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大学工程热力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江苏大学工程热力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江苏大学工程热力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南京师范大学《工程热力学》考试重点笔记.doc

南京师范大学《工程热力学》考试重点笔记专业课复习资料(最新版)封面 南京师范大学工程热力学第第 1 章基本概念本章基本要求:深刻理解热力系统、外界、热力平衡状态、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热力循环的概念,掌握温度、压力、比容的物理意义,掌握状态参数的特点。本章重点:取热力系统,对工质状态的描述,状态与状态参数的关系,状态参数,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可逆过程。1. 1 热力系统一、热力系统热力系统一、热力系统系统:用界面从周围的环境中分割出来的研究对象,或空间内物体的总和。外界: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环境。界面:假想的、实际的、固定的、运动的、变形的。依据:系统与外界的关系,系统与外界的作用:热交换、功交换、质交换。二、闭口系统和开口系统(按系统与外界有无物质交换)闭口系统:系统内外无物质交换,称控制质量。开口系统:系统内外有物质交换,称控制体积。三、绝热系统与孤立系统绝热系统:系统内外无热量交换 (系统传递的热量可忽略不计时,可认为绝热)孤立系统: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传递也无物质交换=系统+相关外界=各相互作用的子系统之和= 一切热力系统连同相互作用的外界 四、根据系统内部状况划分可压缩系统:由可压缩流体组成的系统。简单可压缩系统:与外界只有热量及准静态容积变化均匀系统:内部各部分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是由单相组成的。非均匀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所组成的系统。单元系统:一种均匀的和化学成分不变的物质组成的系统。多元系统: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系统。单相系:系统中工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均匀一致的系统称为单相系。复相系:由两个相以上组成的系统称为复相系,如固、液、气组成的三相系统。注意:系统的选取方法仅影响解决问题的繁复程度,与研究问题的结果无关。思考题:孤立系统一定是闭口系统吗。反之怎样。孤立系统一定不是开口的吗。孤立系统是否一定绝热。1 .2 工质的热力状态与状态参数一、状态与状态参数状态:工质的热力状态与状态参数一、状态与状态参数状态:热力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状态参数: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状态的宏观物理量。如:温度(T)、压力(P)、比容()或密度()、内能(u)、焓(h)、熵(s)、自由能(f)、自由焓(g)等。状态参数的数学特性:1.1212x x dx 有关,而与状态变化的途径无关。2. dx =0 表明:状态参数的循环积分为零基本状态参数:可直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的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1 .温度:宏观上,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是大量分子热运动强烈程度的量度BTw m22式中22w m分子平移运动的动能,其中 m 是一...

2010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动控制理论(附答案)

2010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自动控制理论(附答案) 一、(20分)系统由下列微分方程组描述: []1 1323312 23(()() dx k r t x dt dr t x dt dx T x x x dt dc t k x dt βτ ==+=+=)-c(t)- 式中,()r t 是输入量,()c t 是输出量,x 1、x 2、x 3为中间变量,τ、β、k 1、k 2为常数。 试画出系统的结构图,并求出传递函数 ()() s R s C 。 二、(15分)图(a)所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b )所示,试确定系统参数k 1、k 2和a 。 (a) 0.1 (b) 三、(20分)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要求当()r t t =时稳态误差0.5ss e <,且具有1σ=的稳 定裕度(所有闭环极点的实部均小于1-),试确定 k 的取值范围。 四、(20分)(含现代部分专业的考生不做,其它专业考生做)

控制系统结构如图所示,试绘制以τ为参变量的根轨迹(0τ=→∞),并讨论τ逐渐增大对系统动态过程的影响。 五、(15分)系统结构如图(a),1(G s )的频率特性曲线如图(b),试确定下列情况下为使闭 环系统稳定,比例环节的比例系数k1的取值范围。 (1)1(G s )在右半s 平面上没有极点; (2)1(G s )在右半s 平面上有一个极点; (3)1(G s )在右半s 平面上有二个极点。 (a) 六、(20分)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 (G s )= s(s+1) ,若要求系统的开环截止频 率 4.4/c rad s ω≥,相角裕度45o γ'≥,系统在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0.1ss e =,试确定校正方式,并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 七、(20分)(含现代部分专业的考生不做,其它专业考生做) 一非线性系统如下,输入单位阶跃信号 (1)在e e -平面上大致画出相轨迹; (2)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3) 确定系统的稳态误差()e ∞。

