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与纳税筹划实践_范昕林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与纳税筹划实践_范昕林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与纳税筹划实践_范昕林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与纳税筹划实践_范昕林

●经验交流2011年第6期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与纳税筹划实践

○哈药集团范昕林崔津衣文卓

摘要:文章以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为核心,分析阐述了资金集中管理的四种基本模式。并以哈药集团为实例,论述了在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现金池模式”下对纳税筹划的影响、取得的成果和纳税筹划应注意的问题等。

关键词: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纳税筹划

中图分类号:F810.42

一、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阐析

企业资金集中管理是企业总公司或母公司出于维护自身资金权益的考虑,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依靠资本纽带、产业纽带或经营契约,通过参与或控制成员企业的资金经营和决策过程,达到聚集资金资源,实现资金安全与资金增值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经营方式的转变,资金集中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明显。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实现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增收节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金融风险。

从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组织形式的角度分析,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分为四种模式:

1.集中监控模式。成员单位定期上报资金调度情况。集团公司对下属成员单位的资金管理不干预,在资金使用和用途上,给下属成员单位较大的自主权,自主安排流动资金总量,分配不同流动资金所占比例,自主决定购买与公司经营有关的固定资产。然而,集中监控模式下对集团所属企业的资金借贷规模和负债比例控制过于严格,常常会出现与下属企业筹融资策略相冲突的现象。

2.统收统支模式。统收统支模式是指企业的一切资金收入和支出都集中在集团资金管理部门,各分公司或子公司均不单独在外部商业银行设立账号。资金的使用权、决策权和融资权高度集中,这种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的优点是:便于经营者或者经营者授权代表掌握企业资金的收支平衡、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减少资金的沉淀、控制资金的流出量,但是不利于调动下属成员单位或机构开源节流的积极性,降低下属成员单位或机构的应变能力,降低集团公司整体经营活动效率和财务的灵活性。

3.现金集合库模式。“现金集合库”是由一组形成上下级联动关系的银行账户和内部结算系统账户及其定义在这一组账户上的资金收付转和相应记账规则组成的。实际上,集团公司和其下属成员单位均为独立的法人时,双方均在商业银行开立实际账户,集团账户交内部银行或财务公司管理,作为结算业务一级结算账户,集团下属单位开立的账户作为二级结算账户,资金在开立的两级结算账户之间由协作的商业银行或者由内部银行自己根据需要或约定进行的上收和下拨。此模式下对集团及下属企业的财务制度、会计科目设置、结算方式、财务软件的要求更高,前期投入成本较高。

4.预算拨付模式。要求下属成员单位在上报资金使用申请时必须按集团统一制定的预算项目和预算表格要求填报金额明细,但内部银行对其下属成员单位采取在一定的时期内控制资金总量的办法管理下属成员单位的资金,在具体拨付时按资金预算项目的预算汇总数一笔拨付给下属成员单位,下属成员单位可在此总量内自行逐笔安排使用,对外付款。预算驱动拨款模式是资金管理业务中资金收支预算与资金结算的有机结合,它不仅解决了预算对结算的控制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根据不同资金的性质将资金按时、按量自动回拨的问题,提出了从根本上解决因资金集中结算而形成的集中大量工作的可行方法。

二、哈药集团资金管理及纳税筹划

上述四种模式各具特点,但完全照搬那种模式都不适合哈药集团,因此哈药集团结合自身实际,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和商业银行联手开发了现金集中管理模式———现金池模式。哈药集团实施的“实体现金池”,也称之为现金余额集中,指我集团下属的企业公司银行户现金余额实际转移到一个真实的一级账户中,一级账户由集团总部控制,成员单位用款时要从一级账户获取现金,对外支付。在现金池模式下,哈药集团借助商业银行现金管理服务和网络通讯技术,集团总部能对各分公司企业的现金进行实时掌握、监控,统一调剂和集中运作。在同商业银行建立的合作关系中,银行是放款人,集团总公司与其分公司是委托贷款人和贷款人,这三者通过电子银行来实现一系列委托贷款协议,使得原来需要逐级申请、审批,逐笔登记办理的繁琐经济业务,变得简约化、便捷化了,从而实现了整个集团现金的统一营运和集中管理。目前,哈药集团现金池的业务主要包括:成员单位账户余额上划、成员企业间透支、主动拨付款、成员之间委托借贷以及成员企业向集团总部上存和下借分别计息等。

哈药集团在设计现金池模式时,不仅考虑了资金集中管理所要达到的降低企业交易成本、融资成本,发挥现金的整体优势效益的目的。同时还兼顾印花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纳税筹划问题。

1.通过构建“现金池”,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可以共享资金集中给企业带来的实惠,现金池内现金可以在内部进行现金调剂使用,可以降低集团公司整体的贷款额,为集团节省了一笔客观的利息费用。同时,集团公司利用整体优势可以获取合作银行较高的综合授信,目前整个集团获得银行授信高达60亿元。当“现金池”内的现金无法满足企业现金需求,集团公司可利用综合授信,采取统贷统还的方式,取得银行贷款再转借给成员企业,提高了企业短期获现能力。另外,对于资金流转所涉及的纳税问

·

44

·

2011年第6期●经验交流

题,哈药集团本着依法纳税,合理节税的原则进行税务筹划。以印花税为例,印花税属于列举征税的税种,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贴花的借款合同,是指除银行同业拆借外的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所签订的借款合同。非金融组织之间的借款合同可以不贴花。哈药集团通过现金池运营模式将集团、合作银行、集团所属企业三者以协议的形式组织在一起,并采用委托贷款的方式将资金在集团及所属企业之间划拨,这种划拨不占用商业银行贷款头寸,商业银行不承担贷款损失风险,而且还可延长委托贷款期限。由于哈药集团与银行签订的现金池业务协议只是明确代理事项、权限和责任,不是应税凭证,按照国家税务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规定通知》第十四条,“在代理业务中,代理单位与委托单位之间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凡仅明确代理事项、权限和责任的,不属于应税凭证,不贴印花。”因此,我们哈药集团在委托贷款方面可享受免征印花税的优惠。

