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的居民和聚落习题

世界的居民和聚落习题

世界的居民和聚落习题
世界的居民和聚落习题

2014年地理周考卷(第六周)

(七年级上第三章世界的居民30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对世界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前,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B.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C.中纬度临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区的人口分布少

D.人口越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就越大

某国家2012年共有人口500万人,该年内出生并成活婴儿4.85万人,死亡人口5.2万人。据此回答2~4题。

2.该国2012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20.1‰B.-0.7‰

C.0.7‰D.9.7‰

3.目前该国面临的问题可能是() A.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过大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环境恶化,住房紧张

D.劳动力过剩

4.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A.南亚地区B.非洲南部

C.欧洲西部D.南美洲

5.下图中,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

A.①B.②

C.③D.④

6.新学期,某校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她的皮肤是浅棕色的,金黄色的头发呈波浪状,长着一双大大的蓝色的眼睛。请问该同学可能来自下列哪个国家()

A.韩国B.蒙古

C.法国D.几内亚

7.印第安人属于什么人种() A.白色B.黑色

C.黄色D.混血

8.为期两天的金砖国家峰会2013年3月26日晚在南非德班拉开序幕,关于举办这次峰会的南非的人种、语言、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A.黑色英语基督教

B.白色英语伊斯兰教

C.黑色法语基督教

D.白色法语伊斯兰教

9.有关人种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深

B.非洲黑人头发卷曲与非洲的气候无关

C.北欧人鼻梁细高,利于夏季散热

D.黑种人肤色黝黑与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有关1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 A.英语、汉语B.汉语、法语

C.汉语、英语D.法语、日语

11.拉丁美洲主要通行的语言是() A.英语B.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C.汉语D.法语

伦敦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12年7月27日开幕,根据材料完成12、13题。

12.当地居民的主要人种是() 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

13.当地很多居民每周日要到教堂去做礼拜,他们信仰的是()

A.基督教B.伊斯兰教

C.佛教D.犹太教

14.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产生于() A.欧洲B.大洋洲

C.非洲D.西亚

据联合国数据统计,叙利亚在各种冲突中已有9 000多人死亡。据此回答15、16题。

15.上图是叙利亚多数居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这是的代表建筑()

A.基督教B.伊斯兰教

C.佛教D.喇嘛教

16.叙利亚国内通用的语言是() A.阿拉伯语B.英语

C.法语D.西班牙语

17.下列地区中,一般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使用阿拉伯语,且信仰伊斯兰教的是()

A.亚洲南部B.北美洲

C.欧洲西部D.非洲北部

18.下列描述的区域中,不利于聚落形成发展的是

() A.水陆交通便利的河口地区

B.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

C.空气清新的山地丘陵地区

D.自然资源丰富的矿山地区

19.聚落如果不断发展,其表现是() A.人们以种植业为主

B.经济发展趋缓

C.占地面积不断增加,建筑物增多

D.城市数量减少

20.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着众多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这些

古建筑、园林和街区应当()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二、综合题(共60分)

21.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24分)

材料一世界人口增长数据

(1)请写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2分) (2)读材料一可看出世界人口增长越来越

(快/慢),请分析原因

。(4分)

(3)人口增长的快慢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2分)

(4)读材料二“世界人口分布图”

可知,图中人口比较稠密的四个地区是①、 、 、⑤ (填数码)。⑥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

,⑧处人口稀少的主要

原因是

。(8分)

(5)材料二图中,①处居民以

人种为主,④处居民以

人种为主,⑥

处居民以 人种为主。(6分) (6)我校的同学们正在学习英语,如果你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到哪些地方去可以自由玩耍而不受语言限制?(至少列举1个地区或国家)(2分) 。

22.英国的汤姆、沙特阿拉伯的阿卜杜拉和泰国的

阿里,在一次旅游时乘上了同一架飞机。他们分别使用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14分)

(1)汤姆国家的居民最有可能信仰

教,教徒每个星期天要到 (填字母)去做礼拜。(4分) (2)阿卜杜拉信仰 教,他的宗教活动是在 (填字母

)进行。

(4分) (3)阿里最有可能信仰 教,他的宗教活动是在 (填字母)进行。(4分) (4)汤姆、阿卜杜拉和阿里在一起交流旅游时的所见所闻,他们最有可能使用的语言是 。(2分)

23.读人口教育宣传漫画,回答问题。(8分) (1)这幅漫画揭示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2分) (2)这一问题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短缺、环境恶化,从而导致恶性循环。(2分)

(3)上述问题表现最突出的是 、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2分)

(4)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使人口的增长与资源、 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2

分)

24.读下图,回答问题。(14分)

(1)图甲所示为 聚落,图乙所示为

乡村聚落。(2分)

(2)根据图丙中信息分析,A 、B 、C 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 。(2分) (3)A 、B 、C 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 ,理由是 。(4分)

(4)家住A 地的丽丽说:“从我家出发向东北到B 村,再向北就到C 村了。”请你根据丽丽的描述,在丙图右上角方框中画出指向标。(2分) (5)A 、B 、C 三地的海拔都在 米以下,①、②、③、④中为山脊的是 。(4分)

2014年地理周考卷(第六周)

(范围:七年级上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1-20 DBBCD CCADC BAADB ADCCD

21.(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快 医疗卫生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提高 (3) 欧洲 (4)① ② ④ ⑤ 干旱 空气稀薄,高寒缺氧 (5)黄色 白色 白色 (6)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

