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

课程号(代码):50126220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在学生了解心理现象的本性、机制、规律和事实的基础上,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了解学生的发展和差异及其中教师的决策影响,掌握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掌握教育过程中的教学策略、教育评估和课堂的评估等内容。同时初步了解一些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异常的心理现象和处置方法。使学生初步形成多种视角的观点,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科研)的能力,并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与教师决策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绪论)(2学时)

1、了解心理学的界定及其研究对象。

2、了解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奠基人和标志性事件。

3、了解心理学流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4、掌握心理学领域的划分几及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5、如成长为一名教师

第二章个体心理发展(2学时)

(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1、了解什么是心理发展以及毕业发展观。

2、了解人类发展的基本原理。

3、大脑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4、掌握认知和语言的发展关系

5、掌握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理论。

6、了解儿童语言获得的机制。

7、考虑认知和语言发展的差异

第三章个体心理发展(2学时)

(个体性、社会性和道德的发展)

1、了解影响心理发展的遗传和环境因素。

2、自我意识的发展

3、社会性发展

4、道德和情社会行为的发展

5、个体性、社会性和道德发展中的差异

第四章个体与群体的差异(2学时)

1、了解智力概念演化过程,掌握智力的有关概念。

2、掌握主要的智力理论。

3、了解智力测验的方法和智力测验结果的含义。

4、了解何为智力开发及其意义。

5、创造力—在课堂中创造力的培养

6、掌握智力开发的内容和主要方法。

7、了解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

第五章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2学时)

1、在常规课堂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2、有特定认知和学习困难的学生

3、有社交和行为问题的学生

4、认知和社交发育迟滞的学生

5、生理和感觉有缺陷的学生

6、认知能力高度发展的学生

第六章学习和认知的过程

1、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假设

2、了解认知过程和信息加工观点。

3、掌握感、知觉、注意及记忆的概念及基本特点。

4、人类的记忆模型

5、长时记忆的储存与提取

6、知识建构

第七章高级思维技巧(2学时)

1、高级思维的特点

2、学习策略

3、问题解决

4、思维倾向在高级思维中的作用

5、高级思维加工中的多样性

第八章行为主义的学习观(2学时)

1、了解行为动力在人类行为中的意义。

2、掌握行为注意的基本假设。

3、应对特别困难的课堂行为

4、考虑学生行为的多样性。

第九章学习的社会认知观(2学时)

1、了解社会认知的基本理论

2、掌握社会认知的强化和惩罚观

3、掌握模仿

4、了解自我效能

5、掌握自我调节

6、了解从社会认知论繁荣角度考虑多样性

第十章动机与情感(2学时)

1、掌握动机的本质

2、了解动机的理论观

3、掌握人类的基本需求

4、了解情感及其影响。

5、了解情绪的主要理论流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6、掌握情绪与认识、行为之间的关系。

7、对有特殊需要学生的帮助

第十一章动机的认知因素(2学时)

1、掌握认知与动机的交互作用

2、掌握自我知觉与内部动机

3、了解期待与价值

4、了解兴趣目标

5、了解归因: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6、了解教师的期望与归因

第十二章人格和人格测验(2学时)

1、掌握人格的基本含义。

2、了解人格特质及主要的人格特质理论。

3、掌握影响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4、掌握主要几种人格形成理论的观点。

5、了解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主要内容。

6、了解人格测验的测验方式及其优缺点。

7、了解几种主要的人格测验及结果解释。

第十三章人际交往心理(2学时)1、掌握人际沟通的基本构成因素及其含义。

2、了解人际认知的含义。

3、掌握人际关系的内涵。

4、了解人际互动的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第十四章心理健康与常见异常心理现象(2学时)

1、了解感知障碍的种类及常见疾病。

2、掌握思维障碍的的概念及特点

3、掌握思维障碍表现形式及常见疾病。

4、掌握情感障碍的概念、性质及分类

5、了解情感障碍的表现形式及常见疾病

6、了解意志障碍与注意障碍的具体表现。

7、掌握常见的行为障碍及处理原则。

第十五章学校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发展(2学时)

1、掌握健康心理的含义及其主要研究范围。。

2、了解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3、理解学校心理辅导的目的和基本原则、方法。

4、了解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概念与内容。

第十六章教学策略(2学时)

