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个完整的《城镇供水工程实施方案》

一个完整的《城镇供水工程实施方案》

一个完整的《城镇供水工程实施方案》
一个完整的《城镇供水工程实施方案》

**************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设计号:A252000017)

**************

二零一一年七月

**************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设计号:A252000017)

院所长:??

主任工程师:??

工程负责人:??

**************

二零一一年七月

院所长:??

主任工程师:? 工程负责人:? 审查:? 校核:? 汇编:?

编制人员:

?

目录

第一篇技术经济 (1)

前言 (2)

第一章概述 (5)

一、工程名称 (5)

二、建设单位 (5)

三、工程规模 (5)

四、建设地点 (5)

五、工程设计内容及主要工程量 (5)

六、工程投资 (6)

第一章总论 (8)

一、设计依据 (8)

二、设计原则 (10)

三、设计范围和内容 (11)

四、城镇概况 (11)

五、供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17)

第二章用水量及用水水源 (19)

一、规划供水区域与供水人口的确定 (19)

二、用水量与设计规模 (19)

三、水源选择 (21)

四、供水水质和水压 (23)

第三章建设规模 (24)

一、建设规模 (24)

二、建设年限 (24)

三、水厂建设必要性 (24)

第四章水厂厂址 (26)

一、厂址选择原则 (26)

二、厂址比选 (26)

第五章工程方案论证 (28)

一、取水工程 (28)

二、输水工程 (28)

三、净水工艺 (31)

四、配水工程 (37)

第六章工程设计 (39)

一、工程内容 (39)

二、工程设计 (39)

第七章劳动定员与环境卫生 (53)

一、水厂定员编制 (53)

二、环境卫生 (53)

三、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 (58)

第八章节能措施 (60)

第九章工程投资计算 (61)

一、估算编制说明 (61)

二、工程费率说明 (61)

三、工程投资估算 (62)

第二篇经济分析 (64)

第十章经济评价 (65)

一、项目评价内容 (65)

二、项目评价原则、依据及参数 (65)

三、项目总投资 (66)

四、资金来源 (66)

五、达产年成本分析 (67)

六、财务评价 (69)

七、不确定性分析 (71)

八、财务评价结论 (73)

第十一章工程项目实施计划 (75)

第十二章项目招投标 (78)

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80)

第三篇附件、附图 (81)

第一篇技术经济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件只中心小学:徐丽平 一、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也是学生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 ,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学具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认识圆心、半径、直径等概念,掌握圆的特征和圆的画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也为下面学习圆的周长、面积及圆柱圆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景中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圆的特征,理解在同一圆内或等圆内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3. 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四、学具准备:直尺,圆形纸片。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六、教学媒体设计 1、设计思路:圆各部分名称、特征等,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达到了激发兴趣、引发思辨、突破难点、思维延伸的效果。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

的动态演示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目标有机融合,使多媒体更有效、更高效的为教学、为学生服务,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2、自主学习设计: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在此理论基础上,本节课充分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探索过程,让学生在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中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 七、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设想:根据“活动教育”课题的研究,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按“谈话直接揭题,明确目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反馈,巩固新知——拓展认识——知识总结——分享收获”的活动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小组学习这种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实践、探索形成圆的表象,掌握圆的特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真正做到以活动促发展。 教学过程分析: 首先,直接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呢?.... 让我 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 (板书:圆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对探索圆的真切欲望,兴趣,又直接引出,为下一步研究圆做好铺垫。 其次,初步感知,师:在生活中,你们在哪见到过圆形?如何可以画出一个圆? 然后,自主探究,发现体验: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1) 在折一折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

一、填空题 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的。 2、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主要有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部分组成。 3、系统总线是CPU与其他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道。根据传送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据总线、控制总线和地址总线。 4、计算机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而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5、CPU的接口形式只有两类: Socket插座或 Slot插槽。 6、在计算机系统中,CPU起着主要作用,而在主板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则是主板上的逻辑控制芯片组(Chipset),大部分主板则采用 Intel 的控制芯片组。 7、从功能上看,BIOS分为三个部分:自检及初始化、硬件中断处理、程序服务请求。 8、计算机电源一般分为: A T电源和 A TX电源。 9、选购主板时应考虑的主要性能是:主板的速度、稳定性、兼容性、扩充能力、 升级能力。