工程热力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1.湿蒸汽的状态参数p,t,v,x 中,不相互独立的一对是(D )D .(p,t)2.在不可逆循环中(B )A . ??>?ds T q B . ??t w >t C .t DP =t w =t D .t w > t DP >t 6.如果孤系内发生的过程都是可逆过程,则系统的熵(C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21.理想气体的可逆过程方程式=n pv 常数,当n = ∞ 时,即为等体过程。 7.pdv dT c q v +=δ适用于(A )A .可逆过程,理想气体 B .不可逆过程,理想气体 C .可逆过程,实际气体 D .不可逆过程,实际气体 8.电厂蒸汽动力循环回热是为了(C )A .提高循环初参数 B .降低循环终参数C .提高平均吸热温度 D .提高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 9.活塞式压气机采取分级压缩( C )A .能省功 B .不能省功 C .不一定省功 D .增压比大时省功 10.理想情况下活塞式压气机余隙体积的增大,将使生产1kg 压缩空气的耗功量(C )A 增大 B .减小C .不变 D .的变化视具体压缩空气的耗功量 11.下列各项中,不影响燃烧过程热效应的是(C )A .反应物的种类 B .反应温度C .反应速度D .反应压力 12.欲使亚声速气流加速到超声速气流应采用(C )A .渐缩喷管B .渐扩喷管C .缩放喷管D .前后压差较大直管 13.水蒸汽h -s 图上定压线(C .在湿蒸汽区是直线,在过热蒸汽区是曲线 14.为提高空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可以采取的措施是(D ) A .增大空气流量 B .提高增压比C .减小空气流量 D .降低增压比 15.在范德瓦尔方程中,常数b 为考虑气体 而引入的修 正项。(C )A 分子间内位能 B .分子运动动能C .分子本身体积D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二、多项选择题16.理想气体可逆等温过程的体积变化功w 等于(AC )A .2 1 p p RT ln B .1 2p p RT ln C .1 2v v RT ln D .2 1v v RT ln E .(p 2v 2-p 1v 1) 17.vdp dh q -=δ适用于 AC A .可逆过程,理想气体 B .不可逆过程,理想气体 C .可逆过程,实际气体D .不可逆过程,实际气体 E .任意过程,任意气体 18.再热压力若选得合适,将使(BCDE ) A .汽耗率提高 B .热耗率提高 C .循环热效率提高 D .排汽干度提高 E .平均吸热温度提高 19.马赫数小于1的气流可逆绝热地流过缩放管时,如果把喷管的渐扩段尾部切去一段,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BDE )A .流量变小B .流量不变 C .流量变大 D .出口压力变大E .出口速度变大 20.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BE ) A .低于可逆循环的热效率 B .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间低于可逆循环的热效率 C .高于可逆循环的热效率 D .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间高于可逆循环的热效率 E .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可逆循环的热效率 三、填空题 22.在一定的压力下,当液体温度达到 饱和 时,继续加热,立即出现强烈的汽化现象。 23.湿空气的绝对温度是指lm 3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 质 量 。 24.火电厂常用的加热器有表面式和 混合 式。 25.可逆绝热地压缩空气时,无论是活塞式压气机还是叶轮式压气机,气体在压气机内的 状态变化 规律是相同的。 26.理想气体的绝热节流效应是 零效应 。 27.利用平均比热表计算任意体积气体在定压过程中的吸热量时,应使用公式 Q =V 0 )t |c -t |(c 1t 0'p 2t 0'p 1 2?? 。 28.图示通用压缩子图上一状态点A ,其位置表明: 在该状态下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主要表现为 排斥 力。

