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考研刑法学基础班讲义

2012年考研刑法学基础班讲义

2012年考研刑法学基础班讲义
2012年考研刑法学基础班讲义

中国考研第一权威品牌

统考统考法律硕士法律硕士法律硕士考研考研考研

刑法学刑法学

春季春季基础班基础班

跨考教育专业课跨考教育专业课教教研中心研中心

目录

刑法总论 (2)

第一章 概 说 (2)

第二章 犯罪与犯罪构成概说 (3)

第三章 犯罪客观方面 (4)

第四章 犯罪主体 (5)

第五章 犯罪主观方面 (6)

第六章 犯罪阻却事由 (7)

第七章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8)

第八章 共同犯罪 (8)

第九章 罪数 (9)

第十章 刑罚的种类 (10)

第十一章 量刑 (12)

第十二章 行刑 (14)

第十三章 刑罚的消灭 (15)

刑法各论 (16)

第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16)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16)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17)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19)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21)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22)

第七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24)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25)

第九章 渎职罪 (25)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犯罪 (26)

刑法修正案八解读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全文) (30)

刑法总论

第一章 概说

第一章

〖知识点一〗刑法基本原则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

刑法第3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其基本内容是:

⑴成文法,反对习惯法。

⑵禁止不利于被告的类推,严格解释法律。

⑶禁止重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⑷禁止绝对不确定刑。

⑸规定犯罪及处罚必须明确。

⑹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⑺禁止不均衡、残酷的刑罚。

二、罪刑相适应原则

罪刑相适应原则,即刑法第5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罪刑法定原则解决“处理的性质问题”,即何种行为是犯罪、适用何种刑罚必须有法定。而罪刑相适应原则解决“处理的轻重问题”,即处罚的的程度或合理性问题。

〖知识点二〗刑法的空间效力

刑法的空间适用范围解决的是一国刑法在什么地域、对什么人适用的问题。

一、属地原则

(1)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其他原则为补充。

(2)犯罪地的认定。法律上提示了两点(第6条第2款、第3款):①在中国的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适用中国刑法。②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适用中国刑法。还要注意理论上的扩张:①在共犯的场合,共同犯罪行为之一部分发生在中国,就认为是在中国犯罪。②在未遂的场合,不仅犯罪行为的发生地认为是犯罪地,这个行为所期望的结果发生地也认为是犯罪地。

其中有两个比较争议的问题:①国际列车上发生的犯罪-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10条解决。②在使馆中发生的犯罪-以使馆所处的地域为准

(3)属地原则的例外。①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②港澳特区内发生的犯罪,适用港澳特区的刑法,不适用内地刑法。

二、属人原则

(1)中国公民在国外犯罪,适用中国刑法,但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注意:一般不追究,不排除追究的可能。

(2)中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国外犯罪的,适用中国刑法。

三、保护原则

外国人在外国犯罪,满足下列要件,适用中国刑法:

(1)侵犯中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

(2)罪行严重,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

(3)犯罪地也认为是犯罪(双方可罚原则)。

四、普遍管辖原则

(1)适用的对象:国际犯罪。例如:海盗罪、劫持民用航空器的犯罪、毒品犯罪、恐怖主义犯罪等。

(2)处理的原则。对于国际犯罪在中国领域一经发现,立即逮捕,或引渡、或起诉。

(3)他对传统管辖原则起补充作用。

〖知识点三〗刑法的时间效力

1、修订后的刑法典于1997年10月1日生效。

2、行为时法与行为后法。行为时有效的法律简称“旧法“,行为后生效的法律简称“新法”或“事后法”、“审判时法”。

3、刑法溯及力原则:从旧兼从轻。所谓从旧,即行为发生在97年刑法典生效以前的,适用行为当时有效的法律-旧法来定罪处罚,但如果新法比行为当时的法律要轻,就适用新法。注意:(1)适用新法的时候,适用对象要求是未决案,而不能适用于已决案。(2)连续犯和继续犯跨法犯罪的问题:如果新旧刑法都认为是犯罪,适用新法,即使新法重,也适用新法。

【例题1】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参考答案:C

A.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映民意,所以,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C.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例题2】关于刑事管辖权,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参考答案:ABD

A .甲在国外教唆陈某到中国境内实施绑架行为,中国司法机关对甲的教唆犯罪有刑事管辖权

B .隶属于中国某边境城市旅游公司的长途汽车在从中国进入E 国境内之后,因争抢座位,F 国的汤姆一怒之下杀死了G 国的杰瑞。对汤姆的杀人行为不适用中国刑法

C .中国法院适用普遍管辖原则对劫持航空器的丙行使管辖权时,定罪量刑的依据是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

D .外国人丁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的,即使按照中国刑法的规定,该罪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也可能不适用中国刑法

第二章第二章 犯罪与犯罪构成概说犯罪与犯罪构成概说

〖知识点一〗犯罪的分类

(一)犯罪的理论分类

1、重罪与轻罪。

2、自然犯与法定犯。

3、隔隙犯与非隔隙犯。

(二)犯罪的法定分类

1、国事犯罪与普通犯罪

2、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

3、身份犯与非身份犯

4、亲告罪与非亲告罪

5、基本犯、加重犯与减轻犯

〖知识点二〗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分类

1、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

2、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

3、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与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

4、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与非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

5、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第三章第三章 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

〖知识点一〗危害行为

1、犯罪客观方面的必备要素,其他都是选择性要素。

2、危害行为的特征:(1)有体性(人的身体动静)(2)有意性(是行为人的意志或意识支配下的身体动静),因此人的无意识动作;身体受到外力强制形成的动作;在不可抗力的情况下形成的动作;睡梦中或梦游中的行为,不是危害行为。(3)危害性。

3、危害行为的形式:作为与不作为。

〖知识点二〗不作为犯

一、不作为犯罪成立的条件

不作为构成犯罪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⑴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的义务。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对人或对事如果采取不作为的方式,不会产生危害,也不会构成犯罪,如果成立不作为犯罪必须有一个特定的前提,就是负有某种“义务”,或者说是作出某种积极行为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不作为构成犯罪的义务来源:①法律规定的。②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的。③法律行为引起的。④先前行为引起的。

⑵行为人能够履行义务。

⑶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结果。

二、纯正的不作为犯与不纯正的不作为犯。(1)纯正的不作为犯(第261条):刑法明文规定只能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2)不纯正的不作为犯:行为人以不作为实施的通常为作为形式的犯罪。

〖知识点三〗因果关系

一、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判断因果关系的有无,只要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客观上的联系即可,不受行为人主观上能否预见的影响。

二、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关系。因果关系是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性基础,存在因果关系并不必然承担刑事责任,还要考虑主观要件(有无故意、过失)以及主体资格(责任年龄、责任能力)

三、因果关系的中断。在因果关系的发展进程中,出现独立的介入因素(第三人行为或自然事件等)导致了结果的发生,那么,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生中断,即前行为与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例题1】关于故意杀人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参考答案:C

A.甲意欲使乙在跑步时被车撞死,便劝乙清晨在马路上跑步,乙果真在马路上跑步时被车撞死,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B.甲意欲使乙遭雷击死亡,便劝乙雨天到树林散步,因为下雨时在树林中行走容易遭雷击。乙果真雨天在树林中散步时遭雷击身亡。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C.甲对乙有仇,意图致乙死一亡。甲仿照乙的模样捏小面人,写上乙的姓名,在小面人身上扎针并诅咒49天。到第50天,乙因车祸身亡。甲的行为不可能致人死亡,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D.甲以为杀害妻子乙后,乙可以升天,在此念头支配下将乙杀死。后经法医鉴定,甲具有辨认与控制能力。但由于甲的行为出于愚昧无知,所以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例题2】下列与不作为犯罪相关的表述,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参考答案:C

A.甲警察接到报案:有歹徒正在杀害其妻。甲立即前往现场,但只是站在现场观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此时,县卫生局副局长刘某路过现场,也未救助被害妇女。结果,歹徒杀害了其妻。甲和刘某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没有履行救助义务,均应成立渎职罪

B.甲非常讨厌其侄子乙(6岁)。某日,甲携乙外出时,张三酒后驾车撞伤了乙并迅速逃逸。乙躺在血泊中。甲心想,反正事故不是自己造成的,于是离开了现场。乙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由于张三负有救助义务,所以甲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C.甲下班回家后,发现自家门前放着一包来历不明、类似面粉的东西.甲第二天上班时拿到实验室化验,发现是海洛因,于是立即倒入厕所马桶冲入下水道.甲虽然没有将毒品上交公安部门,但不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D.《消防法》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必须立即报警。过路人甲发现火灾后没有及时报警,导致火灾蔓延。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第四章第四章 犯罪主体犯罪主体

〖知识点一〗相对刑事责任年龄

刑法第17条第2款:“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注意:对法定“八种”性质的“行为”负刑事责任,而不是具体的罪名。

〖知识点二〗刑事责任能力

1、判断精神病人有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标准是双重标准。①医学标准(生理标准)患有精神病②心理学标准:是指行为人行为当时不能够辨认、控制自己的所作所为,完全丧失了辨认和控制能力。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标准,才阻却责任的承担。