22.(1)基督 A (2)伊斯兰 C (3)佛 B (4)

英语 白色

23.(1)人口增长过快 (2)资源 (3)亚洲 (4)环境 24.(1)城市 (2)地势较低,比较平坦(或答“平原

地形”)

交通便利(

可) (4) (5)100 ②

2014年地理周考卷(第六周)

(范围:七年级上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1-20 DBBCD CCADC BAADB ADCCD

21.(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快 医疗卫生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提高 (3) 欧洲 (4)① ② ④ ⑤ 干旱 空气稀薄,高寒缺氧 (5)黄色 白色 白色 (6)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

22.(1)基督 A (2)伊斯兰 C (3)佛 B (4)

英语 白色

23.(1)人口增长过快 (2)资源 (3)亚洲 (4)环境 24.(1)城市 (2)地势较低,比较平坦(或答“平原

地形”) 交通便利(可) (4) (5)100 ②

2014年地理周考卷(第六周)

(范围:七年级上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1-20 DBBCD CCADC BAADB ADCCD

21.(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快 医疗卫生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提高 (3) 欧洲 (4)① ② ④ ⑤ 干旱 空气稀薄,高寒缺氧 (5)黄色 白色 白色 (6)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

22.(1)基督 A (2)伊斯兰 C (3)佛 B (4)

英语 白色

23.(1)人口增长过快 (2)资源 (3)亚洲 (4)环境 24.(1)城市 (2)地势较低,比较平坦(或答“平原

地形”) 交通便利(可) (4) (5)100 ②

2014年地理周考卷(第六周)

(范围:七年级上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1-20 DBBCD CCADC BAADB ADCCD

21.(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快 医疗卫生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提高 (3) 欧洲 (4)① ② ④ ⑤ 干旱 空气稀薄,高寒缺氧 (5)黄色 白色 白色 (6)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

22.(1)基督 A (2)伊斯兰 C (3)佛 B (4)

英语 白色

23.(1)人口增长过快 (2)资源 (3)亚洲 (4)环境 24.(1)城市 (2)地势较低,比较平坦(或答“平原

地形”) 交通便利(可) (4) (5)100 ②

2014年地理周考卷(第六周)

(范围:七年级上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1-20 DBBCD CCADC BAADB ADCCD

21.(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快 医疗卫生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提高 (3) 欧洲 (4)① ② ④ ⑤ 干旱 空气稀薄,高寒缺氧 (5)黄色 白色 白色 (6)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

22.(1)基督 A (2)伊斯兰 C (3)佛 B (4)

英语 白色

23.(1)人口增长过快 (2)资源 (3)亚洲 (4)环境 24.(1)城市 (2)地势较低,比较平坦(或答“平原

地形”) 交通便利(可) (4) (5)100 ②

2014年地理周考卷(第六周)

(范围:七年级上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1-20 DBBCD CCADC BAADB ADCCD

21.(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快 医疗卫生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提高 (3) 欧洲 (4)① ② ④ ⑤ 干旱 空气稀薄,高寒缺氧 (5)黄色 白色 白色 (6)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

22.(1)基督 A (2)伊斯兰 C (3)佛 B (4)

英语 白色

23.(1)人口增长过快 (2)资源 (3)亚洲 (4)环境 24.(1)城市 (2)地势较低,比较平坦(或答“平原

地形”) 交通便利(可) (4) (5)100 ②

2014年地理周考卷(第六周)

(范围:七年级上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1-20 DBBCD CCADC BAADB ADCCD

21.(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快 医疗卫生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提高 (3) 欧洲 (4)① ② ④ ⑤ 干旱 空气稀薄,高寒缺氧 (5)黄色 白色 白色 (6)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

22.(1)基督 A (2)伊斯兰 C (3)佛 B (4)

英语 白色

23.(1)人口增长过快 (2)资源 (3)亚洲 (4)环境 24.(1)城市 (2)地势较低,比较平坦(或答“平原

地形”) 交通便利(可) (4) (5)100 ②

2014年地理周考卷(第六周)

(范围:七年级上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1-20 DBBCD CCADC BAADB ADCCD

21.(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快 医疗卫生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提高 (3) 欧洲 (4)① ② ④ ⑤ 干旱 空气稀薄,高寒缺氧 (5)黄色 白色 白色 (6)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

22.(1)基督 A (2)伊斯兰 C (3)佛 B (4)

英语 白色

23.(1)人口增长过快 (2)资源 (3)亚洲 (4)环境 24.(1)城市 (2)地势较低,比较平坦(或答“平原

地形”) 交通便利(可) (4) (5)100 ②

2014年地理周考卷(第六周) (范围:七年级上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答案解析1.【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人口的增长、分布以及人口密度的含义。人口密度与人口总数和面积都有关系,人口越多,面积越小,人口密度就越大。

2~4.【解析】2选B,3选B,4选C。本题组考查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及人口问题。第2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该年内死亡人口比出生人口多,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应该为负值。第3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人口增长速度过慢,出现的问题有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和人口老龄化严重等。第4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四选项中欧洲西部发展水平最高。

5.【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世界人口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区,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等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④地在干旱的撒哈拉大沙漠,所以人口稀疏。

6.【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人种的体质特征及分布。白色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和发色都比较浅,头发呈波浪状,鼻梁细高,嘴唇较薄,体毛较多,身材比较高大。根据此题的描述,可知该同学是白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韩国、蒙古属于亚洲东部,以黄色人种为主;几内亚属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法国在欧洲西部,以白色人种为主。