工程热力学(1)考试复习重点总结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定义 一、填空题 1、热量与膨胀功都是 量,热量通过 差而传递热能,膨胀功通过 差传递机械能。 2、使系统实现可逆过程的条件是:(1) ,(2) 。 3、工质的基本状态参数有 、 、 。 4、热力过程中工质比热力学能的变化量只取决于过程的___________而与过程的路经无关。 5、热力过程中热力系与外界交换的热量,不但与过程的初终状态有关,而且与_______有关。 6、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是 。 二、判断题 1、容器中气体的压力不变则压力表的读数也绝对不会改变。( ) 2、无论过程是否可逆,闭口绝热系统的膨胀功总是等于初、终态的内能差。( ) 3、膨胀功的计算式?= 2 1 pdv w ,只能适用于可逆过程。 ( ) 4、系统的平衡状态是指系统在无外界影响的条件下(不考虑外力场作用),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状态。( ) 5、循环功越大,热效率越高。( ) 6、可逆过程必是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 7、系统内质量保持不变,则一定是闭口系统。( ) 8、系统的状态参数保持不变,则系统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 9、孤立系统的热力状态不能发生变化。( ) 10、经历一个不可逆过程后,系统和外界的整个系统都能恢复原来状态。( ) 三、选择题 1、闭口系统功的计算式21u u w -=( )。 (A )适用于可逆与不可逆的绝热过程 (B )只适用于绝热自由膨胀过程 (C )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绝热过程 (D )只适用于可逆的绝热过程 2、孤立系统是指系统与外界( )。 (A )没有物质交换 (B )没有热量交换 (C )没有任何能量交换 (D )没有任何能量传递与质交换 3、绝热系统与外界没有( )。 (A )没有物质交换 (B )没有热量交换 (C )没有任何能量交换 (D )没有功量交换

工程热力学A考研大纲

工程热力学考研大纲 一、参考书目: 工程热力学A《工程热力学》童钧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二、基本要求: 1.理解和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的宏观研究方法,能够运用基本概念,针对实际问题的特点选取热力系统,列出简化条件,并进行功和热量的计算; 2.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实质,对闭口系和开口系统进行热力过程的分析和计算,并能用状态坐标图表示过程及能量转换的特点; 3.掌握运用理想气体、水蒸气、湿空气等常用工质的热力性质图表及公式进行热力过程的分析和计算; 4.掌握提高能量利用率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把实际热工设备的工作过程简化成理想热力循环或热力过程,应用第一、第二定律对循环或过程进行分析和计算。 三、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基本概念热力系统,状态及平衡状态,状态参数及其特性,参数坐标图,热力过程及准静态过程,热力循环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闭口系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开口系统,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焓,技术功,能量方程应用 第三章理想气体及其混合物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气体常数,理想气体的比热,理想气体的内能、焓和熵的计算,混合气体的概念,分压力和分容积,混合气体成分 表示方法及其核算,混合气体的比热、内能、焓和熵的计算 第四章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四个典型热力过程,多变过程及多变指数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过程的方向性,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熵的导出,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熵方程,熵流与熵产,作功能力损失 第六章实际气体的性质实际气体的性质,范德瓦尔方程,对应态原理,通用压缩因子图 第七章蒸汽的性质蒸汽的性质,蒸汽图表及其应用, 第八章气体和蒸气流动稳定流动基本方程,流速和流量,临界压力比,临界流速和最大流量,喷管的计算,摩阻对流动的影响,绝热滞止,绝热节流,第九章气体的压缩气体的理想压缩功,压缩机的效率,活塞式压缩机余隙容积的影响,多级压缩和中间冷却 第十章动力循环分析分析循环的热效率法,分析循环中不可逆损失的熵方法第十一章蒸汽动力循环朗肯循环,蒸汽参数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再热循环,回热循环, 第十二章气体动力循环活塞式内燃机循环,燃气轮机装置循环,提高循环热效率的各种途径, 第十三章制冷循环空气压缩制冷,蒸汽压缩制冷,提高制冷系数的各种途径,第十四章湿空气湿空气的概念,湿空气的热力过程,焓湿图,湿空气的应用,

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热力学考研必做题5

表明比定容热容不随比体积变化,这与实际情况不符,说明范德瓦尔方程并不能准确的描述实际气体的这方面的性质。 第七章 水蒸气 例:用温度为500K 的恒温热源加热1atm 的饱和水,使之定压汽化为100oc 的饱和干蒸汽,求:1)该过程中工质的熵变如何计算?2)过程中熵流和熵产。

第八章 气体和蒸汽的流动 例:空气进入喷管时流速为300m/s ,压力为0.5MPa ,温度450K ,喷管背压pb=0.28MPa ,求:喷管的形状,最小截面积及出口流速。cp=1004J/kg·k ,Rg=287J/kg·k 解:由于cf1=300m/s ,所以应采用滞止参数 滞止过程绝热 所以采用缩放喷管 注:若不考虑cf1,则 pcr=νcr·p1=0.528?0.5=0.264MPa

最新北航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综合考试考研大纲(版

北航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综合考试考研大纲(版)

