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 欧姆定律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附答案

物理 欧姆定律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附答案

物理 欧姆定律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附答案
物理 欧姆定律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问题

1.如图所示电路中,R 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 在某两点之间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5~1.5A ,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3~6V 小丽通过推算,得出四个结论,错误的是()

A .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化范围为2~12Ω

B .定值电阻R 的阻值为3Ω

C .实验中R 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为2V~4.5V

D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约为3.75W~11.25W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越大,电路电流越小,电压表示数越大。 【详解】

A .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是0.5~1.5A ,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3~6V ,由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min min max 3V

215A

U R I .===Ω滑 max max min 6V

1205A

U R I .=

==Ω滑 则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为2Ω~12Ω,故A 正确,A 不符合题意; B .由欧姆定律得,当电压表示数为3V 时,电源电压

V 3V+1.5A U U IR R =+=?

当电压表示数为6V 时,电源电压

V 6V+0.5A U U IR R =+=?

联立解得

3R =Ω ,7.5V U

故B 正确,B 不符合题意;

C 、当电流表示数为0.5A 时,R 两端的电压

1105A 315V U I R ..==?Ω=

当电流表示数为1.5A 时,R 两端的电压

2215A 345V U I R ..==?Ω=

R两端的电压变化范围是1.5~4.5V,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

==75V15A=11.25W

P UI..

?

最大最大

电路消耗的最小电功率

==75V05A=3.75W

P UI..

?

最小最小

则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约为3.75W~11.25W,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小明设计了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反映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其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U=4V(恒定不变),电压表量程为0~3V,R0是阻值为300Ω的定值电阻,R1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1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B.环境温度升高时,电路的总功率变小C.此电路所允许的最高环境温度是80℃D.当环境温度为40℃时,R1两端的电压为2V

【答案】AC

【解析】

【详解】

A.由乙图可知,随温度升高R1的阻值逐渐降低,故A正确;

B.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当环境温度升高时,R1的阻值变小,电路总电阻变小,则由2

U

P

R

=可知,电路总功率变大,故B错误;

C.由于温度越高R1阻值越小,则由串联分压可知,R0两端电压越大,由于电压表测量R0两端电压,量程为0~3V,则电压最大不超过3V,当电压表为3V时,对应环境最高温度,此时电路电流为

0 10

3V

0.01A 300Ω

U

I I I

R

=====则此时R1阻值为

1 1

14V3V

100Ω0.01A

U R

I -

===由乙图得对应最高温度为80℃,故C正确;

D.当环境温度为40℃时,由乙图得R1阻值为200Ω,则电路总阻值为500Ω,电路电流为

4V

0.008A

500Ω

U

I

R

'===

由于串联,则流过R1电流为0.008A,此时R1两端电压为

111

0.008A200Ω=1.6V

U I R

'''

==?

故D错误。

故选AC。

3.两个小灯泡L1和L2,规格分别是“6V,3W”和“3V,3W”,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两灯泡发光,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电路中,当电源电压为9V时,两个小灯泡都正常发光

B.甲电路中允许最大的电流为0.5A

C.乙电路中,当L2正常发光时,干路电流为1.25A

D.乙电路中,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3W

【答案】BC

【解析】

【详解】

A.由P=UI可得,两灯泡的额定电流分别为:

1

1

1

3W

0.5A

6V

P

I

U

===,

2

2

2

3W

1A

3V

P

I

U

===,

因两灯泡的额定电流不相等,由于两只灯泡串联,所以,两只灯泡不可能同时正常发光,故A错误;

B.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1

0.5A

I I

==,

故B正确;

C.由

U

I

R

=可得,两灯泡的电阻分别为:

1

1

1

6V

12Ω

0.5A

U

R

I

===,

2 2

23V

3

Ω

1A

U

R

I

===,

两灯的额定电压分别为U1 =6V,U2 =3V,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两灯泡并联时,电源电压不超过3V,则两支路的电流分别为:

'

1

1

1

3V

0.25A

12Ω

U

I

R

'===,

2

2

2

3V

1A

U

I

R

'

'===,

则并联接入电路中时,干路的最大电流:

12

0.25A1A 1.25A

I I I

''

=+=+=。

故C正确;

D.乙电路中,U=3V,I=1.25A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3V 1.25A 3.75W

P UI

==?=。

故D错误。

4.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3V,它的I—U图象如图甲所示,把小灯泡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B端。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1.5V,再将滑片P 向左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3V,已知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的铭牌标有上“10Ω

2A”字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源电压为4.5V

B.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45W

C.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0.75W

D.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3Ω

【答案】ACD

【解析】

【详解】

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B端时,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接入电路,与灯泡串联,

由图象甲可知,当电压表示数为L 1.5V

U=,电路中的电流为0.3A

I=,由欧姆定律

U

I

R

=可得,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0.3103

滑滑

AΩV

U IR

==?=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可得,电源电压为

1.53 4.5L 滑V V V U U U =+=+=

故A 正确;

B .由图甲可知,当灯泡两端的电压3额V U =时,电路中的电流0.5A I '=,由P UI =可得,灯泡的额定功率

30.5 1.5额额V A W P U I '==?=

故B 错误;

C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4.53 1.5滑

额V V V U U U '=-=-= 由P UI =可得,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

1.50.50.75滑

滑V A W P U I '''==?= 故C 正确; D .由U

R I

=

可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1.530.5滑

滑V =ΩA

U R I ''=='

故D 正确。 故选ACD 。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1为滑动变阻器, R 2为定值电阻。闭合S ,当R 1的滑片P 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压表V 的示数变小

B .电压表V 的示数与电流表A 1的示数的比值变小

C .电流表A 1的示数变大

D .电压表V 的示数与电流表A 2的示数的乘积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由图可以看到,电压表V 并联接在电源的两端,测的就是电源电压,滑片P 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源电压依旧不变,那么电压表V 的示数也不变,A 错误;

B .电流表A 1测的是电路的总电流,滑片P 向右滑动的过程中,R 1的大小在变大,那么总电阻R 总也在变大,根据欧姆定律的变换式U R I =

总总

,电压表V 的示数与电流表A 1的示

数的比值就是R 总,那么它应该变大,B 错误;

C .由上述可以知道,滑片P 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总电阻R 总在变大,那么根据欧姆定律

