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学复习资料

生态学复习资料

绪论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美国生态学家E.Odum提出的定义)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4个组织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1

生态因子与环境因子的区别?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环境因子是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生态因子的分类按性质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按有无生命的特征分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按生态因子对动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非密度制约因子。按生态因子的稳定性及其作用特点分为稳定因子和变动因子。(填空)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问答、举例)

⑴综合因素:环境中的每个生态因子不是独立的、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任何一个因子的变化,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其他因子的变化,导致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例如山脉阳坡和阴坡景观的差异,是光照、温度、湿度和风速综合作用的结果。

⑵主导作用因子: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有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主导因子。如植物春化阶段的低温因子。

⑶阶段性作用:由于生态因子规律性变化导致生物生长发育出现阶段性,在不同发育阶段,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态因子或生态因子的不同强度,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有阶段性。例如低温在植物的春化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但在其后的生长阶段则是有害的。

⑷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对生物作用的诸多生态因子虽然非等价,但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减少,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替代。但在一定条件下,当某因子的数量不足,可依靠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补偿,而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如光照强度减弱时,植物光合作用下降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

可依靠CO

2

⑸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繁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地,有时还要经过几个中间因子。直接作用于生物的,如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氧等;间接作用是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间接影响生物,如山脉的坡向、坡度和高度通过对光照、温度、风速及土壤质地的影响,对生物发生作用。

2

光和温度组成了地球上的能量环境。能量环境:光照,温度;物质环境:水分。

生物的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移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可把植物分成4种类型(填空、问答):

⑴长日照植物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或黑夜小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萝卜、菠菜、小麦、凤仙花及牛蒂,这类植物在全年日照较长时间里开花,人工延长光照时间,可促进这

类植物开花,这类植物起源和分布在温带和寒温带地区。

⑵短日照植物日照小于某一数值或黑夜长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玉米、高粱、水稻、棉花、牵牛等,这类植物通常在早春或深秋开花,人工缩短光照可促进植物开花,短日照植物多起源和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在中纬度地区也有分布。

⑶中日照植物昼夜长度接近相等时才开花的植物,如甘蔗只在12.5h的光照下才开花,光照超过或低于这一时数,对其开花都有影响,仅少数热带植物属于这一类型。

⑷日中性植物开花不受日照长度影响的植物,如蒲公英、四季豆、黄瓜、番茄及番薯等。大约纬度每增加1°,年平均温度降低0.5℃。因此,从赤道到北极形成了热带、亚热带、北热带和寒带。在干燥空气中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1℃,潮湿空气中下降0.6℃,这是由于空气绝热膨胀的结果。(填空)

低温对生物的伤害:冻害:是指冰点以下的体温使生物体内(细胞内和细胞间隙)而造成的损害。冷害:指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通过降低了生物的生理活动及破坏生理平衡造成的,它是喜温植物向北方引种和扩张分布区的主要障碍。

有效积温法则:发育的速率是随着发育阈温度以上的温度呈线性增加,它表明外温动物与植物的发育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时间和温度的结合(称生理时间),即需要一定的总热量,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这个规律的描述就是有效积温法则。

K=N(T-C)

K:生物完成某阶段的发育所需要的总热量,用“日度”表示。

N:发育历期,即完成某阶段的发育所需要的天数。

T:发育期间的环境平均温度。

C:该生物的发育阈温度}

例:地中海果蝇在26℃下20d内完成生长发育,而在19.5℃则需要41.7d求它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20(26-C)=41.7(19.5-C) =>C=13.5℃

生物对极端环境温度的适应(大题):

低温:从形态方面植物的适应为: ①芽和叶片受到油脂类的物质保护;②芽具有鳞片,体表有蜡粉和密毛;③树干粗短,成匍匐垫状或莲座状,树皮坚厚状。动物:①贝格曼规律:恒温动物性成熟慢,个体大,活动时间长;②阿伦规律:内温动物四肢,联系缩短;

