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期末考试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期末考试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期末考试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期末考试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动物生物化学试卷类型:A卷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考试方式:闭卷

系别:班级:

学号:姓名:

------------------------------------------------------------------- 注意事项:1、答案一律做在答题卷上。

2、请写上系、班级、学号和姓名

一名词解释:(15分)

1.酶

2.蛋白质变性

3.生物氧化

4.中心法则

5.必需氨基酸

二、填空:(58分)

1.真核细胞的呼吸链主要存在于,而原核细胞的呼吸链存在于。

2.在常见的20种氨基酸中,结构最简单的氨基酸是。

3. 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征是,其次是性质改变和降低。

4.典型的呼吸链包括,两种,这是根据代谢物产物脱下氢的不同而区别的。

5.新陈代谢是指,其基本过程包括、、,其中是生物化学主要研究对象。

6.三羧酸每循环一次,消耗一个,通过两次产生2CO2,通过四次,产生3分子的和1分子的。7.tRNA的二级结构呈_______________形,其三级结构的形状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8.脂肪酸合成包括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9.奇数碳脂肪酸通过β-氧化产生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

10.直链淀粉与碘反应呈____________色,支链淀粉与碘反应呈

______________色。

11.三羧酸循环中大多数反应都是可逆的,但有两步反应不可逆,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三、问答题(27分)

1.什么是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有哪几种方式?有什么特点?(10分)

2.什么叫酮体,为什么正常代谢时产生的酮体量很少?在什么情况下血中酮体含量增高,而尿中也能出现酮体?(7分)

3.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生理意义?(10分)

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 【颁布单位】教育部 【颁布日期】20000501 【实施日期】20000501 第一条 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品德高 尚、熟悉高等教育、具有高等学校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校(院 )长和副校(院)长,同时配备专职德育工作者和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 术职务、具有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经历的系科、专业负责人。 第二条 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其人数应与专 业设置、在校学生人数相适应。在建校初期,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 任教师一般不能少于70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 数不应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副高级专业技 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的"双师型"专任教师2人;每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至 少配备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 第三条 设置高等职业学校,须有与学校的学科门类、规模相适应的土地和校 舍,以保证教学、实践环节和师生生活、体育锻炼与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 。建校初期,生均教学、实验、行政用房建筑面积不得低于20平方米; 校园占地面积一般应在150亩左右(此为参考标准)。 必须配备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必要的实习实训场所、教学仪器设置和 图书资料。适用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在建校初期不能少于600万元 ;适用图书不能少于8万册。 第四条 课程设置必须突出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 计划总课时40%左右(不同科类专业可做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中规定 的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在90%以上;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 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 一般都必须开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并配备相应的设备。

职业技术学院岗位设置方案

XX职业技术学院岗位设置方案 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根据自治区人事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桂人发〔2008〕85号),自治区人事厅、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的通知》(桂人发〔2009〕54号),自治区编委《关于印发〈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桂编〔2009〕8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相当副厅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现隶属自治区农垦局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有关规定,我校开展以全日制专科层次教育为主,成人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并举的高等职业教育活动,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一)自治区编委核定的机构编制情况 根据自治区编委桂人发〔2009〕81号文件规定,我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情况如下: 1、机构设置情况 我校内设党务和学校事务管理机构9个(其中:正处级机构7个,副处级机构2个),副处级教学教辅机构13个。 (1)党务和学校事务管理机构(9个) 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外事办公室):负责学院党委和行政的办文、办会、信息及机要工作;处理学院党委、行政日常

