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MS、软交换、NGN三者关系与网络演进

IMS、软交换、NGN三者关系与网络演进

IMS、软交换、NGN三者关系与网络演进
IMS、软交换、NGN三者关系与网络演进

IMS、软交换、NGN三者关系与网络演进

两年前业界在谈论NGN的时候,不同的人说的NGN差别很大,以至于有人提出了狭义的NGN和广义的NGN概念,以示区别。现在,随着IMS概念在国内的引入,谈论IMS的人也多起来了,难免出现当初NGN概念刚推出时的情形。因此,本文企图从什么是IMS和提出的背景开始,结合我们熟悉的软交换和NGN概念,来解读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便对IMS的作用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一、什么是IMS

1、3GPP IMS和3GPP2 MMD

MS是IP Multimedia Subsystem的英文缩写,最初出现于3GPP研究的R5版本3G系统中。了解3GPP 3G移动系统的人知道,随着技术、业务和时间上的不断推进,3G的规范分为R’99、R4、R5、R6等版本。从3G移动系统的核心网角度来看,R’99版本同2.5G相比,其网络架构是一致的,均存在一个电路域和一个分组域。也就是说,从2.5G到3G的R’99,主要是在提供的业务上有所变化,而在网络架构上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到了R4版本,网络架构有了较大的变化。其电路域的核心网不再基于TDM的电路交换方式,而是基于分组域相同的IP骨干网;同时,引入了MSC服务器和媒体网关来替代传统的MSC,以便在R4版本的网络中提供语音业务。所以,R’99到R4是网络架构上的变化,但在提供的业务上是没有区别,引入的MSC服务器也只是为了语音业务而设计。

自从以GPRS为代表的分组域概念推出后,出现了多种移动数据业务,也不乏有成功者,而在前几个版本中,对数据业务和应用的提供没有定义统一的网络架构,因此,到了R5版本,为了解决如何为移动数据用户提供IP 多媒体业务,提出了IMS的概念。也就是说,IMS是为了IP多媒体业务所提出,因此,从理论上来说,R4到R5主要是在提供的业务上,而不是在网络架构上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以及无线和终端全IP化的出现,R4网络中的MSC服务器架构将逐步退出,取而代之是IMS网络的扩大和扩张。这就是R6、R7版本中研究的内容,将对IMS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图一是3GPP IMS的网络架构图。由图可见,如同常见的NGN网络分层一样,自底向上也分成传送与接入层、控制层、以及数据与应用层三层。如前所述,3GPP IMS主要是为移动多媒体用户设计的,因此,在这个架构中的传送与接入层只考虑了无线接入,即图中所示的RAN、SGSN、GGSN和 IP网络组成的接入与传送网络。PDF和PEF 在接入和控制之间完成策略服务的功能。控制层的核心是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实体,并结合移动网络的特点和在网络中所从事功能的不同,CSCF进一步分为P-CSCF、I-CSCF 和S-CSCF三种,使CSCF在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功能得到了详细的分解。这样的划分,有利于做到独立于接入的控制和移动性管理等。

在这个架构中,同时考虑了与各种网络的业务互通。对于传统的电路网,如PSTN和PLMN,它是通过IMS MGW、SGW、MGCF、BGCF等功能实体来完成的,而对于分组数据网,则是通过BG和IMS GW完成,以提供穿越和应用网关的功能。MRF则是媒体资源功能,为会话提供必要的媒体资源、如会议桥、录音通知等。

在数据与应用层,延续了移动网络中用户集中数据库概念,引入了HSS。在HSS中除了原来HLR/AuC功能外,还存储业务相关的数据,如用户的业务签约信息等。除了HSS,提供业务的应用服务器AS,在这一层是另一主角,

包括基于SIP的AS、传统的智能网业务提供平台SSF/SCF及第三方的AS。除此以外,SLF是用户签约地的定位功能实体,CHF是计费信息收集功能实体。

很显然,3GPP IMS是一个基于SIP的全分布式网络架构,便于实现和灵活部署,同时做到与接入无关,支持控制与业务分离,提供普遍(generalized)移动性和用户(数据)的集中管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非常有利于固定和移动融合。目前,3GPP对IMS的定义已基本完善,涉及了业务、框架、实体、接口、协议等多个方面。

针对IP多媒体业务,移动通信领域的另一个标准化组织3GPP2,也提出了类似的系统概念,只不过取的名字不一样而已,它叫MMD(Multimedia Domain),以示区别。3GPP2提出MMD的出发点和网络架构,基本上和3GPP

是一样的,因此,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2、TISPAN IMS

大家知道,ETSI在1997年成立了一个TIPHON研究项目,专门研究互联网上分组语音与传统网络互通的技术协调。随着NGN概念和要求的逐步清晰,使得原先TIPHON的研究内容显得越来越狭窄和不适应形势发展,再加上如前所述3GPP IMS具有的诸多优势,迫使ETSI做出调整,最后决定采纳3GPP的IMS概念,并重组ETSI的研究组织,成立了TISPAN技术项目组专门研究NGN。可能也正是因为TISPAN采纳了IMS概念,所以IMS才被业界引起广泛的关注。

TISPAN的英文全称是Telecommunication and Internet converged Services and Protocols for Advanced Networking。她是在原来TIPHON项目和ETSI内的两个技术工作组SPS (Services, Protocols & Switching) 和NA (Network Aspect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下设8个工作组,分别研究NGN的业务、网络架构、协议、编号与路由、QoS、安全、测试和网络管理等方面。

TISPAN注意到了上述3GPP IMS的诸多优点,同时也注意到了3GPP IMS只考虑了移动网络方面的要求,而没有考虑固定网络的要求。所以,对于把NGN定位于将来多种业务、多种网络的一个统一网络架构来说,3GPP IMS 是不能完全满足要求的,还必须要增加与固定网络相关的内容,如简单的SIP终端、MGCP终端、QoS控制的固定宽带接入、PSTN/ISDN 业务仿真(PES)、网络边界功能等等。为此,TISPAN在3GPP IMS基础上,增强了额外的功能块,如NASS,RACF,PES等,但对IMS已有的功能块只做增强,从而使整个IMS网络概念保持不变。

图二是ETSI TISPAN的NGN网络架构图。由图可见,它的总体架构完全采纳了3GPP IMS的架构,主要的差别在于控制层和传送与接入层。在控制层引入了控制子系统的概念,以适应业务多样化的需要,如目前定义的Core IMS控制子系统、PES控制子系统、以及将来的流媒体控制子系统等等。这样,运营商可以根据其业务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一旦网络建设好了,只要配置相应的控制子系统和应用服务器即可,不会对其网络架构有所改变。在传送与接入层,引入了网络边界功能的概念,主要是为了适应多运营商网络的需要,它们是由图中的A-BGF、E-BGF、I-BGF、IBCF、IWF等功能实体来完成;除此以外,A-MGF是针对固定窄带接入提供的媒体网关功能实体,而NASS和RACF是针对固定宽带接入提供的有关网络配置、QoS服务质量和接入控制相关的功能实体,是对3GPP IMS在这方面的一个很大的增强。