2、确认这个人有没有刑事责任能力,以他行为当时为准,采取同时性原则。

〖知识点三〗特殊主体

1、对特殊主体(或称身份限制)应当作广义理解。

2、特殊主体要求是在犯罪之前、之际就具有的身份,不包括通过犯罪行为形成或获得的地位或身份。比如共同犯罪中的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还有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其他参加者,这些不是我们所说的特殊主体。

3、真正的身份犯和不真正的身份犯。真正的身份犯指刑法规定该种身份是构成该罪必不可少的要件。不真正身份犯,指刑法规定该种身份不是构成犯罪的要件,而是处以较重刑罚的条件。

〖知识点四〗单位犯罪

1、单位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2、单位犯罪认定。①主体适格,属于合格的单位②依单位意志(单位决定)③以单位的名义④为了单位的利益,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归犯罪人私分的,以自然人犯罪处理。

3、单位犯罪的处罚。一般规则:双罚制,一是对单位判处罚金,一是对责任人员判处刑罚。特殊规则:单罚制,在我国目前的单罚是只罚责任人。例如妨害清算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只处罚单位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对单位不判处罚金。

4、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区别

有四种情况下按自然人犯罪处理:①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②无法人资格的独资、合伙企业犯罪的。③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活动的。④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以自然人犯罪处理。 【例题1】下列哪些行为不构成单位犯罪?ABCD

A.甲、乙、丙出资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从事走私犯罪活动

B.甲、乙、丙出资设立的公司成立后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为主要经营活动

C.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以公司名义印刷非法出版物,所获收入由他们二人平分

D.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组织职工对前来征税的税务工作人员使用暴力,拒不缴纳税款

【例题2】下列哪些人可以成为非法经营同类企业罪的犯罪主体?BC

A.中外合资企业的董事、经理

B.国有公司的董事

C.国有企业的经理

D.国有公司控股的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

第五章第五章 犯罪主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

〖知识点一〗主观罪过

一、主观罪过基本内容

从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两方面分析。不同内容的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相结合,形成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四种罪过形式。

(1)直接故意:明知+希望

(2)间接故意:明知+放任

(3)过于自信的过失:预见+轻信

(4)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

二、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①意志因素不同(主要区别):直接故意,是希望,对结果有欲望有追求;间接故意是放任,对结果没有积极追求的欲望。②认识因素不同。直接故意的明知,认识到了结果可能发生或必然发生;而间接故意,由于他对结果是放任的,不是追求的,通常只认识到结果“可能”发生。

三、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分

相近处:(1)从意志的角度讲,二者对结果都没有追求,都没有欲望;(2)从认识的角度说,二者都认识到了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区别:(1)意志因素上有差别:过于自信的过失对结果往往持否定、排斥的态度,往往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不仅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而且希望并相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对结果的态度是放任的,发生也罢,不发生也罢,对结果不是一个排斥、否定的态度。(2)认识程度上有差别:一个是明知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一个是预见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间接故意认识的程度较高。

〖知识点二〗认识错误

一、违法性认识错误

违法性认识错误是对自己某种行为是否违法有误解,也即对行为在法律上是否被禁止有误解。又称禁止错误。简单说,就是不懂法的错误。包括三种情况:假想无罪、假想有罪、误解处罚。其中假想的无罪是违法性认识错误中最主要的一种情况。这种违法性错误原则上不免罪责,但如果是不可回避的违法性错误,即行为人不可能认识到行为的违法性时,不能以犯罪论处。

二、事实错误:

(1)具体事实认识错误:行为人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虽然不一致,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犯罪。

①对象错误:指行为人误把甲对象当做乙对象加以侵害,而甲对象与乙对象体现相同的法益,行为人的认识内容与客观事实仍属于同一犯罪构成。

②打击错误:指由于行为人本身的误差,导致行为人所欲攻击的对象与实际受害的对象不一致,但这种不一致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

③因果关系错误:指行为人对结果的发生认识是正确的,但对造成侵害的因果关系的发展过程有误认。这种错误,不影响罪责的承担。

(2)抽象事实认识错误: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现实所发生的事实,分别属于不同的犯罪构成。根据法定法定符合说,对于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应当在主客观统一的范围内认定犯罪。

①客体错误。

②打击错误。

(3)评价标准:“法定符合说”。即这种错误如果在同一构成要件范围内(同质错误),则不阻却故意罪责(不阻却行为人对因错误而造成的犯罪结果的故意罪责);如果这种错误超出了同一构成要件范围的(非同质错误),则阻却故意罪责(阻却行为人对因错误而造成的犯罪结果的故意罪责)。

〖知识点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

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如果行为人实施了客观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但不具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时,阻却责任的承担。

〖知识点四〗期待可能性

期待可能性,是指根据具体情况,有可能期待行为人不实施违法行为而实施其他适法行为。如果不能期待行为人实施其他适法行为,则排除罪责。

【例题1】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包括( AB )

A .犯罪故意

B .犯罪过失

C .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D .犯罪时间、地点

【例题1】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的错误包括(ABC)

A .假想的犯罪

B .假想的不犯罪

C .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罪名和量刑上的误解

D .因果关系的错误

第六章第六章 犯罪阻却事由犯罪阻却事由

〖知识点一〗正当防卫

一、正当防卫的条件:

①防卫起因:现实的不法侵害。特点:具有攻击性、破坏性、紧迫性。假想防卫不认为是正当防卫。 ②防卫意图:认识到是不法侵害而产生制止的决意。排斥防卫挑拨、相互斗殴、偶然防卫的正当性。 ③防卫对象:不法侵害人,防卫第三者不能认为是正当防卫。

④防卫时间: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中,具体的说就是不法侵害已经开始而尚未结束。事前防卫和事后防卫都不是正当防卫。注意:在财产性违法犯罪情况下,行为虽然已经既遂,但是现场还来得及挽回损失的,应当认为不法侵害尚未结束,可以实行正当防卫。

⑤防卫限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防卫过当

防卫过当本身也是正当防卫,只不过在防卫过程中超越了正当防卫的防卫限度,如果行为本身不符合正当防卫的其他要求(防卫意图、防卫对象、防卫起因和防卫时间),不是正当防卫,也不是防卫过当。防卫过当本身不是罪名,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罪名,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一般是过失,但不排除认定为故意犯罪的可能性。对于防卫过当,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三、无过当防卫。

⑴防卫对象: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的。

⑵特殊正当防卫是正当防卫的特殊类型,其仍须满足正当防卫的的成立条件,只不过不存在过当的问题。 ⑶允许打击强度无过当,但不允许时间无过当。

四、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区别。正当防卫的对象是人的不法侵害,而紧急避险的对象是正在发生的危险,这个危险的来源包括人的不法侵害,也可以是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等等。

〖知识点二〗其他排除犯罪性的行为。

在我国,还承认有一些行为也可以排除犯罪性:(1)法令行为;(2)正当业务的行为。医生对患者动刀的行为;(3)自救行为,指在紧急的情况下,不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利益,将会使自己的利益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失,可允许采用自救行为;(4)被害人承诺的行为。

【例题】甲欲抢劫着便衣的经常乙的财物,将乙推倒在地,并抽出尖刀对准乙的脸上划了一刀,逼迫其交出钱财。乙迫不得已掏出身上的手枪朝甲开了一枪,但由于甲躲闪很快而未受伤。本案中,乙的行为是(B )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与正当防卫行为无关,因为乙的行为未造成甲的任何伤害,所以对其行为不应当放在正当防卫问题中考虑

第七章第七章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知识点一〗犯罪预备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实行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犯罪预备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主观上为了实行犯罪

(二)客观上实施了犯罪预备行为

(三)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四)犯罪预备必须是被迫停止的。

〖知识点二〗犯罪未遂

一、未遂犯与预备犯区别:是否“着手”实行犯罪。

⑴预备犯是进行了犯罪的准备行为,因意志以外的因素没有能够开始着手实行犯罪。而未遂犯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将犯罪进行到既遂。

⑵着手的含义,是指已经开始实行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或分则各条中所规定的某种犯罪行为。

⑶预备行为包括准备工具和制造条件,在分则中没有具体规定,了解常见预备行为,对区别预备犯与未遂犯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准备工具,指准备为实行犯罪使用的各种物品,如为杀人而购买刀、枪、毒药。所谓制造条件,指为实行犯罪制造机会或创造条件,如①进行犯罪前的调查;②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③前往犯罪现场或者诱骗被害人赴犯罪地点;④跟踪或者守候被害人;⑤勾引共同犯罪人;⑥商议或者拟定实施犯罪的计划等。从某种意义上讲,⑦准备工具也可属于制造条件的一种方式。

二、未遂犯的分类。(1)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2)能犯的未遂和不能犯的未遂。

〖知识点三〗犯罪中止。

一、犯罪中止的时间性。犯罪中止的时间性,是指发生在犯罪过程中,从犯罪预备开始到犯罪既遂以前的全过程,都是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包括预备阶段、实行阶段、实行完毕,及时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在犯罪中止时间性的具体认定上,注意以下知识点:

①当犯罪过程结束、犯罪既遂的,返还原物、赔偿损失的,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②犯罪明显的告一段落归于未遂后,有抢救被害人的表现或者什么呢放弃新一轮加害行为的,不是中止。 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可重复加害的行为可以成立犯罪中止。

二、中止的自动性。所谓中止的自动性呢,就是自动的停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注意:(1)只要行为人在自认为能够完成犯罪的情况下,自动停止犯罪的,就可以认定为犯罪中止。(2)虽然出现了一定的外界障碍,但是这个障碍力比较微弱,总体而言是罪犯自己放弃的,可以认为是中止。

