,可联系的内容有:蔗糖不具有还原性,而它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3)淀粉的化学性质。①跟碘作用呈现蓝色,可联系的内容有:用碘液检验淀粉;②水解反应,可联系的内容有:食物中淀粉的化学性消化的过程,工业上用硫酸等无机酸作催化剂水解制葡萄糖。 (4)纤维素的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3.糖类的功能: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4.绿色植物体内糖类的代谢 可联系的内容有: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 过程,叶片遮光实验,适当提高温室内CO2的浓 度,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反应式、过程, 中耕松土,种子的储藏,蔬菜的保鲜。 5.人和动物体内糖类的代谢 可联系的内容有:糖类的化学性消化过程及 部位,葡萄糖被吸收的方式、途径,葡萄糖在细 胞内的代谢,血糖的正常值,低血糖症、高血糖症和 糖尿病血糖浓度的范围,高等动物和人体在剧烈运动 时细胞呼吸的产物、能量,北京鸭等饲养动物的肥育 过程,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的关系。 6.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节 可联系的内容有:血糖的平衡及其意义,参与血 糖平衡调节的主要激素及其作用,参与血糖平衡的神 经——激素调节的具体过程,低血糖的病症、病因及 其防治,糖尿病的诊断、病症、病因及其防治。 7.生物学意义 ①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的主 要能源物质;②淀粉和糖元分别是植物和动物细胞中 储藏能量的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word.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的教学设计 阳春市第一中学何方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教材把实验安排在学习蛋白质、糖类和脂质等知识内容之前,一方面为接下来的学习各类有机物奠定感性认识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实验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对检测结果的预期和实验方案的设计,因此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探究的能力,为以后各章节的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搭建了一个较高的起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 ①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②推断组织液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大致含量 (2)能力: ①学习实验探究的方法 ②初步掌握评价和报告实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严谨认真合作学习敢于质疑善于反思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实验所用材料多,试剂种类和使用方法多,课堂容量大。 突破:面对全体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材料仪器准备,学生的情感和知识准备。课堂上发挥小组长的协助管理作用,合理有序地组织教学。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乐于并有能力接受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 2、感兴趣,有实验操作的基础。 3、材料试剂多,任务繁重,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法学法 1、学法: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分享交流。 2、教法:组织者,引导者,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 四、教学过程 1、实验动员,知识准备 教师:介绍有关实验原理和检测方法(见板书) 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学习(讨论题见板书) 2、创设情景,任务驱动 提供一种水果组织(苹果),学生自带一样自己感兴趣的组织进行检测。

假设每个同学是一个营养师或检验员……如何准确检测出组织液各含哪种物质? 你要选择哪些实验器材和试剂? 3、作出预测设计实验 (1)先预测,再检测。 (2)设计记录表格,记录预测和实测结果。 4、分组探究,自主学习 小组长:组织分工,材料仪器的分配和管理。 组员:对提供的一种组织液和自带的组织用相应试剂进行检测。根据特定的颜色反应尝试分析其中有机物的种类,比较各种有机物的含量。 注意生成性问题的再探究(再探究课题见板书) 教师:不直接解疑,鼓励设计实验进行再探究 5、成果交流,评价反思 实验反思:预测与实测相符? 小组间的异同? 存在问题? 教师公布答案,并作出恰当的评价: (1)实验纪录表格的设计、实验结果和推论 (2)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3)创新思维和能力 6、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讨论: 今天检测的生物材料中有机物的种类,含量一样吗?对你选择食物有什么启发? 依据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以致用。 五、教学反思 1、以“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完整性”为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维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指导,侧重科学方法教育。 2、注重培养自疑自析的能力,“教为了不教”。 3、发挥小组长的协助作用。 4、试剂用量的差异,影响对实验结果的推断。 5、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课时的安排矛盾。 板书设计: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 一、实验原理()+()()

