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相互作用力专题

相互作用力专题

相互作用力专题
相互作用力专题

一、力

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作用: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

3.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4.矢量性: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力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5.力的分类

(1)按力的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分子力、核力等。

(2)按力的效果分:压力、支持力、拉力、浮力、向心力、回复力、动力、阻力等

(3)按研究对象分:内力和外力。

6.力的表示:力可用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表示

其中力的图示指用与力的大小成一定比例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二、重力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地球周围的物体,无论与地球接触与否,运动状态如何,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因此任何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G=mg

3.方向:竖直向下

4.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及质量分布情况有关,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重心,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确定。

三、弹力

1.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了弹性形变。

弹力和形变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2.方向:沿绳的方向或垂直接触面,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3.大小: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类的弹力大小与形变量成正比,即F=kx

其中k 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反应弹簧的性质。其他弹力的大小随着形变量的增大而增大。

四、基本相互作用力

1.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

2.重力属于引力相互作用,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本质上是电磁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

五、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2.产生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挤压;(2)物体间的接触面不光滑;(3)两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

3.大小:跟压力N 成正比,N F μ=,μ表示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

4.方向:与接触面平行,并且跟物体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

六、静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相对静止的物体,由于有相对滑动的趋势而在物体接触处产生的阻碍物体之间相对滑动的力。

2.产生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挤压;(2)物体间接触面不光滑;(3)两物体相对静止

但有相对滑动的趋势。

3.大小:在零至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4.方向:总是跟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考点一、对力、重力、重心概念的理解

1.力的基本特性

(1)物质性:由于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一个力必然与两个物体密切相关,一个是其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其受力物体.

(2)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在相关的运算中所遵从的是平行四边形定则.

(3)瞬时性:所谓的力的瞬时性特征,指的是力与其作用效果是在同一瞬间产生的.

(4)

(5)相互性: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牛顿第三定律).

2.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区别与联系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但不能认为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因地球对物体

的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是重力,另一个分力是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如图所示.

(2)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处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大小不同,方向垂直地轴,此原因导致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重力的大小略有变化.由于地面与地心的距离不同,同一物体在不同高度受到的万有引力不同,这是导致同一物体在不同高度的重力的大小略有变化的又一原因.一般情况下,可不考虑地球的自转效果和所在高度差别,近似地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与物体的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除赤道平面和两极点外,重力的方向也不指向地心,而万有引力的方向永远指向地心.

考点二、一般弹力的判定

1.弹力是否存在的判断方法

(1)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判断

明显形变产生的弹力可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

[特别提醒] 判断是否存在弹力的依据是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与否.

(2)利用假设法判断

微小形变产生的弹力,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3)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

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1)根据物体产生形变的方向判断

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自身(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同.注意接触面间的弹力与接触面垂直.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

由状态分析弹力,即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符合,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确定弹力方向.

(3)常见的几种弹力的方向特点

①弹簧的弹力:与弹簧测力计中心轴线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方向.

②轻绳的弹力: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③接触面间的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的物体.两个球面之间的弹力沿两球心的连线指向受力物体;球面与平面间的弹力在接触点与球心连线上,指向受力物体;点与面间的弹力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的切面)而指向受力的物体.

④杆对物体的弹力:可能沿着杆,也可能不沿着杆.

(4)理想模型中的弹力比较:

①轻绳:质量不计、松软、不可伸长的绳,绳中各处的张力大小相等;轻绳对物体只能产生拉力,不能产生压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的瞬间,拉力可以发生突变.

②轻杆:质量不计、不可伸长和压缩的杆;轻杆既能对物体产生压力,又能产生拉力,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的瞬间,拉力可以发生突变.

③轻弹簧:质量不计,既可被拉伸,也可被压缩,弹簧中各处弹力均相等;轻弹簧对物体既能产生压力,又能产生拉力,力的方向沿弹簧轴线,力的大小可应用胡克定律F=kx求解;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弹力只能逐渐改变,在状态改变的瞬间,弹力大小不变.

考点三、弹簧弹力的求解

1.弹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橡皮筋)的弹力可根据胡克定律计算.

(2)弹力是被动力,其大小与物体所受的其他力的作用以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微小形变产生的弹力和明显形变产生的弹力均可通过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

2.弹力大小的变化

受弹力作用的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瞬间,明显形变(弹簧、橡皮筋)引起的弹力瞬间不变,微小形变产生的弹力可发生突变.

3.双解性——弹簧弹力可能由于拉伸或压缩产生,因此此类问题可能存在双解.

4.轻质弹簧两端拉力一定相等.

考点四、如何求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

在确定摩擦力的大小之前,首先分析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明确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由公式f=μN直接计算,相互作用的压力FN的分析是关键,它与物体在垂直于接触面方向的受力密切相关.注意只有在特殊情景中压力大小才等于重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应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注意区别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压力和重力的大小也不总是等大的,水平支撑面受到的压力与重力大小也不一定是等大的.只有在物体静止在水平支撑面上、或沿水平支撑面上运动,且不受到在竖直方向有分力的其他力的作用的情况下,压力才与重力等大.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因此,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时一定要明确“相对”的含义是指相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所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相同,也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成一定的夹角.