北航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综合考试大纲(2011版) 第一部分工程流体力学(40%,60分) 一、考试范围及内容 1、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连续介质的概念,流体的基本性质及分类,广义牛顿内摩擦定律,流线方程。 2、流体静力学 流体静平衡方程,自由面的形状,流体静平衡规律,非惯性坐标系中的静止液体。 3、一维定常流动的基本方程 控制体和体系,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动量矩方程,伯努利方程,能量方程。 4、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 粘性流体运动的两种流态,微分形式的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N-S方程的准确解,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5、边界层流动 附面层概念和附面层几种厚度的定义,附面层的积分方程。 6、可压缩流动

可压缩流动基本概念,音速和马赫数,几个重要的气流参数。 二、基本要求 1、对流体的力学特性(连续性、压缩性、膨胀性、粘性、静止流体和理想流体的压强特性、粘性流体的应力)以及作用力的分类有清晰的概念。 2、学会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运用欧拉法计算流动参数和流线方程。 3、会建立一维定常流动的基本方程(连续方程、动量方程、伯努利方程和能量方程)。能正确地运用上述基本方程组解决工程中简单的一维定常流动的问题。 4、能熟练地掌握判定流态(层流、紊流)的方法和紊流的基本知识,了解粘流运动的特点、紊流流动的处理方法及描述二维不可压粘性流体的N-S方程和雷诺方程。 5、掌握附面层的概念,会建立附面层积分关系式,并用平板附面层的计算方法对工程问题做近似估算,了解附面层分离的原因后果及防止分离的一般方法。 6、理解可压缩流动的特点,掌握气流滞止参数、临界参数、速度系数及气动函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在气动参数计算中的作用。 三、参考书 《气体动力学基础》(流体力学部分),西北工业 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王新月主编

上海交大《工程热力学》考研大纲

《工程热力学I》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I 课程代码: 学分/学时:3学分/48学时 开课学期:春季学期 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及相关专业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 后续课程:工程热力学II 开课单位: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需明确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见附表) 课程性质:工程热力学是机械工程、热能动力工程、工业工程、核科学与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机械、能源动力类专业必修主干课。 教学目标:工程热力学是研究热能有效利用以及热能与其它能量转换规律的科学。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也为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及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A5.1, A5.2, B2, C2) 本课程由基本概念、热力学基本理论、纯物质热物理性质、基本热力过程及应用五部分组成。通过本课程教学,不仅使学生在能量转换和利用特别是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和合理利用方面树立正确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的认识观。具体来说: (1)掌握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基本规律,并能推广应用于其它能量的转换问题。(A5.1) (2)初步掌握热力过程和热力循环的分析方法,了解提高能量利用经济性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A5.1) (3)能运用常用工质物性公式、图表(如水蒸气)和电子软件等进行一般热力过程计算。(A5.2) (4)初步具有从实际问题抽象为理论,并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B2) (5)强化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的认识观。(A5.1, A5.2, C2)

815工程热力学(不含传热学)

815工程热力学(不含传热学) 1.考试内容 ①基本概念:热力学系统、热力平衡状态(含化学平衡)、热力过程、状态参数(包括基本状态参数及导出状态参数中的热力学能、焓、熵、火用(有效能)、自由能、自由焓)。 ②能量的基本形式:热力学能、热量、功。 ③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④热力过程的分析计算: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水蒸气的热力过程、湿空气的热力过程、压气机的热力过程,气体流动的热力过程。 ⑤热力循环的分析计算: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燃气轮机装置循环、朗肯循环、空气的制冷装置循环。 ⑥工质的热力性质:理想气体(包括理想混合气体)、水蒸气、湿空气。 ⑦化学反应系统的能量守恒和平衡分析。 2.考试要求 ①了解:水蒸气参数计算、水蒸气热力过程分析计算;热力学微分方程的作用;湿空气状态参数计算、工程应用原理;制冷工作原理;过量空气、理论燃烧温度概念;实际气体概念。 ②理解:热力系统、平衡状态(准平衡状态)、基本状态参数、导出状态参数(热力学能、焓、熵、火用(有效能)、自由能、自由焓)概念;热力过程;功、热量的概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定压热效应与标准生成焓及温度之间的关系;化学平衡常数与自由焓之间的关系。 ③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比热容等概念;理想气体热力过程分析;理想气体热力学能、焓、熵、火用(有效能)的计算;压气机分析计算;理想气体在喷管内的热力过程分析计算;活塞式内燃机、燃气轮机装置理想循环分析;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熵平衡方程和火用(有效能)平衡方程;标准生成焓计算方法;化学平衡成分计算方法。 3.题型及分值 综合题(内含简述、名词解释、计算、分析)。全部题中:需要了解的内容占20分;需要理解的内容占60分;需要掌握的内容占70分。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排名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大学--工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林业大学--工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华北电力大学--自动化系--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南开大学--信息技术科学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天津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河北大学--电信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自动化系--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河北理工大学--计算机与自动控制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太原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测控技术研究所--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辽宁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大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沈阳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同济大学工程热力学考研考点精编(含历年真题解析)

