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效课堂原创试题

高效课堂原创试题

高效课堂原创试题
高效课堂原创试题

“高效课堂”理论竞赛试题

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

姓名学校计分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不属于高效课堂三条高压线的一项是:(D )

A、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

B、严禁教师与学生“抢风头”

C、必须当堂落实达标

D、必须分组研讨

2、下列不属于高效课堂的核心词的一项是:(C )

A、教育

B、教师

C、创造

D、教室

3、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应该是(B )

A、教师

B、学生

C、教材

D、教法

4、高效课堂改革的根本功能是(C )。

A、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B、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C、促进人的成长与全面发展

D、为了一切学生

5、高效课堂中,教师是学习的(D )。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以上都是

6、下列属于高效课堂五项策略的一项是(D )

①预习先行,先学后教,实现两个前置: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

②教学从“学情”调查开始,根据“学情”作出决策,设置环节。

③注重对抗质疑,落实小组评价。

④从“两率”入手,即解决课堂精力流失率和提高高效学习率。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7、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即教师要成为“第四者”,下列选项符合的一项是(A )

①促进者②学习者③决定者④幸福者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8、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包括(C )

①课后尽可能实现“零作业”,如需布置,只布置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拓展作业。

②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③素质教育的“素质”最主要的是“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听说读写)。

④实现“人”的解放,即学生的解放、教师的解放、学校的解放。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9、高效课堂讲究文化追求,下列不属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每一点时空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是( B )

A.利用教学楼的楼道楼梯,设计一部“中国历史走廊”。

B. 利用音乐课为“跑调”的学生纠正“调子”。

C. 利用每一棵树木,创意一个“历史名人园林”。

D. 利用体育场,设计一个“奥林匹克文化公园”。

10、高效课堂管理的最重要的环节是(A )

A、抓“两头”,促中间。一头指导学案的编制与预习;一头指当堂的达标测评;

“中间”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结论生成的过程。

B、领导班子上观摩课,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

C、学科、年级、班组组织自己的听评课。

D、立足课堂,狠抓落实:一谈二警三停。

11、一堂真正的好课是指(A )

A、学生学会的课。

B、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人数最多的课。

C、使用了导学案的课。

D、学生精神饱满的课。

12、不是高效课堂“三原色”的一项是(C )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蓝色

13、班级文化应基于(D )的建设。

A、义务

B、平等

C、班规

D、责任

14、下列不属于解放课堂,转变课堂方式的一项是(C )

A、唯一答案、标准答案变成多种答案。

B、教师由传授者变成策划者。

C、演、唱、画、作深化为听说读写。

D、整齐划一变为灵活多变。

15、下列符合高效课堂流程表述的一项是(C )

①展现拔高,师生互动;②穿插巩固,全面掌握;③完成任务,合作探究;④预习交流,确定目标;⑤分配任务、立体教学;⑥达标测评,检查验收。A.④①②③⑥⑤ B. ③①②④⑤⑥

C. ④⑤③①②⑥

D. ②①③④⑥⑤

二、判断题(20分,每小题2分)

1、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

2、高效课堂最终要实现三个解放:即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校长。(×)

3、高效课堂的教室是教师讲课的地方,学生学习的场所、生长的“沃土”和成长的“摇篮”。(√)

4、“临帖”本意是指学习书法的一种方法,在高效课堂指向那些已经掌握了高效课堂途径与方法的学校学习,模仿或照抄照搬他们的模式。(√)

5、高效课堂学生的“三宝”是:活页夹、双色笔、纠错本。(√)

6、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是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

7、传统课堂是“日心说”,高效课堂是“地心说”。学生是“太阳”,课堂教学教师要绕着“太阳”转。(×)

8、在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中,严格规定了教师的“讲”绝不能超过10分钟。(√)

9、教师“决定”着一节课的好坏质量。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

10、高效课堂,不讲“目标”,只要“进度”,人人学会才是进度。(×)

三、名词解释(10分,每小题5分)

1、一课三步

答:一课三步即将一堂课分为课前、课中、课后。课前编写导学案,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学生预习;课中前段重申目标,学情调查,问题汇总,精讲点拨,当堂检测,小结作业。后段师生准备下节课预习事宜;课后教师回顾课堂,写反思,分析评价学习小组及学生表现,对存在的问题作出调整及措施。

2、“破帖”

答:“破帖”本意指学习书法的一种方法,在高效课堂中指学习或者模仿别

人的模式一段时间后,在他们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生成或创建适合自己的模式。

四、简答题(16分,每小题8分)

1、高效课堂的一般模式是什么?

