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皇权政治与清末法律近代化

皇权政治与清末法律近代化

皇权政治与清末法律近代化
皇权政治与清末法律近代化

2004年7月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Jul .2004第22卷第4期

Journal of A nhui Institute of Educati on

V o l

.22N o .4[收稿日期] 2004-03-12

[作者简介] 李凤鸣(1974—),男,安徽池州人,中国政法大学

研究生院2003级法律史专业博士生;王为东(1973—),男,河南确山人,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2003级法律史专业博士生,讲师。

皇权政治与清末法律近代化

李凤鸣,王为东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88)

[摘 要]晚清法律移植打破了中华法系的固有传统,古老的中国开始了法律近代化的艰辛历程。然而,法律近代化并非仅仅是纸面规则的近代化,它必须是当时社会的深刻而真实的反映。从政治权力结构而言,晚清的社会并没有产生政治民主化的土壤,法律近代化与传统的皇权政治实际上成了一对悖论。 [关键词]皇权政治;法律近代化;悖论

[中图分类号]D 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16(2004)04-0033-04

有关晚清法律近代化的研究,是一个值得热烈讨论的问题,因为如果不从静止意义上进行时间的划分,近代化也许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然笔者认为,如果从上层建筑上分析,法律近代化必须首先考虑的必要条件是政治的民主化。由于大陆国家和传统农业社会的行政特征以及思维模式的影响,我国古代缺少希腊、罗马等海洋国家传统的民主习惯,皇权支配社会的传统使清末法律移植并未出现理想中的效果。笔者谨围绕权力体系的特征及其对于法律近代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集中论述。

一、皇权政治的典型特征

我国古代的政治权力体制具有典型的一元化特征。先秦时期,权力上的大一统被视为理想社会的重要模式,“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因之成为治世的必要条件和标准,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1](

p 463

)

。秦一统六国,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2](

p258)

,皇权成为

权力体系的核心。撇开少数君权羸弱的时代,从总体的社会运作机制来看,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皇权支配社会,在居于统治地位的观念形态中甚至于实际的运作中,皇权是至上的、独一的、绝对的,没有实质性的制约。从汉代推恩诸候、众建其国、行用内外朝制度始,统治者即为改变以往封藩建卫易于大权旁落、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而危及皇权的离心体制进行不懈地努力。至宋初,专制机器开始驶入高速道,为强化皇权,统治者大力削减郡(府、州、军、监)一级长官的权力,不许其兼任一个州郡以上职务,使其互相牵制,权力分散;分割相权,设立参知政事、三司使和枢密院,以造成其与宰相的制肘之势;

罢殿前都检点、副都检点,把禁军两司分为“三衙”

(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使其鼎足而立;实行更戍法,使兵无常帅、帅无常兵,强化中央禁军职能,按照守内虚外的政策进行军事部署,以形成君临四方之势;元代,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以加强中央集权。因为历史发展的惯性使然,明代以后,专制权力的机器高速运转。明初,废丞相、设内阁、分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集军队调遣权与指挥权于皇帝一身,又设立东厂西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并实行残酷的廷杖制度,天下骇然,官吏行事莫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至清为极致矣。清初,为加强皇权,剥夺了诸王预政的权力,设立军机处,皇帝乾纲独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并实行台谏合一,连形式上对皇帝的监督都予以取消,皇权走上专制制度的顶峰。

皇权在整个社会权力的运作系统中,高居于金字塔的顶端,它的权力从法律层面上说,在时间上是永恒的,在空间上是无边的,它没有实质性的制衡力量,相对而言,其臣下是卑贱的,皇帝受命于天,是天子,天尊地卑,天经地义。故“君臣相与高下之处也,如天之与地也;其分画之不同也,如白之与黑也。故君臣之间明别,则主尊臣卑。如此,则下之从上也,如

响之应声,臣之法王也,如影之随形。”[3](

p166)

臣民的权力是屈从于皇权的,皇权在权力分割的社会系统

中是至高无上的,天下只是其一家乃至其一人之天下。没有任何权力能对其进行有效约束,皇帝在权力体系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控制权,“专制王权是神权、族权、军权、经济权、司法权的综合体现,是国家的最高权力。”[4](p87)

与中央的皇权相对应,我国古代的官僚体制,每一级都具有家长制的特征,缺乏同一层面上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能,“就象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每一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5](p2)对某一级官员来说能相对有效地对其进行控制与监督的唯有它的上级机构。因而,通常情况下,每一个地方政府机构的首脑,也即如其治下的土皇帝,无从进行有效约束,各种权力集于一人,相对于皇权是一个缩小的一元化的权力体系,这些“缩微型”的一无化权力体系又层层附属于上级权力系统直至构成了以皇帝为核心的大一统式权力网络。

我国古代传统政治文化正与这种权力大一统的政治模式相适应,在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各家的政治学说实际上也多为这种体制服务,希求进用,如司马迁言,“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2](p3288)撇开孔孟的亲亲尊尊学说不言,其它诸家政治学说中都构建有一个终极原则,如老子曰:“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6](p3)使礼法渐趋融合的荀子也言:“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不统,上无君师,下无父子,夫是之谓乱。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7](p306),完全把理想中的治人者神化了。墨家亦言,“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察天子之所以治天下者,何故之以也,曰: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8](p233)而法家在这种集权思想的话语表达上,相对于儒家而言轻视了对于帝王的道德要求而表现的更为绝对,管子言:“天覆万物,制寒暑,行日月,次星辰,天之常也;治之以理,终而复始,主牧万民,治天下,莅百官,主之常也。”[9](p166)商鞅亦言:“权者,君之所独制也,人主失守则危。”[10](p1109)韩非子言:“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3](p1187)可见,我国古代的经世之学皆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即是指向一个单极原则,使皇帝在权力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抗衡性。故“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7](p320)君父合体,权力与伦理结合使得以农业社会为思想渊源背景的人们更有实践中的认同感。诸家各有特色的大一统思想经过历代统治者的整合改造,塑成利于其统治的正统意识,成为服务皇权的正统思想。这种思想的一元化经过长期渗透,禁锢了人们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具有奴性特征的社会心理。这种奴性品格具有顽强的附着力,深刻地影响了古代中国的民族性格和法律传统。

