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场地设计考试(合集)教学教材

场地设计考试(合集)教学教材

场地设计考试(合集)教学教材
场地设计考试(合集)教学教材

场地设计考试(合集)

场地设计

1名词解释(12分3~4个)

场地的概念:狭义:建筑物之外的广场停车场,室外活动场室外展览场之类的内容。广义:指基地中所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场地设计的概念: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

基地:当一定面积的土地作为工程项目总体的用地后,就称为基地。

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公用设施)用地与建筑用地之间的用地分界线.

建筑红线:指建筑用地相互之间的用地分界线。

2填空(20分规范)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1通路的间距不应大于160m。

2长度超过35m的近端式车行路应设回车场。

3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m.

4据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5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地铁出入口)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6据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

7据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物的入口不应小于20m.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通道。

2)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和净宽不应小于4m。门垛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3.5m。3)沿街应设连同街道和内院的人行横道,间距不宜超过80m.

4)尽头是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和面积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不小于15×15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建筑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之间距离不宜超过80m;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宜小于4米,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大于5米,尽头是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和面积不小于15m×15m的回车场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不小于18×18。

4.影响场地设计的气象要素主要有风向、日照、气温和降水等。

绿化控制: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建筑形态

绿地率=绿化用地总面积/场地总用地面积X100%

建筑容积率=建筑面积/用地面积X100%

建筑的使用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X100%

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用地面积X100%

绿化系数(绿化率)=绿化面积/用地面积X100%

建筑覆盖率(建筑密度):建筑物基底面积/总用地面积X100%

日照间距系数L=D/H

L—日照间距系数D—日照间距H—遮挡计算高度(遮挡的遮挡部分高程b和被遮挡住宅首层地面0.9米高外墙处之高程a的差值)一般以D/H0(D为日照间距,H0为前幢建筑檐口至地面高度)确定为当地的日照间距系数

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

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日照间距对建筑密度、用地指标、用地规模有直接关系

建筑物的埋深应大于冻土深度

管线宜与建筑物或道路平行布置

主干管线应布置在靠近主要用户较多的一侧

临时让永久、小管径让大管径、可弯曲的让不可弯曲的、新设计的让原有的、有压力的让重力流的、施工工程量小的让施工工程量大的

广场地面坡度,一般满足排水0.3%--3%,尤以0.5%--2%为宜

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

消防车道净高不宜小于4M

建筑的沿街部分超过160M时,应设穿过建筑物的消防通道

道路的转弯半径小车6M;货车9M

道路交叉口的视距>21M

规划对用地范围的控制多是由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共同来完成的。

规划中对用地强度的控制是通过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来实现的。场地分区与基地利用1集中的方式2均衡的方式

公共建筑的群体组合方式(1)对称式 (2)自由式(3)庭院式(4)综合式

住宅群体组合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1)行列式(2)周边式(3)点群式(4)混合式

3选择(30)

4简答(25)

1.场地设计的根本目的:通过设计是场地中的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与其它要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发挥效用,并使基地的利用能够达到最佳状态,以充分发挥用地效益,节约土地,减少浪费。

2.场地设计的两个阶段:场地布局和场地详细两个阶段。

3.场地设计的制约因素:

(1)城市规划和相关的法规规范,进行场地设计的前提条件。

(2)设计任务的具体要求,场地设计的重要依据。

(3)场地的条件,场地设计的客观基础。

4.场地布局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1)组成元素各自的形态的确定

(2)元素之间组织关系的确定

5.场地的构成要素

①建筑物、构筑物:构成场地的核心要素,对场地起着控制作用,它的性质、规模的变化会改变场地的使用性质和技术指标。

②交通设施:由道路、停车场、广场组成。分为:人流(包括:机动车流、非机动车流、步行人流)、物流。主要解决场地内建筑物之间或场地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是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室外活动设施:是为了适应人们室外活动而设计的设施,包括健身设施和休憩场地,是室内活动的延续。

④绿化与景观设施:包括绿地、小品等。对场地的生态环境、文化环境起着重要作用。

⑤工程系统:包括工程管线、场地挡土墙、边坡等。

6.场地类型的划分

①按建设项目的使用特征划分:分为工业建设场地和民用建筑场地

工业建设场地:是指矿山、石化、轻纺、冶金、电力、机械、电子、食品、材料等工业的建设场地。这类工业建设的场地设计特点是要满足工艺流程需要,场地占地面积大,交通运输复杂,建设周期长。

民用建筑场地:是指学校、幼儿园、住宅、商场、体育馆、影剧院、办公楼、候机楼等普通民众使用的场地。此类场地设计特点是合理组织民众的各项活动,空间、交通、功能、造型等,创造宜人、冶人的场地环境。建设周期相对较短。

②按地形条件划分:平坦场地和坡地场地

平坦场地是指场地自然地形坡度为0~3%(倾角< 2°)的平坡场地和地形坡度在3~10%(倾角<6°)的缓坡地。这类场地地势平坦、开阔,建筑物布置比较自由,可以按照较理想的方案进行设计,土方量不大。

坡度场地是指自然地形坡度为10~25%(倾角< 14°)的中坡地、地形坡度在25~50%(倾角< 26°)的陡坡地和地形坡度在50~100%(倾角> 26°)的急坡地。这类场地地形起伏高差大,山势变化无常,建筑物、道路布置受到较大限制,需要处理高差,土方量大,挡土墙多。场地设计工作量大。

③按用地位置划分:市区场地、郊区场地、郊外场地

市区场地是指位于城市市区内的建设用地。这类场地特点是用地紧张、地价昂贵、满足城市规划要求,设计条件相对困难,但与城市交通系统连接相对容易。

郊区场地: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国家旅游度假区。这类场地的设计特点是限制条件较少,但要处理好与城市的关系,场地设计要体现城市的时代特征。

郊外场地:包括农村及自然地区(如纪念地、风景区)。场地完全脱离了城市环

境,设计条件以自然条件为主,要处理好与环境的协调关系,解决好与城市的交通联系问题,营造出优美、宜人、冶人的环境。

④按场地使用性质划分:分为公共建筑场地和居住建筑场地。

公共建筑场地是指为城镇、村庄、独立工矿区管理及居住生活所必须的公共使用的设施用地。包括科、教、文、卫、娱等用地。其功能复杂,建筑体量大,高度高,交通复杂,特别是城市的大型公共建筑,有时是综合体建筑,对城市起着重要的作用。场地设计时应强调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性。

