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

天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

姓名:苏敏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职业技术教育学

指导教师:刘春生

20031201

中文摘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时期我国“众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融标,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连的教蠢,在实现“全亟小康”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提出,也将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契机。

本文潋我国经济社会发最和入力资源酌基本状况为背景,探讨了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加速城镇化进程、实现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渡和入力资源优化与升级,进而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日标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通过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和借鉴国辨徽法,最终得出为改善我国职啦教育的“低谷”状况、促进职业教肖宏观发展所腹重点采取的对策,即强化对发展职业教肖麓再议谚{、完善魏代繇鼗教育律系、将中等职渡教育的重心放在农村、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加快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敬及实藏戳就鼗为导商鹣教学改荤等。通过寻求辍鲎教育静良健发展,以期究分发挥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加速“全西小瘵”霾耘戆颁藉实现。

关键诿:强韭教枣全瑟建设小漾疑会涪铡

ABS薯RACT

Tlle16thNationalCongressoftheCPCdefinedtheobjectiveof“buildingawell.offsocietyinalla11.roundway”inthenewperiod.Vocationaleducationwill基ayaveryimportantroleinthereatizationof“b嘎lil蠡建g鑫well-offsocietyinanall-roundway”.asitiScloselyrelatedtothe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Meanwhile,thisobjectivewillbeagreatopportunitytoboostVOCationaleducation.Basedonthebasicsituationof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andhumanresourcesinChina.thispaperdedicatedinthediscussionoftheimportantrolethatvocationaleducationplaysinpromotingeconomicdevelopment,pnshingforwardurbanization,realizingreemployment,optimizingandupgradinghumanresourcesandeventuallyrealizingtheobjectiveof“buildingawell.offsocietyinana11.roundway”.Moreover,takingintoconsiderationtheexistingdifficuriesinpromotingvocationaleducationinChina,andlearningfromtheforeignexperienceinthisregard,effectivestrategiesarealSOputforwardSOastomakethevocationaleducationofourcountry;umpoutofthe‘'lowebb”andseekfurthergrowth.曩辩稻{轴wingstrategiesshoaidbeused:deepeningtheunderstandingofthedevelopmentofVOCationaleducation.improvingthemodernvoc.L盘tionaleducationsystem,foeusingsecondaryvocationaleducationinruralareaS,enhancingvocationaltraining,acceleratingthedevelopmentofcertificationandemploymentaccesssystemandimplementingemployment-orientedteachingreformso最stOseekbetterdevelopmentofvocationaleducation.Hence,speedinguptherealizationoftheobjectiveof“buildingawell.offanall—roundway”.

societyln

Keywords:vocationaleducationbuildingawell*offsocietyinanall—roundwaytraining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毳蛞究成果,滁了文中特别加戳拣注和致弦l之处舞,论文中不包含其恁人已经发表线撰写过静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褥蕴鲞盘茎袋其他教育梳构的学位或镊书而使用过的树料。与我~同工作的同虑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苏敏签字月期:盖护扩弓年/≥月髟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雳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基逮农竺。有关探爨、使用学霞论文憨规定。褥攫投叁凌叁茎可敬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凌容编入有芙数据库进章亍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捆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遴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豫密豹学笾逾文在熬寮嚣逶爱本援蔽说疆)

学位论文佟者签名:苏敏签字日期:Z护扩弓年/2月Z∥日铷躲彳t/知签字网期:矿砷?年f奠月≯P翻

第一章缮论

第一章绪论

1。{职韭教育的涵义

1.1.-1职业教育的概念

什么是职业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商)》这样定义:职业敬育(VocationalEducation)是“给予学黛从事菜秘职鲎或生产舅魂蕊震要的知谈墨l技裁兹教嘉”。“,这楚对职监教育含义娥宽泛的界定。

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1878—1965)曾对职她教育做过描述:“所谓用劳力或劳心换取生活需求的日常工作,就是职业。所谓用启发方式,就前项工作,启发他的知和能,使每个人明了我与群的关系,贡献他的力量,开发圭|蔓力;}【l甥力;或未有§#矮王传,因莽成了穗巍稷度懿氧、熊蘧敬缮王作,这裁是驳簸教育。”嗣对,毽述说过:职监教育裁怒“後无韭者有盈,鸯照者乐翌”。进行职姚教育的目的就是;“某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_j{}生产力之准备。”

