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脉搏和心跳

脉搏和心跳

脉搏和心跳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脉搏和心跳

导语:很多人都不知道脉搏和心跳的关系,其实正常的情况下,脉搏和心跳是同步的,心脏跳动一次,脉搏就动一次,如果心脏出现了什么问题的话就有可

很多人都不知道脉搏和心跳的关系,其实正常的情况下,脉搏和心跳是同步的,心脏跳动一次,脉搏就动一次,如果心脏出现了什么问题的话就有可能让脉搏和心跳不同步了,比如说心律失常的时候,所以这就预示着,脉搏和心跳一致相对来说就比较健康,如果不一致的话,就一定是心脏出现了问题了,需要及时就医诊断治疗。

心跳的次数会根据个人的差异都不同,小孩的心跳相对来说要快一些才正常,如果想要测试心跳的话,不要在强烈的运动或者情绪波动非常大的时候,这时的心跳次数都是不准确的,最好静静的休息十分钟左右,让自己平静了,这时才能测出最准确的心跳次数,下面就来加单的介绍一下脉搏和心跳相关内容。

脉搏是人们通过触摸体表动脉感觉到的有规律的搏动。动脉搏动的动力是心脏。心脏如同自行车的打气筒,收缩时将血液压进动脉,产生搏动;舒张时则接受由动脉泵出,经过全身血管网回流至心脏的血。在如此周期性往复中,心脏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就形成了脉搏。

正常人的脉搏力度和快慢主要和心脏的泵血力度、血管弹性,全身循环血量以及心率快慢有关。正常人休息时心率减慢,夜间心率可慢至每分钟40—50次左右。在发烧、运动、精神紧张、激动时心脏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脉搏自然增强。一些病理状态下可出现心率异常增快,如大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各种原因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有时心率甚至可达到每分钟200次以上,脉搏也会加快。

呼吸频率 脉搏 心率

呼吸频率 1基本定义: 胸部的依次起伏就是一次呼吸,即一次吸气一次呼气。每分钟呼吸的次数称为呼吸频率。 2检测方法 计算呼吸频率时要密切观察被检者的胸部,用带有秒针的钟若表记录被测者半分钟的呼吸次数,然后把测得的次数乘以2,得到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即呼吸频率。 3介绍 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呼吸频率随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而异.成人平静时的呼吸频率约为每分钟16-18次;儿童约为每分钟20次;一般女性比男性快1-2次.它也是医生在临床诊断中的一项重要的诊断依据. 1.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心跳速度即每分钟脉搏次数。 儿童正常的脉搏速度,一般如下: 胎儿140-150次/分; 初生婴儿130-140次/分;

一个月至1岁110-130次/分; 2岁96-115次/分; 3岁86-105次/分; 7-14岁76-90次/分; 以上频率应该是在安静状态下,如果孩子活动或参加体育锻炼,心跳可以明显加快。 青老年 15-21岁76-85次/分; 21-60岁70-75次/分; 60岁以上67-80次/分; 另外还需要补充的是:一般女性心跳速度比男性快些,是正常的。心跳速度会受呼吸速度影响。心跳速度会受体温影响,即每升一度华氏便快十下(如下表): 98F时心跳速度60/分 等于温度99F时心跳速度70/分 等于温度100F时心跳速度80/分 等于温度102F时心跳速度100/分 等于温度104F时心跳速度120/分 2.呼吸是人体内外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必需过程,人体通过呼吸而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呼吸与脉搏的比是1:4,即每呼吸1次,脉搏搏动4次。小儿呼吸比成人快,每分钟可达20~30次;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可达每分钟44次。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呼吸为12~20次/分,呼吸与脉搏之比为1:4。新生儿呼吸约44次/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慢。 1.呼吸过速(tachypnea) 指呼吸频率超过20次/分而言。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心力衰竭等。一般体温升高l℃,呼吸大约增加4次/分。 2.呼吸过缓(bradypnea) 指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而言。呼吸浅慢见于麻醉剂或镇静剂过量和颅内压增高等。 3.呼吸频率伴呼吸深度的变化呼吸浅快,见于呼吸肌麻痹、严重鼓肠、腹水和肥胖等,以及肺部疾病,如肺炎、胸膜炎、胸腔积液和气胸等。呼吸深快,见于剧烈运动时,因机体供氧量增加需要增加肺内气体交换之故。此外,当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时,亦常出现呼吸深快,并有过度通气的现象,此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引起呼吸性碱中毒,患者常感口周及肢端发麻,严重者可发生手足搐搦及呼吸暂停。当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亦出现深而慢的呼吸,此因细胞外液碳酸氢不足,pH降低,通过肺脏排出co:,进行代偿,以调节细胞外酸碱平衡之故,见于糖尿病酮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等,此种深长的呼吸又称之为库斯莫尔呼吸。心率

数字脉搏计_实验报告

【设计任务与要求】 1、要求用十进制数显示被测人体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测量范围30~160次/min; 2、要求在短时间内(5s、15s)测出脉搏数/每分钟; 3、测量范围要求在±4次/min以内; 4、要求锁定每分钟脉搏数,将测量结果通过数码管出来,共分为显示计数过程,不显示技术过程两种方案; 5、要求采用手动清零、自动清零(自启动)两种方式。 【课程方案原理框图】 【课程方案】 1、信号发生与采集将脉搏跳动信号传感器转换为与此相对应的电脉冲信号; 2、放大电路把传感器的微弱电流放大,微弱电压放大,采用高输入阻抗的非门进行放大; 3、低通滤波滤除空气中的高频,只让低频脉冲信号通过。对脉搏信号进行采集的时候,空气中交流工频干扰最大,根据有源滤波原理将其滤除。 4、整形电路可用两个非门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整形; 5、定时电路用555定时器组成多谐振荡器,达到5s、15s的精确计时; 6、通过计数、译码、显示读出脉搏数,并以十进制数的形式由数码管显示出来。数码管采用共阴数码管。 【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1、信号发生与采集: 通过陶瓷压电传感器对脉搏进行采样收集。 2、放大与滤波电路: 将5mV的正弦信号放大为5V的正弦信号,即差模电压增益为1000。

