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月考测试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月考测试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月考测试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月考测试

新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第二学期月考测试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 A>F B>F C

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A>ρB>ρC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

D.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

2.小明参观了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展厅A区后,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浮沉子”如图所示。他将装有适量水的小玻璃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瓶内的水面上,矿泉水瓶内留有少量空气,拧紧瓶盖使其密封。当用力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浮沉子”漂浮时,所受重力等于它受到的浮力

B.“浮沉子”下沉时,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C.“浮沉子”上浮时,玻璃瓶内的压缩空气会将内部的水压出

D.无论怎样挤压矿泉水瓶侧面,“浮沉子”都不可能悬浮在水中

3.如图,A、B体积相同,B、C质量相等,将他们放入水中静止后,A漂浮、B悬浮、C 沉底,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所受的浮力一定大于B所受的浮力

B.A下表面所受的压力一定大于B下表面所受的压力

C.C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B所受的浮力

D.C所受的浮力一定小于A所受的浮力

4.如图所示是舰载机飞离甲板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时,若外力全部消失,会逐渐停下来

B.飞机起飞时加速助跑,可获得更大的惯性,利于升空

C.飞机加速升空,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机械能不变

D.飞机飞离甲板后,舰艇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

5.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将相同木块G1和G2,匀速上提相同高度。所用滑轮质量相等,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F1>F2 ,η1<η2B.F1>F2 ,η1=η2

C.F1η2

6.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

7.小明每天测量同一个鸡蛋的质量,再把鸡蛋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浮沉情况后,取出放好。下表是他记录的部分数据及现象(鸡蛋的体积保持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鸡蛋的密度一直在变大

B.第70天受到的浮力最小

C.从第29天到58天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一直在变大

D.第58天受到的浮力与第70天受到的浮力相等

8.如图所示,容器的质量为m,若从容器的底部通过小孔向容器内注入质量为M的水,需要做功为W。现将小孔打开,水自然会从小孔流出,与此同时提升容器,使容器内的水面相对地面始终保持原有高度,当容器内的水全部流走时,需要做的功为()

A.(M+m)gH+W B.(M+m)gH

C.(M-m)gH+W D.(M+m)gH-W

9.乒乓球在桌面上每次弹起的高度比前一次低,这说明()

A.由于空气阻力,部分机械能转化其他形式的能

B.部分机械能消失

C.势能减少,但机械能的总量不变

D.由于重力的作用,机械能减少

10.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硬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硬杆始终保持水平静止状态,改变F A的方向,F A有可能等于G

B.硬杆始终保持水平静止状态,改变F A的方向,F A的大小有可能不变

C.撤去F A硬杆会因为受到物体的重力G而绕O点顺时针转动起来

D.撤去F A同时在B点施加一个大小与F A相同的力,硬杆不可能保持水平静止

11.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球,分别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如下图所示,它们所受浮力大小的情况应是()

A. B. C. D.

12.关于功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据P=W/t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

B.据P=W/t可知,机器做功时间越长,其功率就越小

C.机器功率大,则做功快,做功一定多

D.机器功率小,则做功慢,做功可能多

二、填空题

13.如图为四旋翼无人机,质量为1.2千克,下方悬挂着一个质量为0.1千克的摄像机.在10秒内无人机从地面竖直上升了20米,然后边摄像边斜向上飞行了30秒,仪表

盘上显示离地面高度为36米.无人机前10秒对摄像机做功_____焦,整个过程中,无人机对摄像机做功的功率为_____瓦.