那么怎样理解现代的职业教育昵?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刿大纲(草稿)》中攒懑,对于大机器工救生产,“整个生产避程不是直接依靠骛麓卷的技巧,恧楚褥学在菠零上豹痊掰”。“觚壹接生产过程麓蕊点来考察,充分发震鹃令天就是生产的固定资本。”芷翻为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引入,使猖现代的劳动者必须幽简单的匠人型的劳动力变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这样才能通应现代化的生产。遮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遮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肖戏训练。”马克愚瓣这一论述,为瑷馥教蠢熬定义箨了零矮+乏鹣援定,嚣载楚驳簸教寅是为享圭会生产培养训练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使劳动者能掌握现代生产的技能和技巧。

在此基础上,我国职业教育专家刘春生激授,将现代职业教育定义为:“在普遇教育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广大劳动者,所进行的专渡知识、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职前教露和职后培训,使菇成为其有高尚蛉骚渣遴德、严弱斡驳潼缎簿、熬练豹专遭羧簸豹势动蠹,获嚣逡疲藏翌豹令久要求鞠客观的岗位需要,撩渤生产力的发震。这辩教育就是职渡教肖。”嘲

1.1.2职业教育的范畴

职业教育是伴随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器行各、监分工的专门化发展起来蛉,

它是现代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生产、加工、提高和更新劳动力的手段,是科学技术传播的载体,是连接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环链,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职业教育既是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经济、科学技术的一部分;是现代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的派生物和嫁接体,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标志。因此,它的内容相当广泛。

首先,从存在形态上看,职业教育既有以在校生为主要对象的职业准备教育,包括普通学校的“职业基础教育”(如普通中小学中的劳动技术课程)和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也有以在职人员为主要对象的岗位培训,如企业内外的各种长短期培训、继续教育等;还有以下岗失业人员为主要对象的再就业培训。[:,]

其次,从层次上看,职业教育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之分。初级职业教育是指小学后、初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它培养的是初级技术工人或具有一技之长的城乡劳动者,初级职业教育主要在农村,数量较少,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中级职业教育是指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它培养的是中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中级技术工人,中级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高级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它培养的是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高等职业教育正逐渐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

第三,从类别上看,有培养各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一般由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实施;有培养各级技术工人的技工学校和高级技校;有专业设置灵活机动,主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中级从业人员的职业中学:还有面向社会在职人员及下岗失业人员的各类培训机构。

1.1.3职业教育的特点

1.广泛的社会性

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黄炎培先生在1930年总结了他办职业教育的经验,指出:“就吾最近几年问的经验,由吾最近几个月的思考,觉得职业学校最紧要的一点,譬如人身中的灵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是什么东西呢?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们以现在的观点,职业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是因为它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从办学来讲,它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而且应该与政府各部门、生产企业部门、商业服务部门、财政金融部门、人民团体等密切协作,有的则由上述部门直接办学。从职业教育的性质来说,它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组成部分。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取决于劳动者文化程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

职业教育具有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社会要求来说,职业教育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这种适应包括:(1)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规模,学校的布局与专业设置,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培养目标上要适应多方面、多层次、多规格人才的需求,既要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更要培养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教育的中、初级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及文化技术素质都得到良好发展的、合格的城乡劳动者:(3)教学上必须适应知识更新周期R益缩短的客观形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用最新科技知识来武装学生,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出时代的合格人才。

2.突出的实践性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满足某一职业或工作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因此,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具体实施中,职业教育应做学合一,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主要进行关于生产设备、工具、工艺流程、加工方法的知识和操作技能等生产技术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教学从未来工作需要出发,教学内容针对性强,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如:应用条件,方法、手段、效果和检测;重视与未来工作相衔接,特别是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罩进行实践教学,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顺利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3.鲜明的职业性

职业教育,无论是职前的职业准备教育还是职后的岗位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培养能够掌握从事某种社会职业必备的文化科学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岗位培训和再就业培iJlI的任务有二:一是在原有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提高,以适应知识、技术更新的需要;二是学习新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改变职业、转换工种的需要。职业准备教育,学生一入学就确定了职业方向,实行专业定向培养,毕业后一般都能对El就业,使学生在校学习与未来就业挂起钩来,今天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工作的好坏,目的明确,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2小康社会的由来与演变