U I R

总总

,电源电压不变,那么I 总变小,即电流表A 1的示数变小,C 错误; D .滑片P 向右滑动的过程中,2R 两端的电压大小不变,2R 本身的电阻大小也不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流过2R 的电流大小也不变,电压表V 的示数可以是2R 两端的电压大小,电流表A 2的示数就是流过2R 的电流大小,可知电压表V 的示数与电流表A 2的示数的乘积不变,D 正确。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 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在①②③④各种情况中,数据变大的有

①电压表V 的示数 ②电流表A 2的示数

③电压表V 的示数与电流表A 的示数的比值 ④电流表A 1与电流表A 的示数的比值 A .只有① B .②和③

C .只有③

D .③和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首先分析电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R1是串联,电流表A 测量干路电流,A1表测量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增大,通过它的电流A2减小,干路电流A 减小,但支路R1的电流不发生变化,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也是各个支路电压,电压表与电流表A 的比值是电路中的总电阻,总电阻是变大的,③正确;电流表A 1不变,电流表A 的示数减小,因此两表的比值增大,④正确,选D 。

7.甲、乙两地相距40 km ,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所用的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 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在甲地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R 0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0 V ,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 ,则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为

A .7.5 km

B .15 km

C .25 km

D .30 km

【答案】B 【解析】 【详解】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0V ,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线路总电阻R 为:

3V =6Ω0.5A

U R I =

= 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Ω.所以输电线的长为:

=30km 0.2Ω/km

又因为是两条输电线,故短路点距甲地为:

30km

=15km 2

, 选B .

8.如图,电源电压U 不变,开关S 断开与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之比是5:8, 则电阻R 1 与R 2 的阻值之比是

A .3:5

B .5:3

C .5:8

D .8:5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开关断开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 1上的电压U 1;开关闭合时,R 2被短路,电压表测量总电压U 。因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电源的电压不变,则

U 1:U 2=(U -U 2):U 2=3:5

又因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且U =IR ,所以

R 1:R 2=U 1:U 2=3:5

故选A 。

9.现有两个阻值不等的未知电阻R 1和R 2,为了比较它们的阻值大小,小康等几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可行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知,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小,故A 可行,符合题意;

B 、由图知,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故B 可行,符合题意;

C 、由图知,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电阻越大,通过电阻的电流越小,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大小;故C 可行,符合题意;

D 、由图知,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不能反应R 1和R 2的阻值大小,故D 不可行,不合题意. 故选ABC .

10.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B 端向A 端滑动一段距离,电压表1V 、2V 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1U ?、2U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量为I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定值电阻1R 的阻值为

2

U I

??

B .电阻1R 消耗的电功率增大了1U I ???

C .电压表1V 示数变大,电压表2V 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D .电压表2V 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题图可知,两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2V 测量2R 与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压表1V 测量1R 两端的电压,1R 两端的电压是

12R U U U =-

所以

R12U U ?=?

R12

1U U R I I

??=

=?? 故A 正确;

B .滑片由B 端向A 端滑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所以电路电流减小,由2P I R =可知,电阻1R 消耗的电功率减小,而不是增大,故B 错误;

C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B 端向A 端滑动一段距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所以1R 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1V 的示数变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2R 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变大即电压表2V 的示数变大,故C 错误;

D .由于电压表2V 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所以电压表2V 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故D 错误。 故选A 。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为定值电阻,当开关闭合时,标有“8V 8W ”的小灯泡L 恰好正常发光;若保持定值电阻R 不变,将L 换成另一只标有“8V 4W ”的小灯泡,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工作时消耗的实际功率

A .大于4W

B .等于4W

C .小于4W

D .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公式可知,当额定电压相同时,额定功率越大,电阻越小,所以“8V 8W”的灯泡

电阻小,“8V 4W”的灯泡电阻大;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特点可知,改接后,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大于8V,所以这只灯泡消耗的功率大于4W.

1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为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恒定不变,(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在滑片P滑动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如图乙所示,则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R0阻值是5Ω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35Ω

C.电源电压为9V D.当滑片P在最右端时,R0两端的电压是1V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由甲图知,定值电阻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由乙图知,当电压表的示数为7V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此时电路电流为

0.2A,设电源电压为U总,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得

U总-7V=0.2A?R0

此为①式,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0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电路电流为1.6A,那么

U总=1.6A?R0

此为②式,

解①②两式得

U总=8V,R0=5Ω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C错误,符合题意;

B.由题意知,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1 max

1

7V

35Ω0.2A

U

R

I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D.当滑片P在最右端时,R0两端的电压

U0=U总-U1=8V-7V=1V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L1、L2两个灯泡的规格相同。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都从中点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关于两灯的亮度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L1逐渐变亮B.L1先变亮再逐渐变暗

C.L2逐渐变暗D.L2逐渐变亮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左图为串联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右滑动,阻值变大,电流变小,L1变暗。右图中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右滑动,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大,因为灯泡L2和滑动变阻器并联,故L2两端电压也变大,根据公式2

U

P

知,灯泡实际功率变大,亮度也变亮。

R

故选D。

14.图甲是模拟调光灯。电源电压为4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 图像如图乙所示,小灯泡两端电压达到0.4V时“刚亮”,铅笔芯长15cm、阻值为30Ω,其阻值与长度成正比。回形针 A 固定在铅笔芯右端,回形针 P 可以在铅笔芯上自由滑动。该调光灯在使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移动P不能连续调光

B.闭合开关,P滑到距A点10cm处,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0.15W

C.在距A点 2.5cm 处做标记,可以提醒P向A滑过此处,小灯泡将不安全

D.小灯泡工作时,从“刚亮”到正常发光,实际功率变化范围为0.064W~0.75W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当铅笔芯电阻全部接入电路中时,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其各处 的电流相等,所以由U

I R

=

可知,电源电压为 L L P U U I R =+

L L 4.0V 30U I =+?Ω

由图乙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U = 0.4V ,通过灯泡的电流I L = 0.12A 时符合,此时小灯泡两端电压达到0.4V “刚亮”,所以,闭合开关,移动P 能连续调光,故A 错误;

B .因铅笔芯长15cm 、阻值为30N ,其阻值与长度成正比,所以,P 滑到距A 点10cm 处,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P 30Ω

10cm 2015cm

R =

?=Ω 则电源的电压

L L P U U I R '''

=+

L 'L 4.0V 20U I '=+?Ω

由图象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L =8V U ',通过灯泡的电流'

L =0.16A I 时符合,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L L L 0.8V 0.16A=0.128W P U I ''

==?

