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侵害名誉权、隐私权新的司法解释建议稿

新闻侵害名誉权、隐私权新的司法解释建议稿

新闻侵害名誉权、隐私权新的司法解释建议稿
新闻侵害名誉权、隐私权新的司法解释建议稿

新闻与法律

新闻侵害名誉权、隐私权新的司法解释建议稿(依据部分·续一)

■专题课题组

建议条文三、[连续性报道]

问:在连续性报道中,阶段性事实与最终结论不符的,能否认定为报道失实?

答:报道阶段性事实时虽然报道内容与最终结论不符,但只要有合理可信的依据和来源,而不是主观臆造,并且及时跟踪报道事件进展的,不能认定为报道失实。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1993):七、问:侵害名誉权责任应如何认定?答: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

理论依据

民法理论关于侵权行为构成的4个要件,最主要的便是要有客观存在的损害事实。侵害名誉权行为的直接损害事实,就是造成受害人名誉减损的影响。新闻媒介总是连续不断地发布信息,而每个媒介在一定时期里总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辐射边界,多数受众也往往从他所熟悉和喜爱的特定的新闻媒介上不断地获取信息。因而,进行式报道留给多数受众的乃是全部报道所体现的有关事件的完整真相,而不是其中某一篇报道的片面印象。这样,当某一事件发生初,有关的报道即使存在某些偏差,只要传媒按有机运动规律把报道连续下去,先前报道中的偏差对公众的影响就可以为后续报道所消除。如果这种偏差对特定相对人确有不利,但既已为后续报道所纠正,自应视为影响已经消除。对相对人的客观损害事实既不存在,侵权行为自然不能成立。另外,有许多事件的发展是很难预见的,有许多结果前报道中的某些偏差,报道者在主观上既非故意又无过失,从这个角度说,也不应承担法律责任。

资料来源:魏永征《进行式报道的法律问题》,《新闻大学》1994年冬季号,1996年《中国新闻年鉴》

典型案例

范志毅诉东方体育日报社名誉侵权案:2002年世界杯中哥之战后不久,传出某国脚涉嫌赌球之说,《东方体育日报》于6月16日到21日刊登《中哥之战范志毅涉嫌赌球》、《范九林:我儿子没赌球》、《范志毅郑重声明》、《真相大白:范志毅没赌球》系列报道。范志毅状告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侵犯名誉权。法院审查后认为:《东方体育日报》的消息来源并非主观臆造,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看,旨在连续调查赌球传闻的真实性。新闻媒体对社会关注的焦点进行调查,行使报道与舆论监督的权利,以期给社会公众一个明确的说法,并无不当。因此做出一审判决,范志毅败诉。

资料来源: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2002)静民一(民)初字第1776号判决书

课题组观点

争议性事件、纠纷和案件等新闻事件的发展,往往会发生一些难以预见的转折,如以上范志毅一案,公众中的传闻属于一种新闻事实,但它与客观事实可能并非完全一致。一方面,现实生活是一个漫长的、连绵不断的发展过程,每一个具体的新闻事件,也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新闻报道又有及时性的重要特点,如果要求所有的新闻都只能在事件有了结果或官方结论以后才能报道,那么几乎就是取消了新闻本身。何况,事件的“最终”调查、处理结果往往也是相对的,即使是法院的终审判决,也有可能通过审判监督程序予以改变。

我们认为,新闻事实、法律事实和客观事实不是一个概念,其内涵和外延有着显著的区别。既然新闻往往只能反映事实发展的某一即时状态和局部状态,那么当新闻报道发表之后,客观事实却又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本身就无足怪的。因为报道者的认识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超越客观事件的进程。在某一事件发生之初,有关的报道即使存在某些偏差,但只要新闻机构把报道连续下去,先前报道中的偏差对公众的影响就可以被后续报道所消除。因为媒介在一定时期里,总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辐射边界。多数受众也往往从他所熟悉和喜爱的特定的新闻媒介上不断地获取信息。因而,连续性报道留给多数受众的乃是全部报道所体现的有关事件的完整真相,而不是其中某一篇报道的片面印象。既然这种偏差对特定相对人的不利影响已为后续报道所纠正,自应视为影响已经消除。对相对人的客观损害事实既不存在,侵权行为自然不能成立。另外,有许多事件的发展是很难预见的,有许多结果产生之前的报道中存在某些偏差,报道者在主观上既非故意又无过失,从这个角度说,也不应承担法律责任。

当然,在连续性报道中,阶段性事实与最终结论不符,只是事件本身发生转折从而认识发生变化的反映,有关报道在当时的具体情境中仍然应当认为真实的。如果该报道本来就没有多少事实根据,那就不是连续性报道本身的误差了,报道者有什么问题就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因此,我们对“报道阶段性事实与最终结论不符但不被认定为失实”所设的第一个条件限制就是:“有合理可信的依据和来源,而不是主观臆造”。

最后,连续性报道当然必须是“连续”的,必须及时跟踪事件进展。否则就会使受众不能了解事件真相,也会给当事人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对“报道阶段性事实与最终结论不符但不被认定为失实”设定了第二条件限制:“及时跟踪报道事件进展”。

建议条文四、[发表读者来信、来电或直播]

问:因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发表读者来信、来电或直播节目内容失实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应如何认定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是否构成侵权?

答: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发表读者来信、来电时或在直播节目中,以适当的方式声明相关的内容尚未得到证实,并且在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后,及时发表其答辩意见或者及时进行更正报道的,不应认定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构成侵权。

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发表读者来信、来电时或在直播节目中,未以适当的方式声明相关

内容尚未得到证实的,或者虽然声明相关内容尚未得到证实,但在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后,拒绝发表其答辩意见或者进行更正报道的,如果相关内容严重失实,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应认定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构成侵权。

法律依据

1.《出版管理条例》(2001)第二十八条第二款报纸、期刊发表的作品内容不真实或者不公正,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有权要求更正或者答辩,有关出版单位应当在其近期出版的报纸、期刊上予以发表;拒绝发表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1993)七、问:侵害名誉权责任应如何认定?答: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

理论依据

1.民法理论关于侵权行为构成的4个要件,最主要的便是要有客观存在的损害事实。侵害名誉权行为的直接损害事实就是造成受害人名誉减损的影响。新闻媒介在一定时期里总是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辐射边界。多数受众也往往从他所熟悉和喜爱的特定的新闻媒介上不断地获取信息。因而,多数受众接受的乃是有关事件的完整真相,而不是其中某一篇报道的片面印象。这样,当某一事件发生初,有关的报道即使存在某些偏差,只要传媒按有机运动规律把报道连续下去,先前报道中的偏差对公众的影响就可以为后续报道所消除。如果这种偏差对特定相对人确有不利,但既已为后续报道所纠正,自应视为影响已经消除。对相对人的客观损害事实既不存在,侵权行为自然不能成立。

资料来源:魏永征《进行式报道的法律问题》,《新闻大学》1994年冬季号,1996年《中国新闻年鉴》

2.在特许权范围之外,如果新闻媒介能够证明自己主观上并无过错,比如对新闻材料已予核实却由于客观条件所限而未能发现差错,或者根本就无法核实,那么我认为通过连续报道来完整揭示事实真相的做法,是应当予以允许的。还有读者来信或者听众来电诉说的亲身经历或目击的第一手材料,有些确实很难核实,若有新闻价值,媒介也不妨先予发表,然后尽快刊登后续报道。但这决不意味着以为反正以后可以连续报道,连应该核实的、可以核实的也不核实了,那样做我们的新闻报道势必会乱了套。

资料来源:魏永征《向舆论监督倾斜是有限度的》,四川《新闻界》2000年

典型案例

1.汤泽光、李胜富、陈友贵诉四川法制报社名誉侵权案:1999年3月5日,四川法制报刊登一篇题为《安岳有人非法购买选票当选乡长》的读者来信,并附上“编后”要求安岳县组织部、县人大常委会对此事进行调查处理,并给本报一个公开的书面答复。

4月8日,报社在“回音壁”栏目中以《所谓“破坏选举”之事实并不存在》为题刊登了安岳县有关部门的复函。4月12日,在读者来信中受到“破坏选举”指责的汤泽光、李胜富、陈友贵分别向四川安岳县人民法院起诉,状告四川法制报社侵害了他们的名誉权,要求报社公开赔礼道歉,为3人恢复名誉,并赔偿总计70多万元人民币各种损失费。

5月28日,安岳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此案,认定四川法制报社没有履行对来稿真实性进行核查的义务,致使这封内容严重失实的信件见报,客观上侵犯了3名原告的名誉权。法院当庭判令报社公开向3名原告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其他损失费8000多元人民币。四川法制报社不服一审判决,向四川资阳地区中级人民法院上诉。该院审理此案后认为,四川法制报社配发的“编后”并未对群众来信发表评论以引导读者对汤等做出不当评价而侵害其名誉权,相反,让一般读者知晓来信仅为投信人之反映而非最终调查结果,足以阻止读者轻信而对汤等做出不当评价。并且报社在收到有关部门的复函后予以了全文刊载,为原告澄清了事实,消除了影响。从整个事件的全过程和名誉侵权的构成要件看,报社未构成侵权。9月2日,资阳地区中院作出了终审判决:撤销一审判决,驳回原告要求报社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的诉讼请求等。