现在我们已清楚TISPAN是一个基于3GPP IMS概念发展起来的网络架构,它能支持的网络和业务要远远多于

3GPP IMS中的考虑。那么,什么是TISPAN的IMS呢?我们把图二中控制层上除了Core IMS以外的控制子系统全部移掉,然后把Core IMS按图一中在控制层上的功能实体展开,再把传送与接入层上仅同固定接入有关的,如A-MGF等移掉,并把A-BGF、E-BGF、I-BGF理解为固定移动通用的边界网关功能实体,你会发现变化后的图二就是3GPP的IMS。TISPAN在定义它的IMS时就是这样的,因此,IMS只是TISPAN网络支持的一个业务架构实例。采取同样的手法,我们可以画出TISPAN支持PES的业务实例,当然也可以画出支持多个业务时的实例。由于篇幅原因,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二、什么是软交换

经过近年来的具体实践,国内对软交换已经比较了解。一种较为通俗的说法是,软交换概念就是把原来程控交换机的手脚、身子和脑袋分开,手脚变成了媒体网关、身子变成了IP网络、而脑袋变成了软交换。由于软交换概念提出时,赋予了NGN的历史使命,因此,理论上讲,软交换不应仅仅只做原来程控交换机的那些事情,即支持语音业务,还要支持宽带多媒体、移动等业务。所以,就有了如图三所示的软交换网络架构。

由图可见,从网络分层看同3GPP IMS和TISPAN是一致的,但是,在网络架构上看,要比前述的两者均要简单明了得多,原因是软交换更加注重物理上的实现,网络中就软交换一个脑袋,所有的控制功能、不管话音还是多媒体,都由这一个脑袋来处理,基本上延续了传统PSTN组网的概念,避免了如果在控制层引入新的网元类型而带来的协议互通要求。现在,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件工作,把TISPAN网络架构中定义的功能实体,适当地映射到软交换网络架构的物理实体上,如A-MGF映射到AG,T-MGF映射到TG,SGF映射到SG,A-BGF映射到ABN等等,再把剩下的实体统统映射到软交换。你会发现,软交换网络是TISPAN网络架构的一种很好的物理实现,避免了将控制层内部细节的展开,从而赢得了快速推向市场的时间。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软交换是在NGN初级阶段,比较便于物理实施的一个方案,它对现有的运营商网络的管理体制影响不是很大,因此得到国内广大运营商的青睐。

三、IMS、软交换和NGN三者关系

通过前面的分析比较,了解了什么是IMS,什么是软交换。在给出它们与NGN之间关系前,来回顾一下ITU-T 对NGN下的定义,即“NGN是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电信业务;利用多种宽带能力和QoS保证的传送技术;其业务相关功能与其传送技术相独立。NGN使用户可以自由接入到不同的业务提供商;NGN支持通用移动性”。

因此,NGN是一种业务驱动型网络。业务和呼叫控制完全分离、呼叫控制和承载完全分离,使业务独立于网络。具有一个开放式业务架构,集话音、数据、传真和视频业务于一体的全新的网络。

很显然,不管是3GPP IMS、还是TISPAN IMS,不能说它们就是NGN,而只能算是NGN的一部分。3GPP IMS 考虑的是为移动IP用户提供IP多媒体业务,而TISPAN IMS则是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为宽带IP用户,包括固定和移动,提供IP多媒体业务。按ITU-T对NGN的定义,只包括一部分。所以,3GPP IMS,3GPP2 MMD,TISPAN IMS 均是NGN的一个特例(Instance)。

由于IMS网络概念本身是目前NGN所能采纳的比较好的一个网络架构,因此,TISPAN 采纳了IMS概念的一个

比较好的NGN网络架构,以更加适合网络的发展,并在近期将成为NGN的目标网络架构。TISPAN更加注重功能实体上的描述,并不关心物理上的具体实现,而软交换则更加注重物理的具体实现。因此,以软交换为基础的NGN

网络是TISPAN NGN网络的具体物理实现之一。

值得提出的是,以软交换方式建设的NGN要融入到以TISPAN架构的NGN网络中,必须注意在制定软交换网络相关的规范时,要与TISPAN架构保持一致性。这就要求我们关注TISPAN的进展情况,有条件的话积极参与,用中国软交换网络的要求去影响TISPAN。另外,特别建议,在谈论IMS时,为了避免误会,最好在IMS之前加一个定语,即3GPP IMS、还是TISPAN IMS,或者是别的。

四、网络演进

由于NGN网络技术在不断的演进,所以在考虑网络演进时,既要考虑现有传统网络如何演进到NGN,还要考虑以软交换或MSC服务器部署NGN后如何演进的问题。

在固定网络PSTN的演进方面,业界的观点比较一致,即采用叠加的方式,建设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首先满足C4长途业务,以及在有业务需求的地方,为宽带接入用户提供C5业务;其次,随着宽带用户群逐步扩大,会出现用户从PSTN到NGN网络的一个迁移过程。当大量传统PSTN上的用户迁移到NGN后,接下来就轮到市话端局的迁移,即将剩下的PSTN窄带用户,通过能支持V5或RSU的中继媒体网关接入到NGN。

在移动网络PLMN的演进方面,首先也在C4长途网上,采用叠加网方式引入软交换网络,以消除移动长途网上业务量的压力;其次,随着3G牌照的发放,3G R’99和R4的网络可能会同时上,因此在移动网上会出现一个R’99和R4融合的网络,这时就要求MSC服务器既能支持R4网络、又要能支持R’99网络、甚至2G和2.5G的移动网络。

以软交换为基础建设的固定NGN和以MSC服务器为基础建设的移动NGN,将在一定程度相互独立。一直要到全业务运营商的局面在国内通信行业形成,运营商需要统一的网络来同时支持更加宽带的移动和固定用户时,在原先固定NGN中部署的软交换和在移动网中部署的MSC服务器上,通过软件升级成具有CSCF功能的软交换或MSC 服务器,再加上为3G R5、R6网络用户和固定宽带新用户专门新部署的控制子系统,最终形成一个目标NGN网络。

由此可见,网络演进的目标是,要能使一个运营商内部的网络数量越来越少,而不是网络数量越来越多。因此,现在部署的软交换网络,只要其软交换规范是遵循IMS网络概念的,那么,它与将来的与IMS网络概念定义的NGN目标网络就可以演进的,而不是两个网络间的互通。当然,如果是对另一运营商的3GPP IMS的网络而言,那肯定是一个互通关系。