故B 错误;

C .P 滑到距A 点2.5cm 处,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P 30 2.5cm 515cm

R ''

Ω

=

?=Ω 则电源的电压

L L P U U I R ''''''

=+

L L 4.0V 5U I ''''=+?Ω

由图象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U "= 2.5V ,通过灯泡的电流I "= 0.3A 时符合,此时灯泡正常发光, 所以,在距A 点2.5cm 处做标记,可以提醒P 向A 滑过此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将不安全,故C 正确; D .小灯泡“刚亮”时的实际功率

L L L 0.4V 0.12A=0.048W P U I '==?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实际功率

L L L 2.5V 0.3A=0.75W P U I ''''''

==?

所以,小灯泡工作时,从“刚亮’到正常发光,实际功率变化范围为0.048W~0.75W ,故D 错误。 故选C 。

15.李明同学做电学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测量并记录了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表所示,根据数据分析,图中所示的电路图可能是( ) U/A

0.3

0.6

0.9

1.2

1.5

1.8

I/A

0.45

0.40

0.35

0.30

0.25

0.20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

解:A 、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当电压表示数变大时,电流表示数也变大,且比值不变,故A 不符合题意;

BD 、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示数不变,故B 、D 不符合题意; C 、根据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当电压表示数变大时,说明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则电流表示数减小,且比值改变,故C 符合题意. 故选C .

【点评】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会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电表所测的电路元件,并能正确的分析选项中电路图的特点.

16.如图所示,将定值电阻R 0和滑动变阻器R P 先后以甲、乙两种方式连接在电源上,如果图甲中U 1︰U 2= m ,图乙中I 1︰I 2= n ,则下列关于m 、n 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 的变化关系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详解】

AB.将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R P串联在电路中,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分配可

得:

1

2P

R

U

U R

==m,即mR

P=R0,R0为定值电阻,所以m与R成反比,故AB错误.

CD.电路如图乙方式连接,则R0、R P并联,有I1=I2+I0,I0大小不变,且I2≠0,故I1随I2的增大而增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

A.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B.总电阻R总的阻值变小

C.电流表A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小

D.电流表A1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

从图可知,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并联,电流表A1测量通过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R2的电流,电流表A测量电路总电流;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

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和电阻都不变,根据欧姆定律U

I

R

=可知,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不变,所以电流表A1示数不变,A项不合题意;

B.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

12

111R R R =+总可得 121

1122

1R R

R R R R R R =

=

++总

由于R 2在变大,那么可知R 总在变大,B 项不合题意; C .电流表A 2示数可知是22U I R =

,电流表A 1示数是11

U I R =,电流表A 示数是 1

212121

R U U

R U U I I I R R R ?+=+=+=

电流表A 2示数与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是

22

1122

1

1U I R R I R R U U R R ==+?+ 由于R 2在变大,那么可知

2

I I

在变小,选项C 符合题意; D .电流表A 1示数与电流表A 2示数的比值是

112

21

2

U

I R R U I R R == 由于R 2在变大,那么可知

1

2

I I 在变大,D 项不合题意。

18.如图所示的电路,电路接通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最大值为6V ,电流表的最大值为3A 、最小值为1A ,由此可以确定( )

A .电源电压为9V

B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6Ω

C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Ω

D .定值电阻最大功率为18W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电路为定值电阻R 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当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大时,由串联分压及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此时示数最大为6V ,对应电流最小为1A ,此时电源电压为

U =U 1+U 2=1A×R 1+6V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最小为0Ω时,电路为R 1的简单电路,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流最大为3A ,此时电源电压为

1211=3A U U I R R '==?

联立求解可得电源电压为9V ,电阻R 1阻值为3Ω,当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时,电路总电阻为

19V

=91A

U

R I =

=Ω总 则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

R 滑=R 总-R 1=9Ω-3Ω=6Ω

定值电阻阻值不变,由2

U P R

=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最大时,功率最大,当滑动变阻器

接入阻值为0Ω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最大,等于电源电压9V ,此时功率为

()2

21max

19V ==27W 3U P R =Ω

故选A 。

19.在如图(a )、(b )所示的电路中,所有元件均完好,电源电压相等且保持不变。已知 R 1、R 2、R 3为定值电阻,R 4为滑动变阻器(滑片在中点附近某位置),现有两个电流表的示数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A 1与A 2示数相同,R 1<R 2 ②A 1与A 3示数相同,R 1=R 2 ③A 2与A 4示数相同,R 2>R 3 ④A 3与A 4示数相同,R 2=R 3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 ②从图(a)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并联电路,A 2测的是干路电流,A 1测的是R 1的电流,根

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A 1与A 2示数不可能相同,① 错误;假设A 1与A 3示数相同,根据欧姆定律的变换式U

R I

=

可知,R 1和R 2两端电压相等,那么R 1=R 2,② 正确; ③由于电源电压相等,假设A 2与A 4示数相同,根据欧姆定律的变换式U

R I

=可知,图(a)中的总电阻是等于图(b)中的总电阻,即'R R =,而图(a)中的总电阻

12

12

R R R R R =

+ 图(b)中的总电阻

'34R R R =+

12

3412

R R R R R R =++

化简可得

12

3412

-R R R R R R =

+ 那么

12122

23242424121212

----0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 ?+++??