1.2.1“小康社会”的渊源

小康社会这个概念源于《礼记?礼运》,是我国战国时期儒家所推崇的一种社会形态。《礼运》中关于小康社会的描述是“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

正潜臣,吼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嗣熙,以贤勇知,以功为已。”《礼运》说,遽段话是孔予答他的弟子言偃的问而说的。“小康”在孔予怒指的夏商周三代,是从禹开始的禹、溺、文、武、成王、胤公“六君子者”的时代。“枣康社会”怒漤现私套制、裁治文臻帮国家安定斡社会。“3对夏亵躅三饩“,j、藤社会”懿籀述楚一耱理戆纯兹摇述,宅袭这了我翻靛先人对荧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由于历史的髑限性,在当时不可能强历史唯物主义的飙点来理解和设计小康社会的特征,不可黻提出包括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全蕊主张:更无法找到~条通往小康社会的正确途径。

{。2。2邓奎手因悫关子“奎康亭主会”的镌想

邓小平同志用历史啦物论观点赋予了小康社会这个概念全新的内容,主张在建’娃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骚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把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落实在物质文明、糖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上。鼷小乎鼹志在1979零12月接见对任弱零蓠籀丈平正芳砖罄次提爨了孛国20教缝束鹣嚣标是实现小滚。鼓1979~1992年的13年中他肖十余次谈到了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他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圈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结底,就是要缴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第一步到本世纪末翻两蒲,达到小康水平。笫二步,再花三十年副五十年时间,接避发达国家水平。”饿迩澄:“所谓,j、威被会,就是虽然不富强,餐曩子簿遘。“‘懿耀罨,嚣民生产蕊壤入均这列,℃吾美元,魏是到本整绝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藏被会。”秘1

根据小平同志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总想,到上世纪末我们经济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2001年,我国人均GDP已越过900美元,在世界上我们由低收入囤家进入了中下收入围家瓣水平。按照1991枣国家绞诗届联合12令邦门戆磅究入受遴器硗究,结合筏黼实舔,参考蛋酥橼漆辑提出的小壤详徐指标进行测算,翻2000年底,16个评价指标中已有13个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小康标准(表卜1)。H3邋个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1=一个新的里程碑。

翌二至堑堡

表卜11991年小康社会评价指标

实际值2000年实现稗度指标类j)I】指标名称单位小康值

19802000

、绎济水、卜

1人均田内生产总值兀77838472500100

一物质生活9579收入2城镇人均nJ支凸己收入yC974292524001003农民人均纯收入315106612008485居代4城镇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甲米5.514.9121005农村人均钢小结构住房面积]‘米4519.7515100。汁养6人均鲎[J质掇八量克50737090

——

交通7蛐市人均拥南的铺路面积平米28918100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50兰8585100结构9恩格尔系数%604550】OO、^、II素质100文化l0成人沮J7半%68932885100

健康11人均预期者命岁687147010012璎儿死TL牢‰347282831100

川、精神生活10(】

I3教育;:殳乐史…比重%31L67¨100

14IU视机普及牢%11.9100100100

——五、生活环境90

15森林覆盏率%12165515100

16农村初级I!生保健基奉台%

831008039格咀I:县订分比

总计牟部指标实现程度、r均9658

资料米源:贺铧:总体小康水平与全面小康社会,北京师范人学学报(社科版)

2003年第2删,第25页。

注:表中价值量指标均按1990年价格计算。

12.3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进入新世纪后,我们丌始实施邓小平同志“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的第三步战略部署,也就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了实现这一战略部署r党‘11央制定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到2010年、建党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发展目标,并明确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卜六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

{氇在报蠢审瞬确指窭;“二一卜一氆纪关二十年,辩我国来滋,是一个必须紧紧瓤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聪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经过的承上痘下匏发震黪段,也是完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帮扩大黠黪开放翡关键除蔽。““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全磷小康”目标是对邓小平小康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集中反映了“三个代表”煎娶思想的精髓,熊中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政漓、文化全露、快速发展豹强大动力,并为我国在2l擞纪中时基本实瑷疆找诧奠定鳖实懿羹礁。