居住建筑的功能单一,单体体量小,但占地面积普遍较大,建筑数量多。场地设计时强调建筑的群体组合与功能分区,为居住者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配有小体量的公共建筑。

⑤按项目中建筑的数量划分:分为单体建筑和群体建筑

单体建筑数量单一,但由于使用性质不同,功能及建设地点不同,场地设计要求有很大的差异。

群体建筑,由于建筑物数量较多,总用地面积一般较大,其外部空间环境较为丰富。综上所述,场地可大、可小,场地设计可简单、可复杂,场地设计难度差异很大,作为一名合格的建筑师,对于所开发建设的工程项目,必须首先处理好场地设计的问题。

7.场地设计的内容

①场地设计条件分析:分析建筑所处场地的自然条件、建设条件和城市规划的要求等,明确影响场地设计的各种因素。

②场地总体布局:结合场地现状条件,明确功能分区,合理确定场地内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工程设施的相互空间关系,进行总平面布置。

③交通组织:合理组织场地内各种交通流线,避免不同性质的人流、车流之间的相互干扰,根据初步确定的建、构筑物的位置,进行道路、广场、停车场、交通出入口布置,调整总平面图中建筑布置。

④竖向布置:结合地形,拟定场地竖向设计方案,确定场地及建、构筑物的设计标高,有效组织场地排水,计算土石方量。

⑤管线综合:协调各种室外管线的敷设,合理进行场地管线综合布置,具体确定各种管线的走向、平面(竖向)敷设顺序、管线间距、支架高度或管线埋深等,尽量避免相互干扰、影响景观。

⑥绿化与环境景观设计:结合使用者的室外活动需求,综合布置各种室外活动空间、环境设施、景观小品及绿化植物等,有效控制噪声等环境污染,创造优美的室外环境。

⑦技术经济分析:计算场地设计方案的各种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是土石方工程量、道路面积,可以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8.场地设计工作的特点

①综合性:场地设计涉及社会、经济、环境、园林、城规等学科,各方面

的知识相互联系、相互穿插,形成一个综合知识体系,它与建设项目

的性质、规模、使用功能、场地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

第二章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 第二章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 一、地形条件 1.布局 地形的形态往往直接影响场地设计的总体布局、平面结构和空间布置。如河谷地带。水网地区等,将导致总体布局呈线状结构。地形的起伏有利于形成生动的空间和变化丰富的建筑轮廓线。 2.竖向 地面的高程和用地各部位的高差,是场地设计中对不同高程的利用、竖向空间及景观组织和地面排水及防洪水等方面考虑的重要依据。 3.小气候 地形与小气候的形成有关,分析不同地形及与之相伴的小气候特点,将可更合理地布置建筑、绿地等设施。如在山地利用向阳坡面布置居住建筑,可获得良好的日照等。 4.坡度 充分利用和结合自然地面坡度,可减少土石方工程量,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在项目用地选择和总体布局上,需了解的各项建设用地适用坡度,见表l-2-1。 二、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及投资量和建设进度,因此,场地设计必须考虑建设项目对地基承力和地层稳定性的要求。建筑物对土壤允许承载力的要求如下:一层建筑60~100kPa、二、三层建筑100~120kPa;四、五层建筑120kPa。当地基承载力小于100kPa时,应注意地基的变形问题。同时,场地内的项目建设一般不应位于地下矿藏上面,或有崩塌、滑坡、断层、岩溶等地段。以下是几种不良的地质现象及其防预措施: 1.冲沟 冲沟是土地表面较松软的岩层被地面水冲刷而成的凹沟。冲沟的防治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两个方面。前者指植树、植草皮、封山育林等工作;后者为斜坡上作鱼鳞坑、梯田、开辟排水渠道或填土以及修筑沟底工程等。 2.崩塌 崩塌是山坡、陡岩上的岩石,受风化、地震、地质构造变动或施工等影响,在自重作用下,突然从悬崖、陡坡跌落下来的现象(如图1-2-1所示)。对于可能出现小型崩塌的地带,应实施加固防治措施。

场地设计学习心得讲解学习

场地设计学习心得

场地设计学习心得 有幸在大三的第一学期接触到了《建筑学场地设计》这门课。以前在做设计的时候总是拿着已知的地形图直接设计,尽管会适时考虑一下周边环境,但一直没有很明确的规定来约束自己,也因为不了解走了很多弯路,直到现在才得到系统的学习。作为未来的建筑师,没接触过场地设计和实践仅靠理解场地环境,会解决场地布置,这还远远不够,应具有场地设计的综合设计作图能力和实践设计组织能力,熟练掌握场地内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绿化、管线工程布局和场地竖向设计等。 这本书是对场地设计在建筑学方面的一些系统整理,全书共有7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场地表达,主要有等高线的定义及表达等,对地形地貌的识图分析,台地护坡设计概念手法等。第二部分是:场地调整,主要有地形形式及表示方法,场地排水的做法例子,对坡度的限制,各种不同情况下的等高线调整,土石方计算和平衡的方法,以及防护工程如挡土墙,防洪堤等的设计。第三部分是:停车厂(库)的设计,包括各种情况下的停车要求,出入口要求,坡度要求,汽车的参数等小的详细的注意事项。包括更特殊的情况下的停车要求,如无障碍的停车位设计以及数量要求。总之提炼出很多比较实用的原理规则,很适合设计时参考。第四部分是:建筑间距要求。主要包括建筑高度的要求限制,对防火间距的要求,对日照间距和卫生间距的要求及相关参数概念,还有对风向的介绍和相关注意事项。第五部分是:总平面,主要内容有对建筑基地的详细认识和各项内容指标的分析,建筑总平面布置,以及各个建筑类型的总平面布置注意要点举例,如中小学,档案馆及剧院等等。第六部分是:道路,主要内容是道路网简要介绍,道路分级,道路的竖向设计,公路的选线及道路绿化等内容。第七部分是:管线和绿化,主要内容包括各种管线的介绍,分类还有一些地上地下的埋(敷)设方式,要遵循的原则等,这部分内容还有一些绿化的介绍,如绿化类别,绿化设计及其原则,部分功能区绿化,这部分具体还分了几种不同地方的绿化,如居住区的,医院的,广场的绿化等,这部分也很实用,做方案时可以进行一定的参考。 场地设计不仅是对物的考虑,跟需要加入对人的考虑。太多时候,我们习惯了“场地设计”这类词汇,而忽略掉了其使用主体本身的使用状况。我们也习惯了场地作为物的特性的存在,却忽略了作为物的使用者——人的存在!因此,站在场地设计的背后,我们有必要

