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能源构成

我国能源构成

我国能源构成
我国能源构成

我国能源构成

我国能源构成:我国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水电储量相当丰富,中国一次能源的探明储量和居世界的位次如下:煤炭探明储量1500Gt 位居世界第三石油探明储量7.0Gt 位居世界第六位天然气探明储量33300Gm^3位居世界第十六位水电探明储量0.68GkWh 位居世界第一。现已探明,我国煤炭占能源资源总储量的98%以上,而石油和天然气所占比例很小,不到2%,这是我国能源储量构成的最大特点。我国能源储量构成以煤为主,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能源

生产和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基本格局,奠定了我国能源自给政策的基础。

我国能源的地区分布:我国能源分布广泛,但能源种类及储量分布极不均衡,差异很大,表1列出我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及其构成。由表1可见,华北、西南及西北地区是我国煤炭、水力、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的区域,人均能源丰度较高,东北地区石油及天然气的储量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国能源资源的地区分布及构成

能源资源占全国的比重% 能源资源的构成%

地区能源合计煤炭水利石油天然气煤炭水利石油天然气参源丰度tce/人

华北43.9 64 1.8 14.4 98.2 1.3 0.5 2680

东北 3.8 3.1 1.8 48.3 54.6 14.2 31.2 293

华东 6.0 6.5 4.4 18.2 72.9 22.5 4.6 141

中南 5.6 3.7 9.5 2.5 44.5 51.8 3.7 142

西南28.6 10.7 70.0 2.5 25.2 74.7 0.1 1218

西北12.1 12.0 12.5 14.0 66.7 31.3 2.0 1216

中国能源供需状况

2005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突破20亿吨标准煤。原煤产量达到22亿吨,已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石油产量达到1181亿吨,居世界第六位;发电装机容量突破5亿千瓦,年发电量达到25003亿千瓦时,均居世界第2位。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增长过快,使能源供应面临的压力逐渐加大。/十五0时期能源消费总量中,我国国内资源的供给率平均为9316%,平均差率为614%,其中2003年、2004年、2005年分别为614%、718%和713%。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1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探明程度和储采比水平低。我国能源资源丰富,一次能源的储量居世界第3位,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分别居世界第3位、第12位、第22位和第1位。2000年,我

国能源资源预测总量为4万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4%。探明能源资源总量为8231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我国预测资源总量的20%。截至2005年底,全国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58亿吨,资源探明率为2513%。探明可采储量70亿吨,占探明储量的2711%。剩余可采储量为2419亿吨。如果没有新发现大型油田或没有重大技术

突破,按

目前原油生产能力计算,只可继续开采14年,远低于世界原油41年的储采比水平。

中国的天然气资源同样匮乏。截至2005年底,已探明地质储量为612万亿立方米,探明率仅为1613%。探明可采储量约为315万亿立方米,剩余可采储量为218万亿立方米,储采比为55年,仍低于世界天然气58年的储采比水平。与石油、天然气相比,中国的煤炭资源状况要好的多。截至2005年底,探明可采储量为10430亿吨,剩余可采储量为3326亿吨。若保持目前原煤开采强度,大约可继续开采150年。探明可采储量的开采条件差,有相当比例分布在中、西部地区。21人均能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各种资源的占有率都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按人均可采矿物能源资源,2000年煤炭、石油、天然气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55%、11%和4%。人均能源资源总量约为3193吨标准煤,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814%。其中人均原煤资源和人均原油资源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012%和9%。31能源供应结构过度依赖煤炭。从能源供应结构看,长期依赖煤炭,石油供应缺口不断扩大。2005年,我国原煤产量达22亿吨,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为7614%,比1978年提高了611个百分点。而石油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2005年,我国原油产量仅有118亿吨,在一次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为1216%,比1978年下降了1111个百分点。能源供应过度依赖煤炭,不仅加重了环境和运输的压力,而且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41部分能源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我国能源生产基本可以保障国内市场供应,总体能源当量对

外依存度不到5%。但是品种结构矛盾比较严重。/十五0时期,各年石油进口依存度分别为31%、3218%、3913%、4715%和4319%。由于资源储量相对不足,世界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我国石油进口又以国外油轮运输为主,因而增加石油进口的脆弱性。

十五时期我国能源消费增长明显加快。十五时期,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0%,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2003年和2004年,增速高达1513%和1611%。2005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2213亿吨标准煤,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煤炭第一大消费国、石油和电力第二大消费国,石油消费量从2000年的212亿吨增加到2005年的313亿吨,煤炭从1312亿吨提高到2117吨。资源对经济发展

的制约作用重新显现。21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偏高。1990)1995年间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高达76%左右,近年来,煤炭消费所占的比例虽有所下降,但总体上仍在68%左右同世界各国相比,2004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为6717%,大大高于世界2712%的平均水平,OECD国家平均为2111%,美、英、法、日分别为2412%、1618%、418%和2315%,巴西、墨西哥分别为611%和612%。31终端能源消费以制造业能源消费为主。目前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而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又占整个工业终端消费的70%以上。在工业行业终端能源消费量中,制造业终端能源消费居主导地位,2004年制造业终端能源消费量占全部工业行业终端能源消费量的8316%。从2004年工业分行业终端能源消费量前15位行业排名来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终端能源消费量位居第一,占工业行业终端能源消费量的211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终端能源消费量分别占到工业行业终端能源消费量的1419%和1314%,三项合计终端能源消费量占工业行业终端能源消费量的比重超过50%。1煤炭等

资源性产品出口增长仍然较快。受近年来国内产能过剩、生产成本低估、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高能耗和资源性产品出口增长较快(见表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能源变化,

中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经济占世界比重由1978年的2.3%上升到2008年的7.2%,并维持了年均9.9%的罕见高增长率。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能源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纵观三十多年以来的发展历程,中国高经济增长背景下的经济效率是极低的,是一种典型的“高投入、高消耗、不协调、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模式,经济增长进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资源,能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并趋于激化,已经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从能源供给角度来进行分析。首先,从总量上看,中国是一个能源资源大国,能源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分布广泛,总地质储量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与俄罗斯,主要能源产量也都已居于世界前列。其次,从人均角度来看,中国能源占有量则较少。据统计,2007 年底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探明可采储量分别为87 吨、1.86 吨,2270 立方米,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9%、7.5%、8.3%;水电资源人均技术可开发量1900 千瓦时/年,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74%,从这种角度上来看,我国又是个地道的“资源小国”。再次,中国能源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集中于华北、西北地区,水电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重要分布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然而,中国主要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分布与能源消费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别,对资源配置和能源运输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中国能源开发难度较大、优质资源相对不足等问题更是使得当前的能源供应根本无法满足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能源需求角度进行分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加速的进程之中,长期“粗放型”增长模式导致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中国能源消费量由1953 年的0.54 亿吨标准煤增长到2007 年的26.84 亿吨标准煤,增加了接近50 倍。2004 年中国就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国。2002 年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下,固定资产投资急速增长,我国的重工业化特征开始显现——钢铁、冶金、水泥及电解铝等能源密集型行业迅速发展,重工业占GDP 的比重由1990年的50%急速上升至2005 年的69%,由此导致能源消费量的迅速增长,已经超过经济增长速度,2002-2004 年连续三年中国的能源需求弹性系数均大于1,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持续。所以,未来我国能源需求增速仍将处于较高水平。能源需求的急速增长使得我国能源

供应状况不断恶化,“油荒”、“电荒”和“煤荒”接踵而至,中国经济发展开始面临严峻的能源危机,能源约束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美国能源情报署在《2003年能源展望报告》中预测

2001年至2025年世界石油需求平均年增长率为1.6%。工业化国家石油需求年平均增长率为1.3%,世界石油需求增长较快的是发展中国家,增长率为3.0%,其中中国达到3.9%,仅次于印度(4.8%)。北美、亚太和西欧的石油消费量占世界总消费量的80%左右,而其剩余石油探明储量进展世界总量的11.1%,后备储量的严重不足将导致以上三个地区的石油产量下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未来的30年内,这些地区消费的石油中进口的比例将越来越高,对石油的进口依赖性越来越强。IEA预测:从2006年起到2030年,预计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长略大于1/2,年平均增长率为1.6%。从现在起到2015年,这一时期的需求增长大于1/4。在预测期内,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增长在70%以上,仅中国一个国家就占30%。这些国家的经济和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快于OECD的21个成员国,从而改变了未来全球能源需求的重心。