目录 Ⅰ序言 (3) Ⅱ考前必知 (5) 一、历年报录情况 (5) 二、学费与奖学金 (6) Ⅲ复习方略 (10) Ⅳ考试分析 (13) 一、考试难度 (13) 二、考试题型 (14) 三、考点分布 (15) 四、试题分析 (18) 五、考试展望 (19) Ⅴ复习指南 (21) Ⅵ核心考点解析 (34) 《工程热力学》 (34) 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定义 (34)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37) 第三章气体和蒸汽的性质 (51) 第四章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的热力过程 (66)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80) 第六章实际气体的性质及热力学一般关系式 (102) 第七章气体和蒸汽的流动 (104) 第八章压气机的热力过程 (121) 第九章气体动力循环 (131) 第十章蒸汽动力装置循环 (146) 第十一章制冷循环 (154) 第十二章混合气体和湿空气 (161)

Ⅶ往年真题试卷与答案解析 (170) 往年考研真题试卷 (170) 同济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70) 同济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72) 同济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74) 同济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78) 同济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79) 同济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81) 同济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83) 同济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85) 同济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回忆版) (187) 往年考研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189) 同济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189) 同济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198) 同济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08) 同济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18) 同济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25) 同济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33) 同济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41) 同济大学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52)

江苏大学课后答案考试试题全免费下载

江苏大学各专业课后答案真正免费免积分下载!(更新中) PART 1 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1-4)课后答案免费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cb4944788.html,/thread-4531-1-2.html 微积分(第二版)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_课后习题答案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cb4944788.html,/thread-4536-1-2.html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第四版)卢荣__课后习题答案免费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cb4944788.html,/thread-4535-1-2.html 《大学物理学》赵近芳_北京邮电大学课后答案免费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cb4944788.html,/thread-4533-1-2.html 微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 (晏寄夫著)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免费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cb4944788.html,/thread-5429-1-1.html 数学分析_第三版_上册_(欧阳光中_朱学研_著)_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免费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cb4944788.html,/thread-5412-1-1.html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_(王忠仁_著)课后答案免费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cb4944788.html,/thread-5411-1-1.html 复变函数第四版 (余家荣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免费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cb4944788.html,/thread-5409-1-1.html

线性代数 (惠淑荣张京李修清著) 东北大学出版社8090珊瑚论坛课后答案免费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cb4944788.html,/thread-5406-1-1.html 数理统计第二版 (赵选民徐伟师义民秦超英著) 科学出版社课后答案免费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cb4944788.html,/thread-5404-1-1.html 随机过程 (汪荣鑫著)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免费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cb4944788.html,/thread-5402-1-1.html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第三版,人民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cb4944788.html,/thread-5401-1-1.html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综合教程练习课后答案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cb4944788.html,/thread-5398-1-1.html 线性代数简明教程第二版(陈维新著课后答案免费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cb4944788.html,/thread-5397-1-1.html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10版 (罗国杰夏伟东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cb4944788.html,/thread-5396-1-1.html 统计学高教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8090珊瑚论坛.pdf https://www.doczj.com/doc/cb4944788.html,/thread-5395-1-1.html

