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教学大纲(刘小平)

《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教学大纲(刘小平)

《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教学大纲(刘小平)
《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教学大纲(刘小平)

兰州城市学院本科历史学专业理论课教学大纲

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

学时:30 学分:3

课程属性:专业课开课单位: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历史系

先修课程:后续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

“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是高校历史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二、教学目的

通过《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要专题和经济史发展脉络,开拓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学术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发展。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使学生了解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资料、学术史以及中国传统社会经史中的重要专题,包括人口、社会组织与阶级结构、传统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货币与商业、赋役与财政、社会生活与社会保障及自然灾害与中国传统社会等。使得学生对于中国古代经济史的概貌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四、学时分配

五、教学方式

本课程主要通过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和学生的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思考问题的能力。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2]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

[3]田昌五、漆侠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齐鲁书社、文津出版社1996年

[4]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

[5]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6]赵靖主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7]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三联书店2003年

八、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绪论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经济史研究的定义与方法,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基本史料与利用及其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教学具体内容

一、经济史研究的定义与研究方法

二、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基本史料与利用

三、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重点:明确经济史研究的定义和方法,了解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及其学术史。

难点:经济史研究的方法、史料运用

第一章:人口、社会组织与阶级结构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中国经济发展史中的人口问题、社会组织以及阶级结构。

2.教学具体内容

一、人口数量增长的历史轨迹

二、人口迁移与分布

三、家庭、宗族与聚落

五、阶级、阶层的形成与演替

重点:人口变迁、家庭、宗族与聚落、社会阶层。

难点:宗法制演变、社会等级制度的形成与嬗变

第二章:传统农业的发展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传统社会传统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况。

2.教学具体内容

一、渔猎、采集与农业的起源

二、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四、耕作制度的演进

重点:农业起源、生产工具的发展与耕作制度的演进。

难点:中国农业的多元起源、生产工具改进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手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社会手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教学具体内容

一、手工业的起源

二、官营手工业

三、民间手工业

四、主要手工业行业与生产技术

重点:中国手工业的萌芽、官营手工业制度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发展。

难点:官营手工业制度的发展、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第四章:货币与商业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社会城镇的发育与国内市场的形成问题。

2.教学具体内容

四、城镇的发育与国内市场的形成

重点:城镇的发育与国内市场的形成

难点:中国历史上市场发展的规律

第五章:赋役与财政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社会财政与社会经济的关系问题。

2.教学具体内容

六、财政与社会经济

重点:财政与社会经济

难点:财政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第七章:社会生活与社会保障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演进。

2.教学具体内容

三、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演进

重点: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演进

难点:传统社会官方社会保障制度与民间保障机制的关系及演变

第九章:自然灾害与中国传统社会

1.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社会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

2.教学具体内容

四、传统农业时代自然灾害的特点

重点:传统农业时代自然灾害的特点

难点:农业时代自然灾害的特点与演化趋势

六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六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识字、写字 2、学会常用汉字150个左右。 3、能熟练地查字典,养成使用字典的习惯。 4、学过的词语能读、写,大部分会用。提高辨析词语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 5、能比较熟练地使用钢笔写字,有一定速度。继续学习用毛笔临 帖,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听话、说话 6、听讲话和广播,能转述主要内容。 7、听别人读程度适合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科普作品,能边听边想象。 8、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阅读 9、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 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0、能按要求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有一定速

度。 11、对对含义较深的词句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能联系上下文理 解含义或体会思想感情色彩。注意欣赏文章中的优美语句。12、能初步理解具、段、篇之间的联系,能归纳段落大意,能概括 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13、了解课文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 14、能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养成预习的习惯。 15、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课外读物,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有初步的分析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作文 16、能用正确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 17、观察事物注意抓特点。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18、能按要求或自拟题目作文。能根据要求选择材,编写作文提纲, 写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学会会议记录和读书笔记。 19、初步会用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冒号、引号、顿号、书 名号和省略号。认识分号。 20、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