一中国石油供求现状

(一)中国石油分布及构成

中国石油资源集中分布在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等八大盆地以及部分海上石油资源。下面分别从陆地和海洋两个角度来论述中国石油的分布及构成。

1.中国陆地石油分布及构成

(1)中国东部产油区。中国东部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石油生产供应基地,集中了一批主力油田,原油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但是,大多数油田已进入开

发后期,必须加强精细勘探开发,稳住原油生产。根据油气资源评价资料,东部

资源勘探潜力仍然很大,今后仍是中国的主要产油区。该地区下一阶段石油发展

的重点,一是深化老区精细勘探,以富油气凹陷为主要勘探对象,以寻找可动用

优质储量为目标,采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寻找新的含油区块、含油层系,重点搞好松辽、渤海湾盆地的滚动勘探和二次勘探工作,扩大含油面积和勘探成

果,增加油气储量;二是提高原油采收率,以已开发油田的综合调整和改善二次

采油为手段,积极探索和采用三次采油技术,增加经济可采储量,提高难采储量

的动用率,延长油田稳产期。

(2)中国西部产油区。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分布较为集中,主要盆地的石

油地质条件复杂,决定了储量增长具有阶段性。现有石油资源探明率比松辽盆地

和渤海湾盆地低15-30 个百分点,处在勘探初期,是东部石油资源重要战略接替区。加快西部石油勘探开发,力争获得新突破,早日实现资源接替,对保障中国石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2.中国海洋石油分布及构成

陆地石油大多数已经处于开采的衰退期,在产油质量和数量上都无法和以前相比,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石油价格高涨的背景下,各国和地区都加快了对海洋

石油的勘探和开采,关于海上石油权益的争夺也越来越激烈。中国东海、渤海湾、珠江口、北部湾等11 个大中型盆地的石油资源量占全国总资源量的24%以上。到2002 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 3.9 亿吨。从整体上看,海上石油资源探明程度只有7%,储量替代率达到157%,特别是蓬莱等大型油田的发现,使渤海海域展现出广阔的勘探开发图景。加强海域勘探开发,早日实现海上石油快速发展。要加强渤海、南海和东海海域的石油勘探开发,努力增加储量;要合理有效地动用已探明储量,特别是加速已发现大型油田的开发,迅速提高原油产量。

中国主要油田分布及产能状况

大庆油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处哈尔滨、齐齐哈尔市这间。油田南北长140 公里,东西最宽处70 公里,总面积5470 平方公里。1963 年形成了600 万吨的生产能力,当年生产原油439 万吨,对实现中国石油自给自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976 年原油产量突破5000万吨成为中国第一大油田。现在大庆油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原油产量仍然保持在5000 万吨以上胜利油田山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分布在东营、滨洲、德

洲、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 个城市的28 个县(区)境内,主要开采范围约 4.4 平方公里,是我要第二大油田辽河油田主要分布在辽河中上游

平原以及内蒙古东部和辽东湾,滩海地区。已开发建设26 个油田,建成兴隆台、曙光、欢喜岭、锦州、高升、沈阳、茨榆坨、冷家、科尔沁等9 个主要生产基地,地跨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3 市(地)32 县(旗),总面积10 万平方公里,产量居全国第三

克拉玛依油田地处新疆克拉玛依市。40 年来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19 个油气田,以克拉玛依为主,开发了15 个油气田,建成了792万吨原油配套生产能力(稀油603.1 万吨,稠油188.9 万吨),从1900 年起,陆上原油产量居全国第四位四川油田地处四川盆地,已有60 年的历史,发现油田12 个。在盆地内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东部 4 个气区。目前生产天然气产量占全国总量近一半,是中国第一大气田华北油田位于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晋、蒙区域内油气生产区。1975 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 4 喷出日产千吨高产工业油流,发现了中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潜山大油田任丘油田。1978年原油产量达到1723 万吨,为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 1 亿吨做出了重要贡献。直到1986 年,保持年产量原油1000 万吨,达10 年之久。目前原油产量约400 多万吨大港油田位于天津市大港区,其勘探地域辽阔,包括大港探区及新疆尤尔都斯盆地,总勘探面积34629 平方公里,其中大港探区18628 平方公里现已在大港探区建成投产15 个油气田24 个开发区,形成年产原油430 万吨和天然气 3.8 亿立方米生产能力。目前,发现了千米桥

等上亿吨含油气构造,为老油田的增储上产开辟了新的油气区中原油田地处河南省濮阳地区,于1975 年发现,经过20 年的勘探开发建设,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4.55 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395.7亿立方米,累计生产原油7723 万吨、天然气133.8 亿立方米。现已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之一

吉林油田地处吉林省扶余地区,油气勘探开发在吉林省境内的两大盆地展开,先后发现并探明了18 个油田,其中扶余、新民两个油田是储量超亿吨的大型油田,油田生产已达到年产原油350 万吨以上,形万了原油加工能力70 万吨特大型企业的生产规模河南油田地处豫西南的南阳盆地,矿区横跨南阳、驻马店、平顶山三地市,分布在新野、唐河等8 县境内。已累计找到14 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1.7 亿吨及含油面积117.9 平方公里长庆油田勘探区域主要在陕甘宁盆地,勘探总面积约37 万平方公里。油气勘探开发建设始于1970 年,先后找到了油气田22 个,其中油田19个,累计探明油气地质储量54188.8 万吨(含天然气探明储量2330.08 亿立方米),目前已成为中国主要的天然气产区,并成为北京天然气的主要输送基地。

江汉油田是中国中南地区重要的综合型石油基地。油田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境内的潜江、荆沙等7 个市县和山东寿光市、广饶县以及湖南省境内衡阳市。先后发现24 个油气田,探明含油面积139.6 平方公里、含气面积71.04平方公里,累计生产原油2118.73万吨、天然气9.54亿立方米。江苏油田油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的扬州、盐城、淮阴、镇江 4 个地区8 个县市,已投入开发的油气田22 个。目前勘探的主要对象在苏北盆地东台

塔里木油田位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东西长1400 公里,南北最宽外520公里,总面积56 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和内陆盆地。中部是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1988 年“轮南 2 井”喷出高产油气流后,经过7 年的勘探,已探明9 个大中型油气田、26 个含油气构造,累计探明油气地质

储量 3.78 亿吨,具备年产500 万吨原油;100 万吨凝折、25 亿立方米天然气的资源保证。

吐哈油田位于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境内,负责吐鲁番、哈密盆地的石油勘探。盆地东西长600 公、南北宽130 公里,面积约5。3 万平方公里。于1991 年 2 月全面展开吐哈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截止1995 年底,共发现鄯善、温吉桑等14 个油气油田和 6 个含油气构造探明含油气面积178.1 平方公里,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2.08 亿吨、天然气储量731 亿立方米。

玉门油田位于甘肃玉门市境内,总面积114.37 平方公里。油田于1939 年投入开发,1959 生产原油曾达到140.29 万吨,占当年全国原油产量的50.9。创造了70 年代60 万吨稳产10 年和20 世纪80 年代50 万吨稳产10 的优异成绩。誉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海洋油气田渤海盆地、北黄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冲绳海槽盆地、

台西盆地、台西南盆地、台西南盆地、台东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南海南部诸盆地等。中国海上油气勘探主要集中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大陆架

1970-2006 年中国原油产量(单位:千桶/天)

从国内以万吨标准煤统计的角度来看,1978-2005 年,中国能源生产总量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1978 年中国能源总产量为 2.7 亿吨标准煤,1993 年为11.1亿吨标准煤,增幅高达311.1%,2005 年中国能源总产量为20.61 亿吨标准煤,与1993 年相比增幅为85.7%。

1978-2005 年中国能源生产情况

2006 年中国原油产量18367.6 万吨,比2005 年增长1.7%,增幅同比回落2.2 个百分点;原油加工量30650.6 万吨,同比增长6.3%,比2005 年回落0.2 个百分点;成品油产量18204.8 万吨,同比增长 4.5%,增幅比上年回落 2.6 个百分点。其中汽油产量5591.4 万吨,同比增长 3.7%,柴油产量11453.4 万吨,同比增长 5.5%,煤油产量960 万吨,同比下降 2.9%