场地设计题库

填空: 1.场地的构成要素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绿化与环境景观设施工程系统。 2.按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特征场地可分为工业建设场地、民用建设场地。 3 .按地形条件场地可分为平坦场地和坡地场地。 4.按用地的位置划场地可分为市区场地、郊区场地、郊外场地。 4.场地设计的内容包括现状分析,场地布局,交通组织,竖向布置,管线综合,环境设计与保护,技术经济分析。 4.场地设计在工作的作用 1、建设项目立项阶段 参与编制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 2、建设项目选址阶段 场址选择、选址论证,提出选址技术条件,选址用地范围。 3、建设项目用地规划阶段 参与工程设计方案或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制定,提出要求。 4、建设工程规划阶段 建筑设计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7.场地自然条件是指场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 7.在场址选择时用到的比例尺是 7.在场地设计中坐标系统有两种.分别是建筑坐标系统、测量坐标系统: 8.图例包括地物符号、注记符号、地形符号 9.气候主要包括风象、日照、气温和降水等。 10.风象包括风向、风速和风级。 11.风玫瑰图可分为风向玫瑰图、风向频率玫瑰图、平均风速玫瑰图、污染系数玫瑰图。 12.工程地质条件包括一 13.场地的建设条件包括区域环境条件、周围环境条件、内部建设现状条件。 14.市政设施条件(七通一平)主要包括道路和供电、给水、排水、电信、燃气及北方地区的供暖等管网设施,连同场地平整。 17.场地内绿地包括: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防护绿地、宅旁绿地等。 18.场地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使用的合理性、技术的安全性、建设的经济性、环境的整体性。 19.建筑朝向的选择考虑的因素有日照因素、风向因素,在实践中、还要结合场地具体条件,如道路走向、周围景观、地形变化和用地形状等因素,其中道路走向是影响建筑朝向的重要因素。 20.建筑间距应根据日照一通风—肖防」保、工程管线埋设」筑保护和城市设计等要求,依据相关规范或标准规定而合理确定。 21.当间距一定时,风向入射角由0° ~60°渐次增大,则后排建筑窗口的相对风速也相应增大,相当于在逐渐增加建筑间距而加强通风效果。22. 地形对建筑通风间距的影响,在平原地区当D=2H时,通风效率可视为良好;当 D=H时,通风效率为50%o(D为建筑间距,H为建筑高度) 23.对于学校建筑而言教室楼与教室楼、办公楼、图书楼、实验室、专用教室(不包括音乐教室)等建筑之间长边平行布置时,其建筑防噪间距不应小于 25m。如教室顶棚以吸声材料进行装修时,教室楼与教室楼、图书馆、等其他楼之间的防噪间距不应小于18m o 24.对于学校建筑而言办公楼、图书楼、实验室、专用教室(不包括音乐教室)等建筑之间长边平行布置时,其建筑防噪间距不应小于15m o 24.居住建筑的群体组合方式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混合式。 25.公共建筑的群体组合方式对不一 26.轴线是空间组织中一种线性关系构件,属概念性元素,具有串联、控制、统辖、组织建筑和暗示、引导空间的作用,建筑或其他环境要素可沿轴线布置, 也可在其两侧布置。 27.在建筑空间组合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序列:功能----- 28.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29.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 30.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距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 31.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人口不应小于20m; 24.当基地机动车道路坡度大于 8 %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25.根据流线进出场地的不同方式,可将场地的整个交通流线体系分为尽端式和通过式两种。

20171026场地设计案例

场地设计案例 场地分析 1.设计条件 某住宅建设用地范围及周边现状如图3-67所示。 建设用地的场地设计标高为105.00m,道路南侧已建办公楼的场地标高为102.50m。 建筑退用地红线:临城市道路多层退5.00m,高层退10.00m,其他均退3.00m。 应满足日照及建筑防火消防规范要求。 该地区日照间距系数为1.2。 2.任务要求 按设计条件绘出多层住宅(建筑耐火等级二级)的最大可建用地范围(用左斜线表示),绘出高层住宅的

最大可建用地范围(用右斜线表示)。 标注相关尺寸。 根据作图,在下列单选题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1)用地南侧已建办公楼CD段与其北侧高层可建范围的间距为()。 A.30.00m B.45.00m C.51.00m D.54.60m (2)用地北侧已建办公楼EF段与其南侧高层可建范围的间距为()。 A.6.00m B.9.00m C.10.00m D.13.00m (3)多层可建范围与高层可建范围的面积差约为()。 A.585m2 B.652m2C.660m2D.840m2 答案:(1)C (2)D (3)C 3.解答题(参见图3-68)

例题3-28场地剖面 1.设计条件 ·某疗养院场地剖面如图3-69所示,场地南高北低,南北两侧均为已建疗养用房。 ·将场地整理成图3-70所示的三级水平台地(地面排水坡度可忽略不计),要求达到土方平衡且土方工程量最小。 ·中间台地区性布置如图3-71所示的拟建疗养用房,要求该用房离南侧已建疗养用房距离最近。 ·已建及拟建疗养用房均为等长的条形建筑,其均为正南北向布置,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按当地规划要求疗养用房的日照间距系数为2.0。