五、结论

NGN网络技术像其他通信技术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本身也在不断进步,今天认为很好的技术,很快会被更好的所更新。要感谢NGN网络分层和开放的体系架构,以及较为通用的计算软硬件平台,使得软交换也可以采纳IMS网络概念,它同TISPAN网络功能架构之间也可以相互映射,从而使运营商在兼顾技术发展的同时,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

软交换更偏重物理实现,主要面向PSTN仿真,依赖PSTN业务环境;TISPAN NGN基于IMS网络概念,更偏重逻辑功能的定义。软交换可以看作是TISPAN NGN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因此,TISPAN可以用于指导软交换的实现,特别是我国的NGN体系和规范可以以TISPAN作为基础和目标,适当修订国内软交换规范,并积极参与TISPAN 和FGNGN的规范制定和完善工作,以反映中国的特殊需求。

IMS 软交换和NGN的关系

IMS、软交换和NGN的关系 本文关键字: 3GPP2UMTS ETSI ITU运营商PSTN网关多媒体电信服务器 接入网网络下一代网络信令DSL SGSN宽带接入SIP电话网移动通信ATM软交换IMS QoS NGN 下一代网络(NGN)是业界的热点话题,其中关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软交换(Softs witch)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达成共识。 软交换和IMS都是属于NGN的业务网。软交换从设备的实现而言,应该可以平滑演进到 IMS,但是从网络的演进而言,由于软交换将主要支持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综合业务数字网(PSTN/ISDN)业务,而它的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都是在本地实现,因此要实现向IMS 的 平滑演进有一定难度。 接纳控制是人们在NGN中引入的一个全新的概念,位于业务控制层和承载传送层之间。通过实行资源接纳控制,向上向业务层屏蔽传送网络的具体细节,支持业务控制与传送功能相分离,向下感知传送网络的资源使用情况,通过接纳和资源控制,确保正确合理地使用传送网络资源,从而保证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并防止带宽和业务被盗用的现象发生。 对资源接纳控制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标准化组织的热点课题,ITU-T、TISPAN、3GPP、3GPP2以及中国标准化协会(CCSA)都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各组织对资源接纳控制的 称谓不同,功能架构和研究的范围等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别。资源接纳控制首先在TISPAN中明确提出,其相关功能称为资源接纳控制子系统(RACS),目前已经发布了R1阶段的规范ET SI ES 282 003 v1.6.8。ITU-T中相关功能称为资源接纳控制功能(RACF),在2004年6月启动的下一代网络热点组(FGNGN)中展开研究,2005年11月FGNGN工作结束后,相关工作继续 在ITU-T的其他研究组中进行。ITU-T SG13研究组主要研究RACF的功能架构,其R1阶段的草 案Y.RACF已经在2006年7月份的会议上通过;SG11组对RACF涉及到的物理实体之间的接口和 协议进行研究,目前已经制订了5个接口的7个规范草案,还有两个规范已经纳入计划。3G PP中与资源接纳控制相关功能被称为策略和计费控制(PCC),目前已经发布了3GPP R7版本 的规范3GPP TS 23.203 v1.0.0。中国对资源接纳控制功能的研究基本上与ITU和TISPAN的研究保持同步,在2006年的3月召开的网络总体工作组(WG1)13次会议和信令与协议工作组 7次会议上分别通过了《电信级IPQoS体系架构》和涉及的3个接口协议的技术报告,部分成 果已经转化为文稿提交给TISPAN和ITU-T中的相关研究组。 1、功能架构和实体 1.1 TISPAN RACS的功能架构 TISPAN RACS R1阶段的功能架构如图1所示[1]。

现代交换与网络 实训指导

现代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实训讲义 管理与信息系 通信技术专业 2007年5月

第一部分交换技术与通信网基础 1通信网与交换技术 1.1电信网与交换: * 电话网络是支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Internet技术发展的设施。* 所有电信网络实现的关键是交换技术。* 交换技术实现的方式主要分为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分组交换。1.2交换方式:在电信网中交换设备所采用的交换方式有以下几种: 电路交换多速率电路交换快速电路交分组交换帧交换 快速分组交换ATM交换IP交换光交换 1.3 软交换: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2通信网 在不同应用范围和不同应用目标下,信息网络具有不同的含义,在一般意义上可以将信息网络分成电话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等三种类型。 以话音为主的电话通信网包括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专用通信网、移动通信网。 以数据为主的通信网包括分组交换公用数据网(PSPDN:Packet Switched Public Data Network)、X.25网、数字数据网(DDN:Digital Data Network)、帧中继网(FRN:Frame Relay Network)。计算机通信网包括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等形式。其中高速局域网有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和吉(千兆)比特以太网,高速城域网有分布式队列双总线(DQDB)和交换式多兆位数据服务(SMDS),广域网有Internet等典型网络。 有线电视网(CATV)以视频业务为主要业务。

软交换简答题

3.简要说明以软交换为中心的下一代网络的分层结构。 下一代网络在功能上可分为媒体/接入层、核心媒体层、呼叫控制层和业务/应用层四层。接入层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各种接入设备实现不同用户的接入,并实现不同信息格式之间的转换。传送层主要完成数据流(媒体流和信令流)的传送,一般为IP网络或A TM网络。控制层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控制层,该层设备一般被称为软交换机(呼叫代理)或媒体网关控制器(MGC)。应用层的作用就是利用各种设备为整个下一代网络体系提供业务能力上的支持。16.说明网关的连接模型中终端和关联域的概念。 H.248 提出了网关的连接模型概念,模型的基本构件有终端Termination和关联域Context。终端是MG 上的一个逻辑实体,它可以发送和/或接收一个或者多个数据流。终端分为半永久性终端和临时性终端两种。半永久性终端代表物理实体,临时性终端代表临时性的信息流,例如RTP 媒体流。H.248 协议用“描述符”这一数据结构来描述终端的特性。关联域代表一组终端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际上对应为呼叫在同一个关联域中的终端之间可相互通信。 24.简要说明软交换设备的硬件结构。 软交换控制设备由网络接口、业务处理子系统、核心交换网络、后台的维护管理子系统和计费网关组成。网络接口模块提供经过IP 网络与各类网关设备的外部接口,外部接口可采用10/100M BaseT 接口。业务处理子系统又称为“主机”或“前台”是软交换控制设备的核心部分,主要完成业务处理、资源管理等功能。核心交换网由两个以太网(LAN)交换机组成,完成主机系统各单板之间的通信,主机系统各单板与后台的维护管理子系统和计费网关之间的通信。维护管理子系统又称为“后台”,主要完成操作维护、话单管理等功能。计费网关与计费中心通信,实现计费。 29.简要说明综合媒体网关设备的基本功能。 综合媒体网关主要功能是完成语音信号的编解码功能,保证IP 语音的服务质量QoS、根据网关控制器/软交换设备的命令对它所连接的呼叫进行控制、完成资源状态管理和分配。25.简要说明软交换设备软件系统的结构。 软交换设备的运行软件由程序和数据两大部份组成。程序可分为实时操作系统、运行支撑子系统、设备协议适配层、呼叫服务器、资源管理器、业务处理器、数据管理器。数据又分为局数据、用户数据。