美国能源结构:

美国一直是“新”型能源方面先驱者,最早商业化开发石油、天然气和核能。虽由于其他国家后发跟进,出现能源产量占比下降的局面,但无人能撼动其能源第一大国的地位。

1.煤炭

1900 年美国的煤炭产量就超越英国成为第一大国,从20 世纪20 年代到50 年代其产量占全世界产量50%以上,并将煤炭第一大国的地位一直保持到20 世纪80 年代初,1984 年起中国才超越美国成为煤炭生产第一大国。美国2010年产量在全世界占比14.8%,仅次于中国48.3%,遥遥领先于排

名第三的澳大利亚 6.3%。

2.石油

自1859 年美国进行商业化开采石油之后,到1923年世界石油产量达10 亿桶,美国产量占比60%以上,整个5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石油产量占比均50%以上。此后1960 年OPEC 成立,其产量迅猛增长,美国产量占比逐渐下降,只在石油危机期间产量占比有所回升,其他时间均逐步下降。美国2010 年产量占全世界石油产量比例8.7%,全球第三,仅次于俄罗斯和沙特。

3.天然气

直到1960年左右,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生产、运输和消费大量天然气的国家。1950年,美国天然气产量占世界天然气产量的90%,1960 年为75%。此后前苏联的天然气产量迅速增加,1970 年美国和前苏联产量之和占全世界总产量的75%以上,到1983年前苏联产量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美国。到2010年,前五大天然气生产国(依次美国19.3%、俄罗斯18.4%、加拿大5%、伊朗4.3%和卡塔尔3.6%)产量之和占全世界总产量50.7%。

4.核电

核能作为发电能源始于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核能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显著发展,推动了世界上许多国家60年代晚期和70年代核电站的建设和核工业的发展。由于美国在核电方面处于领先地位,70 年代晚期之前,核电在全球占比直线上升。1979 年三里岛事件之后,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反对压力,自1978 年后美国就没有批准新的核电站。随着其他国家新建的核电站投产,美国核电占比逐渐下降。最近几十年来,多数国家对发展核电的态度有所转变。主要核电大国发电量都基本稳定。美国核电发电量基本维持30%左右。

5.水电

美国利用水电较早,六七十年代美国水电发电量全球占比20%以上,由于适合建设大坝的地点是有限的,到70 年代以后水电发电量增长缓慢,而巴西、中国这增长迅猛,所以美国水电发电量到目前下降至8%左右。

美国能源生产使用情况

50 年代以前,美国能源需求能够自给自足。50 年代晚期,需求超过自给能力,开始进口能源。60 年代末开始,国内能源产量增幅缓慢,需求增加部分主要靠进口来弥补,对外依存度直线上升,1977 年上升至23%,上升趋势被第二次石油危机中断,进口才大幅下降至危机前水平,80 年代初下降至10%左右。此后恢复主要由进口来弥补需求缺口的模式,对外依存度直线上升,2005 年

达到30%,此后有所回落,因国内经济增长失速,需求下降,对外依存度下降至22%。进口能源当中90%~95%是石油产品。美国的能源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分别于1952 年和1958 年超过煤炭。20 世纪60 年代,煤炭产量开始恢复生产,80 年代中期,煤炭的产量重新上升到第一的位置。70 年代开始,油气资源产量开始下降。石油产量下降趋势不可恢复。而非常规天然气的开发,使得天然气产量出现缓慢增长,并有加快增长的趋势,产量几乎赶上煤炭产量。70 年代核电开始快速增长,但由于1978 年以后几乎无新的核电站批准,21 世纪以来核电贡献平稳。2001—2010 年,生物质能产量增长64%,并在工业应用中超过煤炭。从20 世纪50 年代到现在,水电是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木材次之。21 世纪以来,生物燃料和风电增长迅猛。2010 年可再生能源贡献了相当于13 亿桶石油的能量。工业部门消耗能源最多,并且波动最大。20 世纪70 年代开始,美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耗受石油危机影响较大,分别于1975年,1980—1982 年大幅下降。直到90 年代才恢复到石油危机时水平。并受经济危机影响于2001 年、2008 年、2009 年出现下降。其他部门能源消耗受危机影响较小。石油危机之后交通部门和商业部门能源需求恢复直线增长趋势。工业部门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耗量于1958 年超过煤炭消耗量,电力的使用于1983 年超过煤炭消耗量。煤炭在工业部门中的消耗量直线下降

。交通部门的能源需求增长非常强劲。当然,受石油危机和经济危机影响,分别于20 世纪80 年代、2008—2009 年能源需求下降。交通部门的能源需求的增长主要由石油来满足。2010年,交通部门的能源需求的93%由石油提供,剩下的由天然气和其他生物燃料满足。20 世纪50 年代,煤炭还是居民和商业用户重要的能源,但很快被石油、天然气和电力超过。石油在居民和商业部门的消

费在1972年达到顶峰,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基本保持稳定。天然气的使用也是在70年代达到顶峰,此后有所下降,最近几十年缓慢下降。电力作为最为方便使用的能源形势,需求一直呈线性增长趋势。2007—2010年火电发电量耗煤下降了8%,但依然是1949年以来主要的发电能源。2006年天然气成为第二大发电能源,取代了核电。2010 年,化石能源贡献了发电能源的70%;核电贡献了20%,可再生能源贡献了剩下的10%。水电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60%。

页岩气资源

页岩气的储量惊人且分布广泛,对于能源开发角度来讲非常有潜力,2011年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评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32个国家48个页岩气盆地的70个页岩层资源,这项评估包括了所选国家页岩气储量最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区域。基于EIA的数据显示,全球页岩气资源储量达到187.03*10i2ni3,储量丰富的页岩气主要分布在北美、中亚、中国及中东和北非、拉美等国家和地区,以目前的数据来看,北美拥有的页岩气储量全球最高,储量达54.65*10i2m3,位于第二的是亚洲地区,页岩气储量达39.31* 10i2m3,排行第三的是非洲大陆,拥有29.49* 10i2ni3,欧洲大陆相对与其他区块来说较少,页岩气储量排名第四,其规模达18.08*10i2rn3,全球其他地区页岩气储量总和达45.5*10i2m3。北美地区页岩气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两国,根据2011年EIA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的可釆储量达到24.39*10i2m3,目前已经投入规模开发的已经有Bamett、M:arcellus、Woodford等页岩。加拿大的页岩气商业化开发较早,紧随美国其后。根据加拿大非常规天然气协会

(CSUG)的数据显示这个加拿大地域范围内页岩气的资源储量达31.5*10i2m3,其中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东北部的中泥盆统HORNRIVER盆地和三叠系MONTNEY页岩加拿大最具潜力的页岩盆地;。欧洲地区页岩气储区主要集中在波兰、法国、挪威、瑞典、乌克兰、丹麦等国家,其中以波兰和法国最多,分别达到5.3*10i2m3和5.1*10i2m3,其中波兰无论储量和产量都居欧洲第一,有望改变欧洲能源市场格局。亚洲的页岩气储量主要集中在中国,根据国内著名学者张金川教授对于国内的岩气资源潜力估算,认为我国的页岩气资源总量约为(15~30) *10i2ni3,中值为23.5*10i2m3。5°

国际能源消费结构

自1965年以来国际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优质化的变化趋势。自19世纪70年代的产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的消费量急剧增长。初期主要是以煤炭为主,进入20世纪以后,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与消费持续上升,石油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超过煤炭,跃居一次能源的主导地位。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石油、煤炭所占比例缓慢下降,天然气的比例上升。进入21世纪,石油依然是居于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的首位,但消费增长率放缓,煤炭成为增速最快的能源。同时,核能、风能、水力、地热等其他形式的新能源逐渐被开发和利用,形成了目前以化石燃料为主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并存的能源结构格局。通过2008年地区能源类型的比较分析可见,由于中东地区油气资源最为丰富、开采成本极低,故中东能源消费的98%为石油和天然气,该比例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居世界之首。在亚太地区,中国、印度等国家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其中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例高达6915%左右。在亚太地区的能源结构中,石油和天然气的比例偏低(约为40169%),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约为5819%)。除亚太地区以外,其他地区石油、天然气所占比例均高于60%。41世界化石能源资源储备比较丰富,地区储备差异促进能源贸易煤炭资源储备最为丰富,但其分别也存在巨大的不均衡性。根据2009年BP世界能源统计,截止2008年底,世界煤炭剩余可采储量为8260101亿吨,储采比高达122。欧洲、亚太和北美三个地区是世界煤炭主要分布地区,合计占世界总量的9412%(见表1)。同期,天然气剩