10、 1971年, Intel公司的成功地把算术运算器和逻辑控制器集成在一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片微处理器 Intel4004 。 11、中央处理器是决定一台计算机性能的核心部件,其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12、 1981 , 8088芯片首次用于IBM PC中,开创了全新的计算机时代。 13、 1985 ,Intel公司推出了 80386芯片,它是80x86系列中的第一个32位微处理器芯片。 14、CPU的主要性能指标是:主频、前端总线频率、 L1及L2Cache的容量和速度 、 CPU内核工作电压、数据总线宽度、地址总线宽度。 15、未来处理器展望的两个方向是:全面进入64位时代、更精细的制造工艺。 16、按内存的工作原理,可将内存分为: ROM 和 RAM 。 17、内存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存取周期、数据宽度、容量、内存的“线数”等。 18、软盘的技术指标有:面数(side)、磁道数(track)、扇区数(sector)、存储密度、存储容量。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第六章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认识论”一词来自希腊文“知识”和“学说”的结合,是一种关于认识(或知识)的学说;定义为: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产生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第一节认识和实践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认识就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往作用中,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要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进行规定,就必须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为前提和基础。从客观事物到主观感觉和思维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主观感觉和思维到客观事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这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1.一切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本质上都是先验论 唯心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并不是人本身,认识的客体也不是物质,两者在本质上都是精神性的东西,认识不过是从精神到精神,即精神对自身的认识。唯心主义把认识当成先于物质、先于经验和实践的东西,主张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是头脑中固有的。

2.一切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除外)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它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本对立。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出发,认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主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1.主体的概念、特征及形式: ①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 ②主体的特征: A.自然性:B.社会性:C.意识性:D.实践性: ③主体的形式: A.个人主体B.集团主体又称群体主体C.社会主体 2、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形式: ①客体是指进入认识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的对象。 ②客体的特征: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

1.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C A.进行社会调查 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 D.总结经验教训 2.矛盾有两个基本属性,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D A.客观性 B.普遍性 C.特殊性 D.斗争性 3.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C 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意识--物质--意识 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 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5.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D A.认识客观规律 B.制定周密计划 C.依靠广大群众 D.参加社会实践 6.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7.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B 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8.生产方式是D 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9.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D A.法律思想、哲学、艺术 B.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 C.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10."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是一种C A.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观点 C.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11.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A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12.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B A.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D.事物发展的趋向和走势 1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C

圆的认识教学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2、理解和掌握同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会画圆。 4、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教具学具:8开白纸2张、硬币、直尺、圆规、棉线、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探求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了哪些平面上的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圆。 师:上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围成的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师:很好,这是以前你们都学过的,那么圆是什么线围成的?请同学们说一说。 生:曲线。 师:对,现在我们来研究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 板书课题:圆 点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通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入新的学习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圆: 1、表象认识。 师:你们以前初步认识过圆,请同学们说一说周围的物体上哪里有圆? 生:硬币、钟面、圆形桌面、瓶盖等。 点评:在学生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采取让学生举实例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圆的表象认识。既注意了新旧知识的衔接,又注意了学生的思维特点,为进一步认识圆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动手操作,认识圆心。

