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复习与小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复习与小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复习与小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复习与小结)

第23章一元二次方程复习

复习目标:

⑴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

⑵能灵活运用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⑶会根据根的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

⑷知道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并会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⑸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⑹了解数学解题中的方程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整体思想.

基础知识回顾

1. 方程中只含有_______?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_____,?这样的______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通常可写成如下的一般形式:_______()其中二次项系数是__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7x-3=2x2化成一般形式是________?其中二次项系数是_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____、常数项是________.

2.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解法有

⑴_________;⑵________;⑶?_________;?⑷?求根公式法,?求根公式是______________.

3.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是____________,当_______时,它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_________时,它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_______时,?它没有实数根.

例如: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⑴x(5x+21)=20 ⑵x2+9=6x ⑶x2-3x=-5

4. 设一元二次方程x2+px+q=0的两个根分别为x1,x2,则x1+x2=_______,x1·x2=______.

例如:方程x2+3x-11=0的两个根分别为x1,x2,则x1+x2=________;x1·x2=_______.5. 设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分别为x1,x2,则x1+x2=?_______,?x1·x2=________.

重点讲解

1.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对有关一元二次方程定义的题目,要充分考虑定义的三个特点,即①是整式方程;②化简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2. 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应根据方程特点,灵活选择解题方法,先考虑能否用直接开平方法和因式分解法,再考虑用公式法.

3 .一元二次方程

20(0)

ax bx c a

++=≠的根的判别式正反都成立.利用其可以⑴不解方

程判定方程根的情况;⑵根据参系数的性质确定根的范围;⑶解与根有关的证明题.

4.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应用很多:⑴已知方程的一根,不解方程求另一根及参系数;

⑵已知方程,求含有两根对称式的代数式的值及有关未知数系数;⑶已知方程两根,求作以方程两根或其代数式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

5. 能够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能够发现、提出日常生活、生产或其他学科中可以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的实际问题,并正确地用语言表述问题及其解决过程.

6. 本章解题思想总结:

⑴转化思想

转化思想是初中数学最常见的一种思想方法.

运用转化的思想可将未知数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在本章中,将解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求平方根问题,将二次方程利用因式分解转化为一次方程等.

⑵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从特殊到一般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普遍规律,通过对特殊现象的研究得出一般结论,如从用直接开平方法解特殊的问题到配方法到公式法,再如探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等.

⑶分类讨论的思想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

易错点点拨

易错点1: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的理解.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一元二次方程,关键是将整式方程化简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特别地,当二次项的系数用字母表示时,二次项系数不为零不能漏掉.

易错点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在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一次项及常数项时,一定要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易错点3:关于解一元二次方程时的易错点.⑴是在解形如“2x x =”这样的方程时,

千万不能在方程左右两边都除以x ,从而造成方程丢根;⑵用配方法时,当二次项的系数不为1时,应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再将方程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⑶利用公式法求一元二次

方程的解时,要先判断24b ac -必须非负才能求解;⑷利用因式分解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

解时,方程右边一定要变为0.

易错点4:在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时,注意运用转化思想,如图形问题中,如何通过平移,旋转等变换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为规则的图形.另外,对于增长率问题,要把握基础数与总数的关系.特别地,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解,一定要会判断检验其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典型例题】

考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相关知识: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整式方程,并且都可以化为ax 2+bx +c =0(a 、b 、c 为常数,?a≠0)的形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 2+bx +c =0(a ≠0).

复习策略:准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一元二次方程首先是整式方程,然后是经过化简后能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的方程才是一元二次方程.

例1. ⑴下列方程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

A. 2

3(1)2(1)x x +=+ B. 21120x x +-= C. 20ax bx c ++= D. 2221x x x +=-

⑵方程215x x -=的一次项的系数是 .

分析:⑴选A .因为B 选项含有分式,不是一元二次方程;C 选项由于a 的取值不确定,有可能等于0,不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D 选项化简后是一元一次方程.

⑵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一次项及常数项时,一定要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解:⑴选A .⑵5或-5.

【评注】概念性的问题关键是抓住概念的本质.一元二次方程必须符合三个条件:①是整式方程;②化简后只含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

考点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相关知识: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或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复习策略:要判断一个值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只要将这个值代入一元二次方程,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即可.相等,则是方程的解;反之,则不是.

例2. 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

(2)340m x x m -++-=有一个解是0,求m 的值. 分析:根据方程的解的意义可知,当x =0 时,方程左右两边相等,此题即是求当x =0时,m 的值.但同时一定要记住,当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时,二次项系数不为0这一前提条件,即m -2≠0.

解:将x =0 代入方程中,得: 22(2)03040m m -?-?+-=,

整理得:24m =,2m =±.

∵方程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m -2≠0,即 m ≠2

∴m 的值为-2.

【评注】已知方程的解确定方程中的待定系数的值,是逆向思维的运用,有时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中,可能还会出现含两个待定系数的方程,这时要注意整体思想方法的运用.

考点3:了解方程并判定方程根的情况

相关知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⑴当24b ac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⑵当24b ac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⑶当24b ac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反之也成立.

复习策略:要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应用:

①不解方程判别根的情况;

②根据方程解的情况确定系数的取值范围;

③求解与根有关的综合题.