无论从权力体系的构成上还是统治思想体系的表达上,皇权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在地方上,各级政府的官长在以自己为核心的权力体系中也皆因之而具有家长制的特质。而这种体制因为思想等方面的原因,具有顽强的再生力和顽固的因循趋向。并在文化上经过宋儒的阐发更具有哲理性而成为宇宙中的公理,正如朱熹言:“然而举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且臣之事君,便有忠之理;子之敬父,便有孝之理。”[11](p232)进而更言“纲常千万年磨灭不得”[11](p597)。三纲五常真正成了天不变道也不变的终极原则。这种大一统思维与皇权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加强了皇权的稳固性和神秘色彩,并具有非常强劲的附着力渗透到了民族的深层。思考我们的传统,改变传统的一些既定措施,这种特殊性是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法律近代化亦然,甚至于必须加以更迫切的关注。

二、法律近代化与皇权政治的悖论

法律是一种上层建筑,如果只从上层建筑层面来讨论近代化问题,必须考虑到法律与上层建筑中其它要素的兼容性。法律近代化的一个先决条件是政治的民主化,或至少在思想上存在有普遍的民主意识,而这恰恰是以农业社会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古代社会的稀缺产品,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政治理想都无一例外的具有义务本位的特征。“在中国古代的法典王章中,虽然详细规定了庶民对于国家应负的纳税、守法、尽忠、服徭役、兵役等种种义务,但却没有关于庶民权利的明确规定。这种义务本位的法文化,产生于单一封闭的小农自然经济结构与严格的专制主义统治相结合的环境。”[4](p417)无论是作为统治者的官僚层还是作为被统治者的劳动人民,都没有或者没有表现出与皇权政治抗衡的思想和行为,没有争取民主与权利的意识,历次的人民起义实际上也是在酝酿新的皇权。马克思说:“专制制度的唯一原则就是轻视人类,使人不成其为人。”[12](p411)对于权力的漠视,是无法培养出民主土壤的,没有这种民主意识,要想实现法律近代化必然

是举步维艰困难重重而踟蹰趔趄。如果不顾主客观条件进行超前移植,其结果必然是无可避免的反弹而收效甚微。上层政治建筑不能脱离经济基础,也不能不顾其它政治要素的配合而孤立前行,因为这样无异是在演绎另一形式的拔苗助长闹剧,无论其主观愿望是多么善良,客观规律终不可跨越。

晚清修律并非一种内在要求,而是在经济基础和相应的上层建筑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把修律作为争取治外法权而被迫采取的一种回应手段。当然,如果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晚清修律毕竟改变了与西方法律体系相较而言业已落后的法律意识和观念。经过晚清修律,传统的中华法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六个主要部门法组成的中国近代法系开始建立。其主要成果综括如下:民法类值得提出的是诚实与信用的原则,兼顾注重世界最普通之法则,原本后出最精确之法理,求最适合于中国民情之法。虽然在亲属篇及婚姻关系的立法中仍贯穿宗法精神,但是“在封建时代中国人缺乏私权观念,也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私权。通过制订民律,用国家制定的民法形式来保护私权,等于给广大民众上了生动而又有效的一课。”[4](p453)刑法类确立的重大原则主要有删除凌迟、枭首等酷刑,主张依正条断罪,反对比附,要求旗汉一体同科等等,沿用了人道主义和罪刑法定等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刑事民事诉讼法也相应制订,第一次区分程序法和实体法,在民事诉讼法中还采取近代国家民事诉讼中通用的“当事人本人主义的原则”,表现了对私权的重视,对以义务本位为特征的法律传统有所触动。此外,还编制了《法院编制法》,力求实现政刑分离、司法独立。

具有宪法性质的《钦定宪法大纲》和其后在仓促中被迫制订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最能说明晚清修律的特色。前者共二十三条,由正文“君上大权”(共14条)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仅9条)两部分组成,只从体例的安排上即可看到皇权政治的典型痕迹;从内容上看,《钦定宪法大纲》第一第二条即规定:“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13](p296)皇帝具有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会之权、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总揽司法权等等,且规定皇室经费由君上制定常额,自国库提支,议院不得置议。皇权的一统局面并未有实质性的改变。其后的《十九信条》是在辛亥革命发生后,各省纷纷响应和独立,立宪派和一些手握重兵的将领以上书、兵谏形式,敦促召开国会,为苟延残喘清廷的败亡命运而在内外压力下仓促制订的,皇权的色彩浓厚依然,非如通行的虚君共和体制,虽然规定了皇权以宪法明定者为限,但皇权神圣的观念并未有实质性改变,其第一第二条规定:“大清帝国之皇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13](p298)

晚清修律并非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而是在西方经济和文化渗透的外在压力下被迫采取的消极回应措施,是一种外发型的变革,经济基础和相应的上层建筑并未产生得以孕育法律近代化胚胎的土壤。无论从运作中的权力格局还是普遍的社会心理来看,政治权力的一元化观念依然是社会的主流。故而修律根本不可能突破皇权政治的堡垒,修律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皇权政治。如宣统元年正月二十七日谕:“惟是刑法之源,本于礼教,中外各国礼教不同,故刑法亦因之而异,中国素重纲常,故于干犯名义之条,立法特为严重。良以三纲五常,阐自唐虞,圣帝明王,兢兢保守,实为数千年相传之国粹,立国之大本……凡我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庶以维天理民彝于不敝。”[14](p858)主持修律的沈家本言“中国今者方议改裁判之制,而礼教风俗不与欧美同。即日本为同洲之国,而亦不能尽同。若遽令法之悉同于彼,其有阻力也固亦然。”[15](p2236)其中的礼教客观上即表现为皇权政治,故沈氏在修律中对于中律很难作出符合近代化发展要求的实质性变革,沈氏曾言“余奉命修律,采用西法互证参稽,同异相伴。然不深究夫中律之本原而考其得失,而遽以西法杂糅之,正如枘凿之不相入,安望其会通哉?”[15](p2233)中律之本原即为皇权政治的反映,它是维护皇权政治的工具,而法律近代化所要求的政治民主化与这种本原是凿枘不相入的。民主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为对单极权力的制约,而晚清修律对于皇权从未有过实质性的触动,皇权依然是至高无上的。

