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等数论期末考试卷张

初等数论期末考试卷张

初等数论期末考试卷张
初等数论期末考试卷张

初等数论试卷(B)

一,选择题(满分15分,每题3分)

1,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设m ∈+N ,a ,b ∈Z ,若)(mod m b a ≡

,则)(mod m a b ≡。

B 设m ∈+N ,a ,b ,c ∈Z ,若)(mod m c b a ≡+,则)(mod m b c a -≡.

C 设m ∈+N ,,,11b a 22,b a ∈Z ,,若)(m od 11m b a ≡,)(m od 22m b a ≡,则

)(mo d 2121m b b a a ≡。

D 设m ∈+N ,a ,b ∈Z ,若)(m od 2

2

m b a ≡ ,则)(mod m b a ≡。

2,下列哪一个为模12互质的剩余类( ) A [2],B [5],C [6],D [3]。

3,下列哪一个有理数不可以化为有限小数( ) A

203,B 607,C 51,D 100

19。 4,同余方程)5(m od 022

≡+x 的解为( )

A )5(mod 0≡x ,

B )5(mod 4≡x ,

C )5(mod 2≡x ,

D 此方程无解。 5,下列哪一个同余方程组无解( )

A ?????≡≡)10(mod 7)25(mod 9x x ,

B ?????≡≡)6(mod 1)9(mod 4x x

C ?????≡≡)45(mod 2)25(mod 17x x ,

D ??

???≡≡)7(mod 26)14(mod 19x x 。

二,填空题(满分10分,每题2分)

1,当m = 时,)(mod 1132m ≡和)(mod 1117m ≡同时成立。 2,设m ∈+N ,则 为模m 的非负最小完全剩余系。 3,=)16(? 。

4,写出模8的一个简化剩余系: 。 5,余式)5(mod a x ≡等价于等式: 。 三,判断题(满分10分,每题2分 )

1,)(m ?为欧拉函数,则1)(1-≤≤m m ?。 ( ) 2, 设m ∈+N ,a ∈Z ,(a,m )=1,若整数集合{})(21,......,,m a a a ?为模m 的一个简化

剩余系,则{})

(21,......,,m aa aa aa ?也为模m 的一个简化剩余系。 ( )

3,模m 的完全剩余系只有有限个。 ( )

4,循环小数5544

301.0 的循环节长度为4。 ( ) 5,两整数相等,则必同余。 ( ) 四,求解题(满分30分 )

1,用“弃九法”验算下面式子是否正确:

10018656763457828947=?。

('

7) 2,求

11

7所化成的循环小数的循环节的长度。('

7) 3,求同余方程)15(mod 69≡x 的所有解。('

8)

4,求同余方程组??

???≡≡≡)7(mod 2)5(mod 3)

3(mod 2x x x 的解。('

8)

五,证明题(满分25分 )

1,证明:

x

,都有

)8(m od 3371331632241552345++≡-+-++x x x x x x x 。('7) 2,设q p ,是两个大于3的质数,证明:).24(m od 2

2

q p ≡('

8)

3,求证:当n 为奇数时,)()(n n b a b a ++。('

10)

初等数论考试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如果

a

b ,

b

a ,则( ).

A b a =

B b a -=

C b a ≤

D b a ±= 2、如果

n

3,

n

5,则15( )n .

A 整除

B 不整除

C 等于

D 不一定 3、在整数中正素数的个数( ).

A 有1个

B 有限多

C 无限多

D 不一定 4、如果)(mod m b a ≡,c 是任意整数,则

A )(mod m bc ac ≡

B b a =

C ac T )(mod m bc

D b a ≠ 5、如果( ),则不定方程c by ax =+有解. A

c

b a ),( B

)

,(b a c C

c

a D

a

b a ),(

6、整数5874192能被( )整除.

A 3

B 3与9

C 9

D 3或9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素数写成两个平方数和的方法是( ).

2、同余式)(mod 0m b ax ≡+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3、如果b a ,是两个正整数,则不大于a 而为b 的倍数的正整数的个数为( ).

4、如果p 是素数,a 是任意一个整数,则a 被p 整除或者( ).

5、b a ,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 ).

6、如果b a ,是两个正整数,则存在( )整数r q ,,使r bq a +=,b r ≤0.

三、计算题(每题8分,共32分) 1、求[136,221,391]=? 2、求解不定方程144219=+y x . 3、解同余式)45(mod 01512≡+x .

4、求??? ?

?563429,其中563是素数. (8分)

四、证明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1分,第3小题11分,共32分) 1、证明对于任意整数n ,数

62332n n n +

+是整数. 2、证明相邻两个整数的立方之差不能被5整除.

3、证明形如14-n 的整数不能写成两个平方数的和.

试卷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D. 2、A 3、C 4、A 5、A 6、B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素数写成两个平方数和的方法是(唯一的).

2、同余式)(mod 0m b ax ≡+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b

m a ),().

3、如果b a ,是两个正整数,则不大于a 而为b 的倍数的正整数的个数为( ]

[b a ). 4、如果p 是素数,a 是任意一个整数,则a 被p 整除或者( 与p 互素 ).

5、b a ,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 倍数 ).

6、如果b a ,是两个正整数,则存在( 唯一 )整数r q ,,使r bq a +=,b r ≤0.

三、计算题(每题8分,共32分) 1、 求[136,221,391]=?(8分)

解 [136,221,391]=[[136,221],391]=[391,17221

136?]=[1768,391] = 17391

1768?=104?391=40664.

2、求解不定方程144219=+y x .(8分)

解:因为(9,21)=3,144

3,所以有解;化简得4873=+y x ;考虑173=+y x ,有1,2=-=y x ,

所以原方程的特解为48,96=-=y x ,因此,所求的解是Z t t y t x ∈-=+-=,348,796。 3、解同余式)45(mod 01512≡+x . (8分)

解 因为(12,45)=3|5,所以同余式有解,而且解的个数为 3. 又同余式等价于

)15(mod 054≡+x ,即y x 1554=+.

我们利用解不定方程的方法得到它的一个解是(10,3), 即定理4.1中的

100=x .

因此同余式的3个解为

)

45(mod 10≡x ,

)45(mod 25)45(mod 34510≡+

≡x ,)45(mod 40)45(mod 345

210≡?+≡x .

4、求??? ?

?563429,其中563是素数. (8分) 解 把?

?? ??563429看成Jacobi 符号,我们有

???

??-=??

? ????? ??=??? ??=??? ??=??

?

??-=???

??---42967)1(429674292429134429563429563)1(5634298

1

4292

1

563.214292---------------(3

分)

??

?

??=??? ??--=???

??-=??

?

??-=??? ??--=??? ??-=----27672767)1(67276742967429)

1(429672

1

67.21272

1

429.2167----------------------(2分)

1

1311327)1(27132

1

13.2127=???