【高考三轮】2019届高三生物三轮复习主观必考押题练:(3) Word版含解析

主观必考押题练3 1.(11分)研究人员对两年生香苗进行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叶片的各项生理特征,结果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推知,遮阴会导致香框苗对_______离子的需求量增加,欲对香框苗色素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需先提取其中的色素,在提取时为获得更多的色素,可在研体中加人________再加人粉碎的叶片和95%的乙醇,浓缩后再点样进行纸层析,使色素____,每组滤纸条上从点样处开始的第___条色素带都是最宽的。 (2)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遮阴程度的增加,光合速率有所提高,其原因可能是色素含量上升,利于对可见光中_______ 的吸收,导致光能转换能力上升,水在光下裂解产生的________ 增加,但遮阴度达90%时,光合速率却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________ 。 2.(10分)下图为人体血糖调节示意图,其中A、B、C表示器官,a1、a2、c表示激素,①~⑩表示生理过程。请回答: (1)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将通过促进图中___________(填序号)等生理过程降低血糖浓度。 (2)图中促进血糖升高的途径有___________条。B代表的器官是___________。正常情况下,升高血糖主要通过①→④→⑤实现,该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 (3)某人体检化验单的空腹血糖浓度为7.14mmol/L(正常值为3.9-6.1mmol/L,医生建议要管住嘴,迈开腿”。一段时间后他用自购的血糖仪测指尖血,得到的数值为 6.1mmol/L,但他对血糖仪的准确度有疑虑,若想以后通过血糖仪测知较准确的血糖浓度,你给出的合理建议是 。 3.(8分)研究人员在调查某一沙地的植被演替时发现其自然演替顺序为: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多

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1《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知识点 知识点总结 本节包括细胞中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以及水和无机盐的作用几个知识点。知识的特点是容易理解,但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记住这些知识是学好本节的关键。 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分为单糖、二糖、多糖;单糖中的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核糖和脱氧核糖分别是RNA和DNA的组成成分;二糖中的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且蔗糖不属于还原糖;多糖中的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特有的,糖原是动物特有的,淀粉和糖原分别是植物和动物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且多糖都不具有还原性。 脂质的种类很多,不同种类的脂质组成元素和功能不同。脂肪由C、H、O 三种元素组成(这点和糖类一样),是生物体主要的储能物质等作用;磷脂组成元素为C、H、O、N、P,是构成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种类很多,大部分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如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中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雄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等功能。 水是细胞和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大部分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少数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并且可以相互转化;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占的比例更大;干燥的种子中几乎没有自由水,因此代谢很弱。 无机盐在细胞中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和其他化合物结合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化合态形式存在的无机盐是细胞和生物体重要的组成成分,离子态形式存在的无机盐对于维持和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考法 在平时考试以及高考中,通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糖类和脂质的元素组成和功能等,自由水和结合水与细胞代谢的关系,无机盐的功能等。 误区提醒 对于糖类来说,单糖中的葡萄糖、果糖及二糖中的麦芽糖都是还原糖,可以用菲林试剂鉴定,二糖中的蔗糖没有还原性,多糖没有还原性;并非所有的糖类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等不参与氧化分解提供能量。脂质的组成元素和脂肪的组成元素是不能同时来阐述的,对于脂质来说,组成元素是这样说,主要有C、H、O三种元素组成,有些脂质还含有N和P。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但细胞器膜上不含胆固醇。

(京津鲁琼版)2020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 非选择题规范练(二)(含解析)

非选择题规范练(二) (建议用时:30分钟) 1.下图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活动,其中①~⑧表示不同生理过程;表中列出了在不同光照强度与温度条件下该植物所在环境中O2的变化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0 klx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图中的________(填数字序号)过程。 (2)CO2浓度属于表中所示实验的________变量。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CO2浓度突然降低将导致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含量降低,结合图中⑤⑥过程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植物在10 ℃、10 klx的条件下培养4 h共产生O2________mg。若该植物在20 ℃、5 klx的条件下培养4.8 h 后转入10 ℃、黑暗环境中继续培养19.2 h,如此反复,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人体内的血糖含量能够维持相对稳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胰岛素分泌增加会抑制胰岛A细胞的分泌,某同学欲验证该结论,选取了体重相似、同品种、同日龄的健康大鼠进行实验,通过给大鼠注射适量的__________,并比较注射前后血液中________________的浓度变化来确认。 (2)某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含量较高,但其血糖仍维持较高水平,请推测该患者体内血糖含量较高最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血糖调节过程中,激素作用的结果会反过来影响其分泌,这属于__________调节,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种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请回答有关问题: (1)“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是________,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溶液处理,可使芦苇纤维长度增加50%左右,获得更多造纸原料。