事务;负责学院重大活动组织、安排和协调工作;负责学院外事工作。 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学院人事处):负责学院党的组织工作,包括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党员、党员教育与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党校管理等;贯彻执行党的统战路线、方针、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负责学院人力资源开发、机构编制、人事和劳资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引进聘用等工作。 党委宣传部(学院宣传中心):负责学院意识形态方面的管理和宣传思想工作。 教务科研处:负责组织专业建设、教学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组织教学规范文件的制定与实施,教学常规工作的计划调度、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学生的学业成绩管理、学籍管理,教材管理,教学档案管理;负责学院科研工作的制度建设;负责全校各类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检查、结项、报奖和科研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科研成果管理;负责学院学术委员会的日常事务;负责组织全校科研、学术交流和对外学术活动等。 学生工作处(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留学生管理处):负责学生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等日常管理的指导;负责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负责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困难学生资助;负责学生军训;负责外国留学生管理等。 后勤管理处(设备管理处):负责学院后勤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负责学院校园总体规划及校舍新建、改建方案的拟定和实施;负责基建项目的报批、招标、质量管理、投资控制、验收等工作;负责学院设备采购、登记、仓储保管、供应等。 招生与就业工作处:负责编制和实施学院年度招生计划;负责招生宣传、新生录取工作;负责招生工作队伍的建设、管理与

贵阳前十名重点职校

贵阳前十名重点职校 1、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市职校排名_贵阳市专科职业学校前十名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占地面积1411亩。国家骨干普高院校、中专国家示范学校、“省部共建”高校(国家民委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国家优质普高院校遴选单位。 2、贵州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学院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的综合性普高院校,也是贵州省目前唯一的国家示范性普高学校。 3、贵阳市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市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7年4月,是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贵阳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实行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 4、贵州省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省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隶属贵州省教育厅。其前身是建于1978年的贵州省第一轻工业学校和建于1979年的贵州省第二轻工业学校。

5、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遵义市新蒲新区大学城,总投资23亿元,占地面积1394亩,建筑面积59.86万平方米。设有6个系2个教学部、24个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为国控专业。护理、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国家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药学专业是中央财政以奖代补重点建设专业,中医专业是贵州省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临床系是省级校企共建基地。 6、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85年11月,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卫生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院校。学校有云宫和大坪两个校区。 7、贵州省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省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成立的电力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南方电网公司下属内唯一的一所电力类普高院校,同时也是贵州省首家经教育部批准实施中外联合办学的普高院校,行业特色十分鲜明。 8、贵州省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

关于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的通知 教发(2000〕4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设立 高等职业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0〕3号)有关精神,现颁布《高等职 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见附件),请你们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二000年三月十五日 第一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品德高尚、熟悉高等教育、具有高等学校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校(院)长和副校(院)长,同时配备专职德育工作者和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经历的系科、专业负责人。 第二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其人数应与专业设置、在校学生人数相适应。在建校初期,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一般不能少于70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应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的"双师型"专任教师2人;每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至少配备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2人。 第三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须有与学校的学科门类、规模相适应的土地和校舍,以保证教学、实践环节和师生生活、体育锻炼与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建校初期,生均教学、实验、行政用房建筑面积不得低于20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一般应在150 亩左右(此为参考标准)。

必须配备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必要的实习实训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适用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在建校初期不能少于600万元;适用图书不能少于8万册。 第四条课程设置必须突出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40%左右(不同科类专业可做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 的开出率在90%以上;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 一般都必须开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并配备相应的设备。 第五条建校后首次招生专业数应在5个左右。 第六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正常教学等各项工作所需的经费,须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 第七条新建高等职业学校应在4年内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l、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少于2000人; 2、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5%; 3、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不少于1000万元,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6万平方米,适用图书不少于15万册; 4、形成了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的完备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 对于达不到上述基本要求的学校,视为不合格学校进行。适当处理。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和调整优化分析 报告.docx

