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官方)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官方)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官方)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官方)

自动化专业

Automation

080801

一、专业教育特色

面向各自动化应用领域,在专业培养中注重强电与弱电相结合,测量与控制相结合,生产设备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结合,节能环保与新能源开发相结合。在专业竞赛中培育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自动化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自动化领域某一方向具有专长,在自动化生产、制造领域,从事自动化工程设计、编程、调试和自动化改造与创新,在自动化装置、装备研究开发领域,从事自动检测、控制装置与装备以及自动化生产管理技术的高级应用型自动化专业人才。

三、专业培养规格

1、知识

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自动化指导性专业规范”,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加强专业基础教学,强化课程之间的知识联系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

2、能力

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依据相关课程的相互关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与能力培养体系。主要体现在基础课程统一规划,专业方向灵活设置,大量增加了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通过学生电子、电气实训,以及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和“湖北省电子设计大赛”等比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3、品格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政治思想与业务、基础与专业、学习与健康、知识与能力和素质等关系。遵纪守法,尊敬师长,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思想品德。

四、专业教学

1、专业的知识体系

(1)通识课程

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课”实践-思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两课”实践-马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英语、体育、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等五门政治理论课和军事理论,法律基础,管理基础等。

(2)学科基础课程

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

(3)专业课程

包括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运动控制系统、电气与可编程序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化概论、现代控制理论、DSP技术、过程控制、供配电技术等等方面的课程。

(4)实践教学

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数字电子课程设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器件与仪器认知、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创新等。

2、知识体系的课程教学

3、知识体系的实践教学

专业知识体系实践教学的基本设置表2

4、创新训练

面向实践的多模块多层次项目式创新训练表3

五、专业课程体系

1、学分制条件下的准入课程和准出课程

准入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自动化概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

准出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运动控制系统、电气与可编程序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控制系统综合设计。

2、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构建一览表

3、关键专业基础知识单元的核心知识点一览表

关键专业基础的知识单元表5

4、关键专业知识单元的核心知识点一览表

六、专业实践体系

1、专业实践环节与实践单元一览表

专业实践体系中的实践环节与实践单元表7

2、

实验类核心单元和核心知识技能点一览表

实验类核心实践单元和知识技能点 表8

3、实习类核心实践单元和核心知识技能点一览表

实习类核心实践单元和知识技能点表9

4、设计类核心实践单元和核心知识技能点一览表

5、创新训练与素质拓展单元与知识技能点一览表

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官方)

自动化专业 Automation 080801 一、专业教育特色 面向各自动化应用领域,在专业培养中注重强电与弱电相结合,测量与控制相结合,生产设备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结合,节能环保与新能源开发相结合。在专业竞赛中培育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自动化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在自动化领域某一方向具有专长,在自动化生产、制造领域,从事自动化工程设计、编程、调试和自动化改造与创新,在自动化装置、装备研究开发领域,从事自动检测、控制装置与装备以及自动化生产管理技术的高级应用型自动化专业人才。 三、专业培养规格 1、知识 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自动化指导性专业规范”,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为指导,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加强专业基础教学,强化课程之间的知识联系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 2、能力 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依据相关课程的相互关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与能力培养体系。主要体现在基础课程统一规划,专业方向灵活设置,大量增加了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通过学生电子、电气实训,以及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和“湖北省电子设计大赛”等比赛,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3、品格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政治思想与业务、基础与专业、学习与健康、知识与能力和素质等关系。遵纪守法,尊敬师长,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思想品德。 四、专业教学 1、专业的知识体系 (1)通识课程

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课”实践-思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两课”实践-马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英语、体育、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等五门政治理论课和军事理论,法律基础,管理基础等。 (2)学科基础课程 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 (3)专业课程 包括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运动控制系统、电气与可编程序控制、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化概论、现代控制理论、DSP技术、过程控制、供配电技术等等方面的课程。 (4)实践教学 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模拟电子课程设计、数字电子课程设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器件与仪器认知、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创新等。 2、知识体系的课程教学 3、知识体系的实践教学