京津鲁琼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易混易错练六生物与环境含解析

京津鲁琼版新高考生物三轮复习易混易错练六生物与环境 含解析 易混易错练(六) 生物与环境 (建议用时:30分钟) 1.下图是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6周时达到K值 B.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C.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D.无生物乙时,1~3周生物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2.我国是一个蝗灾多发的国家,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 000只鸭就能把4 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C.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0.03t N0只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化学防治方法 3.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现将某动物新物种X引入该生态系统,调

查鼠与X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表所示。若不考虑气候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时间(年) 1 2 3 4 5 6 7 8 鼠种群数量 18 900 19 500 14 500 10 500 9 500 9 600 9 500 9 600 (只) X种群数量(只) 100 120 200 250 180 170 180 170 B.客观上物种X起到促进鼠种群发展的作用,两种生物共同进化 C.引入物种X后,鼠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X种群的K值是250 D.在第5年时,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衰退型 4.下图所示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 ) 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 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 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兔子吃了1公斤的草,则这1公斤草中的能量就流入到了兔子体内 B.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能以个体为单位来衡量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6.土壤中某些真菌能与植物根系形成菌根,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实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的菌根形成率。下图为接种菌根真菌后实验区内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真菌与优质牧草甲是共生关系,与劣质牧草乙是寄生关系 B.图中的种群密度应该是采用样方法调查出来后的平均值 C.接种菌根真菌后,提高了实验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2020高考语文三轮复习精选新题好题附答案

2020高考语文三轮复习精选新题好题附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2020·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有人类以来,疫病就如影相随。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疫灾作为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因子,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方面,疫灾单独发生或与其他灾害叠加,对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产生巨大危害和破坏;另一方面,人类通过与疫灾的抗争并不断战胜疫灾,推动预防医学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 从中国历史看,疫灾流行对我国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各方面都产生过重大影响。疫灾流行时,“死者太半”“死者什七八”“死者不可胜数”等大批人口死亡的描述,史不绝书。疫灾之祸常不单行,多与水、旱、蝗、震、饥、兵等灾结伴而行。影响最为巨大的,莫过于疫灾与战争叠加形成的兵疫灾害。《老子》曰:“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周武王克商后的“遘厉虐疾”,三国初曹操兵败赤壁的大疫,从明末李自成农民军在北京遭遇的大疫,清代洪秀全太平军在南京遭遇的大疫,都印证着“大兵之后,必有大疫”的事实。毋庸讳言,周幽王时期关中的大旱疫加速了西周王朝的灭亡,明朝末年的旱蝗饥疫加速了明王朝的覆灭。根据我们的研究,我国在先秦至清代(公元前770年至公元1911年)的2682年中,至少有224个兵疫交加之年,近三千年来,在北部农牧交错带、中部南北分界线、南部海陆交汇带形成了三个兵疫灾害密集带。 疫灾激发了中国预防医学和疫病防控的进步。比如,东汉末年的伤寒大流行,催生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明代小冰河期瘟疫的频繁流行,造就了吴又可的《瘟疫论》;清晚期广东地区的鼠疫大流行,成就了吴宣崇、罗汝兰的《鼠疫约编》;清末东北地区的鼠疫大流行,促成了国家防疫机构的建立。 “天灾流行,国家代有”,病原体与人类同进化,疫灾与人类相始终。即使到了今日,虽然许多古老疫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新的疫病不断出现,疫灾流行的威胁并没有彻底消除。不仅如此,随着人类对自然干扰的深入和全球环境的变化,疫病传播的速度、途径、方式以及微生物的致病能力,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复杂变化,甚至一些旧的传染病还有死灰复燃之势,防控疫病流行依然是当今社会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民族振兴的重大任务。开展历史疫灾研究,揭示历史疫灾的流行规律,探索疫灾的形成机理,对于当今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中国历代十分重视疫灾的救治,但现代细胞生物学和医学引入以前,不能弄清疫灾流行的真正原因,古人对疫情防控缺少有效方法,故而每当大疫之时,人心惶惶,谣诼纷飞,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冲击。开展历史疫灾研究,总结历史疫灾的应对经验,剖析历史疫灾的社会危害,对于增强民众的疫灾防范意识,强化政府的疫灾防控能力,维护疫灾冲击下的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以及所研究的问题的复杂化和综合化,融合多学科研究手段与方法已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新趋势。因此,开展历史疫灾研究,追溯历史疫灾的时间过程,探究历史疫灾的空间分布,分析历史疫灾的社会影响,对于拓宽历史学的空间视野,拓展地理学的时间尺度,拓新灾害学的研究领域,对于促进历史学、地理学和灾害学的交叉融合,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摘编自龚胜生《中国古代疫灾发生的规律与思考》)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疫灾能够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既会产生负面影响,也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B.疫灾常与其他灾害结伴而行,而与战争叠加形成的兵疫灾害影响最为巨大。C.旧的传染病还可能死灰复燃,因此疫灾流行的威胁在今天并没有彻底消除。D.古代的大疫会影响社会穏定,与当时对于疫情防控缺少有效方法不无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着眼于我国古代疫灾,主要论述了疫灾产生的复杂原因和对人类的重大影响。B.文章对疫灾防控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得出开展历史疫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