1、掌握教学策略的概述

2、掌握计划教学

3、了解演示法

4、了解实践法

5、了解互动合作

6、了解学生的差异

四、教材

心理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五、主要参考资料

教育心理学. Jeanne Ellis Ormrod著,彭运石等译. 陕西师范学出版社. 2006 崔丽娟等. 心理学是什么.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黄希庭主编.心理学与人生.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5

郝伟主编.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六、成绩评定

期末考试成绩占90%,平时出勤占10%,总分100分。

教育心理学教案讲课稿

教育心理学教案 教学内容:第十五章第三节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 计划课时:1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不良行为的原因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掌握不良行为的具体原因及其解决方式。掌握行为矫正的概念和原则。理解实用行为分析程序,了解各程序的概念。 教学方法:以讲解为主,以自学、讨论为辅。即利用多媒体课件(PPT)进行讲授式、讨论式教学。 教学重点:掌握不良行为出现的具体原因及其解决方式。 教学难点:真正掌握行为矫正的原则实。 教学过程: (含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等) 一、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 学生的不良行为决非空穴来风,一定是有原因的。课堂不良行为最常见的强化物就是注意──来自教师、同学或者两者,另一个原因是学生想从腻味、挫折、烦躁和不愉快的活动中解脱出来。 (1)赢得教师的注意 有时候,学生表现出不良行为是为了赢得教师的注意,哪怕是消极的注意。这一原因比许多老师想象的要更普遍。其解决方法也相当容易,尽量地忽视他们,当他们表现不良时只注意那些表现好的学生。如果实在无法忽视他们的不良行为时,只好暂时请出去,例如让学生站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或者送到校长办公室,这将比斥责有效一些。事实上,斥责对其他学生而言起到了强化作用。 (2)同伴的注意 学生表现不良除了赢得教师的注意外,另一个普遍的原因就是为了获得同学的注意和赞赏。青少年时期这一原因就更为普遍。忽视受同伴强化的不良行为是错误的。例如,一个学生将书放在头上晃来晃去惹得全班哄堂大笑,教师忽视了,这一行为就会继续下去,并且还可能鼓励其他人做出类似的行为;斥责,又只会吸引全班更多的注意,甚至更糟的是,增强了他在同伴中的地位。对于受同伴强化的不良行为,教师可以做出以下两个反应:一个就是将犯规者从班上请出去,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

《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总结 这学期,我通过学习了《学科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对学习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本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这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心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首先通过学习,我对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体系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对一些基本概念有所了解,特别是对学习动机、学习策略、问题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差异等内容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这些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做好教学工作;有利于自己用科学方法指导工作,减少盲目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其次通过认真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我知道了作为一位教师,必须能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掌握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知识的定义,知识的分类,知识的表征形式,以及元认知和概念学习,这些关于知识学习的内容让我对"知识"二字有了不同的认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没学习之前虽然觉得自己很清楚什么是知识,但却不能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出来,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后才知道知识是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中的信息,或者说是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形式。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了,能用心理学的一些术语和理论来解释学习中的一些现象。在不经意间就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尝试着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理解、解释。 而且我认为学习策略的学习这章内容也非常重要,虽然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会使用某些策略,但从未系统的考虑过,经过学习,我们可以系统条理的了解我们在学习中所使用的策略。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给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辅导,帮助不善于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 作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做到热爱自己的学生,并且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你对他的关爱,愿意将心中的困惑告诉你,同时要和他一起面对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能轻视你的学生,要尊重他们,和他们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多赏识你的学生,让他们有成就感,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做到由原来的被迫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各人物的学习理论总结