答:①一般模式亦称基本模式,为10+30+5;分为三个环节:预习指导+合作交流+达标测评。

②在45分钟的课堂上,教师占用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包括新课导入、分配任务、疑难点拨、归纳提升、组织测评。

③课堂上学生用于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高效课堂倡导的合作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以独学(自学)、对学(同质对子合作)、“群学”(小组学习)形式实现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

④5分钟为当堂达标测评时间。当堂达标测评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试卷测试或者作业,而是通过学习小组,组织进行对子之间的“两两”检测,形式灵活多样,既可以采用当堂“小纸条”测评,也可以简单到“口头”测评。

2、为什么说高效课堂符合新课改理念?

答:①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了“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②围绕的就是自主、合作、探究。

③诠释的是“师”与“生”的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实现师生相长。

④传统课堂是教师抱着学生走,高效课堂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跑着走,是教书育人的完美体现。

五、论述题(24分,每小题12分)

1、简要论述高效课堂的四个基本理念。

答:①素质教育的“素质”是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素质”是会学习。“会学习”并不一定就是“应试”,因为“会学习”才会提高升学率。“在学习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那么“在学习阶段”素质教育的“素质”,应该是指“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不仅孕育于“智育”,孕育于“德育”,也蕴含于“体、美、劳”,孕育于学生生活和成长的每一处细节和事件里。

学习能力就是课堂生存能力,学生的课堂生存状态依赖于学习能力的高低。一个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一定是如鱼得水,其不仅体现为自身课堂生存的“优秀”,也代表着能通过合作和协作,促进他人和集体的“共同优秀”。

只有拥有了极强的学习能力,我们才能把学生们从低效和无效的“时间+汗水”模式里解救出来,把“时间”和“时间的支配权”还给学生;我们才可以淡化对教师的过分依赖,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助于体现出素质教育的全部“学会”目标,让学生成为独立的、自由的、快乐的人。

②学校的产品是课堂!

如果说学校是部特殊的“机器”,那么这部机器一定是生产“课堂”的,因为课堂才是学校的产品。也只有“课堂效益”才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才是唯一能把支离破碎的教育完整“捏合”成一个整体的教育的要素。

学校的产品是课堂,有利于引起每个人对课堂教学的高度关注,其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把时间还给学生”,这里的时间既包括课上时间,也包

括所谓的课外时间,假如没有高效课堂做支撑,那单纯的“还给时间”当然会牺牲升学率,所以唯有通过打造课堂效益,才能真正把学生从“时间+汗水”的应试教育模式里解救出来,才能更好地开展社团活动,体现出素质教育真正的优势和生命关怀,也体现出教育的崇高性。

所有的教育都应该是素质教育,这不是什么难以实现的梦想,只要我们找到了通往高效课堂的途径,敢于向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要效益,我们就破解了所谓“时间与成绩”的对立,在行动实践中求证和体会出素质教育的巨大意义,这样的教育就不会为人所诟病。

③开放程度决定了教育的高度

学生学习习惯和依赖教师的“灌输”,不能成为教师独霸讲台的理由。教师从讲台上“消失”,才能收获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其实,谁都知道,能力来自实践,来自于动手,来自于在错误中的自我矫正,来自于经历,也来自于向同伴学习这样的合作。

学习知识不是继承“遗产”,没有学习过程,就无法真正成为知识的“富翁”;离开了学习的体验,不能称其为真正的学习! 因此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要“开放”、要放手,放手就是爱。

我们承认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艺术”,但更要强调重视“学情”,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体现出来的是“狂欢”,人人活跃、个个精彩,开放课堂,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少流失掉一些精力,想开小差、打瞌睡,都很难!

④小组学习决定成败

课堂教学仅仅有“活”是不够的,还应“求实”。要“求实”,高效课堂教

师“不讲”了,“实”只能取决于学生如何学、怎样学才能达到学会的目的。

小组学习就成了关键,小组学习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兵教兵、官教兵,从而达到兵强兵、整体提升的目的。所谓水涨船高,学习力较差的学生得到了提高,又反过来促进了帮助者的提升,课堂既活又实,事半功倍!

