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热点素材积累文化传承与创新

高考热点素材积累文化传承与创新

高考热点素材积累文化传承与创新
高考热点素材积累文化传承与创新

2020年高考热点素材积累文化传承与创新

“超前点播”争议,看看法律怎么说 (1)

视频网站探索付费模式创新,先得学会尊重规则 (2)

博物馆,创新更有魅力(今日谈) (3)

发展文创产业步子再快一点 (4)

综艺节目:沉下心方有惊喜 (5)

疑似抄袭的“dalian”,不是大连是“打脸” (7)

中国故事国际化表达的有益探索 (8)

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电影力量(新论) (9)

“全民猜地名”为何这么来劲? (10)

“超前点播”争议,看看法律怎么说

2019年12月19日 07:45:10

来源:南方都市报

短评

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因热播剧《庆余年》50元超前点播一事备受争议,而且还在继续发酵。

媒体报道,爱奇艺会员同时也是律师的吴声威,近日公开表示自己将对爱奇艺超前点播一事进行起诉,要求判令爱奇艺取消超前点播功能,同时还要求其取消或跳过VIP会员在观影时看到的包括贴片广告在内的所有广告内容。而另一位腾讯视频会员则表示也将就超前点播起诉腾讯视频,并要求赔偿经济损失500元。

追剧而追上法庭,新的进展有点让人意外,但未必不是一个值得正面看待的事情。因为围绕超前点播,人们目前的认识并非完全一致。“你愿意为多看几集花50元吗?”在某媒体推出的调查中,人们的意见就出现了较大分歧。有网友认为视频平台此举侵犯了VIP的会员权益,“吃相难看”,但也有网友表示,“平台并不是强制性消费,用户如果想耐心追剧,完全不用多花这50元”。更有专业人士分析称,面对热剧,花钱可以提前看是一种不错的商业模式。

超前点播是好是坏,先得看其对不对。而验证这一点当然只有依赖法律。

从两个会员的民事起诉状中来看,他们的起诉重点均是针对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的《VIP会员服务协议》,而不单是“超前点播”这一模式。其要点有二:一是认定平台的用户协议中存在着对消费者不利的相关条款;二是认为超前点播使原有的会员权益荡然无存,多项会员特权被变相阉割。根据第一点,则平台涉嫌利用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根据第二点,超前点播则属于违约。

法律怎么看?既然已经起诉,不妨静候裁决。如果经由此案,视频平台能够找到一条既符合法律又有利于自身繁荣的路径,谁说不是皆大欢喜?

消费者通过花钱享受差异化服务,当下人们对这种现象的容忍度已经大大提高,这也是内容付费产业勃兴的基础。但数据也显示,相比内容付费产业成熟的国家,中国娱乐内容付费价格还处于很低的水平。这种状况一方面导致中国的视频平台生存颇为艰辛,另一方面也使得视频平台为了利润屡屡“剑走偏锋”。而消费者那一边当然也不是这一现象的受益者,因为平台一旦无利可图,就很难有生产好内容的动力。

有了会员制度,又推“超前点播”,在这种模式下,视频平台等于把用户作了三个层次的区分:第一种是不愿意付费的用户,其不付费的代价是接受广告的轰炸,第二种是普通付费的会员,第三种则是愿意支付更高费用的会员,这一层次的用户可以在会员基础上享受增值服务。

从视频平台推出的超前点播一边被吐槽一边收获巨大利益的结果来看,在庞大的市场中,愿意为增值服务支付更多费用的消费者其实大有人在,这肯定是中国内容付费产业发展的利好消息。现在的问题只在于平台对会员的这种分层是否符合事先的约定,有没有违背相关的法律。

理不辩不明,经由司法裁判,相信内容付费产业可以消除发展障碍,找到一条兼顾商业利益和用户体验的路径。

视频网站探索付费模式创新,先得学会尊重规则

朱昌俊

2019年12月19日09:18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近日,《庆余年》超前点播事件引起业界和网友的热切关注,两家涉事视频平台均于日前做出回应,并修改了超前点播规则。

超前点播引发的舆论争议,似乎比《庆余年》这部电视剧本身更火爆,这可能让各方始料未及。不过,此次事件从另一角度,也测试出了受众对于会员规则的接受边界,这无疑有助于相关平台提升改善自己的服务。

点播规则调整后,将此前在会员基础上再花“50元可再多看6集”,改变为会员基础上可单集3元进行二次付费点播,相较而言更为灵活,也降低了付费

门槛。能够针对用户的反馈,及时调整付费方式,也确实是兑现了“探索付费模式创新”的承诺。但是,所谓二次付费点播,依然是在原有会员基础上的“加更”,属于会员之外再加“会员”,到底受众的接受程度怎样,仍待观察。

而跳出具体事件看,此次舆论风波的爆发,恐怕很难说是意外。毕竟,在“50元加更”风波之前,有关会员权益的模糊化也早就引发网友普遍的吐槽。

就以会员免广告为例,即便视频开头的广告可以免除,在视频中途也可能加入广告。近日,浙江消保委针对视频网站付费制做的一项调查显示,80%以上的网络视频用户购买会员,都是出于“免广告”目的,但有超70%的用户表示,购买会员后仍然会遇到广告。

说到底,会员制,首先得把规则讲清楚,用户对二次付费加更以及购买会员后仍无法免除广告等做法的反感,并不能简单理解为对“付钱”的反感,更主要的是对“被套路”的反感。毕竟,既然是会员制,不管是平台还是用户,都会默认这是一种通过付费而享有的“特殊权益”。如果会员本身被分成很多“等级”,那应该在事前予以充分的告知。在用户缴费后再“任性”变更规则,衍生出其他模式,其实就破坏了此前用户对自身权益的基本预期。这次加更的做法,表面看并没有影响到一般会员的原有权益,但却破坏了用户最初的预期,这才是最触犯众怒的地方。

在此前的回应中,两家平台都表示,对会员的告知以及消费心理的把握上还是不够体贴。严格说,这不仅仅是“不够体贴”的问题,而是规则本身欠缺对用户足够的尊重。如果真正把VIP会员当作“非常重要的人”,就不应该冒然“横生枝节”,在VIP基础上又推出VVIP。

不乏一些声音认为,视频网站的收费争议,也与部分用户还没有形成足够的付费习惯有关。这样的观点其实是似是而非。一方面,引发争议的并不是视频网站收费,而是如何收;另一方面,越是在用户付费习惯仍需要培育的情况下,视频网站越是要把付费规则做得尽量透明化,否则就可能适得其反。比如,这次就有不少网友表示宁愿去寻找盗版资源。由此可以说,用户的付费习惯不是自动生成的,它同样需要平台的呵护。

一句话,可以理解视频平台的盈利需要,付费模式创新也未尝不可,但真正尊重用户,首先先得学会敬畏规则、尊重规则。

博物馆,创新更有魅力(今日谈)

李清

2019年12月19日05: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借助科技力量,让展柜里的国宝“开口说话”,让库房里的文物“活”了起来,吸引着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脉搏。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既是独一无二的知识宝库,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还是了解历史、认识现实、传承文脉的文化殿堂。衡量一个博物馆是否成功的标准,不仅在于其馆藏有多少,还在于其多大程度融入人们生活、满足受众需求。从这个角度而言,博物馆与科技的相遇,正是要以创新的手段,让文物不再“高冷”,让馆藏更加“亲民”,进而激发观众参观热情,让更多人在触摸历史中延续文脉。