7.【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人种的分布。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8.【解析】选A。本题考查世界的人种、语言、宗教的分布。南非人口最多的是黑色人种,语言主要是英语,80%的人多信仰基督教。

9.【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种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肤色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浅,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热带地区,肤色黝黑有助于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头发卷曲,在头上形成一个隔热层,在炽烈的阳光下能够有效地保护头部;北欧人的鼻梁细高,鼻孔通道较长,这样有利于御寒。

10.【解析】选C。本题考查世界的主要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且都是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之一。

11.【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分布。在欧洲,西班牙语主要是西班牙人使用,葡萄牙语主要是葡萄牙人使用。但是由于殖民统治的原因,这两种语言在拉丁美洲却广为流行。

12、13.【解析】12选A,13选A。本题组考查的是世界人种和宗教。伦敦是英国的首都,英国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讲英语,多信仰基督教。

14.【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基督教的发源地。首先从题干中判断出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然后再了解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都发源于亚洲。

15、16.【解析】15选B,16选A。本题组考查的是宗教建筑物及西亚的语言。叙利亚是西亚国家,而西亚和北非地区语言为阿拉伯语,信仰宗教为伊斯兰教。

17.【解析】选D。本题考查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非洲北部居民多为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使用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

18.【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聚落形成的条件。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等。总的来说,水陆交通便利的河口地区,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的矿山地区,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聚落比较密集。空气清新的山地丘陵地区虽然环境优美,但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适合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19.【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聚落的发展,表现为:人口增加,物产丰富,逐渐演化为城镇;用地规模也随之扩大,建筑密度增大;最后,人口的进一步增加,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小城镇扩展为城市。

20.【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园林和街区应当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21.【解析】本题考查人口的增长与分布及人种的分布。

第(1)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第(2)题,据材料一可以看出由于医疗卫生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世界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第(3)题,而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反之较快。现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最低的是欧洲。

第(4)题,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都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图中①②④⑤四地属于人口稠密区。

第(5)题,①处亚洲东部以黄色人种为主,④处欧洲西部和⑥处非洲北部以白色人种为主。

第(6)题,使用英语的地区和国家较多,如欧洲的英国,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的印度等。

答案:(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2)快医疗卫生水平和生活条件的提高(3)欧洲(4)①②④⑤干旱空气稀薄,高寒缺氧(5)黄色白色白色(6)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

2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大宗教的问题。首先通过读图,判断A是基督教的教堂,B是佛教的佛塔,C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英国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信仰基督教,经典为《圣经》,其教徒每个星期天要到教堂做礼拜。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是伊斯兰教的诞生地,该教的经典为《古兰经》,居民讲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在西亚地区,石油资源非常丰富,但水资源相当缺乏。第三大宗教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泰国的国教是佛教。汤姆、阿卜杜拉和阿里来自不同的国家,最可能使用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英语来交流。

答案:(1)基督 A (2)伊斯兰C(3)佛B(4)英语白色

2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通过读图可以看出,世界人口达到70亿,使得地球难以承载。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人们为了发展经济,维持生存,不计后果地乱采滥挖,势必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表现尤为突出。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因此,我们应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答案:(1)人口增长过快(2)资源(3)亚洲(4)环境

2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聚落的差异、影响聚落形成的因素、地图上方向的判定以及地形的判读等知识。图甲高楼林立,人口稠密,为城市聚落;图乙为乡村聚落。A、B、C三处聚落选址的共同地形因素是地势较低。三处优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B,其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从我家出发向东北……再向北……”找到北,由此可以画出指向标。图中A、B、C三地都在100米以下,②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①、④处为山谷,③位于山脊山谷之间。

答案:(1)城市(2)地势较低,比较平坦(或答“平原地形”)(3)B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合

理即可) (4)

也可以是

(5)100②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怀化)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A. 巴拿马运河 B. 苏伊士运河 C. 白令海峡 D. 德雷克海峡 (2)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和最小的大洲分别是 A. 印度洋、亚洲 B. 北冰洋、南极洲 C. 大西洋、非洲 D. 太平洋、大洋洲 (3)下列地区中人口较为稀疏的是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4)③处分布着因纽特人,他们属于()人种 A. 白色人种 B. 黄色人种 C. 黑色人种 D. 混血人种【答案】(1)A (2)D (3)C (4)B 【解析】【分析】(1)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是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故选A。 (2)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故选D。

(3)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图中人口稀疏的是③处北冰洋沿岸地区,故选C。 (4)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理解答题。 2.聚落是人们的聚居地。爱护聚落,人人有责。结合漫画,回答下列小题。 (1)该漫画中的聚落景观,可描述为() A. 林海雪原 B. 沟壑纵横 C. 高楼林立 D. 大漠辽阔(2)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A. 禁止焚烧秸秆 B. 珍惜每寸土地 C. 杜绝乱扔乱放 D. 实行达标排放 【答案】(1)C (2)C 【解析】【分析】(1)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医院多,居民的居住条件相对拥挤,建造了许多高层住宅,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镇。乡村的房屋一般都不很高,乡村的外围通常分布有大片的农田。读图可知,该漫画中的聚落景观,可描述为高楼林立;结合题意。 (2)读图可知,该漫画是乱扔乱放垃圾,从以上四的标语中来看杜绝乱扔乱放是比较贴切的;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1)A;(2)B; 【点评】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主要从事制造业和服务业;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渔村、牧村,分别从事农业、渔业、牧业。聚落形成有共同的特征,如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等;聚落形成有团块状、条带状,还有点状分布。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依次分别是() A. 英语、汉语 B. 汉语、法语 C. 汉语、英语 D. 汉语、日语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青岛)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线路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沿途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3)在①地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 排列整齐的橡胶林 B. 随风摇曳的椰子树 C. 一望无际的水稻田 D. 硕果累累的枣椰树 【答案】(1)D (2)A (3)D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①是东南亚地区,该地区人口稠密,②是高山高原气候,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④是寒带气候,图中的②③④三地人口稀疏。(2)图中所示的是气候类型中,④是寒带气候,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②是高山高原气候,这三种气候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最大的是①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雨季多暴雨。(3)读图可知,图中①地为东南亚地区;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故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枣椰树是热带和亚热带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西亚的伊拉克是椰枣的主要出产国,其产量居世界首位。 【点评】世界人口分布、亚洲气候和农作物的分布。