跨学院跨专业联合培养专门人才实施方案

跨学院跨专业联合培养信息化教育专门人才实施方案 第一条总体目标 为了适应互联网+教育、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遵循“提高水平、突出特色、保障就业”的建设方针;充分利用我校的办学力量;更好地培养基础知识扎实、教学基本功过硬、教学资源开发能力强、自学能力强的信息化教育专门人才;为了更深入地实施跨学院、跨专业联合培养机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主要对象 跨学院、跨专业联合培养目前主要是指学院和学院、专业和专业联合培养专门人才;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深化跨学院跨专业联合培养机制,加强与更多其他学院的联合培养,逐步实现本院所有专业与更多其他专业的联合培养。 第三条前期基础 本院在已往办学过程中,已经实施了跨学院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主要形式表现为:由其他学院、其他专业教师主讲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数学与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教学基本功类课程(如《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班级管理》、《三笔字训练》等);聘请其他学院、其他专业教师担任教学方案、教学计划的评审专家;聘请其他学院、其他专业教师担任竞赛指导教师;聘请其他学院、其他专业教师担任教育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聘请其他学院、其他专业教师担任毕业设计答辩教师(论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院的专业培养已经拥有较为深入的校企联合培养(嵌入式人才培养)制度,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举措,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为实施跨学院、跨专业联合培养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条实施阶段 (一)院内跨专业融合阶段(至年月日):实施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实施跨专业的研究生助理制度;加大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的学术、教研交流力度;在遵守学校规范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如何完善学分制度。 (二)跨学院专业联合培养阶段(至年月日):尝试打通学院间课程教学的限制;实施跨学院的研究生助理制度;积极探索实施每个班级的“双导师”制度;加强两个学院教师间的合作;积极探索本科生的委托培养制度。 (三)深化总结与后续拓展计划拟定阶段(至年月日):总结实施情况,形成相关制度,提请学校有关部门修订学分、班级、教师等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积极筹划更深入的跨学校(中外联合)办学。 第五条具体举措 (一)建立联合培养的管理和实施机构领导和执行跨学院跨专业联合培养专门人才工作;成员由学院全体领导、系主任、专业负责人为主,以教务处、学工处、人事处部门领导和学院领导、骨干教师为辅。 (二)加大跨专业的通识课程数量,打通专业界限,实现不同系部教师的跨专业上课;通

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高校科研存在着科研创新团队实力较弱,科技创新的资金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传统的人才培养以教师为中心,采用单项灌输的方式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要超越学科导向,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 创新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培养的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除了高校外,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也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创新主体手中,任何一个创新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依靠其他的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突破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采用协同创新新模式:以协同创新中心为载体,大力推进校内、校校、校所、校企、校地以及国际间的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有效改变高校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课程教学模式。 1、校内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学内部协同创新能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教育培养,奠定创新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组建各种跨学科研究中心、跨学科实验中心、跨学科教学中心,通过搭建多种形式的跨学科教育平台,组织不同学院、不同学科的教师一起突破学科壁垒,组成跨学科研究小组和教学小组,开设全校性的公共跨学科课程,以整体组合的课程替代严格的学科分类课程,同时大力推进全校范围内的选课制,尤其是跨学科专业的选课制度,以学院为主体,按学科群开设大量的跨学科选修课,

鼓励学生跨学院跨专业选课,为学生带来不同的学科视野和综合化的知识结构,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2、校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各自的优势特色学科及优势学科群,开展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互聘师资、共享课程和实验室资源等途径,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当前可着重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新的高校战略联盟,进一步创新协同机制,共同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大平台。 3、是校所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科研院所优质创新团队和优质科研资源,瞄准国家相关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大科技计划和国家重大工程专项,整合科技队伍、科技资源,共同构建优质资源平台,营造一流的学术氛围,建立优质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体制机制,开展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合作的科研协同创新。在科研协同创新过程中,校所双方将导师、项目、平台整合起来,实现无缝对接,着力构建学术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4、是校企(行业)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高校与行业结合紧密的优势学科,充分发挥行业特色优势和地域优势,选择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集中力量组织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服务产业升级转型和结构调整,从而探索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大力开展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当前高校要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契机,着力构建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创新人才新机制。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河南科技学院 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等文件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体现我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和职教师资,特对2009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提出以下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突出专业特色。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实行学分制,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成才的能力。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学科渗透、文理渗透和实践教学环节。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突出能力、激励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在保证国家规定的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体现通识教育课程的统一性与学科专业特色的多样性,突出专业特点和特色。 2.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准确把握知识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整体优化课程体系,杜绝“因人设课”现象。处理好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和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重新审视课程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重点改革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现象,避免课程内容的脱节和重复。适当压缩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压缩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建立核心课程体系,发挥核心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人才培养规格 (2)