乌鲁木齐市属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和调整优化分析报告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时代进程,乌鲁木齐市已进入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要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乌鲁木齐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调查、访谈等方法,分析研究了乌鲁木齐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现状、问题及成因,并对乌鲁木齐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提出若干思考建议。乌鲁木齐市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对市属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和调整优化问题展开调查,分析研究,形成《乌鲁木齐市市属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和调整优化分析报告》。 报告力图回答这样几个问题:1、我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布局的原则;2、我市职业学校专业布局现状与趋势;3、我市职业学校专业布局优化调整的思路。 特此说明 一、我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布局的原则 1.两大逻辑 (1)“政府主导”逻辑。地方政府以政策文件或科研项目与课题形式,引导学校进行专业布局。如自治区“十三五”规划对职业学校提出专业布局调整要求。又如国家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自治区职业学校纷纷建成大数据应用等专业。 (2)“市场主导”逻辑。各种专业排行榜和就业排行榜诱使甚至迫使职业学校调整专业布局,砍掉一看无望取得较好专业和就业排行声誉的专业,从而集中有限的各种资源(智力、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时间、空间等),重新加强建设已经取得和有望取得的较好专业和就业排行声誉的专业。其好的一面是集中有限资源加强特色专业,不好的一面是功利主义使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不贴合实际,不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2.五大原则 (1)控制专业规模。一方面职业学校的资金、空间、师资力量等资源有限,办学历史和发展定位具有决定影响;另一方面专业有限才能凸显特色。集中资源,专业才会专业、正规、强大。 (2)加快专业转型升级。专业转型升级是指由定位与发展目标不明确导致的粗放发展、低质发展,向定位与发展目标明确的集约发展、高质发展、理论和实践共同进行转向。 (3)突出专业建设重点。建设重点专业和优势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可能有一批,优势特色专业一般只有少数几个,需要将优势特色专业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打造。 (4)打破专业壁垒限制。专业要与经济发展接轨,有必要与当今主流专业尽可能保持一致。2016年以来,能排在前几位的几乎是跨学科专业。 (5)优化专业资源配置。专业的各种资源共享和对重点专业加大各种资源投入。 3.特色职业学校专业调整的主要导向 (1)培养复合型人才。人才类型结构的变化,要求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与其匹配对应,以培养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职业学校符合行业的最崇高理念是优化行业人才类型结构。因此,职业学校应该通过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和人才类型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实施大类招生,形成“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素质”专业培养模式。 (2)对接行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职业学校存在的基础就是具有能够培养所需要的特殊人才的不可替代的职能,这类人才的培养应依托专业结构。我区各行业领域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阶段,实质是对人才培养提出新挑战,迫切需要形成相匹配的专业结构,形成专业调整与行业转型升级联动互动互促机制。 (3)专业设置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要求相符合。为适应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需要,必须针对性的进行专业设置。在教育教学中,引入行业和企业项目,重点推进交通、旅游、贸易等专业的教育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上,立足“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模式,

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2386)

关于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 )》的通知 教发〔 2000 〕41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设立高等职业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 2000 〕3 号)有关精神,现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 )》(见附件 ),请你们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 二○○○ 年三月十五日 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暂行 ) 第一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品德高尚、熟悉高等教育、具有高等学校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职校(院 )长和副校 (院 )长,同时配备专职德育工作者和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经历的系科、专业负责人。 第二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必须配备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其人数应与专业设置、在校学生人数相适应。在建校初期,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一般不能少于70 人,其中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应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 ;每个专业至少配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 2 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本专业的“ 双师

型”专任教师 2 人;每门主要专业技能课程至少配备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 2 人。 第三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须有与学校的学科门类、规模相适应的土地和校舍,以保证 教学、实践环节和师生生活、体育锻炼与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建校初期,生均教学、实验、 行政用房建筑面积不得低于20 平方米;校园占地面积一般应在150 亩左右 (此为参考标准)。 必须配备与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必要的实习实训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适用的教学仪器设备的总值,在建校初期不能少于600 万元;适用图书不能少于8 万册。 第四条课程设置必须突出高等职业学校的特色。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应占教学计划总课时 40% 左右 ( 不同科类专业可做适当调整);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的开出率在90% 以上; 每个专业必须拥有相应的基础技能训练、模拟操作的条件和稳定的实习、实践活动基地。 一般都必须开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并配备相应的设备。 第五条建校后首次招生专业数应在 5 个左右。 第六条设置高等职业学校所需基本建设投资和正常教学等各项工作所需的经费,须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 第七条新建高等职业学校应在 4 年内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l、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不少于2000 人; 2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00 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 专任教师人数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5% ;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引导中等职业学校依法自主设置专业,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适应各地、各行业对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第三条国家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符合国家重点产业、新兴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以及就业前景良好的专业。 第四条中等职业学校依照相关规定要求,可自主开设、调整和停办专业。 第五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应以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为基本依据。 第六条各地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做好专业建设规划,优化资源配 — 3 —