图示为用LM324设计的同相放大器,其输出信号,Vi 为幅值为5mV 的输入信号。则另: 倍。,即正弦信号放大了可得10001000,321,33≈= Ω==Ω=Vi Vo Av K R R M R Vi R R Vo )1 3 1(+=左图为二阶低通滤波器电压增益随频率变化曲线,在f=f o 之后随f 增加,增益急剧下降,从而达到低于f 频率通过的效果

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运动与脉搏的关系》一课教学设计 秦开二中王晓民 【教材分析】 《运动与脉搏的关系》一节的教学是在学完心脏之后的一节以探究为主,以培养学生学习一定的学习方法为主的探究课,通过对脉搏的产生的认探究,进一步认识心脏的泵血功能。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他们热爱生活,关心身边的事物,有积极探究的激情。但他们学习方法缺乏,急需学习方法的指引。通过合作,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都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脉搏和心跳的关系;说明运动和心跳、脉搏的关系及运动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脉搏和心跳的关系;说明运动和心跳、脉搏的关系及运动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脉搏和心跳的关系;说明运动和心跳、脉搏的关系及运动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技能目标:设计实验,探究脉搏与心率的关系。 情感目标:认同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教学准备】多媒体计算机,课件 【课前准备】分学习小组 师:为了学习的方便,我们以座位邻近为依据为学习小组。 每小组设组长一名,记时员一名,记录员一名,计算员两名。 设计理念:【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便于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小组活动中。经过观察、比较讨论、结获取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流程】

1.猜一猜:多媒体出示2004年雅典奥会110米栏冠军中国刘翔(让学生根据提示的信息猜谜)。 2.欣赏视频:刘翔夺冠的精彩瞬间。善导――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3.出示学习目标――明标。 4.根据学习目标确定本节课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学习,解决这些问题。――促思。 5.学生逐一解决这些问题。――精讲。 6. 试测脉搏。 师:如何正确测脉搏。老师用秒表计时,学生测量,并记录结果。 学生活动:1)、小组学生试测脉搏60秒,记录员记录。 2)、组长组织正确测量安静状态时的脉搏(60秒)――教师精讲如何测量脉搏,并展示正确测量脉搏的图片。 设计理念:【通过小组内练习,使每一名小组成员都明确自己的工作,顺利完成安静状态时脉搏的测量。】 7.脉搏与心率的关系? 学生自学讨论小辞典与知识链的内容。 设计理念:【通过对问题的思考,依据熟知的生理知识做出较为正确的假设,通过对小辞典与知识链的自学与讨论,学会对脉搏的形成认识与心率的关系。】 8.探究“运动状态与脉搏变化的关系”的方案设计,请将方案补充完整,并回答问题。按照科学探究的步骤逐一完成。――善导,促思,精讲。 每小组选择一运动状态,并进行这一状态时脉搏的测量。 活动①.组长带领大家活动 ②.活动完成后,立刻测脉搏,测量者在自己记数的同时,感觉脉搏与安静状态比较,有何不同。 ③.记录员记录 ④.计算员对数据进行计算,此时,小组成员自测脉搏,并感知自己脉搏恢复正常时所需要的时间。 ⑤.小组成员间讨论小组内两次脉搏的变化,得出结论。 设计理念:【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评互评中成长。】 9. 小组间的讨论交流。