光交换方式与光交换网络

光交换方式与光交换网络

光交换方式与光交换网络 光交换方式 由于光通信传输技术的传输速率达到了Tb/s 的数量级,大大提高了通信传输的质量和可靠性,但是在第一代光网络中,节点具有的电子速率的极限使得不断增长的传输速率受到限制。此时,为了实现光信号的直接交换,摆脱光电转换所受的限制,光子技术被引入到节点的交换系统,以期实现全光网络。因此,光交换的实现成为第二代光网络的基础。 光交换是指不经过任何光/电转换,将输入端光信号直接交换到任意的光输出端。光交换的实现可以简单归结为如何实现交换回路和控制部件的光子化,目前由于实用的光逻辑器件还相当缺乏,光交换系统的交换路径是全光的,控制部件则由电子电路完成,也称电控光交换。光交换方式、器件以及网络的组建是光交换的研究重点。和普通的电交换技术相似,光交换分为光路(通道)交换和光分组交换两种方式。光路交换是通过在主叫和被叫两个终端之间建立一个光连接通道。该通道可能是一根光纤,也可能是采用复用技术构建的存在于光复用线路中的一个信道。这条通道在一个呼叫的通信期间将一直保持到通信结束。光分组交换是一种信息包的交换。通过某种光调制方式将用户信息形成光信号序列,然后分割成一个个分组,并被附加上各自的光分组头(描述其源地址、目的地址和分组序号等)。它们独立经过光分组网的节点,节点解读分组头获得路由信息然后进行选路,然后将它们发送到目的地。 以下是原理图: 光路交换中一个通信业务独占一条通路或信道,而分组交换允许多个通信业务动态地、分时段共享某一通道,因此它对网络的利用比光路交换更充分和灵活。通常实时性要求高、业务量平稳的通信会使用光路交换,突发性明显的通信使用分组交换。 光交换按照光信号信道复用方式可划分为空分光交换、时分光交换、波/频 A B 8 7 6 5 4 3 2 1 8 7 6 5 4 3 2 1 7 5 4 7 5 4 6 3 1 8 2 8 2 8 2 A B Figure 光路交换 Figure 光分组交换

软交换网络建设 项目建议(参考模板)

******NGN软交换网络建设 项目建议书 编制: 2011年月日审核: 2011年月日批准:2011年月日公司审核批复: ********** 2011年5月2日

项目名称:******NGN软交换网络建设项目 项目单位名称:********** 编制单位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编制人员名单: 1.1 项目概述 ******网属于传统PSTN交换网络架构,始建于1994年,当时引进德国西门子****传统交换设备。十几年来,******一直在本地移动、联通、电信市场竞争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本着不懈的努力,依靠**公司的强大后盾以及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占有了一定市场份额,综合通信能力也明显增强。但是,随着产业界的融合趋势,电话网、计算机网、数字电视网趋于融合,网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传统固话网络弊端日益突显。同时,随着业务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竞争也在加剧。 NGN下一代网络,也被称为世纪网络的诞生,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传统固话网络无法向前发展的三大问题:一是在业务层面上提供多样化业务能力;二是在控制承载层面实现三网融合的能力;三是在接入层面实现灵活的接入方式。这三大问题是通信技术未来发展的三个关键问题,所以,NGN是未来通信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NGN软交换新技术的成熟与商用,各大公网运营商和专网运营商,纷纷对其通信网络进行升级和改造。**本地联通、电信、移动公司05-09年全面完成NGN软交换网络的建设,目前正在向IMS演进,

用以实现移动和固话的融合;

*******2011年已经全面完成智能网升级改造,即NGN软交换网络建设。截止2010年,包括煤炭、石油、化工、科研院所、大型国有企业、国家直属机关在内的90%专网运营商已经完成NGN软交换网络建设。 *******络目前还停留在传统电路交换阶段,技术和网络结构及业务提供能力与本地运营商已建成的NGN软交换网络相比,已不在一个层面上,差距很大。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通信市场竞争格局,缩小与同行业技术上的差距,在固话市场逐渐趋于饱和的情况下,缓解竞争压力,寻求新的生存及发展空间,进一步发挥*******本有的固话语音、宽带数据、数字电视的资源优势,拟加快******NGN软交换网络建设,合理调整网络结构,在接入网上实现“三网合一”,将独有的数字电视优势资源变成效益,转化成竞争资本,从根本上解决**传统通信网络制约未来发展的瓶颈问题,确保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2项目背景 1.2.1人员构成及网络状况 *********是******下属的二级单位,具有国家通信建筑安装企业三级资质等级,始建于1989年。 *********现有员工354人,其中,在职员工296人、管理人员66人,专业技术人员40人,操作维护人员204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24人,初级职称47人,技术员5人,工人技师7人,返岗20人,学员30人。从事技术管理和技术支持的专业技术人

软交换与NGN 阶段一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道小题,共100.0分) 1.下面的H.248消息中,MGl与MGC通信时使用的IP地址和端口号分别是 ()。 MGl→MGC: MEGACO/1 [10.54.250.43]:2944 P=369363687{C=386{ A=A0,A=A100000124{ M{O{MO=RC,RV=OFF,RG=OFF,nt/jit=40}, L{v=0 c=IN IP4 10.54.250.43 m=audio 18300 RTP/AVP 8}}}}} A. 10.54.250.43和2944 B. 10.54.250.43和18300 C. 10.54.250.44和2944 D. 10.54.250.44和18300 2.下面的H.248消息中,终端A100000124接收媒体流的IP地址、RTP端口 号分别是()。 MGl→MGC: MEGACO/1 [10.54.250.43]:2944 P=369363687{C=386{ A=A0,A=A100000124{ M{O{MO=RC,RV=OFF,RG=OFF,nt/jit=40},

