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管理学课程改革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管理学课程改革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管理学课程改革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管理学课程改革

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管理学课程改革

[摘要]高职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项目教学法是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强调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按职业活动和要求设计教学内容,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与训练项目。项目教学法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把教学内容融于项目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思路,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工作思路,使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文章探析了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从中发掘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这些问题基础上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为有关研究人员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教学改革管理学课程高职项目教学

在时代革新的大背景下,技术技能型人才日益受到社会青睐,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职教育迅猛发展。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对高职的教育目标精神,高职必须要树立新的培养方向,将高素质、高技能及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为适应时代潮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更好地使管理学课程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我们必须思考课程教学改革通过何种途径实现。本文旨在探究高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应用,为我国相关方面的教学提出有意义的思考。

一、高职管理学课程特征

采用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思辨方法,在高职总体课程的普遍性下,我们来探讨管理学课程自身的特性,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1.指导性。管理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多样性的联系。管理学不仅是旅游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程,而且是其他专业的选修课或是必修课。管理学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它提供的管理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于本专业或是其他专业同学的学习具有很好的指导性。如今高职学生上课不积极,逃课率较高,有的就算是去上课也不认真听讲,主要原因就归结为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课程内容较为空洞。这就需要设置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来指导实践,吸引学生填充知识空白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管理学恰恰就是这样的课程,它集完整抽象理念与策划、组织、控制于一体,具有较强的指导性,能较好地应用于实践操作。

2.普遍性。管理涉及我们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影子随处可见,但是大多数学生对管理学的认识是不清晰或者是片面的。现在要教导学生正确认识、系统学习、深刻体会管理学的普遍应用性原理,就必须将管理学普遍性原理与学生现实实际相结合,比如联系如何规划好自己的学业生涯或者如何组织好社团活动等问题。

3.艺术性。管理学表面上让人感觉是比较枯燥的,但其实它是一门带有较强艺术性的学科。何谓管理,简言之就是,管理者以服务被管理者为主要手段,借

教学改革- 项目化教学

实施项目化教学走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之路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求日益增大,因此专业课实践教学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珠三角地区行业发展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就业、发展”为内涵的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改革思想,确立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其核心意义在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教学特点,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确保学生踏出校门之前就能掌握本专业实际操作技能。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根据能力和岗位的需求,-我们将专业课程体系拆分成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模块三部分。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由若干项目组成,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指导学生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成就动机,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每个项目的下发实训任务都是为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而设计,或从各企业、公司中特别选取出来的,让学生的实践与市场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中。 为了能更好地落实该项教学改革,我系组织了一批校内外专家和校内骨干教师对2016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查与维修技术和建设工程管理四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复的修改和优化,最终确定了2016级以项目化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应配套的教学大纲。并在下学期对2015级的部分专业进行初步试行,系部将在试行的各个阶段对教学效果进行监控和定期反馈,为2016级项目化教学的正式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项目化教学,突显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所谓项目化教学,就是以项目为主线、以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体、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要素构成,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

课程项目化_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

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 路海萍 摘要:课程项目化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课程项目化的设计要符合三个原则:实践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和思考性原则。同时,要注意选取项目的内容、组织项目的顺序,以及解决好课程教材、教学基地和相关保障机制的建设问题。 关键词:课程项目化;工作体系;知识表征方式 作者介绍:路海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高等职业教育和教育心理研究(江西南 昌 330013)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从更深层次看,是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具有明显学科化倾向的课程模式 不协调造成的。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其人才培养规律不同于学术人才培养规律。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核心任务是课程的改革,其中,课程项目化是突出高职办学特色、促使课程改革走向优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课程项目化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课程项目化是指根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训练具体技能的项目,并根据项目组织原则实施教学与考核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设计。课程项目化立足职业岗位要求,把现实职业领域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并与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衔接,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课程模块,进而有机地构成与职业岗位实际业务密切对接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项目化的体系结构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 长期主导高职教育的学科课程模式,其基础体系是学科体系,学科体系的结构是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所建立的学科门类 和学科内部知识的组合关系。显然,学科结构与学术教育的功能相联系,因此,学科课程的功能定位必然是培养学术型专门人才,学科课程模式主导的局面必须改变。课程项目化模式的基础体系是工作体系,所谓工作体系是指围绕职业工作目标的达成,不同的工作任务按照其特点和属性,尤其是工作任务的内容和顺序的相关性所组成的工作任务体系。该体系的基本逻辑关系是基于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 务的相关性。在工作体系中,工作知识依附于工作体系而存在,工作知识是在以建设、改造世界为主要目的的工作实践中“生产”出来的,它们的产生完全出于工作任务达成的需要,依附于工作实践过程而存在;而学科知识是在以认识世界为主要目的的学术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尽管随着理论技术的发展,学科知识在工作体系中获得了越来越

