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学习提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17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

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

享有独立主权,以及瑞士、荷兰为独立国。缔约以后,各国普遍建立了常驻外交使节,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国际关系逐步建立。和约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

世界主权论,明确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促进

了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在17世纪后半期和18世纪的欧洲战争中,宗教利益、王朝利益和道德原则不再

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和理性原则逐渐指导着国家的主要行动。

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用和约和妥协来结束战争。战后的和约主要

对所争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而不公正之处又引起新的战争。其中的一些条款丰富了

近代国际法的内容。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专制国家体系逐步形成。

“三十年战争”前的五大强国法、奥、英、荷、瑞在战后地位各有升降。到法国

大革命之前,欧洲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确定为英、法、俄、普、奥五国。在

欧洲国际事务中,英国的主要角色是制衡者,其他四国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者。

学习要点:

1、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消长与矛盾转化。

3、欧洲国际政治重心的转移。

4、重要战争、和约及其影响。

5、以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该时期的欧洲国际形式。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 17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英国、丹麦、瑞典和德意志的部分诸侯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较快,且新教势力比较强大。西班牙、波兰、奥地利及其他德意志

诸侯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天主教国家。

1、英国

海外扩张,工商业较为繁荣,对外贸易扩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新教已确立国教地位。均势政策是介入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17世纪上半期无暇顾及欧陆事务,对“三十年战争”影响少。为维持欧洲均势及其在大陆的权益,在同欧陆国

家交往时,保持独立姿态。

2、法国

受宗教改革影响大。南方新教贵族集团同北方天主教贵族集团的教派冲突与战争。亨利四世(1589-1610)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敕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加强国家统一,平定地方大领主的反叛。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对外贸易。对外

关系上,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

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

1610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贵族分裂活动重起,宗教战争再度爆发。黎塞留沿袭亨利四世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原则,把

国王和国家视为一体。将加强绝对君主专制和把法国建设成欧洲最强国家视为两项基

本国策,用高压手段治理国家。

3、德意志

4、西班牙

5、北欧

瑞典脱离丹麦独立。控制波罗的海航海权,成为北欧首强,新教国家。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促进工商业发展,与瑞典争胜。丹麦、瑞典争夺波罗的海霸权,并都与

北德意志诸侯有矛盾。

6、东欧

俄国与波兰、立陶宛、瑞典争夺波罗的海东岸地区和商道。1569年,波兰、立陶宛大公国合并。16世纪呈上升趋势,17世纪中期后衰落。

二、“三十年战争”

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

战争的爆发是由宗教问题引起的,但宗教因素在战争中很快不是主要因素。战争彻底

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国际秩序。

1、战争起因

宗教改革。1555年9月,《奥格斯堡宗教和约》。以皇帝为首的旧教诸侯与新教诸侯之间,中央集权势力与诸侯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在德意志的政治生活中占主导地位。1608年,“新教同盟”成立,巴拉丁选侯为领袖。1609年,“天主教联盟”,巴伐

利亚公爵为领袖。

德意志问题复杂化,内部矛盾扩大为国际间冲突,宗教矛盾演变为各国君主争权

拓土的斗争。

战争直接原因:皇帝马提亚(1612-1619)对波希米亚(捷克)新教徒实行镇压政策。波希米亚保有较大自治权,议会和新教教会继续存在,皇帝则试图保持天主教势

力在波希米亚占统治地位。1618年,波希米亚王位空缺,马提亚违背“大诏书”,任命天主教徒斐迪南公爵担任国王,迫害新教徒。新教徒反对,矛盾激化。5月23日,“掷出窗外事件”。

2、战争进程:波希米亚阶段:1618-1625;丹麦阶段:1625-1629;瑞典阶段:

1630-1635;

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

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648年10月,两个和约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评价:和约是在新教势力占优势的情况下缔结的,内容反映了这种实力的对比。

沉重打击了哈布斯堡王朝。帝国被迫承认各诸侯国有独立的外交权,政治上分裂,更

处于一种分崩离析的境地。皇帝建立统一帝国和恢复天主教在欧洲统治地位的企图彻

底破灭了。西班牙的实力被极大削弱,优势地位不复存在。法国“天然疆界”的要求

部分得到实现。瑞典得到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的最重要港口以及易北河和威悉河的入

海口,增强了实力,成为北欧强国。和约调和了旧矛盾,也造成了新的不均与和矛盾。法国引起英国、荷兰的嫉恨,为英法交恶、法荷相仇埋下种子。瑞典引起丹麦和北德

各邦的敌视,战事不断。奥地利向民族国家发展。奥法分割下的意大利各邦不断掀起

建立民族国家、实现统一的革命浪潮。俄国和东欧诸国也逐渐参与到欧洲的政治斗争中。欧洲没有出现稳定局面,各国的兴衰更替更替通过战争进行。威斯特伐利亚和会

与和约对近代国际法的建立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和会本身创立了以国

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和结束战争的先例,为近代以后的国际会议提供了初步经验。其

次,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表明国家主权、国

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这些原则也成为近代国

际法的主要内容。此外,和约初次规定了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条款,对违约国可以实

行集体制裁。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

权论。和约签订后,在欧洲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各国普遍建立了驻外

使节,进行外事活动。国际法是在国际关系中产生与发展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成为

近代国际法产生的起点。

第二节英国革命与争夺海上霸权

一、欧洲国家对英国革命的态度

国王和议会两个权力中心导致英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具有双重性。“三十年战争”中,英国对战争双方的政策摇摆不定,对战争进程影响小。英国在欧洲政治生活中处

于二流国家的地位。“三十年战争”为英国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保证了革命

得以在没有大规模武装干涉的情况下顺利完成。

1、法国

革命初期没有明显表现出支持英王的态度。后担心革命影响法国人民和法国王权

的稳定。“三十年战争”期间,无法公开干涉,与苏格兰结盟,调停战争,挑拨议会

分裂,支持英王。战后意图以武装干涉阻止议会处死查理一世。后因国内投石党内乱,计划落空。

2、西班牙

英荷结盟与西班牙的贸易与殖民地之争。西班牙支持爱尔兰起义。在对法战争不

利时,同英国接近。外交上表示支持英国议会,在荷兰则进行反对英国议会的活动,

渲染英国海上势力对荷兰的威胁。

3、荷兰

因海上霸权与商业利益与英国有矛盾。从自身商业利益出发,意图从英国革命中

获益。联省共和国议会支持英王,主要省份荷兰则支持英国议会。不愿看到英国强大。

4、俄国:对英国专制政权抱同情态度。

5、教皇:支持英王,意图借机恢复天主教地位。

6、丹麦:支持英王。

7、瑞典:支持英国议会。

英国革命未引起欧陆国家的充分重视。它们忙于相互间的冲突,对英国革命基本

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

二、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英国的对外关系(1649-1658)

内战期间,议会的对外政策目标是保持与欧洲国家的良好关系,阻止大陆国家对

国王的支持,避免它们干涉英国内部事务,也避免卷入欧陆的战争。革命后,英国对

外政策重点是海外扩张,争取殖民地。针对西、荷两国,加强海军建设。

1、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

2、英国参与法西战争

英西矛盾体现在殖民地和宗教问题上。西班牙支持法国投石党运动。法国希望同

英国结盟。共和国初期,英法交恶,贸易战上升为外交战。克伦威尔认为不宜同强法

敌对,英法关系趋于缓和。1659年11月,法西《比利牛斯条约》。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英西关系改善,化敌为友。

3、英国争夺松德海峡

1658年2月,瑞丹《罗斯基勒条约》,1660年6月,《哥本哈根条约》。

三、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光荣革命时期英国的对外关系(1660-1688)

查理二世对外扩张基本目标不变,重商主义仍是其经济政策基础。严格执行《航

海条例》,取代荷兰在美洲的转口贸易。对法、西政策变化:寄希望于用天主教巩固

封建政权,与法、西保持亲密关系。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1667年7月,《布雷达和约》。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1674年2月,英荷《多佛尔和约》。承认《布雷达和约》继续有效。

小结:综观英荷战争,英国是实际上的胜利者。荷兰基本上接受了航海条例,逐

渐丧失了海上强国的地位,而英国则逐步扩大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英国借助航海条例,海外贸易大发展,海上实力不断加强。到17世纪末,英国对荷兰已占压倒优势。英荷战争动摇了荷兰的国际政治地位。光荣革命,威廉三世登上英国王位,使荷兰在

经济和政治上更加从属于英国。

光荣革命后,英国对外关系的变化:①英法同盟结束,英法争霸开始,英法矛盾

成为近代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②英荷建立特殊关系;③在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海上

战略据点的对外扩张活动中,英国地更多采取主动态势。

第三节法国争夺欧陆霸权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

一、《比利牛斯条约》

“三十年战争”后,西班牙利用法国投石党运动和英法紧张关系继续对法战争。

法国积极联英反西:容忍英国的共和国制度;恢复英法自由贸易;接受因法方海上抢

掠行为而遭到损失的英国船主的正当要求。1659年,法西《比利牛斯条约》。

马扎然意图利用法西联姻,插手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使波旁王室取代哈布斯堡

王室在西班牙的统治,从而打破哈布斯堡家族对法国的包围。西王腓力四世同意将女

儿嫁给法王路易十四,为以后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埋下隐患。

法国为称霸欧洲准备了条件。西班牙的失败则使其丧失大国地位,不仅失去大片

领土和殖民地,而且哈布斯堡家族称霸欧洲的计划彻底破灭。

二、路易十四对“天然疆界”的追求

路易十四演戏黎塞留和马扎然的对外扩张政策,梦想实现法国所谓“天然疆界”

的宏大计划。扬言要“夺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皇冠,成为全欧洲的主宰“。

1、“遗产战争”: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1668年法西签订《亚琛和约》。“遗产战争”在英、荷、瑞干涉下结束,说明势力过分强大的法国已对现有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其扩张政策已引起了欧洲各国的警惕。法国的让步也反映了法国的实力还不足以与多