考点五、如何求静摩擦力大小及方向的判定

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随物体受到的其他外力或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静摩擦力这种随外界约束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称之为静摩擦力的被动性.

1.静摩擦力的大小

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Ff 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fmax之间,即0<f≤fmax.最大静摩擦力fmax是物体将要发生相对滑动(临界状态)时的摩擦力,它的数值与N成正比,在压力N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静摩擦力fmax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一般情况下,可近似认为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注意:静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间的相互压力N无直接关系,但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与物体之间的正压力成正比.

因静摩擦力具有大小、方向的可变性,其大小只能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计算:如果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摩擦力将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求解;如果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2.静摩擦力的方向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是指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物体将要发生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对运动趋势不如相对运动直观,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时除了用“假设法”外,还可以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及牛顿第三定律来分析.

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①假设法:假设接触面光滑,看原来相对静止的物体间能发生怎样的相对运动.若能发生相对运动,则这个相对运动的方向就为原来静止时两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若不能发生相对运动,则物体间无相对运动趋势.

②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定:即先判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加速度的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③利用牛顿第三定律来判定: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特点,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再根据相互作用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

考点六、摩擦力的综合问题

1.摩擦力和弹力的关系

(1)弹力: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对弹簧类,有F=kx.

(2)摩擦力:摩擦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相互挤压并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μN,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其他外力或运动状态确定;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3)弹力是摩擦力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力,则必存在弹力(压力、支持力),且摩擦力的方向和弹力(压力、支持力)方向互相垂直.

2.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摩擦力突变发生的前提条件具有多样性,如物体的受力情况发生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形式发生了变化.因此要全面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抓住前提条件,才能正确地处理摩擦力的突变问题.如果对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的变化分析不到位,在解题时容易疏忽摩擦力的突变问题.

(完整版)相互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相互作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 C.动摩擦因数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 D.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发生变化 2.关于摩擦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D.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 3.一条轻绳承受的拉力达到1 000 N时就会断,若用此绳进行拔河比赛,两边的拉力 大小都是600 N时,则绳子() A.一定会断B.一定不会断C.可能断,也可能不断 D.只要绳子两边的拉力相等,不管拉力多大,合力总为0,绳子永远不会断 4.某同学从台阶向下跳到地面的软垫上。从接触软垫到停下来的过程中,该同学的受 力是() A.重力B.重力、垫子的支持力、该同学对垫子的压力 C.重力、垫子的支持力D.重力、垫子的支持力、垫子对该同学的冲击力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的木块,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 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10 N,向左B.6 N,向右C.2 N,向左D.零 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力把物体向上抛出,物体上升过程中仍受到向上的力 B.一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直接接触到它并且施加了这种作用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D.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 7.对两个大小不等的共点力进行合成,则()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专题知识点及习题

《相互作用》专题知识点 【重力认识中的几个问题】 一、产生原因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在地球吸引物体的同时,物体对地球也有吸引力. 二、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注意: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状态无关,但与地理位置有关,一般同一物体重力随高度增加而减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在两极处重力最大. 三、重力的测量 测量工具:弹簧秤或台秤 测量原理:根据二力平衡知识,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时受到的竖直悬挂物的拉力或水平支持物的支持力在数值上与物体的重力相等. 注意:弹簧秤或台秤测量的是对称的拉力或压力(即弹力),因此重力的测量属于间接测量. 四、物体重心的确定 定义:物体的任何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物体的重心,是物体重力的作用点. 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与质量的分布有关,物体的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例如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环其重心就不在圆环上. ①对质量分布均匀、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几何中心. ②对质量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以用实验的办法来确定,例如对薄板状的物体可以用悬挂法来确定,其原理是二力平衡. 例关于重心,正确的说法是() A.将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物体的重心必在悬挂点的正下方 B.质量分布均匀、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和它的几何中心重合 C.背跃式跳高运动员,在越过横杆时,其重心可能在身体之外 D.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有关 解析由上面分析知正确选项为ABCD. 【如何判断弹力的方向】 弹力的产生条件是:(1)两个物体相互接触;(2)接触处发生弹性形变。弹力的方向垂直接触面。对于绳的弹力 一定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对于杆的弹力可以沿杆的方向也可以不沿杆的方向,现分析如下: 一、点与平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平面 例1. 如图所示,杆的一端与墙接触,另一端与地面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分析杆AB受的 弹力。 二、点与曲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过切点的切面 例2 如图2所示,杆处在半圆形光滑碗的内部,且处于静止状态,分析杆受的弹力。 解析:杆的B端属于点与曲面接触,弹力N2的方向垂直于过B点的切面,杆在A点属于 点与平面接触,弹力N1的方向垂直杆如图2所示。 三、平面与平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例3.如图3所示,将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分析物体受的弹力。 解析:物体和地面接触属于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N的方向垂直地面,如图3所示。

