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

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

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
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发展有什么新特点?

1、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兴起,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

2、人物画在继承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新的发展,注重传神,以线为造型基础的方法不仅在艺术实践中贯穿始终,而且进一步提高到理论上的充分肯定。

3、山水逐渐从人物背景中分化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画种而兴起。

4、绘画题材范围扩大,以文学作品为题材的绘画创作也趋于成熟,专业画家在历史上也开始有了较详细的记载。

5、建立了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雏形,出现了一批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

为什么说魏晋南北朝绘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

1、汉末以来的巨大变动,也引起了社会思想的变化。在思想上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局部受到强烈冲击,独尊儒术的局面有所改变,各家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思想界呈现出自战国以来又一次自由活跃的局面,也是美学思潮的一个大解放。

2、这是一个大动乱、大灾难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在文学艺术上有多方面成就的时代。中国美术在这一时期也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艺术勃然兴起,丰富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

3、人物画在集成汉代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绘画题材范围扩大。专业画家在画史上开始有了较详细的记载。山水画成为一种独立的画种。建立了中国绘画理论体系的雏形,出现了一批中国绘画史上划时代的理论家和绘画理论著作。

魏晋时期在审美风尚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宣扬儒家思想的三皇五帝、忠孝节义、祥瑞之类的体裁仍占据重要地位。世俗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在这一时期也不少。体现新思潮,反映老庄思想与清谈玄学的和佛教思想的绘画也开始出现。

试谈山水画兴起的原因。

1、审美意识的发展,绘画题材的扩大,使山水画成为画家们表现的对象。

2、江南秀丽的山水,激发了艺术家山水画创作的热情。

3、玄学的兴起,是山水画形成的最根本原因。

4、隋唐五代

唐代美术发展新特点?

1、书法既是这个时期最普及的艺术,又是这个时期最成熟的艺术之一;

2、建筑方面,就大都市来说,“棋布栉比,街衢绳直”;

3、唐代工艺,特别是唐代塑像,驰誉世界;

4、唐代雕塑,佛教造像不仅比以往更加兴旺,而且其美学风范标志着中国的佛教艺术已走完外来艺术民族化,宗教艺术世俗化的过程,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5、唐代绘画“灿烂而求备”,有以下特点:

1)人物画和释道壁画继先代之长而加以发扬;2)山水画在晋以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3)花鸟画脱颖而出,继山水画之后以独特的姿态登上画坛,开花鸟兴旺之先河;4)石窟陵墓壁画到初唐、盛唐无论实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了崭新气象,蔚为画苑奇观;5)唐代的绘画实践显示了唐代美学的实绩。

人物画

人物塑造技法套话

用笔设色

《步辇图》画家靠神情举止、容貌服饰,生动的刻画了不同人物的身份和精神气质。勾线细劲坚实浓重妍丽此图突出描绘

人物而省略背

景,制作简练

而工致。

人物形象和艺

术手法都不失

魏隋以来的传

统,体现了鲜

明的初唐风

范。

阎立本用笔沉着清

俊,勾线同上同上他的绘画创作

密切适应着

(XX时期)(XX

方面)的需要,

成为(XX时期)

(XX方面)的

颂歌/典范。

张萱丰颊硕体,服饰艳丽,是盛唐以后是女风俗画的典型风格

周昉“以丰厚为体”“衣纹简劲,

色彩柔丽”

吴道子“米粉厚薄,皆见骨高下而起隐”“旁见周视,盖四面可以意会如塑”创造了一种波

折起伏、错落

有致的“莼菜

条”式的描法,

加强了物象的

体积感与分量

感,是人物的

衣袖、飘带具

有迎风起舞的

架势,固有“吴

带当风”之称。

以线条为主,

略加渲染协助

线条和色彩的

相互映衬

《韩熙载夜宴图》构图,打破时间概念,不同时间同一画面,每一段屏风隔开具有独

立性,全画连贯流畅,画面情节负责而人物众多,安排得宾主有序,

繁简得度。

用笔缜密,线

条细劲圆润

浓丽而沉着全画的情节描

绘、人物形象、

衣服纹饰的刻

画,道具的选

择,用线用色

都自然地统一

在和谐的整体

效果之中。

山水画

特殊内容画风构图技法

用笔设色

展子虔《游春图》透视关系,不仅表现了空间的一般关系,

也注意到了空间的一般关系与深度山用单线勾

近处的树勾

出树干,作

上叉如鹿角

的树枝

填以青绿,

山脚用泥

金,金碧富

丽松

身不花麟,

直接以赭石

填染,松枝

不画细针,

只用石绿沉

王维诗和画的有机结合,创造了诗情画意的境

界雪景、剑阁、

栈道、晓行、

捕鱼平远

“重深”笔墨精湛,渲染见长

荆浩空间感很强太行山雄壮

的景色场面浩大、

气势雄伟

中心全景式

布局,即主

峰为中心,

用云秀烟霞

段白,衬托

出中前景的

全局安排。

用细碎多变

的皴笔,表

现了山石的

复杂结构、

坚实的质感

和厚重的体

积感。

关同秋山寒林,

村居野渡巍峨、雄奇、

深远见长

画山石轮

廓,用笔有

粗细断续之

分,皴擦加

以墨染期间

气韵深厚

所画树木

“有枝无

干”,给人

以“乱而整,

简而有趣”

的感觉

董源平缓连绵的

山峦映带无

穷,山村渔

舍,全是江

南丘陵江湖

的动人景色苍润、清淡、

优雅、天真,

表现出风雨

晦暝,四时

朝暮的变化

水墨着色并

用,用“点

子皴”或“披

麻皴”,笔

墨繁复而含

蓄,给人以

气候润泽,

草木繁茂的

感觉。

巨然具有北方山

水画派特

色,主峰耸

立正中,山

峦重叠峭

拔,下作巨

壑,瀑布高

悬,水流湍

急南方画派特征,山石皴法用“长披麻”,用淡墨画山石,浓墨点树叶和山顶“矾头”,浓淡交错,点线并置,使画面形成内在节奏韵律。

花鸟画

花鸟画兴起于唐的原因是什么?

1、同“比德”说有关;

2、汉以前的艺术重“成教化、助人伦”的功利作用;

3、隋唐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都有多方面的要求,花鸟形象作为画的体裁形式便出现了;

4、这与当时的宫殿、屋宇、陵墓及寺观壁画的装饰需要有关。

简述唐代花鸟发展的基本情况?

1、在表现技法上多为工笔重彩,勾线精细,设色浓妍,在造型上严谨写实,重形与神的刻画。

2、布局多取个体形象,即所谓“折枝花”的形式,总的给人以精细、巧丽的美感。

宋元

简述宋代院画的艺术特征

1、宋代院画反映了最高统治者的审美标准。院画的创作,提倡“形似”、“格法”,对物象做尽精入微的描绘,力求表现出对象的自然形态。北宋末年,强调绘画要有严格的法度,艺术形象要生动逼真,精密不苟。

2、院画在构思上讲求含蓄巧妙,达到诗情画意相得益彰。在笔墨技巧上重视传统但又不泥守古法。

3、宋代院画注重观察生活,提倡精微描绘,追求意境表现的趋向和趣味。

4、由于院画讲求严格的法度,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一些画家的思想,限制了他们个性的发展和笔墨技巧的变化,有的作品趋向于刻板、繁琐或柔媚、平庸。

南宋院体山水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画家和代表作?

常用两对角远近对照的方法形成对角线构图,使画面重心偏力正中,坐落在半边一角,开阔画面的空白,形成暗示空间,画面的出现是颇有选择取舍的从某个角度,某一局部,某些对象的某一部分出发的着意经营,安排位置,苦心孤诣,在对这些远为有限的对象的细节忠实描绘里,表达出较为确定的诗趣、情调、思绪感受。诗意的追求和细节真实同时并举;同时,对称走向均衡,空间更具意义,以少胜多,以虚代实,以白当黑,以一代十,以简代繁。

代表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

宋代山水画的两种艺术境界是什么?

