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学必修课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学必修课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学必修课

教学大纲

《史学概论》教学大纲 (2)

《中国历史文选》(上)课程教学大纲 (6)

《中国历史文选》(下)课程教学大纲 (11)

《中国古代史》(上)教学大纲 (18)

《中国古代史》(下)教学大纲 (23)

《历史学科教材教法》教学大纲 (35)

《世界近代史》(上)教学大纲 (39)

《世界近代史》(下)教学大纲 (46)

《世界当代史》教学大纲 (50)

《世界古代史》教学大纲 (57)

《世界现代史》教学大纲 (63)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 (73)

《中国现代史》教学大纲 (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学大纲 (90)

《世界中世纪史》教学大纲 (98)

15门

《史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史学概论英文名称: Introduction of Historical Philosophy

课程代码:BZ02112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学时数:3学分,54学时(理论讲授54学时,实践0学时)

适用专业:历史学

修(制)订人:邓永飞修(制)订日期:2007年3月6日

审核人:范玉春审核日期:2007年3月15日

审订人:周长山审订日期:2007年3月16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史学概论》是历史学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本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之一。《史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不是直接考察客观的历史过程,而是以人类认识历史的主体活动,特别是历史学家认识历史的活动为对象,它与历史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如史料学、历史文献学、历史编纂学、史学史等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史学概论》虽然必须吸收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但不是它们的简单综合。本课程的任务是从历史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成就,将人类认识历史的主体活动作为客观存在,系统地研究它的一般过程、主要特征、基本规律,确定现代史学发展的途径,推动历史研究活动和整个历史学进一步科学化与社会化,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了解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和研究历史的主要方法。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史学理论的兴趣和运用史学理论分析史学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史学理论素养。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1章绪论(理论讲授6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历史学的学科性质、对象、方法和价值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简要了解历史学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讲授内容:

1. 历史与历史学

2.历史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3.历史学的价值

4. 历史学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5. 历史学的学科体系

重点:历史学的性质

难点:历史学的性质

第2章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理论讲授9学时)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历史研究与历史认识实践活动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把握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增强历史思维。

讲授内容:

1. 历史认识活动的结构与过程

2. 历史思维的方式与范围

3. 历史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

重点:历史认识的三极能动统一结构

难点:历史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第3章研究历史的主要方法(理论讲授12学时)

了解和掌握研究历史的主要方法,并综合训练学生搜集、考证和抉择史料,叙述、重构和还原历史过程,提高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讲授内容:

1. 历史事实的还原

2. 历史过程的分析与解释

3. 历史的比较研究

4. 从史料的搜集、整理到史学论文的写作实践

重点:研究历史的主要方法及其运用。

难点:从史料的搜集到史学论文的写作实践

第4章历史实际的本体论探究(理论讲授12学时)

了解各时代的历史哲学家对历史本质的探究,加强对历史实际的本质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认识。

讲授内容:

1.近代以前的历史哲学家对历史本质的探索

2.马克思主义对历史本质的追寻

3.史学理论的多元发展与历史全面本质认识的深化

重点: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范畴

难点:各种理论的异同与创新

第5章历史研究成果的社会表现形态(理论讲授9学时)

了解历史学著作的内容、形式和要求,增强对史学著作的鉴赏能力。

讲授内容:

1. 历史研究成果的社会性与多样性

2. 历史撰述的根本原则与具体要求

3. 历史撰述内容与史家的撰述旨趣

重点:历史撰述的根本原则与具体要求

难点:历史撰述内容与史家撰述旨趣的辩证关系

第6章历史学家的基本素养与时代使命(理论讲授6学时)

了解历史学家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把握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史学发展的新趋向,培养学生的使命感。

讲授内容:

1. 历史学家的优良传统与现代素养

2. 历史学家的独断之学与群体之学

3. 历史科学的时代使命

重点:历史学家的知识结构与研究能力

难点:如何激发新一代史学工作者的使命感

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习题课、答疑课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二)作业和师生互动

1.课外作业:搜集、整理和解读至少一份民间文献。

2.师生互动:学生可在课堂或通过电子邮箱提出问题,进行交流。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建议采用闭卷考试和平时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四、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中国通史》、《世界通史》。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建议教材

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史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二)教学参考书

1.何兆武.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中国历史文选》(上)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历史文选(上)