资料来源:1999年9月18日《成都商报》

2.河南一交警诉安阳市某广播电台侵犯名誉权案:2002年5月27日上午,河南南阳市某广播电台一档热线直播节目播出了一名司机的电话,投诉一名“姓呼的交警”,称呼在处罚违章时向该司机收取了两盒香烟。呼姓交警向领导说自己被冤枉。领导随即与电台联系,转达了呼的异议。电台答复“派记者调查后,再向听众做出解释”。但“电台一直找不到那个司机”。无奈之下,呼将电台诉至法院,索赔一元钱。一审法院认为:被告主观上不存在诋毁原告的故意,客观上也未发表任何评论以引导听众对原告做出不当评价从而降低其社会地位。判决不构成侵权。原告表示不服,但上诉期内其母去世,领导也不支持他上诉。但时至今日,这名交警仍然觉得自己冤枉,还想“讨个说法”。

资料来源:2003年1月15日《中国青年报》

课题组观点

以“来函照登”等形式发表读者来信、来电,是中国许多新闻媒体的传统做法。近年来,广播电视机构的直播节目也常常播出听众观众的投诉。与此同时,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因此成为被告的也大有人在。法院往往以来信、来电或热线直播的内容是否“严重失实”为标准,据此认定新闻出版机构是否尽到审查核实责任,是否构成侵权。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把媒体发表读者来信、来电或直播行为与其发表新闻报道的行为等同起来,对不同的传播方式用同一种标准衡量,标准过于粗疏。

首先应当肯定的一点是,媒体是公众实现言论自由权、批评建议权的一个最重要的平台,媒体不能只是媒体人的工具,而应当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宪法规定)的社会公器,公众有媒体接近权。但同时,对于公众所关心的问题、所遇到的麻烦,媒体又不可能事无巨细,件件都亲历亲为地去调查、采访、报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媒体留出一定的空间,用以发表部分读者的来信、来电或通过直播节目直接反映公众的各种意见,对于发挥其社会“公器”的作用,实现公众的媒体接近权、言论自由权、批评建议权,监督社会不良

现象,解决公众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困难,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如果把媒体发表读者来信、来电或通过直播反映公众意见的行为与其发表新闻报道的行为等量齐观,要求必须尽到与发表新闻报道完全相同的审查核实责任,那实际上就无异于宣判了公众以读者来信、来电或热线直播的形式反映问题、寻求帮助的传播方式的死刑。近年来,发表读者来信、来电的媒体越来越少,与此有莫大干系。其直接后果是,媒体与公众的距离远了,公众反映问题、寻求帮助的渠道少了。

显然,发表未经核实的内容可能会造成名誉的损害,但全世界新闻界均承认更正和答辩制度的价值。这是既保护表达自由,又遏制谣言流传,实现权利平衡的良性制度设计。遗憾的是我国行政法规中,只有《出版管理条例》有所规定,而《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则是一个空白。因此,一旦出现纠纷,那些被损害的当事人无从申辩,只能诉讼;而法院的判决非此即彼,非胜即败,对那些可能被损害的人仍然不能提供救济,如以上“河南一交警诉安阳市某广播电台侵犯名誉权案”的结果。

有鉴于此,我们建议以司法解释的形式,降低媒体发表读者来信、来电或直播节目的审查核实责任。同时,为了保护相关利害关系人名誉,也必须明确媒体发表读者来信、来电或直播节目的义务。

我们提出,新闻机构发表读者来信、来电或进行直播,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才可以在其内容失实的情况下不承担侵权责任:第一,“发表读者来信、来电时或直播节目中,以适当的方式声明该来信、来电或直播的内容尚未得到证实”,以防止受众对事实的误认;第二,“在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后,及时发表其答辩意见或者及时进行更正报道”,给利害关系人澄清事实、消除影响的机会。只要有一个条件没有满足,来信、来电或直播节目的内容又确实达到了“严重失实”的程度,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待续。建议条文一、二的依据已刊于本刊今年第2期。本课题组成员为徐迅、黄晓、王松苗、浦志强、富敏荣;顾问:魏永征

建议稿条文五、[媒体的审核责任]

问:因报道失实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如何确定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的侵权责任?

答:因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未尽到合理的审查核实责任,致使报道严重失实,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构成名誉侵权。

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已经尽到合理的审查核实责任,但因受访人、受害人自身过错或其他无法预料的原因,致使报道失实的,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不承担侵权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1993):七、问:侵害名誉权责任应如何认定?答: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

理论依据

1.新闻侵权应采取过错归责原则,就此涉及到两个问题:媒体不真实报道和过错。过错体现为没有尽到必要的审查义务,中国法院基本遵循此种标准。

资料来源:朱岩《寻求名誉权、隐私权与新闻监督权的平衡———“中美人格权法与侵权法高级研讨会”综述》,2005年3月2日《人民法院报》

2.我国有关司法解释明文规定侵害名誉权行为实行过错责任原则,而且把失实作为侵权的构成要件而不是把真实作为抗辩理由。这与外国诽谤法是不同的。所以媒介是在过错责任原则的大前提下对内容承担核实责任的。如果实际情况表明媒介对失实内容主观上不具有过错,则不应当承担责任。

资料来源:魏永征《郭小川案和媒介的核实责任》,2000年6月20日《检察日报》

典型案例

广州华侨房屋开发公司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名誉侵权案:《中国改革》杂志于2003年第7期刊登了题为《谁在分“肥”》的文章,反映广州市一家企业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和职工安置方面的问题。该公司认为文章内容严重失实,遂提起侵害名誉权之诉。2004年10月12日,法院做出一审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起诉。判决书认为:“界定新闻报道的内容是否严重失实,应以其所报道的内容是否有合理相信为事实的消息来源证明为依据。只要新闻报道的内容有在采访者当时以一般人的认识能力判断是可以合理相信为事实的消息来源支撑,而不是道听途说甚或是捏造的,那么新闻机构就获得了法律所赋予的关于事实方面的豁免权。其所报道的内容即使存在与客观事实不完全吻合之处,也不能认为是严重失实。”判决列举的文章所依据的消息来源包括:被告公司2002年度工作报告,职工代表提案及处理答复情况表,市总工会、市直属机关工会调查来电整理,2000年度职工大会职工意见归纳,《南方日报》编辑部第49期“情况反映”等材料。

资料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2003)天法民一初字第1832号判决书

课题组观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七条第四款规定:“因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在司法实践中,该款规定在很大程度上遭到了误读。不少法官认为,“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是认定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充分必要条件,只要二者同时具备,新闻媒体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事实上,该款的表述仅仅是:“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并未一刀切地规定,只要“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就一律认定新闻媒体构成名誉侵权。同时,该条第一款还有一个原则性规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从该款的规定可以显见,认定名誉侵权行为,实行的是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则无责任。因此,“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并不是认定新闻侵害名誉权的

充分条件,还有一个必要条件必须查证属实,即“新闻媒体主观上有过错”。

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在新闻侵权案件中,新闻媒体是否有过错,主要应通过其对所发报道是否尽到符合法律规定的审查核实责任来认定,而不能根据“新闻报道严重失实”的结果来推定。因为,造成新闻报道严重失实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比如被采访对象作虚假陈述、被报道人自身有过错或其他无法预料的原因等,即使新闻媒体尽到了符合法律规定的审查核实责任,也不可能全部避免失实。如果连因此造成的“新闻报道严重失实”,也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让新闻媒体背黑锅,对于媒体无疑是显失公平的。因此,强调只有在新闻媒体主观上有过错,即因其未尽到符合法律规定的审查核实责任的情况下,致使报道严重失实,损害他人名誉的,新闻单位才构成名誉侵权;因受访人、受害人自身过错或其他无法预料的原因,致使新闻单位虽然已经尽到符合法律规定的审查核实责任,仍然无法判断和避免报道失实的,不应认定新闻单位构成名誉侵权,这样的认识与规定就有了现实的必要性。

符合法律规定的审查核实责任该如何界定呢?我们认为,只要达到“合理”的标准即可。因为,新闻单位的审查核实责任,受到其工作程序、新闻报道的及时性、调查采访的非强制性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提过高的标准和要求不仅不现实,也不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在这方面,以上广州天河区法院的判决中提出:“只要新闻报道的内容有在采访者当时以一般人的认识能力判断是可以合理相信为事实的消息来源支撑,而不是道听途说甚或是捏造的”,即不应认定为名誉侵权,在我国新闻史上无疑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建议稿条文六、[特许权]

问: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在何种条件下可以免除侵权责任?