公共管理学简答论述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四、简答 1、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2)欧洲或莱茵模式3)东亚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2、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答: 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3)权力过于集中; 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3、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答:1)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2)入世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3)入世对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论述题 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答:第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第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第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第四,就人事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的多。第五,与私人部门的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包括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因此它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点。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共管理与其它体制不同点有哪些?答:1)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式是不同的:(1分) a,20世纪30年代以前,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奉行自由经济政策,(1分)奉行三个原则: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契约原则、自我负责原则(3分)b,由于爆发经济危机,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1分)c,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滞涨”现象,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由此兴起(1分) d,80年代以后西方的政府管理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是按照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的思路来进行的(1分)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别,各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也是不同的:(1分)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1分);欧洲或莱茵模式(1分);东亚的政府主导模式(1分) 3、案例分析: 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 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

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

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实施项目化教学走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之路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求日益增大,因此专业课实践教学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珠三角地区行业发展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就业、发展”为内涵的学做结合人才培养改革思想,确立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其核心意义在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结合当前高职学生的教学特点,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确保学生踏出校门之前就能掌握 本专业实际操作技能。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 根据能力和岗位的需求,-我们将专业课程体系拆分成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模块三部分。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由若干项目组成,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共同制订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指导学生以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及实践的方法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成就动机,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每个项目的下发实训任务都是为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而设计,或从各企业、公司中特别选取出来的,让学生的实践与市场紧密相连在职业教育中。 为了能更好地落实该项教学改革,我系组织了一批校内外专家和校内骨干教师对2016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查与维修技术和建设工程管理四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反复的修改和优化,最终确定了2016级以项目化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应配套的教学大纲。并在下学期对2015级的部分专业进行初步试行,系部将在试行的各个阶段对教学效果进行监控和定期反馈,为2016级项目化教学的正式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施项目化教学,突显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所谓项目化教学,就是以项目为主线、以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

高职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高职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试行) 我校自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以来,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为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目的,规范化管理,扎实办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不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因此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 本次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在继续贯彻原有教学管理文件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强调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能力训练及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鼓励教师的创新精神,最终促进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范围及政策 本次课堂教学改革采取“以点带面”的原则,首先拿出几门课程进行改革试点,然后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最终全面铺开。本次参与课程改革的科目为《实用英语》、《经济数学》、《财务会计》、《数据库》四门课程,任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自由申报。 三、内容及要求 本次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容包括教案规范和课堂教学过程规范两个部分。 (一)教案规范 教案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必备教学文件。为进一步规范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院要求教师上课必须有教案,并且为了确保教案的编写质量,特制定本规范和要求。 1、课程教案基本要素 (1)授课时间 (2)授课方式 (3)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4)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5)教学重点及难点 (6)教学基本内容纲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施步骤 (7)作业、讨论题、思考题 (8)课后小结 (9)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 2、教案基本要素说明