英文名称:Selections of Chinese Historical Books(Ⅰ)

课程代码:BZ02101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学时数:4学分,72学时(理论讲授72学时,实践 0学时)

修订人:汪天顺修订日期:2007年3月9日

审核人:范玉春审核日期:2007 年3月15日

审订人:周长山审订日期:2007年3月17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是大学历史系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注重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文言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入门课程,对学生将来从事教学科研及其他部门的工作有深远影响。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文言史料的能力,并使其初步掌握史料学和史学史常识,为今后从事史学研究打下必备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编先秦时期史籍介绍及文章选读

序言,先秦时期史籍编撰概况介绍(3学时)

第一章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12学时)

理解并掌握《尚书》的体例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逸周书》的史料价值;《尚书·牧誓》一文的标点、注释与翻译。了解《尚书》今、古文的真伪争论;《逸周书》的由来。

讲授内容:

1.《尚书》的体例及内容;

2.《尚书》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3.《尚书·牧誓》一文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4.《逸周书》的由来及其史料价值。

重点:《尚书》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尚书·牧誓》一文的标点、注释与翻译;《逸周书》的由来及其史料价值。

难点:《尚书》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尚书·牧誓》一文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第二章编年体史书的产生(14学时)

理解并掌握《春秋》的体例、内容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左传》的体例及其史学成就;《晋楚城濮之战》一文的标点、注释与翻译;编年体史书的特点。了解《春秋》的作者及注者;《左传》的作者及注本。

讲授内容:

1.《春秋》的体例、内容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2.《左传》的体例及其史学成就;

3.《晋楚城濮之战》一文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4.编年体史书的特点。

重点:《春秋》的体例、内容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左传》的体例及其史学成就;《晋楚城濮之战》一文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难点:《春秋》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晋楚城濮之战》一文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第三章国别体史书的出现(14学时)

理解并掌握《国语》的体例、思想倾向及其对中国史学的贡献;《战国策》的体例、及其史料价值;《越王勾践灭吴》一文的标点、注释与翻译;《秦围赵之邯郸》一文的标点、注释与翻译;国别体的概念。了解《国语》的作者与本书的编译;《战国策》的编订和流传。

讲授内容:

1.《国语》的体例、思想倾向及其对中国史学的贡献;

2.《战国策》的体例、内容及其史料价值;

3.《越王勾践灭吴》一文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4.《秦围赵之邯郸》一文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重点:《国语》的体例及其对中国史学的贡献;《战国策》的内容及其史料价值;《越王勾践灭吴》一文的标点、注释与翻译;《秦围赵之邯郸》一文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难点:《国语》的体例、思想倾向及其对中国史学的贡献;《越王勾践灭吴》一文的标点、注释与翻译;《秦围赵之邯郸》一文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第四章其余上古史籍(4学时)

了解《世本》的流传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意义。

讲授内容:

《世本》的流传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意义。

第二编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史籍介绍及文章选读序言,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史籍发展概况介绍(2学时)

第五章纪传体史书的创始与发展(17学时)

理解并掌握《史记》的体例特点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特殊贡献,作者司马迁的史学思想;《汉书》对纪传体史书的体例改造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成就;《三国志》、《后汉书》的史学成就;《宋书》、《南齐书》《魏书》等纪传体史书的贡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货殖列传》、《汉书·艺文志》、《汉书·张骞传》、《后汉书·党锢列传序》、《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志注·让县自明本志令》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纪传体的优点与缺点。了解司马迁、班固、

陈寿、范晔、裴松之等史学大师的生平及史学主张;《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等史籍的流传情况及版本信息。

讲授内容:

1.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2.《史记》的体例特点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特殊贡献;

3.《汉书》对纪传体史书的体例改造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成就;

4.《三国志》、《后汉书》的史学成就;

5.《宋书》、《南齐书》《魏书》等纪传体史书的贡献;

6.《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货殖列传》、《汉书·艺文志》、《汉书·张骞传》、《后汉书·党锢列传序》、《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志注·让县自明本志令》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7.班固、陈寿、范晔、裴松之等史学家的生平及史学主张。