答: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客观准确报道以下内容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但在其后证明内容失实时,仍然对失实或不公正的内容拒绝更正和答辩的,应当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2.检察官、律师在法庭上的发言;

3.权威机构公布的档案;

4.公民或法人在公开场合关于自己情况的陈述。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第二十二条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

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出版管理条例》(2001)第二十八条第二款报纸、期刊发表的作品内容不真实或者不公正,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有权要求有关出版单位更正或者答辩,有关出版单位应当在其近期出版的报纸、期刊上予以发表;拒绝发表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理论依据

1.按国际诽谤法理论,特许权是指为了公众利益或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可以做诽谤性陈述而不需承担法律责任。这种特许权分为绝对特许权和有限特许权。享有绝对特许权的言论可以受到法律的绝对豁免,如议员在议会的发言;享有有限特许权的议论包括为完成公共或私人责任,为保护自身合法利益、为答辩所发表的言论,若要起诉,原告必须对行为人的恶意负有举证义务。

资料来源: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第15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新闻有它自身的功能和规律。虽然新闻必须真实,但新闻真实、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间却存在着很大差别,如果要求新闻机构报道的任何事情都要从源头上证明其真实,则意味着新闻机构要承担绝对的证明责任,这是连司法机关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也难以实现的目标。这不但不利于信息传播,甚至可能导致新闻业难以生存。这时,特许权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其实质是将一部分言论(通常是与公共利益相关的言论)从严格责任转变为恶意责任,它的核心就是法律规定有条件地免除媒介的核实责任。

资料来源:徐迅提交给中美人格权法与侵权法高级研讨会的论文,2005年1月

条文中关于:

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第七十五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1992)第二十九条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2.检察官、律师在法庭上的发言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第一百三十一条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2001)第四条检察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检察官的职责(二)代表国家进行公诉。第九条检察官享有下列权利:(二)依法履行检察职责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01)第三条律师依法执业受法律保护。第三十条律师参加诉讼活动,依照诉讼法律的规定,可以收集、查阅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同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会见和通信,出席法庭,参与诉讼,以及享有诉讼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其辩论或者辩护的权利应当依法保障。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六、问:新闻单位报道国家机关的公开的文书和职权行为引起的名誉纠纷,是否认定为构成侵权?答: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作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而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3.权威机构公布的档案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1996)第十九条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向社会开放。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少于三十年,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向社会开放的期限,可以多于三十年,具体期限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施行。

档案馆应当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并为档案的利用创造条件,简化手续,提供方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组织持有合法证明,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1999)第二十条各级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应当按照《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分期分批地向社会开放,并同时公布开放档案的目录。档案开放的起始时间:(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档案(包括清代和清代以前的档案;民国时期的档案和革命历史档案),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向社会开放。(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的档案,自形成之日起满30年向社会开放。(三)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可以随时向社会开放。

前款所列档案中涉及国防、外交、公安、国家安全等国家重大利益的档案,以及其他虽自形成之日起已满30年但档案馆认为到期仍不宜开放的档案,经上一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期向社会开放。

典型案例

1.陈永贵遗孀诉吴思案:吴思写了一本《毛泽东的农民———陈永贵》,北京青年报进行连载。陈的妻子和小儿子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告上法院。法院判决:被告吴思所写文章引用的关于“陈永贵参加兴亚会”一节的具体文章均系他人所写出回忆性文章,非权威性文献记载。被告亦没有其他证据予以佐证此事实的存在,故对证据的真实性不予认可。判决侵权成

立。

资料来源: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2)西民初字第4193号,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3)一中民终字第8549号

课题组观点

在新闻侵权诉讼中,让新闻机构和作者深感困惑的问题之一是证明责任偏重。发达国家的诽谤法以特许权制度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立法合理地减轻媒介的核实责任,有的特许权规定多达二三十条之多,这个经验值得借鉴。我国司法解释中关于特许权的规定只有两条,相对偏少,而司法实践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广东天河区法院2003年1803号判决。但遗憾的是,该判决所称“新闻机构就获得了法律所赋予的关于事实方面的豁免权”之说却无法律上的依据,实际上是法官认为确实存在应当免责的情形,足见司法解释给予确认的必要。

我们认为,对于那些法律已明文规定为绝对特许权的(如人民代表在人大会议上的发言、检察官和律师在法庭上的辩论意见等),直接规定为媒体和作者的相对特许权顺理成章,并不需要寻找法律源泉,这也是英美诽谤法中的通例。它不仅可以扩大信息的流通,也因有更正和答辩制度的保障,可以制止不真实的事实流传,应当成为中国新闻侵权法发展完善的重点。■

(待续。建议稿条文已刊于本刊今年第1期,建议稿的依据部分陆续刊于第2、3期。本课题组成员为徐迅、黄晓、王松苗、浦志强、富敏荣;顾问:魏永征)

建议稿条文九、[公正评论]

问:因评论作品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应如何认定是否构成侵权?

答: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针对公开传播的或其他可信的事实发表评论,内容基本公正,没有侮辱他人内容的,不构成名誉侵权。

评论作品引用的事实有可信的新闻来源,但后来证明所引述的事实失实,原告就此提起名誉权诉讼的,如果原告无法证明被告发表评论时应该发现报道失实的,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故意编造虚假事实或依据明显虚假的事实进行评论或者诽谤他人,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1993)八、问:因撰写、发表批评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应如何认定是否构成侵权?答:因撰写、发表批评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人民法院应根据不同情况处理:文章反映的问题基本真实,没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的,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文章反映的问题虽基本属实,但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使他人名誉受到侵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文章的基本内容失实,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理论依据

1.“公正评论”的条件为:一、评论的事项必须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二、有可靠的事实来源(包括报章的报道);三、立场应当公正(但不一定客观);四、没有恶意。在以上范围内,即使是片面的、偏激的、甚至具有诽谤性的评论,也不应追究法律上的责任。

资料来源:魏永征《中国大陆新闻侵权法与台港诽谤法之比较》,台湾台中刊《新闻大学》[上海]1999年冬季号

2.在很多时候,评论所依据的事实并不一定和评论在同一篇文章中表达出来,只要这件事是公开刊登在刊物、报纸上或电视上的,评论者就可以发表评论,这个事实也许以后被证明是虚假的,但这并不影响评论的公正性,因为这件事情的真实与否并不能由评论者来控制和审查。

资料来源:窦丰昌《新闻评论怎样才算公正》,见2001年7月2日《法制日报》

典型案例

1.原徐州市文化局长吴敢诉作家袁成兰侵害名誉权案:第九届戏剧梅花奖评奖活动中发生了违规舞弊行为,有关负责人受到了处分。江苏浙江一些报刊发表批评文章披露,正是吴敢在这次评奖活动中向评委请客送礼,促成舞弊的发生。徐州市文化局下属文化艺术研究所编剧袁成兰依据上述文章的内容,发表了《梅花奖舞弊随想》一文,批评吴敢“弄到数十万巨款,完成因公行贿行为”,“为徐州买来‘荣誉’”。吴敢到徐州市某区法院对袁成兰提起侵权诉讼,经徐州两级法院审理,均判侵权成立。袁再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诉,江苏高院经审查,裁定中止本案终审判决的执行,并予以提审,认为该文依据报刊材料对吴敢进行评论,虽然言辞犀利,个别提法欠准确,但文章针对吴敢在评奖活动中请客送礼、拉关系等不正之风进行抨击,其基本内容属实,出发点是积极的、善意的,故尚不构成侵权。判决撤消徐州中院和某区法院的两审判决,驳回吴敢的诉讼请求。

资料来源: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1994)云民初字第127号;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1995)徐民终字第46号;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1996)苏民再字第1号

2.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诉吴祖光名誉侵权案:吴祖光针对国贸中心所属惠康超级市场工作人员对两女青年非法搜查一事撰写评论,发表于《中国工商时报》。评论中有“恬不知耻”、“居然说出这样混账话”、“流露出扎根深远的洋奴意识”等语,国贸中心诉称此文捏造事实并使用侮辱性语言,侵害其名誉权。法院认为,吴祖光文章是对国贸中心不尊重顾客的行为所进行的批评,属正当舆论监督范畴,不构成侵权,判决驳回国贸中心的诉讼请求。

资料来源: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1992)朝民字第3178号判决书

课题组观点

新闻作品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实性的,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一类是评论性的,告诉读者某人对某件事的看法。事实是客观的,评论则是主观的。因此,对于前者,判断它是否侵权的标准是“是否属实”;而对于后者,判断它是否侵权的标准则是“是否公正”。

在国际诽谤法中,“公正评论”是新闻媒介面对诽谤指控的三大抗辩理由之一。我国相关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公正评论”的原则。不过,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公正评论免责”的原则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法官在审理此类案件时,考虑到了“公正评论”的因素。广州华侨房屋开发公司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名誉侵权案,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不同的法院、不同的法官在审理此类案件时还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类似案件判决迥异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应当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把这一重要原则确定下来,并对“公正评论”的条件做出具体规定,作为日后法院审理此类案件的依据。

国外的媒体法和诽谤法一般都对“公正评论”设定四个条件限制:一、评论的事项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二、有可靠的事实来源;三、立场基本公正;四、没有恶意。“社会公共

利益”的范围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英国历史上著名的丹宁大法官在分析一个案例时曾说:“公共利益的范围不宜限制得太窄。当一件事情足够大得影响到别人,而这些人又理所当然地或者对此感兴趣或者对此关注的时候,这件事情就应当被认为是事关公共利益。任何人对此都可以发表评论。”据此,我们认为,“公开传播的新闻事实”既然已经进入了公众视野,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就应当被认为“事关社会公共利益”。当然,社会公共利益的范围决不仅限于此,我们这样表述,无非是想明确一点:“针对公开传播的新闻事实发表评论”应当被认定为“评论的事项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如果此类评论同时符合“公正评论”的其他条件,就不应被认定侵权。“针对公开传播的新闻事实发表评论”是当今评论的主流,因此明确这一点具有重要意义。

何谓“可靠的事实来源”,界定起来也有一定困难。因此,我们还提出本条第二款的另一种表述方式:“评论作品引用的事实有可信的新闻来源,且评论时无法发现(或难以发现)相反报道或其他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指对方无法证明当时网上能检索到此类报道,或通过其他形式能够知道此类内容),即使后来证明所引述的事实失实,也不构成名誉侵权。”这种情形在现实中大量存在,在司法实践中的处理也不尽一致,将其单独提出来加以明确,远胜于给“可靠的事实来源”下一个似是而非的定义。

建议稿条文十、[转载者的责任]

问: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因转载作品侵害他人名誉权时,如何承担侵权责任?