国为敌,路易十四因此更加重视外交的联合分化作用。荷兰因在反法联盟中充当主角,成为法国下一个战争目标。

2、法荷战争:1678年,法荷《奈梅根和约》。法国割占奥地利和西班牙部分领土,使勃兰登堡陷入孤立。

3、奥格斯堡同盟战争

1685年,法国取消南特敕令(1598),迫害新教徒,引起新教国家不满,欧洲出现反法浪潮。1697年,《里斯维克和约》从内容上使欧洲恢复了战前的状态,其影响为:削弱了法国的霸权地位。如果说《奈梅根和约》是法国霸权鼎盛的标志,《里斯

维克和约》则是法国霸权衰落的开始。法国的政治地位在战后逐步下降,无法恢复到

以前的盛况。英国在国防和国际政治中的地位都得到了增强,英国开始以欧洲大国的

身份参与大陆事务。奥地利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已被削弱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国际政治

地位,能够继续以大国地位参与欧洲列强间的竞争。连续不断的战争损伤了法国的元气,在英、荷等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法国仍保留封建专制,经济落后。

法国在竞争中慢慢丧失了优势地位,在与英国的抗衡中落于下风。几次战争也表明,

保持国际势力的均衡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追求霸权只能导致衰落。

三、奥土战争

奥土战争主要因争夺匈牙利而起。第一阶段,1683-1684;第二阶段,1684-1690;第三阶段,1690-1698。1699年1月,土分别各方分别签订条约,总称《卡洛维茨和约》。奥地利获得匈牙利;波兰获得乌克兰的一部分领土和波多利亚、卡明涅茨要塞;威尼斯获得摩里亚半岛。土耳其占领匈牙利的梦想破灭,不仅无力再对外扩张,反而

成了欧洲列强宰割的对象。奥地利获取匈牙利以补充实力的计划得到实现。在东南欧

的势力得到加强,也保持了大国地位,能够继续与法国等欧洲列强进行竞争。

四、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与《乌得勒支和约》

1、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

1700年10月2日,查理二世在遗嘱中将西班牙连同其在新旧大陆的一切领地,

全部传给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浦?安茹公爵,条件是他不得继承法国王位,西法两国永远不得合并。

2、法国对欧洲大同盟的战争

1701年9月,欧洲反法大同盟组成。英、荷、奥为主体。反法各国各有所想:荷兰只求解决来自法国的威胁与订立商约,担心英国海上势力扩大;其他盟国则担心奥

地利占有西班牙后,恢复哈布斯堡在欧洲的霸权。英国国内在托利党掌权后,反对辉

格党参与欧陆战争的政策,对法妥协。北方大战朝有利于俄国的方向发展,英国担心

俄国取得波罗的海霸权会威胁英国在东北欧和波罗的海沿岸的贸易特权。英国不想彻

底击败法国,以便利用法国对抗俄国。英国担心奥地利与西班牙合并,建立哈布斯堡

欧洲帝国的局面。

3、《乌得勒支和约》

1714年4月,以法国、西班牙为一方,英、荷、普、萨、葡为一方,签订了《乌得勒支和约》。奥法签订了《拉什塔特和约》。两条约统称《乌得勒支和约》。

《乌得勒支和约》重新分配了欧洲国家的力量,建立了新的大陆均势,第一次将“势力均衡”概念正式写进条约。英国是最大的受益者,它占领了不少战略要地,并

开始了夺取法国美洲殖民地的进程;保住了海上优势,国际地位逐步上升。法国的霸

权地位不复存在,尽管保住大陆强国地位,但海上势力却被大大削弱。奥地利哈布斯

堡王朝的力量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加强,继续保持大国地位。肯定了普鲁士的存在,使

原来的勃兰登堡选侯得以扩张领土,为日后普奥争夺德意志领导权奠定了基础。

第四节 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一、俄国的扩张与北方大战

1、俄国的扩张

伊凡四世(1533-1584)起,俄国为争夺出海口而不断征战。在北方波罗的海,俄、瑞、波争斗不断。北方失利后将矛头指向南方的黑海。俄土战争。彼得一世(1682-1725)以欧洲为战略重点,又陆上的地域性蚕食扩张转为争夺海洋,想要争夺欧洲乃

至世界霸权。

2、北方大战

3、《尼什塔特和约》

1721年8月3日。俄瑞在芬兰的尼什塔特签订和约。俄国在波罗的海站稳脚跟,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它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土地。俄国由一个内陆国家成为一个濒临海洋

的欧洲强国,为俄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瑞典北方强国的地位被大

大削弱,从此衰落下去。

二、普鲁士的崛起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

1、普鲁士的崛起

勃兰登堡腓特烈·威廉选帝侯(1640-1688),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得到位

于波罗的海沿岸的东波美拉尼亚的一部分和若干主教领地。腓特烈三世(1688-1713),获得普鲁士国王的称号。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1740-1786),热衷于德意志把业和军国主义。

2、奥地利王位继承战

1740年,腓特烈二世以割让西里西亚作为承认特蕾西亚王位的条件。1740年12月,普鲁士兵占西里西亚。特蕾西亚得到英国财政帮助和俄国道义支持。1741年11月,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结束。《柏林和约》,奥地利放弃西里西亚和一些公爵领地。1745年12月,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结束。《德雷斯登和约》。

3、《亚琛和约》

奥普战争发展为以英法为核心的两个集团的战争。1748年1月18日,《亚琛和约》。《亚琛和约》加强了英国和普鲁士的实力,削弱了法国和奥地利。英法矛盾加深,不久爆发七年战争。普鲁士成为与奥地利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对手。法国因普鲁

士在战争中的欺骗行为生恨。法奥面临共同的敌人普鲁士,长期的敌对关系开始松弛,在反普目标上走向联合。

三、七年战争

1、欧洲外交革命

欧洲国际力量分配和国际关系的主要变化:普法同盟瓦解,法奥修好;英奥背离,英普结盟。以英普为主和以法奥俄为主的两大对立集团。——是为欧洲外交史上的“外交革命”。

1756年1月,英普《威斯敏斯特条约》,互不进攻对方领土,武力反对“任何破坏德意志领土完整的国家”。《威斯敏斯特条约》使英奥联盟彻底瓦解,奥地利加紧

与法国和俄国结盟的步伐。1756年3月,俄奥攻守同盟。1756年5月,法奥互助条约。欧洲形成英普集团与以法国为核心,包括奥、俄、西、萨克森、瑞典的集团。

2、七年战争

3、《巴黎和约》与《胡贝图斯堡和约》

英普集团取得海上胜利,法奥俄集团在陆上占优势。战争呈相持状态。

1763年2月,英法《巴黎和约》。1763年2月,普、奥、萨克森《胡贝图斯堡

和约》。

奥地利永远失去西里西亚,在德意志中的地位进一步削弱,奥普之间的仇恨使它

们的争霸战争更加激烈。为增加实力,奥地利进行一系列改革。普鲁士通过战争,跻

身大国行列,跨出了称霸德意志的第一步。战争结束时,普鲁士在国际上处于完全孤

立的境地,迫使它与俄国接近。战争为俄国向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在东北欧的未来

事务中,俄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战争给法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欧洲大陆上,法

国失去霸主的地位,外交上靠奥地利和土耳其支持。殖民地丧失殆尽,不仅意味着法

国失去强大的海上势力,而且意味着失去了财源,失去了赶超英国的机会。英国获得

巨大利益。建立庞大的殖民帝国,增加了资本原始积累,加速工业革命。确立海上和

殖民霸权。战后,西欧出现一段平静期。俄、普势力的增长,及普奥较量则使东欧不

再安宁。

四、两次俄土战争

1、 18世纪后半期的欧洲局势

18世纪初的欧洲强国:法、奥、英、荷、瑞。18世纪后半期的欧洲五强:英、法、俄、普、奥。国际形势:法土反哈布斯堡联盟,商业往来密切,法在土享有优惠特权,贸易额在近东贸易中居首位。反对俄国势力侵入其贸易领地。英国在近东有重大经济

利益,但英俄有传统贸易关系,并意图利用俄国在近东和欧陆与法抗衡,对俄扩张采

取纵容态度。奥地利反对俄国在黑海和多瑙河地区扩张,担心损害其在巴尔干的利益。但向巴尔干扩张又需要俄国的支持,二者相互勾结又斗争。俄利用奥对波兰的野心使

奥成为对土战争的支持者。

2、1768-1774年俄土战争

1772年,俄、普、奥第一次瓜分波兰。1774年7月,俄土《库楚克——凯纳吉

和约》。扩大了俄国在欧洲的影响,开辟了俄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新时期。俄国势

力侵入了黑海地区,夺取出海口的主要目的达到。条款为俄国后来发动战争、进一步

向巴尔干扩张提供借口。

3、1787-1792年俄土战争

国际形势:英国因北美战争而削弱。法国革命。普奥1778-1779年争夺巴伐利亚

战争,俄调解,促成铁申和约。使德意志保持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力量均衡,并被承认

为德意志帝国的法律保证人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获得操纵德意志事务的权力。

1792年1月,俄土《雅西和约》。俄只要求奥卡科夫和德涅斯特河以内的黑海北岸地区。俄军占领的比萨拉比亚和多瑙河公国退还给土耳其,土给予俄贸易特惠权。

承认《库楚克——凯纳吉条约》继续有效。条约巩固了俄国在黑海的地位,为俄国入

侵巴尔干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

学习提示:18世纪下半叶,战争使西方政治社会发生了质的改变,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形成。美、法是其中的代表。美、法作为资本主义成长的结果,意味着君主

专制时代已经过去,以国家为本位的时代已经到来。其最大特点是强调主权在民。美

国在独立战争中利用了欧洲大陆国家间的矛盾,独立后又有意识地采取了孤立主义政策。法国革命对欧洲传统的力量均势产生了巨大挑战。但拿破仑帝国时期,法国将挑

战转化为对其他民族国家的奴役导致其失败。

学习要点:

1、美国建国前后的对外政策。

2、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国家关系的影响。

3、拿破仑时期的欧洲大国关系。

第一节美国独立战争与国际关系

一、独立战争的爆发与欧洲各国的态度

1、独立战争

1774年9月5-10月26日,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通过《权利宣言》。1775年,费城,第二届大陆会议。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

2、法国参战

法国最初怀疑美利坚能否取胜,自身财政危机亦严重,对民主共和国反感。法国“只差战争”的政策,目的是英美相互削弱。1778年2月6日,法美友好通商条约和同盟条约签订。