整体的生活——人生——自然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表现的审美理想。这一特色完整的表现在客观的整体的描绘自然地北宋山水画中,构成宋代山水画的第一种境界。

南宋山水画创造了第二种境界:诗意的追求和细节真实同时并举,同时对称走向均衡,空间更具意义,以少胜多,以虚代实,以白当黑,中国艺术的意境美在这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文人画兴起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1、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文官,都能诗文、工书法;

2、由于中国绘画合书法的主要工具相同,远古的画工,早已创造了以线造型的技法;

3、文人士大夫能著书立说,历代许多文人画家,或总结优秀画工和他们自己的创作经验,或评论了一些接触大师及其作品的艺术成就,或辑录了系统的史料,使文人画家的创作思想能得到广泛传播和对后世产生持续的影响。

中国文人画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强调绘画文学化,使作品的文学趣味得到进一步增强;

2、与文学趣味一致,并且具体体现这一趣味,其特色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和以书入画(以书入画用于赵孟頫之后);

3、与此相辅而行,画上题字作诗蔚然成风。

为什么文人画在元代极为兴盛?元代画坛总特点是什么?

原因:文人画的兴盛,来自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社会生活的变化,一是自身演变发展的规律。

1、社会生活的变化:元蒙政权的简历及其实行的民族歧视政策使不少受儒家文化熏陶出来的,被视为“正统”的汉

族知识分子,在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变化。他们为了保持气节,不仕元蒙,不甘为“野蛮人”臣民,往往隐迹山林或托名“道士”,将思想感情寄托于绘画,寄托于笔墨之中,抒发胸臆。即便是少数在统治者笼络下的入世文人,也因不被重用,而以诗文书画聊度岁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文人们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参与,元代画风背离了宋代院体式艺术的准绳。

2、自身演变发展的规律:宋代绘画的主流是严谨、规范、重形,在对客体的整体或局部的客观描绘中求意境的院体

画。当一种画风发展到极盛时,人们自然要设法从对立面寻求新的开拓,建立新的审美风范。在宋代已建立起来的与院体画相对应的“文人画”系统,因元人的推波助澜,遂成一股巨大的浪潮。

特点:1、文人画在元代才臻于成熟;

2、在文人花鸟、山水的映照下,元代卷轴人物画坛似乎黯然失色,而出于民间画工之手的宗教人物壁画,却大放异

彩;

3、元代的工艺美术,同宋代相比,也有不少新特点,元代统治者的爱好与宋代不同,加之当时国际交往扩大,雇主

也不同于以前,新的需要,带来的新的变化:瓷器里有青花、釉里红,织绣中的纳石安等,都取得了新的成就,漆器、铸银、玉器等生产都有较大的发展;

4、建筑方面,由于元代各民族和国际间文化的融合和交往,给传统建筑艺术与技术增加了若干新元素;

5、元代书法,一如绘画,一反宋代书风,其中以赵孟頫的成就最大;

6、总之,元代开创了新一代的美术风气。

元四家山水画共同的特点是什么?怎样评价文人画艺术?

特点:用最简洁单纯的艺术语言,表达出避世隐逸、超凡脱尘的人生理想,幽然淡润的处世态度,把山水画作为情感的归宿和依托,这是元代山水画家共同的追求和特点。

评价:文人画是指封建时士大夫文人创作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什么趣味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绘画。有别于民间绘画合院体画。文人画的兴起,促进了中国绘画特别是山水画、花鸟画的发展,使他们的表现技法更丰富多彩,更富浪漫精神,意境更为广阔,更加丰富充实了中华民族的文艺园地和人们的精神世界。

人物画

人物塑造技法

用笔设色

李公麟大力探索白描这

种艺术语言,以

浓淡、刚柔、粗

细、虚实、轻重

的线性作为造型

媒介,以达到明

洁、轻快、朴实、

精美的格调。它

用线基敛而放,

故生而熟。含蓄

而刚劲。

梁楷草草数笔而又身韵十足水墨减笔画法,

用笔刚劲老辣而

方挺,简洁而又

气势飞动;泼墨

大写意画法,用

饱含水墨的阔笔

侧锋渲刷,大面

积的水墨自然分

出浓淡,含蓄的

显示出衣纹的折

叠形态。

《采薇图》两人一正一侧,富于藏和露、静与动的变化面部笔道遒劲精

细,流畅而富有

弹性。衣纹线条

转折分明,粗细

变化明显,较好

的表现了衣服的

质感,也有助于

人物坚毅性格的

表现。

山水画

特殊内容画风构图技法

用笔设色

李成烟林平远的

景色描绘变荆关雄奇

深厚的画风

为清旷萧

疏,能“扫

千里于咫

尺,写万顷

于指下”

作品《晴峦

萧寺图》为

远、中、近

三段构图

范宽构图严谨完

整,崇山雄

厚,巨石突

兀,林木繁

茂,漫山遍

野,丰满宽

远,气势逼

人。作品《溪

山行旅图》用笔用墨之法近似江南画风

郭熙 1.不同地理、气候、时间; 2.主观感受和

联想; 3.三远法,山水画透视原则和空间

处理的重要法则。奇突雄壮,清旷幽远

《千里江山图》充分体现了中国画散点透视的优点,使观

者超越了视点视角的限制。运用青绿山

水传统的勾

勒法,严谨

细微,一丝

不苟。树干

和远山的表

现又沿用没

骨法或带有

写意笔趣,

山坡有皴法

和点染。

设色厚重,

山头设以石

青,山腰设

以青绿色,

山脚出露出

绢本身的土

黄色;水面

设以青绿

色;人物、

树木又点缀

以白、赭、

红诸色,和

谐统一中又

见变化,运

用色彩十分

成功。

《富春山居图》富春江两岸

峰峦平坡、

丛树村社、

渔舟小桥种

种景色。师法董源湿

笔披麻皴,

但汰其繁

皴,趋向简

淡,侧锋、

中锋交互为

用,湿润的

披麻皴与长

短干笔皴擦

交互为用,

在坡峰之间

还用了近似

米点的笔

法。

用淡墨画山

石,浓墨点

横苔,点线

相间,浓淡

交错,若淡

若疏,笔法

随意潇洒,

画面明净舒

朗,充分发

挥了笔墨意

趣,体现了

中国画墨色

和线条的审

美价值。

王蒙“纵横离

奇,莫辨端

倪”的磅礴

气势。回环重叠,

结构复杂,

松林杂树茂

密深秀,远

山层峦叠

嶂。

有的以笔见

长,有的以

墨取胜,皴

擦点染交互

为用,干湿

浓淡搭配得

体。他画山

石用细如牛

毛,层次繁

密的“解索

皴”。再加

上用破笔点

成苔痕,苍

苍茫茫“望

之郁然深

秀”

倪瓒太湖一带景

色高度程式化

特征,一般

三段式布

局。近处山

坡一两垛,

上立茅屋、

草亭,空挡

无人,旁列

树木三五

株;中景空

白以示水

面;远处山

包一两座。

笔墨简略,

善用偏锋,

以示淡若

疏,随意为

之的线条,

描绘山石树

木,表现空

寂、荒冷的

境界。

明清

明清两代绘画的特点是什么?

1、文人画和院体画相争相融,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成为主流;

2、就文人画来看,被奉为“正统”的复古派和“反正统派”共存并进,既有冲突一面,又有相互影响一面;

3、民间绘画沛然兴起;

4、随着东学西渐,西方绘画源源输入中国,一些擅画的外国传教士还成了供奉清廷的画师。

明代宫廷绘画机构和画风有何特点?何为“浙派”?

特点:1、明代宫廷绘画的组织情况和前代不同,他没有专门设立“翰林书画院”这样的机构,而是将宫廷服务的专业画家归入御用监属之下,由太监管辖,分别在不同的殿内顶差;

2、除了没有专门的画院机构外,画家也没有专门的职称,而只授予锦衣卫的武官职务;

3、明代供奉朝廷的画家,人才众多,力量雄厚;

4、明代宫廷画的风格特点,主要来源于两宋画院,即“院体画”;

5、明代院派在山水画方面主要继承了南宋刘、李、马、夏的传统,笔墨苍老、简练而规整,多用水墨,略施色彩。

浙派:在画史上一般人把“浙派”视为山水画派,其实此派不少画家在人物方面同样有较高的造诣。此派的代表人物是戴进,继承南宋院体画家刘、李、马、夏的风貌,在他影响下的画家如吴伟、蒋嵩、张路等人形成了一个地区性的画派,由于他们都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因此这一画派在史上被称为“浙派”。

浅谈“明四家”共同的艺术风格。

1、在艺术上,他们在继承董、巨和元代诸家画法的同时,也深受南宋院体水墨山水和青绿山水的影响,追求气韵神采的笔墨效果和“风流蕴藉”的风格;

2、在诗书画结合方面较宋元进了一步,进一步完善了文人画的艺术形式;

3、作为文人画家,他们的艺术在观念、技法、形式等方面都没有从前代文人画的程式中脱颖出来,但是,却共同体现出一种新倾向,这就是接近世俗生活;

4、在题材的选择和艺术境界的追求上都表现出他们对世俗生活的关注以及他们的美学观点和社会理想。日常生活题材的采用,苍润秀雅的格调,诗一般的意境,都有别于前代文人画。

沈周在山水画方面有何成就?