四种作用力

引起空气微团运动的四种作用力及其在风的形成过程 中所起的作用 摘要:引发空气微团运动的四种作用力在风的形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通过相互的影响并与自然界的温度,凹凸物等产生空气相对地面所形成的运动。关键字:空气微团作用力气压 空气微团,是指是大气中的一团很小的空气。它小到这种程度,以致我们必须在气象科学的意义下把它看作是一个点。它仅有唯一的气象参量值,例如有唯一的温度、气压值和风速值。而整个大气是由极其众多的大气微团组成的。 引起空气微团运动的作用力有四种,分别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和摩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指由水平气压梯度引起的作用在单位质量空气上的压力差就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气压梯度不仅表示气压分布的不均匀程度,而且还表示了由于气压分布不均而作用在单位体积空气上的压力。 水平地转偏向力是指空气是在转动着的地球上运动着,当运动的空气质点依其惯性沿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运动时,对于站在地球表面的观察者看来,空气质点却受着一个使其偏离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力的作用,这种因地球绕自身轴转动而产生的非惯性力称为水平地转偏向力。 惯性离心力是指物体在作曲线运动时所产生的,由运动轨迹的曲率中心沿曲率半径向外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这个力是物体为保持沿惯性方向运动而产生的,因而称惯性离心力。 摩擦力是指空气在近地面运动时,地表对空气产生的阻碍作用力。摩擦力一般分为内摩擦力和外摩擦力:内摩擦力是在速度不同或方向不同的相互接触的两个空气层之间产生的一种相互牵制的力,它主要通过湍流交换作用使气流速度发生改变,也称湍流摩擦力,但其数值很小,往往不予考虑:外摩擦力是空气贴近下垫面运动时,下垫面对空气运动的阻力,它的方向与空气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与空气运动的速度和摩擦系数成正比。 大气是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之中的,大气的运动可分为水平运动和铅直运动两部份。风的形成即是大气的水平运动,而空气的微团运动是大气运动的直接推动力,因此空气微团运动的四种作用力对风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人类所处的环境中,可将风分成以下三大类: 一、自由大气中的风 空气水平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些不同运动形式的产生是由受力情况不同所造成的。根据大气中不同高度各种力的作用情况,我们把大气分为摩擦层和自由大气。在自由大气中,主要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如果空气质点作曲线运动还要考虑惯性离心力。在流动的空气中,空间各点的运动率不随时间变化的运动称为空气的稳定运动。在空气稳定运动中作用于运动质点上的诸力之合力等于零。这种稳定运动又称平衡运动。 ⑴地转风 在自由大气中,平直等压线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达到平衡时空气的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称为地转风。地转风的风速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空气密度及地转参数。若在同一地理纬度上,并空气密度一样时,水平面上的等压线越密集,地转风速就越大;若在同一地理纬度,并各高度上水平气

相互作用力测试题

相互作用测试题 1. 关于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因此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必然是相互接触的物体 B.把石块向上抛出,石块向上运动受到向上的力。这样的力只有受力物体而没有施力物体 C.对任何一个力,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一定是同时存在的 D.力作用于物体,只有这个力足够大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下列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球形物体的重心在其球心 B.物体的重心必在物体上 C.物体只在重心处受力,其它部分不受力 D.物体悬挂静止不动,则物体的重心必与悬点在同一竖直线上 3. 关于物体重力和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总是在物体上,不可能在物体外 B.弹簧秤和杆秤都可以直接用来测重力 C.挂在一根细线下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其重心一定在过悬点的竖直线 上 D.有规则形状的物体的几何中心不一定与重心重合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产生 B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产生的 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D.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 5. 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D.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6.用手直握一个油瓶,瓶始终处于竖直且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中油越多,手应握的更紧些 B.手握的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C.不管手握得有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一定的 D.以上说法都正确 7.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实质上是一个力 C.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桌面上 D.桌面对物体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相互平衡的力

力学(相互作用力)

力学—(相互作用力) 第一讲力、重力和弹力 一、力 力的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的性质:(1)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2)相互性:受力物体也是实力物体,实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 二、重力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 重心:重心至于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有关;与几何中心吻合。 三、弹力 1、弹力的方向:有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1)水平的弹力 接触面(线)(点) (2)轻绳的弹力 (死杆活结)(死杆)(死结)(活杆)活结两端弹力关死杆可以提供任两端弹力无提供的弹力于角的平分对称意方向的弹力必然联系与杆共线 (3)弹簧的弹力 胡克定律:F=kx(x指形变量)即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于形变量成正比。 方向:指向弹簧恢复原长的方向。 2、判断弹力存在的方法 接触 (1)条件法 弹性形变