3、西、荷参战

建国之初的外交的弱国利用强国的外交,不拘泥于对等外交。大陆会议向许多国

家派驻使节,不一定达到成建交目的,成功离间所驻国与英国关系。西班牙与英国有

殖民战争矛盾,担心自身殖民地受独立影响,也担心北美独立后威胁西属路易斯安那。一度以联法抗英来要挟英国让出直布罗陀。1779年4月,西法秘密条约。1779年6

月21日,西对英宣战。道义影响。1780年11月,荷兰加入武装中立同盟。英国向荷兰宣战。1782年,签订荷美通商条约。

3、俄国武装中立

叶卡捷琳娜二世反感北美独立,为平衡法、普、奥,需要联合英国,也需要维护

俄英商业条约,保证自己经济利益。但也不希望英国势力在美洲进一步扩张。俄国内

部农奴起义不断,局势不稳定。控制黑海及其沿岸是俄国最主要的战略考虑。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与胜利后的外交

1、美国的独立

1783年9月3日,美英《巴黎和约》。法国考虑到英法签订和约前保持法美同盟的重要性,同时为尽快迫使西班牙放弃对直布罗陀的要求,尽快缔结和约,接受英美

和约。

美国获胜有着有利的国际环境。七年战争后,英国在欧洲和世界的势力引发许多

国家嫉恨,英国在战时对中立国的粗鲁做法使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站到其对立面。美国

独立使英国失去重要的殖民地,但英国掌握着直布罗陀。实力损失不大。法国的胜利

则是虚幻的,战争中耗资巨大,加剧了财政危机。北美独立战争是国际关系史上第一

次殖民地脱离宗主国获得民族独立的战争,激发了世界各地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

独立浪潮的兴起。这在西属、葡属拉美殖民地,英属殖民地尤为明显。

2、美国早期的外交政策

从独立战争结束到美国内战,美国的对外政策大致分两方面:对欧洲事务采取“中立政策”,避免卷入欧洲政治和军事冲突,即孤立主义;在拉丁美洲,奉行领土

扩张政策,在非洲和亚洲则进行经济扩张。

1793年4月22日,华盛顿签署《中立宣言》,宣布美国不介入欧洲战争。这反

映了美国军事经济实力不强大,需要保护自己,也想利用远里欧陆的有利地理条件,

向西部扩张并扩大贸易。1796年9月19日,华盛顿《告别演说》,是为美国外交中

孤立主义思想的先声。这实际上反映了一种把美国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国家主义”。《告别演说》为后继者们提供了一套处理美国对外关系的规则。

1797年, X、Y、Z事件。1800年9月,美法签订《莫特枫丹条约》,废止法美

友好通商条约,放弃条约所规定的一切权利,自由船只可以自由载物,中立国船只有

权在各交战国进行能够非违禁品贸易。1803年4月3日,《路易斯安那条约》。美国意图趁英国孤立之时,解决同加拿大的北部边界问题甚至夺取加拿大。1812年6月,美国对英宣战,失败。1812年12月24日,签订《根特和约》,恢复战前状态。

第二节法国大革命与欧洲国际关系

一、法国大革命对欧洲的影响与所遭干涉

革命爆发之际,欧洲列强总体态度缓和。一是大革命对王权的限制有个发展的过程,二是列强自身及相互间有问题与矛盾。

随着革命的发展,“普遍和平和正义原则”被宣布为法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吉伦特派为扩大法国的势力和市场,希望把革命推向整个欧洲。

革命的法国同整个欧洲专制王朝敌对形势形成,在欧洲专制王朝看来,革命的法

国破坏了整个欧洲共同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建立在王朝性国际主义基础上,主

要包括君权神授、王朝合法和欧洲君主共同体观念支配下的列强互不毁灭、互不干涉

的“贵族国际”共同价值观和伦理观。欧洲王朝性的国际主义同法国以自由、平等、

博爱为口号的民族主义形成尖锐的国际意识形态冲突。此外,传统上欧洲列强奉行多

强均势,其要旨在于维护列强间权势大致均衡的分布,阻止其中任何一强取得压倒性

优势,从而保持所有强国的独立生存和体系结构的多元性质。由此,志在维护欧洲传

统均势结构的欧洲列强同努力打破传统国际体系,并进而寻求欧洲霸权的法国之间处

于尖锐对峙状态。

普奥武装干涉。英国迫使普奥签定《匹里尼茨宣言》,为恢复法国王权而战。目

的在于使法与普奥互相争斗而削弱,并相机争夺法国海外殖民地和贸易区。法国的实

力和政治地位加强,对欧洲传统均势格局形成挑战,使得欧洲列强联合起来对法国进

行干涉。

1793年,英国积极组织和领导第一次反法同盟。雅格宾派上台。对外集中力量打击英国,通过航海条例,禁止英国船只进入法国,分化反法同盟,提出“不干涉原则”,宣布“法国不干涉他国政治,也不许他国干涉法国政治”。

二、俄、普、奥第二、第三次瓜分波兰

1793年1月,俄普签订瓜分波兰协议。1795年10月,三国签订第三次瓜分波兰协定。瓜分波兰对帮助法国粉碎第一次反法同盟起了作用。由于波兰,俄国没有参加

第一次反法同盟,普鲁士自1794年春起,就几乎没有参加反法战争,而且出于俄奥背着它签订瓜分协议的愤恨,退出了反法同盟。

三、督政府时期法国对外关系

督政府的对外措施;分化瓦解反法同盟。集中打击奥地利。

1797年10月,法奥《坎波福米奥和约》,和约标志着第一次反法同盟瓦解。1798年第二次反法同盟。1802年3月27日,英法《亚眠和约》。和约意味着第二次反法同盟瓦解。但英法根本性矛盾并未解决。

第三节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国际关系

一、拿破仑的霸权图谋与欧洲的失衡

1、拿破仑战争

1804年,拿破仑称帝。

帝国时期战争加剧的原因:称霸与制衡冲突异常激烈。意识形态斗争的激化。

1804年,第三次反法同盟形成。1805年12月26日,法奥《普莱斯堡和约》。1806年,奥皇弗兰茨二世被迫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1806年7月12日,建立莱茵邦联。德意志西部和南部16个小邦选举拿破仑为保护人。

1806年9月,英、俄、普、瑞、西、萨克森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

法俄由敌对向同盟关系转变:拿破仑认为法国最主要的敌人是因果,打击英国需

要俄国的支持和配合。普败、奥中立,使俄国面临法国入侵而孤立无援。在法国处于

霸权颠峰时,对法国制衡短期内难以有效。英国唆使大陆国家抗法,自己在海上却寻

求非均势,引起俄国不满。

1807年7月9日,法普《提尔西特和约》。拿破仑霸权达到颠峰的标志,法国以胜利者的姿态注视欧洲。但胜利之下埋伏着危机。欧洲失衡加剧。欧陆主要强国慑于

法国武力鼎盛而都持容忍屈服态度,但仇恨心理极强。法国的极端民族主义越来越建

立在对其他民族国家的压榨上,这激发了其他国家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情感,促使

其图强雪耻。

2、大陆封锁体系

大陆封锁计划的原因:英国是法国称霸的主要障碍,但法国海军不敌英国海军。

法无力对英直接打击。英国阻挠法国称霸的主要力量是其经济。

1806年11月20日,“柏林敕令”,宣布“不列颠诸岛处于封锁状态”,“禁止与不列颠诸岛的任何贸易和任何关系”,大陆封锁开始。1807年连续颁布枫丹白露、米兰敕令,对英全面封锁。

3、伊比利亚半岛战争与第五次反法同盟

1807年11月,拿破仑占领里斯本。葡萄牙王室成员在英舰护送下达到巴西。随后,拿破仑迫使西班牙屈服。葡、西被迫加入大陆封锁体系。

英国组织第五次反法同盟。1809年10月14日,《维也纳和约》。1810年11月,第二次枫丹白露敕令,宣布没收英国在大陆上的一切工业品并予以销毁,并建立特别

军事法庭,完成大陆封锁的立法手段。大陆封锁体系难以运转。最初曾给英国造成困难,但结果不能长久。它不是建立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规律基础上,欧洲的消

费者是被迫接受法国产品,是法国强制性的结果。英国出于工业革命高潮,新机器、

新工艺广泛运用,英国殖民地多,有可靠低廉的原料保证,大量英国商品很难被排挤

出市场,法国强制的结果是国内市场一片凋零,整个欧洲大陆由于反对法国侵略掠夺,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法国霸权日薄西山。

二、拿破仑帝国的崩溃

法俄关系恶化:波兰问题。东方问题。拿破仑意图将巴尔干置于法国控制之下,并

违背其爱尔福特诺言,阻止俄吞并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俄英有贸易传统,大陆封

锁损害之。1812年6月24日,拿破仑进军俄国。

1813年10月,莱比锡“民族大战”。第六次反法同盟《肖蒙条约》。1814年3

月30日,反法同盟军队攻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波旁王朝复辟。1814年5月30日,第一次巴黎和约。保留法国1792年疆界。第二次巴黎和约,法国退回到1790年疆界。

三、拿破仑外交政策评价

波旁王朝的复辟不能推翻法国通过革命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虽然欧洲从此

开始了一个政治上反动的时期,但谁也不能把欧洲拉回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之前古

老的封建秩序中去。拿破仑的霸权战争破坏欧洲主要民族感情,必遭顽强反抗。法国

霸权违反欧洲传统均势失败。拿破仑对外政策是其国内政策的继续和发展。随着法国

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大资产阶级对外侵略和扩张的欲望日

益强烈。作为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拿破仑的通过对外战争,反对封建各国的干涉,

试图夺取欧洲大陆霸权。拿破仑外交前期(同四次反法同盟的战争),虽然显露争霸

性质,但反干涉主义仍然是其外交的主要倾向。但后期,霸权主义性质暴露无遗。

拿破仑外交政策特征:外交政策的两重性和进步性。靠战争机器来实行。战争也

具有两重性:与反法同盟的战争,主要是保卫其革命成果,战争涤荡了德意志诸邦、

意大利诸国、波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的封建制度,取消了封建贡赋,赶跑贵族王公,实行“民法典”,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及“自由、平等、博爱”口号深入各国人心,促