投资学练习题(三)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经济学与商务管理系2008级 《投资学》练习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股票是一种( C ) A.商品证券B.货物证券C.资本证券D.货币证券 2、一些大公司发行的业绩较好的普通股票通常称之为( A ) A.红筹股B.蓝筹股C.大盘股D.B股 3、公司能在当前支付较高收益的股票称之为( A ) A.收入股B.成长股C.垃圾股D.防守股 4、在下列证券中,投资风险最低的是( A ) A、国库券 B、金融债券 C、国际机构债券 D、公司债券 5、中国某公司在美国发行的以欧元为面值货币的债券称之为( B ) A.外国债券B.欧洲债券C.武士债券D.扬基债券 6、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市场买卖证券的目的是( D ) A、赚取利润 B、控制股份 C、分散风险 D、宏观调控 7、资本证券主要包括( A )。 A、股票、债券和基金证券 B、股票、债券和金融期货 C、股票、债券和金融衍生证券 D、股票、债券和金融期权 8、有价证券是的一种形式。( B ) A、商品证券 B、虚拟资本 C、权益资本 D、债务资本 9、股票实质上代表了股东对股份公司的( D )。 A、产权 B、债券 C、物权 D、所有权 10、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的差别在于( A )。 A、股东权利 B、股东义务 C、出资方式 D、记载方式 11、优先股股息在当年未能足额分派时,能在以后年度补发的优先股,称为( B )。 A、参与优先股 B、累积优先股 C、可赎回优先股 D、股息率可调整优先股 12、股东大会是股东公司的( A )。 A、权力机构 B、法人代表 C、监督机构 D、决策机构 13、债券具有票面价值,代表了一定的财产价值,是一种( A )。 A、真实资本 B、虚拟资本 C、财产直接支配权 D、实物直接支配权 14、债券和股票的相同点在于( D )。 A、具有同样的权利 B、收益率一样 C、风险一样 D、都是筹资手段 15、股票有不同的分法,按照股东权益的不同的可以分为( B )。 A、记名股票与不记名股票 B、普通股票与优先股票 C、有面额股票与无面额股票 D、A股与B股(在我国的含义) 16、中国证券市场逐步规范化,其中发行制度的发展( B )。 A、始终是审批制 B、由审批制到核准制 C、始终是核准制 D、由核准制到审批制 17、为了确保股票发行审核过程中的公正性和质量,中国证监会成立了( A ),对股票发行进行复审。

《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docx

大纲编号:070923202 《经济学基础》 课程教学大纲 系别:信息经济与管理系 课程名称:经济学基础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 职业标准:初级经济师 课程性质: 专业技术课 课程学分: 2

课程学时:34 执笔人:唐雪莲 审订人:王瑞 修订日期:2007年1月

一、课程简介: 《经济学基础》是物流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主要阐述基本微观经济学 原理、基本宏观经济总量两部分内容,具体包括需求与供给、效用、价格弹性、 国内生产总值、失业与通货膨胀现象及宏观经济政策。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目标、任务: 1、使学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分析方法和工具。 3、使学生熟练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4、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基础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5、着重提高学生的用经济学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课时分配(总学时34学时,一个学期完成,每周2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

建议:提供最新的经济学有关案例和新闻,供学生们理论结合实际。 六、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 预备课程:政治经济学、一元微积分。 后续课程: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物流货代等其他专业相关课程。 七、课程考核: 本课程采用开卷考试和平时表现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成绩评估: 总成绩(100%)=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40%) 平时成绩(30%)=作业(15%)+课堂表现(15%) 期末成绩(40%)=笔试(单选、名词解释、计算、简答、综合)开卷考试题型配分: 单项选择题(25题,1分/题);名次解释题(7选5题,2分/题);计算题(4题选3题,10分/题);简答题(6选5题,5分/题);综合题(1 题,10分/题) 八、建议教材 《西方经济学基础》吴志清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九、主要参考书目: 1、《经济学》萨缪尔森主编,华夏出版社,1999年。 2、《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3、《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4、《经济学原理》曼昆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5、《西方经济学概论》王花球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6、《经济学概论》陶铁胜主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年。 7、《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尹伯成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8、《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宏观经济学)》尹伯成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中山大学431金融学综合考研资料历年真题答案复习大纲