余可采储量为185万亿立方米,储采比达到6014。中东和欧洲是世界天然气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合计占世界总量的75%。相比煤炭、天然气,石油储备相对较低。截至2008年底,全世界剩余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1 708亿吨,储采比为42。2008年世界石油产量为39129亿吨,比上年度增加014%。表2对比了2008年世界各地区石油产量与消费量,可以发现,中东地区需要向外输出约914亿吨石油,非洲和中南美洲的石油产量大于消费量,而亚太、北美和欧洲的产消缺口分别为810亿吨、416亿吨和111亿吨。随着世界一些地区能源资源的相对枯竭,世界各地区国家之间的能源贸易交易量将进一步增大,能源储运设施及能源供应安全等问题将日益受到重视。

能源强度是评价能源经济效率的指标,指单位GDP能耗。表3显示了2007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强度。如表所示,中国万元GDP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177倍,是美国的3132倍,日本的4181倍,英国的7119倍。

当今世界能源现状与发展综述

当今世界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日益加速,无论是在工业,农业,还是第三产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都是处于人类历史上空前发 展最快的一个阶段。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大大加 强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对能源(如煤,石油)的需求和使用也大 幅提高,从汽车内燃机到家用用电器,无不需要能源去运作。 就中国目前来说,我国GDP每年以10%的速度发展,能源消 耗急骤增加,环境、生态日益恶化。这种对自然无序的、掠夺性 索取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实际上已造成当前十分严重的、不 可逆转的后果,大自然的惩罚已经不断地凸现出来,并还要继续 加重。 能源在历史上的利用状况: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主要有三大转换:第一次是煤炭取代木材 等成为主要能源;第二次是石油取代煤炭而居主导地位;而当 今世界是在石油逐渐枯竭的状况下向多能源结构的过渡转换。

18世纪前,人类只限于对风力、水力、畜力、木材等天然能源的直接利用,尤其是木材,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长期占据首位。蒸汽机的出现加速了18世纪开始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到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能源转换。1860年,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24%,1920年上升为62%。从此,世界进入了“煤炭时代”。 19世纪70年代,电力代替了蒸汽机,电器工业迅速发展,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下降。1965年,石油首次取代煤炭占居首位,世界进入了“石油时代”。1979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是:石油占54%,天然气和煤炭各占18%,油、气之和高达72%。石油取代煤炭完成了能源的第二次转换。因此,石油是现在世界上利用最多的能源,并且面临着枯竭的危机。 化石燃料的大量利用破坏了生态环境,间接上对人类的发展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发展新能源,向多能源结构的过渡是当今人类所不可避免的。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一、能源丰富而人均消费量少  我国能源虽然丰富,但分布很不均匀,煤炭资源60%以上在华北,水力资源70%以上在西南,而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南方八

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与展望

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与展望 能源消费结构发展趋势与展望 当前全球能源形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以清洁化、低碳化为特征的能源发展趋势愈发清晰,人类迎来第三次能源大转型。 能源系统是一个受政策、技术、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本次能源转型的广度和深度如何?各类能源发展将如何演进?有必要对全球能源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系统研判,从而为油气企业制定战略规划、进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咨询以国际能源署(IEA)、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即欧佩克)、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以及BP石油公司最新发布的能源展望报告为研究对象,对2040年前全球和中国能源发展态势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研判。 一、世界能源消费现状 1、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增速创新高、中美印是主要贡献力量 根据2019年6月11号BP公司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第68期)》显示,按照每单位百万吨油当量(百万toe)计算,2018年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为13864.9单位,相比于2017年13474.6单位的能源消费总量,2018年的能源消费增长率为2.9%,这是自2010年以来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最快增速。 图1:2008-2018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情况(单位:百万toe) 图2所示为各国或地区对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2018年能源消费增长的2.9%总额中,有三分之二来自于中国、美国和印度。其中中国对这一数据的贡献最大,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中国。2018年,美国的能源消费增长3.5%,相较于近期的历史平均水平,美国的增长令人惊叹,不同于以往十年的下行趋势,这一增速达近三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图2:2018年各国或地区对一次能源消费增长的贡献 引用自BP公司《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第68期)》 从能源消费的数量上来看,中国大陆地区总计消费32.7亿toe,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增加到23.6%;美国消费23亿toe,印度消费8.1亿toe,位居 二、三位,俄罗斯消费7.2亿toe,排名第四,具体见表1。 表1:2018年全球主要国家能源消费情况

我国能源状况浅析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中国崛起的动力。能源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刚性约束问题,如何正视我国能源消费现状,科学制定节能规划目标,构建起能支撑我国经济适度发展的能源保障体系,以实现能源、经济的协调发展,对我国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能源供应国际化所面临的地域政治控制威胁也在加剧。我国能源需求增长较快,一些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能源紧张局面。再加上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建设的中期阶段,是世界第二位能源消费大国,能源供应的保障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必须加强对能源危机的认识和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依赖比发达国家大得多。一次能源的储量和生产量可以满足需要,但由于能源的生产分布并不均衡,能源价格正日益成为改变世界财富分配的重要因素,资源控制导致的能源危机是主要的表现形式。我国能源资源可利用总量比较丰富,结构以煤炭为主,一次能源的生产能力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了长足发展,基本满足和支持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源需求。不同的人类文明时期拥有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使用的主导能源也不相同。主导能源从化学(矿物)能源向物理能源转换,是当前世界能源发展的基本趋势。从全球时代背景和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我国现代化建设应确立由初级战略——传统能源发展战略和高级战略——新能源发展战略组成的复合型的能源发展战略。

近年来,资源的日益枯竭导致国际之间的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能源甚至成为发动现代战争的根本目的。而20世纪的两次世界范围内的石油危机,使人们意识到寻求和发展可以替代化石能源的其它能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长期使用煤炭等污染的能源所产生的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困扰,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能源短缺、油价飙升,已成为笼罩在人们心头的一片挥之不去的阴影。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要靠能源技术的改进,更要靠正确的能源理论来支撑。就是说,树立科学的能源观,努力把握能源演进的历史及其规律,是深入认识能源问题的实质、切实把握能源问题的发展趋势、探寻能源问题解决方案的关键。而全球性的能源短缺乃至危机,恰好发生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时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极其严重的瓶颈。 一、我国的能源结构现状 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主要靠国内供应,能源自给率为94% 。其中煤炭的消费已经占76% ,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同时石油和天然气所占能源的消费比例也开始慢慢上升,出现了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逐步加大。虽然我国的水利资源丰富,但水电也只占到6%,炭、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能源枯竭,势必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的运行。 二、我国能源结构出现的问题 我国供需出现很大的缺口,按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缺口将会越来越大。近几年,石油、天然气的进口大增,油价一直攀升,这即以我国的经济增长的需要,但也从侧面反映我国的能源结构的不合理性。煤炭是主导能源,但据预测,如果按现在的开采速度,我国的煤炭的供

2015年世界十大能源消费国

2015年世界十大能源消费国 2016.8 听说前一阵宝宝们都很忙,忙着看奥运数金牌聊八卦,宝宝们确实不容易。说到本次奥运会,巴西人民“绿色环保、拯救地球”为主题的开幕式真是相当“走心”!各大媒体纷纷报道,清洁能源“点亮”里约奥运。作为能源人,众亲们知道巴西为什么有底气打出这样的主题吗?趁着这个机会,小编带众位亲看看世界能源消费格局。 信息速览 1.2015年,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长1%,低于过去15年2.3%的年平均增长率。 2.煤炭消费量同比下降1.8%,占比创2005年以来最低记录;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增长率最高,消费量同比增长15.2%。 3.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占全球能源消费量的23%。 4.能源消费排名前五的国家依次为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和日本。 5.巴西能源消费排名第8,其清洁能源比重高达33.4%。 世界能源消费总量 世界能源消费增长:1.0% 2015年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约187.8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0%,低于2014年1.1%的增长率和过去15年2.3%的年均增长率。 世界煤炭消费下降:1.8%