可知32R R >,③ 正确;

④ 由题意可知,图(a)中R 2两端的电压是等于图(b)中的电源电压,并且A 3与A 4示数相同,根据欧姆定律的变换式U

R I

=

可知 234R R R =+

那么23R R ≠,④ 错误; 故选B 。

20.如图,电源电压恒定,灯L 的规格为“24V 72W ”且工作时电阻保持不变,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 ,电流表的量程为0~3A ,滑动变阻器R 2的规格为“?Ω 2A ”,在电路安全的前提下,操作如下:

①当只闭合S 、S 3时,电路中的总功率为P 1,电流表示数为I 1;

②当只闭合S 2、S 3时,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R ,电流表示数为I 2,电阻R 1和滑动变阻器的总功率为10W ;再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2R ,电流表示数为I 3,灯L 和滑动变阻器的总功率为9.72W ;

③当只闭合S 、S 1、S 2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最小总功率为P 4,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 4。已知P 1:P 4=5:6,I 2:I 3=10:9。 则下列数据错误的是( )

A.电源电压为20V

B.电流表的示数I1:I4=5:6

C.R1的电阻为8Ω

D.该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时,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为32Ω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当只闭合S、S3时,只有灯泡连入电路,如图A所示;

②当只闭合S2、S3时,电阻R1、滑动变阻器和灯泡串联,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R,如图所示B;再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2R,如图C所示;

③当只闭合S、S1、S2时,电阻R1、滑动变阻器并联,如图D所示;

B.由

2

U

P

R

=可得灯泡的电阻

22

(24V)

=8Ω

72W

L

U

R

P

==

电源电压不变,在图AD中,由P=UI得

1

11

4

445 6

P

I P

U

P

I P

U

===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AC.在图B中,其总电阻

R总2=R1+R+R L 在图C中,其总电阻

R总3=R1+2R+R L,则

212L U U

I R R R R ==++总 3132L

U U

I R R R R =

=++总 已知I 2:I 3=10:9,则

111092L L

U U

R R R R R R =++++: :

化简可得

R 1=8R ﹣R L =8R ﹣8Ω①

图B 中电阻R 1和滑动变阻器的总功率

P ′=I 22(R 1+R )

I 22(R 1+R )=10W ②

图C 中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总功率

P ″=I 32(R L +2R )

I 32(8Ω+2R )=9.72W ③

由于I 2:I 3=10:9,则由

化简可得 3R 1=20Ω+2R ④

解①④方程得

R =2Ω R 1=8Ω

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由②得

2I =

= 根据图B 可知,电源电压

U =I 2(R 1+R +R L )=1A ×(8Ω+2Ω+8Ω)=18V

故A 错误,符合题意;

D .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S 2、S 3时,R 1、灯泡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总电阻最大,此时该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小,由于此时电压表测量R 1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则电压表示数U ′为最大15V 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流最小,此时的总功率最小;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所以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

U L =U ﹣U ′=18V ﹣15V =3V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L 3V

=0.375A 8Ω

L L U I I R '==

=

U

I

R

=得此时电路的最大电阻为

18V

48

0.375A

U

R

I'

===Ω

最大

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可知,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大阻值

R滑=R最大﹣R1﹣R L=48Ω﹣8Ω﹣8Ω=32Ω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物理备考之欧姆定律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含详细答案(1)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会儿,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如故障只发生在电阻R或灯L上,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电阻R一定断路B.电阻R一定短路 C.灯L可能变亮D.灯L的亮度可能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两表一个示数变大,另一示数变小有两种可能: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则应该是电路中电阻R局部短路,导致总电阻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为零,而灯泡中电流增大,即灯泡变亮;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则应该是电路中电阻R断路,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值,此时电路中电流为零,灯泡熄灭. 由以上分析可得,A、B、D判断均错误,C判断正确. 2.洋洋设计了一个自动测高仪,给出了四个电路,如下图所示,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其中能够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 A.B. C.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知,R与R′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测电源的电压,其示数不随滑片的移动而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R与R′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的电压,其示数不随滑片的移动而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D.电路中R与R′串联,当身高越高时,滑片上移,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大,由 U I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小,由U IR =可知,R两端的电压越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R′两端的电压变大;C选项中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身高越高时,其示数越大,故C符合题意; D选项中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身高越高时,其示数越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 后,滑片 P 从b端移动到 a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 4V B.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为 2.4W C.R1电功率的最小值为 0.4W D.R2的最大阻值为10Ω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甲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于a 端时,其接入电路电阻为0,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I1=0.6A,由 U I R =可得,电源的电压 111 0.6A U I R R ==?…① 当滑片于b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可知, I2=0.2A,U2=4V,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 2 2 4V =20Ω 0.2A U R I == 故D错误;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 2121 0.2A4V U I R U R =+=?+…②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大题培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灯泡L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现把灯泡L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电路中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保持不变 B.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D.灯泡电阻的改变量小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改变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灯与R串联,电压表测L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电路的电流变大,根据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通过灯的电流变大,灯的电压变大,故AC错误; P UI B.由欧姆定律,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即灯的电阻,如下所示,通过灯的电流随电压变大而变大,而且电压的增大量大于电流的增大量,由欧姆定律,灯的电阻变大,即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B错误; D.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故灯泡电阻的增大量小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减小量,即灯泡电阻的改变量小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改变量,D正确。 故选D。 2.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时,电压表和电流表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接法。关于这两种接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 B.乙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 C.若考虑甲图电流表本身的电阻,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D.若考虑乙图电压表本身的电阻,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电流表采用内接法,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所测电压偏大,试验误差是由电流表的分压造成的,当待测电阻阻值远大于电流量表内阻时,即甲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故A正确; B.由图乙所示电路图可知,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所测电流偏大,实验误差来源于电压表分流,当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待测定值阻值时,即乙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小的电阻,误差会减小,故B错误; C.甲电路是安培表内接法,如果不考虑操作的偶然误差,按甲、乙两种电路进行实验,甲图中电压表两侧的电压是待测电阻上的电压与电流表上的电压的和,所以甲图中电阻测量值 R A R U U U R R R + => 甲 即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故C错误; D.乙电路是安培表外接法,流过电流表的电流是待测电阻上的电流与电压表上电流的和,所以乙图中电阻测量值 R V R U U R I I I =< + 乙 即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故D错误。 故选A。 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现有如下两种操作:①用电压为2U的电源替换原来的电源;②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其中可以使电流表A1示数与A2示数的比值变大的操作有