??=??? ??-=??

?

??=--,-----------------(2分)

即429是563的平方剩余. ---------------(1分) 四、证明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1分,第3小题11分,共32分) 1、证明对于任意整数n ,数

62332n n n +

+是整数. (10分) 证明 因为62332n n n ++=)32(62n n n ++=)2)(1(61

++n n n , ------(3分)

而且两个连续整数的乘积是2的倍数,3个连续整数的乘积是3的倍数, -----(2分)

并且(2,3)=1, -----(1分) 所以从

)

2)(1(2++n n n 和

)

2)(1(3++n n n 有

)

2)(1(6++n n n ,-----(3分)

62332n n n ++是整数. -----(1分)

2、证明相邻两个整数的立方之差不能被5整除. (11分)

证明 因为

133)1(2

33++=-+n n n n , -------------(3分) 所以只需证明1332

++n n T )5(mod .

而我们知道模5的完全剩余系由-2,-1,0,1,2构成,

所以这只需将n=0,±1,±2代入1332

++n n 分别得值1,7,1,19,7. 对于模5, 1332

++n n 的值1,7,1,19,7只与1,2,4等同余,

所以1332

++n n T )5(mod ---------(7分)

所以相邻两个整数的立方之差不能被5整除。 --------(1分)

3、证明形如14-n 的整数不能写成两个平方数的和. (11分)

证明 设n 是正数,并且)4(mod 1-≡n , ----------(3分)

如果

22y x n +=, ---------(1分)

则因为对于模4,y x ,只与0,1,2,-1等同余, 所以2

2

,y x 只能与0,1同余, 所以

)4(m od 2,1,022≡+y x , ---------(4分)

而这与)4(mod 1-≡n 的假设不符, ---------(2分) 即定理的结论成立. ------(1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0(b (C ).A b B b - D 0

2、如果a b ,b a ,则(D ).A b a = B b a -= C b a ≤ D b a ±=

3、如果1),(=b a ,则),(b a ab +=(C ).A a B b C 1 D b a +

4、小于30的素数的个数(A ).A 10 B 9 C 8 D 7

5、大于10且小于30的素数有( C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6、如果n 3,n 5,则15(A )n .A 整除 B 不整除 C 等于 D 不一定

7、在整数中正素数的个数(C ).A 有1个 B 有限多 C 无限多 D 不一定 二、计算题

1、 求24871与3468的最大公因数?

解: 24871=3468?7+595 3468=595?5+493 595=493?1+102 493=102?4+85

102=85?1+17 85=17?5,所以,(24871,3468)=17. 2、 求[24871,3468]=?

解:因为(24871,3468)=17 所以 [24871,3468]= 17

3468

24871?=5073684 所以24871与3468的最小公倍数是

5073684。

3、求[136,221,391]=?

解: [136,221,391]=[[136,221],391]=[391,17

221

136?]=[1768,391] =

17

391

1768?=104?391=40664.

三、证明题

1、如果b a ,是两个整数,0 b ,则存在唯一的整数对r q ,,使得r bq a +=,其中b r ≤0. 证明 :首先证明唯一性.设q ',r '是满足条件的另外整数对,即

r q b a '+'=,b r '≤0.

所以r

bq r q b +='+',即()r r q q b '-=-',r r q q b '

-=-'.又由于

b r ≤0,b r '≤0,所以b r r '-.如果q q '≠,则等式r r q q b '-=-'不可能成立.

因此q q '=,r r '=.

其次证明存在性.我们考虑整数的有序列

……,,3,2,,0,,2,3b b b b b b ---……

则整数a 应介于上面有序列的某两数之间,即存在一整数q 使

()b q a qb 1+≤ .

我们设qb a r -=,则有r bq a +=,b r ≤0.

2、证明对于任意整数n ,数6

233

2n n n +

+是整数. 证明: 因为62332n n n ++=)32(62

n n n ++=)2)(1(6

1++n n n ,

而且两个连续整数的乘积是2的倍数,3个连续整数的乘积是3的倍数,

并且(2,3)=1, 所以从)2)(1(2++n n n 和)2)(1(3++n n n 有)2)(1(6++n n n ,

即6

233

2n n n ++是整数.

3、任意一个n 位数121a a a a n n -与其按逆字码排列得到的数n n a a a a 121- 的差必是9的倍数.

证明: 因为

=-121a a a a n n 12211101010a a a a n n n n +?++?+?--- , n n a a a a 121- =n n n n a a a a +?++?+?---10101012211 ,

所以,121a a a a n n --n n a a a a 121- =

).

10

1()10

1(10)110(10)110(1

13

2311------+-?++-?+-?n n n n n n a a a a

而上面等式右边的每一项均是9的倍数, 于是所证明的结论成立.

4、证明相邻两个偶数的乘积是8的倍数.

证明: 设相邻两个偶数分别为)22(,2+n n 所以)22(2+n n =)1(4+n n 而且两个连续整数的乘积是2的倍数 即)1(4+n n 是8的倍数.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 A ),则不定方程c by ax =+有解. A c b a ),( B ),(b a c C c a D a b a ),(

2、不定方程210231525=+y x (A ).

A 有解

B 无解

C 有正数解

D 有负数解 二、求解不定方程 1、144219=+y x .

解:因为(9,21)=3,1443,所以有解;

化简得4873=+y x ;

考虑173=+y x ,有1,2=-=y x , 所以原方程的特解为48,96=-=y x , 因此,所求的解是Z t t y t x ∈-=+-=,348,796。

2、18176=-y x .

解:因为 18)17,6(,所以有解; 考虑1176=-y x ,1,3==y x ; 所以18,54==y x 是特解, 即原方程的解是

t y t x 618,1754-=-=

3、2537107=+y x .

解:因为(107,37)=125,所以有解;

考虑137107=+y x ,

有26,9-==y x ,

所以,原方程特解为259?=x =225,2526?-=y =-650, 所以通解为t y t x 107650,37225--=+=

4.求不定方程471325=++z y x 的整数解.

解 我们将它分为两个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来求解

25x+13y=t, t+7z=4.

利用求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方法,因为

25(-t)+13(2t)= t, 32+7?(-4)=4,

所以,上面两个方程的解分别为

??

?-=+-=1125213k t y k t x , ?

??--=+=22

4732k z k t . 消去t 就得到所求的解

??

?

??--=+-=-+-=2212

1414256471332k

z k k y k k x , 这里21,k k 是任意整数.

5.求不定方程8594=+-z y x 的整数解.

解 我们将它分为两个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来求解

4x-9y=t, t+5z=8.

利用求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方法,因为

4(-2t)-9(-t)= t, 48+5?(-8)=8,

所以,上面两个方程的解分别为

???--=--=11492k t y k t x , ?

?