(1)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备课中应考虑“课程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即学生通过整个课程或某一课堂的学习,预期达到的效果。 (2)教学内容: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析,确定课程教学或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及其重点、难点。 (3)教学方法:是教师把自己的学识传授给学生的手段。在教学中,教师不应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4)教学手段:是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教具及现代教学手段)、师生互动、学时安排、板书设计等的设计或选择。(注:教学手段含:板书设计及教具、图表、幻灯和录像、计算机、投影仪等的使用)。 (5)课后小结:课后自我总结分析是对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评价;某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 在这五个因素中,教学内容进程是整个教案的主体部分,既体现出教学活动的逻辑程序,又要划分出若干环节或步骤,并考虑到它们的时间分配、具体方法的应用,相互间的衔接、过渡,以及教学过程与板书的协调等等,充分反映教师教学设计思想,体现教师的教学经验和风格。 3、要求及格式 教案分为教案封面、教案首页、教案要求书写规范,基本要素齐全,具体格式请参见附表1(请认真按照填表要求填写),另附教案检查考核标准,见附表2 附表1说明: 第一张表为教案合订本的封面。 第二张表为教案合订本首页,请参照大纲编写,放在教案合订本第二页。 第三张表按每2课时编写,此表可按授课内容增加页数。 (二)课堂教学过程规范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高职教育的课堂教学除理论课教学外,还含实验课、实训课等 1、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理论阐述准确。做到思路清晰、观点正确、概念清楚、重点突出、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项目化课程改革及考核实施方案

项目化课程改革及考核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深入推进内涵建设,全面推动学院山东省高等教育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工程,在广泛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特制订学院项目化课程改革及考核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精神和《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实现山东省高等教育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为抓手,以教学方法改革为先导,以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为落脚点,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课程为单位,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来驱动,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深入探索能力本位的”6·2·1”课程教学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目标和任务 (一)项目化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建设一批优质精品的项目化课程; 2.创新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模式; 3.提升学院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4.提高学院整体教学质量。 (二)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工作任务 1.树立正确的高职课程建设理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课”,不要教“书”;把能力本位的课程从理论思维教学,变成以职业能力训练为主;把课程内容从以教师讲授和课本知识为载体,变成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把课程从以教师讲授为主,变成由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环境条件为主;把课程评价从以“教师讲的好”、“老师完成教学进度”为准,变成以学生富有兴趣、职业技能明显提高为准。 2.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养。 项目化课程建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师的职业能力是关键。学院将通过加强教师能力本位的项目化课改培训、鼓励教师企业锻炼、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等措施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3.完成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要提炼本课程的具体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课程能力训练项目,课程能力训练的操作办法,课程对学生的能力评价,课程教学的成果(证书、竞赛、作品、事件)等内容,构建全新的课程教学内容。 4.完成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要有明确的能力目标,以一个典型的、有实用价值的、结合职业岗位的、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为引导,结合工作任务,在项目化教学中导入知识和核心能力,逐步深入,能力训练方法要求具体,能力、知识、素质要有考核。 5.完成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测评。

公共管理学原理(简答+论述)

《公共管理学原理》考前辅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陈振明主编)简答题: 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P4-5 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有几个方面:(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5)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它们的联系都包含了合作团体的活动;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如计划、组织、人事预算等。 2、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P20-21 第一,就其研究对象与范围来说,公共管理学并不像传统的公共行政学那样,将自己主要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特别是官僚机构的研究上,而是把研究对象扩大到其他政府机关和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方面。 第二,公共管理学更具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传统行政学主要建立在政治学的基础上,尤其是将官僚体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法作为其理论基础。 第三,公共管理学将研究焦点由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结果与绩效的研究。 第四,公共管理学也涉及大量的公共行政学没有涉及的其他主题,如公共物品、公共选择、集体行动的逻辑、管理工具等等。 第五,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的又是规范的。这有别于传统公共行政学过多地局限于规范研究,限于普遍适用的“行政原则”的探讨。 第六,公共管理学将自身建立在当代公共部门管理的实践尤其是政府改革的实践基础上,是从这种实践中产生的新理论范式,反过来成为指导这种实践的模式。因此,与传统行政学相比,它更具有现实性。 3、公共组织的定义。P36 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公共组织应包括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些组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个人或私人利益,其行为不会直接地或显而易见地影响其他组织或个人,如经济组织;但有一些组织其目的是服务于社会公众,其行为对其他组织或个人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这类组织就是我们所称谓的公共组织。 4、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P38-39 组织人员、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力与职权、权责划分、规章制度、团体意识、组织设计、支持硬件、技术和信息。 1.组织目标 是指组织成员进行某项活动所需达到的预期结果。目标是组织的基本要素之一。组织都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它决定着组织行为的方式和组织发展的方向,关系到组织管理活动的效果。公共组织目标是公共组织存在的基础。组织目标从不同的角度可有不同的分类,公共组织中的职能目标从时间上看,有长远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从空间结构上看有总目标和分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公共组织中的“目标网络”。 2.组织人员 组织人员是公共组织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也是公共组织的主体。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组织和机构,其实际的运行和效能的发挥,必须依靠具体的人来完成。公共组织的人员是受国家和公民的委托,行使公共权力,负责运用资源及指挥公务人员,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人。公共人员的素质和智能结构,是公共组织的一个重要要素。管理主体自身素质的完善、管理主体认识能力的提高和价值取向的合理化,对公共管理的结果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3.物质因素 任何组织的运行,都无法离开物质因素的支持。物质因素包括公共组织赖以存在的载体如场地、房屋、办公设备、用品、经费等。 4.职能范围 职能范围是根据组织目标对公共组织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职责及其作用的总体规定,它确定了公共