物理欧姆定律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40 km ,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所用的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 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在甲地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R 0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0 V ,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 ,则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为 A .7.5 km B .15 km C .25 km D .30 km 【答案】B 【解析】 【详解】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0V ,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线路总电阻R 为: 3V =6Ω0.5A U R I = = 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0.2Ω.所以输电线的长为: 6Ω =30km 0.2Ω/km , 又因为是两条输电线,故短路点距甲地为: 30km =15km 2 , 选B . 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 闭合后将滑片P 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灯丝电阻变化忽略不计)( ) A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B .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量和V 2示数变化量相当 C .电压表V 1示数和电压表V 2示数之和不变 D .电压表V 1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 示数变化量之比不变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灯泡电阻为R L ,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 闭合后,R 0、R 1、R L 串联,V 1测R 1和R L 两端电压之和,V 2测R 0和R 1两端电压之和,A 测电路电流;滑片P 移动前,R L 、R 0、R 1两端电压分别为U L 、U 0、U 1,电路电流为I 1,滑片P 移动后,R L 、R 0、R 1两端电压分别为' L U 、' 0U 、 '1U ,电路电流为I 2;将滑片P 向右移动时,R 1接入电路电阻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电源 电压恒定,由欧姆定律U I R = 可知,电路电流变小。 A .由=P UI 可知,电源电压恒定,电路电流变小,电路总功率变小,故A 正确; B .将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路电流变小,R L 和R 0阻值一定,由U I R = 可知,R L 和R 0分压变小,由串联电路分压规律可知,R 1分压变大。则R L 两端电压变化量 ' L L L =-U U U ? V 2示数变化量 ()()()()2''' 'V 0101L L L L U U U U U U U U U U U ?=+-+=---=- 则 2V L =U U ?? 所以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量和V 2示数变化量相当,故B 正确; C .滑片P 移动前,电压表V 1示数和电压表V 2示数之和为 L 1011U U U U U U +++=+ 滑片P 移动后,电压表V 1示数和电压表V 2示数之和为 ''' ''L 1011U U U U U U +++=+ 因为R 1分压变大,所以电压表V 1示数和电压表V 2示数之和变大。故C 错误; D .根据串联电路分压规律,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V 1示数变化量 1V 20101200=()()()U U I R U I R I I R IR ?---=-=? 所以 1V 0U R I ?=? 即电压表V 1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 示数变化量之比不变,故D 正确。 故选ABD 。 3.两个小灯泡L 1和L 2,规格分别是“6V ,3W ”和“3V ,3W ”,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接入电路,闭合开关S ,两灯泡发光,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欧姆定律培优训练题

欧姆定律培优训练题 1、小刚同学用图6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当A 、B 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l0Ω后,他下一步的操作是 ( ) A .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B .将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 C .将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 D .增加电池的数 2、在图15-1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1、S 2,两 灯 都发光,当把开关S 2断开时,灯泡L 1的亮度及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是 A .L 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小 B .L 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 C .L 1变亮,电流表示数不变 D .L 1变亮,电流表示数变小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5伏,L 1、L 2发光时的电阻均为6欧,小柯应选择两电表的量程分别为 A .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 B. 电流表(O ~0.6A)、电压表(0~15V) c .电流表(0~3A)、电压表(0~3V) D .电流表(0~3A)、电压表(0~15V) 4、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两点间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范围在1A 至2A 之间,电压表的示数范围在6V 至9V 之间.则定值电阻R 的阻值及电源电压分别是( ) A .3Ω15V B .6Ω15V C .3Ω12V D .6Ω12V 5、小明同学做电学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 3电阻的大小,依次记录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如下表 图15-19

6.如图5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当S 接a 时,电流表A1与A2的示数之比为3:5;当S 接b 时,电流表A1与A2的示数之比为2:3, 则R2与R3的电阻之比为 ( ) A 9:10 B .4:3 C .3:4 D ,5:2 7.一次实验中,郝奇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电阻R 1=8Ω,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为10Ω。他所选用的电压表量程为0~3V ,电流表量程为0~0.6A 。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范围是( ) A .0~2Ω B .0~8Ω C .2Ω~8Ω D .8Ω~10Ω 8.如图10(甲)所示电路中,R 为滑动变阻器,R 0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改变R 的滑片位 置,电压表示数随电流变化的图线画在图10(乙)的坐标系中,则根据以上条件可知R 0的阻值为________Ω,电源电压为________V 。 9、如图所示,R 2=R 4,用电压表测量时,U ac =4V,U bd =6V,则ae 之间的电压 为 。 10、如图是黎明同学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物电路图,图中有一处接线错误,请在错误的接线上用“×”标出,闭合开关后,这根错误接线对电路产生的后果是 .去掉这根错误的接线后,请在图中再补上一根接线,使实验能够正确测量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11、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Rx 为待测电阻,R 为电阻箱 ,S 为单刀双掷开关,R 0为定值电阻.某同学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 A .把开关S 接b 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 B .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C .把开关S 接a 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D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

【物理】物理 欧姆定律的专项 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问题 1.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S2,断开S1和S3,两个电表均有示数,再断开S2,闭合S1和S3,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C.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D.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 AB.由题中的电路图可知,闭合S2、断开S1和S3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2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再断开S2同时闭合S1和S3时,两电阻并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由测串联电路中2R两端的电压变为测电源两端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所以两电阻并联时的总电阻小于串联时的总电阻,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总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AB项错误;C.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原来等于2R的阻值、现在等于两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所以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故C项正确; D.当闭合S2,断开S1和S3时,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乘积表示2R消耗的电功率;断开S2,闭合S1和S3时,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乘积表示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所以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乘积变大;故D项错误; 2.现有两个阻值不等的未知电阻R1和R2,为了比较它们的阻值大小,小康等几个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可行的是 A.B.

培优欧姆定律的计算辅导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欧姆定律的计算问题难题易错题 1.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至A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A.电源电压为20V B.EF是V1表示数随A表示数变化的图像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Ω D.整个电路的最大功率为14.4W 【答案】D 【解析】 【详解】 AB.由图甲可知,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串联电路的电流。滑片P从B端至A端的过程中,R2变小,根据串联分压原理,V2示数变小,又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V1示数变大。因此图乙中EF是V2表示数随A表示数变化的图像,图线MN是V1表示数随A表示数变化的图像;当滑片P 在A点时,V1示数最大为电源电压,则电源电压U=12V,故AB错误; C.当滑片在B端时,由图乙可知,R2两端电压U2=8V,此时对应的电流I=0.4A,由欧姆定律可得, R2=2 8V 0.4A U I =20Ω 故C错误; D.电源电压一定,当电路中电流最大I=1.2A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大 P=UI=12V×1.2A=14.4W, 故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L1、L2分别标有“6V 3W”和“6V 6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2Ω,当S1、S2和S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端时,两灯都正常发光。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则()

