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毕业班科学苏教版复习资料 (1)

小学毕业班科学苏教版复习资料 (1)

小学毕业班科学苏教版复习资料 (1)
小学毕业班科学苏教版复习资料 (1)

小学毕业班《科学》总复习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末重点复习题

第1单元

1、(身高)和(体重)是生长发育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

2、(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3、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4、人的一生可以大致划分为(幼年)、(成年)、(老年)三个阶段。

5、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可以根据(父母的身高)、(现在的身高)、(自己的脚长)。

6、人体发育可分为(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7、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遗传现象的谚语或俗语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8、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变异现象的谚语或俗语有:(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9、变异有两种:(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10、(孟德尔)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11、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12、(遗传)与(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个特征,

13、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发现的。

14、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百万年前死亡的生物的(遗体)或(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15、化石告诉我们:(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是我们研究远古生物的重要线索)。

16、(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一书。

17、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18、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进化着。

19、(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是对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20、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

21、同一栖息地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间会形成(伙伴)关系如(啄木鸟帮树除虫,树为啄木鸟提供食物)或是(敌对)的关系如(小鸟吃虫)。22、动植物的生存本领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联系,是其(适应环境)的结果。

23、斑马的黑白条纹有(自身保护)的作用,骆驼的(驼峰可贮存水分和能量),它可以(连续两个星期)不喝一口水。仙人掌(根系发达)、(茎肥厚多汁)、(茎外生腊质)可以一个月不喝水。

24、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25、食物链的源头是(植物),终点是(凶猛的动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各种动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26、食物链上的生物,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 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做(消费者),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叫做(分解者),如蔴菇、细菌、蚯蚓、霉菌。2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28、人类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喷洒农药)(过度放牧)以及(过度捕捞)等。

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威胁人类当今和未来发展最主要的问题。

29 、生态工程包括: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生态农业包括:桑基鱼塘、稻田养鱼、立体农业。

30、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或发声的现象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31、指出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形式的能“工作”或运动的。

跳跃的青蛙(机械能)、人跑步(动能)、融化的冰(热能)、电脑(电能)、风筝(风能)、太阳(光能)、人的食物(化学能)、水力发电(水能)。

32、能量的一个重要特点它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33、生活中,能量的转换如:

A 、打开电视,电能转换成了声能和光能

B 、搓一搓手,化学能转换成了声能和光能.

C、我们吃的食物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我们运动所需要的动能。

D、电风扇是把电能转换成风能。

E、风力发电机是把风能转换成电能

F、电池是把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G、锯木头会发热是因为机械能转换成热能

H、阳光下的植物是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

34、一些矿物性燃料如(石油)、(煤)、(天然气)等都是不可再生性能源,而(阳光)、(风能)、(水能)等都是可再生性能源,而(潮汐)(地热能)、(核能)、(生物质能)是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

35、火箭升空利用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气垫船能在水面上高速滑行是利用了物体与空气的摩擦力比与水的摩擦力小的原理。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末重点复习题

第1单元

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我们不喝生水就是因为生水中含有会使我们致病的病菌。

2、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3、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4、利用细菌可以(加工食品)、(生产药品)、(净化环境)、(生产燃料)。但有的细菌会致病,如:(病菌)

5、减少致病细菌的方法传播有:(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

6、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防止发霉的办法: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7、(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8、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第2单元

1、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2、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3、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4、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5、地球表面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6、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7、地球仪上黄色代表(山地、沙漠),蓝色代表(水),绿色代表(平原、耕地、森林),白色代表(冰川)。

第3单元

1、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2、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3、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4、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有:(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

5、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称为(酸性物质)。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称为(碱性物质)。

6、你剧烈运动时,会感到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第4单元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7.3)天。

2、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3、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银河是由许许多多( 恒星)构成的。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很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把它们称为(恒星)。

5、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杨利伟)。中国“神舟6号”航天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6、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是苏联航天员加加林。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

7、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

第5单元

1、(好奇心)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出答案。

2、(假设)是根据已有经验先对答案做出的猜想。(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3、(实验)是制造条件,收集事物变化证据的方法。它有两种类型:模拟实验);(对比实验)。

4、假设一般用(如果……那么……)来表达。

5、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受客观条件限制,不能对某些自然现象进行直接实验,这时就要人为地创造一定的条件或因素,在模拟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这种实验称为(模拟实验)。

6、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末重点复习题

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2、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类。

3、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4、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力点)、(重点)。

5、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钳子)、(筷子)、(起钉锤)、(开瓶器)、(镊子)等。

6、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刀)、(叉)、(针)、(铲)、(斧子)、(螺丝钉)等。

7、利用轮轴原理的工具有(螺丝刀)、(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等。

8、(滑轮)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带沟槽的轮子。国旗是利用滑轮升上去的

9、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不省力);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省力)。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第二单元

1、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2、薄的材料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3、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最稳定、结实,所用材料也(最少)。

4、不稳定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5、铁塔、高压线塔、石油井架、起重臂都属于(支架结构),都运用了(三角形结构最稳定)的原理。

6、(赵州桥)是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7、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形状)有关。(拱桥)最结实,其次是斜拉桥,(平板桥)最不牢固。

8、房子的主要功能都是(避暑御寒)。

第三单元

1、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植物还可以用(根)、(茎)、(叶)进行营养繁殖。

2、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都是通过(雌雄结合)进行有性繁殖。

3、动物的繁殖包括(雌雄的识别)、(交配)、(生产)、(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

4、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是(卵生)和(胎生)。

5、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后代的。

6、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十个月)。

7、珍爱生命,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方法:①学做负重活动,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负担;②多做家务,减轻父母的劳累;③努力学习,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父母等。

第四单元

1、岩石的用途有(建筑房屋)、(铺路搭桥)、(石桌、石凳)、(制作观赏石)等。

2、地质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3、属于岩浆岩的岩石有(花岗岩、玄武岩);属于沉积岩的岩石有(砂岩、页岩、石灰岩);属于变质岩的岩石有(片麻岩、大理岩)。

4、(沉积岩)里常有(化石)、(煤)、(石油)、(天然气)。

5、可以从(颜色)、(结构)、(透明度)、(光泽)、(形状)、(硬度)等方面认识矿物的性质。

6、(滑石)是(最软)的矿物。纯净的滑石是生产(化妆用品)的好原料。

7、(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矿物。金刚石是制作(玻璃刀)的材料。

8、(石英)是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透明的石英称为(水晶),可做各种首饰。

9、(水资源、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石油、天然气、各种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第五单元

1、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是(大脑)。

2、大脑有管理人的(感觉)、(运动)、(说话)、(情绪)、(记忆)、(分析)、(推理)等功能,所以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

3、人的大脑中,(左脑)偏重于管理(语言)等功能,如语言、书写、数学、逻辑;(右脑)偏重于管理(空间概念)等功能,如音乐、绘画、情感、技艺。

人睡眠不足时,会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思维反应不灵敏等症状。

4、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神经就像电话电缆,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

5、(眼)、(耳)、(鼻)、(舌)、(皮肤)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分布在这些器官里的(神经)将接受到的各种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入(大脑),人就有了各种(感觉)。

6、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90%)来自(眼睛)。

7、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第六单元

1、(交流)是通过(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形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的过程。

2、科学注重(事实)与(证据),容不得虚假和轻信。

3、质疑就是有(根据地)对自己的和别人的探究(是否合理)提出疑问。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1、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自东向西)。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低—高—低)。

2、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低—高—低)。

4、(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5、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6、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7、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一个月或30天。

8、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是光源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3、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潜望镜)就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4、(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5(凸透镜)有(放大)作用;能使光线(聚焦);(凹透镜)有(缩小)作用;能使光线(发散)。

6、放大镜和老花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7、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折射,形成(彩虹)。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8、阳光可以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第三单元《电和磁》

1、一个简单电路要由(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四部分组成。

2、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3、(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4、避免触电的方法有:(不要在电线上晾晒湿衣服)、(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用湿毛巾擦电器)、(不要把几个电器插在一个电源插座上)。

5、磁铁有两个(磁极),指向北的一端叫做(北极),用(N )表示;指向南的一端叫做(南极),用(S )表示。

6、磁铁的性质有:(磁铁能吸铁)、(磁性可以传递)、(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磁极可以指示南北方向)、(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

7、(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被称为(司南)。

8、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

9、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正负极方向)或(绕线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10、电磁铁的应用有:(电铃)、(电动机)、(电扇)、(电磁起重机)、(电话)、(磁悬浮列车)。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

1、人在安静状态下,一般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心跳(80次)左右。

2、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3、(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4、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扫地前洒水)、(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不要吸烟)。

5、(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6、(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运动员的心跳次数比普通人少。

7、(血液)相当于(“运输兵”),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吸进的(氧气)、小肠吸收的(养料)带给身体各部分,又把身体各部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走,交给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8、保护心脏的方法有:(经常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情绪)。

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

1、(解释)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2、(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二、简答题。

1、怎样安全用电?

答:(1)不要用湿手或潮布触摸电源。(2)插电源插头时,不能用手接触插头上的金属片,手要握住绝缘部分。(3)拔掉插头时,不要用力扯着电线拔插头。(4)电线皮脱落,露出金属丝时,不要用手触摸露出部分。(5)家中无人时,应关闭家用电器,切断电源。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磁铁或电磁铁?

答:文具盒、衣柜门、磁性黑板、电动机、电视机、录音机、电话、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等

4、怎样保护呼吸器官?