2015年,世界原煤消费量54.9亿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8%,低于过去15年3.2%的年均增长率。原煤消费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9.2%,创2005年以来占比最低记录。 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15.2% 2015年,世界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5212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2%,接近过去15年14.1%的年均增长率。非水可再生能源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8%,同比增加升0.3个百分点。 世界能源消费大国 2015年,世界能源消费量前十的国家如下(亿吨标准煤)。巴西排名第八位,跟您的预想有差距吗? 排名前10位的国家能源消费占总量的65% 排名前10位的国家能源消费总量约为122.7亿吨标准煤,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5%。 中国消费占比最大:23%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量约43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5%,占世界能源消费量的23%。 俄罗斯消费下降最快:3.3% 2015年,俄罗斯能源消费量9.5亿吨标准煤,居第四位。俄罗斯能源消费量同比减少3.3%,在十大能源消费国中,增长率最低。 能源消费结构 原油还是能源消费冠军,占比32.9%;亚军是煤炭,占比29.2%。有些宝宝可能要说了,煤炭和原油差距不大嘛!但熟悉能源形势的亲,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目标和展望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目标和展望 (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 一、世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现状与趋势 进入21世纪,能源安全和环境爱护已成为全球化的咨询题。各国政府 高度重视进展可再生能源,将其作为缓解能源供应矛盾、减少温室气体排 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纷纷制定进展战略,提出明确的进展目标 和相应的鼓舞政策,引导、鼓舞可再生能源的进展。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可再生能源技术日臻成熟和完善,成本连 续下降,市场竞争力持续加大,为以后大规模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风力发电正朝着大型化、规模化的方向进展,在欧洲新增电力装机中,风 电超过了天然气发电,成为第一大新增电源;太阳能光伏发电差不多开始 从边远地区走向都市,规模持续扩大,向并网方向进展;随着石油价格的 急剧变动,以玉米、甘蔗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和以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 油等液体燃料技术和产业进展迅速,出现了规模化进展的趋势。 2007年底,全球风电装机接近1亿千瓦,达到94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约5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达1200万千瓦,地热发电1000万千瓦;此外,生物液体燃料年产量超过4600万吨;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超过 1.5亿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开始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过渡。 当前,欧洲、美国和日本都将可再生能源作为以后能源替代和减排温 室气体的重要战略措施考虑,并提出了宏大的进展目标。欧盟提出,到20 20年和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其能源消费量的比例将分别达到20%和50%;美国正在酝酿“25×25”打算,即2025年可再生能源满足25%的能源需求,并提出,到2030年,风力发电占其全部电力装机的20%,生物液体燃料替代30%的石油产品;日本提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将占其 能源供应的50%以上;巴西和印度等进展中国家也提出了宏伟的可再生能 源进展目标。 种种迹象表明,可再生能源在以后全球能源供应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 估量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满足全球50%以上的一次能源需求。

直流稳压电源一般有哪几部分组成-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直流稳压电源一般有哪几部分组成?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直流稳压电源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 1.电源变压器 电源变压器是一种软磁电磁元件,功能是功率传送、电压变换和绝缘隔离,在电源技术中和电力电子技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recTIfying circuit)是把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的电路。大多数整流电路由变压器、整流主电路和滤波器等组成。它在直流电动机的调速、发电机的励磁调节、电解、电镀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整流电路通常由主电路、滤波器和变压器组成。20世纪70年代以后,主电路多用硅整流二极管和晶闸管组成。滤波器接在主电路与负载之间,用于滤除脉动直流电压中的交流成分。变压器设置与否视具体情况而定。变压器的作用是实现交流输入电压与直流输出电压间的匹配以及交流电网与整流电路之间的电隔离。 整流电路的作用是将交流降压电路输出的电压较低的交流电转换成单向脉动性直流电,这就是交流电的整流过程,整流电路主要由整流二极管组成。经过整流电路之后的电压已经不是交流电压,而是一种含有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的混合电压。习惯上称单向脉动性直流电压。 3.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常用于滤去整流输出电压中的纹波,一般由电抗元件组成,如在负载电阻两端并联电容器C,或与负载串联电感器L,以及由电容,电感组成而成的各种复式滤波电路。 4.稳压电路 稳压电路是指在输入电压、负载、环境温度、电路参数等发生变化时仍能保持输出电压恒定的电路。这种电路能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广为各种电子设备所采用。 直流稳压电源主要技术指标直流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特性指标,反映直流稳压电源的固有特性,如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电压调节范围;

世界能源结构

世界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及能源展望(2010) 未来15—20年,中东、拉丁美洲、里海地区、俄罗斯和西非、北非将成为世界石油生产能力的主要增长地区。国际能源贸易量将继续增加,管道运输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加快,能源公司的改革和发展将深入进行,能源结构将进一步调整,国际合作将加强,相应的技术创新将继续取得进展,能源产业链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1、世界各国能源结构 目前世界各国能源结构的特点,一般取决于该国资源、经济和科技发展等因素。 1)煤炭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在能源消费中往往以煤为主,煤炭消费比重较大,其中南非为77.1%,中国72%,波兰68.1%,印度56.8%,澳大利亚44.5%,美国24.9%。 2)发达国家石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均在35%以上,其中美国39.7%,日本51.1%,德国40.6%,法国37.9%,英国35.4%,加拿大37.9%,意大利58.4%,澳大利亚36.3%。 3)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天然气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均在35%以上,其中,俄罗斯55.5%,伊朗43.8%,沙特41.2%,英国35.1%。 4)化石能源缺乏的国家根据自身特点发展核电及水电,其中日本核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为16.8%,法国核能占40.1%,韩国核能占13.8%,乌克兰核能占13.8%,加拿大水力占13.0%,巴西水力占19.8%。 5)世界前20个能源消费大国中,煤炭占第一位的有5个,占第二位的有6个,占第三位的有9个。

当前就全世界而言,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第一位,所占比例正在缓慢下降;煤炭占第二位,其所占比例也在下降;目前天然气占第三位,所占比例持续上升,前景良好。 2、世界能源发展展望 1)到2020年世界一次能源中的化石燃料将占90%。 2)随着发展中国家煤炭消费量的增长,世界煤炭消费量将增加50%,未来50 年,世界能源结构仍将以化石燃料为主,煤炭将重新成为世界第一能源。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20年,煤炭占世界一次能源的比重达28.1%,将超过石油(26.9%),重新成为第一能源。 3)到2020年,三分之二的煤炭消费由非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消费,而目前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和非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的煤炭消费比例各为50%。 4)到2020年,世界发电量将以平均2.7%的年率增长。 5)在世界发电业中,煤炭仍将保持其主导地位。 6)预计世界将增加300万兆瓦的新发电能力,其中一半以上将由发展中国家提供,特别是发展中的亚洲国家。需要大约17000亿美元的投资。 7)世界能源利用和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继续持续增长。 8)尽管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国家公布了政策,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全球与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提高60%,发展中国家将占此增长的三分之二。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目标和展望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未来发展展望 (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 一、世界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现状与趋势 进入21世纪,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化的问题。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可再生能源,将其作为缓解能源供应矛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纷纷制定发展战略,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激励政策,引导、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可再生能源技术日臻成熟和完善,成本持续下降,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强,为未来大规模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风力发电正朝着大型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在欧洲新增电力装机中,风电超过了天然气发电,成为第一大新增电源;太阳能光伏发电已经开始从边远地区走向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向并网方向发展;随着石油价格的急剧变动,以玉米、甘蔗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和以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等液体燃料技术和产业发展迅速,呈现了规模化发展的趋势。 2007年底,全球风电装机接近1亿千瓦,达到94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约5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达1200万千瓦,地热发电1000万千瓦;此外,生物液体燃料年产量

超过4600万吨;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超过1.5亿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开始从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过渡。 当前,欧洲、美国和日本都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未来能源替代和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战略措施考虑,并提出了宏大的发展目标。欧盟提出,到2020年和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其能源消费量的比例将分别达到20%和50%;美国正在酝酿“25×25”计划,即2025年可再生能源满足25%的能源需求,并提出,到2030年,风力发电占其全部电力装机的20%,生物液体燃料替代30%的石油产品;日本提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等替代能源将占其能源供应的50%以上;巴西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提出了宏伟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种种迹象表明,可再生能源在未来全球能源供应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预计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满足全球50%以上的一次能源需求。 二、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除水电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蓬勃发展外,自上世纪80年代,风电、太阳能、现代生物质能等技术应用和产业也在政府的支持下稳步发展,小水电、太阳能热水器、小风电等一些可再生能源

