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缺氧致癌学说

缺氧致癌学说

缺氧致癌学说

缺氧致癌学说:如德国著名医学家、1931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古博格)教授发现,当人体组织细胞中的氧含量低于正常值的65%时,缺氧的组织细胞就容易癌变,从而创立了缺氧致病(癌)学。通常当人体组织细胞中的氧含量低于正常值的65%时,缺氧的组织细胞就容易癌变,而体液酸化正好导致溶氧量下降,调整体液酸碱平衡,使体液达到弱碱性,提高体液的溶氧量,从而破坏了癌细胞的生存环境,最终饿死癌细胞。

四、结语

缺氧,作为恶性实体瘤的特征之一,不仅改变了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而且是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及肿瘤产生MDR的主要原因。传统的抗癌方法存在毒副作用大、细胞选择性低、易产生抗性及易复发等严重缺点,因而攻克癌症要求采用新的治疗策略。随着对缺氧研究的深入,利用实体肿瘤特殊的缺氧微环境,发展新型高效逆转MDR的治疗方法,必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机遇。

在实验中,沃伯格博士对健康细胞未进行丝毫干预,既未使用化学物质,也未加热或使用射线,他只是减少了细胞氧气的供给量。当把细胞正常呼吸所需氧气量减少35%时,他发现,细胞便反分裂变成癌症细胞。

在空气供给十分充足的条件下,为何体内细胞却缺氧呢?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虽然无法改变癌症发生的残酷事实,但可以通过微循环改变细胞缺血、缺氧的状态。因此,如何提高细胞自身对氧的利用能力,这才是抗击癌细胞的重要手段,对防癌抗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不同的高原海拔高度对身体损害程度

不同的高原海拔高度对身体损害程度 通常,医学上会把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称为医学高原。高原科学家把3000米定义为人的反应临界高度,为“不损害健康的高度”。 这个不损害健康的主题就是缺氧的高原反映,以及海拔升高带来的底温度、强紫外线、宇宙电粒辐射和低湿度等一系列的自然因素对人体的伤害。 不损害健康的海拔(无须药物。该海拔一般不列入高原反应范畴): 2000米——2700米以上对极少数人有轻微良性反应。 2700米——3000米对部分人有微小适应性反应,有危急性疾病的人勿进(估计也不会到这里折腾)。 比较损害健康的海拔(药物可以减弱): 3000米——3300米对多数人有轻中度持续性高原反应,个别重度反应。有慢性病或身体特别虚弱的人勿进! 3300米——3600米大部分人有轻中度持续性反应,部分人重度反应,身体虚弱的人和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勿进! 3600米——4000米对绝大多数人都有中度以上的反应。身体一般以下的人慎入! 严重损害健康的海拔: 4000米——5000米:都有中度以上反应,先服用药物可以减轻至中度或轻度(看体质),不要离氧气瓶的地方太远。 5000米以上,被定为特高海拔,为障碍临界高度,是生命禁区,最好谨慎冒险! 7000米为危险临界高度,海拔7000米以上机体不能代偿,为高山死亡带,最好不要去! 按一般人来说,3000米时,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全面下降,其中判断力下降尤为明显,4000米时,书写字迹拙劣、造句生硬、语法错误。超过 7000米时,有相当一部分人可在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意识丧失。 温度上,按常理讲,海拔高度每升高150米,气温会下降1度。一般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5度。所以海拔越高,温度也越低。 同时海拔越高,紫外线、电粒辐射越高;大气压、湿度越低。

高原缺氧专项应急预案

青藏矿业有限公司 高原缺氧专项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矿区地处祁连山山区,海拔4043~4300m,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大通河上游聚乎更煤矿区的西南部,行政隶属天峻县木里镇管辖。本区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空气含氧量低,年平均气温-5.1℃,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6℃,自然条件恶劣,属高原高寒地区。为最大限度地减少高原缺氧对人员造成伤害,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标准和有关规定编制。 1.3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施工生产中突然发生的高原反应且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应急处置工作。 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1典型事故类型 2.1.1 高原反应从平原急速进入海拔3000m高原或从低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后,发生以头痛、心慌、气促、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2.1.2高原肺水肿又称肺型或重型急性高原病。是在低氧环境中发生的一种特殊型肺水肿。其特点为剧烈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有严重的呼

吸困难,不能平卧,头痛。严重者少尿,神志不清。 2.1.3、高原昏迷又称高原脑水肿或高原脑病。患者除早期有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外,常伴有颅内压增高现象,如剧烈头痛、呕吐、神志恍惚、抑郁或兴奋、谵妄等精神症状。患者也可抽搐、嗜睡乃致昏迷。脉率增快、呼吸不规则,瞳孔对光反应迟钝等危重体征,较易引起死亡。 2.2可能引发事故发生的原因 2.2.1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高原空气中含氧量低,人体氧摄入量不足。 2.2.2感冒治疗不及时,引发肺水肿等其他急性疾病。 2.2.3劳动强度或运动量偏大。 2.2.4过度饮酒。 2.3 可能引发的后果 缺氧对人的危害极大,易引起人体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3、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3.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 3.1.1公司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指挥矿山高原反应应急救援工作,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由安质环保部负责。 总指挥:青藏矿业公司总经理 副总指挥:青藏矿业公司主管生产副总经理 青藏矿业公司总工程师 成员单位为矿业公司安质环保部、采矿作业部、综合部、生产技术部、财务部以及各施工单位负责人。 3.2应急指挥部职责 3.2.1检查和督促预防措施的落实和救援物资预备工作。 3.2.2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3.2.3负责启动和指挥矿区内应急救援工作。

