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原重点笔记整理

马原重点笔记整理

马原重点笔记整理
马原重点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绪论(绪论)- 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是什么

?正确世界观

?错误世界观

第二部分:辩证唯物论(第一章)- 世界的本原问题:世界是什么?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第一章)- 世界存在状态问题:世界怎么样?

?辩证法

?形而上学

第四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二章)- 世界是否可认知问题:世界怎样认知

?反映论

?先验论

?可知论

?不可知论

第五部分:唯物主义历史观(第三章)- 社会、人的问题:人是什么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第六部分:资本主义论(第四、五章)- 社会制度问题:资本主义永恒吗?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第七部分:社会主义论- 社会主义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

?共同富裕

?两级分化

第二部分辩证唯物论(第一章)

第一章物质观

-所谓物质观,就是在哲学上,人们对物质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态度。

A.哲学物质概念的特点:

a)最大共同性

b)最大普适性

c)最高抽象度

B.列宁的物质定义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客观实在性;

2.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物质不是意识派生的;

3.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物质独立于一是之外;

4.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是可以认识的。

C.列宁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

1.在唯物论方面: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从根本上与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

2.在认识论方面:坚持了威武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从根本上与唯心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线;

3.在历史观方面: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从根本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在哲学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的关系上:揭示出了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物质概念的关系。

X.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

- 物质的具体形态具有多样性、不可穷尽性;各种物质形态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

Y.物质范畴与物质结构理论

I.区别:

A.哲学物质范畴是对一切物质形态、结构、属性和关系的共同本质——客观实在性的认识;物质结构理论是自然科学在一定发

展阶段上关于自然界物质结构一定层次的理论概括;

B.哲学物质范畴所反应的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是绝对的;物质结构理论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不

断深化,是相对的。

II.联系:

哲学物质范畴以物质结构理论为基础,不断地从物质结构理论中吸取营养;物质结构理论以哲学物质范畴所提供的世

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才能把握新的物质现象和复杂事物的现象,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合乎实际的说明。

第二章意识观

-所谓意识观,就是在哲学上,人们对意识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根本态度。

一、意识的起源:

I.意识是自然界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A.地球及其上的物质运动的发展:

1.机械、物理运动

2.化学运动

3.生命运动

4.社会运动

B.物质形态及其反映功能的发展:

1.无生命物质的反映特性

2.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3.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4.人类意识

人类意识:

i.能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ii.具有抽象的、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可见,人类意识起源于物质的反映特性。

II.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I.劳动促使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抽象思维提供必要性;

II.语言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使抽象思维成为现实;

III.劳动和语言的共同作用——脑量大大增加,结构更加严密,反映更加灵敏。

离开社会就不可能有抽象思维。

III.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重量大比重高;

2.脑的神经细胞多;

3.人脑结构复杂机能完善;

4.人脑具有独特的第二信号系统条件反射。

X.人与动物反映形式的主要区别:

1.形式:动物的感觉心理——人类意识;

2.需要:只服从本能需要——服从社会实践;

3.程度:只有简单的感性表象——理性思维为主;

4.能力:生物遗传简单重复——随社会实践发展。

二、意识的本质

-在哲学上,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I.意识具有主观性

-指意识离不开人的主观。

1.意识反映的主观形式;

2.个体意识的主观差别;

3.意识过程的思维创造;

4.意识的形成、优化和扩大都从人出发而离不开主观。

II.意识具有客观性

-指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非客观世界本身。而是说,无论何种意识是都来源于外界,在客观外界够可以找到它们的原型。

1.科学意识有原型;

2.非科学意识有原型。

III.意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统一的内涵:

1.意识的主观性必须以客观性为基础;

2.意识的客观性有赖于主观性的发挥;

3.割裂意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则必然导致错误,有两种情况:

a)离开客观性谈主观性,意识是空洞的;

b)离开主观性谈客观性,意识则是虚幻的。

三、意识的作用

A.意识作用的五大表现:

1.赋予人的活动以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本身具有能动创造性;

3.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

4.意识发展自身具有前进性;

5.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作用

B.意识的作用途径——实践

-意识的作用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是精神的力量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是“物化”为时间,再通过实践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于目的的改变。

C.意识作用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意识无论在认识世界,还是在改造世界,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小结: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A.两种错误观点: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绝对化,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b)唯心主义:把意识的物质的能动作用绝对化,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i.客观唯心主义:把“宇宙精神”看作是现实物质世界的主宰;

ii.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个人意志的力量,宣扬“精神万能论”。

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决定论与意识能动论的辩证统一

1.意识与物质对立的绝对性: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2.意识与物质对立的相对性:

i.互相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派生、机能、反映)、物质依赖与意识(实践离不开意识的指导);

ii.互相转化:物质转化为意识(实践中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转化为思想意识)、一是转化为物质(指导

实践,意识转化为实践的过程和结果)。

第三章实践观

一、实践的产生

I.实践物质是相互作用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A.非生物的物物相互作用:单纯的因果联系,没有本能性;

B.生物对环境的本能活动:非生物间作用逐渐发展处生物本能活动,即生物体对环境的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

C.人类主体对客体的改造活动:即实践。

II.实践产生的各阶段

1.使用自身肢体的本能活动;(自发和目的性活动,动物本能活动)