置和专业结构,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区域产业结构情况设置专业,避免专业盲目设置和重复建设。 第七条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宏观指导,制定并定期修订《目录》。 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领域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设置的指导工作。 第八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 市(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职责由各省(区、市)自行确定。 第二章设置条件 第九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制定的、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完整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相关教学文件; (二)开设专业必需的经费和校舍、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场所,以及图书资料、数字化教学资源等基本办学条件; (三)完成所开设专业教学任务所必需的教师队伍、教学辅助人员和相关行业、企业兼职专业教师; (四)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从事该专业教学的专业教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应保持相对稳定。 — 4 —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设置标准-(试行)

附件1: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设置标准(试行) 第一条基本办学规模应不低于200人。 第二条应有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的培训场所,租用的场所租赁期不少于3年。有办公用房,理论课集中的教学场所应达到300平米以上,无危房,有良好的照明、通风条件,桌椅、讲台和黑板设施齐全;有满足实习教学需要的实习操作场所,符合环保、劳保、安全、消防、卫生等有关规定及相关工种的安全规程。 招收住宿学生,其食宿场所应符合环保、安全、消防、卫生等有关规定。 第三条应具有满足教学和技能训练需要的教学、实习、实验设施和设备,有充足的实习工位。 第四条管理人员,应具备较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 第五条应配备专职校长。校长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有2年以上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经历,熟悉国家职业培训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第六条应根据办学规模配备相应数量的专职教学管理人员。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

称或三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有2年以上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经历,具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 应配备从事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相关人员。财务管理人员应具有财会人员资格证书。 第七条应配备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一般不少于教师总数的1/4,每个培训专业(职业、工种)至少配备2名以上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均应具有与其教学岗位相应的教师上岗资格。 第八条应具有与培训专业(职业、工种)相对应的教学(培训)计划、大纲和教材。职业资格培训的教学(培训)计划、大纲和教材应符合国家职业标准。自编的教学(培训)计划、大纲和教材应经过专家论证,并报审批机关备案后组织实施。 第九条应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办学章程与发展规划、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财务及卫生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等项制度。 第十条举办者应有稳定、可靠的经费来源,固定资产应达到20万元以上,注册资金10万元以上。 第十一条本标准为设置民办职业培训学校的基本要求。各地应以本标准为依据,对照与培训专业(职业、工种)相对应的国家职业标准具体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执行。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术规范制度

使用说明 为了更好地方便您的理解和使用,发挥本文档的价值,请在使用本模版之前仔细阅读以下说明:本模版为根据一般情况制定或编写的常规模版; 使用过程中请根据结合您的客观实际情况作出必要的修改和完善; 本文档为word格式,您可以放心修改使用。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您有所帮助!!!感谢使用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术规范制度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学术行为,维护学术道德,净化学术环境,倡导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营造优良学术氛围,鼓励科技创新,增强我院科技服务社会能力和在学术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全面推进学院学术道德建设,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所有教职工以及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名义从事学术活动者。 第二章学术规范