例3. ⑴(2007巴中市)一元二次方程2210x x --=的根的情况为( )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 只有一个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⑵(2007安徽泸州)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2.2=+-m x x 没有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B. m >-1

C. m >l

D. m <-1

分析:⑴判定一元二方程的根的情况,一种方法是根据乘方的定义,即任何一个数的平

方都是非负数来确定;另一种方法就是根据“Δ=24b ac -”的值来确定.

⑵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性质反用也成立,即已知根的情况,可以得到一个等式或不等式,从而确定系数的值或取值范围.

解:⑴因为方程Δ=24b ac -=2

(2)41(1)--??-=8>0,所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B ;

⑵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可得: 2

(2)4m --<0 ,解得:m >l ,故选C .

【评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的运用,是一正一反的过程,在运用时,一定要明确是确定方程的根的情况还是根据根的情况确定字母系数的值或范围,从而选择正用还是逆用.

考点4:解一元二次方程

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四种: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和公式法.而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是判断方程的特点,选择最佳解题方法,其基本思想是“ 降次”,把二次转化为一次.这四种方法各有千秋,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根据方程的特点,选用最佳解法.

复习策略:灵活选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⑴对于形如x 2=a (a ≥0)或(mx -n )2=a (m ≠0, a ≥0)的方程,可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求解.

⑵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缺少常数项,或方程的右边为0,左边很容易分解因式,可考虑用因式分解法.

⑶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的系数是偶数时,可考虑使用配方法. ⑷如果用以上几种方法都不易求解时,可考虑用公式法求解.

例4. 解下列方程: ⑴(x +1)2=1

2

⑵(2x +1) (3x -1)=1

⑶2x (x +2)+1=0

⑷16-x 2-4x =0

⑸3(x -2)2=x (x -2)

解析:⑴方程形如(x +m )2=n (n ≥0),所以选用直接开平方法解简便.另外,把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之后,如果一次项系数等于零,也选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

用直接开平方法:得 x +1=±∴x 1=-1, x 2= --1.

⑵方程整理为 6x 2+x -2=0;其左边可分解成(2x -1)(3x +2),所以选用因式分解法.当然,如果方程中常数项为零,一次项系数不为零也可用因式分解法.

用因式分解法:(2x -1)(3x +2)=0 ∴x 1=12,x 2=-2

3.

⑶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2x 2+4x +1=0;左边不能在有理数范围内因式分解,所以选用公式法简便.

用公式法:∵b 2-4ac =42-4×2×1=8,∴x

=422-?=-1

±2

⑷方程整理为 x 2+4x -16=0;由于不易分解,且系数简单,可选用配方法,当然也可用公式法.(此题用配方法写解题过程)

整理方程得:x 2+4x =16 配方得x 2+4x +4=16+4 (x +2)2=20 则x +2

=±

∴x 1=

2, x 2=

-2.

⑸观察方程特点,方程左右两边都有因式(x -2),当然用因式分解法了.

由3(x -2)2=x (x -2)得3(x -2)2-x (x -2)=0 因式分解为得(x -2)[3(x -2)-x]=0

∴x -2=0或2x -6=0, ∴x 1=2, x 2=3.

由以上解析可以这样来总结:解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把原方程变形为一般形式,然后计算b 2-4ac ,最后考虑用何种方法求解.如果b 2-4ac 是完全平方数,则用因式分解法,如果b 2-4ac 不是完全平方数且大于零,则用公式法,配方法实际是公式法的推导过程,因此,除题目要求,一般不用配方法.

例5. 解方程:⑴(2007北京)解方程:2410x x +-=.

⑵(2007浙江嘉兴)解方程:x 2+3=3(x +1).

分析:⑴根据计算:Δ=24b ac -=20,其值不是完全平方数,所以不宜用因式分解

法,因此,可考虑配方法或公式法来解.

⑵方程先化成一般形式x 2-3x =0,再分析,很明显用因式分解法.

解:⑴配方,得:(x +2)2=5,解得:x 1=-2

x 2=-2

⑵原方程化为:x 2-3x =0,解得:1x =0,2x =3

【评注】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用哪一种解法最简便,是因题而异的,解题步骤也不是如上面总结一成不变的,必须经过对题目的观察与分析,才能选择适当方法,使解题过程简捷.

考点5: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与方程的根有关的代数式的值

相关知识: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若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a 、b 、

c 为已知数,a ≠0,2

40b ac -≥)的两个实数根为12,x x ,则a c x x ,a b x x 2121=-=+.即:

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和等于方程的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的商的相反数;两个根的积等于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的商.

复习策略:根与系数的关系存在的前提是:①a≠0,即方程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②b 2-4ac≥0,即方程一定有实数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试题中,运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考题主要是求与方程的根有关的代数式的值的题型.

