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精选及答案(1)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精选及答案(1)

最新部编版中考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精选及答案(1)

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下面是彤彤在“走近汉字”探究活动中,通过不同途径搜集到的资料。请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丰子恺先生在《书法略说》中说:“世界各国的文字,要算我们中国字为最美术的。别国的字,大都用字母拼合成,长短大小,很不均齐。只有我们中国的字,个个一样大小,天生成是美术的。”

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简化字

着中华文化。形成汉字的每一个构件,都表达着自己的意思,存在着书写的审美。俗话说,“见字如见人”,正是如此。当我们见到苍劲有力的字迹,会感受到书写者刚毅的性格;见到舒展悠扬的笔画,能感受到作者的不拘一格。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程荣教授认为:汉字手写不应该,也不可能完全被电子输入取代。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汉字是具有中国标识的文化符号,将使中国的文化传播更为有效,让世界更快更好地认识中国。

(1)通过对材料一中图表的分析,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2)阅读材料二,提取主要信息。

(3)汉字中有一类字叫作“会意字”,清代学者王筠说:“会意者,合二字、三字之意以成一字之意。”请从给定的会意字当中选择一个,仿照示例对其字义进行解析。

会意字:从、吠、休、炙、苗。

示例:晶,由三个“日”字构成,“日”为发光体,三个“日”更具光亮,因此,“晶”是光亮的意思。

【答案】(1)汉字发展呈现由形象到抽象的演变趋势;根据事物的形象造字,是汉字的造字方法之一;汉字具有美感;汉字是表意文字。

(2)汉字既能表意又具书写美,是不会被电子输入取代的。

(3)示例一:从,两个“人”构成“从”,二人相随,所以“从”是跟从的意思。

示例二:吠,由“口”和“犬”构成,狗之声从口出,因此“吠”指狗叫。

示例三:休,由“人”和“木”构成,一人在树旁,因此具有休息之意。

示例四:炙,上面是“肉”,下面是“火”,肉在火上烤,所以“炙”指烤肉。

示例五:苗,上面是“草”,下面是“田”,田中长出植物,所以“苗”指初生的植物。

【解析】【分析】(1)图表展示的是汉字发展变化的演变趋势,根据不同阶段文字的特点进行概括即可。(2)从材料中筛选出关键语句进行概括即可。

(3)选择汉字,根据其构件组合来释义。

故答案为:⑴汉字发展呈现由形象到抽象的演变趋势;根据事物的形象造字,是汉字的造

字方法之一;汉字具有美感;汉字是表意文字。

⑵汉字既能表意又具书写美,是不会被电子输入取代的。

⑶示例一:从,两个“人”构成“从”,二人相随,所以“从”是跟从的意思。

示例二:吠,由“口”和“犬”构成,狗之声从口出,因此“吠”指狗叫。

示例三:休,由“人”和“木”构成,一人在树旁,因此具有休息之意。

示例四:炙,上面是“肉”,下面是“火”,肉在火上烤,所以“炙”指烤肉。

示例五:苗,上面是“草”,下面是“田”,田中长出植物,所以“苗”指初生的植物。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文段信息的提取与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通读文字,把握其内容,再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组合概括即可明确答案;

⑵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⑶本题是根据字的构造对字进行趣解。先明确字的构成,然后根据字的意义写一句连贯的话即可。

2.某校九(1)班开展以“自强奋进”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按要求修改下面的邀请函。

②邀请函中使用不恰当的一个词是“________ “,应替换为” ________ “。

③邀请函的内容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________

(2)结合下面几则名言,探究“自强不息”的内涵。

①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②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③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贝多芬

(3)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了一副残缺不全的对联,将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此对联的上联应是()。

(a)________铸就辉煌(b)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

A.苦乐同享三载 B.三载苦乐同享 C.三载同享苦乐 D.同享三载苦乐

【答案】(1)拼博;拼搏;光临;莅临;应点明具体时间,如“本周二(10月23日)下午第三节课(或3点)”。

(2)自立自信;勇于克服自身缺点;不向困难低头。

(3)B;b

【解析】【分析】【分析】(1)①根据平时对字形的积累可知,“拼博”应为“拼搏”;②

莅临,多用于书面用语,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尤指上级到来。光临,多用于口语:敬辞,称宾客来到。故“光临”应改为“莅临”③邀请函中的时间是本周二(10月23日)下午,这个时间不具体,应该为具体的时间,如“本周二(10月23日)下午第三节课(或3点)”。