2.哈药集团公司以现金池为依托,按照“有偿提供、有偿使用”的原则,通过现金转移计价,建立集团内现金价格体系,实现集团现金资源共享。由此,不仅为集团所属企业节约了融资费用,还实现了合理节税的目的。具体做法是,集团将各企业账户上划的资金存放在合作银行的账户中,并按银行存款利率计息。下属企业日常现金支付所需资金可向集团结算中心提出预算申请,结算中心将通过审批的预算资金下划给企业;当下属企业资金需求超过日常预算时,需向集团结算中心提出贷款申请,通过审批的贷款申请,由结算中心现金池统一拨付。然而,现金池资金是有偿提供的,因此需向税务机关缴纳营业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营业税应税劳务是指有偿提供规定的劳务,其中,有偿是指取得货币、货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金融保险业属于营业税条例中的“劳务”范畴,集团结算中心贷款业务也属于“劳务”范畴。通过现金池进行资金划拨,如果选择零利率,则为无偿。但选择零利率或过低利率都隐藏着不被税务机关认可的风险,同时不利于控制资金成本,还可能引起母公司与子公司少数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我国《税收征管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关联企业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的,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为此,哈药集团公司结算中心对集团内部资金划转利率分两种情况进行处理:集团与所属分公司的内部划拨按银行贷款利率计息,但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不承担民事责任,与总公司是同一法人实体,分公司的利息收入可不缴纳营业税;集团所属子公司结算中心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以稍低于银行贷款利率计息,营业税由合作银行代扣代缴。

3.哈药集团现金池业务属于关联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往来,因此,同时适用所得税法规的一般条款和关联方交易的特别条款。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类贷款利率计算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十四条规定:“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并规定:“企业如果能够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提供相应资料,并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或者该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其实际支付给境内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哈药集团现金池业务范围包括成员之间委托借贷以及成员企业向集团总部上存和下借分别计息等,其中利息收入符合上述条款的可税前抵扣,不符合税前扣除条款的则依法纳税。从表面上看,哈药集团的所得税缴纳金额并未减少,但从总体上看,通过现金池的构建,我集团实现了1+1﹥2的规模效益,完成了企业税后净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三、哈药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取得的成效和纳税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一)资金集中管理取得的成效

1.集团公司构建“现金池”后,按照“有偿提供、有偿使用”的原则为集团所属企业偿还了数亿元的短期负债,节约了上千万的借款利息。

2.哈药集团旗下的医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医药批发零售和物流为一体的大型医药商业公司,考虑到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自2009年起集团结算中心持续动现金池现金支持企业发展,2009年通过现金池现金借给该企业4.9亿元,有力的支持了企业的经营并购战略,2009年该企业实现收入48亿元,实现利润1.2亿元。2010年在集团现金池的大力支持下,医药公司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现代化物流公司,2011年拟实现配送价值近百亿的物质,不仅为整个哈药集团的药品配送降低了成本,还为其他企业如沈药、天药、哈啤、雪花产品的配送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集团公司创造了收益。

3.2010年我国出现了通货膨胀的迹象,生产生活物资普遍上涨,为避免原材料价格波动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集团公司在年初果断决定由资金池向各企业拨款近10亿元,用于储备能源、大宗原材料、中药材、粮食等生产生活物资,使企业生产成本稳中有降,提高企业收益的目的。

(二)纳税筹划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企业纳税筹划人员的素质,转换纳税筹划人员的理念。首先,纳税筹划是纳税人员对税法的能动性运用,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策划活动。一个成功的筹划方案可以为企业实现税负的优化,这要求企业纳税筹划人员必须具备较高专业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纳税筹划人员,不仅能制订成功的筹划方案,而且还应是一个最有效的沟通者。纳税筹划人员如何将纳税筹划方案通过自己的沟通技巧获得税务机关认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筹划人员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分清涉税事项、涉税环节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不得将违反税收政策、法规的行为纳入筹划方案,从而避免将纳税筹划引入偷税的歧途,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涉税风险。其次,努力转变纳税筹划人员的理念,使其深刻的认识到纳税筹划的目标不是使企业的税负最低,而是使企业的税后净收益最大,不能因为税负增加而因噎废食。

2.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在有些人看来,纳税筹划是涉税问题,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事实上,企业财务工作只是对企业经营成果进行正确核算与反映,很多

·

54

·

●群言堂2011年第6期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具体业务不是财务单方面能操作的。真正的纳税筹划应该从生产经营入手,即在财务处理过程之前,有的甚至应该在业务发生之前,就要知道税收对业务的影响。

因此,纳税筹划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而是决策、采购、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的统一协调。企业要做好纳税筹划,必须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加强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加强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按照税法的规定,结合生产经营业务进行操作,对各涉税环节统筹规划和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筹划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永奎.集团企业纳税筹划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09)

2.李琬.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初探[J].商场现代化,2010(11)

3.闫增.集团企业资金管理模式及状况分析[J].中国商界,2010(04)

收稿日期:2011-04-20

责任编辑:张翊飞

谈扶贫资金的使用及其管理○哈尔滨市林业局杜宇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邸春光

自1998年以来,国家为了扶持国有贫困林场脱贫致富,通过增发国债的方式筹集资金投向贫困林场,用于国有林场的经营性项目,如种植业、养殖业、森林旅游、林副产品开发项目,非经营性项目如修建断头路,解决吃水、通电、通讯电视接收设施和职工危房改造等。对于扶贫资金的管理,国家制定了《贫困国有林场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规定扶贫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改变资金的性质和用途。扶贫资金不得用于机构开支和人员经费,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弥补亏损,修建楼、堂、馆、所、住宅,各种形式的周转,弥补预算支出缺口,大中型基建项目,购买小汽车等。但是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扶贫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林业主管部门和用款单位挤占挪用扶贫资金。扶贫资金主要集中用于国有林场的修路、通电、建校等扶贫项目。事实上,这些资金在投放、使用过程中,挤占挪用现象仍普遍存在。

2.林业主管部门和用款单位改变资金投向及用途。一些地方和部门为了争取资金的投入,往往出现用符合规定的项目申请立项,而资金到位后又用在一些按规定“挂不上号”的项目中;一些部门单位的领导或管理资金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上不负责任,弄虚作假,拿国家资金拉关系、送人情,搞所谓的“人情项目”、“关系项目”,致使项目资金没有真正用在项目上。

3.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影响项目的预期效益。由于经济条件差、财政资金严重短缺,或者由于个别县的领导对扶贫工作认识不足,使项目工程受到严重影响,难以达到应有的扶贫效益。

扶贫资金使用中之所以出现问题,主要症结有三:

一是一些主管部门和单位的领导不够重视这项资金管理,法纪意识淡薄,只是注重要钱、花钱,不注重管钱,存在随意花钱的现象,甚至出现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问题。

二是约束机制不够健全,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来约束。这导致一些基层单位在扶贫资金的使用上,出现较大的随意性。