答:(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2)预防呼吸道传染病。(3)扫地前洒水,避免吸入粉尘。(4)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5)不吸烟。(6)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5、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

答:(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2)合理饮文化娱乐活动保障心脏所需的营养。(3)预防心脏病

1、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的是:(1)要节约使用矿物资源。(2)回收利用矿物资源(3)要保护好这些矿物资源(4)积极开发新资源(5)加强宣传

2、你知道哪些保护大脑的方法?(至少答出4种)

答:(1)运动时,要注意保护头部。(2)保证睡眠时间。(3)看书时间不要太长,要注意休息。(4)加强体育锻炼。(5)保证有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1、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答:(1)常进行室内换气。(2)捂住鼻子打喷嚏。(3)用热水冲洗筷子。

(4)勤用肥皂洗手。.

2、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答: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3、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

答: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

4、地震前有哪些预兆?

答:地下水突升、井水冒泡、动物惊慌不安等。

5、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

答:在发生强烈地震时应尽快跑到空旷处,如来不及,就应躲在桌下、床下等有遮

盖物的地方,或者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

6、人们采用了哪些方法防锈?(如何防止铁生锈?)

答:生产、生活中的防锈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擦干、喷漆、涂沥青、加覆盖膜、电镀、制成不锈钢等。

7、为什么食品在夏季容易发霉?

答:因为夏季天气炎热,雨水较多,在这样潮湿的环境下食品就容易发霉。

8、怎样预防传染病?

答:一要管理好传染源,防止病源体扩散;二要切断传染途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三要保护好易感人群;四要做好预防接种工作;五要改善营养,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1、怎样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答:(1)不吸烟,不喝酒;(2)男孩不能拔胡须;(3)女孩不穿高跟鞋,不束胸不勒腰;(4)女孩要注意月经期的卫生;(5)不宜减肥;(6)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

2、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该怎么做?

答:(1)注意个人卫生;(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4)加强体育锻炼;(5)保证充足的睡眠(6)不迷恋电脑;(7)科学用脑。

3、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

答:(1)建立自然保护区;(2)建设生态工程;(3)节能减排;(4)倡导绿色生活。

4、面对缺水的现实,人们越来越感到节水的重要。想一想,对于节水,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答:(1)尽量做到一水多用。如可以用洗完菜的水浇花、喂牲畜;用洗完衣服的水冲厕所。(2)不用水时要拧紧水龙头。(3)避免滴漏。(4)推广“中水”使用。

5、为了呼吁更多的人来节约水资源,请你设计一句广告语。

答:水是生命之源。

请珍惜每一滴水,不然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你的眼泪。

6、在家中可以怎样节约能源?

答:使用节能灯具、使用节能的炉具、及时关闭用电设施、把空调设置适当的温度、安置太阳能热水器等。

7、对于油污,单用水是洗不干净的,用肥皂则可以洗干净。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另一只手拉着水。当我们揉搓衣物的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这样,原来不相溶的油和水,就变成“油水交融”的污水了,随着多次的漂洗、拧干,衣物也就洗干净了。

三、实验题1、请你设计自制的酸奶。

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

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

结论:细菌将牛奶中的一部分糖转化成了酸。

2、请你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答:材料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等。

步骤:(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湿馒头容易发霉。

3、请你设计变色花实验。

答:材料:紫甘蓝水、碱水、毛笔、白醋、纸花等。

步骤:(1)用毛笔在“花瓣“上抹白醋。

(2)在“叶子“上抹碱水。

(3)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看一看纸花变成什么颜色?

现象:纸花的“花瓣“变成红色,”叶子“变成绿色。

结论:这说明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4、实验名称:会吹泡泡的瓶子

所需材料:饮料瓶1个、冷热水各1杯、彩色水一杯、大盘子1个、橡皮泥1块、吸管若干

实验过程:

(1)、将吸管逐一连接,形成长管(连接口用胶带封好)。

(2)、将吸管放入瓶中,并用橡皮泥密封住瓶口,然后把瓶子放置在盘子中。(3)、弯曲吸管,使吸管另一端进入有色水的玻璃杯中。

(4)、向瓶子壁上浇热水,杯子中的吸管会排放大量气泡。

(5)、向瓶子壁上浇冷水。

(6)、玻璃杯中的水会经过吸管流入瓶中。

实验结论:瓶子中的空气受热后会膨胀,瓶子中的空气遇冷时收缩。

5、实验名称:制作太阳灶

所需材料:电筒凹面反光碗、泡沫塑料、铁丝、土豆、细竹签

制作过程:

(1)、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

(2)、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成90°,各留5厘米即可。

(3)、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将一根细竹签的两头削尖,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

(4)、把该装置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耐心调节竹签长度,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

6、探究铁钉生锈的实验

假设:如果铁放在:水里,那么铁就会生锈。

实验器材:几根铁钉,几根试管,少许油。

实验步骤:a、把铁钉放在盛满水的试管里。

b、加一点油。

c、每天观察铁钉的变化。

结论:铁钉生锈的必要条件是氧气和水,去掉其中一个,铁就不易生锈。

7、实验名称:制作印迹化石模型

实验器材:黏土、化石、贝壳、树叶、骨头

实验步骤:

(1)、将黏土擀平。

(2)、把化石、贝壳、树叶、骨头放在黏土上,用手把它压进去,留下印迹后取出。

(3)、把留有印迹的黏土模型晾干。

8、自制小火箭实验

所需材料:一张香烟盒的锡箔纸、一根缝衣针、一根曲别针以及一盒火柴。

制作过程:

1、将一根缝衣针和一根火柴并排贴紧,再将锡箔纸包在外面,紧紧地把针头和火柴头包在一起,然后把缝衣针抽了出来,火箭主体就做好了。

2、再把曲别针掰开成45度角,做成一个支架,把“火箭”放在支架上,等待发射了。

3、划好一根火柴,给支架上的“火箭”点火,瞬间,“火箭”如同出弦之箭,嗖地一声,在空滑了一道白烟构成的弧线,飞出去一米多远。

实验结论:反冲原理———当从锡箔纸外面点火时,火柴头受热而燃烧,燃烧后的气体顺着喷气口喷出,形成反冲力,“火箭”由此升空。9、实验名称:制作小水轮

实验器材:塑料片、软木塞、钉子、塑料瓶、牙签、漏斗、细塑料管

实验步骤:

(1)、用4个塑料片插在软木塞的槽里,做成水轮。

(2)、用钉子在塑料瓶的相对侧面钻两个孔。

(3)、将牙签推压进软木塞里。

(4)、将瓶子安放在玻璃盘子上,将细塑料管放进瓶子的颈口里,并且往漏斗里(5)、倒水,让下落的水冲击水轮使之旋转。

10颜色的保护作用实验:

材料:黄色水彩笔、白纸、橘黄色的透明纸

实验:(1)用黄色笔在白纸上画条鱼

(2)在白纸上覆上一张橘黄色的透明纸

现象:透过橘黄色的透明纸不易发现白纸上的黄色鱼。

结论:因为鱼身上的黄色与透明纸的颜色很相似,所以会起到保护作用。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

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想到了(农业研究)、(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航天探索)……

2、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有:(看小鸡出壳)、(看自己的影子)、(观察蚂蚁)、(拆玩具)、……

3、(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

4、我知道的科学家的名字有: (琴纳)、(爱迪生)、(居里夫人)、(李时珍)、(袁隆平)、(牛顿)……

5、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

6、英国人(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电影)就是根据他解释的原理制作的。

第二单元:

1、校园里(小花)、(小草)、(树木)、(小鸟)、(蝴蝶)、(毛毛虫)、(蚂蚁)、(蜻蜓)、(蜜蜂)等都是有生命的。

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都对刺激有反应)等。

3、植物的共同特征是(依靠阳光独立生活,位置一般不移动)。

4、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5、金鱼的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6、兔子和萝卜的相同之处有:(能长大)、(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吃东西)等。

7、兔子和萝卜的不同之处有:(1)萝卜不能运动,兔子可以运动(2)萝卜依靠阳光独立生活,兔子所需营养由外部供给。

第三单元:

1、(水)是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植物的(生长繁殖)离不开水。

2、人体(65%)是水,一个鸡蛋中含有(76%)的水,一条鱼(85%)是水,蔬菜中(90%)是水。

3、神奇的水:会“爬”的水、会“团结”的水、会“喷射”的水、会“托举”的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水。

4、一般情况下,如果连续(5天)不喝水,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

5、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6、物体放入水中,如果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物体就可以(浮)起来;如果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物体就会(沉)下去。

7、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江河)、(湖泊)、(海洋)、(冰川)和(地下)等许多地方。

8、我们周围的一些活动会污染到水资源,如:(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

9、(水资源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

10、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有:(水龙头关不紧)、(马桶漏水)、(用流水洗漱)、(冲厕所)等。

11、节约用水的方法:(用完水关紧水龙头);(刷牙、洗碗不用流水);(洗衣、洗澡后的水用来冲厕所、洗车)等。

12、第47界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四单元:

1、常见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大类。天然材料有:(木材)、(石料)、(棉花)、(蚕丝)、(羊毛)等。

2、人造材料有:(纸)、(铁)、(玻璃)、(塑料)、(尼龙)等。

3、造纸术由(蔡伦)发明,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4、为了保护木材资源,我们要(节约用纸)。

5、常见的纺织材料有:(棉)、(麻)、(丝)、(毛)和(人造纤维)等。

6、(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它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7、金属的性质有(表面有光泽)、(易传热)、(易变形)等。

8、一般用(铁)做炒锅,因为(便宜)、(坚硬)、(铁是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9、用(铝)做易拉罐,因为(便宜)、(轻)、(易加工)。

10、首饰用(金银)做,因为(昂贵)、(光泽度好)、(不易氧化)。

11、塑料的优点:(轻便可塑)、(牢固有弹性)、(透明隔热)等。

12、不易腐烂的塑料,对环境不好的影响有:(占用土地)、(威胁海洋生物)、(影响市容)。

13、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1)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2)回收利用废旧塑