人体安静与运动中、运动后心率的测定

实验人体安静与运动时心率的测定 [实验目的]: 掌握人体安静时心率的测定方法,观察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 心率测定的方法有心音听诊法、指触法和心率遥测法。 心脏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音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用听诊器在胸壁特定部位听诊能测量出心率,此为心率直接测量法。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脏的舒缩会引起动脉血管内的压力产生周期性波动,导致管壁发生搏动,并能以波的形式沿管壁向外周传播,且以心脏活动的周期一致。故用手指触摸到的身体浅表部位动脉搏动速率,通常可以间接代表心率,此为心率的间接测量法。 心率遥测法则是根据心脏活动时的电变化而采集心率的。心脏兴奋时的电变化传至体表,表面电极将心电信号接收后送入发射机,经接收机接收后显示。 [实验器材]: 听诊器、秒表、节拍器、POLAR心率遥测系统。 [实验内容] 1、安静时心率及脉搏测量 受试者静坐5 min。采用心前区听诊法直接测量心率。指触法测量脉搏时,通常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在受试者一侧手腕桡动脉搏动处。脉搏测量时先以10s为单位,连续测量3个10s,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1次时,即认为是相对安静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后继续测量,直至符合要求。然后,再测量30s脉搏乘于2,即为心率。 2、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脉搏的测量 令受试者按节拍器节律(30次/min)以2秒1次的速度连续做蹲起运动3min,取坐位测定运动后即刻、2min、4min和6min的脉搏。 3、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测量 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测量现常采用POLAR心率遥测法。首先,将带有传感发射器的胸带固定在胸前,松紧适度。再将手表遥测仪戴在手腕上,使“选择”键处于“测试”状态,按“使处于状态/起动-停止”键开始测定相对安静状态和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变化。测试完毕,再按“使处于状态/起动-停止”键,手表遥测仪停止记录。最后,按“回忆、回收”键,手控提取记录数据或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 4、基础心率、最大心率、心率贮备、靶心率和靶心率范围的测定 基础心率通常是早晨刚刚醒来尚未起床活动时的心率。 运动时运动强度与心率成正变关系,当人体进行大强度并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时,心率增加到极限水平,这就是最大心率。最大心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小,一般用220减去年龄来估算最大心率,或者HRmax=208-0.7×年龄。 最大心率与安静心率之差称心率贮备。如靶心率是运动训练或体育课,体育锻炼中欲达到的心率,如要跑10000m的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则HR=150次/分即为靶心率,但靶心率控制十分困难,故体育实践中,常用靶心率的范围。有氧运动的靶心率范围是: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60% ~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80%。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教案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准确地测量自己在平静时、运动后、运动结束休息 3 分钟后1 分钟内呼吸、心跳和脉搏的次数; 2、会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呼吸和心脏、脉搏跳动的规律。知识与 技能 1、知道呼吸和心脏跳动之间的关系; 2、知道运动对呼吸和心脏跳动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运动会对身体带来影响; 2、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手表或秒表、统计图表、风格不同的音乐学生准备:手 表、自制听诊器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在以前的生活中,你对自己的身体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提问:刚刚参加过一些运动,你感觉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3、讲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我们的呼吸、心跳和脉搏。 二、测量呼吸、心跳和脉搏 1、测量活动指导。

(1)提问:怎么样算呼吸一次?指名让学生讲解并演示。怎么样可以测量到呼吸? (2)提问:你有没有听到过自己心跳的声音?学生静坐体会。 教师讲述:利用合适的工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听到自己和他人心跳的声音。分发课前制作好的简易听筒,分组听一听自己和同桌的心跳声音。 有力的心跳声音是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标志。 (3)谈话:除了心脏在有力地跳动之外,我们身体上还有脉搏也在一刻不停地跳动着。怎么样来测量脉搏呢? 方法指导:伸出自己的左手,掌心朝上,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将指肚部位放在左手手腕外侧,大拇指自然地放在手背附近。这时,中指指肚就可以感觉到手腕处脉搏的跳动了。 学生自我尝试。 (4)讲解:在同一个时间内,心跳的次数和脉搏的次数是一样的。所以在测量时,我们只需要通过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就可以知道心脏的跳动次数了。 2、预测:你静坐时一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是多少?在活 动记录上作好记录 3、布置任务:每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为自己和对方测量1 分钟呼吸和脉搏跳动的次数,并在科学活动记录上作好记录。建议可以一人测量自己的呼吸次数,另一人帮助测量脉搏的跳动次数。测量结束后交换。

脉搏测量仿真实验

实验报告五 一、实验目的 设计相应的信号调理电路,然后利用通过对脉搏信号进行测量,来进行实时显示测量结果。 二、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脉搏测量仪可实现对人体脉搏信号的测量和显示功能。 三、实验环境 计算机、MULTISIM仿真软件 四、实验方案 脉搏测量仪系统总框图,如图1所示。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信号采集单元,信号调理单元,信号整形单元,频率计测量单元,显示单元。 信号采集单元主要是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将脉搏的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一般传感器输出的电压都在几毫伏左右。 信号调理单元主要包括信号的低通滤波,以及实现信号的放大,经过信号调理单元,几毫伏的脉搏信号的电压被放大为4V-5V左右。 信号整形单元则将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将脉搏信号转换为同频率的脉冲。 频率计测量单元和显示单元由一个数字频率计完成其功能。 信号整形单元信号调理单元脉搏采集单元 频率计测量显示单元

图1 系统总体框图 五、实验步骤 1、数字频率计仿真设计 如图所示,当给予方波信号时,频率计开始计数,计数范围取决于上输入信号的频率及选通信号的频率,这里取输入信号频率f=1000Hz,选通信号F=10Hz,相当于在1秒内可计100个脉冲,计数范围可由选通信号的频率和输入的计数信号的频率来决定 2、采集信号放大电路电路 由于对于脉搏测量仪,其要求在脉搏信号频率范围内,不失真的放大所采集的微弱信号,因此需要对所采集的信号进行放大;由于脉搏信号的频率在1.33HZ 左右,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高于2HZ的信号,因此需要设计一个低通滤波器,用来滤去高频信号;而整形的时是为了将输入的信号变为方波。滤波器的载止频率

五年级上册科学一课一练-4.1《测量呼吸和心跳》苏教版(含解析)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4.1《测量呼吸和心跳》 一、填空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跳、呼吸的快慢和有关。 2.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吸一呼算一次。 3. ______ 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到一次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在运动时,身体上的变化会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 加快,还会出汗。休息后心跳呼吸又会慢慢恢复。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结束时呼吸和心跳的次数要比安静状态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判断 6. 心跳越快身体越健康。() 7. 人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比心跳的次数多。() 8. 每个人的心跳和呼吸次数都不相同,是略有差异的。() 9. 为了身体健康,人要经常锻炼身体。 () 10. 人在睡眠时心脏要比在跑步时跳动的慢。() 三、选择 11. 下面哪种情况下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最快()。 A. 安静状态下 B. 运动刚结束时 C. 运动休息3 分钟后 12. 下面哪种情况下脉搏的次数是最慢(