师:同学们把你所剪下来的圆片对折,打开,换一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学生操作) 师:对折若干次后你们发现了些什么? 生:折痕相交一点,交点在圆的中心,每条折痕一样长,交点把折痕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 师:你们有这么多的发现很好,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O表示。(板书) 点评: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操作,自己发现,主动获取知识。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 3、动手操作,认识半径。 师:你们发现圆心把每条折痕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这是凭眼睛估计的,是否真的相等,请同学们拿出尺子量一量,并记下你所量的长度。(学生操作) 生1:相等,都是2.3厘米。生2:相等,都是2.4厘米。 生3:相等,都是2.5厘米。生4:相等,都是2.8厘米。 师:你们的结论,教师不否定。请在你们的圆上任取一点,量一量圆心到这点的长度,多做几次,并记下所量的长度。(学生操作) 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所量的数据。 生1:2.3厘米 2.3厘米 2.3厘米 2.3厘米 2.3厘米 生2:2.4厘米 2.4厘米 2.4厘米 2.4厘米 2.4厘米 生3:2.5厘米 2.5厘米 2.5厘米 2.5厘米 2.5厘米 生4:2.8厘米 2.8厘米 2.8厘米 2.8厘米 2.8厘米 师:观察你们所量的数据,从你们所量的数据中,有没有规律?若有,这个规律是什么? 生:有,相等。 师:相等说明了什么? 生: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和()两部分组成的

一、填空题 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和()两部分组成的。 2、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主要有()、()、()、()和()等五部分组成。 3、系统总线是CPU与其他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控制信息的公共通道。根据传送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 4、()是构成计算机系统的物质基础,而()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5、CPU的接口形式只有两类:()或()。 6、在计算机系统中,CPU起着主要作用,而在主板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则是主板上的(),大部分主板则采用()的控制芯片组。 7、从功能上看,BIOS分为三个部分:()、()、()。 8、计算机电源一般分为:()和()。 9、选购主板时应考虑的主要性能是:()、()、()、()、()。 10、(),成功地把算术运算器和逻辑控制器集成在一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片微处理器。 11、()是决定一台计算机性能的核心部件,其由()和()组成。 12、(),首次用于IBM PC中,开创了全新的计算机时代。 13、(),Intel公司推出了(),它是80x86系列中的第一个32位微处理器芯片。 14、CPU的主要性能指标是:()、()、()、()、()、()。 15、未来处理器展望的两个方向是:()、()。 16、按内存的工作原理,可将内存分为:()和()。 17、内存的主要性能指标是:()、()、()、()等。 18、软盘的技术指标有:()、()、()、()、()。 19、在使用DOS的格式化命令对软盘进行格式化时除了对磁盘划分磁道和扇区外,还同时将软盘划分为4个区域,它们分别是:()、()、()和()。 20、硬盘作为计算机主要的外部存储设备,随着设计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广泛应用,不断朝着()、()、()、()、()的方向发展。 21、硬盘驱动器的主要参数是:()、()、()、()、()。 22、现在的主板支持3种硬盘工作模式:()、()和()。 23、SCSI接口的主要特点是:()、()、()、()。 24、根据光盘存储技术的不同,光盘驱动器可分为5种,即:()、()、()、()、()。 25、光驱的接口主要有3种:()、()、()。 26、选购光驱时,要考虑的三个最重要的参数是:()、()、()。 27、键盘按开关接触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和()。 28、按鼠标的接口类型分类,有()、()和()。 29、扫描仪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30、扫描仪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和()。 31、条码阅读器是读取条码包含信息所必需的设备,条码阅读器的结构通常有以下几个部分:()、()、()、()和()。 32、条码阅读器选择的三个主要依据是:()、()和()。 33、数码相机的种类大致为三类:()、()和()。 34、数码相机的取景方式主要有三种:()、()和()。 35、显示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和()等。 36、VESA组织于1997年规定()为无闪烁的垂直刷新频率。 37、按照工作原理可将打印机分为:()、()和()。 38、打印机的主要技术参数是:()、()、()。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本质和辩证发展过程。 在本质问题上,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二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唯心主义哲学点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虽然它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差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度,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不能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否则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反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 4、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的绝对性就是任何真理都必然饱含着相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据优先股地形的真理,之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具有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相对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真理永远处在邮箱对象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方法论意义:我们必须反对格列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步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是相对和足以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6、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的认识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而这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优势互相联系的。