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万州区会展业管理办法(试行)

重庆市万州区会展业管理办法(试行)

重庆市万州区会展业管理办法(试行)
重庆市万州区会展业管理办法(试行)

重庆市万州区会展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对会展活动的管理,规范会展活动秩序,促进会展业健康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行政区域内的会展活动及其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会展,是指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以招展的方式在固定场所和预定时间内举办的物品、技术和服务等的展览、展销活动。

本办法所称主办单位,是指负责制定会展实施方案和计划,对会展活动进行统筹、组织和安排,承担会展活动各项责任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承办单位,是指接受主办单位委托,负责布展、展品运输、安全保卫等会展具体事项的单位。

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应具有法人资格,能够独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具有相应的管理机构、资金、人员、措施和制度。

第四条会展业管理遵循市场规则,倡导有序竞争,鼓励行业自律,进行适度监管,依法维护会展活动各方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区商务部门是会展业行业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责:

(一)制定会展业行业发展规划和标准,指导全区会展业规范发展;

(二)负责会展活动的申请审查和备案登记;

(三)负责会展业的统计、培训和行业信息公布等工作;

(四)负责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以及区政府确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区发展改革、城乡建设、工商、公安、市政、安监、信访、卫生、质监、食药监、海关、旅游、知识产权等部门或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七条实行会展计划提前申报和统筹管理制度。每年12月底前,会展主办单位将下一年度拟举办的会展计划报区商务部门。区商务部门将会展计划统筹后,报区政府会展工作联席会议审定并公布。对同类题材的会展且举办时间间隔不足一个月的,由区商务部门协调,引导举办单位有序办展。

第八条实行会展单位资格审查和会展活动备案登记制度。会展主办单位应在举办会展前30日,向区商务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书面申请;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人代码证等资格证明。由两个以上单位共同举办的会展,还应提交联合举办协议书;

(三)会展活动方案,包括会展活动的目的、名称、内容、主(承)办单位、起止时间、活动地点以及展位收费标准、银行临时账号、组织(筹备)工作办公地点、联系电话等。

区商务部门在收到申请材料后7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查情况回复。对符合办展条件的出具备案登记证明。

第九条会展主办单位在完善备案登记后,向区市政等部门申请办展场地,提交会展活动的平面布置以及环境卫生管理方案,与场地管理部门签订场地租用协议。

第十条会展应避开城区人流、车流集中和不易疏散的区域选择场地。

第十一条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会展主办、承办单位对会展活动的治安安全责任。在会展场地确定后,于会展前20日向区公安部门提交治安安全许可申请。区公安部门根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对会展活动进行安全审查,对符合安全要求的出具安全许可的决定;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作出不予许可的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已办理备案和安全许可手续的会展,需要变更会展名称、举办单位、举办时间或地点等事项的,主办单位应向原备案许可机关办理变更手续,得到许可同意后方可变更,并及时通知参展方。

第十三条会展主办、承办单位对会展设施搭建的安全生产负责。会展场地搭建临时设施应委托具备资质的企业实施,签订施工安全责任书,并向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提交安全检测申请。区安监部门对会展临时设施进行安全监督检查。经审查验收合格的会展设施,才能投入使用。

第十四条会展主办、承办单位对会展场地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维护和市容环境卫生负责。会展场地应设置专门的安全通道,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安排专人负责场地内的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维护和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对损坏市政设施和园林绿化的应照价赔偿。

第十五条会展主办、承办单位对参展商品质量安全负责。在招展过程中,会展主办、承办单位应与参展方签订商品展出质量保证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应查验参展商的营业执照并索取营业执照复印件、参展商品的合格证或检验报告,并与实物进行比对。凡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的产品,不得准予入场展销。

第十六条招展信息应以会展主办单位名义发布。联合举办会展的,应当共同发布招展信息。招展信息应当客观、全面、真实、合法,信息发布的会展名称和主题、举办时间和地点等,应与备案许可的事项内容一致。采取广告形式发布招展信息的,严格按照广告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

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不得发布虚假或引人误解的信息,不得虚构、夸大会展规模和性质,不得盗用其他单位名义办展,不得骗取参展者参展费用,不得从事违法犯罪和有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活动,不得从事与会展名称、内容不相符的活动。未经其他单位书面同意,不得在招展信息中将该单位列为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或者其他参与主体。

第十七条会展主办、承办单位举办商品展销类会展,应在会展场地设置消费投诉处理点,并在醒目位置公布区工商、消委等部门或单位的投诉举报电话。

第十八条会展主办、承办单位应当依法做好会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建立展前参展项目、展品、展板、展台及相关宣传资料等知识产权审查制度,督促参展方对可能引发知识产权纠纷的参展项目进行检查。参展方应当积极给予配合。

第十九条会展活动结束后,会展主办、承办单位即时将展品、展具撤离会展场地,并负责清理场地环境卫生和撤展施工安全。应在撤展后5日内,将会展活动总结和统计报表报送区商务部门备案。

第二十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会展,可申请以区政府名义主办、承办或联合主办、承办:

(一)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和意义,全区重大战略实施或外事外贸工作需要的;