例6. ⑴(2007山东淄博)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430x kx k ++-=的两个实数根分

别是12,x x ,且满足2121x x x x =+.则k 的值为( )

(A )-1或34 (B )-1 (C )3

4 (D )不存在

⑵(2007四川德阳)阅读材料:设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两根为1x ,2x ,则两根与方程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12b x x a +=-,a c x x 21=.根据该材料填空:

已知1x ,2x 是方程2630x x ++=的两实数根,则2112x x x x +的值为______

分析:以上所选的两道中考题,属于同一种类型,即都是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分别求得12x x +和12x x 的值,⑴是利用方程思想求字母系数k 的值,特别要注意一元二次方程一定有实数根这一前提条件的检验.⑵是求代数式2112x x x x +的值时,要先转化为

含有12x x +和21x x ?的形式.

解:⑴由题意,得:12x x +=-k ,21x x =243k -,再代入2121x x x x =+,得:-k

=243k -,即: 2

430k k +-=,所以(1)(43)0k k +-=,解得k 的值为-1或3

4; 又∵k =-1时,方程为:210x x -+=,该方程无解,∴舍去.

故选C . ⑵因为2112x x x x +=221212x x x x +=2121212()2x x x x x x +-,再将12x x +=-6和3x x 21=代入,得:原式=3623

3-?=10.

【评注】不解方程,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两个代数式的值关键是把所给的代数式经过恒等变形,化为含12x x +,21x x ?的形式,然后把12x x +,21x x ?的值代入,

即可求出所求代数式的值.常见的代数式变形有:

①2221

21212()2x x x x x x +=+- ②12121211x x x x x x ++= ③ 212122221212()211()x x x x x x x x +-+= ④ 22112121212()2x x x x x x x x x x +-+=

12x x -=

考点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相关知识: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立一元二次方程这个模型来进行求解,然后回到实际问题中去进行解释和检验.首先要把实际问题加以分析,抽象成数学问题,然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它.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可归结为:“设、找、列、解、验、答”:

⑴设:是指设未知数,可分为直接设和间接设.所谓直接设,就是指问什么设什么;在直接设未知数比较难列出方程或者列出的方程比较复杂时,可考虑间接设未知数.

⑵找:是指读懂题目,审清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⑶列:就是指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⑷解:就是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⑸验:分为两步.一是检验解出的数值是否是方程的解,二是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⑹答:就是书写答案,一定要遵循“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就怎么答”的原则. 以上几个步骤中,审题是基础,找出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否恰当设元直接影响着列方程和解方程的难易,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把握好解题的每一步.

复习策略:1. 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应注意:

⑴写未知数时必须写清单位,用对单位;列方程时,方程两边必须单位一致;答必须写清单位.

⑵注意语言和代数式的转化,要把用语言给出的条件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2. 常见的应用题:

⑴几何图形的面积问题:这类问题的面积公式是等量关系,如果图形不规则,应分割或组合成规则图形,找出各部分面积之间的关系,再运用规则图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

⑵平均增长(降低)率问题:此类问题是在某个数据的基础上连续增长(降低)两次得到新的数据,解这类问题需牢记公式2(1)a x b +=或2

(1)a x b -=,其中a 表示增长(降低)前的数据,x 表示增长或降低率,b 表示后来得到的数据,“+”表示增长,“-”表示降低.

[方法·规律]:⑴解此类问题所列的方程,一般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⑵增长率不能为负数,降低率不能大于1.

⑶营销问题: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清楚几个名称的意义,如成本价、售价、标价、打折、利润、利润率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梳理·总结]:此类问题常见的等量关系是:“总利润=总售价-总成本”或“总利润=每

件商品的利润×销售数量, 100?售价-进价利润率=%进价”

例7. (2007安徽省)据报道,我省农作物秸杆的资源巨大,但合理利用量十分有限,2006年的利用率只有30%,大部分秸杆被直接焚烧了,假定我省每年产出的农作物秸杆总量不变,且合理利用量的增长率相同,要使2008年的利用率提高到60%,求每年的增长率.(取

1.41)

分析:此题是平均增长率问题,相等关系是“2008年的利用率达到60%”.对于每年产出的农作物秸杆的总量,可以作为1,也可以设一个未知数,在解题中会自然约去.

解:设我省每年产出的农作物秸杆总量为a ,合理利用量的增长率是x ,由题意得: 30%a (1+x )2=60%a ,即(1+x )2=2,

∴x 1≈0.41,x 2≈-2.41(不合题意舍去).

∴x ≈0.41.

答:我省每年秸秆合理利用量的增长率约为41%.

例8. 一块矩形耕地大小尺寸如图1,如果修筑同样宽的两条“之”字形的道路,如图1所示,余下的部分作为耕地.要使耕地的面积为540m 2,道路的宽应是多少?

分析:在面积问题中有一些计算题,如采用平移的方法适当改变图形的形状,可以给解决问题带来意想不到的美妙效果.此题如不采用“平移法”,很难人手.若把“之”字道路平移一下位置,变为图2,则此题即可迎刃而解.

图1 图2

解:设道路的宽应是x 米,依题意得:

(20)(32)540x x --=

整理得:2521000x x -+=

解得:12250x x ==,(不符合题意,舍去)

答:道路的宽应是2米.

【评注】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在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重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要有意识地弄清各数量之间的变化规律,用相应的数学知识和我们已有的经验去解决问题.