异常呼吸的种类及缺氧程度的判断

异常呼吸的种类及缺氧程度的判断 一、异常呼吸 1.频率改变 (1)呼吸过快:也称气促,指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见于发热、疼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一般体温每升高1℃,呼吸频率约增加3-4次/分。 (2)呼吸过缓:指呼吸频率少于12次/分。见于颅内压增高、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2.节律改变 (1)潮式呼吸(陈-施呼吸):是一种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再经一段呼吸暂停(5~20s),又开始重复以上过程的周期性变化,其形态犹如潮水起伏。潮式呼吸的周期可长达30秒至2分钟。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酸中毒、巴比妥中毒等。产生机制是由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减低,只有当缺氧严重,二氧化碳积聚到一定程度,才能刺激呼吸中枢,式呼吸恢复或加强,当积聚的二氧化碳呼出后,呼吸中枢有失去有效的兴奋,呼吸又再次减弱或暂停,从而形成了周期性变化。(2)间断呼吸(毕奥呼吸):即呼吸和呼吸暂停现象交替出现。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断一个短时间后又开始

呼吸,如此仿佛交替。其产生机制同潮式呼吸,但比潮式呼吸更为严重,预后更为不良,常在临终前发生。 3.深度改变 (1)深度呼吸(库斯莫呼吸):指一种深而规则的大呼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等,以便机体排除较多的二氧化碳,调节血中的酸碱平衡。 (2)浅快呼吸:是一种浅表而不规则的呼吸,有时呈叹息样。可见于呼吸机麻痹、某些肺与胸膜疾病,也可见于濒死的患者。 4.声音异常 (1)蝉鸣样呼吸:表现为吸气时产生一种极高的似蝉鸣样音响,产生机制是由于声带附近阻塞,使空气吸入发生困难。常见于喉头水肿、喉头异物等。 (2)鼾声呼吸:表现为呼吸时发出一种粗大的鼾声,由于气管或支气管内有较多的分泌物所致。多见于昏迷患者。 5.形态异常 (1)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正常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由于肺、胸膜或胸壁的疾病,如肺炎、胸膜炎、肋骨骨折、肋骨神经痛等产生剧烈的疼痛,均可使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 (2)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正常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如由于腹膜炎、大量腹水、肝脾极度肿大、腹腔内巨大肿瘤等,

高原缺氧

高原缺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2009级(1)班何雅琼 摘要:高原环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很大,这些因素包括低氧、气候干燥、温差大、紫外线强、日照时间长、寒冷等,其中低氧对人体的影响最大。在高原低氧的环境中,人体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有别于平原地区。因此,研究了解高原自然环境特点对人体工作能力的影响以及在高原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对指导高原体育教学和训练,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高原慢性缺氧对人体生理的影响.介绍了长期居住高原者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生理方面的特征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原;缺氧;生理特征;应对措施 高原上有许多自然特点,居住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后,在低压、缺氧的条件下,人体要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调节,以达到其适应高原生活的目的。机体在调节适应过程中,临床上即可出现一些症状(也称应激反应),这些反应随着每个人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精神状态等因素的不同,反应程度也有显著的差异。 1高原的环境特点 1.1 缺氧 从海平面到10万米的高空,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均为21%。然而,空气压力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此导致空气稀薄,因此氧气压力也随之降低。据测算,在海拔4270米高处,氧气压力只有海平面的58%。所以,尽管氧气在大气中的相对比例没有变化,但由于空气稀薄,氧气的绝对量却变小了,由此导致了缺氧。 1.2 寒冷 根据气象测定,海拔高度每升高150米,气温会下降1度。一般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5度。因此,高原地区的气温比同一纬度的其它地区更寒冷。 1.3 湿度低 高原的湿度较低,使人体排出的水分增加。据测算,高原上每天通过呼吸排出的水分为1.5升,通过皮肤排出的水分为2.3升,在不包括出汗的前提下,就达到同一纬度平原地区人体所有体液排出总和的1倍。 1.4 阳光辐射强 在海拔3600米高处,宇宙间的电离辐射,紫外线强度和对皮肤的穿透力是海平面的三倍。另外,这些射线通过积雪的反射也非常强烈。据测定,积雪可将90%的紫外线反射回地表面,而草地的反射率仅为9%—17%。换句话说,由于积雪的作用,人体将遭受紫外线的双重辐射。2高原气候对人体的影响 2.1呼吸系统的变化

缺氧

缺氧(Hypoxia) 第一节概述 一、缺氧的概念 一个正常成年人,静息状态下,耗氧量为250ml/分,而人体氧的储备很少,共1500ml。那么一旦缺氧超过6~8分钟人就会死于缺氧。因此,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的抢救,时间是关键,如不及时抢救,就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死亡。所以说,氧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机体的大部分细胞都通过有氧代谢来获取能量,因此我们必须不停地从大气中摄取氧,并排出代谢产物—CO2,才能维持生命。 正常情况下,机体是如何从空气中摄取氧和利用氧呢?我们来复习一下氧的获得和利用。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了外呼吸,即大气通过呼吸运动经过气道被吸入肺泡,这称为肺通气。肺泡和肺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透过呼吸膜进行气体交换,这称为肺换气。进入血液的氧与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流动被运输到机体的各处,供组织利用。上两步即气体的运输。组织细胞从血液中获得氧,进行有氧代谢,提供能量,即内呼吸。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使组织供氧不足或利用障碍,导致组织、细胞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称为缺氧。 缺氧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病理过程,往往是导致病人死亡的直接原因,尤其是急性缺氧。临床上也可见到大量慢性缺氧病人,如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严重贫血等,对于这样的病人,为了要确定缺氧的程度以及类型,医生通常给病人做动脉血气分析。 这是一张血气分析的结果。它不但有PaO2、PaCO2等血氧指标。还有一些酸碱指标,有利于对病人进行全面分析判断。血气分析是临床医生分析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

二、血氧指标 为了便于更好地理解各类缺氧的特点,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几个重要的血氧指标 (Parameters of Blood Oxygen) (一)氧分压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PO2)是指溶解在血液中的氧产生的张力。注意,这里的“溶解”是指物理溶解,不包括和Hb结合的氧。 正常值:PaO2 80~110mmHg PvO2 37~40mmHg 影响PaO2因素: ① 吸入气的氧分压:正常氧分压成梯度分布(见下图) ② 肺呼吸功能:肺通气 ;肺换气 PvO2可以反应内呼吸的状况:PvO2↑ 内呼吸减弱。反之,则增强。 (二)血氧容量(oxygen binding capacity, C-O2max):是指100ml