重点: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史记》的体例特点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特殊贡献;《汉书》对纪传体史书的体例改造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成就;《三国志》、《后汉书》的史学成就;《宋书》、《南齐书》《魏书》等纪传体史书的贡献;《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货殖列传》、《汉书·艺文志》、《汉书·张骞传》、《后汉书·党锢列传序》、《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志注·让县自明本志令》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难点: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史记》的体例特点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特殊贡献;《汉书》对纪传体史书的体例改造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成就;《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张骞传》、《后汉书·党锢列传序》、《三国志注·让县自明本志令》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第六章编年体的继起(4学时)

理解并掌握《前汉纪》、《后汉纪》的特点及其成就。了解《前汉纪》、《后汉纪》的作者及成书经过。

讲授内容:

1.《前汉纪》、《后汉纪》的特点及其成就;

2.《前汉纪》、《后汉纪》的作者及成书经过。

重点:《前汉纪》、《后汉纪》的特点及其成就。

难点:《前汉纪》、《后汉纪》的特点及其成就。

第七章两晋南北朝时期方志地理书名著(6学时)

理解并掌握方志的概念及史料价值;《华阳国志》、《十六国春秋》、《洛阳伽蓝记》、《水经注》等方志及地理书的作者、体例以及史学成就;《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水经注·鲍邱水》等选文的标点、注释及翻译。了解《华阳国志》作者常璩、《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洛阳伽蓝记》作者杨衒之。

讲授内容:

1.方志的概念及史料价值;

2.《华阳国志》、《十六国春秋》、《洛阳伽蓝记》、《水经注》等方志及地理书的作者、体例以及史学成就;

3.《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水经注·鲍邱水》等选文的标点、注释及翻译。

重点:方志的概念及史料价值;《华阳国志》、《十六国春秋》、《洛阳伽蓝记》、《水经注》等方志及地理书的作者、体例以及史学成就;《洛阳伽蓝记·法云寺》等选文的标点、注释及翻译。

难点:方志的概念及史料价值;《洛阳伽蓝记·法云寺》等选文的标点、注释及翻译。

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讨论课、答疑课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并逐渐采用电子教案等更先进的教学手段。

3.教学辅助资料

新出土的简帛等其他重要历史文献。

(二)实践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是组织学生参观桂海碑林,对现存广西地方历史文献进行标点注释工作。

(三)作业、答疑和质疑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原始资料,组织学生撰写读书报告或小论文。

2.答疑:除了在课间休息时间现场解答学生提问以外,任课教师向学生公布电子邮箱,以便随时解答学生提问。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建议采用闭卷考试和平时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四、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为历史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与《中国古代史》同时开设。

五、使用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一)使用教材

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二)主要参考书

1.张家璠.中国历史文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张家璠.中国历史文选学习参考资料.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赵淡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北京:高教出版社,1988

4.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

5.张家璠.中国历史文献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姜义华.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历史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7.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8.杜建民.中国历代帝王世系年表.济南:齐鲁书社,1995

9.陈垣.史讳举例.上海:上海书店,1997

10.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缩印本,1989,1999

11.中华书局.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中国历史文选》(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历史文选(下)

英文名称:Selections of Chinese Historical Books(Ⅱ)

课程代码: BZ02101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学时数:4学分,72学时(理论讲授72学时,实践0学时)

修订人:汪天顺修订日期:2007年3月9日

审核人:范玉春审核日期:2007 年3月15日

审订人:周长山审订日期:2007年3月17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是大学历史系本、专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注重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文言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入门课程,对学生将来从事教学科研及其他部门的工作有深远影响。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文言史料的能力,并使其初步掌握史料学和史学史常识,为今后从事史学研究打下必备的基础。

第三编隋唐宋元时期史籍介绍及文章选读

序言,隋唐宋元时期史籍发展概况介绍(2学时)

第八章纪传体史书的大量编修(8学时)

理解并掌握唐代官修史书制度的确立及其对中国历史编纂学的重大影响;唐朝官修史书的巨大贡献;《晋书》、《梁书》、《隋书》、《周书》、《陈书》、《北齐书》、《南史》、《北史》八部纪传体史书的

基本体例特点和内容;《隋书·经籍志序》、《晋书·食货志》、《魏书·释老志》的标点、注释及翻译;《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通志》等纪传体史书的体例特点及其在史学上的贡献和地位;《通志·总序》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宋史》、《辽史》、《金史》等纪传体史书的体例特点、内容特点及对中国史学的贡献。了解唐朝官修纪传体八史的基本经过、情况;《晋书》、《宋书》等编撰者的基本情况;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通志》等史书的作者及编修经过;《宋史》、《辽史》、《金史》等纪传体史书的作者及编修经历。

