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石油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石油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方案可行性研

究报告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石油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O O九年七月

目录

第一部分总论 (1)

1.1项目概述 (1)

1.2建设单位概况 (2)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政策依据 (4)

第二部分新疆建设能源类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必要性 (6)

2.1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石油石化高技能人才 (6)

2.2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是新疆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8)

2.3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9)

第三部分学院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优势 (12)

3.1“十五”期间,学院创造了若干“第一或唯一” (12)

3.2学院开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具有坚实的基础 (13)

第四部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目标和主要建设内容 (21)

4.1建设思路与总体目标 (21)

4.2建设的具体指标 (22)

4.3建设内容 (25)

第五部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资金筹措和年度资金安排 (36)

5.1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安排 (36)

5.2地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安排 (37)

5.3学院举办方专项资金使用安排 (37)

5.4学院自筹专项资金使用安排 (39)

第六部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预期社会效益和示范作用 (43)

6.1学院综合水平全面提升 (43)

6.2学院服务能力增强 (44)

6.3辐射带动能力提高 (45)

第七部分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保障措施 (47)

7.1组织保障 (47)

7.2政策保障 (47)

7.3资金保障 (48)

7.4制度保障 (48)

7.5机制保障 (49)

第八部分结论及建议 (51)

8.1新疆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示范性高职院校 (51)

8.2重点建设的专业符合新疆经济建设的要求 (51)

8.3开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环境良好 (52)

第一部分总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

1.1.2建设单位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1.1.3建设地点

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北京路10号邮编833600

1.1.4学院举办方

石油管理局

1.1.5建设项目主要内容及目标

主要建设内容:

重点开展钻井技术、油气储运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电气自动化(石油、石化方向)4个重点专业及相关专业群14个专业建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双证”融通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公共教育教学体系建设;管理运行机制建设;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建设。

通过改革创新和建设发展,努力实现以下建设目标,即: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加强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加强校

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公共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加强学院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提升学院综合实力、专业建设水平、社会服务能力。1.1.6项目建设总投资及构成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资金预算:

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总资金755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3244万元,地方财政专项资金500万元,学院举办方专项资金3487万元,学院自筹专项资金325万元。所占比例分别是42.9%、6.6%、46.2%、4.3%。

1.1.7项目负责人

侯炳超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联系电话:0992-*******(办)138********;133********(手机)

1.2建设单位概况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以石油石化为特色,文理兼备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自1956年建校至今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伴随着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而不断发展壮大,为石油、石化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万余名。学院地处新疆沿天山北坡经济带中心位臵的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该区是国家目前规划建设的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中心,以需求为目标,突出高职办学特色,走产学结合发展之路的办学方向。确立了立足石油,依托行业,辐射北疆,服务全疆,走向全国,放

眼世界的办学服务区域定位。明确了依托大企业,面向中小企业,培养具有一专多能、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学院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7500多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5543人,成人教育2000余人。每年短期培训5000余人。

学院开设有适应新疆经济发展需要的石油工程、石化工程、机械工程、汽车工程、电子工程、电气工程、建筑工程、信息工程、工商管理、旅游与酒店管理等十大类39个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石油、石化为特色的专业结构体系。为了突出高职办学特色,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学院建立了与各专业相配套的实训基地。目前,汽车维修专业被国家六部委确定为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石油化工专业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自治区石油化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被自治区旅游局确定为自治区旅游定点培训单位,被克拉玛依旅游局确定为旅游培训中心;旅游与酒店管理、电气工程专业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石油、石化、电气专业被新疆油田公司、独山子石化公司、中油石化公司确定为培训基地;汽车维修、电气工程、旅游与酒店管理三个专业,被自治区劳动厅确定为全疆唯一的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试点专业。

学院实施“大平台、小方向、活模块、多接口”的课程体系改革;坚持实行“一书多证”的教学改革;实施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实行“订单教育”。学院主动与企业联系,引