)。 A. 安静状态下 B. 运动刚结束时 C. 运动休息3 分钟后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的正常呼吸次数是每分钟(),人的正常脉搏跳动的次数是每分钟 (________ )。 A、20次左右 B、80 次左右 C、140次左右 14. 跑或跳时人呼吸的次数比休息时()。

测试技术课程设计脉搏测量仪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 课程设计 脉搏测量仪的设计 姓名:张峰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2010级本科4班 学号:201015130457 完成日期:2012年12月28日

摘要 医院的护士每天都要给住院的病人把脉记录病人每分钟脉搏数,方法是用手按在病人腕部的动脉上,根据脉搏的跳动进行计数。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不会作1分钟的测量,通常是测量10秒钟时间内心跳的数,再把结果乘以6即得到每分钟的心跳数,即使这样做还是比较费时,而且精度也不高。本文介绍一种用单片机制作的脉搏测量仪,只要人把手指放在传感器内2秒钟就可以精确测量出每分钟脉搏数,测量结果用三位数字显示。 关键词:AT89C2051;单片机;脉搏测量仪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第二章基本结构模块 (2) 2.1脉搏波检测电路 (2) 2.2脉搏信号拾取电路 (2) 2.3信号放大 (3) 2.4波形整形部分 (5) 第三章整体电路分析 (7) 3.1光发射电路 (7) 3.2光电转换电路 (7) 3.3信号采集及处理系统 (8) 3.4过采样技术的应用 (8) 3.5整体硬件电路设计 (9) 参考文献 (10)

第一章引言 脉搏测量属于检测有无脉博的测量,有脉搏时遮挡光线,无脉搏时透光强,所采用的传感器是红外接收二极管和红外发射二极管。用于体育测量用的脉搏测量大致有指脉和耳脉二种方式。这二种测量方式各有优缺点,指脉测量比较方便、简单,但因为手指上的汗腺较多,指夹常年使用,污染可能会使测量灵敏度下降;耳脉测量比较干净,传感器使用环境污染少,容易维护。但因耳脉较弱,尤其是当季节变化时,所测信号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 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生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用过“摸脉”作为诊断疾病的手段。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波形)、强度(波幅)、速率(波速)和节律(周期)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因此对脉搏波采集和。 处理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应用前景。但人体的生物信号多属于强噪声背景下的低频的弱信号, 脉搏波信号更是低频微弱的非电生理信号, 必需经过放大和后级滤波以满足采集的要求。

人的正常血压和心率

人的正常血压和心率 人的正常血压和心率 一、低压是 60到90 高压90到140 心率是人体的正常脉搏(脉率)为:男性60~100次/分钟 女性70~90次/分钟 儿童约90次/分钟 新生儿140次/分钟 人体正常的呼吸频率为: 16次~18次/分钟 在安静状态下健康成人心率大约平均75次/分钟,正常成年人心率的波动范围为60-100/分钟,女性的心率较男性心率快,体力活动及精神兴奋时心跳都可增快。女性的心率较男性心率快,但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例如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的人心率较慢,每分钟可小于60次,但这决不能说是一种病理状态,要全面考虑。 剧烈运动后,心率可达到120次/分,是正常的。运动员心脏储备好,心率一般小于60次/分 二、成人正常心率60-100次/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 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mmHg(21.3kPa),舒张压大于或等于 95mmHg(12.6kPa)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亦即收缩压在141— 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 人的正常血压是多少,高压多少?低压多少? 1、正常血压是120/80; 2、高压正常值是90--140; 3、低压正常值是60--90;

4、压差20--60,40左右为好 及时了解各年龄段血压的正常值有助于患者及早发现高血压疾病,及早治疗。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压都治不好的,原发性高血压就可以通过治疗恢复稳定,这是少数。 以下为中国人的平均正常血压参考值: 年龄收缩压(男)舒张压(男)收缩压(女)舒张压(女) 16—20 115 73 110 70 21—25 115 73 110 71 26—30 115 75 112 73 31—35 117 76 114 74 36—40 120 80 116 77 41—45 124 81 122 78 46—50 128 82 128 79 51—55 134 84 134 80 56—60 137 84 139 82 61—65 148 86 145 83 注:以上统计为98年完成的,如今在人平均血压有所增加。 如果发现血压高于正常值,则需要一个反复测量和监测的过程,如果确定是患有高血压,那么就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确定病因并施以治疗。 标准心率 1、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有显著的个体差异,平均在75次/分左右(60—100次/分之间)。心率可因年龄、性别及其它生理情况而不同。初生儿的心率很快,可达130次/分 以上。在成年人中,女性的心率一般比男性稍快。同一个人,在安静或睡眠时心率减慢,运动时或情绪激动时心率加快,在某些药物或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下,会使心率发生加快或减慢。经常进行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的人,平时心率较慢。近年,国内大样本健康人群调查发现:国人男性静息心率的正常范围为50—95次/分,女性为55—95次/分。所以,心率随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变化而变化。