答: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转载的作品由于内容失实侵害他人名誉权时,主要承担及时更正和道歉的法律责任,人民法院可根据扩大损害后果的程度适当确定赔偿责任。

但转载者对转载作品造成的以下侵权行为应当承担责任:

1.与原被转载作品不一致的内容发生的侵权后果;

2.转载的作品由于侮辱性言论损害他人名誉。

法律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三、问: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转载作品引起的名誉权纠纷,人民法院是否受理?答:新闻媒介和出版机构转载作品,当事人以转载者侵害其名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2.新闻出版署《关于进一步加强报刊摘转稿件管理的通知》(2000)一、报刊摘转稿件必须牢牢把握政治舆论导向,严格遵守新闻出版管理法规和党的宣传纪律,对所摘转的内容要把好政治关。不得摘转有悖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稿件。刊载涉及国家重大政策、民族宗教、外交、保密等内容,应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必要时要征询有关部门的意见。

四、报刊摘转新闻报道或纪实作品等稿件应坚持真实性原则,对其摘转内容的真实性负有审核责任。摘转正式出版物的稿件也应核实真伪。

稿件失实一经发现,应及时公开更正,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影响。

五、不得摘转内部资料或非法出版物上的稿件。各报刊社凡摘转稿件,发稿前一律要与原发稿单位取得联系,认真核实,以杜绝非法出版物的传播。

六、任何报刊不得任意摘转国际互联网上未经核实的新闻和信息。

七、报刊社要严格实行编辑责任制度、总编(主编)终审制度。报刊社总编(主编)对所摘转的稿件负有政治责任,对其报刊摘转的重大失实或虚假稿件负有直接领导责任,并应得到相应的处分。

3.新闻出版署《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1999)四、报纸、期刊因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而发表的更正或答辩,必须符合以下要求:(一)凡公开更正的,应自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发现之日起,在其最近出版的一期报纸、期刊的同等版位上

发表;(二)凡按当事人要求进行更正或发表答辩的,应自当事人提出要求之日起,在其最近出版的一期报纸、期刊的同等版位上予以发表。

五、报纸、期刊转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其更正和答辩,按照本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办理。

理论观点

1.按照英美法的规则,如果某人传播了某种诽谤言词给第三人以后,该第三人又将该言词重复传播给他人,一旦言词内容因重复传播会损害原告名誉,则该第三人也应对重复传播负责。如果再传播是最初传播的自然的或可能的后果,或者是在普通过程中所自然产生的,再传播者不应该负责。例如诽谤文章在某报刊发表后,被其他报纸所转载或者该出版物被商贩所销售等,这些转载和销售行为可能是最初传播的自然的后果,自然不应该使再传播者承担责任。

资料来源:王利明、杨立新《人格权与新闻侵权》,中国方正出版社1995年版2.第三人重复传播不利于他人名誉权的虚伪事实,也可能构成对他人的名誉权之侵害。但是,如果第三人有合理的抗辩事由或者有合理的理由认为其所重复传播的事实是真实的(例如引用权威性文件、正规的新闻报道等),或者重复传播人主观方面没有过错,则不认为第三人的重复传播行为本身构成对他名誉权的侵害。美国《侵权行为法》中对于重复传播规定的免责事由有:(1)第三人有重复的免责特权;(2)第三人的重复是得到原侵权人授权或者授意的;(3)第三人的重复是可以合理预料的。

资料来源: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典型案例

1.北京中意和美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诉成都商报社、羊城晚报社、新民晚报社、京华时报社侵害名誉权案:2002年12月6日,《成都商报》发表了题为《谁家飞机赖在成都》的新闻报道,文章称:“记者迅速赶往双流机场,在停机坪北面看到了这架‘老赖’飞机”,“双流机场有关负责人笑称,这可是全国民航最大的‘老赖’”,“尽管双流机场没有透露TU-154欠费的具体金额,但业内人士预测,最保守的估计,费用肯定已接近100万元!”等,12月17日《成都商报》电子报也原文登载。

《羊城晚报》、《新民晚报》、《京华时报》等报纸都先后转载了此文。这些文章与第一被告所发文章大致相同,有删节或重新编辑,在内容中均提到飞机是原告下属家和家美家居商城所有,并仍以“赖在成都机场”、“欠费百万元”做出陈述,但文章标题各异,甚至将原文中尚不肯定的事实作了肯定的表述。

原告认为,《成都商报》的报道,在未了解事件真相的情况下就发表新闻报道,内容严重失实,还使用“老赖”等词侮辱原告,给原告的商业声誉造成极为严重的不良后果,各转载媒体在摘编、转载中以醒目标题将未确定的情节作了定论,损害原告名誉的主观恶意十分明显。众被告所发表的文章在全国及全世界范围内造成重大影响。原告的诉讼请求包括:四被告停止侵权,在各自媒体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上公开致歉。要求四被告赔偿原告名誉损失100万元。北京市崇文区人民法院于2003年2月25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几家被告均在承认文章失实的前提下,与原告达成和解方案。

资料来源:人民网《“老赖飞机”名誉纠纷案和解》,ht tp://https://www.doczj.com/doc/c613467536.html,/GB/paper1787/

2.唐季礼诉青年时报社、芮艳红、成都商报社、江南时报社、北京新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新浪互联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搜狐互联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侵犯名誉权案:2004年2月3日,青年时报社记者芮艳红在青年时报社主办的《青年时报》第27版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怀着孩子为情跳楼成终身残疾唐季礼前女友惊报内幕》的新闻报道,对唐季礼的个人生活情况进行报道。成都商报社等多家媒体陆续转载,唐季礼遂向法院提起侵害

名誉权诉讼。法院审理后认为:就侵犯名誉权之侵权行为的成立要件而言,转载作品和首次刊登的作品并无不同,只要其报道严重失实并导致被报道对象名誉受损,即可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但首刊媒体和转载媒体所承担的民事责任应有所区别,首刊媒体除应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非物质形式的侵权民事责任外,还应当承担损害赔偿之民事责任。因此,判令各被告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由首刊的青年时报社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原被告各方对此判决均服判,无人上诉。

资料来源: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4)沪一中民一(民)初字第13号

课题组观点

转载是目前中国新闻媒体比较普遍的一种合法行为。从现实情况看,转载者确实难以对原文中的事实一一进行审查核实。而且,目前国内门户网站没有信息采集权,只能从传统媒体转载信息,让其履行完全的审查核实义务是不现实的,让其承担与原载媒体相同的责任也是不公平的。但是,转载的作品一旦发生侵权,因为转载而扩大了侵权后果也是一个客观事实。

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已经确立了转载者需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完全免除转载者的法律责任是不可能的。虽然该司法解释并没有规定转载者应当承担与原载媒体相同的责任,但实践中法院往往判决让转载者承担与原载媒体相同甚至更重的责任。本课题组提出此条建议,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转载者的责任,是对此前司法解释的进一步补充。而上述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无疑提供了司法实践中的成功经验。

在审查转载者的责任时,应当将侵害名誉权的两种形式分开:因事实失实造成的侵权行为,转载者承担较轻责任;因言词不当侮辱他人,或因添油加醋,发表了与原作不一致的内容而造成的侵权行为,转载者应当履行与原载媒体相同的义务,因而应当承担与原载媒体相同的责任。这也是对不负责任的新闻炒作行为的一种遏制。

本课题组有成员对该项建议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从过错原则出发,大家认同转载者与被转载媒体相比其主观过错较轻,因而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转载行为扩大了信息的渠道和受众范围,一旦发生侵权,必然扩大侵权后果,因而不让转载者承担一定侵权责任也是不合理的。通过细化转载者的责任,课题组内基本取得了一致的意见。■

(待续。建议稿条文已刊于本刊今年第1期,建议稿的依据部分陆续刊于第2~6期。专题课题组成员为徐迅、黄晓、王松苗、浦志强、富敏荣;顾问:魏永征)

侵犯隐私权的处罚方式有哪些

侵犯隐私权的处罚方式有哪些 隐私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他人不得侵犯。如果侵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赔偿的损失包括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根据侵害的情节、后果和影响来确定赔偿数额,接下来,律伴网小编就这个问题为大家整理相关的资料。 侵犯隐私权的处罚方式有哪些 一、停止侵害的处罚方式 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二、赔礼道歉的处罚方式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的规定,在适用此种民事责任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三、赔偿损失的处罚方式 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主要指财产损失。 法律适用上应类推适用《民法通则》第120条的规定,侵害隐私利益的民事责任方式,应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侵害他人隐私,造成财产损失的,应按照全部赔偿原则,予以全部赔偿。侵害他人隐私,致他人精神损害,并且造成严重后果的,受害人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精神抚慰金的赔偿数额,根据侵害人的主观过错程度,侵害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侵害人的得利情况,侵害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受诉法院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予以酌定。 四、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释逐条解读