行为主义 一、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说 定义:所谓经典条件反射,就是一种刺激替代过程,即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S)替代了原先自然引发反应的无条件刺激(UCS)。由于条件刺激(CS)引发的反应,就称为条件反应 五条规律:习得律,消退律,泛化律,分化律,高级条件作用律 (二)华生的行为主义 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种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除了出生时具有的几种反射和情绪反应以外,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的刺激---反应联结(即S-R 联结)而形成。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一)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 桑代克认为,学习即联结,学习即试误。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 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 3.效果律: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得出: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它与反射学习过程S-R过程不同,操作学习是(S)-R-S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反应之后的刺激。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塑造:连锁塑造和逆向连锁塑造消退维持分化泛化正强化 惩罚:呈现厌恶刺激降低反应率和消除愉快刺激降低反应率 负强化:消除或终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率 三、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 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 1.注意过程 影响注意的因素有: (1)榜样行为的特性(2)榜样的特征(3)观察者的特点 2.保持过程 保持过程有赖于表象系统.语言系统,有时还有动作演练。 3.动作再现过程 观察学习的第三个过程是把符号性的表征转化为适当的行为。一个人即使充分意识到了榜样行为,并记忆在头脑中,没有适当的动作能力,个体仍不能再现这种行为。所以是否具备榜样行为所需的自己能也是一个条件。

幼儿教育心理学教案 陈帼眉 姜勇(1-7章)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 1、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2、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3、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 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什么是幼儿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 二、什么是教育 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3个人” 人教育人成人人 (教师)(学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体现做人的人;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家长)(子女) 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 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 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 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教师主导幼儿反馈教师 四、什么是心理学 心:心思、思想、感情 理:规则、规律 心理学——psychology 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 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共性)①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 ②情感过程 ③意志过程 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 普通心理学:感觉心理学 知觉心理学 记忆思维言语情感等心理学 意志心理学 个性心理学等等 发展心理学:1、比较心理学:①动物与人比较心理学 ②动物之间比较心理学 2、年龄及发展心理学:①婴儿、幼儿(婴幼儿)心理学 ②儿童心理学 ③青年心理学 ④成年心理学 ⑤老年心理学等等 应用心理学:①教育心理学 ②工业心理学 ③医学心理学 ④护理心理学 ⑤司法心理学 ⑥艺术心理学 ⑦体育心理学 ⑧军事,商业心理学等等 五、什么是幼儿教育心理学 1、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一门科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研究幼儿(3——6、7岁)心理的形成规律。 ②如何应用规律。 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①揭示幼儿教育系统中幼儿的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从而心理科学在幼儿教育领域 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②研究如何应用幼儿的心理规律来提交教育效能,加速幼儿健康成长的心理原则。 4、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即本书的知识体系) 简单来说,本书由四部分组成:①导论 ②幼儿心理形成规律与教育 ③幼儿的心理健康 ④幼儿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一、不定向选择题 1、瓦拉斯1926年提出的创造性思维阶段包括()。 A、准备期 B、交流期 C、酝酿期 D、豁朗期 E、验证期 2、以下属于问题解决的特点有()。 A、目的性 B、认知性 C、序列性 D、知识性 E、指向性 3、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集约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辐射性 E、独创性 4、下面关于无结构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无结构的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 B、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 C、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唯一性 D、问题的初始条件可能是不明确的 E、无结构问题比有结构问题更能激发学习者的探究欲 5、哪些搜寻解法的策略会干扰问题图式的获得?() A、问题类比 B、想法——检验 C、问题分解 D、“手段——目的”分析 E、问题怀疑 6、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表现在()。 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C、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D、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E、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 7、在搜寻解法阶段,当学习者对一个问题一无所知时,学习者只能采用的策略是()。 A、问题类比 B、“手段——目的”分析 C、问题分解 D、想法——检验 8、“木头除了做桌椅板凳外,还能作什么用?”这属于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 A、用途扩散 B、结构扩散 C、形态扩散 D、方法扩散 9、基克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过程的模式,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大致包括的阶段是()。 A、建立问题表征 B、搜寻解法 C、执行解法 D、评价 10、在规定的时间内,面对相同的问题,有的人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反映了思维的()。 A、独创性 B、多维性 C、变通性 D、流畅性 11、高创造性者具有的个性特征包括()。 A、幽默感 B、好幻想 C、强烈的好奇心 D、独立性 12、为分析问题,找到解法,学习者可以采用的策略有()。 A、问题类比 B、“手段——目的”分析 C、问题分解 D、想法——检验 E、问题怀疑 13、下列选项中,属于无结构问题的是()。 A、1+1=? B、世界上有几大洋? C、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 D、衣服有哪些功能? E、如何治理空气污染?