三、中止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四、中止犯的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例题】林某偷到一张没有设密码的信用卡,兴冲冲地到路旁A TM 机上取款,发现该机器内已经无款了,无奈只好另寻取款机。正在林某满大街的寻找ATM 机时被卡的失主发现报警将其抓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林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B 林某的行为属于对象不能犯

C 林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D 林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

第八章第八章 共同犯罪共同犯罪

〖知识点一〗共犯成立的要件:(1)二人以上(2)主观上要有共同的故意:①同种罪的故意。②相互之间具有意思联络。(3)客观上要有共同的行为。行为包括四种:①实行行为②教唆行为③帮助行为④组织行

为。

〖知识点二〗认定共犯的标准:“部分共同说”

二人以上共同作案在哪点上共同才能成立共同犯罪?目前司法考试采取“部分共同说”。其要点是: ⑴如果犯罪性质完全相同,成立共犯;

⑵如果部分相同,就部分相同的部分也能成立共犯;

⑶但在犯罪性质不共同部分不能成立共犯;

〖知识点三〗貌似共犯不认为共犯的情况:

(1)过失共同造成同一损害结果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2)一方为故意,一方为过失的犯罪行为不成立共犯。

(3)事先没有通谋的,事后帮助行为不是共犯。事先通谋的以共犯论。

(4)过限行为不是共犯。

(5)同时犯不成立共犯。

(6)间接正犯问题

〖知识点四〗共犯人的种类和责任

1、共犯人的种类(26-29条)

我们国家刑法根据共犯人的地位和作用把共犯人分为了四类:主犯、从犯、协从犯、教唆犯。

2、共犯人的责任。①对集团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②对于其他共犯人,按照其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

整体责任原则:一部行为,全部责任。

〖知识点五〗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

第29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知识点六〗共同犯罪中部分共犯人单独中止的问题

(1)部分共犯人可以单独成立中止,但是必须具有有效性。

(2)部分共犯人单独成立中止,其中止的效力不及于其他共犯人。

(3)如果不具备有效性,仅仅退出犯罪的,不成立中止。

【例题】甲邀乙 对小王实施暴力,乙以为甲只是希望伤害小王,而事实上甲想要杀小王,甲乙二人实施了暴力,导致小王死亡.ABC

问:甲乙二人应该如何定性?

A 甲故意杀人罪

B 乙故意伤害罪

C 甲乙二人构成共同犯罪认定为故意伤害罪'

D 甲乙二人构成共同犯罪认定为故意杀人罪

第九章第九章 罪数罪数

〖知识点一〗一般规则

1、确定罪数的标准:构成要件说,根据犯罪构成的个数确定罪的个数。

2、犯罪的个数与处罚的个数是一致的,一罪一罚,数罪并罚。

〖知识点二〗特殊规则

1、实质的一罪:

①继续犯。继续犯也称持续犯,是指出于一个罪过,犯罪行为与该行为引起的不法状态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持续状态的犯罪。

②想象竞合犯。想象竞合犯,一个行为触犯数罪名。

处罚原则:从一重罪处断。

注意:与法条竞合的区别。

③结果加重犯。即法律明文规定把一个罪造成的一个额外的结果作为其加重其刑的结果。

2、法定的一罪

①结合犯。指原本独立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分则的明文规定,结合成为另一独立的新罪的情况。 ②集合犯。指犯罪构成预定了数个同种类的行为的犯罪。包括常习犯、职业犯和营业犯。常习犯我国刑法没有,营业犯如第303条中的“以赌博为业”,职业犯如336条的“非法行医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反复、多次实施犯罪行为的意思。

3、处断的一罪

①连续犯:,行为人基于同一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的实施同种罪。追诉时效的起算:犯罪行为有连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②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其犯罪的方法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存在两种牵连关系:①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牵连;②原因行为与结果行为的牵连。

③吸收犯。一个犯罪行为作为另一个犯罪行为的必经阶段、组成部分、当然结果而被吸收的情况。

【例题1】下列诸犯中(B)属于实质的数罪。

A 、继续犯

B 、牵连犯

C 、结果加重犯

D 、想象竞合犯

【例题2】数罪中判处几个死刑或者无期徒刑,或最高刑为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只执行一个死刑或无期徒刑。这体现了(A )。

A 、吸收原则

B 、相加原则

C 、限制加重原则

D 、并科原则

第十章第十章 刑罚的种类刑罚的种类

〖知识点一〗主刑

主刑,又称基本刑、本刑或单独刑,是指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其特点是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对一个罪只能适用一种主刑,而不能同时适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刑。我国刑法主刑共有五种,即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一)管制:限制自由刑

1、刑期: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管制的期限不得超过3年。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应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者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

2、折抵:管制的期限,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

3、内容:(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4)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5)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二)拘役: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

1、刑期: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长不能超过1年。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

2、待遇: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1至2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三)有期徒刑:剥夺自由刑

1、刑期:刑期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20年,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时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

刑期1日。

2、执行:有期徒刑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对犯罪分子实行劳动改造。

(四)无期徒刑:终身自由刑

1、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

2、强迫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

3、羁押时间不能折抵刑期;

4、必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五)死刑:剥夺犯罪分子生命

1、对死刑适用范围的限制: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2、对适用死刑的犯罪主体的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3、在死刑核准程序方面的限制: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4、规定死缓制度: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两年执行。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2、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3、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4、死刑缓期执行期间,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之日起计算。

〖知识点二〗附加刑

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其特点是既可以附加主刑适用,也可以独立适用。

(一)罚金: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1、法律规定并处的,必须判处。

2、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3、执行方式:(1)一次缴纳;(2)分期缴纳;(3)强制缴纳;(4)随时缴纳。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都可以追缴;

(二)剥夺政治权利: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

1、内容:(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不得接受采访、发表演说。(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2、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

(1)适用方式:附加适用与独立适用。①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②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③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2)适用期限:①独立适用或者判处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

②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同;③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④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

3、起算与执行:

(1)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应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2)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同时起算,同时执行。

(3)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从主刑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及于主刑执行期间。

(4)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应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其刑期应当从减刑后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计算。犯罪分子在执行有期徒刑期间,当然也不享有政治权利。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的规定,不得行使刑法第54条规定的各项权利。

(三)没收财产: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地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1、适用:(1)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在判处没收

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2)民事债权优先。

(四)驱逐出境 :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边)境的刑罚方法。

刑法第35条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

【例题1】犯罪时怀孕的妇女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的罪,最高可以判处()。【答案】A

A.死刑立即执行

B.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C.无期徒刑

D.有期徒刑15年

【例题2】在我国,()罪犯不适用死刑。【答案】C 、D

A.聋哑人

B.精神病人

C.未成年人

D.怀孕的妇女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量刑量刑

〖知识点一〗量刑情节

量刑情节,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刑罚时必须考虑的、决定量刑轻重或者免除刑罚的各种情况。

(一)法定情节

1、应当从重处罚的情节

(1)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2)累犯;

2、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

(1)限制责任能力人造成危害结果;(2)未遂犯;(3)教唆未遂;(4)自首;(5)立功;

3、应当从轻或者减轻的情节:未成年人犯罪;

4、应当减轻处罚的情节:造成损害的中止犯;

5、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

(1)聋哑人或盲人犯罪;(2)预备犯;

6、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从犯;

7、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

(1)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2)重大立功表现;(3)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4)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5)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向公司企业人员行贿行为的;(6)个人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1万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

8、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

(1)防卫过当;(2)避险过当;(3)胁从犯;(4)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现;

9、可以免除处罚的情节

(1)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2)犯罪较轻的自首犯;(3)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

10、应当免除处罚的情节: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

(二)酌定情节

1、犯罪动机;

2、犯罪手段;

3、犯罪的时间、地点;

4、犯罪结果;

5、犯罪对象;

6、犯罪人的一贯表现;

7、犯罪后态度。

(三)量刑情节的适用原则

1、从重或者从轻的原则:应当在法定刑的幅度内判处刑罚

2、加重的原则

3、减轻原则: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虽然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知识点二〗累犯

(一)普通累犯:

1、主观条件: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2、刑度条件:前罪和后罪都被判处获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3、前提条件:前罪判处的刑罚已经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4、时间条件:5年内

(二)特殊累犯:其特殊性在于:①罪行的特殊性,前罪后罪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②相对于一般累犯而言,没有刑度和时间的限制。

注意毒品再犯:刑法第356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

(三)累犯的法律效果

(1)累犯不适用缓刑;(2)累犯不得假释;(3)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知识点三〗自首

(一)一般自首的条件

1、自动投案

2、如实供述

(二)特殊自首的条件

1、适用对象的特殊性:①已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②被告人;③正在服刑的罪犯。

2、适用条件的特殊性: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的其他罪行。

(三)自首的处罚

1、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3、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知识点四〗立功

(一)立功的类型:1、一般立功;2、重大立功

(二)立功的条件:1、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同案犯以外);2、提供重要线索;3、协助司法机关缉捕其他罪犯;4、阻止他人犯罪活动;5、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

(三)立功的法律意义结果:1、一般立功,可以从轻减轻处罚;2、重大立功,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自首后有重大立功表现,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知识点五〗数罪并罚