特殊 内容 画风 构图 技法

用笔

设色

沈周

《吴郡丹青志》称他“绘事为当代第一”,其作品“悉入神品”。

江南山川和园林风景、田园风光 宏敞厚重,古朴天真,有“力可扛鼎”之感 40岁以前作品多小幅,较工整,晚

年多画大

幅,趋于疏简

喜用粗笔皴点

唐寅仕女画艺术价值?

人物塑造 技法

用笔

设色

唐寅

取材于“高人韵事”,神仙故事以及宫伎、歌女等。所画仕女都是细眉小眼,面颊清瘦,两手纤细面色苍白的弱不禁风的美人,这类人物形象与其表现的主题十分吻合,也反映了他所追求的格韵沉郁、风姿嫣然的美学趣味和这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内容上多流露出对出身卑微的弱女子的同情和对名教礼法的反叛精神。

画风上,他继承了南宋仕女画明眸粉颊的院体传统,但又具有自己飘逸淡雅的风格。

曾鲸

人物塑造技法

用笔设色

曾鲸通过对人物面貌、特别是眼神的细微刻画以及服饰衣纹的处理,揭示不同职业、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年龄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具有形存

神生、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具体画法是先用淡墨勾出轮廓和五官,然后按结构层层烘染,多至数十层,待墨骨充分的表现了人物的神气后再傅以淡彩。这种画法既能准确刻画人物形象,又能得笔墨之情,不同于分出阴阳、凹凸、重光影、重色彩的西洋画法和受西洋影响的全用粉彩渲染的画风。

清初画坛基本格局?

清初年间,占据画坛时间最长的画派是被统治阶级与时人视为正统的“四王吴恽”。正统派取前人各家之长,摹古功力极深,将笔墨的融合推到高峰,但缺少生活与创造力,虽迎合了当时统治阶级极力稳定社会,维护封建秩序的做法,但也因此使画坛上一些革新派不满,并引起强烈对抗。

革新派为金陵、扬州、新安、江西等画派,尤以“四大高僧”和“金陵八家”为主,主张抒发个性,强调笔墨情趣,与正统派的画风相对抗。社会潮流、时代审美趋向,加上他们的个人情怀,使他们的绘画合时代新貌,有极大创造力,在与正统派的挑战与对抗中,他们的成就更为突出。

何为“四王”?他们在艺术上有何共同特点?

“四王”即清初画坛“正统派”的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

共同特点:他们在艺术上强调“日夕临摹”、“宛然古人”,脱离现实,醉心于前人笔墨技巧的路线,摹古是他们山水画创作的一大倾向。他们在画史上对传统画法的研究、总结的作用以及他们自身高深的学识、扎实的艺术功力值得肯定的。他们在艺术上墨守成规,缺乏创新意识的方面,是必须抛弃的。

何为清初四僧?他们在艺术上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清初四僧即弘仁、朱耷、石涛和髡残。

共同特点:他们大多工书法擅诗文,作品也像“元四家”一样,讲究气韵超逸,极富个性。

朱耷的艺术个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朱耷的作品个性特征空前突出,即用高度强烈的笔墨效果和象征手法,抒发他高傲、冷漠、苦痛、仇恨、轻蔑等种种对现实不满的感情;

2、朱耷的花鸟画粗壮秃扁的笔调、阴沉惨淡的湿墨、不计自然常态的形象,冷寂孤僻的环境处理以及不拘章法的构图布局,没有以往文人画那种优雅文静之意,而有几分粗乱、生硬、狂猛,从而造成一种生冷、苦涩、带刺的美,足以触人心弦;

3、朱耷作山水画数量不多,但极富个性。它曾一度临习董其昌的山水画,但它不像清初“四王”那样泥古不化,而是以枯老连绵而豪放畅快的笔墨,表现荒凉、野寂之境。在黑白分布中闪烁着不平静的光彩,给人以山河破碎人伤心的感受。荒寒、孤寂是他作品的总的艺术格调;

4、它在作品题跋中常把“八大山人”连写成“哭之”或“笑之”的字样,以表明他哭笑不得的精神状态,正是在哭笑之间流露了真情。

石涛有何重要的艺术主张?

石涛的绘画美学思想有两个:一个是强调“有我”,另一个是“一画”。

1、“有我”的思想深刻的表达了艺术贵在创新,贵有“我”在的思想,把传统的“六法论”推向了新的境界、新的高度。当然,石涛强调“有我”,并不是不要“师造化”,相反,他很注重“师造化”;

2、他的“一画”论,是非常深刻而丰富的美学思想。画家观察、感受万物,总是要受统一的“一画”观的作用,不可能纯客观的,冷漠的。他的哲学思想基础是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还有庄子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3、此外他对“笔墨”问题也有精到的看法。如“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笔与墨会,是为纲组,得笔墨之会,

龚贤的山水画有何特点?

特殊 内容 画风 构图 技法

用笔

设色

龚贤

墨龚

他笔下无论是大山大水,还是自然中的一隅,都显出明了的宁静感,自然山水那朴素廖廓的面貌与静寂神秘的品性,也许与他作为“遗民”的抑郁心境有暗缕之连,沉思与叹息升华为对广袤自然地向往。 有较强的平面感和装饰意味,整体效果醒目、强烈。

他画山树,采用多遍的“积墨”方法,浓烈的墨色不是一团漆墨,而是黑中透明,磊磊落落,形成深沉华滋的意境。

白龚 不着晕染,简略淡雅,具有逸雅之致

试谈扬州画派共同的艺术趋向和特点?

1、扬州画派的画家都大胆的突破了当时以“四王”为代表的所谓“正统派”崇尚摹古、一味追求笔墨形式的桎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所以有人称之为“扬州八怪”;

2、扬州画派的绘画主要是写意花鸟,人物次之,山水较少。内容主要是 梅兰竹菊、花鸟枯石、仙佛鬼趣等;

3、扬州画派的成员大都是诗意的官吏和隐居的文人;

4、扬州画派的画家们在艺术上主张师造化,注重创作;

5、扬州画派都有追求书画同源的艺术情趣,他们除了能诗擅画外,大都长于书法、篆刻。

略谈郑板桥的书、画艺术风格。

1、郑板桥的画多写兰、竹、石,他几十年如一日经营竹石画像,因而对竹的自然形态了然于胸,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大量素材积累在心。

2、他善于将诗、书、画三者凝集成完整的艺术整体,写兰竹用行草笔法,多不乱,少不疏,秀劲潇爽,生机勃勃。

3、提款也特立独行,是他作品构图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借此阐述他的人生观、艺术观,有着“文里波澜,字里机关”之称。

4、他不仅以书入画,而且也善于将绘画用笔的成就吸收到书法中去,他早年工楷书和草书,在绘画愈臻成熟之后,他在书法上用起了兰竹笔法,使书中也有画意。书与画在其作品中的相互交融,达到了一种内在的统一,他成熟的书法是一种非隶非楷、隶多于楷,与众不同的“板桥体”,他自称“六分半书”。

清末“海派画家”的艺术风格有何特点?

1、“海派”画家既学习传统,又不拘于传统,有所革新,使作品充满着新鲜活泼的盎然生气;

2、他们的绘画作品已经具有商品的性质;

3、海派的艺术渊源具有多向性特征;

4、他们的作品渗透着不安苦闷悲愤反抗的时代精神;

5、他们的作品在价值趋向上,既不失文人画的优雅含蓄的底蕴,又要考虑到市民阶层的欣赏水平,因而具有“雅俗共赏”的特征。

吴昌硕花卉画在布局上有何特色?