如果说,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是让文化馨香远播的上半篇文章,那让观众看得懂、有所得、有所悟,则是不可或缺的下半篇文章。进一步挖掘藏品的文化内涵,讲好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让更多观众不止步于拍照打卡,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博物馆热就能持续热下去,“博物馆里的文化”就能直抵人心。

发展文创产业步子再快一点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12-19 06:29

作者:刘金祥(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作为正在迅速崛起的绿色朝阳产业,文创产业已经成为满足社会各界文化需要和广大民众精神需求的新兴业态,成为新时代突出的人文亮点和重要经济动能。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引进学习到探索创新的发展阶段,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使命,特别是在以互联网为背景的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语境下,文化创意产业更加注重产学研的融合,更加专注于探索优质文化产品的生成和推进新型文化业态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文创工作者不断激发创新活力,通过对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创造,使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呈现出质、量并举的良好态势,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紧抓机遇,开拓进取,以文化为灵魂,以创意为动力,以创新为核心,将文化元素、创意要素和知识要素与当地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加速做强做大文化创意产业,不断提升当地整体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文化产业发展规律表明,文化产业品牌是文创工作者精心研究和悉心创作的集中体现,也是展现新时代变革中的旌鼓旗幡,但凡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创产品,都是在时代精神的统领下涵育和淬炼出来的。广播影视、动漫、音像、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在我国文创产品集中的各个领域,受国际传播与社交媒体传播、文化传播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的影

响,一批融入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情感元素、价值元素的文创概念迅速以“文创IP”的形式形成核心竞争力。名称、形象、故事、衍生产品等,借助一系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些“文创IP”的传播能力大幅攀升,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家软实力的提升更加紧迫,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精神与中国价值更加重要,这就需要我们用正确的政治导向、文化导向、审美导向自觉约束和规范生产行为,不断推出文化创意精品,警惕伪艺术和个别打着当代艺术旗号的所谓“艺术产品”。中国当代文化创意工作者要将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的趋势和特点,积极投身风云激荡的改革实践,将研发文创产品寓于推动时代进步的使命之中,以冷静沉稳的态度和深邃卓异的思考,高扬时代旗帜、镂刻时代印记、力求生产更多更美的具有思想深度、文化厚度和精神高度的文创产品,切实发挥其在娱乐心灵、淳化心绪、纾解心理和启悟心智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的宏阔舞台上,文创工作者必须有所担当、有所作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秉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理念,积极投身于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改革发展实践,努力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从多维多彩多变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养分。要牢固确立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天职的创作生产导向,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创新发展的最前沿、在乡村振兴第一线,时刻关注新时代人民群众不同的内心情感,表达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愿望诉求,激发热情捕捉灵感,创作生产一批接地气、有生气的优秀文创产品,不断提高文创产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把崇德尚义作为毕生功课,全面而深刻地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历程,深入阐释和形象展现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和沧海巨变,以文创产品这一人文纽带和经济桥梁维系国人的心灵和情感,不断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综艺节目:沉下心方有惊喜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9-12-19 06:29

作者:甘露(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一直以来,综艺节目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同质化产品层出不穷,存在以视觉快感和简单娱乐为“武器”来提高收视率的乱象。透支嘉宾精力、过度制造矛盾、商业化气息浓重等问题让综艺市场“欲速则不达”,许多节目用力过猛反而收视率不高。因此,当综艺节目真正“沉下心”,内容呈现才能“有惊喜”,观众才能从中收获温暖关怀,看到明亮指引。

如今的综艺节目要传递给观众的,不仅是茶余饭后的娱乐消遣,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带有温度的人文关怀;综艺镜头是观众日常生活的延展,可以带观众前往难得一见的远方,了解不曾见到的景象。

一段时期以来,这样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不断涌现。近期,正在芒果TV播出的《小小的追球》创新立意表达,以嘉宾身体力行地投入环保事业、传递公益力量为主线,以“小视角”映射“大时代”入题,节目通过保护环境来回归自然,以探索自然来审视自我,影像中传递着“治愈”的温暖。第一期节目走进遥远寒冷的北极圈,向观众们科普环保新理念:对于那片冰天雪地里北极熊的世界,人类仅仅是一个拜访者,要带着尊重和自我约束来回馈环境,做地球的守护者。再如,央视每年推出的节目《开学第一课》也将公益性贯穿始终。2019年的课堂与爱国主义教育紧密相连,节目激发了学生们心中的爱国热血,赋予他们前行的力量。“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在此指引下,综艺节目走进神秘的北极圈、遥远的大山或是孩子们好奇的大千世界,距离越长、关怀越深切。当影像摆脱了单纯商业化、低俗化的桎梏,关注蓝天保卫战、脱贫攻坚战以及青少年的教育现状等社会关切,国产综艺可以走深、走实,激荡起观众心里的温暖涟漪。

在“爆款”频出的综艺市场,一档热门综艺可以成为一股潮流、一种风向,对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产生价值观的引领。因此,综艺节目需要打磨顶层设计、思考主旨理念,既要给人温度又要示人方向,以深挖立意带领观众走向光明、走向未来。《小小的追球》在线上与线下的设计中,将引领全民投入环保事业作为重要任务,从嘉宾到观众不断进行环保接力,让环保成为潮流,以公益基金的模式将环保落到实处;从认知到行为层层递进,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断深化到观众的脑海中,不论是嘉宾,还是观众,不同国家与种族的人们,都应该共同守护地球的未来。近年来热播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则是以简单的流程设计传递着专业、专注的力量,参赛选手几乎完美的表现与表达展现出扎实的功底。这档被观众戏称为“神仙打架”的节目向年轻群体传达了一个信号:深耕专业、追求极致依旧是这个时代难得的品质和不败的竞争力。由此可见,我们对综艺的评价可以被置于更广阔的维度、更长远的时间线当中,节目的好坏不取决于当下能够给观众带来多少笑点,而在于影像过后能留下多少深入思考与正能量的传递。综艺不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一盏明灯,在此基础上,观众可以预见的不仅是更加健康的综艺市场前景,还有更加光明的社会发展方向。

关怀的温度、光明的前景可以为综艺节目的加速成长赋能,公益、青春等元素的融入,让社会正能量能够在观众中传递开来。时至今日,国产综艺在经历过量化的发展之后,需要给深耕细作留下充裕的空间与时间。综艺节目终究不是工业流水线上以流量与吸睛点糅合出的商业化、批量化的产品,而是需要匠心打造

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触碰温暖、指引未来的积极探索已经起步,应该成为综艺节目的底气与底色。

疑似抄袭的“dalian”,不是大连是“打脸”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2019-12-18 15:08

作者:与归

据澎湃新闻报道,12月12日,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公号“大连发布”,推送了一篇题为《看!大连“城市LOGO”选出来了》的文章。怀揣着好奇与期待,当地民众纷纷“一睹为快”。然而很快,有人指出,被选出来的作品疑似抄袭迪士尼经典LOGO标志。

对比可见,大连城市LOGO涉及到的“DAiAN”字母,与迪士尼LOGO中的英文字母,几乎一模一样。至于唯一剩下的“L”,也是迪士尼LOGO中“T”的倒立版。12月17日,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已经注意到网上的指控,正在查证。

如果说,雷同于迪士尼LOGO字体可能涉及的是“未经允许的商用行为”,那么LOGO中的“连”字,跟江苏涟水县此前发布的官方形象LOGO中“涟”字也几乎一样,就实在难以解释了。而且,书法家叶根友在实名认证的微博也表示,引发质疑的LOGO中汉字“大连”用的是他创作的字体,但没经其授权。