世界能源发展趋势与世界能源结构

1世界能源发展趋势与世界能源结构 科学家对21世纪的展望和预测认为,21世纪将有几个主要特点:将会爆发全球性能源危机,全球将寻求新的可再生能源并扩大使用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全球性生态危机在所有国家,特别是在工业发达国家令人恐惧地迅速发展,水资源特别是饮用水缺乏问题加剧,全世界必须使用现有的资源和资金来解决;气候发生全球性变化,自然地分成几个自然气候区,环境对人类和生物资源的影响加强,全世界将大量应用氢能源和物质技术来消除这些变化的消极后果;开发太阳系的行星和宇宙空间,在地球的条件下利用宇宙技术;由于不利的环境因素影响,人们免疫能力下降,全球应建立人为地恢复和保护免疫能力系统;发展和完善人工智能,并广泛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保障系统。 由于20世纪以来的全球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21世纪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全球性生态危机加剧、自然环境变迁、人口不断增加等不利因素。要消除这些因素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和保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球能源的供应和保障是最重要的基础。因此,开发和使用经济、环保的能源(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将成为21世纪世界能源和能源科技永恒的主题。 自1973年中东战争触发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世界能源结构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变期,即从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系统向以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持久系统转变。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估计要经历100年的时间。因此,在未来的50年内,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仍将是:以化石燃料为主导,以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为补充(如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同时以发展节能技术或产品为基础。 据1995年统计结果表明,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是煤炭占27.2%,

石油占39.7%,天然气占23.1%,核电占7.3%,水电占2.7%。 石油产量与消费有所增加 1993~1994年间,北美和亚洲对石油需求量的迅速增加,引起了世界石油产量的增长。据统计,1994年世界石油产量增加至29.53亿t(5900万桶/年),这是近五年来石油产量的第一次大幅度的增长。但由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1997年10月到1998年3月石油价格下降了40%,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决定石油限产,以维护石油输出国的利益。 据估测,今后几年内石油产量和消费将分别增加2%,供需前景难以确定。但中东丰富的油田已逐渐达到其生产极限,生产成本将急剧上升,今后石油价格将会增长。这将导致人们寻求更经济的替代能源。 天然气产量增长缓慢但发展前景可观 据1994年统计,全球天然气产量增加了0.3%。美国1995年后的天然气产量增加了18%,而石油产量却减少了20%;其他地区的天然气产量增加了4%。十分可观的是,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新估算,全球天然气资源丰富,目前世界天然气总量用现代技术经济开采可供人类使用145年。另据法国天然气技术协会预测,从目前至2020年期间,天然气产量将持续增长,2000年天然气产量约为21.5万t油当量(约为2.5万亿m3),2020年世界天然气产量会达到高峰期,可达26.2亿t油当量(约为3.5亿m3)。 煤炭消费仍然持平并略有增长 自1989年以来,全球煤炭消费保持持平并略有增长。在一些工业化国家,煤炭消费基本持平。美国煤炭产量增至10.3亿t,发电用煤需求量一直保持增长趋势。欧盟煤炭消费减少了18%。东欧国家自1987年以来煤炭消费减少了36%,1994年减少了10%,从而导致大部分煤矿停产关闭。俄罗斯到1995年仅煤炭工业债务就达3.2亿美元。198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煤炭消费则增加了一倍多。 1990~2010年间,就一次能源的消费而论,煤炭在所有能源中的地位仅次于石油。在此期间,煤炭的消费量预计将会增加,从1990年的517Mt上升到2010年的6551Mt(百万吨)。根据不同的经济增长率和能源利用强度的趋势,2010年全球的煤炭消费量将会达到5840Mt~7379Mt之间。在20世纪80~90年代,煤炭在全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略上升26%~27%,但这一比例预计在2010年将会回落到25%。 值得重视的是,在发展煤炭生产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煤炭生产成本昂贵;二是发展煤炭业对人和生态会产生巨大的损害,主要表现在环境

世界与中国的能源消耗

立信以诚 财达于通 世界与中国的能源消耗 2010年3月2日 摘要 ?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不断攀升。全球能源消费增速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 ?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能源消费的主体。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是一个快速提升的 过程发展中国家源消费的提速,与其经济发展与结构重型化有关。通常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来衡量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一国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 ?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对能源需求不断提高。虽然能源需求结构在调整,但是,目前 的能源条件决定了我国较高的能源消费模式,煤炭成为能源消耗的主体还将长期保持。 ?我国能源消耗高水平增长的态势将维持。一方面,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与电气化 的耐用消费品的比重提高,生活能源消耗程度提高,推动了能源消费水平。另一方面,我国的产业发展水平也助推了我国的能源高消耗的发展模式。此外,国际制造业转移趋势决定了我国承担了相当部分的世界碳排放责任。 ?中国的能源储量与工业技术水平决定了能源消耗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因此,发展 低碳经济,一方面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是,既有的如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相关的环保技术的开发与利用。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与后者相关的行业其发展或将有超出平均水平的发展。

立信以诚 财达于通 一、世界能源消耗基本状况 全球能源消费总量不断攀升。2008年达到了1.2千万吨原油,是2000年的1.2倍。 全球能源消费增速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世界经济一共经历了4个完整的周期。全 球能源消耗的增速的峰谷与此大致吻合。2001年为最新一轮经济周期的起点,全球 能源消耗增速只有0.65%,低于2000年2个百分点。但持续经年上行之后,到2004 年达到本轮周期的最高点5%。之后有所回落,2007年前基本保持在2.6%左右。2008 年因受经济危机影响,全年增速下探为1.8%。 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能源消费的主体。2000年到2009年全球能源消费平均增速为 2.5%,发展中国家为5.8%,高出全球水平近4个百分点。其中,发展的亚太为5.4%, 相比之下,欧洲只有0.8%。美国只有0.2%。 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是一个快速提升的过程,在1999年年均增速为3%,到2008 年为5%。亚太地区在1999年为3%,到2008年为4%。随着能源消费速度的加快,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在2000年比重为32%,到2008 年上升为42%。亚太地区占全球的比重从28%,2008年为35%。 发展中国家源消费的提速,与其经济发展与结构重型化有关。其结果表现为能源消费 弹性系数的不断提高。以印度为例,2001年能源弹性消费系数为0.11,到2008年上 升为0.68。中国也有一定上升,但是,幅度相对小,2000年为0.4,到2007年为0.6%。 通常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来衡量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表示的是经济增长带 动的能源消耗的增加。数据显示,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一国的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阶 段密切相关。从经济结构看,美国韩国与日本同属发达国家,美国以第三产业高度发 达,其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在2001年-2008年之间平均为0.2,德国制造业更为发达, 同期值为0.4,与之相比,韩国的工业化程度、与关键行业的技术水平与能耗控制还 落后于德国,同期值相对更高,为0.68。 从经济发展的阶段观察,在重化工业阶段,与工业化完成之后能源消耗弹性系数有显 著不同。台湾在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与2000年后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8、0.6、 1.08与0.2,分别与其重工业化阶段、电子工业与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以及工业化 基本完成阶段相对应。韩国在7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与20年代后的弹性系数分别 为,1.0、0.8、1.2与0.6,显示了类似的特点。