料(3)研制可以分解的塑料(4)购物尽量用布袋或纸袋。

14、造纸过程:剥去树皮——切成小片——煮烂成浆——搅拌纸浆——漂白纸浆——沥干水分——压成纸张

第五单元:

1、(爱提问),是人类好奇天性的一种表现,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起点。

2、问题从哪里来:(1)仔细观察周围事物时提出问题(2)对流行说法提出怀疑(3)科学小制作时提出问题。

3、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1)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2)自己通过观察和实验找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

1、土壤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等物质构成。

2、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土)、(壤土)、(黏土)三类。

3、(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越肥沃。

4、、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种植绿肥)、(收集落叶)、(粪便沤肥)的方法增加(腐殖质)来加以改良。

5、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6、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7、人类破坏土壤的活动有:(喷洒农药)、(抛撒垃圾)、(开山毁林)、(开窑烧砖)、(乱丢废旧电池)等。8、保护家乡土壤的方法有:(不乱喷洒农药)、(积极回收垃圾)、(植树造林)、(环保宣传)、(保护蚯蚓)等。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

1、有(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种子才能萌发。

2、种子旅行的方式:(1)利用风力:如蒲公英、挪威枫。(2)利用水力:如椰子、莲蓬。(3)利用弹力:如豆类的种子。(4)利用动物:如浆果、刺果等。

3、(根)有(固定植物)和(吸收养料)的作用。

4、(茎)承担着(运输)的任务——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又把叶子制造的(食物)传送给植物的其他部分。

5、大多数植物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

6、花的构造有:(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7、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人们常常还会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8、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一般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9、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提供(食物)、(药材)、(饮料)、(纺织材料)、(家具)、(燃料)、(建筑材料)……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

1、固体的性质是(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会流动)。

2、面糊、牙膏是(水与固体的混合),不能说它们既是固体又是液体。

3、固体与固体可以(混合),也可以(分离)。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4、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现象。

5、固体的沉浮取决于它在水中所占的(体积),而不是由它的(轻重)决定。

6、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有三种:过滤(米与水的分离)、沉淀(泥沙与水的分

离)、蒸发(水与盐的分离)。

7、液体的共同性质是都(没有固定的形状),都(会流动),都(有表面张力)。

8、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有:(改变物体的形状)、(借助漂浮物)、(改

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

9、在渔网上面拴泡沫塑料等轻的物体,下面拴铁块等重的物体,可让渔网立起来。

10、比较液体性质的方法有:(眼看)、(鼻闻)、(舌尝)、(比轻重)、(比流动的快

慢)、(比露珠的形状)等。

第四单元《关心天气》第五单元《观察与测量》

1、我们可以从(气温)、(降水量)、(风向)、(风力)、(湿度)、(云量)等方面来

描述天气。

2、认识天气符号表示的天气:(晴)、(阴)、(多云)、(雨)、(风)、(雪)等。

3、能预报天气的谚语有:(蜻蜓低飞要下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

上钩钩云,地下水淋淋)。

4、用来测(气温)的(温度表)又叫寒暑表。

5、学会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6、37摄氏度写作(37℃)0摄氏度写作(0℃)零下5摄氏度写作(—5℃)4℃读作(4摄氏度)

7、测雨量前,要把水加到(“0”刻度)。雨量器的大小、形状不同,测得的结果是(相同)的。

8、天气预报中雨量的等级划分标准是:24小时内降雨量在(0.1—10毫米之间)的是(小雨);(10—25毫米之间)的是(中雨);(25——50毫米之间)的是(大雨);(50——100毫米之间)的是(暴雨);(100——200毫米之间)的是(大暴雨);超过(200毫米)的是(特大暴雨)。

9、(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从东面吹来的风是(东风)。当红旗飘向西时,吹的是(东风)。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10、(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11、(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特征划分的时间段。12、柳树一年四季的变化情况:春季(发芽长叶)、夏季(枝繁叶茂)、秋季(树叶枯黄)、冬季(树叶落光)。

13、把器材与测量内容连线:

寒暑表——气温雨量器——降水量风向标——风向

风力计——风速湿度计——空气的湿度气压计——大气压

血压计——血压电子秤——重量秒表——时间长短

14、我们的观察器官有(眼睛)、(鼻子)、(舌头)、(耳朵)、(手)。

15、(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新测量的高度是(8844.43米)。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填空题:

第一单元:

1、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3、(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4、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5、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7、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8、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第二单元:

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3、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4、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5、(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6、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7、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8、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9、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10、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例如(油)吸热和散热比水快;(金属片)吸热和散热比纸板快。

11、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例如(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

12、夏天穿白色衣服比穿深色的衣服要凉爽的多。

13、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14、(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

15、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

16、水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态。

第三单元: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真空中声音能传播吗?(不能)

2、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声音传递的路径为: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

4、保护自己听力的方法:(捂住耳朵)、(离开噪声区)、(戴上耳塞)、(控制物体发声)。

5、减少噪声的方法:(汽车上安消声器)、(公路两旁栽树)、(市区设置禁鸣区)、(公路和机场远离居民区)等。

第四单元:

1、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

(维生素)和(水)。

2、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

3、小胖墩身材的主要原因是(营养过剩),豆芽菜身材的主要原因是饮食缺陷造成的(营养不良)。

4、合理搭配食物的原则是:(1)荤素搭配(2)粗细粮搭配(3)多种食物搭配(4)每天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5)和适量的水。

5、为了健康成长,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物的(摄入量)。

6、良好的饮食习惯有:(一日三餐有规律)、(吃饭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乱吃零食)、(不用牙齿咬太硬的东西)等。

7、注重食品安全的方法有:(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多清洗、多浸泡);(少吃腌腊食品);(多吃绿色食品)等。

8、(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第五单元:

1、(排序)和(分类)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2、铅笔上的4B、2B、HB、2H、4H标记是按(划痕颜色的深浅)排序的。比如6B 字迹最黑、6H写出的字最不明显。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1、人体中共有(206)块骨头,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骨骼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能制造(血细胞)。

2、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3、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关节)。

4、人体关节有(运动)和(缓冲)的作用。

5、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6、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40%)。

7、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8、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常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9、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准备活动)、(穿戴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第二单元《养蚕》

1、世界上最先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是(中国)。

2、(2000多)年前,我国西汉的(张骞)用(丝绸)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

3、抽丝要经过这样几道程序:(1)摘掉蚕茧表面乱丝(2)把蚕茧在开水中浸泡(3)细刷搅动,找出丝头(4)抽丝、测量,缠绕在线板上。

4、蚕的一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蚕卵)、(蚕)、(蚕蛹)、(蚕蛾)。

5、象蚕这样,一生经过几次变化,各个阶段的外形、生活方式都不一样的现象叫(“变态”)。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1、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这另外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2、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例如:汽车的行驶,是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的。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开行着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运动的。

4、(参照物)不仅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是必要的,对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也是不可缺少的。

例如:以地面为参照物,子弹的速度很快;但是以飞行员为参照物,子弹就几乎是静止不动的,顺手就可抓住。

5、10、短跑运动员跑完60米用了10秒,他的速度是(6)米/秒。

6、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走得越快。

7、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系,(摆线越短),摆得越快。摆的快慢与(摆锤轻

重)、(摆角大小)没有关系。

8、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需要的时间是(相同)的。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

1、我们可以利用(弹簧秤)来测量力的大小。力的单位是(牛顿)。

2、力有(大小)和(方向),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去掉外力后,又恢

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4、这种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做(弹力)。

5、生活中利用物体弹性的例子:(玩跳跳球)、(撑杆跳高)、(拍球)、(弓箭)等。

5、弹簧秤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检查指针是否在(“0” 处)。(2)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平齐。(3)被测的力不可超过弹簧秤标定的(最大数值)。

6、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是因为(地球引力)的作用。

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

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8、鲸或海豚的身体形状都是两头尖,中间大,这种(流线型)的体形有利于克服阻

力。

9、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2)使接触面变光滑(3)把运动物体的外形做成流线型(4)减轻物体的重量

10、生活中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地方:汽车轮胎上的条纹、车轮上的防滑链条、鞋底的花纹、用毛巾包着瓶盖拧盖。

11、生活中需要减小摩擦力的地方:自行车链条中加润滑油、轴承中的小钢珠、流线型的潜艇和船。

12、降落伞下降的过程中主要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空气阻力)的作用。

13、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主要与(伞面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伞面(越大),下降速度越慢;物体的重量(越轻),下降速度越慢。

第五单元《调查与预测》

1、调查的常用形式有:(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资料调查)。

2、在科学探究中,(推理)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和正在发生的事件作出合理的解释;而(预测)是根据现有证据和已有的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未来变化作出推测。

3、历时40年的研究,能够预测黑猩猩行为的科学家是(珍妮)。选择题。

1、阳光下的物体在下列(②)时间影子最短。

①08:00 ②12:00 ③14:00 ④18:00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变化的规律是(③)

①短—长—短②长—长—短③长—短—长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方向变化规律是(①)

①西—东②东—西

4、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②)

①牛顿②哥白尼③托勒密

5、(①)半球昼夜相反。

①东西②南北

6、地球自转的方向是(②)

①自东向西②自西向东

7、18世纪,著名的瑞典植物学(②)根据不同植物花朵开放的时间,设计了一座“花钟”。

①虎克②林奈

8、太阳的高度(②)影响气温。

①不会②会

9、地球上同一地方两次日落之间间隔(①)小时。

①24 ②365 ③12

10、两次月圆相隔(②)。

①1年②1个月

11、下列光源中,(②)是自然光源。

①激光②萤火车③蜡烛

12、越(①)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

①光滑②粗糙

13、透过绿色滤光片中,看到的白衣是(②)