在晚清社会,人民的民主意识并没有实质性的觉醒,刘泽华先生在论及中国古代社会权威崇拜的特点时言:“几乎一切社会权威,无论虚拟的还是实在的,都被视为绝对权威,即具有较强的支配性、强制性和不可违逆性;每一种权威总是由一个未经民主程序认定的个体来体现,并尊之为绝对主宰……这种权威又大多染以神圣的油彩,以致成为全社会的信仰。”[16](p372)这种信仰在晚清并没有成为历史,而是一种顽固的存在。黑格尔在论及古代中国臣民的性格特征时言:他们“把自己看作是最卑贱的,自信生下来就是给皇帝拉车的,逼他们掉到水深火热中去的生活的担子,他们看作是不可避免的命运,就是卖身为奴,吃口奴隶的苦饭,他们也不以为可

怕。”[17](p143)所有这些,都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亲亲尊尊、三纲五常思想渗透了人心,笼罩着整个社会,人们并未经历如西方启蒙运动所带来的思想觉醒。尊主卑臣,义务本位,服从一元化权力格局的思想仍然占据人们的心灵,这在晚清覆亡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依然顽固持久地存在。

三、余论

中国的法律近代化是在国体、政体、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都没有于之提出必然要求的前提下作出的被动性和工具性的变革,皇权政治在法律近代化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不对这种权力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只依法典为本位而进行表层和外在的修补,不可能有实质意义上的近代化法律。因为“外来的东西再精彩也必须在自己的文化土壤和文化气候中实行再培育。”[18](p459)法律近代化也必须有这样一个本土化的过程。马克思言:“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他们在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2](p603)

传统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法律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其目的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持社会在一个统一、稳定的秩序之中。与自然科学不同,包含人文内容的制度与文化,既要体现代表最新水平的进步性,同时,也应具备与社会的兼容性。先进并不必然合适。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需要与其相适应的环境和秩序。”[19](p286)伴随法律近代化的必然是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近代化,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相应的制度和体制的变革,单纯地进行功能性和工具性的法律变革而期望毕其功于一役只是一种理想行为而绝非一种理智行为。法律近代化应该是继承传统上的近代化,这是法律移植中一个无法忽视和不可避免的课题。

[参 考 文 献]

[1]诗经[A].《十三经注疏》本(上)[C].北京:中华书局,

1980.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韩非.韩非子[A].《二十二子》本[C].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6.

[4]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北京:法律出

版社,1997.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72.

[6]老子.道德经[A].《二十二子》本[C].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6.

[7]荀况.荀子[A].《二十二子》本[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6.

[8]墨翟.墨子[A].《二十二子》本[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6.

[9]管仲.管子[A].《二十二子》本[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6.

[10]商鞅.商君书[A].《二十二子》本[C].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1986.

[11]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72.

[13]张晋藩,曾宪义.《中国宪法史略》之附录部分[M].北

京:北京出版社,1979.

[14]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

[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5]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6]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17][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

出版社,1999.

[18]俞荣根.道统与法统[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19]朱勇.中国法律的艰辛历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

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操申斌)

The Pol itics of I m per i a l Power and M odern iza tion of the L eg isla tion and Law i n the Qi ng D yna sty

L I Feng2m ing,W AN G W ei2dong

(G rad ua te S chool of Ch ina U n iversity of P olitica l S cience and L aw,B eij ing100088,Ch ina) Abstract:T he L oan ing of legislati on and law in the late Q ing D ynasty b roke the conven ti onal traditi on of Ch inese law system.T he ancien t Ch ina began to tho rny cou rse of m odern izing its legislati on and law. How ever,the m odern izati on of law is no t m erely a m odern izati on of ru les and o rders in pap er.It m u st deep ly reflect the social reality of the then society.F 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ructu re of po litical pow er,the society of the late Q ing D ynasty did no t p rovide necessary foundati on fo r the po litical dem ocracy.T he m odern izati on of legislati on and law and the po litics of i m p erial pow er tu rned to be a p aradox.

Key words:T he po litics of i m p erial pow er;the m odern izati on of legislati on and law;paradox

现代科技对中国政治影响

现代科技对中国政治影响 丁科 现代科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全方位的进步所必需具有的。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现代化是基础,政治现代化是保证,文化现代化是标志,国民现代化是核心。中国的科技的现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有一个事实是无可争辩的,即到目前为止,中国仍是一个尚未完成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经过近150年的努力,中国现代化还没能完全实现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政治改革的失败与迟缓,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难题。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和科学革命及对社会功能有重要影响,技术和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功能,科学技术革命及其社会功能,同时从主体意识、人权范围、人权实现和人权观四个方面科学技术对人权发展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为科学技术因素的生产力对人权的产生、发展所产生的根本性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产生的根源,指出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历史地产生的。人权观念是平等观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上的一种客观要求,人权的性质和范围受社会经济结构以及相应的文化发展所制约,归根到底决定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无庸置疑,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现代化运动都会带有自己的特色。但不要忘记,人类现代化的源头是欧洲。工业化是物质层面的现代化,可以不带有西方的人文特色,但政治民主化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不可能不包含西方人文精神。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看,现代化主要是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自由精神、平等意识、人权观念、法治理念,特别是以权力制约权力的思想。“在古代希腊各共和国中,在中世纪各城市中,在先进的各资本主义国家中,民主有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运用程度。”现代民主制度是古希腊各城邦共和国(特别是雅典)民主制度的延伸和发展。迄今为止,除古希腊各城邦外,我们还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古代实行过民主;除欧洲以外,我们也没有发现其他地区的城市在中世纪推行过民主制。就中国而言,虽然“民主”一词在西周时期就使用过,但它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风马牛不相及。民本政治的核心是如何“治民”——管理老百姓。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民治”,即人民管理国家。在民主制度下,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每个公民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都可以参与国是的决策。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在家的基础上组成族,再按同样的模式,从家族扩大、演变成国家。小家(家庭)与大家(国家)结构的相似性及其互相之间割扯不断的特殊联系,使中国的政治文化表现为一种强烈的家庭伦理文化。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积淀在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使得自由、自主、平等、权利等现代意识在国民思想中难以生根。要实现中国的政治现代化,就必须实现从民本政治文化向民主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换。而要实现这一转换,又必须给中国传统的民本文化与西方现代民主文化一段相当长久的磨合时期。只有走过了这一艰难的磨合期,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才能水到渠成。