最新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体会7篇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体会7篇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教育心理学》是在师大里必修的一门课程,工作之后,再次拿起这本书,细细品读,别是一般感觉。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阅读了《教育心理学》,觉得很有收获,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帮助。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因此我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我在书中没有找到作者对教育心理学的明确定义,而是通过介绍教学过程,通过与邻近学科的比较向我们展示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这两个学科比较好区分,我的认识是教育学更多的是重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而教学心理学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学是以它们为学科基础的,却不好说谁包含了谁,谁从属于谁。教育心理学更好的帮助了我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

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 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这本书谈到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由于受教育体质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教育心理学也要联系到体质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此外,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关于教师的心理学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应该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即“教育心理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性质,而且是以前者为主的一门边缘科学”。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也共同点和不同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我们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是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的。 首先一点,我从感性上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很博大精深的学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问题(整理)教学提纲

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 简答 1)什么是问题?问题的成分及种类有哪些? 定义: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三个基本成分:1、给定的条件,即问题的起始状态;2、要达到的目标,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3、存在的限制或障碍,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之间不是直接的,必须通过一定的认知活动或思维活动才能找到答案。 分类: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界定含糊的问题)。 2)举例说明什么是有结构的问题和无结构的问题 1、有结构的问题: 两个基本特征:①问题的明确性。问题的目标很明确,问题解决者可以很确切地知道他需要达到什么目标。问题的条件是明确给出的,而且问题的条件与目标之间具有对应性,所给的条件是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也是充分的。②解法的确定性。从条件通向目标的方法是确定的,有明确的算法规则,可以经过一定的推理转换而得出,而且答案是唯一的。这种问题一般是定义明确的、封闭性的问题。课本中的练习题多为这类问题。 2、无结构的问题: 无结构的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在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它往往与某些概念原理密切联系在一起。问题的一个或多个侧面是不明确的。比如问题的目标可能是不明确的,例如要在城市中新开通一条公交路线,是怎样的?再比如设计一堂好课,写一篇游记作文等。另外问题的初始条件也可能是不明确的,甚至是不充分的。相应的这类问题的解法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常常没有可以预见的、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有多种解法和思路,从不同角度看,各种答案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而且需要把一些知识综合起来。例如如何治理空气污染?需要物理化学、数学及社会科学等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真实问题常常是无结构的问题。通常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 3)什么是问题解决?其基本特点是什么?(一般包括那些成分) 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 6)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一)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方式等的影响。 (二)已有的知识经验。 (三)定势与功能固着:功能固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即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 另外,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7)在教学中如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教育心理学虽然即有教育学来源于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部分,属于应用心理学。以下为你带来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学习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范文篇1 在双休日中,我通过教师发展平台选了《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对学习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是我学习的心得体会: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本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这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心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教育心理学主要分为四个模块,一是学习的本质,二是学习的过程,三是影响学习的因素,四是教学与管理。其中,学习与学习理论是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既介绍了学习的本质,并对不同的流派提出的学习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认为这部分内容相当重要,它让我开始了对学习的思考,第一次去尝试理解人类是怎样学习的。行为主义、认知派、人本主义、构建主义等对人类的学习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的很多观点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佩服和敬仰这些伟大的心理学家的同时,我学会了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问题。他们提出

的理论基本都能在某一方面对问题得到很好的解释,但也必然会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仔细深入的思考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对我们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人类学习机制的探索之路上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 关于认知领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我主要学习了六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的学习、学习策略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动作技能的学习、学习的迁移、品德的形成。这是对认知领域和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的详细介绍。这几方面的内容都是很实用的。而且我个人对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喜欢学习这部分的知识。 掌握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知识的定义,知识的分类,知识的表征形式,以及元认知和概念学习,这些关于知识学习的内容让我对"知识"二字有了不同的认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没学习之前虽然觉得自己很清楚什么是知识,但却不能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出来,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后才知道知识是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中的信息,或者说是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形式。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了,能用心理学的一些术语和理论来解释学习中的一些现象。在不经意间就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尝试着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理解、解释。 学习策略的学习这章内容,我认为非常重要,虽然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会使用某些策略,但从未系统的考虑过,经过学习,我们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五章-教学设计重点试题解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五章教学设计重点试题解 [日期:2008-12-27] 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作者:[字体:大中小] 一、选择题 1.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的设计,也就是对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这是( )。 A.教学原则B.教学设计C.教学计划D.教学大纲 2.下面不属于宏观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的是( )。 A.制定教学计划B.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C.确定教学目标D.制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办法 3.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六级,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 )。 A.概括B.系统C.巩固D.评价 4.智育目标包括三个方面:陈述性知识、认知策略和( )。 A.心智技能B.特殊技能C.元认知D.程序知识 A.应力求明确、具体,并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教学目标 B.应反映学习的类型,在不同学习类型中,也应反映学生掌握的水平 C.应陈述通过一阶段的学习活动后,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变化 D.应该简明扼要,可以操作 8.教材编写的依据是( )。 A.教学制度B.教学设计C.教学目标D.教学大纲 9.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人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有效教学条件。这一过程是( )。 A.教学设计B.教学任务分析C教学测量D.教学评价 10.下面不属于《美国大百科全书》对教学媒体的分类的是( )。