道路交通事故司法解释逐条解读 辽宁申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沈阳交通事故法律网首席律师梁新春 一、关于主体责任的认定 第一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并适用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确定其相应的赔偿责任: (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的; (三)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 (四)其它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梁新春律师解读】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法院如何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的过错,如何确定其应承担赔偿责任,解释予以明确。即具有本条规定的4种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需要注意的是,第2种情形在实践中比较容易断定,而第1、3种情形则相对不太容易判断,受害人如何举证说明是个问题,而第4种情形则属于典型的兜底条款。 附:侵权责任法 第四十九条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二条未经允许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依照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请求由机动车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但具有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情形的除外。 【梁新春律师解读】未经允许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机动车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是毫无疑问的,但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则需区别对待,主要依据还是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是否有过错。 附:侵权责任法

浅析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

浅析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的认定及其法律责任的承担 摘要 随新闻报道侵害公民名誉权的问题因为其涉及主体的复杂,内容的广泛和评判标准不确定,导致公民名誉权被侵害后很难的到法律的保护。从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对新闻报道侵害公民名誉侵权行为进行认定,不仅对公民名誉权保护极为重要,而且还能有效的保护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权,使其更有效的发挥其扬善抑恶的功能。 关键词:新闻报道名誉权构成要件 引言 近年来,随着传媒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出现在我们的社会中。一方面,传媒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炒作之风日趋盛行,很多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媒体肆意加入一些炒作元素,一些不实报道和不实评论往往给当事人带来名誉侵害,新闻侵权数量不断攀升。另一方面,有些当事人为了炒作自己,随意的状告媒体侵害自己的名誉权,制造噱头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媒体的监督报道权。如何才能消除这二者给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弄清究竟如何的新闻报道才侵害了公民的荣誉权是我们首先要做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名誉权作为一种公民所享有的具体的人格权,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对公民和法人的名誉不得损害。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律责任。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名誉是人的外部形象,在社会经济流转过程中,特别是评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人们首先通过一个人的人格表现和社会对其的总体评价来认识一个人本身,决定是否与之往来。在现代社会中,可以说人的名誉是人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所以当一个人的名誉受到不法侵害时,往往会提起诉讼。这其中就包括新闻报道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诉讼。那么一则新闻报道是否侵害了公民的名誉权,关键要看被告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常的新闻舆论监督范围,是否符合新闻报道侵害法人名誉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对新闻报道侵害公民名誉权的主体、行为构成要件等方面加以研究 一、新闻报道侵害公民名誉权主体的认定 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不是出版社本身就能完成的事情,它还包括新闻报道作者,有时还有素材提供者、转载传播者,这就给侵权行为主体的认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司法实践中也经常因此而出现责任推脱的现象。 (一)新闻报道单位 既然新闻报道导致了公民名誉权受到损害的结果,那么该后果的直接责任人为报道的发布单位,即新闻报道单位,将其作为被告是理所应当的,这在理论和实务界都没有存在太大的争议。但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认为将出版单位列为被告不妥的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大部分的新闻出版单位是党和国家的舆论监督部门,是官办机构,若以他们为被告,则无疑会降低党的威信,削弱党的影响。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如果就连人民的基本利益都无法保护,那又谈何国家,况且新闻报道侵权是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避免的,我们不能去姑息监督与管理上的不力。另一种观点认为新闻单位担负着舆论监督、扬善抑恶、净化社会风气的任务,新闻的特点要求快捷,对那些

第五讲 新闻传播活动与公民

第五讲新闻传播活动与公民、法人的人格权课后思考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 1、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构成包含()个要件。 A、3 B、4 C、5 D、6 2、侮辱罪与诽谤罪的区别主要是()。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客体不同 C、实施方式不同,侮辱除能用口头或文字方式实施外,还可用暴力 D、实施手段不同,诽谤靠捏造事实并公然散布,侮辱则不要求此 3、一日,李某看到积怨已久的黄某(女)在街上购物,遂大骂黄某。李某还不解气,为了让黄某当众出丑,他扭住黄某,用剪刀把黄某的头发剪掉了一大半。黄某羞愧难当,自杀未遂。李某的行为就构成了()。 A、诽谤罪 B、侮辱罪 C、故意伤害罪 D、报复陷害罪 4、王某是某单位的技术员,精心钻研业务,成绩突出,受到单位多次表彰和奖励。张某嫉妒在心,暗地里多次在单位附近张贴小字报,捏造王某与某女有不正当关系的传闻,导致王某的妻子误以为是事实,并与其离婚。张某的行为就构成了()罪。 A、侮辱罪 B、诽谤罪 C、故意伤害罪 D、报复陷害罪 如果经法医鉴定后,看该损伤是否构成轻伤、重伤.如果该损伤已经构成轻伤或重伤依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的规定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也就是要被判刑的。 5、我国刑法分别规定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有( )。 A.侮辱罪 B.诽谤罪 C.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D.虐待罪 E侵占罪 6、某报社在一篇报道中披露某女影星甲曾做过不光彩的事情,致使甲备 受歧视。甲因无法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跳楼自杀未遂,但造成终身残疾。该报社的行为()。 A.是如实报道,不构成侵权 B.侵害了甲的隐私权 C.侵害了甲的生命权 D.侵害了甲的健康权

简述隐私权的概念和内容

1隐私概念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私人生活安宁,依法保护私人生活信息,不受他人干涉、知悉、使用、披露和披露的权利。它包括以下含义:第一,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隐私权是以自然人的精神活动为基础的。法人作为一个组织,没有精神活动,根本就没有隐私。根据商业秘密的不可侵犯性,法人获取其商业活动信息的权利可以得到保护。其次,隐私权的内容包括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生活信息。只要不公开,自然人不想披露或者不愿意披露的信息就构成私人内容,自然人有隐私权。因此,隐私涵盖了扩大的隐私,只指与男女关系有关的生活秘密。第三,侵犯隐私权的方式通常包括扰乱自然人的生活安宁,监听自然人私人生活的秘密,或者在知道他人隐私后泄露给他人,或者擅自使用。隐私权的独立地位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尚未得到确认。在实践中,将侵犯隐私权视为名誉侵权是一种权宜之计。隐私权和其他人格权是不可否认的,与人格权无关。 隐私特征2 中国绿

(1)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而不是法人,尤其是企业秘密。商业秘密不具有隐私的本质属性,隐私具有公共利益,与群体利益无关。 (2)隐私权的客体包括个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 (3)隐私权保护的范围受到公共利益的限制。 根据隐私权的特点,根据国内外学者的一般理论,隐私权具有以下四种权利: (1)隐私权。隐私隐匿权是指权利主体对隐私权的隐瞒。 (2)使用隐私。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为满足其精神和物质需要而主动使用隐私权的权利。 (3)隐私保护。维护隐私权是指隐私权的主体有权维护其不可侵犯性,在发生非法侵权时可以寻求公、私救济。 (4)隐私控制。隐私权是指公民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控制自己的隐私。 三个。私人内容

新闻报道中侵犯隐私权的现象探究

新闻报道中侵犯隐私权的现象探究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的一种人格权。它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通俗来讲,隐私权就是自己的个人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情不为他人知悉,禁止他人干涉的人格权利。新闻报道中侵犯隐私权的种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本文将通过对于现实新闻报道中不规范行为的分析,提出通过完善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构建以及提高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这三种措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避免新闻自由与个人隐私的冲突,保障公民的人权和公众知情权。 一、新闻报道侵犯隐私权的表现形式 在大众传媒日益发展的今天,媒体行业的竞争逐渐激烈,信息市场的运行变得广阔而迅速,因而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对信息采集变得更加细致和功利化。对于能够引起注意力的信息通常抓住不放,而这些信息往往具有隐密性,通常能够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理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此同时在此类信息中占据极大比例的正是一些牵涉到个人隐私的私人信息,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新闻采访不断挖掘个人隐私的现象。 在新闻采访的形式上,为了获取更真实或者更具有可信度、更完善

的信息时,新闻记者往往会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达成采访效果。此类采访形式已经构成了对个人隐私的侵犯。这一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形式。 1、隐性采访,即隐匿记者身份进行新闻采访 随着现今社会公民的自我隐私保护意识的加强和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记者们为了获得真实信息往往会通过先进设备在隐瞒自己的记者身份情况下进行暗访。在对于涉及一些个人隐私的信息进行采集时采用欺骗、窃听、偷录等方式进行暗中采访,这一行为却并未经过当事人的许可或同意。例如有记者假扮成病人暗访诊所;隐藏身份采访无照旅馆等。在这一采访过程中,记者的行为对于被采访的个人来说就是一种隐私权的侵犯。 2,窃取个人资料 在他人未知情的情况下采集或取得他人图像、身份、行为等信息,例如街拍、监视、跟踪,或者查阅翻看他人信件、调阅他人隐私信息等。采访他人隐私需要经过被采访人同意,隐匿记者身份进行个人信息的采集这一行为已经构成了侵犯隐私。而录像、拍照等采访方式在未得到当事人许可的条件下,其所获得的影像、图像等资料应当遵从当事人意愿选择是否可以用来进行报道。这是包含在个人隐私当中的一部分。 3、强行采访 在当事人拒绝接受采访的情况下,通过威胁、利诱、纠缠等手段进行采访达成采访目的的行为,既伤害到了当事人的感情,也对于他人