实心球教学中的三种场地设计共3页文档

实心球教学中的三种场地设计 场地是体育与健康课的“黑板”,精心创意,设计好练习场地这个“板书”,是上好实心球课的重要环节。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特征,不断创造性地变化场地,激发学生好胜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一、矩形场地 如图1所示,投掷场地为3×8m的矩形,由准备区、投掷区和警戒区组成。矩形中线4.2m为达标水平线,虚线5.2m为良好水平线,粗线6.0m 为优秀水平线,投掷外围加宽0.5m为警戒区。 组织及练习方法: 把学生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投掷组,另一组为捡球组,分别以一列横队(投掷组持实心球)站立于准备区。练习时,根据教师手势,每次一人,一方做投掷动作,另一方做捡球动作,完成动作后,练习学生回到本组队尾,全组完成动作后,两组互换角色,继续练习。 矩形场地用于水平测试课时,可使用一个投掷区;用于练习课时,“投掷区”和“捡球区”互换使用。用于新授课时,便于教师讲解、示范,对学生进行动作要领的临场指导。学生完成投掷后,对照场地数字,能随时了解每次的投掷水平。 二、“河”形场地 如图2所示,投掷场地由长12m、宽8m的“河”和两“岸”组成。中线为4.2m达标线,其两侧的虚线为5.2m良好线,靠近投掷区的粗线为6.0m 优秀线。 组织及练习方法:

学生分两组,分别以一列横队左右分散站立于投掷区即“岸”做投掷准备。根据口令提示,一组集体做准备、投掷动作,另一组做捡球动作。完成动作后,两组学生互换动作内容,继续练习。 场地名源于中国象棋,在教学中加入情景设置,适合复习课、课外活动练习、分组训练。场地相对宽阔,器材使用率高,学生练习密度大,练习紧促、有序。两组学生面对面练习,方便控制器材,统一口令,强调安全性。在学生已基本掌握投掷实心球的动作要领后,通过巩固练习、动作定形来提高其投掷能力。 三、靶形场地 如图3所示,靶形场地是分别以1m、1.8m、2.8m、7.0m、8.0m为半径的同心圆组成的投掷场地。 组织及练习方法: 学生分组,每组10人(可根据班级人数做适当调整),以同心圆形式分散站立于圆周外,听教师口令进入外圆内做准备、投掷、捡球动作。第一组做准备、投掷活动,下一组捡球,重复第一组动作。 此场地形如靶环,可用于复习课和热身运动(圆形跑,徒手操,做游戏等)。在靶形场地中组织教学,场地设计新颖,场地中的靶环设计,能激发初中生的好胜心和投掷兴趣。采用环形场地可做热身练习,方便教师进行课堂组织,形式新颖,练习内容多样,课堂气氛浓厚,学生情绪高涨。 三种教学场地设置,适应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场地中的标志线设置,能即时反馈学生的投掷水平,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先天素质,建立第一练习目标,通过后天努力,循序渐进,达到欲设目标。在练习时,

场地设计规范

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 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 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 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 的单层公共建筑); 3建筑高度大于1OOm 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注:本条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计算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1总则 1.0.1 为确保居民基本的居住生活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提高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1.0.3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 规模,应符合表1.0.3 的规定。 1.0. 3a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式可采用居住区-小区- 组团、居住区-组团、小区-组团及独立式组团等多种类型。 1.0.4 居住区的配建设施,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其配建设施的面积总指标,可根据规划布局形式统一安排、灵活使用。 1.0.5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0.5.1 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1.0.5.2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1.0.5.3 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社会经济、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并将其纳入规划; 1.0.5.4 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 管理要求,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1.0.5.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1.0.5.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 1.0.5.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1.0.5.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1.0.6 居住区规划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代号 2.0.1 城市居住区 一般称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 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2.0.2 居住小区 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

场地设计相关规范的整理样本

场地设计有关规范摘要 道路红线对场地建筑限制 A.《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规定: 4.2.1 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造,不得突出建筑突出物为: ——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涉及构造挡土桩、档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本、化粪池等; ——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涉及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 ——除基地内连接都市管线、隧道、天桥等市政公共设施外其她设施。 4.2.2 经本地都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容许突出道路红线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有人行道路面上空: 1)2.50m以上容许突出建筑构件: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应不不大于0.50m; 2)2.50m以上容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不不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m,并不应不不大于3m; 3)3m以上容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深度不应不不大于2m; 4)5m以上容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深度不适当不不大于3m; 2 在无人行道路面上空:4m以上容许突出建筑构件: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应不不大于0.50m。 B.《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办法规划·建筑》规定: 2.2.2 临街建筑物台阶、平台、楼梯、窗井、地下建筑、建筑基本、围墙、工程地下管线及其她构筑物不容许突出道路红线。 2.2.3 地下建筑物距离用地红线应不不大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坪至地下建筑物

底板)0.7倍,不得不大于5m。 消防间距控制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规定: 第3.3.8条甲、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应不大于25m,距重要公共建筑不适当不大于50m。 注: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而单独设立生活室与所属厂房之间防火间距,可恰当减少,但不应不大于6.00m。 第5.2.1条民用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应不大于表5.2.1规定。 民用建筑防火间距 第 4.2.1条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她民用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应不大于表4.2.1规定。 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她民用建筑之间防火间距 注:防火间距应接相邻建筑外墙近来距离计算,当外墙有突出可燃构件时,应从其突出某些外缘算起。

5 场地设计实例

模块5场地设计实例 教学目标 通过本模块的设计实例训练,进一步巩固建筑场地设计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

学习重点 场地分析、地形设计、场地剖面、地面停车场设计、场地绿化布置、管线布置、场地总体布局。 5.1 场地分析实例 本节主要考复习建筑退界、日照间距、防火间距、防护距离、卫生隔离等相关知识。 5.1.1场地分析实例一 1.设计条件 在某居住小区内,拟建住宅的用地红线及周边现状如图5.1所示。住宅可建范围线后退用地红线和道路红线均为5.0m。当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2,建筑物均正南北布置。新建住宅应考虑与已有建筑的防火间距(住宅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相对面均按开窗考虑)。 2.任务要求 绘出多层及高层住宅的最大可建范围,分别用表示。并标注相关尺寸。 3.回答下列问题 1)多层住宅可建范围线与商店AB段的距离为[ ]m。 A 5.6 B 6.0 C 7.2 D 9.0 2)高层住宅可建范围线与商店AB段的距离为[ ]m。 A 5.6 B 6.0 C 7.2 D 9.0 3)多层住宅可建范围线与商店CD段的距离为[ ]m。 A 7.2 B 9.0 C 10.2 D 15.0 4)多层住宅可建范围的面积为[ ]m2。 A 3336 B 3410 C 3506 D 3615 特别提示 1.建筑退界 根据规划要求,住宅可建范围线后退北侧用地红线5.0m,后退东侧、西侧和南侧(已建高层建筑以东 范围)的道路红线均为5.Om。 2.日照间距 为保证拟建住宅的日照,新建多层和高层住宅的可建范围线距已建高层建筑应为: 35.Om×1.2=42.0m、距商店AB段应为:6.Om×1.2=7.2m。 3. 防火间距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2.1条规定,新建多层住宅的可建范围线距商店AB段应为6.0m;根 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4.2.1条规定,新建高层住宅的可建范围线距商店AB段应为9.Om。 根据上述因素综合确定的可建范围如图5.2所示。 4. 参考答案 (1)C (2)D (3)D (4)A