缺氧的分类及氧疗方法

缺氧的分类及氧疗方法 氧气是生命所必须的物质,但由于各种原因,如果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或不能利用氧,组织的代谢、功能都可能发生异常改变,这一过程就称为缺氧。此时我们就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氧疗。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做到有针对性呢?这就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先对缺氧症状予以划分,方可做到有的放矢。 注:PaO2 :血氧分压SaO2 :血氧饱和度 根据缺氧程度的轻重游客分为以下几类:

根据以上几种缺氧的分类,即可将氧疗分为低浓度氧疗、中等浓度氧疗、高浓度氧疗、高压氧疗和长程家庭氧疗这五类。 1、低浓度氧疗:又称控制性氧疗,吸氧浓度低于40%.应用于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慢性呼吸衰竭,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增高的反应很弱,呼吸的维持主要依靠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2、中等浓度氧疗:吸氧浓度为40%-60%.主要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于有明显通气/灌注比例失调或显著弥散障碍的患者,特别是血红蛋白浓度很低或心输出量不足者,如肺水肿、心肌梗死、休克等。 3、高浓度氧疗:吸氧浓度在60%以上。应用于单纯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如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肺复苏后的生命支持阶段。 4、高压氧疗:指在特殊的加压舱内,以2~3kg/cm2的压力给予100%的氧吸入。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溶解血液的氧,以满足组织供氧。常用于一氧化碳中毒、脑血管意外的护理对象。 5、长程家庭氧疗法:指一昼夜持续吸氧15小时以上,吸入氧浓度在24%-28%,使动脉血氧分压上升到8.0kPa(60mmHg)以上的一种疗法。适用于明显低氧血症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睡眠性低氧血症的护理对象。

【旅行必看】——高原缺氧

【旅行必看】——高原缺氧 每年都有许多游客进藏,其中不乏有些游客出现高原反应,那么如何缓解高原反应症状呢? 众所周知,造成高原反应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缺氧,高原地区的含氧量较低,大部分游客初次进藏时,身体都会有或轻或重的不适应,常表现为头晕、胸闷、呕吐、呼吸急促等等,因此许多游客都会到药店购买吸氧设备。记者走访各大药店了解到,药店每个月大概会卖出30-40袋氧气袋和100瓶左右的便携式吸氧器,一些自驾游进藏的游客都会购买氧气钢瓶或车载制氧机。 自驾进藏的人,开车的人永远是安全最重要的因素,在高原,大脑缺氧,人的反应速度明显慢于平原。如何防高反就不多说了,保持充沛体力,同车的人定时交换驾驶,还有一点提醒大家,空调不要长时间打在内循环,在空气稀薄的地方,更容易造成缺氧,在空旷单一的路段,同车的人员随时观察司机是否瞌睡,放些音乐,聊聊天,保障车辆不会直接开下路基。 冰雪路上要注意的问题: 冬天,西藏地区地冻天寒,路面容易结冰,切记行车时小心谨慎,车速不要太快;驾车时心态要稳,切莫着急。 (1)下坡时,切记不要急刹车,防止刹车抱死和甩尾;否则,车辆将失去控制。 (2)上坡起步时,油门一定要控制好,不要太重,防止空转打滑。否则,仍有倒滑的可能。 (3)遇前方有突发事件发生时,不要急刹车和急转弯,防止甩尾,要缓慢减速和转向。否则,将导致事故恶化和升级。

(4)遇见雪崩,立即将车停放在地势较平坦、开阔的地方;切忌停靠在山崖路边,防止塌方。

西安氧源电子有限公司专业致力于特殊作业环境缺氧防治新技术及新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数所大学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共同承担着国家科技部“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在膜分离制氧新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已研发出“高原弥散式制氧机”“高原车载氧气机”“高原单兵氧气机”“便携式氧气机”等军民两用的系列新产品。近年来,产品已经在高原地区的军事作业、科考、施工、民航、运输等领域进行了广泛应用。 核心技术,造就优势,欢迎点击官网咨询!!!

缺氧实验最终报告

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5年9月17日 带教教师: 小组成员: 专业班级:临床医学二大班 缺氧实验 一、实验目得 1、复制不同病因导致小鼠缺氧得模型,了解乏氧性,血液性,组织中毒 性缺氧得分类。 2、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系统得影响,以及血液颜色变化。 3、了解影响缺氧耐受性得因素。 二、实验原理 分别复制三型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机体得影响。 三、实验仪器设备 小鼠缺氧瓶(100ml125ml 带塞广口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广口瓶,恒温水浴箱,5ml 或2ml 刻度吸管,1ml 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镊子,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硝酸钠,0、1%氰化钾,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取小鼠四只,标记编号(甲,乙,丙,丁) 分别称重记录 甲:NS(0、1ml/10g) 腹腔注射 乙:0、25%水合氯醛(0、1ml/10g) 放进缺氧装置中 丙:1%咖啡因 (0、1ml/10g) 等待10min 每2min 记录呼吸频率 死亡((记录时间及耗氧量,甲鼠尸体待留)→计算耗氧量 观察皮肤颜色,活动度 丁:放入缺氧装置,40℃水浴锅放入装小鼠缺氧瓶,记录死亡时间,活动状态以及耗氧量 ②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小鼠一只):检查装置气密性 ,连接一氧化碳发生装置 , 将一只小鼠放入广口瓶,然后与一氧化碳发生装置连接;先取甲酸1、5ml 放入试管内,再加入浓硫酸1ml 。 连接 加热试管(用酒精得间断加热,加速CO 产生,不可使液体沸腾) 观察记录一般状况* 观察记录如下: 死亡(记录时间), 计算小鼠耗氧率(R)* 3、亚硝酸中毒缺氧(小鼠一只) 观察记录一般状况 小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0、3ml 观察记录如下: 死亡(记录时间),计算小鼠耗氧率(R)* 4、取出甲鼠及2,3实验小鼠尸体部分肝叶进行对比,记录颜色。 五、实验结果