(2)假设法:若不存在弹力,看物体的状态或形变是否发生变化 例1、下来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两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一个物体先对别的物体施加力之后,才能受到反作用力 C,地面上的物体在赤道上受的重力最小 D,物体中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或质量分布有关 例2、如图所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 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小车静止时,F=mgsinθ,方向沿杆向上。 B,小车静止时,F=mgcos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 C,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竖直向上。 D,小车向右匀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可能沿杆向上。 例3、如图,一质量不记的弹簧原长为10cm,一端固定于质量为m=2kg的物体上,另一端施一水平拉力F。物体与水平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弹簧长度为12cm时,物体恰好匀速运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多 大?(g=10N/s2) 例4、(三东理综)如图,用完全相同的轻弹簧A、B、C,将两个相同的小球连接并悬挂,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0,弹簧C水平,则弹簧A、C的伸长量之比为() A,3:4 B,4:3 C,1:2 D,2:1

浅谈强相互作用的基本性质

浅谈强相互作用的基本性质 左阳中32140215 许思军32140221 【摘要】大家知道,自然界中存在4种相互作用—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都是长程力,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是短程力。引力的相互作用强度最弱,在微观世界可以忽略,而强相互作用最强,是理解微观世界基本成分以及它 们之间相互作用运动规律的关键。20世纪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成功地建立了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两部分—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统一模型理论和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理论。标准模型理论已经历了30多年的实验检验,证明了它的正确性。 【正文】 1.强相互作用历史 汤川《Yukawa)理论开创了强相互作用历史1932年查德威克(J.Chadwiek)发现了中子,接着海森伯(Heisenberg)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模型。自然界中存在3种基本粒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绕核运转的电子组成,自然界万物就是由这3种基本粒子构成的。然而,当时一个很大的困惑是质子和中子如何才能紧密结合在ro一”厘米大小的原子核中,试图利用当时已知的电磁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来解释都不能自圆其说。1935年汤川提出了质子和中子是通过交换一,种未知的介子(其质量介于质子和电子 之间)形成原子核内很强的束缚力,这种介子称为二介子,其质量大约为100一ZooMeV,它与交换无质量光子的电磁力不同的是,它是短程力,这就开创了强相互作用的历史。就在一年后,一936年安德森(C.Anderson)在宇宙线中发现了一种粒子,其质量为105Mev,后来知道这是只参与弱相互作用的林子。直到1947年鲍威尔(C.Powell)才发现了参与强相互作用的二介子。汤川的强相互作用理论可以与电磁相互作用类比,所不同的是交换的二介子是有质量的。然而人们将汤川理论与核力实验相比较时就发现有效强相互作用强度远远大于 1,g,/4二鉴14(>1),这要比电磁相互作用。2/47T=1/137大很多,因此微扰理论不再适用,高阶项的贡献不仅不能忽略,而且使得整个理 论计算变成无意义。50年代,随着高能加速器的发展,从加速器实验中发现了一大批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已发现了100多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统称为强子,它们的寿命极短。

江西省重点中学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在一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乒乓球内注入质量为M 的水,但未将乒乓球注满,用水平“U ”形槽将其支撑住,保持静止状态,其截面如图所示。已知“U ”形槽的间距d =R ,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乒乓球与槽间的摩擦力,则“U ”形槽侧壁顶端A 点对乒乓球的支持力大小为( ) A .()M m g + B . ()3 M m g + C .3()M m g + D .2()M m g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以乒乓球和水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有 ()2sin 2sin60F F M m g θ=?=+ A 点对乒乓球的支持力大小为 )3 F M m g = + 选项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2.如图,倾角θ=30楔形物块A 静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斜面粗糙,斜面上有小物块B 。A 、B 间动摩擦因数μ=0.75;用平行于斜面的力F 拉B ,使之沿斜面匀速上滑。现改变力F 的方向(图示)至与斜面成一定的角度,仍使物体B 沿斜面匀速上滑。在B 运动的过程中,楔形物块A 始终保持静止。关于相互间作用力的描述正确的有( )

A .拉力F 大小一定减小且当F 与斜面夹角为37?斜向上时有最小值 B .A 对B 的摩擦力可能增大也可能不变 C .物体B 对斜面的作用力可能不变 D .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拉力F 平行斜面向上时,先对物体B 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平衡条件,平行斜面方向 334 sin30cos30sin308 F f mg mg mg mg μ=+?=?+?= 拉力改变方向后,设其与斜面夹角为α,根据平衡条件 平行斜面方向 cos sin30F f mg α'='+? 垂直斜面方向 sin cos30N F mg α'+'=? 其中 f N μ'=' 解得 ()sin30cos30(334)cos sin mg mg F μαμα?+?+'= = + cos sin f mg F μθα'=-'() 当F 与斜面夹角为37?斜向上时有最小值,拉力F 大小一定减小,A 对B 的滑动摩擦力减小,故A 正确,B 错误; CD .对物体A 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B 对A 的压力、B 对A 的滑动摩擦力、地面对A 的静摩擦力,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力10道计算题专题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力10道计算题专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解答题 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弧形轻杆,圆心为O,其直径AB 位于水平桌面上,原长为R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连接着质量为m的小球, θ=?,重力小球套在弧形杆上的C点处于静止状态,已知OC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60 加速度为g。求: (1)弧形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及方向; (2)弹簧的劲度系数。 2.如图所示,质量M=kg的木块套在水平杆上,并用轻绳与质量m kg的小 球相连,今用跟水平方向成α=30°角的力F=N拉着球带动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中M、m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取10N/kg,求: (1)运动过程中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θ; (2)木块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重25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50N,动摩擦因数是0.5,物体的一端连一根劲度系数为4×103N/m的轻质弹簧.求: (1)将弹簧拉长2cm时,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多大? (2)将弹簧拉长4cm时,物体受地面的摩擦力多大? 4.如图所示,用一轻弹簧竖直悬挂物体,现用力F=10.5N竖直向下拉物体,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由原长5cm伸长到7.2cm。若将力F改为竖直向上拉物体,大小不变,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由原长缩短到3cm。求物体的质量和弹簧的劲度系数。(g