高职院校案例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高职院校案例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摘要]案例教学如何在高职教学中实施,已经成为众多高职教学工作者的研究课题。文章综合分析了学术界对案例内涵的诠释,根据高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高职中案例的具体内涵、建设原则及其结构形式,并结合“机械组件的装配”课程的建设,介绍了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案例教学机械组件的装配 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事关专业建设的质量。针对高职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类型特点,高职院校在优化课程体系的同时,实施教学内容的改革,推广案例教学方法,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整体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案例教学及案例的界定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首先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于1870年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案例教学法也已经成为高职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其在高职中的内涵及运行方式,也成为高职研究人员探索的课题。 案例教学在学术界尚有很多不同的界定,我们可以对一些已有的案例定义进行梳理、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职业教育中案例的真正内涵。墨西思认为,案例是一种以叙事形式呈现的描写性研究文本,它源于真实的事件或情境。它强调了案例必须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用于向学生介绍真实的活动。劳伦斯也认为,案例作为某一情境的记录,是一种师生共同分析与学习的工具,用于把真实生活引入课程,并将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方式学会解决真实问题的方法。从劳伦斯的剖析中可以看出,案例是学生认识社会、学习工作的一种有效载体,更是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案例教学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我国教学改革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郑金洲认为,案例除了作为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外,其还应包含情境中的诸多疑难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邵光华也指出,案例是现实问题的缩影,是对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或例子的具体的叙述。它具有典型性、有效性,但不是课堂实录。马冶国等研究者研究分析了中外教育专家所描述的案例定义,提出了案例的构成要素,即由事件、情境、叙述和问题,在事件中强调其典型性,在情境中要求其真实并且具有一定复杂性,在叙述中追求过程的完整性,在问题中则是要求问题明确,针对性强,同时还隐含着问题解决的其他可能性。 根据上述案例定义的分析,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高职提倡的工学结合学习模式的要求,我们研究得出职业教育的案例

关于《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作者:李建桥 来源:《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0年第19期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管理学教学改革的现状,并据此提出了管理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管理学;教学改革;构想 我国目前和国际上现代管理水平的差距极大,而这种差距正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一大瓶颈。正如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所说:“发展中国家并不是发展上落后,而是在管理上落后。”大学生作为未来管理者和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其接受培养教育的阶段,不仅应具备很高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应具有较高的科学管理知识、科学管理意识和科学管理能力。在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接受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近年来我国也加大了经济管理类的教育投入,管理类专业报考持续升温。诸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这类专业在行内被称为“具有普适性”的专业,几乎国内高校都“必设”了类似的专业。然而,我们的处境非常尴尬,2007-2009年麦可思发布调查报告,含国际经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等在内的11个专业毕业生失业人数连续3年居高。招生热就业难,在大学管理专业前景不被看好的大环境下,如何推进管理素质教育是所有高校面临的共同挑战。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则被寄予厚望。 一、管理学教学改革的重大意义 高校担负着培养大批适应新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未来管理者的重任。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说,《管理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成熟度,完善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诸如系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与创造能力、个人管理能力等,而且也能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岗位需求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系统地对《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有利于对未来管理者管理素质的培养 管理素质培养对大学生有着积极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管理素质培养不仅是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未来经济发展对社会人素质的要求,对大学生个人发展来说,这不单是他们将来第一任职所需的岗位技能和核心能力素质,它还是对追求卓越和自我实现的高级心理需求的满足。因而现实调查中也明显反映出了大学生对管理素质培养的迫切需要。