(一)数罪并罚的原则

1、限制加重原则

(1)判决宣告的主刑均为有期徒刑的,总和刑期以下,单独犯罪最高刑期以上,20年以下;

(2)判决宣告的主刑均为拘役的,总和刑期以上,单独犯罪最高刑期以上,1年以下;

(3)判决宣告的主刑均为管制的,总和刑期以上,单独犯罪最高刑期以上,3年以下;

2、吸收原则:判决宣告的主刑中最重者为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只执行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3、并科原则

(1)主刑和附加刑之间实行并科原则;

(2)附加刑之间:原则上实行并科,有例外,实行吸收,例如没收全部财产与罚金采取吸收原则。

(二)数罪并罚的适用

1、普通的数罪并罚:判决宣告前发现的数罪

2、发现漏罪的并罚:先并后减

3、再犯新罪的并罚:先减后并。

〖知识点六〗缓刑。缓刑即对原判刑罚附条件地暂缓执行(不执行)。

1、适用的条件:(1)对象条件:原判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2)根本性条件: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使用缓刑不至于危害社会;(3)限制性条件:犯罪分子不得是累犯;

2、缓刑的考验期:有期徒刑缓刑的考验期: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同时不少于1年);拘役缓刑的考验期: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同时不少于2个月)。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计算。判决前羁押的期限,不得折抵考验期限

3、缓刑犯的考察:(与管制相对比,少了政治权利的限制,其他相同)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3)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4、缓刑的法律后果:

(1)积极后果: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

(2)缓刑的撤销:三种情形以及处理方式:①严重违法②发现漏罪,③又犯新罪。(注意只要在考验期限内犯新罪,不论是否是在考验期限内被发现,都应撤销缓刑;对于漏罪,应仅限于在考验期内发现的,才可撤销缓刑。

【例题1】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应当根据(),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答案】ABCD

A.犯罪事实

B.犯罪性质

C.犯罪情节

D.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例题2】下列()等情形不应当成立累犯。【答案】ABCD

A.甲被判处1年拘役,刑罚执行完毕后3年内又犯的,可判处3年有期徒刑的盗窃罪

B.乙在缓刑考验期间,又犯可判5年有期徒刑的抢劫罪

C.丙在假释考验期间,又犯可判无期徒刑的强奸罪

D.丁在3年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又犯可判6个月拘役的侮辱罪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行刑行刑

〖知识点一〗减刑

(一)可以减刑条件: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立功表现

1、确有悔改表现:①认罪服法;②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③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④积极参加劳动,完成生产任务;必须共同具备上述条件,才表明具有悔改表现。

2、立功表现:①揭发、检举监内外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②阻止他人犯罪活动;③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④在抢险救灾中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⑤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事迹的

(二)应当减刑条件:重大立功表现:①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②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③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④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⑤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⑥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三)减刑的限度条件:

实际执行刑期不少于原判刑期二分之一;无期徒刑不少于10年;死缓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实际执行刑期不少于12年(不含缓期的2年)。

缓刑的减刑:必须有重大立功表现才可以减刑。

(四)减刑的管辖

1、无期徒刑、死缓的减刑,由所在监狱提出减刑建议书,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审核同意后,报请当地高级人民法院审理、裁定;

2、有期徒刑的减刑,由所在监狱提出减刑建议书,报请当地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裁定;

3、拘役、管制、看守所服刑的罪犯,由县级公安机关提出减刑建议书,经市级公安机关审核同意后,报请当地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裁定。

〖知识点二〗假释

(一)假释的条件

1、假释的对象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假释的限制条件:

(1)刑期的限制:①有期徒刑,执行二分之一以上;(判决前羁押刑期应当折抵执行期限)②无期徒刑,执行十年以上,(判决前羁押刑期不得折抵执行期限)③有特殊情况,可以不受这个限制,但是必须报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政治、国防、外交等情况)

(2)对象限制:①累犯,包括特殊累犯不得适用假释;②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适用假释;

3、假释的实质条件:确有悔改表现,适用假释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致再危害社会,是指确有悔改表现,不致违法、重新犯罪的;或者老年、残疾(不含自伤),丧失做案能力的。

(二)假释的适用

1、假释权的归属:审判机关;

2、假释的执行机关:公安机关

3、假释的考验期限:有期徒刑,余刑期限;无期徒刑,10年;如果无期徒刑被减刑后假释,余刑低于10年,按余刑计算。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刑罚的消灭刑罚的消灭

〖知识点〗追诉时效

一、追诉期限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注意:①法定最高刑,指的是犯罪危害程度相应的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不一定是触犯条文的最高刑。②不满5年、不满十年,不包括5年、10年。

二、追诉期限的计算、中断、延长

(一)计算: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二)中断: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三)时效的延长

1、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2、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例题1】法定刑最高为5年以上不满l0年有期徒刑的,时效期限为(B )年。

A . 10

B . 15

C 5

D .20

【例题2】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一次或多次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B )。

A .2/3

B .1/2

C .3/4

D .1/4

刑 法 各 论

第一章第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国家安全罪

一、间谍罪(110条)

1、行为方式:⑴参加间谍组织;⑵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⑶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2、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区别:行为人如果为境外间谍组织搞秘密情报的,定间谍罪;如果分不清是否为间谍组织服务,但是为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的,定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111条)

1、此处情报为缩小解释,指的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

2、与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398条)的区别:如果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或情报非法发送给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的,定本罪;如果在互联网上公然披露、发布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3、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282条)的区别:要点在于是否为境外实施犯罪行为,为境外窃取国家秘密,定本罪,非为境外窃取,定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第二章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放火罪(114条、115条)

(1)危险犯,既遂标准:对象物独立燃烧。

(2)与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区别:要点在于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

二、失火罪(115条)

过失犯罪,只有在客观上造成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

三、投放危险物质罪(114条、115条)

1、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要点在于是否危害不特定多人的生命、健康。

2、与危险物品肇事罪的区别:要点在于危险物品肇事罪是过失犯罪,而本罪是故意犯罪。

四、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114条、115条)

1、仅是放火、爆炸、决水、投放危险物质行为的“兜底”条款;与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相区别。

2、危险方法主要包括:⑴驾驶机动车辆撞人的方法。⑵在公共场所私设电网的方法。

五、破坏交通工具罪(116条)

强调正在使用中,包括备用。

六、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120条)

罪数问题:组织参加恐怖活动组织丙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数罪并罚。

七、劫持航空器罪(121条)

(1)对象是使用中或者飞行中的航空器。(2)航空器既可以是民用,也可以是国家航空器。(3)劫持:既可以是劫夺航空器之后自己驾驶,也可以迫使机组人员按照自己的意志驾驶、操作。行为人控制了航空器或者控制了航空器的航行,成立本罪的既遂。(4)结果加重犯。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

八、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127条)

犯本罪,为窝赃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不构成转化的抢劫。

九、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128条)

十、交通肇事罪(133条)

1、交通肇事罪与一般交通事故之间的区别关键在于两点:① 是否发生了重大事故;② 行为人是否有违章行为。

2、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

《审理交通肇事罪解释》第5、6、7条

第5条:“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第6条: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第7条: 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十一、重大责任事故罪(134条)

(1)本罪与失火罪、过失爆炸罪等具有相似之处,其主要区别是:前者是在生产、作业活动中违反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后者是在日常生活中违反生活规则造成严重后果;前者是业务过失,后者是普通过失。

(2)本罪与交通肇事罪的区别: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的,应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因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认定为重大责任事故罪;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外发生重大事故的,应认定重大责任事故罪。

第三章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一、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140条)

(1)本罪为数额犯。销售额5万元以上才定罪,销售额不足5万,查处而15万以上定未遂。(2)对第149条的掌握,有两层含义:①生产、销售第141条至第148条所列特定伪劣商品,同时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即同时构成第140条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与第141条至第148条各该条的犯罪时,遵循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②如不构成各该条规定的特定犯罪,但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时,则应以140条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

2、生产、销售假药罪(141条)

(1)本罪为危险犯,构成本罪必须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2)是否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不一定取决于是否已经销售假药。只要生产假药后处于随时可能销售的状态,就应认为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3、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144条)

本罪为行为犯。

二、走私罪

1、走私武器、弹药罪(151条)

走私管制刀具、仿真枪支构成犯罪的,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论处,不属于走私武器、弹药罪。

2、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153条)

(1)偷逃应缴税额5万元以上才定罪。(2)注意本罪与151条第3款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的关系:走私文物罪与走私贵重金属罪,其仅限于非法出口的行为,而不包括进口的行为,走私进口文物、贵重金属的,定本罪。

三、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1、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163条)

与385条受贿罪相区别:主体、行为模式不同

2、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164条)

3、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167条)

主体:(1)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2)结果犯,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才定罪。

四、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1、伪造货币罪(170条)

(1)伪造货币后又运输、出售的,以伪造货币罪定罪从重处罚。(2)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以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3)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数罪并罚。

2、持有、使用假币罪(172条)

(1)使用假币必须是将假币当做真币纳入到流通或兑换领域。(2)使用假币与出售假币的区分:使用假币:以假充真,按票面金额足额使用;出售假币:以假售假,对方是知假买假,按票面金额打折使用。

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176条)

4、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177条)

与金融诈骗罪构成标准的牵连。

五、金融诈骗罪

1、集资诈骗罪(192条)

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区别,本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贷款诈骗罪(193条)