考点7:一元二次方程中考阅读理解题例析

与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阅读理解问题,是近几年的一种新题型,由于这类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创新意识,而备受大家的关注,现略举几例与同学们共赏析. 例9. (2006年福建晋江市)阅读下面的例题:

解方程:x 2—|x|—2=0

解:(1)当x ≥0时,原方程化为x 2—x —2=0,解得:x 1=2,x 2=—1(不合题意,舍去).

(2)当x <0时,原方程化为x 2+x —2=0,解得:x 1=1(不合题意,舍去),x 2=—2

∴原方程的根是x 1=2,x 2=—2.

请参照例题解方程x 2—|x —3|—3=0,则此方程的根是 .

分析:本题首先请阅读例题的解法,再仿照其方法解类似的一元二次方程.

解:当x —3≥0时,原方程化为x 2—x =0,解得x 1=0,x 2=1均不合题意,舍去. 当x —3<0时,原方程化为x 2+x —6=0,解得x 1=2,x 2=—3.

∴原方程的根是x 1=2,x 2=—3.故填2,—3.

点评:认真看懂例题的解题方法是关键.

例10. (2006年广东茂名市)先阅读,再填空解题:

(1)方程x 2-x -12=0 的根是:x 1=-3,x 2=4,则x 1+x 2=1,x 1·x 2=-12;

(2)方程2x 2-7x +3=0的根是:x 1=12,x 2=3,则x 1+x 2=72,x 1·x 2=3

2;

(3)方程x 2-3x +1=0的根是:x 1= , x 2= .

则x 1+x 2= ,x 1·x 2= ;

根据以上(1)(2)(3)你能否猜出:

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x 2+nx +p =0(m ≠0且m 、n 、p 为常数)的两根为x 1、x 2,那么x 1+x 2、21x x ?与系数m 、n 、p 有什么关系?请写出来你的猜想并说明理由.

分析:本题首先请同学们阅读两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两根之积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再通过第3个方程的两根之和、两根之积与系数之间的关系特点,归纳猜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与系数的关系.

解:(3).25—3,25321=+=x x

.1,32121=?=+x x x x 猜想.,—2121m p

x x m n x x =?=+

∵一元二次方程mx 2+nx +p =0(m ≠0,且m ,n ,p 为常数)的两个实数根是.24,242221m mp n n x m mp n n x —————=+= ∴

m n m mp n n m mp n n x x ——————=++=+24242221, .4)4()(24242

2222221m p m mp n n m mp n n m mp n n x x ==?+=?——————— 点评:本题是探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x 2+nx

+p=0(m≠0,且m,n,p为常数)的两根为x1,x2,那么

.

,

2

1

2

1m

p

x

x

m

n

x

x=

?

=

+

由方程(1),(2),(3)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特点,通过观察、比较、猜想发现一般性规律,并进行验证,培养同学们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数学)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 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要相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六附加题 得 分 一、认真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剧院里5排2号可以用(5,2)表示,则(7,4)表示 。 2、不等式-4x ≥-12的正整数解为 3、要使4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4、为了使一扇旧木门不变形,木工师傅在木门的背面加钉了一根木条这样做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一面小红旗其中∠A=60°, ∠B=30°,则∠BCD= 。 6、等腰三角形一边等于5,另一边等于8,则周长是_________ 7、如图所示,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AD ∥BC , E 。 8、若一个数的立方根就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 。 9、点P (-2,1)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点的坐标为 。 10、某校去年有学生1000名,今年比去年增加4.4%,其中寄宿学生增加了6%,走读学生减少了2%。问该校去年有寄宿学生与走读学生各多少名?设去年有寄宿学生x 名,走读学生y 名,则可列出方程组为 。 二、细心选一选(每题3分,共30分)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位角相等 B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 ⊥b ,b ⊥c ,则a ⊥c 。 C 、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D 、在同一平面内,如果a ∥b,b ∥c ,则a ∥c 。 12、观察下面图案,在A 、B 、C 、D 四幅图案中,能通过图案(1)的平移得到的是( ) 13、有下列说法: (1)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2)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3)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零、负无理数; (4)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其中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14、若多边形的边数由3增加到n 时,其外角和的度数 (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变为(n-2)180o 15、某人到瓷砖店去买一种多边形形状的瓷砖,用来铺设无缝地板,他购买的瓷砖形状不可能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正八边形 D 、正六边形 A D (1) A B C D B A C D (第5题图) B (第7题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1、∠2。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 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 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如:∠1、∠3。 3.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 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如:∠1和∠5。 2.内错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3和∠6。 四、平行线 (一)平行线 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a∥b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二)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外错角相等。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相交线 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①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1、∠2。 ②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如:∠1、∠3。 ③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 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 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 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 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 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如:∠1和∠5。 2.内错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 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 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3和∠6。 5.2平行线及其判定 (一)平行线 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a∥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么b//c (二)平行线的判定: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 2 a a a ?= B. 2 a a a += C. 6 3 2 a a a ÷= D. () 2 36a a = 2、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上的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任意角三角形 3、方程2(3)2(3)8x x x x -+-=-的解为( ) A. 2x = B. 2x =- C .4x = D. 4x =- 4、已知2,1x y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7, 1 ax by ax by +=??-=?的解,则a b -的值为 A .-1 B .1 C .2 D .3 5.若x+y=7 xy= -11,则x 2 +y 2的值是( ) A .49 B .27 C .38 D .71 6.若4x 2 +axy +25y 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a= ( ) A .20 B .-20 C .±20 D .±10 7、小芳家房屋装修时,选中了一种漂亮的正八边形地砖.建材店老板告诉她,只用一种八边形地砖是不能密铺地面的,便向她推荐了几种形状的地砖.你认为要使地面密铺,她应选择另一种形状的地砖是( ) 8、如图,AB ∥CD ,∠A =60°,∠C =25°,则∠E 等于( ) A. 60° B. 25° C. 35° D. 45° 9、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6cm 和3cm,那么它的周长是( ) A.9cm B.12cm C.15cm 或12cm D.15cm 10、如图,BC AD ⊥,DE ∥AB , 则∠B 和∠1的关系是( ) A.相等B.互补 C.互余D.不能确定 11、如图,l ∥m ,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顶点C 在直线m 上,若∠β=20°,则∠α的度数为( ) A. 25° B. 30° C. 20° D. 35° 12、次数学活动课上,小聪将一副三角板按图中方式叠放, 则∠α等于( ) A.30° B.45° C.60° D.75° 13、下列各组数中不可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5,12,13 B 5,7,12 C 3,4,5 D 101,102,103 14、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角平分线所成的角的度数为( ) A 45° B 135° C 45°或135°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第8题 M A B C D E 60° 30° 45° α (第12题图) β α m B A 第11题图E D C B A 1 10题图