取10N/kg) 5.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A、B两个小球,其中B球质量为m,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小球A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求:小球A的质量大小。 6.如图所示,某人用轻绳牵住一只质量m=0.6kg的氢气球,因受水平风力的作用,系氢气球的轻绳与水平方向成37°角。已知空气对气球的浮力为15N,人的质量M=50kg,且人受的浮力忽略不计(g取10N/kg,sin37°=0.6,co s37°=0.8)。求: (1)水平风力的大小; (2)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3)若水平风力增强,人对地面的压力如何变化?(要求说明理由) 7.如图所示,物块A套在一根水平固定的直杆上,物块A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μ=,用轻绳将物块A与质量m=1 kg的小球B相连,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 3 现用跟竖直方向成30°角的拉力F,拉着球B并带动物块A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中A、B相对位置保持不变,g=10 m/s2。求: (1)拉力F的大小;(结果可以用根式表示) (2)物块A的质量。

自然界中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研究 学院物理工程学院 专业物理学 学号11111111111111 姓名xxxxxxxxx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1) 1粒子理论下的4种基本相互作用 (1) 1.1两种长程力——引力和电磁力 (1) 1.2两种短程力——弱核力和强核力 (2) 2统一理论的思想基础 (2) 3粒子理论下的统一 (2) 4爱因斯坦对统一理论的构思 (3) 展望 (4) 参考文献 (4)

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研究 摘要:人们发现微观粒子之间仅存在四种相互作用力,它们是万有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宇宙间所有现象都可以用这四种作用力来解释。进一步研究四种作用力之间联系与统一,寻找能统一说明四种相互作用力的理论——大统一理论。本文从两种不同的角度—粒子理论和场理论,浅析对大统一理论的认识,进而认识自然规律的统一性。 关键词:大统一理论;自然力;物质粒子;传递力拉子;四种基本力 引言:早在20世纪20年代,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致力于寻找一种统一的理论来解释所有相互作用,也可以说是解释一切物理现象,因为他认为自然科学中“统一”的概念或许是一个最基本的法则。甚至可说在爱因斯坦的哲学中,“统一”的概念根深蒂固,他深信“自然界应当满足简单性原则”。 从30年代提出相对论后不久,爱因斯坦就着手研究“大统一理论”,试图通过“弱作用,磁场,强作用”的统一思维来简单的解释宇宙,进一步将当时已发现的四种相互作用统一到一个理论框架下,从而找到这四种相互作用产生的根源。这一工作一直到他1955年逝世为止,并几乎耗尽了他后半生的精力,而且统一思维与当时物理学界的主流思想不符,以致于一些科学史学家断言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大失误。 17世纪,牛顿在研究宇宙行星运动规律时,把行星绕太阳、月球绕地球、太阳系绕银河的运动,以及地球对其上面物体间的吸引统称为一种力的作用,称为万有引力,并得到万有引力定律。正是由于这种力的作用,使得宇宙间各天体组成了和谐的大家庭。 19世纪下半叶,麦克斯韦成功地把电现象和磁现象统一起来,指出了电力和磁力是本质上相同的力,并得到了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证明了光就是二者统一的一种表现形式。 众所周知,宇宙中的一切物质都在做变速运动,无论这种变速运动是什么样的形式,都与力密切相关。因为支配物质行为的就是力。因此,要想最大限度地统一自然规律的描述,就必须把各种形式的力统一为一种力在各种不同条件下的表现。经过物理学家们近100年的艰苦努力,包括理论上的探究、实验上的摸索和验证,在20世纪中后期已将自然界各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力统一为4种自然力:引力、电磁力、弱核力和强核力。余下的工作就是如何将这4种力进一步统一。粒子理论的不断发展和爱因斯坦晚年的大胆构思为建立大统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粒子理论下的4种基本相互作用目前,人们从粒子论中已经认识到,一切能观察到的物质是由4种基本粒子组成的(并非最小粒子):2种重子,即质子(p)和中子(n);2种轻子,即电子(e)和中微子(ν),它们相互接近时,其行为是由以上4种自然力支配着。 粒子论指出,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间不会直接发生力的作用,而是通过发射和吸收传递力粒子而产生通常称之为力的效应的。物质粒子发射出传递力粒子而产生反弹,传递力粒子与加外物质粒子碰撞而被吸收,这样一发一收,即两个物质粒子由交换传递力而使其速度发生改变,如同它们之间产生了力的作用。 1.1两种长程力——引力和电磁力 当物质粒子发射的传递力粒子质量为零时,则在大距离上可以进行交换,称为长程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八章 力 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目标】 ㈠ 知识目标 1. 通过对图景的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探讨力的作用效果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的改变; 2. 知道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 3. 通过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实验,感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从而知道力的三要素; 4. 能用示意图的方法表示力的三要素; 5. 通过多个实验现象的归纳,认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㈡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推理的能力; 2. 了解用“科学猜测”和“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及实验的能力 ㈢情感目标 1. 结合有关力的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知识的价值,进而将好奇、兴趣转化为学习动机; 2. 通过观察、实验与分析、归纳等活动指导学生学习和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 在研究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相互作用的实验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使社交和表达能力得到一定提高。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力的方法 【教学器材】磁铁,薄铁片,弹簧,塑料尺,滑板,铅笔,磁体小车,两个气球 【教学过程】 一、小魔术引入课题: 演示实验1:老师手抓一塑料碗,手心藏一小强磁铁,将一乒乓(内部粘有铁片)球放在碗里,再将碗提起,嗯?乒乓球不见了!然后揭示谜底,球被吸在碗底了! 生:磁铁对铁片有力的作用 师:“力有很多种,我们还学过哪些力?” 生:“重力、弹力、摩擦力” 师:“重力、弹力、摩擦力都是力,我们本节课一起学习第八章第四节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新授: 1. 什么是力? (a )请同学们就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举一例 学生举例: 地球 吸引 苹果 手 拉 弹簧 地面 阻碍 足球 结论: 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作用 (b )强调概念中的“物体与物体”共是两个物体,问:“一个物体能产生力吗?” 作用