2013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专业课431金融学综合专硕考研资料 岭南学院431金融学综合资料部分: 一、历年真题答案 1.岭南学院参加全国金融联考2002至2009年真题及解析. 2.考岭院高分考生的考研学习经验总结. 3.2011年中山大学431金融学综合真题 4、2012年中山大学431金融学综合真题 二、40多套名校431金融学综合真题集锦,集合历年金融学综合真题,无论是真题的完整性还是真题的全面性,都是独一无二!优势明显!金融学综合从2011年开始考,题目有限,国家规定了大纲,其他学校自主命题,但是绝大部分才出题都围绕金融学,和公司理财(或者财务),所以重点都差不多,其他学校的题目都是非常经典的题目,所以看其他学校真题,非常适合巩固知识,拔高训练!(好评5星星后马上送)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1-2012年 2【东北财经大学】 2011-2012 3【复旦大学】 2011-2012年 4【上海财经大学】 2011-2012年 5【河北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1 2012 6【湖南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1 7【华南理工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1 8【华侨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1 9【吉林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2 10【暨南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1 11【江西财经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1 2012 12【南京财经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1 2012

13【南开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2 2012 14【清华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1 2012 (回忆版) 15【上海财经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2 (回忆版) 16【上海交通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2 (回忆版) 17【深圳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1 2012 1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1——2012 19【西南财经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1 20【浙江财经学院】 金融学综合2011 2012 21【浙江工商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1 2012 22【中国人民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1 2012 23【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金融学综合2012 24【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1 2012 25【中山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1 26【中央财经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2 27【广东商学院】 金融学综合2012 28【青岛大学】 金融学综合2011—2012 29【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2011 三、国际金融精品复习资料 1.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国际金融学复习思考题.(是岭院给本科生的复习思考题,各章节都有,有一定参考价值) 2.中大岭南学院金融学本科教学大纲.(反映了岭院金融系上课的主要内容,可以此去把握金融复习知识点) 3.中大岭院本科国际金融学上课课件。(相信如果自主命题的话离不开上课内容的重点)

经济政治与社会 心得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体会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同时为适应我校新的教学改革的要求,我有幸接触《经济政治与社会》这门课程,在拿到教材的短短两周时间里,我对教材进行了认真阅读与学习,因时间紧,我深知对教材体会还很显浅,不足之处还望各位领导与同事指正。 我对教材的体会用五个“走进”来概括,即走进历史、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心灵、走进网络,从而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走进历史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和强烈的时代感,要让学生体会到经济、政治与社会三者的关系,就必须运用历史观点来分析世界各国或民族的发展进程。曾经有人说过“说当今的时事,用历史的观点来看问题”,因此应通过重温历史来让中专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同时也让他们看到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 如讲“货币产生发展的过程”时,可以通过货币的相关图片和资料来让学生认识货币是商业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反映了商业发展水平,又与政治环境有关,政治安定、国家统一,则货币统一。又如,要讲“人民当家作主”时,我想先播放一段新中国成立时的录像,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让学生知道毛泽东建立并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也可以看到人民当家作主是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要讲“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改革开放”时,可以通过《我国改革开