(完整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两 种: 相交 和 平行 , 垂直 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 一个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 没有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 公共顶点 且有 一条公共边 的两个角是邻补角。邻补角的性质: 邻补角互补 。如图1所示, 与 互为邻补角, 与 互为邻补角。 + = 180°; + = 180° ; + = 180°; + =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 ,这样的两个角互为 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 ?????????????????????????????????????????????????????????????平移 命题、定理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性质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判定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判定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判定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判定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线及其判定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垂线 相交线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4321 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 1 3 4 2

所示, 与 互为对顶角。 = ; = 。 5、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是 直角或90°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如图2所示,当 = 90°时, 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性质3:如图2所示,当 a ⊥ b 时, = = = = 90°。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6、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基本特征: ①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 同一方 ,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个角叫 同位角 。图3中,共有 对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与 是同位角。 ②在两条直线(被截线) 之间 ,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两侧 ,这样的两个角叫 内错角 。图3中,共有 对内错角: 与 是内错角; 与 是内错角。 ③在两条直线(被截线)的 之间 ,都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 同一旁 ,这样的两个角叫 同旁内角 。图3中,共有 对同旁内角: 与 是同旁内角; 与 是同旁内角。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如图4所示,如果a ∥b , 则 = ; = ; = ; = 。 图3 图4 a 5 7 8 6 1 3 4 2 b c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全集

2005年春季期七年级数学第九章复习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不等式的负整数解是 2、若_______ ;不等式解集是,则取值范围是 3、一次普法知识竞赛共有30道题,规定答对一道题得4分,答错或不答,一道题得-1分,在这次竞赛中,小明获得优秀(90或90分以上),则小明至少答对了道题。 4、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5、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一不等式组的解集,这个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 6、若代数式1-x-22 的值不大于1+3x3 的值,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不等式组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 8、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3、(1-2a)、8,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9、若,则点在第象限。 10、已知点M(1-a,a+2)在第二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11、在方程组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书城开展学生优惠售书活动,凡一次性购书不超过200元的一律九折优惠,超过200元的,其中200元按九折算,超过200元的部分按八折算。某学生第一次去购书付款72元,第二次又去购书享受了八折优惠,他查看了所买书的定价,发现两次共节省了34元钱。则该学生第二次购书实际付款元。 12、阳阳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2400米,他早晨8点离开家,要在8点30分到8点40分之间到学校,如果用x表示他的速度(单位:米/分),则x的取值范围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a∣=-a则有 (A) a≥0 (B) a≤0 (C) a≥-1 (D) -1≤a≤0 2、不等式组的最小整数解是() A.-1 B.0 C.2 D.3 3、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4、在ABC中,AB=14,BC=2x,AC=3x,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2.8 B、2.8<x<14 C、x<14 D、7<x<14 5、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的是() (B) (C) (D) 6、如果0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24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3 B.|﹣3|=﹣3 C.﹣=﹣3 D.﹣32=9 2.下列调查最适合于抽样调查的是() A.某校要对七年级学生的身高进行调查 B.卖早餐的师傅想了解一锅茶鸡蛋的咸度 C.班主任了解每位学生的家庭情况 D.了解九年级一班全体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 3.在下列各数中: ,3.1415926,,﹣,,﹣,0.5757757775…(相邻 两个5之间的7的个数逐次加1),无理数的个数() A.1 B.2 C.3 D.4 4.点P(x﹣1,x+1)不可能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5.在同一平面内,有8条互不重合的直线,l1,l2,l3…l8,若l1⊥l2,l2∥l3,l3⊥l4,l4∥l5…以此类推,则l1和l8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垂直C.平行或垂直D.无法确定 6.下列命题: 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对顶角相等;④内错角相等;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2x﹣ky=10,则k的值等于() A.4 B.﹣4 C.8 D.﹣8 8.玩具车间每天能生产甲种玩具零件24个或乙种玩具零件12个,若甲种玩具零件一个与乙种玩具零件2个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玩具,怎样安排生产才能在60天内组装出最多的玩具设生产甲种玩具零件x天,乙种玩具零件y天,则有() A . B . C .D. 9.如果不等式3x﹣m≤0的正整数解为1,2,3,则m的取值范围为()A.m≤9 B.m<12 C.m≥9 D.9≤m<12 10.(3分)象棋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益智游戏.如图,是一局象棋残局,已知表示棋子“馬”和“車”的点的坐标分别为(4,3),(﹣2,1),则表示棋子“炮” 的点的坐标为() A.(﹣3,3)B.(0,3) C.(3,2) D.(1,3) 11.如图,a∥b,点B在直线a上,且AB⊥BC,∠1=35°,那么∠2= () A.45°B.50°C.55°D.60° 12.如图,AB∥CD,OE平分∠BOC,OF⊥OE,OP⊥CD,∠ABO=40°,则下列结论:①∠BOE=70°②OF平分∠BOD ③∠POE=∠BOF④∠POB=2∠DOF 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为()