在肉眼可见的相似甚至雷同中,也难怪网友会一拥而上,纷纷玩起“找相同”的小游戏。若最后被认定为抄袭,恐怕还真得感谢热心市民的举报和网友的质疑。须知,该LOGO一旦被确定为大连城市徽标并宣传利用,那丢脸的就不仅仅是抄袭者,连城市形象也会受到牵连。

目前,“大连发布”的工作人员已经表示,“一经查实,将取消涉事作品的参赛资格并追回奖励。违反国家法律规定等相关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话虽如此,但后续的处罚和责任追究,也不能落下。此处所指的责任,并不仅仅单指抄袭者。

要知道,按照举办方的表述,这次活动中的近千件作品经过了“激烈且严格的评审”。而被质疑抄袭的这份作品是唯一获奖作品。如果抄袭最终成立,这个“激烈且严格”无异于打脸,直让人怀疑评审委员会的专业能力甚至是选取动机。

再退一步讲,当一件作品中处处是别人的影子,哪怕不涉及知识产权上的侵权,又有几分原创的智慧和汗水在里面?配不配得上大连的城市形象?值不值得千挑万选、重金奖赏?这些问号背后,也得有符合大众期待的回答与处置。

值得一提的是,涉事作品的推荐单位是“大连印记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作者苏占英与公开的工商资料中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以及大连市广告协会理事

会的一名常务理事同名同姓。如果这几个身份汇聚到同一人身上,那么质疑就应该更加深入。而且必须是一场入木三分的详查、严查、深查。否则,公众的疑虑就无法完全消退。

在知识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时代,对于抄袭现象,一定要保持零容忍的态度。杜绝类似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彻查严处。只有让抄袭者付出代价,让不作为、乱作为者吸取教训,才能形成对知识产权的敬畏氛围,才能将抄袭现象堵在意识动念的上游。(与归)

中国故事国际化表达的有益探索

李蕾

2019年12月19日08:06 来源:光明日报

近年来,中国电影创作可谓题材多样,爱情、科幻、动作、战争等不同类型的精品力作纷纷涌现,不断向着艺术和思想的纵深处拓展。在这种背景下,《烈火英雄》《中国机长》《流浪地球》《天·火》等国产大片不断涌现,弥补了灾难片表现不尽如人意的缺憾,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近日上映的《天·火》,首次试水火山爆发题材,以震撼的视效和真挚的情感,激发了观众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救人与自救”“中国式父女关系”等话题的讨论,更引发了社会舆论对于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现状的关注。

灾难类型片以人们应对地震、洪水、火灾等极端情况时的表现为主要内容。优秀的灾难片,既能营造出富有冲击力的视听效果,也能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引导社会各界的积极思考。要完成这样一部影像作品,往往需要科学的制作流程、成熟的拍摄技术、巨大的投资体量、专业的摄制团队等诸多方面的协调配合。从某种程度上说,灾难片就是检验一个国家电影工业化水平的试金石。《2012》《后天》《星际穿越》……一提起灾难片,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基本上都来自国外。长期以来,欧美国家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灾难题材电影创作的主角位置,无论是故事内容还是制作水平,都远超其他国家。不过,《天·火》的出现,为中国电影产业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创作方向,让人们看到了国产灾难大片崛起的希望。

在《天·火》主创团队的努力之下,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了火山喷发时的山崩地裂,岩浆流淌时的沸腾翻滚,火山灰袭来时的遮天蔽日,飞石如流星一般砸向人们时的猝不及防,熔岩暮霭静电的凄美梦幻,人们驾着车逃生时的“速度与激情”……《天·火》视听上的沉浸感和代入感是直接的,一波又一波的奇观之下,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绝境逃生的惊心动魄。从大全景到近景,展现火山不同阶段、不同程度、不同量级的爆发,对这个“反派角色”进行了立体、极致的刻画。为达到这一视听效果,团队拜访众多地质学家,为场景找到合理根据。《天·火》拍摄及后期制作耗时两年,有近2000位电影人参与,在2000多个镜

头中,视效镜头占比达到80%……为了呈现真实的灾难场景,剧组在拍摄过程中消耗了500公斤炸药,采购了20吨火山灰。

《天·火》对灾难片的探索并没有停留在单纯专注于视听效果的浅表层面,而是将强烈的“重工业”气息与中国式情感表达进行对接融合。尽管该片有多位外国电影人参与,但创作的主操盘手还是中方。比如在情感戏的拍摄中,导演非常尊重中方的意见,人物设定、人物情感关系的构建,包括台词,主要由中方把控。剧本由美国编剧和中国编剧共同创作,美国编剧给出剧本框架,中国编剧将其进行本土化改造,加入更多中国元素。所以我们看到片中李文涛和李晓梦这对父女之间“你想要我安全,我想要的是安全感”的含蓄隔阂以及关键时刻为了彼此可以牺牲自己生命的真挚热烈。这是在全球电影市场上凸显出巨大影响力的中国电影业与拥有丰富经验的国际电影人之间的一次深度合作。在这次尝试的过程中,我们对中国故事如何进行国际化表达的问题产生了新的认识。中国电影产业要想形成完善的工业体系,必须生产更多具有竞争力和传播力的高概念电影。可以说,《天·火》作为一部具有全球商业制作背景的国产灾难大片,为提高中国电影工业水准进行了一次有益尝试。

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电影力量(新论)

鲍盛华

2019年12月19日05:5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电影要有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伟大的情怀,讲述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

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已经突破600亿元。其中,《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及国庆档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国产电影,表现尤其抢眼。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日益发挥着强大的价值引领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我和我的祖国》从小人物、小视角切入宏大历史,展现普通人与祖国命运相连;《中国机长》讲述机组人员沉着应对事故,在万米高空创造奇迹;《攀登者》回溯当年中国登山队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的故事……凡人壮举、家国情怀,在电影中得到充分展现。中国电影人正在尝试用电影,回答新时代文化命题。

优秀的电影作品,归根结底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可以说,能够在银幕上成功表达出这些动人心魄的“中国力量”,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脚踩在坚实的

中国大地上。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进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古老中国的深刻变化和近14亿中国人民极为丰富的生产生活,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极为肥沃的土壤,值得写的东西太多了。只有走进生活深处、把握时代脉络、聆听人民声音,才能有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有梦想、有机会的时代,是要奔跑、要奋斗的时代。今天,中华大地活力奔涌,精彩的中国故事正在书写新的篇章。无论是《我和我的祖国》中甘愿备飞的优秀女飞行员,还是《中国机长》中临危不惧的机组成员,这些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人,展现的是中国人的精气神。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从深藏功与名的张富清到独守孤岛的王继才,从排雷英雄杜富国到扶贫干部黄文秀,他们的事迹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以电影进行提炼加工,进行艺术化的表达,讲述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就一定会给更多人以追梦圆梦的力量。

站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黄金时期。如何更好地写下我们的“电影答卷”?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电影的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电影要有鲜活的人物,人的形象立住了,传递的力量和价值才是可感的;电影要有生动的故事,好故事能够展示力量,更能激发力量;电影要有伟大的情怀,有情怀才能感染人、打动人,给人持久的力量。只有关注当下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呈现更生动的中国,我们的文艺才能为世界贡献独特的声响和色彩。

包括电影在内的文艺作品,传递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理念、文化精神和审美追求。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希望中国电影人能带来更多好的作品,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电影力量。

(作者为长影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全民猜地名”为何这么来劲?