2.偶然使用天然工具的本能活动;(自发和目的性活动,动物本能活动)

3.固定使用天然工具的萌芽状态的劳动;(过渡期,准自觉和目的性活动)

4.制造工具和使用人造工具的专属人的劳动。(人所特有的,自觉的、和目的性的、社会的活动,即实践)

III.实践的产生具有重大意义

A.物质世界开始由自发发展阶段跃进到自觉发展阶段,成为有人的自觉能动性贯穿其中的人类世界;

B.实践本事物质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结果,反过来,它又在更大规模上推进了世界的分化,在更高阶段上实现着多样性世界的

统一;

C.如果说物质是世界统一性的最终本原,实践就是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分化

与统一的直接的物质基础。

二、实践的概念

A.旧哲学的实践范畴的含义

a)主观唯心主义:把实践同认识混为一谈,从而把实践消融在认识之中,当作主体的意识活动;

b)客观唯心主义:把实践看作是客观精神性的活动;

c)实用主义:把实践同生物本能活动混为一谈,从而把实践归结为生物学意义上应付环境的活动;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实践范畴的含义:把实践看作只是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旧哲学实践观缺陷在于片面性、不科学。

B.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范畴的含义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物质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第四章世界物质统一性

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第一章)

第一章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一、辩证法是什么

1.辩证法就是关于矛盾的学说

2.在哲学上,辩证法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发展观

二、唯物辩证法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i.研究物质世界的辩证性致;

ii.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iii.承认客观事物的矛盾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iv.强调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

a)在对象上辩证法是物质世界本身的性质;

b)在理论上辩证法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随时间发展而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和形式;

c)在主客观上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三、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A.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联系与孤立;

2.运动与静止;

3.发展与不变。

B.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C.与形而上学相比,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

1.联系的观点,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2.发展的观点,关于发展的科学。

四、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I.唯物辩证法的构成

A.三个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联系的本质内容和发展动力;

2.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的量变与质变及其转化的状态;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的道路。

B.一系列范畴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是对世界上客观事物之间或客观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反映。

C.规律和范畴的关系

1.规律包含范畴:从逻辑形式上来看,范畴以概念来表达,规律以判断来表达,判断离不开概念,规律离不开范畴;

2.范畴体现了规律:范畴及其关系的展开,构成了规律。

II.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处于实质和核心的地位,因为:

1.在世界观上,它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2.在辩证法理论内部中,它是贯穿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重新线索;

3.在方法论上,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总之,无论从世界观上、还是从唯物辩证法理论内部中、还是从方法论上,都说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二章世界的永恒发展

一、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I.??

II.变化是运动的具体表现:

a)运动是方式,变化是内容;

b)运动相对抽象,变化较为具体。

III.发展是前进性的变化:

发展是标志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必然趋势和前进方向的哲学范畴。

A.发展范畴的含义:

i. 发展是前进性的运动;

ii. 发展是上升性的运动;

iii.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B.发展的属性:

i.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ii.发展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iii.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

iv.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v.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

二、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规律为客观事物所固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3.规律的层次性:规律因作用的普遍性程度不同或层级性情况不同而具有层次性;

4.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a)主观能动性依赖于客观规律性;

b)规律不排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要防止和克服形而上学静止不变的观点;

2.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3.要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不断变化的具有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

4.要梳理长远的观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第三章世界普遍联系的基本环节

二、必然与偶然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含义:

1.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2.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

的趋势。

B.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

2.必然性使偶然性贯彻下去,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

3.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方法论意义,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

1.是反对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有利武器;

2.告诉人们认识和实践必须立足于客观必然性的可靠基础之上;

3.要善于利用偶然性因素的作用;

4.要重视并善于利用机遇。

联系

A.联系的含义:

1.联系是一切事物的存在方式;

2.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相互作用;

3.相互作用的主体是物质。

B.联系的普遍性:

1.事物内部要素或环节都与其他要素或环节相联系,构成事物整体和过程;

2.世上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联系,构成世界整体和过程。

a)不同质事物的联系;

b)是双向的联系;

c)通过中介任何事物都有联系。

C.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不能用主观臆造的联系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否则是唯心主义;

2.不能否认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

D.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在全国联系中完整把我事物,是认识世界、获得真理的科学方法;

2.注意联系的特殊性,善于抓住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联系和必然联系;

3.克服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四章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I.矛盾概念

-指的是对同一事物有着互相抵触、互相排斥、互不相容的两种相反的看法和判断。

A.形式逻辑的矛盾律是从相对静止的角度来研究事物及其在思维中的反映,客观事物的确定性是形式逻辑矛盾的客观基础。

B.辩证矛盾是从绝对运动的角度来研究事物及其在思维中的反映,客观事物的变动性是辩证矛盾的客观基础。

a)黑格尔——既对立又统一就是矛盾;

b)马克思主义辩证矛盾是反映客观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及其关系的哲学基本范畴。

C.矛盾的客观性

1.矛盾为事物本身固有,既不能随意制造,也不能随意抹杀;

2.矛盾的性质及在事物的存在、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是客观的,既不能否认,也不能强加。