高中生物 糖类化学

第一章糖类化学 一、选择题(指出下列各题中哪个是错的) 1、关于糖类的叙述() A 生物的能源物质和生物体的结构物质 B 作为各种生物分子合成的碳源 C 糖蛋白、糖脂等具有细胞识别、免疫活性等多种生理功能 D 纤维素由α-及β-葡萄糖合成 E 糖胺聚糖是一种保护性多糖 2、关于多糖的叙述() A 复合多糖是糖和非糖物质共价结合而成 B 糖蛋白和蛋白聚糖不是同一种多糖 C 糖原和碘溶液作用呈蓝色,直链淀粉呈棕红色 D 糯米淀粉全部为支链淀粉,豆类淀粉全部为直链淀粉 E 菊糖不能作为人体的供能物质 3、关于单糖的叙述() A 一切单糖都具有不对称碳原子,都具有旋光性 B 所有单糖均具有还原性和氧化性 C 单糖分子具有羟基,具亲水性,不溶于有机溶剂 D 单糖分子与酸作用可生成酯 E 利用糖脎的物理特性,可以鉴别单糖类型 4、关于葡萄糖的叙述() A 在弱氧化剂(溴水)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 B 在较强氧化剂(硝酸)作用下形成葡萄糖二酸 C 在菲林试剂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 D 在强氧化剂作用下,分子断裂,生成乙醇酸和三羟基丁酸 E 葡萄糖被还原后可生成山梨醇 二、判断题(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 1.单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类。 2.单糖有α-及β-型之分,其糖苷也有α-及β-糖苷之分,天然存在的糖苷为α-型。 3.糖苷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叶片和树皮中,动物细胞中也存在少量糖苷。 4.异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构成,它们之间的连接键为α(1→3)键。 5.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他们之间以α(1→6)键连接。 6.葡萄糖是右旋糖,是许多多糖的组成成分。 7.果糖是左旋糖,是糖类中最甜的糖。 8.抗坏血酸是山梨醇的衍生物。 9.单糖与醇或酚的羟基反应可形成糖苷。 10.多糖可分为同质多糖和杂多糖两大类。 11.糖蛋白分子中以蛋白质组成为主,蛋白聚糖分子中以黏多糖为主。 12.糖脂分子中以脂类为主,脂多糖分子以多糖为主。 13.天然葡萄糖分子多数以呋喃型结构存在。 14.葡萄糖分子与强酸共热,可转化为糠醛。 15.异麦芽糖由两分子葡萄糖以α(1→6)键构成。 16.棉子糖在蔗糖酶作用下产生果糖和蜜二糖。