第三条基本学术规范 (一)全院教职员工应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依法保护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和个人的知识产权,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第四条科学研究规范 (一)充分尊重他人学术成果和知识产权。进行学术研究,应全面了解相关学术领域已有的成果和研究进展,若涉及到他人成果,要充分尊重其知识产权。在学术研究中引用他人成果,必须注明出处;被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人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从他人作品中转引第三人成果,应注明转引出处;参照而未引用他人成果,或受别人成果启发而未直接使用他人成果,也应做出说明并列出参考文献;不得使用未亲自阅读过的文献。 (二)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坚持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不得故意捏造、篡改数据或其他资料,反对投机取巧、粗制滥造、盲目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的浮躁作风和行为。 (三)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必须是项目的实际研究人员,应遵守项目审批(或委托)单位的规定,按期开展项目研究,接受中期检查、上报阶段性研究进展、按时验收(结题)。如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时结题者,应按项目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原则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原则 原则是人们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在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职业岗工变换异常频繁的情况下,中等职止学校的专业设置应遵循科学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效益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原则 原则,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原则是实践过程中对事物规律性的概括,因而它最接近客观规律。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原则,指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中所依据的在一定理论指导下制订的或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标准。 一、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则。科学性原则主张凡事应从事物的本质和客观规律出发,尊重客观性,反对主观性;尊重必然性,对偶然性;尊重本质性,反对表面性。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不科学现象较为严重。专业名称不规范,专业内涵不明确,专业教学不严密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功能的发挥。因此,强调科学性原则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要正确。职业高中的专业设置绝不是迎合家长、学生的口味,投其所好,盲目赶潮流,也不是学校创造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成才愿望,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只有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在专业设置过程中才不会被短期利益、局部利益所迷惑,造成专业设置的盲目性。 其次,专业划分要科学,名称要规范,内涵要明确。专业划分必须符合国家职业分类的有关标准,突破以往一个行业一个类别的分类模式,依据某类职业所要求的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划分。 第三,专业设置的操作过程遵循科学性原则。从专业的规划、实施、管理到教学,每个环节的进行都要做到有据可依,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在不违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作合理调整。 二、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是指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需设置,体现社会职业对人才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中所设专业均为应用性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要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生产一线。只有遵循适应性原则,才能实现其专业设置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才能确保经济必须依靠教育,从而形成“服务——依靠”互为推动的良性循环机制。 首先,专业结构必须与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适应。职业教育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因而专业设置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同步和匹

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职业学校设置标准 第一条为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的设置,促进学校建设,保证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依据《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置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第三条设置中等职业学校,应当符合当地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并达到《职业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条件。 第四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具备法人条件,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法人登记。 第五条设置中等职业学校,应具有学校章程。学校章程包括:名称、校址、办学宗旨、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校产和财务管理、学校章程的修订等内容。 第六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具备基本的办学规模。其中,学校学历教育在校生数应在1200人以上。 第七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具有与学校办学规模相适应的专任教师队伍,兼职教师比例适当。专任教师一般不少于60人,师生比达到1:20,专任教师学历应达到国家有关规定。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不低于20%。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50%,其中双师型教师不低于30%。每个专业至少应配备具有

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应占本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0%左右。 第八条应有与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相适应的校园、校舍和设施。 校园占地面积(不含教职工宿舍和相对独立的附属机构):新建学校的建设规划总用地不少于40000平方米;生均用地面积指标不少于3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不含教职工宿舍和相对独立的附属机构):新建学校建筑规划面积不少于24000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指标不少20平方米。体育用地:应有200米以上环型跑道的田径场,有满足教学和体育活动需要的其他设施和场地,符合《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基本要求。卫生保健、校园安全机构健全,教学、生活设施设备符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基本要求,校园安全有保障。 图书馆和阅览室:适用印刷图书生均不少于30册;报刊种类80种以上;教师阅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应分别按不低于专任教师总数的20%和学生总数的10%设置。仪器设备:应当具有与专业设置相匹配、满足教学要求的实验、实习设施和仪器设备。工科类专业和医药类专业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不低于3000元,其他专业生均仪器设备价值不低于2500元。实习、实训基地:要有与所设专业相适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能够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要具备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施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及学校管理信息化所需的软、硬件设施、设备。其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学术管理,完善学术管理的体制、制度和规范,发扬学术民主,开展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教案、科研、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设立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术委员会)并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术委员会是院内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在专业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发挥重要作用,保障教师、科研人员和学生在教案、科研和学术事务管理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学院科学发展。 第三条学术委员会遵循“学术优先、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科学管理”的工作思路,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维护学校学术声誉,倡导学术自由、学术平等,鼓励学术创新,弘扬科学精神,树立优良的学风,提高学术质量,促进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服务学院战略发展需求。 第二章组织规则 第四条学术委员会由学术造诣高、学风端正、坚持原则的