工程热力学考试大纲

《工程热力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 适用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参考书目:工程热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沈维道,童钧耕,第4版,2007年 课程内容简述:工程热力学是研究热能和其它形式能量(特别是机械能)相互转换规律以及提高能量利用经济性的一门学科。工程热力学阐明了能量转换利用过程中的普遍规律与限制、过程与循环分析方法及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途径,可用能、能量品质等概念的提出与发展还使其对能源的直接利用也具有了指导意义。课程主要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一般热力学关系式、工质的热力学性质、过程与循环分析、气体与蒸气的流动、压气机的热力过程、蒸气动力循环、气体动力循环、制冷循环等内容。 考试内容要求: 1. 基本概念 1.1 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过程 1.2 热力系统 1.3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及其基本状态参数 1.4平衡状态、状态方程式、坐标图 1.5 工质的状态变化过程 1.6 过程功和热量 1.7 热力循环 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 2.2 热力学能和总能 2.3 能量的传递和转化 2.4 焓 2.5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能量方程式 2.6 开口系统能量方程式 2.7 能量方程式的应用 3. 气体和蒸汽的性质 3.1 理想气体的概念 3.2 理想气体的比热容 3.3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和熵 3.4 水蒸气的饱和状态和相图 3.5 水的汽化过程和临界点 3.6 水和水蒸气的状态参数 3.7 水蒸气表和图 4. 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

4.1 理想气体的可逆多变过程、定容过程、定压过程、定温过程、绝热过程4.2 理想气体热力过程综合分析 4.3 水蒸气的基本过程 5. 热力学第二定律 5.1 热力学第二定律 5.2 卡诺循环和多热源可逆循环分析 5.3 卡诺定理 5.4 熵参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5.5熵方程 5.6 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5.7 ?参数的基本概念热量? 5.8工质?及系统?平衡方程 6. 实际气体的性质及热力学一般关系式 6.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用于实际气体的偏差 6.2 范德瓦尔方程和R-K方程 6.3 对应态原理与通用压缩因子 6.4 麦克斯韦关系和热系数 6.5 热力学能、焓和熵的一般关系式 6.6 比热容的一般关系式 7. 气体与蒸汽的流动 7.1 稳定流动的基本方程式 7.2 促使流速改变的条件 7.3 喷管的计算 7.4 有摩阻的绝热流动 7.5 绝热节流 8. 压气机的热力过程 8.1 单级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理论耗功量 8.2 余隙容积的影响 8.3 多级压缩和级间冷却 8.4 叶轮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9. 气体动力循环 9.1 分析动力循环的一般方法 9.2 活塞式内燃机实际循环的简化 9.3 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 9.4 活塞式内燃机各种理想循环的热力学比较

826工程热力学考试大纲-华南理工大学2012考研

826工程热力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科目代码:826 二、适用专业:工程热物理 三、试题题型大致包括:概念题(约20%)、综合分析题(约35%)、计算 题(约45%)三种。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1)热力系统和工质、 (2)热力学状态和平衡状态、状态参数和状态参数坐标图; (3)热力过程和准平衡过程及过程量; (4)热力循环及其评价指标。 要求:这些概念贯穿本课始终,是课程展开的基础,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第二部分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及其实质; (2)热力学能、总能和焓;容积功、推动功和技术功;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第一解析式和第二解析式及其工程应用; (4)开口系统的一般能量方程式及其应用。 要求: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相关概念、数学解析式及其开口系统的一般能量方程式应该掌握,并且会用。 第三部分热力学第二定律 (1)可逆过程和可逆循环、正向卡诺循环和逆向卡诺循环及卡诺定理; (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及其实质; (3)熵参数和熵增原理; (4)火用的概念及火用平衡方程; (5)热力学绝对温标。 要求:重点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相关概念和数学表达式以及卡诺循环、卡诺定理、熵增原理和火用概念。 第四部分理想气体及其混合物 (1)理想气体的概念和性质;

(2)理想气体的比热和理想气体状态参数的计算; (3)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性质和有关参数的计算。 要求:重点掌握理想气体的概念和性质,理想气体的状态参数和比热应会计算。第五部分实际气体的性质和热力学一般关系式 (1)实际气体的性质和通用压缩因子图; (2)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式和对应态定律; (3)麦克斯韦关系和热系数; (4)热力学能、焓、熵和比热容的一般关系式; (5) Clausius-Clapeyron方程和饱和蒸汽压方程; 要求:压缩因子、范德瓦尔方程和对应态定律应重点掌握;要会利用热力学能、焓、熵和比热容等的一般关系式进行推导证明。 第六部分水蒸汽和湿空气 (1) 水和水蒸汽的定压汽化过程及相关概念; (2) 水和水蒸汽的状态参数及其热力学图表的使用; (3) 湿空气的性质及相关概念; (4) 湿空气的焓-湿图及其应用。 要求:水蒸汽和湿空气的有关概念和基本过程应重点掌握。 第七部分热力过程的分析与计算 (1)理想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和多变过程; (2)气体与蒸汽在管道(喷管和扩压管)中流动的过程分析和热力计算;(3)有摩擦的绝热流动和绝热节流; (4)单级和多级活塞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理论计算和影响因素分析; (5)叶轮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简介。 要求:有摩擦的绝热流动和绝热节流可作为一般了解内容,其它内容学生必须掌握。 第八部分气体动力循环 (1)分析热力循环的目的和一般方法; (2)活塞式内燃机的三种理想循环的热力分析及其循环效率的比较; (3)燃气轮机装置循环及其提高热效率的途径;