A .电源电压为12V B .两灯都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A C .整个电路的最小功率2.25W D .整个电路的最大功率9W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当S 1、S 2和S 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a 端时,灯泡L 1和灯泡L 2并联,两灯泡均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 (2)根据P UI =求出两灯泡都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两灯都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 (3)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灯泡的电阻,两灯泡的最大电阻和R 的最大阻值串联时电路中的总 电阻最大,电路的总功率最小,根据电阻的串联和2 U P UI R ==求出电路的最小总功率。 (4)当S 1、S 2、S 3都闭合且滑片位于a 端时,两灯泡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电路的总功率最大,此时两灯泡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两灯泡的功率之和即为电路的总功率。 【详解】 A .当S 1、S 2、S 3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滑到a 端时,灯泡L 1和灯泡L 2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两灯都正常发光,则电源的电压 126V U U U === 故A 错误; B .由P UI =可得,两灯泡都正常发光时通过的电流 1 113W 0.5A 6V P I U = ==,2226W 1A 6V P I U ===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则两灯都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 120.5A 1A 1.5A I I I =+=+= 故B 错误; C .由U I R = 可得,两灯泡的电阻

物理欧姆定律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问题 1.小组同学设计电子身高测量仪,电源电压恒定,R0是定值电阻,R X是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与被测人头顶齐平。闭合开关S,被测人身高越高,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的电路是 A.B.C.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 X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身高越高时,R X接入 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U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 示数变大,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大,则R X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A不符合题意; B.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身高越高时,R X接入 电路的电阻变小,总电阻变小,由I=U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 大,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符合题意; C.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 X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身高越高时,R X接入 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I=U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 示数变小,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小,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R X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C不符合题意; D.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 X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身高越高时,R X接入 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I=U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 示数变小,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小明设计了一个用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反映环境温度变化的电路,其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U=4V(恒定不变),电压表量程为0~3V,R0是阻值为300Ω的定值电阻,R1是热敏电阻,其阻值随环境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欧姆定律培优竞赛题

周末提高班(欧姆定律一)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幵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电流表示数的差值变小 B.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不变 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不变 D.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乘积变大 2、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分析图象得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A和B的电阻之比为1:2 C.当在导体B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B的电流为0.1A D.将导体A和B串联时通过A的电流为0.4 A,则导体B两端电压为2V 3、如图所示,L1“2.5V 0.3A”、L2“3.8V 0.3A”,灯丝电阻不变,电源电压可调,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1、L2两端实际电压不同B.L1、L2电阻之比为25:38 C.L1、L2的电流之比为25:38 D.通过调节电源电压,能使L1、L2同时正常工作 第1题第2题第3题 4、小红测电阻Rx的阻值,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其中R0是0~200Ω的滑动变阻器,R是未知固定电阻.她把开关S掷于a时,电压表读数为2.5 V,电流表读数为0.5 A;再把开关S掷于b,并调节R0,得到电压表读数减小0.7V,电流表读数增加0.4A.最后小红得到Rx的阻值为() A.5ΩB.3ΩC.2ΩD.1.75Ω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20Ω.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到中点c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移动滑片P到最左端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则电源电压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分别为() A.6V 20ΩB.12V 20ΩC.6V 30ΩD.12V 30Ω 6、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1、R2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线A是电阻R1的I-U关系图象B.电源电压为18V C.R1的阻值是40Ω D.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Ω

物理欧姆定律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详细答案(1)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洋洋设计了一个自动测高仪,给出了四个电路,如下图所示,R是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其中能够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 A.B. C.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知,R与R′串联,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测电源的电压,其示数不随滑片的移动而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R与R′并联,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的电压,其示数不随滑片的移动而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D.电路中R与R′串联,当身高越高时,滑片上移,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电路中的 总电阻越大,由 U I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小,由U IR =可知,R两端的电压越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R′两端的电压变大;C选项中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身高越高时,其示数越大,故C符合题意; D选项中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身高越高时,其示数越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如图a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阻甲为定值电阻,电阻乙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1V 时,R 甲=5Ω,此时甲的实际电功率为0.2W C .如图b 所示,当开关闭合,电路电流为0.5A 时,电路总电阻是10Ω D .如图c 所示,当开关闭合,电源电压为2V 时,电路总功率为0.8W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据此结合图像分析甲、乙电阻是否变化,再根据乙电阻热功率与阻值的关系分析作答; (2)由图像可知,当甲两端的电压为1V 时对应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 甲,根据P UI =求出此时甲的实际电功率; (3)甲和乙串联,由图b 读出电路电流为0.5A 时甲和乙电阻两端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可求出R 乙,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得总电阻; (4)甲和乙并联,由图c 读出电源电压为2V 时甲和乙电阻对应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出总电流,再根据P UI =求出此时电路的总功率。 【详解】 A .由图a 可知,甲对应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甲电阻的阻值不变;随着电压的增加,乙电阻的热功率增加,温度升高,其阻值变小,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图a 可知,当甲两端的电压为1V 时,通过的电流为0.2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1V 052A Ω.U R I = ==甲甲甲 此时甲的实际电功率 1V 0.2A 0.2W P U I ==?=甲甲甲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如图b 所示,甲、乙串联,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当电路电流为0.5A 时,由图a 可知,甲和乙两端的电压均为2.5V ,根据U R I =可知,此时甲乙的阻值相同,则电路总电阻 5Ω5Ω10ΩR R R =+=+=甲乙 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如图c 所示,甲、乙并联,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当电源电压为2V 时,由图a 可知 0.4A I =甲,0.2A I =乙 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干路电流 0.4A 0.2A 0.6A I I I =+=+=甲乙 则此时电路的总功率 2V 0.6A 1.2W P UI ==?= 故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物理欧姆定律问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为了能自动记录跳绳的次数,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一种自动计数器,其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R 1是一种光敏元件,每当绳子挡住了射向 R 1的红外线时,R 1的电阻会变大,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信号处理系统能记录AB 间每时刻的电压。若己知电源电压为12V ,某时段AB 间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两端电压为6V 时,跳绳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 B .绳子挡住了射向R 1的红外线时,R 1和R 2的阻值相等 C .绳子没有挡住射向R 1的红外线时,R 1两端的电压是R 2两端电压的3倍 D .绳子挡住了射向R 1的红外线时,R 1两端的电压是R 2两端电压的5倍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由甲图电路知,R 1与R 2串联,A B 间电压为R 2两端电压。由题知,当射向R 1的激光被挡时,R 1阻值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R 1分得电压增大,R 2分得电压减小,由图象知,此时U 2=U AB =2V ,因为R 1的电阻变大,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即AB 间电压为2V 计数一次,故A 错误; B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有: 121 222 U U U R U U R -==, 即: 1 2 12V 2V 2V R R -=, 所以:R 1=5R 2,故B 错误; C .当射向R 1的激光没有被挡时,R 1阻值变小,R 1分得电压减小,R 2分得电压增大,由图象知,此时, 2AB 6V U U ''==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有: 121222 U U U R U U R ''' ''-==,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的计算(大题培优)含答案