高职院校能力本位项目化课程教学的探讨

驦驦New Curriculum Research 能,所有的考核应尽量使学员参加院校组织的卫勤演练或部队演习,使其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锤炼,通过考试。 参考文献: [1]彭祝.谈对教研室主任的要求[J].高教发展与评估,1996,(1). [2]尹万建.怎样做好教研室主任工作[J].机械中专,1995,(8).[3]司丽萍等.浅析加强教研室主任队伍建设以夯实教育教 学质量基础[J].企业导报,2012,(5). [4]居长志.关于高职院校教研室主任工作的思考[J].江苏经 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项目化教学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项目化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有很大不同。本文重点介绍了项目化教学的发展与现状,结合实践,阐述了如何有效开展项目化教学,建立符合高职教育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关键词:能力本位;项目化教学;单元课程设计;整体课程设计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5-0136-02 高职院校能力本位项目化课程教学的探讨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 赵 斌 高职教育除了“职业性”,还具有“高等性”,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育。而创业教育的特点之一便是创造性,是以主动、创新为特征的“拓业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独立、自立的发展精神,同时加强对综合专业技术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把握机会和创造机会的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使得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实际岗位需求。加上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不佳,越来越多的情况表明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当前高职院校的核心任务就是课程教学改革,因此项目化教学的理念提出,可以说是促进高职课程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即根据当前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发展现状,提出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高职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提出 教育部教职成(2011)12号文件中指出,要继续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观念———项目化教学。所谓项目式教学,就是学生在学习中围绕某一个具体的项目学习,通过利用最优化的资源来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实践体验,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来进行探索创新与实际技能的提升,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高职院校的项目化教学中,既是一种日常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它的理论基础融合了多种教育理念。在实际的项目化教学中,采取类似实践的方式来对整个项目进行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通过有意义的任务来实现技能的提升。 二、高职课程的“项目化”教学 项目是指能训练学生职业能力的大型的、典型的、 、、、、、、、、、、、、、、、、、、、、、、、、、、、、、、、、、、、、、、、、、、、、、、、、、、、、、 教学新思维 136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

以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课堂为例探索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摘要]文章从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出发,分析了目前高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课堂教学为例,通过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对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高职课堂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落脚点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和核心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课堂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对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一、目前高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教学方法缺少创新。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学方法因循守旧,课堂教学采用注入式、满堂灌的现象仍然存在。在授课方法上,教师习惯以自我为主体,即使是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今天,有的课程也是多媒体课件一幅幅文字的电子黑板代替了粉笔黑板,传统教学方法的单一,往往使学生思路闭塞,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限制了学生智力发展。最终使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导致教学效果差,教学质量下降。

2.教学对象研究不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高职学生的研究不够,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高考中的低分段学生,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因高考成绩不理想才来高职院校学习,部分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对高职教育目标认识不清,对未来前途信心不足,失去了奋斗目标,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课堂上睡觉、课桌下玩手机,玩电子游戏,迟到早退,缺课现象严重,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3.教学内容把握不透。有的教师对实际岗位的工作情形不熟悉,不知道实际工作岗位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有的从实际工作中来的教师对理论不熟悉,害怕讲错,往往照本宣科。有的老师对教学内容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没有完全弄清,课堂教学只能读书。有的年轻教师大多对教材内容不甚熟悉,但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而脱离教材,致使教学内容经常游离于教材之外,难以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课堂教学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解决好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结合自动检测技术课程课堂教学实践,在高职课堂教学改革中作了一些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以人为本,确立高职课堂教学主体化的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师的指导下的教学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实