③恒温动物增加毛和羽毛的数量和质量或增加皮下脂肪的厚度,提高隔热性。

从生理方面植物的适应性: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增加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以降

低植物的冰点,增加了防寒抗冻能力。动物:①增加非颤抖性产热和基础代谢产热;

②异温性,增加了逆流热交换,减少散热;②时间异温性——休眠;③适应性低温,

冬眠前体内贮存大量低熔点脂肪。

从行为方面动物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迁徙和集群方面。

高温:从形态方面植物的适应有:①有密绒毛和鳞片过滤部分阳光;②有丝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叶片反光,可反射大部分阳光,减少植物热能吸收;③有些植物叶片垂直主轴排列,使叶缘向光,减少组织温度;④在高温条件下对折,叶片吸收的辐射可减少一半;⑤有的植物树干和根茎生有厚的木栓层,有绝热和保护作用。动物:动物的皮毛在高温下起隔热作用,防止太阳直接辐射,夏季毛色变浅,具有光泽有利于反射阳光。

从生理方面植物的适应:①降低了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浓度,有利于减慢代谢率,增加原生质抗凝结能力;②靠旺盛的蒸腾作用避免植物体过热。③具有发射红外线的能力。动物:适当放松恒温性,使体温具有较大幅度的波动。

从行为方面植物的适应性表现在叶片的折叠。动物表现在昼伏夜出的行为。

风对生物生长及形态的影响强风还能使树木形成畸形树冠,常称为“旗形树”。(迎客松)

强风还影响了植物的形态结构:常形成树皮厚,叶小而坚硬,以减少水分蒸腾;一般还能强大的根系,以增加植物的抗风力。

防风林:防风林能削弱风力,降低风速,减少风害。

林带的防风效应与植物群落结构、紧密程度、个体的排列、高度、宽度、横断面形状等有关。防风林有3种不同的林带类型:紧密林带、疏透林带和通风林带。其中通风林带的防风效果最好,疏透林带次之。因为面对通风林带的风流被分为3部分:一部分风向上抬起,从林顶通过;第二部分风向下倾斜,从树干部分通过;第三部分风直接穿过林冠。因而林后不能形成大的漩涡运动,在背风面形成风速区。防风林的效应还与树高成正比,防风林越高,防风的范围越广。防风林的效应还和风速、风向有关。风速增加,防风效果增加。

防风林不仅能减风,减轻台风的危害,还能固沙护田、蓄水、调节小气候,营造了绿色环境,还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从而为人类造福。

火的两种类型及利弊:林冠火与地面火。林冠火发生在林冠上,破坏性大,可毁灭地面上全部的植物群落以及动物的组成成分。地面火发生在地面上,没有林冠火那样的毁灭性,其作用是经常有利的,它仅仅烧掉了地面上的枯枝落叶层,从而促进了植物和动物群落的再生和稳定性。这种燃烧能够使枯枝、落叶、干草等数量降到最低,因此降低了林冠火的危险。 防火管理:1.开展生物工程防火,建立火灾阻隔系统2.开展计划烧除,加强可燃物管理3.加强防火管理。

3

水、大气、土壤构成了地球上的物质环境。(填空)

陆生植物随生长环境的潮湿状态而分为三大类: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填空) 水生植物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填空)

世界森林的植物生产力往往和降雨量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干旱是造成低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填空)

单体生物(unitary organism):是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各个体保持一致的形态结构,个体的形态和发育都可以预测。个体数就能反映种群大小。

构件生物(modular organism ):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一结构单位或构件,然后发育成更多的构件,形成分支结构发育的形式和时间是不可预测的。

自然种群有三个基本特征:空间特征, 数量特征 ,遗传特征(填空) 内分布型一般分为三类:均匀的,随即的,成群的 以下是形成原因

随机型(少见):1)环境均一,全年资源平均分配;(2)种群内的相互作用不导致吸引和排斥

均匀型:竞争的各个体间存在着自我生存小圈,而这种小圈间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

成群型(常见)(集群型) :(1)环境资源分布不均匀富饶与贫乏相嵌。(2)植物传播种子方式使其以母株为扩散中心。(3)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