(二)属全国性、综合性或较强专业性的品牌会展,或展览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展位超过300个的。

需以区政府名义主办、承办或联合主办、承办的会展,由主办单位向区商务部门提出申请,区商务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报区政府审定。

第二十一条符合下列标准的会展,且举办时间在3日以上的,区商务、工商、公安、质监、食药监等部门应当派员进驻场地开展监管与服务。会展承办单位应当为区商务、工商、公安、质监、食药监等部门进驻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

(一)政府或政府部门主办的会展;

(二)展出面积达5000平方米或展位在200个以上的会展;

(三)在国内或地区有重大影响的会展。

第二十二条区商务部门应当根据会展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状况,适时发布会展项目指导目录,建立会展业咨询服务制度,对重点会展实行事前、事后

评估,为参展商提供咨询。应当设立会展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以及会展其他从业单位的信用档案,定期向社会公布违法、失信的会展从业单位及负责人名单,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

第二十三条区商务、工商、公安等部门应加强对会展活动的巡查,维护会展活动秩序,依法及时处理纠纷,保护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和会展举办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四条会展主办、承办单位违反本办法管理规定的,由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或处罚。

第二十五条会展业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区纪检监查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由区商务局会同区有关部门解释。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重庆市国际会展中心基本情况和发展前景调研

《会展管理认知》考试方案——会展管理本科 考核内容 a)对某一展览场馆(会议中心)进行调查 b)对某一会展组织企业(展览公司、会议公司、婚庆公司、培训公司等)进行调查 c)对一个会展活动展开调查 d)对某一地方会展法规调查 e)对某一地方会展管理机构调查 考核规范及要求 1.围绕上列五个对象之一进行调研,题目根据实际情况自拟,3千—5千字。 2.统一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字迹要清楚,标点符号要正确,错别字率不得超过1‰。 3.文内标题层次一般不超过3个层次:一级标题:黑体,三号,左对齐;二级标题:宋体,四号,左对齐;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左对齐; 4.正文字体: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 5.注重实际,应用性强,逻辑合理,语言通顺,形式规范。 评分标准 1.所选项目具有实际意义。(15分) 2.具有实地调研材料,资料全面充足。(10分) 3.内容符合实际、应用型强。(20分) 4.有创见、有突破、有自己的看法与理解(20分) 5.结构合理、层次清楚(20分) 6.整个过程的工作态度,报告的规范程度(10分) 7.参考文献(5分) 大纲: 一,引文,会展行业概括,重庆会展发展基本状况; 二,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基本概况; 三,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相关分析; 四,今后发展前景分析; 五,寄语、结尾

正文 会展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其概念的外延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览展销活动、大型会议、体育竞技运动、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所谓会展经济,即通过举办大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直接推动商贸、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商机,吸引投资,进而拉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并形成个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状况从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历程来看,中国会展业在各城市发展迅速,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可见发展速度之快。而正处于中西部地区的重庆市会展业发展正如火如荼,来自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统计工作委员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显示,过去一年,重庆市以实际办展面积382.8万平方米,实际办展数量475场的综合成绩,排名全国第四。 重庆市现在已经建成有6个会展场馆,展场总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其中包括重庆国际会展中心、重庆展览中心、重庆农业展览馆、重庆规划展览馆等。“在我市相关部门接下来的规划中,会展将形成‘一核心三中心六特色’的空间产业布局。”据市会展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具体,加快建设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核心——悦来会展城,面积达到60万平方米的重庆国际博览中心项目,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发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保税港区建设等集聚优势,集中培育集餐饮、娱乐、住宿、购物等于一体的会展产业集群。此外,还将以南岸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陈家坪重庆展览中心、白市驿重庆农业展览中心为依托,进一步完善三大中心周边的道路、宾馆、餐饮等会展配套设施,重点举办跟展览中心周围的产业集群能产生辐射与共鸣的会展,建成大中型会展活动中心区。 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以下简称重庆国际会展中心)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商业核心地带,是中国西部地区设施最先进、配置最齐备的大型综合性会议及展览场地之一,它不仅是重庆市重点建设的十大社会文化基础设施之一,也已成为重庆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是本地区承办国内外大型会议展览和其它商业文化活动的首选之地。重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投资,总投资金额为15亿元人民币的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其由展览中心、会议中心、会展酒店和广场等几大部分构成。 场馆介绍 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由展览中心和会议中心两大主体建筑构成,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展览场地分为室内展场和室外展场,其中室内展场共有三个展