(2)认真阅读这几句话,通过关键词语体会句子的内涵,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是指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也就是说君子能认识在自身的缺点并改正,小人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当然也不会克服。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谓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表现的是贝多芬不向命运和困难低头的精神。据此可总结出“自立自强”的内涵是:自立自信;勇于克服自身缺点;不向困难低头。意对即可。

(3)根据对联特点可知,“一”是数词,因此上联的第一个字也应该是数词,故排除AD。“风雨兼程”是主谓短语,而“同享酷乐”属于动宾短语,故排除C。故选B。对联讲究上仄下平,“煌”属于平声,“志”属于仄声,故B属于上联。

故答案为:⑴①拼博拼搏②光临莅临应点明具体时间,③如“本周二(10月23日)下午第三节课(或3点)”。

⑵自立自信;勇于克服自身缺点;不向困难低头。

⑶ B;b

【点评】⑴本题考查修改应用文的能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并经常运用,达到熟练的目的,修改应用文应从格式、标点、语言等方面进行辨析和修改。

⑵本题考查材料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内容,然后思考两则材料表达的主旨并用简洁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⑶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3.面具是人类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艺术。你受邀参加“面具文化”博览会,在入口处你收到一张活动单。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1)最适合中国面具馆书签的一句宣传语是()

A. 走进博览会,聆听大千世界的声音

B. 走近面具,一起了解世界文化遗产

C. 汉字——带领我们走向神秘的面具世界

D. 面具——历史深处走来的中国文化使者(2)在中国面具馆,一位外国友人对一幅你熟悉的花脸(关羽)面具很感兴趣,你想给他作些介绍,以下最符合情境的说话顺序是()

①互留地址

②介绍课文《花脸》

③介绍面具知识

④与对方打招呼

⑤讲述桃园结义的故事

A. ③①②⑤④

B. ④③⑤②①

C. ③①④②⑤

D.

④②⑤①③

(3)在欧洲面具馆“假面舞会”面具展的留言板上,你看到了一句有意思的话“希望假面仅仅出现在舞会上”,触发了你对假面与生活的思考,你也准备写一句有意义的话。(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1)D

(2)B

(3)舞会可以假面,生活不可假面。

【解析】【分析】(1)结合题干和活动单分析,①因为参加的是“面具文化”博览会,而A 和C中的博览会和汉字都不符合要求,故排除AC。②要求选择适合中国面具馆的宣传标语,B中的了解世界文化遗产不符合要求,故应排除B。故选D。

(2)根据题干可知,这是一位外国友人,彼此之间都是陌生人,介绍前首先要与对方打招呼,这是基本的礼仪,因此④应排在首位,故排除AC。介绍完毕了,双方才能互留地址,因此①应放在末尾,故排除D。故选B。

(3)“希望假面仅仅出现在舞会上”,言外之意就是假面不要出现在生活中,生活中人与

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据此含义可写用对偶的修辞写一句话为:舞会可以假面,生活不可假面。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所写的话符合题意即可。

故答案为:⑴ D;⑵ B;

⑶舞会可以假面,生活不可假面。

【点评】⑴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的能力.拟写宣传语的目的是为了让受众了解某些内容,所以宣传语一定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又因为受众的文化水平不一,所以宣传语一定要易懂易记,大多会采用对偶的修辞。

⑵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答这样的题一定要再现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平时学习时要把语文与生活联系其阿里。解题的关键是平时多练习,多实践。

⑶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首先要理解“假面”的含义,还要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深入思考,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用精炼的语言进行表述,注意一定要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4.希望中学正在开展“预防电信诈骗”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材料,用简短的语句概括材料的内容。

【材料】诈骗分子用网络虚拟电话冒充公安局的电话,打给退休在家的张女士,自称是某公安局的警官。诈骗分子称张女士涉嫌犯罪,要求她把自己的银行存款打入指定的银行账户,以协助调查。半信半疑的张女士通过查询得知,某公安局的电话与来电号码是一致的。惊恐之下.张女士将十几万打入了对方提供的账户。等她意识到被骗时,后悔不已。反诈骗专家说,公安机关执法期间要向老百姓了解情况时会当面询问当事人,不会通过电话要求当事人往指定的银行账户里存钱。近年来,这类案件令群众的损失每年高达上百亿元,许多受害者除了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之外,还承受着心理上的痛苦。

【答案】电信诈骗让群众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带来心理上的痛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概括的格式一般是谁的什么事。根据材料一末句“近年来,这类案件令群众的损失每年高达上百亿元,许多受害者除了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外,还承受着心理的痛苦。”可概括为:电信诈骗让群众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带来心里痛苦。