检验内分布型的指标:(选择,填空)

S 2

/m = 方差/平均数比率

若S 2/m = 0 属均匀分布

若S 2/m = 1 属随机分布

若S 2/m >1 属成群分布 其中:

年龄锥体: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上到下配置而成的图,横柱的高低位置表示从幼年到老年的

不同年龄组,宽度表示各年龄组的个体数或在种群中所占的百分比。

动态生命表:根据同年所生的所有个体进行存活数目动态监察的资料编制而成的,也称同生群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年龄结构调查资料而制成的,也称特定时间生命表或垂直生命表。

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的比较:(大题)

1、静态中考查的是不同年龄结构的个体,而动态中考查的是同一年出生的个体。

2、静态观察是在特定时间内,而动态是一个生长时间段。

3、静态前提是假设种群内个体所经历的环境是相同的,而动态中环境是理论上相同的。

4、由于静态中种群内个体所经历的环境往往是不一样的,因此,它和静态曲线往往不相一致。

存活曲线 survivorship curves:是从动态生命表中获得的信息而绘制的存活率数据图。Ⅰ型:曲线凸型(胎生型):包括大型哺乳动物

Ⅱ型:曲线呈对角线型(鸟蛇型):水螅

Ⅲ型:曲线凹型(虾贝型):墨鱼

从r = ln R0/T式看r随R0增大而变大,随T增大而减小

:净生长率

r:种群增长率 T:世代时间 R

据此式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两条途径: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使r值变小,有两条途径:值,限制每对夫妇的子女数。(2)使T值增大,推迟首次生殖时间,提倡晚(1)降低R

婚。

逻辑斯蒂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1开始期,也称潜伏期,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个体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的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缓慢。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赤潮:是指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如裸甲藻、夜光藻等)爆发性增殖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近海,又称红潮。

种群平衡:种群较长期维持在几乎在同一水平上,称为种群平衡。大型有蹄类、肉食动物等多数一年只产一仔,寿命长,种群数量一般很稳定。

最小可存活种群(最大捕捉率):即种群以一定概率存活一定时间的最小种群大小。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渐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和11章生态平衡一起考)集合种群:指的是局域种群通过某种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接在一起的区域种群。

集合种群的4个标准:

(1)适宜的生境以离散的斑块形式存在;这些斑块可被局域繁殖种群占据。

(2)即使是最大的局域种群也有灭绝风险存在。

(3)生境斑块不可过于隔离而阻碍了重新侵占的发生。

(4)各个局域种群的动态不能完全同步。

习题3、4(计算题)

P

93

5

物种标准:

1。形态学标准:主要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的差异为标准。

2。遗传学标准:主要以能否自由交配为标准。凡属于同一个种的个体,一般能自由交配,

能生育正常的后代。

3.生态学标准:主要以生态要求是否一致为标准。同种生物要求相同的生态位。近缘物种所要求的生态条件就有差异。

4。生物地理学标准:主要以物种的分布范围为标准。不同物种的地理分布范围是不同的。哈代-温伯格定律:(也称哈温定律)

是指在一个巨大的、个体交配完全随机、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如突变、选择、迁移、漂变等)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这种状态称为种群的遗传平衡状态。

多态现象:由于种群中许多等位基因的存在导致种群中一种以上的表现型,这种现象叫做多态现象。

合适度:也相对适合度、适应值或选择值,其含义是一种生物能够生存并把它的基因传给后代的相对能力,它包括两个基本因素,即生活力和生殖力。

遗传漂变:指由于抽样误差而引起的种群(居群)基因频率的偶然变化,亦即小种群(居群)中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