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

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 637 ?1I-Design 发表于2013-01-07 22: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召唤红宝石 一、地形条件 1.布局 地形的形态往往直接影响场地设计的总体布局、平面结构和空间布置。如河谷地带。水网地区等,将导致总体布局呈线状结构。地形的起伏有利于形成生动的空间和变化丰富的建筑轮廓线。 2.竖向 地面的高程和用地各部位的高差,是场地设计中对不同高程的利用、竖向空间及景观组织和地面排水及防洪水等方面考虑的重要依据。 3.小气候 地形与小气候的形成有关,分析不同地形及与之相伴的小气候特点,将可更合理地布置建筑、绿地等设施。如在山地利用向阳坡面布置居住建筑,可获得良好的日照等。 4.坡度 充分利用和结合自然地面坡度,可减少土石方工程量,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在项目用地选择和总体布局上,需了解的各项建设用地适用坡度,见表l-2-1。 二、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及投资量和建设进度,因此,场地设计必须考虑建设项目对地基承力和地层稳定性的要求。建筑物对土壤允许承载力的要求如下:一层建筑60~100kPa、二、三层建筑100~120kPa;四、五层建筑120kPa。当地基承载力小于100kPa时,应注意地基的变形问题。同时,场地内的项目建设一般不应位于地下矿藏上面,或有崩塌、滑坡、断层、岩溶等地段。以下是几种不良的地质现象及其防预措施: 1.冲沟 冲沟是土地表面较松软的岩层被地面水冲刷而成的凹沟。冲沟的防治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两个方面。前者指植树、植草皮、封山育林等工作;后者为斜坡上作鱼鳞坑、梯田、开辟排水渠道或填土以及修筑沟底工程等。 2.崩塌 崩塌是山坡、陡岩上的岩石,受风化、地震、地质构造变动或施工等影响,在自重作用下,突然从悬崖、陡坡跌落下来的现象(如图1-2-1所示)。对于可能出现小型崩塌的地带,应实施加固防治措施。 3.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层或土体在自重、水或震动等的作用下,失去平衡而沿着一定的滑动面向下滑动的现象(如图1-2-2所示)。场地设计时,应明确滑坡地带与稳定地段边界的距离,项目和建筑应尽量避开。也可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表水浸蚀或修筑保护坡脚的措施予以防治。 4.断层 断层是岩层受力超过岩石体本身强度时,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整体性,而发生的断裂和显著位移现象(如图1-2-3所示)。在选择建筑用地时,必须避免把场地选择在地区性大断层和大的新生断层地带。 5.岩溶 岩溶是石灰岩等可溶性岩层被地下水侵蚀成溶洞,产生洞顶塌陷和地面漏斗状陷穴等一系列现象的总称。 6 地震 地震是一种具有很大危害性的自然现象。用以衡量地震发生时震源处释放出能量大小的标准称为震级。里氏震级共分10个等级,震级越高,强度越大。表示地震发生后造成对建筑物、构筑物的影响或破坏程度的地震烈度,共分12度。 从防震观点看,建设用地可分为3类: (1)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 一般是稳定岩石、坚实均匀土、开阔平坦地形或平缓坡地等地段。 (2)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

场地设计题库(DOC)讲课稿

填空: 1. 场地的构成要素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绿化与环境景观设施工程系统。 2. 按工程建设项目的使用特征场地可分为工业建设场地、民用建设场地。 3.按地形条件场地可分为平坦场地和坡地场地。 4. 按用地的位置划场地可分为市区场地、郊区场地、郊外场地。 5.场地设计的内容包括现状分析,场地布局,交通组织,竖向布置,管线综合,环境设计与保护,技术经济分析。 6. 场地设计在工作的作用 1、建设项目立项阶段 参与编制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 2、建设项目选址阶段 场址选择、选址论证,提出选址技术条件,选址用地范围。 3、建设项目用地规划阶段 参与工程设计方案或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制定,提出要求。 4、建设工程规划阶段 建筑设计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7. 场地自然条件是指场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条件、气候条件、工程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 8.在场址选择时用到的比例尺是 9. 在场地设计中坐标系统有两种,分别是建筑坐标系统、测量坐标系统: 10. 图例包括地物符号、注记符号、地形符号 11. 气候主要包括风象、日照、气温和降水等。 12. 风象包括风向、风速和风级。 13. 风玫瑰图可分为风向玫瑰图、风向频率玫瑰图、平均风速玫瑰图、污染系数玫瑰图。 14.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质结构、构造特性及承受荷载的能力。 15. 场地的建设条件包括区域环境条件、周围环境条件、内部建设现状条件。 16. 市政设施条件(七通一平)主要包括道路和供电、给水、排水、电信、燃气及北方地区的供暖等管网设施,连同场地平整。 17. 场地内绿地包括:公共绿地、专用绿地、防护绿地、宅旁绿地等。 18. 场地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使用的合理性、技术的安全性、建设的经济性、环境的整体性。 19. 建筑朝向的选择考虑的因素有日照因素、风向因素,在实践中、还要结合场地具体条件,如道路走向、周围景观、地形变化和用地形状等因素,其中道路走向是影响建筑朝向的重要因素。 20. 建筑间距应根据日照、通风、消防、环保、工程管线埋设、建筑保护和城市设计等要求,依据相关规范或标准规定而合理确定。 21. 当间距一定时,风向入射角由0°~60°渐次增大,则后排建筑窗口的相对风速也相应增大,相当于在逐渐增加建筑间距而加强通风效果。 22. 地形对建筑通风间距的影响,在平原地区当D=2H时,通风效率可视为良好;当D=H时,通风效率为50%。(D为建筑间距,H为建筑高度) 23. 对于学校建筑而言教室楼与教室楼、办公楼、图书楼、实验室、专用教室(不包括音乐教室)等建筑之间长边平行布置时,其建筑防噪间距不应小于25m。如教室顶棚以吸声材料进行装修时,教室楼与教室楼、图书馆、等其他楼之间的防噪间距不应小于18m。 24.对于学校建筑而言办公楼、图书楼、实验室、专用教室(不包括音乐教室)等建筑之间长边平行布置时,其建筑防噪间距不应小于15m。 24. 居住建筑的群体组合方式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混合式。 25. 公共建筑的群体组合方式对称式、自由式、庭院式、综合式。 26. 轴线是空间组织中一种线性关系构件,属概念性元素,具有串联、控制、统辖、组织建筑和暗示、引导空间的作用,建筑或其他环境要素可沿轴线布置,也可在其两侧布置。 27. 在建筑空间组合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序列:功能序列,空间序列.情感序列。 28. 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29. 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 30. 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距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 31. 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人口不应小于20m; 32.当基地机动车道路坡度大于8%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33.根据流线进出场地的不同方式,可将场地的整个交通流线体系分为尽端式和通过式两种。 34. 根据场地交通流线的组织方式,道路系统有人车分流、人车混行、人车部分分流基本交通形式。 35. 根据道路系统的分级组织,大型场地内的道路,可依据其功能及特征划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等。