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国扶植了许多资产阶级政权。同英国的战争更多的是为了

保护和扩大法国殖民地,制止英国干涉法国称霸欧洲,打破英国的海上独霸地位,依

靠军事征服为法国资本主义开辟国外市场。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学习提示:维也纳体系与法国:一是法国国内秩序,即波旁王朝的恢复;二是防

止法国再度称霸。维也纳体系与欧洲:一是维持欧洲大国均势和平,首先是领土现状,二是保卫正统秩序。维也纳体系运转的主要表现即欧洲协调。梅特涅是欧洲协调中的

核心人物。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和东方问题,是威胁维也纳体系稳定的主要因素。其发

展最终摧毁了维持正统秩序的大国均势和平,使维也纳体系走向解体。维也纳体系解

体的标志性事件是1848年欧洲革命与克里米亚战争。

学习要点:

1、维也纳体系的基本内容。

2、从1818年的亚琛会议到1830年的希腊独立,大国协调为何失效。

3、从全球的视角看,美国的崛起与土耳其的衰落对维也纳体系的影响。

4、维也纳体系运作过程中大国的均势政策。

第一节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1814年9月,维也纳会议召开。英、俄、奥、普四国主持。英、奥、法的要求大体限于欧洲大陆领土均势格局的确立,与扩张不断的俄国矛盾。

波兰-萨克森问题;德意志问题;意大利问题;土耳其问题;其他问题:黑奴贸易,各国原则上同意废除,根据各自情况,自行决定实施日期。制定国际河流管理制度,

确定国际河流向各国商船开放、贸易通航自由无阻原则。通过关于外交代表等级的公约,明确外交代表的三个等级:大使、教皇使节或圣使,特命全权公使,代办。外交语文专用法语。

二、《神圣同盟条约》

1815年9月,亚历山大一世、弗兰茨一世、威廉三世在巴黎订立《神圣同盟条约》。

炮制同盟议定书的目的是以保守的基督教见解来抵消法国1789年革命的危险观念。《神圣同盟条约》是维也纳体系的一个补充。但它没有为签字国规定明确的军事义务。单就其内容看,尽管声称各君主彼此应相互救助,但并不是个具有严格法律意义的、

载明缔约国权利和义务的同盟条约,而像是宣传基督教仁慈、友爱、互助精神的宣言书,提倡以基督教的教义作为处理君主与上帝、君主与君主、君主与臣民三种关系的

基本原则。

同盟实际上是维护维也纳体系的现状,特别是维护君主专制政治秩序的产物。神

圣同盟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它是欧洲专制君主特别是东方三大专制君主的互助同盟。它

从精神上把各国君主联合起来,为合力镇压革命运动提供了一个连接的纽带。俄国既

是神圣同盟的倡导者,有是镇压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宪兵,这种双重身份不只是一种

巧合。

三、《四国同盟条约》

1815年11月20日,英、俄、普、奥同路易十八签订了第二次巴黎和约。条约的签订表明,在维也纳体系创立之初,防止法国重新出现旨在推翻维也纳秩序之政权,

仍然是列强协调一致的基础之一。这说明条约的目的是具体的、实际的。虽然这一基

础因法国加入而淡化,但条约所确定的定期的多边外交协商的安排,却有重要意义。

由于五大国定期开会,处理共同问题,试图取得一致意见,因此形式上又叫做欧洲大

国的协调,或欧洲协调,在当时叫做“会议外交”。该体制对以后国际关系有着深远

影响。大国通过这种“会议外交”,能及时就影响各国共同利益的事项或突发事件进

行沟通,并采取相应措施,也有助于各大国以相互妥协的方式,缓冲彼此之间的矛盾,形成暂时一致或多数一致的意见。从其后欧洲协调的实践看,它的主要作用主要是维

护反动秩序,调和列强矛盾,因此,客观上增加了维也纳体系的稳定程度。总之,欧

洲协调的目的是为谋取欧洲大国间矛盾的妥协,进行种种政治交易,签订秘密条约,

维护大国的利益,保持强权政治。

四、对维也纳会议及其体系的评价

第一次巴黎和约和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改变了欧洲的政治地图,建立了新的国

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它为欧洲大国间的关系创造了政治军事力量的平衡,使欧

洲大国大体上形成了一种领土均势,这是均势的最重要含义。维也纳会议所做出的欧

洲领土安排,首先是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构筑的一道安全堤坝。同时,会议所进行

的地缘政治安排,还使得在中欧出现了德意志邦联,使俄国的势力局限于东欧,让英

国把扩张重点放在海外,使其履行其维持欧洲均势的作用。

维也纳会议所追求的力量平衡,只是在各大国之间谋取力量对比的大致平衡,而

非绝对的平衡。平衡与均势只能是暂时的,相对的。认为通过建立国际政治权力均势,就可以导致欧洲的安宁和繁荣,是一相情愿。现实的国际政治中,国家追求的不是均势,而是权力的优势。

主张恢复均势的维也纳会议的政治家们也是复辟派。他们承袭18世纪王朝外交的伎俩,把均势原则、正统主义和补偿原则看作是国际关系的原则。他们无视法国革命

以来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愿望和对民主的追求,而把小国当作进行政治交易的筹码。

第二节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梅特涅时代)

欧洲协调是运转的基础。梅特涅致力于协调,构筑了所谓的梅特涅体系,是为维

也纳体系的缩影。梅特涅的政策事实上主导了维也纳体系的运转,所以1815年后的十余年时间被称为梅特涅时代。

梅特涅思想和政策的特点是,信奉保守主义,坚持正统主义原则,强调君权神授,反对自由主义和革命思想的传播,主张现实主义的利益原则,竭力维持大国均势,鼓

吹对外干涉他国内政等。其中,镇压民族民主运动,贯彻神圣同盟互助原则的观念占

很大比重。

一、亚琛会议

1818年9月,盟国与法国在亚琛召开会议,解决驻军、赔款等问题。

亚历山大一世、弗兰茨一世、威廉三世,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雷、法国首相黎塞留。

关于撤军与赔款问题;法国国际政治地位问题:四大国一方面邀请法国参加以后

的大国国际会议,共同磋商有关欧洲和平与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又续订《四国同盟条约》,作为对法国的防范。法国终于摆脱战败国的地位,欧洲协调也从四大国协调发

展成为五大国协调。

亚琛会议是欧洲协调的第一步。五大国通过会议外交,共同承担了维护维也纳秩

序的条约义务,从而为维也纳体系的运转提供了一个法律框架。此后,以梅特涅外交

为代表的反动政策主导了维也纳体系,援引亚琛会议的精神,干涉他国内政,镇压革

命运动。英国由于拒绝承担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在维护正统秩序方面逐渐游离于维

也纳体系之外,所以,亚琛会议之后维也纳体系几次运转,主要表现为奥、俄、普、

法的协调一致。这表明维也纳体系在启动之初,就内含了分裂的因素。

二、特洛波会议

那不勒斯斐迪南一世同意用奥地利的标准限制本国的宪政发展,将那不勒斯纳入

维也纳体系。1820年7月,那不勒斯爆发烧炭党领导的起义,斐迪南被迫颁布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宪法。

1820年10月,列强在奥属西里西亚的特洛波开会协商意大利问题。亚历山大、

弗兰茨一世、威廉三世参加。11月,《特洛波议定书》提出两条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一是如果革命使一国的内部统治完全发生改变,则该国政府将被排斥于同盟之外;二

是如一国的宪政变革威胁了邻国的安全,同盟各国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力进行干涉。

三、维罗纳会议

1820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七世派去讨伐美洲革命的军队起义,要求恢复1812

年革命宪法。1822年10月于意大利维罗纳召开,讨论干涉西班牙革命问题。俄、法、普、奥一致同意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方式为列强共同支持法国武力干涉。1823年4月,法军进入西班牙,5月,占领马德里,镇压了革命。

第三节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欧洲列强对拉美独立运动的不同反应与门罗宣言

通过维罗纳会议,神圣同盟支持西班牙征讨拉美独立政权的行动,并积极策划直

接武装干涉拉美革命。其动机为:一是将一切民族解放运动视为对维也纳正统秩序的

挑战;二是对拉美独立政权的共和政体的仇视;三是趁机扩大在拉美的市场,或攫取

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

英国实际持反干涉政策。英国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在中南美洲有巨大的经

济利益,不但垄断了拉美的市场,也将拉美变成重要的原料供应地,并获得了一系列

贸易和投资特权。英国也担心列强在干涉过程中将西班牙殖民地据为己有,不利于英

国的贸易垄断地位和海洋霸权。在欧陆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但英国可以利用自己掌握

的海洋霸权对神圣同盟的干涉行使“否决权”。

国务卿亚当斯反对接受英国建议。认为神圣同盟恢复拉美殖民统治的可能性并不

存在;接受英国建议等于承认英国干涉美洲事务的权利,并束缚美国未来可能的领土

扩张。建议美国以内感单独公开宣布反对包括英国在内的一切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

的原则。

1823年12月2日,门罗宣言。英国没有公开表明反对的态度。神圣同盟各国均

表示反对门罗宣言的主张,但由于掌握海洋霸权的英国接受了门罗宣言,武装干涉拉

美独立运动的谋划最终没有付诸实施。

门罗宣言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维也纳体系已陷入分裂的危机,也表明维也纳体系的

作用范围受到限制,被排斥于美洲体系之外。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1830年8月,比利时革命。10月,宣布独立。这削弱了

荷兰在欧洲体系中的意义。1831年6月,萨克森-科堡的利奥波德亲王获得比利时王位,即利奥波德一世。11月15日,五强在伦敦签订议定书,承认比利时完全独立,

并宣布比利时为永久中立国。1830年11月,波兰起义。1831年3月,俄国出兵波兰,将波兰并如俄国版图。

三、东方问题的凸现

东方问题源于奥斯曼土耳其的衰落,故其本质是列强对土耳其帝国的侵略和争夺,特别是对土耳其领土的蚕食,及这种侵略和争夺欧洲国际关系,特别是对欧洲大国均

势的影响。东方问题影响大国均势的主要因素:一是领土均势因素,因为维也纳体系

没有对土耳其的领土做出安排和保证;二是地缘政治因素。前者主要表现为对巴尔干

半岛的争夺;后者主要体现为对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控制权的争夺。

1821年3月,希腊本土爆发反土耳其苏丹统治的民族起义。1822年1月13日,宣布希腊独立。神圣同盟在维罗纳会议上谴责希腊起义。英国支持希腊起义,1823年

3月25日,英国承认希腊独立。

1826年4月,英俄《彼得堡议定书》。1827年7月,法加入英俄协调。三国

《伦敦条约》强制土停战。普奥孤立。神圣同盟对英一致协调体的解体,维也纳体系

已经四分五裂。1830年2月3日,英法俄《伦敦议定书》,废除土对希腊的宗主权,宣布希腊独立,受三国保护。希腊成为独立民族国家。1840年7月,英俄普奥土签订第一次《伦敦协定》协定使俄国在土享有的优势受到削弱,法埃在近东的地位也遭到