遗传瓶颈(bottleneck effect):是指在世代交替过程中最小有效种群数量的效应。(名解)建立者效应:指基于很少几个最初建立者的新种群的定居过程。(是遗传漂变的一种极端情况)。一些个体离开原来的种群,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建立新的种群。这就会有建立者效应。物种形成(问答):受限制的基因流使种群间发生分化,因为每个种群中都会或多或少地独立发生适应和遗传漂变。在物种间不发生基因流,因为他们是彼此繁殖隔离的,没有相互杂交。

物种形成:物种进化并分化产生新物种的过程。

基因流:是基因在种群内通过相互杂交、扩散和迁移进行的运动。

地理物种形成学说3个步骤:

地理隔离——独立进化——生殖隔离机制建立

物种形成的方式一般分为3类:异域物种形成邻域物种形成同域物种形成

适应辐射:在相对较短的进化时间内,同一单源群的许多成员向着不同的方向发生迅速的适应性改变,在某些表型性状上产生显著的差异,并占据不同的生态位。

6

能量分配:资源或分配给一次大批繁殖(单次生殖),或更均匀地随时间分开分配(多次生殖)。同样的能量分配可生产许多小型后代,或者少量较大型的后代。

7

根据影响结果对中间相互作用进行分类:

婚配制度:是指种群内婚配的各种类型,包括配偶的数目、配偶持续时间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填空)

高等动物最常见的婚配制度是一雄多雌制,而一雄一雌的单配偶制则是由原始的一雄多雌的多配制的进化而来的。(填空)

决定婚配制度类型的环境因素 :

高质而均匀分布的资源有利于一雄一雌的单配偶制。

高质资源呈斑点分布产生一雄多雌的多配偶制。

多配偶域值——当达到从单配偶制转变为多配偶制的利弊相平衡的这一点称为多配偶域值。超过此值,多配偶制将比单配偶制更加有利。

1.领域: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

2.保护领域的目的:

(1)保护食物资源;

(2)保护营巢地;

(3)获得配偶和养育后代。

3.

领域产生的原因 :

鸟类分散营巢所飞行的距离要比群集繁殖的短得多。 分散营巢:

群集营巢:

集群的生态学意义: 1. 有利于改变小气候条件。如南极企鹅在繁殖地的集群可改变群内温度和风速,减少身体

散热。

2. 群集有利于取食。如狼群,狮群分工合作,围捕猎物。

3. 集群有利于共同防御天敌。如斑马集群共同防御凶猛天敌捕猎。

4. 有利于动物繁殖和抚育幼体。繁殖期集群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些雌兽群内个体间可

相互协作照顾幼体。

5. 群集易进行迁移和迁徙。如飞蝗的群居相的形成。

D D D S 71.0)2()2(22=+=D

D D D D

D

D S 5.1484)23()23(4)2()23(8)2()2(4222222=+++++++=

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大题)

是在逻辑斯蒂方程

书p133—135结合图看

生态位 Niche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之相关联的种间的机能关系。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生境是生物生存的周围环境,分布区是指种分布的地理范围生态位则说明在一个生物群落中某个种群的功能地位。(解释,不是名解。)

生态位分化:种内竞争促使两物种生态位接近,种间竞争又促使两竞争物种生态位分开,这是两个相反的进化方向。(书136页图)

性状替换(character displacement):竞争产生时的生态位收缩会导致形态性状的变化。捕食:一种生物摄取其他种生物个体的全部或部分为食。

广义的捕食包括四种类型:(1)典型捕食(2)食草(3)寄生(4)拟寄生者

种间相互作用包括竞争,捕食,寄生和共生(填空)

什么是种间竞争排斥原理,举例说明两物种共存或排斥的条件?

