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含答案)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含答案)

最新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含答案)

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性会议。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结合史实,以东莞为例,谈谈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发生的变化。(题目自拟,200字以内)

【答案】改革开放后的东莞人民

改革开放后,东莞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东莞人民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资的丰富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东莞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改革开放后,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东莞人民越来越注重营养均衡,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改革开放后,人均居住面积扩大,市内装修和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的交通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铁路、公路和航线的增长都很快,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渐向成熟迈进,东莞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东莞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取得初步成效。

【解析】

【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发生的变化,从东莞人民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发生变化的角度入手,体现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首先要审题,提出观点,注意观点明确;其次,要围绕看法,认真组织材料,论述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论证要充分;最后进行总结,升华看法。围绕改革开放后东莞人民生活的变化,言之有理即可。

2.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根据时局和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台政策,两岸关系经历了敌对——缓和——和平发展的艰难历程,也与新中国一道同呼吸共命运,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

材料二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习马会”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首次会面。习近平指出:“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请回答:

(1)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2)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分别成立并授权哪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3)1992年,这两个团体达成的共识(即“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你认为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5)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一点可行性建议即可)

【答案】(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3)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

(5)加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两岸人员的友好往来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分别成立并授权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两个团体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

(4)结合所学知识,我认为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台独”势力和试图阻挠中国统一、干涉中国内政的国际反华势力。

(5)结合所学知识,我认为可以通过加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两岸人员的友好往来等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进程。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即到2021年,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对中国共产党哪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确定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的继承和发展?此次会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那么我国是通过什么方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2)用一句话概括“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简单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答案】(1)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改造,把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2)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青少年个人应该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学习,服从祖国需要,以人民利益为重,积极承担历史责任,为建设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2021年……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49年……实现现代化”可知,对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发展。我国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把私有制变为公有制的方式开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2)根据所学和材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知,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青少年个人应该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学习,服从祖国需要,以人民利益为重,积极承担历史责任,为建设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4.

(1)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该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

()

(2)请简要说说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答案】(1)开国大典; 1949、10、1

(2)标志新中国的成立。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图片反映的事件是开国大典。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所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起步并首先取得突破的。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推广开来。

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二改革在前,开放在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呈现出改革与开放交互进行

的新局面。改革越是深入,越需要借助开放的动力;开放越是扩大,越需要改革的支撑。改革开放相互联运相互促进,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合力。

----摘编自葛努力《善于改革与开放关系的深层探析》

材料三改革与开放,无论从哪个维度比较,2013年都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1979年,我国决定成立深圳特区,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2013年,中国(上海)自贸区挂牌启动,被赋予深圳特区同等的历史地位。

----张小平《开放与改革再出发》(2013年12月26日《中国经济导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率先进行“包干到户”、成为我国农村改革典型的地方是哪里?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2)材料二认为,我国改革与开放的相互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3)根据材料三回答,2013年“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的含义是什么?

(4)综上,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地方: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或者小岗村)(1分)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1分)

(2)由改革在前、开放在后到交互进行、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形成合力。(2分)(3) 2013年中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和开放。(1分,意思相近即可。)

(4)认识: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和开放;既要搞好改革,又要搞好开放;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等。(1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同等给分。)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阅读分析能力。率先进行“包干到户”、成为我国农村改革典型的地方是安徽凤阳县小岗生产队(或者小岗村),他们在最早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依据材料一的内容看,我国对外开放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对外开放大格局。由此可知,它的特点是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

(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依据材料二,我们可知,材料二认为我国改革与开放相互经历了由改革在前、开放在后到交互进行、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形成合力的过程。从“改革在前,开放在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呈现出改革与开放交互进行的新局面”这一句话可以看出。

(3)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材料三中的2013年,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与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似,设立中国(上海)自贸区,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相似。由此,我们可知“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的含义是2013年中国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和开放。

(4)本题主要考查运用能力。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我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并且不断深化,并且形成促进生产力的合力,使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由此,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和开放;既要搞好改革,又要搞好开放;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

等。(1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同等给分。)

6.“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请回答:

(1)请举一个事例,说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2)邓小平将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在一起,有何意义?

(3)邓小平的讲话中,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怎样的位置?

【答案】(1)例如:计算机技术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科学知识是生产力,在人的运用过程中表现为正反两方面作用,是一柄双刃剑。教育是传授知识为发展科学输送人才的过程,同时也是思想素质教育的过程,将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在一起,是从知识和素质两方面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服务

(3)摆在首要位置,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例子有很多,如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电气发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计算机技术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等。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学知识是生产力,在人的运用过程中表现为正反两方面作用,是一柄双刃剑。教育是传授知识为发展科学输送人才的过程,同时也是思想素质教育的过程,将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在一起,是从知识和素质两方面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服务(3)根据“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的讲话中,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首要位置,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7.交通·进步

材料一 1906年京汉铁路通车,在铁路沿线地区,过去成年男子多穿着长袍马褂,妇女穿宽肥衣裳,无论款式还是颜色均较单一。京汉铁路开通后,外地流行的服饰很快就传到沿线地区。各种西式衣帽开始受到青年男子的青睐。妇女衣着更是异彩纷呈,旗袍、长裙、连衣裙,花样繁多。由于铁路沿线形成了大量的商贸集散中心,便捷的铁路运输使输入本地的菜、蛋、肉、禽及各种时令水果数量和种类大为增加。京汉铁路改变了沿线人们外出步行为主,远距离依靠马车的习惯。人们逐渐被这种新式交通工具所吸引,时间缩短,乘坐火车的人数逐年增加。以车站为中心的城市与周边各县公路交通也日益发达,外出旅行的铁路和公路等道路条件更为方便。