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3月19日 2014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执行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渝东北生态涵养区重点发展区的定位,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和“123”总体思路,狠抓“五个一批”重点工作,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全区呈现出经济稳中向好,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 2014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75.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24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8.80万人。常住人口160.4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8038人,人口出生率为10.26‰;死亡人口9799人,人口死亡率5.5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69‰(公安口径)。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初步核算,全年万州生产总值7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1%,比全国、全市分别高3.7和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77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392.05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324.40亿元,增长10.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万州生产总值48201元(7847美元),比上年增长10.4%。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3年的 7.4:51.5:41.1调整为7.1:50.8:42.1,第三产业占万州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城乡就业不断扩大。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56万个,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308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8%。创建“充分就业社区”187个。城镇就业培训9545人,农村劳动力培训7209人。农村劳动力培训后就业5129人,“4050”人员就业人数7995人。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 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做好征地 补偿安置工作的通知 万州府发〔2008〕95号 江南新区管委会,各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2007年12月31日以前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和重庆市2008年1月1日以后新征地农转非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的通知》(渝府发〔2008〕26号)、《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府发〔2008〕45号)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将调整征地补偿安置标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土地补偿费不分地类,按被征收土地面积计算。城市规划区(2003版万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81平方公里范围,下同)内的土地补偿费标准为每亩13000元,城市规划区外的土地补偿费标准为每亩12000元。安置补助费按转非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每个转非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26000元(附表1)。 土地补偿费为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获得的补偿,土地补偿费总额的80%首先统筹用于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代为划拨到劳动保障部门;其余20%支付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和安排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生产、生活。 安置补助费的支付按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的不同年龄确定。对未年满16周岁的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其安置补助费全额支付给个人;对年满16周岁及以上的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其个人按照有关规定应缴纳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用总额的50%,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从其安置补助费中代为划拨到劳动保障部门,专项用于该征地农转非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安置补助费的其余部分支付给个人,用于安排其生产、生活。 土地补偿费80%部分和个人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之和尚不能满足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资金需要的,其差额部分由征地单位补足。 二、征地农转非人数的确定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被全部征收的,该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全部由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简称农转非);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被部分征收的,农转非人员的人数按被征收耕地面积(园地、牧草地、农业灌溉水面和养殖水面面积按耕地面积计算,下同)与0.5倍其它非耕地面积之和除以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的人均耕地面积计算确定。人均耕地面积为征地时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的耕地面积(同上,不含已被征收的耕地面积)除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总人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被部分征收时,被征地农户的承包耕地被征收后,其剩余的耕地面积以户为单位计算人平不足0.5亩的,除按照上述规定计算农转非人数外,被征地农户可以户为单位另行申请增加农转非人数,直至该户剩余耕地面积达到人平0.5亩及以上为止。被征地农户未申请农转非,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具备条件的,应调整其承包耕地。

广西南宁会展业面临发展机遇及对策

一、南宁会展业迎来又一次发展机遇 从2007年1月7日-11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会展业高峰论坛上,传出诸多对南宁市会展业利好的信息。 首先是2007、2008年,为了筹办好2008年奥运会,北京将停办90%的展会;而与此相似,上海为筹办好2010年世博会,从2008年开始也将大量缩减当地展会的数量。 其次是由于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知名度空前提高,引来了越来越多商家和机构对东盟市场的关注与开发。而随着广西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和 "一轴两翼"战略的实施,把南宁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国际性会展城市的战略也由此受到广泛关注。 三是国家在广西投建的能源、交通和石化等大项目以及南宁市构建五象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的上马,也引起了会展业同行的高度关注。现北京、上海的不少知名会展服务企业纷纷南下,有的已计划落户南宁办会展专业公司,开发、发展南宁会展业。 二、南宁会展业状况 近年来,南宁国际会展公司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2006年实现了全年收入802万元,同比增长44.3%;全年承接和服务各种会议、展览268场,比2005年增加91场,同比增长51.4%。同时,场馆综合经营开发方面成功招商引资1800万元。二是承办的第10届学交会和教育展规模突破1000个展位,展览面积26640多平方米;50所国外教育机构、30多个国家驻华使馆官员参加了展览会,属十年顶峰之作。 三是出色地完成了服务“三会一节”各项任务。以规范、优质的服务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客户零投诉、设备运行零故障。继2004、2005年被评为“年度中国十大优秀会展中心”后,又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最佳会展中心”;中国-东盟博览会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政府主导型展览”;南宁国际会展公司总经理兰铁民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会展业杰出企业家”。 目前,南宁的会展业呈发展趋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首先,是会展市场培育问题。由于南宁会展业发展还处于起步上升阶段,会展市场秩序和展览资源需要政府整合;会展业目前还存在混乱无序的状况,政府要尽快出台管理办法。其次,尽快出台扶持会展业发展政策,完善南宁国际会展公司经营管理体制,使其能够多元化、宽领域地拓展经营业务,成为南宁会展业的龙头企业。再次,要不断更新人才和用才观念。南宁国际会展公司是目前全国唯一的"会展业人才小高地载体单位",应在薪酬、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会展专业人才进来。 三、应对措施 今年,南宁国际会展公司按照市委市政府“创新年”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工作思路,创新管理办法,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抓住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以及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把南宁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国际性会展城市战略实施的千载难逢的机遇,着手规划和制定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和保证措施,推动全市会展业发展。 一是开发一批具有特色的展会。如创办中国-东盟婚庆文化博览会、春节用品文化博览会、绿色与生态产业博览会、糖业产品与机械制造展览会等。 二是努力开发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旅游资源。增加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价值,把其打造成为南宁一个亮丽的景点,成为游客到南宁的必到处。 三是利用场地资源优势,打造东盟与民族风味美食中心。 四是创设“南宁名优特新产品与城市建设成就常年展示中心”。展示南宁企业、产品形象及城市形象,构建贸易合作平台。 五是创建“中国-东盟文化景观区”。丰富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文化内涵,使会展中心成为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国内会展业发展现状趋势 国际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99会展业又称会展经济,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览,获得直接或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会展经济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8世纪中叶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目前,会展业已经发展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它在贸易交流、技术交流、信息交流、经济合作和增加就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发展状况 1。欧洲会展产业发展状况 欧洲是世界会展产业的发源地。经过150多年的发展,欧洲的会展经济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实力最强。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都已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强国。从世界上举办大型展览最多的25个国家的市场分布来看,最大的展览场馆大多集中在欧洲,世界上绝大多数大型和行业级展览都在欧洲举办。专业贸易展览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他们的展览规模、参展商数量、国外参展商比例、观众数量、贸易效应和相关服务质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被称为“世界展览王国”,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包括9个1000多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德国拥有世界五大展览中心中的四个。目前,德国的总展览面积为240万平方米。在世界主要会展业国家中,德国举办的专业国际展览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大。目前,德国每年举办400多场国际展览。在世界上有很大影响的210个专业国际贸