——从解读地名热看坚定文化自信

来源:新华网2019-12-19 10:22

新华社记者高蕾

近段时间以来,一部以“猜地名”为主要形式的电视节目,在民众中间引发了一场“全民猜地名”的热潮。专家表示,地名是社会交流交往的基础信息,也是重要文化载体。解读地名活动受到持续关注,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坚定社会大众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尝试。

关于地名的来源,浙江舟山群岛地名文化工作室工作人员王建富认为,一个地方的地名,可能源自当地最典型的自然特征,也可能来自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来自地方的人文特色、生活习俗、精神追求、希冀向往等。人们对自然与社会的各方面、各角度的认知,都有可能投射到小小的地名之中。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认为,地名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但许多人对它的认知停留在表面。“我一直认为,行走在地名里,就是走在历史里。比如,走在深圳的地名里,就是走在改革开放的历史里;走在南京的地名里,就是走在六朝古都2000多年时光长河里。”胡阿祥这样看待地名的含义。

在王建富看来,地名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往往还寄托着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作为一名在海岛基层工作了30年的老地名工作者,王建富工作之初正值两岸通邮起步之时,他发现很多去台老兵寻亲的信件因为是请人代写的,信封上的地名常常出现错误。但如果把信封上写的用相近的方言翻译,基本还是能找到对应的正确地名。“可见,一些去台老兵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又已离家数十年,但故乡的名字仍然牢牢镌刻在他们的脑海里。”王建富说,“地名成为在外的游子赓续根脉最重要的线索。”

“目前,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共收集地名1200多万条。可以说,每一条都承载着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记忆、情感的寄托。”民政部区划地名司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当前,民政部正在推进修订《地名管理条例》,拟对规范地名管理、保持地名稳定、保护地名文化等做出一系列新规定。“此次解读地名的兴起也将对规范地名管理、加强地名文化保护等工作产生促进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认为,解读地名热潮的基础是近年来学习传统文化兴趣的回归。他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地名“玉门关”为例指出,很多人知道玉门关这个地名,但有关东汉时期军事家班超与玉门关的故事却鲜为人知。“我们看似在解读地名,实际上是在解读地名背后的人、文化和生活,以及我们的情感。”康震说。

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研究员刘连安也表示:“地名是文化化石,其中积淀了最深沉、最为社会公认、与百姓生活最为密切的文化共识。大家热衷于解读地名,源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是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

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周尚意看来,解读地名满足了社会大众对“我是谁”“我从哪儿来”问题的思考和回应,对于如何更好地增进文化自信也有启发借鉴意义。“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只要善于发掘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生活之间的契合点,找到传统文化的‘烟火味’,就可以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坚定全社会的文化自信。”

高考地理最新热点专题

2019年高考地理最新热点专题2009年高考地理最新热点专题:北方干旱 截至1月19日,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7省冬麦区受旱面积总计达1.04亿亩,其中重旱2428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口196万人、大牲畜67万头 一、基础知识归纳 仅仅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干旱和旱灾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 1、干旱干旱通常指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因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 2、旱灾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 3、北方此次干旱表现了哪些特点: 一是降水严重偏少、气温偏高。二是农作物受旱面积大、程度重。三是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突出。四是江河来水持续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 4、北方此次干旱产生的原因 一是今年空中气流以西北气流为主,也就是大气环流在中纬度地区盛行西北环流,西北气流为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雨雪天气。 二是暖湿气流偏弱能给北方带来降水的西南暖湿气流几

乎不存在 三是处于周期性的干旱期 四是气温显著偏高 五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 5、干旱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危害: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尤其是对冬小麦越冬极为不利。干旱易引发森林火情,冬春季节容易引发沙尘暴,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措施:要合理调配水源,加大灌溉力度。野外用火需加倍小心。实施人工增雨或者增雪的作业,利用秸秆覆盖等措施进行保墒抗旱。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发展节水灌溉,修建引水蓄水工程、选择耐旱作物等 6、沙尘暴: 沙尘暴(黑风暴)是大风扬起沙尘,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恶劣天气,属于沙尘天气(浮尘、扬沙、沙尘暴)中最强的一种。沙尘暴易发生于降水少而多大风的季节,多发生于沙漠及邻近的地区,中亚、北美、中非及澳大利亚是世界四大沙尘暴区,中国北方是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特别是春季,空气不稳定,多大风(冷锋活动),

2019高中高考作文素材:家国情怀(时事热点)

高中作文素材:家国情怀(时事热点) 高考全国新课标卷越来越注重对家国情怀特别是对时事热点的考查。下面给大家分享2019必须关注的时政热点! 改革开放 1「命题关键词」 改革、开放、科技、自信、实干、创新、继往开来、创新思路、生机活力、实践积累、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实事求是、特色道路、学习借鉴、先进科技、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合作共赢 2预测题目 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 (2)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文天祥《念奴娇》) (3)四十年来,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从跟随世界走向引领世界。 (4)某居委会主任由“致富带头人”蜕变为贪污腐败分子;某演员由知名明星变成了偷税漏税“名人”。 (5)“退休干部楷模”杨善洲,用二十年时间改变荒山,但不变的是他一生为民的执着和信念。 (6)十九大报告中主题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少于800字。 3高分思路 试题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所选材料都是与“变”和“不变”相关的。 材料从“变”的角度选材。材料(1)从正面选材,表明了“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材料(3)则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具体体现,这是“变”(改革开放)的结果,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然而,这“变”的背后则蕴含着不变,那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材料(4)从反面选材,用“致富带头人”和某演员的蜕变,警戒我们:社会可以变革、时代可以变化,但理想、信念不可丧失。 材料从“不变”的角度选材。其中材料(2)(5)用文天祥“朱颜改尽”“丹心难灭”和杨善洲一生为民两个事例,一古一今,蕴含着“赤诚之心”“远大抱负、美好信念”等应当坚守也必须坚守;材料(6)十九大报告主题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启迪我们,无论时势如何变化,初心须不忘,使命须牢记。 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特定时间节点,弄清“变”与“不变”的含意及两者关系,对于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复兴都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与以往不同,不再是选择其中的几则材料,更不能只选择其中之一。这一要求非常重要。 4学霸范本 求变浮云意不变磁针情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世间一切事物都在变。“穷则变,变则同,通则久”,当今中国正在变,正走向引领世界,变通,让我国的命运柳暗花明,让我们的各条战线获得硕果。“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文天祥笔下的一个“难”字道出了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坚定,几多刚毅,几多信念呵!因此,在社会进步的今天,我认为“变”是智慧,“不变”是信念。