三是检查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导致扶贫资金使用部门和单位得过且过。

四是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不善,存在铺张浪费现象。主要是资金使用质量低下,经济效益不高。许多资金投下去了,而效益却见不到多少,甚至是白白浪费国家资金。

二、改进管理的对策

1.应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促进扶贫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各项目主管部门、用款单位要按照《贫困国有林场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制定出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实施办法。在项目资金的管理上,应实行报账制,单独立账核算。在扶贫开发项目的立项上,要以科学的态度,深入细致地考察论证,坚持效益为主的原则,择优选项,坚决杜绝“人情项目”、“关系项目”。所有的项目计划、资金投放、工程决算要实行公开制度,增强项目运作的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2.资金管理部门要寓管理和服务为一体,努力提高扶贫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各扶贫资金的主管部门要改变过去只管资金、忽视工程的做法,切实做好资金的跟踪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要主动向项目实施单位提供信息和技术,帮助他们把好项目质量关,管好用好项目资金。

3.切实加大对扶贫资金的监督处罚力度。要采取点面结合的稽查办法,对项目实施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稽查或抽查。在稽查时,要抓住资金的主要脉络,逐层解剖,对大的资金项目和有疑点的资金支出,采取一竿子查到底的追踪稽查方法,把问题查实查透。对待违法违纪问题,既要处罚单位,又要处罚单位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要改变过去只对单位进行经济处罚,忽视对责任人处理处罚的做法。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该揭露的要揭露,该公示的要公示,该曝光要曝光,真正对违法违纪者起到震慑作用。

收稿日期:2011-05-16

责任编辑:杜咏梅

·

64

·

哈药集团的营销策略(下)

(三)、特殊的管理模式和企业管理者的英明决策 哈药集团的总经理刘存周说过:“我们知道自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企业,走的是一条非常特殊的路,目前遇到的问题是高速发展中的问题,我们也在反思哈药到底成功在哪儿。”哈药的特殊性何在呢? 哈尔滨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和很多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一样,是在原哈尔滨市医药管理局所属的31个企业的基础上组建而成。1998年哈药集团提出将集团内企业注入上市公司,全面铺开以提高优势产品规模,1999年销售大幅增长。2000年2月哈医药更名为哈药集团。这三年,哈药集团已经将90%的下属企业并入上市公司,这使哈药集团的产品种类和生产品种得以扩展。国内医药企业中单品销售过亿的并不多,而哈药集团的严迪、盖中盖、葡萄糖酸钙口服液、双黄连粉针、益萨林等11个产品的销售都超过亿元,“哈药模式”成为医药业经营策略研究的一个主题。 1997年,刘存周上任集团总经理,开始着手集团内部资源整合,他主张分权,通过授权的方式把经营权全部下放,集团只负责资本运营和战略规划,这是一种类似事业部制的管理架构。据了解,国有企业集团通常将集团总公司作为利润中心和决策中心,而下属企业只是成本中心,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刘存周认为这使下属企业缺少积极性,

哈药没有采用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下属企业有销售权,集团公司将财务进行整体核算,职能集中在资本和发展战略,包括对各厂的产品和市场调控。这种“管理”方式利于调动各厂的积极性。 还是以哈药六为例。现在的哈尔滨制药六厂是1988年由哈药六与药七合并而成,哈药七厂长汪兆金担任合并后的新哈药六舵主。直到1991年,该厂还是一级法人企业,之后,哈尔滨医药管理局(简称药局)将旗下31个工、商企业打包组建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664),进而1993年在沪上市,哈药六正在其中,并与其它企业一样,成为哈药集团的分公司,二级法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利润中心。哈药集团董事会秘书林本松认为,集团脱胎于行政管理机关,这就为企业挡住了行政干预,同时为融资方面提供后盾,政策放权使哈药六市场决策权掌握了的大手笔广告,都是企业自已操作的,集团不干预。哈药集团特有的体制架构为哈药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并促其迅即成势,在此环境中,哈药六迅速地完成了自身的原始积累。此时,旧有体制架构的负面作用开始显现:非“独立法人”的企业性质,成为现实的制度障碍,因为这使企业没有资本运作的功能,从防范风险角度讲,它束缚企业产权多元化,不能有效分散经营决策风险,从发展角度看,只能进行集团内部整合,社会范围内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无从实现。哈药六的有关人士认为,这实质是一个企业长久持续