学校教学楼场地设计案例分析

学校教学楼场地设计案例分析 三明学院厚德楼场地调研报告 ————三明学院厚德楼 10景观张德标 10号 摘要 此次案例分析以三明学院厚德楼为例子,通过对场地的功能分析,场地功能之间的互相关系和交通组织分析,场地内的交通组织,场地内外交通衔接这两个大点,对厚德楼的场地进行分析。其中分析包含的设计要素有,地形条件、人文条件、社会环境、交通流线、场地功能等,下面将详细阐述关于对三明学院厚德楼场地设计的分析。 - 1 - 背景分析 三明学院厚德楼于2010年10月6日破土动工,2011年4月18日上午,三明学院北区教学楼,厚德楼,顺利封顶。建筑面积13157平方米,五层框架结构,被列入了省“五大战役”工程之一,将能满足4500人使用,是三明学院重要的教学场所。

调研前期 通过老师上课的知识提取及现场勘测观察,整理出大概的场地的现状。包括构成的景观要素、区位关系、周围的交通流线。 区位分析 三明学院厚德楼, 位于三明市三元区荆 东村的三明学院北区 大门入口的右边。紧邻 学生北区宿舍、北区第 一食堂、在厚德楼的前

面是篮球场,以及祠 堂。因为厚德楼位于学 校的最北端,又因为其 可满足4500人的教学 需求。而其他的教学场 所不能同时满足学校 学生的正常上课,所以南区的学生也必须部分在厚德楼上课。又因为南北区- 2 - 相距较远,所以相对于南区的人来说,厚德楼的区位设置是不太合理的。很多住在最南端的学生去厚德楼上课走路会比较辛苦。 场地功能用地分析 根据我下面所做的场地功能分析图可以看出,厚德楼的主要功能是满足学生的教学、活动功能。平时的一些学生活动和一些学术讲座及相关专业的培训可在这里进行。 在厚德楼的南面分别有,停车场地、健身用地,篮球场,、广场用地、居住用地,学生宿舍,、以及娱乐用地,礼堂,。厚德楼的北面是围墙,围墙外是不属于学校的功能用地。原本还没有建厚德楼之前,厚德楼周围的一些用地是不存在的,比如,健身用地即篮球场,居住用地即和广场相结合的学生宿舍,和娱乐用地旁边新建的食堂。

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设计讲课讲稿

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设计 一、概述 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造就人一生的基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教养的奠基工程。因此,幼儿园建筑设计的好坏,将对人一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幼儿园的建筑设计,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定额、规范、指标和标准外,在园区总体布局,生活用房,服务用房和供应用房等的设计中,要充分照顾幼儿生理、心理发育德育特点和过程,为幼儿创造一个安全、卫生、宜人的成长环境。(一)幼儿园建筑设计要点 1.幼儿的生理、心理、行为特点及科学管理的要求决定了幼儿建筑的基本特征和设计要求。即满足绿化、美化、净化、儿童化的要求;满足幼儿生理、心理、行为特征的需求;运用儿童行为科学、心理学的理论来研究幼儿建筑环境及其设计要点。 2.创造舒适的睡眠和良好的室内、外活动环境以适应幼儿生活规律的要求。 3.创造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满足卫生、防疫要求的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 4.创造安全,利于防护的环境,以保障幼儿的安全。 5.适应幼儿园科学管理的需要。 (二)幼儿园的规模 幼儿园、托儿所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养的机构。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接纳不足三周岁幼儿的为托儿所。 幼儿园规模及每班的容纳人数(班容量)是根据幼儿年龄的差异而反映出其生活处理能力的不同及保教人员的工作量决定的。幼儿园规模按3的倍数确定其班级数,一般以6~9个班规模为宜。幼儿园规模见表幼儿园规模划分及优缺点。 幼儿园根据幼儿岁数的不同,可分为小、中、大班,小班收托3~4岁以下的幼儿,每班20~25人,中班收托4~5岁以下的幼儿,每班26~30人,大班收托5~6岁以下的幼儿,每班31~35人。 (三)幼儿园的功能关系分析