故答案为:电信诈骗让群众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带来心理上的痛苦。

【点评】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5.学校开展“好读书读好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问题。(1)(你说我说说读书)

在讨论怎样处理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问题时,同学们形成了两种观点: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

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名著是经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

华。它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他就不在话下了。读名著,有以一当十的价值。

两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种,请说说你的依据并作简要分析。

(2)(读图时代学读图)

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面前,读图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下面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图,仔细观察,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请描述该图标的寓意:

(3)(文化长廊——名著大家读)

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

“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高八尺,腰阔十围。手持一柄禅杖,腰系一把戒刀。”

这两段话选自一部古典小说,其中选段中的“胖大和尚”是________,从原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________的人(性格特点)。

【答案】(1)①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名著毕竟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所反映的都是对人性的赞美、对真理的追求,所以赞成多读经典名著。②多读流行作品,因为流行作品反映了现代的流行趋势,富有现在的生活气息。但有些价值不高的或肤浅的读物,我们没有必要去读。

(2)图形由地球、水滴、手掌三个部分组成。寓意:图象征着地球,每个人手上都有一滴水,暗示地球上水资源有限,大家要节约用水。

(3)鲁智深;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粗中又细

【解析】【分析】(1)作答时可以用“我认为……”这样的标志性语言,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结合“流行作品”“读经典名著”的特点和生活实际叙写理由,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说有力。无论倾向于哪类人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作答时要认真阅读画面上的内容,包括颜色、线条、文字、图案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其象征意义,最后再组织语言整合作答。本图中的“绿色的圆”象征着地球;“手掌”是指的人类;“一滴水”喻指水源。整体来看,寓意在于“地球上水资源有限,人类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据此理解作答。

(3)文本选自《水浒传》,其故事情节是“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其性格特点主要是: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率直粗犷,勇而有谋,胆大心细。据此填写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1)①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名著毕竟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所反映的都是

对人性的赞美、对真理的追求,所以赞成多读经典名著。②多读流行作品,因为流行作品反映了现代的流行趋势,富有现在的生活气息。但有些价值不高的或肤浅的读物,我们没有必要去读。(2)图形由地球、水滴、手掌三个部分组成。寓意:图象征着地球,每个人手上都有一滴水,暗示地球上水资源有限,大家要节约用水。(3)鲁智深;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粗中又细。

【点评】(1)解答的关键是学生在读懂题意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积极解读,然后将自己选择的观点结合文本进行阐述。最后提出的观点要注意难度适中,并与主题密切相关。(2)分析微标常见的题目要写出构图要素和分析寓意,构图要素要既括题干要求的微标中索要的图案的内容,重点注意微标中的一些抽象变形的图案,时间、地点、主题的汉语变形;分析寓意要结合徽标的名称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对四大名著的掌握。作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所给的材料,结合材料中提到的地名或是人名,即可作答。

6.根据语境,完成任务。

小明与同学一起去图书馆看书,见到有几个穿着又脏又油的工作服的民工叔叔也在那里坐着阅读书本。小明皱起了眉头,对同学说“看看那几个人,身上那么脏,一股味道,把书都弄脏了,为什么管理人员不把他们请出去呢?”

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会支持小明吗?请说说你的看法,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答案】小明,我不这么认为。民工叔叔一天工作辛苦了还来读书表现出他们有对知识的渴望,我们不能以外貌去判断他们能否来看书。而且虽然他们的衣服上比较脏,但不代表他们没有把手洗干净,看他们小心翼翼的样子,也不一定会把书弄脏的。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爱阅读、抓紧时间学习的品质,不能剥夺他们看书的权利。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口语交际,并且和生活紧密联系。在表达看法时不能脱离原材料,观点要正确,理由要充分,条理要清楚。

【点评】口语交际看似简单,实则学生很容易丢分。回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原材料,理解材料的主要内容;其次要摆正观点,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最后在语言的表达上要流畅。

7.阅读文字,完成相关题目。

我们正在走进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步入青春,我们会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在生活中逐步形成自己健康的个性和积极的人生观。每个人都渴望青春,憧憬自己的未来,那就让我们为火红的青春鼓劲,加油,歌唱吧!

请写一段100字左右的青春宣言,畅谈未来,互相激励。

要求:①运用一种适当的修辞方法。②内容积极向上,可以结合下面的其中一句材料,也可以自由发挥。

〖材料一〗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来编织你们。(王蒙)〖材料二〗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萧伯纳)

【答案】示例:青春是一首永不言败的歌,怀抱着朝气与活力,似乎任何事情,只要努

力,就有无限可能。萧伯纳说:“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让我们面向火红的朝阳,为青春呐喊,为青春宣言:生命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要做青春的主人!青春你好,青春万岁!