案例17-6:哈药集团信息之路

案例17-6:哈药集团信息之路 主题词:OA系统,ERP系统,网络化营销 1.信息化建设成效 哈药集团几年来在企业信息化方面尤其是OA系统、ERP、网络化营销等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继哈药集团网站被评为“第二届中国品牌企业百佳商务平台”后,又获殊荣,入选“2003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名列第68位,并荣获最具发展潜力单项奖;入选“2004年度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名列第90位。 哈药集团信息化实施战略的总体原则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通过OA系统的建设实现了日常工作的电子化、无纸化管理方式,建立的相应的知识库体系,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办公效率,减少了管理费用,提高了数据共享度。ERP系统的实施不仅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了全面分析和优化,融入了哈药集团独特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还对企业所用的各种主要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和规范化,使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哈药集团信息化的实施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较大的改善: (1)实现协同办公、知识管理 通过应用OA系统,哈药集团企业实现了协同办公,对企业中的核心知识进行了有效的采集和管理,形成了完成的知识库管理体系。结合先进的工作流管理方法,通过对现有办公流程的整理、优化,搭建起集团范围内的无纸化办公环境,节约了大量的纸张,缩减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支出,实现了信息的单项发布、双向交流,加速了信息的传递速度,提高了集团整体的办公效率,通过Internet,集团内员工可以登陆到集团内部的局域网环境,做到随时、随地查看内部信息、查阅知识库资料、办理自身业务工作流等多项以前只能在集团内部才能实现的功能,部门和部门、人员和人员之间做到了协同办公。结合OA系统,哈药集团在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完成的保留了项目的信息资料,经过整理编排和归纳,实现了项目的知识、成果的有效留存,成功建立起知识库,做到了即使人员流失,项目技术不流失。 (2)实现以供应链管理为中心的供应商和客户管理策略 在实施ERP系统后采用了采购自动限价、质量控制、交货时间及付款条件等多个控制项目对供应商进行整体的考核,对于为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供应商给与在付款期限及长期合作等个方面的优惠条件以形成和供应商之间的战略合作,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 利用系统的集成优势实现在整个销售到回款过程的实时信用控制,作到了对于超过赊销限额不能在系统内发货的功能,并且对于那些信用好的客户运用系统内的灵活的价格体系给与其相关的优惠,交易信息传递的速度加快,对客户交货的时间也大大的提前,在整体上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也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3)整体物流控制的加强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一、哈药集团(600664)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拥有2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众公司(即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27家全资、控股及参股公司。员工2万余人,注册资本共计37亿元,资产总额119亿元。1991年12月28日经哈尔滨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哈体改发(1991)39号文批准,由原“哈尔滨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分立而成的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经营范围 医疗器械、制药机械制造(国家有专项规定的除外);医药商业及药品制造(分支机构);销售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品、剧毒品);纯净水、饮料、淀粉、饲料添加剂、食品、化妆品(分支机构);包装、印刷(分支机构);按外经贸部核准的范围从事进出口业务;生产生物农药阿维菌素。保健食品、日用化学品的生产和销售(仅限分支机构)项目。卫生用品(洗液)的生产和销售项目。 3.发展历程 1988 年5 月16 日,经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哈尔滨市医药管理局所属的 31 家国有企业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哈尔滨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即哈药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 1990 年 1 月 12 日向社会公众发行 6500 万元股本金,由哈尔滨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和管理。 1993 年6月,哈尔滨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 600664 ),成为黑龙江省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1997 年1月,由集团公司收购股份公司医药供销分公司。 1997 年12 月,由股份公司采取用亚兴工程公司、千手佛房地产公司的资产等值置换和现金分期付款的方式,收购了集团公司子公司哈尔滨制药二厂,并将其与哈尔滨制药厂实行强强联合,组成了哈尔滨医药股份公司哈尔滨制药总厂。 2000年2月,哈尔滨医药股份公司更名为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公司占地面积17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1. 5万平方米。 2007年,集团2007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20亿元大关,达122.8亿元,同比增长22%;利润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达10.36亿元,同比增长32%;出口创汇首次突破1亿136.81亿元大关,达130;品牌价值首次突破120%亿美元,同比增长1017美元大关,达 亿元。利润和销售收入指标分别在全国医药工业企业第一、二位。经亿元,两年内升值30强行列。在国家商务部公布的中国最大的营规模实现历史性跨越,首次跻身世界制药50名。哈药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哈药集88500家外商投资企业名单中,哈药集团名列第团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全球华商医药百强冠军;哈药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哈药集团三强医药类公司首位。精制药有限公司高居最佳成长性上市公司50日)12月314.哈药集团主要股东(截至日期2012年 %)持股比例(股东名称股本性质持股数量(股)流通A哈药集团有限公司股45.06 864094000 流通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A股11.17 214163000 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流通A股2.24 42865500 限责任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流通A股1.01 19432600 上海市分行流通A 浙江省财务开发公司股0.96 18371900

哈药集团的营销策略分析报告

哈药集团的营销策略 一、关于哈药集团 (一)、公司简介 哈药集团是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大型骨干企业,全国最大的中西合璧,工商一体化综合性医药企业。集团现拥有一个控股上市公司、12个全资子公司,职工总数为2.01万人,共生产西药及中药制剂、西药原料、中药粉针、生物工程药品等6大系列、20多种剂型、1,000多个品种,其中主导产品头孢噻肟钠、头孢唑啉钠、双黄连粉针等产销量均居全国第1位,青霉素钠原粉及粉针产销量居全国第二位。集团控股的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黑龙江省和全国医药行业首家股票上市公司,并于1996年被国家批准为第四批境外上市预选企业。集团1996年被定为全国512家重点联系的企业之一,1997年被国家正式列为120户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单位,2000年被黑龙江省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龙头。 集团组建以来,遵循改革发展的思路,坚持“三改一加强”的方针,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努力完善集团化和股份制改造,在医药市场形势极为严峻的条件下实现了滚动式发展。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集团在“精干主业,优化副业,收拢五指,形成拳头,调整经济结构,发展规模经济”总的改革方针指引下,从技术改造入手,致力于技术装备水平、产品档次、产品结构实现与市场需求相对接,提高企业整体实力。为此,集团坚持高起点和合理布局的原则,对企业实施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自“七五”末期以来,按国际标准,实施“六大基地”的改造和建设,并重点推进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制药三厂、中药二厂和技术中心改造的步伐,使主导产品的生产条件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引进和开发,集团掌握了抗生素三大母核(6—apa、7—aca、7—adca)及其下游衍生产品的生产技术,并具备了年产西药粉针21亿支、中药粉针6,000万支、水针1.4亿支、片剂110亿片、胶囊15亿粒的生产能力,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为适应市场需求,放大经营能力,我集团在国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营优势。集团明确提出要使“经营能力大于生产能力”的思想。首先是建立强大的市场营销队伍,目前集团各企业营销人员已占员工总数的10%以上,营销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比例达到总数的50%以上,全面推进了高智商和科技营销。目前已在全国29个省、市布点10 0余个,形成覆盖广、功能强的营销网络。 1999年工业总产值完成43.6亿元、、主营业务利润16.7亿元,净利润1.46亿,同比分别增长48.8%、47%、41%。 2000年哈药集团实现产值65亿元、利税32亿元,净利润2.28亿,同比分别增长49.1%、91.6%、 56.2%。追求卓越,不断创新,昂首迈向充满希望的新世纪。 (二)、组织结构 (三)、经营状况 哈药集团2000年实现销售收入64亿元,居全国医药行业第一位。从公司的经营状况看,目前的主打产品没有技术或质量上的优势,公司取得这样好的销售业绩,主要在于公司的营销能力和市场策略的成功。分析公司的经营特点,在未来2-3年内能保持较好的业绩增长。 公司占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10%以上的产品包括青霉素粉针、严迪、葡萄糖酸钙、钙中钙等,以及公司其他单个产品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战略产品,虽然市场容量大,但产品技术要求不高,生产厂家众多,市场竞争激烈。公司能在补钙、补血产品市场脱颍而出,是因为公司根据非处方药和保健品市场的特点,采用了密集广告的营销策略,在市场上树立了哈药集团几个大产

哈药集团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研究报告 哈药集团(600664)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生物制药行业 2011年12月

目录 一、宏观经济分析 (3) 1.1医疗行业的宏观经济分析 (3) 二、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分析 (4) 2.1生物制药概述及产业特征 (4) 2.2生物制药的重点发展领域和发展趋势 (4) 2.3生物制药业的发展现状 (4) 2.4中国生物制药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5) 2.3发展前景展望及投资价值分析 (5) 三、公司分析 (5) 3.1哈药集团公司(600664)概况 (5) 3.2 经营范围 (6) 3.3 公司主要产品 (6) 3.4 上市情况 (6) 四、财务报表分析 (6) 4.1 资产负债表分析 (6) 4.11 资产规模变动分析 (7) 4.12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规模变动分析 (8) 4.2 利润表分析 (9) 4.3 现金流量表分析 (10) 五、财务指标分析 (12) 六、技术分析 (13) 七、总结 (15)