幼儿园的功能分区,一般可分为幼儿活动区、服务区和供应区。其基本功能关系如图幼儿园功能关系分析所示。 二、幼儿园建筑的组成及设计 幼儿园建筑主要由生活用房、服务用房和供应用房等三部分组成。 生活用房包括活动室、寝室、卫生间(包括厕所、盥洗、洗浴)、衣帽贮藏室、音体活动室等。幼儿园的活动室与寝室宜合并设置。 服务用房包括医务保健室、隔离室、晨检室、保育员值班室、教职工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包括收发室)及教职工厕所、浴室等。 供应用房包括幼儿厨房、消毒室、烧水间、洗衣房及库房等。 (一)生活用房设计 1.基本要求: 根据JGS39-87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的规定,幼儿园生活用房的设计需满足以下要求: (1)严禁将生活用房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2)除音体活动室的净高不小于3.6m以外,其它生活用房的净高不小于2.8m。(3)生活用房应布置在当地最好日照方位,并满足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小时的要求,温暖地区、炎热地区的生活用房应避免朝西,否则应设避阳设施。(4)生活用房采用侧窗采光时,其窗地面积之比,不应小于表窗地面积比的规定。 2.面积的确定 幼儿园生活用房面积不应小于表生活用房的最小使用面积的规定。 3.活动室设计 (1)平面形式的选择 活动室的平面形式应满足幼儿教学、游戏、活动等多种使用功能的要求。其平面形式应活泼、多样、富有韵律感,以适应幼儿生理、心理的需求。 活动室平面形式常用的有:矩形、方形、六边形、八边形、扇形及局部曲、折形等;其中矩形、方形平面有利于家具布置且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是国内外活动室平面采用最普遍的形式,而六边形、八边形及扇形等平面适应幼儿的心理

场地设计实例分析

场地设计实例分析 城市规划111班李剑 201116051122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 一、基本信息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坐落于市区的东部,地处广州市金融商业中心地带,与广州火车东站、中信广场及宏城广场、珠江新城连成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为举办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广东省、广州市政府投资3亿元建造的天河体育中心。于1984年7月4日破土动工,1987年8月30日竣工,被誉为“一流速度、一流建筑、一流设备”的体育建筑,曾获得国家优秀设计一等奖、鲁班奖等。总占地约58万平方米。 二、总平面布局 三、场地分析 天河体育中心占地54.54公顷,基地规整,近似长方形。如何在大尺度的用地上确定有限的建筑位置,并有效控制整个场地,是该项目场地设计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设计者采用了垂直交叉的轴线控制整个基地,非对称布置建筑体量,两者相结合保证了建筑布局既有序又有变化。中心体育场布置在轴线的交点上,长轴南北向。体育馆、游泳馆及其附属设施分别位于基地的西南角与东南角,既与内部各区紧密相连,又保证单独使用时交通的独立性。轴线中心的交通环与两个场馆自身的交通环共同组成该区有特色的交通系统。大面积的绿地、宽阔通道及大尺度的体育场馆构成了开放、热烈的整体环境。 场馆简介 球场1984年动工,1987年建成。广州天河体育场地处天河区金融商业中心,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原来由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三大场馆、以及一个田径辅场组成,六运会后,相继兴建了棒球场、网球场、保龄球馆、门球场、室内卡丁车场、露天游泳池、健美乐苑等场馆。1995年后对外开放,并增建了树林舞场、露天羽毛球场、乒乓球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健身小区、篮球场等群体设施。现中超广州恒大的主场。

《场地设计》实训

《场地设计》实训指导 谢青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广州学院

场地分析实训指导(一) 一、案例分析: [案例1-1] 可建建筑范围 比例:见图1-1 单位:m 设计条件: 在一块建筑用地内,其北侧和西侧已各建有一栋6层住宅,东侧已建一栋高层办公楼,场地现状如图1-所示,拟建一栋2-3层的购物中心,规划要求如下:1、购物中心的层高均为5m,柱网尺寸为9m×9m,耐火等级为一级,其外墙要求落在柱网上,且不考虑外墙厚度;建筑高度按层高计算,不考虑室内外高差及女儿墙高度。 2、购物中心的建筑控制线后退道路红线10m,后退东、西、北三侧的用地红线均为2m。 3、当地日照间距系数为1.5,占不考虑防视线干扰间距。 任务要求: 1、绘出购物中心最大可见的建筑水平投影范围,用表示,其各部位层数用2F和3F表示。 2、计算建筑密度及容积率。

解题方法: 1、基地与城市道路相邻时,分清道路红线,根据后退红线要求即可找出建筑控制线位置; 2、沿用地红线四周,满足不同的后退用地红线要求; 3、基地内有河流或小溪时,满足后退蓝线要求; 4、基地内包含古建筑时,满足日照间距要求; 5、拟建建筑与现有建筑之间,满足日照间距要求; 6、如有停车场库时,其出入口视线满足要求; 停车场出入口视距要求汽车库库址车辆出入口通视要求

7、拟建建筑物与已有建筑物之间满足防火间距要求。

解答: 1、根据规划要求,可见范围距东、西、北侧用地红线均为2m,距南侧道路红线为10m。 2、日照间距 为保证北面已建6层住宅的日照要求,拟建2层(10m)和3层(15m)购物中心的可见范围线距其北侧应分别为:10m×1.5=15m和15m×1.5=22.5m。 3、防火间距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1.0.2条,拟建3层购物中心属于多层防火设防范围,故其可建范围西侧与已建6层住宅的距离为6m。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第4.2.1条规定,拟建3层购物中心与已建高层办公楼的可建范围线的距离为9m。 4、复核建筑柱网尺寸 东西方向可见建筑范围的宽度为:72-3-6=63(m),而柱网间距为9m,合适。南北方向2层部分可建建筑范围的宽度为:55+6-10-15=36(m),也合适;3层部分可建建筑范围宽度为:55+6-10-22.5=28.5(m),28.5/9=3.2≈3,则3成于二层部分的可建范围间距为:36-3×9=9(m),与北侧住宅的间距为24m,满足日照间距要求。 5、计算建筑密度及容积率 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场地总用地面积×100%=63×36/72×55×100%=57.3% 建筑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场地总用地面积=2×(63×36)+63×27/72×55=1.575