人体缺氧可引发多种疾病

人体缺氧可引发多种疾病 1.偏头痛与缺氧 随着冬天的来临,偏头痛的高发季节又到了,医用制氧机这是一种间歇性反复发作的青壮年常见多发病,一般来说女性多于男性,在儿童中也有高达2%到4.6%的发病率。该病发作时以搏动性头痛为特征,可单侧或双侧头痛,有时还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以及失眠、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便秘等征状。 除遗传因素外,下列情况均可能诱发偏头痛: 环境性或生理性缺氧、噪音、饥饿、紧张、劳累、突然受冷、激怒、枕头过硬、性生活不协调、过食冷饮或巧克力等;不少女性多在月经来潮之前发病;患有青光眼、颈椎病、鼻窦炎及视神经炎;关于偏头痛的成因在医学界至今众说纷纭,但普遍的观点是:脑部血管痉挛后出现反应性扩张,动脉张力变低,引起充血行高灌注,局部脑缺血,从而产生头痛。血管扩张越明显,搏动幅度及累及范围越大,头痛程度就越严重。 吸氧可以快速改善脑缺血引起的脑神经细胞缺氧症状,有效地缓解疼痛及减少发病次数。偏头痛患者家中如备有制氧设备,将对提高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2.贫血与缺氧 贫血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不同原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组共同症状,它是指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该病理生理基础是血液携氧能力减低,其临床表现决定于器官组织的缺氧程度和对缺氧的代偿功能和适应能力。故贫血症状的有无及轻重,除原发疾病的性质外,主要是取决于贫血的程度及其发生速度,同时也与患者年龄及心肺代偿能力有关。 一、心脏搏出量增加 贫血患者因红细胞减少,血液粘度减低和选择性的周围血管扩张,周围血管阻力减低,心率加速,循环速度加快,为防止对机体供氧量减少,心脏排血量会增加。 二、增加组织的灌注 贫血时血液供应重新分配,供血减少区域为皮肤组织和肾脏,故皮肤苍白,对缺氧敏感的心肌、脑和肌肉供血量增加。 三、肺的代偿机能 贫血时呼吸加快、加深、呼吸增强,但这并不能得到更多的氧,这可能是对组织缺氧的一种反应。 由此可见,贫血者容易出现一系列缺氧症状,久而久之,将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坚持使用鲜氧机进行日常氧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3.老年痴呆症与缺氧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常见的有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它是由多种原因造成脑缺血、缺氧,脑神经细胞变性而出现的大脑慢性功能障碍,以意识模糊、记忆缺损、人格障碍和语言障碍为主要表现。该病导致老年人严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目前,我国约5%的65岁以上老年人患有痴呆症,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人数还将大幅度上升,成为未来社会的“流行病”。 据临床观察发现,除衰老退化基础上发生的痴呆外,遗传因素也是引起老年痴呆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还有微量元素的影响,特别是铝的含量过高与痴呆的发病率、死亡率密切有关;也有认为脑外伤、中毒、代谢、内分泌疾病、维生素缺乏等因素均可影响痴呆的发生;另外,神经内科专家经多年研究证实,老年性痴呆还与脑部慢性缺血缺氧有关。 专家建议,老年朋友平时应注意主动学习,勤于用脑,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高原环境对人的身体影响

高原有着特殊的自然环境 ,其特点是低压、低氧、气候干燥寒冷、风速大、太阳辐射和紫外线照射量明显增大。第三军医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杨国愉等日前完成的一项题为“高原缺氧对心理功能的影响及防护”的研究表明 ,在高原环境下 ,随着海拔的升高 ,空气中的氧分压不断降低 ,人如果长期处在这种缺氧环境中 ,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由于人的神经组织对内外环境变化最为敏感 ,因此在缺氧条件下 ,脑功能损害发生的最早 ,损害程度也比较严重 ,且暴露时间越长 ,损害越严重 ,特别是对感觉、记忆、思维和注意力等认知功能的影响显著而持久。 研究人员发现,高原缺氧对人体感觉机能的影响出现较早 ,其中视觉对缺氧最为敏感。在海拔4300米以上高度时 ,夜间视力明显受损 ,并且这种损害不会因机体的代偿反应或降低海拔高度而有所改善。人体的听觉机能也会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受到影响,大约在海拔5000米左右 ,人的高频范围听力下降 , 5000~ 6000米 ,人的中频和低频范围听力显著减退 ,而且听觉的定向力也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这可能也是高原缺氧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此外人体的触觉和痛觉等也会在严重缺氧时逐渐变得迟钝 ,在极端高度时还可能出现错觉和幻觉。 在记忆影响方面 ,由于记忆对缺氧极为敏感 ,在海拔 1800~ 2400米时 ,人的记忆力便开始受到影响 ;5000米左右出现记忆薄弱 ,此时已不能同时记住两件事情了 ;以后随着海拔的升高 ,缺氧程度的加重 ,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记忆损害 ,从记忆的下降到完全丧失记忆能力。研究人员认为 ,记忆损害可能与大脑里面的海马胆碱能系统功能变化有关 ,缺氧主要影响短时记忆 ,一般不影响长时记忆。 急性高原缺氧将严重影响人的思维能力。海拔 1500米时 ,人的思维能力开始受到损害 ,表现为新近学会的复杂智力活动能力受到影响 ;3000米时 ,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全面下降 ,其中判断力下降尤为明显 ;4000米时 ,书写字迹拙劣、造句生硬、语法错误 ;超过 7000米时 ,有相当一部分人可在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意识丧失。研究人员认为 ,缺氧对思维能力影响的危险性在于 ,主观感觉与客观损害相矛盾。如缺氧已导致个体思维能力显著损害 ,但自己却往往意识不到 ,做错了事也不会察觉 ,还自以为思维和工作能力“正常”。此外 ,急性高原缺氧时还会使人的注意力明显减退 ,在海拔5000米以上时 ,注意力难于集中 ,不能像平时那样集中精力专心做好一件事情。而且 ,随着海拔的升高 ,缺氧程度的加重 ,注意的范围会变得越来越窄。 研究人员指出 ,高原的特殊环境特点对机体的生理心理活动影响是明显的。对抗缺氧的最好办法是供氧 ,如对初次进入高原的人配备简易的便携式供氧装置 ,这样有助于将缺氧所致的认知功能下降等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人对缺氧有一个适应过程 ,一般需要 1~ 3个月的时间 ,因此在首次进入高原之前 ,最好有计划地、间歇性地暴露于不同高度的环境中 ,使机体有足够的时间对环境变化进行代偿 ,以此减轻和消除由于缺氧所引起的各种症状。 高原缺氧知多少 西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高原上空气稀薄,氧气较少,使人类的正常呼吸受到较大的影响。 由于空气密度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的,也就是说,愈到高处,气压愈低。为了便于计算,利用气象学上得出的气压与高度之间的换算关系,并用760毫米水银柱这一平均值代表海平面气压,来算出每一高度上气压对海平面气压的百分比,此百分比就是此高度的含氧量占平原含氧量的百分比。 拉萨市海拔3649米,含氧量占平原的64%,狮泉河海拔4278米,百分比为59%;那曲海拔4507米,百分比为56%。 高原反应应对措施(高营养) 一、高原的环境特点