2.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四幅景观图所展示的是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判断其中描述有误的是() A. ①是位于东南亚的高脚屋 B. ②是位于北极地区的雪屋 C. ③是位于西亚地区的村庄 D. ④是位于非洲的茅草屋 (2)对上述四处民居的设计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 B. 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 C. 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 D. 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多台风,茅草屋便于拆卸 【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从图上来看,①是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②是日本的合掌屋;③是西亚的村庄;④是非洲的茅草屋,故选B。(2)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A正确;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B正确;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C正确;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茅草屋便于就地取材,D错误。故选:D。 【点评】(1)不同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形成了各异的民居特色,如节约土地资源且利用坡地的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适应草原游牧生活,便携易建的蒙古包、适应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的干栏式吊脚楼等等。 (2)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等。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法语 B. 阿拉伯语 C. 汉语 D. 英语【答案】 C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及答案)

、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绥化)下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中,属于意大利的是 A.平遥古城 B. 丽江古城 C. 皖南古村落 D. 威尼斯城【答案】D 【解析】【分析】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都属于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和意大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搜集相关资料解答即可。 2.2019 年3 月8 日,《航拍中国第二季·福建》在CCTV-9播出,读下面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1)左图中① 山脉是() A.武夷山 B. 太行山 C. 雪峰山 D. 戴云山 (2)右图是福建沿海某岛屿的传统民居石厝,其低矮、窗小、顶缓的设计主要是为了 () A. 防震B防. 风C防. 洪D防. 沙(3)关于福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B. 城市大多沿河沿海分布 C. 西隔武夷山与江西相邻 D. 闽江在宁德市注入南海 【答案】(1)D (2)B (3)D 【解析】【分析】(1)图中① 山脉是戴云山又名迎雪山,海拔1856 米,雄奇险峻,气势磅礴,有"闽中屋脊" 之称,是福建省境内的第五高峰,与台湾阿里山遥遥相望。也是戴云 山脉的主峰,在福建泉州市德化县赤水镇戴云村。故答案为:D。(2)读图可知,当地传统民居石厝的特点是:低矮、顶缓、窗小。石厝是当地居民从实用出发,针对海岛资源和气候发展起来的一种石结构建筑。当地缺砖少木,石材于是成为主要建筑材料。风是海岛民居最可怕的敌人,少开窗和开小窗,为的都是防风。故答案为:B。(3)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西隔武夷山与江西相邻,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城市大多沿河沿海分布;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欧洲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意大利,近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引起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下列不是人口老龄化造成的社会问题是() A. 就业困难 B. 劳动力短缺 C. 国防兵力不足 D. 社会养老压力增大 【答案】 A 【解析】【分析】人口老龄化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和社会养老的压力增大,就业困难是由于人口过快增长造成的。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就业困难不属于,人口老龄化主要是适龄劳动力减少。 2.民居是人们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智慧结晶。下列建筑风格最能体现湘西民族特色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分析】解:许多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A项是西亚地区墙厚窗小的碉堡式建筑,B项是北冰洋沿岸因纽特人的冰屋,C项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D项是“干栏式”吊脚楼,即底层架空,上层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是湘西地区的特色民居。 故答案为:D。 【点评】不同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形成了各异的民居特色,如节约土地资源且利用坡地的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适应草原游牧生活,便携易建的蒙古包、适应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的干栏式吊脚楼等等。 3.如图为2018年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状况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巴西 B. 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印度 C. 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 D. 中国人口总量最大,自然增长率最低 (2)中国人口密度比印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B. 领土面积更大 C. 人口自然增长率更低 D. 人口总数更少 【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尼日利亚,故A错误。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日本,故B错误。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故C 正确。中国人口总量最大,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是最低,故D错误。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2)人口密度是人口总数与面积之比。中国人口总数比印度多,人口密度比印度低,主要原因是中国领土面积比印度大。依据题意。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为正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增加,人口增长率为负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减少。就全世界而言,人口增长只有人口自然增长一个因素,人口增长率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同国家或地区差别很大。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低,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较高。 4.(西双版纳)如图中的阿拉伯人主要生活在西亚和北非地区,他们属于什么人种()