他的花卉布局上力求新意,或从左下面向右斜上,或从右下面向左斜上,互相穿插交叉,紧密而得对象倾斜之势,从中再加以变化。题款、印章的位置经营,根式煞费苦心。题款根据画面整体需要或短题或长题,有时题在空白上,有时偏要题在紧密之处,敢疏敢密,参差交错,乱中求整,以气势为主,这正是吴昌硕绘画布局的特点。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 第2单元 夏商周时期美术)【圣才出品】

第2单元夏商周时期美术 (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 1.什么是青铜器?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有哪些品种? 答:(1)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器等。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它化学元素(锡、镍、铅、磷等)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因而称青铜。 (2)三代青铜器的种类很多,其形制名称多为今人所不熟悉。依其用途,大体可分为炊煮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等类。 2.试述夏商周青铜器艺术风格的发展与演变。 答:(1)夏代青铜器还处于初期阶段,种类不多,造型稚拙,体态较薄,装饰花纹也很少。 (2)商代青铜器品种增多,以酒器和食器最为突出,已有鼎、鬲、甗、簋、爵、斝、觚、罍、尊、卣等诸多品种。以铸鼎最为突出,鼎有方圆大小等不同的形制,大多庄重威严,具有非凡的气势。装饰纹样图案多兽面纹、夔龙纹等动物纹样及云雷纹。商代青铜器有前后两个发展阶段,前期青铜器胎壁薄,造型规整,花纹铸造较浅,且无底纹,风格简洁疏朗,以河南郑州二里冈和杜岭、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的为代表。后期青铜器形制凝重,装饰趋向繁缛华美,浮雕的主体纹饰下布满繁密的底纹,具有威严、狞厉和神秘的特色,以河南安阳殷墟、安徽阜南、湖南宁乡、江西新干大洋洲等地出土的为代表。 (3)周代青铜器器型进一步增多,鼎、尊、卣等器下腹部膨出,有倾垂的特点。纹饰流行饕餮纹、夔纹、不分尾鸟纹、蚕纹、乳钉纹等。不少器物有突起的扉棱和大角兽首作装

饰,具有恐怖神秘色彩的饕餮、夔龙等纹样逐渐转化为环带纹、窃曲纹。铭文开始逐渐增多。从周穆王前后的西周中期起,酒器明显减少,组合性的鼎与簋多见。鼎的柱足演变为蹄足,鼎腹呈长方扁形;簋多鼓腹有盖。盘、匜、壶等新器种出现。造型风格趋向典雅和简朴。 3.列出商周青铜器常见的纹饰并分析其装饰意匠。 答:(1)商周青铜器纹饰 ①商朝前期兽面纹主要是单层装饰。纹饰以动物纹为主,如饕餮、夔龙等纹样,如二里冈上层尊、罍等器肩上已有高浮雕的牺首装饰,所有的兽面纹或其它动物纹都不以雷纹为地,是这一时期的特色。商代早期的几何纹极其简单,有一些粗率的雷纹,也有单列或多列的连珠纹,乳钉纹也已经出现。商朝中后期尤其是迁殷后,开始出现双层装饰。兽面纹下面出现了回纹。 ②到了周代,盛行了几百年的动物纹饰突然退出了青铜器装饰主纹的领域,具有恐怖神秘色彩的饕餮、夔龙等纹样逐渐转化为环带纹、窃曲纹等几何纹样。纹饰较前有很大变化,一反前一时期简明、质朴,趋于细腻繁茂、灵巧新颖。怪异的饕餮纹因不适于装饰日常生活用器,已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各种无角小蛇互相穿插重叠,以四方连续形式展开的蟠螭纹。 (2)商周青铜器纹饰的装饰意匠 ①商代以狞厉怪异的动物纹饰为主,表现了对自然的无奈、恐惧与敬畏。在青铜器上用狞厉怪异的纹饰来“辟邪免灾”,增强自身的安全感。此外,也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如饕餮纹,其意在于号召节俭,劝贪婪。 ②周代,纹饰更为复杂,反映了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纠结蟠绕。这一时期频仍的战争,也使得人们由关注自然转向关注人类社会及其自身命运,在青铜器纹饰上出现了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美术学专业) 课程编码:186522060 学时:28 学分:1.5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课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美术史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主要学科之一。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美术作品是作者对生活认识的物化形态。美术史是通过具体作品对美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的概括及学术性研究。需要以科学的观点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美术的发展规律,它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该课程的讲述及对形象资料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除了典籍的文字记载,更是美术作品对历史发展中各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直观反映。美术的发展、演变和技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创新,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是完全和历史的发展同步的。它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了解美术的发展规律。从而转变学生对美术专业学习的单纯技巧观念,更加自觉地重视对祖国文明的了解和自身文化素养的形成。 二、课程的基本容: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容: 1.1概述 1.2石器的制作与审美意识的萌芽 1.3新石器时代的器艺术 1.4雕塑与绘画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美术学所涵盖的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各自研究目的、方法、互相之间的联系。 2、了解原始社会的美术现象及美术作品的特征。 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

重点:器艺术 难点:了解彩艺术各期特征及黑艺术特征。 第二章奴隶制时代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容: 2.1概述 2.2灿烂的青铜工艺 2.3建筑 2.4绘画与雕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奴隶制时代青铜艺术所负载的强烈的政治与的功能及工艺制作的灿烂辉煌。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对青铜纹饰的崇尚及区别。 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青铜艺术 难点:青铜“礼器”的艺术精神及分期特征。 第三章战国汉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容: 3.1概述 3.2绘画形势 3.3缣帛画 3.4画像石(砖)艺术 3.5壁画 3.6器物上的装饰绘画 3.7汉绘画的艺术特征 3.8雕塑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进入封建社会以后美术作品表现容、技巧等与奴隶制社会的区别以及主要代表作品、风格。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3.3 3.4 3.8 难点:封建社会尤其是汉的艺术的功利性及其特征。 第四章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本章主要教学容: 4.1概述 4.2人物画的新发展

中国美术史模拟试卷(答案)

中国美术史 姓名 一填空题 1. 艺术起源于旧石器时代。 2. 在旧石器时代,石器工具的制作方法主要为打制法。 3.陶器依其用途可分为饮食器器、炊煮器以及储藏器。 4. 陶器据其陶色的不同,主要分为红陶、灰陶、白陶以及黑陶四种类型。 5. 从彩陶的装饰工艺来看,主要分为素陶、彩陶以及印纹陶。 6. 新石器时代在工艺装饰与艺术审美方面的杰出代表是彩陶和黑陶。 7.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与马家窑文化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彩陶,代表了彩 陶艺术的最高水平。 8. 青铜艺术是夏商周艺术成就最为辉煌的代表。 9. 依据青铜器使用的性质,可把其分为礼器和非礼器。 10.先秦时期最具独立意义和代表性的绘画作品是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人 物御龙帛画》与《人物龙凤帛画》,它们代表了当时绘画艺术的杰出水平。 11.秦始皇陵兵马俑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 12.汉代墓葬石雕中最为优秀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霍去病墓石雕群。 13.在汉画像石研究中,一般认为厚葬和孝悌是汉画像石产生、发展 以及广泛盛行的历史原因。 14.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唐宋摹本有《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卷》、《列女 传·仁智图卷》。 15.中国书法史上的二王是指王羲之与王献之。 16.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传世作品最著名的莫过于《兰亭序》。 17.南齐谢赫在其《画品》一书中提出了六法论。 18.六法论是指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 传移模写。 19.顾恺之的画论著作有《论画》、《魏晋胜流画赞》以及《画云台山记》。 20.东晋南朝时期,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是最具代表性 的山水画论著。 21.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永靖。 22.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天水。 23.昙曜曾在云冈石窟主持营建了5个大型的洞窟,史称昙曜五窟。 24.游春图是现存年代最早的山水卷轴画。 25.唐代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是已知的第一部断代画史。