打击。1841年7月,英法俄普奥与土签订《伦敦海峡公约》,条约的多边性质将两海峡置于国际共管的地位,从而排除了由俄国单独控制的可能性。

第四节维也纳体系的瓦解

一、1848年欧洲革命

二月革命对维也纳体系的含义,不仅是在原则上推翻了反法国大革命的正统秩序

和反法国霸权主义的均势秩序,更在于它在事实上为法国民族扩张主义势力的崛起扫

清了道路。

1849年2月,罗马推翻教皇的世俗政权建立共和国。波拿巴则借机扩张势力,将军队开进罗马,恢复了教皇的统治,加强了法国在意大利中部的势力。俄普奥先后承

认法兰西共和国和第二帝国。维也纳条约体系对法国的约束正走向解体。意大利、奥

地利革命先后被镇压。欧洲正统秩序瓦解在即。

二、克里米亚战争

战争的导火索为圣地问题。1842年,法国要求恢复对圣地教堂的管理权,俄反对。1852年,法俄争执再起。1852年2月,土苏丹迫于法国压力,同意把伯利恒教堂的

钥匙交给天主教会掌管。俄以苏丹偏向法国为由,向土施加压力,企图索取更多的权益,重新恢复俄在东方问题上的优势地位。1853年5月5日,苏丹被迫承认东正教会在圣地的主要地位。但俄进而要求土签订条约:确定由俄国保护土境内的东正教会和

所有1200万东正教徒。

1853年6月1日,俄对土不宣而战。1853年10月,土对俄宣战。11月,俄正式对土宣战。1854年1月4日,英法联军占领克里米亚。1856年3月30日《巴黎和约》。俄国遭到削弱,反法一致的联盟彻底瓦解,欧洲均势格局也暂时由英俄居优势

转变为英法居优势的均势。维也纳体系走到尽头。

第四章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学习提示: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标志着维也纳体系的崩溃,及支配欧洲政治的大

国的移位和新的国际格局的出现。俾斯麦的成功基础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力量的飞速发展。他在德国跨入强国之列时下台,根本原因在于“德国诸阶级之间的力量分歧和冲突”,及其内外政策的失败。1870年代后期的俾斯麦的对外政策,具有欧洲争霸的性质,力图摧毁法国,为此而“拉拢”俄国,阻止法俄接近‘拉拢奥匈帝国,阻止俄国

向欧洲西部和南部扩张;加剧英俄在世界各地的对抗,是为“大陆政策”。俾斯麦的

外交没有阻止俄法接近,海外扩张又受到英国排挤。对内政策遭到反抗。俾斯麦体系

是一种高度集权型的国家体系,体系之外的国家则处于分散状态。这一体系的形成,

使得欧洲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使1870年代后欧洲国际形势更加紧张与错综复杂。法俄同盟的成立标志着俾斯麦结盟体系的终结。

学习要点:

1、 19世纪德意志和意大利两国的统一及其方式比较。

2、俾斯麦结盟体系的形成与调整。

3、俾斯麦体系瓦解的原因。

4、德国的崛起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一节意大利的统一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大体系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四大体系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三十年战争在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战争当推发生在1618年~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它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引发,把欧洲的主要国家全都卷入进来,而且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对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7世纪初,神圣罗马帝国统辖下的德意志地区,仍然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各邦诸侯因为信仰不同和教产矛盾,分别组成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为了与对方抗衡,双方都大力寻求外国势力支持。而当时业已形成统一和集权的国家,如英、法、西班牙等,正在谋求对外扩张,自然就把德意志当作角逐的目标。这样,在战争爆发前,欧洲各国在宗教信仰的牵带下,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哈布斯堡集团由奥地利、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联盟组成,得到罗马教皇和波兰的支持;反哈布斯堡集团由法国、丹麦、瑞典、荷兰、德意志新教联盟组成,得到英国、俄国的支持。 这次战争的导火线是波希米亚(捷克)爆发民族起义,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任命天主教徒斐迪南为捷克国王。自1618至1648年的漫漫三十年里,欧洲大地烽火连天,战事不断。终于,1648年10月,参战备方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战争结束。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和近代欧洲外交史的开端。它建立了相对稳定的欧洲均势格局,形成了早期的外交制度。法国和瑞典增加了势力,神圣罗马帝国统治实际终结,哈布斯堡王朝受到沉重打击,信教力量增长;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行动原则,促进了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王权进一步替代神权;法国争夺欧洲霸权。 维也纳体系 拿破仑战争拿破仑执政(1799—1804)和法兰西第一帝国(1804—1814,1815)时代,法国资产阶级为了在欧洲建立法国的政治和经济霸权,同英国争夺贸易和殖民地的领先地位,以及兼并新的领土而与奥、普、俄、英为核心的反法联盟进行的一系列战争。 第一,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性。它是两种社会制度的战争,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联盟。第二,拿破仑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国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 维也纳体系是拿破仑帝国瓦解后,与1814年10月至1815年6月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所确立的欧洲新的均势。它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版

最新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波兰-萨克森问题是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会议上俄、奥、普争夺波兰萨克森这一地区所引发的问题,维也纳会议的核心问题拿破仑所建立的华沙大公国原为普鲁士瓜分波兰时所获得,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要求按“正统原则”恢复原占领地,而沙皇企图独占整个波兰,便希望用萨克森和普鲁士进行交换。奥地利不希望普在德意志中的实力加强,同时也担心俄国的实力强大后会在本国内部导致民族问题尖锐化,因此坚决反对普俄两国就此协议。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力量的均势而支持奥地利反对普俄的行动。经过激烈的争吵,俄普奥达成协议,瓜分了波兰。关于萨克森问题,普鲁士获得了其部分领土并得到瑞典的波美拉尼亚,莱茵河左岸地区和威斯特伐里亚作为补偿。 《比利牛斯条约》;继《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条约》。主要内容: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放弃对阿尔萨斯的要求。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三国干涉还辽是指《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一事。1895年4月,三国照会日本,要求其无条件放弃对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元气大伤,无力武力抗拒三国。1895年5月同意放弃辽东半岛,但要求中国增加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三国干涉还辽后,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正在酝酿之中。 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是指拿破论为了在经济上击垮英国而建立的一个战略体系。它由两次“柏林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组成。这一体系在最初有效地打击了英国,但随着英国拓展海外贸易,并实行反封锁政策,体系的物质基础受到了动摇,后来在欧洲大陆矛盾的斗争中,大陆封锁体系土崩瓦解了。 遗产战争是指法王路易十四以继承西班牙遗产为名发动的战争,实质为法国霸权政策的产物。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1665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去世,法王路易十四以王后为腓力四世长女的名义,西班牙索要西属尼德兰作为菲利普四世的遗产。这一要求被西班牙拒绝。法国于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史称“遗产战争”。1668年,在英、荷、瑞的介入下,签订亚琛条约,战争结束。 普法战争指1870—1871年普鲁士与法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是普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三场王朝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后法德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规定(1)法国赔款50亿法郎(2)法国割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一部分给德国(3)赔款付清前部分德军留驻巴黎。普法战争加深了法德的矛盾,为一战埋下祸根。 《航海条例》是英国政府旨在奖励和保护本国航运业和海外贸易的一系列法令的总称,目的是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英荷就此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荷兰拒不接受《航海条例》,谈判破裂,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荷兰战败,于1654年与英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荷兰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英国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英国也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荷兰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该条约几乎是《航海条例》的翻版。由此,荷兰作为海上大国的地位受到削弱,英国开始踏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殖民帝国之路。 近代国际关系史简答题 简述19世纪后期欧洲主要大国的对外扩张政策:1.英国在亚非扩张的重点是阿富汗、伊朗、中国、缅甸、埃及和南非,在非洲企图实现从开罗到开普敦的“两C计划”,控制自北到南的非洲大陆。2.法国扩张重点也是在亚洲和非洲,它们主要要是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越南和中国。3.德国在非洲强占了多哥等地,还企图把德属东非和西南非洲连成一片,建立一个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德属殖民帝国,德国在亚洲将中国视为扩张的主要目标。 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三次战争及结果:1)1898美西战争,西班牙战败,1898年12月签订《巴黎和约》2)1899英布战争结果英国外交作出重大调整,由光辉孤立转向结盟3)1904日俄战争1905年9,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主要内容: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优越权利”;东三省的行政权归还中国;俄国将旅顺大连的租借权移交日本;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 试评述俾斯麦的外交:1.现实主义外交:俾斯麦对外国政府的态度取决于该政策可能对普鲁士带来的损害或益处。在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从本国实力出发,利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以谋取利益最大化,在军事行动中也充分考虑到外交的因素,比如联奥攻丹,利用地理上的关系吞并了石勒苏伊格与赫尔斯