一、欧姆定律的计算问题难题易错题 1.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测定小灯泡电阻,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4.5V 不变,灯泡上标有“2.5V ,?A ”字样,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 1A ”。闭合开关,将滑片P 滑到某一位置时,两电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此时灯泡的电阻为8Ω B .此时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为8∶7 C .该电路能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D .该电路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由图示电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读出其示数,应用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详解】 A .此时灯泡电阻 L 2.4V 8Ω0.3A U R I = ==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L = 4.5V 2.4V 2.1V U U U -=-=滑 此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之比 L L 2.4V 82.1V 7 R U R U ===滑滑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利用该电路可以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电阻阻值不变,而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该电路不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故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2.如图甲所示,已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电压表的量程为0~6V ,滑动变阻器R 2的规格为“40Ω 0.5A ”。闭合开关S 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得到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关系如图乙所示。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R 1的阻值为20Ω B .电压表的变化范围是3V~6V C .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是6Ω~40Ω D .电路总功率的变化范围是1.28W~4W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像,利用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电压和电阻R 1的值,根据变阻器铭牌和电表的量程,求出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由P UI =求电路的总功率。 【详解】 A .由甲图知道,R 1 与R 2 串联,电压表测R 2 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特点,由图乙可知 1111.3V A 50U U I R R =+=+?滑------① 2112.5V A 30U U I R R =+=+?滑------② 由①②解得:R 1 =10Ω,U =8V ,故A 错误; BCD .由滑动变阻器R 2的规格为“40Ω 0.5A ”,当移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达到I 大=0.5A 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电压表的示数最小,由P=UI 可得此时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则电压表的示数最小为 18V 0.5A 10Ω=3V U U I R --?==小大 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电阻 Ω3V 0 6.5A R U I = ==小小大 电路的最大总功率 8V 0.5A 4W P UI ==?=大大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大,其两端电压越高,最高电压不超过6V ,定值电阻R 1两端的电压为 18V 6V 2V U U U =-=-=大 此时的总电流为

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训练(经典、全面、附答案)

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训练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1的示数为9伏,电压表V2的示数为3伏,那么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A.2:1 B.1:2 C.3:1 D.1:3 2. 如图所示,电路中的两只电压表的规格完全相同,均有两个量程(0~3V,0~15V).闭合开关,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A. 1∶5 B. 5∶1 C. 1∶4 D. 4∶1 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2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8A,则电阻R2的阻值为Ω。 4.如图所示,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10Ω。当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c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移动滑片P至b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则电源电压U 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分别为: A.U = 3V,R = 5Ω;B.U = 6V,R=20Ω;C.U = 6V,R = 10Ω;D.U = 3V,R = 15Ω。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6 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当开关闭合,滑片由b端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当滑片移到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 A B.当滑片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 V 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D.电压表的示数减少 (1题图)(2题图)(3题图)(4题图)(5题图)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的阻值为10Ω,只闭合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再闭合开关S2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45A,则R2的阻值为Ω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0=20Ω,当只闭合开关S1,滑片P置于最左端a时,电流表示数为0.2A;当开关S1.S2均闭合,滑片P置于最右端b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则定值电阻R1= Ω,电源电压U= V。 8.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5所示,现在将甲和乙串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的电阻值大于乙的电阻值 B.甲的电压大于乙的电压 C.甲消耗的电功率大于乙消耗的电功率D.甲的电流等于乙的电流 9.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 1A”字样。在a、b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尺,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其原因可能是( ) A.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 B.电源电压3V太高 C.20Ω的阻值太小 D.控制的电压1.5V太高

欧姆定律培优题打印

欧姆定律培优 姓名 学号 一. 选择题 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下列四个电路中,R 是定值电阻,R '是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滑片会随身高上下平移。能够实现身高越高,电压表示数越大的电路是( )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1和R 2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闭合S 1,滑片P 向右滑动,电压表示数变大 B .先闭合S 1,再闭合S 2,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不变 C .先闭合S 1和S 2,再闭合S 3,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D .闭合S 1、S 2和S 3,滑片P 向右滑动,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的电压一定,当开关S 1闭合、S 2断开时,电流表 和 电压表示数分别为 I 1、U 1;当再闭合S 2,且将滑片P 适当右移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分别为I 2、U 2,则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 .I 1﹥I 2 U 1﹥U 2 B .U 1﹤U 2 I 1大于、小于或等于I 2都有可能 C .U 1﹤U 2 I 1=I 2 D .I 1﹥I 2 U 1大于、小于或等于U 2都有可能 4.下图所示,当开关S 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读数之比U 甲:U 乙 为4∶1;当开关S 断开,甲、 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的读数之比I 甲∶I 乙为 ( ) A .4∶3 B .3∶2 C .3∶4 D .3∶1 5.某型号天燃气泄漏检测仪器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图中R 为气敏电阻,其阻值R 与天然气浓度β的变化关系如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2、R 3是两个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 、滑片P 向左滑动:当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I 时,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U ;当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I ′时,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U ′。若ΔI<ΔI ′,则 ( ) C A B D R 2 R 1 S 2