2017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2014年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知识网络结构 二、知识要点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两 种: 相交 和 平行 , 垂直 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 平行线 。如果两条直线只有 一个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如果两条直线 没有 公共点,称这两条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 公共顶点 且有 一条公共边 的两个角是 邻补角。邻补角的性质: 邻补角互补 。如图1所示,∠1与∠2互为邻补角,∠2 与 ∠3互为邻补角,∠3 与 ∠4互为邻补角,∠4与∠1互为邻补角。∠1+∠2= 180°;∠2+ ∠3= 180°;∠3+∠4 = 180°;∠4+∠1 = 180°。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 ,这样的两个角互为 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所示,∠1与 ???????????????????????????????????????????????????????????平移 命题、定理 的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性质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性质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的两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判定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判定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判定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判定定义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平行线及其判定内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垂线相交线相交线相交线与平行线 4321 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 1 3 4 2 a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 (100分 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如图,AB ∥ED,∠B+∠C+∠D=( ) A.180° B.360° C.540° D.270° 2.若点A(x,3)与点B(2,y)关于x 轴对称,则( ) A.x=-2,y=-3; B.x=2,y=3; C.x=-2,y=3; D.x=2,y=-3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无法确定 4.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cm,5cm,则它的周长为( ) A.8cm B.11cm C.13cm D.11cm 或13cm 5.若点A(m,n)在第二象限,那么点B(-m,│n │)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已知点P 在第三象限,且到x 轴的距离为3,到y 轴的距离为5,则点P 的坐标为( ? ) A.(3,5) B.(-5,3) C.(3,-5) D.(-5,-3) 7.如图,已知EF ∥BC,EH ∥AC,则图中与∠1互补的角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8.三角形是( ) A.连结任意三点组成的图形 B.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成的图形 C.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 D.以上说法均不对 9.三条共点直线都与第四条直线相交,一共有( )对对顶角. A.8 B.24 C.7 D.12 10.△ABC 中,∠A= 13∠B=1 4 ∠C,则△ABC 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都有可能 11.学校的操场上,升旗的旗杆与地面关系属于( ) A.直线与直线平行; B.直线与平面平行; C.直线与直线垂直; D.直线与平面垂直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1分) 12.如图,AB ∥CD,直线EF 分别交AB 、CD 于E 、F,EG 平分∠BEF,若∠1=72°,?则∠2=________度. 13.已知点M(a,-1)和N(2,b)不重合. (1)当点M 、N 关于_______对称时,a=2,b=1 (2)当点M 、N 关于原点对称时,a=__________,b=_________. 14.若A(a,b)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a 与b 的关系是_________. D A E C B H 1 F E D C B A G 2 1F E D C B A G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下册知识点全版

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条件:一元一次方程必须同时满足4个条件: (1)它是等式; (2)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 (3)未知数最高次项为1; (4)含未知数的项的系数不为0. 4.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性质三:等式两边同时乘方(或开方),等式仍然成立。 解方程都是依据等式的这三个性质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同时加一个数或减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5.合并同类项 (1)依据:乘法分配律 (2)把未知数相同且其次数也相同的相合并成一项;常数计算后合并成一项 (3)合并时次数不变,只是系数相加减。 6.移项 (1)含有未知数的项变号后都移到方程左边,把不含未知数的项移到右边。 (2)依据:等式的性质 (3)把方程一边某项移到另一边时,一定要变号。 7.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一般解法: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都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记住如括号外有减号的话一定要变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都移到方程的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 (4)合并同类项:把方程化成ax=b(a≠0)的形式; (5)系数化成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得到方程的解x=b/a. 8.同解方程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相同,那么这两个方程叫做同解方程。 9.方程的同解原理: (1)方程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同一个等式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2)方程的两边同乘或同除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 10.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2017最新人教版(完整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知识点归纳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如:∠1、∠2。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 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 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如:∠1、∠3。 3.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 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如:∠1和∠5。 2.内错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3和∠6。 四、平行线 (一)平行线 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a∥b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二)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外错角相等。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新人教版)