近现代中外关系史参考书目

档案类: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外交卷,江苏古籍出版社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华书局.2004.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德外交秘档》(1927—194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中美往来照会集》(19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汪向荣、夏应元编:《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 薛衔天编《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 : 1919-192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译:《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 : 1929-193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共内战与中美关系——马歇尔使华秘密报告》,华文出版社,2012 沈志华、杨奎松主编:《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1948-1976)》第一卷,东方出版中心,2011 论著类: (美)马士(Hosea Ballou Morse)著,张汇文等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3册).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 时殷宏:《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石源华:《中华民国外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黄凤志主编:《中国外交史1840-1949》,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吴东之:《中国外交史(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金光耀、王建朗主编:《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李育民:《近代中外关系与政治》,中华书局,2006 金光耀主编:《顾维钧与中国外交》,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陈谦平主编:《中华民国新论》(政治、中外关系、人物卷),三联书店,2003年 唐启华:《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杨天石:《抗战与战后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九州出版社,2008 高书全、孙继武、顾民:《中日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熊沛彪:《近现代日本霸权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 资中筠:《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杨云若:《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纪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2011第4版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国际大背景下看中共成功之道》,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杨奎松:《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萨本仁、潘兴明:《20世纪的中英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1917-1991》,新华出版社,2007年 杨元华:《中法关系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欧洲外交革命:18世纪50年代,英法普奥为各自的霸权利益展开了激烈的外 交战争,对欧洲国际力量的分配和国家关系的变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普法同盟瓦解,法国与世仇奥地利修好;英国背弃了奥地利,与其对头普鲁士结盟。欧洲出现了以英普为主和以法奥俄为主的两大对立集团。两大集团形成后,“七年战争’爆发。 ?普法战争:1867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组成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同盟,初步 实现了德意志名邦的统一。南部的巴伐利亚等四邦,由于法国的阻挠,仍处于同盟之外。普鲁士王国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导致普法战争爆发,普鲁士军队在色当战役中大败法军,俘虏法皇拿破仑三世,法军的战败投降,激怒了法国人民。9月4日,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了路易·波拿巴统治的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新政府,资产阶共和派取得了政权。1871年2月与普鲁士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草案,答应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给德国,赔款50亿法郎。通过这次战争,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法国则最终导致了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这次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权利法案》: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确立,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完成。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国王的权利,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形成和发展起来。确立了资产阶级专政确立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具有宪法的性质,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开始在英国建立,标志着漫长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布列斯特和约》: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俄国原出于协约国一 方而继续作战,为了退出战争,巩固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在提出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谈判,最终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签订的停战协议。这个合约对于苏俄来说是屈辱的,他是苏俄丧失了大量领土和自然、经济资源。但和约使苏维埃国家正式退出了战争,获得了和平喘息时机,有利于苏俄集中力量巩固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从而我有利于苏俄组织力量,组织新的进攻。这为在外交谈判中在必要时做革命的妥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十四点计划:1918年1月8日,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 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故名“十四点原则”,其主要内容是:1、战后世界应该是个开放的世界。2、抵制并消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3、要求给欧洲及近东各名族以名族自决,或建立受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4、建立国际联盟。反映了美国在一战后希望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以民族自决,裁减军备为幌子,换取世界舆论的支持,削弱英法等竞争对手进而通过建立国际联盟,在政治上干预与控制战后世界局势,参与瓜分世界的殖民地。因此实际上是美国在战后企图冲出美洲,争夺世界霸权的总纲领。 ?东方战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在欧洲东部扩大边界建立的防御德国侵略

近代国际关系史

名词解释 1.维罗纳会议:神圣同盟各国为了镇压西班牙革命而召开的会议。这是欧洲大国协调的最后一次尝试,英国已经放弃了欧洲协调,从此由大国会议统治的欧洲协调的局面宣告结束。维罗纳会议:1822年10月以后,俄、奥、普、法、英五国在意大利北部维罗纳召开的会议。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法国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的问题。英国出于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海外殖民地的需要,支持西班牙独立,而其他国家则主张由法国干涉西班牙革命,西班牙革命最终被镇压,重新恢复封建制度。这是欧洲大国协调的最后一次尝试,英国已经放弃了欧洲协调,从此由大国会议统治的欧洲协调的局面宣告结束 2.《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三十年战争结束后交战国缔结的和约,由获胜的法国、瑞典和德国新教同盟及德皇于1648年10月24日在威斯特法利亚签订。根据和约,法国、瑞典和德国境内的大诸侯国都扩充了领土;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加尔文教在德国取得与天主教和路德教平等的地位。和约的缔结沉重打击了哈布斯堡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法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共同遵守的准则;破除了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把国际法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常驻外交代表机关的制度走向确立。 3.教皇子午线:由教皇确立的西葡两国殖民地范围的分割线。1493年,教皇确定以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即教皇子午线,将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划归葡萄牙。1494年,两国又缔结《托得西拉斯条约》,将该线向西移动了270里格,西班牙几乎独占美洲,葡萄牙则控制了亚洲和非洲大部分地区。 4.正统主义:法国外长塔列朗在维也纳会议上位争取法国利益提出的外交原则,即肯定法国革命前欧洲的封建君主的正统地位,恢复他们的统治权力、政治体制及所属领土,符合欧洲封建君主的利益,违背了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为保全法国,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瓦解反法同盟对法国的外交遏制具有重要意义。 5.《最后议定书》:维也纳会议通过的决议,主要内容为:欧洲旧王朝普遍复辟;奥属尼德兰并入荷兰,奥地利得到意大利北部为补偿;意大利和德意志在政治上仍维持分裂状态;瑞士成为永久中立国。是在正统主义原则、遏制原则和补偿原则的基础上通过的,带有反动性质。 6.门罗宣言:1832年12月,美国门罗总统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阐述了美国对拉美政策的三个基本原则“美洲体系原则”、“互不干涉原则”、“非殖民原则”,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成为美国用以反对美洲以外国家干涉美洲事务的工具,阻止和排斥了欧洲列强势力在西半球的政治影响,为美国在西半球的扩张铺平了道路 7.东方问题 东方问题始始于18世纪末,指奥斯曼帝国衰落后,欧洲列强,尤其是沙俄在争夺其领土时应起的一系列复杂的国际问题。这些问题多集中在巴尔干半岛和达达尼尔、博斯普鲁斯两海峡的通行权问题上。 产生原因:奥斯曼帝国的衰落导致欧洲列强的入侵;沙俄的南进政策是东方问题产生的根源;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笔记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笔记 13404班 严泽川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学习提示: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掠夺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也对欧洲各国的政治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进入 17 世纪,神圣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各诸侯与皇帝之间,天主教派与新教派之间斗争激烈,并导致“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欧洲进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时代。和约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德意志各诸侯国享有独立主权,以及瑞士、荷兰为独立国。缔约以后,各国普遍建立了常驻外交使节,进行专门的外事活动,正式国际关系逐步建立。和约破除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明确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国际关系中的基本原则,促进了近代民族主权国家的形成。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各交战国妥协的产物,勉强调和了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势的国家体系,但也为以后欧洲列强发起新的战争埋下了隐患。在 17 世纪后半期和 18 世纪的欧洲战争中,宗教利益、王朝利益和道德原则不再是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利益和理性原则逐渐指导着国家的主要行动。这一时期,欧洲列强用战争来解决矛盾,用和约和妥协来结束战争。战后的和约主要对所争夺的利益进行再分配,而不公正之处又引起新的战争。其中的一些条款丰富了近代国际法的内容。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近代专制国家体系逐步形成。 “三十年战争”前的五大强国法、奥、英、荷、瑞在战后地位各有升降。到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国际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基本上确定为英、法、俄、普、奥五国。在欧洲国际事务中,英国的主要角色是制衡者,其他四国是欧洲大陆的霸权争夺者。 学习要点: 1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 欧洲主要国家的力量消长与矛盾转化。 3 欧洲国际政治重心的转移。 4 重要战争、和约及其影响。 5以现代国际关系理论分析该时期的欧洲国际形式。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 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君主专制国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英国、丹麦、瑞典和德意志的部分诸侯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较快,且新教势力比较强大。西班牙、波兰、奥地利及其他德意志诸侯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的天主教国家。 1 英国 海外扩张,工商业较为繁荣,对外贸易扩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新教已确立国教地位。均势政策是介入欧陆事务的基本战略。17 世纪上半期无暇顾及欧陆事务,对“三十年战争”影响少。为维持欧洲均势及其在大陆的权益,在同欧陆国家交往时,保持独立姿态。 2 法国 受宗教改革影响大。南方新教贵族集团同北方天主教贵族集团的教派冲突与战争。亨利四世(1589-1610)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敕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加强国家统一,平定地方大领主的反叛。国内政局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关系上,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1610 年,亨利四世遇刺身亡。贵族分裂活动重起,宗教战争再度爆发。黎塞留沿袭亨利四世的外交政策,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兴贤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1.试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性质和特点。 答:性质:1618年到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国际秩序。威斯特伐里亚条约实际是德意志内部宗教矛盾演变为一场各国君主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战争后,各国瓜分利益的条约。该条约是在新教徒占优势地位的情况下签订的,这在它的内容中也体现出来。该条约从政治上分裂了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国力大损,而法国,瑞典增强了自身实力。但实际上作为一场战争的结果,该条约虽然调和了原有的矛盾,但是又挑起了新的矛盾。瑞典法国实力扩大引起了英国,丹麦等国的仇视。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建立之后,欧洲的局势并没有稳定,反而通过战争不断的进行着更替。特点:l. 威斯特伐里亚体系创立了以国际会议解决争端和结束战争的先例。 2. 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表明国家主权和国家领土和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 3. 初次规定了缔约国不得破坏和约条款,如违约可集体进行制裁。 4.承认了新教和天主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 5. 而此后欧洲各国之间开始确立常驻代表机构的制度,开始了外事活动。 6.它是国际关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并且促成了现代国际法的产生。 2.英、法在近代的外交发展战略有什么不同? 回答一:1)英国外交战略特点:英国资阶革命以后,英国为了实现国内资阶的利益, 走上了大力推进海外扩张的殖民道路。为了建立世界贸易霸权,英国商船和舰队 在全球范围内抢占殖民地,并与西班牙、荷兰等海上强国争夺利益。1688年光 荣革命之后,英法封建王朝的同盟关系结束。两国转而争夺欧洲霸权。英国在这 一时期在争夺海上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更为主动。后来在西班牙、奥地利王位 继承战争中,英国直接将法国视为其发展的最大竞争对手,采取各种方式削弱法 国,阻止其在欧洲大陆称霸。这一时期的,英国外交战略主要通过拓展海外市场 和原料产地,拓展其海外利益,同时通过干预欧洲大陆事务,维持欧洲大陆均势。 2)法国外交战略特点:法国最初致力于削弱哈布斯堡家族(西班牙、奥地 利)的实力,并维持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力量对比均势。三十年战 争及《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使法国的实力大增,同时也助长了法国谋求霸权的野 心,法国路易十四一直在追求天然疆界,希望成为欧洲霸主,而西班牙继承战争、 法荷战争和奥格斯堡同盟战争使法国从霸权顶峰逐渐走向衰落。之后七年战争使 法国霸权不复存在。这一时期,法国外交战略着眼点是欧洲霸权。 原因 1)地缘差异。英国是岛屿国家,它对安全担忧与大陆国家不同。在地缘上, 英国既没有过多参与欧洲大陆的政治格局中,也没有实行全面的孤立政策,而是 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通过外交干预手段来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法国作为传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回车一中胡留成 重点知识:: 一、两次世界大战。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 三、重要的国际会议 四、重要的国际条约 五、重要的国际组织 复习本专题应注意:促使国际格局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国际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原因。 第一课时 重点识记:: 一、两次世界大战。 二、世界格局的演变。 教学过程: 一、近现代国际关系概况 1、19世纪晚期-一战,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 2、一战摧跨了四大帝国,削弱了英、法,美国和日本崛起,诞生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 3、一战后-二战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并逐步瓦解。从英美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到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此时期还增加了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经过二战,法西斯国家被消灭,英法遭到进一步削弱,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 4、二战后从冷战格局向多极化格局趋势发展美苏矛盾、南北矛盾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第三世界兴起,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二、两次世界大战 1、一战原因: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②以英德为首的两大侵略集团扩军备战;③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引燃一战战火。(导火线) 二战原因: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③法西斯势力的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④英法美的纵容侵略。(加快了战争爆发) 2、一战经过 (1)、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也很快卷入战争。 (2)、交战双方—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协约国的英法俄意美中和塞尔维亚。 (3)、大战役—凡尔登战役、 (4)、结果—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 二战经过: (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习资料(绝密) 说明:考试题型有三类,分别是名词解释、简答、分析。下面,就这三大题型说一下各自的考点。 一、名词解释(共四题) 1、《乌德勒支和约》 1700—1713年所进行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交战双方以法西为一方,英、荷、普、撒、葡为另一方。分别于1713-4月和7月在荷兰乌得勒支签订《乌德勒支条约》,条约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菲利普一世为西班牙国王,但他及其后代必须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权,并不得与法国合并。荷兰获得南尼德兰的一些堡垒,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海峡,从法国取得纽芬兰等北美属地,奥地利从西班牙取得伦巴第、那不勒斯、撒丁和西属尼德兰,勃兰登堡的腓特烈被承认为普鲁士国王,葡萄牙取得在亚马孙河进行贸易的权利-。 《乌约》签订后形成了欧洲大陆均势,大国受到削弱,小国崛起,普鲁士得以加入到列强行列,英国从一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国,获得海上主宰权。 2、七年战争 1756年奥普为争夺西里西亚,英法为争夺政治优势、商业、殖民地及海上霸权而进行的全欧性战争,英法普奥的继续争斗导致欧洲有名的外交革命,即联盟的重新分化组合。俄、西、瑞典、萨克森加入法奥一方,与英普同盟作战。 战争持续7年,结果法国战败。1763法西与英签订《巴黎条约》,法国丧失在北美与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西班牙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英国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霸主。 法奥与普缔结了《胡勃图斯伯格和约》,确认了普对西里西亚的占领,普的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法国、西班牙被削弱,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格局。 3、大陆封锁体系 由于海外贸易竞争,英国在法国大革命后多次组成反法同盟。法国、英国对立,拿破仑无法从军事上征服英国,于是将战略中心转向经济战,推行大陆封锁战略。 1806年,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禁止任何从属于法国或与法结盟国向英国及其殖民地输入货物,居住在欧陆的英国人,一律拘捕,英国的商船和货品一律没收。 1807年,两次颁布《米兰敕令》规定,任何中立国家船只,只要在英国停留就将被法没收。 1810年,《凤丹白露敕令》又以立法手段完成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起初有效打击英国,但后来并未真正阻止英货进入欧洲大陆市场,使大陆各国进出口限制,引起欧大陆反对。因而大陆政策最终失败。 4、神圣同盟: 为维护欧洲封建专制制度和基督教义,反对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同时也为维持维也纳体系的长久稳定。1815-9-20,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皇弗兰茨一世和普皇威廉三世在巴黎签订神圣同盟条约。 9月26日签署《神圣同盟宣言》,三国根据基督教义,结成真正的、不可破灭的友谊关系,互相保证欧洲的正统统治。但这个条约既未规定有效期限,也不受任何约束,具有宗教意味,故称称神圣同盟。到1815年底,除英国、罗马教皇国和奥地利、土耳其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加入这一同盟。在1848年欧洲革命中,神圣同盟解体。 5、东方问题