脉搏测量仪设计

第1章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脉搏测量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对脉搏的测量精度也越来越高,国内外先后研制了不同类型的脉搏测量仪,而其中关键是对脉搏传感器的研究。起初用于体育测量的脉搏测试集中在对接触式传感器的研究,利用此类传感器所研制的指脉、耳脉等测量仪各有其优缺点。指脉测量比较方便、简单,但因为手指上的汗腺较多,指夹常年使用,污染可能会使测量灵敏度下降:耳脉测量比较干净,传感器使用环境污染少,容易维护。但因耳脉较弱,尤其是当季节变化时,所测信号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造成测量结果不准确[3]。过去在医院临床监护和日常中老年保健中出现的日常监护仪器,如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可以完成脉搏的测量,但是这种便携式电子血压计利用微型气泵加压橡胶气囊,每次测量都需要一个加压和减压的过程,存在体积庞大、加减压过程会有不适、脉搏检测的精确度低等缺点。 近年来国内外致力于开发无创非接触式的传感器,这类传感器的重要特征是测量的探测部分不侵入机体,不造成机体创伤,能够自动消除仪表自身系统的误差,测量精度高,通常在体外,尤其是在体表间接测量人体的生理和生化参数。 其中光电式脉搏传感器是根据光电容积法制成的脉搏传感器,通过对手指末端透光度的监测,间接检测出脉搏信号。具有结构简单、无损伤、精度高、可重复使用等优点。通过光电式脉搏传感器所研制的脉搏测量仪已经应用到临床医学等各个方面并收到了理想效果。 人体心室周期性的收缩和舒张导致主动脉的收缩和舒张,是血流压力以波的形式从主动脉根部开始沿着整个动脉系统传播,这种波成为脉搏波[4]。从脉搏波中提取人体的心理病理信息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依据,历来都受到中外医学界的重视。脉搏波所呈现出的形态(波形)、强度(波幅)、速率(波速)和节律(周期)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人体心血管系统中许多生理病理的血流特征,因此对脉搏波采集和处理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和应用前景[5]。但人体的生物信号多属于强噪声背景下的低频的弱信号, 脉搏波信号更是低频微弱的非电生理信号,因此必需经过放大和后级滤波以满足采集的要求。 第2章总体设计思想

了解脉搏和运动的关系

了解脉搏和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1.了解脉搏和运动的关系 2.掌握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知识 教学步骤: 测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 心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动力器官,我们全身流动的血液全靠心脏这个“马达”来推动。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它是心脏功能的一种表现。 随着心脏的跳动,在特定部位皮肤表面可以摸到的动脉搏动称为脉搏。在正常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即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 脉率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一般情况卜,女性比男性快,儿童比成人快。成人安静时的正常心率为70—80次/分。学龄儿童为80—90次/分。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加快,而休息,睡眠时则减慢。参加运动时,脉搏跳动得越快,说明运动越剧烈;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山寸:心肌机能提高,在承受相同运动负荷 时,脉率比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人低,而且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的时间也比不经常锻炼的人短。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测定自己的脉率变化来判断锻炼负荷是否合适。 二,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及其测定

(一)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 人都有一个最高脉率,即使你进行非常吃力的运动,达到了最高脉率后也不能再增加了。最高脉率和年龄、体能水平有关。20岁以下的青少年,最高脉率一般为200次/分;而经常锻炼、体能水平好的青少年,最高脉率可以达到220次/分。最高脉率只有在参加最为激烈的运动时才会体现出来。通常,比较适宜的运动脉率应保持在最高脉率80%—50%的范围之内。 由于人们的体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也有所不同。我 们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出自己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 适宜的运动脉率二(最高脉率—安静时脉率)65%+安静时的脉率 (二)脉率的测定方法 1。准备一块带秒针的表。 2.找到能摸到脉搏的部位。 3.运动停下来时即刻测定6秒钟的脉搏跳动的次数。 4.测量时准确地数6秒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再乘以10,就是此时的心率。 (三)注意的问题:由于刚刚停止运动后的1分钟内,心率下降得特别快。因此,运动停止后,要准确测定即刻脉搏,需要事先进行必要的练习,比较熟练地掌握测定脉搏的方法。否则会延迟测定即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脉搏测试仪设计范本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脉搏测试仪设计 1 2020年4月19日

脉搏测试仪设计 1、设计目的 (1)熟悉脉搏测试仪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加深对电子电路的掌握,学会基于模拟电路的课程设计。 2、设计任务 脉搏测试仪是用来测量一个人心脏跳动次数的电子仪器,也是心电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来测量频率较低的小信号(传感器输出电压一般为几毫伏)。具体要求: (1)实现在30~60秒内测量1分钟的脉搏数。正常人脉搏数为60~80次/min,婴儿为90~100次/min,老人为100~150次/min (2)用传感器将脉搏跳动的转换为电压信号并放大整形和滤波。 (3)测试误差不小于2/min。 3、设计要求 2 2020年4月19日

(1)合理的设计硬件电路,说明工作原理及设计过程,画出相关的电路原理图(运用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 (2)选择常见的电器元件(说明电器元件选择的过程和依据); (3) 对电路进行局部或整体仿真分析; (4)按照规范要求,按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并完成相应答辩。 4、参考资料 (l)李立主编. 电工学实验指导.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高吉祥主编.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谢云,等编著.现代电子技术实践课程指导.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目录 一、设计要求 (4) 二、设计的作用、目的 (5) 3 2020年4月19日

三、设计的具体体现 (6) 1、系统概述 (6) 2、单元电路设计、仿真与分析 (7) 四、心得体会及建议 (21) 五、附录 (23) 六、参考文献 (24)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 一、设计要求 脉搏测试仪是用来测量一个人心脏跳动次数的电 4 2020年4月19日