高考英语-作文热点话题词汇及句型素材

高考英语作文热点话题词汇 话题一:中学生的爱好与兴趣 Spare time(业余时间), favorite(最喜欢的), Interest(兴趣), hobby(爱好), appetite(嗜好),taste(口味), read novels(也小说), play football/basketball(打足球/篮球), surf the internet(上网), chat online(在线聊天), play games(玩游戏), collect stamps(集邮), make e-friends(交网友), climb mountains(爬山), watch TV(看电视), enjoy popular music(喜欢流行音乐),be interested in(对…感 兴趣), develop an interest in(在…方面发展兴趣), be fond of(喜欢…),be keen on(喜欢…), have love for(喜爱…), have a taste in(对…有兴趣) 等。 话题二:劳动与劳动观念 Work(工作), be at work(在工作), work hard(努力工作), produce(生产), worker(工人), labor force(劳 动力), labor(劳动), voluntary labor(义务劳动),serve the people(为人民服务),heart and soul(全 心全意),physical labor(体力劳动), mental labor(脑力劳动), labor viewpoint(劳动观念), labor Day(劳动节), workday(工作日), means of labor(劳动方式), honorable(光荣的), be devoted to(奉 献于..), value(价值), earn money(赚钱) , personal interests(个人利益)等。 话题三:创建和谐社会 harmonious(和谐的), friendly(友好的), civilized(文明的), honest(真诚的), credible (诚信的), be public-spirited(有公德心的), balanced(平衡的), be in order(有序的), peaceful(和平的), live in harmony(生活和谐),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等,help each ether(互助), care for each other(互相关心), have deep love for (热爱), be concerned with (关心), build(创建), cherish(珍惜), take an active part in(积极参与), pay attention to social moral(讲究社会公德), protect the environment(保护环境), save energy(节省能源)等。No pains, no gains. 不劳无获。…can be achieved by hard wok. …可以通过劳动获得。It is difficult to find work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在当前形势下,很难找到工作。It is honorable to … …是光荣的。If everyone … for others and the society, our world will be …如果每个人为他人和社会做…,我们这个世界将会…。Every one should … and devotes himself to building our motherland into a strong country.每个人应该…, 为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壮的国家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话题四:招聘与求职 employ(雇佣), look for(寻找), take in(吸纳), full-time(全职的), part-time(兼职的), well-paid(薪 水高的), be paid by the hour(按小时发工资), requirement(要求), résumé(个人履历),schooling(受 教育情况), subjects(课程), working experience(工作经历), qualification(合格证明), transcript (成绩单), health(健康状况), present address(现在通讯地址)等,apply for(申请…), graduate from(毕业于), major in(以…为专业), degree(学位), scholarship(奖学金), good grades(良好的成绩), hobby(爱好), favorite(最喜欢的), be skilled in(在…方面熟练), be good at(擅长…), experienced(有经验的), confident(自信的), English and computer ability(英语和计算机能力), healthy(健康的)等。 话题五:中学生的健康问题 Physical and mental condition(身体与精神状态), strong(强壮的), un/healthy(不健康/健康的), overweight/fat(肥胖的), thin(瘦的), near/short-sighted(近视的), mentally unhealthy(精神不健 全的), normal(正常的), abnormal(不正常的), energetic(精力旺盛的), unhealthy eating habit(不 健康的饮食习惯), eat much junk food (吃太多的垃圾食品)等,Stay/keep healthy/fit(保持健康), build up one’s body/ improve one’s' health(强身健体), enough sleep(充足的睡眠), take regular exercise(进行有规律的运动), roper diet(合理的饮食), good living habits(良好的生活习惯), lose weight(减肥), remove heavy burdens(减轻负担), be good for/do good to(对…有益处), nutrition(营养), go on diet(节食), form a … eating habit(养成一个…的饮食习惯) Breathe in as much fresh air等。

高考地理热点素材

2019高考地理热点素材 通过对地理的学习,我们能更清晰地了解这个世界。那么你知道2019高考地理热点素材有哪些吗?下面是由查字典地理网小编整理的2019高考地理热点素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9高考地理热点素材(一) (一)坎昆会议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坎昆举行。在此之前,11月20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发布,2019年可能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一年。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球地表气温为摄氏14.73度,是130年来地表气温的最高值。德国地球危机研究所也发布类似数据:2019年前9个月除创下130年来最高地表气温外,还在多个地区创下有记录以来的区域最高气温。俄罗斯创下摄氏37.8度的气温记录,巴基斯坦创下摄氏53.5度的气温记录,美国洛杉矶的气温一度达到摄氏45度。伴随全球气候变暖,人类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 主要考点: 1: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应对措施 2:极冰融化与西北航线、东北航线、对世界世界贸易,生态环境的影响(清华自主招生地理试题) (二)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

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利比亚、埃及、也门、约旦、沙特、巴林、伊朗等国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社会震荡,中东北非地区似乎进入了三十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内部原因: 1.高失业率,联合国最近发表一份阿拉伯国家发展报告称,2019年阿拉伯国家总体失业率高达14.4%,远高于同期全球6.3%的平均水平。特别是青壮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成为部分阿拉伯国家经济安全的最大威胁。 2.政治腐败,埃及腐败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行政缺乏透明度,以及某些政府工作人员个人丧失职业道德和操守。此外,政府部门在选拔干部时没有仔细甄别也是腐败现象滋生的原因之一。 3.贫困问题,阿拉伯国家的贫困率一直居高不下,黎巴嫩和叙利亚的贫困率为28.6%-30%之间,埃及为41%、也门高达59.9%。据此推算,大约有6500万阿拉伯人生活在贫穷中。另外,贫富分化现象也较严重。 4.经济衰退,一些阿拉伯国家拥有巨额石油收入,掩盖了其经济体本身存在的漏洞。这些收入大多投资于外币资产和境外以及国防和军队,真正用于实体经济的规模较小,这加剧了阿拉伯国家经济衰退。 主要考点 1:中东北非石油资源特点、战略位置

2019高考作文素材热点汇总:为中国制造点赞

2019高考作文素材热点汇总: 为中国制造点赞,2019考生必看! 近日,一篇关于“中国制造”的人民日报微博被人们疯狂转载…… 中国制造再一次震撼人心,作文君看了,心情也澎湃不已。每一次震惊国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振奋人心的故事。每一份故事背后,都是一份非常棒的作文素材! 1、“人造太阳”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1月12日报道,中科院等离子体所今天发布消息,我国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加热功率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加到300千焦,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获得的多项实验参数接近未来聚变堆稳态运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条件,朝着未来聚变堆实验运行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东方超环(EAST)是等离子体所自主设计、研制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是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也是我国第四代核聚变实验装置,它的科学目标是让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温条件下,像太阳一样发生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所以也被称为“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的研制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我们国家大部分用化石能源供能,如果核能聚变可控的话,就会给世界的能源解决巨大问题。 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旦实现,能源将会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旦掌握,人类将从地球文明跨越到恒星际文明,星际大航海时代将随之开启。 2、“推力矢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11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开幕。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在珠海上空成功进行了过失速机动飞行表演。展示的“榔头”机动,“大迎角360度滚转”“落叶飘”“眼镜蛇”“赫伯斯特”等典型过失速机动飞行动作,充分体现了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优异的飞行性能。 据歼-10B推力矢量技术验证项目现场总指挥、航空工业副总经理杨伟介绍,实现过失速机动飞行,不仅要拥有带推力矢量技术的发动机,同时,飞机必须具有优良的大迎角气动性能、良好的进发匹配特性、以及独特的飞行控制技术。近几年,在军委装备发展部、空军、科工局等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国推力矢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此项关键技术的国家之一。 “歼-10B推力矢量技术验证项目,成功实现了推力矢量这一航空关键领域的创新突破,这是飞发一体综合设计与应用的典型范例,也是航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为后续的技术创新和型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歼-10B推力矢量技术验证项目总设计师、航空工业成都所总设计师王海峰说王海峰说。 3、第41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 2018年11月1日23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这颗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七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年底之前,长三乙运载火箭还将与“老搭档”远征一号携手发射两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 近日,随着北斗三号工程第三、四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2018年北斗卫星进入密集发射期。计划到2018年年底我国将发射18颗北斗三号卫星,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2020年,35