放三十年》专题片更好地让学生了解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未来。 二、走进社会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中注重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生生活、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社会时事,选取中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知识点与社会焦点融为一体,帮助学生既消化和掌握教学内容,又能关心变化莫测的世界,把书读“活”。如,要讲“个人所得税”时,可以结合我国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初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的经过,将修正前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作比较,使学生对本知识点更清晰。又如,要讲“遵循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时,可以借助2011年3月中旬的日本大地震引发中国少数商家哄抬盐价的实例,让学生清楚认识到事件所折射出来的问题,绝非只是几包盐的事情,而是与经济、市场秩序、社会公德、国民教育相关的大事,这样的做法不仅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也毁坏商业伦理和商业道德。整个社会正常秩序的维护,社会道德的养成,需要公共部门防微杜渐,尽早向民众释疑解惑,传播科学的知识、正确的信息。再如,要讲“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时,我觉得应该带学生们到当地的行政服务中心进行调查,了解民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情况及人民政府如何为民办事、服务于民,走访相关窗口负责人,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质量、公共形象、职能履行”的公众满意度进行调查总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圣贤书”的传统教育正在被世人所抛弃。应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走进生活 我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关键是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大纲

徐州中健科技职业技术学校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透视经济现象。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有关商品交换、消费、生产以及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

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分配制度。 情感态度观念:正确看待金钱,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崇尚诚信,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 运用:正确辨析常见的经济现象,理性消费,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尝试设计家庭理财方案。 教学内容 1.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1)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2)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3)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1)透视企业的不同类型,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分类,理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2)透视企业经营的状况,理解企业形象、诚实守信、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 (3)透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1)透视家庭收入的多元化,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意义,增强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效率意识和公平意识。

政治经济学教学建议

政治经济学适合于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其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资本主义部分内容和社会主义部分内容,分两个学期来上。每学期的学时大约在34小时左右。以下是政治经济学相关的教学建议。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3 2. 学时:34学时(课内学时:30,课内实验:4) 3.课程性质:专业课 4.适用专业: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 5. 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无 6.首选教材:程恩富,徐惠平,周肇光.政治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二、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及实验室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和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制定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高等学校经济与管理等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不仅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且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探索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理论研究前沿动态。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后续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在本课程教学期间,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报刊文献资料,掌握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信息,而且要辅导学生选择1~2个社会经济热点问题进行社会调研,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思路。 四、内容简介 本课程依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方法论,主要包括商品理论、货币理论、劳动价值论、资本增值理论、资本积累论、资本运行理论、社会总资本运行理论、剩余价值分配理论、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

6年级语文教学大纲及重难点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一)汉语拼音 1.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学会拼音方法,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学读轻声。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二)识字、写字 3.学会常用汉字45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 用的偏旁部首。 4.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 记忆字形,能初步理解字义。 5.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语言中运用,一部分能在书面语言中运用。 6.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培养良 好的写字习惯。 7.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培养写字兴趣。 8.学习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 (三)听话、说话 9.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10.听话能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 11.学习说普通话。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图或观察简单事物后,能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12.能当众说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习使用礼貌语言。 (四)阅读 1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4.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能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15.认识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 16.能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初步了解内容。一二年级总阅读量为5万字。 一年级语文教学重难点: 1、掌握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掌握24个韵母: 1) 单韵母:a o e i u ü 2) 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3) 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 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 3、特殊韵母:er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4、整体认读音节16个: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5、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与j q x y相拼时去两点。 6、字母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7、隔音符号:以a o e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8、认识标点符号( , ! :" "),能正确使用( ,)