一、宏观经济分析 1. 1医疗行业的宏观经济分析 从国际上来看,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较低(中国4.7%、美国15.2%、欧洲国家8.2-11.2%);政府投入占卫生总费用构成比例较低(包含社会保障的政府投入占卫生总费用构成:中国38.8%、欧洲国家80-90%、美国45%)。再从历史上来看:自从1980年以来,我国卫生总费用发生了巨大的结构性变化,政府支出(不包含社会保障的政府支出)比例从1980年的36.2%降到目前的18.1%,个人支出比重从21.2%上升到49.3%。 政府对三大保险的投入中大约40-50%花费在药物上,但因为国家一般报销40%左右,所以除以40%以后得到的是对行业的增量。即对行业新的增量等于政府投资的1-1.25倍。2009年政府对三大保险新的增量是260-320亿元(2008年全国医药工业收入预计为6740亿元),即政府投入对医药制造业的增幅为3.8%-4.7%,加上行业自身的存量增速,预计明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增幅大约为20%。 医药工业利润总额增速名列前茅,经营情况好于其它消费品行业。从2004年-2006年,医药行业持续低迷,利润增速低位运行平均维持在12.26%的水平。而从2007年初开始行业出现了高速增长,在12个下游消费品中排名屡创新高,到2007年底行业利润增幅排名已经进入三甲。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08年5月份的数据显示在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剧,和国内地震、CPI高企的不利因素影响下,许多行业的利润增速都出现了下降,但医药工业的利润增长势头却依旧强劲,增长率高达41.4%。在12个下游消费品中的排名升至第三位。我们认为,医药行业已经走出了2004年以来的低迷,并且随着医改等行业不确定因素的逐步明朗,行业未来的增长仍然可期。 09年医药行业的老牌市场由于受金融危机的蔓延,外需或有所放缓;对于国内市场而言,虽然我国的经济也受到了经济下滑的影响,但在刚性需求的背景下恰逢行业的扩容。因此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预计在09年医药行业成长明确,但收入增速会有所回落至21.50%。 医药行业是一个多学科先进技术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产业群体,涉及国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1978年至2008年,历经30年改革大潮洗礼的中国医药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30年来,中国医药工业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78年到2007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8%,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2007年1-11月,医药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565,901,53千元,同比增长24.87%;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20,723,086千元,同比增长24.56%;实现利润总额为49,921,461.00千元。2008年1-11月,医药制造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713,658,303千元,同比增长25.94%;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56,130,219.00千元,同比增长25.84%;实现利润总额为64,530,215千元。2008年,尽管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但是中国医药购销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这不仅来自于人类对药品的刚性需求,也由于中国正处于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的上升通道,国家财政给医药市场扩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一轮医改方案正式出

哈药集团财务分析报告

哈药集团 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度财务报表分 析

一、公司简介 历经几十年药品生产经营的磨练,公司已从单一品种剂型,发展成为多品种、多剂型、医药原料和制剂并重的综合性的制药企业。 主要生产经营:注射剂、口服液、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冻干粉针剂等20多个剂型、300多个规格品种,形成了丰富的产品阵容。拥有亿元以上的品种四个,千万元以上的品种十二个。主导产品包括葡萄糖酸钙(OTC药品)、葡萄糖酸锌(保健品)、双黄连口服液(OTC 药品)、司乐平(处方药品)等。 二、资产负债表分析

表1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根据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两年数据可以看到(见表1):1.流动资产与非流 动资产的占总资产的结构分别为62.83%和37.17%。流动资产所占比重较高,体现该公司的资产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较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应变能力也较强。并且相比2009年,今年的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仍在上升。2.公司的流动资产结构比例为62.83%,流动负债结构比例为45.63%,这说明公司有比较充足的流动资产,可以用于日常经营及偿还流动负债。3.2010年负债占权益结构比例为47.64%,而2009年负债占权益结构比例为41.94%,2010年相比2009年负债增加了5.7%。其中主要是由于流动负债有较多的增长。4.2010年的股东权益结构为52.35%,2009年的股东权益结构为58.06%,2010年相比2009年虽下降了6.25%,但比重仍较高,说明公司自主资金比较充裕,负债成本相对低,财务风险较小。 项目 2010年金 额 2010年比重(%) 2009年金额 2009年比重(%) 项目 2010年金额 2010 年比 重(%) 2009年金额 2009年 比重 (%) 流动资产 2,086,646,340.48 62.83 1,721,045,500.75 60.31 流动负债 1,515,526,410.10 45.63 1,114,709,847.60 39.06 非流动资产 1,234,378,681.85 37.17 1,132,468,477.88 39.69 非流 动负 债 66,778,686.39 2.01 82,194,483.59 2.88 股东权益 1,738,719,925.84 52.35 1,656,609,647.44 58.06 资产 3,321,035,022.33 100.00 2,853,513,978.63 100.00 负债及股东权益 3,321,025,022.33 100.00 2,853,513,978.63 100.00

哈药集团战略规划

机密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 战略规划管理制度 北京新华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2004年4月

目录

战略规划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哈药集团战略管理,更好地整合优势资源,获取竞争优势,实现集团的高速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中的哈药集团战略规划是指哈药集团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在充分保障集团权属公司经营自主性的前提下,所做出的集团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第三条本制度中除特殊注明之外,“集团公司”是指哈药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是指哈药集团,“权属公司”是指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实际控制权的对外投资企业。 第四条本制度对哈药集团战略规划的流程、周期与内容做出规定,是哈药集团开展战略规划工作的依据,哈药集团公司和集团各权属公司必须遵照执行。 第二章战略规划管理机构 第五条哈药集团战略规划的管理机构包括哈药集团公司董事会、哈药集团公司总裁办公会和哈药集团公司战略发展部 第六条哈药集团公司董事会是集团战略规划的最高决策机构,其职责包括:(1)审批哈药集团战略规划; (2)审批哈药集团战略规划年度调整提案; (3)审议哈药集团权属公司战略规划,形成决议; (4)审议哈药集团权属公司战略规划年度调整提案,形成决议; (5)对相关哈药集团战略规划的各项重大事项进行决定。 第七条哈药集团公司总裁办公会是集团战略的审核机构,其主要职责包括:(1)审核哈药集团战略规划,形成意见; (2)审核哈药集团战略规划年度调整提案,形成意见; (3)审核哈药集团权属公司战略规划,形成意见; (4)审核哈药集团权属公司战略规划年度调整提案,形成意见;

