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新时期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浅谈新时期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浅谈新时期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浅谈新时期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发表时间:2018-07-18T17:22:05.85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18年9期作者:苏慧远[导读] 图书馆资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满足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是经济发展是重要的催化剂。

苏慧远(合浦县图书馆广西合浦 536100)

摘要:图书馆资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满足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求是经济发展是重要的催化剂。我国图书馆的资料管理的方式还存在着一些缺陷亟待创新。随着我国政治及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逐渐加快,只有图书馆资料管理进行创新性研究擦能使图书馆改变效率。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主要对图书馆资料管理的定义进行阐述,紧接着对图书馆资料管理创新的重要性进行说明。在本文的最后,笔者对图书馆资料的管理提出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资料管理;创新;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09-0026-0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管理创新”一词被引入图书馆学研究范畴,图书馆实践界和理论界开始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探讨图书馆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进行管理创新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和用户对知识信息的需求。为促进图书馆管理系统综合效能不断提高,需对图书馆管理体系进行重新设计、选择、实施与评价,对管理系统或者组织、技术、文化某一方面的方略组合,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在于创新。

1 图书馆创新管理的含义

创新管理是指组织管理者借助创意环境的建立,成员参与的对话,引发组织成员进行知识创新、技术更新、产品转化的过程,并针对未来组织可能面临的问题,激发组织成员愿意突破现状和接受挑战的能力,并通过一套合适而新颖的文化框架,以新思维和新方法追求组织持续发展。在理解图书馆创新管理时,不应简单地将其归纳为宏观层面上采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而应将其扩大至具体的管理活动操作。

2 图书馆创新管理理念的发展

伴随人类文化发展,在管理对象、目标、内容与方式等问题上,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也不断深化发展,迄今为止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

2.1 文献管理自然经济时代是知识短缺的时代,与之相适应,古代藏书楼的功能属性是“保护文化遗产”。其管理活动是文献管理,主要是文献搜寻集中、组织整序和保存管理。

2.2 工读管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迅速膨胀,近代图书馆应运而生。与古代藏书楼相比,其管理目标最主要的特征是“书是为了用的”,其管理内容和方式,以读者开发利用馆藏资源的管理为中心,通过提高读者满足率来提高馆藏利用率,以实现近代图书馆的“基本原则”。

2.3 信息管理社会分工和学科分类日益精确化,读者需求日益专业化,图书馆的服务也随之突破了文献的物质界面,深及知识结构层次。再者,文献的多媒体化趋势日益强劲,信息或知识组织管理和检索利用的科技含量迅速膨胀,读者对图书馆技术支持的需求也日益强烈。

2.4 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日益临近,人本主义管理理论日益渗透到图书馆活动中。将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融会贯通于读者服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真正做到以读者为中心,令读者满意。以人为本无疑是图书馆管理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3 图书馆创新管理的条件

3.1 图书馆领导人的创新观念图书馆领导人需要具有善于组织人、财、物的组织能力,创新的观念和意识、敏锐的眼光、高瞻远瞩的决策能力;此外,要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愿景,并不断地向员工强调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沟通创新服务对于图书馆赢得用户满意度及永续生存的重要性,让员工摈弃保守被动的心态,愿意在服务和作业上思考有无改善或创新的机会,并不断提出创新构想。图书馆的发展不仅需要规章制度,还需要一套图书馆专有的组织来规范图书馆的各项运作使图书馆的所有活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高度整合,把图书馆中所有员工凝聚成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从而围绕一个既定目标,不断前进。

3.2 图书馆鼓励创新机制图书馆应制定激励创新的措施,并建立完善的推动和管理机制,员工的创新构想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失败的创新构想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经验,成功的创新产品或服务,也需要良好的管理机制,以及不断地效益评估、改善缺失,才能得到用户永久的支持。

3.3 树立图书馆新形象为使图书馆保持自己的优势和个性差异,以免在高度竞争中被淘汰,需要创造出知识含量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和服务。图书馆要保持自己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商业机构参与到信息服务行业中,为了适应这一时代模式发展,我们需要:一是要创造出与其它商务性信息服务不同的知识,要不断创新,更新技术和服务,树立新形象。二是要高效、快速、准确地为用户提供服务,为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要靠自己的专业特色、人员优势来实现。

3.4 图书馆鼓励馆员创新的组织文化图书馆文化创新的立足点是图书馆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服务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体现在读者运用知识的程度,图书馆的产品是为了读者提供服务及所蕴含的知识,通过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积极、能动地培养和提高馆员的业务能力和读者的信息素养,使图书馆的组织机构向扁平化、网络化发展,通过读者对信息的利用,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经济价值,通过高素质的馆员向社会提供高水准的信息服务。

图书馆除了建立创新机制、安排教育训练外,主管应鼓励及支持员工成立工作坊兴趣小组,规划设计创新服务。当然,馆方应给予适当的时间安排和相关的资源支持,并对有成效的措施给予奖励。

4 结语

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形成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图书馆的生存环境,还是其理论研究氛围,都已将“创新”二字列入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对图书馆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图书馆在实施创新服务的同时,必须以创新管理作为其顺利进展的保障和基础。

参考文献:

[1] 付立宏,袁琳主编.图书馆管理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7.

[2]杨凯.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分析[J].价值工程,2012(25).

[3]杨凯.图书馆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J].价值工程,2012(0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