自然界的四种基本力

自然界的四种基本力 力是自然科学理论大厦的基石;力的发现和力学理论的建立,是自然科学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在牛顿以前,古希腊科学家解释自然现象的理论框架是"和谐"。譬如,地球为什么是球形的?行星为什么作圆周运动?他们认为,球形和圆周运动最匀称、最饱满、最稳定,即最和谐。所以,找到了和谐,也就找到了满意的答案。在牛顿以后,科学家则用力的框架代替了和谐框架。今天,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就是致力于寻找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作用力,找到了作用力,也就等于找到了现象存在的原因。显然,力的框架与和谐的框架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不仅可以精确地解释许多以前无法解决的难题,而且还能准确地预见许多自然现象。 今天,当我们用力的观点考察世界时发现,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无不受力的支配。无论是物理运动、机械运动、化学运动,还是生物运动,都离不开力的作用。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电磁力和万有引力支配着宇宙的一切运动。同时,正如科学家们所言,科学理论的诠释之箭只有指向力学才是最基本的、最令人信服的。因此,从研究各种自然力开始,并着手寻找它在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中的可能表现形式,就有可能找到物质系统与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某种联系,发现存在于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中的新的作用力。倘若如此,社会科学就有可能如同自然科学一样有一个坚实的基石,并最终实现与自然科学的联姻或统一。 从原子到美洲豹,从细菌到你我他,从鲜花到牛粪尿,从爱因斯坦的大脑到花岗岩,所有这些存在物虽然表现出的结构、形态和运动各不相同,但是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由自然界四种基本作用力所编制的"实体"。因此,五彩缤纷的世界背后,蕴藏着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简单韵律~

力与相互作用测试题及答案

力与相互作用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命题人:宝鸡石油中学孙晓彩 试题说明:本套试题考查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力与相互作用。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及其对知识的理解应用,涉及的知识点有:牛顿第三定律,弹力和摩擦力的概念,有关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分析和简单的计算,探究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对物体受力分析。 本套试题共18个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共56分) 1.如图,重力大小为G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它施加一竖直向上且逐渐增大的力F,若F总小于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对地面的压力随F增大而减小 B.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就是木块的重力 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 D.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如图,a 、b 为两根相连的轻质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100N/m ,200N/m 。原长分别为6cm,4cm 。在下端挂一重物G, 物体受到的重力为10N,平衡时 A.弹簧a下端受的拉力为4N,b下端受的拉力为6N B.弹簧a下端受的拉力为10N,b下端受的拉力为10N C.弹簧a的长度变为7cm,b的长度变为4.5cm D.弹簧a的长度变为6.4cm,b的长度变为4.3cm 3.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kg的木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右滑行的同时还受到一个向左的水平推力的作用,已知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在木块停止运动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B.地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1N C.地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10N D.木块受到的合力为1N 4.重力大小为G的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匀速攀上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1 ,匀速滑下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桌面的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方向如图所示。现撤去力F1,则 A木块受摩擦力为8N,方向向左 B 木块受摩擦力为6N,方向向左 C木块受摩擦力为2N,方向向右 D木块所受合力为2N,方向向右 6.如图所示,物体A和B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则物体A受到的力是 A.重力,B对A的支持力 B.重力,B对A的支持力、下滑力 C.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 D.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 7 .质量为m的木块在置于桌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M=3m。已知木块与木板间、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木板所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μmg B、2μmg C、3μmg D、4μmg 8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有F=1N 的两个水平力作A于A、B两个物体上,A、B、C都静止, 则地面对A物体、A物体对B物体、B物体对C物体的摩 F F