II.矛盾的根本属性

A.对立性——又称斗争性,指矛盾双方互相背离的性质和趋势。

a)为什么存在着斗争性,因为:

i.矛盾双方的性质不同;

ii.矛盾双方的发展要求不同;

iii.矛盾双方发展方向和趋势不同。

b)矛盾双方互相离异、互相排斥、互相否定。

B.同一性——又称统一性,指矛盾双方一致的性质。

a)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之中:

i.互为存在的条件;

ii.互为发展的条件;

iii.共为有机整体。

b)矛盾双方互相贯通:

i.互相渗透,互相包含;

ii.存在着有此达彼的桥梁;

iii.包含着互相转化的趋势。

C.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1.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与事物的稳定性相联系;

2.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与事物的变动性相联系。

-斗争性使矛盾双方此消彼长,打破限制,引起事物的量变和质变,形成新的格局。

3.何者占主导地位由矛盾性质决定:

a)若对抗性,则斗争性占主导地位——“冲突“;

b)若非对抗性,则同一性占主导地位——“和谐”。

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

a)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

b)同一性是斗争性的必要条件

5.方法论意义:

a)反对形而上学的观点;

b)辩证的态度应该是:在同一种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

III.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IV.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V.矛盾分析方法

二、质量互变规律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四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一章能动性的创造性的反映论

一、对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批判

ii.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到思想:

1.承认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2.承认客观世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3.承认人的认识能力是后天在实践中获得的;

4.承认客观世界可知,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iii.唯心主义先验论——生而知之;

iv.批判:

1.揭露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主要错误:

i.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ii.错误地奉行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iii.抽象夸大主观能动性在认识中的作用。

2.批判其脱离客观世界的主观片面性,吸收其关于主体能动性的思想。

二、对不可知论的批判

A.可知论

1.所有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

2.彻底唯心主义者也是可知论者,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宗教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1.古代怀疑论

2.近代不可知论,两种情况:

i.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ii.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C.实践的、科学的批判:不可知论在认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这一认识论的基本问题

1.关于感觉材料与对象是否相符合问题;

2.关于“自在之物”的本质不可知问题;

3.关于感官的局限性问题;

4.关于不能认识一般、普遍、无限的问题;

5.关于不能认识世界的规律性、必然性的问题。

D.小结

1.实践能从根本上驳倒不可知论,重要原因是:

i.实践能够制造(生产或模拟)出某一自然过程,从而验证感性知觉、理性认识的正确性;、

ii.实践能够不断创造出认识工具,克服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不断扩大和加强感觉能力;

iii.实践能够不断提高人的思维能力(现象——本质、偶然性——必然性、有限性——无限性)。

三、对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批判

能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立场。虽然总体上抛弃了主观能动性对认识的作用的观点,但也有些还十分重视科学实验的能动作用。

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I.坚持唯物主义原则。把物质据欸的那个意识、意识反映物质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则作为认识论的基础,走唯物主义认识路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反映论。

II.引入科学的实践观。认识从事社会实践的人,人的认识就成为实践过程的一个环节,实践也就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石刃积极地认识客体。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性的反映论。

III.贯彻辩证法。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观与客观的矛盾运动,具有辩证运动规律:认识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创造性的反映论。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一、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的创造性的反映。

1.认识是以实践关系为基础渗透着价值关系、审美关系的反映关系:

i.认识关系依赖于实践关系,随实践关系的发展而发展;

ii.认识关系又对实践关系也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iii.同时认识关系也受到审美关系、价值关系的影响。

2.认识是主客体信息交换过程中的精神活动:

i.简单物质之间的信息变换,只是物理化学的过程;

ii.生物对环境的信息利用,只是本能和目的性的“无我”过程;

iii.人工智能信息运算,只是对人的思维做机器模拟;

iv.人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收集和加工,本质上是精神活动过程。

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创造(与旧哲学反映论的本质区别之处):

i.模写——体现着客体信息是认识活动的客观基础;

ii.选择——体现着主体目的是认识活动的重要规定性;

iii.建构——体现着认识活动的直接任务;

iv.创造——体现着认识活动的目的是提供指导实践的观念。

4.认识是受主客体因素制约的能动反映:

i.能动反映受到客体的制约:认识对象的本质、规律及其暴露程度的制约;认识工具和其他条件制约;

ii.能动反映受到主体的制约:生理因素、认知结构、非生理因素。

第三章认识中的辩证思维

一、辩证思维方法

A.辩证思维方法:

1.是思维对物质世界的辩证关系的反映以抽象形式固定下来的辩证逻辑方法;

2.反映的是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本质;

3.揭示的是理性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和辩证发展。

B.辩证思维方法的作用:

1.有利于实现认识的两次飞跃;

2.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发展科学;

3.有利于做好实际工作。

C.主要的辩证思维方法:

1.归纳和演绎(事物与同类的关系):不完全归纳、完全归纳;

i.归纳与演绎互为条件:归纳为演绎提供前提、演绎为归纳提供指导;

ii.归纳与演绎相互补充;

iii.反对形而上学将归纳和演绎对立起来的观点。

2.分析和综合(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3.抽象和具体

4.历史和逻辑

i.历史方法:包括对象发展史、认识发展史;

ii.逻辑方法:是关于对象的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和范畴演化序列。

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A.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反映形式,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1.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2.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具体性,认识过程的起点、第一阶段、低级阶段)。