讲授内容:

1.唐代官修史书制度的确立及其对中国历史编纂学的重大影响;

2.唐朝官修史书的巨大贡献及《晋书》等八部纪传体史书的基本体例特点和内容;

3.《隋书·经籍志序》、《晋书·食货志》、《魏书·释老志》的标点、注释及翻译;

4.《通志》等纪传体史书的体例特点及其在史学上的贡献和地位;

5.《通志·总序》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6.《宋史》、《辽史》、《金史》等纪传体史书的体例特点、内容特点及对中国史学的贡献。

重点:唐代官修史书制度的确立及其对中国历史编纂学的重大影响;唐朝官修史书的巨大贡献及《晋书》等八部纪传体史书的基本体例特点和内容;《隋书·经籍志序》、《晋书·食货志》、《魏书·释老志》的标点、注释及翻译;《通志》等纪传体史书的体例特点及其在史学上的贡献和地位;《通志·总序》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宋史》、《辽史》、《金史》等纪传体史书的体例特点、内容特点及对中国史学的贡献。

难点:唐代官修史书制度的确立对中国历史编纂学的重大影响;《隋书·经籍志序》、《晋书·食货志》、《魏书·释老志》的标点、注释及翻译;《通志》等纪传体史书的体例特点及其在史学上的贡献和地位;《通志·总序》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宋史》、《辽史》、《金史》等纪传体史书对中国史学的贡献。

第九章编年体史书的发展(8学时)

理解并掌握《资治通鉴》先进的编修方法、思想特色、在中国史学史的突出贡献;司马光的史学思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等编年体史书的史料价值;《资治通鉴·秦晋淝水之战》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了解《资治通鉴》的参修者;《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史书的作者情况。

讲授内容:

1.《资治通鉴》先进的编修方法、思想特色、在中国史学史的突出贡献;

2.司马光的史学思想;

3.《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等编年体史书的史料价值;

4.《资治通鉴·秦晋淝水之战》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重点:《资治通鉴》先进的编修方法、思想特色及在中国史学史上的突出贡献;司马光的史学思想;《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续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等编年体史书的史料价值;《资治通鉴·秦晋淝水之战》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难点:《资治通鉴》先进的编修方法、思想特色、及在中国史学史上的突出贡献;司马光的史学思想;《资治通鉴·秦晋淝水之战》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第十章政书体的创始与发展(8学时)

理解并掌握杜佑的史学思想及《通典》在史学史上的突出贡献;马端临的史学成就及《文献通考》在体例上和内容上的特色;郑樵《通志·二十略》的史料价值;《通典·食货门·田制》、《文献通考·田赋考·屯田》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史学史领域内“三通、六通、九通”等概念的

含义;政书体或者典志体这一体裁的特点;《唐会要》等会要体史书的史料价值。了解杜佑、郑樵、马端临等史学家的治学经历;《通典》、《通志》、《通考》的续作情况;会要体的续作情况。

讲授内容:

1.杜佑的史学思想及《通典》在史学史上的突出贡献;

2.马端临的史学成就及《文献通考》在体例上和内容上的特色;

3.郑樵《通志·二十略》的史料价值;

4.《通典·食货门·田制》、《文献通考·田赋考·屯田》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5.政书体的特点及《唐会要》等会要体史书的史料价值;

6.“三通、六通、九通、十通”。

重点:杜佑的史学思想及《通典》在史学史上的突出贡献;马端临的史学成就及《文献通考》在体例上和内容上的特色;郑樵《通志·二十略》的史料价值;《通典·食货门·田制》、《文献通考·田赋考·屯田》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政书体的特点;《唐会要》等会要体史书的史料价值。

难点:杜佑的史学思想及《通典》在史学史上的突出贡献;马端临的史学成就及《文献通考》在体例上和内容上的特色;郑樵《通志·二十略》的史料价值;《通典·食货门·田制》、《文献通考·田赋考·屯田》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政书体的特点。

第十一章纪事本末体的创造(6学时)