高三一轮复习专题:相互作用力(有答案)

专题:相互作用 考点一弹力的分析和计算 1.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条件法:根据产生弹力的两个条件——接触和发生弹性形变直接判断. (2)假设法或撤离法:可以先假设有弹力存在,然后判断是否与研究对象所处状态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还可以设想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撤离”,看研究对象能否保持原来的状态.2.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1)根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 (2)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 3.弹力大小的确定方法 (1)弹簧类弹力:由胡克定律知弹力F=kx,其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而不是伸长或压缩后弹簧的总长度. (2)非弹簧类弹力:根据运动状态和其他受力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来综合确定. 1.如图所示,小车内一根轻质弹簧沿竖直方向和一条与竖直方向成α角的细绳拴接一小球.当小车和小球相对静止,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绳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 B.轻弹簧一定对小球有弹力的作用 C.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但是轻弹簧对小球一定有弹力 D.细绳不一定对小球有拉力的作用,轻弹簧对小球也不一定有弹力 2.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车静止时,F =mgsin θ,方向沿杆向上 B .小车静止时,F =mgcos 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 C .小车以向右的加速度a 运动时,一定有F =ma sin θ D .小车以向左的加速度a 运动时,F = 2+2,方向斜向左上方,与竖直 方向的夹角θ1满足tan θ1=a g 考点二 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1.假设法:利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 2.状态法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确定,思路如下. 3.转换法 利用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来判定.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再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反作用力——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如图,质量m A >m B 的两物体A 、B 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 的受力示意图是( )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力 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力 测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重力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舞蹈演员在跳舞过程中,其重心可能改变 B .登珠穆朗玛峰时,运动员在山底和山顶受到的重力相同 C .蚂蚁太小,故蚂蚁不受重力的作用 D .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该物体上 2.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3 m 板的前端静止不动时,运动员受到板对她的弹力方向 是( ) A .斜向左上 B .斜向右上 C .竖直向上 D .竖直向下 3.如图所示,物块a 、b 的质量均为m ,水平地面和竖直墙面均光滑,在水平推力F 作用下,两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0 B .b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2mg C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 D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2mg 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物体用绕过滑轮的细线相连.质量为m 的物体和竖直墙壁接触,且跟竖直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悬线保持竖直.由于M >m ,质量为M 的物体向下运动,质量为m 的物体向上运动.质量为m 的物体上升的过程中受到墙壁的滑动摩擦力为( ) A .μm g B .μMg C .(M -m )g D .0 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 1的力拉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 1,改用大小为F 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 2,弹簧的拉伸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原长为( ) A . F 1l 2-F 2l 1F 1-F 2 B .F 1l 2-F 2l 1F 2-F 1 C .F 2l 2-F 1l 1F 1-F 2 D .F 2l 1-F 1l 2 F 1-F 2 6.如图所示,一个足球用一个轻质网兜悬挂于O 点,A 点为网兜上对称分布的网绳的结点,OA 为一段竖直绳,设网绳的长短和足球重力不变,则足球越大( ) A .网绳的拉力越大 B .网绳的拉力越小 C .网绳的拉力不变 D .竖直绳OA 的拉力越大 7.如图所示,三个重量均为100 N 的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各接触面水平,水平拉力F =20 N 作用在物块2上,三条轻质绳结于O 点,水平绳与物块3连接,竖直绳悬挂重物B ,倾斜 此 卷 只 装 订 不 密封

专题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版)

苏科版八年级下物理同步提高必刷题训练 第8章力 8.4力的作用相互的 ◆要点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力的相互性: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这个两个力被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相互作用力的关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要点2 物体的受力分析 (1)首先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因为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2)其次看接触力,分析与哪些物体有接触,是否受到弹力和摩擦力。如果接触面有挤压,则一定有弹力;若有挤压,且接触面粗糙,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则由摩擦力。 (3)按照顺序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Δ基础题系列 ◆1.能够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道理的是() A. 抛出去的粉笔头,最终会落回地面 B. 重物压在海绵上,海绵形状发生改变 C. 游泳时手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 D. 磁悬浮列车能以很高的速度运行 【答案】C 【解析】 A、掷出去的粉笔头之所以落回地面,是因为粉笔头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这个力在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使粉笔头落回地面,故A不符合题意; B、重物的压力使海绵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体现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 C、游泳时人向后划水,人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水也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正是这个力使人向前运动,它体现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符合题意; D、通过同名磁极相互排斥,使火车对铁轨的压力减小,从而减小了火车受到的铁轨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车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如图是在一次拔河比赛中,经过激烈比拼,最终甲队获胜,关于这场拔河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大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B. 甲队对乙队的拉力小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 C. 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小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 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答案】D 【解析】 (1)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拔河的两个队,甲对乙施加了多大拉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故AB说法不正确; (2)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哪边能获胜就取决于哪边的摩擦力大,甲队获胜,甲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于乙队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故C说法不正确;D说法正确。 故选D. ◆3.(2019?天津)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该现象说明了() A.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答案】B 【解析】 把另一只小船推开的同时自己坐的小船则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在航空领域,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小鸟受到的力大 B. 飞机受到的力大 C. 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 D. 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