中国美术史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原始美术 (一)原始器艺术 1、器及器的装饰手段 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 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器的著名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彩代表,公元前4100-前2500左右)、 马家窑(前3300-前1800,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器代表新石器彩艺术的最高水平 大汶口、龙山(素面突出代表),大汶口3大显著特点:1、色泽多样化,2、黑制作成熟,3、雕刻技术发达镂孔随之发展、纹饰多样。龙山文化使用了快轮制术。 河姆渡文化等。 3、新石器时代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 (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大汶口、龙山]) 仰韶器: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龙山文化:表面装饰相对简单,但造型变化丰富。许多器皿已摈弃了实用目的。 (二)原始绘画 1、原始绘艺术 分图案和图画两大类,图案居多, 2、早期地画、壁画、岩画 82年,安湾仰韶晚期遗址发现地画。 岩画:蒙阴山岩画、广西花山岩画、将军崖等 (三)原始雕塑 1、史前塑艺术品的造型种类 新石器时代雕塑有实用性和象征性两大特征,最具代表性的雕塑是玉器和塑。塑造型有动物和人物两大种类。 2、新石器时代石雕刻的两个中心及主要风格 南北两个中心,南方为良渚文化,北方为红山文化。 南方良渚:采用平面浅浮雕和线刻结合的手法,描绘对象主要为礼器上的神人像,造型庄重神圣,较强的意味。 北方红山:采用圆雕的技法,描绘生活中或神化中的动物,造型生动活泼,带有较强的装饰性。 第二章先美术 (一)先青铜艺术 1、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风格特征 ***** 2、青铜器的分类:按用途分: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1.画像石(砖):是指汉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石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砖石上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2. 黑陶①黑陶工业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工艺美术取得的杰出成就之一。②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遗址中常有发现。③其烧制工艺是在烧制结束时,从窑顶慢慢加水,木炭熄灭后产生浓烟,使陶器渗炭而成,表面漆黑光亮且较为致密。④其中山东龙山文化黑陶中的蛋壳陶以黑、光、亮、薄而著称于世。 3. 彩陶①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美术中。②是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做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使橙红色胎地呈现各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纹样与器物造型的高度统一。 ③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是彩陶的杰出代表。 4. 人面鱼纹彩陶盆①西安半坡②仰韶文化③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④图案被认为与半坡氏族的原始信仰有关⑤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 5. C形玉雕龙①1971年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它拉村遗址出土②红山文化玉器的杰出代表 ③玉龙为墨绿色软玉制 成,龙身光泽,蜷曲如勾, 龙首做猪嘴形,长吻修目 ④是目前发现的体形最 大,制作最精,形态最逼真, 年代也最久远的碧玉龙形 象 6. 泥塑女神像①出土 于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 址②头像与真人等大,似 为全身像的头部。塑像面呈 方圆形,颧骨突出,平鼻阔 嘴,眼角高挑,眼窝内嵌圆 形玉片,目光深邃,具有神 秘感③塑造技术成熟,水 平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其 内涵当与原始巫术或信仰 有关,是生殖女神和丰收女 神的象征 7. 舞蹈纹彩陶盆①中 国原始美术中马家窑文化 彩陶艺术的杰作,出土于青 海大通上孙家寨。②内壁 画着原始人舞蹈的图像,有 学者认为这是表现了氏族 成员分组围猎野兽的场景, 也有人认为是载歌载舞庆 祝丰收或祭祀神灵。③在 技法上,这件作品紧紧抓住 人物的动态和整齐的队形, 以极其精练的笔墨进行描 绘富有抒情的意念。 8. 饕餮纹①也叫兽面 纹②是流行于商周时期 一种青铜器纹饰。③基 本特征为双目圆睁,阔口隆 鼻,头上多有一对变化多端 的犄角,或更有獠牙利爪, 多数兽面纹的两旁还有对 称展开的兽体身躯。④ 这种纹样实际上把各种动 物头部的正面形象以夸张 和象征的手法综合起来,往 往难以判定为何种动物,故 称兽面纹。⑤常饰于器物 的腹部、颈下等重要部位作 为主题纹样,西周中期后逐 渐衰落。 9. 岩画①是用矿物质 顡料涂绘或用石器磨刻,敲 乃至用金属工具刻划在崖 壁或岩石的图画。②我 国境内岩画分布广泛。③ 比较重要的有内蒙古阴山 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江 苏连云港岩画等。 10. 原始瓷器商周时期 出现的青釉器皿,已经具备 了瓷器的基本条件,但与后 来的瓷器相比,质量较差, 还于原始阶段,故称原始瓷 器。 11. 帛画①中国古代画 种。②因画在帛上而得 名。帛是一种质地为白色的 丝织品,在其上用笔墨和色 彩描绘人物、走兽、飞鸟 及神灵、异兽等形象的图画 ③约兴起于战国时期,至 西汉发展到高峰。④代表 有战国时期的《人物御龙 图》《人物龙凤图》 12. “六齐”①青铜是 红铜加锡的合金,②其 合金成分,视用途和器类之 不同而有不同的铜锡比例, 这就是《周礼考工之经》所 谓的“六齐”,即六种不同 性能的铜锡配制比例。 13. 甲骨文①商同时期 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②主要内容是商王室用来 占卜的“卜辞”甲骨文已经 具备“六书”,是一种比 较成熟的文字。 金文:铸或刻在殷、周时期 青铜器上的铭文. 14. 失蜡法①铸造铜器 的一种方法,也称横蜡法 ②先用蜡雕塑成所需形后 翻制成泥范,再用烘干的泥 范铸铜器,可以获得精细的 纹饰效果。③湖北随县 曾侯乙墓出土的蟠虺纹铜 尊是我国失蜡法的代表作。 15. 青铜器①是先秦时 期用铜锡合金制作的器物。 ②主要类型有饮器、食器、 酒器、兵器等。③青铜 器艺术是夏、商、周时占主 导地垃的美术创造。此时期 出现了大量制作精美的青 铜器,其造型和纹样在工艺 美术史上具有典范意义。 16. 《人物龙凤图》①战 国时期帛画②1949年出 土于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 墓③质地为平纹绢,高 31厘米,宽22.5厘米④ 画面描绘了一细腰长裙、侧 身向左合掌做祈祷状的贵 族妇女,在腾龙舞凤的引 导下,向天国飞升的景象 ⑤画中人物比例匀称,仪 态肃穆,勾线流利挺拔,设 色采用平涂和渲染兼用的 方法,格调庄重典雅,是先 秦时期绘画的代表作 17. 《人物御龙图》①战 国时期帛画②1973年出 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③ 画中一位头戴高冠、身着长 袍,腰悬宝剑、侧身向左而 立的男子右手执缰绳,驾 驭着一条巨龙驰进人龙尾 部企立着一只仙鹤,龙身下 有一鱼④该画所表现的 是死者之魂乘龙升天的景 象⑤色彩平涂与渲染兼 用,运笔劲挺优美、潇洒自 如。人物形象准确生动,揭

中国美术史教案 明清

第五编明清美术 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明清美术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 浙派、吴门派、四王、四僧、扬州画派 授课过程: 概况 1 明清统恢复了被元代废弃的皇家美术机构(无画院名称),与宋代相比大为衰微。 2 文人书画进一步发展壮大。 3 传教士来华,促进了中西美术的融合 4 大中型雕塑及佛教造像衰落,在小型观赏性雕塑方面显示了活力。 第一章绘画艺术 第一节明前期宫廷绘画与浙派 明代没有设立画院,但有宫廷画家。明代的宫廷画冢编入锦衣卫,授予武职,归太监管理,地位较宋代院画家低下。由于宫廷滥施皇威,稍不称旨即杀头弃市,故而人物画创作不如山水花鸟为盛。 明代院体花鸟观察入微,描写精细。多为大幅作品,构图饱满完整。常把花鸟置于特定环境中,表现一定的气氛。手法工、写结合,细丽的花鸟与粗放的木石互为映衬。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中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林良,字以善,广东南海人。善画鹰,构图宏大,造境气氛浓烈,用笔刚健奔放。作品有《雄鹰八哥图》等。描写威猛雄鹰自空而下,翻身扑向狼狈而逃的八哥,表现了紧张而激动人心的气氛;

《桂菊山禽图》、《残荷鹰鹭图》等。

《桂菊山禽图》 戴进、吴伟与浙派 戴进在山水画上形成了新的风貌,有为数众多的追随者。由于戴进是浙江钱 塘人,所以把这一画派称为浙派。

戴进,字文进,号静庵,一生坎坷,“平生作画不能买一饱”。取法宋、元人,画山石用斧劈皴,,“变南宋浑厚沉郁之体,成健拔劲锐一体”,比宋人措景丰富,较元人多生活实感。尤善于在山水实境中安排有情节的人物活动,是以山水为主的人物画。如《三顾茅庐图》、《春游晚归图》。 《春游晚归图》 吴伟,字次翁,号小仙,幼为孤儿。入宫得皇帝宠遇,誉之为“仙人笔也”,获“画状元”印。他不受朝廷拘羁,浪迹江湖。吴伟“源出戴进”而气魄更大,更简括整体。画中人物气宇昂扬,与山水相结合,给人以水墨淋漓,气势磅礴,又

【免费下载】中国美术史课本

第一章原始、古代美术 第一节原始美术 一、原始美术的特征 1、幻想的实用性创造动机与激情流露的创作过程有机联系 2、知觉感受的记忆与夸张特征的写实高度统一。 3、造型风格属于稚拙、简朴的审美类型。 二、旧石器时代美术 奥瑞纳时期(距今3-2万年) 梭鲁时期(距今2万年) 马格德林时期(距今1.4万-1万元) 旧石器时代美术特点: 1、原始雕刻主要以女性为创作母题。 2、题材作品主要围绕生殖崇拜。 3、雕刻作品比绘画作品出现的要早。 4、创作手法稚拙、概括、简朴、夸张。 5、原始雕刻中反应女性地位很高。 洞窟:拉斯科洞窟阿尔塔米拉洞窟 二、中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成就 北欧岩画拉文特岩画 三、新石器时代的美术 新石器时代的美术主要成就是巨石建筑,这是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纪念物巨石建筑基本有三种形式:单石(石柱)这里是