其实,不仅是高效课堂,任何课堂教学都应该探索小组学习形式,研究如何发动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唯此,课堂教学才有意义。

2、请论述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的课堂步骤和具体要求?

①预习自学、探究问题

每位同学根据学习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静下心来、动起脑来、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用红色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

②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在预习之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学案,学案中大部分内容,中等以上学生通过自学后都能完成,但一些综合思考性题目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需讨论解决,要注意标记。做学案一要强化思考和规范,二要书写认真、标注清楚,一定用红笔记出自己的问题,注重题型、思路、规律的总结。

③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更是让全体同学把思路打开,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教师全面掌控,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首先在组内三个层次中分层一对一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仍然解决不了的向上

一层同学请教,这样做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解决问题。注意讨论时要控制好时间,进行有效讨论,要做好勾画记录。同时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老师要巡回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以上三个环节约占课堂30分钟时间,即“271”中的“7”)

④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展示到黑板上,由一名学生讲解点评。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不能一一展示,每个组选一名代表,同时到黑板上展示,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前后黑板和两块小黑板。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用其它颜色的笔对展示内容进行补充或修改,其他同学一律做导学案,让所有学生在展示环节中都处于紧张状态,有事可做。同时也可以进行小组间展示,未参加黑板展示的同学将自己的成果写在学案上,相邻两个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换并给对方修改和批阅,在批阅的过程中既学习了其他同学的优秀创意和想法,又可以注意到容易出错的地方,这种展示方法可用于训练量较大的内容或拉练检测。然后老师再进行点拨,老师点拨一是针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好的,指出出现的问题,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老师的讲要语言精练,直奔问题,点深点透,四是针对展示点评情况科学评价各小组,激励到位。(该环节约占10分钟,即“271”中的“2”)

⑤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思维比较活跃,这时需要静心总结归纳,反刍消化,清理过关,使知识更加完善,掌握更加扎实。最后进行达标检测,检测方式:可以是口头检查,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一对一的检查,可以用小纸条,还可以设

计题目进行书面检测,总之要根据当堂内容灵活检测,注重实效。下课前让学生整理课堂所学内容,整理好典型题本。分层次布置适量的自习作业。

(该环节约占5分钟,即“271”中的“1”)

昌乐二中的课堂,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倡导民主、尊重、平等、宽容、欣赏、和谐、进取等现代理念,影响学生思想;让“学习小组”成为“动车组”,让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成功欲望的满足、小组集体荣誉的实现、课堂分组展示的竞争成为课堂高效推进的驱动力,学生们如沐春风,教师们如鱼得水,教学相长,其乐融融。每节课堂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学习成为享受,学习效益大幅提高,课堂真正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长沙学院2007级(理工科)本科各专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卷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附表一。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30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zzzz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D )。zzzz A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B工人罢工和起义 C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D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C )。zzzz A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B实现人权 C实现共产主义 D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B )的基本问题。zzzz A唯心主义哲学 B全部哲学 C唯物主义哲学 D一部分哲学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D )。zzzz A实践性 B运动性 C客观性 D物质性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zzzz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 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D )。zzzz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D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C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zzzz 9.时间是指(C )。zzzz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C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10.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 C )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11.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D )。 A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 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 D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C )。zzzz A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 B科学实验 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D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1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D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C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 )。zzzz A客观世界 B感觉 C思维 D实践 1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

马原试题与答案图文稿

马原试题与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表格内相应的位置)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P3)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P14)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开放性 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P25)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D)(P26)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5.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C)(P51)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6、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P42)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5-03-07 分类: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C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反应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D )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D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4、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B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5、举一反三属于(A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6、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C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7、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B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B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9、创造思维的核心是(C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 )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 )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C ) 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 ) 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 15、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怎样看我"、"领导怎样评价我" 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A ) A、关注生存阶段B 、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就阶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7、在中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甘肃政法学院2007―― 2008学年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 卷)答题卡 (注意:请将1-3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复查人核分人 2. 实践: 3. 经济基础: 4. 人民群众: 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四、简述(共20分)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8分) 2 ?简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4分) 3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 (4分) 三、名词解释(共20分)