精品-2020高考英语作文热点素材开头句子汇总

2020高考英语作文热点素材:开头句子汇总 春秋冬来,新一轮的高考已经来临,在备考的时间当中,高考作文非常厉害,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高考英语作文热点素材:开头句子汇总”,持续关注 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 1. In a world that’s growing more and more (competitive …, the ability to do … has never beenmore important. 在一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世界,做……的能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要。 2. It has often been remarked that … 常常有人论及…… 3. A lot of people seem to think that … 许多人似乎认为…… 4. It i s believed that … 人们认为…… 5. Although it is commonly held that …, it is quite unlikely that … 虽然人们一般认为……,但…… 不大可能。 6. Although it is generally agreed that …, it is unlikely to be true that … 虽然大家普遍认同……,但…… 不大可能是正确的。 7. Although the (common (belie f is that …. A recent (discovery (shows that … 虽然一般的观点认为……,但最近的发现表明……

1. Although the (common (belief is that …. A recent (discovery (shows that … 虽然一般的观点认为……,但最近的发现表明…… 2. Although people all agree that …,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 虽然人们都一致认为……,但应指出的是…… 3. For years (hard working has been regarded as …, but things are quite different nowadays. 多少年来,刻苦被认为是……,但近来情况却起了变化。 4. For years … had been viewed as …. But people are taking a fresh look at it now. 许多年来,…… 一直被认为是……。但人们现在正以崭新的视角重新审视。 5. Most of us have taken it for granted that …, but a recent survey reveals a surprising discovery. 我们大多数人对…… 习以为常,但最近的一项调查却揭示出一个令人吃惊的发现。 1. We are often told that …. But is this really true? 我们常被告知……。但事情真是这样吗? 2. Many people like the idea of …. But it is not beneficial to … 许多人喜欢这样的想法,认为……。但这对…… 是没有好处的。 3. It’s well understood that … always requires … but … 人们很好理解…… 总是需要……,但是……

高考语文时事热点作文素材(一)

“停课不停学”:2020高考语文时事热点作文素材(一) 众志成城|抗疫前线之外,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疫情袭来,无论南北,我们都已参与这场战役,那些发生在疫区、前线的或暖心或催泪的人和事总牵动着万千人的心。 在抗疫战场上,有舍生忘死、彻夜难寐的医护人员,有老当益壮、自愿请战的专家学者,有善良勇敢、辛勤劳作的建筑工人,有留守疫区、自愿给医院供应餐食的饭店老板。 但更多的人,只能“困”在家中,眼看着确诊人数逐日攀升,目睹前线人员前仆后继,却无能为力。 这或许是前所未有的“集体宅”现象,人们被焦虑围追堵截,却只能不停地刷着手机。各种各样的信息填满了屏幕,官方的通告、媒体的报道、公知的宣传,令人恐慌而揪心。 春节之前,许多年轻人为劝父母戴口罩愁白了头,操碎了心。 春节之后,随着各项防范措施陆续执行,那些轮播的疫情新闻、社区的电话提醒、出入经行的门禁终于让长辈们认识到新型冠状病毒的严重性,更大的焦虑和无奈也席卷了每个人。

这个时候,有些人站了出来,运用自身的智慧和才华,安抚人们那颗彷徨失措的心。 或许是一段解说,或许是一个视频,或许是一句歌词,凝聚起新时代青年人的情怀和力量。虽然它们无法在前线争分夺秒、拯救生命,但在后方,它们有的为人们提供了认识病毒和疫情的渠道,有的给予人们情感上的激励与安慰。 在这个非常时期,有的人冲锋陷阵,有的人捐款捐物,有的人理性分析,有的人以音传力。每种方式的支援都应被颂扬、被允许。 “智者的呼号,勇者的坚持,仁者的情怀,都应看在眼里。” 回形针的硬核科普 情理兼具的民间智慧 对于缺少医学知识的普通人而言,我们时刻受到病毒传染的威胁,实际上却对它近乎一无所知。 大多数人或许知道新型冠状病毒这个名字,知道它的宿主是野生动物,知道它传染性强,却甚少了解它是如何发生、怎么传播、通过什么方式感染的。而说到人所共知的防疫措施——戴口罩,网络上的各类信息更是五花八门,许多人只知道N95和外科口罩防护效果好,却不知道口罩是如何阻挡病毒的,也不知道当无法买到理想的口罩时,我们又应该如何尽最大可能保护好自己。 2020年2月2日,一条约10分钟的视频《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解答了许多在人们心中盘桓已久的疑问。这则由泛科普自媒体“回形针PaperClip”发布的科普视频,理据清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迅速在各类平台传播,获得了全网超过1亿播放量。

高考地理复习指导从地理学角度分析社会热点

高考地理复习指导从地理学角度分析社会 热点 高考地理复习指导1.通读课本目录。从整体上调整知识结构,进一步清晰知识脉络。2.强化读图训练。每天浏览地理图册一至两页,加深对世界重要地区经纬度、地形的认识,联想该地发生的重要事件。3.每天做一套文综题,严格按照高考规定时间,连续用时,以保证思路连贯性,以便调整生物钟,培养考试习惯。4.归纳答题技巧,并坚持有意训练,争取做到少失多得。5.关注热点。从地理学原理的角度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如发生地点、人文规律性、发生事件的地理原因等。 问答实录 问:最后冲刺阶段如何复习区位地理? 答:在解答有关区位地理的题目时,考生往往会因在区位判断上出现偏差和对区位背景不熟悉而失分。最后阶段复习区位地理首先应通读教材,对书本中和老师上课所提及的重要区位进行全方位温习。熟悉区位的自然和人文背景,如农业、城市、交通、旅游等方面内容。同时,多看区位图,要能根据经纬网和区位地形判断出大致区位。在会认图的同时,也应学会对不同区位做对比,对其分布的重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问:复习自然地理时是不是应特别注意计算能力的训练?

答:很多考生因为计算不熟练而导致对自然地理的恐慌,这是不值得的。我们在复习自然地理的时候,不应只注重对计算能力的训练。考生在复习自然地理的相关知识时更应注重对这些方面的掌握,适当配以须计算的题加以训练。 问:对地理学科的知识掌握不太好的学生应怎样着手最后阶段的复习? 答:地理成绩历来是考生文科综合成绩的分水岭。对知识点掌握不太牢的考生来说,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从自己最薄弱的知识点入手,各个击破。如果各大知识块掌握程度相当,我建议从自然地理入手,逐个击破知识漏洞。同时,尽快把头脑中已储存的知识重新排序组合,使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化,优化知识结构,避免在知识调用时出现混乱。 问:复习中应如何把地理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 答: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应该学会把关注的热点话题放到所在的这个区域,分析这个地区相关的地理事物、地理特色,分析事件发生在这一区域的地理因素。同时注意区域的切换,除了关注热点的发生地,还要关注该区域在历史上发生的一些事情。中哈石油建设、目前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我国的自然灾害问题,都应成为我们关注和分析的热点。问:如何解答地理学科的主观题? 答:读图、读题干、读材料、读数据是关键。审题时应穷尽

2020高考英语作文热点素材:文化遗产.doc

2020高考英语作文热点素材:文化遗产现如今高考备考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高考英语作文热点素材:文化遗产”,持 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 2020高考英语作文热点素材:文化遗产 Cultural heritage, the concept into 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heritage,including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of historical, artistic and scientific valu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refers to various non-physical existence and life of the mass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expressions. From the year of 20xx, the second Saturday of June each year for the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Day. 文化遗产,概念上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从20xx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遗产日。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ncluding ancient ruins,ancient tombs, ancient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cave temples, stone carvings, frescoes, important historical sites modern and representativ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mmovable heritage, history, the era for in-kind, works of art,literature, manusripts, books and materials, etc. movable heritage; and their architecture, their homogeneity or the integration with the landscape of 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 of