14.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某种液体,把体积为1×10﹣4m3的铝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液体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5N,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kg/m3。则铝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_____N,铝块的重力为____N,液体的密度为_____kg/m3。

15.如图示,将同一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当它竖直靜止在液体中时,两烧杯的液面髙度相同,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________F乙,液体的密度关系ρ甲________ρ乙,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甲________p乙(均选填“>”、“<”或“=”)。

16.在水平地面上,工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50N的箱子,4s内前进了6m,在这个过程中,木箱所受重力对木箱做功为_____J;工人对木箱做功为_____J;工人对木箱做功功率为_____W;箱子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17.“电动葫芦”普遍使用的起重设备(如图所示),它通过电动机和一个动滑轮将物体提高,如图“电动葫芦”将0.9t的钢材匀速吊起1m高,钢绳的拉力为5000N,则做的有用功为____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动滑轮重____N(g=10N/kg,不计绳重和摩擦).

18.如图,物体G重100 N,要使物体匀速升高2 m,那么拉力F为______牛,绳子自由端拉下了_______米,若物体升高的速度是0.1 m/s,那么绳子末端的速度是______m/s(不计摩擦和滑轮重).

19.如图所示,小明正在做俯卧撑,把他的身体看作一个杠杆,O 为支点,A 为重心,他的体重为550N .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 的力臂是_____m ,大小为________N .该杠杆是_________杠杆.(省力、费力、等臂)

20.起重机械在四川汶川的救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吊臂上的滑轮组,可用4 10N F =的拉力将重为2.4×104 N 的吊板提起,如果吊板被匀速提高10 m ,则拉力F 做功_________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

21.如图是举重运动项目,运动员在将杠铃举起过程中是将人体内的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的过程,现杠铃重156kg ,运动员在3秒钟内将其从地面举高2m ,则运动员在此短时间内爆发出的功率为________W .

22.如图,同一支密度计,放入a 、b 液体中,浮力a F __________b F ,液体的密度

a ρ__________

b ρ(选填“>”“ <”或“=”)

23.在对汽车的发动机做检修时需要将引擎盖抬起,抬起过程应用了杠杆原理.如图为引擎盖的受力分析模型图:引擎盖可绕O点自由转动,A为引擎盖重心位置.由如图可知,该杠杆属于______杠杆,在引擎盖抬起过程中,重力G的力臂逐渐______.

24.如图是自行车手闸示意图,手闸是一个简单机械,这种简单机械的名称是________,在使用手闸的过程中达到________(省力/省距离)的目的,使用该机械当图中手对车闸的作用力F=10N时,刹车拉线受到力的大小为________N.

三、作图题

25.如图所示,某人站在A处通过一根绳和两个滑轮匀速提起物体B,请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线。

26.如图,用滑轮组拉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A,请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27.如图所示的是活塞式抽水机,请在图中作出阻力F2的力臂l2,及作用在A处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28.在如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式。

四、实验题

29.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小明按图的顺序进行.(实验步骤各2分其余1分)

A B C D

(1)你认为这个顺序合理吗?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操作先后次序是什么?请写出每一步骤下的字母、该步骤的内容及测量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

第一步:图B,内容:测量出物体重力G.

第二步:图D,内容:测量出空桶的重力G桶.

第三步:图__________,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图__________,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_____两图;实验中应保证_____________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用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

3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为了方便测量力臂,调节时若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调节。

(2)探究过程中,在杠杆左端某一固定位置挂一个重力G=2.5N的物体,在杠杆右端不同位置处施加不同的竖直向下的力F,保证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多次测量的力和力臂F、L数据,画出F和L的图线如图乙,由图乙可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F与L成________比。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出重力G的力臂是________。

32.建设中的珠澳大桥由桥和海道铅成。随道由一节一节用钢筋混凝土做成的空心沉管连接而成,如图所示,建造隧道时先将沉管两端密封,如同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心箱子,让其漂浮在海面上,然向其内部灌水使之沉入海底,假设某一节密封的长方体沉管的长、宽、高分别是180m、35m、10m,质量为6×107kg,取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求:

(1)漂浮在海面上的密封沉管,在灌水前受的浮力是多少N?

(2)当密封沉管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时,沉管下表面受到海水的压强多少?

(3)当密封沉管上表面刚好水平浸没在海水中静止时,需要至少注入多少kg的海水?