导企业用人需求和教育消费,通过签订订单,让企业参与教育,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为企业培养适需对路的人才,实现了学生预就业。

为主动适应市场,实行六个结合:校企结合、产教结合、校校结合、专业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实训与职业资格取证结合、教育与培训相结合。突出高职办学特色,拓展了学院的办学空间,强化了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功能。

学院在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大力度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学院坚持德育为首,实施两项“工程”:加强德育研究,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实施全员育人的德育工程;经教育部、团中央批准,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所高职“大学生素质拓展”试点学校,实施高职生素质拓展工程。

学院办学体制属于企业办学,隶属于新疆石油管理局,与企业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多年来,在克拉玛依市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在自治区教育厅的重视和关怀下,学院快速发展,办学基础设施完备,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质量和水平在社会上有较高的信誉,是自治区职业教育最具办学实力的院校之一。2006年,学院接受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结果为优秀,在引领自治区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政策依据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

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精神,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高教厅函[2007]47号)要求,依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关于“十一五”期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意见》,结合《克拉玛依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及国家在新疆实施“大石油”、“大石化”和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结合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长期办学的优势、独特的办学特色及学院在新疆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编制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可行性研报告》。

第二部分新疆建设能源类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

必要性

2.1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石油石化高技能人才

2.1.1新疆是中国能源战略要地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也日益加大,石油、煤炭、天然气是当今最主要的能源资源,而这三种资源在新疆都有广泛的分布。根据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新疆石油资源量208.6亿t,占国内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天然气资源量为10.3万亿m3,占国内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石油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量,也是现代生活的关键元素,现代社会最有战略意义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国防能力都高度依赖石油。加大石油生产、传输、储备设施的投资,开辟多元化的进口来源和运输通道,提高石油供给的安全程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战略问题。通过新疆地区与中亚的石油管道网络接通,把石油供应国(中东、中亚国家和俄罗斯)与亚洲的主要石油消费国(中国、日本和韩国)连接起来,不仅可以解决中亚普遍面临的石油出口瓶颈问题,也为我国占据“泛亚全球能源桥梁”的战略枢纽位臵奠定基础。

鉴于石油对于现代经济的重要性,几乎每一个国家都高度重视石油安全。我国石油进口主要依赖中东和非洲,主要靠马六甲海峡的海路运输。对这条水道的过度依赖,给中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潜在风险。到2010年中国进口石油的80%可能来自中东,中东局势

和拥挤的马六甲海峡都可能对中国获取中东石油带来不利影响。开辟新的国际能源基地,构建中国向西开放的陆路大通道,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把新疆建成中国重要的陆上能源大通道,这不仅关系新疆自身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能源安全。

2.2.2新疆的稳定与经济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大局

2006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疆视察时特别指出:新疆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疆地处祖国的西部边陲,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和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是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政治图谋的重点突破口。我们与境内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作斗争的任务十分艰巨。新疆拥有丰富的战略资源,应当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本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新疆的稳定和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实现;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事关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从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培养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入手,特别是提高少数民族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实现少数民族充分就业,体现党和国家对广大少数民族的关怀,繁荣边疆经济发展,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

2.1.3石油石化产业位居新疆支柱产业之首

“十一五”期间,石油、石化产业的发展已经被确定为自治区的支柱产业之首,其产值占自治区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0%,石油化工增加值占工业总增加值的70%。石油工业作为资源经济将引领自治区工业发展方向。

自治区以现有大型石化基地为依托,突出抓好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哈密、南疆“四大”石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大型石化项目的集聚和带动作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区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石油石化下游产品的开发利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企业与石油企业联合重组,共同开发石油下游产品,延伸油气加工产业链条,努力把下游产品的精深加工做大做强,全面推进自治区石油石化及其下游产品加工业高速度、集群化、跨越式发展。