B.理性认识

-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形式,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1.理性认识有三种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2.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抽象性,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高级阶段。

C.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i.感性认识很重要,但有局限性,须发展为理性认识;

ii.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iii.感性认识以理性知识为指导。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i.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理性知识的指导;

ii.理性认识中有感性认识,理性思维中:

a)再现感性材料;b) 借助感性手段,如语言、文字等。

D.形而上学观点:经验论、唯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错误表现。

三、认识的两次飞跃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四、认识过程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第四章真理、价值和自由

一、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I.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

A.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

1.真理内容——事物的本质规律是客观的;

2.真理检验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B.真理的价值型,指真理对主体有用的性质

C.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反映了主客体关系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1.真理客观性——反映主客体的认识关系,表明主客观一致性;

2.真理价值性——反映主客体的需要关系,表明真理或客体功能与主体需要的一致性。

D.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型的统一:

1.真理客观性是真理价值性的基础,真理客观性决定了真理价值性;

2.真理价值性构成了真理客观性的主体条件,制约、体现、印证真理客观性。

II.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A.真理的绝对性(确定性、无条件性)

1.从认识内容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包含着客观内容,与谬误有着原则区别;

2.第二,从认识发展看,人类的认识能力具有至上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只有未认知之物,无不可知

之物,具有穷尽一切的必然趋势。

注意:承认真理内容的客观性,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类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就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即承认绝对真理。

B.真理的相对性(近似性、有条件性)

1.从认识广度看,任一真理都只是对物质世界中某一部分的有限认识,而非全部反映;

2.从认识深度看,任一真理都只是对特定事物某一层次的有限认识,而非彻底的反映。

注意:承认认识广度的有限性,承认认识深度的有限性,也就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即承认相对真理。

C.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a)对立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性质,不能混淆;

b)统一性: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

-若用相对真理否定真理绝对性,则会走向诡辩论;若用绝对真理否定真理相对性,则会陷入形而上学。

1.相对之中有绝对。相对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程度上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绝对真理就寓于其中;

2.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是无数相对真理之综合,以相对真理为构成要素,经相对真理而表现出来。

c)方法论意义:

·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列主义的哲学依据;

·批判形而上学真理观的思想武器(绝对主义、相对主义诡辩论)。

III.真理的实践标准

IV.真理与谬误

二、价值

第五部分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章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A.历史观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为什么?

1.社会除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之外别无他物;

2.社会存在于社会意识的统一体就是社会,其运动过程就是历史;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就是社会的历史的基本问题,也就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C.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意义:

1.是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依据;

i.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

ii.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

2.是研究和解决历史观和其他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

3.是社会实践中的根本问题。

二、旧哲学的历史观

A.唯心史观的两种基本形态

1.唯意志论——主观唯心主义,把人们的思想动机、意志当作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认为社会历史是按照英雄人物

的意志和思想来构造的;

2.宿命论——客观唯心主义,用所谓社会之外的超自然的神灵的意志如上帝来解释历史。

B.古近代一些思想家的积极观点

1.试图从物质方面寻找历史的原因;

2.承认社会的客观规律性。

C.旧哲学的历史观的共同缺陷

1.没有正确解决历史观基本问题,自觉不自觉地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和态度;

2.只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考察产生这些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没有看到经济关系的基础作用;

3.没能说明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及其社会条件的变更,看不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历史唯物主义概述

A.正确解决历史观基本问题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2.历史发展的根源问题——思想动机背后的客观物质动因;

3.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直接动力是人民群众的动机和行动,动力的动力是经济利益;

4.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问题——生产力;

5.全部人类历史的基础问题——实践是社会的本质,人类的本质,是社会历史的存在方式;

6.社会发展的目标问题——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B.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对象:一般规律、特殊规律、个别规律

C.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与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要求人们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是要做到以下三点:

1.要寻求经济关系做具体分析,才有可靠的客观基础;

2.要对人的作用作具体分析,避免陷入庸俗的经济决定论;

3.要对其他有关的各种条件,如地理、人口、文化等做具体分析,做到既全面又准确。

D.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活动的自觉性

X.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同步性;

2.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具有不平衡性;

3.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4.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5.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二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宏观结构

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I.劳动是社会历史的前提

1.劳动是自然界向人类社会过度的中介;

2.劳动是自然与社会的连接纽带;

3.实践是社会的存在方式。

II.自然和人口是社会的必要条件

A.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1.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社会生产资料的资源;

2.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3.决定生产部门的分布,形成某一地区生产的特点;

4.只有生态良性发展才有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B.人口增长(相比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具有以下特点:

1.须通过婚姻等特殊形式;

2.生产周期长;

3.生产具有惯性。

III.生产方式是社会的决定力量

- 生产方式是人类所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

- 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就是二者的统一体;生产方式是实践方式,生产力是时间能力,生产关系是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类关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1.生产方式是人类及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生产方式作为基础制约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

3.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更替;

4.生产方式制约着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及它们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

- 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一定社会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综合。

-是整个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结构。本身已生产力为基础,又具体表现为经济的制度、体制和运行机制。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

三、社会的政治结构

生产关系——政治关系——国家——国体——政体——政治运行机制

四、社会的文化结构

生产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价值观念——经济思想、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哲学思想