?--=+=22

8548k z k t . 消去t 就得到所求的解

??

?

??--=---=---=2212

185********k

z k k y k k x , 这里21,k k 是任意整数.

一、选择题

1、整数5874192能被( B )整除. A 3 B 3与9 C 9 D 3或9

2、整数637693能被(C )整除. A 3 B 5 C 7 D 9

3、模5的最小非负完全剩余系是( D ).

A -2,-1,0,1,2

B -5,-4,-3,-2,-1

C 1,2,3,4,5

D 0,1,2,3,4 4、如果)(mod m b a ≡,c 是任意整数,则(A )

A )(mod m bc ac ≡

B b a =

C ac T )(mod m bc

D b a ≠

二、解同余式(组) (1))132(mod 2145≡x .

解 因为(45,132)=3|21,所以同余式有3个解.

将同余式化简为等价的同余方程)44(mod 715≡x .我们再解不定方程74415=-y x ,

得到一解(21,7).于是定理4.1中的210=x .因此同余式的3个解为

)

132(mod 21≡x ,

)132(mod 65)132(mod 3

132

21≡+

≡x , )132(mod 109)132(mod 3

132

221≡?+≡x .

(2))45(mod 01512≡+x

解 因为(12,45)=3|15,所以同余式有解,而且解的个数为3. 又同余式等价于)15(mod 054≡+x ,即y x 1554=+. 我们利用解不定方程的方法得到它的一个解是(10,3), 即定理4.1中的100=x . 因此同余式的3个解为

)45(mod 10≡x ,

)45(mod 25)45(mod 345

10≡+

≡x , )45(mod 40)45(mod 3

45

210≡?+≡x .

(3))321(mod 75111≡x .

解 因为(111,321)=3|75,所以同余式有3个解.

将同余式化简为等价的同余方程)107(mod 2537≡x .

我们再解不定方程2510737=+y x ,得到一解(-8,3).

于是定理4.1中的80-=x . 因此同余式的3个解为)321(mod 8-≡x ,

)321(mod 99)321(mod 3321

8≡+

-≡x , )321(mod 206)321(mod 3

321

28≡?+-≡x .

(4)??

?

??≡≡≡)9(mod 3)8(mod 2)7(mod 1x x x .

解 因为(7,8,9)=1,所以可以利用定理5.1.我们先解同余式

)7(mod 172≡x ,)8(mod 163≡x ,)9(mod 156≡x ,

得到)9(m od 4),8(m od 1),7(m od 4321-=-==x x x .于是所求的解为

).

494(mod 478)494(mod 510 )

494(mod 3)4(562)1(631472=-=?-?+?-?+??≡x

(5)???????≡≡≡≡)

9(mod 5)7(mod 3)5(mod 2)2(mod 1x x x x .

(参考上题)

三、证明题

1、 如果整数a 的个位数是5,则该数是5的倍数. 证明 设a 是一正整数,并将a 写成10进位数的形式:

a =1101010n n n n a a a --++

+,010i

a ≤.

因为10≡0(mod5), 所以我们得到

)5(mod 0a a ≡ 所以整数a 的个位数是5,则该数是5的倍数.

2、证明当n 是奇数时,有)12(3+n . 证明 因为)3(mod 12-≡,所以

)3(m od 1)1(12+-≡+n n .

于是,当n 是奇数时,我们可以令12+=k n . 从而有)3(m od 01)

1(121

2≡+-≡++k n

,

即)12(3+n .

初等数论考试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如果

a

b ,

b

a ,则( ).

A b a =

B b a -=

C b a ≤

D b a ±= 2、如果

n

3,

n

5,则15( )n .

A 整除

B 不整除

C 等于

D 不一定 3、在整数中正素数的个数( ).

A 有1个

B 有限多

C 无限多

D 不一定 4、如果)(mod m b a ≡,c 是任意整数,则

A )(mod m bc ac ≡

B b a =

C ac T )(mod m bc

D b a ≠ 5、如果( ),则不定方程c by ax =+有解. A

c

b a ),( B

)

,(b a c C

c

a D

a

b a ),(

6、整数5874192能被( )整除.

A 3

B 3与9

C 9

D 3或9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素数写成两个平方数和的方法是( ).

2、同余式)(mod 0m b ax ≡+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3、如果b a ,是两个正整数,则不大于a 而为b 的倍数的正整数的个数为( ).

4、如果p 是素数,a 是任意一个整数,则a 被p 整除或者( ).

5、b a ,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 ).

6、如果b a ,是两个正整数,则存在( )整数r q ,,使r bq a +=,b r ≤0.

三、计算题(每题8分,共32分) 1、求[136,221,391]=? 2、求解不定方程144219=+y x . 3、解同余式)45(mod 01512≡+x .

4、求

??? ??563429,其中563是素数. (8分)

四、证明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1分,第3小题11分,共32分)

1、证明对于任意整数n ,数

62332n n n +

+是整数. 2、证明相邻两个整数的立方之差不能被5整除.

3、证明形如14-n 的整数不能写成两个平方数的和. 试卷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D. 2、A 3、C 4、A 5、A 6、B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素数写成两个平方数和的方法是(唯一的).

2、同余式)(mod 0m b ax ≡+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b

m a ),().

3、如果b a ,是两个正整数,则不大于a 而为b 的倍数的正整数的个数为( ]

[b a ). 4、如果p 是素数,a 是任意一个整数,则a 被p 整除或者( 与p 互素 ).

5、b a ,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 倍数 ).

6、如果b a ,是两个正整数,则存在( 唯一 )整数r q ,,使r bq a +=,b r ≤0.

三、计算题(每题8分,共32分) 2、 求[136,221,391]=?(8分)

解 [136,221,391]=[[136,221],391]=[391,17221136?]=[1768,391] = 17391

1768?

=104?391=40664.

2、求解不定方程144219=+y x .(8分)

解:因为(9,21)=3,144

3,所以有解;化简得4873=+y x ;考虑173=+y x ,有1,2=-=y x ,

所以原方程的特解为48,96=-=y x ,因此,所求的解是Z t t y t x ∈-=+-=,348,796。 3、解同余式)45(mod 01512≡+x .

解 因为(12,45)=3|5,所以同余式有解,而且解的个数为 3. 又同余式等价于

)15(mod 054≡+x ,即y x 1554=+. 我们利用解不定方程的方法得到它的一个解是

(10,3)即定理4.1中的

100=x . 因此同余式的3个解为

)45(mod 10≡x ,

)45(mod 25)45(mod 345

10≡+

≡x ,

)45(mod 40)45(mod 345

210≡?

+≡x .

4、求??? ?

?563429,其中563是素数. (8分) 解 把

??? ??563429看成Jacobi 符号,我们有 ???

??-=??

? ????? ??=??? ??=??? ??=??

?