第1课时 力的概念以及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第四单元三种性质力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单元讲述的是关于“力”的基础知识,是学习静力学的基础和准备.内容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受力分析.本章内容与初中学过的有关力学知识联系密切,是初中知识的扩展和深化,是今后学好其他力学知识的基础. 所谓基础性,就是要为学习力学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从知识方面来说,就是理解力的初步概念,在力的统一概念下分析重力、弹力、摩擦力产生的概念.从运用方面说,是熟悉对一个物体的受力分析,会画出正确的受力示意图. 本章具有预备性,不论在知识上和运用上都要有一个“度”.比如在本章第二节提到:“用悬绳挂着的静止物体,用静止的水平支持物支持的物体,它们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在这一节就不要求从道理上把这一论断说清楚,可先作为事实接受下来,讲过牛顿第三定律后再解决.再比如静摩擦,要想一开始就把问题讲深讲透,企图学生能够处理比较难的有关问题,可以说是“拔苗助长”,是不可能的. 关于滑动摩擦力,教材中虽然提到“阻碍相对滑动”“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但举例只限于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相对于另一静止物体(相对地面静止)的情形.一开始不宜涉及两物体都相对于地面运动的情形.关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介绍动摩擦因数时应强调该因数无单位,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组成材料及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动摩擦因数一般情况下小于1. 静摩擦力是个难点,更要注意要求适当.关于静摩擦力的方向,只限于容易判断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情形.关于静摩擦力的大小,只限于可应用二力平衡求解的简单情形.这里不宜涉及静摩擦力是阻力还是动力的问题. 二、单元教学目标解析 三.单元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四.单元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五.单元教学流程设计 第一课时力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内容分析 力学知识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内容,本节课对于建立清晰的力概念以及受力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主要包括:力的概念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在学生初中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将力的概念进行推广和加深。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及物体发生形变是有原因的,是由于其他物体和该物体发生了相互作用,这种作用称为力.认识力、研究力,都要从力的作用效果入手.力离不开物体,每一个力都对应着一个受力物体和一个施力物体,仅有受力物体和仅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力的相互性。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不仅有力的大小,还有力的方向及作用点,所以力是矢量,将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今后分析研究一个力,不仅要明确它的产生条件,还要明确力的三要素,描述、表示力也要抓住这三条,所以在力的图示中为了让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必须先规定标度,为了表示方向必画箭头.为下一单元力的合成与分解做铺垫。但是在受力分析中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所以力的示意图也要做强调。在力的分类中可以在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分类,但是仅要求学生记住常见的几种性质力即可。力的相互性是本节课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相互作用测试题(含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 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力大小都是10N,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B .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C .施力物体施力在前,受力物体受力在后 D .根据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2.如图所示,A 、B 是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木块,长为l ,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 端面与桌边平行.A 木块放在B 上,右端有l 4伸出,为保证两木块不翻倒,木块B 伸出桌边的长度不能超过( ) A .l 2 B .3l 8 C .l 8 D .l 4 3.A 、B 、C 三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 、m 和m 0,按如图所示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 随A 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 ) A .物块A 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 0g B .物块A 与B 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 0g C .桌面对A 、B 对A ,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 0g D .桌面对A 、B 对A ,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 0g 4.一个长度为L 的轻弹簧,将其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时,弹簧的总长度变为2L .现将两个这样的弹簧按如图所示方式连接,A 、B 两小球的质量均为m ,则两小球平衡时,B 小球距悬点O 的距离为(不考虑小球的大小,且弹簧都在弹性限度范围内)( ) A .3L B .4L C .5L D .6L 5.将物体所受重力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下列图中错误的是( ) 6.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A 、B 两小球以及水平天花板上的固定点O 两两连接.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 作用于A 球上,此时三根轻绳均处于伸直状态,且点O 和B 球间的轻绳恰好处于竖直方向,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三根轻绳的长度之比l 1∶l 2∶l 3=3∶4∶5,两球质量关系为m A =2m B =2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O 和 B 球间轻绳的拉力大小为2mg B .点O 和A 球间轻绳的拉力大小为10mg 3 C .F 的大小为4mg 3 此卷 只 装 订 不 密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