真理是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再次,真理的发展过程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这里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真理所取代。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想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梳理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理念。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通过自由讨论,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正确方针,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和执行这个方针。 7、实践中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成功的时间必然是一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圆的认识》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本课知识 师:(呈现教材套圈游戏中的第一幅图)一些小朋友向图中这样站立进行套圈游戏,比赛谁能套中小旗。对于这样的方式,你有什么想法?同桌间先交流一下。生1:我认为这样比赛是不公平的,排在中间的人容易套中。 生2:我认为不一定,站在边上的小朋友也是能套中的。 生3:我也认为这种比赛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小朋友离小旗的距离是不相等的。师:站得近总是比较容易套中,看来这样是不太公平,那么站成正方形怎么样呢?(呈现套圈游戏中的第二幅图) 生1:这样刚才要公平一些,大家离小旗的距离差不多。 生2:不对,这样也不公平。边上四个人离小旗要进一些,角上四个人离小旗要远。 师:站成正方形还是不能解决游戏的公平问题。要使得比赛公平,你能帮助他们设计一个方案吗? 生:我有办法了,站成圆形就可以了。 师:(呈现第三幅图)为什么站成圆形就公平呢? 生:因为不管站在哪里,每个小朋友到小旗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师:你能自己想办法画一个圆吗?(学生活动,积极地动手画了起来) 师:谁能展示你画的圆,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有①利用硬币或其它圆形轮廓描圆;②利用图钉和线画圆;③用圆规画圆;④用圆形物体用力在纸上压印圆;⑤线一头系上重物旋转形成圆… 师:把刚才画的圆剪下来,用手摸一摸,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生: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是由角和边来分的 生:圆是一条边,而且是曲线围成的 师: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在圆的身上还有哪些奥秘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圆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初步体验。 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师::即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对折的折痕都相交于一点 师;那我们把这一点就是圆的圆心,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 生: 我知道这些折痕叫直径通常用字母r来表示 生: 我还发现在同一个圆中有很多直径 生: 我还发现这些直径都相等 生: 我还发现每条直径都通过圆心,而且两个端点都在圆上 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生: 我还发现从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还有线段 师: 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 生: 我还发现在同一个圆中有很多半径 生: 我还发现这些半径都相等 生: 我还发现每条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连线 师: 我们的祖先木子说过,教师板书古人说过圆.一中同长也. 师: 这句话什么意思? 师: 一中就是在同一个圆中,同长什么同长?指的是半径相等,直径也就相等师: 我们木子发现的要比比西方人早了一千多年,真是个了不起的发现 师:能不能学着古人的样子读 师:圆有什么特点? 生:圆一中同长也 师:现在回想一下,我们刚才设计的圆形,把小旗看成圆心,每名小朋友都站在圆上,根据圆一中同长也,所以设计成圆形比较公平合理 学生探讨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完整版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 C )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 D )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 xp B.unix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 D )不同的码。 A. 8个 B. 16个 C. 128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 C )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 )。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 B )。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 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 A )。