第三章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四大特点:

1.存在并且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始终;

2.制约着其它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4.推动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转变。

I.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i.在认识上,是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

ii.在思想上,是党和国家制定战略策略、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防“左”反右的思想武器;

iii.在现实上,是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指导。

II.经济基础和上次建筑的矛盾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i.在认识上,是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变化的关键;

ii.在思想上,是党和国家制定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防“左”反右的思想武器;

iii.在现实上,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指导。

X.科学技术

-创造性、探索性、连续性

1.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

a)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的作用越来越大;

b)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日趋一体化,使产业结构转化。

2.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

3.科学技术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

a)反对神学迷信;

b)反对伪科学;

c)更新生活观念。

-走科教兴国之路

第四章人的本质(价值和人生境界略)

一、人类对自身本质的探索

原始蒙昧时期——古希腊——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I.人的类本质——劳动()

A.人的类本质也称主体性;

B.劳动中的社会关系进而规定群体、个体的本质性。

II.人的群体本质——社会关系

III.人的个体本质——社会关系

IV.三者的相互联系:人的类本质是群体本质、个体本质的基础和前提;群体本质、个体本质是类本质的延伸、深化和具体化,是类本质中的“社会性活动”或社会关系的具体表现。

三、马克思的人本质定义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A.认识上要注意:

1.人本质在于人的实践性,不是纯粹的意识性;

2.人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不是自然属性;

3.人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4.人本质是多层次的、多角度的;

5.人本质是发展变化的;

6.人本质是具有主导型的整合体。

B.人本质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1.社会关系不可选择,又可选择,关键是实践态度;

2.慎重选择,参与积极健康的社会关系;

3.创造条件,改造社会环境。

第六部分资本主义论

-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论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

1.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必然性;

2.揭示资本主义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

3.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不可克服的矛盾;

4.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第一章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一、资本主义经济基础

A. 机器生产力状况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从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来看,资本和足以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

2.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来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具有历史必然性。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作用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是建立在机器生产力基础上以物质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本质的经济关系;

2.综合起来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本质,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构成的统一体。

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作用,实质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作用:

i.它使雇佣劳动与物质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是分离的——劳动者不拥有生产资料;

ii.它使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iii.它决定着产品分配方式——按资分配;

iv.它规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

-生产关系的历史进步反映人的解放一次比一次扩大

-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具有历史进步性,也具有局限性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

1.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生产;

2.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3.以追求利润为目的;

4.以强烈的内在张力而向外扩张;

5.其社会后果必然是两级分化。

D.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综合规定

包括三个层面:

1.基本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

a)是为适应某种生产力性质、状况及其发展要求而建立起来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综合规程;

b)体现一个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c)基本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是经济体制及其经济运行机制。

2.经济体制

a)是一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体系;

b)本质上是社会经济所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

c)历史上有三种经济体制:自然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

3.经济运行机制

a)- 是社会经济赖以运转的一切方法、手段、环节的总和。

小结:

1.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体现生产关系的性质;

2.经济体制比较灵活,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会因形式等条件的变化而有起伏;

3.经济运行机制更灵活、更具体。

市场经济:

1.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2.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3.价值规律、市场机制发挥着主导作用。

二、资本主义上层建筑

三、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

A.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以及其生产力为基础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私有制)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其性质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

2.其变化发展是由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

B.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具有如下本质特征:

1.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人类的不同性质的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序列中的一个;

2.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存在着自身无法解决的根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

3.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运动变化的。

四、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现代化

1.科学——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打开现代化之门;

2.技术——瓦特发明蒸汽机,工业革命之父;

3.经济学——斯密《国富论》,自由竞争是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分配机制,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实质;

4.工业革命——确立了资本生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现代化。

第二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A.自然经济——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己或本经济单位的需要、不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社会经济形态:

1.是自给自足的经济;

2.与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3.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

4.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都是自然经济。

B.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经济形态,其产生、存在和发展具有两个条件:

1.生产的社会分工;

2.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或经济主体,即不同的物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并存。

简单商品经济到发达商品经济——市场经济:

1.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

2.商品经济是不可逾越的社会经济形态;

i.从商品经济产生条件来看,只要存在分工和多种所有制,商品经济就存在着,唯有消除了分工、私有制等,

商品经济才能退出历史舞台;

ii.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看,个别国家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可以逾越某些社会形态,但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逾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这一阶段。

C.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1.基本内容和要求:

i.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特有的范畴;

ii.不同用途的商品的价值,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差别;

iii.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iv.商品必须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交换。

2.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i.价格波动始终以价值为轴线;

ii.商品总价格与总价值相等。

3.价值规律的作用

i.刺激商品生产这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ii.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生产部分之间的配置;

iii.促使商品生产者优胜劣汰引起两级分化。

第三章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I.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A.英国古典经济学价值论:

1.主要功绩:斯密第一次宣称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认为一切生产部门的劳动都创造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

2.主要缺陷:二元论——既肯定劳动创造价值,又认为别的什么决定价值,相互矛盾。

B.马克思的继承与发展:

1.否定——供求价值论;

2.继承——劳动创造价值观点;

3.创新——劳动二重性理论。

II.*一些名词及其关系*

A.商品二因素:

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

i.由物品的自然属性决定;

ii.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2.价值——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i.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ii.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差别。

3.交换价值:

i.价值——交换价值的基础;

ii.交换价值——价值的表现形式;

iii.使用价值——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但二者有不可兼得。矛盾根源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

B.劳动二重性

1.具体劳动——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2.抽象劳动——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是商品价值的源泉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C.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劳动创造价值,价值表现为价格

1.抽象劳动决定价值

2.具体劳动决定使用价值

III.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对经济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第四章马克思剩余价值论

马原知识点整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P3)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统一基本组成部分。 (2)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既包括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2、思考并归纳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29-P33) (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①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反映世界时会表现出主体选择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非凡创造性。人能在思维中建构一个现实中没有的理想世界。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可变客观为现实。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首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其次,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3、当前中国一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结合有关矛盾原理谈谈看法。(P42-P43) (1)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的基本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

马原笔记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 2个核心:物质、意识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 2个核心:联系、发展 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 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 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 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 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 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 2个核心:社会、人 2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 2个核心:物质、意识 物质(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 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 (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 2个核心:联系、发展 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 3、(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4、(多样性)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

马原(课堂笔记)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时代对马克思产生提供了经济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日趋激化,强烈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参加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并进行了理论创造。 二、马克思是科学与革命性的统一(基本内容、特点) 1、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3、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特点是科学性和革命性。 4、马克思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世界万物的两大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 人类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第一章 一、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含两方面内容: 1、思维与存在谁是世界本质,谁决定谁,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认为思维是世界本源,思 维决定存在的标准是唯心的;反之是唯物的。 2、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或人类能否认识事物,本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认为思维能够反映存在或 人类能够认识事物的观点是可知论,反之是不可知论。 一、哲学公式 1、哲学=自然观(本质论、世界论)+ 社会历史观+ 认识论 2、马哲=唯物论+辩证法=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论 3、唯物论=物质论+意识论+运动论+时空论 4、辩证法=两大特征+三大规律+n对范畴=(联系+ 发展)+(对立论+质变量变+肯定否定)+ (原因结果+现象本质 +形式内容+现实可能+必然偶然) 5、唯物史论=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论=物主义的解释社会本质+ 结构+原因…… 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结构) 一、世界的本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不是精神 物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二、判断存在即是被感知 1、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的观点,他认为客观存在是主观感觉的产物,主观感觉是客观存在的根源。 2、它完全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颠倒了根源和派生物的关系。 3、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存在是主观感觉的根源,主观感觉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原命题错误时的说明理由模式 1、解释原命题的含义。 2、说明原命题错在哪里。 3、说明本问题的正确观点。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客观实在性) 1、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依赖于自然界 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b、离开自然界,人类社会无法存在,人类社会实践无法进行。 2、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做指导,但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四、世界的结构 马克思主义吧世间万物划分为物质和意识两大类 a、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技能或属性 c、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①物质决定意识02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a、意识可以能动的反映世界 b、意识可以通过实践能动的改造世界 c、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控人的生理机能 五、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管能动性的前提 a、只有在尊重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 b、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正确,才能越有效的发挥相互关能动性 c、违背客观规律不可能实现主观目的

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和。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

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

马原(课堂笔记)

—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资本主义时代对马克思产生提供了经济历史条件。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日趋激化,强烈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前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参加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并进行了理论创造。 二、马克思是科学与革命性的统一(基本内容、特点) 1、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2、马克思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3、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特点是科学性和革命性。 4、马克思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世界万物的两大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 人类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第一章 一、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含两方面内容: 1、. 2、思维与存在谁是世界本质,谁决定谁,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认为思维是世 界本源,思维决定存在的标准是唯心的;反之是唯物的。 3、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或人类能否认识事物,本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认为思维能够 反映存在或人类能够认识事物的观点是可知论,反之是不可知论。 一、哲学公式 1、哲学=自然观(本质论、世界论)+社会历史观+认识论 2、马哲=唯物论+辩证法=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论 3、唯物论=物质论+意识论+运动论+时空论 4、辩证法=两大特征+三大规律+n对范畴=(联系+发展)+(对立论+质变量变+肯定否定)+(原因结果+现 象本质+形式内容+现实可能+必然偶然) 5、唯物史论=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论=物主义的解释社会本质+结构+原因…… … 唯物论(世界的本质、结构) 一、世界的本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不是精神 物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二、判断存在即是被感知 1、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者贝克莱的观点,他认为客观存在是主观感觉的产物,主观感觉是客观存在的根源。 2、它完全颠倒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颠倒了根源和派生物的关系。 3、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存在是主观感觉的根源,主观感觉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原命题错误时的说明理由模式 1、: 2、解释原命题的含义。 3、说明原命题错在哪里。 4、说明本问题的正确观点。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客观实在性) 1、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依赖于自然界 a、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b、离开自然界,人类社会无法存在,人类社会实践无法进行。 2、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做指导,但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 4、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四、世界的结构 马克思主义吧世间万物划分为物质和意识两大类 a、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技能或属性 c、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2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a、意识可以能动的反映世界b、意识可以通过实践能动的改造世界c、意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控人的生理机能 五、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马原知识点整理复习过程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 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 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 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 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 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 科学。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P3 这是马克思主义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 ①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这就是始终站在人 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②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 验的科学总结。 ③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 作方法。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1 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②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站在 最广大人民的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③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 发展真理,是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人们认识和发展规律的 具体体现;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 ④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的极大丰富,人类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 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理想。