??-=??

?

??---42967)1(429674292429134429563429563)1(5634298

14292

1

563.214292---------------(3

分)

??

?

??=??? ??--=???

??-=??

?

??-=??? ??--=??? ??-=----27672767)1(67276742967429)

1(429672

1

67.21272

1

429.2167----------------------(2分)

1

1311327)1(27132

1

13.2127=???

??=??? ??-=??

?

??=--,-----------------(2分)

即429是563的平方剩余. ---------------(1分) 四、证明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1分,第3小题11分,共32分) 1、证明对于任意整数n ,数

62332n n n +

+是整数. (10分) 证明 因为62332n n n ++=)32(62n n n ++=)2)(1(61

++n n n , ------(3分)

而且两个连续整数的乘积是2的倍数,3个连续整数的乘积是3的倍数, -----(2分)

并且(2,3)=1, -----(1分) 所以从

)

2)(1(2++n n n 和

)

2)(1(3++n n n 有

)

2)(1(6++n n n ,-----(3分)

62332n n n ++是整数. -----(1分)

2、证明相邻两个整数的立方之差不能被5整除. (11分)

证明 因为

133)1(2

33++=-+n n n n , -------------(3分) 所以只需证明1332

++n n T )5(mod .

而我们知道模5的完全剩余系由-2,-1,0,1,2构成,

所以这只需将n=0,±1,±2代入1332

++n n 分别得值1,7,1,19,7. 对于模5, 1332

++n n 的值1,7,1,19,7只与1,2,4等同余,

所以1332

++n n T )5(mod ---------(7分)

所以相邻两个整数的立方之差不能被5整除。 --------(1分)

3、证明形如14-n 的整数不能写成两个平方数的和. (11分)

证明 设n 是正数,并且)4(mod 1-≡n , 如果2

2y x n +=,则因为对于模

4,y x ,只与0,1,2,-1等同余,所以2

2,y x 只能与0,1同余,所以

)4(m od 2,1,022≡+y x , 而这与)4(mod 1-≡n 的假设不符, 即定理的结论成立.

初等数论考试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

1、=),0(b ( ).A b B b - C b D 0

2、如果1),(=b a ,则),(b a ab +=( ).A a B b C 1 D b a +

3、小于30的素数的个数( ).A 10 B 9 C 8 D 7

4、如果)(mod m b a ≡,c 是任意整数,则A )(mod m bc ac ≡ B b a = C ac T )(mod m bc D b a ≠

5、不定方程210231525=+y x ( ).A 有解 B 无解 C 有正数解 D 有负数解

6、整数5874192能被( )整除.A 3 B 3与9 C 9 D 3或9

7、如果a b ,b a ,则( ).A b a = B b a -= C b a ≥ D b a ±=

8、公因数是最大公因数的( ).A 因数 B 倍数 C 相等 D 不确定 9、大于20且小于40的素数有( ).A 4个 B 5个 C 2个 D 3个 10、模7的最小非负完全剩余系是( ).A -3,-2,-1,0,1,2,3 B -6,-5,-4,-3,-2,-1 C 1,2,3,4,5,6 D 0,1,2,3,4,5,6

11、因为( ),所以不定方程71512=+y x 没有解.A [12,15]不整除7 B (12,15)不整除7

C 7不整除(12,15)

D 7不整除[12,15]12、同余式)593(mod 4382≡x ( ). A 有解 B 无解 C 无法确定 D 有无限个解 二、填空题 1、有理数

b

a

,1),(,0=b a b a ,能写成循环小数的条件是( ). 2、同余式)45(mod 01512≡+x 有解,而且解的个数为( ).

3、不大于545而为13的倍数的正整数的个数为( ).

4、设n 是一正整数,Euler 函数)(n ?表示所有( )n ,而且与n ( )的正整数的个数.

5、设b a ,整数,则),(b a ( )=ab .

6、一个整数能被3整除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 )数码的和能被3整除.

7、+=][x x ( ).

8、同余式)321(mod 75111≡x 有解,而且解的个数( ). 9、在176与545之间有( )是17的倍数. 10、如果0 ab ,则),](,[b a b a =( ). 11、b a ,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公倍数的( ).

12、如果1),(=b a ,那么),(b a ab +=( ).

三、计算题

1、求24871与3468的最小公倍数?

2、求解不定方程2537107=+y x .(8分)

3、求??

?

??563429,其中563是素数. (8分) 4、解同余式)321(mod 75111≡x .(8分) 5、求[525,231]=?

6、求解不定方程18116=-y x .

7、判断同余式)1847(mod 3652≡x 是否有解? 8、求11的平方剩余与平方非剩余.

四、证明题

1、任意一个n 位数121a a a a n n -与其按逆字码排列得到的数n n a a a a 121- 的差必是9的倍数.(11分)

2、证明当n 是奇数时,有)12(3+n .(10分)

3、一个能表成两个平方数和的数与一个平方数的乘积,仍然是两个平方数的和;两个能表成两个平方数和的数的乘积,也是一个两个平方数和的数.(11分)

4、如果整数a 的个位数是5,则该数是5的倍数.

5、如果b a ,是两个整数,0 b ,则存在唯一的整数对r q ,,使得r bq a +=,其中b r ≤0.

初等数论练习题及答案

初等数论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τ(2420)=27;?(2420)=_880_ 2、设a ,n 是大于1的整数,若a n -1是质数,则a=_2. 3、模9的绝对最小完全剩余系是_{-4,-3,-2,-1,0,1,2,3,4}. 4、同余方程9x+12≡0(mod 37)的解是x ≡11(mod 37)。 5、不定方程18x-23y=100的通解是x=900+23t ,y=700+18t t ∈Z 。. 6、分母是正整数m 的既约真分数的个数为_?(m )_。 7 8、??? ??10365 =-1。 9、若p 是素数,则同余方程x p - 1 ≡1(mod p )的解数为二、计算题 1、解同余方程:3x 2+11x -20≡0 (mod 105)。 解:因105 = 3?5?7, 同余方程3x 2+11x -20≡0 (mod 3)的解为x ≡1 (mod 3), 同余方程3x 2+11x -38 ≡0 (mod 5)的解为x ≡0,3 (mod 5), 同余方程3x 2+11x -20≡0 (mod 7)的解为x ≡2,6 (mod 7), 故原同余方程有4解。 作同余方程组:x ≡b 1 (mod 3),x ≡b 2 (mod 5),x ≡b 3 (mod 7), 其中b 1 = 1,b 2 = 0,3,b 3 = 2,6, 由孙子定理得原同余方程的解为x ≡13,55,58,100 (mod 105)。 2、判断同余方程x 2≡42(mod 107)是否有解? 11074217 271071107713231071107311072107 710731072107732107422110721721107213)(=∴-=-=-==-=-=-==??≡-?--?-)()()()(),()()()(),()())()(( )(解: 故同余方程x 2≡42(mod 107)有解。 3、求(127156+34)28除以111的最小非负余数。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全部知识点精华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2.重难点及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