A.运算器和控制器B. 控制器和寄存器 C.运算器和内存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 D )。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 A )的容量。 A. RAM B. ROM C. CMOS D. 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 A )。 A.树形结构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 D )。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14.在Windows 的窗口菜单中,若某命令项后面有向右的黑三角,则表示该命令项( A )。 A.有下级子菜单 B.单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C.双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D.右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15.计算机的三类总线中,不包括( C )。 A.控制总线B.地址总线C.传输总线D.数据总线

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华应龙:《圆的认识》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的特征,初步学会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2. 在认识圆的过程中,感受研究的一般方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景中创造“圆” 师:同学们请看题目:“小明参加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的是:宝物距离左脚三米。”宝物可能在哪呢? 师:有想法,你的桌子上有张白纸,上面有个红点,你们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那个红点代表的是小明的左脚,如果用纸上的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的1米的话,能把你的想法在纸上表示出来吗?想,开始。(学生动手实践,师巡视。) 师:真佩服,小朋友真棒!除了你表示的那个点,还有其他可能吗? 师:好,很多同学都想好了,我们来看屏幕。红点代表小明的左脚,[课件演示:在红点右侧找出一距离红点3米的点]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这个点,找到的同学举手。(生纷纷举手。) 师:除了这一点,刚才我看到,还有的同学找到了这一点。[课件演示:在红点左侧找出一个距离红点3米的点]还有这一点,这一点[课件演示:分别在红点上下的距离为3米的点]我看有的同学还画了这些斜点,是吗?还有其他的可能吗?[课件演示:越来越密,最后连成了圆] 师:想到圆的举手。哇,真佩服,刚才我看有的同学都画出圆了,是吗?看屏幕,这是什么?认识吗? 生:认识,圆 二、追问中初识“圆” 师:那宝物可能在哪里呢? 生:在圆的范围内,在圆的这条线上。 师:你刚才的说法很有意思,先说“在圆的范围内”,后来改成“在圆的这条线上”。如果在范围内,距离不够3米,如果在圆上,距离够3米。那你们怎么告诉小明呢?如果宝物在圆上,怎么表达告诉小明呢? 生:可以这样对小明说:“以你的左脚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3米的圆。在这个圆的周厂上取任意一点,这个地方也许就是埋宝物的地方”。 师:同意吗?真厉害。刚才她说到两个词,一个是以左脚为“圆心”还有一个是半径多少?[板书:圆心,半径] 生:3米 师:就用上这两个词,就很准确地表达出了圆的位置,对吧。如果只说以左脚为圆心,不说半径3米,告诉小明,宝物啊就在以你左脚为圆心的圆上。行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生:如果只告诉左脚是圆心的话,那圆可以无限延伸。就没法掌握圆的周长是多少。 师:那个圆可以无限延伸。我理解他的意思了,你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 师:也就是说圆的半径没定,圆的大小没定。对不对。 生:对

展现“认知”全过程

展现“认知”全过程 “认知”的全过程简单地可以这样来表述:注意——知觉——复述——编码——提取。 补充说明上述“认知”过程:个体注意某些刺激,就预示着信息加工过程的开始;而发现或理解刺激的意义,就是知觉活动;为了保存信息,个体需要不断地复述,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将新信息与长时记忆中已有的知识建立起联系,即进行有意义编码;而一旦能从头脑中有效提取出新知识,或将之运用于某些活动中,则表明个体已经获得了这一知识。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中心,引发了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师不仅仅要呈现与解释知识,而且要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从这一转变出发,有研究者提出“为理解而教学”的口号。 “理解”远非字面上那么简单,它寓意了很多需要运用思想的过程,如解释、寻找证据、验证假设、提供补充的例子、概括、将部分与整体相联系等等。通常我们所说的“理解”,实际上是一个认知过程。下面我们来看一则案例,它是如何体现认知过程的。 《理解“形态各异”一词》,课堂片断: 生读:我向大树走去。走近树的时候,我发现,枝头的每一片叶子都很美。每一片叶子形态各异,你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师:“形态各异”是什么意思? 生1:我打个比方,我们有的同学扒着坐,有的同学直着坐,这就是形态各异。 师:哦,你看到了坐的姿势不同。 生2;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相貌是一模一样的,就算是双胞胎,还是有区别的地方,这就是形态各异。 师;你从人外貌来举例很好。那么,在同一棵树上的叶子说它是“形态各异”,它会有哪些内容的不同呢?(打出“一棵树上的一根枝,枝上长满了树叶”的课件)。 学生观察后纷纷表示了自己观点:叶子的大小不同;叶子明暗的色彩不同;叶子长着的方向不同;叶子残缺和完整的不同;叶子的叶脉多少不同…… 师:能用“形态各异”说一句话吗? ……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DOC)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 C )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 D )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 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 D )不同的码。 A. 8个 B. 16个 C. 128 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 C )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 A )。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 B )。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 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 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的两大部件是( A )。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 C.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表示的是( D )。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 A )的容量。 A. RAM B. ROM C. CMOS D. Cache 11.十进制数27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 A )。 A.树形结构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 D )。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14.在Windows 的窗口菜单中,若某命令项后面有向右的黑三角,则表示该命令项( A )。A.有下级子菜单 B.单击鼠标可直接执行C.双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D.右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15.计算机的三类总线中,不包括( C )。