A.印刷材料B.图示媒介C.声音媒介D.电子媒介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15949c1178.aspx二、填空题 1.教学设计是指( )及其( )的设计,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的设计。 2.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从造就各种人才的需要及( )出发,全面安排学生有效学习的课程数量、学习活动方式、课时安排与分配等,才能从整体上保证( )的正常运转。 3.宏观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制定教学计划、( )、( )、制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办法。 4.( )指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或者说是预期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 5.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六级,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我国学者倾向于将这六级目标概括为两个范畴:第一个范畴为( );第二个范畴为( )。 6.教学任务分析也称作业分析,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 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 )。 7.( )是教学目标所确定的教学终末状态与教学开始前学生原有的起始状态之间的心理差距。 8.确定学生的( )可以利用学生的作业、小测验或课堂提问等方法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也可以通过诊断|生的单元测验来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或倾向。 9.教学模式指反映特定( )的、为保持教学的相对稳定而采用的( )。 15.( )指教学过程中用以运载信息、传递经验的物质手段和工具。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设计的涵义及其类型。 2.请从系统的观点谈谈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以及教学设计的原则。 3.简述智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的内容。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教育心理学备考知识点:问题解决的实 质与过程 二、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一)问题及其问题解决 问题是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事,但不能立即知道做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包含四个部分① WT情境②已有知识技能③障碍④方法WT解决是指对WT形成一个新的答 案或解决方案。这一答案不是简单应用已经学过的规则,而是对已有的知识、技能和概念或 原理进行重新改组,形成一个适应问题要求的方案。 问题解决是一种以目标定向的搜寻问题空间的认知过程。其中原有知识经验和当前问题 的组成成分必须重新改组、转换或联合,才能达到既定目标。 这一定义包含四个要点:1?问题解决是以目标定向的,无目标的幻想不算问题解决; 2?问题解决是在头脑内或认知系统内进行的,只能通过解题者的行为才能推测它的存在,如用绳打结不算问题解决,只是一种技能; 3?解决活动包括一系列心理运动算,如回忆朋友电话号码太简单也不是; 4.问题解决是个人化的,对这个人不是问题可能对另一个人是。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研究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也成为热点话题。官方发布的研究生总体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但有的专业首次就业率甚至低至 5.56%。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情况,也许永远也无法知道,但多几个渠道了解信息,或许能在作决定时提供帮助。 七成高校研究生就业率超95%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0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 助下顺利考取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 (二)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理解和表征问题,寻求解答的方案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对结果进行检验。 1.理解和表征问题阶段 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确定问题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要识别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2.寻求解答阶段 在寻求解答时,可能存在这样两种一般的途径:算法式和启发式。 (1)算法式 一个算法式就是为了达到某一个目标或解决某一个问题而采取的一步一步的程序。如拼拼图,存在一种固定的程序,如果你找到了就能很快解决问题。 (2)启发式 所谓启发式就是使用一般的策略试图去解决问题。这种一般的策略可能会导致一个正确

