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um ),纳米( nm )。

2. 换算关系:1km=__103__m 1mm=__10-3__m 1dm=__10-1__m 1cm= 10-2 m

3. 长度的测量工具:____刻度尺_____。

4.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注意: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_零刻度线_、_量程_、_分度值_。

A、根据需要选取适当__量程__和分度值的刻度尺(会选)

B、测量时的方法: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会放)。

C、读数时视线与尺面__垂直__,认读刻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读)。

D、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___单位___(会记)。

5. 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测量工具:停表(实验室用)

(2)国际单位制中,单位: 秒(s)

运动的描述

1. 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 参照物

(1)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___选择判断物体位置是否变化的标准物叫做参照物。

(2)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相对性___。

(3)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能/不能)

(4)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____静止___的。

运动的快慢

1.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

(1)一种是相同 时间 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__大__的物体运动得快。 (2)另一种是经过相同__路程__比较他们所用的时间,所用的时间__短__的物体运动得快。 2. 物体运动的快慢,还可以用__速度__来表示,速度值__大__的物体运动得快。 3. 速度

(1)定义: 路程 与 时间 之比叫做速度

(2)速度公式:v =______t

s

_______;速度是描述 物体运动快慢 的物理量。

(3)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 m/s ,交通运输中速度单位常用 km/h , (4) 1 m/s =___3.6____km/h

(5)人步行速度约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每秒运动的路程为1.1m . 4. 机械运动按运动路线的曲直分为 直线 运动和 曲线 运动。 5. 直线运动按速度是否变化分为 匀速 直线运动和 变速 直线运动。 6.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_____速度不变____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7. 在匀速运动中速度的公式是 v=____t s

___,公式中V 的大小是___不变___的(不变、变

化),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变形公式有:路程s=____vt ____ ,时间t= _____v

s

_______

8.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是__变化的__,这种运动叫做___变速直线__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___平均速度___速度来表示,平均速度公式:V = ____t

s

____

9. 模型:

(1)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则整个过程平均速度为____

2

2

1v v +____ (2)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2,则整个过程平均速度为_____2

12

12v v v v +___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琴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

2.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

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2. 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3.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 声速:声音在15℃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单位是m/s;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

种类

三、回声

1.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2. 听见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 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增强,觉得声音更响亮。发声体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17米才能产生回声。

四、声音的特性

1. 乐音是物体做有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 乐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1)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指声音的品质。(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3. 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大;高音歌唱家——指音调高。

4. 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000Hz,高于

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5. 声音传递信息(例:(1)蝙蝠辨路捕食(2)超声波测速仪(3)“B超”(4)“声呐”)

6. 声音传递能量(例:(1)清洗精密机械(2)粉碎体内结石(3)超声波加湿器)

五、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

(2)从生活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 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70dB会损害健康;

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最微弱的声音;

3. 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发声处(声源处)处减弱;(例:汽车安消声器);

(2)在传播过程(传播路径)减弱;(例:植树。隔音墙)

(3)在人耳处(接收处)减弱. (例:戴耳塞)

光现象

一、光的直线传播

1. 光源:能直接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月亮不是(是、不是)光源。

2. 光的传播

(1)光在____同种均匀介质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应用:小孔成像、激光准直、手影、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

3. 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___光源___的实像

4. 光速:光在__真空__中传播最快,在光速c=3×108m/s=3×105 km/s;

二、光的反射

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__反射__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 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二线分居、两角相等

3.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可逆___的。

4. 分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5. 光垂直射入镜面时,反射角为_0 _ 度,入射角为__0__ 度;

三、平面镜成像

1. 成像特点:像与物大小___相等__;像、物到镜面的距离__相等___;像、物的连线与镜面___垂直___;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正立____、____等大____的虚像。

2.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3. 作用:(1)____成像_____、(2)_____改变光路______

4. 实像和虚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实像既可用光屏____承接_____,又可用眼睛看到;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虚像____不能____用光屏承接,而只能用眼睛看到。

四、光的折射

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___斜射____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__偏折___,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折射角:____折射___光线和____法___线间的夹角。

2. 折射的现象: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②筷子在水中好像“折”了③海市蜃楼④彩虹⑤玻璃砖后的笔“错位”

3. 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

__不变__

4.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____改变____

5. 光的折射中光路是____可逆_____的。

五、光的色散

1. 三棱镜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的现象。

2. 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____复色____光;

3. 色光的三原色:__红___、__绿__、__蓝__。

4. (1)红外线的作用:①制红外线夜视仪。②红外线遥控。③红外线烧烤食物④红外线测温度。

(2)紫外线的作用:①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c 。②杀死微生物灭菌。③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识别钞票的真伪。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1. 透镜的种类

①凸透镜:中间__厚__、边缘__薄__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放大镜等

②凹透镜:中间__薄__、边缘__厚__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基本概念: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通常情况下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

___焦点____;用“F”表示。

焦距:____焦点____到_____光心____的距离焦距用“f”表示。

2. 凸透镜对光有_____会聚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____发散______作用。

3. 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

2. 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同一高度_______,

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_____中央_____。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_____内_____;②烛焰在_____焦点____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______同一高度_______。

3. 物距和像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称为__物距__(u );像到透镜的距离称为___像距__(v )。

4.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求熟记、并理解):

物的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u=∞(平行光)

v=f 像与物_异_侧

成一点

测定焦距 u>2f 2f>v>f

倒立、__缩小__、实像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__等大__、实像 ------ 2f>U>f v>2f 倒立、__放大__、实像

幻灯机,投影仪

u=f v=∞

__同__侧

不成像

------

u

v>f

正立、放大、__虚像__

放大镜

5. 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1)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成实像时:

(3)成虚像时:

三、眼睛与眼镜

1. 眼球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凸透____镜。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于胶片(光屏)。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___视网膜____上,再通过视神经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眼睛的视网膜上成的是一个倒立 、____缩小___的___实___像。

2. 近视眼的形成及矫正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___太厚____,折射能力____太强_____,像成在视网膜的___前____方。可以戴__凹__镜来矫正。因为它具有___发散___光线的性质。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增大 (减小) 像变大 (变小) 物距减小 (增大)

像距减小 (增大)

像变小 (变大)

3. 远视眼(又叫老花眼)的形成及矫正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远视眼像成在视网膜的____后____方。可以戴___凸透___镜来矫正。因为它具有___会聚____ 光线的性质。

温度

1. 定义:物体的__冷热程度__。

2. 单位:常用单位是___摄氏度(℃)___。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___0℃____;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____100℃____;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温度计

1.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_____温度计_______

℃原理: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热胀冷缩___的原理制造的;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 分类及比较:

℃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___分度值___,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

(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__杯底__或___杯壁___;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_____示数稳定____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的液面___平行___。

熔化和凝固

1. 物态变化: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指的是___固态____ 、____液态____ 、____气态____。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___物态变化___。

2.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__熔化__;熔化时要__吸热__。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__凝固__;凝固时要___放热___。

3. 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熔点:___晶体熔化时的温度___。

(1)晶体:熔化时有___特定的熔化温度___(熔点)的物质;例子: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

(2)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例子: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3)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___熔点___(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__熔点__(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4. 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___熔点___;(2)继续___吸热___;

5. 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__凝固点__;(2)继续___放热___;

6.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相同___;

7. 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1)AB 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__上升___;

(2)B 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___熔点___(44℃),开始熔化;

(3)BC 物体___开始熔化___,吸热、温度不变;

(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44℃,物体刚好熔化完毕;

(5)CD 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__上升__;

(6)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__下降___;

(7)E 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44℃),开始凝固;

(8)EF 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44℃;

(10)FG 段为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注意: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

____温度差___;

熔化和凝固图象

晶体熔化图象非晶体熔化图象晶体凝固图象非晶体凝固图象

汽化和液化

1. 汽化:A、定义:___物体从液态变为气态___叫汽化。B、汽化的两种方式:__蒸发__和__沸腾__。

2. 蒸发定义:液体在__任何__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__缓慢___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3.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____液体温度____;℃____液体表面积_____℃液体表面空气的

流动的___速度____。

4. 作用:蒸发__吸热___(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5. 沸腾定义:在__特定温度___下,在液体__表面__和__内部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6.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7. 沸腾条件:℃达到____沸点_____。℃继续____吸热_____

8.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越小沸点__越低_,气压越大沸点_越高_。9: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___热___量;

(B)沸腾只在______达到沸点________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D)沸腾比蒸发剧烈;

10. 液化:

(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液化的两种方式:℃ ______压缩体积_______;℃ _____遇冷/降温______。

(3)作用:液化放热

升华和凝华

1. _____物体从固态变为气态______叫升华;升华吸热。

_____物体从气态变为固态______叫凝华,凝华放热;

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碘、钨。

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雾凇

2. 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

温度高于0℃时,水蒸气____液化____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温度低于0℃时,水蒸气___凝华____成霜;

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___液化___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气___凝华____而成),小冰晶下落可__熔化___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___凝华__成雹;“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3. 总结六种物态变化。

质量

1. 定义:_____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____。符号是:__m__;国际单位制:主单位_kg__

1t=103 kg =103 g=103 mg

1.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__形状___、__物态__、___地理位置___而改变,所以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3. 托盘天平的使用:

(1)把天平放在___水平___桌面上;拔动游码,使其位于标尺的零刻度线处;

(2)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使天平的横梁___水平平衡___.

(3)将被测物体放在___左盘__上,右盘放___砝码___,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4)读数: 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____+____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A. 所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应用镊子添加砝码。

C. 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密度

1. 定义:___物质单位体积上的质量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 公式:____ρ=

v

m

__. ρ表示__密度__,单位__kg/m 3__ ;m 表示__质量__单位___kg ___;V 表示__体积__单位___m 3___

3. 国际单位制:主单位:___kg/m 3___ 常用单位:___g/cm 3__。1g/cm 3=__103__ kg/m 3 水的密度:1.0×103kg/m 3,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体积为1m 3的水质量为1000kg __

4. 密度大小与物质的__种类__、__状态__有关,受到温度的影响,与质量、体积无关。

5. 理解密度公式 ℃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 与 V 成__正比__ ; 物体的密度ρ与 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__无关__(有无关)

6. 一块砖切去一半,质量变为原来的__一半__,密度__不变___ ;一瓶氧气用去一半,体 积__不变__,密度变为原来的__一半___;一个乒乓球踩瘪了但没破,质量__不变____ 、 体积__变小___、密度 ___变大___。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__不变___,体积__变小__, 密度 ___变大___

测量物质的密度

1. 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和凹面的底部___平行___。

2. 说明:在测不规则固体体积时,采用排液法测量,物体浸没的体积= 排开水 的体积。

3. 测量固体密度

(1)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m

(2)量筒中装水,测出体积V 1,将物体放入量筒中测出此时体积为V 2 (3)固体密度:ρ= 1

2V V m

-

4. 测量液体密度

(1)用天平测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m 1

(2)将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这部分液体体积V (3)用天平测剩余液体和杯子的总质量m 2 (4)液体密度:ρ= V

m m 2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