L{v=0 c=IN IP4 10.54.250.43 m=audio 18300 RTP/AVP 8}}}}} A. 10.54.250.43和2944 B. 10.54.250.43和18300 C. 10.54.250.44和2944 D. 10.54.250.44和18300 3.在H.248协议中,()描述网关向远端实体发送的媒体流特性。 A. 本地描述符 B. 远端描述符 C. 事件描述符 D. 本地控制描述符 4. 5.以下消息中,该呼叫采用的消息体结构使用的协议是( )。 INVITE Sip:watson @ https://www.doczj.com/doc/cd8804399.html, SIP/2.0 Via: SIP/2.0/UDP https://www.doczj.com/doc/cd8804399.html, From: A. Bell ( Sip: a.g.bell @ https://www.doczj.com/doc/cd8804399.html,) To: T. Watson (Sip: watson @ https://www.doczj.com/doc/cd8804399.html,); tag = 37462311 Call-ID: 3298420296 @ https://www.doczj.com/doc/cd8804399.html, CSeq: 1 INVITE Contact: Sip: a.g.bell @ https://www.doczj.com/doc/cd8804399.html, Content-Type: application/sdp

下一代网络习题集

下一代网络习题集 一、单项选择题 1.下一代网络是()驱动的网络。 A.业务B.技术C.承载D.用户 2.在技术上和业务上,语音网络与()的融合成为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A.基础网络B.传输网络C.数据网络D.多媒体网络 3.NGN核心技术任然是分组语音及其()。 A.分组数据B.移动性管理C.服务质量D.控制信令 4.下一代网络是以软交换设备和()为核心的网络。 A.呼叫服务器B.呼叫代理C.媒体网关控制器D.应用服务器 5.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的核心设备之一。 A、分组网络 B、电话网络 C、无线网络 D、光钎网络 6.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 A、增加程控交换机软件 B、增加路由器软件 C、API和应用服务器 D、增加媒体网管软件 7.下一代网络的简称是()。 A、CNC B、NGN C、NGI D、CGN 8.从狭义来讲,NGN特指以()设备为控制中心,能够实现业务与控制、接入与承载相分离各功能部件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进行互通。 A、多业务传送平台 B、软交换 C、智能光网络 D、无源光网络 9.NGN的分层结构中,()层由各种媒体网关或智能终端设备组成,其功能是通过各种接入手段将各类用户连接至网络,并将用户信息格式转换成为能够在分组网络上传递的信息格式。 A、传输 B、控制 C、媒体接入 D、业务应用 10.NGN的()层是一个开放、综合的业务接入平台,在电信网络环境中,智能地接入各种业务,提供各种增值服务。 A、业务应用层 B、媒体接入 C、传送 D、控制 答案:1、A 2、C 3、D 4、D 5、A 6、C 7、B 8、B 9、C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下一代网络在功能上可分为()。 A.媒体接入层B.传输服务层C.控制层D.业务应用层 2.下一代网络的重要特点有()。 A.网络互连B.开放式体系架构C.业务驱动D.分组化的网络 3.软交换应可以支持()、提供命令行和图形界面两种方式对整机数据进行配置、提供数据升级功能等。 A.SNMP协议配置B.脱机/在线配置 C.远程配置D.提供数据备份功能 4.软交换应具备完善的告警系统,主要包括()。 A.系统资源告警B.各类媒体网关及连接状况告警 C.7号信令网关告警D.传输质量告警 5.下一代网络通过接入()等设备,可实现与PSTN、PLMN、IN、Intenet等网络的互通。 A、智能光网络 B、交换机 C、媒体网关 D、信令网关 E、中继媒体网关 答案:1、ABCD 2、BCD 3、ABCD 4、ABCD 5、CDE 三、判断题 1.软交换体系结构的最大优势在于将应用层和与核心网络完全分开。 2.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中业务支撑环境的主体。 3.开放性是软交换体系结构的一个主要特点。

什么是软交换_软交换介绍

电子知识 软交换(16) 软交换: 利用把呼叫控制功能与媒体网关分开的方法来沟通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与IP电话(VoIP)的一种交换技术。软交换(SS)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IP电话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在通信网由窄带向宽带过渡,由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它继承了电信网集中控制的架构和可靠的信令技术,采用分层的机构实现了呼叫控制和媒体处理相的分离原则。 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 软交换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概念,包含许多功能。其核心是一个采用标准化协议和应用编程接口(API)的开放体系结构。这就为第三方开发新应用和新业务敞开了大门。软交换体系结构的其它重要特性还包括应用分离(de-coupling of applications)、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 软交换技术三个基本要素是: 1)开放的业务生成接口。 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PI与“应用服务器”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兼顾现有通信网络,它还能够通过INAP与IN中已有的SCP配合以提供传统的智能业务。 2)综合的设备接入能力。 软交换可以支持众多的协议,以便对各种各样的接入设备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并充分发挥现有通信

网络的作用。 3)基于策略的运行支持系统。 软交换采用了一种与传统OAM系统完全不同的、基于策略(Policy-based)的实现方式来完成运行支持系统的功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对网络特性进行实时、智能、集中式的调整和干预,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分组交换网络与传统PSTN网络融合的全新解决方案,软交换将PSTN的可靠性和数据网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新兴运营商进入话音市场的新的技术手段,也是传统话音网络向分组话音演进的方式。目前在国际上,软交换作为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组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所接受和采用。 软交换十大功能介绍:一、媒体网关接入功能媒体网关功能是接入到IP网络的一个端点/网络中继或几个端点的集合,它是分组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接口设备,提供媒体流映射或代码转换的功能。例如,PSTN/ISDNIP中继媒体网关、ATM媒体网关、用户媒体网关和综合接入网关等,支持MGCP 协议和H.1248/MEGACO协议来实现资源控制、媒体处理控制、信号与事件处理、连接管理、维护管理、传输和安全等多种复杂的功能。二、呼叫控制和处理功能呼叫控制和处理功能是软交换的重要功能之一,可以说是整个网络的灵魂。它可以为基本业务/多媒体业务呼叫的建立、保持和释放提供控制功能,包括呼叫处理、连接控制、智能呼叫触发检出和资源控制等。支持基本的双方呼叫控制功能和多方呼叫控制功能,多方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多方呼叫的特殊逻辑关系、呼叫成员的加入/退出/隔离/旁听等。三、业务提供功能在网络从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的演进过程中,软交换必须能够实现PSTN/ISDN交换机所提

