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MSDS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MSDS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MSDS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MSDS

邻苯二甲酸二辛脂DOP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化学品英文名称:dioctyl phthalate

中文名称2: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

英文名称2:n-octyl phthalate

技术说明书编码:2509

CAS No.:117-84-0

分子式:C24H38O4

分子量:390.6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117-84-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摄入有毒。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受热分解释出腐蚀性、刺激性的烟雾。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不宜用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

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避免产生烟雾。避免与氧化剂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苯MSDS(精制甲类)

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苯 化学品英文名:benzene;phene 分子式:C6H6 分子量:78.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含量):CAS No.: 苯71-43-2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可伴有粘膜刺激;重度中毒者发生烦躁不安、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可发生心室颤动。呼气苯、血苯、尿酚测定值增高。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有白细胞减少(计数低于4×109/L)、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并有易感染和(或)出血倾向。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发生白血病( 以急性粒细胞性为多见)。皮肤损害有脱脂、干燥、皲裂、皮炎。可致月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生和聚集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灭火无效。

危化品MSDS-苯

苯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benzene 英文名称2:phene 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及合成苯的衍生物、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等。 2.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高浓度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长期接触苯对造血系统有损害,引起慢性中毒。 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主要成分 CAS RN 含量(%) 苯 71-43-2 4.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如有不适感,就医。 急性和迟发效应,主要症状:急性中毒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轻度

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可伴有粘 膜刺激;重度中毒者发生烦躁不安、昏迷、抽搐、血压下降,以致呼吸和循环衰竭。可发生心室颤动。呼气苯、血苯、尿酚 测定值增高。 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综合征;造血系统改变有白细胞减少(计数低于 4×109/L)、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 碍性贫血;并有易感染和(或)出血倾向。少数病例在慢性中毒后可发生白血病( 以急性粒细胞性为多见 )。皮肤损害有脱脂、 干燥、皲裂、皮炎。可致月经量增多与经期延长。 5.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易产 生和聚集静电,有燃烧爆炸危险。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 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 上撤离。用水灭火无效。 6. 泄漏应急措施 应急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 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

邻苯二甲酐

鄰苯二甲酐 Phthalic anhydride 注意:鄰苯二甲酐為腐蝕性固體,當發生緊急事件時,毒性及腐蝕性將為救災之主要考量因素 一、物質辨識資料表 二、物性、化性與災害資料 鄰苯二甲酐為一慢毒性及腐蝕性物質,重要之特性如下: 1.物性表

環境危害:空氣-鄰苯二甲酐在大於290nm的光譜下,可以直 接光分解;當發生光化學反應時,氫氧根 將被激發,而鄰苯二甲酐在大氣中的蒸汽 狀的半衰期為1天。 水----鄰苯二甲酐在水中時以水解為主,所以不會 在水體中濃縮、沉澱及蒸發。 土壤-鄰苯二甲酐會被潮濕的土壤所分解,因此 不會滲入地下水中。 三、防災設備

鄰苯二甲酐之救災需針對人員防護、火災爆炸預防及洩漏控制等方面選用適當防災器材設備:

四、中毒之症狀 鄰苯二甲酐可經由吸入、皮膚接觸而使人體中毒,症狀如下: 1.吸入性中毒之症狀 刺激鼻子、喉嚨,會有咳嗽、打噴嚏或流鼻血等症狀。長期暴露則 會造成支氣管炎、氣喘、呼吸急促、胸悶。 2.皮膚接觸性中毒之症狀 過度暴露會刺激或灼傷皮膚,長期暴露會造成皮膚過敏、皮膚疹。 3.眼睛接觸性中毒之症狀 刺激感或灼傷。 五、急救方式 鄰苯二甲酐中毒之搶救者須按前述救災設備中之個人防護設備完整穿戴,方可進入災區救人。而鄰苯二甲酐中毒之急救最重要是將患者迅速搬離現場至通風處,檢查患者之中毒症狀,判斷出中毒路徑給予適當之救護(參見圖73.1)。 解毒劑:稀釋-立即用( 120 到240 毫升) 水或者牛奶的4 到8 (英)兩稀釋(孩子不要超過 4 (英)兩或者120 毫升) 。