有关教育心理学个人收获心得体会

有关教育心理学个人收获心得体会 《学与教的心理学》这本书包括了三部分:教师与学生心理, 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它将新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及其教学设计技术贯穿全书。采取了以学校学习和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为基本线索,介绍和剖析学与教的重要方面和主要环节的心理学理论与应用。论述了学习类型与教学条件的相互关系,学生人格特征与教学处理的相互影响,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交互作用,等等。 我先谈谈对教与学的心理学的认识,当然这些是对书上内容的 吸收和思考。学与教的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一方面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也认识到教学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都应当有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教与学的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与学的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教师与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 从书中,我认识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我国教育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使教师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要更新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自身教书育人的技能。 2、中、小学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学生的发展既是教育目标,又是教育的基本依据。教师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了解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我应把握学生的认知特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师的天职。若要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就必须懂得和熟练地运用学习规律。所以我们教师要知道学生认知能力、动作技能和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有效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4、教师必须学好教学心理学才能使习得的学习论原理转化为教学技能。为我们的教学决策提供心理学依据和应用技术。 5、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技术,需要许多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作指导。教师必须知道并理解课堂教学的一般过程。课堂上的任何教学方法或技术的选用必须适合教学目标的需要。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必须自始自终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管理。 6、学习的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发学生行为或倾向的改变,因此,教师就要善于运用测量来评价学生学习后的情形。目前,教师往往忙于教学,比较重视教材教法的研究,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问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第23章 教学设计)【圣才出品】

第23章教学设计 1.什么是教学设计?其基本方法是什么?教学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教学设计的涵义 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选择、安排与确定。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么教(教学组织、教学模式、教学媒体等)进行选择、安排与规划。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向教学技术转化的关键。 ①教学设计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在对有关教育教学、学生学习、能力与品德的本性以及学习规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教学设计的灵魂,也是衡量某种教学设计效能的尺度。教学理论作为改进教学工作的原理或原则,只有通过周密而详细的设计,才能转化为方法或技术。 ②教学理论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必须与学校实际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来,而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正是通过教学设计来实现的。因此,为了改进教学,除了认真研究教学理论外,同时也必须加强教学设计工作,使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技术。 (2)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科学的教学设计必须以系统论观点作为其指导思想,必须采用现代系统论所创导的系统方法。系统论方法是应用系统原理,综合研究事物的性质及规律的一种科学方法。在应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进行以下三个层次的分析。 ①活动分析 由于作为教学目标的能力与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活动的内在调节机制,因而必须通过活动

的分析才能确定教学的目标系统。通过活动分析来确定教学目标系统时,应选择确定各学科领域的典型活动;区分各典型活动的层次或水平;确定目标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层次与序列。 ②任务分析 目的与任务是指具有相属关系的两个层次的不同目标项目。上层的目标项目称为“目的”,其下属的目标称为“任务”。目的与任务之间的关系是总目标与次目标的关系,是上层或上位目标与下层或下位目标的关系。任务分析目的是确定教学活动中的作业内容。通过任务分析以确定教学作业时,必须确切规定并明确表述教学任务所含的各种目标因素;任务配置必要的教学作业,则教学任务不仅要有确切的规定,同时要有明确的表述;注意区分不同的任务系列;注意区分同一任务系列的不同要素。 ③作业分析 教学系统中的作业是教师用以完成教学任务,借以构建学生能力与品德结构的手段,通常称为教材。在教学系统中教材即教与学的一系列作业。这种作业是用来实现教学任务,促进学生构建一定的能力与品德结构的手段。作业既是实现教学任务的手段,又是制定教学活动程序的依据。作业分析的目的就是加深对作业的认识,为制定教学活动程序提供依据。 (3)教学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系统包括教学目标、教材、教学活动、教学成效的考核与评估,他们分别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①教学目标指教学活动中所要构建的能力与品德的心理结构。它既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又是一切教学工作的终点。为此,教学目标的设计在教学系统设计中占主导地位,其设计必须遵循教育方针制约性原则、活动分析原则、类化经验原则、系统性原则和明确化原则。

教育心理学第3版教学设计第5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第五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第一讲心理发展概述 一、教学目标 1.识记:发展心理的概念和一般特征。 2.理解: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因素。 3.应用:掌握青少年心理年龄特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青少年的心理年龄特征。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1 五、教学流程: 导入 和同学们一起回顾上一章的内容,让同学开展对“青少年期是指哪个年龄阶段”的讨论,逐渐引入到本章主要内容的学习。 讲解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一生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过程。青少年心理发展的 “心理发展”,特指个体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成长阶段的心理变化。 心理发展主要指个体心理的积极、有序的发展变化,是个体心理连续、 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这几个基本特征。