(5)对相关哈药集团战略规划的各项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形成意见。 第八条哈药集团公司总裁办公会在审议集团战略规划议题时,权属公司相关负责人应列席并参加讨论。 第九条哈药集团公司战略发展部是集团战略规划的执行机构,在哈药集团公司分管副总裁领导下开展工作,其职责包括: (1)组织制订哈药集团各项战略规划管理制度; (2)组织制订哈药集团战略规划,对哈药集团战略规划进行年度调整; (3)建议并审核权属公司战略规划,审核权属公司战略规划的调整; (4)组织进行集团战略规划相关重要问题的研究; (5)监督集团战略规划的实施。 第三章战略规划内容要求 第十条哈药集团战略规划包括集团战略规划和权属公司战略规划 第十一条集团战略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1)集团战略总结与环境分析:对集团内外部环境、现有核心业务的市场前景、经营状况、核心竞争力做出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 (2)集团战略规划:分析并确定集团愿景、使命、价值观、现有业务和规划业务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及业务组合选择; (3)集团核心业务发展战略:规划集团核心业务的发展策略、盈利模式和支持体系; (4)集团财务指标规划:对集团整体和各核心业务未来的关键业绩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和设定。 第十二条权属公司战略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1)权属公司战略总结与环境分析:对权属公司内外部环境、现有业务的市场前景、经营状况、核心竞争力做出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 (2)权属公司战略规划:分析并确定权属公司现有业务和规划业务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及业务组合选择,该部分内容必须同集团战略保持一致; (3)权属公司核心业务发展战略:分析并确定权属公司核心业务的发展策略、盈利模式、营销策略、竞争策略、支持体系,该部分内容必须同集 团战略保持一致;

医药行业财务报表分析---以哈药股份公司为例

医药行业财务报表分析--- 以哈药股份公司为例

目录 第一章医药行业分析 第二章公司简介 4 5 5 5 6 8 6 7 7 8 8 8 9 9

第一章医药行业分析 改革开放为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送来了东风,医药行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医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其行业的高增长和高收益性非常突出,中国的制药行业起步于20 世纪,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使用传统工艺到大规模运用现代技术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整个制药行业生产年平均增长17.7%。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年均增长速度,同时也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家近30 年来的平均发展速度,成为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国家之一。 我国药品行业持续多年的效益高增长态势正在发生变化,赢利水平趋降,行业开始步入平稳增长期。在市场和政策环境推动下,药品行业面临重大调整。药品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自身行业特点突出,尽管近年来我国药品行业生产、出口保持较快增长,产销情况也处于较好水平,但行业的整体毛利水平却持续下降,效益下滑。同时,国外药品生产企业不断涌入,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面对竞争激烈的经营环境,如何更好地利用行业资源来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成为药品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面对增长放缓的局面,找出问题的根源,并且寻找出解决办法,成为药品行业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之一。我国国内启动了新医改,国际市场产业转移带来机会,中国本土制企业也已经发展到上万家,政府逐步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使其更加规范化。我国医药行业的规模逐渐显现,具有巨大的潜力,化学药物、天然中药和生物制药品将三分天下,成为新世纪药业的三大新兴市场,这是我国未来医药行业的重要特点。总之,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良好。 第二章公司简介 2.1 公司简介: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拥有 2 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众公司(即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27家全资、控股及参股公司。员工2万余人,注册资本共计37亿元,资产总额119 亿元。经过多年的发展,哈药集团以不断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和逐渐壮大的科研队伍,同它强大的品牌一起构成了公司腾飞的双翼。借助这强大的品牌优势,哈药集团自主研发体系获得了充分的成长空间;而公司的品牌建设也从自主研发体系那里获得了强大的动力支持。2007年,集团2007 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20 亿元大关,达122.8 亿元,同比增长22%;利润首次突破10 亿元大关,达10.36 亿元,同比增长32%;出口创汇首次突破 1 亿美元大关,达1017 亿美元,同比增长120%;品牌价值首次突破130 亿元大关,达136.81 亿元,两年内升值30 亿元。利润和销售收入指标分别在全国医药工业企业第一、二位。经营规模实现历史性跨越,首次跻身世界制药50 强行列。在国家商务部公布的中国最大的500家外商投资企业名单中,哈药集团名列第88 名。哈药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全球华商医药百强冠军; 哈药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高居最佳成长性上市公司50 强医药类公司首位。“处事没从俗流走,立身敢与古人争” ,凭借自主创新的优势,哈药集团距离“创新型世界级新哈药”的宏伟战略目标越来越近。 2.2 经营范围: 医疗器械、制药机械制造(国家有专项规定的除外);医药商业及药品制造(分支机构);销售化工原料及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品、剧毒品);纯净水、饮料、淀粉、饲料添加剂、食品、化妆品(分支机构);包装、印刷(分支机构);按外经

中国十大药企

中国十大药企 1、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以预防治疗和诊断护理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分销、零售、研发及生产为主业。旗下拥有11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和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天坛生物、现代制药、盈天医药6家上市公司。2003年至2014年,集团营业收入年平均增幅33%,利润总额年平均增幅45%,总资产年平均增幅34%。2014年,集团营业收入超2400亿人民币,是目前唯一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医药企业。2014年排名357位。 中国医药集团拥有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 市的医药流通配送网络和与国际水平接轨的30个配送中心,是国内最大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企业,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的生产任务。集团建立了生物制药、麻醉精神药品、抗感染药、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等生产基地和药材基地,拥有国内实力最强的应用性医药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院。2010年,中 国医药集团被评为国家创新型企业。 2、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全国性医药产业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覆盖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2014年 营业收入924亿元,根据2014年中国企业联合会评定的

中国企业500强排名,排名62位,公司综合排名位居全 国医药行业第二,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在医药产品和分销市场方面均居领先地位的医药上市公司,入选上证180指数、沪深300指数样本股,H股入选恒生指数成分股、摩根斯坦利中国指数(MSCI)。 目前上药集团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科、工、贸为一体 的大型企业集团,现有员工近3万人,注册资本31.58亿元,是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营销网络最健全的医药企业,并跻身中国企业五百强,是中国2010年上海 世博会医药全球合作伙伴。上海医药的分销网络以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华北、华南三大重点区域为中心辐射全国各地。 3、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五百强企业,2014年,广州医药实现销售335.3亿元,同比增长16.24%。广州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于1951年,现有员工1700多人,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是广州市政府授权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及植物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生物医药制剂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R﹠D)以及制造与经营业务(P﹠M) ,而且在医药商贸物流、大健康产业等方面有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是广州市重点扶持发展的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广州医药拥有21家分子公司,除广东外还分布于湖南、福建、陕西、四川、湖北等地。旗下王老吉药业于2005年2