——摘编自都震生《京汉铁路对直隶沿线的影响》(1)依据材料一,说出京汉铁路通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全国有2万多公里铁路,大部分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西北、西南只有1000多公里。仅占全国铁路的6%左右。铁路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不

但质量差,而且其类型杂乱。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在西北、西南地区建成宝成、青藏和北疆等十几条铁路干线,这两个地区的铁路营业里程上升到全国的24%以上。到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以上,居世界第一。各种类型的机车、车辆设备都实现了国产化,其质量、数量都不断上升。

——《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史》(2)依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

材料三 2006年7月,青藏铁路的开通,标志着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结束。有人用了一个比喻:“青藏铁路就像有力的手臂,让中央拉紧西藏。"2006年西藏自治区政府的数据显示,全区生产总值达290.05亿元,同比增长13.4%,是10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青藏铁路拉动着西部跟上整个国家发展的步伐。

(3)依据材料三,说出青藏铁路通车带来的影响。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交通发展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答案】(1)沿线地区商业较之前繁荣;服饰从单一到丰富多彩;食品数量、种类增加;带动了沿线地区交通发展;人们出行方式发生变化,更为便利;沿线地区人们生活质量提升。

(2)铁路里程增加;铁路布局更加合理;铁路设备国产化;高速铁路技术领先世界。(3)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带动了西部的开发和发展;促进了西藏经济快速增长;填补了西藏铁路交通的空白。(任意三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4)缩短时空距离;方使人们的出行;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任意两点即可,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

【解析】

【详解】

(1)由材料一“在铁路沿线地区,过去成年男子多穿着长袍马褂,妇女穿宽肥衣裳,无论款式还是颜色均较单一。京汉铁路开通后,外地流行的服饰很快就传到沿线地区。”“由于铁路沿线形成了大量的商贸集散中心”“菜、蛋、肉、禽及各种时令水果数量和种类大为增加”“汉铁路改变了沿线人们外出步行为主,远距离依靠马车的习惯”“外出旅行的铁路和公路等道路条件更为方便。”可知,新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是沿线地区商业较之前繁荣;服饰从单一到丰富多彩;食品数量、种类增加;带动了沿线地区交通发展;人们出行方式发生变化,更为便利;沿线地区人们生活质量提升。

(2)由材料二“先后在西北、西南地区建成宝成、青藏和北疆等十几条铁路干线,这两个地区的铁路营业里程上升到全国的24%以上。”“各种类型的机车、车辆设备都实现了国产化,其质量、数量都不断上升。”等等内容可知,新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有铁路里程增加;铁路布局更加合理;铁路设备国产化;高速铁路技术领先世界。

(3)由材料三“2006年7月,青藏铁路的开通,标志着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结束”“青藏铁路就像有力的手臂,让中央拉紧西藏。”“青藏铁路拉动着西部跟上整个国家发展的步伐。”可知,青藏铁路通车带来的影响是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带动了西部的开发和发展;促进了西藏经济快速增长;填补了西藏铁路交通的空白。

(4)本题是开放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缩短时空距离;方使人们的出行;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

8.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中国工业化一路走来经过了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1)从图一表格中你能提取到哪些信息?

材料二:

(2)材料中图二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依据图三可看出这一事件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

材料三:

(3)比较材料三中的两幅图片,概括指出从图四到图五我国工业制造领域发生的变化。材料四:2001年以来,“中国制造”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快。2012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达到1.9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5.6倍;机电设备类商品出口863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4倍……。随着中国出口的快速增长,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中国智造”“中国创造”等誉词扑面而来,中国正在由“贴牌大国”向“品牌大国”稳步迈进。据统计,2011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7.2万件,其中企业的发明专利年

度授权量更是迅猛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对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你有何认识。

【答案】(1)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拥有量薄弱;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远远低于世界上其他国家。

(2)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3)从仿制到注重自主研制(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4)原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经济全球化趋势;国家鼓励科技创新;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等等。(答出其中的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5)依据本国国情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走适合本国实际的工业化道路。(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图一表格中我们能提取到的信息有: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齐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低于发的国家美国,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印度。

(2)依据材料二中关键信息“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青藏公路、新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等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图二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有关;依据图三1952—1957年轻重工业比重的变化分析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3)依据材料三图四“1956年我国仿制的喷气式飞机”到图五“我国自主研制的隐形战斗机歼—20”分析概括可知,从图四到图五我国工业制造领域发生的变化是从仿制到注重自主研制。

(4)依据材料四信息:2012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达到1.9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5.6倍;机电设备类商品出口8632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4倍……据统计,2011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7.2万件,其中企业的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更是迅猛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国际专利申请量已经跃居世界第四位。并结合所学概括可知,“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原因有:“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经济全球化趋势;国家鼓励科技创新;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等等。

(5)综合上述材料,对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我们的认识是依据本国国情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走适合本国实际的工业化道路。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3月17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

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1)材料一中“中国梦”的含义是什么?基本内涵是什么?

(2)为实现“中国梦”,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任举两例)

(3)结合材料二,为更好地实现“中国梦”,我们应该如何做?

【答案】(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开放性题目,我国应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3)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努力奋斗;必须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和创造性等。

【解析】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可知,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中国梦”的含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开放性题目,我国应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3)依据材料信息“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可知,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努力奋斗;必须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和创造性等。

10.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自此我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进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请回答: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讨论?

(2)该讨论有什么重要的影响?

(3)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什么样的思想路线?

【答案】(1)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为实现历史性转折、开辟新时期的新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3)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事求是。

【解析】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思想理论界针对“两个凡是”展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实现历史性转折、开辟新时期的新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 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点睛】

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性质。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影响。解答第三问需要识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