未来汽车能源的展望

未来汽车能源的展望 摘要:众所周知,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消耗的能源总量持续上升,其 中主要以石油为代表的不可再生能源,已经开始明显的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啦!尤其对于汽车这个长期依靠石油为动力的行业,油价的升高与它日益成为人类的代步工具已经产生了及其尖锐的矛盾,所以新能源汽车可谓是应运而生。 关键词:新能源氢能磁共振太阳能 众所周知,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消耗的能源总量持续上升,其中主要以石油为代表的不可再生能源,已经开始明显的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啦!尤其对于汽车这个长期依靠石油为动力的行业,油价的升高与它日益成为人类的代步工具已经产生了及其尖锐的矛盾,所以新能源汽车可谓是应运而生。 目前地球上的能源主要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前者即天然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后者指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如电力、煤气、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等。一次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及生物质能)和非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而全球目前主要还是依靠非再生能源来进行工业生产和生活的,所以,对于所谓的新能源,其实际上就是开发可再生能源,所以未来的汽车的能源也主要是这些能源。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几种动力的车型。 (1)氢动力汽车 用氢作为汽车动力,较传统能源有很多的优点,首先,它更清洁,燃烧的产物只有水,其次它的能量利用率更高单位质量的氢气比其他的能源所产生的能量高的多,更大更重要的是它的来源更广——电解水可以利用很多的化工的方法制取,正式因为这些优点,氢能被人们视为理想的“绿色能源”。 不过,之所以现在氢能还没有被广泛的应用,是因为氢能的开发利用还有三个关键技术需要解决:一是如何更方便更实惠的制取氢。大家都知道,氢可以通过水来电解,但是,这样子的成本是相当高的,所以我们广大的化学家们还在积极的寻找着制氢的新方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的啦。二是如何储氢,因为氢气密度小,不利于贮存,虽然说现在已经有找到一些贮氢材料,但是这些贮氢材料的性能还是比较低的,如何进一步的提高它们的性能,有待广大的化学家们的研究。。第三是燃料电池。目前氢氧燃料电池已经在汽车上成功运用了。 燃料电池发动机的能量转换是在静态下完成,结构件构造简单。加工精度要求比内燃机低得多。特别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能量转换效率高,能够在80℃得低温条件下起动和运转,对结构件的耐热性能要求也不高。结构件大多数为板状和管件,没有运动零部件和各种摩擦,没有因零部件磨损引起的故障,维修、保养方便。 燃料电池发动机由多个单体燃料电池串联组成,可以配置成各种不同规格的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组,可以装配在不同用途和不同型号的车辆上。在车辆上可以根据车辆的轴荷分配车辆有效空间的利用等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进行总布置。

我国能源消费现状

我国能源消费现状 石油占美国能源供应的2/5,是最大的能源。国家运输燃料几乎全靠石油。对国家安全来说,石油至关重要。美能源部长在2001年全国高级别能源会上说:今后20年美国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如果我们不对付这一挑战。美国经济将受到威胁,特别是汽车、航空、建筑、货运和农业、石油是国家关键部门。目前美国能源部有1。3万人,而我们生管能源小组只有24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是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核心的问题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消耗大,效率低,污染严重。可以说,经济高速增长是资源巨大消耗换取的。我国单位生产总值的能源原材料消耗都大大高于世界先进水平。如电力、钢铁、建材等8个主要耗能工业,单位产品能耗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以上。如中国汽车每百公里平均油耗比发达国家高出20%以上。汽车用油接近全国石油消耗总量年四成。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以上。 ●五金行业是典型资源消耗产业,2004年工具五金建筑五金、日用五金三大类出口总额达173亿美元,超过德国。美国传统五金出口强国占世界第一位。但这一“桂冠”是建立在消耗我国大量生产资源,大量能耗以及污染前提下实现的。由于我国能源价格便宜,所以五金出口单价只及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几分之一,乃至十分之一。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要创造出欧美相同价值的产品,要花费比别人多几倍,甚至十几倍原材料和能耗。靠这样低价竞争来的。因为中国成品油价格扭曲的,是价格倒挂。很明显,如果我国放开成品油价格,很多企业的利润空间变小了,竞争优势没有了,行业过剩又会引起危机。这种倒挂何时休。 ●企业之所以对正确节约用油不重视,随意,节约何时落到实处。再如钢铁,2004年我国钢产量超过2。7亿吨,今年预计3。4亿吨,比欧盟、日本家加起来还多。钢铁过快增长,尤其抵挡普通钢大量增加,原料煤电油不断上涨,使钢铁成本持续上升。55户大中型钢铁企业只有4户吨材实现利润1000.元/吨以上,17户实现利润100元/吨以上。原来依仗燃料便宜的低成本时代已经过去。7月召开的中钢协二届五次(扩大)会上,谢企华会长要求从扩张规模转到调整结构,节能降耗,降低成本上,由质量常量竞争转到能源和成本上。过量的消耗造成资源供求矛盾,去年以来我国先后有22省拉闸限电。西南、东南沿海成品油告急,出现了“油荒”、“电荒”、“煤荒”。而这样的粗放,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已到了我国难已忍受的地步。 ●解决短缺的出路,无疑开源节流,据国国际能源机构预测,我国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原油缺口将分别为1。5亿吨、1。8亿吨和2亿吨。2010年哦石油将有一半依靠进口。而2020年该比例达到60%。而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如果要保持石油供应安全局面,石油年进口率绝对不应超过50%。理论上应控制30%以内。 ●世界油价正深刻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世界油价每桶变动一美元,将影响我国进口用汇46亿美元。直接导致GDP波动0。043百分点。今年我国仅进口原由一项就多支出100亿美元。源是要开的,但也需有度,那么节流呢?应当是出路。节油总比多找油,多采油,多买油简便,划算。 ●2003年我国消耗世界石油的4。4%、煤30%、钢铁27%、水泥40%。2004年中国消耗了全球8%的石油、10%电力、19%铝和20%铜、31%煤炭。然而中国对世界GDP的供献仅为4%。 ●中国正走一条高能耗经济之路。而重点钢铁企业每吨钢铁能耗高出40%。电煤耗高出国际30%,我国电解铝,电石铁合金,盲目扩张,其生产能力超出国内要求1倍以上。而这些正是发达国家出于环保、能源的考虑限制发展向境外转移的企业。高能耗我们赚了钱,

BP2030世界能源展望(中文版)

庆祝BP世界能源统计问世六十年
BP 2030 世 界 能 源 展 望
2011年1月 伦敦

免责声明
本演示文件中包含前瞻性陈述,特别是关于全球经济增长、人口增长、能 源消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和能源供应类型等方面的陈述。前瞻性陈述涉 及风险和不确定性,因为它们会受到未来会出现或可能出现的事件和局势之影 响。实际结果可能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而有所不同,这些因素包括产品供应、 需求和定价;政治稳定性;整体经济状况;法律和法规;新技术可用性;自然 灾害和恶劣天气条件;战争和恐怖活动或破坏活动;以及本演示文件其他篇幅 讨论到的其他要素。
Energy Outlook 2030Energy Outlook 2030 2 ? BP 2011

目录
页 导言 全球能源趋势 石油(及其他液体燃料) 天然气、电力和煤 哪些因素会改变趋势? 关键议题 数据来源 4 7 25 45 63 75 80
Energy Outlook 2030Energy Outlook 2030
3
? BP 2011

欢迎走进《BP2030世界能源展望》
全球能源展望不仅关系到能源企业,它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一 场活跃而重要的讨论正在展开,它的议题涉及到大家面临的选择-消费者、生产者、投 资者和政策制定者。我们希望通过共享这份《能源展望》,推动这场讨论。 我们参与这场辩论始于BP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工作,今年是《世界能源统计年 鉴》诞生60周年。这份记录能源生产和使用趋势的统计文件起初仅为BP内部文件,直到 1956年才首次公开发表。 与此类似,这份包含我们对未来能源趋势预测的《能源展望》,迄今为止只在内部 使用。然而我们感到,为公共辩论提供重要信息和分析是企业的责任所在。 更何况, 讨论的内容是对大家至关重要的能源问题,它一方面关系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影响 着气候变化。 在这份展望中,我们希望确定能源长期发展趋势,并提出对世界经济、政策和技术 演变的观点,从而形成对2030年世界能源市场的预测。这只是预测,而非提议,了解这 种区别很重要。
Energy Outlook 2030Energy Outlook 2030 4 ? BP 2011