中山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 各专业招生人数及考试范围 参考书目

中山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范围及参考书目 211翻译硕士英语①英美概况部分参见《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册,朱永涛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②其它部分不列参考书。 241英语①《新编英语教程》(1-3册),李观仪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42俄语①《俄语入门》第二册,周鼎、徐振新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②《大学俄语基础教程》第二、三册,张智罗、童强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43日语①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集体合著,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2005。 244法语①新公共法语(初级、中级和高级教程)吴贤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年。 245德语①《大学德语》修订本(1-2册),赵仲、戴鸣钟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02。 246西班牙语①董燕生、刘建:《现代西班牙语》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②董燕生、刘建:《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③岑楚兰、蔡绍龙:《新编西班牙语阅读课本》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47韩语①郭一诚:《韩国语能力考试真题精解及模拟800题(中级)》,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48阿拉伯语①新编阿拉伯语(1-4册),国少华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ISBN7560033199②《阿拉伯语阅读》(上、下),《阿拉伯语阅读》组,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ISBN756000620 308护理综合根据《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护理综合考试科目及参考大纲》确定。 1.李小寒主编.《基础护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 2.2.李小妹主编.《护理学导论》.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3.李乐之等。《外科护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尤黎明等。《内科护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31社会工作原理 1.《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04)。2.《社会学》,戴维.波普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侯均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333教育综合教育综合考试范围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 338生物化学重要生物分子如糖、脂质、蛋白质、酶、核酸、维生素、激素等的结构与功能;生物膜结构与物质运输的机理;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生物能学与生物氧化;分子生物学基础如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细胞代谢与基因表达调控等;现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基本技术与方法。 348文博综合①《文物学》,李晓东,学苑出版社,2005。②《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王宏钧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49药学综合①《药剂学》(第六版),崔福德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②《药物化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cd9914356.html,1

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省颁)

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透视经济现象。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有关商品交换、消费、生产以及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分配制度。 情感态度观念:正确看待金钱,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崇尚诚信,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

运用:正确辨析常见的经济现象,理性消费,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尝试设计家庭理财方案。 教学内容 1.商品的交换与消费 (1)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2)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3)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企业的生产与经营 (1)透视企业的不同类型,了解企业的含义和分类,理解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2)透视企业经营的状况,理解企业形象、诚实守信、名牌产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 (3)透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个人的收入与理财 (1)透视家庭收入的多元化,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意义,增强劳动光荣、热爱劳动的情感,增强效率意识和公平意识。 (2)透视个人所得要依法纳税的现象,了解税收在我国财政收入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自觉纳税意识。 (3)透视财富增值的不同渠道,理解存款储蓄、债券、股票、

经济学教学大纲

《经济学》 《经济学》教学大纲 总学时:56(理论学时:56) 学分:3.5 适用专业:财务管理专业 一、《经济学》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所涉及的原理和理论,是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系统反映,是其它相关专业经济理论精华的浓缩。《经济学》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为一体,所以学习经济学,不仅是规范学生学习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理

论的标准用语的基础课,也不仅是服务于以后专业经济学理论学习的工具课,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经济思维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的一般规律和规范,就成为每一个致力于从事现代经济管理和决策,以及经济理论研究实际工作者和学者的当务之急,也是每一个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所必须学习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所以,着眼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现代经济思维,服务于“实用性”的理论知识的普及性介绍,是我们开设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并最终明确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社会资源如何得以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这一问题 二、《经济学》课程的目标 通过学习《经济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并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有所了解,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熟悉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并能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经济问题。 三、《经济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教学,应该在学习过《政治经济学》、《基础会计》、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一、教学目的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的总要求 (二)各年段的要求 1.低年级2.中年级3.高年级 (三)课文 (四)语文实践活动 三、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教学评估 五、教学设备 附录: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的总要求 1.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学会其中2500个左右,做到会写,并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3.学会用汉语拼音等两种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能独立识字。 4.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用毛笔临帖,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2017