4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4分) 五、论述(20分) 1、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 2、试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0分) 甘肃政法学院2007―― 2008学年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A 卷) 15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分数 、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 1.哲学是()。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2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焦点在于 ()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世界本原问题 4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关于人的本质冋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冋题 5 ?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丨) A 琴匸.『豈L 绡学聲’ B- :. C 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 'I : .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 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瓠叢廳悬 <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 D 一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10?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1 ?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A 直接认识B 全面认识 C 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13?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 永恒性 B 客观性 C 不变性 D 终极性 14?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该社会的( ) A 生产方式 B 政治制度 C 上层建筑 D 精神文明的状况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B 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 C 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D 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复查人 核分人 C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得意 识 本 质问题 3.列宁 j 的物质定 A 运动B 物质可以认识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 D 客观实在性 A 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 反映的观点 B 主体性的观 点 D 实践本质问题 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A.吃喝穿住 ( ) B.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 ) C.物质生产活动(√) D.社会关系的形成 ( ) 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 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 )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 )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 )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3.“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说明:() A.人的生理需求是社会历史的基础 ( ) B.人的本质决定于人的自然属性 ( ) C.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的物质欲望 ( ) D.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活动(√) 4.制约人们行为及其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A.生产方式(√) B.传统意识 ( ) C.政治制度 ( ) D.阶级关系 ( ) 5.下列哪一原理可以解释“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这一社会现象:()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 ) B.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C.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 ) D.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 ) 6.社会意识主要是对:()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阶级斗争的反映 ( ) 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 ) D.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 ( )

2016新课程教学设计一试题及答案 (1)

2016新课程教学设计一试题及答案 一. 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 ( )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态度、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完成书面作业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 2. 知识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行动中,随着个人参与到新的情境中并在新情境中进行协调,知识产生了,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就像语言的发展,发生于真实情境中不断进行的利用知识的活动中。这是 3. ()是对需要得到帮助的学生与学习活动互动的方式做出决策,它涉及动机激发技术、个 4. 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情境的行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活动的发生。这是( )的观点。(2 5. 学校意义上的“教学”可以理解为: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开展的 6. ()涉及设计教学活动的决策,包括对教学活动的呈现类型、程序及其结构,学生练习 7. 讲和读在教学活动中是交叉进行的,同时可能还穿插着练习活动。教学中既有教师的讲和读,也 8. ()是对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方式所做出的决策,对教学媒体的选择有较强的指导作用。(2分)

9. 一位心理学家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 ^-2岁);前运算阶段(2^-7岁); 10. ( ),教学媒体有助于传递教学信息标准化,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有效的运用学习理论 11. 为了把一个任务迁移到另一个任务,学生需要对技能迁移进行练习。如果学生从来就没有练习 12. 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者尚未表现出足够的学习动机的情况之下,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学习动机不强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而这有 14. ()是列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要求媒体选择者回答,通过对这些问题的逐一回答,来比较清楚地发现适用于一定教学目标(或一定教学情景)的媒体。问题的提出可根据教学媒体的选择原则给出。(2 15. 在当代心理学家凯斯提出的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变化机制中,将个体的心理区域分成 17. ()认为,知识是分布式存在的,即知识普遍存在于学习者、日常生活工具、媒体、教材与文化脉络中。或者说,知识的意义分散在人们所处的情境中,是人与情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因而,是无法从情境中单独隔离出来的。(2分)

《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最新《马原》大学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或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同唯物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奠定思想前提 4、在马克思主义创立过程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着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5、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着作是《资本论》 6、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 7、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 8、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着特征是实践性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9、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中交织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10、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不能随意乱用,也不能另立标准,否则会造成混乱。这里所说的特定含义和确定标准是指对世界本原究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回答;存在和思维是否具有同一性,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1、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世界本原问题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是指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1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5、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16、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7、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18、对同一张事物的不同看法都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19、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这说明意识是客观精神的主观映象 20、“思想实验”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2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2、“寒路神麦正当时”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2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6、柏格森所说的运动变化不是指任何具体的事物的运动变化,而只是纯粹的“动作”,是没有物质承担者的运动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第五章试题及答案(2018年5月)