后来纪念碑的原型,石棚(石台)这是陵墓建筑的开端,石栏这是 教堂建筑的雏形。 第二节古代两河流域地区的美术 古代两河流域地区分为四个时期1、苏美尔-阿卡德时期2、巴比伦时期3、亚述时期4、新巴比伦时期 两河流域美术的基本特征: 两河流域美术的创造更注重现实性,而且表达的题材上大多与战争 和武力有关,他多具有宏伟雄健的气质,并表现出更多的活泼情调,在艺术处理上受埃及美术的影响,但却更加随意而自由。 第三节古代埃及美术 一、古代埃及美术的特点 1、强化王权的等级观念和服务灵魂的相互渗透,构成古 埃及美术的动因。2、理性因素与固定模式的结合。4、强调几何形式规整追求装饰风格的表现手法。5、刚劲、宏伟、刚劲明确且简洁干练的艺术风格。 二、古王国美术成就在哪几个方面,有哪些代表性作品, 人像雕刻遵循怎样的法则 古王国时期的美术以金字塔建筑和雕刻最为突出,壁画尚处于初级阶段。建筑:金字塔雕刻:埃及雕刻程式在古王国就已形成,以后被当做典范沿袭下来。雕刻程式有:1、姿势必须保持直立,双臂紧靠躯体,正面直对群众;2、根据人物地位的尊卑决定比例的大小;3、人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美术史试题3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的装饰纹样上。 2、在人和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青铜器中的,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 4、秦汉时代的美术中,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是与。 5、《》被称为“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出代表,其主体雕刻是《》。 6、六朝三大家指的是、、。 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隋代的。 8、画史上“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分别指的是唐代画家和北齐 画家所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 9、唐代画马的名家是、画牛的名家是。 10、“徐黄异体”指的是五代画家和的花鸟画风格。 11、宋代瓷器生产的五大名窑指的是、、、、窑。 12、宋代文人画赋予梅兰竹菊以道德品格,号称“”。其后成为传统绘画中的独特门类。 13、元代肖像画家,驰名江浙一带,著《》一书。 14、把写意花鸟推向新阶段的两名主要画家是和。 15、明代后期,在肖像画的发展中,以为代表的墨骨敷彩画法,在当时的文人中影响很大。 16、“扬州八怪”大致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厌弃官场的文人画家,如、、等。 17、明清时期我国著名的四大名绣是、、和。 18、被视为“海派”名家,但未定居上海的画家,有和。 19、天津泥人张被徐悲鸿成为“虽杨惠之不足过也”。其创始人是。

20、奠定擦笔水彩画法,并用时装美女做月份牌主要描写对象的是。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黄河流域半坡彩陶纹饰最多的是() A、兽面纹 B、凤鸟纹 C、几何纹 D、鱼纹 2、秦汉时代表示威仪登第的建筑物是() A、门阙 B、墓表 C、享堂 D、坞壁 3、首先提出“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这一绘画功能的是() A、顾恺之《画云台山记》 B、谢赫《画品》 C、宗炳《画山水序》 D、王微《叙画》 4、我国第一部绘画断代史著作是() A、历代名画记 B、唐朝名画录 C、贞观公私画史 D、续画品 5、南宋时期以善画婴戏图著称的画家是() A、刘松年 B、李迪 C、苏汉臣 D、李嵩 6、现存最大的喇嘛式塔是() A、妙应寺白塔 B、佛宫寺木塔 C、开元寺料敌塔 D、天宁寺塔 7、“明四家”中以工笔重彩闻名的画家是() A、沈周 B、文征明 C、唐 D、仇英 8、清初“四王”中,取得“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的收获的画家是() A、王时敏 B、王鉴 C、王翚 D、王原祁 9、在苏州大型园林中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是() A、拙政图 B、网师园 C、怡园 D、留园 10、铜胎掐丝法郎的俗名是() A、唐三彩 B、扣器 C、景泰蓝 D、宣德炉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2013年制订,2014年修订 课程代码:091101 课程名称:中国美术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开课单位:艺术学院美术系 开课对象:美术学专业一年级 先修课程:无 课??时:36学时 参考教材: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着,北京,中国青年岀版社,2002 参考书:《中国美术通史》王伯敏着,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中国美术史》李福顺着,北京,高等教育岀版社,2010.1 课程概述: 《中国美术史》是美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理论课程。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的掌 握中国美术史各时期的美术流派、美术现象、画家及代表作等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优 秀的美术传统和光辉成就,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和艺术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自身 的美术素养。 教学要求: 通过对中国美术史的系统讲授,帮助学生认识了解中华民族美术的悠久传统和光辉成就,在 掌握中国美术史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对各种流派和风格的中国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艺术分析能力,为日后的美术创作及艺术设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民族等诸多层面,教学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美术史》的基本发展进程、重要美术现象、重要美术流派及人 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运用美术史料分析美术史问题的能力。 鉴于《中国美术史》发展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而教学课时有限,把握知识点与面的关系,既要重点突岀,又要系统全面,不能以偏概全,是教学过程的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有效阅读古代美术经典,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石器时代的美术。 2、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 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 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四类。 5、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武梁祠为代表。 6、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等封的蒿岳寺塔。 7、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秀骨清象”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张家祥 ”。 8、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 破墨”山水,书写文人情怀。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 泼墨 ”之法。 9、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大同云冈"和 "洛阳龙门 " 石窟。 10、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首推唐三彩,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其中的精品 11、论者评宋初两大山水画家谓:“ 李成 " 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 "范宽 " 之笔,远望不离坐外。 12、南宋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 减笔画”,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

13、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马君祥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连环的表现形式。 14、明代“ ”派的代表画家吴伟和戴进。 15、明末画家陈洪绶19岁时创作的九歌图,其中以屈子行吟图为最佳。 16、清初“四僧”指的是八大山人、石涛、髡残、弘仁。 17、“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郑板桥、李鱓等人。 18、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 19、近代画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结合,创造了雅俗共赏的新画风。 20、“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铎对《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吴有如的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B )。A、天地神话 B、引魂升天 C、墓主生活 D、仙人出行 2、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 A )。A吐鲁番晋墓 B、昭通霍氏墓 C安丘冬寿墓 D酒泉丁家闸墓 3、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 C )A 虢国夫人游春图 B、捣练图 C、挥扇仕女图 D、簪花仕女图 4、“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A )。A、飒露紫B、拳毛騧 C、白蹄乌 D、特勒骠