【解析】【分析】作答本题要紧扣“青春”这一话题,表达对青春的赞美讴歌,激励同学们珍惜青春年华,努力奋斗,实现梦想。同时要注意题目要求:①运用一种适当的修辞方法。②内容积极向上。示例:青春是一首诗,隽永的字句里流露出理想的渴望。青春是一幅画,斑斓的色彩中描绘着未来的理想。青春是一支歌,律动的节拍间跳动着时代的音符。人人都拥有青春,有人将有,那是希望;有人曾有,那是怀念;有人正拥有,那是财富。

故答案为:示例:青春是一首永不言败的歌,怀抱着朝气与活力,似乎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有无限可能。萧伯纳说:“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让我们面向火红的朝阳,为青春呐喊,为青春宣言:生命是多姿多彩的,我们要做青春的主人!青春你好,青春万岁!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微写作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训练,具体写作时要读懂材料,结合提示以及要求进行写作。

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汉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现存最早可识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关于汉字的数量,根据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记载,共有3300字;汉代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清代《康熙字典》有47000多字了;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有54678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汉字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共同使用汉字的汉字文化圈,在日本、越南和朝鲜半岛、琉球群岛,汉字被融合成它们语言的文字“汉字(かんじ)”、“汉字(??)”、“汉字(hán t?)”。(材料二)

“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后世学者定名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中,有近50%的汉字都属于“形声”字。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和声旁。形旁是表示字的意思或属类,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

(材料三)

最近,苏州90后小伙陈柯宇创作了一首名为《生僻字》的歌曲,在网上走红,整首歌曲的歌词几乎使用的全是各种生僻字,“茕茕孑立,沆瀣一气,踽踽独行,醍醐灌顶,魃魈魁鬾,魑魅魍魉,针砭时弊,鳞次栉比,一张一翕……”网友直呼,“听完歌语文水平大涨”。(1)根据(材料一),我们可以提炼出汉字具有以下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写“沙鸥翔集”写作“沙欧翔集”,请结合(材料二)为他解释。

(3)下列句子都用到了歌曲《生僻字》中的成语,其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两个人,一个尖酸,一个刻薄,沆瀣一气,到处惹是生非。

B. 受到他的一言启发,我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C. 管他什么妖魔鬼怪、魑魅魍魉,对悟空来说,都是一棒子的事儿。

D. 满满一抽屉的试卷鳞次栉比地堆叠着。

【答案】(1)历史悠久;数量庞大;影响深远

(2)关注声旁、形旁,言辞通顺即可。

(3)D

【解析】【分析】(1)考查内容理解。①结合原文“汉字,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归纳答案:历史悠久。②结合原文“关于汉字的数量,根据秦代的《仓颉》、《博学》、《爰历》三篇记载,共有3300字;汉代到许慎作《说文解字》就有9353字了;清代《康熙字典》有47000多字了;1990年徐仲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有54678字”,归纳答案:数量大。③结合原文“汉字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归纳答案:影响巨大。(2)考查内容理解。结合原文“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和声旁。形旁是表示字的意思或属类,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可以看出“沙鸥”是一种鸟,所以要写成“鸥”。(3)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不能形容试卷。故选D。

故答案为:⑴历史悠久;数量庞大;影响深远;

⑵关注声旁、形旁,言辞通顺即可;

⑶ D。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⑵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

⑶解答本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9.研学活动即将结束,小嘉、小舟觉得收获很大,打算围绕“访古探幽”或“重走‘一大’路”主题,为学弟学妹做一个“南湖半日游”行程规划。

请你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并结合答题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完成这个行程规划。

要求:①设计一条路线,起点“会景园”。②安排三个符合景点特征的活动。③使用合理的表达方式。④不超过150字。

【答案】①“重走‘一大’路”主题:从会景园出发,在南湖渡口坐船至湖心岛,登临烟雨楼,了解南湖的前世今生;然后前往“一大”纪念船,瞻仰红船,聆听和感受当年发生在烟雨南湖中的“一大”故事;随后回到会景园,徒步去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展览,浏览或听取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不平凡历程。