2019年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的平方根是1 B、1的算术平方根是1 C、是2的平方根 D、-4是的平方根 2.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 若点P在轴的下方,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的坐标为( ) A、B、C、D、 4. 不等式-232的解集是( ) 21 2 5.下列各式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329 B.26z C. y +2=3y 3=4y 6. 下列各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A、1 B、2 C、3 D、4 7.若22=2019,是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则的值分别是( ) A. 10 B. 01 C. 21 D. 2, 3 8. 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 A、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

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9. 为保护生态环境,陕西省某县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号召,将某一部分耕地改为林地,改变后,林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共有18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是林地面积的25%,为求改变后林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各多少平方千米。设改变后耕地面积x平方千米,林地地面积y平方千米,根据题意,列出如下四个方程组,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10.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其中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的算术平方根是,0的平方根是,1的平方根是。 12.如图④,∥,= 120, = 30,则= 度。 13.如左图,如果C = 70,A = 30,D = 110,那么2 度. 14.点(-3,6)到x轴的距离是,到y轴的距离是。 15.阅读下列语句:①对顶角不相等;②今天天气很热;③同位角相等; ④画的平分线;⑤这个角等于30吗?在这些语句是,属于命题的是(填写序号) 16. 如图,小亮解方程组的解为,由于不小心,滴上了两滴墨水,刚好遮住了两个数●和★,请你帮他找回★这个数★=

2020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大全

2020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单项式 整 式 多项式 同底数幂的乘法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 幂运算同底数幂的除法 零指数幂 负指数幂 整式的加减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整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整式运算平方差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整式的除法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一、单项式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4、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5、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 6、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7、单独的一个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3、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4、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5、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项前面的符号。 6、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7、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的加减 1、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2、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3、几个整式相加减的一般步骤: (1)列出代数式: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 (2)按去括号法则去括号。(3)合并同类项。

七年级数学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人教版).docx

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相交线 相交线:邻补角、对顶角(对顶角相等)、 垂线:垂直、垂线、垂足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要会区分:顾名思义去理解) 平行线及其判定 平行线(平行) 基本事实: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平行公理)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因为平行,所以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 定理: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 证明:推理的过程。 平移: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第六章实数 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被开方数、平方根或二次方根、开平方) 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 的平方根是0 ;负数没有平方根。 立方根(立方根或三次方根、开立方、根指数)