哈药集团财务报告分析报告

哈药集团股份财务报告 分析 2014-2015年 小组成员: 胡春燕欣可 舒艳朱思雨谭婷婷

目录 一:公司简介 (2) 二:财务状况总体评述 (2) 三:比较财务报表分析 (2) 1、比较资产负债表分析 (2) 2、比较利润表分析 (2) 四、财务报表分项分析 (2) 1.偿债能力分析: (2) 2.营运能力效果分析: (2) 3.盈利潜能分析: (2) 4.发展能力分析 (2) 五、综合财务分析评价 (2) 1.杜邦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财务预测与评价 (2) 七、分析结论及建议 (2)

一:公司简介 哈药集团股份是国有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1989年5月15日成立。拥有2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众公司哈药集团股份和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和27家全资、控股及参股公司。员工2万余人,注册资本共计37亿元,资产总额119亿元。经过多年的发展,哈药集团以不断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和逐渐壮大的科研队伍,同它强大的品牌一起构成了公司腾飞的双翼。借助这强大的品牌优势,哈药集团自主研发体系获得了充分的成长空间;而公司的品牌建设也从自主研发体系那里获得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哈药集团融医药制造、贸易、科研于一体,主营业务涵盖抗生素、化学药物制剂、非处方药品及保健食品、中药、生物工程药品、动物疫苗及兽药、医药流通七大产业领域。共生产抗生素原料药及粉针、中成药、中药粉针、综合制剂等7大系列、20多种剂型、1000多个品种。哈药集团所属生产企业已全部通过GMP认证,主要流通企业已通过GSP认证,哈药总厂、三精制药等部分集团所属企业通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哈药集团在全国30余个主要城市区建立了130多个销售办事处,并拥有200余家零售连锁药房,形成覆盖广、功能强的营销网络。 哈药集团秉承“做地道药品,做厚道企业”的企业宗旨,市场份额迅速提升,业务领域不断扩大,部分产品打入欧洲、亚洲、非洲、中北美洲市场,年出口创汇1亿美元以上。凭借“以正合、以奇胜、以德存”的企业理念,积极实施品牌创新战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

哈药集团人力资源概

哈药集团人力资源概况 一、容摘要 哈药集团公司是一家我们耳熟能详的制药公司。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更何况是这样一家大型上市公司。国以才立、企以才强,企业的发展需要有强大的人力资源作保证,人本管理是哈药集团发展的前提,哈药集团对人才“看品质、重能力、效”。人力资源作为哈药集团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我们注重人才质量的提升与潜能的开发,哈药商学院、哈药研究生课程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市领军人才梯队等渠道已经成为人才培养与业务提升的摇篮。同时重点打造“科研技术类、管理类、营销类、生产类”四个后备人才队伍。通过人才资源的合理有序流动,不断优化员工队伍结构,充分满足集团近、中、远期战略发展需求;通过“员工职业发展通道”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为其提供“双通道”的发展途径,给各类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集团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将一批批忠诚、肯干、能干、会干的人提拔到合适的岗位,为集团战略目标实现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在集团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人才提供更大的施展才华的空间。所以我就哈药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来做一个概况整合,整合容包括: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员工招聘与甄选、员工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让我们能够更清晰明了的了解它的规章制度,从中学到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方面。

二、公司简介 哈药集团融医药制造、贸易、科研于一体,主营业务涵盖抗生素、学药物制剂、非处方药品及保健食品、中药、生物工药品、动物疫苗及兽药、医药流通七大产业领域。共生产抗生素原料药及粉针、中成药、中药粉针、综合制剂等7 大系列、40多种剂型、1000多个品种。具有年产生产能力抗生素及中间体13000吨、西药粉针30亿支、水针4亿支、片剂200亿片、胶囊125亿粒、口服液30亿支、动物疫苗450亿头羽份。哈药集团所属生产企业已全部通过GMP认证,主要流通企业已通过GSP认证,哈药总厂、三精制药等部分集团所属企业通过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哈药集团在全国30余个主要城市区建立了130多个销售办事处,并拥有200余家零售连锁药房,形成覆盖广、功能强的营销网络。 哈药集团是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大型企业,现拥有1个控股上市子公司、13个全资子公司。集团现有职工2.01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760名,占职工总数的23.8%。集团共生产西药及中药制剂、西药原料、中药粉针、生物工程药品、滋补保健品等6大系列、20多种剂型、1,000多个品种,其中主导产品头孢噻肟钠、头孢唑啉钠、双黄连粉针等产销量均居全国第一位,青霉素钠原粉及粉针产销量居全国第二位。200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8亿元、工业增加值12.4亿元、营业收入66.5亿元、利税10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6%、13%、44%和84%,连续三年实现快速跨越式发展。与全国同行业相比,集团的工业总产值和营业收入二项经济指标均居第一位。 三、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委员会规则

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委员会规则 北京新华信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2004年4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组织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委员的权利及义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议事规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附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管理委员会规则 (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对下属公司的经营业务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在保证各下属公司利益的前提下,谋求股份公司总体利益最大化,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经营管理委员会和业务管理委员会。 第二条为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委员会和业务管理委员的工作制度,特制定本规则。 第三条本制度中除特殊注明之外,“哈药股份”、“股份公司”是指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权属公司”是指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实际控制权的企业。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四条经营管理委员会是股份公司的日常决策参谋机构和协调机构,负责审议有关股份公司经营、管理、发展的重大事项,以及协调各下属公司重大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五条经营管理委员会由股份公司和下属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组成,其中股份公司总经理为经营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股份公司副总经理为经营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下属公司总经理为经营管理委员会委员。 第六条业务管理委员会是一种合议制形式的组织形式,其设置的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的下属公司在某一特定业务领域的利益关系。 第七条业务管理委员会包括生产业务管理委员会、采购业务管理委员会、营销业务管理委员会、研发业务管理委员会。