高原缺氧及危害常识讲课讲稿

高原缺氧及危害常识 氧气作为空气中含量丰富的气体,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氧气无色、无味,透明,维持生命。氧气(O2)在空气中的含量为20.9476%,其他气体是N2:78.084%、氩气:0.9364%、CO2:0.0314%、其它还有H2、CH4、N2O、O3、SO2、NO2等。氧的分子量为32,沸点-183℃。 实际上,高原人都缺氧,长期缺氧都要得不同程度的高原病。一些高原人说自己不缺氧的原因是不懂高原缺氧。高原缺氧能够适应是一个伪命题。 实验证明人类对氧的承受极限是10分钟,一般人缺氧3-5分钟就会造成“脑死亡”或者永久死亡;人,“可以一天不吃饭,却不可以5分钟不呼吸”。 缺氧和高原缺氧影响人类健康是不争的事实,只是不同人在时间和程度上有差距。医学科学研究证明,高原缺氧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并由此发展成为一门医学学科----高原病学。高原地区主要医院都设有高原病科室。 一般在拉萨生活半年以上,自己能感觉到的、初步明显的、高原危害症状就是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明显减退,这是高原缺氧最直观的表达。 医学研究和临床证明,2500米左右是高原病的临界值,3000米是急性高原反应的临界值,4500米是生命禁区。所

以,昆明和丽江、西宁无高原病,但格尔木就有高原病。 人类从低海拔进入2500米以上高原时,一定时间后不再有急性高原反应症状,进入一种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超负荷状态,这种状态下的身体器官都在超负荷地工作着,如果是长时间处于这种紧张的超负荷状态,那么您的器官将提前衰老和病变。 通过对高原工作多年退休的移居者访问表明,高原移居者退休回内地后,60%的人有明显高原病变,与同龄人群相比健康状态明显差,有人总结了“3-5危险期、10年大浪淘沙”现象。根据西藏大学医学院的统计和研究结果,那曲世居人群(高原藏族)红细胞增多症(慢性高原病)发病率达50%以上。 基因学研究虽然证明世居高原人群有适应高原缺氧的基因片段,但对高原缺氧的适应也是有限度的,当海拔超过4500米以后一样出现严重不适应和病变现象。其实所有人种、人群对高原缺氧和对各种自然现象的适应都是有限度的。 高原缺氧影响所有儿童和青少年智力发育。高原缺氧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全方位的,例如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或大脑、心脏、肝、脾、肾等等的严重损害。 缺氧只能补氧,任何药也代替不了氧。缺氧吃药尤如

缺氧实验最终报告

昆明医科大学机能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5年9月17日 带教教师: 小组成员: 专业班级:临床医学二大班 缺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复制不同病因导致小鼠缺氧的模型,了解乏氧性,血液性,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分类。 2、观察缺氧对呼吸系统,中枢神系统的影响,以及血液颜色变化。 3、了解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 分别复制三型缺氧模型,观察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设备 小鼠缺氧瓶(100ml-125ml带塞广口瓶),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广口瓶,恒温水浴箱,5ml或2ml刻度吸管,1ml注射器,酒精灯,剪刀,镊子,钠石灰,甲酸,浓硫酸,5%硝酸钠,0.1%氰化钾,生理盐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①取小鼠四只,标记编号(甲,乙,丙,丁)分别称重记录 甲:NS(0.1ml/10g) 腹腔注射乙:0.25%水合氯醛(0.1ml/10g)放进缺氧装置中 丙:1%咖啡因(0.1ml/10g)等待10min 每2min记录呼吸频率 死亡((记录时间及耗氧量,甲鼠尸体待留)→计算耗氧量观察皮肤颜色,活动度 丁:放入缺氧装置,40℃水浴锅放入装小鼠缺氧瓶,记录死亡时间,活动状态以及耗氧量 ②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小鼠一只):检查装置气密性,连接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将一只小鼠放入广口瓶,然后与一氧化碳发生装置连接;先取甲酸1.5ml 放入试管内,再加入浓硫酸1ml。连接加热试管(用酒精的间断加热,加速CO产生,不可使液体沸腾)观察记录一般状况* 观察记录如下:死亡(记录时间),计算小鼠耗氧率(R)* 3、亚硝酸中毒缺氧(小鼠一只) 观察记录一般状况

小鼠:腹腔注射*5%亚硝酸钠0.3ml 观察记录如下:死亡(记录时间),计算小鼠耗氧率(R)* 4、取出甲鼠及2,3实验小鼠尸体部分肝叶进行对比,记录颜色。 五、实验结果 表2.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乏氧性缺氧) 六、分析与讨论