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 的立方根是0 。 实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数 a 的相反数是- a 。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0 。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 有序数对( a, b)。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上,由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 X 轴即横轴, y 轴即纵轴,交点为原点,正方向分别为向右 和向上。有序数对即坐标。 象限:分为第一、二、三、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 用坐标表示平移。 举例:方格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坐标的变换。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 2、二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两个方程。 3、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代入法:代入消元法。 加减法:加减消元法。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得出问题的解答,然后考虑它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三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三个未知数,每个方程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一共有三个方程。 基本思路:三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 消元消元(通过“代入”或“加减”进行消元)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2、三线八角: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位角F(在两条直线的同一旁,第三条直线的同一侧) 内错角Z(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两侧) 同旁内角U(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 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5、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 6、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7、垂线段最短。 8、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9、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果b//a,c//a,那么b//c 10、平行线的判定: 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1、推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2、平行线的性质: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3、平面上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或________ 14、平移:①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不变,位置改变。②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15、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命题分为题设和结论两部分;题设是如果后面的,结论是那么后面的。 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两种;定理是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 用尺规作线段和角 1.关于尺规作图:尺规作图是指只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来作图。 2.关于尺规的功能 直尺的功能是:在两点间连接一条线段;将线段向两方向延长。 圆规的功能是: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作一个圆;以任意一点为圆心,任意长度为半径画一段弧。 第六章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016_2017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2016-2017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答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50分 )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各对数中,是互为相反数的是( ) A .3与 B .与﹣1.5 C .﹣3与 D .4与﹣5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近似数1.8与1.80表示的意义不同 B .0.0200精确到万分位 C .2.0万精确到万位 D .1.0×104 精确到千位 3.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243x x -= B.0x = C.21x y += D. 1 1x x -= 4. 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同类项的为( ) A .3x 2与2x 3 B .1与a C .﹣ 与2ba D .3m 2n 与﹣n 2m 5.下列现象中,可用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是( ) A .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 B .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 C .利用圆规可以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关系 D .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 6. 某区中学生足球赛共赛8轮(即每队均参赛8 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得0分,在这次足球联赛中,猛虎足球队踢平的场数是所负场数的2倍,共得17分,则该队胜了( )场. A.3 B.4 C.5 D.6 7.如果A 、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线段AB=3cm ,BC=2cm ,那么A 、C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 A . 1cm B. 5cm C.1cm 或5cm D.无法确定 8.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折叠后可折成的图形是( ) A . B . C . D .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小街中学王祖云 七年级下册包括六章,约需61课时,具体内容如下: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3课时第六章:实数8课时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课时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0课时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3课时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8课时 教材分析 (1)内容多,且章章都是重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包括: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六章,且章章都是重点,如:相交线和平行线这一章涉及对顶角相等,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都是以后几何证明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部分;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今后学习函数图象的基础,是数与形之间的桥梁,实数这一章在原来的人教版教材中是安排在八年级时候才学习,而在2012年修订的新人教版中安排在七年级就学习,教师在讲解的时候有些知识现在还没有学习如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就要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实数这三章是数与代数部分的重点内容。 (2)课时不足,教材跳跃度大 新教材采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设计,对知识点的阐述是由浅入深、逐级递进,顺应了学生的认识心理规律,但这样的编排使学生在某一阶段对某一内容的学习无法深入,学不透彻,不利于应用知识结构的构件,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弥补这些不足。如何弥补?增加课时,有些内容让学生学透,如判断直线平行,书本只安排了3课时,如果按照教材要求,学生的说理书写各式各样,而且可以看出有些学生的思维明显混乱,若作要求吧,无疑增加了教学内容,而且还要通过一定的练习,增加了教学时间,而以往的这块内容安排了5课时,而且即便是5课时,我们往往都还要增加一两节来加以巩固。这只是我提到的一个内容,还有其它,如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等都需要刚才说的增加教学时间。 (3)作业偏难,学生接受能力差 新课程是以城市学校为样本,适用中等偏上的学生,稍微差点的学生则跟不上。例如在讲平行线时,不提三线八角,而在直线平行的条件中,又讲到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学生的证明能力迟迟得不到培养,一些老师怕学生学不好,偷偷摸摸给学生补旧教材中的有关内容,难免穿新鞋走老路。 学生基础练习完成已是不错,作业还要综合运用,拓广探索! 教材教学的突破 1、关注推理能力培养的三个层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数学试卷一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细心填一填(每题2分,共24分) 1.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 种位置关系,它们是 ; 2.若直线a//b ,b//c ,则 ,其理由是 ; 3.如图1直线AB ,CD ,EF 相交与点O ,图中AOE ∠的对顶角是 ,COF ∠的邻补角是 。 图3 4.如图2,要把池中的水引到D 处,可过C 点引CD ⊥AB 于D ,然后沿CD 开渠,可使所开渠道最短,试说明设计的依据: ; 5.点P (-2,3)关于X 轴对称点的坐标是 。关于原点对称点的坐标是 。 6.把“对顶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cm 和6cm,则它的周长是 cm. 8.若点M (a+5,a-3)在y 轴上,则点M 的坐标为 。 9.若P (X ,Y )的坐标满足XY >0,且X+Y<0,则点P 在第 象限 。 10.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30,则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其内角和是 。 11.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平分线所构成的钝角等于 度。 12.如图3,四边形ABCD 中,12∠∠与满足 关系时AB//CD ,当 时AD//BC(只要写出一个你认为成立的条件)。 二、精心选一选(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把你认为符合题意的答案代号填 2.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2cm, 3cm, 5cm B 、5cm, 6cm, 10cm C 、1cm, 1cm, 3cm D 、3cm, 4m, 9cm 3.某人到瓷砖商店去买一种多边形形状的瓷砖用来铺设无缝地板,他购买的瓷砖形状不可以是( ) A .正三角形 B .长方形 C .正八边形 D .正六边形 4.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 (-2,3)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的坐标为( ) A .(3,6) B.(1,3) C.(1,6) D.(3,3) 5. 如图4,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a//b 的是( ) A 、∠1=∠ 3 B 、∠2=∠3 C 、∠4=∠5 D 、∠2+∠4=180° 6.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 ) A .正方形 B.长方形 C.直角三角形 D.平行四边形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c b a 5 4 3 2 1 A B D C 1 2 A B C D 图2 A F C E B D 图1 O A 图4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测试题及答案

123 (第三题) A B C D 1 23 4 (第2题) 1 2 34 567 8 (第4题) a b c 七年级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卷 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坐号 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如图AB ∥CD 可以得到< ) A 、∠1=∠2 B、∠2=∠3 C 、∠1=∠4 D、∠3=∠4 2、直线A B 、CD 、EF 相交于O ,则∠1+∠2+∠3=< ) A 、90° B 、120° C 、180° D 、140° 3、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4、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 ①∠2=∠6 ②∠2=∠8 ③∠1+∠4=180° ④∠3=∠8,其中能判断 是a ∥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A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5、某人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方向与原来相 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 A 、第一次左拐30°,第二次右拐30° B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C 、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130° 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 6、下列哪个图形是由左图平移得到的< ) 7、如图,在一个有4×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阴影 部分面积与正方形ABCD 面积的比是< ) A 、3:4 B 、5:8 C 、9:16 D 、1:2

A B C D E (第10题) (第14题) A B C D E F G H 第13题 8、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① 打气筒活塞的轮复运动,② 电梯的上下运动,③ 钟摆的摆动,④ 转动的门,⑤ 汽车在一条笔直的马路上行走A 、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⑤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C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这 条直线的距离。 D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0、直线AB ∥CD ,∠B =23°,∠D =42°,则∠ E =< ) A 、23° B、42° C、65° D、19°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若∠AOC =100°,则 ∠AOD =___________。 12、若AB ∥CD ,AB ∥EF ,则CD _______EF ,其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在正方体中,与线段AB 平行的线段有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4、奥运会上,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形成的水花是评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