理解并掌握袁枢创始纪事本末体的动机及方法、《通鉴纪事本末》的体例特点、内容特色及史学成就;《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了解《通鉴纪事本末》的续编、继作情况。

讲授内容:

1.袁枢创始纪事本末体的动机及方法、《通鉴纪事本末》的体例特点、内容特色及史学成就;

2.《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3.《通鉴纪事本末》的续编与继作。

重点:《通鉴纪事本末》的体例特点、内容特色及史学成就;《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难点:《通鉴纪事本末》的体例特点、内容特色及史学成就;《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第十二章唐宋时期方志地理书名著(6学时)

理解并掌握《太平寰宇记》等方志地理书的史料价值。

第十三章中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史通》的产生(6学时)

理解并掌握刘知几的史学思想;《史通》的体例、内容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开创性贡献;《史通·六家》、《史通·二体》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了解《史通》的版本及流传情况。

讲授内容:

1.刘知几的史学思想;

2.《史通》的体例、内容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开创性贡献;

3.《史通·六家》、《史通·二体》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重点:刘知几的史学思想;《史通》的体例、内容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开创性贡献;《史通·六家》、《史通·二体》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难点:刘知几的史学思想;《史通》的在中国史学史上开创性贡献;《史通·六家》、

《史通·二体》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第四编明清时期史籍介绍及文章选读

序言,明清两代史籍发展概况介绍(2学时)

第十四章纪传史的续修(4学时)

理解并掌握《元史》、《新元史》的内容与史学成就;《清史稿》的成书过程及史学价值;《元史·耶律楚材传》、《清史稿·食货志·户口·田制》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了解《元史》、《新元史》的成书经历;《清史稿》思想观点上的缺陷。

讲授内容:

1.《元史》、《新元史》的成书、内容与史学成就;

2.《清史稿》的成书过程、史学价值及其缺陷;

3.《元史·耶律楚材传》、《清史稿·食货志·户口·田制》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重点:《元史》、《新元史》的内容与史学成就;《清史稿》的史学价值;《元史·耶律楚材传》、《清史稿·食货志·户口·田制》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难点:《元史》、《新元史》的史学成就;《清史稿》的史学价值;《元史·耶律楚材传》、《清史稿·食货志·户口·田制》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第十五章编年史举要(4学时)

理解并掌握实录体的概念;《明实录》、《清实录》的史料价值;《国榷》的作者及史料价值;《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作铁榜申诫公侯》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了解实录体的产生及流传情况;谈迁修《国榷》的艰辛经历。

讲授内容:

1.实录体的概念;

2.《明实录》、《清实录》的史料价值;

3.《国榷》的作者及史料价值;

4.《作铁榜申诫公侯》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重点:实录体的概念;《明实录》、《清实录》的史料价值;《国榷》的作者及史料价值;《作铁榜申诫公侯》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难点:《明实录》、《清实录》的史料价值;《作铁榜申诫公侯》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第十六章纪事本末体的发展(6学时)

理解并掌握《宋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等史书的作者、体例、内容及其史料价值;《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了解《宋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的成书过程及版本情况。

讲授内容:

1.《宋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等史书的作者、体例、内容及史料价值;

2.《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3.《宋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的成书过程及版本。

重点:《宋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等史书的作者、体例、内容及其史料价值;《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难点:《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第十七章史论、史考著作举要(10学时)

理解并掌握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政治主张和史学思想;

《明儒学案》、《日知录》、《读通鉴论》、《宋论》等史学名著的体例、内容及史学成就;章学诚对中国史学思想的突出贡献及其《文史通义》的体例、内容和成就;三大考史名著——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赵翼《廿二史札记》的史学成就及其影响;《明儒学案·凡例》、《日知录·宋世风俗》、《读通鉴论·唐用回纥以诛安史》、《文史通义·书教下》、《廿二史考异·经史子集之名何昉》、《廿二史札记·汉初布衣将相之局》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了解明清之际经世致用学风的形成;乾嘉时期考据学的兴盛及成就。

讲授内容:

1.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政治主张和史学思想;

2.《明儒学案》、《日知录》、《读通鉴论》、《宋论》等史学名著的体例、内容及史学成就;

3.章学诚对中国史学思想的突出贡献及其《文史通义》的体例、内容和成就;

4.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赵翼《廿二史札记》的史学成就及其影响;