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对所培养出的人才质量标准的规定,指受教育者应达到的综合素质,它是学校工作的立足点和重要依据。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规格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培养目标的细化,是学校对毕业生培养质量要求的规范,是学校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检查和评估教育质量的依据,它解决了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就是按照国家政策和人才市场导向制定符合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概括性描述和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人才培养规格的特性 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对该专业毕业生培养质量的具体要求,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化。潘懋元先生认为,“教育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一般的基本质量要求,另一个是具体的人才合格标准。”按我们的理解,第一层次所指的是国家对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要求;第二层次所指的是高等学校适应社会对人才规格的多样性需要而设计的各种人才培养规格。因此,人才培养规格有两个特性,即统一性和多样性。 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要求是: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得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性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决定:

[人才培养,媒介,模式]跨媒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跨媒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当前,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闻传播工具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籍、杂志、报纸、电视、电影和广播,互联网成为各类新兴媒体的载体,门户网、微博、数字传媒、手机报、新闻客户端等为新闻传播从业者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用以实现跨媒介的内容采集、内容制作和内容表现。同时不可低估的是,跨媒介新闻传播正推动着全球媒体营运进行彻底性变革,对新闻传播从业者的专业综合素质也提出了变革性要求。基于对新闻传媒未来发展的趋向,将跨媒介教学实践纳入学生实践教学变革之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授课模式改为实践教学课,循序渐进开展跨媒介教学,在激励学生以创新、进取的态度尝试多种媒介、跨媒介实践业务训练,培养学生的跨媒介思维和动手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一、跨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 在跨媒介融合发展过程中,多种媒介背景下媒体对所需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综合素养等方面,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探讨的焦点问题。随着媒介融合的深化,特别需要两类新型人才:一是能够对多种介质的媒介平台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掌握各类传播技能的全能型记者编辑。互联网时代需要传统的新闻传播专业进行拓展和改革创新。目前新闻传播教育的学科体系,已有一定历史而且相对成熟。但当面临新闻传播的物质基础即技术平台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时,如门户网、微博、数字报、新闻客户端等,一方面需要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传播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内容,增加新的专业方向教学形式,即开展跨媒介新闻传播教学。 多媒体信息技术发展,使新闻传播业更加快捷、多样和个性化发展。新兴媒体介质,如门户网、微博、数字传媒、手机报、新闻客户端等,以高速度、大容量、交互性、多媒体形态特点见长,它以自己的技术优势,不仅给社会公众提供了自由阅读空间,媒体受众的互动,新闻事件的还原等,这就使新闻传播能够在一些热点问题、突发事件、焦点人物上,形成了个性化的舆论环境。同时,多媒介新闻传播使新闻源、传播者、受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彻底改变了传统新闻媒介中人们难以与原始信息源直面,被动接收新闻的现状,而表现出在复杂的社会信息中,运用多种媒介自主、个性化选择阅读、吸收、交流以及发表观点。这些事实就对新闻传播类学生具备相关从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需要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新媒介、跨媒介的教学形态。 跨媒介实践教学课程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新闻传播教学体系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计一贯按照传统媒体介质安排,不同媒介形态的课程分门类独立存在。因此,新闻传播类学生在某一门课程学习结束后,往往难以熟练掌握多种媒介、跨媒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综合思维观念,缺乏复合型动手能力。针对相关情况,在本科生教学改革中,按照专业性质要求设计了跨媒介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实践教学环境中掌握报刊、广播电视之外的互联网、数字化终端新媒介业务运用能力。 二、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的主要途径 在互联网、多媒体信息技术发展的现代社会,媒介融合、媒介形式创新对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媒介融合、跨媒介运行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

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质量标准

教学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质量标准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文件,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文件,它明确规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学制、年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并对专业学习涉及的工作岗位群、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详细分析。要求对专业课程体系中从基本素质、专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和综合训练等课程进行描述。要求对专业教学过程制定详细实施进程计划。 表(1)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质量标准