4月浙江自考初等数论试题及答案解析试卷及答案解析真题

1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初等数论试题 课程代码:100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20被-30除的余数是( ) A .-20 B .-10 C .10 D .20 2.176至545的正整数中,13的倍数的个数是( ) A .27 B .28 C .29 D .30 3.200!中末尾相继的0的个数是( ) A .49 B .50 C .51 D .52 4.从以下满足规定要求的整数中,能选取出模20的简化剩余系的是( ) A .2的倍数 B .3的倍数 C .4的倍数 D .5的倍数 5.设n 是正整数,下列选项为既约分数的是( ) A . 3144 21++n n B . 121 -+n n C .2 512+-n n D .1 31++n n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d(120)=___________。 2.314162被163除的余数是___________。 3.欧拉定理是___________。 4.同余方程3x ≡5(mod13)的解是___________。 5.不定方程10x-8y=12的通解是___________。

2 6.ο ___________)1847 365 ( = 7.[-π]=___________。 8.为使n-1与3n 的最大公因数达到最大的可能值,则整数n 应满足条件___________。 9.如果一个正整数具有21个正因数,问这个正整数最小是___________。 10.同余方程x 3+x 2-x-1≡0(mod 3)的解是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解同余方程组 ???? ?? ?≡≡≡≡) 9(mod 4)7(mod 32)4(mod 23) 25(mod 1x x x x 2.解不定方程15x+10y+6z=19。 3.试求出所有正整数n ,使得2n -1能被7整除。 4.判断同余方程 x 2≡-1457(mod 2389) 是否有解? 四、证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证明形如4n+3的素数有无穷多个。 2.证明不定方程 x 2+y 2+z 2=x 2y 2 没有正整数解。

初等数论试卷和答案

初等数论试卷和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初等数论考试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如果a b ,b a ,则( ). A b a = B b a -= C b a ≤ D b a ±= 2、如果n 3,n 5,则15( )n . A 整除 B 不整除 C 等于 D 不一定 3、在整数中正素数的个数( ). A 有1个 B 有限多 C 无限多 D 不一定 4、如果)(mod m b a ≡,c 是任意整数,则 A )(mod m bc ac ≡ B b a = C ac T )(mod m bc D b a ≠ 5、如果( ),则不定方程c by ax =+有解. A c b a ),( B ),(b a c C c a D a b a ),( 6、整数5874192能被( )整除. A 3 B 3与9 C 9 D 3或9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素数写成两个平方数和的方法是( ). 2、同余式)(mod 0m b ax ≡+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3、如果b a ,是两个正整数,则不大于a 而为b 的倍数的正整数的个数为 ( ). 4、如果p 是素数,a 是任意一个整数,则a 被p 整除或者( ). 5、b a ,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 ). 6、如果b a ,是两个正整数,则存在( )整数r q ,,使r bq a +=,b r ≤0.

三、计算题(每题8分,共32分) 1、求[136,221,391]= 2、求解不定方程144219=+y x . 3、解同余式)45(mod 01512≡+x . 4、求 ??? ??563429,其中563是素数. (8分) 四、证明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1分,第3小题11分,共 32分) 1、证明对于任意整数n ,数6233 2n n n ++是整数. 2、证明相邻两个整数的立方之差不能被5整除. 3、证明形如14-n 的整数不能写成两个平方数的和. 试卷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D. 2、A 3、C 4、A 5、A 6、B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素数写成两个平方数和的方法是(唯一的). 2、同余式)(mod 0m b ax ≡+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 m a ),(). 3、如果b a ,是两个正整数,则不大于a 而为b 的倍数的正整数的个数为( ][b a ). 4、如果p 是素数,a 是任意一个整数,则a 被p 整除或者( 与p 互素 ). 5、b a ,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 倍数 ). 6、如果b a ,是两个正整数,则存在( 唯一 )整数r q ,,使r bq a +=,b r ≤0.

初等数论试卷模拟试题和答案

初等数论试卷一 一、 单项选择题:(1分/题×20题=20分) 1.设x 为实数,[]x 为x 的整数部分,则( ) A.[][]1x x x ≤<+; B.[][]1x x x <≤+; C.[][]1x x x ≤≤+; D.[][]1x x x <<+. 2.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A.整数12,,,n a a a 的公因数中最大的称为最大公因数; B.整数12,, ,n a a a 的公倍数中最小的称为最小公倍数 C.整数a 与它的绝对值有相同的倍数 D.整数a 与它的绝对值有相同的约数 3.设二元一次不定方程ax by c +=(其中,,a b c 是整数,且,a b 不全为零)有一整数解 ()00,,,x y d a b =,则此方程的一切解可表为( ) A.00,,0,1,2,;a b x x t y y t t d d =- =+ =±± B.00,,0,1,2, ;a b x x t y y t t d d =+= -=±± C.00,,0,1,2, ;b a x x t y y t t d d =+= -=±± D.00,,0,1,2, ;b a x x t y y t t d d =-= -=±± 4.下列各组数中不构成勾股数的是( ) A.5,12,13; B.7,24,25; C.3,4,5; D.8,16,17 5.下列推导中不正确的是( ) A.()()()11221212mod ,mod mod ;a b m a b m a a b b m ≡≡?+≡+ B.()()()11221212mod ,mod mod ;a b m a b m a a bb m ≡≡?≡ C.()()111212mod mod ;a b m a a b a m ≡?≡ D.()()112 2 11mod mod .a b m a b m ≡?≡ 6.模10的一个简化剩余系是( ) A.0,1,2, ,9; B.1,2,3,,10;

初等数论试题

2 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初等数论试题 课程代码:100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30被-9除的余数是() A.-3 C.3 2.下列给出的数中是合数的是() A.1063 C.1093 1000 3.400 xx5的幂指数是() B.-6 D.6 B.1073 D.1103

A.1 C.3B.2 D.4 4.不能表示为5x+7y(x,y是非负整数)的最大整数是() A.23 C.25B.24 D.26 5.下列给出的素数模数中,3是平方非剩余的是() A.37 C.5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0480的标准分解式为___. 2.μ (50400)=___. 3.π( 55.5)=___. 4.对任意的正整数n,最大公因数(12n+1,30n+3)=___. 5.若(n)=4,则n=___. 6.同余方程6x≡7(mod 23)的解是___. 7.不定方程6x+9y=30的通解是___.