(4)当密封沉管灌水下沉到海底后,将其下部分埋入海底的混沙中,再将入其中的海水全部抽出,此时空心密封沉管并不会再上浮,请用浮力的知识来解释其原因。

33.如图,是一个太阳能淋浴器储水箱的示意图.主要由一个圆柱形金属水桶、一个压力传感开关和一个长方体K组成,其中长方体通过细绳与压力传感开关相连.

压力传感开关的作用是:当它受到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达到10N时闭合,控制水泵从进水口开始向桶内注水,此时,水面刚好与长方体K的下表面相平,水桶内储水高度为

h1=8cm;当它受到绳子的拉力等于6N时断开,水泵停止向桶内注水,此时,水刚好浸没长方体K的上表面,水桶内储水高度为h2=40cm.已知圆柱形水桶的底面积为0.5m2.求:(ρ水=1×103kg/m3,g=10N/kg)

(1)水泵开始注水时,水桶内储水的质量是多少?

(2)水泵开始注水时,水对水桶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3)水泵停止向桶内注水时,长方体K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4)长方体K的密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A、由图可知, V A排

B、A和B漂浮,C悬浮,由浮沉条件可知:G A=F A,G B=F B,G C=F C,又

F A

G A

V Vg

=知:ρ

A<ρB

<ρC,故B错误;

h相同,密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容器底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p丙,故D错误;

因为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所以根据F =PS 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加上容器的重力即桌面受到的压力,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 甲=F 乙=F

故C 正确.故选C .

点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利用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大小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利用p =ρgh 判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关系.

2.D

解析:D 【详解】

A .“浮沉子”漂浮时,所受重力等于它受到的浮力,故A 正确;

BCD .挤压大塑料瓶,瓶内空气被压缩,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将瓶体中的空气压缩,这时浮沉子里进入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松开手,瓶内水面上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浮沉子里面被压缩的空气把水压出来,此时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就会悬浮在水中;故BC 正确,D 错误。 故选D 。

3.C

解析:C 【详解】

A .由图知,A 漂浮,

B 悬浮,则

A A V V <排,

B B V V <排

因为A 、B 体积相同,则

A B V V <排排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 gV ρ=浮液排可知

A B F F <

故A 错误;

B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可知

A A A F F F =-下上,

B B B F F F =-下上

由图可知:

A 0F =上,

B 0F >上

A A F F =下,

B B B F F F =+下上

A B F F <下下

故错误;

C .因B 悬浮,C 沉底,故

B B F G =,

C C F G <

因B 、C 质量相等,则

B C G G =

B C F F >

故C 正确; D .因

A B F F <,B C F F >

故A 、C 的浮力无法比较,故D 错误。 故选C 。

4.D

解析:D 【详解】

A .当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时若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它将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

B .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故飞机起飞时加速助跑,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动能,利于升空,不能增大惯性,故B 错误;

C .飞机加速升空,质量不变,速度和高度都增加,故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变大,机械能变大,故C 错误;

D .飞机飞离甲板后,舰艇总重力减小,浮力减小,舰艇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所以舰艇底部的深度减小,其受到水的压强会变小,故D 正确。 故选D 。

5.B

解析:B 【详解】 不计绳重及摩擦, 绳子受到的拉力分别为

F 1=1

2

(G 1+G 轮) F 2=

1

3

(G 2+G 轮) G 1和G 2相等,故F 1>F 2;

因为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 额=G 轮h ,W 有用=G 物h ,所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由W W η=有用总

可知,机械效率相同,η1=η2;故

选B 。

6.B

解析:B 【详解】

甲图中使用定油轮=F f 甲,乙图中使用动油轮1=2F f 乙,丙图中使用滑轮组1

=3

F f 丙,所以F F F >>甲乙丙。 故选B 。

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鸡蛋的质量减小,但鸡蛋的体积不变,根据可知,鸡蛋的密度一直在

变小,故A 错误;