二、课程建设质量标准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专业课程建设要体现工作领域、职业岗位能力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提高要求,公共课程建设要体现学生素质养成教育要求。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教学团队、课程教学的条件、课程教学质量(课程教学内容选择、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课程教学改革等环节的质量标准。 表2 课程建设质量标准

三、教材选用质量标准 教材是实施教学质量保证的基本工具,教材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教材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要求,教材选择要体现高职教育教学特色,尽可能选择高职高专精品教材、优秀教材或校企合作开发的校本教材,教材的内容的选择、组织、结构设计以及内容安排要便于学生学习,教材内容新颖,质量高。

四、备课质量标准 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讲授新课程内容之前进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准备工作。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备课环节主要包括对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研究,对教材教学单元或教学章节内容的研究和取舍、对课程教学单元或教学章节教学进程及教学方法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教案撰写、准备教具等工作。备课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对教学产生影响。其基本要求是:教师必须明确备课目的,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认真、深入研究教材,广泛猎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知识,及时吸收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并组织到教学中。教师备课应紧扣教材,又不拘于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差异教育,因材施教,克服教学中的片面性和一般化,讲究备课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doc

合肥师范学院制(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2011年) 为落实学院“师范性、应用型、教学类”办学定位,构建具有学院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就制(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若干意见》等为依据,适应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以及合肥经济圈等重大发展战略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立足安徽,面向基层,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培育新型师资,培养应用人才”为目标,以专业内涵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整体推进“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落实“三新三会”和“三强”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二、基本原则 (一)应用性原则。紧贴区域产业升级、行业发展状况,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遵循教育规律,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全面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建设。 (二)协调性原则。进一步控制理论教学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以“能用、适用、应用”为目标,整体优化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实践体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融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

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试行)

附件一: 山西省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山西省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说明 [1]“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学校关于本科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规格、教学过程组织、教学任务安排等总体设计和实施的纲领性文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规格要求、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进程安排以及必要的说明等。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是指单价8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不含实验台、桌、空调等)。 [3]“实习、实训基地”须满足下列条件:具有稳定的场所,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目的和内容,有稳定的教师和辅助人员队伍,有科研和技术生产活动,有开展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潜能的实习项目。 [4]“期刊”指专业类期刊杂志。统计时,须按种类和年度装订成合订本,1本算1册。 [5]“电子图书资源”,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等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使用,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体。 [6]“师资队伍”是指学校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对于独立学院,双师型教师也可计算在内。 [7]“专任教师”指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专业的“专任教师”特指为本科生讲授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专任教师。 [8]“岗位资格”是指具有讲师及以上职务(或同等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新参加教学工作的人员须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9]“多媒体授课”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技术。 [1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11]“教学文件”包括学校转发的教育部或省教育厅有关教学工作的文件、学校制定的教学文件(含教学规章制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学期教学进程计划、课程表、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 [12]“教学档案”是指在本科教学实践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并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数字、声像等信息资料。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文件档案、教务工作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学生学习档案等。 [13]“主要教学环节”指理论教学(如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如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学期课程教学进度计划制定、备课(含教研室集体备课)、教案编写、作业布置与阅改、课后辅导答疑、考试命题、考场监控、阅卷评分与试卷分析、实习和实验指导、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指导、答辩等环节。 [14]“签约就业”包括签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以及灵活就业。其中灵活就业包括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两种。自主创业指创立企业(包括参与创立企业),或是新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包括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两种类型。自由职业指以个体劳动为主的一类职业,如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某些艺术工作者等。