易展览会中,近三分之二(超过130个)在德国举行。德国展览机构在全球有386个办事处,并形成了一个全球展览网络。德国会展业的显著特点是许多专业展览都是在城市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国际印刷和包装展以及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 法国也是世界上会展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优势是举办综合性展览。法国每年举办1500多场展览,其中约180场为国内和国际展览,约12场以上为国际专业贸易展览。法国展览馆占地160万平方米,分布在全国80个城市。 英国会展业近年来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据英国展览报告统计,1999年英国举办了约900场展览,在1XXXX吸引了700多场展览,成为欧洲展览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意大利的主要国际展览主要在米兰、博洛尼亚、巴里和维罗纳举行。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是世界第二大展览场馆,展览面积37万平方米,会议厅面积13554平方米。 2。美国会展业发展现状 北美会展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今天,在美国举办的展览会的数量和展览业的直接收入在世界上排名第一。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的报告,在美国和加拿大XXXX举办的13185场展览,总展览面积为4561万平方米(其中美国占3498万平方米),843场展览,展览面积为9290平方米或以上,展览业的直接收入为104亿美元(包括90亿美元)

会展业管理模式

会展业管理模式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内容摘要:政府对会展业的宏观管理和政策扶持,是会展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根据政府对会展市场调节力度的大小,将会展业管理模式分为三种:政府支撑型模式、政府市场结合型模式和市场主导型模式。并结合实例,对三种会展业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会展业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会展业管理模式政府支撑型政府市场结合型市场主导型 会展业是会议业与展览业的总称。从产业角度看,会展业属于第三产业范畴,是第三产业中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会展业在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综观会展业发达国家或地区,其会展业管理模式不仅各具特色,而且有可供我国发展会展业参考和借鉴的成功经验。 会展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市场经济体系比较发达和完善,市场机制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根据该国政府对会展市场调节力度的大小,可以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会展业管理模式分为政府支撑型模式、政府市场结合型模式以及市场主导型模式。 政府支撑型模式 德国是世界展览业强国,其会展业的突出特点是专业性、国际性展会数量多、规模大、效益好。德国是政府支撑型模式的典型代表,政府在当地会展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政府鼎立支持 德国地方政府将会展业作为所辖区域的支柱产业,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发展规划时,首先考虑会展业发展的需要,积极调配资源,优先扶持会展业发展,形成会展产业链。以汉诺威为例,汉诺威是德国下萨克森州首府,也是北德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曾承办过两届世界博览会,拥有全球最大的展览中心—汉诺威博览中心。世界十大展览会有五个在汉诺威举办,而全球排名第一的展览公司—汉诺威展览公司也在该市。汉诺威会展业发达的原动力来自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扶持,该市几个大的展览公司都有政府背景,如汉诺威展览公司的两大股东下萨克森州政府和汉诺威市政府就分别持有其49.8%的股权。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汉诺威展览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也带动了整个城市会展业的蓬勃发展。 德国地方政府对展馆及其配套设施和交通建设均予大力支持,几乎所有的展览中心都拥有先进的设施,为举办高水准展会打下良好的基石。为办好每个展览,政府会出面协调各有关方面的工作,举全城之力保证展会顺利举办,如交通管理部门增派人员、延长工作时间、加强现场疏导、保证道路畅通;公交部门增加车次、临时开辟从市中心各主要路段到展览馆的公交线路;机场大巴不停穿梭于机场和场馆之间,以方便参展商、观众参加展会;场馆配套设施便利、齐全,场馆内常设有邮局、银行、通讯、宾馆等服务设施。展会期间整个城市犹如一个巨大的场馆。 (二)协会作用显著

