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短诗五首》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短诗五首》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短诗五首》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短诗五首》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

第3课短诗五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体会诗歌情思、哲理。

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二、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歌情思、哲理。

三、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方法:朗读法、赏析法、讨论法

六、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月夜》《萧红墓畔口占》

一、新诗简介

新诗,五四运动前后产生,有别于古典诗歌,它是以白话文为基本语言的。新诗主张废除旧体诗形式上的束缚,内容上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为主。许多诗人在吸取中国古典诗歌、民歌和外国诗歌的营养的基础上,对新诗的表现方法和艺术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产生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艺术潮流,出现了自由体、新格律体、十四行诗、阶梯式诗、散文诗等多种形式。

月夜

一、导入新课

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迅速引起轰动,优秀的白话诗作不断涌出,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因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是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预习交流

1.作者简介。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浙江吴兴人,诗人、书法家,中国现代新诗的开拓者之一。早年留学日本,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大、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同办《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得力战士。

他的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月夜》《三弦》一直是人们称道的好诗。

2.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1917年,也是《新青年》第一次刊登白话诗。

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

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月夜》正是这大时代

潮流中激起的一朵浪花。

这首小诗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3.文题解读。

“月夜”二字言简意赅,点明了全诗描绘的主要内容——一个“月光朗照”的“夜晚”的景象,既富有朦胧美,又引人遐想。

三、朗读诗歌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四、品读诗歌

1.赏析“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明确:写动态的“霜风”,静态的“月光”,一动景,一静景,渲染了月夜的萧瑟、清冷。“霜风”本来常给人冷寂之感,诗中却用“呼呼的”修饰,让人感到一种生机;“月光”本来也常给人清冷之感,诗中也并未描摹月光的“冷”,而是用“明明的”修饰,为夜晚的景色增添了一抹亮色。

四句诗均以“着”收束,营造出很强的画面感。

2.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简单地描写记录当时的某种场

景,但这何尝又不是对当时现状的描写?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象和主旨的理解。

明确:象征意象: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3.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主旨的理解。

明确:这首诗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五、探究写法

1.意境的创造,显得清新质朴,含而不露。四句诗含义很广,没有半个字的说教;且诗中的主体情绪与客观物象融为一体,创构出浑整的画面与意境氛围。

2.白描手法的运用,又使诗中“我”的卓然独立的形象,在“霜风—明月”的“一吹—一照”中,显得越发清晰、生动,写意传神,颇有韵致。此外,诗以动词“照”“靠”押韵,却在每行诗末缀以一个轻声词尾“着”,使语气委婉,节奏舒缓自然,富于散文之美。

六、当堂背诵

萧红墓畔口占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萧红老家在黑龙江省呼兰区,她很早就从东北逃亡进关,辗转呼号,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随口吟成。

二、朗读诗歌

三、品读诗歌

1.走六小时寂寞

..。

.....的长途

第一句: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

“寂寞”,既写诗人奔赴墓地时的心境,更借此形成此诗之中心

意象。“寂寞”是诗人自己的强烈感受。“寂寞”同时也隐指女作家一生特别是晚期的境况:“半生遭白眼冷遇”,“我的心情永远是如此抑郁”,“如今我只感到寂寞!”(萧红自述。)

二者融而为一,构成了诗篇的基点和最主要的感情色调。

2.到你头边

..放一束红山茶。

第二句:“放一束红山茶”在墓中人“头边”,写出生者与逝者之间祭奠与被祭奠的关系,描绘了一幅惯常经见却又是不寻常的仪式,流露出作家间纯真的怀念和哀思

作者敬献的一束红山茶花,如一柄燃烧的火炬,隐喻和赞扬亡者生命之灿烂,亦映照出悼者心情的庄严与热烈,也表达了对残暴者的默默抗争。

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茶花”:高洁、自然、清纯、朴素、秀逸的象征。

“红山茶”:使上述感情更加深沉,在委婉中蕴含着激情。它如同一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这个世界,同时也映衬着两位作家动人的精神品格。

3.我等待

....。

..着,长夜漫漫

第三句:“我等待着”,暗指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亦可以看作对命运多舛人生的省察。

“长夜漫漫”,喻指风雨如晦的敌寇统治,那是女作家贫病交加郁郁而终、诗人系狱饱受折磨的政治背景,是二人结下深厚情谊的外

在原因;也可分析出内中所包含的漫漫艰辛人生长路之寓意。“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

4.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

第四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写诗人所感受到的女作家此时此地之心境。体现出一种特殊的意境与心态。

“却”字,表示诗人与友人虽然人天永隔,逝者却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

听“海涛闲话”,海陪伴着逝者,虽仍然不免寂寞,而灵魂却超然静观,从容安详,道尽作者的人生感悟。

5.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怎样理解?