近代国际关系史期末复习要点

一、填空选择 1、国际关系意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国际舞台上的相互作用的总和。 2、鉴于1919年5月3日对于国际关系步入正规化、学术化、专门化研究轨道具有里程碑意义,德国学者厄恩斯特·奥托·泽姆比将这一天视为国际关系史这门学科的正式诞生日。 3、近代国际关系史中呈现出的三大规律是列强称霸永不能得逞、国际关系运行的重心始终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伴随和国家间相互博弈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 4、16世纪至17世纪相继称霸欧洲舞台的国家主要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俄国 5、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标志三十年战争的结束。 6、1700年8月开始的北方大战是俄国与瑞典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战争。 7、结束1701至171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两个和约分别是《乌特勒支和约》和《拉什塔特和约》 8、1832年美国《门罗宣言》是在神圣同盟拟对拉丁美洲革命进行干涉的背景下出笼的。 9、1848年革命在欧洲国际关系中造成的两个最重要的后果是神圣同盟的瓦解和维也纳体系的崩溃。 10克里米亚战争是欧洲列强争夺奥斯曼帝国特别是争夺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矛盾激化的产物。 11、19世纪后30年至20世纪初,国际关系表现出两个特点,在欧洲呈现出两极均势的局面,在广大亚、非、拉地区呈现出混战的局面。 12、18世纪初西欧国际关系的力量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使欧洲大陆确立起新的均势结构的战争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3、实行开明专制,使普鲁士成为欧洲强国的国王是:腓特烈二世 14、标志着第二次反法同盟进攻被粉碎的条约是:《吕内维尔条约》 15、标明拿破伦帝国在欧洲的势力达到顶峰的条约是:《提尔西特和约》 16、1870年普法战争起源于:西班牙王位争夺 17、反映英俄在东方问题上矛盾的尖锐化,1887年由奥匈帝国和英国以互相照会的形式签订的协定是:第一次地中海协定 18、近代国际关系史从时间概念上说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仍以欧洲为中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其后随着美国、日本和德国大量参与国际事务,才具有世界性。 19、1793年俄普奥瓜分波兰则标志着波兰在地图上的消失。 20、第四次反法同盟彻底崩溃后,使拿破仑帝国在欧洲的地位达到最高峰; 21、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中,英德海军军备竞赛尤为激烈,面对着德国的咄咄逼人攻势,英国采取坚决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决心保持“双强标准”;1917年,德国面对英国的海上封锁,决定实施无限制潜艇战。 22、近代德国的崛起可以追溯到勃兰登堡选侯国;而近代俄国则是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不断兼并邻近公国而逐步形成的。 23、波尔塔瓦战争的胜利是俄国在北方大战中扭转战局的关键;而1917年美国参战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24、1659年法国、西班牙缔结的《比利牛斯条约》标志着西班牙在欧往昔的主导地位一去不复返,而1856年签定的《巴黎和约》则标志着俄国在巴尔干和黑海两海峡的扩张势力由颠峰走向衰落。 25、1854年3月12日日美签定〈日美亲善条约〉,即“神奈川条约”这是近代日本“失之于欧美,取之于邻国的”战略步骤的重要体现。 26、英国登上“海上霸王”宝座是在七年战争之后 27、大陆封锁;半岛战争;侵俄战争;民族反抗属于拿破仑帝国溃灭的重要因素 28、拿破仑军事生涯中最杰出的一次胜仗是奥斯特里茨战役 29、标志着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开始,打响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米鲁特事件30、俄国通过中俄瑷珲条约,强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31、在瓜分非洲的狂潮中,瓜分非洲领土最多的西方列强是法国 二、名词解释 1.维罗纳会议:神圣同盟各国为了镇压西班牙革命而召开的会议。……这是欧洲大国协调的最后一次尝试,英国已经放弃了欧洲协调,从此由大国会议统治的欧洲协调的局面宣告结束。 维罗纳会议:1822年10月以后,俄、奥、普、法、英五国在意大利北部维罗纳召开的会议。会议中心议题是讨论法国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的问题。英国出于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海外殖民地的需要,支持西班牙独立,而其他国家则主张由法国干涉西班牙革命,西班牙革命最终被镇压,重新恢复封建制度。这是欧洲大国协调的最后一次尝试,英国已经放弃了欧洲协调,从此由大国会议统治的欧洲协调的局面宣告结束 2.《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三十年战争结束后交战国缔结的和约,由获胜的法国、瑞典和德国新教同盟及德皇于1648年10月24日在威斯特法利亚签订。根据和约,法国、瑞典和德国境内的大诸侯国都扩充了领土;承认荷兰和瑞士为独立国;加尔文教在德国取得与天主教和路德教平等的地位。和约的缔结沉重打击了哈布斯堡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法国在国际事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将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共同遵守的准则;破除了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把国际法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常驻外交代表机关的制度

当代国际关系史

总论: 核心关系:美苏关系 一、雅尔塔体系的前世今生 1.德黑兰、雅尔塔、波茨坦三大会议:美苏英 2.大西洋宣言==联合国家宣言==开罗会议 3.敦巴顿橡树园会议==第二次魁北克会议(分区占领德国) 4.1944.丘吉尔访苏:百分比问题(巴尔干问题) 5.雅尔塔会议:苏联对日作战(两个月期限) 6.波茨坦会议:东普鲁士割让给苏联,确定欧洲局势 体系内容: 1.欧洲一分为二(东西欧势力,东欧九国) 2.彻底击败分裂德国,防治法西斯东山再起 3.苏联在欧洲与远东扩张 4.通过非殖民化方式,美国深入老殖民帝国势力范围,亚洲新秩序建立 5.建立联合国 特点: 1.反法西斯战争产物,具有历史进步性 2.宽容性:不同制度、文化的国家合作 3.联合国的建立与发挥作用 4.由欧洲中心的均势到两极格局