六、救災方式及災後處理 撤離至少離洩漏區域:50 to 100 meters (160 to 330 feet) 撤離至少離火災區域:800 公尺。 1.洩漏之救災 (1)立刻將洩漏區域隔離至少50-100公尺。 (2)切斷所有引火源,危險區域內禁止有燃燒物品、火焰、抽煙等情形 出現。 (3)若能在無風險下處理洩漏,即刻止漏。 (4)在未穿戴安全防護裝備下,不可接觸污染物或洩漏物質。 (5)撒水可降低蒸氣量,但不可將水直接注入容器中。 (鄰苯二甲酐會與水反應產生腐蝕性或毒性氣體) (6)避免洩漏物質進入下水道、地下室或其他封閉空間。 (7) 以蛭石、乾沙、泥土或類似物質吸收體吸附洩漏液後,將廢棄物置 入容器中,待事後再行處理。 2.火災之救災 (1)小火則使用二氧化碳及化學乾粉 大火則使抈酒精泡沫及噴水,若直接灑在熔化態鄰苯二甲酸上會產 生泡沫或飛濺現象。 (2)在無風險且可操作下,移離火場中之容器。 (3)對於暴露於火焰熱輻射危害之容器壁,施以水霧冷卻至火熄滅。

邻苯二甲酸酐(苯酐)

邻苯二甲酸酐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六 部分 泄漏应急 处理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 息 第七 部分 操作处置 与储存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八 部分 接触控制/ 个体防护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九 部分 理化特性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 部分 稳定性和 反应活性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回目录 化学品中文名称:邻苯二甲酸酐 化学品英文名称:o-phthalic anhydride 中文名称2:苯酐 技术说明书编码:948 CAS No.:85-44-9 分子式:C8H4O3 分子量:148.1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邻苯二甲酸酐≥99.7%85-44-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鼻、喉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吸入本品粉尘或蒸气,引起咳嗽、喷嚏和鼻衄。对有哮喘史者,可诱发哮喘。可致皮肤灼伤。慢性影响:长期反复接触可引起皮疹和慢性眼刺激。反复接触对皮肤有致敏作用。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

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回目 录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回目 录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塑料工作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还原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回目 录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 MAC(mg/m3): 1 TLVTN:OSHA 2ppm,12.2mg/m3; ACGIH 1ppm,6.1mg/m3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溶剂洗脱-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邻苯二甲酸酐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苯酐 一标识 中文名邻苯二甲酸酐;苯酐 英文名o-phthalic anhydride 分子式C8H4O3 相对分子量 CAS号码85-44-9 企业名称韩国艾敬化学 危险品类别第类酸性腐蚀品 化学类别酸酐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含量一级≥%;二级≥% 外观与性状白色针状结晶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增塑局、苯二甲酸二丁酯、树脂和染料等。 三健康危害。肝损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鼻、喉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吸入本品粉尘或蒸气,引起咳嗽、喷嚏和鼻衄。对有哮喘史者,可诱发哮喘。可致皮肤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反复接触可引起皮疹和慢性眼刺激。反复接触对皮肤有致敏作用。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牛奶或蛋清。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可燃闪点(℃)无意义 爆炸下限(%)引燃温度(℃) 570 爆炸上限(%)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能引起燃烧爆炸危险。 灭火方法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六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七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八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1 美国TVL-TWA OSHA 2PPM,m3 ACGIH 1ppm, mg/m3

MSDS-T-06二甲苯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手册 MSDS-T-06 二甲苯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1.1化学品中文名:二甲苯 1.2化学品英文名: xylene 1.3化学品别名:邻二甲苯