(一稿)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实践

(一稿)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实践 摘要:职业教育课程正处于深刻变革阶段,改革势在必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建设的核心部分。项目化课程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基本方向,是高职课程改革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实质就是课程与项目的双向整合,即课程项目化与项目课程化。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的电磁应用技术课程作为案例,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具体做法,以期提出可供借鉴的课改结论。 在职业教育不断变革的大趋势下,对高职课程的改革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项目化课程改革是目前大家正在探索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能有效推动专业建设,推动师资建设,推动教学环境建设,推进内涵上的工学结合,推进“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研究”。它是一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进行的课程改革模式。首先,分析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确定主要工作任务和典型工作任务,然后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能力训练项目以及考核方案。项目化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和教学必须基于工作过程,与具体的职业活动相联系,这样可以从根本上保证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促使职校学生能学以致用,满足职业岗位工作要求,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从而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由量到质的提升,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提出的背景 课程建设是高职内涵建设的核心。近年来,对高职课程的改革如火如荼。其目标是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以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高职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或多或少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此同时,一些深层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 (一)高职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1、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没有面向工作岗位 长期以来,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定势的影响,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往往重“高”而轻“职”,但这个“高”又看不到“高”在哪里,因为目前“高职”有许多专业与“中职”相似, 没有体现出与“中职”的具体区别。高职的定位问题,直接影响到培养目标的制定;而培养目标又是课程

公共管理学简答论述

公共管理学简答论述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四、简答 1、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2)欧洲或莱茵模式3)东亚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2、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答: 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3)权力过于集中; 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3、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答:1)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2)入世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3)入世对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论述题 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答:第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第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第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第四,就人事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的多。第五,与私人部门的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包括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因此它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点。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共管理与其它体制不同点有哪些? 答:1)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式是不同的:(1分) a,20世纪30年代以前,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奉行自由经济政策,(1分)奉行三个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契约原则、自我负责原则(3分) b,由于爆发经济危机,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1分) c,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滞涨”现象,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由此兴起(1分) d,80年代以后西方的政府管理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是按照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的思路来进行的(1分)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别,各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也是不同的:(1分)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1分);欧洲或莱茵模式(1分);东亚的政府主导模式(1分) 3、案例分析: 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 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八十年代末,温州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如温州低质皮鞋在杭州武林广场被焚;永嘉的虚假广告;仓南的假商标等。温州的信誉危机强烈震撼着温州政府。为此温州政府转变强化管理职能,严厉打击

《管理学》课程设计

《管理学基础》课程设计 一、《管理学基础》性质 1、管理学基础就是我院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旅游 与饭店管理等管理专业得专业基础课。 2、管理学基础作为管理专业得专业基础课,直接为培养学生得管 理能力服务,同时,又为管理专业后续得各个领域得管理课程奠定基 3、管理学基础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务结 合,以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 4、管理学基础具体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得综合管 理技能。主要表现为:把握管理基础知识,用现代管理思想式装,掌握四大关键能力。 二、课程得教学目标 本课程得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与社会 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工具与方法,树立现代管理得思想观念,培养管理者得素质,懂得运用管理学得基本原理、工具、方法与过程进行管理实践,为后续专业课程得学习与成为一名"运营基层管理人”打好基础。 三、教学内容 以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建立"24”教学内容体系。“124” 就是指“一条主线”、“两大基础”、“四大关键能力”。