上海会展业发展及前景展望

上海会展业发展及前景展望 摘要:近年来,会展业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我国上海市的会展业经过20 余年的发展,已经从起步阶段走向健康成熟的发展阶段,为上海总体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以上海会展业发展为例,拟就其会展业发展的现状进行概述,并就其发展前景进行SWOT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促进上海会展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上海会展业会展经济经济增长作为全国会展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上海会展业历经20 多年强劲发展,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使其成为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助推器。尤其2001 年APEC 会议的成功举办使上海赢得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雅号,会议的规模及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2010 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会带给上海乃至全国更多的发展,巨大的产出带动系数不仅会带来经济的发展,其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更新换代也会给上海会展业的提升带来巨大的空间。 一、会展经济概述在新世纪,会展业、旅游业和房地产业并称为三大无烟产业。会展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在国际上被称为“MICE Industry ” ,由会议(Meetings) 、奖励旅游(Incentivetours) 、大型会议(Conventions) 和展览会(Exhibitions)这4 种活动组成的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所谓会展经济,则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

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经济活动的总称。会议 和展览的繁荣,不仅成了一个城市积聚财富的重要渠道,而且还是增长无形资产、全面提升城市形象的有效方式。 会展业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国际上的统计,它给当地所带来的相关产业的产值与展会本身的收入之比是9:1(上海抽样调查显示目前为1:8.8),即在创造每一元直接收入(如展费、门票)的同时,能够在其他行业上引发9 倍的关联需求,并带动建筑、加工、贸易等领域多层次的生产诱发额。社会效益是指会展双方以及会展所在地获得的社会影响力和示范效应。如我们熟悉的博鳌,从一个海南省的小渔村发展成著名的国际会议中心,吸引着海内外会议组织者、参会者、旅游者等,其品牌效应可见一斑。可以说,会展多方面诱发经济,展示经济发展成果,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二、上海市会展行业发展 (一)发展历程 上海会展业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迅速崛起,尤其是近十多年才迅猛发展起来的。90 年代以来,会展数量以每年近20%的速度递增。现 在国际性展会数量已经接近德国,上海正在 成为中国会展中心城市之一。回顾上海会展业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3 个阶段。 1 20 世纪80 年代是起步阶段,1984 年上海贸促会以及上海首家展览公司――上海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成立。当时上海会展界只有数十家国营企业,产业体系尚未形成,无论是软件水平还是硬件水平都

重庆市万州区房地产市场调研

万州区住宅房地产市场调研 第一章万州区分析 一、万州区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1、地理位置 万州区地处四川盆地东缘,重庆市东北边缘,位于东经107°55’22~108 53 25 ,北纬30°24 25~31°14 58 。东与云阳,南与石柱和湖北利川,西与忠县和梁平,北与开江和开县接壤,东西广97.25 公里,南北袤67.25公里,面积34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 万亩,其中田58.49 万亩;大于25 度坡地50.14 万亩,其中旱地32.49 万亩),城市面积32.5 平方公里,直线距离重庆市228 公里。 万州区内山丘起伏,最高点普子乡沙坪峰,海拔1762 米,最低点黄柏乡处长江边,海拔106 米,西北部高升乡凤山材肖垭口,海拔高度为1373.3 米,境内相对高差分别为184.5 米、1266.8 米,低山、丘陵面积约占四分之一,低中山和山间平地面积约占四分

之一,极少平坝和台地,且零星散布。 (1)地理位置优越 万州位于重庆“一圈两翼”的渝东北翼,是渝东北翼的经济中心。万州同时也是重庆的第二大城市,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因“万川毕汇”而得名,因“万商云集”而闻名。距重庆水路327公里,陆路328公里,位于三峡库区中部,是长江沿岸十大港口之一。区位独特,历为渝东北、川东、鄂西、陕南、黔东、湘西的重要物资集散地,是长江上游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2)环境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四季分明 万州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多雾;夏热,多伏旱;春早,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秋长,阴雨绵绵,以及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天气温和,无霜期长,霜雪稀少。 小结:区域位置极其优越,主城区以长江沿岸发展及独特的山地地貌,导致主城内形成几大板块式发展。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遂宁市会展业管理办法的通知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遂宁市会展业管理办法的通 知 【法规类别】商贸物资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遂府办函[2012]120号 【发布部门】遂宁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2.06.21 【实施日期】2012.06.2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遂宁市会展业管理办法的通知 (遂府办函[2012]120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部门: 《遂宁市会展业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六届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一日 遂宁市会展业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会展业的管理与服务,规范会展业市场秩序,促进我市会展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四川省加强管理服务促进会展业发展的规定》等有关规定,结合遂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在遂宁市行政区域内举办会展、以遂宁市名义在市外举办会展或者市际间联合举办会展以及为会展提供配套服务的,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会展是指举办单位(包括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以招展方式在特定地点和期限内举办的商品、技术或者服务的展示、展销等商务活动,包括展览会、展销会、博览会、交易会和其他形式的商务会展。 本办法所称主办单位,是指负责制定会展实施方案或计划,对会展活动进行统筹、组织和安排,对招展、办展活动进行统筹合理安排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承办单位,是指接受主办单位委托,负责具体会展事项的单位。 第四条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由相关部门履行会展的管理和服务职责。 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会展业发展的指导、监督、管理工作,对会展申办单位进行备案管理。市直三园区受市商务局委托,负责在其辖区内的会展活动管理服务工作。 工商部门负责维护会展交易秩序、查处三无产品及假冒伪劣商品;质监部门负责会展商品质量监管;药监、安监、卫生部门负责会展食品药品安全、危险化学品等方面监