中国近代史—晚清的近代化转型

中国近代史—晚清的近代化转型 一、两次鸦片战争 1、导致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②客观原因:清政府的腐败落后 ③导火线(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南京条约》有哪些内容?对中国有何影响? 内容: 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中国人民负担)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开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关税协定:英商进出口货物须缴纳的税款应和英国人商定(严重破坏中国关税主权) 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传统的朝贡体系被打破,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传统的朝贡体系被打破,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持不同史观的学者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试用革命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来阐明理由。 革命史观: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从此进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时期。文明史观: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近代经济因素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 全球史观: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使中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外联系日益密切。 二、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马关条约》有哪些主要内容?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内容:①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大大加深了中国人民负担)③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使外国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的内地)④允许日本在华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是什么?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取得更大特权和利益 影响:《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巨额的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1、列举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①金田起义——运动开始(1851、11) 定都天京(1853、3) 北伐、西征、东征—— 颁布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天京事变——由盛转衰(1856 颁布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挽救危局(先进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最早方案)

探究晚清与民国时期的教育

探究晚清与民国时期的教育 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科技实力,而科技实力的高低在于人才,人才取决于教育,科学教育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 清朝建立后,教育制度更多地沿袭明朝,以教化和育才为两大宗旨。学校是育才的基础,科举考试是选拔人才的途径,入仕做官是培养人才的目标。由于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国家,教化和育才又有着不同的含义。教化的目的是利用汉文化来统治人口众多的汉人,育才的目的是培养一批统治汉人的官员。因此,清初迫切需要充实官员队伍,教育第一宗旨是培养官员即育才优先教化。 清朝后期以来,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为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20世纪初,青年学生中出现了赴日留学高潮;由于国内形势巨变,旧有的科举制度不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清政府被迫制定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度。清末教育事业的发展突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培养了大批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使中国教育逐渐走向近代化,便于西方科技和新思想的传入,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与现在学校课程相比较,清末教育事业的发展也突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改变了以经学为主的教育内容,增加了一些新课程,为培养大批从事实际业务的人才,引进了西方的一些科技和新思想,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民国时期的教育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我国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比较落后,民国时期为了发展社会经济,振兴国家,曾经出现“教育救国”和“科学救国”的爱国思潮与实践。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民国几十年,中国战事频繁,论教育的规模、基础教育等肯定是不及现在的。但当时教育的态度,以及教育的制度都很完善。民国时期受西方影响很大,学校提倡培养人的独立人格,更是出现了很多大教育家,远非现在的当代教育所能比。中国现在经过几十年发展,经济规模有了很大提高,教育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肯定也会有所改善,但教育的灵魂却不复存在。当年的民国教育是一种很大的格局,既仰仗了典雅、古朴的民初之风和波澜壮阔的“五四”之风,又有赖于一大批民国学人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非靠一日之功、非毕一日之力可以抵达,当代教育任重而道远。教育乃千秋之大业,民国办教育的很多做法都值得今天借鉴和学习。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事关一个民族兴亡的千秋大业,我们必须从清末以及民国时期的教育反观当今的教育制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民国时期教育的灵魂。少年强则国强,唯有将教育发展壮大,才能使国家繁荣兴盛。

中外近现代的民主法制

中外近现代的民主法制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中外近现代的民主法制(或民主政治)进程: 一、世界近现代的民主法制建设 1、文艺复兴:以人为本,强调人性。 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强调人权、法制。 2、英国的《权利法案》 法国的《人权宣言》 《民法典》【强调、宣传:自由、民主、平等】美国的《独立宣言》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俄国1861年改革:农民有人身自由,有权拥有财产,担任公职,从事工商业。 日本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 3、罗斯福新政: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4、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人民当家作主。 5德意日法西斯建立:民主法制遭到极大破坏和践踏。 6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质:是有产者。少数人享有的民主权利。 二、中国近现代民主法制建设 1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兴民权,建立君主立宪制,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2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要求民主共和,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资产阶级政治在我国确立。 3新文化运动:反封建专制,倡导民主、科学。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五四运动:我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2)1931年中共建立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3)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1945 年中共七大: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报告。 5)1945年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初步建立多 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人民民主的政权。 2)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民主政治。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颁布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文革期间”民主和法制遭到极大破坏践踏。 6)1982年通过新宪法,以及后来的其他法律,初步建立起以宪法为 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7)基层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三、西方先进民主法制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维新变法: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主要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君主立宪制,兴民权,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2、辛亥革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美国,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3、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在我国传播,促进了新文化运动发展,为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继承和