8.写出模10的一个最小的非负简化剩余系,并要求每项都是7的倍数,则此简化剩余系为 B.47 D.59 ___. 9.326 被50除的余数是___. 10.xxM 23是___(填素数或合数).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已知两正整数中,每一个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所得的商之和等于18,它们的最小公倍数等于975,求这两个数。 2.有一队士兵,若三人一组,则余1人;若五人一组,则缺2人;若十一人一组,则余3人。 已知这队士兵不超过170人,问这队士兵有几人? 3.求正整数x,使x2-1216是完全平方数。 4.已知563是素数,判断不定方程x2+563y=429是否有整数解。 四、证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证明当n为整数时,504|n9-n3。 2.设(a,m)=1,若x通过模m的完全剩余系,则ax+b也通过模m的完全剩余系.

最新初等数论试卷,最全面的答案,包括截图

初等数论考试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1分/题×20题=20分) 1.设x 为实数,[]x 为x 的整数部分,则( A ) A.[][]1x x x ≤<+; B.[][]1x x x <≤+; C.[][]1x x x ≤≤+; D.[][]1x x x <<+. 2.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B ) A.整数12,,,n a a a 的公因数中最大的称为最大公因数; B.整数12,,,n a a a 的公倍数中最小的称为最小公倍数 【有最小的吗?】 C.整数a 与它的绝对值有相同的倍数 D.整数a 与它的绝对值有相同的约数 3.设二元一次不定方程ax by c +=(其中,,a b c 是整数,且,a b 不全为零)有一整数解 ()00,,,x y d a b =,则此方程的一切解可表为( C ) A.00,,0,1,2,;a b x x t y y t t d d =- =+ =±± B.00,,0,1,2,;a b x x t y y t t d d =+= -=±± C.00,,0,1,2,;b a x x t y y t t d d =+= -=±± D.00,,0,1,2,;b a x x t y y t t d d =-= -=±± 4.下列各组数中不构成勾股数的是( D ) A.5,12,13; B.7,24,25; C.3,4,5; D.8,16,17 5.下列推导中不正确的是( D ) A.()()()11221212mod ,mod mod ;a b m a b m a a b b m ≡≡?+≡+ B.()()()11221212mod ,mod mod ;a b m a b m a a bb m ≡≡?≡ C.()()111212mod mod ;a b m a a b a m ≡?≡ D.()()112211mod mod .a b m a b m ≡?≡ 6.模10的一个简化剩余系是( D )

初等数论总复习题及知识点总结

初等数论总复习题及知识点总结 最后,给大家提一点数论的学习方法,即一定不能忽略习题 的作用,通过做习题来理解数论的方法和技巧,华罗庚教授曾经 说过如果学习数论时只注意到它的内容而忽略习题的作用,则相 当于只身来到宝库而空手返回而异。数论有丰富的知识和悠久的 历史,作为数论的学习者,应该懂得一点数论的常识,为此在辅 导材料的最后给大家介绍数论中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和费马 大定理的阅读材料。初等数论自学安排第一章:整数的可除性(6学时)自学18学时整除的定义、带余数除法最大公因数和辗转相除法整除的进一步性质和最小公倍数素数、算术基本定理[x]和{x}的性质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习题要求:2,3 ;:4 ;:1;: 1,2,5;:1。第二章:不定方程(4学时)自学12学时二元一次不定方程多元一次不定方程勾股数费尔马大定理。习题要求:1,2,4;:2,3。第三章:同余(4学时)自学12学时同余的定义、性质剩余类和完全剩余系欧拉函数、简化剩余系欧拉定理、 费尔马小定理及在循环小数中的应用习题要求:2,6;:1;: 2,3;1,2。第四章:同余式(方程)(4学时)自学12学时同余方程概念孙子定理高次同余方程的解数和解法素数模的同余方 程威尔逊定理。习题要求:1;:1,2;:1,2。第五章:二次同余式和平方剩余(4学时)自学12学时二次同余式单素数的平方剩余与平方非剩余勒让德符号二次互反律雅可比符号、素数模同

余方程的解法习题要求:2;:1,2,3;:1,2;:2;:1。第一章:原根与指标(2学时)自学8学时指数的定义及基本性质原根存在的条件指标及n次乘余模2及合数模指标组、特征函数习题要求:3。 第一章整除 一、主要内容整除的定义、带余除法定理、余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辗转相除法、互素、两两互素、素数、合数、算术基本定理、Eratosthesen筛法、[x]和{x}的性质、n!的标准分解式。 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能了解引进整除概念的意义,熟练掌握整除整除的定义以及它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这些性质,了解解决整除问题的若干方法,熟练掌握本章中二个著名的定理:带余除法定理和算术基本定理。认真体会求二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法的理论依据,掌握素数的定义以及证明素数有无穷多个的方法。能熟练求出二个整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掌握高斯函数[x]的性质及其应用。 三、重点和难点(1)素数以及它有关的性质,判别正整数a 为素数的方法,算术基本定理及其应用。(2)素数有无穷多个的证明方法。(3)整除性问题的若干解决方法。(4)[x]的性质及其应用,n!的标准分解式。 四、自学指导整除是初等数论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b∣a的意思是存在一个整数q,使得等式a=bq成立。因此这一标准作为

初等数论试卷

一、判断题(对的写A ,错的写B ,3'1030?=) 1.12,,,k a a a 两两互素可以推出12,,,k a a a 互素,反之亦真。 ( ) 2.设10n n N a a a -=是整数N 的十进制表示,则0 1111(1)n i i i N a =?-∑。 ( ) 3.设,,a b m 是整数,(,)1a m =,若x 通过模m 的简化剩余系,则ax b +也通过模m 的简化剩余系。 ( ) 4.对于正整数k ,Euler 函数()k ?的值等于模k 简化剩余系中元素的个数。 ( ) 5.形如65n +的素数有无穷多个。 ( ) 6.32514805112133=????是51480的标准分解式。 ( ) 7. 已知(,,)x y z 是不定方程222x y z +=满足(,)1x y =的正整数解,则,x y 有不同的奇偶性。 ( ) 8.同余方程322310(mod5)x x x -+-≡的解数小于3。 ( ) 9. 3,5,9(mod14)x ≡是模14的全部原根。 ( ) 10.设,x y 是任意实数,则[][][]x y x y +=+。 ( ) 二、填空(3'1030?=) 1.159313被7除的余数是 。 2.使12347!被35k 整除的最大的k = 。 3.用(,)a b ,[,]a b 分别表示整数,a b 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则[,](,)a b a b = 。 4.设n 是正整数,12,,,k p p p 是它的全部素因数,则 ()n ?= 。 5.同余方程2 1(mod61)x ≡-的解数是 。 6.设,a b 是整数,0(mod )a m ≠,则同余方程(mod )ax b m ≡有解的充要条件是 。若有解,则恰有 个解,mod m 。 7.模11的所有二次剩余是 。

(完整word版)初等数论练习题一(含答案)