1.3“众面小康”的丰甯内涵

1.3.1“全面小康”的网个重要指标

全露,l、康社会,繇卡六大缀告撬密靛“菠经济受鞠发展、民主委粕键全、辩敦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鼠生活更加殷实。”街量全面小康社会有四个重要指标:一鼹人均收入,二是恩格尔系数,三是人类发展指标,四是贫困人口比例。

所谓入均收入,世器银行划分了4类收入缎:~是低牧入组,2000每人均GDP霾舔荧元篷惫1980美元;二是下中等浚入缀,入缘GDP匿嚣美元鲣秀4600美元;三怒上中等收入组,入均GDP国际美元缓为9210美元:圈怒离收入组,人均GOP圈际美元值为27770荧元。根据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按人均购买力评价(PPP)国际美元值(现价)计辫,2000年我国人均总国民收入为3920荧元,在世赛撼名第24位,相当于擞器入均水平豹53%。嚣前,我霆还有一半久嗣爨楚在低收入承乎,震要兹嚣卡零君戆送入引酝谖中簿发达国家的收入承平。第一步,我们妥焉lO年时闯先达到黻界入均GDP斡3/4的水平:第二步,樽用另一个lO年达到世界人均GBP水平;第三步,再花20~30年时间,达到那时中上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所谓懋格尔系数,是指食晶支出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不同恩格尔系数壹渡反映7不润豹游费结掏,穗闽接反映了不溺鹣发震除毅。摄蠢联合溪羧表组绥规定,聪格尔系数大予∞%为绝对贫困;在50~59%之闻为嬷强麓同(中国称温饱阶段);40~49%之间为小康;30~39%之间为富裕;20~29%之间为最富裕a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6.2%,丌始跨入小康阶段;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7%,开始跨入富裕阶段。虽然进入小康,但各地区消费结构变化是不平衡的。目前在城市还有近2000多万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属于“转型贫困人口”,这是由于经济转轨引起的下岗失业人员进入贫困人口:农村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

所谓人类发展指标,是反应人民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公平性的国际通行指标。包括人均收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和总入学率。通常,国际上将发展国家分为三类:一是低发展国家,在0--0.5之问:二是中等水平发展国家,在0.51~O.79之间;三是高水平发展国家,在0.81~1.0之间。2000年,中囡人类发展指标为0.726,在174个国家和地区,排第96位。在未来20年,我国人类发展指标将提高到0.8以上,达到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人类发展指标再上一个台阶,比人均GDP再上一个台阶更有意义,不仅有经济发展的意义,而且有社会公平的意义。也就是说,实现小康社会,核心是提高所有人口的人力资本,只有提高人民特别是农村人口、贫困人口、弱势人群的人力资本,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才会提高未来的预期人均收入。提高人力资本,提高受教育年限是我们最重要的发展目标之一。

所谓贫困人口比例,是指国内贫困线和国际贫困线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按照国内贫困线,200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为2200万人,占农村人口比例的2.5%。2001年我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人口为1171万人,占城镇总人口比例的O.2%,2002年上升为约2000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4%左右。按世界银行规定的国际贫困线(人均每日生活费支出小于l国际美元),1999年我国为2.15亿人,估计2015年降至为5300万人。”1

1.a.2“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的比较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即目前达到的小康是“总体小康”。这主要表现在:生产力水平还很落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转变;城乡和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扭转;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与总体小康相比,全面小康的水平更高,发展更全面、更均衡,内涵也更丰富。所谓水平更高,就是要用20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020年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所谓发展更全面,就是说不仅要建设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不仅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

要不断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不仅要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不仅要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要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所渭发展更均衡,就是要大幅提高城镇人口的比重,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过上小康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1.3.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将教育作为四大目标之一,深刻阐述了教育在我国现代化事业中的特殊战略地位和作用,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明确了新时期教育工作的任务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出了新时期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教育指标是,到2020年,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超过95%;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90%左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5%左右: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和毛入学率在2010年达到2500万左右、23%左右的基础上又有较大提高;全国每十万人口中,专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到13500人左右,高中阶段学历者达到3.1万人左右,文盲和半文盲比例下降到3%以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1年。…3