②“访古探幽”主题:上午8:00会景园前集合,南湖渡口乘船前往湖心岛,第一站到烟雨楼,参观楼内景观,欣赏南湖风景。第二站游访鉴亭,了解许瑶光与鉴亭的历史渊源。第三站到来许亭,了解来许亭的由来,许瑶光与嘉兴的历史渊源。第四站到壕股塔和端午祭台,了解伍子胥的故事。大约11:20分,乘船返回结束游程。

【解析】【分析】这道题要求设计旅游行程规划,在了解各个景点特征的基础上围绕主题设计,注意设计的路线要合理,尽量少走路,然后再用准恰当、连贯的语言表述出来。能够体现“一大”主题的景点有:南湖革命纪念馆、烟雨楼、南湖红船。能够体现“访古探幽”主题的景点有:来许亭、鉴亭、端午祭台、伍相祠。

故答案为:①“重走‘一大’路”主题:从会景园出发,在南湖渡口坐船至湖心岛,登临烟雨楼,了解南湖的前世今生;然后前往“一大”纪念船,瞻仰红船,聆听和感受当年发生在烟雨南湖中的“一大”故事;随后回到会景园,徒步去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展览,浏览或听取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不平凡历程。

②“访古探幽”主题:上午8:00会景园前集合,南湖渡口乘船前往湖心岛,第一站到烟雨楼,参观楼内景观,欣赏南湖风景。第二站游访鉴亭,了解许瑶光与鉴亭的历史渊源。第三站到来许亭,了解来许亭的由来,许瑶光与嘉兴的历史渊源。第四站到壕股塔和端午祭台,了解伍子胥的故事。大约11:20分,乘船返回结束游程。

【点评】本题考查图文转化能力。答题时首先要认真观察图片,明确图片上各个景点的位置和特征,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设计行程,最终再进行表达,注意语言要准确、连贯,顺序要合理。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小区为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进行了“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的随机调查,统计如下表:

材料二:日本国民需要在垃圾清运当天的早晨8点之前,把垃圾堆放到指定的地方,错过时间就必须要等到下一周。韩国的垃圾回收除了定点定时,有的地方还要在垃圾袋上写上姓名。

在瑞典,许多超级市场都设有易拉罐和玻璃瓶自动回收机,公众喝完饮料后只要将易拉罐和玻璃瓶自觉投入回收机中,就会凭收据领取相应的奖金。

(1)阅读材料一,请概括你从图表中获得的主要信息。

(2)某小区要张贴对联形式的标语宣传“垃圾分类”,上联已经给出,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配合垃圾分类;

下联:________

(3)结合生活实际和材料二,请你对“垃圾分类”的实施提出三条可行性的建议。

【答案】(1)①青年人拉圾分类意识强,但老年人行动落实更好。②市民普遍具有垃圾分类意识,但行动落实有待提升。

(2)共建家园美好

(3)示例:政府制定“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定点定期进行“垃圾分类”

的回收和培训;制定回收垃圾的奖惩制度)社会及学校等部门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袋装不同的垃圾。便于分类等。

【解析】【分析】(1)仔细阅读这个统计图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和认为垃圾分类有必要吗的数据,可以看出青年人年人拉圾分类意识强,通过分析开始垃圾分类的数据,可以看出老年人行动落实更好。通过对青年、中年和老年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市民普遍具有垃圾分类意识,但行动落实有待提升。

(2)仔细分析上联特点,上联是由“配合垃圾分类”属于动宾短语,因此拟写的下联也要有这个特点,另外还要注意内容要符合活动主题。如共建家园美好。

(3)此题要求结合生活实际和材料二,对“垃圾分类”的实施提出三条可行性的建议。材料二讲的是日本和瑞典垃圾处理办法,因为现实生活中垃圾的处理需要政府的管理、市民的意识以及行动等,因此可据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此题答案是多样的。

故答案为:⑴①青年人拉圾分类意识强,但老年人行动落实更好。②市民普遍具有垃圾分类意识,但行动落实有待提升。

⑵共建家园美好

⑶示例:政府制定“垃圾分类”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定点定期进行“垃圾分类”的回收和培训;制定回收垃圾的奖惩制度)社会及学校等部门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用不同颜色的塑料袋装不同的垃圾。便于分类等。

【点评】⑴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题目要求审清题意,重视结合标题理解内涵,再是要结合有关数字、关键词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表达图意要力争做到语言的简明、连贯。

⑵此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要求学生对对联的有关知识要熟悉,尤其是“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要词性相对”“要内容相关”这三点要牢记便不难写出合适的下联了。生活中也要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生活处处皆学问。

⑶本题考查提出建议的语言表达能力。此类题属于展示个性与创新意识的题目。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