1、以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这种基层管理岗 位综合管理技能,就是指企事业单位基层得班组长、工段长、领班、部门 主管等管理岗位所需要得综合性、一般性得管理技能。既区别于以宏观管理、概念技能为主得高层综合管理能力,又区别于以专业化为特征得生 产、营销、财会等职能管理技能。整个课程得教学内容以这种综合管理技 能过为主线进行设计。 2、使学生掌握两大基础。一就是管理系统得基础知识,包括管理 得槪念、属性,管理主体、管理对象与环境、管理机制与方法,管理职能等;二就是管理思想,包括管理思想得演进过程、最新趋势,管理原理、 组织文化等。这就是课程第一、二章得内容。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管 理基础知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与理念。这就是培养管理技能得基础与前提。 3、培养学生四大关键能力。按照基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得需 要,本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得四大关键能力,即计划与决策得能力、组织与人事得能力、领导与沟通得能力与控制与信息处理得能力。管理得四大职能反映了各级管理者得共通作用与程序。在本课程中,在介绍四大职能基本原理得基础上,重点放在基层管理者所需得实用技能上。本课程得第三、四、五、六章分别研究与培养这四大关键能力。 这部分就是本课程得主体与重心。 四、教学方法与实践教学 ㈠改革教学方法得原则与体系 课程教学方法得改革以调动学生得积极性为核心。 以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与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为基本形式。 (二)教学方案体系 教学方案就是贯彻教育理念,服务培养目标,体现高职特色,实施教学过程得基本蓝本,就是反映课程改革与建设成果得最系统得文本, 对于教学过程得实施与控制、课程改革与质量提高,具有决定性得意义。通过改革与建设,要构建一个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一体化得、多元结构得教学方案。通过设计明晰得多元化得结构,增强教学过程得计划性,保证学生得参与,落

高职教育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

一、对高职教育课程的认识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办高职教育时间很短,不少院校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还停留在对普通本科院校以学科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进行简单压缩的层次,高职教育仍然是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严重影响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提高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确定为高校办学主线。在2010年9月13日,教育部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说:“今后十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高职教育如何加大改革力度,走出一条具有高职特色的改革与发展之路,不辜负党和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殷切期望,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改革现行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是一个关键问题。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分属于两个体系、两种类型教育,本科教育是普通教育类型,属于学科体系,而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类型,属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体系。两者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是有很大差异的。不能按照普通本科教育以学科知识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来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岗位专业能力。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就成为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工作过程是“综合”的系统,综合了“三个维度”——技能、知识、态度,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工作过程是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的系统,是说工作过程的“六要素”,即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工作过程是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是说工作过程的“六步骤”,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其结构是相对固定的。由此,便形成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六步教学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是指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的名称和内容不是指向科学学科的子领域,而是来自职 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 二、高职教育“项目化”课程的主要特征 所谓项目化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 职业教育的项目化课程的主要特征:学习内容是企业或职业活动中典型的工作任务;课程的编制与教学实施必须打破学科型专业知识的纵向体系结构,实现相关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横向构建;专业学习再也不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两张皮;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学生实现从学习到实际工作,从学院到企业现场的过渡,真正达到就业准备教育的目标;学习的教室或实训中心是尽可能真实的工作环境或者仿真的工作环境;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安全生产等非常重要的职业意识和素质得到有效培养。 三、高职教育“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 1.转变观念。通过培训学习,使广大教师转变了许多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了高职教育新理念。如要切实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中国传统陈旧思想,彻底抛弃学科本位课程观和“精英教育”的教学观,树立正确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观,能力本位和素质教育的课程观,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乐于到基层去就业和创业,既具有专业的一技之长,又具有可迁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质量观和为每个学生搭起“精神成人,技能成才”的平台,“交给每个学生成功开启就业之门的一把钥匙”,使毕业生能顺利就业的教学观。高职课程教学目标有三: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要凸显能力目标。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需转变的高职教育理念很多。如把课程从理论思维为主,变为以能力训练为主;要教“课”,不要教“书”;把课程从知识讲授型为主,变成知识应用型为主;把课程内容从以教师讲授和课本知识为载体,变为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课堂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不是主导者,而是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可以少讲或者不讲知识,但要带领学生做事, [摘要]评价一堂课是不是好课,其新标准的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突出能力目标,二是用项目任务训练学生能力,三是要以学生为主体,重塑了职业教育新理念。适合“一堂好课”新标准的三个基本原则的高职课程应是“项目化”课程。为此,必须在新的高职教育理念指导下,对现有课程进行“项目化”课程改革。要按照“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全员参与、鼓励创新,重点实施、重在效果”的总原则进一步推进“项目化”课程改革工作。 [关键词]“项目化”课程改革 能力本位 学生主体 [作者简介]贾丽飞(1980-),女,吉林双辽人,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学管理;李鹰(1963-),男,吉林白山人,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改革及教学管理。(吉林吉林 132021)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124-02 高职教育“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贾丽飞李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