(1)主体主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单位。(2)与骗取贷款罪(175条之一)的区别:非法目的的认定。

3、票据诈骗罪(194条)

4、信用卡诈骗罪(196条)

(1)主体只能是自然人,不包括单位。

(2)主观方面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3)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有:①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③冒用他人的信用卡;④恶意透支四种情况。

(4)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刑法第264条关于盗窃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5)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属于刑法第196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构成犯罪的,以信用卡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5、保险诈骗罪

(1)犯罪主体是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2)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3)数罪并罚。

六、危害税收征管罪

1、逃税罪(201条):注意根据两高《罪名补充规定(四)》取消偷税罪罪名改为逃税罪。《刑法修正案(七)》对本罪的修订:1、不再规定具体数额。

2、对初犯经税务机关积极补缴税款和滞纳金,履行纳税义务,接受行政处罚的,可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2、骗取出口退税罪(204条)

注意204条第2款规定。

3、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205条)

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又虚开的,定本罪。

七、侵犯知识产权罪

1、假冒注册商标罪(213条)

强调两个相同:①相同的产品②相同的商标(不要求完全相同,足以产生误导既可)。

看《侵犯知识产权解释》第8、9、10、13、14、15条

2、侵犯着作权罪(217条)

(1)侵犯着作权,又销售该侵权复制品,构成犯罪的,以侵犯着作权罪定罪处罚。侵犯着作权,同时销售他人的侵权复制品的,以本罪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数罪并罚。

⑵侵犯着作权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侵犯着作权时,可能同时触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择一重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3、侵犯商业秘密罪(219条)

(1)三种行为方式:①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②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③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明知或者应知以此三种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2)结果要件: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

八、扰乱市场秩序罪

1、合同诈骗罪(224条)

⑴主体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单位。

⑵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是认定合同诈骗罪与经济纠纷区别的关键。

⑶合同诈骗罪的法定形式:①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②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③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④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⑤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⑷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

2、非法经营罪(225条)

1、注意刑七将非法经营罪的形式增加,将非法从事资金结算业务的规定为非法经营罪。

2、根据司法解释非法经营罪包括以下情形:

非法买卖外汇(为卖为目的的购买行为成立本罪,但单纯的购买行为不成立本罪);非法经营出版物;非法经营电信业务;非法传销或者变相传销;在生产、销售的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仑特罗等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或者销售明知了添加有该类药品的饲料;违反国家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有关市场经营、价格管理等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未经国家批准擅自发行、销售彩票,构成犯罪的。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

3、强迫交易罪(226条)

⑴本罪的法益主要是自愿、平等交易的市场秩序;⑵本罪的法定刑低,且情节严重才构成犯罪。⑶与抢劫、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民主权利罪

民主权利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第四章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

一、故意杀人罪(232条)

1、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的区别。要点在于:故意的性质不同,行为人有确切的杀人故意,即使杀而未死的,也定故意杀人罪;如果行为人确实没有杀人的故意,仅有损害健康的故意的,即便造成了死亡结果,也只能定故意伤害罪。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233条)

⑴过失犯都是结果犯,即发生法定的严重结果是成立犯罪的要件。⑵法条竞合问题,其他的犯罪中也存在因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形,但如果法律规定作为其结果加重犯的,以该罪名定罪处刑,不以本罪论。

三、故意伤害罪(234条)

(1)有三种结果:①轻伤②重伤③死亡。造成轻伤就为既遂。重伤、死亡加重其刑。

(2)法条竞合问题。

(3)故意伤害致死与过失致死的界限:都有死亡结果,主观上对死亡结果都是过失。区别要点:导致死亡结果的行为本身是否具有伤害的性质,如果行为人有伤害的恶意和行为,过失致其死亡的,定故意伤害致死;如果行为人本无伤害的故意,在生活、工作中由于草率、鲁莽、马虎造成死亡结果的,定过失致人死亡。

四、强奸罪(236条)

1、强奸罪的本质:违背妇女意志;

2、犯罪对象:妇女和幼女,注意奸淫幼女的行为。

2018法学专业考研真题(4)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联考专 业综合课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不同学派关于法的性质有不同理解,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分析法学派认为法律不外乎主权者的命令 B.批判法学派认为衡量法律优劣的最主要标准是实施效果 C.自然法学派认为法律应与社会主流道德和人性的正义准则保持一致 D.历史法学派认为一国的自然环境和政治制度决定着法的内容和性质 1.【答案】C 【考点】西方不同法学流派的观点 【解析】法律不外乎主权者的命令,是19世纪英国法哲学家、分析法学派的创始人约翰·奥斯丁的观点,A项错误。社会法学派强调法律实施的效果,认为法律优劣的主要标准是实施效果,B项错误。自然法学派主张法是人的理性,强调自然法普遍永恒,且高于人定法,人定法符合自然法时才是真正的法律,人定法应于自然法保持一致,C项正确。历史法学派认为法是民族精神、民族特性和民族共同意识的体现,D项错误。 2.关于法律的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义务为本位是法律的本质特征 B.法律应当由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体现了国家意志 C.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只能通过司法予以实施和实现 D.法律的普遍性意味着在一国之内所有人都应享有相同的法律权利 2.【答案】B 【考点】法律的特征 【解析】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规范,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法主要是以权利为本位,故A项错。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从这个意义上看,法律体现国家的意志,故B正确。法的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守法等方式,C项错误。法的普遍性,是指法所具有的普遍约束力。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在

2017年清华大学刑法学考研真题

2015年清华大学刑法学考研真题 2015年清华大学刑法学考研真题 1.结合实例,谈谈区分作为与不作为的意义与标准。(20分) 2.某甲在16周岁前三天对乙实行敲诈勒索3万元,乙当时没有钱,筹备了三天以后放在指定位置,甲16周岁后的生日第二天去把钱取走,对甲怎么处理?(20分) 3.刘晓东意图qiang jian,深夜潜伏在路边,见一女子路过,当女子走近突然上前抱住该女子欲实施qiang jian,结果该女子喊了一句:“刘晓东,你这个臭流氓!”刘吓得仓皇而逃,请问刘的行为是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未遂?(20分) 4.为什么行为无价值采取(部分)犯罪共同说而结果无价值论采取行为共同说?(20分) 5.《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拟规定:“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请问会产生什么缺陷?(20分) 6.某甲借款10万元,租一套办公室,准备格式合同,向乙公司商谈要购买价值100万的金银首饰。乙公司业务员携百万收拾到甲处签合同,甲拿出十万元作为定金。甲在乙点钱过程中趁机夺走金银首饰,跑出门外,将乙锁入门内,携价值100万元首饰逃走,致乙被困3小时。请问对甲应当如何处理?(20分) 7.甲为公司总经理,乙为某市经贸书记。甲为了公司的利益乙,以自己的名义,将公司的2万元存入银行卡。甲将卡与密码交给乙,乙之后一直给予甲所在公司好处。甲在半年后又将30万元以相同方法存入另一张卡后给乙。乙一直将两张卡放在家中没有使用。后来乙被纪委调查,乙怕事迹败露,将卡交给知情的丙保存。甲听说乙被调查,便去银行挂失,将两张卡内的32万元存入自己别的账户。请分析本案。(30分) 新祥旭https://www.doczj.com/doc/cc11420398.html,

赵秉志《当代刑法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0-26章)【圣才出品】

第二十章刑罚裁量概述 20.1复习笔记 一、刑罚裁量的概念 1.基本法理 (1)刑罚裁量的概念 刑罚裁量,又称量刑,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在定罪的基础上,权衡刑事责任的轻重,依法决定对犯罪分子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种和刑度,并决定是否适用某种刑罚制度的审判活动。 (2)刑罚裁量的特征 依据刑罚裁量的概念分析,其具有以下五项特征: ①刑罚裁量的主体是国家审判机关; ②刑罚裁量的基础是准确定罪; ③刑罚裁量轻重的唯一根据是刑事责任的大小; ④刑罚裁量的对象只能是犯罪人; ⑤刑罚裁量的性质是刑事司法活动。 (3)刑罚裁量的内容 ①决定是否对已经构成犯罪的犯罪人判处刑罚。 ②决定对犯罪人判处何种刑种和刑度。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a.决定适用何种刑种,例如判处何种主刑,是否需要判处附加刑;b.决定判处何种程度的刑罚,例如判处自由刑的年限或者财产刑的数额。这是刑罚裁量活动的主要内容。 ③决定是否对犯罪人适用某种刑罚制度。刑法根据案件事实的不同情况,规定了包括自

首、立功、死刑缓期2年执行、缓刑、累犯以及数罪并罚制度。是否适用上述刑罚制度与犯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刑罚裁量的内容理应包括决定是否对犯罪人适用某种刑罚制度。 2.疑难问题 如何理解刑罚裁量? 关于刑罚裁量的概念,根据刑罚裁量内容的范围,刑法学界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观点:狭义说认为、广义说和最广义说。其中刑法学界的通说为广义说,认为裁定是否对犯罪人适用某种非刑罚处理方法也是刑罚裁量的内容。刑罚裁量是指人民法院在定罪的基础上,权衡刑事责任的轻重,依法决定对犯罪分子是否判处刑罚或适用某种非刑罚处理方法,判处何种刑种和刑度以及是否现实执行某种刑罚的审判活动。 二、刑罚裁量的原则 1.刑罚裁量原则的概念 刑罚裁量原则,是指由刑法明文规定的贯穿于全部量刑活动并对量刑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和制约作用的法律准则。 2.我国刑罚裁量原则 我国《刑法》第六十一条明确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因而我国刑罚裁量原则概括为“以案件事实为依据,以刑法规定为准绳”。 (1)量刑必须以案件事实为依据 案件事实,是指具体刑事案件中能够表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的主客观事实情况。“对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