5.《明儒学案·凡例》、《日知录·宋世风俗》、《读通鉴论·唐用回纥以诛安史》、《文史通义·书教下》、《廿二史考异·经史子集之名何昉》、《廿二史札记·汉初布衣将相之局》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6.明清之际经世致用学风的形成;

7.乾嘉时期考据学的兴盛及成就。

重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政治主张和史学思想;《明儒学案》、《日知录》、《读通鉴论》、《宋论》等史学名著的体例、内容及史学成就;章学诚对中国史学思想的突出贡献及其《文史通义》的体例、内容和成就;《廿二史考异》、《十七史商榷》、《廿二史札记》的史学成就及其影响;《明儒学案·凡例》、《日知录·宋世风俗》、《文史通义·书教下》、《廿二史考异·经史子集之名何昉》、《廿二史札记·汉初布衣将相之局》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难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政治主张和史学思想;《明儒学案》、《日知录》、《读通鉴论》、《宋论》等史学名著的史学成就;章学诚对中国史学思想的突出贡献及其《文史通义》的体例、内容和成就;《廿二史考异》、《十七史商榷》、《廿二史札记》的史学成就及其影响;《明儒学案·凡例》、《文史通义·书教下》、《廿二史考异·经史子集之名何昉》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第十八章明清时期历史地理学名著(8学时)

理解并掌握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的体例、内容、及其史料价值;《读史方舆纪要·元代州域形势》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了解顾祖禹编写《读史方舆纪要》的目的及经过;《天下郡国利病书》的影响及版本流传情况。

讲授内容:

1.《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的体例、内容及史料价值;

2.《读史方舆纪要·元代州域形势》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3.顾祖禹编写《读史方舆纪要》的目的及经过;

4.《天下郡国利病书》的影响及版本。

重点:《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的体例、内容及史料价值;《读史方舆纪要·元代州域形势》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难点:《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的体例及史料价值;《读史方舆纪要·元代州域形势》等文章的标点、注释与翻译。

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应以组织学生自学为主;大量增加最新学术研究动态的介绍,引导学生跟踪学术前沿,培养学生对学术研究的感悟能力。增加讨论课、答疑课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并逐渐采用电子教案等更先进的教学手段。

3.教学辅助资料

指导学生阅读二十五史以及其他重要历史文献。

(二)实践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是组织学生对现存广西地方历史文献进行标点注视工作。

(三)作业、答疑和质疑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原始资料,组织学生撰写读书报告或小论文。

2.答疑:除了在课间休息时间现场解答学生提问以外,任课教师向学生公布电子邮箱,以便随时解答学生提问。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建议采用闭卷考试和平时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四、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为历史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与《中国古代史》同时开设。

五、使用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一)使用教材

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二)主要参考书

12.张家璠.中国历史文选.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13.张家璠.中国历史文选学习参考资料.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4.赵淡元.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北京:高教出版社,1988

15.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

16.张家璠.中国历史文献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7.姜义华.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历史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

18.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19.杜建民.中国历代帝王世系年表.济南:齐鲁书社,1995

20.陈垣.史讳举例.上海:上海书店,1997

21.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缩印本,1989,1999

22.中华书局.古代汉语常用字典.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中国古代史》(上)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史(上)英文名称:Ancient Chinese History (Ⅰ)

课程代码:BZ021021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学时数:6学分,108学时(理论讲授104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

适用专业:历史学

修订人:周长山廖杨修订日期:2007年3月9日

审核人:范玉春审核日期:2007 年3月15日

审订人:周长山审订日期:2007年3月17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中国古代史》(上)是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系历史教育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中国古代史》第一部分。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从远古到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发展历史为基本内容,是中国古代史(下)、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史学概论、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文化史、中国人口史、历史年代学等历史学其他课程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通过课堂讲授、实地考察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辉煌成就,

二、通过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优秀成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对中国历史进行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中国的原始社会(约200万年前~前2070年)(讲授10学时)

了解中国历史的开端,氏族的形成过程,以及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的条件;尤其要关注考古学的最新成果。

讲授内容:

1、中国历史的开端

2、原始社会的发展——母系氏族公社

3、父系氏族公社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重点:(1)中国人源自何处?(2)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社会结构异同。

难点:如何理解传说中的古帝王在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第二章夏商时期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前2070年~前1046年)

(讲授10学时)