《心跳和脉搏》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 《心跳和脉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心跳和脉搏的基本知识,认识心跳快慢和运动之间的规律; 2、技能目标:学会测量脉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根据测量结果归纳出心跳快慢和运动的关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和善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教学程序: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你们平时都喜欢玩些什么?在剧烈的游戏、活动时你们的身体有什么感觉? 2、学生自由发言。(累、呼吸急促、心跳加快……)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心跳”(板书)。 二、逐层展开,自主探究 1、了解心跳和脉搏。 ①讲述:我们都知道心脏是在不停地跳动,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人体的心脏是在不停地跳动的? ②生答。(在胸口听或医生用听诊器听胸口、摸颈部、摸手腕……) ③颈、手腕处怎么会有心跳呢? ④学生自由发言。 ⑤小结:引入“脉搏”,心跳和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一样的,平时我们经常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的。 2、学习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 ①怎样测量脉搏呢? ②生答。(并让学生尝试) ③教师归纳,并示范测量脉搏的方法(关键要找准位置)。 ④学生测量自己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教师帮助计时)。 ⑤汇报测量的结果。

3、研究心跳快慢和运动之间的规律。 ①刚才我们各自汇报了自己测量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②生答。(不相同……) ③提问:我们发现心跳有快有慢,你认为心跳快慢变化与什么有关系? ④学生回答。(可能与情绪、身体状况、运动……有关) ⑤现在我们就来研究“运动” 是否和“心跳快慢”有关? ⑥小组讨论: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心跳快慢和运动之间的关系?(交流讨论的结果。) ⑦师生小结:归纳具体的研究方 法和步骤。 (测量平静时和运动时脉搏每分钟 跳动的次数进行比较,可预设静坐时、 轻微运动时和剧烈运动时三种状态) ⑧学生进行研究。(教师帮助记时) ⑨归纳分析:a 、 b ⑩观察各种状态下每分钟心跳次数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心跳快慢和运动有关系,运动越剧烈,心跳就越快。 三、延伸探究,课外实践 ①心跳快慢是否还与情绪、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呢?(机动:说说你想怎样来研究?)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究。 ②实践作业:a 、利用这节课学习的测量脉搏的方法,回家后测量自己爸爸、妈妈每分钟的心跳次数。b 、收集有关心跳和脉搏的知识。 教学反思: “人的内心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自然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研究、探索呢?我认为本片断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让问题具有导向性。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开始的,教师应要求学

压电传感器SC0073脉搏测量仪设计

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化系 单片机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脉搏测量仪设计 专业:自动化 班级:自动化103 学生姓名:王宏刚,勾延伟,金文杰 指导教师:陈晓云,张秀春 设计完成日期:2012年11月28日

目录 1任务分析和性能指标 (1) 1.1任务分析 (1) 1.2性能指标 (1) 2总体方案设计 (2) 2.1硬件方案 (2) 2.1.1传感器 (2) 2.1.2 信号处理 (2) 2.1.3 单片机 (2) 2.1.4 电源 (2) 2.2软件方案 (2) 3硬件设计与实现 (4) 3.1前置放大电路 (4) 3.2二阶有源滤波电路 (4) 3.3波形整形电路 (5) 3.4单片机接口电路 (6) 4软件设计与实现 (7) 4.1主程序 (7) 5 调试及性能分析 (8) 5.1调试分析 (8) 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1 元器件清单 (11) 附录2 调试系统照片 (12) 附录3源代码 (13)

1任务分析和性能指标 1.1任务分析 医院的护士每天都要给住院的病人把脉记录病人每分钟脉搏数,方法是用手按在病人腕部的动脉上,根据脉搏的跳动进行计数。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不会作1分钟的测量,通常是测量10秒钟时间内心跳的数,再把结果乘以6即得到每分钟的心跳数,即使这样做还是比较费时,而且精度也不高。为了提高脉搏测量的精确与速度,多种脉搏测量仪被运用到医学上来,从而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医学诊断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脉搏测量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对脉搏的测量精度也越来越高,国内外先后研制了不同类型的脉搏测量仪,而其中关键是对脉搏传感器的研究。 动态微压传感器是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压电式小型压力传感器,产品采用压电薄膜作为换能材料,动态压力信号通过薄膜变成电荷量,在经传感器内部放大电路转换成电压输出。该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抗过载及冲击波能力强,抗干扰性好、操作简便、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控制、交通、安全防卫等领域。但人体的生物信号多属于强噪声背景下的低频的弱信号, 脉搏波信号更是低频微弱的非电生理信号,因此必需经过放大和后级滤波以满足采集的要求。 1.2性能指标 系统能准确测量人的脉搏次数,一分钟误差不超过1次,有直观的显示系统。系统要求有自己设计电路部分。

实验四脉搏测量

实验四脉搏测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人体脉搏波的测量方法。 2.观察脉搏波与心电波的区别及相互关系。 3.观察运动对脉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传感器:是由无源的精密压力换能器和一个指套组成,通过绑在手指上可测量脉搏。 2.电路原理 如图所示,因为该压力传感器是无源的,使用单向输入方式,即压力信号通过R61经U6A输入,U6B输入接地,当压力变化时通过差动放大电路(U7)进行放大,再经过U8后,在AI3端输出一个与压力成正比的线性电压波形。 三.实验步骤 1.接线:将传感器通过JP01连接至测量电路,将AI3和GND连接至labjack 的接口AI3和GND处。 2.通过调节电位器RP6来改变差动放大倍数(顺时针大),在U8输出端得到放大信号。 3.最终结果是:在U8的输出端得到一个放大后的信号,该信号特点是:当有脉搏时(压力增大)时,该信号曲线显示增大的信息;当无脉搏时(压力减小)时,该信号曲线幅度也响应减小。 四.实验内容 1.测量脉搏波的变化情况,同时计算脉搏频率。