2020年考研:法学刑法学重要考点

2020年考研:法学刑法学重要考点第一章绪论 1、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 2、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二章犯罪概念 1、犯罪的定义 2、犯罪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犯罪构成 1、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内容 2、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3、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4、危害行为 5、广义的危害结果和狭义的危害结果;危害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 6、因果关系对承担刑事责任的意义及因果关系的认定 7、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四分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 8、司法解释中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证据,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理应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9、单位犯罪主体 10、无罪过事件:意外事件、不可抗力 11、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异同 12、犯罪过失的种类: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13、法律上的理解错误的概念、表现形式及评价 14、事实上的理解错误分为:客体错误、对象错误、手段错误、行为偏差、因果关系错误 第四章正当化事由 1、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2、特别防卫 3、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4、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5、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6、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7、避险过当的概念 8、避险过当的基本特征 9、避险过当的刑事责任 第五章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1、过失犯罪、间接故意犯罪不存有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2、犯罪既遂的形态 3、实害犯、危险犯、行为犯的定义及其特征。

2018年-2019年中央民族大学刑法学考研参考书目

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刑法学考研参考书目 【专业解析】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 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 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 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2】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笔记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影响 看书的速度,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会发现笔记对于整理思路和理解课本的内容都很有好处。 2.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而是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一个个小问题,按照题型 来进行归纳总结。 【3】真题的使用方法 1.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 要的作用。 2.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 ,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3.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

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复习计划】 【1】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 【2】非统考专业课命题的总体特征,重难点知识点串讲。 【3】强化课程授课内容,有针对性的解答。指导学生练习真题; 【4】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诊断,了解自身复习进展,确立复习目标,调整复习策略;【5】后期帮助学生预测考题;个性化辅导, 【6】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7】如能进入复试,可以帮助学生准备复试 【参考书目】 613法律史,宪法学法理学 《法理学》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 《宪法》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法制史》曾宪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13民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 《民法》魏振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经济法》杨紫煊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刑法》马克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祥旭中民大刑法学考研高分通关宝典》-新祥旭独家资料

2017法硕考研刑法学必背知识点100条(3)

2017法律硕士考研刑法学必背知识 点100条(3) 41、使用假币罪的两个考点总结如下:(1)"使用",既可以是以外表合法的方式使用(如购物、存入银行、赠与他人),也可以是以非法的方式使用(如赌博);(2)必须让假币进入流通领域,即"转起来"才成立本罪。若将假币作为证明自己能力的资本而给他人观看或炫耀的,不成立使用假币罪,而应成立持有假币罪。 42、经过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的修改,盗窃罪的行为方式目前有五种:(1)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2)多次盗窃;(3)入户盗窃;(4)携带凶器盗窃;(5)扒窃。其中,后三种是修正案(八)新增的行为方式,务请注意。 43、(1)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这里的数额较大的标准是1000-3000元以上;(2)多次盗窃:"多次"是指三次以上,此外,多次盗窃的,盗窃数额累计计算;(3)入户盗窃:首先,盗窃的故意必须形成于入户之前,否则就是一般盗窃;其次,“户”应做缩小解释,同“入户抢劫”;最后,虽不要求数额较大,但也不能是价值极为微薄的财物,例如一张白纸;(4)携带凶器盗窃:首先,与"携带凶器抢夺定抢劫罪"一样,这里的"携带"="暗藏",凶器只是"备而不用",即不能显示凶器,否则,可能成立抢劫罪;其次,没有数额的限制;(5)扒窃:首先,扒窃行为必须发生在公共场所;其次,扒窃的对象必须是他人紧密贴身占有的财物,但不限于体积较小的财物;最后,虽没有数额较大的要求,但也不能是价值极为微薄的财物。 44、盗窃罪的对象是他人占有的财物。(1)必须是"他人"占有的财物。行为人对于由自己占有的他人财物不能成立盗窃罪,只能成立侵占罪;(2)必须是他人"占有"的财物。首先,是"占有"而非"所有",这就意味着自己所有但由他人合法占有的财物,也可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其次,是"占有"就可以了,不一定必须是"合法占有",这就意味着,即使是他人非法占有的财物,也可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例如"黑吃黑"。试举3个例子:(1)甲的财物借给乙之后,甲又偷回来:甲是盗窃罪;(2)甲的财物被乙偷走之后,甲又偷回来:甲无罪;(3)甲的财物被乙偷走后又被丙偷走:丙是盗窃罪。 45、既然自己的财物都可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那么,他人的财物就更可以成为盗窃罪的对象了。这是典型的"举轻以明重"的当然解释。因此,将盗窃罪的对象解释为"他人的财物",是当然解释而非缩小解释。 46、 数额较大 (3年以下) 数额巨大 (3年以上10年以下)数额特别巨大 (10年以上或无期) 备注 盗窃罪1000—3000元以上3万—10万元以上30万—50万元以上敲诈勒索罪的最高刑不包括无期徒刑。 抢夺罪1000—3000元以上3万—8万元以上20万—40万元以上 敲诈勒索罪2000—5000元以上3万—10万元以上30万—50万元以上

考研数学复习资料资料

高等数学部分易混淆概念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一、数列极限大小的判断 例1:判断命题是否正确. 若()n n x y n N <>,且序列,n n x y 的极限存在,lim ,lim ,n n n n x A y B A B →∞ →∞ ==<则 解答:不正确.在题设下只能保证A B ≤, 不能保证A B <.例如:11 ,1 n n x y n n ==+,,n n x y n ,那么函数()f x 在X 上无界. 无穷大:设函数 ()f x 在0x 的某一去心邻域内有定义(或x 大于某一正数时有定义) .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M (不论它多么大),总存在正数δ(或正数 X ) ,只要x 适合不等式00x x δ<-<(或 x X >),对应的函数值()f x 总满足不等式

法律硕士考研资料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考研资料刑法 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2016法律硕士考研资料: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解析(9) 单选题 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 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 )。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 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D.可以认定是犯罪 2、狭义上的刑法是指( )。 A.刑法典 B.单行刑事法律 C.附属刑事法规 D.单行刑事法律和附属刑事法规 3、某外国公民劫持甲国民航公司一架客机降落在我国某国际机场,则对其适用( )刑法。 A. 中国 B. 某外国 C. 甲国 D. 中国或者甲国 4、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经过外国审判后( )。 A.我国刑法不予追究 B.仍可以以我国刑法追究 C.特殊情况才追究 D.一般情况不追究 5、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 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 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法令行为 B.紧急避险 C.正当防卫 D.自救行为 答案:1—5:A A A B C 单选题 6、精神病人在( )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 的,不负刑事责任。 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 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C.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

D.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 )的人不适用死刑。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不满16周岁 D.不满18周岁 8、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主观罪过?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9、王某毒杀其父,其父服毒尚未死亡,王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王某的行为属于( )。 A.故意杀人未遂 B.犯罪中止 C.故意杀人既遂 D.意外事件 10、梁某与程某共同盗窃了某一珍贵文物“铜鼎”之后,二人又用斧子将铜鼎砍碎,目的是便于销赃。那么,梁某和程某的行为属于( )。 A.继续犯 B.想象竞合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答案:6—10: D D C C C

人大刑法学研究生考试历年真题

刑法学 一、名词解释 1、犯罪构成 2、立功 3、间接故意 4、国家工作人员 二、简答题目 简述挪用公款罪的构成特征 刑法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牵连犯 2、间接故意 3、国家工作人员 4、立功 二、简答题目(每题10分,共10分)简述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 第三部分刑法学 一、名词解释(4*5=20分): 1、挪用公款罪; 2、量刑; 3、遗弃罪; 4、洗钱罪 二、简答题(1*10=10分): 简述刑法规定的教唆犯的处罚原则。 刑法一、名词解释(4*5) 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2、行为犯 3、防卫过当 4、玩忽职守罪二、简答题(1*10) 简述绑架罪和抢劫罪的区别。 刑法部分 一、名词解释: 1、从犯 2、立功 3、妨害公务罪 4、假冒注册商标罪二、简答: 犯罪中止的成立要件。 刑法部分 一、名词解释: 1、累犯 2、想象竞合犯 3、交通肇事罪 4、挪用公款罪二、简答: 教唆犯的处理原则。 刑法部分 一、名词解释: 1.主犯 2.剥夺政治权利 3.侵犯著作权罪 4.强迫职工劳动罪二、简答题:

我国刑法关于死刑核准权的规定。 刑法部分 一、名词解释: 1、犯罪对象 2、自首 3、犯罪中止 4、抢劫罪二、简答题: 简述附加刑的种类和内容。 刑法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正当防卫 2、时效中断 3、假释 4、职务侵占罪二、简答: 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 刑法部分 一、名词解释: 1、预备犯 2、特别累犯 3、牵连犯 4、重大责任事故罪二、简答题: 简述犯罪不作为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刑法部分 一、名词解释: 1、罪刑法定 2、没收财产 3、抢夺罪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 2、简述贪污罪的构成特征。 刑法部分一、名词解释: 1、犯罪故意 2、连续犯 3、玩忽职守罪二、简答: 1、简述犯罪的不作为。 2、简述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构成特征。 刑法部分 一、名词解释(3分/题): 1、过于自信的过失 2、结合犯 3、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二、简答题(8分/题): 1、简述数罪并罚的几种不同情况。 2、简述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刑法:

2020考研数学复习指导

2020考研数学复习指导 教材是同济五版线性代数,1-5章:行列式、矩阵及其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其方程组、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相似矩阵及二次型。数三不考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中的向量空间,线性方程组跟空间解析几何结合的问题; 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内容包括:1、概率论的基本概念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3、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4、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5、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6、样本及抽样分布7、参数估计,其中数三的同学不考参数估计中的区间估计。 3.对应考试的专业 数学一是报考理工科的学生考,考试内容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的内容是最多的。 数学二是报考农学的学生考,考试内容只有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但是高等数学中删去的较多,是考试内容最少的 数学三是报考经济学的学生考,考试内容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高数部分中,主要重视微积分的考察,概率统计中没有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 4.难度上的区别 数学一最大,数学三最小。数学一的难度主要体现在内容多,给考生的复习加大了难度;而数学二由于内容较少,试题的灵活性也

相对较大。但总的来说,数一数二和数三区别不大,在都考的部分,要求是差不多的,考试中三张试卷中完全相同的试题也占到了很大比重。 二、数学该如何复习 1.首先就要明确高频的考题 高频的考题其实就是命题的重点,一般的情况下,这样的命题是要年年进行考查的。 ?微积分 (1)幂指函数这样的未定式的极限,是重点考查的内容。 (2)利用定积分的定义,像中值定理来进行极限的计算,这样的内容虽然它未必是高频的考题,但也要重视。 (3)一元函数的微分学,求导运算它是微积分的基础,也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在函数的求导问题当中,数一、数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分段函数的可导性,都是高频的考题。 (4)幂指函数的求导、复合函数的求导,它也会偶尔进行考查。 (5)一元函数微分学的应用,每年是必考的内容,研究函数的性态,函数单调性、极值、最值和凹凸性,极值和最值的问题,就是绝对高频的考点,几乎年年都要进行考查。 (6)对于凹凸性这样的问题,也不能忽视。比如说利用单调性、凹凸性、极值和最值来证明不等式,要掌握这类问题的常规的解题模式和方法。 (7)一元函数积分学,高频内容就是积分上限函数。要重点掌握

法硕(非法学)考研 《刑法学》练习题(四)

法硕(非法学考研:《刑法学》 练习题(四 2017年法硕考研的序幕已经拉开,刑法学是法硕考研命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凯程教育总结了部分法律硕士复习备考之刑法练习题、附答案。 1.张某和郭某在赵某开的工厂打工,赵某拖欠张、郭6000多元的报酬一直不付。张、郭二人商定后,将赵某15岁的女儿A骗出,然后带到外地扣押以迫使赵某支付报酬;在此期间(共21天,张、郭多次打电话让赵某支付报酬,但赵某仍然以各种理由拒不支付。于是,张、郭商定将A卖给他人。在张某外出寻找买主期间,郭某 ****了A。张某找到了买主陈某后,张、郭二人以6000元将A卖给了陈某。陈某买回A后,要与A结为夫妻,遭到A的拒绝;陈某担心A逃走,便将A 关在房间里反锁了1个多月,但A仍不愿意与陈某结婚;陈某后来觉得A年纪小、太可怜,便让A回原居住地与家人团聚。陈某又觉得自己亏了,于是找到了张某,让张某退回自己的6000元钱。张某拒绝退还,陈某便于深夜将张某的一辆价值4000元的摩托车骑走。根据上述案情,分析张某、郭某、陈某的刑事责任。 答案: (1张某和郭某为索取债务而扣押赵某女儿A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二人具有共同的故意和行为,属于共同犯罪,共同对这一非法拘禁犯罪负刑事责任。 (2张、郭将A卖给他人,主观上具有出卖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出卖的行为,构成拐卖妇女罪。二人在出卖A的犯罪中具有共犯的故意和行为,构成共犯。二人都是主犯。 (3郭某****A具有****性质,但属于在拐卖妇女过程中****被拐卖妇女,依法作为拐卖妇女罪的加重情节,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处死刑。不需要另行单独定****罪,数罪并罚。

刑法学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刑法学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一、概念题(每题6分,共30分) 1.从旧兼从轻原则 2.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 3.限制责任能力 4.防卫过当 5.教唆犯与间接正犯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单位的刑事责任有哪些特点? 2.非刑罚处理方法的种类。 3.简述不成立自首的情形。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述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 2.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李某花5000元购得摩托车一辆,半年后,其友王某提出借用摩托车,李某同意。王某借用数周不还,李某碍于情面,一直未讨还。某晚,李某乘王某家无人,将摩托车推回。次日,王某将摩托车丢失之事告诉李某,并提出用4000元予以赔偿。李某故意隐瞒

真情,称:“你要赔就赔吧。”王某于是给付李某摩托车款4000元。后李某恐事情败露,又将摩托车偷偷卖给丁某,获得款项3500元。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2.被告人周某(男,农民,20岁)乘长途汽车进城办事。因车开得不够稳,其头部撞在车窗上,十分气愤,与司机争吵起来。在其情绪激动情况下,突然朝司机头部猛击一拳,接着又用手猛拽汽车方向盘,致使汽车走偏,与对面开来的大货车相撞,致使司机死亡,多名乘客受伤,客车破损,损失严重。 问:周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通过本案例,主要思考,什么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以及什么是“其他危险方法”。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每题6分,共30分) 1.从旧兼从轻原则 答:从旧兼从轻原则是指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对行为人的处罚较轻时,则从新法。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采取从旧原则,法没有溯及力。在法律规定有溯及力的国家,通常采用从旧兼从轻原则。我国现阶段主要也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在特殊情况下也可溯及既往。按照《立法法》的规定,我国法的溯及力的现行制度为:“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2.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

法律硕士考研: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解析精选

2016法律硕士考研资料: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解析(9) 单选题 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 )。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 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D.可以认定是犯罪 2、狭义上的刑法是指( )。 A.刑法典 B.单行刑事法律 C.附属刑事法规 D.单行刑事法律和附属刑事法规 3、某外国公民劫持甲国民航公司一架客机降落在我国某国际机场,则对其适用( )刑法。 A. 中国 B. 某外国 C. 甲国 D. 中国或者甲国 4、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经过外国审判后( )。 A.我国刑法不予追究 B.仍可以以我国刑法追究 C.特殊情况才追究 D.一般情况不追究 5、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法令行为 B.紧急避险 C.正当防卫 D.自救行为 答案:1—5:A A A B C 单选题 6、精神病人在( )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 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C.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

D.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 )的人不适用死刑。 周岁18周岁,不满16已满A.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不满16周岁 D.不满18周岁 8、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时,一新生婴儿啼哭不止,甲为了止住其哭闹,遂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并将棉被盖住婴儿头部。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婴儿已无呼吸,该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婴儿系俯卧使口、鼻受压迫,窒息而亡。甲对婴儿的死亡结果有何主观罪过? A.间接故意 B.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9、王某毒杀其父,其父服毒尚未死亡,王某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王某的行为属于( )。 A.故意杀人未遂 B.犯罪中止 C.故意杀人既遂 D.意外事件 10、梁某与程某共同盗窃了某一珍贵文物“铜鼎”之后,二人又用斧子将铜鼎砍碎,目的是便于销赃。那么,梁某和程某的行为属于( )。 A.继续犯 B.想象竞合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10: D D C C C —6答案:

考研高数讲义 新高等数学上册辅导讲义——第三章上课资料

第三章 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 ? ? ?? ?? ?? ??????????? ?????????????? ??必要条件求解函数的性态,充分渐近线凹凸性,拐点单调性,极值,最值—求极限—洛必达法则—应用数,求极限证明,确定无穷小的阶泰勒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罗尔定理中值定理 第一节 微分中值定理

极值:设) f在0x的某一邻域) (x U内有定义,若 (0x 对一切) ) ( (0x f≤,则 f≥)) x f ( U (0x x ( x∈有) f (0x ) 称) (x f的极f在0x取得极小(大)值,称0x是) (x 小(大)值点,极小值和极大值统称为极值,极小值点和极大值点统称为极值点。 费马引理:设) f在0x (x f'存在, (0x x=取极值,又)

则0)(0='x f 。 在0x x =取极值的必要条件:可导的极值点导数必为零。

驻点:若0)(='a f ,则称a x =为)(x f 的驻点。 可导的极值点一定为驻点,但是驻点不一定为极值点。 定理1(罗尔定理): 条件: ①)(x f 在],[b a 上连续; ②在),(b a 可导; ③)()(b f a f = 结论: 一定存在),(b a ∈ξ,

使得0)(='ξf 。 几何意义:设AB 是 (1)定义在],[b a 上的光滑曲线)(x f y =; (2)若除端点外处处有不垂直于x 轴的切线; (3)两端点纵坐标相等 则在AB 上至少存在一点C ,其切线是水平的. 即两端点同高的连续曲线内至少有一点的切线是水平的.(如图所示)