1 认知过程(练习)

壹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 一感觉 (一)感觉概述 1.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个体借助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过程。 [感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 根据刺激信息的不同,感觉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1)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觉、觉、觉、觉和皮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2)内部感觉是来自于身体内部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觉、觉和觉(机体觉又叫的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 (二)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刺激物感觉的大小称为感受。通常用感觉阈限来衡量。感觉阈限分为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两大类。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阈限,与之相对应的感觉能力成为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二者成关系。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感受阈限,与之相对应的个体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同样成反比关系。(三)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而使的现象。感觉适应既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也会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各种感觉都有适应现象,“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嗅觉适应。视觉适应有明适应和暗适应,明适应是从暗处所引起的视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暗适应是人眼对光的敏感性逐步提

高的过程。痛觉适应最不明显。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相互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有对比和对比。同时对比是指两个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所产生的现象,继时对比是指两个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所产生的感觉对比现象。 3.感觉后像 后像是指刺激作用后,感觉并不立即,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称为感觉后像。视觉后像有和。正后像是指保持刺激物具有的同一品质的现象,负后像是指产生与刺激物相反感觉的现象。 4.感觉补偿 感觉补偿作用是指个体某种感觉缺失后由其他感觉加以的现象。 二、知觉 (一)知觉概述 1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个体借助于过去经验对来自感受器的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是不简单的相加,而是在对大量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整体反映并赋予意义。 感觉和知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两者产生性质不同,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的反应,知觉是事物的反映,即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两者生理机制不同感觉是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是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综合的结果。 感觉和知觉都是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他们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特征和外部联系。知觉是在感觉的上产生的,我们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准确,越完整,但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既没有感觉也没有知觉。 2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时感觉特征,可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摸知觉等;根据人脑所认识,可以把知觉分为知觉、知觉和知觉。 (二)知觉的特点 1知觉的性 个体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作为知觉,而其他事物则成为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3)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揭题新授 教师出示硬纸圆,提问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反贴在黑板上,出现课题: 1、认识圆形 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大小不等的圆。让学生说出画面上哪些物体是圆形的。 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 讨论,球是不是圆形。显示球被破开,旋转球体,出现并闪烁横截面的过程。教师说明:球是球体,不是圆形,要是把球破开,它的横截面就是圆形。 2、揭示圆的形成。 (1)演示:绳子的一端系着一个小球,用力甩动小球,使小球的运动形成圆形; (2)用绳子系粉笔在黑板上画圆模拟小球的运动轨迹成一个圆形; (3)小球被甩动时,为什么不跑到别的地方去,却能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曲线,也就是圆呢?揭示:正是因为小球的一端固定在一点上,拉直的绳子长度也没有改变,这样甩动小球,也就形成了圆。

(4)过渡: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先确定画圆工具圆规的两脚距离,然后,把其中的一脚固定,另一脚旋转,这样就可以画出一个圆来。(用手比划) 3、学习用圆规画圆。 (1)学生尝试画圆。 (2)引导学生说出画圆的体会并讨论:(用课件,并板书) ①画圆的步骤。(定长、定点、旋转一周) ②画圆时要注意什么?(定点不能移动,定长不能改变) (3)教师示范画圆。 4、教学圆的各部分名称。 1、圆心(o) 你知道圆画圆时的定点在圆中叫什么吗?板书(学生口答)并教学用字母表示。板书 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一个圆的圆心的?(学生操作) 你发现圆心决定圆的什么呢?板书 2、半径(r) 定长在圆中又叫什么?(半径)(学生观察尝试下定义)板书用字母表示。板书 教师出示定义,帮助学生理解定义。