第五章试题清单( 含答案) 一. 单选题 1. 导致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根本原因是:() A. 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 √) B. 资本家的联合( ) C. 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 ) D. 资本家对生产技术的改进( ) 2. 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A. 实现了自我否定( ) B. 发生了根本变化( ) C. 仍无任何变化( ) D. 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 √) 3.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 A. 社会化大生产超出国界( ) B. 商品输出替代资本输出( ) C. 垄断( √) D. 资本输出替代商品输出( ) 4. 金融资本是:() A. 工业资本和农业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B. 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C. 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 ) D. 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在垄断的基础上溶合的而成的资本( √) 5. 垄断利润是通过:() A. 操纵市场获得的( √) B. 改进技术获得的( ) C. 扩大投资获得的( ) D. 增加贷款获得的( ) 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 A. 消灭私人垄断资本( ) B. 实行计划经济,消灭危机( ) C. 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 D.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 √) 7.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 A. 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 B. 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 √)

C. 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 ) D. 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 8.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A. 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 B. 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 ) C. 从根本上适应了生产的社会化( ) D. 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 √) 9.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根本目的是 A 获得高额利润(√) B 帮助落后国家() C 替代商品输出() D 达到政治目的() 10.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 A 利益共同体() B 有共同利益,也有矛盾斗争(√) C 有共同的政治利益,同时也有经济矛盾() D 有共同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有政治矛盾() 1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 A 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B 联合国机构() C 多边贸易机构() D 商业流通联合体() 12.当前世界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是 A 地区局部战争() B 自然资源不均衡() C 国际经济旧秩序(√) D 国际经济新秩序() 13.垄断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 A 内容() B 作用() C 后果() D 表现形式(√) 二. 多选题 1. 垄断没有消除竞争是因为:() A. 竞争是一切社会生产所共有的( ) B. 竞争是商品经济一般规律,垄断并没有消灭商品经济( √)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试题及答案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试题与答案 (2011-03-1710:13:39)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试题与答案 第一套 一、单选题(共30 道题,每题 2 分,共60 分) 1、“校本研究”立足学校,因此应该(A)A、以学生为本B、以老师为本C、以学校为本D、以教材为本 2、就社会发展而言,真正的第一资源是(A)A、人才B、金属C、资本D、土地 3、教师以为学生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因而对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其他学生更快的发展,这就是(A) A、罗森塔尔效应B、高原效应C、马太效应D、蝴蝶效应 4、教给学生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是一种(C)A、陈述性B、程序性C、策略性D、静态知识 5、利用教师之章的专长或经验,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观察与回馈,达到教师共同成长的目的,这就是一种(B)A、自我反思B、同伴互助C、专业引领D、少数有准 6、现实中教育教学法课题产生的途径多半是(B)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由此及彼D、由表及里 7、多次测验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这就是(D)A、程度B、效果C、效度D、信度 8、教师专业化发展,重点在于(C)A、提高身体素质B、培养敬业精神C、提高专业能力D、学习专业知识 9、真正的第一生产力是(A)A、教育B、科技C、文化D、信念 10、教学研究的第一步是(A) A、提出问题B、设计方案C、搜集资料D、制定假设11、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应该是(B) A、教师B、学生C、教材D、教法 12、教学研究中经常反思,就通产生一种盘旋上升的(C) A、螺旋效用B、马太效用C、蝴蝶效用D、互动效应 13、专业化要求,教师培养实现(A) A、多元化B、封闭型C、终结性培养模式D、划一培养模式 14、专业化教师的首要突出特征是(B)A、接受研究性教育B、具有专业职称C、经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GG[含参考答案]