场地设计课件

2.3 场地设计 2.3.1 场地设计的概念 场地设计是针对基地内建设项目的总平面设计,是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人为地组织与安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它是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建筑设计最初始的阶段场地设计是注册建筑师和注册规划师必须掌握的设计前期知识场,是设计本身和环境形成有机整体的关键阶段。 2.3.2场地分析 场地分析包含场地设计条件分析、场地总体布局、交通组织、竖向布置、管线综合、绿化与环境景观布置、技术经济分析等内容。其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的各要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使其场地的利用能够达到最佳状态,以充分发挥最大效益,节约土地,减少浪费。基于BIM 的场地分析,建立相应的三维场地模型,借助软件模拟分析功能,对坡度、方向、搞成、纵横断面、填挖方、等高线等做出分析报告,通过分析的结果,评估场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帮助管理者能更好的把握项目的决策。 2.3.3场地设计控制条件 征地界线与建设用地界线 征地界线是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划定的供土地使用者征用的边界线,包括城市公共设施:如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等,建设用地边界线指征地范围内实际可供场地用来建设区域的边界线。 道路红线 道路红线是场地与城市道路用地在地表、地上和底下的 空间界限。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台、建筑无的底下部分 或地下建筑物及建筑基础,均不得突入道路红线。(如2-30 图所示) 3)建筑红线 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2.3.4 Revit 软件创建场地 常用的BIM 场地设计软件有Autodesk 公司的Civil 3D 与Bentley 公司的Power Civil 软件,在Revit 软件中,主要利用场地建模板搭建场地模型。 图2—30

场地设计案例分析

场地设计案例分析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场地设计案例分析 ——奥林匹克公园 基本信息: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市区北部,中轴线的北端,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区域,集中了奥运项目的大部分主要比赛场馆及奥运村、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等重要设施。其中,南部是奥林匹克中心区,集中了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等重要场馆;北部规划为奥林匹克公园,占地约680公顷,将成为一个以自然山水、植被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地带,成为北京市中心地区与外围边缘组团之间的绿色屏障,对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环境和气候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战略意义。作为奥林匹克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最大的公共公园,森林公园的规划与备受社会各方瞩目。 参考图片 总体布局: 如图中所示。 参考图片 场地分析: 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城市规划多采用规则式棋盘状布局,体现了对秩序的追求;而城市的部分多采用自然式空间格局,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在满足奥运会场馆功能基础上,给予北京城中轴线新的延伸——北部森林公园,将使这条举世无双的城市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林之中。 “通往自然的轴线”——磅礴大气的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使代表城市历史、承载古

老文明的中轴线完美地消融在自然山林之中,以丰富的生态系统、壮丽的自然景观终结这条城市轴线。 公园尽端的湖泊则与轴线东侧的奥林匹克运河组成一条巨大的水龙,与北京古城区内中轴线西侧的水龙——、中南海遥相呼应,形成对称式布局。使得延伸至26公里长的成为了一个人文与山水相融的整体。

运动场音响系统设计方案讲课稿

运动场音响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 1.设计目标 2.环境要求 3.设计方法 4.功能概述 5.设备简介 6.设备材料清单 一、设计目标 运动场音响系统主要是进行声音扩声,兼顾音乐和其它影音资料音频信号的传播,在设计时重点考虑扬声器的声场声压的均匀度和声音的清晰度。 二、环境要求 1.运动场单独设立音控室,音控室设于运动场看台一楼。 2.运动场为开放式结构,要考虑音响防水、防潮、防损等问题。 3.运动场对面的已设立2个音柱喇叭,该音柱与校园广播和运动场音响系统相互连接。 4.所有管线需根据需要重新布设,但注意隐蔽。 三、设计方法 根据室外的安排及使用功能的定位我们采用了集中扩声,这样即可以满足场地的声场声压的均匀度,在满足声压要求的情况下结合使用的建议,我们设计的音箱是操场平时演出用,我们利用了带效果的《雅玛哈124CX调音台》编组功能,美国C-MARK压限器,美国S-MAKE功放放大功能,美国C-MARK电源时序器电源管理功能,根据国家室外扩声系统设计的声学特性指标标准,在空场稳态准峰值状态下的最大声压级: 1.语言扩声系统一级标准要大于或等于90dB; 2.声场不均匀度做到信号频率在1.0KHz和4.0KHz时测量小于或等于8dB;

3.传声增益在125Hz- 4.0KHz的平均值要大于或等于-8db以上为国家标准,我们设计的音频扩声 系统一定要达到和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体现系统的优越性能。扩声系统的音响效果,应能符合以上GYJ125室外扩声系统设计的声学特性指标中的语言和音乐兼用一级标准,方能达到语言清晰、无失真、声压余量充分、声场分布均匀、无声反馈啸叫。 四、功能概述 声场扩声使用TE1202主音箱4只,设置于主席台,吊挂分布,它平滑的功率响应和出色的音色质量也可使它很好的适应近场工作。该款音箱单元组成由1只15寸的低音单元和一只44TI的高音加超高音组成,另加4只做补声效果。同种单元组成的扬声器箱音色难以媲美,能轻松覆盖全场。音箱采用吊架安装便于地方环境,话筒采用专业无线话筒GM-9100U送话,话筒出音音色清晰,适合演出表演使用。 五、设备配置清单(件附表) 六、操场系统连接图

场地设计考试(合集)

场地设计考试(合集) https://www.doczj.com/doc/c81662080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场地设计 1名词解释(12分3~4个) 场地的概念:狭义:建筑物之外的广场停车场,室外活动场室外展览场之类的内容。广义:指基地中所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场地设计的概念: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 基地:当一定面积的土地作为工程项目总体的用地后,就称为基地。 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公用设施)用地与建筑用地之间的用地分界线. 建筑红线:指建筑用地相互之间的用地分界线。 2填空(20分规范)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1通路的间距不应大于160m。 2长度超过35m的近端式车行路应设回车场。 3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m. 4据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5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地铁出入口)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6据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 7据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物的入口不应小于20m.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通道。 2)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和净宽不应小于4m。门垛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3.5m。3)沿街应设连同街道和内院的人行横道,间距不宜超过80m. 4)尽头是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和面积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不小于15×15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高层建筑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之间距离不宜超过80m;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宜小于4米,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大于5米,尽头是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和面积不小于15m×15m的回车场大型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面积不小于18×18。 4.影响场地设计的气象要素主要有风向、日照、气温和降水等。 绿化控制: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建筑形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