软交换概念

软交换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宽带及业务的要求也在迅速增长,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现有业务和新增业务,提供给用户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提出了下一代网络的概念,且目前各大电信运营商已开始着手进行下一代通信网络的实验。软交换技术又是下一代通信网络解决方案中的焦点之一,已成为近年来业界讨论的热点话题。我国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已经完成了有关软交换体系的总体技术要求框架,863计划也对有关软交换系统在多媒体和移动通信系统方面的研究课题进行了立项。 1.软交换基础概念 1.1.什么是软交换? 在询问这样的问题时,我们经常会得到一系列特征的描述:它是NGN的核心,它具有开放的架构,它能够实现呼叫控制与媒体传输分离……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PC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Manager、CallServer),实现PBX功能(IPPBX)。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IPPBX应用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IPPBX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SoftSwitch(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软交换概念一经提出,很快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和重视,ISC(InternationalSoftSwitchConsortium)的成立更加快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步伐,软交换相关标准和协议得到了IETF、ITU-T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视。 根据国际Softswitch论坛ISC的定义,Softswitch是基于分组网利用程控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和媒体处理相分离的设备和系统。因此,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的业务。 思科系统亚太区NGN/VoIP首席技术顾问殷康认为,尽管“软交换”是目前NGN 讨论的热点,但是人们对它的概念仍然有些似是而非。他说:“…软交换?这个术语可以说是从Softswitch翻译而得。Softswitch这一术语借用了传统电信领域PSTN网中的…硬?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与NGN》练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要说明NGN的定义。 从广义来讲,下一代网络泛指一个不同于现有网络,大量采用当前业界公认的新技术,可以提供语音、数据及多媒体业务,能够实现各网络终端用户之间的业务互通及共享的融合网络。下一代网络包含下一代传送网、下一接入网、下一代交换网、下一代互联网和下一代移动网。从狭义来讲,下一代网络特指以软交换设备为控制核心,能够实现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开放的分层体系架构。在这种分层体系架构下,能够实现业务控制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接入和承载彼此分离,各功能部件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进行互通,能够兼容各业务网(PSTN、IP网、移动网等)技术,提供丰富的用户接入手段,支持标准的业务开发接口,并采用统一的分组网络进行传送。 2.简要说明NGN的特点。 下一代网络是可以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构架,有三大特征。其特点如下:(1)将传统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成为独立的网络部件,各个部件可以按相应的功能划分各自独立发展。部件间的协议接口基于相应的标准。部件化使得原有的电信网络逐步走向开放,运营商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自由组合各部分的功能产品来组建网络。部件间协议接口的标准化可以实现各种异构网的互通。(2)下一代网络是业务驱动的网络,应实现业务控制与呼叫控制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分离。分离的目标是使业务真正独立于网络,以便灵活有效的实现各种业务。用户可以自行配置和定义自己的业务特征和接入方式,不必关心承载业务的网络形式以及终端类型。同时能够支持固定用户和移动用户,使得业务和应用的提供有较大的灵活性。(3)下一代网络是基于统一协议的分组的网络。能利用多种宽带能力和有QoS保证的传送技术,使NGN能够提供通信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保证服务质量。 3.简要说明以软交换为中心的下一代网络的分层结构。 4.简要说明下一代网络的各部件之间采用标准协议。 5.简要说明固定电话网向NGN的演进步骤。 6.说明移动通信系统基于R4的核心网的结构。 7.简要说明RTP协议的功能。 8.简要说明SIP协议的功能。 9.简要说明SIP系统中各种服务器的功能。 10.SIP消息有哪两大类?分别说明这两大类消息的发送方向。

光交换方式与光交换网络

光交换方式与光交换网络 光交换方式 由于光通信传输技术的传输速率达到了Tb/s 的数量级,大大提高了通信传输的质量和可靠性,但是在第一代光网络中,节点具有的电子速率的极限使得不断增长的传输速率受到限制。此时,为了实现光信号的直接交换,摆脱光电转换所受的限制,光子技术被引入到节点的交换系统,以期实现全光网络。因此,光交换的实现成为第二代光网络的基础。 光交换是指不经过任何光/电转换,将输入端光信号直接交换到任意的光输出端。光交换的实现可以简单归结为如何实现交换回路和控制部件的光子化,目前由于实用的光逻辑器件还相当缺乏,光交换系统的交换路径是全光的,控制部件则由电子电路完成,也称电控光交换。光交换方式、器件以及网络的组建是光交换的研究重点。和普通的电交换技术相似,光交换分为光路(通道)交换和光分组交换两种方式。光路交换是通过在主叫和被叫两个终端之间建立一个光连接通道。该通道可能是一根光纤,也可能是采用复用技术构建的存在于光复用线路中的一个信道。这条通道在一个呼叫的通信期间将一直保持到通信结束。光分组交换是一种信息包的交换。通过某种光调制方式将用户信息形成光信号序列,然后分割成一个个分组,并被附加上各自的光分组头(描述其源地址、目的地址和分组序号等)。它们独立经过光分组网的节点,节点解读分组头获得路由信息然后进行选路,然后将它们发送到目的地。 以下是原理图: 光路交换中一个通信业务独占一条通路或信道,而分组交换允许多个通信业务动态地、分时段共享某一通道,因此它对网络的利用比光路交换更充分和灵活。通常实时性要求高、业务量平稳的通信会使用光路交换,突发性明显的通信使用分组交换。 光交换按照光信号信道复用方式可划分为空分光交换、时分光交换、波/频A B 8 7 6 5 4 3 2 1 8 7 6 5 4 3 2 1 7 5 4 7 5 4 6 3 1 8 2 8 2 8 2 A B Figure 光路交换 Figure 光分组交换

光突发交换技术

光突发交换技术 摘要光突发换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光交换技术,它交换的单元粒度介于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之间,比电路交换灵活,带宽利用率高,又比光分组交换易于实现;全面介绍了这种交换技术,并对它与电路交换和光分组交换性能进行了比较。另外,还对光突发交换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结合下一代互联网的技术趋势,对光突发交换的前景进行了评价。 关键字光突发交换突发包关键技术 正文 1引言 光交换技术在全光通信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传输透明性(包括业务类型、传输速率以及传输格式等)和高度生存性的全光网络,是当前WDM 光网络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从系统角度来看,光交换技术与光监控技术、光放大技术和光处理技术等其它光网络技术一样,都是WDM 光网络的关键支撑技术。但是在这几种关键支撑技术当中,光交换技术是其核心技术,因为在WDM 光网络向全光网络的演进过程中,需要由光交换技术在光域完成网络的优化、路由、保护和自愈功能,以实现网络的高速率和协议透明性,提高网络的重构灵活性和生存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光交换技术决定了全光通信的发展。 提出的光交换技术主要有三种:光波长路由交换或光路交换OCS (Optical Circuit Switching)、光分组交换OPS (Optical Packet Switching)和光突发交换OBS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针对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缺点,近年来,国外有人提出了新的光交换技术———光突发交换(OBS—Optical Burst Switching)。光突发交换中,使用的带宽粒度介于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之间,比电路交换灵活,带宽利用率高,又比光分组交换更贴近实用。可以说,它结合了两者的优点且克服了两者的部分缺点,是两者之间的平衡选择,因而逐渐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重视。 2 OBS原理与特点 突发交换(BS)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20 世纪80年代初期,主要用来传递话音业务。OBS 与BS 的原理相同,但为了更好地利用业已成熟的电子技术和先进的光子技术,它使