①红色②绿色③白色

14、(②)能发聚光。

①凸透镜②凹透镜

15、放大镜的镜片是(①)

①凸透镜②凹透镜

16、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能力(①)

①强②弱

17、下面(②)做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①增加铁钉②增加线圈

18、磁铁指向北的一端是(②)极,用“N”表示。

①南②北

19、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战国的时候它被称为(①)

①司南②南司③指南针

20、下面三种物品中,(②)不能接触磁铁。

①透明胶带②磁带③塑料贴片

21、电工钳子的钳把上加塑料套,是为了(②)

①防止生锈功②绝缘③隔热

22、下面的用电器中应用了电磁铁的是(③)

①电灯②电炉③电话

23、如果用电磁铁钉帽那端接近指南针的南极,指南针被排斥,那么钉帽那一端的磁极是(①)

①南极②北极

24、肺活量大的人比肺活量少的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②)。

①多②少

25、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②)

①次②1次

26、人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②)。

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

27、血液流经小肠时会携带上(②)

①氧气②养料

28、(②)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①心脏②肺

29、肺活量越(①),呼吸功能越强大。

①大②小

30、数学公式(①)一种模型。

①是②不是

31、为了做出正确的解释,(②)在获得充分证据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地思考。

①不需要②需要

32、(①)是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

①日晷②司南③指南针

33、昼长夜短(②)影响植物的开花、结果、休眠等环节。

①不会②会

34、地球自转的方向是(①)

①自西向东②自东向西35、中间厚边缘薄的镜片叫(②)

①平面镜②凸透镜③凹透镜

36、小磁针指向北极的一端为(①)

①北极②南极

37、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②)。

①导体②绝缘体

38、呼吸时,我们吸进富有(①)

①氧气②二氧化碳

39、下列人体器官中,(②)是呼吸器官

①心脏②肺③胃

40、空气中的(①)使阳光发生折射形成彩虹。

①小水珠②灰尘

41、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B)

A、早晨B、中午C、傍晚

42、新月指的是天上(C)

A、月牙

B、满月

C、不出现月亮

43、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

A、早晨——下午

B、中午——晚上

C、傍晚——早上

44、北京故宫博物院里保存的日晷叫做(C)

A、立晷

B、地平日晷

C、赤道日晷

1、使用杠杆时,当支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B)。

A、省力

B、不省力也不费力

C、费力

2、水龙头是一种(B)。

A、杠杆

B、轮轴

C、斜面

D、滑轮

3、下面的各种机械中,属于斜面的是(B),属于轮轴的是(A)。

A、方向盘

B、斧子

C、钳子

4、链条传动可以改变(A)。

A、运动的快慢

B、运动方向

C、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

5、齿轮传动可以改变(C)。

A、运动的快慢

B、运动的方向

C、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

6、钟表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A)

A、齿轮传动

B、链条传动

7、折叠或弯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B)。

A、相同

B、不相同

8、(A)是承受力小而又不结实的桥梁。

A、平板桥

B、拱形桥

C、吊桥

9、(A)纸筒承受力量大。

A、圆柱形

B、正方形

10、薄壳屋顶做成(B)形,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A、凹球面

B、凸球面

11、铁塔、铁架桥属于(B)结构。

A、薄壳

B、框架

C、实心

12、下列植物中(C)能用叶来繁殖植物。

A、马铃薯

B、玫瑰

C、宝石花

13、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是(A)。

A、种子繁殖

B、根繁殖

C、茎繁殖

D、叶繁殖

14、人类(B)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后代的。

A、不是

B、是

15、下列动物中,(C)不具有哺育后代的行为。

A、燕子

B、大象

C、鲤鱼

16、(B)不是通过胎生繁殖的。

A、人

B、乌龟

C、穿山甲

17、下列动物中,(C)是卵生。

A、猫

B、鲸

C、蛇

18、地质学家是按岩石的(C)给岩石分类的。

A、颗粒大小

B、软硬

C、生成方式

19、(B)是可再生资源。

A、铜矿

B、土壤

C、石油

20、下列岩石中,(A)属于变质岩。

A、大理岩

B、砾岩

C、花岗岩

21、下列岩石中(B)遇盐酸会冒泡。

A、花岗岩

B、大理岩

C、页岩

22、下列最坚硬的矿物是(A)。

A、金刚石

B、石棉

C、水晶

23、透明的石英称为(B)。

A、萤石

B、水晶

24、萤石的晶体多为(A)的立方体。

A、六个面

B、八个面

25、人类从外界获得信息最多的感觉器官是(B)。

A、耳朵

B、眼睛

C、皮肤

26、(B)负责把信号从神经中枢传向身体各处。

A、传入神经

B、传出神经

27、人体活动的指挥中心是(A)。

A、大脑

B、神经

C、脊髓

28、大脑的颜色是(C)。

A、白色

B、红色

C、淡粉红色29、脊髓位于(B)里。

A、头骨

B、脊柱

C、全身各器官

30、人体不同部位的神经反应速度(A)。

A、不同

B、相同

31、像螺丝刀、方向盘这一类,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做(C)。

A、滑轮

B、杠杆

C、轮轴

32、使用杠杆时,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A)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省力。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33、(B)支架不容易变形。

A、六边形

B、三角形

C、四边形

34、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A)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A、可以

B、不可以

35、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外,还可以用根、叶和(B)等进行繁殖。

A、花

B、茎

36、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是(C)。

A、根繁殖

B、茎繁殖

C、种子繁殖

37、岩石由(A)组成。

A、矿物

B、晶体

C、岩浆冷却后的物质

38、在(B)中,有时会发现化石。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39、神经分布于人(A)。

A、全身各处

B、脑部

C、脊柱里

40、让其他人了解自己想法的任何一种形式称为(B)。

A、质疑

B、交流

C、预测

41、质疑是有根据(A)。

A、怀疑

B、解释

C、交流

42、科学家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发表论文(B)交流的方式。

A、不是

B、是

43、铁塔、铁架桥属于(B)

A、薄壳B、框架C、实心

44、自行车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B),钟表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A)。

A齿轮传动B、链条传动

45、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约(A)来自于眼睛。

A、90%B、80%C、70%

46、以下资源中,(A)是不可再生资源。

A、石油B、土地资源C、水资源

47、胡萝卜是用(A)来繁殖后代的。

A、根B、茎C、叶

48、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差别是(B)。

A、是否能改变力的大小

B、是否能改变用力方向

C、是否省力

49、最不容易变形的支架是(A)。

A、三角形

B、正方形

C、圆柱体

50、被称为“钢铁巨人“的艾菲尔铁塔在(A)。

A、法国

B、意大利

C、澳大利亚

51、做眼镜和放大镜片的矿物是(D)。

A、白云母

B、黑云母

C、石墨

D、石英

52、利用石墨的(BC),工业上用它做铅笔的主要原料。

1、在适宜的温度下,(②)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①螺旋菌②乳酸菌③球菌

2、霉是(①)生命的。

①有②没有

3、物体在(②)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①温暖和干燥②温暖和潮湿③阴冷和潮湿

4、同一个细胞,处在不同发育阶段,它的大小是(①)改变的。

①会②不会

5、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时,镜臂向(②)。

①前②后

6、在使用显微镜时,要使物像向左移动,就要向(①)移动载物片。

①右②左

7、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②)。

①哥伦布②麦哲伦③哥白尼

8、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①)。

①地壳的运动②地壳内部的温度太高③人类的活动

9、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②)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①地幔②地壳

10、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②)。

①地幔②地核③地壳

11、地球仪上的蓝色部分表示(③)。

①耕地②平原③海洋

12、下列变化中,(③)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①蜡烛熔化②木材做成桌子③面包发霉

13、把铁放在煮沸过的、密闭的蒸馏水瓶里,铁(②)生锈。

①会②不会

14、与铁生锈无关的因素是( ①)。

①温度②水③空气

15、能够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是(②)物质。

①碱性②酸性

16、在你吃的食物中有许多维生素,它们都是(①)物质。

①酸性②碱性

17、树叶的颜色变化属于(②)的变化。

①形态②产生新物质

18、花卉、农作物对土壤酸碱性的要求(①)。

①不同②相同

19、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②),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①280℃②100℃③73℃

20、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时,太阳光(①)直射赤道。

①不总是②总是

21、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地球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处于(③)。

①冬季②春季③夏季

22、离太阳越近的行星,其公转周期(①)。

①越短②越长

23、下列行星中,体积最大的是(③)。

①水星②土星③木星

24、(②)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

①北极星②北斗七星

25、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宇航员是(①)。

①杨利伟②费俊龙③聂海胜

26、宇宙是(②)的。

①静止②运动

27、没有太阳,地球上(①)有生命。

①就没②仍然

28、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时间是(②)年。

①1964 ②1969 ③1973

29、对比实验时,每次只能改变(①)个因素。

① 1 ②2 ③ 3

30、对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进行模拟的实验是(①)实验。

①模拟②对比

31、(②)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①实验②假设

32、(①)是人为地收集证据的方法。

①实验②假设

33、实验中(②)有假设。

①没②一定

34、为了预防地震,珍爱生命,我们应该(A)

A、做防震疏散练习B、看天气预报C、有好东西赶紧吃

35、我国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是(B)

A、神舟一号B、嫦娥一号C、长征一号

36、牙齿表面的细菌是靠(B)来生活的。

A、口腔中的水分

B、牙齿表面的食物残渣

C、牙齿下面的牙龈

37、下列食物最不易发霉的是(C)

A、吃剩下的炒米饭

B、洗净的草莓

C、烤干的馒头

38、云南的地形属于(B)