2.与心电测量一起显示计算,观察两个波型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五、实验结果 实验中通过将传感器绕着人体手指,开始测量并记录数据,用matlab程序处理过后,得到以下图像: 根据图像,可以数出10秒内脉搏跳动次数约为14次,所以可计算得出人体脉搏约为84次/min。 六、实验总结 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脉搏的测量实验相对简单。在连接好电路图后,装上脉搏测量传感器,缠绕手指过后,开始测量。然后设置好相应的参数,采样率及采样时间,保存好数据并记录。在实验过程中,示波器上的波形显示不明显,可以通过改变横轴的时间长度,便可以清晰看到波形显示。回来便是数据处理,程序同呼吸测量实验中对数据的处理,要进行滤波处理,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波形。

脉搏计课程设计

报告成绩 电子电路综合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贺杰 学号:1410404006 专业年级:2014级通信工程4班 指导教师:周妮讲师 起止日期:2016年3月—2016年6月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6年6月3日

目录 1目的与意义 (1) 3 方案设计 (1) 4 系统硬件设计 (3) 5仿真调试与分析 (10) 6结论与体会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1) 附录A 系统实物图 (11)

摘要:电于脉搏计可以连续台动地测量手术或重危病人的脉搏,也可以用于健康管理,运动员的训练等方面,为提高运用电子技术基本知识进行理论设计、实践创新以及独立工作、团队合作的能力,通过实践制作一个数字频率计,学会合理的利用集成电子器件制作基于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课程设计与制作。电子脉搏计是用来测量一个人心脏跳动次数的电子仪器,也是心电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来测量频率较低的小信号。 1目的与意义 一、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2、学会安装和调试分立元件与集成电路组成的电子电路小系统。 二、意义 对于医院的危重病人,或者在其他一些特殊场合,需对人的脉搏进行连续检测,本课题即针对这一需求,设计一台简易的电子脉搏计。 1、制作要求 实现在15S内测量1min的脉搏数,并且显示其数字。正常人脉搏数为60~80次/min 婴儿为90~100次/min,老人为100~150次/min。(只考虑数字部分,即输入波形视为矩形波) 2、制作步骤 (1)拟定测试方案和设计步骤,填写真值表; (2)根据性能指标,计算元件参数,选好元件,设计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3)进行相应的仿真测试; (4)设计、调试和安装电路并测试; (5)撰写设计报告。 2 方案设计 电子脉搏计是由脉搏计数器和控制时间的定时电路所组成,并且还要在15S内测量出1min的脉搏数。所以,我们先按要求,分开设计各个功能的电路图,然后再组合连接成一个完整的按要求的电子脉搏计。 方案一:

脉搏与运动负荷

教学内容:脉搏与运动负荷 学习领域:运动参与 教学目标:1.了解脉搏和运动的关系 2.掌握简单判断运动负荷的知识 教学步骤: 测定脉搏是检测运动负荷常用的简便方法。 心脏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动力器官,我们全身流动的血液全靠心脏这个“马达”来推动。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它是心脏功能的一种表现。 随着心脏的跳动,在特定部位皮肤表面能够摸到的动脉搏动称为脉搏。在正常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即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 脉率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一般情况卜,女性比男性快,儿童比成人快。成人安静时的正常心率为70—80次/分。学龄儿童为80—90次/分。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使脉搏加快,而休息,睡眠时则减慢。参加运动时,脉搏跳动得越快,说明运动越剧烈;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山寸:心肌机能提升,在承受相同运动负荷 时,脉率比不经常参加锻炼的人低,而且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的时间也比不经常锻炼的人短。所以,我们能够通过测定自己的脉率变化来判断锻炼负荷是否合适。 二,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及其测定 (一)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 人都有一个最高脉率,即使你实行非常吃力的运动,达到了最高脉率后也不能再增加了。最高脉率和年龄、体能水平相关。20岁以下的青少年,最高脉率一般为200次/分;而经常锻炼、体能水平好的青少年,最高脉率能够达到220次/分。最高脉率只有在参加最为激烈的运动时才会体现出来。通常,比较适宜的运动脉率应保持在最高脉率80%—50%的范围之内。 因为人们的体能水平存有一定差异,所以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也有所不同。我 们能够用下列公式计算出自己最为适宜的运动脉率: 适宜的运动脉率二(最高脉率—安静时脉率)65%+安静时的脉率 (二)脉率的测定方法 1。准备一块带秒针的表。 2.找到能摸到脉搏的部位。 3.运动停下来时即刻测定6秒钟的脉搏跳动的次数。 4.测量时准确地数6秒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再乘以10,就是此时的心率。

数字脉搏计 实验报告

数字脉搏计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设计任务与要求】 1、要求用十进制数显示被测人体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测量范围30~160次/min; 2、要求在短时间内(5s、15s)测出脉搏数/每分钟; 3、测量范围要求在±4次/min以内; 4、要求锁定每分钟脉搏数,将测量结果通过数码管出来,共分为显示计数过程,不显示技术过程两种方案; 5、要求采用手动清零、自动清零(自启动)两种方式。 【课程方案原理框图】 【课程方案】 1、信号发生与采集将脉搏跳动信号传感器转换为与此相对应的电脉冲信号; 2、放大电路把传感器的微弱电流放大,微弱电压放大,采用高输入阻抗的非门进行放大; 3、低通滤波滤除空气中的高频,只让低频脉冲信号通过。对脉搏信号进行采集的时候,空气中交流工频干扰最大,根据有源滤波原理将其滤除。 4、整形电路可用两个非门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对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整形; 5、定时电路用555定时器组成多谐振荡器,达到5s、15s的精确计时; 6、通过计数、译码、显示读出脉搏数,并以十进制数的形式由数码管显示出来。数码管采用共阴数码管。 【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1、信号发生与采集: 通过陶瓷压电传感器对脉搏进行采样收集。 2、放大与滤波电路: 将5mV的正弦信号放大为5V的正弦信号,即差模电压增益为1000。