《初等数论》期末练习二 一、单项选择题 1、=),0(b ( ). A b B b - C b D 0 2、如果1),(=b a ,则),(b a ab +=( ). A a B b C 1 D b a + 3、小于30的素数的个数( ). A 10 B 9 C 8 D 7 4、如果)(mod m b a ≡,c 是任意整数,则 A )(mod m bc ac ≡ B b a = C (mod )ac bc m ≡/ D b a ≠ 5、不定方程210231525=+y x ( ). A 有解 B 无解 C 有正数解 D 有负数解 6、整数5874192能被( )整除. A 3 B 3与9 C 9 D 3或9 7、如果a b ,b a ,则( ). A b a = B b a -= C b a ≥ D b a ±= 8、公因数是最大公因数的( ). A 因数 B 倍数 C 相等 D 不确定 9、大于20且小于40的素数有( ). A 4个 B 5个 C 2个 D 3个 10、模7的最小非负完全剩余系是( ). A -3,-2,-1,0,1,2,3 B -6,-5,-4,-3,-2,-1 C 1,2,3,4,5,6 D 0,1,2,3,4,5,6 11、因为( ),所以不定方程71512=+y x 没有解. A [12,15]不整除7 B (12,15)不整除7 C 7不整除(12,15) D 7不整除[12,15] 12、同余式)593(mod 4382≡x ( ). A 有解 B 无解 C 无法确定 D 有无限个解 二、填空题 1、有理数 b a ,0,(,)1a b a b <<=,能写成循环小数的条件是( ). 2、同余式)45(mod 01512≡+x 有解,而且解的个数为( ). 3、不大于545而为13的倍数的正整数的个数为( ). 4、设n 是一正整数,Euler 函数)(n ?表示所有( )n ,而且与n ( )的正整数的个数. 5、设b a ,整数,则),(b a ( )=ab . 6、一个整数能被3整除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 )数码的和能被3整除. 7、+=][x x ( ). 8、同余式)321(mod 75111≡x 有解,而且解的个数( ). 9、在176与545之间有( )是17的倍数.

初等数论试卷

初等数论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1分/题×20题=20分) 1.设x 为实数,[]x 为x 的整数部分,则( A ) A.[][]1x x x ≤<+; B.[][]1x x x <≤+; C.[][]1x x x ≤≤+; D.[][]1x x x <<+. 2.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B ) A.整数12,, ,n a a a 的公因数中最大的称为最大公因数; B.整数12,,,n a a a 的公倍数中最小的称为最小公倍数 C.整数a 与它的绝对值有相同的倍数 D.整数a 与它的绝对值有相同的约数 3.设二元一次不定方程ax by c +=(其中,,a b c 是整数,且,a b 不全为零)有一整数解()00,,,x y d a b =,则此方程的一切解可表为( C ) A.00,,0,1,2,;a b x x t y y t t d d =-=+=±± B.00,,0,1,2,;a b x x t y y t t d d =+=-=±± C.00,,0,1,2,;b a x x t y y t t d d =+=-=±± D.00,,0,1,2,;b a x x t y y t t d d =-=-=±± 4.下列各组数中不构成勾股数的是( D ) A.5,12,13; B.7,24,25; C.3,4,5; D.8,16,17 5.下列推导中不正确的是( D ) A.()()()11221212mod ,mod mod ;a b m a b m a a b b m ≡≡?+≡+ B.()()()11221212mod ,mod mod ;a b m a b m a a bb m ≡≡?≡ C.()()111212mod mod ;a b m a a b a m ≡?≡ D.()()112211mod mod .a b m a b m ≡?≡ 6.模10的一个简化剩余系是( D ) A.0,1,2,,9; B.1,2,3,,10;

天津高中数学必修+选修全部知识点精华归纳总结

高三第一轮复习资料(个人汇编请注意保密)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 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 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 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 分布列,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2.重难点及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 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 何,导数 难点: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⑴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概念与运 算、简易逻辑、充 要条件 ⑵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 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 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 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 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初等数论试卷和答案

初等数论考试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如果a b ,b a ,则( ). A b a = B b a -= C b a ≤ D b a ±= 2、如果n 3,n 5,则15( )n . A 整除 B 不整除 C 等于 D 不一定 3、在整数中正素数的个数( ). A 有1个 B 有限多 C 无限多 D 不一定 4、如果)(mod m b a ≡,c 是任意整数,则 A )(mod m bc ac ≡ B b a = C ac T )(m od m bc D b a ≠ 5、如果( ),则不定方程c by ax =+有解. A c b a ),( B ),(b a c C c a D a b a ),( 6、整数5874192能被( )整除. A 3 B 3与9 C 9 D 3或9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素数写成两个平方数和的方法是( ). 2、同余式)(m od 0m b ax ≡+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3、如果b a ,是两个正整数,则不大于a 而为b 的倍数的正整数的个数为( ). 4、如果p 是素数,a 是任意一个整数,则a 被p 整除或者( ). 5、b a ,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 ). 6、如果b a ,是两个正整数,则存在( )整数r q ,,使r bq a +=,b r ≤0. 三、计算题(每题8分,共32分) 1、求[136,221,391]=? 2、求解不定方程144219=+y x . 3、解同余式)45(mod 01512≡+x . 4、求 ??? ??563429,其中563是素数. (8分) 四、证明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1分,第3小题11分,共32分)

初等数论第2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 §1 1 证明:n a a a ,,21 都是m 的倍数。 ∴存在n 个整数n p p p ,,21使 n n n m p a m p a m p a ===,,,222111 又n q q q ,,,21 是任意n 个整数 m p q p q q p a q a q a q n n n n )(22112211+++=+++∴ 即n n a q a q a q +++ 2211是m 的整数 2 证: )12)(1()12)(1(-+++=++n n n n n n n )1()1()2)(1(+-+++=n n n n n n )1()1/(6),2)(1(/6+-++n n n n n n )1()1()2)(1(/6+-+++∴n n n n n n 从而可知 )12)(1(/6++n n n 3 证: b a , 不全为0 ∴在整数集合{}Z y x by ax S ∈+=,|中存在正整数,因而 有形如by ax +的最小整数00by ax + Z y x ∈?,,由带余除法有00000,)(by ax r r q by ax by ax +<≤++=+ 则 S b q y y a q x x r ∈-+-=)()(00,由00by ax +是S 中的最小整数知0=r by ax by ax ++∴/00 下证8P 第二题 by ax by ax ++/00 (y x ,为任意整数) b by ax a by ax /,/0000++∴ ).,/(00b a by ax +∴ 又有b b a a b a /),(,/),( 00/),(by ax b a +∴ 故),(00b a by ax =+ 4 证:作序列 ,2 3, ,2 , 0,2 ,,2 3,b b b b b b - -- 则a 必在此序列的某两项之间