2018年最新高考语文作文时事热点素材全集(20200709131211)

最新高考语文作文时事热点素材全集 每天一素材 17岁少女选美夺冠跑谢拾荒母亲 10月28日,一位来自泰国拾荒家庭的17岁女孩阿敏,凭借高挑的身材、出众的长相和独特的自信,一路披荆斩刺,最终赢得泰国选美冠军。阿敏 获得冠军后,跪拜还在拾荒的母亲,这一幕令众人感慨动容。 来自泰国北榄府的阿敏,虽然成为了泰国选美比赛的冠军得主,但在 光鲜的舞台之外,她经历了太多的人生坎坷。 阿敏家境清贫,从小家里便以拾荒维生。高三毕业后,她因为经济原 因无法继续学业,只好选择去工作,赚取大学的学费。在此之前,这位十 几岁的女孩已经做过不少工作,比如卖二手衣服,帮助家里的拾荒生意等。 后来,在泰国选美圈的亲戚见阿敏一家生活不易,于是带阿敏报名正好赶 上档期的选美比赛,更没想到阿敏在比赛中不畏出身贫寒,努力展现自信 的一面,因此一鸣惊人,一路拼搏直到摘下桂冠。 阿敏获得冠军后,迫不及待地戴着桂冠及饰带回到家里,跪拜母亲以 表示感恩。阿敏表示自己能有今天,也是靠家里拾荒生意的支持,大家都 靠自己的双手努力赚钱,所以她一点都不会因母亲靠拾荒维生而感到羞愧。 但她也期望在赢得选美冠军后,能够接到一些广告、影视工作,来改善家 里的经济状况。 关键词:感恩、感动、孝心、自信、拼搏

精美文段:阿敏用她的行动感动了众人,让我们重拾淡化的孝心,也让我们看到自信赋予一个人的勇气和力量,无论身处何等困境,我们都不该放弃向上的希望。

每天一素材 马拉拉:用自己柔弱的声音震撼着世界 7月12日,马拉拉在她16岁生日这天来到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与 来自80多个国家的几百名学生参加青年大会。联合国把这一天定为“马拉拉日”。 马拉拉在大会上进行了演讲:“极端分子害怕书和笔,教育的力量令他们感到畏惧。他们害怕女性,他们被女性发出的呐喊所震慑。这就是为 什么他们每天都要炸毁学校,因为他们害怕改变,害怕我们通过努力得来 的平等。兄弟姐妹们,为了每个孩子的美好未来,我们向往学校和教育, 我们将为了平等和教育继续我们的步伐。如果要达到我们的目标,就必须 让我们用知识来武装自己。让我们拿起书和笔,它们是最有力的武器。一 个孩子、一名教师、一支笔和一本书,可以改变整个世界。教育是唯一的 途径。”这位因为在巴基斯坦追求女孩上学权利而被塔利班枪击的姑娘, 坚持用自己柔弱的声音震撼着世界。 10月10日,因“为受剥削的儿童及年轻人、为所有孩子的受教育的权利 抗争”,马拉拉与凯什·萨蒂亚尔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马拉拉成为 该奖项最年轻的得主。 “就算我是个小女孩,就算所有人都不相信我能成功,我也不应该丧 失希望。”她说。

2019高考作文热点素材10篇(集锦)

2019高考作文热点素材10篇(集锦) 1.让公众感受历史的魅力(人民论坛) ——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⑦ 在一件件国宝中触摸文化的宝藏,于一封封家书中感受精神的传承……近年来,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走红,让观众看到“历史原来这么有料”。透过影像化展示、故事化讲述,尘封的记忆被激活,历史的图景在人们心中铺展。 历史源于一代代人的书写,既有故事,又有遗珍,更沉淀出文化、闪耀着智慧。领袖的“用典”,正是一个感受历史魅力的窗口。用东汉杨震“四知拒金”说廉洁,引《晏子春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讲实干,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谈信仰……信手拈来的精妙典故,让领袖的讲话、文章充满魅力、引人入胜,也让人看到历史中蕴藏着的智慧与力量。 古罗马学者西塞罗曾说,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出生以前的历史毫无所知的话,这个人就等于没有长大。的确,割断了历史,“现在”就失去了纵深,成为一个单薄的平面。人们渴望走进历史、了解传统,正是希望于其中理解当下、定位自身。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的纪录片,能让年轻人觉得很燃很感动;为什么公众排起长队,只为一睹2000年前的西汉海昏侯墓文物。可以说,让公

众更好地感受历史的魅力,不仅是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也是回应公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更好感受历史的魅力,需要让公众走进“历史的场景”。翻看《史记》《汉书》,能听见垓下的悲歌、看到绝域的车骑,体悟到兴衰之理、人生奥义。看看长征路上无言矗立的红军墓碑,走进戈壁荒漠中连接天地的发射基地,更能感受革命史的慷慨悲壮、奋斗史的荡气回肠。我们其实“去古未远”,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之中。国家史、地方史、行业史、家族史,都在我们的衣食住行间活泼地呈现着。进入这样的历史场景,使得历史可触可感、宛在眼前,才能打开人们的历史视野,激发人们的历史兴趣。 更好感受历史的魅力,也需要让历史走进“生活的场景”。近年来,引发收视狂潮的历史正剧、开启大众阅读的大家小书、点燃观众热情的文化节目,这些作品赢得认可也正说明:历史不应曲高和寡,更不应远离生活,而应是有温度、接地气、富于人情味的。不论是亮相北京、上海、深圳的“时光博物馆”,或是深受网友追捧的故宫文创产品,它们打动人心的秘诀,就在于他们嵌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赋予了我们的生活以历史的景深。 领袖强调,“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历史要“活起来”,也正需要发现生活的历史场景、创造历史的生活

考前必背写作热门话题素材--高考英语

考前必背写作热门话题素材 一.学校生活 1.According to the rule,every student can borrow up to 5 books each time and keep them for 10 days.The library is open from 9 a.m. to 7 p.m. from Monday to Friday and closed on weekends. At YGCL in Beijing on April 8 2018 小地点大地点小时间大时间 活动从九点开始,十一点结束The activity starts/begins from 9 to 11. The activity begins at 9 am, which lasts two hours. 2.In order to inherit and pass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our school will arrange/hold a special lesson on how to make paper-cuts in the Children’s Palace at 3 p.m. next Friday afternoon. 3.In the beginning,we will listen to a speech on the history of Beijing Opera delivered by a famous artist.After that,there will be a live performance of Beijing Opera.Besides, methods of drawing facial makeup will be taught on the spot. 4.An optional course whose name is Chinese poetry appreciation is to be held for foreign students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classical poetry. 5.Our Art Week will cover a wide range of activities,including drawing,short plays,playing musical instruments,as well as singing and dancing.The judges will be made up of experts and students.We will choose the top six as the winners. 6.As to the ways to learn Chinese culture,there is much access to it.You can either borrow the relative books from the library or search it online.You can also join the discussion on social media or even set up a forum of your own. 二、语言学习 1.Practice makes perfect.As is always the case with language learning,Mandarin learning also asks for lots of practice.To practice as much as possible is where the secret lies.Besides,you can also improve it by reading Chinese story books,watching Chinese films and listening to Chinese radio programs.After all,speaking and listening are very important in language learning. 2.It’s advisable to buy some books containing basic daily dialogue or interesting stories aimed at/intended for beginners. 3.Some online courses on spoken Chinese can be helpful for you to adapt to the Chinese