论隐私权的构成及其法律保护

论隐私权的构成及其法律保护 [引言]由于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对隐私权法律保护有所不周,公民尊重他人隐私和自我隐私保护的意识比较淡薄,侵害隐私权的现象比较普遍,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此,加强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对于我们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倡导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一、隐私权的概念 要研究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隐私权,隐私权有哪些特征。对于隐私权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各自发表了诸多不同的见解: (一)国内学者的学说和主张 王小能认为“隐私权一般是指自然人享有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王利明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佟柔认为“隐私权是公民对自己的个人生活秘密和个人生活自由为内容,禁止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张胜宝认为“隐私权是指私生活安宁不受他人非法干扰,私人信息保密不受他人非法搜索、刺探和公开的权利。”还有学者认为“隐私权是控制私人活动、个人信息等私人领域内不为或不欲为他人所悉的秘密,禁止他人干涉的权利,但不以危害公共利益为限,包括动态性和静态性的隐私权。”1(二)国外学者的学说和主张 国外理论中有“信息说”、“接触说”、和“综合说”等。信息说认为隐私权所保护的是个人信息。接触说认为隐私权是指个人有权控制他人对其接触的一种状况。综合说认为,隐私权是个人对其私人领域的一种控制状态,包括决定是否允许他人对其进行亲密的接触(包括个人信息的接触)的决定和他对自己私人事物的决定。2 综上我认为,隐私权是公民个人所享有的对自己的私人生活、私人秘密、私人信息等私人领域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一种人格权。 二、隐私权的特征 一般认为,构成隐私有两个要点,一是“私”、二是“隐”。前者顾名思义,“私”既是纯粹个人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事情,是隐私的本质要件,后者主要描述一种某 1傅林达.《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 中国法院网 2张新宝.《名誉权的法律保护》[J].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第39页

简述隐私权的概念和内容

1隐私的概念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私人生活的安宁,依法保护私人生活信息,不受他人干涉、知情、使用、披露和披露的权利。它包括以下含义:第一,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隐私权是以自然人的精神活动为基础的。作为一个组织,法人没有精神活动,所以根本就没有隐私。根据商业秘密的不可侵犯性,法人获取其商业活动信息的权利可以得到保护。其次,隐私权的内容包括私生活安宁和私生活信息。只要不公开,自然人不愿披露或者不愿披露的信息就构成了私人内容,自然人享有隐私权。因此,隐私涵盖了扩大的隐私,后者仅指与男女关系有关的生活秘密。第三,侵犯隐私权的方式通常包括扰乱自然人的生活安宁,探听自然人私人生活的秘密,或者在知道他人隐私后向他人泄露,或者擅自使用。隐私权的独立地位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尚未得到确认。在实践中,将侵犯隐私权视为名誉侵权是一种权宜之计。隐私权与其他人格权不可否认,与人格权无关。 2隐私权的特征 华绿网

(1)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而不能是法人,尤其是企业秘密。商业秘密不具有隐私的本质属性,隐私具有公共利益,与群体利益无关。 (2)隐私权的客体包括个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 (3)隐私权保护的范围受到公共利益的限制。 根据隐私权的特点,根据国内外学者的一般理论,隐私权具有以下四种权利: (1)隐私权。隐私隐匿权是指权利主体对隐私权的隐瞒。 (2)使用隐私权。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为满足精神和物质需要而主动使用隐私权的权利。 (3)隐私权保护。维护隐私权,是指隐私权主体有权维护其不可侵犯性,在发生非法侵权时可以寻求公、私救济。 (4)隐私控制。隐私权是指公民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控制自己的隐私。 三。隐私的内容

论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关系

论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关系 近几年,新闻事业蓬勃发展,在当今社工会的作用也越发凸显,随着科技的先进,其对社会的影响也更为深刻。但新闻活动的发展过于迅速,于是越来越多的新闻活动有意或无意侵犯了自然人的隐私权,使两者的矛盾更加激化。隐私权是人们高质量生活的保证,需要得到最大化的保护,新闻自由也是文明社会发展必要的保障,也不能过度限制其发展。在新闻自由和隐私权保护的矛盾日渐突出的今天,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如何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既保留新闻传播的畅通,又保留自然人个人内心世界的安宁,这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闻自由和隐私权的概念。 新闻自由的概念雏形最早起源于十七世纪的西方国家。经过三个多世纪的发展,新闻业早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对社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所谓的新闻自由,“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通过出版物表述思想见解的自由,它是人类共同争取的政治文明成果。新闻自由主要包括:办报自由,报道新闻的自由,批评的自由等等。特别是批评自由中对政府的批评,被视为监督、制约权力的有效手段。 隐私权概念的争论主要集中于主体和客体两点上,主要分歧在于主体是否只包括自然人和客体的具体内容两个方面。结合国内外关于隐私权的概念,我认为,隐私权的主体只包括自然人,不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隐私权的客体包括私人信息和私人领域两类,不包含私人

活动或者私事决定权。因此,隐私权的定义为:隐私权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私人领域不受非法侵犯、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得和公开的一种独立的人格权。 二、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联系 隐私权作为人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维护个人内心宁静,保护个人私生活秘密的作用,这在人们交往日趋复杂和密切的今天,更有着重要的意义。隐私权重在保持个人的秘密信息,并使个人有机会知道有关个人的信息,其主要功能在于使个人能自己掌握自己的信息,并排斥他人对自己私人信息领域的侵犯。新闻自由则具有开发外界信息并予以吸收的功能,即新闻媒介将发生在社会中的信息进行收集,进而向社会公众提供,社会公众通过这个途径,就可以吸收外界信息。可见,隐私权使个人的私人信息能得以自足,不被外界知悉,而个人通过新闻媒介有可以知悉外界的信息,这两者的结合,就是个人私人信息和社会信息得以结合,这也促使个人完善。如果仅注重隐私权而忽视新闻自由,隐私权肯定能得到很好的实现,但新闻自由势必受到压制,新闻媒介没有宽松的舆论环境去挖掘新闻情事,人们就缺乏了解处界信息的途径和保障,不能充分地了解国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不能发挥监督政府工作的批评社会不良现象的作用,人们的知情权也就会受到限制。反之,如果仅注重新闻自由而不注重隐私权,则可能出现人们可以充分得知外界信息,而自己的私人信息却不能得到保证的情形,这样人们就不会有心灵静地,就不会有人格尊严。总之,对于新闻自由和隐私权而言,人们不能缺一,否则就不会人格

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怎么认定

一、如何认定 怎么认定侵犯隐私权侵害隐私权或者侵害隐私利益的责任构成,必须具备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即须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所适用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 1、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首先,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须具违法性。 2、侵害隐私权的损害事实。隐私是一种信息、一种活动、一种空间领域,也是一种秘密状态。隐私的损害,表现为隐私被刺探、被监视、被侵入、被公布、被搅扰、被干预。 3、侵害隐私权的因果关系。它是指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与隐私损害事实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符合规律的联系。 4、侵害隐私权的主观过错。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主观过错。主要是故意,即预见侵害隐私权的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该种结果的发生。 二、侵犯隐私权怎么承担赔偿责任国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停止侵害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2、赔礼道歉

3、赔偿损失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 ②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侵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主要指财产损失。当对隐私权人产生严重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成应当承担上述法律责任外,还将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三、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确定要考虑以下因素: 1、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解读司法解释

解读司法解释(二)施工合同无效、质量合格,参照合同约定结算工程价款 笔者有幸于今年2月作为律师代表参加了最高院组织召开的“《司法解释》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者讨论最多的两个问题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施工合同是否一律无效?施工合同无效的话,工程款如何进行结算? 就上述两个问题,司法实践中,不同的法院有不同的认识。就无效施工合同结算方法而言,上海法院通常做法为:施工合同无效,工程量按实结算,计价方式参考合同约定;而浙江法院通常做法为:按照定额进行结算,但应扣除利润,有的法院认为还应扣除部分或全部管理费用。显然,施工合同无效,同一工程、同一合同,由于在认识上存在差异,在上海法院诉讼与在浙江法院诉讼,工程结算价款却完全不同。这不仅影响到人民法院司法的公正性、统一性和审判的效率,而且也不利于尽快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因此,司法解释对无效施工合同的结算方法作出解释是非常必要的。 为此,《司法解释》就施工合同无效如何进行结算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司法解释》第二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第三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且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的,按照以下情形分别处理:(一)修复后的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发包人请求承包人承担修复费用的,应予支持;(二)修复后的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不合格,承包人请求支付工程价款的,不予支持。因建设工程不合格造成的损失,发包人有过错的,也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根据上述规定,《司法解释》将无效施工合同的结算方法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为质量合格的结算方法:参照合同约定进行结算。另一种情况为质量不合格的结算方法:修复后质量合格的,参照约定进行结算但承包人应承担修复费用;修复后质量仍不合格的,承包人无权请求支付工程价款。 显然,对于修复后质量仍不合格的工程,承包人存在重大损失,这些损失主要包括其投入的材料、设备、人工、施工机械等等。这种情况下,如果发包人也存在过错,则发包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发包人将一工程发包给没有资质的承包人施工,结果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经修复后仍不合格,则对于承包人已投入的材料、设备、人工、施工机械等损失,发包人也存在过错,双方应该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各自承担责任的份额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由法官最终裁量。 有人认为,“施工合同无效、质量合格,参照合同约定结算工程款”的做法是不对的,如果这样进行结算的话,合同无效与有效没有区别。其实,《司法解释》第二条的规定完全符合《合同法》等法律规定。 《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对于施工合同而言,发包人因无效合同取得的财产是在建工程或者已经竣工的房屋,而土地使用权属于发包人,因此,发包人是无法返还在建工程或已经竣工的房屋的,