2020年大学马原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人有了物质条件才能生存,人有了精神条件才能生活”的观点(CDE) A夸大了社会意识的作用 B夸大了社会存在的作用 C看到了社会物质条件的作用 D看到了社会意识条件的作用 E准确把握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对人的影响 2.民粹主义代表人物米海洛夫斯基认为,在历史极黑暗的时刻,当“人的智慧和精神潜能被缩小到了最简单化的形式,到了只为最后一片能糊口的面包而斗争时,人就会丧失自己的个体性”,成为群氓。这时他们会产生对“英雄”的渴望。而“英雄”就会依从自己的或善或恶的本性,带领群氓从善或从恶。他的这一观点(BCD) A.认为英雄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 B.认为英雄人物能够对社会历史进程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C.认为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不起积极作用 D.是认为“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 3.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B)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4.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C)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5.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A) A.国会 B.总统 C.最高法院 D.最高检察院 6.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学说论证了()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技术进步条件下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 C.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D.利润率的下降趋势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试题答案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网上考试试卷及答案(第一份) 一、单选题(共30 道题,每题 2 分,共60 分) 1、“校本研究”立足学校,因此应该(A)A 、以学生为本 2、就社会发展而言,真正的第一资源是(A)A 、人才 3、教师以为学生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因而对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 A、罗森塔尔效应 B、高原效应 C、马太效应B 、以老师为本C 、以学校为本D 、以教材为本 B、金属 C、资本 D、土地 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其他学生更快的发展,这就是(A) D 、蝴蝶效应 4、教给学生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是一种(C)A、陈述性B、程序性C、策略性D、静态知识 5、利用教师之章的专长或经验,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观察与回馈,达到教师共同成长的目的,这就是一种(B) A、自我反思 B、同伴互助 C、专业引领 D、少数有准 6、现实中教育教学法课题产生的途径多半是(B)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由此及彼D、由表及里 7、多次测验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这就是(D)A、程度B、效果C、效度D、信度 8、教师专业化发展,重点在于(C)A、提高身体素质B、培养敬业精神C、提高专业能力D、学习专业知识 9、真正的第一生产力是(A)A、教育B、科技C、文化D、信念 10、教学研究的第一步是(A)A、提出问题B、设计方案C、搜集资料D、制定假设 11、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应该是(B)A、教师B、学生C、教材D、教法 12、教学研究中经常反思,就通产生一种盘旋上升的(C)A、螺旋效用B、马太效用C、蝴蝶效用D、互动效应 13、专业化要求,教师培养实现(A)A、多元化B、封闭型C、终结性培养模式D、划一培养模式 14、专业化教师的首要突出特征是(B)A、接受研究性教育B、具有专业职称C、经验丰富D、从教历史悠久 15、教育的最终目标是(C)A、帮助学生掌握知识B、提高学生理解技巧C、促进学生发展D、提高学生身体素 质 16 、给我一打体形健全的婴儿,让我用一个专门的环境培养他们,我保证他们之中的任意一个,都能被培训成为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当然还有乞丐和小偷,不论他们的才能、爱好、能力、秉性如何,也不管他们祖先是什么种族。是谁说的(D)A、卢梭B、斯金纲C、裴斯泰洛奇D、华生 17、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学生的(C)A、上级行政命令B、教育行政法规C、学生的成长D、教师的教学 18、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是(C)A、华生B、罗索C、加德纳D、斯宾赛 19、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以谁为中心(B)A、教师B、学生C、教材D、校长 20、当前,我国教师最突出的问题是(BA、“量”的问题B、“质”的问题C、学历高低的问题D、队伍稳定性的问题 21、教师课堂上观察研究的载体是(C)A、“课” B、“师” C、“生” D、教材 22、在早期师资培训机构,培训以哪种方式为主(B)A、函授制B、班级制C、学徒制D、探究制 23、最好的学习方式是(B)A、授人以鱼B、激发学生学习兴趣C、授人以渔D、教师指定学习范围和内容 24、教师以合理的方式解决自己要教学或其他场所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按自己遇到的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 个问题的过程,叙述出来,这是一种怎样的校本研究方式。(C)A、授受法B、档案法C、教育叙事D、实验教学 25 、新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特点(B ) A、遵循连续教师教法 B、将生活纳入教材范围 C、遵循传统学生学法 D、改变教育体制 26 、学生学习方式改革基本前提(B ) A、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B、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 C、教师教学方式变革 D、教师学历的普遍提高 27、在教学研究中,使教师受益最大的环节是(D)A、提出问题B、方案设计C、落实方案D、自我反思 28、重复操作引起的对外部活动称(D)A、思维B、习惯C、跳跃D、定势 29、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应该是(D)A、自我反思B、教学法原创C、教学方法D、教学模式 30、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作用是(B)A、灌B、导C、浇D、挤 二、多选题(共10 题,每题 3 分,共30 分) 31 、关于教师角色说法正确的是(CD ) A、教师只能是蜡烛 B、教师只能是春蚕 C、教学方法的探索者 D、教学方法的创新者 32、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BCD)A、二者同等到重要B、为了学生教师必须放弃自己的发展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卷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附表一。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30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zzzz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D )。zzzz A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B工人罢工和起义 C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D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C )。zzzz A消灭阶级、消灭国家B实现人权C实现共产主义D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B )的基本问题。zzzz A唯心主义哲学B全部哲学C唯物主义哲学D一部分哲学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D )。zzzz A实践性B运动性C客观性D物质性 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 )。zzzz 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D )。zzzz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D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C )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zzzz 9.时间是指(C )。zzzz 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C物质运动的持续性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10.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C ) 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 11.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D )。 A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C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D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12.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C )。zzzz A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B科学实验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D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13.“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D )。 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C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 )。zzzz A客观世界B感觉C思维D实践 15.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