A、平原

B、高原

39、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B)大类。

A、一

B、两

C、三

40、蜡烛受热融化属于( A )

A、形态的变化

B、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C、化学变化

41、苹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苹果属于(C)

A、化学物质

B、保健品

C、酸性物质

42、能够有效去除衣服上油污的是(B)

A、洗衣粉

B、肥皂

C、汽油

43、(A)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44、星星看上去很小是因为它们(C)

A、本来就很小

B、亮度不够

C、离我们太远

45、四季的形成和地球(B)有关。

A、自转

B、公转

46、下列哪种情况会伤害眼睛?(A)

A、直接用眼睛观察太阳

B、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

47、紫甘蓝水是(C)。

A、碱性物质

B、酸性物质

C、酸碱指示剂

48、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达到的最深深度是(A)。

A、14千米

B、20千米

C、100千米

1、女生青春期时正确的做法是(①)。

①不穿高跟鞋②束胸勒腰③穿紧身衣

2、男生青春期不正确的做法是(②)。

①不吸烟②拔胡须③不酗酒

3、从青春期开始,身高进入(②)生长高峰。

①第二次②第一次③第三次

4、青春期正确的做法是(①)。

①正确对待异性,正确与异性交往②不与异性交流5、谚语说“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指的是(②)。

①遗传现象②变异现象

6、生物的变异现象(②)

①有利②有利也有弊③有弊

7、环境条件的改变,一般只能引起表型的变异,这类变异是(②)的。

①能遗传②不能遗传

8、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对(①)的形象描述。

①遗传现象②变异现象

9、生物的变异与生物的遗传都是生物体繁殖的重要规律,(②)使物种延续。

①变异②遗传

10、生物体自身(②)产生变异。

①不可能②可能

11、澄江生物化石群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①)。

①提出了挑战②作了更好的例证

12、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①)。

①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

②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

13、下列动物中,(③)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

①两栖动物②爬行动物③鱼类

14、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生活生活环境(①)相适应的。

①是②不是

15、环境的变化(②)影响生物的生存。

①不会②会

16、制作生态瓶时,生态瓶里的水最好是(①)。

①自然水域的水②纯净水③矿泉水

17、食物链的源头是(②)。

①凶猛的动物②植物

18、下列(③)是可再生能源。

①煤矿②石油钻井台③木材

19、下列不是取之不尽的能源是( ③).

①风能②潮汐能③土壤

20、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①)

①能量②动力

21、食物链上的生物,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做(②)

①生产者②消费者③分解者

22、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动植物之间会形成(③)关系。

①互助合作②敌对③互助或敌对

23、在食物链中,(②)是生产者。

①人②水稻③细菌

24、生物的生活环境被称为(①)。

①生物的栖息地②生物空间③湿地

三、判断题。

1、改变昼夜现象不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2、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

3、上海比昆明先迎来早晨。(√)

4、中国是白天时,美国是黑夜。(√)

5、日晷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6、在一天中,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7、昼夜交替现象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8、月相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9、昼夜长短不会影响植物的开花、结果、休眠等环节。(×)

10、阳光下,在同一时刻,任何直立的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

11、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12、小孔所成的像左右不是颠倒的。(×)

13、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可以变成七种颜色的光。(√)

14、迎着太阳,对面喷泉,有时会在喷泉的水雾里看到彩虹。(×)

15、水里有水边树木的倒影是因为水会反射光的缘故。(√)

16、利用潜望镜可以从高处观察低处的物体。(√)

17、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18、磁铁的不同部位吸铁本领不相同。(√)

19、连接灯泡的电线两端应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发亮。(√)

20、可以用摇晃的办法来判断电池里还有没有电。(×)

21、条形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中间部分的磁性最弱。(√)

22、装干电池时须把铜帽对着用电器上标有“-”符号处。(×)

23、磁铁吸铁钉,力量最大的地方是北极。(×)

24、同一个人在同时间里心跳次数基本上是一致的。(√)

25、保持良好的情绪也有利于心脏健康。(√)

26、经常运动、合理饮食是保护心脏最主要的方法。(√)

27、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

28、吸烟的人只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

29、心脏总是在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

30、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31、科学家做出的解释一定是事实,绝对正确。(×)32、建立模型是解释自己的思想和方法。(√)

33、解释不等于事实,许多知识就是科学解释。(√)

34、南北半球昼夜相反。(×)

35、改变昼夜现象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36、月球是光源。(×)

37、任何物体都能反光。(√)

38、电话应用了电磁铁。(√)

39、改变电流的方向不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

40、磁铁两极的磁性最强。(√)

41、解释就是事实。(×)

42、心脏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主要器官。(×)

43、运动员的心跳次数比普通人少。(√)

1、当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省力。(√)

2、盘山公路不是斜面的变形。(×)

3、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4、凡是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作机械。(√)

5、人类使用简单机械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6、在齿轮传动装置中,相邻的两个齿轮转动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

7、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8、四边形支架不容易变形。(×)

9、人类受到动植物形状的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壳体建筑。(√)

10、空心杆子比实心杆子抗弯曲能力强。(√)

11、三角形组成的结构不但牢固稳定,而且用料最少。(√)

12、用种子繁殖的方式种的植物一定比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方式种的植物长得好。(×)

13、菊花既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茎繁殖。(√)

14、从动植物的繁殖方式也可以看出生物具有多样性。(√)

15、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新个体都是通过雌雄结合产生的。(√)

16、世界上的动物千奇百怪,它们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形成了最适合自己的繁殖方式。(√)

17、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不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分享。(×)

18、矿物的硬度是指抵抗外来刻划的能力。(√)

19、石灰岩属于变质岩。(√)

20、沉积岩里有时会有化石。(√)

21、煤是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在高温高压下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形成的。(√)

22、石英晶体多为六个面的长方体。(×)

23、矿物资源是无限的,可再生的。(×)

24、表面光滑、色彩鲜艳的雨花石也是岩石。(√)

25、人的大脑表面是十分光滑的。(×)

26、嗅觉和味觉是密切相关的。(√)

27、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是大脑。(√)

28、大脑的软硬类似钢铁的软硬。(×)

39、大脑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

40、皮肤也是一种感觉器官。(√)

41、螺丝钉应用了斜面的原理。(√)

42、使用轮轴时,轮和轴的半径相差越大越费力。(×)

43、平板桥是承受力小,而又不结实的桥梁。(√)

44、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

45、人类不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后代的。(×)

46、鸟类、哺乳类动物具有哺育后代的行为。(√)

47、矿物资源是再生资源。(×)

48、煤是埋在地下的古代植物,在高温高压下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形成的。(√)

49、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交叉的关系。(√)

50、耳朵是人类从外界获得信息最多的感觉器官。(×)

51、我们应该去质疑别人,但不应该接受别人的质疑。(×)

52、开辩论会也是一种交流。(√)

53、交流重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必注重听取别人的意见。(×)

54、交流的形式有好坏之分,书面交流比口语交流好。(×)

55、写书信、QQ聊天、发E-mail等也是一种交流。(√)。

56、物体的形状与它的承受力没有关系。(×)

57、脊髓是高级的神经中枢。(√)

58、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衣服是红色的。(√)

60、滑石是所有矿物中最软的一种。(√)

61、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通常是早晨。(×)

62、大脑和脊髓是人体的神经中枢。(√)

63、交流重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必注重听取别人的意见。(×)

64、人类祖先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里就含有机械的原理。(√)

65、阿基米德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66、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67、赵州桥是平板桥。(×)

68、砖块也是一种岩石。(×)

69、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

70、赤铁矿研成粉末,与液体混合,可以做成颜料。(√)

71、地下的煤层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形成的。(×)72、人大脑的平均质量约为1400克。(×)

73、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大脑对身体的管理是同侧关系。(×)

74、视觉是眼和大脑等共同作用产生的。(√)

1、在空气中,水中、泥土、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

2、细菌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3、霉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还会危害人类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病变。(√)

4、病毒是生物中的一类。(√)

5、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6、细菌、霉、病毒都是同种类的微生物。(×)

7、从古到今地球的表面都是一个样的。(×)

8、人类的行为不会使地表产生变化。(×)

9、地球表面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

10、观察、实验都是收集证据的方法。(√)

11、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的同时,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

12、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13、蜡烛燃烧仅仅是形态的变化。(×)

14、水的三态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15、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也不会生锈。(√)

16、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17、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的原始数据可以随便修改。(×)

18、生锈是一种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19、月球上有空气,没有液态水。(×)

20、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21、月球上的环形大多是被来自宇宙的流星和陨石撞击形成的。(√)

22、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

23、北斗七星是勺口方向延长线的两倍位置就是北极星的所在。(×)

24、银河是宇宙中的一条河。(×)

25、银河是由许许多多恒星构成的。(√)

26、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7、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的问题,现在已经找到了答案。(×)

28、每一个星座中的恒星连成的图形都是相同的。(×)

29、所有的假设都是正确的。(×)

30、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的发现与发明都起源于假设。(√)

31、我们看到一棵树的叶子枯黄了,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就是科学研究上的实验。(×)

32、假设的依据往往是自己以往的经验。(√)

33、为了当前确保对比实验的公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保持不变。(√)

34、同个细胞,处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它的大小是不会改变的。(×)

35、霉是没有生命的。(×)

36、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37、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太阳光总是直射赤道。(×)

38、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39、树叶的颜色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40、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的实验称为模拟实验。(×)

41、只要服用抗生素,就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

42、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43、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44、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洗涤用品清洗。(√)

45、好奇心使我们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试图找出答案。(√)

46、太空探索能帮助人类更多地了解宇宙。(√)

47、用肥皂洗手后,可以有效杀灭细菌。(√)