高中生物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1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机盐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B.脂肪、类脂和固醇都属于脂质 C.乳糖、葡萄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D.性激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参考答案】B 1.脂质的种类与作用: 脂肪:储能、维持体温; 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2.糖类包括: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植物)、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动物)。 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原(动物)。 1.糖类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哪项不正确 A.糖类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 B.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C.糖原、淀粉都是动物细胞内的多糖 D.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2.“十点加餐”是指即使早餐吃得不错,到上午十点半左右有些学生也会感觉有些饥饿,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有的同学准备了巧克力作为补充,主要补充的是哪种物质A.脂肪B.蛋白质 C.糖类D.核酸 3.如下图表示某反应过程,图中的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 A.淀粉、淀粉酶、葡萄糖 B.麦芽糖、麦芽糖酶、葡萄糖 C.蔗糖、蔗糖酶、果糖 D.乳糖、乳糖酶、葡萄糖 4.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膜的主要成分 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其他部位和植物细胞中没有 D.企鹅体内的脂肪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 1.【答案】C 【解析】糖类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A正确;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B正确;淀粉质植物细胞内的多糖,C错误;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D正确。 故选C。 2.【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而生命活动的需要分解大量的葡萄糖,因此需要维持血糖的稳定,故C正确。 3.【答案】B 【解析】依题意:“黑球表示两个相同的单糖”,其中两个相同是关键。从图所示的糖分子可知,这是一个二糖分子,在所学过的二糖中,只有麦芽糖是由两个相同的葡萄糖分子组成的,而蔗糖分子是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组成的;乳糖是由一分子

高中生物:高一生物人体营养和健康知识点

高中生物:高一生物人体营养和健康知识点 高中生物:高一生物人体的营养和健康知识点 知识要点 1、营养物质功能 提供能量:糖类、脂肪、蛋白质均能氧化分解供能。 其供能的顺序:糖类、脂肪、蛋白质 蛋白质是构建和修复组织的主要原料 提供构建和修复物质:糖类和脂类是构成细胞膜和神经组织的重要部分 Ga、Mg、、、P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 酶和一些激素是蛋白质 提供调节物质碘是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 2、营养不良:

蛋白质供给不足,影响发育和抵抗力 营养供给不足缺钙影响骨的发育 缺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缺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营养过剩:如获取能量过多,导致肥胖 摄取营养的种类、数量、比例符合实际需要 合理加工食物,减少营养素的损失,提升利用率 3、合理膳食:食物对人体无毒害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膳食制度 例题领悟 例1、下列属于人体构建和修复机体组织的物质,的一组是:

①水②脂类③糖类④蛋白质⑤纤维素⑥无机盐⑦维生素 A、①③④⑤⑦ B、①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⑥⑦ 解析:参与构建和修复人体组织的物质主要有水分、蛋白质、脂类、糖类和无机盐等。而纤维素是植物体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纤维素是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答案:C 例2、下列各项中不是成人每天要进食一定量蛋白质的原因是: A、蛋白质在人体内不能储存。 B、蛋白质不能全部由糖类和脂肪在体内转化而成。 C、蛋白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绝大多数能量。 D、体内蛋白质每天要少量分解一些,更换新的。 解析:蛋白质作为生物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其虽可作为能源物质,但非主要的,体内物质供能的顺序依次为糖类、脂肪、蛋白质。 答案:C 自我测评

高一生物《分子与生物》精品教案: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新人教版必修1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教学目标 1.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教学难点 (1)多糖的种类。 (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三、课时安排 1 四、教学过程 〖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以一些图片放映给学生看,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1.不一样。2.糖类。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表格教学〗以下列表格边举例子边问边填。 一、细胞中的糖类(见课件表格) 〖旁栏思考题1〗 糖尿病人饮食中,米饭、馒头等主食也需限量,是因为其中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后生成的是葡萄糖。 二、细胞中的脂质 〖思考与讨论〗 1.提示:脂肪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体内的皮下、大网膜和肠系膜等部位。某些动物还在特定的部位储存脂肪,如骆驼的驼峰。