浅议晚清的中国近代化进程

浅议晚清的中国近代化进程 摘要:中国晚清近代化的领导者们缺乏务实精神和冷静态度。他们忽视了中国的特定国情,企盼通过短期努力就使中国的近代化取得突破,一旦受挫便又一蹶不振。他们还缺乏求同存异的气量和胸怀,仅因实现目标的途径不同便互相攻讦,势同水火,这更加使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布满了迷雾。 关键词:近代化;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进程 所谓近代化,在欧美各国就是资产阶级通过反对封建势力的斗争,使社会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而资本主义化。中国的近代化,并没有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国的近代化,亦称之为‘现代化’,指从1840——1949年期间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无论是现代化,还是近代化,归根到底是在近代中国决定承担近代化任务的主要载体都是中国的资产阶级,因此近代化实际上也是资本主义化。”① 鸦片战争的失败,并没有使国人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败,仅仅使部分有识之士承认了洋人的“船坚炮利”。于是,这些有识之士就开始了探求“师夷之长”的道路。中国的近代工业化正是从武器的近代化开始的,影响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洋务运动由此产生。而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告结束,败于“蕞尔小夷”的严峻现实,割地赔款的巨创深痛,给中国社会以全方位、深层次的巨大震荡。于是,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洋务运动结束了,维新运动早产了,清末“新政”应时而出。一时近代化的前途变得更为坎坷。本文拟通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重大历史事件,来分析中国晚清的近代化进程。学术界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的看法众说纷纭,如吴承明认为,提出以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为主题,探讨洋务运动与近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外交的关系,探讨洋务运动与当时的社会环境问题,这是一个跃进。②茅家琦、虞晓波在其文章中指出,甲午战后在政治上掀起维新变革思潮的同时,经济上也出现了以设厂自救、振兴实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爱国热潮,大大加快了近代化的步伐。③ 一、洋务派引导的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发端 洋务运动发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是和当时世界近代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终于在此时付诸实践。 洋务运动的推动者不想太多的去触动传统思想,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传统思想的信徒。那时保守派与洋务派的分歧不在根本的思想认识上,而在于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与做法上。例如,对于铁路的不同态度。当然,与保守派相比,洋务派还算进步的,他们毕竟睁开了半只眼睛,主张“师夷之长”,尽管这种“长”完全是技术性的。但是,洋务派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封建传统文化,这才是洋务运动失败,中国早期近代化进程极为缓慢的根本原因。 甲午战争对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做了一次总检验,结果表明“自强”、“求富”的目的远未达到。今后中国的近代化应该如何深入呢?战火甫熄,《马关条约》墨迹未干, ①林家有.孙中山的革命观——兼论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236. ②吴承明.世潮·传统·近代化[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86.

晚清到民国时期混合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晚清到民国时期混合经济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起源于晚清的洋务运动时期。最初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官督商办,以后逐渐向官商合办转变。这都是混合经济的组织形式。到国民政府时期,政府给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划出了界限,同时也鼓励混合企业的发展。我们可以从历史上的混合经济企业的产生、发展和变迁过程中吸取某些有益的经验或教训。 洋务时期混合所有制企业:官督商办,政府推进 在洋务时期,由于洋务官员普遍不相信商人能有对此等重要事业的创始能力,更没有对国计民生负责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愿轻易放松对新兴企业的控制权。所以官商结合企业的早期形式就是官督商办。经营“官督商办”企业的具体措施是,先由官方提供部分官款作为垫借资本,同时指定与官方有一定联系的“商人”出面,向社会招募资本,然后由该企业以其经营所得,陆续归还官方前期垫借的款项。甲午战争之前,中国近代企业中大型的航运、煤矿、电讯和纺织企业几乎都采取官督商办形式。当时一些著名的近代企业,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天津电报总局、中国铁路公司、漠河金矿、华盛纺织总厂等,大多数都采用了官督商办的组织形式。官督商办企业在集资经营方面确实采取了许多西方股份有限公司的做法,诸如发行股票,公布企业章程,并在章程中规定了公司的运作程式和股东的权利与义务等,是中国近代企业的初步尝试。 官督商办企业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洋务派官僚意识到发展民族工业有利于“求富”,“求富”又有利于“图强”,用李鸿章的话说就是,“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而且通过发展民族工业还可以“稍分洋商之利”。正是由于这种出发点的矛盾,导致在官督商办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弊端。如产权不清导致治理结构混乱;政府的干预导致官商矛盾;市场垄断导致自身效率低下也限制其他企业发展;政府对企业无限制地索取加重了企业负担,使商民对“公司”产生恐惧感,严重影响了民间资本的投资热情。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专题四 一、温故知新 、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 阶段 时期 代表人物 主张 地位 产生 发展 打击 顶峰 危机 复兴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以外的各家的思想:学派 代表人物 主张 地位

总评 墨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名称 著作 主张 地位 4、近代中国的含义: (1)、起止时间: (2)、社会阶段: (3)、重要朝代: 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 、从1840年到194年,外国列强先后发动了哪些大规模侵华战争?说说其起止时间及结果? 名称 时间 结果 2、从1840年到1901年,丧权辱国是清政府的最大“政绩”,试问在这期间清政府都签订了哪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

条约? 时间 条约名称 842 843 844 88 860 89 901 3、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革命为什么被称为民主革命?它分哪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各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 阶段 时间 事 4、面对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都曾经提出过自己的救国方略。请问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打算怎样救国? 阶级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救国方略 三、本专题你需要背诵的知识: 、中华民国中央机构的演变情况怎样? 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的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规定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情况怎样? 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临时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3、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和建设成就的