附件: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归属单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编写人:余墨林编写日期:2017年02月28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1.说明课程的基本类型、基本属性和为实现培养目标所承担的任务。 2.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学完课程后,在知识、技能和能力上分别应达到的程度。 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说明教学大纲适用的专业及学时数。 4.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简要说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及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5.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及参考书能反映该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理论动态。 6.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说明本课程教学所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及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实验仪器、设备、教学辅助设施等。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 1.该章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与基本知识点。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4.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内容详略以能表达清楚知识、技能的范围和深度为度,充分反映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体现出课程的特点。 三、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 实践教学内容。有实践教学要求的,应说明实践教学目的、要求、作业与实践报告、时间与学时分配等相关内容。单独开设实践性教学课程的,要单独编写实践教学大纲。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透视经济现象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政治经济学1”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1”课程教学大纲 教研室主任:梁军执笔人:冯玲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经济学院 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1 课程编号:201005 英文名称:Political Economics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总学时:72理论学时:72 实验学时:0 学分:4 开设专业:贸易经济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任务目标 (一)课程任务 本课程是一经济学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学习经济学的入门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从基础理论出发,在理论和实践上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基本内容和主要研究方法,建立马克思经济学的整体概念系统,使学生具有分析经济现象、研究经济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目标 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 1.描述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2.应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社会再生产理论等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 绪论 第一节什么是政治经济学 1.了解国内学术界对“政治经济学”概念的三种解释; 2.掌握在国内,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对应,主要是指区别于新古典经济学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理解经济学的历史起源。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了解生产关系概念; 2.掌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3.理解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关系。 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1.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可以分解为“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原理; 2.掌握“生产力—生产关系”原理和“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原理; 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原理。 第四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处理经济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 2.掌握“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3.理解“整体性分析”的研究方法。 第一篇经典理论 第一章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 第一节商品与价值 1.了解商品的涵义; 2.掌握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 3.理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贯穿于简单商品经济的始终,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它发展成为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其它矛盾也就以更加激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二节价值形式与货币 1.了解货币的职能; 2.掌握货币的本质、货币流通量规律; 3.理解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 第三节价值规律 1.了解价值规律是支配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经济规律; 2.掌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形式; 3.理解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四节商品拜物教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13年全套考研基础资料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2013年全套考研基础资料+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专业课资料+岭院本科超完整课件+考研笔记+八年岭院真题 购买地址: 本资料适用于岭院以下各专业: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学(不适用于管科、运筹学等专业) 为了方便各位研友使用,其中笔记、真题等需要经常翻阅背诵的珍贵资料为精装打印本,方便耐用;课件等其他资料为DVD光盘电子版。以上资料汇聚了几位中大岭南学院考研高分师兄的全部考研资料,绝对是中山大学2013年岭南学院专业课笔试最齐全、最有效的考研资料。 此套资料包括: 一、岭南学院高分考生考研笔记,岭南学院学术部(学生会下属机构)大牛们合作经济学概要,中级微观经济学总结笔记等(珍贵!!)!【精装版】 二、2003年至2011年8年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真题和答案、合集【精装版】 各位学子可以从这八年间的真题中归纳出岭南学院出题规律, 为2013年考研提前铺好道路!!!! 三、岭南学院本科课件以及课堂笔记及其习题(迄今为止全网最全)【电子版】 这一套课件囊括了管科外中大岭院本科所有专业课的ppt,另外还有很多优秀本科生记录的课程习题及答案。 这套课件及其习题分为【大一上】【大一下】【大二上】【大二下】【大三上】【大三下】【大四上】等几个部分。 如此区分课件完全对应了岭南学院本科生四年学习的课程安排。 其中包括: 1、《微观经济学》课件(完整三十章) 2、《微观经济学》课件(中大孙洛平教授,完整十五章) 3、《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包括中大岭院往年试卷及其习题,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配套习题 4、《中级宏观经济学》课件(完整八章),04级、06级岭院本科期末试题,并赠送中文版参考书曼昆《宏观经济学(中文版)》(电子版)和《中级宏观经济学》(电子版),岭南学院助教答疑 5、《公共财政》部分课件,《国际金融》完整八章课件,《国际贸易》完整十八章课件。 6、《产业组织》完整十五章课件 7、《计量经济学》课件及其习题答案,《计量经济学》岭院本科练习复习考试资料,助教