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或者博士组成。成员由各二级学院(校、中心)和相关部、处、室及研究部门根据其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数和学科专业分布按比例推荐,由院长办公会议讨论确定,每届学术委员会成员数不少于人。 第五条学术委员会设主任名,副主任~名,秘书长名,人选由院长办公会议提名,学术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讨论通过,院长聘任。学术委员会下设秘书处。 第六条学术委员会可根据工作需要成立若干常设或临时性的评议组、评审组和专题组及专门委员会,二级学院(校、中心)可设学术分委员会。 第七条学术委员会委员推选的资格条件 .遵守宪法法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拥护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学风端正、治学严谨,在相关领域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公认的学术成果、有一定声望和学术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 .有全局观念,学风正派,办事公道,不徇私情,联系群众,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关心学院建设和发展,热心本院学术研究活动,有参与学术议事的意愿和能力,能够正常履行职责。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应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要目标,实践能力是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能力。随着科技发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计算机早已脱去它神秘的外衣和高科技的头衔,成为人们最常用的工具之一。正因为如此,各个学校都相继开设了计算机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既不同于普通高中,也不同于高等职业学校,更不同于本科院校,其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教学既不能与高职院校相同,更无法与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相抗衡。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必须明确地定位目标,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采用先进有效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期提高中职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合理的专业定位是首要条件 中职要想做到每门专业课都精通是不可能的,人才培养也受到人才需求的制导。一个好的中职学校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应该紧随当前和今后的市场需求的步伐。就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计算机方面的培养方向主要有: (1)高水平的科研和创新人才 (2)高水平的软件设计人才 (3)高水平的系统设计人才 (4)高水平的网络管理人才 (5)专业的办公自动化操作员 (6)动态网页、动画的制作人员 (7)平面、立体图绘制人才 (8)初级程序设计人员

(9)小型企业和网吧管理人员 显然,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应该定位在第(5)~(9)这些方面。因此,专业设置相应应定位到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方面。 二、合理的课程设计是根本 好的专业设置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和时间范围内很好地定位自己的目标,确定学习任务和方向。 就计算机专业来说,其课程应该以计算机基础应用为主,人才能力培养应该将重点放在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如今计算机应用早已离不开网络,应该加强有关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方面基础性课程。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中级技能人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系统管理、打字、绘图、制表、文字编辑、文件处理、数据处理、网页制作等。 课程设置:语文、数学、英语、德育、礼仪、音乐、美术、体育、物理、五笔打字、计算机基础应用、平面设计、FLASH动画、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以下是每学期专业课安排: ①五笔打字: 一年级:第一学期找准键盘按键位置,学会正确的指法;第二学期:学会打常用字、词,能熟练的用五笔输入法完成一篇文章的录入。 二年级:加强速度和正确率的练习,制作速度成长卡,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最终达到速度60字以上/分,正确率98%以上。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考试试题卷

病理学试题【1】 —、A1型(每题1分,共50分) 1.下述哪种情况属于生理性萎缩( ) A.垂体坏死引起的乳腺退缩 B.高血压病引起的肾硬化 C.小儿麻痹引起的下肢萎缩 D.青春期胸腺萎缩 E.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萎缩 2.下述哪种情况不属于萎缩的器官( ) A.高血压病的肾 B.肾切除术后,保留的对侧肾 C.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肾D.肾盂积水的肾 E.动脉粥样硬化的肾 3.下列哪种病变属于不可复性损伤( ) A.脂肪变性 B.细胞水肿 C.气球样变性 D.废用性萎缩 E.细胞坏死4.不属于坏死标志的是( ) A.核碎裂 B.组织结构崩解 C.核固缩 D.核内出现包涵体 E.核溶解 5.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时,最主要的侧支循环是下述哪个静脉( ) A.脐旁静脉 B.腹壁下静脉 C.胃冠状静脉 D.食管静脉 E.上述均不是 6. 下述关于梗死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不易发生梗死 B.全身血液循环状态对梗死的形成无影响 C.动脉痉挛促进梗死的形成 D.有效的侧支循环的建立可防止梗死的发生 E.梗死多由动脉阻塞引起 7.重度烧伤引起的血管变化是( ) A.速发短暂反应 B.速发持续反应 C.迟发持续反应 D.细动脉短暂收缩 E.静脉持续淤血 8.急性炎症反应中,最先渗出的是( ) A.纤维蛋白 B.球蛋白 C.白蛋白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9.急性炎症时,组织肿胀的主要原因是( ) A.纤维组织增生 B.肉芽组织增生 C.充血及血液成分渗出 D.实质细胞增生 E.实质细胞变质 10. 葡萄球菌感染的炎症灶内主要的炎症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嗜酸粒细胞 D.浆细胞 E.单核细胞 11. 不符合败血症的描述是( ) A.肝肿大 B.高热寒战 C.多器官的多发性小脓肿 D.皮肤、粘膜点状出血 E.脾肿大 12. 肿瘤性增生的突出表现为( ) A.细胞生长旺盛 B.与周围组织界线不清 C.生长与整个机体不协调 D.形成肿块 E.不伴有炎症 13.关于恶性肿瘤细胞,下列哪项说法不对( ) A.失控性增生 B.分化障碍 C.祛除致瘤因素其生长速度减慢 D.也是由正常细胞转化来的 E.具有侵袭破坏能力及转移特性 14. 良、恶性肿瘤的根本区别在于( ) A.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B.有无坏死、出血 C.肿瘤的生长方式 D.肿瘤的生长部位 E.有无溃疡形成 15. 下列哪项不是癌前病变? ( ) A.结肠腺瘤性息肉 B.慢性子宫颈炎伴子宫颈糜烂