人才培养方案及推进措施

人才培养方案及推进措施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符合岗位要求的技术服务等方面工作,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人才。 二联合招生招工方式 1, 学校按照企业需求,根据自身办学资源,制定招生培训就业计划,并组织实施 2,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招生培训就业计划, 共同组织招生培训宣传、考试,共同确定录取名单;学生毕业时由企业安置就业,学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工作。 三教学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开发教学过程安排标准和制度建设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我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重要内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旨在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的多样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可以有多种形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开展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我校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大胆尝试,收获了不是很成熟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一个方面: 1、成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领导小组。 我校根据专业教学的需求,寻求能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合作单位。 由学校与合作单位相关人员共同参与成立领导小组。 2、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是我校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体制的重要内容。 学校要在重要专业方面继续聘请企业、行业的专家、学者任校外专业指导委员,不断扩大校外专业指导委员的队伍。 3、加强为企业对口培养人才的工作 产学结合既是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种教育思想。产学结合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它主要反映了高职高专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的教育理念。因此,为企业对口培养人才的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开展: (1)我校在专业设置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时,要广泛开展社会调研,了解企业、行业 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以及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意见,进行专业论证时要广泛邀请校外专业指导委员参加。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开设新专业、改造老专业的意见,同时要根据企

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

50 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路 雷鸿春 贾 先 梁 艳 赵 祎 李文汉 谭栓斌 ( 西安思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38 ) 【摘 要】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将作为“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今后几年将迎来大范围智能制造装备的生产线改造,需要大量掌握智能制造知识和工程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文章从智能制造领域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分析了智能制造应用所需人才的特点,阐述了构建基于智能制造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思路。【关键词】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案;岗位需求 一、引言 目前我国传统的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学科专业设置和教学理念是基于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工业发展需要制定的。这一传统的学科专业的教育模式是按所属学科传授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专业设置界限分明,很难涉及到其它学科专业的知识。这种单一能力结构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难以培养能够驾驭日益复杂的智能制造体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型与复合型”的跨学科人才,需要将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智能制造所需的相关元素真正地融合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这就对我国现有传统的教育体制提出了新挑战,我们再不能在“传统”窼臼中讨论创新人才培养。新型工业文明需要极大的改变学生的教育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教育教学模式。 多数专家学者对《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人才能力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理论层面的论述,很少涉及到具体的实施层面,表现为可操作性不强。理论应用到实践的教学研究这方面是缺失的。这一现状揭示出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应当且必须进行反省与改革,不应在新科技革命或工业革命来临之时缺位。新型工业文明发展迫切需要开展新形式下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以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将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技术与商业模式的跨界整合将改变制造业现有有的知识结构,因此,工科院校有必要重新构架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今后制造业形势的发展需要。 “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需要大量掌握机械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工科院校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很大差距,课程结构的缺位错位现象也很严重,使得现有课程体系与“中国制造2025”发展方向之间出现分离化现象。因此,工科院校有必要建立能与“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相契合且能覆盖其不同发展阶段的跨学科的动态课程体系,重构基于智能制造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这对实现“中国制造 2025”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 以智能制造岗位职业能力为切入口,以机械制造技术为基础,构建涵盖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自动控制等多项技术领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制定多学科交叉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培养人才。 三、构建机械类本科专业多学科交叉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策略 (一)分析研究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类本科人才需求状况 在当今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智能制造必将成为综合应用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前沿领域。传统按学科划分的专业设置方式培养的人才专业结构已经不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需要,多学科交叉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将是未来人才需求的方向,这就需要探究智能制造企业生产模式特点和专业人才岗位变化。从而确定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岗位需求,并结合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提出具体的岗位培养要求。 (二)确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确立要符合国家的发展规划、符合学校的总体培养目标,并要结合本专业特点。专业培养目标要突出培养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的特点,在强调塑造全面、可持续发展、具备创新能力人才的同时更要注重职业化发展。培养目标要规定学生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要求以及可以从事的职业。 (三)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岗位(群)所需的应用能力分析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智能制造对专业人才岗位和职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复合型人才成为面向智能工业时代的人才特征,智能制造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涉及多领域、多行业、多环节,并涵盖多学科、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应将其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四)构建适应智能制造相应工作岗位所需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 应用能力的获得需要相应完善的课程体系去保证。以应用能力为核心,从应用能力分析为切入点,分析应用能力获得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将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课程群,建立符合相应应用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 智能制造将成为综合应用各学科专业知识的前沿领域,改变了制造行业的原有知识结构,这要求工科院校重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打破原有条块分割式的传统知识界限,与企业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需求相对接,根据今后产业结构变化方向和发展趋势来设置、整合课程,构建课程群,完善课程体系。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在现有的本科教育的基本框架内适度的动态调整,机械类多学科交叉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所需的课程体系也应在现有本科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求之上作适度调整,按照行业的职业规范制定人才知识结构,在保证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其它学科专业的知识点,以必要的应用能力培养为依据整合机械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体系。 (五)构建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能力工程路线图” “能力工程路线图”就是根据应用型本科培养工程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用能力的要求,在各个学期安排学习的不同侧重点,以“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完成工程师的基本技术技能和素养的培培养。 构建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能力工程路线图”,应以“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为导向,以工业智能化转型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为目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体 本文系2017年度西安思源学院教改项目《机械类应用型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7SYGP002)和2018年第二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省级应用型本科院校一流专业建设中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802204044)的阶段性成果。