会展业基本知识

第一章会展业基本知识 第一节会展产业概述 一、会展产业相关概念 “会展”是会议、展览、展销等集体性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物质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越快,对彼此之间物质、文化交流需求也越高,会展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也越重要。 “会展产业”是指从事会展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同类企业的总和,它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当会展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1)开放性--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会展产业是作为一种开放的产业形态而存在的。(2)表征性--会展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经济运行状况具有表征作用。(3)关联性--会展产业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拉动作用,同时还可带动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旅游为一体的“第三产业消费链”的发展。 二、会展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一)宏观环境方面 1、加速对区域增长极的培育; 2、加快基础工业设施建设,完善区域功能; 3、提高区域综合竞争能力和知名度;、 4、扩大内需,增加就业; 5、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6、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 (二)微观主体方面 1、沟通产销,吸引投资; 2、交流信息,传播技术; 3、树立和改进企业形象; 4、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素质。 第二节我国会展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现状:发展性和竞争性 二、会展产业在国内的分布情况 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京津会展带;以上海、南京、苏州、杭州为代表的长三角会展带;以广州、深圳、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会展产业带;以西安、成都、重庆为代表的西部会展产业带;以沈阳、大连、长春为代表的东北会展产业带。 三、发展中国会展业的当务之急 总揽全局,统筹规划,扬汤止沸,釜底抽薪,严官宽民,抓大放小,固本培元,洋为中用。 四、当前我国会展业的竞争

会展业管理服务要求标准编制说明

《会展业管理服务要求》标准编制说明 《会展业管理服务要求》项目编制小组 2009年10月20日 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 《会展业管理服务要求》(以下简称《管理服务要求》)根据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09年度第一批地方标准制定计划项目的通知》(粤质监标函[2009]190号)批准立项,由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负责起草。 二、制定《管理服务要求》的必要性 随着广东省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会展业已经成为拉动广东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据商务部有关统计,2003年在全国展览总收入的86.35亿元中,广东展览收入达32.4亿元人民币,比重超过37%;根据中国贸促会的研究显示,未来5至15年内,中国会展业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5%至20%左右。预计到2010年,广东会展业总收入将超过74亿元;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已成为全国展览经济最发达、展览吸引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广东省政府委托广东贸促会编写的“广东展览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广东展览业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将以广东为主体的大珠三角地区打造成为亚太区域的重要展览中心之一。2008年,《广东省会展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会展标准体系的不健全和会展基础管理、服务标准的缺失,已经成为会展产业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会展业快速发展以及会展标准体系不健全和会展基础、管理和服务标准缺失的背景下,制定广东省地方标准《会展业管理服务要求系列标准》标准就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大大提高广东省会展业的管理服务水平。管理和服务的标准化已成为会展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由于整个会展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缺少规范行业有序发展的游戏准则而导致客户、参展商投诉的事件时有发生。在此背景下,制定《会展业管理服务要求系列标准》对于提高广东省会展业管理和服务水平将大有裨益;二是标准的制定将补充国家标准体系的不足,为广东省会展业的标准化和国际化提供有效的工具。专业机构的标准查新表明,涉及会展的标准共计20项,包括国际国外标准16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2项,其中与会展管理和服务直接相关的标准1项,即SB/T 10358-2002《专业性展览会等级的划分及评定》。SB/T 10358仅从等级划分的角度对展览会进行了规定。三是通过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监督工作,可有效促进参展企业和主办单位管理、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会展业标准化工作人才培养。 当前会展业的标准化工作仍然主要停留在ISO 9000、ISO 14000 体系、UFI认证以及展馆设施