如何认定是否侵犯隐私权

如何认定是否侵犯隐私权 题要 1、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首先,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须具违法性。 2、侵害隐私权的损害事实。隐私是一种信息、一种活动、一种空间领域,也是一种秘密状态。隐私的损害,表现为隐私被刺探、被监视、被侵入 3、侵害隐私权的因果关系。它是指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与隐私损害事实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符合规律的联系。 热门城市:陇南律师乌鲁木齐律师磴口县律师临夏律师新乡律师额济纳旗律师甘南律师鞍山律师科尔沁区律师 每个公民的隐私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任何人非经法定程序都是不能私自探窥的。但,实践中发生的▲侵犯隐私权的情况还是大量存在,此时要先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就要先认定是否侵犯隐私权。针对这个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解答。 ▲一、如何认定是否侵犯隐私权 侵害隐私权或者侵害隐私利益的责任构成,必须具备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要件,即须具备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四个要件。所适用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

原则,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 ▲1、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首先,侵害隐私权的行为须具违法性。 ▲2、侵害隐私权的损害事实。隐私是一种信息、一种活动、一种空间领域,也是一种秘密状态。隐私的损害,表现为隐私被刺探、被监视、被侵入、被公布、被搅扰、被干预。 ▲3、侵害隐私权的因果关系。它是指侵害隐私权的违法行为与隐私损害事实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符合规律的联系。 ▲4、侵害隐私权的主观过错。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主观过错。主要是故意,即预见侵害隐私权的后果却希望或放任该种结果的发生。 ▲二、侵犯隐私权怎么承担赔偿责任 国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责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停止侵害 受害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侵害,如加害人正在宣扬传播受害人的隐私资料、侵入受害人的私生活领域等,可以请求停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等。 (2)赔礼道歉 (3)赔偿损失 隐私权的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

谈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613467536.html, 谈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问题 作者:李晓芳杨欣怡 来源:《新闻世界》2014年第08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监督报道的增多,新闻媒体被官司缠身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在众 多新闻法规案例中,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案件非常普遍。本文以农夫山泉诉《京华时报》案为例,依据侵害名誉权的构成要件对案例进行分析,为媒体进行监督报道时避免新闻官司给予启示。 【关键词】新闻法规名誉权“标准门”事件 一、农夫山泉“标准门”事件始末 2013年3月8日,消费者李女士投诉称,其公司购买的多瓶未开封农夫山泉380ml饮用天然水中出现很多黑色的不明物。3月15日,农夫山泉通过其官方微博作出回应称,细小沉淀 物实为天然矿物元素析出所致。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符合国家标准中的各项安全指标,并不影响饮用,亦无安全问题。3月25日,有网站爆料《农夫山泉丹江口水源地垃圾围城,水 质堪忧》,将农夫山泉推上风口浪尖。 紧接着《京华时报》在4月10日的第48版刊文指出:农夫山泉被指标准不如自来水。4月11日,农夫山泉在微博上发表声明称农夫山泉引用自然水的产品品质适中高于国家现有的任何饮用水标准,远远优于现行的自来水标准,即《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农夫山泉产品的砷、镉含量低于检测限值,含量低至无法检出。霉菌和酵母菌亦均无法检出。并未回应《京华时报》提出的砷和镉标准落后于国家标准。随后的20多天内,《京华时报》连续发文质疑农夫山泉执行标准,5月份,北京多数水站下架农夫山泉桶装水。 5月6日,农夫山泉在官微上称已向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京华时报》赔偿名誉权损失6000万元。11月4日,农夫山泉派员上京举报《京华时报》虚假报道,指出《京华时报》捏造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意见,持续28天以连续67个版面、76篇报道攻击农夫山泉,具有明显的预谋和组织性质,对农夫山泉实行舆论暴力。11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 总局受理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举报《京华时报》。 二、案例分析 农夫山泉向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京华时报》赔偿名誉权损失。所谓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享有的就其自身特性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是人格权的一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 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论新闻传播侵犯公民隐私权

论新闻传播侵犯公民隐私权 一、什么是公民隐私权 我们在隐私权中所说的隐私,是指公民在日常个人私下的生活中不愿意告知他人的或者不愿意向他人公开的秘密。隐私的内容有很多,其中包括个人的生理或身心的健康状况、生理缺陷和残疾、婚恋经历、私人的日记和信函、生活习惯、内心思想等等。隐私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空间中不想被别人知道的事情。因此每一个公民,都对自己的隐私具有隐私权。 隐私权简单来说是指有法律保护的,公民不愿意公开让大众知道的属于个人的生活秘密或个人生活自由的区里,是指作为自然人的公民所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项人格权利。1982年我国《宪法》对隐私权第一次做出了以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歌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陷害。虽然这条法律并没有直接的提出来保护隐私权,但是如上所述,隐私权是人格权的一种,人格权是受《宪法》的直接保护,隐私权自然也被包含其中,因此隐私权也理所当然的也受《宪法》的保护。 隐私权的具体内容有: 1、个人信息的控制权。2、个人活动自由权。3、私有领域的保密权。4、权利主体对其隐私的利用权。5、隐私权保护的范围是受法律和公众的社会利益的限制的,隐私权保护的隐私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社会大众到底底线的。 二、新闻传播侵害公民隐私权的形式 而新闻侵害公民的隐私权的主要表现主要是未征得公民的同意而擅自公布散播他人不想被大众知道的隐私,从而使被公开者由于隐私被公开而受到伤害的行为。 新闻传播侵害隐私权的方式主要表现为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1、他人隐私被报道出来,但是新闻传播业者本身并不知道自己暴漏了别的人隐私;2、新闻传播业者认为被采访者或被报道者在同意接受采访时,讲述出来的这些情况就意味着同意将信息传播出去;3、新闻传播业者不了解有关公民隐私权或新闻侵害隐私权的相关法律规定或认为自己是处于良好的目的而公布;4、为了私心目的,比如扩大获得轰动效应来获得知名度或收视率的效果。 新闻侵害隐私权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新闻侵害隐私权行为的存在(侵害隐私权的作品已经发表),这是区别一般民事侵权和新闻侵权的标志;2、新闻作品中包含着他人隐私;3、受害人可以被指认;4、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出现(精神痛苦和财产损失);5、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三、新闻侵害隐私权的事件 作为新闻从业者,首先应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基本原则,保守机密原则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传媒业者在日常的工作中,由于自己掌握的特殊的工作权利,或多或少的都会掌握一些他人的私隐信息或机密文件、企业或组织的机密信息。对于企业或组织来说,机密信息攸关企业组织的生存发展,如果被泄漏,可能会对企业组织的运营者造成巨大打击,其损失将是无法挽回的。对于个人来说,隐私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并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隐私权是否能得到尊重也事关个人尊严的建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和维护社会道德存在的重要前提。因此,综上所述,新闻传媒业者应该责无旁贷的对所掌握的相关隐私机密进行严格的保密工作,不能无意或由于经济诱惑而泄漏隐私,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这也是别的职业者天经地义要做的。 但是所有的事不是高举旗号就可以解决的,实际上,每天还是有很多的人由于媒体泄漏了隐私而遭受痛苦。陈凯歌导演于2012年拍摄了一部电影《搜索》,此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叫叶蓝秋的妙龄女子由于在公交车上没有给老人让座出言不逊而被互联网这个新闻宣传媒体大肆报道,导致叶蓝秋最终不堪其苦只能以自杀来永久的结束。 透过电影来看现实,有的时候就是因为某些不成立的或者莫须有的原因就把能别人的个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重点条文解读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重点条文解读 作者:法逐年华 日期:2017-08-29 一、公司决议的效力 1.(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一条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等请求确认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无效或者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第一条公司股东、董事、监事及与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内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工、债权人等,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起诉请求确认决议无效或者有效的,应当依法受理。 解读: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条款规定了股东会、股东大会、董事会形成决议的成立问题和效力问题。该条款丰富了《公司法》第二十二条决议无效和可撤销的情形,增加了“决议不成立”,逻辑上更为周延。笔者认为该条款弥补了公司法上关于处理“决议不成立”的缺失,为以后关于决议的成立性问题提供了依据。 该条款与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相比,主要在请求确认决议无效和不成立的主体上发生了变化,该条款将主体固定为“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等”,删除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工、债权人”,从这个层面而言,该条款的解释取向在于请求确认决议的效力在于公司内部人员,将职工、债权人等“非属于公司治理人员”排除在外。 2.(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二条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请求撤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的原告,应当在起诉时具有公司股东资格。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起诉请求撤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的原告,应当在起诉时具有公司股东身份。案件受理后不再具有公司股东身份的,应当驳回起诉。 页脚内容1