清末民初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清末民初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以历史建筑风格为例一个多世纪前,一个来自欧洲的列强带着它的坚船利炮堂而皇之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那一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序幕被拉开。至此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个古老而落后的国家,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抢劫掠夺,给这个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国家带来创伤,当然,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深刻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然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我们一行人在12月2日这一天前往杭城,寻找我们周围近代化历程中的文化变迁的足迹。众所周知,杭州是一座充满历史风情积淀浓厚文化的城市。这次我们以近代化过程中历史建筑风格为切入点,前往杭城的大街小巷,用心触摸历史变迁的脉络。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位于上城区中山中路的浙江兴业银行旧址,兴业银行是清光绪三十一年由修建沪杭铁路总理汤寿潜等发起创办浙江铁路公司,自办沪杭甬铁路。次年10月公司附设铁路银行。这座坐西朝东的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面阔五间,三层,入口台阶两边弧形石鼓上为爱奥尼克双柱式门楼、门面、台阶,欧式的雕花石刻,柱身采用苏州金山花岗岩,建筑中部冠戴高突的圆顶无不体现出中西文化交融。站在银行对面,一座巨大的中西合璧式建筑进入我们的视线,透过巨大的法国梧桐,顿时我们被它古朴又典雅的外形震撼了,气派却不落俗套。进到银行里面,据了解,现为杭州中国工商银行杭州分行营业部。 中国的外资银行发展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开始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从“耻于言利”到敢于“争利”是中国推进近代化历史进程的必经之路,中国近代银行业就是在“争利”的过程中奋起直追,不断发展的。许多产业部门和金融业遵循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和内在要求,已或迟或早地出现了资本集中的趋势,产业和银行业开始相互渗透,银行业商办趋势日益明显,代表着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传统经济向近现代经济的加速演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大发展孕育着新的活力。 紧接着,我们一行人还探寻了杭城著名历史文化景区南宋御街,南宋御街作为杭州历史文化的一张名片,主要展现南宋古代街区的古老风貌,但就在御街两侧散布着许多近代中西合璧的典范建筑。 五洲药房就是一个典型的建筑,五洲药房旧址是一排高高的四层建筑,有七八间门面的宽度,排场很大。墙面上有一块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安置的历史建筑说明铭牌,上面铭刻着“20世纪20年代钢筋混凝土西洋混合式风格商业建筑,反映了近代建筑演进的历史脉络”,五洲药房据说原本是三层的楼房,北侧一半的第四层楼是后面加上去的。当年,北边的一半是开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课程编号:0223327 课程类别:专业课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后续课程: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 总学分:2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明确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不同政权政治制度的特点、本质、相会关系和区别。这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导言(2学时) 一、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二、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中的几个共同性问题 三、参考论文和书目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一章晚清政治制度(6学时) 第一节近代以前清朝的政治制度 清朝与中国其它封建朝代一样,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所有的行政、立法、司法的最高权力都在皇帝本人,皇帝实行世袭制。 (一)清朝的主要中央国家机构 内三院、内阁、六部、理藩院、都察院、南书房行走、军机处、宗人府和内务府。 (二)清朝的地方政权机关 省——巡抚——从二品 道——道台——正四品 府——知府——从四品 县——知县——七品 第二节1840年后清朝国家机关的变化 五口通商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税务司署、同文馆。 第三节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时设立的机构:外务部、商部、巡警部、学部、财政处。 预备立宪时《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中央资政院和各地咨议局的设立,皇族内阁的成立和破产。 本章重点:清末新政、预备立宪 难点:六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咨议局、资政院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二章太平天国政治制度(2学时) 第一节太平天国革命的兴起和政治制度的建立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南京,天京事变,政权覆灭。 第二节太平天国中央和地方职官制度和乡官制度 天王是太平天国元首和最高领导,下设王、侯爵位,设军师、丞相、检点、指挥等职官。 天京事变前中央机关主要有天王府、东王府、北王府、翼王府等。天京事变和石达开出走后太平天国滥封王侯,设置六爵,职官、机关都有很大的变化。 天平天国采取省、郡、县三级制地方行政制度。 太平天国按军制建立“乡官制”基层政权和“寓兵于农”的乡兵制度。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 篇一:第4讲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近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题点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1.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a.共和c.人权 () b.社会保障d.君主立宪 2.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 () a.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c.在美国支持下建立d.确立了国民的权利和自由题点2新中国三大新型民主制度 3.至20xx年底,西藏地区国民生产总值预计达610亿元,年增长率达12.6%。(《20xx年西藏政府工作报告》)从

政策层面看,西藏地区自1965年成立自治区以来稳定发展最基本的经验应是 () a.实施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推动c.中央正确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西藏地区人民世代辛勤劳动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确立了中共与民主党派的执政党地位b.属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c.类似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度d.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形式 () 6.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度的不同点有() ①经济基础不同②行使权力的主体不同③活动原则不同④分别属于行政机构和立法机构a.①②③④c.①②③b.①③④d.①②④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1.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2.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按照传统的看法,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 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第一,历史性。政治制度是人类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才出现的现象,是一个与国家密切相关的历史范畴。政治制度就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将随着阶级、阶级矛盾以及国家的消亡而自行消亡。第二,阶级性。政治制度作为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反映了特定社会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三,权威性。政治制度通常是统治阶级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国家的名义正式颁布和强制执行的,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第四,层次性。政治制度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其结构是极为复杂的,表现为一定的层次性。处于不同层次的政治制度,其内容、形式和作用是不尽相同的。第五,稳定性。政治制度的形成、确立和被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它要发挥维持秩序、规范行为等功能则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不是墨守成规、僵化不变,相反,它是一种动态的稳定。 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主要特色? 第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第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对清末民初中国外交体制近代化的认识