竞争排斥原理的内容为: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也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排斥:将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分别在酵母介质中培养时,双小核草履虫比大草履虫增长快。当把两种加入同一培养器中时,双小核草履虫在混合物中占优势,最后草履虫死亡消失。共存:当双小核草履虫与另一种袋状clc放在一起培养时,却形成共存的结局。共存中两种草履虫的密度都低于单独培养。双小核草履虫多生活于试管的中上部,主要以细菌为食,而袋状草履虫生活于底部,以酵母为食。这说明两个竞争种间出现了食性和栖息环境的分化。也有生态位转换导致共存。

8

生物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群落的基本特征:

1、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

2、群落中各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不同种群能够组合在一起构成群落,取决于两个条件:

第一、必须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

第二、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须取得协调、平衡。

3、群落具有自己的内部环境(小环境)

4、具有一定的结构(松散结构,是一个开放系统)

形态结构:如生活型组成

生态结构:种的分布格局,成层性,季相。

营养结构:取食关系(决定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5、具有一定的动态特征

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

6、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

7、具有边界特征

(1)有些群落具有明显的特征,可以清楚地加以区分

(2)有些不具明显边界而处于连续变化中

8. 群落中各物种不具有同等的群落学重要性

频度:是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比。

重要值:是用来表示某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

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填空)

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问答)

(1)多样性随纬度的变化。从热带到两极随纬度的增加,物种多样性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2)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随海拔高度增加而物种多样性降低。

(3)在海洋或淡水水体,随水体深度的增加而物种多样性降低。

丹麦植物学家Raunkiaer的生活型分类系统:(填空,问答)

该系统以简单、易于掌握和应用为其特点。以温度、湿度、水分(以雨量表示)作为揭示生活型的基本因素,以植物体在渡过生活不利时期(冬季严寒、夏季干旱等)时对恶劣条件的适应方式作为分类的基础。具体的是以休眠或复苏芽所处位置的高低和保护的方式为依据,把高等植物划分为五大生活型类群:

(1)高位芽植物芽或顶端嫩枝是位于离地面25m以上的较高处的枝条。如乔木,灌木。(2)地上芽植物芽或顶端嫩枝位于地表或很接近地表处,受土表的残落物保护。

(3)地面芽植物被土壤或残落物保护的地下部分活着,并在地面处发芽。

(4)地下芽植物(隐芽植物) 芽埋在土表以下,或位于水体中。

(5)一年生植物以种子的形式度过不良季节。

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被称为边缘效应。

生态过渡带具有3个主要的特征:

(1)它是多种要素的联合作用和转换区,各要素相互作用强烈,常是非线性现象显示区和突变发生区,也常是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区域。

(2)这里的生态环境抗干扰能力弱,对外力的阻抗相对较低,界面区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的可能性很小。

(3)这里的生态环境变化速度快,空间迁移能力强,因而也造成生态环境恢复的困难。同资源种团:通常将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称为同资源种团。

等价种:同资源种团内的中间竞争十分激烈,它们占有同一功能地位,是等价种。

捕食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填空)

具选择性的捕食者对群落结构的影响与泛化捕食者不同。如果被选择的喜食种属于优势种,则捕食能提高多样性。(判断)

泛化捕食的影响:泛化捕食者一般能提高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特化捕食的影响:(1)若被选择的喜食种属于优势种,则捕食能提高多样性。

(2)若被选择的喜食种是竞争上占劣势的种类,捕食降低了多样性。抽彩式竞争结果:先入侵种取胜

抽彩式竞争的条件:1,群落中具有许多入侵断层能力相等和耐受断层中物理环境能力相等的物种。2,

中度干扰假说:物种丰富度只有在干扰为中度时,才保持最大。所谓中度干扰是指干扰的范围和频率使那些易动的或超漂流者物种得以存活,同时又不会降低群落其他地方的物种丰富度。

9

植物群落的演替:是指在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又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

定居过程:1.迁移 2.定居 3.繁殖

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可以分为3种:1.快速演替 2.长期演替 3.世纪演替(填空)

水生演替系列:(举例加以说明)

在一般淡水湖泊中,只有在水深5~7m以内的湖底,才有较大的水生植物生长,而在水深超过5~7m是,便是水底的原生裸地了。因此,根据淡水湖泊中湖底的深浅变化其水生演替系列将有以下的演替阶段:

1.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浮萍、满江红以及一些藻类植物)。此阶段中,植物是漂

浮生长的,其死亡残体将增加湖底有机质的聚积,同时湖岸雨水冲刷而带来的矿物质微粒的沉积也逐渐提高了湖底。

2.沉水植物阶段。在水深5——7m,轮藻属植物的生物量相对较大,使湖底有

机质积累较快,自然也就使湖底的抬升作用加快;在水深至2——4m时,水生植物开始大量出现,这些植物生长繁殖能力更强,垫高湖底的作用也就更强了。

3.浮叶根深植物阶段。随着湖底的日益变浅,浮叶根生植物开始出现。

4.直立水生阶段(芦苇、香蒲、泽泻等)。直立水生植物,生境开始具有陆地植

物生境。

5.湿身草本植物阶段。喜湿生的沼泽植物开始定居在这种生境上。

6.木本植物阶段。出现灌木。而后随着树木的侵入,便逐渐形成了森林,其湿

生生境最终成中生生境。

旱生演替系列

旱生演替系列是从坏境条件极端恶劣的岩石表面或砂地上开始的,包括以下几个演替阶段

1.地衣植物群落阶段。最先出现地衣。

2.苔藓植物群落阶段。出现苔藓植物,岩石颗粒变得更细小,松软层更厚,为

土壤的发育和形成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3.草本植物群落阶段。演替继续向前发展,耐旱植物种类开始入侵。

4.灌木群落阶段。喜阳灌木开始出现。

5.乔木群落阶段。乔木开始增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森林。

10

主要分类单位分为3级:植被型、群系、群丛(填空)

中国植被分为10个植被型组、29个植被型、560个群系,群丛不计其数。(填空)

11

生态系统包括以下4种主要组成成分: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填空)两类食物链:捕食食物链(grazing food chain)碎屑食物链(detrital food chain)(名解,填空)前者以食草动物吃植物的活体开始,后者从分解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中的有机物质颗粒开始。

营养级:第一营养级: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的所有自养生物。所有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都

属于第二营养级,即食草动物营养级。第三营养级包括所有以植食动物为食的食肉动物。

不能倒置的金字塔是能量金字塔,数量和生态能倒置。(填空)

负反馈控制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正反馈使系统偏离加剧。(判断,填空)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因为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在不间断地进行,生物个体也在不间断地进行更新。和生态入侵一起考。

12—13

生产量:含有速率的概念,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有机物质生产量。

生物量:指在某一定时刻调查时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单位是干重g/m2或j/m2.。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两大基本功能。

14

什么是热带雨林?它的主要群落特征有哪些?

答:热带雨林是指耐阴、喜雨、喜高温、结构层次不明显、层外植物丰富的乔木植物群落。

热带雨林的特点:(1)种类组成特别丰富,大部分都是高大乔木。

(2)群落结构复杂,树冠不齐,分层不明显。

(3)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极丰富,在阴暗的林下地表草本层并不茂

密。在明亮地带草本较茂盛。

(4)树干高大挺直,分枝小,树皮光滑,常具板状根和支柱根。

(5)茎花现象(即花生在无叶木质茎上)很常见。

(6)寄生植物很普遍。

(7)热带雨林的植物终年生长发育。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发育在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地带。常绿阔叶林主要由樟科,壳斗科,山茶科,金缕梅科等科的常绿阔叶树组成。其建群种和优势种的叶子相当大,所以这类森林又称为“照叶林”。

我国草原可以分为4个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高寒草原。

我国青藏高原的植被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答:青藏高原的植被主要由适应高寒气候的高山植被、山地植被或部分高纬度的种类所构成,有以下特点:1热量丰富,植被分布界限高

2大陆性强,植被的旱生性显著

3植被带宽广

4高原上的山地植被垂直带明显:随着地势逐渐升高,温度环境差异明显,植被种类分布不同,依次为山地森林(常绿阔叶林、寒温性针叶林)→高寒灌丛、高寒草甸带高寒草原带(海拔较低的谷地为温性草原)→高寒荒漠带(海拔较低的干旱宽谷和谷坡为温性山地荒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