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含两个方向)

电子商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和名称 专业代码:120801 专业名称: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 二、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电子商务等方面知识,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1)运营管理方向培养目标:运营管理方向主要培养具备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相关知识、技能与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站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维护、网店及电商平台运营、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的策划与运作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跨境电商方向培养目标:跨境电商方向主要培养具备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国际贸易相关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适应跨境贸易电商中网络营销、快速通关、便捷物流等方面的高端技能型应用人才。就业方向为跨贸电商业务员、外贸企业报关报检员、跨贸电商客服专员、国际货运代理员、跨境电商运营员。 三、培养规格 (一)知识结构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物流学、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电子商务开发、应用与管理基础知识,掌握电子商务所涉及的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技术; 3.掌握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知识、熟悉物流企业运作及第三方物流; 4.掌握进出口贸易基本知识,熟悉报关、国际结算等操作流程;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我国电子商务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上相关惯例与规则。 (二)能力结构 1.基本能力:应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思维及语言文字表达处理能力、调查与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 2.专业能力:具备扎实的网络营销能力与网站建设能力,如搜索引擎营销能力、网店运营能力、网页设计与网店美工能力、动态网站编程能力,能够从事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开发、管理、运作及维护等工作;具备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能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 1 总则 1.1目的 本指南旨在进一步规范技能人才培养行为,形成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指导相关专业的专家编制《××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并为一体化课程规范的开发提供依据。 1.2适用范围 依据本指南开发的《××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适用于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相关职业培训机构。 1.3术语 1.3.1技能人才 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具备相应的实践(实习)工作经验,并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中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人员。 1.3.2技能人才培养标准 针对各类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制定的以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模式、培养条件及培养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规范性文件。 1.3.3职业能力 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一个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综合。 1.3.4通用能力 从事相应职业所应具备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包括职业素养、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自我学习、解决问题、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外语应用、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 1.3.5专业能力 是人们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某一特定职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工作标准的把握、工作方法的运用、劳动工具的使用、劳动材料的选择等。

1.3.6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确定的,具备完整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的综合性任务,对从事一个职业岗位群具有典型意义,是职业院校课程开发的依据。 1.3.7代表性工作任务 实践专家在职业成长过程中从事的有挑战性的、能促进职业能力发展的岗位具体任务。 1.4编制原则 1.4.1科学性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遵循技能人才成长和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充分体现职业特征,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和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1.4.2操作性原则 各项要求应具体、明确、清晰、可实践、可检验。 1.4.3规范性原则 所用术语、符号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技术规范要求、文字表述精炼准确、层次清晰。 2 结构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模式、培养条件、培养质量五方面内容,其结构见下图: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结构图 3 内容及编制要求 3.1培养目标及编制要求 3.1.1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应包含总体培养目标和层级培养目标两部分,其中层级培养目标包括中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及预备技师(技师),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编写体例为:培养面向××类型行业、企业就业,适应××职业及相关工种和岗位群工作,胜任××工作任务,具备××职业素养,达到××职业资格要求的技能人才。 3.1.2编制要求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西安石油大学 2013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代码081301 院(部、系) 名称化学化工学院 培养方案修订人签字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教学院长(主任) 签字年月日院(部、系) 学术委员会主任签字: 专业负责人姓名: 联系电话:

西安石油大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阅单

感谢你的观看 感谢你的观看 化学工程与工艺Chemical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专业代码:0813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本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炼油、化工、能源、轻工、环保等部门从事化工生产技术管理、工程设计、技术研发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复合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毕业生经过五年左右的工程实践,能够达到: (1)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化工专业知识、现代信息及实验技术,有效解决化学工业过 程(特别是石油化工过程)的生产、管理、设计、研发等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 (2)具备化工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自觉将安全、法律法规、环境、文化、伦理等非 技术因素融入复杂化工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3)具有项目管理、技术评价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在解决多学科背景下的工程问题中,有效 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4)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通过自主学习,持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适应行业发展趋势 。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化工专业知识用于解决产品及过程开发、方案评价、工艺设计、设备设计、系统集成等化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化学工程与技术问题,获得有效的分析结果、技术结论等。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化工过程需求的系统、单元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化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根据产品和过程特征选择研究路线、设计并完成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 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化工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对化工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并判断其准 确性和适用范围。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化工领域相关背景知识合理分析、评价化工专业工程实践

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315631412.html, 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作者:杨慧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36期 摘要:当前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大,商务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需向跨专业 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发展。本稿主要通过统计各大招聘网站的招聘信息,分析目前市场所需求的人才类型,进而对今后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跨专业复合型商务日语人才培养 引言 随着国际化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并向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单一能力的人才逐渐无法满足现今社会的需求,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基于该现状,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迫切的改革。但目前各专业的改革方向都还在探索当中。本稿以商务日语专业为例,通过分析目前市场所需求的人才类型,来探析今后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1] 一、国内研究现状 关于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目前已有不少。于鹏(2016)指出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艰巨的问题就是具有较高日语能力的“专业+日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王婷殷秀珍(2012)从新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日语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为建立日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卢情恩(2016)对服务外包产业的人才需求特点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南通职业大学商务日语专业的实际,对高职院校语言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相关建议。此外,袁涛(2016)、杨娟娟(2011)等都从不同视角对日语人才的培养及改革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都对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启发。而本稿主要根据这些先行研究,从人才市场的招聘需求出发,重在分析企业对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主要侧重哪些专业领域,从而对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提供一些建议。[2] 二、研究方法 本稿主要通过从各大招聘网站收集与日语有关的招聘信息,来统计企业招聘日语人才时,除对专业能力提出要求之外,同时还要求日语专业的人才具备哪些领域或专业的知识。通过统计分析,来了解当前市场对日语人才复合型的要求主要包含哪些领域。通过该分析结果,来摸索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方向性,从而给日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提供一些建议。[3] 三、分析结果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质量标准知识矩阵图和人才培养方案DOC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质量培养标准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保教机构、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保教、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标准 1 专业理念与师德 1.1 职业理解与认识 1.1.1理解幼儿保教工作的意义和独特性,热爱学前教育事业 1.1.2熟悉教育法律法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 1.2 幼儿保育、教育态度与行为 1.2.1注重保教结合,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2.2重视环境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作用 1.3 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行为 1.3.1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1.3.2 具有积极健康的心理 2 专业知识 2.1 基础学科知识 2.1.1 教育学、心理学基础

2.1.2 生理学基础 2.1.3 计算机基础 2.1.4 外语基础 2.2 核心基础知识 2.2.1 幼儿发展基础知识 2.2.2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基础知识2.3 高级教育技术与能力 2.3.1 0-3岁早期教育活动组织与指导 2.3.2 良好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能力 2.3.3 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与实践能力 3 专业能力 3.1 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 3.1.1 师幼互动能力 3.1.2 班级规则与班级氛围创建能力 3.1.3 教育环境创设能力 3.1.4 合理利用资源能力 3.2 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能力 3.2.1 合理安排一日环节的能力 3.2.2 及时处理幼儿常见事故的能力

3.3 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 3.3.1 提供游戏条件、游戏材料的能力 3.3.2 引导幼儿主动、创造性地开展游戏的能力 3.4 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 3.4.1 制定阶段性的教育活动计划和具体活动方案的能力 3.4.2 观察幼儿的能力 3.4.3 灵活运用教育组织形式的能力 3.5 反思与发展能力 3.5.1 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保教工作的能力 3.5.2 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能力 3.7 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 4 组织管理、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4.1 组织管理能力 4.1.1 强烈的责任感及自觉性 4.1.2 有效组织和协调各种力量的能力 4.2 团队合作精神 4.2.1 具有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 4.2.2 具有计划、协调与合作的基本能力 4.2.3 具备正确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