整理全面《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整理全面《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师版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 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 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2.重难点及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 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难点: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⑴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易逻 辑、充要条件 ⑵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 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 数图象、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 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⑶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 列、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 ⑷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 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 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 质、三角函数的应用 ⑸平面向量:有关概念与初等运算、坐标运算、 数量积及其应用 ⑹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 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 等式、不等式的应用 ⑺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 置关系、线性规划、圆、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⑻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 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

高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师版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

安徽·合肥郭建德老师整理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 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 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2.重难点及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 难点: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⑴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易逻 辑、充要条件 ⑵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 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 数图象、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 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⑶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 列、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 ⑷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 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 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 质、三角函数的应用 ⑸平面向量:有关概念与初等运算、坐标运算、 数量积及其应用 ⑹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 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 等式、不等式的应用 ⑺直线和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 置关系、线性规划、圆、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⑻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 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⑼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空间直线、直线 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棱柱、 棱锥、球、空间向量 ⑽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应用题、二 项式定理及其应用 ⑾概率与统计: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 抽样、正态分布 ⑿导数:导数的概念、求导、导数的应用 ⒀复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 必修1数学知识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

初等数论试卷和答案

初等数论试卷和答案

初等数论考试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如果a b ,b a ,则( ). A b a = B b a -= C b a ≤ D b a ±= 2、如果n 3,n 5,则15( )n . A 整除 B 不整除 C 等于 D 不一定 3、在整数中正素数的个数( ). A 有1个 B 有限多 C 无限多 D 不一定 4、如果)(mod m b a ≡,c 是任意整数,则 A )(mod m bc ac ≡ B b a = C ac T )(mod m bc D b a ≠ 5、如果( ),则不定方程c by ax =+有解. A c b a ),( B ),(b a c C c a D a b a ),( 6、整数5874192能被( )整除. A 3 B 3与9 C 9 D 3或9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素数写成两个平方数和的方法是( ). 2、同余式)(mod 0m b ax ≡+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3、如果b a ,是两个正整数,则不大于a 而为b 的倍数的正整数的个数为 ( ). 4、如果p 是素数,a 是任意一个整数,则a 被p 整除或者( ). 5、b a ,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 ).

试卷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D. 2、A 3、C 4、A 5、A 6、B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素数写成两个平方数和的方法是(唯一的). 2、同余式)(mod 0m b ax ≡+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 m a ),(). 3、如果b a ,是两个正整数,则不大于a 而为b 的倍数的正整数的个数为( ][b a ). 4、如果p 是素数,a 是任意一个整数,则a 被p 整除或者( 与p 互素 ). 5、b a ,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 倍数 ). 6、如果b a ,是两个正整数,则存在( 唯一 )整数r q ,,使r bq a +=,b r ≤0. 三、计算题(每题8分,共32分) 1、 求[136,221,391]=?(8分) 解 [136,221,391] =[[136,221],391] =[391,17221136?] =[1768,391] ------------(4分) = 17391 1768?

初等数论知识点汇总

第一节 整数的p 进位制及其应用 正整数有无穷多个,为了用有限个数字符号表示出无限多个正整数,人们发明了进位制,这是一种位值记数法。进位制的创立体现了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关系,近几年来,国内与国际竞赛中关于“整数的进位制”有较多的体现,比如处理数字问题、处理整除问题及处理数列问题等等。在本节,我们着重介绍进位制及其广泛的应用。 基础知识 给定一个m 位的正整数A ,其各位上的数字分别记为021,,,a a a m m --,则此数可以简记为:021a a a A m m --=(其中01≠-m a )。 由于我们所研究的整数通常是十进制的,因此A 可以表示成10的1-m 次多项式,即 012 21 11010 10 a a a a A m m m m +?++?+?=---- ,其中1,,2,1},9,,2,1,0{-=∈m i a i 且 01≠-m a ,像这种10的多项式表示的数常常简记为10021)(a a a A m m --=。在我们的日常 生活中,通常将下标10省略不写,并且连括号也不用,记作021a a a A m m --=,以后我们所讲述的数字,若没有指明记数式的基,我们都认为它是十进制的数字。但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整数的表示除了用十进制外,还常常用二进制、八进制甚至十六进制来表示。特别是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显示出对二进制的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二进制只使用0与1这两种数学符号,可以分别表示两种对立状态、或对立的性质、或对立的判断,所以二进制除了是一种记数方法以外,它还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数学工具,可以用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 为了具备一般性,我们给出正整数A 的p 进制表示: 012 21 1a p a p a p a A m m m m +?++?+?=---- ,其中1,,2,1},1,,2,1,0{-=-∈m i p a i 且 01≠-m a 。而m 仍然为十进制数字,简记为p m m a a a A )(021 --=。 第二节 整数的性质及其应用(1) 基础知识 整数的性质有很多,这里我们着重讨论整数的整除性、整数的奇偶性,质数与合数、完全平方数及整数的尾数等几个方面的应用。 1.整除的概念及其性质 在高中数学竞赛中如果不加特殊说明,我们所涉及的数都是整数,所采用的字母也表示整数。 定义:设b a ,是给定的数,0≠b ,若存在整数c ,使得bc a =则称b 整除a ,记作a b |,并称b 是a 的一个约数(因子),称a 是b 的一个倍数,如果不存在上述c ,则称b 不能整除a 记作b a 。 由整除的定义,容易推出以下性质: (1)若c b |且a c |,则a b |(传递性质);

初等数论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μ(2002)=_________; d(2002)=_________. 2.自然数225,226,…,240中的素数是_________. 3.n+2,2n+3,3n+1中必定互素的一组数是_________. 4.模7的绝对值最小简化剩余系是_________. 5.同余方程16x ≡6(mod 46)的解是_________. 6.不定方程3x+4y=5的通解是_________. 7.17|(2002n -1),则正整数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 8.满足?(n) =20的n 有多个,其中两个是_________. 9.弗罗贝纽斯(Frobenius)问题可表述为_________. 10.?? ? ??17954 =_________.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2小题各7分,第3小题9分,共23分) 1.判断下面同余方程组是否有解,如有解则求出其解: ?? ???≡≡≡9).5(mod x 20),7(mod x 15),2(mod x 2.试求不定方程y 2+x=x 2 +y-22的所有正整数解. 3.判断同余方程x 2≡62(mod 113)是否有解,如有解,则使用高斯(Gauss)逐步淘汰法求其解. 三、论证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2小题各8分,第3小题10分,第4题11分,共37 分) 1.试证一个正整数的平方,必与该正整数的各位数码字的和的平方,关于模9同余。 2.设(a,m)=1,x 通过模m 的一个简化剩余系,试证ax 也通过模m 的简化剩余系. 3.设F n =n 22+1,试证(F n ,F n+1)=1. 4.试证在两继自然数的平方之间,不存在四个自然数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