清远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自贡)如图某国乡村人口和城市化水平的变化,读图回答下题。 (1)1999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大约是() A. 10% B. 16% C. 26% D. 30% (2)该国乡村人口最多时出现在() A. 1961年 B. 1976年 C. 1995年 D. 2010年【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的比重。根据图示1999年该国城市化水平约为30%,所以城市人口比重大约是30%。(2)根据图示:乡村人口数最多时出现在1995年前后,乡村人口接近90000万。 故选:(1)D(2)C 【点评】(1)城市化水平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2)解答该题要会判读地理图表。 2.某地的五个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读该地等高线与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其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据调查,在五个古聚落中丁聚落保存得最为完好,其原因是丁聚落()

A. 气候湿热 B. 地形平坦 C. 交通闭塞 D. 经济发展快(3)来到丙地的游客在地面上借助望远镜向其它四个聚落所在的方位观察,最可能见到的是() A. 甲地--海上明月 B. 乙地--炊烟袅袅 C. 丁地--小桥流水 D. 戊地--激流飞瀑 【答案】(1)A (2)C (3)D 【解析】【分析】(1)图中甲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且位于河流入海处和公路线的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因此甲地是图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故选A。(2)图中丁聚落位于河流支流的上游河谷之中,地形较为封闭,且只有乡道与外界沟通,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因此丁地的古聚落保存的最为完好,故选C。(3)读图可知,图中的五个聚落的海拔均在0~50米之间,从丙地向甲、乙、丁地观察,视线均会被地形阻挡。戊地与丙地之间,没有地形阻挡,可以对视,且戊地河谷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水流湍急,可能形成激流飞瀑的景观,故选D。 【点评】(1)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数值较高处发生弯曲的地方为山谷,山谷是集水区域,可能有河流发育。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即由地势高的地区流向地势低的地区。在寻找河流位置时,要首先判断出山谷的位置,结合位置来解答。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3.人类传统民居深深地打上了环境的烙印。读我国各地传统民居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各传统民居环境及成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A. ①多受台风影响,防风吹 B. ②气候湿热,多蛇虫 C. ③终年多雨,黄土广布 D. ④降水稀少,无需考虑房屋排水 (2)各民居所在地的降水由少到多的排列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①台湾兰屿多受台风影响,地下屋防风吹,A正确;②云南气候

世界的居民和聚落习题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30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对世界人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前,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B.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C.中纬度临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区的人口分布少 D.人口越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就越大 某国家2012年共有人口500万人,该年内出生并成活婴儿4.85万人,死亡人口5.2万人。据此回答2~4题。 2.该国2012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20.1‰B.-0.7‰ C.0.7‰D.9.7‰ 3.目前该国面临的问题可能是() A.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过大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环境恶化,住房紧张 D.劳动力过剩 4.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A.南亚地区B.非洲南部 C.欧洲西部D.南美洲 5.下图中,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 A.①B.② C.③D.④ 6.新学期,某校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她的皮肤是浅棕色的,金黄色的头发呈波浪状,长着一双大大的蓝色的眼睛。请问该同学可能来自下列哪个国家() A.韩国B.蒙古 C.法国D.几内亚 7.印第安人属于什么人种() A.白色B.黑色 C.黄色D.混血 8.为期两天的金砖国家峰会2013年3月26日晚在南非德班拉开序幕,关于举办这次峰会的南非的人种、语言、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A.黑色英语基督教 B.白色英语伊斯兰教 C.黑色法语基督教 D.白色法语伊斯兰教 9.有关人种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深 B.非洲黑人头发卷曲与非洲的气候无关 C.北欧人鼻梁细高,利于夏季散热 D.黑种人肤色黝黑与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有关1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 A.英语、汉语B.汉语、法语 C.汉语、英语D.法语、日语 11.拉丁美洲主要通行的语言是() A.英语B.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C.汉语D.法语 伦敦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12年7月27日开幕,根据材料完成12、13题。 12.当地居民的主要人种是() 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 13.当地很多居民每周日要到教堂去做礼拜,他们信仰的是() A.基督教B.伊斯兰教 C.佛教D.犹太教 14.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产生于() A.欧洲B.大洋洲 C.非洲D.西亚 据联合国数据统计,叙利亚在各种冲突中已有9 000多人死亡。据此回答15、16题。 15.上图是叙利亚多数居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这是的代表建筑() A.基督教B.伊斯兰教 C.佛教D.喇嘛教 16.叙利亚国内通用的语言是() A.阿拉伯语B.英语 C.法语D.西班牙语 17.下列地区中,一般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使用阿拉伯语,且信仰伊斯兰教的是() A.亚洲南部B.北美洲 C.欧洲西部D.非洲北部 18.下列描述的区域中,不利于聚落形成发展的是 () A.水陆交通便利的河口地区 B.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 C.空气清新的山地丘陵地区 D.自然资源丰富的矿山地区 19.聚落如果不断发展,其表现是() A.人们以种植业为主 B.经济发展趋缓 C.占地面积不断增加,建筑物增多 D.城市数量减少 20.作为古都之一的北京,保留着众多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这些 古建筑、园林和街区应当() A.全部拆除 B.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C.根据建设需要拆除 D.有选择地保护和改造 二、综合题(共60分) 21.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24分)