图示为用LM324设计的同相放大器,其输出信号,Vi 为幅值为5mV 的输入信号。则另: 倍。,即正弦信号放大了可得10001000,321,33≈= Ω==Ω=Vi Vo Av K R R M R Vi R R Vo )1 3 1(+=左图为二阶低通滤波器电压增益随频率变化曲线,在f=f o 之后随f 增加,增益急剧下降,从而达到低于f 频率通过的效果

光电脉搏信号检测电路

医用电子设计报告 光电脉搏信号检测电路 医仪一班黄爽3004202313 一、设计目的与意义 脉搏的概念: 脉搏的广义内容包括心尖搏动波、动脉波和静脉波。其共同特点是频率甚低。动脉脉搏为一般所说的脉搏,由心脏节律性地收缩和舒张引起主动脉中的容积和压力发生改变,从而使动脉管壁出现振动而产生的。脉搏产生后沿管壁向全身动脉传播,在身体浅表有动脉通过的部位,都可触摸到脉搏。所以动脉波的测量相对来说比较方便。 正常动脉波形如图。它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上升支:在心室快速射血期,动脉血压迅速上升,管壁被扩张,形成脉搏波形中的上升支;下降支:心室射血的后期。射血速度减慢,进入主动脉的血量少于由主动脉流向外周的血量,故被扩张的大动脉开始回缩,动脉血压逐渐降低,形成脉搏波形中下降支的前段。随后,心室舒张,动脉血压继续下降,形成下降支的其余部分。因为心室舒张时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的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这一返流使主动脉瓣很快关闭。返流的血液使主动脉根部的容积增大,并且受到闭合的主动脉瓣阻挡,发生一个返折波,因此在降中峡的后面形成一个短暂的向上的小波,称为降中波。老年人或者高血压病人由于血管顺应性较差,所以降中波不明显或者消失。血管弹性不良而硬化时,上升及下降段也均呈陡峭状。 脉搏能反映心血管系统多方面的状态,如心跳的频率和节律、心脏的收缩力、血管充盈度、动脉管壁的弹性等等。所以脉搏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顶目。中医更将扪脉作为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在中医现代化研究中,对脉搏的分析更为细致,可以分辨出迟脉、数脉、代脉、浮脉、弦脉、滑脉和涩脉等等。其中有以频率之不同而区分的(如迟脉、数脉),有以节律区分的(如结脉、代脉),有以深浅和形态区分的(如弦脉、滑脉、涩脉)等。这就要求在设计脉搏传感器时,要对其灵敏度、频响、拾取信号的方向等作认真的考虑。

基于脉搏信号的心率计算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研究报告 xxxxx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一、课题描述 已给定采集完毕的脉搏信号,使用MATLAB分析脉搏信号,并计算其心率。 二、课题分析 本课题的任务是根据采集的脉搏信号计算心率。首先使用MATLAB读取采集到的脉搏信号,因为脉搏信号中存在基线漂移、工频干扰与肌电干扰,所以要设计滤波器滤除干扰,得到有用的信息,得到满意的脉搏信号波形后,计算心率。 三、课题设计 脉搏信号以文本格式存储,使用MATLAB的load()函数读取已经采集完毕的脉搏信号,应注意文件的路径与名字必须正确。 经查阅资料可知基线漂移的频率在,工频干扰在50*kHZ(k为正整数),而肌电干扰无法滤除。所以首先设计一个高通滤波器滤除基线漂移,而后再设计一个带阻滤波器滤除工频干扰。因为IIR滤波器阶数更低、滤波效果更好,所以使用IIR滤波器。又因巴特沃斯滤波器与其他几种IIR滤波器相比,在通频带内频率响应曲线最为平坦,故选用巴特沃斯滤波器。 最后使用MATLAB中的findpeaks()函数捕获滤波后的脉搏信号的波峰,由波峰/总时间*60求得其心率。 脚本 MATLAB程序如下: clc; clear; x=load('F:/丑永新'); nn=40; x=x(1:nn,:)';%取出1-40行的所有数据 x=reshape(x,1,3000*nn);%重新排列

x=x./1000;%将mV化为V fss=1000;%采样频率 ts=1/fss; N=length(x); m=1:N; figure plot(m*ts,x) title('原始信号'); pinpu(fss,x); axis([0 5 0 1]) title('原始信号的频谱'); %接下来设计一个IIR高通滤波器 fs=;fp=;wp1=2*fp/fss;ws1=2*fs/fss;%设置通带截止频率以及阻带截止频率Rp1=3;Rs1=40;%设置通带波纹与阻带波纹 [n1,wc1]=buttord(wp1,ws1,Rp1,Rs1); [b1,a1]=butter(n1,wc1,'high'); figure freqz(b1,a1);%滤波器的频率响应 title('高通滤波器频率响应') y1=filter(b1,a1,x); figure plot(m*ts,y1) title('第一次滤波后时域波形') %接下来设计一个带阻滤波器,步骤与前一个相似 fp1=47;fs1=49;fs2=51;fp2=53; wp2=2*[fp1 fp2]/fs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