下一代网络的关键交换技术 - 现代交换技术论文

下一代网络的关键交换技术 摘要 近年来,由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新业务需求的增加,给通信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迫切需要一个能够将语音、数据和图像融合在一起的网络。通信网络正在从电路交换向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演进。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是一个综合性的开放网络,它以分组交换技术为基础,以软交换技术为核心。NGN需要得到许多新技术的支持,关键技术是软交换技术、高速路由/交换技术、大容量光传送技术和宽带接入技术。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适应移动数据、移动计算及移动多媒体运作需要的第四代移动通信开始兴起,2013年12月4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正式发放了第四代移动通信业务牌照(TD-LTE),此举标志着中国电信产业正式进入了4G时代,这将大大有利于下一代网络的发展,下一代网络的建设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话题之一。本文探讨的是下一代网络的关键交换技术:软交换技术和光交换技术,及其所支持的下一代网络技术。 【关键词】软交换光交换光纤通信下一代网络 NGN

一、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 1、NGN概述 NGN是下一代网络的简称,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织ITU-T对NGN 的定义如下:NGN是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电信业务;利用多种宽带能力和QoS保证的传送技术;其业务相关功能与其传送技术相独立。NGN使用户可以自由接入到不同的业务提供商;NGN支持通用移动性。NGN具有以下特点:NGN属于电信网络,支持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支持实时/非实时的业务,同时应支持业务的个性化、业务的移动性;分组传送;控制功能从承载、呼叫/会话、应用/业务中分离;业务提供与网络分离,提供开放接口;利用各基本的业务组成模块,提供广泛的业务和应用(包括实时、流、非实时和多媒体业务);具有端到端QoS和透明的传输能力;通过开放接口与传统网络互通;具有通用移动性;允许用户自由地接入不同业务提供商;支持多样标志体系,并能将其解析为IP 地址以用于IP网络路由;同一业务具有统一的业务特性;融合固定与移动业务;业务功能独立于底层传送技术;适应所有管理要求,如应急通信、安全性和私密性等要求。 2、NGN的主要支持技术 NGN需要得到许多新技术的支持,如:采用软交换技术实现端到端业务的交换;采用IP技术承载各种业务,实现三网融合;采用IPv6技术解决地址问题,提高网络整体吞吐量;采用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实现I层和多种链路层协议(A TM/FR、PPP、以太网,或SDH、光波)的结合;采用OTN(光传输网)和光交换网络解决传输和高带宽交换问题;采用宽带接入手段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用户接入问题。因此实现NGN的关键技术是软交换技术、高速路由/交换技术、大容量光传送技术和宽带接入技术。其中软交换技术是NGN的核心技术。软交换(Soft S witch)又称为呼叫代理(Agent)、呼叫服务器或媒体网关控制。是把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分离开,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使业务提供者可以自由地将传输业务与控制协议结合起来,实现业务转移,使软交换能无缝地软统一于通信数据、传真、视频等多媒体业务。更重要的是,软交换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API),允许在交换机制中灵活引入新业务。软交换是下一代

软交换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前景

软交换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前景 基本概念 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简单地看,软交换是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但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和业务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而软交换是与业务无关的,这要求软交换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 软交换技术区别于其它技术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其核心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生成接口 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PI与“应用服务器”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兼顾现有通信网络,它还能够通过INAP与IN中已有的SCP配合以提供传统的智能业务。接入能力 软交换可以支持众多的协议,以便对各种各样的接入设备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并充分发挥现有通信网络的作用。 支持系统 软交换采用了一种与传统OAM系统完全不同的、基于策略(Policy-based)的实现方式来完成运行支持系统的功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对网络特性进行实时、智能、集中式的调整和干预,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分组交换网络与传统PSTN网络融合的全新解决方案,软交换将PSTN的可靠性和数据网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新兴运营商进入话音市场的新的技术手段,也是传统话音网络向分组话音演进的方式。在国际上,软交换作为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组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所接受和采用。 应用前景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软交换各种标准的制定与补充,不少厂家都推出了软交换的解决方案,各运营商也在积极进行相关实验。目前,国内外许多电信设备制造商,如西门子、阿尔卡特、爱立信、北电、中兴等都在积极发展新的交换机过渡平台,提出了软交换在下一代网络中的解决方案。 它的功能非常类似于现行电路交换传送系统间的交换/长途网,C4交换机用软交换系统和一组中继网关的组合体所取代。中继网关自身是由软交换技术利用主/被叫协议控制,这个协议就是与来自某个具有指定源/目的的RTP/UDP/IP流的电路交换机的一个指定时隙相关的MGCP/IPDC协议。 软交换技术作为呼叫处理的组成部分,其标识要被用来终结该呼叫的最有可能的出口网关,并利用这个信息来命令中继网关执行所指定的功能,亦即软交换技术能够通过选择一个最小代价的路由来完成每次呼叫,以使所选择的出口网关最接近目的电话。于是,就完成了原有通过电路交换网执行的呼叫操作功能。 接入网关既可以终结ISDN的PRI,也可以终结来自企业

软交换与程控交换对比

一、软交换的应用情况 1、国际NGN的应用情况 在NGN网络的试验和商用部署方面,国外的运营商起步比较早。NGN网络署始于1999年5月,英国的BT利用北电网络的Succession解决方案,在西班牙建立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基于分布式下一代网络结构的电信级第二大长途网,并投入商业运营,正式揭开了电信界向NGN网络演进的序幕。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多家电信运营商完成了在NGN方面的商用部署。 2、国内NGN的应用情况 随着技术和产品的成熟,NGN在我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的各大电信运营商都开始进行相关的试验或组网。其中,中国网通从2001年2月开始试验在北京、杭州、广州、宁波等地建设商用试验网,2004年建成国内第一张NGN长途语音骨干网,扩大了自己的话音市场份额;中国铁通于2002年3月开始其软交换商用试验网建设工作,目前已开始运营;中国电信也于2002年初开始在广州、深圳、上海、杭州四城市进行NGN建设,并于2004年底提出了业务转型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各个运营商在2004年都已经充分意识到NGN的发展是未来网络的趋势,将大力发展NGN网络作为战略转型企业规划的实施,构建适应当前业务发展模式的新一代网络。 2004年至2008年期间,国内各个固网运营商都在积极建设以软交换为核心的NGN网络,开始了全网软交换的商用部署。既有的程控交换逐步下线。截至2009年,国内运营商的骨干语音网核心都已经被软交换替代,程控交换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二、各项技术指标的对比 1、接通率 语音接通率和系统接通率是考核交换机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语音接通率主要考核用户应答的比例,由于受网络结构,用户使用习惯和资费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交换局间的语音接通率往往相差很大,而且不稳定。所以考核系统接通率将会更加真实的反映交换机的性能情况。 系统接通率的计算公式为:

华为-NGN与软交换概述

华为 NGN与软交换概述

目录 第1章 NGN简介 (1) 1.1 传统PSTN网络 (1) 1.2 NGN概念及应用 (2) 1.2.1 NGN网络架构 (2) 1.2.2 NGN网络特点 (3) 1.2.3 NGN的目标 (5) 第2章 NGN关键技术介绍 (6) 2.1 软交换技术 (6) 2.1.1 什么是软交换? (6) 2.1.2 引入软交换的意义 (8) 2.1.3 软交换的参考模型 (9) 2.1.4 软交换的对外接口 (10) 2.1.5 软交换硬件平台 (11) 2.2 媒体网关技术 (12) 2.3 媒体网关控制技术 (13) 2.3.1 MGCP协议 (13) 2.3.2 H.248/MEGACO协议 (14) 2.3.3 SIP协议 (15) 2.3.4 H.323协议 (15) 第3章 NGN之业务系统介绍 (17) 3.1 传统话音业务 (17) 3.2 通过MA5200提供以太网分组话音 (18) 3.3 通过综合接入网关AMG5000提供综合接入 (19) 3.4 分组中继 (19) 3.4.1 ATM中继 (19) 3.4.2 IP中继 (20) 3.5 分布式组网 (20) 3.6 企业网解决方案 (21) 3.6.1 企业PBX方案 (21) 3.6.2企业PBX旁路组网 (22) 3.6.3 IP Centrex (22) 3.7 Voice VPN (23) 3.8无线局域网WLAN (23) 3.9 统一网管和Web自助 (24)

3.10 LNP业务 (25) 3.11 ICW业务 (25) 3.12 ONLY业务 (26) 3.13 融合业务 (26) 3.14 IP800/Web800 (27) 3.15 统一消息业务 (27) 3.16 Voice Portal (27) 3.17 WECC (28) 3.18 多媒体通信 (29)

光纤通信之光交换技术

光纤通信之光交换技术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姓名:陈亚潮专业:通信工程学号:20124400117 摘要:由于宽带视频、多媒体等各种高带宽资源业务需求的增加,对通信网的带宽和容量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高带宽网络已经成为现阶段通信网络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大量的新业务的出现和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今后通信网络还可能变得拥挤。原因是在现有通信网络中,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仅仅充当点对点的传输手段,网络中重要的交换功能还是采用电子交换技术。光交换技术是实现全光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可以满足人们对宽带视频、多媒体业务的需求,是发展高速宽带业务的一种有效手段。人们对光交换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期发展比较迅速,经过30余年的研究,在光器件研究技术的推动下,对光交换系统技术的研究有了很大发展。 关键词:光交换技术;空分光交换;时分光交换;波分光交换。 1引言 最近几年,光纤逐渐成为通信网传输的重要媒介,现在世界上大约有60%的通信业务经光纤传输,光纤传输已广泛用于长途干线网和本地中继网。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 随着光纤传输从中继网向用户网推进, 每秒数百兆比视频通信业务可能会像现在的电话通信一样普及, 网络交换节点所需容量是现有电话网的1000~10000倍, 其交换节点容量至少是太比(Tbit/s)级的。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交换方式, 无论是B-ISDN的ATM 方式,还是适合数字程控交换,它们的交换容量都要受到电子器件工作速度的限制, 即使最新开发的电子ATM 交换系统最大容量也被限制在1600Gbit/t 左右, 最终难以实现高速宽带信号的交换。因此,先进的光交换技术以其高速,高宽带的特点而备受瞩目。 2光交换技术的基本概念 光交换技术是实现全光网络的关键即是之一,是用光纤来进行网络数据、信号传输的网络交换传输技术。它是指不经过任何光电转换将输入光信号直接交换到任意的输出端, 完成光节点处任意光纤端口之间的光信号交换及选路。 2.1 光交换技术的特点 在电信网中,光纤是目前的主要传输介质,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在长途及干线传输中。光交换在交换过程中信号始终以光的形式存在,在进出交换机时不需要进行光信号的光/电转换

软交换技术认识

软交换技术认识 软交换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具有开放的网络体系结构,能支持不同类型的业务,是电路交换网向分组交换网演进的主流技术。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业务的种类在不断增加,如果每一种业务都对应于一种网络,那么网络数量也会随之不断增加。网络种类繁多必然会导致网络资源难以共享,而且资源利用率也随之降低,这也给网络间的互通加大了难度。运营商们非常希望能够用同一种网络来支持不同的业务,以达到业务的融合和网络的融合。而电信业的另一个发展趋势就是业务运营和网络运营相分离,软交换技术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软交换是一种基于公共的分组承载网络,呼叫控制与承载相分离,业务控制与呼叫控制相分离,能够承载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一种交换技术。软交换这一概念的提出,便得到了业界的大力支持,目前被大多数人认可为是下一代网络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的关键技术。 一、软交换技术的概念 软交换是一种基于软件的分布式交换和控制平台,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会话、拆除会话)和信令互通(如从ss7到ip),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其指导思想在于软件系统不但独立于所控制的硬件,而且与自身所运行的平台无关,依靠各种协议的互通进行工作,通过与业务控制点(scp)的配合来重用已有的业务,并允许用户通过应用编程接口(api)进行编程以开发和创建新业务,从而使得独立软件商可以真正参与业务的开发和提供,有力推动现有通信网络向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演进过程。我国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对软交换的定义是:“软交换是网络演进以及下一代分组网络的核心设备之一,它独立于传送网络,主要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并向第三方提供可编程能力。” 二、软交换技术的特点 1、层次化的结构 基于软交换的网络体系采用层次化的结构,每一层与其他层次之间采用标准协议进行通信,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2、具有强大的业务能力 可以利用标准开放式应用平台为用户提供各种新业务和综合业务,包括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强大的业务能力还不仅仅指业务的种类,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业务提供的速度上,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地需求。 3、高效性 软交换体系结构将应用层和控制层与核心承载网络完全分离,有利于最快、最有效地速度引入各种新业务,大大缩短了新业务地开发周期。 4、多用户 软交换体系结构能够为语音用户、adsl 用户、移动用户等提供业务。 5、设备的综合接入 软交换支持众多的协议(mgcp、h.248、h.323、sip 等),通过这些协议对设备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各种网关,允许设备的综合接入,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地性能。 6、开放地网络体系结构 由于软交换”分离”思想使得网络功能部件化,各网络部件之间采用标准的协议进行通信,因此各个部件之间既能独立发展,又能互联互通。 三、传统电路交换与软交换的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