中国美术史 名词解释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 明清 芥子园画谱明清时期绘画进一步普及于社会,作为学习范本的画谱纷纷刻板流传,《芥子园画谱》即是其中影响最大的画谱之一。《芥子园画谱》共分三集,初集为山水谱,二集为梅兰竹菊谱,三集为花卉草虫翎 毛谱。因对技法皆有简要分析,便于初学者入门,故风行一时。 萝轩变古笺谱笺纸是古代文人书信或写诗时用的纸,讲求美观实用,明代后期套色水印用于笺纸的装饰,并将之辑印成集,遂有笺谱出现。《萝轩变古笺谱》为南京吴发祥刊印,除用套色水印外,还创造性的采 用了“拱花”技术。共182幅作品。 杨柳青和桃花坞年画杨柳青位于天津西郊,又称“卫画”,杨柳青年画受到北方版画和院体画的影响,精工细腻,生动逼真,设色鲜艳雅致,题词讲究。在风格上追求绘画效果,彩色套印可与彩绘结合。细腻鲜丽, 人物形象俊秀传神。题材包括神#、风俗、历史故事、戏曲、娃娃、美人、风景、花卉等。苏州桃花 坞年画收到南方版画影响,严谨细致,人物多作微笑表情。原色套印的传统形式,以粉红粉绿为主, 具有明丽雅致的效果,风俗、戏曲等题材的作品更具有南方地区特色。 泥人张泥人张是天津张姓民间彩塑艺人的称号。“泥人张”的彩塑,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题材广泛、惟妙惟肖。艺术上雅俗共赏。在中国民 间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第一代匠师名张长林,第二代张兆荣,第三代张景枯 景泰蓝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景泰蓝以金或铜作坯,制成各种造型,再用细铜 丝掐成各种花,中充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景泰蓝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图案 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我国传统出口工艺品。 顾绣又称“露香园绣”。明代顾绣多以名人书画为蓝本,配以典雅,针线平整,形象生动,又略以画笔点染补绣工不足,表现古代书画名迹能得其韵致,而无生硬造作之感。顾绣的成就大大促进了欣赏性 刺绣艺术的发展。 嘉定竹派明代嘉定朱氏祖孙三人相继以刻竹着名,形成“嘉定竹派”,他们都擅长书画,所刻古贤、佛像、山水、花木、章法新颖,用刀如笔,意趣横生。 馆阁体馆阁体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特指楷书而言。在科举试场上,必须使用这种书体,它强调楷书的共性,即规范、美观、整洁、大方,并不强调如今所谓的个性。书法家有沈度,风格婉丽,雍容端庄。 其弟沈¥, 吴门三家(明代书法)祝允明、文征明、王宠体现着明代中期书法艺术的新成就。他们从古代书法艺术中广泛吸收营养,彻底摆脱台阁体的流弊,各自形成独特的风貌和个性,具有相当的影响,在书法史上被称 为“吴门三家”。 吴门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总体上属于人文画派,四人风格不同。画风精笔墨,尚意趣。沈周、文征明比较接近,但也有所区别,沈周山水笔墨挺健,气韵浑厚,形成了粗笔写意的新面貌,开创一代水 墨浅络山水的独特风格。他的花卉,笔墨尚朴,风格淡逸。文征明在融汇细润文雅,独具一格。唐寅运 用了元人水墨写意的笔墨,融合变化,形成了劲秀潇洒的风格。仇英摹古的功力深厚,师法南宋院体, 人物山水,多以工笔重色为主,风格浓丽典雅,兼能水墨写意,也具有刚健秀逸之致。他所画人物仕女, 形象优美,线条流畅,形成了明代后期人物仕女画的时代风貌,对明清画坛影响很大。 华山图册明代王履所画。全册各开意境或险峻,或幽深,或苍茫,或清旷,将华山万秀千奇的佳景胜迹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在《华山图序》中较系统地论述了其绘画主张,其中“我师心,心师目,目师华 山”的“师法造化”的见解和“以形写意”的观点,对后世山水画理论影响深远。 庐山高图是吴门四家之首的沈周在41岁时为自己的老师祝寿所作。沈周用庐山象征其师的崇高人格,实际上正是作者本人思想境界的体现。作者用王蒙的笔法,以高度的思想与技巧,集中的表现了这一雄伟 瑰丽的名山景象。 真赏斋图《真赏斋图》明代画家文征明作。为好友而作。此图有两卷,均以工笔设色形式表现无锡着名收藏家华夏的书斋。构图简洁别致,主题突出,用笔苍润,秀挺,富有表现力。图右画太湖石一组,展 现出一个幽静秀美的天地,古松、高梧中修竹丛生,掩映着一幢草堂书屋。室中主宾隔案对坐,似

(完整版)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五卷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5 一、填空题(40分) 1、中国石器时代美术的明显特征是与的结合。 2、新石器时代的和,代表着我国古代美术创造的一次高峰。 3、商周出土最大的青铜器是,重公斤。 4、湖南出土的战国时代的两幅帛画是《》和《》。 5、秦汉时期的建筑装饰,主要包括、、和等四个门类。 6、陕西临潼出土的,是秦代造型艺术取得划时代成就的标志。 7、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注重表现人物精神,尤其重视的描绘。 8、隋代画家展子虔的《》,开创了青山绿水的端绪,而发展并形成具鲜明特色的青绿山水画派的画家是唐代的和父子。 9、中国美术史上具通篡性质的著作是唐代的《》,而断代史著作则是的《》。 10、《重屏会棋图》的作者是五代画家。 11、代表着宋代风俗画发展高度水平的是的《》。 12、元代画家赵孟頫在艺术上提倡(1)“”(2)。 13、明代画家沈周的画法有两种,一是学元代画法,代表作是《庐山高图》,另一种学而形成自家风格,代表作有《落花诗意图》。 14、“青藤白阳”指的是明代画家和。 15、在“金陵八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画家是。 16、清初以没骨花卉著称的画家是。 17、清初“四王”指的是、、、四位画家。 18、明清都城所建皇家苑圃以为代表,而所建坛庙中以气势最大,艺术性也最高。 19、“岭南画派”中的“二居”指的是和。 20、“以美育代宗教说”是近代教育家提出的。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大型石刻是西汉时期的() A、赵伦先人墓石人 B、昆明池牵牛织女像 C、霍去病墓石刻 D、都江堰李冰石像 2、北魏时期龙门石窟最杰出的作品是在()。 A、宾阳洞 B、古阳洞 C、莲花洞 D、奉先寺 3、“六要”的提出见于山水画理论著作() A、画山水序 B、笔法记 C、林泉高致 D、山水纯全集 4、开创南宋山水画新风的画家是()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522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01)(2008-06-18 11:08:09) 标签:中国美术史试题考研教育分类:考研专区 1. 中国新石器时代最突出的美术创造是___陶器____,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 2. 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出土地点是___1949___年在__长沙陈家山_____ 3. 《步辇图》中所花的皇帝是____唐太宗李世民___ 4. 吴道子的生活时代是___唐朝____ 5. 五代荆浩所著的山水画论是__《笔法记》_____ 6.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城市是__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_____ 7. 顾闳中传世的著名画卷是__《韩熙载夜宴图》_____ 8. 白描画卷《五马图》的作者是__李公麟_____ 9. 南朝谢赫提出“六法”中的艺术最高准则是___气韵生动____ 10. 中国古代三大石窟是___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11. 我国唐代最享盛名的青绿山水画家是__李思训_____ 12. 《捣练图》的作者是___张萱____ 13. 五代南唐山水画家董源的传世作品有__《潇湘图》_____ 14. 中国古代皇帝中最爱好花鸟画而且在花鸟画中具有相当成就的是___宋徽宗赵佶____ 15. 明末以画肖像而著名的画家是___曾鲸____ 16. 清初在水墨大写意花鸟画中抒发家国之痛的是__八大山人_____ 17. 元代前期倡导书画同法,并在绘画、书法上都有较高造诣的是___赵孟頫___ 18. 阎立本生活的年代是___初唐____ 19. 展子虔《游春图》的艺术形式是___青绿重彩____ 20. 湖州竹派的开创者是___文同____ 21. 黄公望创作的著名山水画长卷是___《富春山居图》____ 22. 倡导“南北宗说”的画家是____董其昌___

中国美术史考试专用

第一章原始美术 1、陶器及陶器的装饰手段 ·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 ·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彩陶代表,公元前4100-前2500左右)、 ·马家窑(前3300-前1800,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 ·大汶口、龙山(素面陶突出代表),大汶口3大显著特点:1、色泽多样化,2、黑陶制作成熟,3、雕刻技术发达镂孔随之发展、纹饰多样。龙山文化使用了快轮制陶术。 ·河姆渡文化等。 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 (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陶[大汶口、龙山]) 仰韶陶器: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龙山文化:表面装饰相对简单,但造型变化丰富。许多器皿已摈弃了实用目的。 1、原始陶绘艺术 分图案和图画两大类,图案居多, 2、早期地画、壁画、岩画 82年,秦安大地湾仰韶晚期遗址发现地画。 岩画:内蒙阴山岩画、广西花山岩画、连云港将军崖等