强调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民受教育水平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标志,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和必然要求,把教育与人才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是对现代化建设战略新目标的诠释,是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战略思考。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经济发展结合最紧密的教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教育,更需要职业教育。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论述,无疑是把职业教育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之中,确立了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实现人力资源优化和升级中的重要作用,为职业教育今后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4问题的提出

新世纪伊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2l世纪头20年是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战略部署必须经过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将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飞速提升,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为我国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需要基本实现工业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扩大就业;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等,这些都需要职业教育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面临许多困境。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问题突出。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但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却在大规模萎缩,占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一度下降.形势很不容乐观。面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严峻现实,人们开始迷惑:中等职业教育应向何处去,是否该寿终正寝了?一时间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众说纷纭。1999年,世界银行在一份题为《21世纪中国教育战略目标》的报告中,甚至提出“今后20年内中国应当把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减少为零”。事实上,我国正处于经济起飞的发展阶段,不仅需要部分高精尖的科研人员,更需要大量从事一线生产和服务工作,并掌握熟练技能的高素质中级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因此,对于培养这类人才的中等职业教育有着很大的需求。担负着我国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职业教育,虽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却是高等教育中发展最为缓慢的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滞后发展,导致了我国高级技术人才奇缺的现象。

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滞后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从而形成了目前亟待解决的矛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如何认识到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如何使职业教育得到更好发展,使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推动“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这些问题使得本课题的研究变得非常现实与迫切。

1.5课题研究的意义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教育,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过程

第一章绪论

中将发撵黧要作用。本文遥遥探讨职韭教育在仝露建设小康社会中豹蕊螫作用,以引超社会各界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足够重视,并通过对职业教育在当前形势下的对策研究,找到改善我国职业激育现状的有效途裰,从而加速“全面小康”目标的iliON实现。.

本文在一定程度土填孙了我鬻毅酎联经济社公发袋背景下,职溲教努宏戏发震疆究方磷懿空自,霹予稽霉我蓬职韭教育翡改蕊,雄进我国职整教露懿发震,以及丰寓和充实整个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鼹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分析

2.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背景

2.1.1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成就。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398亿元,第一次历史性的跃过十万亿的台阶,实现了新的突破,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六位,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o[13]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发展也有了很大进步,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可喜成绩,人民团结、社会稳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得到发扬,人民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1.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具体表现在:①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基本上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②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③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基本上实现了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④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2)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和优化。表现在:①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200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27:42:31调整为15:51:34。

②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高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③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基本解除,能源生产能力、交通运输能力和通信能力大幅度提高。

(3)国有企业在改革与调整中不断发展壮大。具体表现在:①国有企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②国有经济布局得到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国有经济在石油、电力等关系国家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③国有企业组织结构明显优化。④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企业经营机制进一步转换,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

(4)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具体表现在:①遏制了通货紧缩的趋势,避免了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保持了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1990~2001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比同期世界2.5%左右的经济增长率高近7个百分点。②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2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2398亿元,跃升到世界第六位,发展中国家第一位。③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5)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主要表现为:①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1990~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2%,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加一倍多。②居民消费水平、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1

2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协调

从总体上看,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并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但是由于种种认识和体制、结构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不协调。这种状况具体表现为:

第一,经济发展了,经济结构调整了,但社会结构没有相应的调整过来。社会结构包括的面较广,有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等等。以就业结构、城乡结构来说,我国已经从以农业为主的社会转变为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社会,己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是,在2001年全国73025万就业人员中,第一产业占50%,第二产业占22.3%,第三产业占27.7%。这还是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就业结构,占半数的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同期,我国总人口是12762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占62.3%,城镇人口占37.7%。城镇化率为37.7%。而2000年,世界城镇化率为47%,相差近10个百分点。“卅我国工业化水平已达到中期阶段,但城镇化率仍处在较低水平,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乡关系很不协调,许多问题由此产生,阻碍了第三产业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二,经济发展了,但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社会事业没有相应的发展。仅以教育事业为例,应该说,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是比较好的,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是很理想,没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2002年,我国高中阶段招生1176.92万人,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469.73万人,仅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39.9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5%,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但与发达国家的普及化相比还相差很远。“叩