2017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时事评论

23救95值不值,总得有一些价值免于功利计算 为救95岁老太,23岁消防员火海牺牲――这条新闻再次让人们深切地意识到:奥特曼都是骗人的,消防员才是真英雄。5月2日凌晨,福建宁德一民房起火,火势猛烈,95岁老太被困。搜救过程中,墙体突然倒塌,消防战士姚为君被埋压,救出后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23岁。 年轻生命的牺牲让人无比痛惜,我比较反感媒体的这个标题:为救95岁老太,23岁消防员火海牺牲――这个议题预设着“23岁换95岁”的生命冲突,诱导出一个坏逻辑,让人们用年龄去衡量生命的价值,以功利主义的思维去评判这样做到底值不值。评论中一片争议,有人说,别怪我自私,我觉得英雄亏了。有人说,23岁大好的年华,也许他活着以后可以救更多人,对,我狭隘!有人说,也许是我太浅薄,不值,你的父母该是怎样地撕心裂肺。 想起30多前“大学生张华救掏粪老农而牺牲”引发的那场关于人生价值的大讨论,今天人们仍在讨论这样做值不值。这个时代的一大进步就表现在对生命的平等尊重上,虽然仍有人觉得不值,甚至痛骂支持救人者为“圣母婊”,但这种声音已经很边缘,主流观点是在批评这种“值不值”的坏议题,痛斥这个“用年龄衡量生命价值”的坏思维。 一个网友的留言赢得了很多人的点赞:如果非要从客观上分析救一个人是否值得,这是人类文明的倒退,生命不分老幼贵贱,或许这个年轻的生命本可以有几十年的大好时光,老人只有几年甚至几个月,如果因为这个放弃对生命的拯救,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也是人性倒退的开始。 这就是现代文明,生命的平等尊重上而给予弱者更多的倾斜关怀。在一个文明的社会中,人们不仅不会用高低、贵贱、长幼来衡量生命的价值,甚至会在面临决择时向弱者倾斜,保护老弱病残者。比如,身处困境,面临灾难时,会让老人孩子或妇女儿童先走,把生存机会让给他们。――从功利主义角度看,这好像毫无理性,是违反人类生存本能和进化论要求的,但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正表现在这种超越生存本能、超越丛林原则的精神进化上,不仅不会因为“老人不像年轻人那样能创造更多价值”而抛弃老人,在生命的价值次序上把他们排到最末端,而且会因为他们是弱者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格外的关怀。 普通人都有这样的文明自觉,更不用说一个以救人为职业天命的消防员。当一个消防员面对这样的场景,民房起火,火势猛烈,95岁老太被困――他首先考虑的肯定不是“里面是什么人”,而是“里面有没有人”,无论如何,一定要救人,没有什么财物比生命更宝贵。当他听说“里面是一个95岁的老人”时,我想,他是不会犹豫“救人值不值”的,不会把两个生命放在价值的天平上去衡量一下。他们的职业使命就是救人,这种职业本能早超过了人的生存本能和功利本能。知道里面是一个95岁的老人,他不仅不会考虑“万一牺牲了值不值”,而会考虑到这样的老人更缺乏自救能力,更需要争分夺秒的救援。 在一个文明的社会,在一个消防员面前,这个生命的不等式不是一个问题,似乎无坚不摧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一败涂地。我理解当人们说“别怪我自私,我觉得英雄亏了”时的痛心和惋惜,这可能也正是英雄让我们肃然起敬的原因――我们会用“亏不亏”来计算,但他们不会;我们也许会纠结和冲突,但他们永远不会给自己陷入这种纠结的机会,他们

2019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素材回放】 国庆期间,陕西靖边地区的波浪谷丹霞地貌景区,被游客频繁踩踏的岩石沙化明显。很多岩石被游客刻字,有家长看孩子在刻画,不但不阻止还为孩子提供木棍等工具。景区工作人员表示:“别说60年,就是600年也恢复不了原貌。” 【素材解读】 丹霞地貌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它的形成需要上亿年的时间,且极为脆弱。优美的自然环境,被随意刻画涂抹,令人痛心疾首。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丹霞地貌,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倍加珍惜。游客在上刻字,炫耀的不是“到此一游”,而是自己的不文明行为;刷的不是存在感,而是对文物的赤裸裸破坏。更何况,这种破坏是不可逆的。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倡导要带上文明出游。遗憾的是,个别游客根本没把文明放心上,总是管不住任性的手。从故宫铜缸刻字秀恩爱,到长城墙砖上刻名字,都一再说明:提升游客的文明素养,不能只停留在倡导层面。试想,如果处罚动真从严,游客即使不顾及颜面,也需掂量一下法律的分量。与此同时,能不能倒逼游客约束自己的行为,关键还要看有没有坚持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仓廪实,还需知礼仪。如今,人们的腰包是越来越鼓了,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已成为休闲放松的一种生活方式。只是希望游客在欣赏风景时,也能时刻注意自身形象,别让乱刻乱画污染了他人的眼睛,给文明烙下硬伤。因为刻了几个字而遭到公众唾弃,受到法律惩罚,得不偿失。 【适用话题】 道德素养人品问题文明旅游个人需自省

游人陋行何时休?旅游不文明就是给旅行蒙尘 不要伤害这些自然现象对不文明行为亮出“红牌” 在古迹上刻字,留下的不是美名提升旅游文明素质仍“在路上” 公共场所不是自己家,理应遵规守矩 景点不是一个人的景点,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 【素材锐评】 在景区乱刻乱画是一道文明“硬伤” 又是“乱刻乱画”!为什么总是有人这么任性妄为呢?长期以来,有些人外出旅游总希望在景区留下一点痕迹,以证明自己来过,于是诸如“××到此一游”等乱刻乱画随处可见,这不仅影响到人们的观瞻,更对景区设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对诸如万里长城等历史文物造成的破坏,那是不可逆的,是无法修复的。可以说,乱刻乱画是旅游景区的一个顽疾,更是一道文明“硬伤”,必须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我们常说,文明是最美的风景,而乱刻乱画带来的一道道文明“硬伤”却大煞风景,令人深恶痛绝。当“丹霞地貌景区被游客刻字”消息一出,迅即引来网上一片骂声,纷纷跟帖谴责,“无耻、无知、无聊!”“这种低级的、动物般标记号的行为,除了自恋,破坏古迹,没有任何意义”“是真的认识不到,还是纯属故意?”。也有网友直接戳中要害,“你们刻的不是景区,是老祖宗的脸”“悲哀呀,提高国民素质任重而道远”“还是法律惩处力度不够”。更有网友提出建议,“对于这种顽疾,只需要重罚就可以改善”“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者应判刑入罪,说教千遍不如判刑一次。”看来,乱刻乱画的行为确实激起了民愤,究其原因,主要是少了个人自律,少了公共文明意识。 毋庸讳言,“乱刻乱画”行为反映的是一种沉疴积弊,更是公共文明意识的缺失。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倡导文明出行,涵养人们的文明自觉意识,但乱刻乱画、乱扔垃圾、大声喧哗、随意攀爬、破坏公物等不文明行为却一次次在上演。就乱刻乱画而言,无非是游客的畸形占有欲在作祟,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目的就是想刷自己的存在感,让让自己“永留芳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利益的驱逐下,各景区过多地强调了景点的旅游价值,注重的是娱乐项目之类的宣传,而忽视了对景点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的挖掘,这导致人们形成了一种“中国式旅游”的现象——“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回家一问,啥都不知道”。不能不说,正是由于对景区相关历史文化缺乏了解,一些游客自然也就少了对历史文化、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