五大阶段: 第一阶段:(1945-50年代末) 特点:两大阵营形成、对峙、抗争阶段 表现:巴格达条约组织,柏林危机,亚洲热战,民族解放运动 第二阶段:(60年代) 特点: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 表现: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中苏破裂,西欧一体化,戴高乐主义,日本崛起,非洲独立,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 第三阶段:(70年代) 特点:美苏争霸与第三世界反霸、由两极到多极演变 于缓和烟幕下,攻守易位 表现:中美和解,尼克松主义,出兵阿富汗,卡特主义,欧安会,第四次中东战争,石油危机 第四阶段:(80年代) 美苏既对话又对抗,多极化趋势加强 表现:苏东关系 第五阶段(90-至今): 特点:两极格局瓦解,一超多强的过渡性格局 表现:G2格局:中美共治,GO与NGO作用,非传统安全体制,国家主权让渡与分割

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人物 1)黎塞留:路易十三时期的法国宰相,红衣主教。对内,他主张强化绝对君主专制统治, 并努力将法国建设成欧洲最强的国家。对外他将哈布斯堡王朝作为主要竞争对手,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在“三十年战争”期间提出了“民族国家利益至上”,推动了近代国家的形成,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开端。 2)路易十四:法国国王,1643-1715年在位。致力于独揽大权树立绝对君权,在全国建立 中央集权,掌握全国大权。对外沿袭马扎然、黎塞留的扩张政策,致力于实现法国“天然疆界”的宏大计划,夺取欧洲霸权,法荷战争后问鼎欧洲霸权,但随后实力被反法同盟一次次的削弱并在七年战争后失去霸主地位。 3)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国王。对内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发展资本主义,发布了《民 法典》,并随着他四处征战而广为流传,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欧洲其他各国,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对外进行拿破仑战争,主要是他同四次反法同盟的战争,战争前期具有反干涉主义与霸权主义,但后期具有侵略性。 4)梅特涅:效忠哈布斯堡家族,信奉现实主义国家利益原则,坚持正统主义,竭力维护大 国均势,鼓吹对他国内政的干预。拿破仑战争后期,既促成拿破仑帝国的崩溃又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俄国西扩的企图,对欧洲均势的恢复起很大作用。维也纳会议中代表奥地利居于主导地位,为奥地利在战后欧洲秩序的建立中谋得最大限度的利益。主导了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因此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时期也被称作“梅特涅时代”,梅特涅本人也被称作“欧洲的马车夫”。 5)俾斯麦:德国铁血宰相,统一德意志,并使德国成为欧洲强国。对外以遏制法国防止法 俄联盟为核心与欧洲国家进行结盟,形成对德国发展有利的联盟体系,即俾斯麦体系以维持欧洲的均势。俾斯麦体系不仅为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营造了和平的环境,促使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崛起,同时维持了欧洲的均势,使得整个欧洲能够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对整个欧洲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战争 1)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的一场大规模的宗教矛盾掩盖下的世俗利益之 争。战争因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而起,经历了四个波西米亚阶段、丹麦阶段、瑞典阶段和法国—瑞典阶段,以神圣罗马帝国的战败结束。战后交战双方召开了威斯特伐利亚会议,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双方实力进行了重新划分,形成了均势格局。在战争中法国提出了“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的口号,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崛起和民族意识的形成,开启了近代国际关系史的新纪元。 2)西班牙王位继承战:发生于1704至1714年,它实质上是英法争霸的第二场战争,也 是欧洲反对法国称霸的一场战争。战争以法国的战败结束。战争结束后双方签订了《乌德勒支和约》,重新分配了欧洲国家力量,建立起新的大陆均势,法国的霸主地位被削弱,英国的实力大大提高,普鲁士也借机一跃成为王国开始踏上强国之路,为普奥矛盾埋下伏笔。 3)北方大战:发生于1700年至1721年的一场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和黑海等出海口,进 行对外扩张而展开的一场战争,战争以瑞典的战败告终。战争结束后,交战双方签署了《尼斯塔得和约》。俄国通过和约合法取得了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从内陆国转变为濒海强国。而瑞典被大大削弱,从此衰落下去。 4)七年战争:发生于1756年至1763年,实质上是四次英法争霸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同时也是普奥为了争夺对德意志领导权的一场战争。战争以英国的胜利告终。法国在战

国际关系专业考研

国际关系专业考研 全国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硕士生各招生单位总体情况概览 (转)国际关系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但是这个专业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可以说,在短短的几年里,有关国际关系的理论和实践的文章和专著迅速膨胀。如果同学们经常到书店里去逛的话,你会发现,这类书籍往往会成为许多书店的主打数目之一。这种新兴专业在我国的迅速走红,与我国当前在国际上的地位的迅速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也与我党提出的“中华民族的崛起”有密切的关系,还与近年来我国国民更加频繁的涉及到国际事务和国际纠纷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轰炸我驻南斯拉夫领馆、中美撞机事件、中日关于靖国神社、教科书、东海油田、日本入常等的争议、台湾问题等等热点问题,对于全体国民的国际关系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是每个国民都对中国的外交和中国与大国之间的关系有着自己的看法。这从购买和阅读《参考消息》、《环球时报》等大众媒体中可以得到映证。前段时间,我在搬家时,有个棒棒也在和我谈论台湾岛“倒扁案”的进展。这说明国民对我国外交等的关心。 应该说,在中国不断崛起,从“世界历史之外”到开始真正融入“世界体系”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不论是政府高层还是普通国民,对国际关系的关注,都必将会有一个持久的过程。这为这门新兴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动力。 当前,我国的国际关系学届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很多还是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能够上升到理性高度,具有大视野、全球意识、中长远战略构想的还不多见。在理论上,还主要是处在引进西方理论的阶段,自主创新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这为外语专业的学生报考,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会。毕竟,在这个借鉴西方的阶段,精通外语无疑会具有十分难得的竞争力。 从当前学界的著名权威学者的教育背景来看,有很多导师在本科阶段的专业就是英语。比如清华大学的阎学通教授、外交学院的秦亚青教授,后者不仅是国际关系的导师,本是也是英语专业的导师。 在学习国际关系专业以及复习备考过程中,以下几点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针对非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而言)。 1.阅读的书目大致范围:(1)国际关系史;(2)国际关系理论;(3)国际关系研究方法;(4)国际关系的学术论文。 现在国际关系史的书籍比较多,比较权威的书籍有: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学会主编)《国际关系史》(11卷),这是一套大型的国际关系史学术著作,可以说,代表了当今我国国际关系史的最高水准。对于复习备考来说,它的缺点在于过于详细,因为有11卷之多,所以单单是翻阅一遍,大概也需要两个月左右。相对而言,复旦大学唐兴贤教授所著《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则是一个简写本。往往是前者用了将近一本书的章节来写的,在后者只有区区一章甚至几节。后者的优点在于比较简明扼要,容易掌握国际关系史的全貌和梗概。再有北京大学方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辅导班-《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pdf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考研辅导班-《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唐贤兴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欧洲国际关系 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 一、17世纪初的欧洲各国 二、“三十年战争“ 三、《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 第二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 一、欧洲国家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态度 二、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英国的对外关系(1649-1658) 三、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光荣革命时期英国的对外关系(1660—1688)第三节法国争夺大陆霸权与欧洲国家的反法斗争 一、《比利牛斯条约》 二、路易十四对“天然疆界”的追求 三、奥土战争 四、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与《乌得勒支和约》 第四节18世纪列强争夺欧洲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一、俄国的扩张与北方大战 二、普鲁士的崛起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 三、七年战争 四、两次俄土战争 第二章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 第一节美国独立战争与国际关系 一、独立战争的爆发与欧洲各国的态度 二、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与胜利后的外交 第二节法国大革命与欧洲国际关系 一、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各国的震动与遭致的干涉 二、俄、普、奥第二、第三次瓜分波兰 三、督政府时期法国对外关系 第三节拿破仑帝国时期的国际关系

一、拿破仑的霸权图谋与欧洲的失衡 二、拿破仑帝国的崩溃 三、拿破仑对外政策评价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的建立与瓦解 第一节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一、维也纳会议 二、《神圣同盟条约》 三、《四国同盟条约》 四、对维也纳会议及其体系的评价 第二节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梅特湦时代) 第三节维也纳体系的危机 一、欧洲列强对拉美独立运动的不同反应与门罗宣言 二、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三、东方问题的凸现 第四节维也纳体系的瓦解 一、1848年欧洲革命 二、克里米亚战争 第四章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第一节意大利的统— 一、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兴起 二、普隆比埃协定和法、撒、奥战争 三、对中意大利的归并 四、对南意的归并和意大利王国的建立 五、意大利的最终统一 第二节德意志的统— 一、19世纪中叶的普鲁士 二、丹麦战争 三、普奥战争 四、普法战争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专题复习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专题: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一、世界近现代主要矛盾的变化 1、16世纪:英西矛盾。为争夺大西洋海上霸权,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2、17世纪:英荷矛盾。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 3、18世纪中期:英法矛盾。英国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4、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法矛盾。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之后俄国在欧洲称霸,英俄矛盾尖锐 5、19世纪中期:英俄矛盾。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丧失欧洲霸权,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 6、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德矛盾。普鲁士为完成统一大业,与法国矛盾尖锐,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丧失欧洲大陆霸权 7、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矛盾。19世纪末,德国迅速强大,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最终形成 8、一战后:英美矛盾。一战后,英美围绕国联、制海权方面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美国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9、30年代至二战结束: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在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下,德日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形成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随着法西斯在亚非欧的侵略扩张,各国人民英勇地进行了反法西斯的斗争 10、二战后:美苏矛盾。二战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美苏冷战,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11、20世纪90年代后:南北矛盾。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呈现多极化的趋势,世界面临经济发展的激烈竞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即南北矛盾日益尖锐 认识: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由大国间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决定的。 二、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前) ①形成背景:一战后列强各国实力对比变化,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调整其在欧洲、亚洲的秩序 ②形成标志: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 ③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 ④维护工具:国际联盟 ⑤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