大学马原第一章要点整理

第一章 * (名)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 * (名)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万事万物:物质现象精神现象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名)哲学的基本问题 : 1、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源(第一性) 2、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哲学研究一般、共相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会成为哲学基本问题?宏观角度:世界由物质和思维这两类现象构成微观角度:个人的“精神”和“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贯穿人一生的问题. *(名)唯物主义:物质是世界的本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特征:强调外在力量的客观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由某种或几种“初始元素”构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原是原子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名)唯心主义 :精神是世界的本质,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特征:强调精神力量的创造性 主观唯心主义:个人的主观精神(心灵、感觉、观念、意志)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 ) 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不可知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只有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才能全面的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马义哲学的伟大变革: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 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 (名)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通过感觉感知,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感觉所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存在于人意识之外,为人意识所反映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本质看时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马义哲学基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名) 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出发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了可知论和能动反映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理论意义:唯物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现实意义: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认识客观事实、利用客观事实才能达成我们的目的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函数,随物质运动的改变而改变

马原资料整理(主)

句子分析 1.“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状况中,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 这句话揭示了人与产品的关系是对立的,异化的。“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这句话表明劳动产品是物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它应该是人的本质的体现,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实现。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的这种现实化表现为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这就是说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现象。这段话也使我们了解到,异化劳动,即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特殊的劳动形式的本质,就在于这种劳动对劳动者来说是一种产生异化现象的劳动。它集中表现在劳动的产品同它的创造相离相违。对劳动者来说,它既是劳动者的创造物,又是劳动者异己的存在物;既是劳动者劳动行为的后果,又是劳动者树立起来的对立面、敌对力量、统治者或上帝。这种异化性质就是异化劳动的本质所在。2.“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世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 这句话表明了从实践领域来看,人的普遍性即社会性,正表现在人们能够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自己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即把自然界作为自己生产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自然界是人维持生命活动和进行生产活动的源泉,场所和对象。人离开自然界既不能生产,也不能生活。人离不开自然,人成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人在自然界中独有的生产活动(有意识、有目的的生产,社会性的、改造对象世界的生产)是自然界同人和动物关系的最重要的区分。当然,这里的自然界更多地是指人化自然,不仅包括外在自然,还包括社会的人文环境。 3.“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这句话表明马克思已经注意到了人的意识表现为有目的、自觉的活动。这与动物的意识是根本不同的。马克思指出,“类特性”无论是动物和人都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动物的“生命活动的性质”就在于它是“没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但作为人的“类特性”,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此。人的类特性应该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其中“类特性“的内涵是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而所谓自由、自觉地活动,就是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这里主要指生产劳动活动)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或者说,这种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能动的活动。而动物的生命活动则同动物自身不加区分,浑然一体,直接等同。所以动物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分开,即没有将对象世界变成自己“意识”的对象,自己仅仅是对象世界、自然界的一部分,没有构成对象世界的对立面——对象。人则把对象世界变成自己的对象世界,即作为意识、意志的对象。就是不仅仅把外界世界看成是认识对象,而且还是革命对象。有意识还是没有意识成为真正的人的“类特性”与动物的“类特性”的分水岭。 4.“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 这句话表明马克思已经明确认识到在生产中人和物的关系实质上是人和人的社会经济关系,他已经认识到被物的关系所掩盖着的人和人的经济关系才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只有这种人和人的经济关系才是客观地、现实存在的资本主义关系。这句话中的“他人”不仅仅指一个工人之外的其他人,还包括其他的非工人在内。即进一步深入到要分析由异化劳动使工人异化非工人(奴隶、机器等),即讲非人同原有的(指未异化者)人的异化关系,即讲非人与人的异化关系。

(完整版)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马原重点(必背)按章节整理 绪论 1.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2.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基本原理及基精神实质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 第三、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在批判继承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合理因素并对现代科学成果进行科学总结基础上形成的的科学理论成果,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不但为以往的实践检验所证实,且随着未来的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而深化。 第一,物质概念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列宁的物质概念及其意义。 第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它被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发展所证实和丰富,并提供了理论思维的方向原则和基本方法。 2.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活动能力。 客观规律性是指物质运动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4.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考点完整

《马原》复习资料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理论来源、经典著作、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答: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经典著作:两人《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新莱茵报》 马《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 恩《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整理出版《资本论》二三卷 鲜明特征: (1)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应。(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 (2)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按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 (1)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2)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各派别的基本思想和代表人物(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可知论VS不可知论;唯物史观VS唯心史观;辩证法VS形而上学)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原)必考知识点总结 考点1: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选择题) 运动观: 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2、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静止是运动的衡量尺度/标准。 5、静止是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开始。 时空观: 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考点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考点3:联系的内涵和特点 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①联系具有客观性。②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③联系具有多样性。④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其一,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作用;其二,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经过努力可以创造出事物发展所需要的条件;其三,改变和创造条件不是任意的,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考点4:发展与过程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趋势、规律、进程、必然性都可以代替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趋势、规律、进程、方向都可以代替方向)、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完整版)马原主要知识点归纳