兰州理工大学811工程热力学2020年考研专业初试大纲

《工程热力学》科目考试大纲 层次:硕士 考试科目代码:811 适用招生专业:化工过程机械,制冷及低温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可再生能源与环境工程 考试主要内容: 1.热力学概念①热力系统;②热力状态与状态参数;③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 ④功与热量;⑤热力循环。 2.热力学第一定律①热力学能;②焓;③膨胀功、技术功、流动功、内部功;④能量传递与转换;⑤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能量方程式;⑥开口系统的能量方程式;⑦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⑧能量方程式应用。 3.气体与蒸汽性质①理想气体概念;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③理想气体比热容、热力学能、焓、熵;④水的定压气化过程;⑤水与水蒸气的状态参数;⑥水蒸气表与图。 4.气体基本热力过程①定容过程、定压过程、定温过程、绝热过程、多变过程;②热力过程计算;③水蒸气基本过程。 5.热力学第二定律①热力学第二定律;②卡诺循环与卡诺定律;③熵;④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⑤熵方程式;⑥孤立系统熵增原理;⑦火用;⑧热量火用、工质火用;⑨作功能力损失或火用损。 6.理想气体混合物与湿空气①理想气体混合物比热容、热力学能、焓与熵;②湿空气;③湿空气状态参数;④湿空气焓-湿图;⑤湿空气热力过程及应用。 7.气体与蒸汽流动①稳定流动基本方程式;②喷管计算及选型;③扩压管计算; ④绝热节流。 8.压气机热力过程①单级活塞式压气机工作原理与理论耗功量;②余隙容积影响; ③多级压缩与级间冷却;④叶轮式压气机工作原理。 9.动力循环①简单蒸汽动力循环—朗肯循环,再热循环、回热循环;②汽油机循环; ③柴油机循环;④燃气轮机循环。 10.制冷循环①压缩空气制冷循环;③压缩蒸汽制冷循环。 建议参考书目: [1]《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童钧耕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4版) [2]《工程热力学》,曾丹苓、敖越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版)

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热力学考研必做题4

-15kJ ,流体进出口熵变。“-” 5)流体在稳态稳流的情况下按不可逆绝热变化,系统对外作功10kJ ,此开口系统的熵变。不变 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孤立系内一切过程均使孤立系统熵增加,其极限— 一切过程均可逆时系统熵保持不变 讨论: 1)孤立系统熵增原理ΔS iso=S g ≥ 0,可作为第二定律的又一数学表达式,而且是更基本的一种表达式; 2)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可推广到闭口绝热系; 3)一切实际过程都不可逆,所以可根据熵增原理判 别过程进行的方向; 4)孤立系统中一切过程均不改变其总内部储能,即 任意过程中能量守恒。但各种不可逆过程均可造成机械能损失,而任何不可逆过程均是ΔS iso>0, 所以熵可反映某种物质的共同属性。 例:利用孤立系统熵增原理证明下述循环发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它从167℃的热源吸热1000kJ 向7℃的冷源放热568kJ ,输出循环净功432kJ 。 证明:取热机、热源、冷源组成闭口绝热系 所以该热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0℃的水,求过程中作功能力损失。(已知冰的融化热γ=335kJ/kg ) 解:方法一、取冰、大气为系统—孤立系统 方法二.取冰为系统—闭口系 0=?热机s kJ S T S T I g iso 4001045.276.83293?=?==?=kJ S T I g 401045.2?==