与前面诗句构成对比,一个受着煎熬,焦急等待;一个却只能卧听海涛闲话。“我”的“等待”与“你”的“卧听”,“我”的“长夜漫漫”与“你”的“海涛闲话”两相对应。这是“生”与“死”的对话,“生”的艰难行走还要继续,而“死”则是永恒的安详。

四、深入探究

1.主旨概括。

《萧红墓畔口占》写诗人长途跋涉来到萧红墓前祭奠亡友的所行所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沉的哀思,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对抗战胜利的期盼以及险境中的坚守等复杂情感。

2.探究写法。

(1)语言干净、朴素、洗练,明白如话,而又富于质感,充满暗示,

标志着新诗语言的成书。节奏按照诗人内心的情感的波纹进行了锤炼,显得非常协调。

(2)通过间接的表达方式,在沉静克制中透露着深情。如“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一句,通过对步行耗费六个小时去给死者上坟这个画面的描绘,在平淡的叙述中,暗示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深深的怀念。同时,用两个精确的细节特别强化了其中的情感意味。一是时间细节,诗人和萧红之间并没有血统和亲情关系,联结他们的只是一种作家之间的友情,所以,诗人坚持步行六个小时,去给她上坟就显得十分可贵。

五、当堂背诵

板书设计:

品味新诗的美《月夜》:意境美

《萧红墓畔口占》:情感美

第2课时《断章》《风雨吟》《统一》

断章

一、导入新课

有句话这样说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断章》,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二、作者简介

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三、诵读诗歌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935年10月

四、品读诗歌

1.这首诗虽只有三十几个字,但是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请你找出来。

明确: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八个意象:“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别人”“梦”。

2.诗歌的八个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明确: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

“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看到的风景,进入梦里,将四个画面交叠在一起,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蒙、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充溢着奇幻色彩、荡漾着温馨情调。

3.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4.结合你对诗歌的理解,说说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

明确: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互关联、互相依存的,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有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5.《断章》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①破除固执,改变自限、自是、自大的心理状态与人生态度。

②不断觉解,学会欣赏、尊重、关怀他人,充实、提高与完善自我的生命境界。

五、品味美点

1.语言美。

这首诗歌句法相同,首尾相连;主客互换,语音回旋。在前后两句主语和宾语的内涵上相同而在功能上发生了互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和“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看”这一动词没有变,而看到

的主体或客体却发生了互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和“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也是同样的句法。这种形式,不仅使诗句的首尾相联,加强了诗句的衔接和语言的密度,而且主语和宾语、主体意象和客体意象互换,增强了诗画意境的统一,可以在听觉上给人一种语音回旋的享受。

2.画面美。

诗人虽然开篇写了是在看风景,但是没有泼墨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桥、楼、看风景的人,让人联想桥下的流水、游船画舫、岸边的杨柳……将对人和物的的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勾勒出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画,留下若隐若现的虚化背景让读者自己想象,

回味无穷。

六、本诗小结

《断章》一诗语言凝练含蓄。原诗是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是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传诵最广的佳作之一。

七、当堂背诵

风雨吟

一、导入新课

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十分熟悉。一场暴风雨把整个世界变得天昏地暗。风雨中,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诗人也因此产生了

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吟》这首短诗。

二、预习交流

1.作者简介。

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1949年8月参加革命队伍,1979年当选为民进中央委员。1986年3月离休前是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民进广东省筹备委员会委员、民进广东省委顾问及广州诗社顾问等职。

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本诗选自《芦荻诗选》。

2.创作背景。

《风雨吟》创作于1941年12月,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自日本侵略中国以来,祖国大片河山被强占蹂躏,无数的中国军民被迫害残杀,而国民党蒋介石的消极抗日更加助长了侵略者的气焰。许多文学青年为了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拿起诗笔,激情成篇,引吭高歌。诗人作为其中的一员,以诗作号角,作战鼓,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

三、诵读诗歌

风雨吟/ 芦荻

风/从大地卷来,

雨/从大地奔来。

郊原/如海,

房舍/如舟。

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1941年12月●舵手:掌舵的人。常用以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四、品读诗歌

1.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明确:“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2.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语言,提炼象征意义,理解作者情感。(1)开头两句“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卷”“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

(2)“郊原如海,房舍如舟。”写了什么?有什么深层含义?