地理中考精选复习题(6):世界居民与聚落

2019年地理中考精选复习题(6):世界居民与聚落 知识点一:人口与人种 1.(2019·山东济南)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有() ①亚马孙河流域②尼罗河流域③长江流域④恒河流域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选B。 2.(2010·湖北宜昌)上海某公司专门为黑种人配方生产的日用化妆品,你认为该公司今后在下列哪个地区的市场销售可能最好() A.欧洲西部 B.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C.非洲的北部 D.东亚、东南亚 【答案】选B。 3.(2009·福建南安)该地区是阿拉伯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其人种是() A.黑色人种B.黄色人种 C.白色人种D.混血人种 【解析】选C。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以白色人种为主。 4.(2009·湖南常德)亮亮同学学习了”世界的人口”这一节后,对人口的增长、分布、人口问题、密度等方面作了如下归纳,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人口的增长要与世界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C.中纬度近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区的人口分布稀少 D.一个国家人口越多,人口密度就越大 【解析】选D。此题综合考查了世界的人口的相关知识,人口密度只是表示一个地方人口的疏密程度,与人口总数,人口增长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在世界各大洲中,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世界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由于高寒地区气候恶劣,不适合居住,人口少。 5.(2009·贵州黔东南)欧洲、瑞典等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A.居民就业困难 B.社会经济贫困 C.劳动力短缺 D.居住条件较差 【解析】选C。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经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则出现了居民就业困难,居住条件较差,社会经济贫困等问题。 6.(2009·山东滨州)下列地区人口比较稠密的是() A.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B.干旱的沙漠地区 C.中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D.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 【解析】选C。中纬度近海平原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适宜工农业生产,适宜人类居住,所以人口比较稠密。 7.(2009·湖南长沙)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呼伦贝尔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及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怀化)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奉为圣城的是() A. 麦加 B. 巴勒斯坦 C. 耶路撒冷 D. 拉萨【答案】 C 【解析】【分析】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看作圣城的地方. 故选:C. 【点评】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圣地.自从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基督徒也相当重视耶路撒冷,因为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法语 B. 阿拉伯语 C. 汉语 D. 英语【答案】 C 【解析】【分析】解: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是英语;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3.认识世界,读下组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上组图中表示马六甲海峡的是图( ) A. ① B. ② C. ③ D. ③(2)上组图中的图②所示区域的主要人种、通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分别是 A. 黄色人种、英语、基督教 B. 黑色人种、西班牙语、佛教

C. 白色人种、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D. 黄色人种、阿拉伯语、基督教 (3)上组图中有关图③所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区域常住居民为因纽特人、拉普人 B. 站在A处,面北而立,该海峡西侧为太平洋,东侧为大西洋 C. 该区域气候酷寒,地面全被冰雪覆盖,没有植物能够生长 D. B所在的大洲淡水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答案】(1)A (2)C (3)B 【解析】【分析】(1)马六甲海峡地处东南亚,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图①表示的是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②表示的是西亚地区,③表示的是南极地区,④表示的是白令海峡。 (2)图②是西亚地区,西亚主要以白色人种为主,通用阿拉伯语、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 (3)图③是南极地区,南极地区无定居人口,北极地区常住的居民是因纽特人、拉普人,A错;图③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区域,南极点是地球最南端,因此站在A德雷克海峡处,面北而立,该海峡西侧为太平洋,东侧为大西洋,B正确;南极地区气候酷寒、烈风、干燥,南极地区的暖季,在大陆边缘的沿海地区是无冰区,这里生长着主要以地衣、苔藓、藻类为主的植物,C错;B所在的南极洲淡水资源丰富,主要以冰川的形式存在。南极地区降水稀少,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大洲,D错。 故答案为:(1)A;(2)C;(3)B; 【点评】(1)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或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黑直脸形宽平,鼻梁和身材中等。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身材较高。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西亚、南亚、北非、大洋洲;黑色人种:皮肤和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鼻梁扁平,嘴唇较厚,下巴较低,四肢较长。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不管任何人种都是相互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2)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3)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宗教是一个一神论的宗教,指所有相信主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会,基本经典是《圣经》。伊斯兰教遍布亚、非两个大洲,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印度佛教创始人是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三大宗教中,以基督教人数最多,伊斯兰教次之,佛

无锡市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如图中民居适应炎热干燥环境的是() A. 浙江绍兴的斜顶房 B. 西亚厚墙小窗民居 C. 北极地区的冰屋 D. 东南亚的高架屋 【答案】B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浙江斜顶房适宜降水多的气候;西亚厚墙小窗民居适宜炎热干燥的环境;北极冰屋分布在寒冷的地区;东南亚高架屋适宜湿热的气候环境。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民居特色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下列民居中体现气候湿热的是() A. 因纽特人的冰屋 B.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C. 东南亚的高脚屋 D. 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因纽特人的冰屋是为了保温防寒,所以A错误;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黄土直立性强,窑洞可以节省建筑材料,冬暖夏凉,所以窑洞是为了适应当地冬冷夏热的自然环境,所以B错误;东南亚气候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在东南亚一带避免炎热、潮湿,避免虫蛇,当地木、竹较多,人们就地取材,搭建了高脚屋来居住,所以C正确;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是为了便于拆卸和搬运,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传统民居深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选址、建筑材料,朝向等方面。 3.甘肃省面积约4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600万,则平均人口密度约为() A. 33人/平方千米 B. 60人/平方千米 C. 600人/平方千米 D. 300人/平方千米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一个地方的人口密度是由当地的人口总数除以当地的面积大小,可以得出甘肃省的人口密度是由2600万人/43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是60人/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B。 【点评】人口密度是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通常使用的计量单位有两种:人/平方公里;人/公顷。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状况的重要指标。计算人口密度的土地面积是指领土范围内的陆地面积和内陆水域,不包括领海。 4.(自贡)下列地区人口分布最稠密的是() A. 北美洲西部 B. 欧洲北部 C. 南美洲南部 D. 亚洲东部【答案】D 【解析】【分析】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在这些地方,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发展环境,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发达的社会文明。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都不适宜于大量人口长期居住。 故选:D 【点评】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 5.(长沙)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是我国多雪地区,当地民居多为人字型屋顶,窗户较小的木屋,该民居结构主要功能是 A. 防御风沙 B. 防御台风 C. 防御风雪 D. 防御地震【答案】 C 【解析】【分析】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喀纳斯是我国多雪地区,每到冬季,这里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厚厚的积雪,构成童话般的冰雪梦境。当地人将粗大笔直的红松整木两端挖槽,相互嵌扣,木头之间的缝隙用