环境性缺氧及缺氧症状

环境性缺氧及缺氧症状 大气中的氧含量是20.9%。在一个氧含量低于18%的环境中,人体摄入的氧气不足,血液中的氧分压过低,血红素处于不饱和状态,各部分组织的细胞就都会由于供氧不足出现一定的变化,表现出相对应的缺氧症状。 环境大气中的氧浓度降至16~14%(氧分压122~106 mmHg)时,呼吸加深加快,脉搏加强加速,血压升高,肢体的动作协调功能变差。 环境大气中的氧浓度降至14~10%(氧分压I06~76 mmHg)时,有疲劳感,精神动作失调,注意力减退,思想出现紊乱,如同喝醉了酒,进而迷失方向,失去知觉。 环境大气中的氧浓度降至10~6%(氧分压76~46 mmHg)时,出现头痛、耳鸣、眼花、恶心、呕吐和紫疳,全身发热,失去自主动作和说话能力,并很快丧失意识,陷入昏迷。 环境大气中的氧浓度降至6%以下(氧分压46 mmHg以下)时,血压下降,心跳微弱,抽搐,张口呼吸,很快停止呼吸,进入死亡状态。 但是,个体对缺氧的耐受程度和反应有相当大的差异。特别是平时劳动强度大或患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病的人,对缺氧更加敏感。

在严重缺氧环境中,有时会没有明显先兆症状而突然昏迷。没有准备而进入严重缺氧的环境的人,往往在自己察觉到呼吸困难时,已经无力逃生,甚至猝然死亡。 轻度的环境性缺氧患者,在及时转入供氧正常环境或及时获得补充给氧后,可以很快恢复正常。如果缺氧时间较长,可能造成脑水肿等病理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幻觉、表情淡漠或兴奋等延续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造成大脑皮质、基底节等永久性病变,发生瘫痪、记忆丧失或意识丧失。 环境性缺氧现象多出现在密闭空间,例如地窖、地下室、化粪池、温室、冷库、阴沟、抽水站、涵洞、地下管道、贮罐、反应塔、船舱等。在这些地方发生缺氧现象,主要是由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而没有补充或更新的缘故。在密闭空间放置的金属设备生锈会消耗氧,存放的农产品会消耗氧。另外,气体输送管道的漏泄、沼气的生成等,都会把密闭空间里面原有的氧气置换掉。 要有明确的环境性缺氧意识。在进入密闭空间以前,一定要进行检测。必须进入缺氧空间时,要配备必要的供氧装备或直接通连外界新鲜空气的呼吸器具。过滤性呼吸面具不能解决氧气的匾乏,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也不能解决缺氧。 一般说来,凡是氧含量低于20.9%的环境,都是缺氧环境。即便是轻度缺氧的环境,长期在其中生活、工作,也会终身体健康带来不

高原反应的机理及应对措施

高原反应的机理及应对措施 摘要:高原病是发生于高原低氧环境的一种特发病,是由于人体对高原低压性缺氧不适导致机体病理生理上一系列改变而引起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总称,是人们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生活的主要障碍。本文将就高原反应的发生机理和症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高原反应、缺氧、预防 正文:高海拔地区具有低气压、低氧、高紫外线辐射等独特的气候特点。人到了这样的环境,机体会出现许多反应来适应环境的变化。高原反应是机体对高原环境的一种应激性反应,是机体的各种功能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过程中所呈现的临床症状,也称为急性高原反应。若处理不当,可能诱发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危及生命。 高原反应的症状表 反应症状体表特征反应程度 头昏、心慌、气促、流鼻血、心率加深、轻微 乏力呼吸加深 头痛、食欲减退、倦怠、血压轻度异常、呼吸加快轻度 恶心 呕吐、腹胀、腹泻、胸颜面或四肢水肿、血压异常中度 闷痛、失眠 眼花、嗜睡、眩晕、手口唇紫绀、呼吸困难、血压重度 足麻木、抽搐异常显著

急性高原反应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高原缺氧,人们生活在海平面上的标准大气压是760mm汞柱,空气中的氧含量是20.95%,随着地势的增高,空气越稀薄,气压就越低,人体所需要的氧气压力也随之降低,肺泡内的气体,动脉血液和组织内氧气的分压也相应降低。但是人体所需要的氧气含量仍然不变,为使血液中维持人体所需的含氧量,必须增加红血球的含量,但人体自动增加红血球的含量需要几天的时间,因此,在刚进入高原时,会因为高度突然增高,人体来不及适应,而产生体内氧气供应不足的现象。初上高原的人在海拔3 000 m以下高度时,多数不的会出现缺氧症状。少数人是因体质较差或是易感人群,可出现缺氧症状;在海拔3 000 m以上高度时,就会发生轻度缺氧症状;在海拔4 000-5 000 m的高度时,会出现明显的缺氧症状。 缺氧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及相关症状如下 1、呼吸系统 轻度缺氧时,仅表现为呼吸深度增加。 缺氧继续加重,则呼吸频率随之加快、胸廓运动增加。4000m 高原的空气 PO2 为 100mmHg ,肺泡气 P O2 为 55mmHg 左右。因此,在化学感受器的低氧感受下,肺通气量立即增加,由于空气稀薄, PCO2 也低, CO2 呼出增加(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和低氧血症), PaCO2降低,减低了对延髓的中枢化学感受器的刺激,限制肺的通气量增加,所以,早期肺通气量只比海平面高65%左右;数日后,通过肾代偿性排除 HCO3- ,脑脊液内的HCO3-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血液使脑组