对清末民初中国外交体制近代化的认识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入侵,中国开始在制度层面与国际接轨,而以外交领域为最。从清朝末年的总理衙门、外务部,再到民国初年的外交部,近代中国的外交制度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革。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外交体制日益现代化,逐渐合乎国际惯例,并且催生出一大批职业化的外交人才,使原本虚弱的中国能够取得一些难能可贵的外交成果。 二、清末的外交体制变化 1840年以前的中国,沿袭传统的对外交往习惯。这种所谓的“外交”浸透着浓厚的“夷夏”观念,中国根本不屑于同属国或朝贡国进行平等的来往。当时清政府的主要外事机构有理藩院和礼部。理蕃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礼部也不是专管外交的机构,它下面有两个涉外机构,主客司和会同四译馆,负贵外事礼仪接待及翻译工作。另外,鸿胪寺专掌替襄礼仪之官。军机处由于它掌握皇帝旨意的草拟和颁行,因而也参与对外决策咨询。可见,这个时候中国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体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也没有一批专职的官员,只有一些分散于各机构的部门,职责比较混杂。 中国近代外交体制开始于《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因开放五处口岸的约定而设立,始于1844年,由两广总督兼任,实际上负责五处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兼有外交权力的职务。这反映出外交体制改变的端倪,又说明清政府内心里的“蛮夷”观念没有改变---与外国打交道只不过限定在通商之内,而不是政治外交关系。“五口通商大臣”始终为兼职,不是专官也无专署。1858年由两江总督兼任。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迫于列强压力,1861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一直存在了40年。总理衔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大权进行了新的明确分工。随着外交事务的增多,总理衙门逐渐变成了最重要的中央权力机关,不但“专办外交”,而且通商、关税、传教、招幕华工、海防、船务、邮电、铁路矿务等事务,无不由其兼管。有意思的是,它管了很多非外交的事务,而属于外交的事务又并不由它全部负责。这就是有南、北洋大臣的问题。 南洋大臣,由“五口通商大臣”演变而来。1868年,因通商口岸已扩展至长江各地,“五口通商大臣”遂改为“南洋通商大臣’,掌中外交涉之总务,专辖上海长江以上各口,有时也兼理闽、浙三省的涉外通商事务。北洋大臣,初为三口通商大臣。1870年,因通商事务扩大而改,统管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另外兼管北洋洋务、海防及全国性招商、各路电线等事务,由直隶总督兼任。南北洋大臣实际上管理了大部分属于总理衙门职权内的事务。但是总理街门对于南、北洋大臣,只是备顾问和代传达而已,不能直接指挥,在制度上没有隶属关系,最多是一个咨询顾问机构。 总理衙门和南、北大臣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不仅繁杂的外交事务有所专管,在与外国交往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以“蛮夷”视人的外交态度,对内政产生积极影响。而且这些专管部门的官员也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开阔了视野,学习了近代科技知识,学会如何在近代社会进行恰当的对外交往,慢慢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 外务部的设立,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它取消了若干传统礼仪手续,建立了领事制度,厘定了派外使节职制,制订了外交规章。在人事制度方面,改变了以往总理衙门人员兼差的性质,大量重用受过西式教育与留学西洋的人才,重视职业外交官的培养,在选拔官吏时较为强调专业知识。这些改革都使得清末外交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于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在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大框架内,外务部就其设立的历史背景、性质和组织形式而言,与总理衙门并无本质差别。 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演变还包括中国近代驻外机构的设立。传统中国以“蛮夷”视别国,没有派驻驻外机构人员的观念和先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逼迫下,清政府允许各国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专题四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一、温故知新 1、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 阶段时期代表人物主张地位 产生发展打击顶峰危机复兴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以外的各家的思想: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地位总评 墨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名称著作主张地位 4、近代中国的含义: (1)、起止时间: (2)、社会阶段: (3)、重要朝代: 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 1、从1840年到194年,外国列强先后发动了哪些大规模侵华战争?说说其起止时间及结果? 名称 时间

结果 2、从1840年到1901年,丧权辱国是清政府的最大“政绩”,试问在这期间清政府都签订了哪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时间条约名称 1842 1843 1844 188 1860 189 1901 3、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革命为什么被称为民主革命?它分哪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各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 阶段时间事 4、面对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都曾经提出过自己的救国方略。请问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打算怎样救国?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救国方略

三、本专题你需要背诵的知识: 1、中华民国中央机构的演变情况怎样?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的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规定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情况怎样? 1912年春,孙中在南京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临时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3、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和建设成就的法宝。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过哪几条统一战线?起了什么作用? 1924—1927年与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937—194年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

论清末的法律近代化

2005年第1期 时代法学 论清末的法律近代化 Ξ 汤毅平(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长沙 410000) 摘 要:清末的法律近代化是指法律具有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法律的立法精神与特点。清末的法律近代 化集中表现为清政府在政治、经济、教育及社会生活领域相继制订或颁行了一系列具有向近代国家转型性质的法律、法规和章程。从整体上来看,这些法律法规具有系统性、模仿性等特征。尽管清末的法律近代化结果是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二律背反,但它在推动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向前发展仍然起了积极的作用,对民国时期的立法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关键词:清末;法律;近代化 中图分类号:D9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69X (2005)0120056205 On the La w Modernization in the Last Stage of Q ing Dynasty T ang Y iping (Las School o f Hunan Normal Univer sity ,Hunan Radio and T V Univer 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0,China ) Abstract :The law m odernization in the last stage of Qing Dynasty means the legislative spirit and characters in liberal capitalization era.The laws m odernization in the last stage of Qing Dynasty collec 2tively represented laws acts and rules com posed and issued in politics ,economics ,education ,and s ocial life.G enerally ,these laws were systematic and characteristic ;prom oted and played an act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 ociety ,economics and politics although the results were antinomy regarding the m otiva 2tion and im pers onality.The law m odernization created a knock 2down effects in the legislation in Mingguo Era. keyw ords :last stage of Qing Dynasty ;law ;m odernization 法律近代化是指法律的自由资本主义化,即使法律具有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法律的立法精神与特点。就世界范围而言,法律的近代化呈现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源自本国经济、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导致的法律近代化;另一种则是在外力压迫下,通过大量引进移植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而实现的法律近代化。中国法律的近代化显然属于后者这种“派生性”模式。由于中国法律的近代化经历了自洋务运动至整个民国时期这一相对漫长的过程,且最终是否完成了这一过程尚待商榷,因此,本文仅就清末新政时期的法律近代化问题做一探讨,以求教于有关同仁。 一 自清代中叶始,与传统社会迥异的近代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便呼唤对传统法律进行近代化改造。洋务运动尤其是戊戌变法对此都作过积极的尝试,但均告失败。《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陷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民族危亡空前严重,维新之论不息,革命思潮突进,在内外交困下,清政府被迫在最末的10年内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即所谓新政。在这场新政运动中,笔者认为,最具有积极性的成果便是法律的改革,它将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正如有 学者指出:“清末修法律为中国法律的近代转型,确立了航标,奠定了基础。①”在清末新政的法律改革运动中,沈家本、伍 廷芳等人“参考古今,博稽中外”,“专以折冲樽俎,模范列强为宗旨”②。在立法实践中,提出“以中国法律与各国参考互 Ξ①②沈寄移先生遗书(台)[Z].华岗出版社,1971.841、736. 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475. 收稿日期 2004212212 作者简介 汤毅平(19632),湖南宁乡县人,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清末民国时期珍稀银币大全