马原课机考试题库绪论试题及答案 (2018年11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计算机考试试卷生成要求 1、总成绩满分为30分 2、总题量为60道;其中单项选择题40道,每道0.5分;多项选择题10道,每 道0.5分;判断题10道,每道0.5分。 绪论试题清单(含答案) 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 )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 )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的、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 )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它的阶级属性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B.无产阶级争取人权的科学理论 ( )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策略的学说 ( ) D.关于无产阶级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理论 ( ) 3.马克思主义从它的研究对象上讲是:() 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 )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 ) D.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 ) C.达尔文 ( ) D.牛顿 ( )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网上考试试卷及答案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网上考试试卷及答案(一) 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全员培训《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网上考试试卷 考试说明: 考试名称: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考试时长: 120分钟 课堂: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显示成绩:是 试卷: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考试期间:2011-01-11 至2011-01-15 预约时间: 2011-01-09 00:00 至 2011-01-15 23:55 考试说明:一、考试题型 单选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多选题(10题,每题3分,共30分) 判断题(20题,每题0.5分,共10分) 二、答题时间 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大家分配好答题时间,满120分钟系统将强制收卷) 一、单选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1、“校本研究”立足学校,因此应该() A、以学生为本 B、以老师为本 C、以学校为本 D、以教材为本 2、就社会发展而言,真正的第一资源是() A、人才 B、金属 C、资本 D、土地 3、教师以为学生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因而对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学生往往

表现出较其他学生更快的发展,这就是() A、罗森塔尔效应 B、高原效应 C、马太效应 D、蝴蝶效应 4、教给学生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是一种() A、陈述性 B、程序性 C、策略性 D、静态知识 5、利用教师之章的专长或经验,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观察与回馈,达到教师共同成长的目的,这就是一种() A、自我反思 B、同伴互助 C、专业引领 D、少数有准 6、现实中教育教学法课题产生的途径多半是()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由此及彼 D、由表及里 7、多次测验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这就是() A、程度 B、效果 C、效度 D、信度 8、教师专业化发展,重点在于() A、提高身体素质 B、培养敬业精神 C、提高专业能力 D、学习专业知识 9、真正的第一生产力是() A、教育 B、科技 C、文化 D、信念 10、教学研究的第一步是() A、提出问题 B、设计方案 C、搜集资料 D、制定假设 11、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应该是() A、教师 B、学生 C、教材

马原期末考试试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卷(A) 适用班级:08级本科生开卷试卷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承认客观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在真理上坚持了() A.唯物主义B.辩证法C.唯心主义D.可知论 2、“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 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宿命论的历史观 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D.循环论的历史观 3、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B.生产商品的两次不同劳动 C.生产同一商品的两个劳动过程 D.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4、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正确揭示 C.是唯意志主义的表现 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表现 5、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相对性 C.真理具有绝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6、生产价格的变动最终取决于()。 A.平均利润的变动 B.成本价格的变动 C.商品价值的变动 D.商品价格的变动 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 C.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矛盾 8、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D.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9、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10、“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1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3、“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 A.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C.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14、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依赖于物质 D.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15、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16、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 A.原料和燃料 B.辅助材料 C.机器设备 D.商业设施 17、“纸上得来终归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间接经验毫无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8、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A.使用价值 B. 价值 C.交换价值 D .价格 19、“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20、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全党服从中央 D.一切服从大局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多选少选及错选都不得分)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 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马原考试复习题_(带全答案)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绪论: 有一道选择题选C 可知论 1.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C A 阶级斗争理论 B 社会主义学说 C唯物史观 D辩证法理论 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C A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基本内容 B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功能作用 C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 D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实践基础 3.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 C A.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C 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 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 5.“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6.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B A.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B.自由资本主义时代 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 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 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8.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 B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10.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C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1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B 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 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 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AB D A 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 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 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D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第一章: 1.“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旧唯物主义 B A.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是机械唯物主义 D.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