48、所有恐龙灭绝的理论都是假设。(√)

49、收集证据是一个比较容易的过程。(×)

50、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

51、吃变质的酸奶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52、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天。(×)

5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了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1、在青春期,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2、男孩的青春期比女孩的青春期约早2年。(×)

3、长期锻炼,能促进骨骼粗壮。(√)

4、为了身体健康,餐后半小时内要进行剧烈活动。(×)

5、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可以保证劳逸结合,满足生理和生活的需要。(√)

6、女同学进入青春期要穿紧身衣、高跟鞋。(×)

7、父母双方都是高个,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

8、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9、李叔叔因车祸导致残疾,他的残疾会遗传给后代。(×)

10、遗传相对稳定的,生物不轻易改变从亲代继承来的发育途径和方式。(√)

11、变异可分为生物体自身产生的变异和用人工方法产生的变异。(√)

12、用人工的方法不能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13、化石是人类认识远古生物、研究地质运动的重要依据的线索。(√)

14、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15、古代的长颈鹿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部不断地变长了,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长颈鹿。(×)

16、澄江生物化石不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祖先的化石。(×)

17、澄江生物化石的发现表明,生命从单细胞形式向多细胞形式的演变是一个十分突然的过程,而并不像达尔文认为的那样,是缓慢的、渐进的。(√)

18、沙漠中没有植物。(×)

19、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生活的环境没有关系(×)

20、凡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的动物都有保护自己的方法。(√)

21、如果食物链断了,就会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2、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23、煤是可再生资源。(×)

24、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

25、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26、南极大陆没有生物。(√)

27、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得果大色艳,籽少肉厚的。(√)

28、化石就是生物。(×)

29、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30、蚯蚓、蜘蛛和屎壳郎都属于食物链中的分解者。(×)

五、连线。

1、用连线将下列物体分类。

瓷导体

人体

塑料

不纯净的水绝缘体

橡胶

2、把左右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卵生鸡

胎生鱼

老鼠

3、弗莱明微生物

列文虎克细胞

胡克青霉素

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4、加加林第一位登月球的宇航员

张衡

阿姆斯特朗

魏格纳大陆漂移说

5、月相变化地球的公转

四季变化

昼夜交替月球的公转

6、平面镜成像

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光的反射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倒影

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面处“弯折”光的折射看到圆形玻璃鱼缸里的鱼变大7、脑人体的“鼓风机”

神经人体的“发动机”

血液人体的“电话线”

心脏人体的“司令部”

呼吸器官人体的“运输兵”

8、滑轮组能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不能省力定滑轮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题 总分50分时间30分钟 一、单项选择:(每题1.5分,共18分) 1、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人(C)。 A、弗莱明 B、胡克 C、列文虎克 2、做酸奶,需要一种细菌,是(C)。 A、酵母菌 B、青霉菌 C、乳酸菌 3、关于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细菌的体积较大 B、细菌的繁殖较慢 C、细菌也要吃食物 4、从我国地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地势高低起伏的特点是(A)。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差不多 5、杜鹃花喜欢( B)土壤。 A、碱性 B、酸性 C、中性 6、四季的形成和( B )有关。 A、月球的公转 B、地球的公转C、地球的自转 7、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 B)。 A、天河 B、星座 C、星系 8、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它就是(C)。 A、细菌 B、病毒 C、细胞 9、我们人为地把地球分成了不同的圈层,由外向内分别是(A)。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核、地壳、地幔 C、地核、地幔、地壳 10、人类的哪些活动不会改变地表(C)。

A、拦河筑坝 B、围海造田 C、种植庄稼 11、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C)。 A、天王星 B、金星 C、海王星 12、使用显微镜时,应该把它放在面前偏左的桌面上,这样便于(B)。 A、右眼观察 B、左眼观察 C、两眼同时观察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3、自制的酸奶要放在温暖、干燥的地放保存。(×) 14、由于霉对人类有益,为了节约粮食,馒头长了一点霉,问题不大,也可以吃。(×) 15、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16、显微镜的物镜放大10倍,目镜放大15倍,那么显微镜放大的总倍数就是1500倍。(×) 17、地球表面上,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大得多。(×) 18、北宋时期的沈括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 19、喜马拉雅山脉那么高,无论多少年前那里都不可能是海洋。(×) 20、浓度极高的酸或碱会伤害人的身体,不要直接触摸。(√) 21、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是宇宙中的流星和陨石撞击而成的。(√) 22、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在银河中有2000多亿颗。(√) 23、“麦哲伦号”太空探测器主要用于勘测火星。(×) 24、提出假设是科学探索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25、好奇心总是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并试图找出答案。(√) 26、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千米。(×)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新版)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新版)测试题答案学校:姓名:分数: 试卷提供: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王兰庄学校王利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2分) 1、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每个学生都要学好科学。 3、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 4、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 5、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四大领域中共有18个主要概念,这些概念又被分解为75个学习内容。 6、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7、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这8个要素描述科学探究的学段目标。 8、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9、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变化的基础自然科学。 10、学情诊断有多种方法,如测试、访谈、让学生画思维导图、观察等。 11、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组织方式。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不能作为目标,因此2017新版课标对此做了适当调整。(√) 2、探究式学习是唯一的科学学习方式。(×) 3、由科学教师兼职实验室管理员工作的,不应当折算相应的课时量。 (×) 4、技术的核心是发现。(×) 5、金星、木星、天王星、冥王星等都属于八大行星。(×) 三、选择题。(每题2,共10分) 1、教师要讲究为学生的科学活动提供帮助的艺术,这样的形式有(ABC )。 A、变告诉为启发 B、变单向传输为师生互动 C、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 D、变集体教学为小组活动 2、下面属于科学学习的有效方式有(ABCDF)。 A、戏剧表演 B、科学游戏 C、模型制作 D、现场考察 E、综合实践 F、科学辩论会 3、(B)是科学课程的宗旨。 A、考高分 B、培养科学素养 C、提高科学操作水平 D、传授科学知识 4、工程的核心是(C )。 A、发现 B、发明 C、建造 D、发展 5、生命科学领域包含有(A )个主要概念。

教科版小学科学毕业试卷及答案

小学科学毕业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用________________观察昆虫的生活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2. ________________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最早制成的。用它第一次看见了血液在毛细血管里的流动。 3.馒头和面包内部疏松多孔,吃起来口感很好。这是蒸馒头或烤面包之前,生面团中糅入________才会有的。 4.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等。 5.目前书籍绕太阳公转的行星有________、________、地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________________。 7.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次成功,首位航天员是________,随后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两位航天员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8.你也许观察到天空中的月球有圆缺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貌相。 9.在太阳系中________________离太阳最近,________________离太阳最远。 10.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11.在科学课的学习中,我们经历许多探究过程,科学探究的步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在我们的感觉器官中,眼睛能获得比其他器官更丰富的信息。 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 3、放大镜的作用:(1)放大物体。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细节。 4、放大镜由镜架和镜片组成的,放大镜的特点:中间厚,边缘薄,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我们可以用水滴、玻璃弹珠、烧瓶等材料制成放大镜。能放大的物体都有凸、透两个共同特点。 5、放大镜常用于考古、集邮、侦破案件、电路检测等。放大镜下的电视屏幕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 6、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放大镜的倍数与镜片的凸度有关。 镜面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越小;镜面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视野越大。 7、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写了《昆虫记》。 8、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昆虫头上的触角是它的“鼻子”;蝇的眼睛是复眼,由四千只单(小)眼组成的;蚜虫以吸食植物嫩枝上的汁液为生,它的天敌是草蛉。 9、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做晶体。在放大镜下,我们能看到食盐、糖、碱面、雪花、钻石、水晶、柠檬酸、维生素C 、水晶等晶体的形状。玻璃不是晶体! 10、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 11、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方法与步骤: 准备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放大镜,然后调整两个放大镜的距离,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再将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固定。 12、显微镜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发明的。他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13、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微生物是生物,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微生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 14、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胡克 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 细胞 。 15、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科学家一般选择电子显微镜来观察大肠杆菌和SARS 病毒。 16、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17、、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如图) 18、显微镜使用步骤P13了解: ①、安放 ②、对光 ③、上片 ④调焦 ⑤观察 19、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实验目的: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 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小刀、洋葱、滴管、清水、稀释的碘酒、吸水纸、镊子、显微镜 实验步骤:1、把洋葱从中间纵切两半,取其中一块; 2、用小刀在内表皮上,用小刀划“#”字,用镊子撕取“#”字中间的表皮; 3、在载玻片中央第一滴清水,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中央,展平; 4、从一端盖上盖玻片,避免留有气泡,在标本的边缘滴上稀释的碘酒,并用吸水纸吸去 多余的水。 5、将做好的洋葱表皮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确认效果。 6、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 20、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 、生物进化论(达尔文)、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21、用显微镜观察叶细胞我们发现,叶细胞中有叶绿体,叶表皮上有气孔。 调节旋钮 物镜 反光镜 目镜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科学奎香乡中心小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一、填空: 1、微生物是(个体微小)、分布极广的(生命体),绝大多数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4、水滴里的生物有(鼓藻、草履虫、水藻、钓钟虫、轮虫)。 5、微生物分布在(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 6、常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酵母菌、大肠杆菌、病毒、硅藻)。 二、问答: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 答:在大自然里的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等地方都可以找到微生物。可以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生物,也可通过肉眼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2、做酸奶 一、填空: 1、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速度很快)。 3、利用霉菌可以(生产腐殖质、加工食品、净化环境、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等;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二、问答: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答:(1)捂住鼻子打喷嚏,(2)用热水冲洗筷子,(3)勤用肥皂洗手。 3、馒头发霉了