B .第70天排开的水的体积最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鸡蛋在第70天受到的浮力最小,故B 正确;

C .从第29天到58天过程中,鸡蛋几乎都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一样,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可知,鸡蛋受到的浮力不变;故C 错误;

D .第58天与第70天排开的水的体积不同,所以鸡蛋受到的浮力不同,故D 错误。

8.D

解析:D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当容器内的水全部流走时,需要做的功包括:容器增加的重力势能mgH ,水增加的重力势能,水增加的重力势能为MgH-W ,所以需要做的功是:W′=mgH+MgH -W =(M +m )gH-W ,即D 正确,故选D 。

9.A

解析:A

【解析】乒乓球在桌面上每次弹起的过程 ,都要克服空气的摩擦阻力做功,即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根据能量守恒的原理,机械能定会减小,所以弹起的高度比前一次低。 故A 正确,BCD 错误。

点睛:重点是机械能转化的过程,要理解在没有摩擦阻力的情况下,机械的总量才不变,如果过程中机械能做功,则会转变为其它形式的能,机械能会减小。

1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B .硬杆仍可保持水平静止状态,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

G L G =F A L A ,即

若硬杆始终保持水平静止状态,改变F A 的方向,即G L G 保持不变L A 减小,所以,F A 会增大,当L A =L G 时,F A 等于G ,故A 符合题意,B 不符合题意;

C.由图知道,撤去F A硬杆会因为受到物体的重力G而绕O点沿顺时针转动到竖直位置,故C不符合题意;

D.若撤去F A同时在B点施加一个大小与F A相同的力,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当L B =L A 时,则可能保持杠杆水平平衡,故D不符合题意;

11.B

解析:B

【解析】如图完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小球,分别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

甲球漂浮,乙球悬浮,由浮沉条件知,,

丙球在液体中处于容器底部,如果是正常造成的,则,,也可能处于悬浮,则,综合可得:,

所以三球受浮力大小的情况应是。

故选B。

点睛:重点是浮沉条件的应用,判断浮力大小时有两个基本思路,一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二是根据浮沉条件判断,根据物体的浮沉状态,即浮沉条件直接可以比较浮力和重的大小。

12.D

解析:D

【解析】A、据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做功多的机器,功率一定大,选项A缺少“相同时间”这一条件.故A说法不正确.

B、据可知,做相同的功,机器做功时间越长,其功率就越小.故B说法不正确.

C、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的大小与功的多少与做功时间共同决定的,机器的功率大,说明机器做的功快.时间不确定,不能说明做的功一定多.故C说法不正确.

D、功率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机器功率小,则做功慢,时间不确定,做的功可能多.故D说法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3.0.9

【详解】

[1]前10秒对摄像机做功

W=Gh=mgh=0.1kg×10N/kg×20m=20J

[2]整个过程无人机对摄像机做功

W=Gh=mgh=0.1kg×10N/kg×36m

解析:0.9

【详解】

[1]前10秒对摄像机做功

W =Gh =mgh =0.1kg×10N/kg×20m=20J

[2]整个过程无人机对摄像机做功

W =Gh =mgh =0.1kg×10N/kg×36m=36J

36J ==0.9W 40s W P t =

14.2 2.7 1.2×103 【详解】

[1][2][3]铝块的重力为

G =mg =ρVg =2.7×l03kg/m3×1×10﹣4m3×10N/kg =2.7N

铝块所受浮力为

F 浮=

解析:2 2.7 1.2×103 【详解】

[1][2][3]铝块的重力为

G =mg =ρVg =2.7×l03kg/m 3×1×10﹣4m 3×10N/kg =2.7N

铝块所受浮力为

F 浮=

G ﹣G 示=2.7N ﹣1.5N =1.2N

由浮排F gV ρ=

得,液体密度为

3343

1.2N

1.210kg /m 110m 10N /kg

F V ρ-=

==???浮排 15.= < < 【解析】 【详解】

第一空.由图可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因为是同一密度计重力不变,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 甲=F 乙;