了解夏文化和夏遗址探索的成果,掌握以甲骨文和青铜文化为代表的商文明的基本内容和特征以及商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讲授内容:

1、夏王朝的建立与灭亡

2、商代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重点:(1)二里头文化的特征;(2)商代的国家机构与官员;(3)商代的经济、文化特点。

难点:(1)对夏文明和二里头文化的理解;(2)商代官僚机构的特征。

第三章西周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前1046年~前771年)(讲授10学时)

了解西周时期国家机构的内容与实质,掌握西周时期几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和井田制。

讲授内容:

1、西周奴隶制国家的强化

2、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

3、西周中后期社会矛盾和西周的衰亡

重点:(1)分封制;(2)宗法制;(3)礼乐制;(4)井田制。

难点:商周之际的制度变革。

第四章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瓦解(前770年~前476年)(讲授11学时)

了解春秋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注意从铁器的使用、井田制的崩溃以及土地私有的出现等方面去考察社会的变动。对孔子思想的深入认识和全面评价。

讲授内容:

1、王室衰微和大国争霸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

3、下层民众的反抗和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

4、春秋时期的文化

重点:(1)大国争霸与时代特点;(2)铁器的使用与井田制的瓦解;(3)田氏代齐与三家分晋;(4)孔子思想。

难点:(1)大国争霸对历史发展的影响;(2)新兴势力崛起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前475年~前221年)(讲授11学时)

了解各国变法运动的内容、实质及对封建制最终确立的影响;分析战国后期统一趋势的形成;掌握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以及主要学派的基本思想。

讲授内容:

1、各国封建政权的建立和变法运动

2、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3、各国的兼并战争和秦的统一

4、战国时期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重点:(1)官僚制与郡县制的出现;(2)合纵连横;(3)百家争鸣与各家思想。

难点:(1)各国变法运动的共性;(2)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与评价。

第六章秦帝国建立和秦末农民起义(前221年~前207年)

(讲授10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

了解秦巩固统一措施的重大影响,注重对秦始皇历史作用的客观评价;分析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原因、作用及历史影响。

讲授内容:

1、秦帝国的建立

2、秦代社会主要阶级构成

3、秦末农民起义

重点:(1)皇帝制度的确立与三公九卿制;(2)焚书坑儒与文化专制主义;(3)秦统一的意义与影响。

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意义与影响。

第七章西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前207年~25年)(讲授12学时)

了解西汉初年实行黄老政治的实质及其影响;熟悉武帝时期的重大举措,关注民族关系方面反击匈奴与凿空西域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后来出现的严重社会危机;客观评价王莽改制。

讲授内容:

1、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巩固发展

2、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

3、西汉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

4、王莽改制与绿林、赤眉起义

5、两汉时期的文化与社会生活

6、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重点:(1)黄老政治的背景与意义;(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3)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难点:(1)“中外朝”的确立及其影响;(2)对王莽“托古改制”的评价。

第八章东汉中央集权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25年~220年)(讲授12学时)

了解东汉初年官制的变化及谶纬思想的提倡;认识庄园经济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位置与影响;分析东汉后期外戚宦官轮流当政的背景。

讲授内容:

1、东汉前期政治

2、东汉社会经济

3、东汉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4、东汉中后期的腐朽统治和黄巾军起义

5、东汉文化与社会生活

重点:(1)东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谶纬思潮的泛滥;(3)党锢之祸与士人活跃。

难点:(1)东汉清议之风对社会风气的影响;(2)豪族势力的兴起与门阀观念的产生。

第九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189~581年)

(讲授 18学时)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概貌和主要史实,掌握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主要特点,学会分析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问题。

讲授内容:

1.三国鼎立。

2.西晋兴衰。

3.东晋十六国和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4.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民族融合。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与社会生活。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外交流。

重点:(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魏蜀吴恢复生产经济的有关措施;(2)东晋十六国少数民族政权的主要特点;(3)东晋十六国少数民族政权的主要特点(4)拓拔鲜卑的汉化过程;(5)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差异。

难点:(1)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问题分析;(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边疆民族管理机构和民族政策特点分析;(3)从民族关系看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历史特征和历史地位。

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学获取知识,增强课堂讨论、答疑等互动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方式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

3.对外语的要求

在授课过程中,给出各章节中主要专业名词的英文单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一定数量的英文专业术语。