1.4分子式:C 8H 10 2.危险性概述 2.1紧急情况概述 液体。易燃,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皮肤有刺激性。对水生物 有毒。 2.2GHS危险性类别 根据GB 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 体,类别 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 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 2。 2.3标签要素 2.3.1象形图 2.3.2警示词:警告 2.4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造成皮肤刺激,对水生生物有毒。 2.5防范说明 2.5.1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作业后彻底清洗。避免释放到环境中。戴防护手 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2.5.2事故响应: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清洗后方 可重新使用。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 清洗皮肤或淋浴。 2.5.3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 2.5.4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2.6危害描述 2.6.1物理化学危险 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6.2健康危害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会造成呼吸道不适。意外食入本品可 能对个体健康有害。皮肤直接接触可造成皮肤刺激。通过割伤、擦伤或 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 导致暂时不适。 2.6.3环境危害 本品对水生生物有毒。请参阅MSDS第十二部分。 3.成分/组成信息

邻苯二甲酸酐

邻苯二甲酸酐 中文名:邻苯二甲酸酐 别名:苯酐 英文名:phthalic anhydride 分子式:1,2-C6H4(CO)2O,C8H4O3 分子量:148.11 CAS:85-44-9 形成条件:邻苯二甲酸分子内失去一分子水而形成的环酸酐 物理性质 白色针状结晶。相对密度(水=1)1.53,熔点131.6℃,沸点295℃(升华)。微溶于冷水、乙醚,易溶于热苯、乙醇、乙酸中。 化学性质 邻苯二甲酸酐可发生水解、醇解和氨解反应,与芳烃反应可合成蒽醌衍生物。邻苯二甲酸酐在工业上是在五氧化钒催化下,由萘与空气在350~360℃进行气相氧化制得,也可用空气氧化邻

二甲苯制得。邻苯二甲酸酐可代替邻苯二甲酸使用,主要与一元醇反应形成酯,例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用途 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都是重要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酐与多元醇(如甘油、季戊四醇)缩聚生成聚芳酯树脂,用于油漆工业;若与乙二醇和不饱和酸缩聚,则生成不饱和聚酯树脂,可制造绝缘漆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邻苯二甲酸酐也是合成苯甲酸、对苯二甲酸的原料,也用于药物合成。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81631 CAS: 85-44-9 中文名称: 邻苯二甲酸酐 英文名称: o-Phthalic anhydride 别名: 苯酐 分子式: C8H4O3;C6H4(CO)2O 分子量: 148.11 熔点: 131.2℃沸点:295℃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53; 蒸汽压: 151.7℃(蒸汽压 0.13kPa/96.5℃) 溶解性: 不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醇、乙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稳定性: 稳定

邻苯二甲酸酐MSDS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CSDS 邻苯二甲酸酐编制日期:2012-06-08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邻苯二甲酸酐 化学品英文名称:o-phthalic anhydride 中文名称2:苯酐 英文名称2: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anhydride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增塑剂、苯二甲酸二丁酯、树脂和染料等。 生产商: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Sinopharm Chemical Reagent Co.,Ltd 地址:上海市宁波路52号 邮编:200002 传真:86-021-******** 应急电话:86-021-******** 电子邮件地址:qc@https://www.doczj.com/doc/c89165588.html, 公司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c89165588.html, 技术说明书编码:SCRCCSDS100156 生效日期:2012-06-08 2. 危险性概述 2.1危险性类别:酸性腐蚀品。 2.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2.3健康危害:本品对眼、鼻、喉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2.4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2.5燃爆危险:可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 混合物 □ 主要成分 CAS RN 含量(%) 邻苯二甲酸酐 85-44-9 99.7 4. 急救措施 4.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4.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如有不适感,就医。 4.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4.4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4.5急性和迟发效应,主要症状:吸入本品粉尘或蒸气,引起咳嗽、喷嚏和鼻衄。可致皮肤灼伤。 慢性影响 长期反复接触可引起慢性眼刺激。反复接触对皮肤有致敏作用。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对呼吸道有致敏性,可引起哮喘。 5. 消防措施 5.1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5.2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5.3灭火方法: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 5.4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6. 泄漏应急措施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服。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干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 料覆盖泄漏物,然后用塑料布覆盖,减少飞散、避免雨淋。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