第二空.密

解析:= < < 【解析】 【详解】

第一空.由图可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因为是同一密度计重力不变,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 甲=F 乙;

第二空.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的浮力相等,甲中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大于乙中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F 浮=ρgV 排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即ρ甲<ρ乙; 第三空.乙液体的密度大,液面高度相同,根据p =ρgh 可知,甲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强小,即两个烧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p 甲

16.600 150 1.5 【解析】

【详解】

由题知,箱子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功为0J;

工人对木箱做功:W=Fs=100N×6m=600J;

解析:600 150 1.5

【解析】

【详解】

由题知,箱子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功为0J;工人对木箱做功:W=Fs=100N×6m=600J;

工人的功率:

P=W

t

=

600J

4s

=150W。

箱子运动的平均速度:

v=s

t

6m

4s

=1.5m/s。

17.90% 1000

【详解】

第一空.有用功为:

第二空.动滑轮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2h=2×1m=2m

则总功为:

机械效率为:

第三空.由动滑轮可知,即动滑轮

解析:90% 1000

【详解】

第一空.有用功为:

900kg?10N/kg?1m=9000J

W Gh mgh

===

;第二空.动滑轮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s=2h=2×1m=2m

则总功为:

5000N/kg?2m=10000J

W Fs

==

机械效率为:

9000J

×100%=90%10000J

W W η=

=

有总

第三空.由动滑轮可知()1

2

F G G =

+动,即动滑轮重为: 2-2?5000N -9000N =1000N G F G ==动.

18.4 0.2 【详解】

由图知,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则在不计摩擦和滑轮重的情况下,拉力大小:;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绳子末端移动4m 用的时间与物体上升的时间相同,物体速度

解析:4 0.2 【详解】

由图知,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 =2,则在不计摩擦和滑轮重的情况下,拉力大小:

11 100N=50N 22

F G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222m=4m s h ==?:;

绳子末端移动4m 用的时间与物体上升的时间相同,物体速度v 1,则:

12m =20s 0.1m /s

h t v =

=, 所以绳子末端的速度是:24m =

=0.2m/s 20s

s v t =. 19.5 330 省力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O 为支点,由于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所以由图知道,支点到重力作用线的垂线段是阻力臂,且阻力臂是L2 =0.9m

解析:5 330 省力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O 为支点,由于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所以由图知道,支点到重力作用线的垂线段是阻力臂,且阻力臂是L 2 =0.9m ,支点到地面对手的支持力F 作用线的垂线段为动力臂,且动力臂是L 1 =0.9m+0.6m=1.5m ;由杠杆平衡的条件知道FL 1 =GL 2,即F ×1.5m=550N ×0.9m ,所以,地面对手的支持力的大小是:F =330N ;由于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他的身体相当于是一个省力杠杆。

20.3×105 80% 【详解】

[1]由题图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共有三段,则拉力F 移动的距离s 与物体升高的距离h 之间的关系为;拉力F 做功是

[2]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滑轮组的机械效

解析:3×105 80% 【详解】

[1]由题图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共有三段,则拉力F 移动的距离s 与物体升高的距离h 之间的关系为3s h =;拉力F 做功是

4510N 310m 310J W Fs ==??=?总

[2]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452.410N 10m 2.410J W Gh ==??=?有用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552.410J 100%100%80%310J

W W η?=?=?=?有总 21.化学 机械能 1040

【解析】①消耗了化学能得到了机械能,故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②此时运动员对杠铃所做的功W =Gh =156kg×10N/kg×2m =3120J ;运动员做功的功率

为:P ==

解析: 化学 机械能 1040

【解析】①消耗了化学能得到了机械能,故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②此时运动员对杠铃所做的功W =Gh =156kg×10N/kg×2m=3120J ;运动员做功的功率为:P =1203W J

t s

=1040W ;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运动员将杠铃举起来时消耗了本身的化学能,得到了机械能;根据:W =FS ,以及P =

W

t

进行对应的计算. 22.>

【解析】密度计两次都漂浮在水面上,密度计受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即,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相等,即.