方法三 方法四:在大气与冰块之间设一可逆卡诺机,利用卡诺机排热化冰。 例:一刚性绝热容器用隔板分成两部分,V 右=3V 左。左侧有1kg 空气,p1=1MPa ,T1=330K , (T0=293K ,p0=0.1MPa ) 例: 某人提出了一个利用温度为600℃,压力为0.1MPa 的废气资源发电的方案,方案称若废气流量为每小时200kg ,可发电14.59kW ,问此方案是否可行?(设p0=0.1MPa ,t0=20℃,废气定压比热容cp=1.01kJ/kg·K ) 解:分析: 为充分利用废气的热能, 设废气定压放热到环境温度。 在废气和环境大气之间放置 可逆热机,其可能的最佳循 环为图示。1到 2为热机可逆 等压吸热(废气放热为 2到1), 3到1为热机等温放热。 kJ Q c 51035.3?=冷量521035.3?=Q kJ s T I g 57.1163979.02930=?==()()()2102102121max,,v v p s s T u u w u -+---=-12T T =()()210120v v p s s T -+-=()kJ 7.11309471 .03101.057.1162=?-??+=

2019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工程热力学考研真题A卷

2019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学工程热力学考研真题A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已知工质的表压力P g=0.17MPa,环境压力P a=0.1MPa。则工质的绝对压力为。 A.0.17MPa B.0.27MPa C.0.07MPa D.0.1MPa 2、下列说法中,不表示热力学第一定律。 A.热可以变为功,功可以变为热,在转换中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 B.在孤立系统内能量总数保持不变 C.热机热效率不能等于1 D.第一类永动机是造不成的 3、功不是状态参数,热力学能与推动功之和() A. 不是状态参数 B. 是状态参数 C. 不是广延量 D. 没有意义 4、对于理想气体下列()不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A. 内能 B. 焓 C. 比热 D. 熵 5、闭口系统经历一不可逆过程,做功15kJ,放热5kJ,则系统的熵变为。 A.正值 B.负值 C.零 D.不能确定 6、采用回热后的压缩空气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循环压缩比。 A.不变,降低 B.增加,降低 C.降低,提高 D.降低,降低 7、为使入口为超音速的气流增速,应采用型喷管。 A.缩放 B.渐扩 C.渐缩 D.直管 8、内燃机混合加热理想循环的热效率随压缩比ε的、定容增压比λ的、定压预胀比ρ的,而提高。 A.增大,增大,减小 B.增大,减小,减小 C.增大,增大,增大 D.增大,减小,增大 9、若测得湿空气的露点温度、干球湿度和湿球温度,若测量值分别为19℃、22℃、25℃三个值,其中()是湿球温度。 A.19 ℃ B.22 ℃ C.25℃ D.都不是 10、朗肯循环中采取再热后,汽轮机出口蒸汽的干度,耗汽率。 A.增加,降低 B.增加,增加 C.降低,降低 D.降低,增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工程热力学》考研大纲_北理考研大纲

北京理工大学2017年《工程热力学》考研大纲1.考试内容 ①基本概念:热力学系统、热力平衡状态(含化学平衡)、热力过程、状态参数(包括基本状态参数及导出状态参数中的热力学能、焓、熵、火用(有效能)、自由能、自由焓)。 ②能量的基本形式:热力学能、热量、功。 ③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④热力过程的分析计算: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水蒸气的热力过程、湿空气的热力过程、压气机的热力过程,气体流动的热力过程。 ⑤热力循环的分析计算: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燃气轮机装置循环、朗肯循环、空气的制冷装置循环。 ⑥工质的热力性质:理想气体(包括理想混合气体)、水蒸气、湿空气。 ⑦化学反应系统的能量守恒和平衡分析。 2.考试要求 ①了解:水蒸气参数计算、水蒸气热力过程分析计算;热力学微分方程的作用;湿空气状态参数计算、工程应用原理;制冷工作原理;过量空气、理论燃烧温度概念;实际气体概念。 ②理解:热力系统、平衡状态(准平衡状态)、基本状态参数、导出状态参数(热力学能、焓、熵、火用(有效能)、自由能、自由焓)概念;热力过程;功、热量的概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定压热效应与标准生成焓及温度之间的关系;化学平衡常数与自由焓之间的关系。 ③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实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比热容等概念;理想气体热力过程分析;理想气体热力学能、焓、熵、火用(有效能)的计算;压气机分析计算;理想气体在喷管内的热力过程分析计算;活塞式内燃机、燃气轮机装置理想循环分析;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熵平衡方程和火用(有效能)平衡方程;标准生成焓计算方法;化学平衡成分计算方法。

3.题型及分值 综合题(内含简述、名词解释、计算、分析)。全部题中:需要了解的内容占20分;需要理解的内容占60分;需要掌握的内容占70分。 4.参考书目 《工程热力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沈维道等,2007.6。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