一、填空: 1、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2、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青霉素属于抗生素。 3、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真空包装、放干燥剂、低温保存、太阳暴晒)。 4、馒头上的霉是(曲霉),水果上的霉是(青霉)。 二、问答:霉的功与过有哪些? 功:人类利用霉菌制酱、做腐乳以及生产农药、发酵饲料等。 过:霉菌会造成食物和其他物品的变质,有的霉菌还会危害人的健康,引起动植物的病变。 三、实验: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1)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5天后观察它们。现象:在温暖潮湿条件下的馒头发霉了,其他条件下馒头没有发霉。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一、填空: 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2、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 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二、问答: 1、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有什么不同? 答:洋葱表皮细胞是规则的;人体表皮细胞不规则,细胞之间界限不清。

2021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

2021年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测试(附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2.(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 3.小学科学课程内容包含(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个领域。 4.小学科学课程要按照垃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5.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个方面的目标。 二、判断。(每题3分,共24分) (√) 1.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 (×) 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 (×) 3.儿童是天生的探究者,探究是一种本能。 (√) 4.科学探究的重点应着眼于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上。(×)5.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6.课程标准是直接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 7.教学评价不再完全是教师的事,同学、家长、学生自己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 (×)8.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无需满足

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 三、选择。(每题3分,共15分) 1.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评价的影响是:(B)。 A.直接的 B.指导性的 C.限制较死 D.控制严格 2.“对待科学学习”部分的具体内容标准有:(C)。 A.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B.珍爱生命 C.尊重证据 D.选择探究的问题 3.下列目标中属于科学探究目标的是(D). A.保持与发展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B.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C.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 D.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究。 4.工程领域的核心是(C)。 A.发现 B.发明 C.建造 5.生命科学领域包含有(A) A.6 B.18 C.4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科学素养”指什么?请根据新课标加以阐述。 答: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毕业试卷.doc

小学科学毕业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 10 分,每空 1 分) 1、要使电磁铁的磁力加强,可以采取的方法主要有_____ _____ 、________ 等。 2、透过放大镜看到的区域大小叫做放大镜的________,同样口径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 大,看到的范围越 _________。 3 、判断物质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主要看有没有________,铁生锈主要是铁 和空气中的 ________发生了反应生成了铁锈,所以是____。 4、当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里会发生现象。 5、目前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有和 二、选择题( 20 分) 1、下列简单机械中,哪一种不是运用了轮轴原理( A、方向盘 B 、斧头 C 、螺丝刀 D 、水笼头 2、下列最稳固的形状是()。 A 三角形B正方形C圆形D平行四边形 3、下列哪种物品应该扔进有毒有害垃圾箱。( A、生锈的铁钉 B 、烂果皮C、废日光灯管 4、()是从根源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方法。 A、使用一次性的用品 B 、减少丢弃 C 、填埋 。 )。) D 、玻璃瓶D 、焚烧 5、科学家一般选择()来观察非典病毒。 A、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6、下面三幅图中,发生日食的图是()。 AB B D 、望远镜 CC C 7、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小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叫做()。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8、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铜钱日久成了绿色B、豆子掉在地上脏了 C、米饭放了两天馊了D、蜡烛着火了 9、下面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A、糖 . 碱. 食盐 B 、水晶 . 雪花. 玻璃 C、食盐 . 味精 . 珍珠 D、食盐 . 味精. 10、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下列哪种食物中含有比较多的淀粉。(A、苹果B、猪肉C、萝卜D、马铃薯 三、判断题(10分) 1、狗尾草、凤仙花都属于草本植物。( 2、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四边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3、球形透明体放大的倍数是最大的。( 4、把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物体的微细结构。(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高,放大镜的视野就越大。( 6、淀粉遇上碘酒会变蓝,我们常用这个办法来鉴别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淀粉。 7、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不是能量的形式。( 琥珀 ) ) ) ) ) ) ( ) )

教科版小学科学小升初总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 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6、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8、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9、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0、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11、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2、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3、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4、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5、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6、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17、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5、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6、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7、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有六只(足)都长在胸上。 8、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9、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0、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1、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12、蜗牛遇到危险,身体缩进壳内,蚂蚁遇到危险,快速逃走;蚯蚓遇到危险,缩成一团或逃走;金鱼,游到安全的地方。 13、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14、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水),会(排泄),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第三单元材料复习提纲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可直接打印)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第一节我在成长 1、测量体重的工具是:体重称。 2、在成长中,我们的身体长高了,体重变重了。 3、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牙。 4、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的一年内,第二个高峰期是进入青春期后 5、时期 --年龄(岁): 乳儿期 0—1 婴儿期 1—3 幼儿期 3— 6、7 童年期 6、7—11、12 少年期(危险期)11、12—14、15青年期 14、15—17、18 成年期 20~25中年期 40岁老年期 65岁以后学龄期 6、7—12、13 6、我们现在所处的生命周期是少年而不是成年。 7、测量身高时,我们应该脱鞋,身体站直,目视前方. 8、测量体重时,衣物越少,测量结果越准确。 9、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稳定后读数。 10、成长的标志有很多,比如:身高和体重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懂事了、鞋子变得挤脚了。 判断、1、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2、我们的成长就是指身高和体重的增加。(×) 3、测量身高时,必须脱掉衣服。(×) 第二节悄悄发生的变化 1、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2、我们正处在青春期,身体形态和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女孩一般是10岁进入青春期,男孩一般是11岁入青春期. 3、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别一个特点是性发育开始。 4、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5、男孩在青春期时会出现变声、遗精等生理现象,这些都是青春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正常。 6、标志我们成为“大人”的阶段是青春期。 7、少年健康的大敌:吸烟和酗洒。 8、拔胡须会损伤毛囊,会使细菌侵入身体。 9、青春期对待异性的正确做法是:保持正确的交往态度和方式。而不是讥笑、杜绝、禁止异性的交往。 10、穿高跟鞋的坏处:穿高跟鞋容易使足前部受到挤压,引起脚趾外翻造成扁平足,还会加重骨盆负担,造成盆处狭窄给日后生育带来困难。 11、我们所处的阶段是:少年向成年的过渡期。 12、体育课上,老师要进行1500米跑步测试,而小红正处于月经期,对此,她应该将实际情况告诉老师。(v) 13、每个孩子都是10岁进入青春期。(X) 14、进入青春期,我们应当承担哪些责任? 答:努力学习,培养独立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孝敬长辈,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 15、青春期的心理特点: (1)性意识骤然增长,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3)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 (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容易与老师家长对立;(5)兴趣爱好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 (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性。 第三节人生之旅 1、在斯芬克司之迷中,把人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四条腿走路”指幼年时期,“三条腿走路”指老年时期,“两条腿走路”指壮年时期。 2、根据父母身高预测:男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2×1.08 女孩成人后身高=(父亲身高×0.928+母亲身高)÷2。 3、人的一生中身高最高的时期是成年时期。 4、能给自己一生留下美好回忆的是:每年的同一时期同父母合影留念。 5、爱因斯坦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6、人一生中发育最快、最不稳定的阶段是成年期(×)应是青春期。 7、预测出来的身高不一定就是自己将来准确的身高(√)

小学科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新桥外国语学校《科学课标》测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计20分)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为宗旨的()课程。 2 ( 解决( 3 自己( 更有效。 4 又是( 习科学的()。 5、新课和标准强调用( 6、科学课程是进行科学教育的()、()。 7、()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永无止境的活动。 二、判断(20分)()1、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2、探究是科学学习的唯一有效的学习模式。 1、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 A、控制严格的 B、间接的 C、直接的 D、限制较死

2、“生命世界”部分内容标准包括:() A、物体与物质 B、珍爱生命 C、生命的共同特征 D、天气的变化3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4、教学建议中指出, 究活动的:() A、起始阶段B 息阶段 5 A、搜集资料B 四、简答(每题10分计30分) 1、科学探究活动有哪些基本特征? ”的? 答案 一、填空 1、科学素养、科学启蒙 2 3、发展需要、已有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讲授训练 4、目标、科学学习的方式、主要途径

5、科学探究式 6、主渠道、主阵地 7、科学探究 二、判断 (√)(×)(×)(√ 三、选择(10分) B C B A D 四、简答 1 答:(1)、证据的重要性。(6)、结果的可重复验证性。( 2 3 答: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五、论述题 1、你是怎样理解“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 (1

小学科学毕业试卷八

小学2013届小学毕业考试卷 综 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阅卷教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 填空题(10分,每空一分) 1、要使电磁铁的磁力加强,可以采取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 2、透过放大镜看到的区域大小叫做放大镜的________,同样口径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看到的范围越_________。 3、判断物质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主要看有没有________,铁生锈主要是铁和空气中的________发生了反应生成了铁锈,所以是____ 。 4、当地球、月球、太阳 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进入地球的影子里会发生 现象。(月食) 5、目前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有 和 。 二、 选择题(15分,分1.5分) 1、下列简单机械中,哪一种不是运用了轮轴原理( )。 A 、方向盘 B 、斧头 C 、螺丝刀 D 、水笼头 2、下列最稳固的形状是( )。 A 三角形 B 正方形 C 圆形 D 平行四边形 3、下列哪种物品应该扔进有毒有害垃圾箱。( ) A 、生锈的铁钉 B 、烂果皮 C 、废日光灯管 D 、玻璃瓶 4、( )是从根源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有效方法。 A 、使用一次性的用品 B 、减少丢弃 C 、填埋 D 、焚烧 5、科学家一般选择( )来观察非典病毒。 A 、显微镜 B 、电子显微镜 C 、放大镜 D 、望远镜 6、下面三幅图中,发生日食的图是( )。 A B B C C C 7、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小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 一个天体系统叫做( )。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河外 星系 8、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铜钱日久成了绿色 B、豆子掉在地上脏了 C、米饭放了两天馊了 D、蜡烛着火了 9、下面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 A 、糖.碱.食盐 B 、水晶.雪花.玻璃 C 、食盐.味精.珍珠 D 、食盐.味精. 琥珀 10、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下列哪种食物中含有比较多的淀粉。( ) A、苹果 B、猪肉 C、萝卜 D、马铃薯 三、 判断题 (15分 每题1.5分) 1、狗尾草、凤仙花都属于草本植物。……………………………………( ) 2、三角形和四边形是最基本的框架,四边形框架的稳定性最好。…… ( ) 3、球形透明体放大的倍数是最大的。……………………………………( ) 4、把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物体的微细结构。……………( )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高,放大镜的视野就越大。……………………( ) 6、淀粉遇上碘酒会变蓝,我们常用这个办法来鉴别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淀粉。 …………………………………………………………………………( ) 7、声音和光不能使物体运动,所以不是能量的形式。…………………( ) 8、多植树种草,不仅能净化空气,还能有效防止“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酸雨等多种环境问题。…………………………………………………( ) ------------------------------------ 密----------------------------------------封 ------------------------------------------------线 -----------------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2/6 1/6