绪论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

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C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根本方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分析法是根本方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

马原笔记整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一、《提纲》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正确地理解实践概念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答:核心思想:以社会实践为主线,批判旧唯物主义。 理论意义:1,批判费尔巴哈哲学在理论上的错误,阐明革命实践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论证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本内容及其面临的历史任务。 2,马克思这个《提纲》是为了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而写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试述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答: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1、人生活在社会关系之中,是受宗教关系制约的人,所以不能离开社会关系抽象的考察人的本质。2、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主次之分的有经济,政治思想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都会对人的本质发生影响,同时在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因此,既要全面的考察人的社会关系又要有所侧重,这样才能科学的理解这个问题。3、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变化,人的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变化,从而导致人的本质也在不断变化,在阶级社会中有阶级性,因此,不同时代的人类具有不同的本质,同一时代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同一时代不同阶层或不同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所以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是社会关系的总合。 1.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 2.既然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社会关系是会发生变化的,因此,就不存在什么永恒不变的一般人的本质。恰恰相反,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而变化的。 3. 由于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不同,本质也就不同。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思想家所宣扬的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破除了以往思想家关于先天的、永恒不变的、普遍共同的人的本质的观点,从劳动、从人的社会关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原》各章核心知识点归纳

绪论、主干知识点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的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2、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组成部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3.科学社会主义。来源:1德国古典哲学;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3.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哲学。 3、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论 第一章、主干知识点 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派系;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该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哲学理论依据?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的区别?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所以我们必须从存在客观事实出发,也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世界是物质的。 (3)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共同点是多层运用发展都是运动观;区别:A运动变化主题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主体是物质,唯心主义运动主体是精神与意识;B运动变化根源不同:唯物主义运动观在于物质,唯心主义运动根源在于观念,意识。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为什么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 5.实践及其特点、形式?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

【马原】重要知识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章 1、哲学的基本问题 其一,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社会的物质性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3、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第一、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是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中客观的普遍的现象;是指矛盾的共性、绝对性。 第二、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是指矛盾的个性、相对性。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第四、矛盾的普遍性即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特殊性即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包括的是个性中本质的东西,它比个性深刻,个性比共性丰富。 第五、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性寓于(存在于)个性之中,共性只能通过个性而存在;共性统摄着个性,个性总是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割裂了这种联系,就会导致类似“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 第六、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随事物的发展和条件的改变,共性与个性可以相互过渡,相互转化。 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6、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马原读书笔记总结

摘抄: 1.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摘自《引言》)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4.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是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5.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6.共产党是实现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领导力量。 感悟: 我们从中学就了解到《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着作,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典政治文献之一,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纲领之一,现在细细读来,才更了解其中价值。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构成《宣言》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 它篇幅不多,但微言大义,价值相当与许多部着作。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一个半世纪历史实践的考验,虽然有了许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总的趋势并没有超出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基本规律。 《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一开头就提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恩格斯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阶级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着重地叙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简要地表述了它的发展规律。 宣言中还写道:“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考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发展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的过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资本主义社会亦是如此。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社会制度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但是,资本主义深灰本身与存在着自身不能克服的基本矛盾,所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必然的。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社会替代资本主义而存在,必然会建立一个与社会化生产相适应的全新的共产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同时产生的。它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是最有力量、最有前途的革命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掘墓人。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无产阶级也得到发展。无产阶级是在同资产阶级斗争中发展的。最后,无产阶级埋葬资本主义制度,建设属于自己阶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建立世界市场并在全球扩张,《共产党宣言》便揭示了资本全球扩张的本性及其造成的后果,即在全球配置资源,进行发展。

马原知识点整理

1、什么就是马克思主义?(P2-P3) (1)马克思主义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得,为她们得后继者所发展得,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与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得科学理论体系,就是关于无产阶级与人类解放得科学。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统一基本组成部分。 (2)①从创造者、继承者得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就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得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与发展得观点与学说得体系;它既包括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与列宁等发展了得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理论成果。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与整个人类解放得科学理论,就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得性质、目得与解放条件得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得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就是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得学说,就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发展规律得学说。 2、思考并归纳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得辩证关系。(P29-P33) (1)意识得能动作用及其表现:①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得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②意识得能动作用就是人得意识所特有得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得能力与活动。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意识具有目得性与计划性。人反映世界时会表现出主体选择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非凡创造性。人能在思维中建构一个现实中没有得理想世界。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得作用,可变客观为现实。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得行为与生理活动得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得辩证关系:首先,发挥人得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得客观性为前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与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得规律;认识与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其次,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与利用客观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得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否认人得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得价值性得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得否定。 3、当前中国一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结合有关矛盾原理谈谈瞧法。(P42-P43) (1)矛盾得普遍性与矛盾得特殊性就是辩证统一得关系得基本原理。矛盾得普遍性即矛盾得共性,矛盾得特殊性即矛盾得个性。矛盾得共性就是无条件得、绝对得,矛盾得个性就是有条件得、相对得。任何现实存在得事物得矛盾都就是共性与个性得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得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得个性。矛盾得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得道理,就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得精髓,就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得关键。 (2)矛盾得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得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得普遍真理同各国得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哲学基础,也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哲学基础。21世纪,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得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得实际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