技工学校设置标准

附件1 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 第一条为规范技工学校设置,促进学校建设和发展,保证教育和培训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举办的技工学校。 第三条技工学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培训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坚持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的办学方向。 第四条技工学校实行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技工学校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服务需要的中级技工,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并承担职业技能鉴定和就业服务等任务。 第五条技工学校学生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第六条技工学校应配备政治素养高、管理能力强、熟悉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领导班子。校长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以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且具有3年以上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或企业工作经历。其他校级领导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 第七条技工学校设立3年内培养规模应达到1600人。

其中,学制教育在校生规模800人以上,年职业培训规模800人次以上。学校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常设专业不少于3个。 第八条技工学校校园占地面积不少于3万平方米(约45亩);校舍建筑面积不少于1.8万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其中,实习、实验场所建筑面积不少于0.5万平方米。企业办校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可包括企业用于职工培训的相关场所面积。 第九条技工学校应配备与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实习、实验设备设施,保证每生有实习工位。实习、实验设备总值不少于300万元。 第十条技工学校应具备完善的学生生活设施;具备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身体需要的体育设备设施和运动场所;具备满足师生需求的图书馆、阅览室;具备满足多媒体、网络教学和信息化管理需要的软硬件设备设施。 第十一条技工学校应拥有一支与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相适应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学制教育师生比应不低于1:20。兼职教师人数不得超过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应占教师队伍总数的20%以上。技术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总数应不低于教师总数的70%。 第十二条技工学校教师应符合国家规定学历要求,专任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技术理论课教师至少具备相关专业初级技能职业资格。其中,具备中级技能以上职业资格的应不低于30%。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相关专业高级技能