2019年世界各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大盘点

2019年世界各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大盘点庞名立 06月13日 10:37 6279 《BP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9 》于2019年6月8日发布 《BP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9 》于2019年6月8日发布。无所不能专栏作家“数据帝”庞名立利用端午假期重新整理了报告中的数据。我们今天就把最新版《2019年世界各国一次能源消费大盘点》推荐给大家。 【无所不能文 | 庞名立】能源消费始终是伴随经济发展的,全球经济不景气,遗憾得很,2019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仅增加了1.0%,低于2019年增长1.1%的水平,更低于10年间平均水平的1.9%。除了2019年全球经济衰退以外,2019年是从1998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最低年份。 除了欧洲和亚太地区以外,所有地区的能源消费增长都低于10年间平均水平,但新兴经济体占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97%。经合组织(OECD)经历一个小幅度增长,它抵销了美国和日本的下滑。此外,俄罗斯的一次能源消费大幅度下降。 2019年全球所有地区的化石燃料价格普遍降低。2019年原油价格已经从2019年算起跌到最低点。随着石油价格的跌幅,天然气价格均有下滑,而北美跌幅最大。世界各地的原煤价格连续四年下降了。 庆幸的是,再生能源发电继续强劲增长,接近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3%。 尽管中国能源消费放缓,但2019年中国能源消费增幅为1.5%,而美国只有0.9%,中国仍是世界上连续15年一次能源消费增量最多的国家。 原煤产量2019年比2019年降低了1.8%,能源消费产生的CO2比去年持平,仅增加0.1%,化石燃料朝向低碳发展。 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是指原油、原煤、天然气、核能、水力发电和再生能源等商品消费量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比例,用百分率表示。商品消费量可以是本土生产的,也可以是进口的。表中Mtoe表示百万吨油当量。 小编注:由于世界各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表格数据过多,小编精选了几项数据用图表呈现,欲查看全部数据,请滑至文章结尾查看。 点击滑动查看大图↓↓↓ 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World Energy June 2019 》

全球能源信息化现状及其发展方向分析

全球能源信息化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摘要:我们将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发达国家在能源信息化方面的做法,同时聚焦以色列、日本这两个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看他们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实现能源的超高利用,摆脱能源困境。 信息技术助力缓解能源危机——— 编者按:面对能源紧张的严峻形势,半个多世纪以来,走过工业化粗放发展之路的发达国家首先意识到能源紧缺的严重性,继而提出建设一个低能耗、少污染、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各种技术的飞跃,同时也支撑了全球能源信息化的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走出了一条节能、增效、多元化的能源发展之路。本期,我们将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发达国家在能源信息化方面的做法,同时聚焦以色列、日本这两个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看他们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实现能源的超高利用,摆脱能源困境。 日前,美国信息能源署发布了2005年版的《国际能源展望》,这份世界权威的能源态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汇聚十余位有关专家学者,运用“全球能源市场分析系统(SAGE)”,对直到2025年的世界能源市场(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态势及二氧化碳排放与减排趋势进行了评估、分析与预测,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世界能源能支持到2025年。 这一消息对于人类来说,到底是喜还是忧? 从手工生产时代发展至今,人类社会已经成为一架完全离不开能源的强大机器,离开了能源,无异于釜底抽薪,全球经济将急速衰退。从2003年美国和加拿大仅有30小时的大停电事件中,我们已经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而今,能源的紧缺已经令人类惶恐不已,试想,如果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行只能继续短短20年,这无疑是一件极度可怕的事。事实上,能源危机并不是近年才有的,早在上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仍热衷于传统的高能耗大工业生产时就已经出现了,由此也引至人类社会开始热衷于信息社会的建设。在长期的摸索实践中,尽管人类对于化石能源的日趋减少并没有立竿见影的抑制措施,但是通过现代科技,各国在节约现有能源、开发新能源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由此使得各国能耗大幅降低,也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大希望。 能源一再告急未来发展堪忧 能源告急!从上世纪70年代,全球第一次能源危机出现之后这一疾呼半个多世纪来从未间断过。根据此前的预测,地球上的石油只够用50年;煤炭最多用100年……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难题之一。如今,全球石油日产量保持在7500万桶。但为满足2015年的预计需求量,需要开掘每天可增加

直流电源通常由哪几种部分组成

1.直流电源通常由哪几种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2.分别列出单相半波、全波和桥式整流电路中以下几种参数的表达式,并进行比较: (1) 输出直流电压O U (2) 脉动系数S (3) 二极管正向平均电流D I (4) 二极管最大反向峰值电压R M U 3.电容和电感为什么能起滤波作用?它们在滤波电路中应如何与L R 连接? 4.画出半波整流电容滤波的电路图和波形图,说明滤波原理,以及当电容C 和负载电阻L R 变化时对直流输出电压O U 和脉动系数S 有何影响 5.串联型稳压电路主要由哪几种部分组成?它实质上依靠什么原理来稳压? 6.在串联型直流稳压电路中,为什么要采用辅助电源?为什么要采用差动放大电路或运放作为比较放大电路? 7.串联型稳压电路为何采用复合管作为调整管,为了提高温度稳定性,组成复合管采取了什么措施? 8.桥式整流电路如图10-30所示,要求输出直流电压O U 为25V ,输出直流电流为200m A ,试问: (1) 输出电压是正压还是负压?电解电容C 的极性应如何连接? (2) 变压器次级绕组输出电压2u 的有效值为多大? (3) 电容C 至少应选多大数值? (4) 整流管的最大平均整流电流和最高反向电压如何选择? 9.桥式整流电路如图10-31所示,220u V =(有效值),40L R =Ω,1000C F μ=, 试求: (1) 正常时,直流输出电流O U ? (2) 如果电路中有一个二极管开路,O U 是否为正常值的一半? (3) 当测得直流输出电压O U 为下列数值时,可能出了什么故障? (a )18O U V = (b )28O U V = (c )9O U V = 10. 在稳压管稳压电路中,如果已知负载电阻的变化范围,如何确定限流电

1,当前世界能源的消耗与供应情况如何我国能源结构和消耗有何特点

1、当前世界能源的消耗与供应情况如何?我国能源结构和消耗有何特点? 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交通工具数量的增加,世界能源消耗速度急剧增加。近一百年世界能源消耗增长了20倍。 我国能源结构和消耗有何特点:(1)能源资源丰富,人均不足(2)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匀(3)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依然以煤为主(4)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5)能源工业发展迅速,能源“瓶颈”已突破(6)能源加工利用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 2、在家中烧煤取暖和用火力电厂烧煤生产的电能取暖两种方法中,哪种能量的利用率更高?简述理由。 火力电厂烧煤生产的电能取暖能量利用率更高。因为它用电即用即开,不用即关。而煤则不行。当不须取暖时煤的能量就浪费了。 3、针对中国能源资源和能源应用的特点,你认为应该采取几项主要发展方针? (1)化石燃料的有效与清洁利用;提高使用清洁能源的比率。(2)适度发展核能;核能燃料电池技术。(3)开发新能源;使用新能源,太阳能、氢能。(4)改变能源转换途径开发和使用新技术。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4、你认为发展一碳化学对中国来说有何重要意义? 一碳化工实际上就是一种新一代的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我国能源结构特点是富煤贫油,煤炭占我国目前能源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二,新一代的煤化工可以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CO2的排放,使煤实现有效与清洁利用,所以对我国的目前面临的能源问题是起到很大的作用,而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而我国是个多煤、少气、缺油的国家,所以一碳化学的发展对于解决我国能源的危机有巨大的推动

作用,影响深远。 5、如何认识和解决能源应用和环境保护这一矛盾统一体? 节能和环保还要依靠人们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建立对节能和环保的正确理解。与工业现代化的初期相比,进一步降低能源强度和加强节能更加困难。也意味着,实现有效节能,不仅需要包括能源供给方,还应包括需求方。庆幸的是,现在人们已经能比较清楚地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问题,政府应该利用各种手段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建立一个使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机制,有效的环保标准必需有有效的惩罚制度来保证。其次,要纠正地方各级政府仍然存在的先发展和后环保的认识误区。中国已经为经济增长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贫困已经不是中国的主要发展问题,不能再把贫困当成一个忽视环保的借口。依靠现在的增长模式和低能源价格,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无法实现的。 6、燃料电池的原理如何?有何优点?试用碱性氢氧燃料例说明之。 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池,它利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释出的能量,直接将其变换为电能。通过连续供给燃料从而能连续获得电力的发电装置。在燃料电池中,电极只是起到了引导电流的作用,而不会参与反应。负极:2H2-4e+4OH-=4H2O 正极:O2+4e+2H2O=4OH-。 7、试述获取核聚变能和核裂变能的基本原理。核电站反应堆发生的是哪种核反应? 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