中国政法刑法学考研-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政法刑法学考研-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考研参考书目中国政法刑法学考研-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考研参考书目 专业介绍 刑法学以世界各国刑法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罚、刑事责任及其罪刑关系的科学。中国政法刑法学考研,它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作为研究刑法的科学,是随着刑法的产生而出现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对犯罪和刑罚的认识不断深入,积累了大量的刑法文化遗产,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刑律十分发达,当时律学主体部分就是研究刑律的学问,也就是现在的刑法学。例如,中国春秋时期就有所谓“刑名之学”。 但是,刑法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却是近代才出现的。一般认为,1764年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里亚《论犯罪和刑罚》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刑法学的正式诞生。此后,经费尔巴哈、龙勃罗梭、菲利、李斯特等人的不断努力,先后出现了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实证学派(包括刑事人类学派和刑事社会学派),创立和发展了刑法理论体系。 刑法学是法学专业二级学科之一,在整个法学学科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刑法学学科主要以社会中存在的犯罪现象为基础,研究犯罪产生的原因,探讨治理犯罪的对策,寻找减少犯罪的方法、措施,为国家治理犯罪问题献计献策。该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中、外刑法学、犯罪学、刑事政策学等。 (1)总体来说,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立法机关、中国政法刑法学考研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特别是在高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2)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考取相应的证件从而为成功就业奠定基础,主要相关证件有以下几种: 法律职业资格证(通过司法考试获得) 律师执业资格证(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实习完毕,向司法部申请) 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证(有专门的考试,一经合格既有执业资格) (1)刑法学专业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在新形势下更需要有刑法学专业知识的人才。需求体现在以下方面: 1、新世纪中国加入国际人权两公约、中政刑法学考研加入WTO及西部大开发等新形势、新情况下中国刑法的改革与发展对策;

法律硕士考研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法律硕士考研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6法律硕士考研资料:刑法学试题答案及解析(9) 单选题 1、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 )。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 C.可以认定是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D.可以认定是犯罪 2、狭义上的刑法是指( )。 A.刑法典 B.单行刑事法律 C.附属刑事法规 D.单行刑事法律和附属刑事法规 3、某外国公民劫持甲国民航公司一架客机降落在我国某国际机场,则对其适用( )刑法。 A. 中国 B. 某外国 C. 甲国 D. 中国或者甲国 4、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经过外国审判后( )。 A.我国刑法不予追究

B.仍可以以我国刑法追究 C.特殊情况才追究 D.一般情况不追究 5、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 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法令行为 B.紧急避险 C.正当防卫 D.自救行为 答案:1—5:A A A B C 单选题 6、精神病人在( )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A.无意识或者无法控制 B.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C.不能辨认或者能控制 D.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 7、我国《刑法》规定,犯罪的时候( )的人不适用死刑。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不满16周岁

法硕考研刑法学重点知识点

法硕考研刑法学重点知识点 法硕考研刑法学重点知识点 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 上共同故意犯罪。 条件;①二人以上;②共同故意;③均构成犯罪。 客观方面 一是各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行为都必须是犯罪行为,共同犯罪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的目标彼 此联系、互相配合,结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为整体。 二是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由一个共同的犯罪目标将他们的单个行为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犯罪活动整体。 三是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与发生的犯罪结果有因果关系。 主观方面 其次,有共同犯罪的意志因素:(1)各共同犯罪人是经过自己的 自由选择,决意与他人共同协力实施犯罪;(2)各共同犯罪人对他们 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都抱有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 主体条件 共同犯罪成立的主体条件是两人以上。这里要注意准确对“人”的理解,这里的“人”是指符合刑法规定的作为犯罪主体条件的人,不仅包括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包括 法人、单位等法律拟制的人。具体而言,即包括两个以上的自然人 所构成的共同犯罪,也包括两个以上的单位所构成的共同犯罪,还 包括单位与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所构成的共同犯罪。

1、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 这是根据法律的规定任意形成划分的。 所谓任意共犯,是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人能够单独实施的犯罪由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从《刑法》来看,大部分的犯罪在主体数量 上都没有限制,所以通常发生共同犯罪的都是任意的共犯,如抢劫、强奸、杀人、放火、投放危险物质、绑架、诈骗、盗窃、抢夺等罪 的共同犯罪均属于任意的共犯。所谓“任意”,是指法律对犯罪主 体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也就是说从法律规定来看,实行这样的犯罪,其犯罪主体是单个的还是2人以上的,没有特别的限制,是随 便的或任意的。 所谓必要共犯,是指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以二人以上的共同行 为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即该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两人以上, 主要是包括聚众性犯罪(如《刑法》第290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刑法》第317条聚众劫狱罪等)、集团性犯罪(如《刑法》第294 条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刑法》第317条组织越 狱罪)。 2、事先共犯与事中共犯 这是根据通谋的时间,即共同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作的划分。这里的“事先”,是指着手实行犯罪之前。在着手实行之前就预谋共 同犯罪或形成共犯故意的,属于事先共犯;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后才形 成共犯故意的,是事中共犯(承继共犯)。 3、简单共犯与复杂共犯 是根据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特定的分工所作的分类。简单共犯亦称共同正犯、共同实行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直接实行某一具体犯 罪的构成要件的行为,共犯人都是实行犯,不存在组织犯、帮助犯、教唆犯问题。而复杂共犯是指各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犯罪分工的 共同犯罪,不仅存在直接着手实施共犯行为的实行犯,还有组织犯 或教唆犯或帮助犯的分工。 4、一般共犯与特殊共犯

经典的考研数学辅导书比较

考研数学辅导书比较,一个比较经典的帖子,重温一下。 1.李永乐考研数学复习全书 题型很全面,内容很充实(线代和概率很不错,微积分稍逊)难度要高于真题,所谓的简单是命题的风格 很常规,没有什么剑走偏锋让人一下傻眼的题,考研真题不正是这样的吗? 做熟练(我不知道怎么叫做透哈)120以上真不难,135以上就要看临场发挥。 --------------------------------------------------------------------------------------------------------------------------------------------------------- 2.陈文灯考研数学复习指南 个别题其实已经很陈旧了,难度也有被夸大的嫌疑。很大一部分也是注重基础的题只是不像全书加以强调 和总结,微积分部分题型归纳很好,个别题有难度(真不多),但有助于锻炼思维。线代和概率内容显单 薄。 PS:无穷级数,积分,不等式证明,泰勒公式,中值定理等是精华,做过思路会很清晰。传说,考高分要 做指南,我想,是因为指南在你有一定基础之后,能对你的思维有一个提炼吧。 --------------------------------------------------------------------------------------------------------------------------------------------------------- 3.蔡燧林考研数学标准全书 微积分部分例题精华,讲解很深入,给人醍醐灌顶的感觉。所谓精华就是不会边边角角都涉及到的意思, 所以还是要做点非精华的练习(比如全书??^_^) 线代一般,概率一般,纸张一般,印刷一般。 ps :章后练习很多,但一定要做,那个也是精华。 --------------------------------------------------------------------------------------------------------------------------------------------------------- 4.水木艾迪微积分通用讲义 配合水木的视频,很好的哈。把解题中的疑难提出来,然后列举例题加以解决分析。章前的知识点讲解也 很好,选题很也典型。总之,比全书微积分要好,值得一读。 PS:多元微分,一元微积分非常好。 --------------------------------------------------------------------------------------------------------------------------------------------------------- 5.赵达夫高等数学辅导讲义 体例不好,一堆知识点,一堆练习,一堆解答。章后练习选题还是很好的,不一定很难,但非常典型。但 PS:只靠这一本书是不够的。是不是叫不给力? --------------------------------------------------------------------------------------------------------------------------------------------------------- 6.黄庆怀高等数学辅导教材 同学们骂我书托吧,我做了这么多书,最想推荐的就是这本了。 体例好,内容全,例题典型,归纳完整,练习题保质保量。唯一稍差是讲解不够(全书和标

最新考研《刑法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研《刑法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年考研《刑法学》模拟试题及答案已公布,具体内容请各位考生查看如下,尽请关注! 一、单项选择题:第l~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2.关于单位犯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单位应当对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负刑事责任 B.对单位犯罪一般实行“双罚” C.单位犯罪的实质特征是为了单位的利益 D.没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犯罪的,以个人犯罪论处 3.关于过失犯罪,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B.过失犯不存在未完成罪 C.既处罚过失结果犯也处罚过失危险犯 D.过失犯罪不构成累犯 4.甲给乙5万元请乙“教训”丙一顿,乙给丁2万元让丁打丙,并带丁辨认了丙。之后,甲感到害怕,又打电话给乙说不打了,并说愿意

承担“违约”责任,只需乙退回2.5万元。乙当即说“听你的”,但未向丁转达。丁还是带人将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5.下列情形中,属于必要共犯的是 A.包庇罪 B.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C.寻衅滋事罪 D.组织恐怖组织罪 6.甲、乙通奸生有一女,为避人耳目,将女婴置于人迹罕至的山林中,该女婴因饥渴而死。对甲、乙应当 A.按遗弃罪定罪处罚 B.按虐待罪定罪处罚 C.按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D.按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处罚 7.甲因与丙有矛盾,故邀乙相助打丙。到丙家后,乙冲过去给丙一拳,致丙口鼻流血;甲随即刺丙一刀,造成丙重伤。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乙按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处罚。 B.对乙按故意伤害致人轻伤处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