国内外会展业

2. 关于展览的起源 目前尚在探讨和研究,尚无统一、肯定的看法。大致有:“市集演变”说、“巫术礼仪与祭祀”说及“物物交换”说等。 “市集演变”说认为:贸易性的展览无论在中国或外国,都由市集演变而来。欧洲是由城邦的传统市集发展演变而成,这一演变发生在15世纪,莱比锡市集演变为莱比锡样品市集(即莱比锡博览会)是贸易性展览起源的代表。 “巫术礼仪与祭祀”说认为:展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来源于原始人的万物有灵观念,原始人对自然神和祖宗神的崇拜祭祀活动,是展览艺术的雏形和起源。 “物物交换”说认为,展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产生物物交换的初期,在物与物进行相互交换的初级方式中开始存在“摆”和“看”形式逐步从物物交换扩大到精神和文化的领域。因此,展览是随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而产生发展的,是围绕着人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需要而存在和发展完善的。 3.在世界史上最早发明了钻木取火、最早创建了集市。 4. 而欧洲的集市虽然产生较晚,但是发展相对较成熟,它起源于古希腊的奴隶市场,中世纪,有进一步发展,其中,以法国的香槟集市成为欧洲中世纪最为完善和著名的国际性集市。 5. 1)特点是有固定的商品交易地点,而且每隔一定时间就举行一次,因此它是一种具有周期性的市场,而它的周期性主要受人口分布密度的影响, 较大的人口密度往往导致周期短的集市,并且集市在选择地点时,通常选在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的地方,并且在集市交易中,一般划有专门的交易地点, 以便于管理和进行交易,而各类物资分别集中在一定范围内, 既不相互干扰又能联成一体,此外,集市还兼具有教育、医疗、娱乐、交流等多种功能,是居民娱乐和相互交往的主要场所,并对繁荣地域经济,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规模性和规范性 1.欧洲集市在规模上相对集中,举办周期长,且功能相当齐全,包括零售、批发甚至国际贸易、文化娱乐等; 2.各国政府先后制定了相关集市管理的法规。如英国的法律规定,每个臣民从家不行不超过1/3天的时间便可达到一个集市;若两个集市有冲突,历史长者优先,历史短者必须搬至距前者20英里之外等。 3.有些国家规定展贸期间,参展者和来访者都能享有一些特权,如税务减免,人身财务保护等,此外,还成立展贸法庭,处理交易纠纷和交易证明登记。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受政治影响较大 1.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和共产党政府分别举办了许多展览会。这些展览会的目的基 本是显示成就、鼓舞士气、促进经济发展,以抵抗日本的侵略。 2.从1951年首次参加“莱比锡春季博览会”到1985年,中国贸促会共举办427个出国展 览,接待100多个来华展览会。这些展览会都是为配合新中国政府外交政策的手段,而且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会展业基本上是一个政府垄断行业,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 3.1978到20世纪九十年代这一时期,我国会展业依然具有较浓的行政色彩,会展主办主 体仍以政府和具有政府色彩的部门为主,形成了各级政府、经贸委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多层次、多渠道审批格局。政府作为会展的管理和审批部门以及会展场馆的投资主体,对会展行业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浅谈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前景

浅谈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前景 班级:A14旅游2 学号:140807113 姓名:郑小丽 [摘要]现阶段我国会展产业呈高速发展阶段,但是由于我国会展业起步较晚,较欧美发达国家相对落后,因此本文通过探讨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制约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因素,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提升我国会展业发展水平,推动会展行业走向成熟。 关键字:会展业发展现状 一、会展业的概念: 会展是指会议、展览(Exhibition,Trade Show,Exposition,Trade Fair 或Trade Events等)、大型活动等集体性的商业或非商业活动的简称。其概念内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其概念的外延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销活动、大中小型会议、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特定主题的会展是指围绕特定主题集合多人在特定时空的集聚交流活动。狭义的会展仅指展览会和会议;广义的会展是会议、展览会、节事活动和各类产业/行业相关展览的统称。 二、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我国会展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此期间,会展数量不断增加、展览面积迅速增大、会展组织能力大大增强、场馆经营能力得到提升、会展公司数量在增加、实力在加强、具有竞争力的会展品牌和成功申办会展的城市越来越多。会展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建设、提升公众生活质量、改善公民居住环境、增加就业机会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这期间,我国会展业的发展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混乱无序、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综合竞争力薄弱,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会展场馆规模偏小、配套服务水平偏低、品牌展会偏少、专业人才素质偏低。未来几年是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必须把握机遇,尽快找出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保证我国会展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三、制约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因素: (一)会展组织管理模式落后 1、行业协会功能没有完全发挥。行业协会是市场机制的主要载体,好的行业协会能够规范市场机制,对本行业进行有效管理,能够协调政府与企业,企业

重庆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b10071136.html, 重庆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 作者:孟育耀 来源:《北方经济》2013年第02期 摘要:本文对重庆会展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改进建议。 关键词:重庆会展市场发展现状 一、重庆会展市场的发展特点 (一)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持续完善 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同时拥有水、陆、空三类交通设施的特大城市,重庆江海空联运运输便利,成本低廉。它拥有快速便捷的城市轻轨和内外环城高速,渝沪、成渝、渝黔和渝遂等多条高速公路对外辐射;多条铁路交汇于市区,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正在扩建,开通国际国外航线100多条,是西部主要航空港之一。 路桥、安居、环保、绿化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不仅使城区交通畅通,也使城市环境得到优化,服务功能显著改善。 (二)会展项目稳步发展,会展收入逐年递增 重庆会展企业开始朝品牌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会展项目指标逐年增加,展会项目逐渐丰富,会展市场拉动作用日益明显,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利益,还带动了全市旅游、酒店、广告、餐饮等相关企业的消费发展。 据重庆会展行业协会统计,2011年,重庆共举办各类展会475个,直接收入43.6亿元,拉动消费360亿元;2012年1月至11月,重庆举办会展502个,展出总面积420.1万平方 米,直接收入50.2亿元,拉动消费376亿元。 (三)展会规模扩大,水平彰显专业化 从2009年始,包括重庆国际会展中心、重庆展览中心、重庆农业展览馆、重庆规划展览馆等6个场馆先后承办了“AAPP会议”、“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全国糖酒会”、“全国药交会” 等国际国内大型知名会展活动。重庆会展市场逐渐呈现专业化发展态势,各大中型的专业展会所占比重也逐年增加,形成了渝洽会、高新技术交易会、汽车展、家居建材博览会、摩托车展等专业展会,档次较高,规模较大。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 (2010年5月17日) 在全市经济进入全面加速和三峡库区进入后续发展的新阶段,为更好发挥万州在全市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和在三峡库区发展中的核心带动作用,特作出以下决定。 一、深入认识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重要意义 万州是我市规划建设的第二大城市,是渝东北和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的经济中心,是三峡库区繁荣稳定的重要基石。近年来,万州认真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精神,胜利完成移民搬迁安臵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在渝东北地区“一马当先”,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总体上看,目前万州经济规模还不够大、财政实力不够强、金融支撑较弱,综合交通枢纽尚未形成,集聚辐射能力亟待提升,与市委、市政府对万州的定位和万州应发挥的功能作用还有较大差距。 在新形势下,加快把万州建成全市第二大城市,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我市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构建起多级支撑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和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城镇体系;有利于强 1