缺氧分类

缺氧分类: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压疮分期1期压疮Ⅱ期压疮3期压疮Ⅳ期压疮可疑深部组织损伤难以分期的压疮。 护理目标和护理的基本任务: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 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四防;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 五定:定数量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五机八包: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仪吸引器 腰穿包心穿包胸穿包腹穿包静脉切开包气管切开包缝合包导尿包 医院饮食可分三大类:基本饮食(普通饮食,软质饮食,半流质,流质治疗饮食试验饮食鼻饲液温度保持在38-40℃ 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 间隔时间大于2h 一般成人插管长度45-55cm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或有鼻尖经耳垂至胸骨剑突的距离 护理分为四个等级特级护理(红色)一级护理(红色每小时)二级护理(黄色每2小时)三级护理(绿色每3小时) 医院感染发生包括三个环节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属于院感爆发。 消毒常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为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给药原则1根据医嘱准确给药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3安全正确用药4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五个准确:准确的药物准确的剂量准确的途径准确的时间准确的患者 三查七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 三查八对: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及血液的包装是否完整 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的种类血量

输液原则: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宁酸勿碱 补钾四不宜不宜过浓(40mmol/L)不宜过快(20-40mmol/H) 不宜过多(60-80mmol/d KCL 3-6g/d) 不宜过早(见尿补钾) 意识障碍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 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共3-15分15分意识清醒低于8分为昏迷低于3分为深昏迷或脑死亡 CPR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胸骨下陷至少5cm(成人)儿童婴幼儿至少下压胸部前后径的1/3,儿童至少5cm婴儿4cm 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00以上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为1:2 按压通气比为30:2 ,简易呼吸器的通气量是500-600ml。。按压间断不超过10s,检出脉搏不应超过10s 洗胃负压宜保持在13.3kpa 一次灌洗量不得超过500ml 吸痰负压一般成人40-53.3kpa(300-400mmhg)儿童<40kpa 每次吸痰时间<15s 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凹陷。 食管三个狭窄部位:环状软骨水平处平气管分叉处食管通过膈肌处 输尿管三个狭窄:起始部跨盆骨入口缘和穿膀胱壁处 男性尿道三个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两个弯曲:耻骨下弯(固定无变化)和耻骨前弯(位置可变化) 正常尿量每次200-400ml,24h尿量约为1000-2000ml 平均1500ml 多尿:指24h尿量超过2500ml者少尿:指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 无尿:指24h尿量少于100ml或12h内无尿液产生 膀胱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

缺氧与疾病

缺氧与疾病讲稿 氧气对人体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刻也不能停止吸入。由于缺氧会使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严重损害,体内各器管,组织活动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于是使人发生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甚至于发生昏迷、死亡。我们所说的氧气疗法是针对缺氧而给于治疗的一种办法。引起缺氧的疾病很多,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的疾病等等。都可以使身体缺氧。 我们健康人体内氧的储备量是极少的,总括起来算也只1500毫升左右,而我们人体在正常的生活中,每分钟的耗氧量也要250毫升左右,这少得可怜的储备,只够在缺氧的环境中用6分钟。人在缺水的环境中可以存活数天,在缺食物的环境中存活数十天。而缺氧一刻也不能维持下去。 缺氧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呼吸疾病、脑部疾病、消化疾病、关节病、痛风、前列腺炎、紫绀、肿瘤癌症、亚健康,等一系列危害身体健康的疾病。 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城市里,仅仅只有15%-18%的人不缺氧,而在剩下的82&-85%中60岁以上的人占的比例更高。老年人更缺氧,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功能、和各种疾病导致携氧功能都减低,因而更加缺氧。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的生活越来越趋于都市化与工业化了,在带来巨量经济财富的同时,缺氧导致的亚健康状态也愈加明显。为什么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缺氧也随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呢?中健联健康专家介绍说,在我们吸入的空气中,原本只有百分之二十几的含量是氧气,剩下的均为其它气体与杂质。工业化程度加深,势必会导致空气污染加重,这个时候,氧气含量则会进一步下降。于是,不知不觉中,缺氧已成为现代人亚健康状态凸显的“罪魁祸首”。 氧在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运作里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尤其关系到

缺氧的类型及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试验的讨论问题1

缺氧的类型及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试验的讨论问题 小组成员: 1、请给出本实验的五个关键词 缺氧氯丙嗪总耗氧率 CO 亚硝酸盐美兰存活时间 2、请指出临床上常用的血氧指标及其意义 ①血氧分压PO2:又称血氧张力,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越多,血氧分压越高。动脉血氧分压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外呼吸的功能状态,正常约为100mmHg;静脉血氧分压反映内呼吸状态,正常约为40mmHg。 ②血氧容量CO2max:100ml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完全氧合后的最大带氧量,取决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及 其与氧结合的能力。 ③血氧含量CO2:100ml血液中实际含有的氧量,包括物理溶解的和与Hb结合的氧量。正常动脉血氧含量约为19ml/dl,静脉血氧含量为14ml/dl,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l/dl(反映组织从单位容积血液内摄取氧的多少)。 ④血氧饱和度SO2:Hb结合氧的百分数,约等于血氧含量/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5%~98%,静脉血氧饱和度为70%~75%。 ⑤氧解离曲线:PO2与SO2之间的关系曲线,S型。血氧饱和度变小,氧解离曲线右移。 ⑥P50:血氧饱和度为50%时的血氧分压,反映Hb与氧的亲和力。 3、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有哪些? 年龄、身体机能和代谢状态、营养、锻炼等都是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总的来说就是耗氧过大(供氧不足)及用氧障碍两点。 4、请简要归纳缺氧时机体功能代谢的变化。 急性缺氧由于机体来不及代偿而较易发生功能代谢障碍,慢性缺氧时通常既有代偿性反应又有损伤性反应。呼吸系统主要是代偿性肺通气量增加;循环系统主要是心排出量增加、血流重新分布、肺血管收缩和毛细血管增生;血液系统主要是红细胞增多、向组织释氧能力增强;神经系统会出现意识模糊甚至丧失;细胞、组织主要是对氧的摄取和利用能力增强 5、缺氧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血液性缺氧、低张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 6、低张性缺氧的原因与发病机制是什么?血氧变化有何特点? 原因:吸入气氧分压过低、外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分流。 发病机制: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过低,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出现发绀症状。 动脉血氧分压、血氧含量及氧饱和度均降低。 7、血液性缺氧的原因与发病机制是什么?血氧变化有何特点?举例? 原因: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 发病机制:血红蛋白数量减少,血氧容量和血氧含量降低,毛细血管床中的平均血氧分压较低,血氧不易时放入组织。 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降低,血氧饱和度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 8、循环性缺氧的原因与发病机制是什么?血氧变化有何特点? 原因:全身性或局部性血液循环障碍 发病机制:组织血流量减少引起组织供氧不足。