哈药集团股票分析报告

哈药集团股票投资报告 姓名:袁佳明班级:会计九班学号:24082900128 一、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分析: 公司名称: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简称:哈药股份 证券代码:600664 行业类别:医药制造业 证券类别:上海A股 上市日期:1993-06-29 股东结构:董事长,张利君;独立懂事,王振川,王福胜,陈淑兰。 经营范围:(1)许可经营项目:按直销经营许可证从事直销。(2)一般经营项目:购销化工原料及产品(不含危险品、剧毒品),按外经贸部核准的范围从事进出口业务;以下仅限分支机构:医疗器械、制药机械制造(国家有专项规定的除外)、医药商业及药品制造、纯净水、饮料、淀粉、饲料添加剂、食品、化妆品制造、包装、印刷;生产阿维菌素原药;卫生用品(洗液)的生产、销售;以下仅限分支机构经营:保健食品、日用化学品的生产和销售。 主营业务:医药原料药及制剂、中成药及中药粉针剂、滋补保健品制造、生物制药和医药商业等。 多年来,哈药集团秉承“做地道药品,做厚道企业”的企业宗旨,市场份额迅速提升,业务领域不断扩大,部分产品打入欧洲、亚洲、非洲、中北美洲市场,年出口创汇1亿美元以上。凭借“以正合、以奇胜、以德存”的企业理念,积极实施品牌创新战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经国内品牌价值权威评估机构——北京名牌价值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评估,哈药集团以166.79亿元的品牌价值成为国内最具价值的医药品牌之一。哈药集团目前拥有“哈药”、“三精”、“世一堂”“钙中钙”等四件中国驰名商标,创全行业及东北三省之最。 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力较强,运营稳健,规模较大,覆盖面广。上市近9年来,哈药集团已获得良好口碑,广告宣传力度强,在广大民众心中已有一定地位。随着最近两年医疗器械行业的兴起,哈药集团作为药物集团已有将近10年的历史,技术和公司运作都属于元老派,我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会给哈药集团带来更好的收益。 二、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哈药集团财务分析

哈药集团财务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 1?流动比率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3?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根据哈药集团资产负债表可得表格如下: 由表格可以看出: (1 )从2012年到2014年,营运资金、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在降低。借鉴同行业其他企 业的经营状况,可以发现,全行业的这三项指标的总体趋势都是在降低,而哈药集团的指标 处于同行业较高水平。 (2)单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这两项指标来评价哈药集团的短期偿债能力,哈药集团近几 年的偿债能力实在不断降低的。同时哈药集团总体偿债能力不高,企业闲置的现金持有量不 多。 (3)从速动比率看,速动比率能始终保持在略高于1的水平,说明哈药集团的短期偿债能力水平较好,同时也能较充分地利用货币资金投资获利的机会。 (二)长期偿债能力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3.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 +产权比率 (利息支出为未披露) 4?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根据哈药集团资产负债表披露信息可得表格: (1 )从2012年到2014年,哈药集团资产负债率能始终保持在 45%~50%之间这样一个比较合适的比

重。说明哈药集团长期偿债能力较好,也利于企业再度举债。也说明哈药集团能较好的利用财务杠杆来提高其资金利用率。 (2)根据表格可知,哈药集团2012年~2014年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偏高,但都保持在行业的 一个正常水平。其资本结构的变动对此有直接的影响。 (3 )根据哈药集团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哈药集团并未披露其相关利息费用,无法对其利息保障倍数做出判断。 二、盈利能力分析 (一)营业利润率 1?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2?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3?营业利润率分析 根据哈药集团利润表数据可知: (1 )从2012年到2014年,哈药集团销售毛利率持续降低,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盈利能力在略有降低。但销售利润总体水平还是偏高的,它从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和活力水平方面对净 资产收益率给予进一步补充,体现了企业主营业务利润对利润总额的贡献,以及对企业全部 收益的影响程度。从这个指标看,这三年中哈药集团收入中包含的利润较多,产品的附加值高,主营业务市场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获利水平高,而且为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奠定了基 础。 (1 )综合比较哈药集团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可以发现,其销售毛利率与销售净利率比重相差过大,销售净利率所占比重较低。 (二)资产收益率 1?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2?净资产收益率(权益净利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 3?资产收益率分析 根据哈药集团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数据,经计算可得: (1)根据表格可知,哈药集团的资产收益率比重较低。但2014年较2013年比率均有所提高。也反映出企业的资金运用水平有所提高、营运能力有所提高。 (2)哈药集团近两年总资产收益率较低。越是规模经济型的企业,总资产收益率越小。对 于哈药集团这样一个大型企业,这也反映出其利用资产规模实现盈利的能力较低。 (3)哈药集团近两年净资产收益率较低。这反映出股东权益所获得的报酬比重较小,公司 产品的最终利润较少,同时企业利用权益性筹资实现盈利的能力也较低。

哈药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https://www.doczj.com/doc/cd9067572.html,专业解决中国餐饮经营问题,为客户挖掘价值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目录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总则 (1) 第一部分员工招聘及聘用制度 (4) 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招聘范围 (4) 第三章招聘原则和标 (4) 第四章招聘计划制定程序 (4) 第五章招聘组织程序 (5) 第六章招聘费用管理 (6) 第七章附表 (6) 第二部分试用期员工管理制度 (15) 第一章总则 (15) 第二章试用期管理程序 (15) 第三章试用期薪酬福利 (16) 第四章附表 (16) 第三部分员工考勤及假期管理制度 (22) 第一章总则 (22) 第二章考勤管理 (22) 第三章加班管理 (22) 第四章假期管理 (23) 第五章附表 (25) 第四部分劳动合同与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29)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第五部分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30) 第一章总则 (30) 第二章培训内容、对象、师资与组织者 (30) 第三章培训计划的制定 (31) 第四章内部培训组织程序 (32) 第五章外部培训组织程序 (33) 第六章培训管理 (34) 第七章培训管理文件或表格 (34) 第六部分岗位及薪酬调整制度 (41) 第一章总则 (41) 第二章岗位调整程序 (41) 第三章薪酬级别调整程序 (42) 第四章附表 (42) 第七部分人事奖励与处分管理制度 (46) 第一章总则 (46) 第二章人事奖励 (46) 第三章人事处分 (47) 第四章人事奖励与处分程序 (49) 第五章附表 (49) 第八部分员工离职管理制度 (51) 第一章总则 (51) 第二章辞职管理 (51) 第三章解聘管理 (51) 第四章附表 (52) 第九部分劳动申诉与劳动仲裁制度 (56) 第一章总则 (56) 第二章劳动申诉 (56) 第三章劳动申诉程序 (56) 第四章劳动仲裁 (57) 第五章附表 (57) 第十部分员工福利管理制度 (59) 第一章总则 (59) 第二章员工福利分类 (5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