“十一五”期间,中石油、中石化等多家大型集团,逾万家大中企业,将投资数千亿元开发新疆,发展石油石化产业。因而,需要大批石油石化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从国家能源战略、新疆稳定和经济发展以及新疆石油、石化工业的重要地位来看,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早日建成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十分必要。

2.2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是新疆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新疆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新疆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新疆新型工业化建设,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然而,要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则需要大批人才,特别是技能型人才。

同时,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劳动技能入手,可以解决三农问题、困难群体生活问题、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和大学生就业问题,从而实现自治区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目标。因此,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提升新疆战略地位的要求,是转变新疆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自治区职业教育工作呈现新的、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相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而言发展缓慢,是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最薄弱的环节。为此,自治区成立职教领导小组,筹建了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公共示范实训基地和地州市特色产业公共实训基地。通过组建职教园区,可以起到示范引导作用,逐步形成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模式。

围绕新疆“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自治区成立了新疆石油石化职教园区。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职教园区的牵头单位,带动园区的几十家学校和企业培训机构,实施园区建设,资源共享,提高服务石油石化行业的能力。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后,将成为新疆石油石化行业先进职教模式的辐射源,必将扩大其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2.3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3.1完善学院办学条件,提升学院综合水平。

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和生存、发展的基础。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自创立以来,一直坚持立足新疆经济发展的需要办学,迄今为止已为地方和行业经济发展输送近3万名合格毕业生。随着新疆石油石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技术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学院现状与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距国家示范性的职业技术院校还有差距。主要表现为:良好的行业办学背景使学院已初步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校企合作办学还不够稳固,尚未达到深度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双证”融通人才培养试点,构建了“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但要在学校内部和全国推广,还需要进一步总结完善;初步建成了部分“双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编写了配套的讲义,但要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规划教材还要加强建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较高,但缺乏在国内相关行业和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的技术大师;实训条件虽然在新疆处于领先水平,但还不能满足“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要求,不能满足生产性实训达到80%的要求;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在新疆处于一流,石油、石化专业教学居于同类院校领先,但学院引领新疆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石油石化职教园区建设带动新疆乃至全国石油石化专业发展的辐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态势良好,连续几年就业率都在90%以上,但毕业生的就业对口率、职业稳定率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运行过程中,亟待完善工学两个过程、校企两个方面的质量监控,建立教学质量的社会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

为此,在目前全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亟需通过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全面提升学院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优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2.3.2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增强学院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在新疆具有较强办学实力的高职院校,地处新疆经济较为发达地区,不仅要立足本地区办学,还应面向社会,辐射全疆,承担起带动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任,促进新疆支柱产业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多年来,学院充分发挥高职优势教学资源的作用,在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社会培训的同时,还通过教师培训等方式,开展了对自治区南、北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对口支援工作,为促进这些地区的教育和经济发展、职业院校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学院基础能力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教学资源有限,这项工作的持续和深入开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工作,面向社会扩大培训规模,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带动自治区高职高专教育整体的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必要通过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集中优势资源全面增强学院的基础能力,更好地发挥学院社会服务和辐射带动功能。

第三部分学院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优势

学院拥有五十年办学历史,在发展的历史关头,把握自己的命运,择机而发,实现了一次次历史跨越。“十五”期间,学院抓住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走出困境,迈上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台阶。

3.1“十五”期间,学院创造了若干“第一或唯一”

1.学院成为自治区第一批独立设臵的三所高等职业院校之一。

2.学院是第一批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院校,是全国唯一一所开展试点的高职院校。

3.学院院长是自治区唯一的一名在2006年被国家七部门评为“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的高职院校领导。

4.学院被确定为自治区唯一一所“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试点院校,“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被劳动部称为“新疆模式”。

5.2006年6月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自治区培养了第一批“高职学历+高级工职业资格”的“双证”人才。

6.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电气工程专业被自治区确定为师资培训基地。

7.学院在自治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首批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创自治区高职高专院校就业率第一的佳绩。