【物理】物理欧姆定律的计算问题的专项培优练习题

一、欧姆定律的计算问题难题易错题 1.把标有“6V 3W”的小灯泡与最大阻值为100Ω的滑动变阻器连接在电源电压恒为18V 的电路中,各电表选择的量程如图所示,要求闭合开关后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所选量程,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灯丝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B.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值为10.8W C.小灯泡的电功率最小值为0.75W D.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是24Ω~60Ω 【答案】ACD 【解析】 【分析】 分析实物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是串联关系;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所选量程为0~0.6A),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所选量程为0~15V)。 (1)滑片向左移动时,根据滑动变阻器的变阻原理判定连入电路的电阻的变化;再判定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判定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2)由灯的铭牌求出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和灯丝电阻,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小电阻,利用P UI =求电路的总功率最大值; (3)为保护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为15V,此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最大,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求出此时加在灯两端的电压;再利用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和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最后利用P UI =求小灯泡的电功率最小值; (4)由(2)(3)得出滑动变阻器允许调节的范围。 【详解】 A.由图知道,由实物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的电流(所选量程为0~0.6A),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所选量程为0~15V),当滑片向左移动时,则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于电源电压不 变,由 U I R =知道,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 阻变小、分压变小,所以电压表示数的变小,故A正确;B.由P UI =可知,当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上海物理 欧姆定律的专项 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时,电压表和电流表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接法。关于这两种接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 B.乙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 C.若考虑甲图电流表本身的电阻,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 D.若考虑乙图电压表本身的电阻,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电流表采用内接法,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所测电压偏大,试验误差是由电流表的分压造成的,当待测电阻阻值远大于电流量表内阻时,即甲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误差会减小,故A正确; B.由图乙所示电路图可知,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所测电流偏大,实验误差来源于电压表分流,当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待测定值阻值时,即乙图适合测量阻值较小的电阻,误差会减小,故B错误; C.甲电路是安培表内接法,如果不考虑操作的偶然误差,按甲、乙两种电路进行实验,甲图中电压表两侧的电压是待测电阻上的电压与电流表上的电压的和,所以甲图中电阻测量值 R A R U U U R R R + => 甲 即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故C错误; D.乙电路是安培表外接法,流过电流表的电流是待测电阻上的电流与电压表上电流的和,所以乙图中电阻测量值 R V R U U R I I I =< + 乙 即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小,故D错误。 故选A。 2.某同学在做“调节灯泡亮度”的电学实验时,电路如图所示,电调电压恒为4.5V,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规格“20Ω1A”,灯泡L标有“2.5V 1.25W”字样(忽略灯丝电阻变化),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欧姆定律培优题

欧姆定律培优题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小刚同学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电路图,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灯L不亮,电流表有明显示数,电压表示数为零,若故障只出现在灯L和变阻器R中的一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灯L断路 B. 灯L短路 C. 变阻器R断路 D. 变阻器R 短路 【答案】B 【解析】【解答】A. 灯L断路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会有示数,而电压表的电阻很大,所以电流表无示数,A不符合题意; B. 灯L短路时,电压表同时被短路,不会有示数,此时电路是通路,所以电流表会有示数,B符合题意; C. 变阻器R断路时,整个电路是断路状态,两电表都不会有示数,C不符合题意; D. 变阻器R短路时,只有灯连接在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都应该有示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利用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分析电路故障,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灯泡短路或电路中电流过小或电路某处断路. 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条形磁铁静止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左往右滑动的过程中,弹簧将() A. 缩短 B. 伸长 C. 静止不动 D. 先伸长后缩短【答案】B 【解析】【解答】解:滑片从左往右滑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变大,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根据图中电流方向结合安培定则可判断出:螺线管的上端为N极,下端为S极,此时根据磁极捡到相互作用: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所以螺线管对磁铁的吸引力增大,弹簧的长度变长。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确定电路中的电阻的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确定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3.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风速的装置,图中探头、金属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现要求:当风吹过探头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且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以下四个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D.探头上平下凸,当风吹过探头时,探头下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上方空气的流速,探头下方空气压强小于上方空气压强,产生向下的压力差使弹簧压缩,滑片下移,故AD不符合题意; BC.探头上凸下平,当风吹过探头时,探头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下方空气的流速,探头下方空气压强大于上方空气压强,产生向上的压力差使弹簧伸长,滑片上移,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大,即B选项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B符合题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2两端的电压变小,即C选项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判断产生压力的方向,然后判断滑片移动的方向确定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本题是力学和电学的综合题,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会利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4.5V,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

【物理】培优欧姆定律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则 A.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变大 B.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变小 C.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大 D.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电阻变大,通过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1示数变小,但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不变,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就等于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所以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不变,故A、B错误; CD.根据欧姆定律可知,I1 1 U R =;干路电流I U R 总 =,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 1示数的比值为 1112 12 12 12 + == + R R R R I R R I R R R R = 总 , 因为R1在变大,所以比值变大,故C正确;D错误. 2.如图a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阻甲为定值电阻,电阻乙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1V时,R甲=5Ω,此时甲的实际电功率为0.2W C.如图b所示,当开关闭合,电路电流为0.5A时,电路总电阻是10Ω

D .如图c 所示,当开关闭合,电源电压为2V 时,电路总功率为0.8W 【答案】D 【解析】 【分析】 (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据此结合图像分析甲、乙电阻是否变化,再根据乙电阻热功率与阻值的关系分析作答; (2)由图像可知,当甲两端的电压为1V 时对应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 甲,根据 P UI =求出此时甲的实际电功率; (3)甲和乙串联,由图b 读出电路电流为0.5A 时甲和乙电阻两端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可求出R 乙,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得总电阻; (4)甲和乙并联,由图c 读出电源电压为2V 时甲和乙电阻对应的电流,再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出总电流,再根据P UI =求出此时电路的总功率。 【详解】 A .由图a 可知,甲对应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甲电阻的阻值不变;随着电压的增加,乙电阻的热功率增加,温度升高,其阻值变小,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图a 可知,当甲两端的电压为1V 时,通过的电流为0.2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1V 052A Ω.U R I = ==甲甲甲 此时甲的实际电功率 1V 0.2A 0.2W P U I ==?=甲甲甲 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如图b 所示,甲、乙串联,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当电路电流为0.5A 时,由图a 可知,甲和乙两端的电压均为2.5V ,根据U R I = 可知,此时甲乙的阻值相同,则电路总电阻 5Ω5Ω10ΩR R R =+=+=甲乙 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如图c 所示,甲、乙并联,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当电源电压为2V 时,由图a 可知 0.4A I =甲,0.2A I =乙 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干路电流 0.4A 0.2A 0.6A I I I =+=+=甲乙 则此时电路的总功率 2V 0.6A 1.2W P UI ==?= 故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3.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 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0.5A",当滑片P 由c 点移到a 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 随滑动变阻器R 2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情况如图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