2.1.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十六大报告指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

第一,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峰持和完善基本缀济制度。要在更大程发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根据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爿之,峰持和完善公肖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使务秘联有制经济在市场嶷争中发挥各鑫优势,楣互程进,共同发装。

笨:,是耨墅经工监遒爨,大力实施辩教兴溺壤滔稻可骛续笈箴敬海。实瑗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壬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赫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麟型工业亿路子。

走耨燮亿工堑遂爨,必矮发箨摹毒学技术终灸第一生产力豹重要终瓣,注重依靠科技滋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臻爨和效益。深化科技鹣教育体裁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第三,全蘧繁荣农村经济,勰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糙,建设瑗我农照,发袋农霹经济,壤麴农嚣l|堑入,是全繇建凌枣康享圭会豹重大任务。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谈转移,是工韭他潮域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消除不利予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第四,千方百计扩大就欺,不断改善人民生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嚣当藏秘今惹长薅期重大甏建基数饪务。要广嚣魏翌超臻,爨投发震莠葫密集型产!瞅引导全社会转交靛渡观念,推{亍灵活多样的就韭形式,鼓灏鑫谋职监和自主创舭。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渤者就业技能。

2.2我阑人力资源基本状况分析

2。2。1我豳整{奉国民素袋舞新提高

1.文肖人口大幅度减少,阑民受教育程度持续提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文盲入口大规模持续大幅度下降,从1982年至2000年,全国15岁及以上文蠢从2.3亿降至0。87亿,减少了62%,文富率麸34。5%-y酶爨9.1%。1964~2000年鬟蠢,我国lS爹疆土久目成人识字攀壹47。6%升至90.9%,累计提高了43.3个百分点,高于发展中国家累计平均增遽13.6个百分点,更超过世界平均增遽31.1个百分点。

我国豳民受教育程度大幅发提高,15岁蚍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82年

的5.33年提高到2000年的7.85年,增加了2.52年,提高幅度接近世界平均幅度的4倍,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提升速度快3.6个百分点左右。至2000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2年,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高2.7年(表2-1)。

表2-115岁咀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国际比较(1980~2000)

198019902000提高幅度%世界(109个)5,926.436.6612.50发达国家(23个)8.869.199.7610.16转型国家(13个)8.909.979.688.76东亚/太平洋(10个)5.105.846,7131.57发展中国家(73个)3,574.425.1343.70

5.33

中国6.407.8547.28

(1982)

南弧(7个)2.973.854.5753.87中东/北非(11个)3.294.385.4465.35

撒哈拉以南非洲(22个)2.393.143.5247.28拉r美洲(23个)4.435.326,0636.79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山版社.2003.第233页。

2.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从业人员文化层次有所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业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2年多,受教育总年限翻了一番多。1982~2000年期间,我国从业人员规模从4.5亿人增长到7.2亿人,增长了59%:从业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从5.81年提高到7.99年,提高了2.18年。

从1982年到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中接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从0.87%增长到4.66%;接受过高中阶段教育的人口比例从10.54%增长到12.65%;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从业人员比例从62.58%下降至40.98%。

同期,我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均得到持续提高。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由4.82年提高至6.79年,增加了近2年,增幅超过40%,其中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人员比例由73.1%下降为55.O%,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员LLffaJ由0.04%提升为0.14%;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由8.09年提高至9.44年,增加了1.4年,增幅为16.7%,其中初中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人员比例由78.4%下降为71.6%,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员比

人力资源质量偏低的原因所在。

钊中及以F高中大学

I里翼圆_美粤巳旦查舅韩国:

图2-i1999年四国25~64岁人口各种受教育水平构成比较

注:中国是2000年25~64岁人口的受教育水平构成

我国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00年我国从业人员仍以具有初中和小学受教育水平的人员为主体,占75%左右,其中33%仅接受过小学教育;文盲占8%;而接受过高中阶段教育者占12.7%;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只占4.7%(图22)。接受过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人员比例相加仅占17.4%,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需要。现实中表现为熟练技术工人和高层次专业人员严重缺乏,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图2—22000年我国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构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