明确:用比喻写出了雨中大地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出风雨之大、之猛,同时也充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飘摇、波动不定甚至是些许的恐惧。(3)诗歌之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明确: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

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这首诗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风雨”又有了一层更深层次的含义: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4)“我有年轻舵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年轻舵手”,缺乏出海经验。“年轻舵手的心”既有雄心壮志,又不知道如何把握方向。面对惊涛骇浪很想把握自己的命运,却力不从心,孤立无助,又有些害怕的心理感觉。

五、深入探究

1.主旨概括。

《风雨吟》通过写一场有翻天覆地之势的暴风骤雨,隐喻生活发生重大变故,凸显了在这重大变故面前,年轻人辨不清方向,握不稳命运之舟的舵把,表现出忧惧不安,甚至惊慌失措的情形。同时也表达了年轻人面对风云诡谲的时代环境与难以预料的未来时,对把握人生方向、确立人生目标具有共通性的茫然、被动、困惑、无助甚至害怕的心理。

2.探究写法。

(1)意象具有象征性。

诗歌中风、雨等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由“自然界”到“人生”再到“社会”,将自然界的风雨、人生的遭遇、社会的动荡融合在一起,由实而虚,给读者留下了解读、想象的空间。

(2)画面感强。

“如海”的"郊原",“如舟”的"房舍",不仅写出了茫茫大地上“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两个极富画面感的比喻,充分展示了“我”面对难以预料的世事时产生的被动、困惑、孤立无助甚至有些害怕的心理。

六、当堂背诵

统一

一、导入新课

聂鲁达(1904—1973),智利诗人、外交家。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

本诗选自《聂鲁达抒情诗选》(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陈实译。写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是聂鲁达晚年的作品。原收录在诗集《世界末日》中。当时,诗人已认识到原子能时代的危险,该诗集的主题均为“启示”。

二、诵读诗歌

三、品读诗歌

1.如何理解“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明确:叶、花,无论姿态、形状如何,都称其为叶、花。这是作者历经生活磨难之后的感悟,由此引出下文的感悟。

2.作者为什么认为“多”就是“一”呢?为什么说“繁多是个谎言”?请你结合作者的回答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作者认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因此“繁多是个谎言”。作者先写到了花,又写到了叶,然而花、叶不论它们拥有怎样的万象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递。从这点上看,所有的花、叶、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且就生命传承的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同一的。

3.为什么说“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明确:所有的花、叶、果实的存在都是为了生命的传承,从这点意义上讲,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统一的,那就是传承生命,所以作者说“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4.朗读诗歌,结合题目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

明确: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它们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与“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是作者在此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思想。5.有人说:“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也就能对所有的叶有所认识。”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示例: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所有的叶都有着叶的共同本质。将零散的事物化繁多为统一,通过事物现象归结出事物的本质,从而

达到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知规律。

6.阅读聂鲁达的《统一》,你能读出怎样的诗意?结合原诗分析一下吧。明确:我读出的是诗人宽广的胸怀。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世界争取和平的斗争如火如荼。诗人以自然界中叶、花和树来喻人类,表达自己期盼和平、平等的美好愿望。

我读出的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叶、花、果,千姿百态,然而诗人却透过现象,认识到无论姿态如何,形状怎样,它们都是叶、花、果,从实质上并无二致。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化繁为简,更好地认识世界。

四、深入探究

1.主旨概括。

《统一》一诗,诗人通过对自然世界的认知:所有的叶、花、果都是一样的,隐喻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也是一样的,表达了诗人致力于人类平等、世界和平统一的理想和信念。

2.写作特色。

借物说理。诗歌以自然界中的叶、花和果没有差异为喻,说明人类世界也应平等统一的道理,借物说理,诗意表达得委婉含蓄,富有意蕴和哲理,耐人寻味。

五、当堂背诵

六、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这五首短诗,举例说说新诗的“新”指的是哪些方面。

明确:①在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

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如《风雨吟》中的“来”“海”。

②在语言上: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如“霜风呼呼的吹着”“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等,语言散文化。

③观念上: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如《月夜》《断章》《风雨吟》等。

板书设计:

《断章》——哲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

《风雨吟》——象征:风雨大地“我”

《统一》——推理: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单一的本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