经济政治与社会 教学大纲

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透视经济现象。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有关商品交换、消费、生产以及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分配制度。 情感态度观念:正确看待金钱,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崇尚诚信,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 运用:正确辨析常见的经济现象,理性消费,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尝试设计家庭理财方案。 教学内容 1.商品的生产、交换与消费 (1)透视商品交换的现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理解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2)透视商品价格的变化,懂得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 (3)透视选购商品的现象,评析常见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增加个人收入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20 周学时数:2 适用专业:公共选修课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运行的基本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坚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理想信念。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对象是一定社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以及与其相联系的经济运行机制。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制定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广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各个社会形态下的经济规律,是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 本课程的设置在于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认识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经济现象、经济运行的能力,完整和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毕业后能较好地开展工作,奠定正确的思想立场观点和经济学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受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教育,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提高思想觉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研究问题;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经济理论、基本经济知识和主要经济规律,为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入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为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课程内容有总体的把握; 2、牢固掌握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深刻理解本课程的基本理论; 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际经济问题;学习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投资学专业好吗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投资学专业好吗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中很多职场人都想要通过报考在职研究生专业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学识背景。但是,因为对于报考的专业有很多,所以,不知道该选择哪个好?那下面我们就来一了解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投资学专业好吗? 投资学专业在近些年的火热程度持续高涨,国内国际市场可供投资的产品与项目层出不穷,为了能在市场中赢得先机,占得份额,拥有投资的大局观,很多在职人员都选择了报读在职研究生课程进行能力提升,同样很多人也通过在职读研的的学习收获了成功。今年为大家介绍中南财大的投资学专业,希望能够帮助到有意进修的学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应该是投资学在职研究生专业里最为出色的院校,因为它是我国唯一一所拥有投资学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点的高校。而投资学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又是最早设立投资学专业的院校。所以,专业的著名程度与北大清华人大等高等院校不遑多让。 在职研究生报名条件:本专业要求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参加授课,拥有学士学位者可以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申硕。课程班学制为2年,学习费用为28000元,学员报名需缴纳200元报名费。学员利用双休日进行上课,课程学分在4年内有效。授课教师均为投资学领域的博士生导师、教授等,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全力打造投资精英。

当学员修够学分并通过院校考核之后,便可以进行申硕考试,申硕考试所考内容为英语和专业综合,通过考试后进行论文答辩,通过论文答辩即可获得中南财大所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 根据以上内容的讲解,想来大家在看到了上述文章的讲解后,对于报考哪所专业应该都比较清楚了。希望上述内容的讲解,可以给大家在日后的生活中带来较大的帮助。 附:在职研究生热门招生院校推荐表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期终试卷及答案

xx职教中心14中职班《经济政治与社会》期终试卷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任何商品都是和的统一体。 2、科学消费观的内涵是,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绿色消费;,。 3、我国法定公司的形式有两种,即和。 4、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发展经济中坚持与基本原则,促进经济、与的和谐发展。 5、我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6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8、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是、、。 9、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二、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2分×10,共20分) 1、金钱是万能的。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挣钱。 2、要买就买名牌、高档商品。价廉物美的商品不好。 3、要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主要是上班时候的事。现在学习为时过早。

4、我们已经实现小康生活,还谈节约和艰苦奋斗干什么呢?! 5、在农村,由于有了新型合作医疗,农民看病一分钱都不要了。 6、人生需要规划,钱财需要打理。作为学生,一定要学会理财。 7、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作为学生首先要讲道德。 8、大力发展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 9、万贯家财,不如一技在身。中职生要掌握技能。 10、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 1、下列各项不属于商品的是() A、超市卖的矿泉水 B、导游给客人提供的服务 C、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同学的音乐盒 D、在饭店吃的年夜饭 2、小明选购商品时,特别注意商品的质量。这说明他关注()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的价值 C、商品的外观 D、商品的价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