1、史前陶塑艺术品的造型种类 新石器时代雕塑有实用性和象征性两大特征,最具代表性的雕塑是玉器和陶塑。陶塑造型有动物和人物两大种类。 2、新石器时代石雕刻的两个中心及主要风格 南北两个中心,南方为良渚文化,北方为红山文化。 南方良渚:采用平面浅浮雕和线刻结合的手法,描绘对象主要为宗教礼器上的神人像,造型庄重神圣,较强的宗教意味。 北方红山:采用圆雕的技法,描绘生活中或神化中的动物,造型生动活泼,带有较强的装饰性。 第二章先秦美术 (一)先秦青铜艺术 1、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风格特征 ***** 2、青铜器的分类:按用途分: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 3、青铜器纹饰的主要分类及其特征: 动物(造型及主体装饰)和几何纹样(底纹或细部)两大类, 造型装饰特征:a、根据动物形态造型,被称之为“尊”;b、将人或动物形象与青铜器造型融为一体;c、以主体动物形象作为青铜器的附件 (二)先秦雕塑艺术 1、青铜雕塑的两种类型 a、以动物形象进行造型,大多表现与尊上,器物多为凝重宽博。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1 填空(每空1分共18分) 选择(每题2分6题共12分) 简答(每题10分4题共40分) 论述题(每题15分2题共30分) 一填空: 1.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它们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 2.夏商周美术的成就最为突出所以又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字行彩绘帛画自上而下分段描写了天上、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景象。4.最早提出以形写神的画家是_,晋代杰出画家,________时期的______顾恺之_____,他创造的线形被称为_________。 5.中国的三大石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隋代著名画家是__________,他的_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卷轴画。7.五代山水四大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 1.中国的彩陶出现于____a________-。 A新石器时代,B旧石器时代C铁器时代 D 青铜时代。 2.西周后期青铜器的艺术特点是__c_______。 A铭文长B形制厚重C纹饰繁琐D流行兽面纹。 3.周坊所画仕女多是___c_________。 A苗条俊秀B乐观活泼C浓丽丰肥D长袖善舞 4.麻皴技法的创造者是__a________。 A董源B荆浩C关仝D巨然 5.元代绘画的主流方向是_a_______。 A文人画B宫廷绘画 C 风俗画 D 花鸟画 6.明宗室后代以写意花鸟书写亡国恨的是___c______。 A弘仁B髡残C朱耷D石涛 三.简答: 1.说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创作年代、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及历史意义。 强大的西汉王朝继承和发扬前代优秀艺术传统,大胆地吸收和借鉴外来艺术,从而使汉代的雕塑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汉代雕塑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强大王朝的艺术,以深沉雄大的气魄体现出充满自信和创造活力的时代精神。汉代雕塑在中国雕塑史上具有典范的意义。秦汉雕塑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古代文献记载,汉代盛行大型石刻、金属雕刻作为宫殿、园囿等建筑布局的特定设置。目前可以见到的汉代雕塑作品多为陵墓雕塑,其中以西汉霍去病墓石雕群最为杰出。 霍去病墓石雕群为汉代陵墓雕刻中最杰出的作品。霍去病(公元前140年至公元前117年)是汉武帝时的名将,能征善战,曾六次率军抗击匈奴,汉武帝对霍去病极为赏识,晋封为骠骑将军、冠军侯,可惜24岁英年便早早去世。为表彰霍去病的卓越功勋,特赐陪葬汉武帝的陵墓茂陵,并“为冢象祁连山”,以独特的设计意匠和气势宏伟的石雕群建成一座纪念碑式的墓冢。 霍去病墓石雕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伏虎、卧牛、卧象、野猪、鱼、蟾和野人抱熊等,除马踏匈奴石雕置于墓前外,其他石雕原来可能散置墓冢周围。将圆雕、浮雕和线刻技法综合运用,很好地抓住对象的神貌特征加以表现。. 霍去病墓石雕群作品是中国古代雕塑接收外来艺术、明显接收中亚和西亚艺术加以融会贯通的结果。这种避免早期雕塑技法尚见生拙的弱点,发扬气势雄浑优势和内在力量处理的方式,成为汉代艺术的一大特色。

中国美术史教程(蒲松年)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美术

中国美术史教程 (增订本)薄松年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美术 (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 概况: 1.约公元前21世纪开始,中国建立了夏王朝,进入奴隶制社会; 2.只有奴隶社会才是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3.夏代已从石器时代进入铜器时代,到商代手工也有很大规模,青铜冶炼,制陶、玉石工艺、古雅雕刻和染织等门类都有了细致而明确的分工; 4.春秋战国时期,各门类独立发展,一片繁荣,揭开中国美术史的新篇章。 第一章青铜工艺 第一节青铜器的造型和装饰 一.青铜器的造型 1.青铜器在当时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和享用,主要用于祭祀和宴饮,其被赋予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的体现。 2.依照用途,大致可以分为:炊煮器、盛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器等。 炊煮器:鼎、鬲(li)、甗(yan) 鼎--用于煮肉,方圆两种。圆鼎:双耳三足;方鼎:双耳四足。成组的鼎叫列鼎。(等级象征) 鬲---形状似圆鼎,三足中空,便于大面积受热 甗---蒸食用具,可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是鬲,用于煮水,上半部是甑,两者之间有镂空的箅,用来放置食物。 盛食器:簋(gui)、豆、簠(fu) 簋---盛放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等级象征,成套的簋多以双数出现,与奇数的列鼎相配); 豆---盛肉酱用的高足盘; 簠---盛食物用,长方形,口外侈,四足短,有盖。

酒器:爵、觚(gu)、斝(jia)、兕觥(si gong)、尊、卣(you)、彝、壶、盉(he)、罍(lei)等。爵---饮酒器物,相当于现在的酒杯。形体较小,圆腹,前流后尾,旁有把手,下有三尖高足。觚---饮酒器物,上圆口张开,好似喇叭状态,相当于现在的高脚杯。 斝---温酒器物,像爵,但无流尾,形体比爵大。 兕觥--盛酒或饮酒器物,旁有把手,上部带有两角兽头形盖子。 尊-----盛酒器,有方尊、元尊两种。 卣-----盛酒器,有盖子和提梁,腹部或圆或方。 彝-----盛酒器,方形,带有如屋顶四面坡形方盖。 壶-----盛酒器,也可盛水,有方壶圆壶,春秋多有鸟兽纹。 盉-----盛酒器,或洒水器,袋状深腹,圆口,前有流,后有把手,下有三足或四足。 罍-----盛酒器,或盛水。大腹,圈足,有双耳或四耳,腹下侧有穿鼻。 水器:盘、鉴、匜(yi) 盘-----盛水器,方圆两种。 鉴-----盛水器,或盛冰,形体像盆,没有铜镜前,在鉴内盛水照容。 匜-----盥洗用具,形如半椭圆状,前流后把,或有盖。 乐器:钟、铙等 铙----形状似钟,但体型较大。 兵器:戈、矛、戟、镞等

中国美术史简答与论述题

三.简答: 1.说明霍去病墓石雕群的创作年代、主题思想、艺术风格及历史意义。 见P78 霍去病墓石雕有马踏匈奴、跃马、卧马、伏虎、卧牛、卧象、野猪、鱼、蟾和野人抱熊等,除马踏匈奴石雕置于墓前外,其他石雕原来可能散置墓冢周围。将圆雕、浮雕和线刻技法综合运用,很好地抓住对象的神貌特征加以表现。. 霍去病墓石雕群作品是中国古代雕塑接收外来艺术、明显接收中亚和西亚艺术加以融会贯通的结果。这种避免早期雕塑技法尚见生拙的弱点,发扬气势雄浑优势和内在力量处理的方式,成为汉代艺术的一大特色。 2.谢赫《画品》是一部怎样的著作?“六法”的内容是什么?试述“六法”对于中国美术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P109气韵生动、经营位置、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传移模写。 意义六法论是中国古代美术品评作品的标准和重要美学原则。“六法”最早出现在南齐谢赫的著作《画品》中。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总之创作和流传各方面,都概括进去了。 自六法论提出后,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宋代美术史家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图画见闻志》)从南朝到现代,六法被运用着、充实着、发展着,从而成为中国古代美术理论最具稳定性、最有涵括力的原则之一。 3.唐代有哪些具有影响的人物画家和作品?按照不同历史阶段试作简要论述。 唐代以前的画家,大都以人物画为主,就是少数以山水、花鸟或其他画种见长的画家,也多是擅长人物画的。但以妇女为主体,描写现实社会的妇女活动为主要题材的仕女画,则出现在盛唐以后,其代表画家是张萱与周昉。仕女画又称士女画。从盛唐开始,直至宋代之后,仕女画表现的题材大为开拓,从原先描写贵族妇女拓展到各个阶层,举凡村姑、仙媛、闺秀、渔妇、丫环、歌妓等都进入了画家创作的行列。 张萱,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约活动于开元(七百一十三――七百四十一)年间,曾任史馆画直。他是我国人物画,尤其是风俗画发展方面的杰出画家,并以擅长描画贵族妇女、婴儿和鞍马而名重一时,点缀景物亦穷其妙,特别在揭示人物的内心心理状态方面尤为突出。 据画史记载,张萱的画迹流传不少,仅《宣和画谱》就载有四十七卷,其中三十多卷都是描绘仕女的。代表作有《乳母将婴儿图》、《妓女图》、《赏雪》、《捣练》、《藏迷》、《虢国夫人夜游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其中存世作品有《明皇合乐图》、《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绢本设色,系宋徵宗赵佶摹笨,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描绘的是唐玄宗时的虢国夫人和宫女们春天乘马出游的场景。全卷构图气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