解读:本规定是关于公司决议的撤销问题。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和征求意见高相比,主要变化在于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删除了“案件受理后不再具有公司股东身份的,应当驳回起诉。”本条规定的删除,考虑到司法实践中的股权转让等情形,同时结合《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之规定,适用本条规定的身份前提是“公司股东”。 3.(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三条原告请求确认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不成立、无效或者撤销决议的案件,应当列公司为被告。对决议涉及的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列为第三人。 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其他有原告资格的人以相同的诉讼请求申请参加前款规定诉讼的,可以列为共同原告。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第三条原告起诉请求确认本规定第四条规定的决议不存在、本规定第五条规定的未形成有效决议,以及确认决议无效、有效或者撤销决议案件,应当列公司为被告。 他人在一审法庭辩论结束前以与原告相同的诉讼请求申请参加诉讼,其诉讼主体资格符合民事诉讼法、公司法规定的,应当列为共同原告。 解读:本条款规定了请求确认协议无效、未成立、被撤销情形下由“公司”作为被告的情形。发生的变化在于其他有原告资格的人以相同的诉讼请求申请参加前款规定诉讼的,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将征求意见稿件的“应当列为共同原告”修改为“可以列为共同原告”。笔者认为,发生这一变化,从原来的必要的共同诉讼人变成了普通共同诉讼人,按照这种逻辑,其他有原告资格的人有权另行起诉。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其他有原告资格的人想要参与到诉讼中去,时间节点为“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 4.(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四条股东请求撤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符合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但会议召集程序或者表决方式仅有轻微瑕疵,且对决议未产生实质影响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第七条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所称的“召集程序”和“表决方式”,包括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的通知、股权登记、提案和议程的确定、主持、投票、计票、表决结果的宣布、决议的形成、会议记录及签署等事项。 修改公司章程的有效决议不属于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所规定的“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 页脚内容2

患者的隐私权

患者隐私权保护的法学思考 发表者:滕宏飞 (访问人次:1500) 摘要:医学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人们在享受医学文明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隐私权却在不断遭受侵犯。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并不是一个崭新的话题,但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却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本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患者这个特定人群隐私权的一些相关问题从法学角度进行一定的阐释和剖析,以期为最终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关键词:患者;隐私权;法律;保护 随着公民个人权利意识的增强,特别是自然人人格的解放,人们逐渐意识到应尊重他人的私生活方式,并维护自己的私人生活秘密不受侵犯。这种要求法律保护公民个人生活安宁的愿望经过法学家们的提炼升华,便发展成为公民人格权的一项重要权利——隐私权。而医院作为一个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患者隐私的特殊场所,正日益成为一个隐私权侵权医疗纠纷多发的地方。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空间的不断扩展,传统隐私权经过了网络领域延伸,使隐私权的破坏呈现传播快、范围广、成本小、手段多、易隐蔽等特点,近年来伴随着论坛、博客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对公民人格权利的侵害案例,如“间谍门”、“电话门”、“博客门”、“艳照门”、“人肉搜索”等等,而网络空间的法律缺失导致了对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规制捉襟见肘。这就进一步迫切需要相关的理论和法律对患者隐私权予以明确和保护。 一、患者隐私权的基础理论 隐私权根源于在羞耻感驱使下人们保持个人尊严和人格独立的要求,但这种权利过分抽象,以至于其保护法益的范围及内容都不够明确。而隐私权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提出到现在也就110年左右的时间,1890年哈佛大学的两位著名法学家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隐私权》的论文,首次提出隐私权的概念,所谓“隐私”就是让我独处的一种权利,让我独善其身的一种权利,不受别人打扰的一种权利。这个概念后来被法律界所接受,随后,世界各国的宪法和法律都逐步把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或民事权利确认下来,并加以保护。⑴而隐私权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则更短,200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实施之前,我国并未从法律上正式确立隐私权的概念,对公民隐私利益的保护一般采用间接保护的方法,如果公民的隐私权受到了侵害,则只能通过名誉权诉讼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按照通说,隐私权是指公民的私生活安宁与私人兴趣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⑵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在医疗领域,患者的隐私权更容易受到侵害。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其问诊都可能有涉及到病人个人史、家族史乃至生活方面的询问,其查体都可能有接触或暴露到病人的身体乃至隐秘部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患者的隐私权加大关注和保护的力度。具体来讲,患者隐私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患者的私人信息不被非法知悉、披露和利用的权利;二是患者的私人空间不被非法侵扰的权利;三是患者的私人活动不被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比如患者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相关病史、身体缺陷、隐蔽部位特征、生理病理状态以及独特的生活习性等不愿被他人窥视、侵扰的个人信息。⑶患者是特殊的自然人,其隐私权具有自然人隐私权所具有的一切特征,但是,患者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该隐私权又具有不同于一般隐私权的特性:(1)

新闻自由与公民隐私权保护探析

新闻自由与公民隐私权保护探析 【摘要】新闻自由与公民隐私权保护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造成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冲突的原因多种多样,明确新闻报道中对隐私权保护的具体规范。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作为解决冲突的价值取向是当前隐私权保护的必要条件,从而在法律与道德的约束下更好的进行新闻报道是每一位新闻记者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新闻自由;新闻报道;隐私权保护;策略 1、前言 近年来,新闻报道与公众人物隐私权纠纷不断攀升,成为法律界的一个热点。新闻媒体和社会成员享有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权,而公众人物隐私权是不是就因此被剥夺?当新闻报道与隐私权发生冲突时,两者孰重孰轻?当两种权利交叉重叠时,如何界定二者的界限,平衡二者关系?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将注意力转向新闻侵权纠纷,但主要定位于如何防止新闻侵权问题上。一般来说,新闻报道和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理应受到“限制”,但“限制”的界限在哪里?在缺乏具体法律规范的情况下,如何保护新闻媒体的言论自由权,而又不陷入新闻侵权纠纷的旋涡之中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2 、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 新闻报道是在新闻采访之后的一个重要的新闻活动环

节,记者采编或公众投稿的新闻作品通过这一活动公诸于众,并进而引发公众舆论的评价,最终达到新闻传播和监督的目的。新闻报道常见的方式有互联网传播和广播、电视、报刊等其他传播方式。这些传播方式具有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影响大等特征,如果新闻报道的内容中包含了个人隐私信息,那么将给个人的隐私权造成严重的侵害。 具体而言,新闻的传播过程一般包括新闻的采访、报道、传递、发表以及受众的接收几个阶段。其中,新闻媒体对隐私权的侵害主要集中在新闻采访和报道阶段。新闻采访是获取新闻的主要方式,常见的侵害隐私权的采访行为有:第一,私自调查、偷窥他人私人文件。第二,运用窃听、偷录等方式进行暗中调查或采访。第三,侵入住宅等私人区域。第四,监视跟踪、强行拍录采访。第五,隐瞒记者身份引诱或探知他人隐私。 我国新闻报道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最主要的表现是,未经许可随意对自然人的隐私进行公开报道而引发的纠纷。这里的自然人既包括社会公众人物也包括普通自然人。因为,即使当事人答应进行采访也并不代表当事人同意将采访的内容公诸于众。至于经过其他当事人并不知悉的途径获取的信息,未经过当事人的允许更是不能随便公开报道。但是,现实中很多新闻媒体为了达到监督或提高收视率的目的,常常将未经当事人许可公开的隐私内容公开报道,从而引发纠纷。新闻报道中侵犯隐私权的案例屡见不鲜。例如全国首例跨越台湾海峡的新闻侵权案(张勇等诉湖北日报社等侵害名

从高院《司法解释(四)》解读竞业限制的五条新规则5

规则五:支付违约金不能免除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 【案例5】赵相林于2006年7月1日起在耐克中国公司工作。2007年3月28日,双方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竞业限制的时间为在公司工作期间及与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十二个月。同时还对竞业禁止的补偿及违反时的责任承担进行了约定。2008年2月,时任体育市场部经理的赵相林提出辞职得到准许,劳动关系于3月4日解除,耐克公司要求赵相林在离职后6个月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该公司依法向其支付了竞业限制补偿金。自4月1日起,赵相林到阿迪达斯(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工作。5月9日,耐克中国公司向阿迪达斯(中国)有限公司发出律师函,要求该公司停止接受赵相林为该公司提供服务。5月16日,赵相林与阿迪达斯(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解除劳动关系。 耐克中国公司诉至法院,请求判令:1、确认被告赵相林的涉案行为构成违反竞业限制义务;2、被告赵相林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3、被告赵相林向原告返还竞业限制补偿金126000元。法院判决如下:1、赵相林继续履行涉案《竞业限制协议》约定的竞业限制义务至本判决生效之日止;2、赵相林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退还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竞业限制补偿金126000元。 【《解释四》第十条】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后,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按照约定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说法】《司法解释四》公布稿在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新增劳动者违法竞业限制约定,在支付违约金之后,仍需按用人单位要求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规定。这一规定具有合理性,体现了竞业限制保护用人单位商业秘密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避免劳动者恶意跳出竞业限制的行为。这样的规定同样有利于对用人的单位的商业秘密加以保护,否则劳动者从事与用人单位有竞争关系的业务,会导致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紊乱。 据此规定,案例中法院可能不是判决赵相林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至该判决生效之日止,而是判决赵相林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至约定的竞业限制期限届满时为止。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