1.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连续过程,前后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先前的发展为后来的发展打下基础,是后来发展的前提。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心理发展又是一个矛盾的运动过程,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某些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取代了旧质要素而占主导地位时,量变的过程就发生了质的“飞跃”。 心理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例:三岁幼儿的思维是直觉行动思维,他们绘画时不会事先构思,画什么算什么。在直觉动作思维的基础之上,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儿童就可以脱离动作操作仅依靠记忆中保持的形象来进行思维,这样就产生了思维发展的一个质变,即形象思维产生了。在此基础上,随着语言的发展,儿童逐渐从主要依靠形象进行思维过渡到主要依靠语言进行思维,思维的发展又有了一个新的质变,即抽象思维产生了。 附:通常,我们把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本章着重讲授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学生的心理特征。 (1)婴儿期(1岁前)。 (2)童年早期(1~6岁),相当于托儿所和幼儿园阶段。 (3)童年中期(6~12岁),相当于小学教育阶段。 (4)少年期(12~15岁),相当于初中教育阶段。 (5)青年初期(15~18岁),相当于高中教育阶段。 2.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一般说来,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稳定的速度和顺序,人们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外表到本质的过程。所以,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条件下,大多数同龄儿童总是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上,表现出相似的心理特点。并且,心理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颠倒的,因此心理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可变性: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同,每个个体在发展速度、最终水平、优势领域等方面往往是千差万别的。我们普遍觉得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聪明,就是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使得儿童心理的发展变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一、考情分析 问题解决的策略在教资、教招考试中以例子型单选题为主,考频一般,但难度较大,考生在学习时需要应侧重理解。 二、考点详解 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分为:理解和表征问题、寻求解答的方案、执 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对结果进行检验。其中寻求解答的方案也 就是提出假设的阶段,在寻求解答时,可能存在两种一般的策略:算法式和启发式。 (1)算法式 一个算法就是为达到某一个目标或解决某个问题而采取的一步一 步的程序。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简而言之,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解析:算法式需要将所有可能性全部列出一一去尝试,所以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是简单的问题,对于极复杂的问题显然是不适用的,因为时间等条件根本不允许。比如:当我们住进了宾馆,天很热屋子里有空调但是没有遥控器,我们都会默默的掏出手机,选择好空调的品牌,但是仍然有十几个该品牌的型号,这时我们就会一个一个的去尝试,运气好的话试个几次也就出来了。再比如,尝试错误法就属于典型的算法式策略 (2)启发式 所谓启发式就是根据目标的指引,试图不断的将问题状态转换成与目标状态相近的状态,从而试探那些只对成功趋向目标状态的有价值的操作。 ①手段目的分析法 手段目的分析法是指将目标划分成许多子目标,将问题划分成许多子问题后,寻找每一个子问题的手段。 解析:手段目的分析法的一般特征是把总目标划分成许多子目标,并寻找解决每一个子问题的手段。例如,对某些学生而言,写一篇20 页的论文是一件很头疼的问题,但如果把该任务划分为几个子任务,如选题、查找资料、阅读资料、组织材料、编写提纲、分段写作等,他们就可能表现的好一些。 ②逆向反推法 应用反推法,从目标开始,退回到未解决的最初的问题,这种方法 对解决几何证明题有时非常有效。 解析:逆向反推法的基本思想就是从目标状态出发倒推至初始状态。例如,如果三周之内要让编辑部收到文章,那就必须在某一天从邮局出发,那就必须在某一天誊写打印,那就必须在某一天打完草稿……。再比如,数学题中给定了很多条件,要求我们证明(X+4)(X-2)=0成立,我们只需要证明X=2或者X=-4即可。 ③爬山法 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这就好像登山者,为了登上山峰,需要从山脚一步一步登上山峰一样。