2019年小学科学专题复习资料

2019年小学科学专题复习资料 一、判断 1、()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用导管输送水分,用气孔蒸腾水分。 2、()主根与侧根没有明显区别的根叫须根,比如青菜、小麦的根。 3、()仙人掌的茎肉质、多汁,里面储藏着水分和养料,称为肉质茎,它是一种变态茎。 4、()南瓜、西瓜籽、豌豆荚都有果皮和种子,所以都是果实。 5、()把黄瓜拦腰切断的解剖方法是纵切。 6、()果皮肥厚多肉的果实,称为干果;果实干瘪无肉的果实,称为肉果。 7、()植物的叶大多数是绿色扁平的,一般可以分为叶片、叶柄、叶脉三部分。 8、()叶柄在叶的基部,形状一般细长,能支持叶片并使叶片伸展到适当的位置去吸收阳光。 9、()仙人掌的老家在沙漠里,所以它不需要水就能生存下来。 10、()野葡萄的果实很好吃,人或动物吃了以后吐出的种子会发芽生长,是人或动物无意中给它传播种子。 11、()种子的传播方式与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是没有关系的。 12、()我们常吃的甘薯、马铃薯、胡萝卜都是贮藏根。 13、()植物的根具有支持和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4、()植物的茎按形态分,可以分为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匍匐茎、木质茎和草质茎等。 15、()植物的茎除了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主要作用以外,还有储藏水分、养料和繁殖的特殊作用。 16、()葡萄干、荔枝干的果实都是干瘪的,所以它们都是干果。 17、()植物的绿叶能把从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气和根部运来的水,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制造成淀粉和氧气, 这个作用叫做蒸腾作用。 18、()不管什么植物的种子,都有胚根和胚芽。 19、()只要保持水分充足,映山红在任何土壤中都可以生长。 20、()藕生长在湖底的泥里,它不是植物的茎。 21、()细的根叫须根,粗的根叫直根。 22、()植物只要开花,都能结出果实。 23、()叶的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叶面的温度,保护叶片不受高温损伤。 24、()把种子放进盛满水的杯子里,就会发芽生长。 25、()所有的植物生长都需要有充足的阳光。 二、选择 26、下列植物中,属于草质茎的是()。 A、水杉 B、葡萄 C、甘薯 D、爬山虎 27、茎卷须攀附着别的物体上升的茎叫做()。 A、直立茎 B、缠绕茎 C、攀援茎 D、匍匐茎 28、我们用扦插的方法来种葡萄,主要是因为葡萄的茎具有()。 A、贮藏作用 B、输送作用 C、繁殖作用 D、光合作用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合集)新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合集)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60% 1、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___. 2、微生物在自然中分布极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微生物. 3、细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形态. 4、_____________细菌学家_______________首先发现________________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一些细菌. 5、人的身体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6、______________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是最早观察到细胞的科学家之一.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8、____________________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__________________! 9、1957年苏联发射了____________________;宇航员_______________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1969年__________________月球.20xx年10月我国宇航员_____________搭载__________________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了14圈. 10、地球赤道周长___________千米,赤道半径_________________千米,地球表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地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12、地壳的岩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地震. 13、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_____________,最高峰__________________,海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复习题 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7.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8.科学课程中"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与(探究性)等特点。 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多种活动:(搜集信息)、(现场

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等。(留五个空,任意填。) 11、课程标准把三个领域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 12、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 13、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 14、物质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 15、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天空中的星体) 16、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把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17、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 18、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 19、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新课程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20、观察是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其观察要点以(观察对象为标志)和以(观察现象为标志)分为两种。 二、简答题。

人教版小学科学毕业总复习

人教版小学科学总复习知识点 三上: 1、植物的叶由(叶片)、(叶柄)构成。 2、蜗牛靠(腹足)爬行前进,爬行的痕迹会留下(黏液)。 3、(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长颈鹿)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4、我们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 5、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眼睛)从周围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6、液体的多少通常用(量杯)来测量;液体的多少用(毫升)来表示。 7、大米品种有(籼米)、(粳米)、(糯米)三大类;粽子一般用(糯米)做成,年糕通常用(粳米)做成。(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8、淀粉加碘酒会变成(紫黑)色。 三下: 1、你认识的身边的混合物有:(土壤)、(盐水)、( 黑墨水)等。 2、凤仙花的身体有6部分,它们是( 根 )、(茎)、(叶)、(花)、(果实)、(种子)。 3、被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流动起来就形成(风)。 4、温度计是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零下5摄氏度可以写成(-5℃)。

5、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水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让潜水艇上浮的办法是(将水压出水舱),让潜水艇下沉的办法是(将水吸入水舱),这是因为大小一样时,物体(重量减轻)就上浮,物体(重量增加)就下沉。 6、我们天天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新鲜的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无固定形状)、(会流动)等特点。 7、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8、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9、在醋里加入小苏打,会产生很多的(小泡泡),用点燃的火柴靠近,火柴会熄灭。(说明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四上: 1、我知道与猫相似的小动物有:(兔)、(狗)、(老鼠);跟金鱼相似的小动物有:(鲫鱼)、(鲳鱼)、(鲤鱼);跟鸽子相似的小动物有:(麻雀)、(鸡)、(鹦鹉);跟甲鱼相似的小动物有:(海龟)、(鳖)、(蛇);跟蜻蜓相似的小动物有:(蝴蝶)、(蝗虫)、(蝉);跟青蛙相似的小动物有:(蟾蜍)、(蝾螈)、(大鲵)。 2、我知道动物有(会运动)、(会繁殖)、(要排泄)、(需食物)、(需呼吸)、(会生长)等共同特点。我还知道植物有(会生长)、(需养料)、(会繁殖)、(需阳光)、(需空气)、(需水分)等共同特点。 3、300多年前,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做了实验,查明植物从土壤中到底吸收了多少物质。现在我们知道了,多数的植物的叶能依靠阳光中的(能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制造自己养料。在制造养料的过程中,绿叶能产生(氧气),所以,绿色植物能够(净化环境)。

小学科学总复习题库完整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植物) (1)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动物) (4)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空气、水) (6)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声光热) (8)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宇宙) (10)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保护环境) (11)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土壤、岩石) (12)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机械、金属) (13)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力、电、磁) (14)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实验操作) (15)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复习(植物) 一、植物 一、判断 1、()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用导管输送水分,用气孔蒸腾水分。 2、()主根与侧根没有明显区别的根叫须根,比如青菜、小麦的根。 3、()仙人掌的茎肉质、多汁,里面储藏着水分和养料,称为肉质茎,它是一种变态茎。 4、()南瓜、西瓜籽、豌豆荚都有果皮和种子,所以都是果实。 5、()把黄瓜拦腰切断的解剖方法是纵切。 6、()果皮肥厚多肉的果实,称为干果;果实干瘪无肉的果实,称为肉果。 7、()植物的叶大多数是绿色扁平的,一般可以分为叶片、叶柄、叶脉三部分。 8、()叶柄在叶的基部,形状一般细长,能支持叶片并使叶片伸展到适当的位置去吸收。 9、()仙人掌的老家在沙漠里,所以它不需要水就能生存下来。 10、()野葡萄的果实很好吃,人或动物吃了以后吐出的种子会发芽生长,是人或动物无意中给它传播种子。 11、()种子的传播方式与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是没有关系的。 12、()我们常吃的甘薯、马铃薯、胡萝卜都是贮藏根。 13、()植物的根具有支持和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4、()植物的茎按形态分,可以分为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匍匐茎、木质茎和草质茎等。 15、()植物的茎除了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主要作用以外,还有储藏水分、养料和繁殖的特殊作用。 16、()葡萄干、荔枝干的果实都是干瘪的,所以它们都是干果。 17、()植物的绿叶能把从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气和根部运来的水,利用太的能量,制造成淀粉和氧气,这个作用叫做蒸腾作用。 18、()不管什么植物的种子,都有胚根和胚芽。 19、()只要保持水分充足,映山红在任何土壤中都可以生长。 20、()藕生长在湖底的泥里,它不是植物的茎。 21、()细的根叫须根,粗的根叫直根。 22、()植物只要开花,都能结出果实。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知识与技能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滴水里有什么。 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 2.学生汇报。 3.学生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4.谈话: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 (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4.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5.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想看看水中还有哪些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四、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2)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教师作相应补充介绍。资料: 列文虎克,A.van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1632年10月24日生,1723年8月26日卒,生卒地均在荷兰的代尔夫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到代尔夫特自营绸布店。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又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其同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