大脑缺氧

大脑缺氧 长时间大脑缺氧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脑死亡。一般性的体内缺氧”,即使不会直接发生生命危险,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伤。氧气如同食物和水,是人体代谢活动的关键物质,是生命运动的第一需要,营养物质必须通过氧化作用,才能产生和释放出化学能。 缺氧是指氧气缺乏症,即空气中缺氧或氧气缺乏状态的总称。大自然为每个人提供了基本生存条件,然而,如果处在一个缺少氧气的特殊环境,或者虽然环境当中不乏氧气,但由于自身原因不能摄入足够的氧,或者对吸入的氧气不能充分利用,人体就会发生机能、代谢和形态上的变化。这种状态总称就是缺氧或低氧。因此,医学家把缺氧的原因分为环境性缺氧、病理性缺氧、生理性缺氧和运动性缺氧。缺氧的一般表现缺氧的一般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软弱无力,继之有恶心、呕吐,呼吸浅快而弱,心跳快而无力。随着缺氧的加重,会渐次出现意识凝,全身皮肤、嘴唇、指甲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昏迷,最后因呼吸困难、心跳停止、缺氧窒息而死亡。正常的氧代谢是从呼吸系统的通气、气体交换开始的◆吸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都会造成气体交换不充分。这时,人体首先将作出代偿性的保护反应。由于神经反射作用或血气的直接作用,可以使呼吸深度增加,继而呼吸频率加快。如果代偿性的反应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就会出现缺氧。于是,动脉血氧分压低于正常水平,同时由于二氧化碳积聚造成的二氧化碳分压高于正常水平。这种现象总称为呼吸功能不全。如果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或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rnmhg,就称为呼吸功能衰竭。 二、大脑缺氧表现 没有很大的体力消耗却感觉疲惫,心力交瘁,情绪波动大性情改变、困的要命却睡不着,严重时会伴随1和2所述的大脑缺氧表现。 1)过度使用大脑: 我们运动的时候呼吸会急促,心跳会加快,可是谁也没有见过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呼哧带喘的。为什么?这个原因分两点:第一,长时间的脑力劳动会增大大脑对氧气的消耗速度,而大脑对氧气的这种过度的消耗,并不能引起人体代偿性的呼吸速度、心跳加快(原因还不清楚)。第二,然而大脑对缺氧敏感,对于人体其他器官来说完全可以忍受的低氧状态,对于大脑来说是不可饶恕的,于是就会出现上面描述的缺氧症状。 2)伏案工作造成肺通气量减少: 我们的呼吸能力和我们胸腔的体积是有关系的,当我们做扩胸动作的时候,胸腔张开胸腔体积变大有利于肺部的舒张,而我们处于双臂前伸状态的时候胸腔

请简述人体高原缺氧的机理

1.请简述人体高原缺氧的机理 ①高原地带不同于平原地区,由于地势较高导致高原地区的氧气含量相对平原地区稀薄的多,此时肺部的氧分压减少,供氧不足,Hb(血红蛋白)的携氧量相比之前减少了很多,从而引发头晕、四肢无力等缺氧症状,过一段时间身体通过调节2,3-二磷酸甘油酸(2,3-BPG)的含量加大组织供氧,缓解症状。②Hb是四聚体结构,它的主要功能是载运氧分子,其亚基构型的相互转换形成了S形氧平很曲线,每一个亚基都有一个血红素辅基,氧亲和力由Hb分子结构决定,主要受到温度、H+和CO2等的影响,同时再细胞内部受到各种盐,包括Cl、ATP和2,3-DPG的影响。 2.从糖代谢中举例说明酶的别构调节和化学修饰调节 ①别构调节通过非共价键与酶的调节亚基结合,引起酶分子构象改变,可以使底物或者别构抑制剂。在糖代谢中磷酸果糖激酶为例:别构激活剂如:AMP、ADP、F-1-6-2P、F-2-62P,别构抑制剂如:柠檬酸、ATP。通过底物浓度大小改变别构效应。②化学修饰通常通过酶催化使酶分子发生共价变化,改变酶活性。例如:糖原合成的过程中对于关键酶糖原合酶的化学修饰,合酶分为两种型态:a型和b型,无活性的b型经磷蛋白磷酸酶的催化脱磷酸转变为有活性的a型,而a又可经蛋白激酶的催化磷酸化转变为无活性的a型,而a型又可经蛋白激酶的催化磷酸化转变为无活性的b型,从而调节糖原的合成速率。 2.三种可逆抑制剂形成的比较 ①与底物S和抑制剂I的结合方式不同②双倒数曲线不同③K m与V max不同 竞争性抑制剂:K m变大,V max不变 非竞争性抑制剂:K m变小,V max变小 反竞争性抑制剂:K m不变,V max变小 3.DNA分子双螺旋特征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③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简述tRNA二级结构的组成特点及其每一部分的功能 tRNA的二级结构为三叶草结构,其结构特征为:tRNA的二级结构由四臂、四环组成,已配对的片段称为臂,未配对的片段称为环 ①叶柄是氨基酸臂,其上含有CCA-OH3’,此结构是接受氨基酸的位置 ②氨基酸臂对面是反密码子环,在它的中部含有三个相邻碱基组成的反密码子,可与mRNA 上的密码子相互识别 ③左环是二氢尿嘧啶环(D环),它与氨基酸-tRNA合成酶的结合有关 ④右环是假尿嘧啶环(TΨC环),它与核糖体的结合有关 ⑤在反密码子与假尿嘧啶环之间的是可变环,它的大小决定tRNA分子大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