世界的居民和聚落习题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30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对世界人 口的叙述,错误的是 () Λ.目前,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 大洲 B.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 境.资源相协调 C. 中纬度临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区的 人 口分布少 D. 人口越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就越大 某国家2012年共有人口 500万人,该年内出生 并成活婴儿4?85万人,死亡人口 5. 2万人。据此 回答2?4题。 2. 该国2012年度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Λ. 20. 1‰ B. -0. 7%o C. 0. 7%D D. 9. 7%0 3. 目前该国面临的问题可能是 () Λ.人口增长过快,就业压力过大 B. 人口老龄化严重 C. 环境恶化,住房紧张 D. 劳动力过剩 4. 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 Λ.南亚地区 B.非洲南部 C.欧洲西部 D.南美洲 5. 下图中,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 Λ.① B.② C ?③ D ?④ 6. 新学期,某校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她的皮肤是浅 棕色的,金黄色的头发呈波浪状,长着一双大 大的蓝色的眼睛。请问该同学可能来自下列哪 个国家 () Λ.韩国 B ?蒙古 C.法国 D.几内亚 7. 印第安人属于什么人种 Λ.白色 B.黑色 C.黄色 D.混血 9. 有关人种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说 法,正确的是 () Λ.人种肤色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深 B. 非洲黑人头发卷曲与非洲的气侯无关 C. 北欧人鼻梁细高,利于夏季散热 D. 黑种人肤色黝黑与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有关 10.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 多和分布 最广的语 言分别是 () A. 英语、汉语 B.汉语.法语 C.汉语、英语 D.法语、日语 11?拉丁美洲主要通行的语言是 () A. 英语 B.西班牙语和葡萄 牙语 C. 汉语 D. 法语 孔敦奥运会于当地时间2012睪7月27日开募, 根据材料完成12、13题。 12. 当地居民的主要人种是 () A.白色人种 B.黄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13. 当地很多居民每周日要到教堂去做礼拜,他们 信仰的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犹太教 14. 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产生于( )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西亚 摇联合国数据统计,叙利亚在各种冲突中已有 9 000多人死亡。据此回答15、16题。 15. 上图是叙利亚多数居民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 这是—的代表建筑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0.喇嘛教 16. 叙利亚国内通用的语言是 () A.阿拉伯语 B ?英语 C.法语 D.西班牙语 17. 下列地区中,一般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使用阿 拉伯语,且信仰伊斯兰教的是 () A.亚洲南部 B.北美洲 C.欧洲西部 D.非洲北部 的人种.语言、 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Λ. 黑色 英语 基督教 B. 白色 英语 伊斯兰教 C. 黑色 法语 基督教 D. 白色 去语 伊斯兰教 8.为期两天的金砖国家峰会2013年3月26日晚在 南 非德班拉开序幕,关于举办这次峰会的南非 )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及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绥化)下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中,属于意大利的是 A. 平遥古城 B. 丽江古城 C. 皖南古村落 D. 威尼斯城【答案】 D 【解析】【分析】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平遥古城.丽江古城、皖南古村落都属于中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和意大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搜集相关资料解答即可。2.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四类国家中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的国家类型为() A. I B. Ⅱ C. Ⅲ D. Ⅳ (2)关于乙图中图示区域说法错误的是() A. Ⅳ类国家主要分布在①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稠密 B. ②地区属于Ⅳ类国家,这里种族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 C. ③地区主要以Ⅱ类国家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 ④地区既属于Ⅱ类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 【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只有Ⅱ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这就说明这类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2)Ⅳ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这就说明这类国家的人口增长较慢,属于发达国家,图中②地区的国家是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故答案B错误。 故答案为:(1)B;(2)B; 【点评】(1)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问题以及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有一定难度。(2)考查几个地区和国家的人口问题,一般主要考查几个大国,学生要特别注意。 3.下列民居中体现气候湿热的是()

A. 因纽特人的冰屋 B.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C. 东南亚的高脚屋 D. 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 【答案】 C 【解析】【分析】解: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因纽特人的冰屋是为了保温防寒,所以A错误;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黄土直立性强,窑洞可以节省建筑材料,冬暖夏凉,所以窑洞是为了适应当地冬冷夏热的自然环境,所以B错误;东南亚气候属于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在东南亚一带避免炎热、潮湿,避免虫蛇,当地木、竹较多,人们就地取材,搭建了高脚屋来居住,所以C正确;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是为了便于拆卸和搬运,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传统民居深受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对民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选址、建筑材料,朝向等方面。 4.读聚落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民居主要分布在() A. 青藏高原 B. 内蒙古高原 C. 云贵高原 D. 黄土高原(2)该民居体现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A. 终年高温 B. 终年低温 C. 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D. 终年温和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图中的民居是窑洞,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故选D。(2)窑洞民居体现了黄土高原地区干燥少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的气候特点,故选C。 【点评】(1)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2)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公里,南北宽750公里,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黄土高原具有冬季严寒、夏季暖热的特点,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大部分地区温度条件能满足农作物两年三