最新《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我十分喜爱的一门学科,它是介于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通过对《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理及学习动机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高校教育中,大学教师往往表现为社会代言人,是各种新思想新观念的输出者,而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和确立时期,学生大多都会以教师的言行为榜样。因此,教师在教育劳动中抱有什么样的劳动态度,表现出怎样的道德修为,直接熏陶着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正在成长着的青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大学生们正处于青春期,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认知发展和社会发展两大部分。大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思维等方面。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并且在实际观察中,他们能够从一定的目的出发,对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大学抽象深奥的内容和较高的学习标准,促使大学生的逻辑记忆力高度发展,他们的记忆是在充分理解所学材料的意义和实质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并能深入分析所学内容,还能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多、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的想

象处在由理想转为现实的关键期,并能根据要求和需要朝着一定的目标进行想象,想象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且创造性的成分日益增多。 大学生社会发展的特点主要包括情绪、情感,意志、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进一步成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社会实践领域的扩大等,从而产生了许多新需要,伴随着这些新需要的是否满足,大学生的情绪、情感表现出新的特点:首先,他们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产生了大量的、新的、较强烈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他们对需要的认识和评价尚不完善,对情绪的控制力还不强,会出现时而情绪高涨,时而自暴自弃,时而平静、时而激动,时而外显、时而内隐。其次,进入高校后,他们在逐渐产生更广泛的需要,如自我实现的需要、渴求知识的需要、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爱情的需要等等,这些需要的满足与否,使得他们出现了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体验。大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体现在虽然自觉性有所提高,但还存在惰性;虽然理智成分增加但还缺乏自制力;虽然勇敢但缺乏毅力;虽然独立性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依赖性;虽然果断性增强但仍带有冲动型。总的来说,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既有成熟的一面,也有薄弱的一面。大学阶段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确立和稳定的关键时期,在大学低年级阶段是人生观初步确立、不稳定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一方面喜欢更多地从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来衡量和评价所从事的活动和接触的事件,并为此展开激烈的讨论,另一方面他们的人生观基本上是从感性体验中得来的,外界环境和人际交往发生变化时,

2017年上半年河南省中学教师《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教学设计考试题

2017年上半年河南省中学教师《教育心理学》练习题:教 学设计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性目标是() A:进人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B:进入高等教育强国行列 C:进入继续教育强国行列 D:进入幼儿教育强国行列 2、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 A:十进制数35 B:二进制数10101 C:八进制数26 D:十六进制数1A 3、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____ A:卢梭 B:培根 C:拉伯雷 D:洛克 4、《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的作者是() A:海涅 B:雨果 C:巴尔扎克 D:狄更斯 5、主张教学的主导任务在于传授有用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特别训练的教学理论是。 A:传统教育理论 B:现代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论 6、当喝酒的“老习惯”与驾车的“新方式”遭遇的时候.有的人想“鱼与熊掌兼得”,既喝酒又驾车。因此,如果不从社会传统和社会心理的角度,对刚刚走进汽车社会的人们进行引导教育.而只靠疾风暴雨的执法运动,很难根治酒后驾车的顽疾。当然,我们也看到,随着社会舆论的深入讨论和专项行动的持续展开,“喝酒不驾车,驾车不喝酒”的基本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____ A:根治酒后驾车顽疾不一定要开展专项行动 B:社会习惯的转变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C:转变生活理念是解决酒后驾车问题的根本途径

D:专项行动对于解决酒后驾车问题治标不治本 7、以下和“太阳和金子是会发光的”判断不相同的是。 A:宋祖英和谭晶晶是歌唱家 B:李健和张亮是同事 C:冰箱和洗衣机是家用电器 D:汽车和火车是交通工具 8、”私德教育”的核心是() A:家庭美德教育 B:尊老爱幼教育 C:做人处事教育 D:交往礼仪教育 9、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这是我国__的雏形。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结构课程 10、爱国主义情感属于下列哪种情感?() A:美感 B:道德感 C:理智感 D:责任感 1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 A:合理化 B:示范化 C:多样化 D:个别化 12、个体执行任务时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称为__ A.认识动机 B.成就动机 C.赞许动机 D.交往动机 13、学生学习“功=力×距离”,这种学习属于__。 A.辨别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规则或原理学习 14、(2007年10月)我们通常认为刀子的作用是切割,而忽视刀子的其他用途,影响这一问题解决的因素是。 A:问题的特征 B:已有的知识经验 C:功能固着 D:个体智力水平 15、从直接具体经验到抽象经验排列了11种媒体,构成一个经验锥形的提出者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