化万州对周边地区的集聚辐射作用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直辖市的区域影响力;有利于增强三峡库区自我“造血”功能,带动库区移民安稳致富,加快建设和谐稳定新库区;有利于发挥万州发展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其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优化库区空间开发结构,减轻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地区的承载压力,从根本上保障库区生态环境安全。 市级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把万州建成全市第二大城市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依靠万州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把万州改革发展推向新阶段。 二、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把万州建成全市第二大城市,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全市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的重大战略机遇,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为主线,以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为重点,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努力把万州建成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特大城市和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渝东北地区及三峡库区的经济中心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谐稳定新库区的示范区和库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到2012年,努力建成特大中心城市框架,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85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超过7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一小时经济圈”平均水平。到2015年,基本建成三峡库区特大中心城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00万人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迈上千亿元级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主城区平均水平。到2020年,力争城市 2

重庆市万州区特色效益农业规划(8.15)

万州区特色效益农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2—2017) (征求意见稿) 特色效益农业是指具有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特征,高竞争力、高价格、高收益的市场特征,高劳动生产率、高土地生产率、高投入产出率的集约经营特征,以及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生产组织特征;形成完整产业链、安全生态链、灵敏需求链、快捷供应链的现代农业。立足万州实际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是促进万州农业科学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现实需要。 为促进万州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依照《万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万州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以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区委四届二次全委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好重庆第二大城市的总任务,大力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突出重点、形成体系的原则,按照“扩果蔬、攻草畜、突特色、强标准、拓功能”的总体发展思路,

优化区域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强化科技支撑,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把万州建成渝东北地区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区。 ——优化区域布局。科学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引导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形成“一圈二园三带”的产业空间格局。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打造主导优势产业,选择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引领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农业由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延伸产业链条。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对大宗优势农产品生产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健全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大力培育营销大户、农产品经纪人。 ——拓展产业功能。大力发展景观农业、农事节庆、观光采摘、特色动植物欣赏等多种形式的城郊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休闲旅游和高山避暑胜地。 ——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培育、引进、示范和推广,用现代科技支撑特色效益农业发展。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实现“816”目标。到2017年,全区农业增加值突

中国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摘要:会展行业是中国刚刚兴起的一个新兴行业,在中国现在也面临这许多的问题,刚刚起步一定要看准他的未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观念,也逐步影响到各行各业,会展行业也不例外,对于一个刚在中国兴起的朝阳产业,我们也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就关系到我们如何去认识会展行业的可持续的问题,以及采用如何的方式,使中国的会展行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字:会展业环保品牌发展 一、会展的定义 会展是指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其概念内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其概念的外延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览展销活动、大型会议、体育竞技运动、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会展引是指围绕特定主题多人在特定时空的集聚交流活动。狭义的会展仅指展览会和会议;广义的会展是会议、展览会、节事活动和奖励旅游的统称。会议、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展示会等是会展活动的基本形式,世界博览会为最典型的会展活动。 二、我国会展业的现状 (一)会展业发展速度快:会展业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会展业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 (二)场馆:场馆数量增长较快,场馆面积也逐步增大,2008年度情况中国国内具有一定规模(2000平米以上)的会展项目数为4300个,其中3 万(含3万)平方米以上的规模以上展会256个(3-5万平米105个, 5-10万平米115个,10万平米及以上36个),以博览会为名称的展会 数量超过800个,出国会展项目申请数超过1800个(实际出展数约 1000个);全国展馆内面积突破440万平米;2008年度全国展览业直 接收入总额为145.03亿元,同比2007年的131.99亿元增长了9.88%。 会展企业数达到6500家,多个大型合资会展公司成立。 (三)全国的分布:从区域方面来看,北京、山东、辽宁、浙江、上海、江苏、广东、福建、四川等省市会展业十分活跃,并依次行程了华南-珠 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东北、中部、西部六个会展经济产业带。其中 会展经济优势较为突出的为三个: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珠三角会展经 济产业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会展经济带、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 会展经济产业带。 (四)存在的问题:“小、散、乱”的现象比较突出,缺乏有规模、上档次的会展品牌展览行业是一个规模经济效应明显的产业,即当一个展览会达到 一定规模时,收益增加的比率要大于展览生产要素投入的比率,因此, 会展业的发展要特别注意树立品牌意识,多创造一些像广交会、科博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