2.提示:花生、油菜、向日葵、松子、核桃、蓖麻等植物都含有较高的脂肪,这些植物的脂肪多储存在它们的种子里。 3.提示:脂肪除了可以储存大量能量外,还具有隔热、保温和缓冲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动物和人体的内脏器官。 〖旁栏思考题2〗 熊在冬眠前大量取食获得的营养,有相当多的部分转化为脂肪储存,既可御寒,也供给冬眠中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作业〗练习 基础题 1.(1)√;(2)√。 2.C。 3.C。 4.C。 5.C。 拓展题 1.提示:糖类是生物体主要利用的能源物质,尤其是大脑和神经所利用的能源必须由糖类来供应。而脂肪是生物体内最好的储备能源。脂肪是非极性化合物,可以以无水的形式储存在体内。虽然糖原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但它是极性化合物,是高度的水合形式,在机体内贮存时所占的体积相当于同等重量的脂肪所占体积的4倍左右。因此脂肪是一种很“经济”的储备能源。与糖类氧化相比,在生物细胞内脂肪的氧化速率比糖类慢,而且需要消耗大量氧气,此外,糖类氧化既可以在有氧条件下也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所以对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而言,糖类和脂肪都可以作为储备能源,但是糖类是生物体生命活动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2.提示:葡萄糖是不能水解的糖类,它不需要消化可以直接进入细胞内,因此葡萄糖可以口服也可以静脉注射;但是蔗糖只能口服而不可以静脉注射,因为蔗糖是二糖,必须经过消化作用分解成两分子单糖后才能进入细胞。蔗糖经过口服后,可以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变成单糖后被细胞吸收。

高考长句练(一)-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练习

第五部分|高考长句练 高考长句练(一) (建议用时:30分钟) 1.(2019·泰安第二次诊断)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请根据相关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光合作用的________过程直接受光照强度影响,而温度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影响实质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实现的。 (2)在30 ℃时,测定某种植物三种品系植株光合速率变化情况所得结果如图1所示。分析三条曲线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是在不同CO2浓度下测定一天中不同时段的某种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若在环境浓度CO2和高浓度CO2条件下,呼吸速率差异不明显;相同时刻中,与环境浓度CO2相比,高浓度CO2条件下该植物的光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填“较高”“相同”或“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完整的线粒体、叶绿体制备成相应的悬浮液,编号为甲组、乙组,分别向其中加入适量、适宜浓度的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给予两组装置充足光照后均有气泡产生,请用文字描述甲、乙二组装置产生气泡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雌雄同株植物种群中的植株有白花、橙花和红花3种花色,受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糖类

高中生物教案设计糖类 【篇一:生物必修一《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设计 渭南市大荔县城郊中学邱荔 一、教材分析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第2章第4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功能,本节内容连同本章其他章节是对细胞的物质组成的学习,是学 习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列举并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3)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 为骨架。 2.能力目标: (1)能进行小组自主学习和探究合作学习。 (2)会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3)能 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目标:(1)认同糖类和脂质的营养价值。(2)养成健康的 生活方式和习惯。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糖类的种类和作 用(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难点:(1)多糖的种类(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的学习紧密联系生活,如平日膳食的主要食物,脂肪在人 和动物体内的分布等,学 生也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教师应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 将有助于增加教学内容的亲和力。但学生对于多糖的种类不太容易 理解,教师可以用比较形象的直观的图片等来帮助学生理解。五、 教学方法 1.列表法:通过举例、“思考与讨论”列出表格来分析比较糖类和脂 质的种类和作用。2.启发、讲解法:采用师生互动探讨式教学,通 过具体事实,启发学生发现、思考相关知识并得出结论。六、教学 设计 板书设计 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细胞中的糖类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细胞中的糖类和脂 质 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学设计、导学案等。是教师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必修一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案,欢迎参考!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设计思想 本着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为出发点,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展现教学设计的新颖性,实用性。本设计的主旨在于创建和谐,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 二、教材分析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第四节。本节共有三大问题:细胞中糖类主要有哪几类及什么作用?细胞中的脂质有哪几类和作用?生物大分子以什么结构为骨架。整个内容除了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外,重点还在于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并使学生会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物课程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并且在初中生物中曾学过相关的知识,但对此学生了解得很浅。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