如图密度计在甲溶液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在乙溶液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即, 根

解析: = >

【解析】密度计两次都漂浮在水面上,密度计受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即F G =浮,

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里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 F 甲乙.

如图密度计在甲溶液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在乙溶液中排开液体的体积,即V V <甲乙, 根据浮力的计算公式F gV ρ=浮液排可知,当浮力大小相等时, ρρ>甲乙。

点睛:重点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根据F gV ρ=液排,在浮力相等时,可判断液体密度的大小。

23.省力 变小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2可知,OB >OA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该杠杆属于省力杠杆.

(2)在引擎盖抬起过程中,重力G 的力臂逐渐变短. 考点: 杠杆平衡条件

解析:省力 变小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2可知,OB >OA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该杠杆属于省力杠杆. (2)在引擎盖抬起过程中,重力G 的力臂逐渐变短. 考点: 杠杆平衡条件

24.杠杆 省力 50 【详解】

由图知,自行车手闸在力的作用效果下,能够绕着铆钉转动,所以是杠杆的应用;

因为F1L1=F2L2,在使用手闸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拉

解析:杠杆 省力 50 【详解】

由图知,自行车手闸在力的作用效果下,能够绕着铆钉转动,所以是杠杆的应用; 因为F 1L 1

F 2L 2,在使用手闸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拉线受到的拉力为:F

10N

50N .

三、作图题

25.

【详解】

由题意知,此滑轮组要最省力且人要站在A处拉绳子,所以拉力方向向上,绳端应从动滑轮绕起,然后顺次绕过定滑轮、动滑轮,如下图所示

26.

【详解】

滑轮组由两个滑轮组成,最多有三段绳子通过动滑轮,绳子的起始端应固定在动滑轮上,由里向外依次绕绳。如图所示:

27.

【详解】

反向延长阻力 F2的作用线,过支点O作其垂线,O点到垂足的距离即阻力臂l2;由杠杆平衡条件知,要使力最小,需力臂最大,故连接O、A两点,OA即为最大力臂,过A点作OA的垂线,方向向上,即为最小动力F1,如下图所示:

28.见解析所示

【解析】如图由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承担物重由四段绳子和五段绳子两种绕绳方式;

由动滑轮的挂钩处开始绕绳,最后拉力的方向向上,由五段绳子承担物重,最省力,如图:

四、实验题

29.不合理 在测量物体重力时,物体上有水,物体重力偏大 在测量空桶重力是,空桶重力偏大 A 将物体放入水中,测出物体在水中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 C 测出水桶与溢出的水的总重力G 总 【解析】

(1)如图后测量的物块的重,会沾有水,测出的重偏大;

后测量空桶的重,桶中沾有水,所测空桶的重也偏大,所以是不合理的. (2)合理的顺序为:

第一步:图B ,内容:测量出物体重力G . 第二步:图D ,内容:测量出空桶的重力G 桶.

第三步:图A ,内容:将物块慢慢浸没于溢水杯中,读出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 ; 第四步:图C ,内容:用测力计测出排开的水与小桶的总重G’.

则浮力为:F G F =-浮,排开水的重为:'G G G =-排桶,可研究浮力也排开水的重的关系.

30. 甲乙 速度 从相同的高度自由滚下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纸盒被推开的距离 转换法

【解析】(1)要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持小球的速度相同,质量不同,所以应使质量不同的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因此要选择甲、乙两图; (2)由图示实验可知,甲、丙两次实验,球的质量相同,甲滚下的高度大于丙滚下的高度,甲将纸盒推动得更远,说明动能更大,可得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3)该实验是通过观察纸盒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铁球动能的大小的,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故答案为:(1)甲乙;速度;从相同的高度自由滚下;(2)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3)纸盒被推开的距离; 转换法. 31.右 反 3.2d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