8.学院是第一家获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的高职院校。

9.学院获得首批自治区“绿色大学”的称号。

10.学院在“九五”、“十五”期间是自治区首批“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课题研究的实验学校之一。

11.学院学生在2005年自治区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比赛中获得第一的好成绩。

12.学院是唯一一所在自治区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三连冠的高职院校。

13.学院学生在200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知识竞赛中获一等奖。

3.2学院开展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具有坚实的基础

学院经过多年建设和改革发展,已经初步确立了与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重点专业建设群。学院地处全国大型石油石化生产基地,与企业联系紧密,具备良好的建设环境。学院领导意识超前,学院定位准确、办学实力雄厚、就业率高、辐射能力强、办学综合水平高、教育教学改革领先,特色突出、专业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优质,在多方面都处于自治区领先地位。学院注重内涵建设,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2006年9月学院在自治区教育厅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3.2.1领导班子理念先进,办学定位准确

学院领导班子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就业立校、服

务强校、合作兴校”,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发展规律;以创办全国一流的高职院校为目标,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为己任;团结协作,勤政廉洁,决策民主,执着奉献,带领全院教职员工,上下一心,勤奋务实,严谨治学,一心一意办高职,坚定不移地为石油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侯炳超院长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彭建春书记获得“全国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学院经过五十年职业教育实践,确立了符合高职办学规律的办学宗旨、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

办学宗旨(四个服务):服务于经济,以市场为导向;服务于企业,以需求为目标;服务于学生,以能力为本位;服务于社会,以培训为重任。

办学指导思想(四个坚持):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实施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和素质拓展工程,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高职人才;

坚持为新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立足石油,面向社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企业的需要,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之路;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突出能力,注重实践,培养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坚持以质量规模求生存,以特色效益求发展,以服务贡献求支持,努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特色、效益”协调发展。

办学定位:

立足石油石化行业,面向地方;依托大企业,面向中小企业;针对基层,面向一线。瞄准市场办专业,瞄准岗位设课程,瞄准能力抓教学,瞄准创业育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熟练的职业岗位技能、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3.3.2专业建设重点突出,办学特色鲜明

1.优化的专业结构。

学院主动适应新疆经济和社会发展,依据产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设臵了以石油工程、石化工程类专业为龙头的10大类39个应用技术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石油石化专业群为特色的专业格局,满足新疆6大支柱产业体系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2.工学结合培养人才。

学院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实施“四项教学改革”,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实施“大平台,小方向”的教学改革--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构建主动适应市场专业需求变化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形成“大平台、小方向、活模块、多接口”的课程体系。

(2)实施“一书多证”的教学改革--学院倡导“1234”目标,即一张毕业证书,两个驾驶证(汽车驾驶证、计算机等级证),三种语言(外语、汉语、工程语言),四项技能证(钳工、电工、主专业和辅修专业职业资格证)。

近三年,学院毕业生的职业资格取证率均达95%以上。

(3)实施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的教学改革--学院在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酒店管理三个试点专业进行高职学历证书与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双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从课程设臵、教学计划、实训方案、过程监控、质量保障、结果认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研究,瞄准“双证”融通切入点,构建“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汽车专业高职教育与高级工职业资格“双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于2006年获自治区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4)实施“订单教育”的教学改革--学院从2001年开始与企业签订用人协议,从培养方案、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学生就业等各方面开展合作,实施“订单教育”。近三年,通过“订单教育”培养而就业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55.3%。

3.坚持立德树人。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实施“两项工程”,即“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全员育人的德育工程和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创新德育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落实“尊师、守纪、律己、精技”的学风建设,在教师中注重师德教育,在学生中强化职业道德养成。大力弘扬立志创业、艰苦奋斗的学院精神,突出“石油”精神,发扬“石油人”优良的工作作风,注重行业特色的养成教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