清末与民国时期的珍稀银币 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广东用机器自铸银币,广泛流通,各省纷纷仿效开铸,但这些银币标明重量仍未完全脱离银两制。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清政府进行币制改革,以货币单位名称取代原先的货币重量名称,彻底抛弃繁琐复杂的银两制而采用银元制。 这里介绍广东省博物馆近期展出的“馆藏古钱币稀品展”中的清末与民国时期的珍稀银币。 中国试铸的第一套机制银币——光绪十年吉林厂平银币 吉林省因长期缺乏制钱,许多商贾、钱庄的钱票在市场上流通,造成银价高昂,物价上涨。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吉林机器局制造了中国第套机制银币。这套银币有厂平壹两、柒钱、半两、叁钱、壹钱5等币值,但没有发行流通,传世甚少。在满洲语中“吉林”是“船厂”的意思,当地的平砝习用厂平。光绪十年吉林厂平壹两、柒钱、半两三种银币正面方格内有“光绪十年吉林机器官局监制”三行篆书共十二个字,上有圆状篆书“寿”字,两旁有狭长的龙纹,边饰连珠纹。背面方格内标明重量,外有满文对照,地饰卷云纹,边饰圈点纹。叁钱、壹钱银币正面方格内有“光绪十年吉林官局制”三行篆书共九个字,纹饰与上述三种银币相同。背面除纪值不同外,其余样式也相同。 广东铸造的第一套机制银币——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三反版” 光绪年间,全国各地广泛行使外国银元,为了抑制外国银元的大量流通,两广总督张之洞向朝廷奏请在广东设立钱局,用机器铸币。奏折中提到铸银钱“广东华洋交错,通省皆用外洋银钱,波及广西至闽台、浙江、皖、鄂、烟台、天津所有通商口岸,以及湖南长沙、湘潭,四川打箭炉,前后藏无不通行,以致利归外洋,漏卮无底,窃惟铸币便民及国家自有之权利,铜钱银钱,理无二致,皆应我行我法,方为得体。”“外洋银圆每圆重漕平七钱三分,今拟每元加重一分五厘有奇,定为库平七钱三分。”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广东钱局使用机器铸制第一套银币,有库平“七钱三分”、“三钱六分五厘”、“一钱四分六厘”、“七分三厘”、“三分六厘五”5等币值。这套机制银币为中英文对照,但把英文置于银币正面不符合清朝的币制(俗称“七三反版”或“七三番版”)。而且这套银币份量偏重,原意为驱逐外币,但被民间收藏或熔毁以牟利,反而不能正常流通,因此停铸。这套“七三反版”银币正面铸“光绪元宝”四字,满汉文对照,外列英文。背面正中饰蟠龙纹,上有“广东省造”四个字,下方标明重量。 为慈禧太后祝寿而铸制的银币——广东“寿”字壹两银币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广东钱局铸“寿”字双龙银币为慈禧七旬祝寿。近年有人引证清末王无生《述庵秘录》记载,认为应该是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广东巡抚刚毅为慈禧六十寿辰铸造的纪念币。这种银币正面铸“光绪元宝”四字,满

浅谈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

浅谈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 这几个月来通过对《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中国法制史》(主编:郭建)《中国法制史》(仁井田阩)等几本书的阅读,使我受益匪浅,对中国古代至近代的中国法制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国法治思想的流变、法律发展的历程、司法体系的逐步完善、法典的编撰、各种民间民事契约的规定等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就从中国法律的近代化转型这一方面,结合看书的体会,浅显的谈一下我的看法。 中国古代的法律,特别是刑法,在历史上的发达程度在世界上都是屈指可数的。不管是在立法的原则、立法的技术还是法典的编撰方面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走在世界的前面。在立法原则方面,有天理国法人情的有机结合,立法技术表现在如唐律等里面的类推原则和罪行法定原则的融合等多方面。在法典编纂方面,不仅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体系化的成文法典—《法经》6篇,而且刑法典中在长时间里经历了从12篇体例到7篇的精炼和成熟。博大精深的以礼为中心、礼法有机结合的中华法系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其他东亚及东南亚国家产生了及其深刻的影响,如日本的大宝、养老律令,高丽的律令,越南现存最古老的法典——黎氏安南的刑律,都深受唐律的影响。中华法系在世界法制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随着西方社会工业革命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侵略。而清朝的统治者们还在闭关锁国,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在这一片封闭的世界中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两次鸦片战争和随后的一系列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遭遇到“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经历了“四千年来未有之创局”,在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攫取了诸多在中国的特权,其中就包括在华的领事裁判权,这是对中国政府司法主权的严重践踏。一批仁人志士开始被动的寻求收回领事裁判权的道路。 一、转型的原因 我们知道,中国法律的近代化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武力侵华的产物,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这与中国法律近代化转型的原因是有关的。首先,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着世界的领先地位,但是因为中国社会处在相当稳定的以权力为媒介的家父长制的统治之下,无论从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的体例和法典的内容方面,基本上从唐律开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代代相传,一脉相承。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强烈的震撼了清朝的统治,自己知足的小农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发展,这就使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在中国适用了几千年的法律开始逐渐的显露出它的弊端,法律是要求在社会中发挥实用的,如果一种法律已经不能再社会中发挥作用了,那么可以说他的功能也就丧失了,他的使命也就完成了,就应该有一种新的法律来取代他的位置。第二方面,西方列强通过种种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包括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烟台条约》,中美《望厦条约》等等不平等条约,还在上海等地设立了会审公廨,其实际上是对领事裁判权的延伸。对中国领事裁判权的攫取使得中国的司法主权收到严峻的挑衅,出现了“外人不受中国之刑章,而华人反就外国之裁判”的怪现象,极大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而且,西方列强也把中国法律的落后和不公正作为取得领事裁判权的借口。所以,在上面所述的根本原因的推动下,把收回领事裁判权为直接目的,中国的许多走在时代前列的仁人志士开始寻求中国法律的近代化之路。 二、指导方针 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针对法律改革的原则问题,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重大分歧。以张之洞、劳乃宣为代表的礼教派与以修订法律大臣为代表的法理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理论争论,我们称之为“礼法之争”。他们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关于封建礼教伦理纲常的各个方面的问题,礼教派认为,“因伦制礼,准礼制刑”,“中国素重纲常”,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三纲五常”等伦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