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恰当的启发指导,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四、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②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③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2.过程与方法: ①尝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②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 ②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③尝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重点 1.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2.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六、教学难点 1.多糖的种类 2.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七、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情境创设: 今天老师上课带着几个问题过来和大家一起来交流:

高三生物三轮复习考前回归教材隐藏知识点---必修一答案

高考生物考前回归教材------必修一隐藏知识汇总 《科学家访谈》: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_牛胰岛素________________,是由我国科学家在1965年完成的。它的人工合成打破的界限,是人工改造生命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关信息》: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否就是人工制造了生命 不是。病毒不具有细胞zd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因此,尽管人工合 成脊髓灰质炎病毒,但不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 获得蛙皮肤上皮细胞的方法是把蛙放在无水的玻璃缸内2-3h,待蛙的皮肤稍干后,再移入有水的 玻璃缸内,几分钟后,蛙的部分上皮开始龟裂并脱落到水中。 蓝藻也称蓝细菌,当它们以细胞群体形式存在时,可以用肉眼看到。淡水水域污染、富营养化,会长出水华,其中有多种蓝藻。 《资料分析》: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的科学家——虎克 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的科学家——列文虎克 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科学家——魏尔肖 人体皮肤和迎春叶都属于器官 《科学前沿》组装细胞实际上就是要人工组装生命,1990年科学家发现支原体可能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无细胞壁)。 —P21《与生活的联系》必需氨基酸是指__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氨基酸___________ _____,共有__8_____种。 非必需氨基酸是指__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氨基酸__________ _________,共有___12_______种。 在评价各种食物中蛋白质成分的营养价值时,人们格外注重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P22《思考与讨论》食物中的蛋白质要经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肠蛋白酶、肠肽酶等多种水解酶 的作用,才能分解为氨基酸。 —P23《与生活的联系》蛋白质盐析是指在食盐的作用下析出蛋白质,该过程中蛋白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而蛋白质的变性是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变性后的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肽键得以暴露,容易被蛋白酶水解。(变性的蛋白质其肽键并没有断裂,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 —P24人的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但这两种细胞的功能却完全不同,请解释原 因构成两种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P25《科学前沿》我国科学家第一次领衔国际重大科研协作计划——“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简称 HPP) —P31甘蔗、甜菜、大多数的水果和蔬菜中含有_____蔗糖_______;发芽的小麦等谷粒中含有丰富的 麦芽糖;玉米、小麦、水稻的种子,马铃薯、山药、甘薯等植物变态的茎或根以及一些植物 的果实中含有丰富的 淀粉;纤维素在人和动物体内很难被消化,即使草食类动物有发达的消化器官,也需 借助 某些微生物的帮忙才能分解这类多糖。 《旁栏思考题》糖尿病人的饮食中,米饭、馒头等主食(非甜味食品)也需限量的原因是 米饭和馒头中的淀粉经消化也能分解成葡萄糖 —P32肥肉、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瘦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与糖类相比,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N和P。所不同的是脂质分子中O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H 的含量更多。(脂肪转化为糖类时,主要增加的元素就是O ) —P33《与生活的联系》膳食中要注意限制高胆固醇类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的过量摄入的原因是过多摄入胆固醇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造成血管堵塞,危及生命。 胆固醇是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吗不是 为什么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多,却不是生物体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 1.因为糖类转化快能更快的被人体利用; 2.部分细胞只能代谢道糖类而不能代谢脂肪(脑神经细胞只能利用糖类分解来专获得能量); 3.脂肪的氧化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而糖类在有氧无氧的情况下属都能氧化。 葡萄糖可以口服也可以静脉注射进入人体细胞。蔗糖是否也可以呢为什么 蔗糖可以口服,但需要经过酶的消化形成单糖才能吸收进入血液内.蔗糖不可以静脉注射.葡萄糖 可以静脉注射是因为细胞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蔗糖是二糖,而葡萄糖是单糖,不可以被细胞直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