4.教学辅助资料:相关的教学图片资料和参考资料等。

(二)实践教学环节

本课程的实践环节包含两种类型:实地考察和课堂讨论。实地考察的对象是位于兴安县的古代水利工程――灵渠,增加学生对历史现场的感受。课堂讨论安排在第九章,组织学生对南北朝历史发展的差异性进行讨论。

(三)作业、答疑和质疑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原始资料,组织学生撰写读书报告或小论文。

2.答疑:除了在课间休息时间现场解答学生提问以外,任课教师向学生公布电子邮箱,以便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建议采用闭卷考试和平时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四、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为历史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与此课程同时开设的课程还应该包括:《世界古代史》、《历史文选》等基础性课程。

五、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建议教材: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二)学习参考书目:

1.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2.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陈苏镇、张帆主编.中国古代史读本(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9

6.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童书业.春秋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

8.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9.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0.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北京:中华书局,1993

11.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2.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1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14.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15.周伟洲.边疆民族历史与文物考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16.萧君和.中华民族史(上卷).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7.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8.王钟翰.中国民族史(增订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9.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中国古代史》(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史英文名称:Ancient Chinese History (Ⅱ)

课程代码:BZ02102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学时数:6学分,108学时(理论讲授104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

适用专业:历史学

修订人:周建明刘道超刘祥学范玉春

修订日期:2007年3月9日

审核人:范玉春审核日期:2007 年3月15日

审订人:周长山审订日期:2007年3月17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中国古代史》(下)是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系历史教育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中国古代史》第二部分。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从隋唐到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中国社会发展历史为基本内容,是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史学概论、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文化史、中国人口史、历史年代学等历史学其他课程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通过课堂讲授、实地考察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脉络,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辉煌成就,

二、通过向学生介绍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优秀成果,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感情;

三、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对中国历史进行研究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十章隋朝:统一帝国的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8学时)

理解隋朝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理解隋朝的历史地位,认识隋朝政治经济措施奠定了封建社会繁荣的基础。运用实事求是的原则对隋炀帝其地位加以分析。讲授内容:

一、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杨坚建立隋朝。隋统一全国。

2、隋朝对政治制度的改革

三省六部制。州县两级制。府兵制。《开皇律》。创立科举制度。

3、、对经济制度的改革

继续推行均田制。整顿赋役与户籍。

4、社会经济的繁荣

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增加。

手工技术进步:造船与造桥技术发达。

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大运河的开凿及重大意义。

5、隋朝的民族关系

与突厥汗国、吐谷浑的关系。与台湾联系的加强。

6、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

刘焯的《皇极历》。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画家展子虔。

二、隋末农民大起义

1、隋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阶级矛盾的激化。

2、起义的经过

611年王薄领导的长白山起义。李密、窦建德、杜伏威领导的三支起义主力。

隋朝的灭亡。

3、起义的历史作用

重点:

隋朝统一的原因和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

难点:

对隋炀帝的评价。

第十一章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24学时)

充分认识唐朝的历史地位以及唐朝对后世的影响。理解唐朝初年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阶级实质。了解唐朝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在唐朝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掌握唐朝后期统治的腐朽黑暗,分析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和意义。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历史地位。

讲授内容:

一、唐朝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1、唐朝的建立和统一

李渊建立唐朝。唐朝的统一。

2、唐太宗的政治措施和“贞观之治”

玄武门之变。唐太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完善三省六部制、推行府兵制度、唐律的修订、完善科学制度,扩大统治基础、修《氏族志》。

贞观之治。

3、从武则天到唐玄宗的统治

武则天称帝。评价武则天。唐玄宗的改革措施。

4、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唐代均田制的内容。租庸调制。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利兴修、灌溉工具简车发明、粮食产量增加、物价下降。手工业的发展:纺织业发达、白瓷和青瓷、唐三彩。商业和交通发展:国际性都市长安、农村集市兴起;水陆交通发展。

二、唐后期的政治和经济

1、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

天宝年间的社会危机:均田制瓦解,府兵制瓦解,安史之乱。

2、唐后期的政治斗争

藩镇割据,永贞革新,甘露之变,牛李党争。

3、均田制的破坏和两税法的实行

均田制的破坏。唐朝的整顿措施失败,社会危机加深。两税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