教学“圆上任意一点”“圆内任意一点”、“圆外任意一点”的区别。 学生画半径(任意画) 你还可以吗?你能画几条?(为什么) 学生量一量同一个圆内每条半径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板书 通过圆的比较,你知道的半径决定圆的什么?(用课件)板书 3、直径(d) 除了半径,圆还有直径板书,用字母表示。板书.在自己的圆上画出直径 学生尝试给直径下定义。其他学生补充。 学生画一画,再量一量,在同一个圆内你发现了直径有什么特点? 学生动手量一量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发现? 板书:r=d=2r 为什么要加在同一个圆里 完成下面板书: 学生练习两者的关系:练习二十二表格。(学生直接口答) 4、小结所学知识,引导质疑。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

一、选择题 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 D 两大部分组成。 A、主机和外部设备 B、主机和操作系统 C、CPU和输入输出设备 D、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 2、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是由C组成的。 A、主机和外部设备 B、主机和操作系统 C、CPU和输入输出设备 D、内存、外存和输入输出设备 3、计算机能够自动工作,主要是因为采用了 D 。 A、二进制数制 B、高速电子元件 C、存储程序控制 D、程序设计语言 4、下面哪能一组是系统软件 C 。 A、DOS和MIS B、WPS和UNIX C、DOS和UNIX D、UNIX和Word 5、微型计算机必不可少的输入/输出设备是 A 。 A、键盘和显示器 B、键盘和鼠标 C、显示器和打印机 D、鼠标和打印机 6、属于高级语言的有 D 。 A、机器指令 B、汇编语言 C、数据库语言 D、C语言 7、微型计算机内存储器是按B进行编址。 A、二进制位 B、字节 C、字长 D、CPU型号 8、微型计算机的主机由 A 组成。 A、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 B、微处理器和CPU C、微处理器和控制器 D、微处理器和运算器 9、在微型计算机中,其内存容量为8M,指的是B。 A、8M位 B、8M字节 C、8M字 D、8000K字 10、80486型号的微处理器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位数是 C 位。 A、8 B、16 C、32 D、64 11、“32位微机”中的32指的是D。 A、存储单位 B、内存容量 C、CPU型号 D、机器字长 12、只读存储器是指 A 。 A、ROM B、RAM C、内存储器 D、外存储器

13、微型计算机使用的打印机是直接连接在 A 上的。 A、并行接口 B、串行接口 C、并、串行接口 D、显示器接口 14、汇编语言和二进制数同属于 B 。 A、汇编语言 B、低级语言 C、高级语言 D、二进制代码 15、1MB字节是 D Btye。 A、1000×1000 B、1000×1024 C、1024×1000 D、1024×1024 16、大写字母“A”的ASCII码为十进制数65,ASCII码为十进制数68的字母是 C 。 A、B B、C C、D D、E 17、下列存储器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 A 。 A、内存 B、硬盘 C、光盘 D、软盘 18、软盘不能写入只能读出的原因是 C 。 A、新盘未格式化 B、已使用过的软盘片 C、写保护 D、以上均不正确 19、Windows中,若要选定当前文件夹中的全部文件和文件夹对象,可使用的组合键是 B 。 A、Ctrl+V B、Ctrl+A C、Ctrl+X D、Ctrl+D 20、在Windows2000中,剪贴板是程序和文件间用来传递信息的临时存储区,此存储区是 D 。 A、回收站的一部分 B、硬盘的一部分 C、软盘的一部分 D、内存的一部分 21、软盘磁道的编号是 B 依次由小到大进行编号的。 A、从里向外 B、从外向里 C、从两边向中间 D、从中间向外 22、在Windows2000默认环境中,要把窗口中的图标直接复制到桌面上,正确的操作 A 。 A、先按住Ctrl键不放,然后用鼠标左键将窗口中的图标拖动到桌面的指定位置,再释放Ctrl 键和鼠标 B、先按住Shift键不放,然后用鼠标左键将窗口中的图标拖动到桌面的指定位置,再释放Shift键和鼠标 C、先按住Ctrl键不放,然后用鼠标右键将窗口中的图标拖动到桌面的指定位置,再释放Ctrl 键和鼠标 D、先按住Shift键不放,然后用鼠标右键将窗口中的图标拖动到桌面的指定位置,再释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课前索引 学习指导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可概括为八个字:本质、过程、结果、运用。 即理解认识的本质;深刻理解认识的辩证过程;弄清认识结果是得到真理,理解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全面理解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方法论体现。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认识的本质、认识的辩证过程、真理与价值、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难点是认识的本质、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学习方法 牢牢把握本章的知识框架,重点知识点一定要掌握,一般知识点了解即可,特别注意党的思想路线部分 还要注意各种辨证关系的掌握。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一、认识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揭 1、认识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认识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个人的认识史也再现着整个人类的认识史。 意识的起源和认识的起源是一致的。认识和意识虽然不完全相同,但在一般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意识和认识同等看待,意识的起源就是认识的起源。 个人思维的发展过程再现着整个人类思维的发展史。皮亚杰通过对儿童心理和思维过程的考察,研究了认识的发生。 2、认识论和本体论 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关于本体论,也就是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精神还是物质的问题;第二方面研究的是思维能不能认识、能不能完全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一般将它称为认识论问题。 本体论和认识论是不可分的。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有什么样的认识论。唯心主义必然把人的认识仅仅限制在精神的范围内,唯物主义把人的认识看作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总之,哲学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的根基,它制约着哲学的认识论,本体论它需要通过具体的认识论观点表现出来。 3、认识和认识论 一般了解,常以选择题出现。 认识是指人的认识器官——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而认识论的对象是人类认识,它的任务是揭示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是先有认识及其发展,然后才有认识论;认识论既然以认识为研究对象,它就离不开认识。 认识论所要回答的问题归结为人的思维能不能反映、能不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认知过程