最新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贵港)下列民居建筑与其地点搭配不当的是() A. 窑洞﹣贵阳 B. 竹楼﹣西双版纳 C. 吊脚楼﹣湘西 D. 土楼﹣福建 【答案】 A 【解析】【分析】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贵阳位于云贵高原上;竹楼是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民居;吊脚楼是湘西地区的传统民居;土楼是福建省的传统民居。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法语 B. 阿拉伯语 C. 汉语 D. 英语【答案】 C 【解析】【分析】解: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是英语;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3.我国台湾省面积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3 16万(2010年数据),其人口密度约为() A. 643.3人/平方千米 B. 0.001 6平方千米/人 C. 0.064人 D. 15.54平方千米/人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通过公式计算可知台湾的人口密度是23160000/36000= 643.3人/平方千米。 故答案为:A 【点评】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是中国第一大岛,主要少数民族为高山族,主要地形为山地与丘陵,平原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地处热带及亚热带气候交界处,中部及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季风气候。它的主要工业类型为进口加工出口型工业。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练习题(及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海南)2017年6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沙特阿拉伯。完成以下问题。 (1)随行翻译除了母语外,还应精通的语言是 A. 英语 B. 法语 C. 西班牙语 D. 阿拉伯语(2)随行人员看到最多的宗教建筑物是 A. 教堂 B. 清真寺 C. 寺庙 D. 佛塔【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西亚的沙特阿拉伯主要的语言是阿拉伯语,随行翻译除了母语外,还应精通的语言是阿拉伯语;故选:D。 (2)西亚和北非地区多为阿拉伯国家,被称为“阿拉伯的世界”,多讲阿拉伯语,多信奉伊斯兰教。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亚地区,多为阿拉伯民族,普遍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典型宗教建筑是清真寺;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语言的分布及宗教建筑,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2.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面四幅景观图所展示的是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判断其中描述有误的是() A. ①是位于东南亚的高脚屋 B. ②是位于北极地区的雪屋 C. ③是位于西亚地区的村庄 D. ④是位于非洲的茅草屋 (2)对上述四处民居的设计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 B. 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 C. 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 D. 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多台风,茅草屋便于拆卸

【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从图上来看,①是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②是日本的合掌屋;③是西亚的村庄;④是非洲的茅草屋,故选B。(2)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A正确;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B正确;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C正确;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茅草屋便于就地取材,D错误。故选:D。 【点评】(1)不同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物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造居住空间,形成了各异的民居特色,如节约土地资源且利用坡地的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适应草原游牧生活,便携易建的蒙古包、适应南方湿热多雨气候的干栏式吊脚楼等等。 (2)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中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等。 3.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法语 B. 阿拉伯语 C. 汉语 D. 英语【答案】 C 【解析】【分析】解: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是英语;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地区: 汉语: 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的国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南部等 ;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俄语: 俄罗斯和独联体的其他许多国家; 法语: 法国、非洲的中部和西部的许多国家; 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的许多国家. 4.聚落是人们的聚居地。爱护聚落,人人有责。结合漫画,回答下列小题。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试题(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 1.下图四地中,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析】聚落是人们长期定居的场所,往往分布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以上四个地区中,甲是高山、乙是地形崎岖的山地,丙是沙漠地区,不利于聚落的形成,而丁地属于平原地区,适合聚落的形成。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聚落形成的地理条件,其中的第一点就是地形地势的选择,那种地形平坦,地势稍低的地方最有可能发展成聚落。 2.某地的五个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至今仍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读该地等高线与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其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据调查,在五个古聚落中丁聚落保存得最为完好,其原因是丁聚落() A. 气候湿热 B. 地形平坦 C. 交通闭塞 D. 经济发展快(3)来到丙地的游客在地面上借助望远镜向其它四个聚落所在的方位观察,最可能见到的是() A. 甲地--海上明月 B. 乙地--炊烟袅袅 C. 丁地--小桥流水 D. 戊地--激流飞瀑 【答案】(1)A (2)C

(3)D 【解析】【分析】(1)图中甲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且位于河流入海处和公路线的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因此甲地是图中发展条件最好、规模最大的一个,故选A。(2)图中丁聚落位于河流支流的上游河谷之中,地形较为封闭,且只有乡道与外界沟通,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因此丁地的古聚落保存的最为完好,故选C。(3)读图可知,图中的五个聚落的海拔均在0~50米之间,从丙地向甲、乙、丁地观察,视线均会被地形阻挡。戊地与丙地之间,没有地形阻挡,可以对视,且戊地河谷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水流湍急,可能形成激流飞瀑的景观,故选D。 【点评】(1)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数值较高处发生弯曲的地方为山谷,山谷是集水区域,可能有河流发育。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即由地势高的地区流向地势低的地区。在寻找河流位置时,要首先判断出山谷的位置,结合位置来解答。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我们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来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3.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最有可能形成聚落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答案】 C 【解析】【分析】解: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读图可知,图中③处位于平原,地形平坦,在河流沿岸,水源充足,最有可能形成聚落。 故答案为:C。 【点评】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按照聚落的规模大小,可以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聚落大多选择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4.下图为《清明上河图》的苏绣作品(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繁华风貌。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