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动态调整实施办法

为了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教职成厅【2010】9号)和贵州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逐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自我调节机制,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促进学校专业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立足学校实际,合理规划专业建设与发展,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结构平衡和良性互动。 2.特色发展原则。以学校学科优势和办学传统为基础,依托行业背景,突出专业特色;坚持调整与改造、淘汰与增设相结合,促使特色、重点和一般专业互相促进、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以办学特色为主线的专业群,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3.规模稳定原则。根据学校现有办学条件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坚持专业建设与学校总体发展相结合、需求预测与办学实际相结合,合理规划专业建设与发展规模,促进规模与效益相协调。 4.动态调整原则。充分发挥就业导向和招生计划调控引导作用,建立能上能下的专业调整机制,实行专业动态调整,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与布局。 5.持续建设原则。以促进专业长效发展为目的建立相关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自我评价机制,保障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工作目标 加强专业设置引导和调控,建立健全专业准入、预警和退出机制,实行招生计划、就业情况与专业发展“三挂钩”,合理控制本科专业数量,逐渐形成与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相适应,与行业相匹配,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结构体系。 四、专业准入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职业教育是按社会职业的划分与归类而进行的职业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教育,是通过具体的专业教育形式体现出来的。专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内容。专业设置构成了职业教育的前提条件,是实施职业教育的起始环节。因此,研究专业设置,对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一、职业教育专业及专业设置概述 一、专业 (一)定义 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分成的学业门类。通常也泛指专门人才所从事的特定的业务领域或某一大类职业。 专业既是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制订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进行招生教学、毕业生就业等项工作,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种各类人才的依据,也是学生选择学习方向、学习内容,进而形成自己在某一专门领域的特长,为将来职业活动做准备的依据。(《职业教育学》) 专业: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大体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的课程计划或美国高等学校的主修。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划分。高等学校据此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进行招生、教学、毕业生分配等项工作;学生按此进行学习,形成自己在某一专门领域的专长,为未来职业活动作准备。(《教育大辞典》) (二)职业教育专业的历史演变: 早期的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是不分专业的。 中国东汉时设立的与太学并立的鸿都门学(专习文学、艺术)。 南北朝时开设的四学馆(儒润馆、玄学馆、文学馆、史学馆)。 隋唐时期所设的律学、书学、算学、医学等,类似于后来的单科专门学院和西欧中世纪大学设置的文、法、神、医等学院,可以认为是按专业进行教学的萌芽。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便对增设专业提出了要求。于是近代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出现了专业分类。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中专学校是学习苏联的结果,所以从20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设置专业。技工学校长期不按专业设置,只按工种设置,如设置车、钳、铆、电、焊等工种,近些年来也改称为专业。 职业高中是20世纪70年代末兴办起来的,普遍都设置专业。当今不论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是按照专业进行教育的,因此,职业教育也属于专业教育。 (三)职业教育专业与普通教育专业的不同: 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与高等教育的专业是有区别的。高等教育的专业主要依据学科分类、社会发展和工作领域而划分,侧重于学术性,且趋向于拓宽专业面,向综合性发展;职业学校的专业主要是按照职业分工与职业岗位群对专门人才的要求而设置,强调职业性,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注意基础性和就业的适应性。 二、专业设置 (一)定义 专业设置,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 所谓“设立”,是指专业的新建与开设; 所谓“调整”,则是指专业的变更或取消。 专业设置是职业学校区别于普通学校的主要标志,是职业教育组织构成的显著特点。 专业设置关系到职业学校办学能否坚持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性和有效性,也关系到能否适应学生的择业需要,广泛吸引生源,保持专业相对的稳定性。因此,它是“决定一所学校和全国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的基本要素。” 专业目录 定义:专业目录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分类目录。专业目录规定专业的划分、专业名称及所属门类,反映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就业方向,是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设置与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指导毕业生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信息处理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是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进行行政管理和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文件。 科类结构 科类,是指学科和专业所属的类别。它既是高等学校和职业学校分类的一种方法,也是专业分类的一种方法。 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构成和相互关联的方式。

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深化我院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安康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安人字〔2007〕65号),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人员编制和岗位基本情况 我院现实有在编在册教职工592人,其中管理人员43 名;工勤人员69名;已聘专业技术人员480名,其中正高级岗位2名、副高级岗位100名,中级岗位222名,初级岗位154名。 二、拟设岗位类别和等级设置 我院岗位设置遵循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根据要求分别设置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三类。本院工作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因工作需要确需兼任的,须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主管部门审批,并同时明确其主要任职岗位,按主要任职岗位确定各项待遇。主要任职岗位确定后,无特殊情形一般不予变更,确需变更的,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主管部门审批。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为四级,最低为九级。管理岗位如由专业技术人员兼任,不占管理岗位比例。 鉴于我院管理岗位已竞聘上岗完成,不再进行管理岗位的竞聘。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我院的专业技术岗位主体系列为高校教师系列、卫生系列(附属医院)、实验系列,非主体系列为图书、档案、经济、统计、实验等其它系列。 教师岗位名称及对应岗位等级 1、正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教授三级岗位、教授四级岗位,分别对应三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 2、副高级教师岗位名称为副教授一级岗位、副教授二级岗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