第二章认知过程 一、选择题 1.以下哪项不是感觉分析器的组成部分 A.感受器B.神经传入通路 C.大脑皮层特定区域D.神经传出通路 2.关于感受性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感觉阈值越大,感受性越高 B.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感觉阈值 C.随岁年龄的增长,感受性先上升后下降 D.老年期痛觉阈值上升 3.以下哪种感觉属于慢适应 A.温度觉B.触压觉C.听觉D.嗅觉 4.关于感觉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感觉与刺激共存亡B.人的认知可以超越时空 C.是认知的初级阶段D.感觉是真,眼见为实 5.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的现象属于感受性的 A.适应B.对比C.联觉D.代偿 6.知觉是指 A.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B.对直接作用的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C.多种感觉的综合D.思维的结果 7.关于想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B.具有形象性和新颖性的特征C.可以超越时空D.主要以概念形式的语言信息为中介8.运动知觉是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感觉是 A.听觉B.视觉C.平衡觉D.位置觉 9.以下哪种情况属于无意回忆 A.总结汇报B.触景生情C.参加考试D.背诵课文10.人们从查询电话号码到拨号的间隔时间,大致相当于

A.瞬间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形象记忆11.“全神贯注”是指 A.记忆的随意性B.思维的严谨性 C.注意的集中性D.想象的有意识性 12.注意的基本功能是 A.对信息的选择B.对信息的加工 C.对信息的贮存D.对信息的保持 13.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称为 A.感觉B.知觉C.想象D.思维 14.短时记忆的时间是 A.5s~1min B.5 min~1h C.0.5~1h D.1h ~5h 15.知觉的基础是 A A.感觉B.想象C.思维D.注意 16.空间知觉不包括 A.大小知觉B.形状知觉C.运动知觉D.深度知觉17.有经验的护士让骨折病人睡硬板床属于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创造性思维18.护士用多种方法给病人降体温属于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形象思维D.创造性思维19.把植物分为根、茎、叶等是思维活动中的 A.分析过程B.综合过程C.分类过程D.比较过程20.当人们的某些需要不能达到满足时,通过想象得到满足是想象的C A.替代作用B.预见作用C.补充作用D.概括作用21.鲁迅先生创造“阿Q”形象的过程属于 A.无意想象B.创造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 22.下列哪项不属于形象思维 A.服装师设计服装B.儿童游戏中的角色扮演 C.雕塑家创作作品D.医生诊断疾病 23.护士通过体温计能测知病人是否发热是思维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